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这家饮料巨头要掉队了吗?

1205

红极一时的“开盖有奖”,是饮料企业惯用的营销手段。

但大多数消费者不知道的是,我们赌上运气的环节,可能是商家提前设计好的陷阱。

不久前,统一企业中国(以下简称“统一企业”)全资子公司统一商贸(昆山)有限公司因违法有奖销售行为等被市场监管部门罚款6万元,并责令立即停止违法行为。

这次处罚的根本原因是有消费者举报称,在超市购买的450ml的统一鲜橙多瓶身上宣传有“开盖扫码赢千元大礼”有奖销售活动,但是实际购买并扫码后抽奖和兑换是“骗人”的,要求管理局对此查处。

相关市场监察部门经过调研后发现,扫描鲜橙多瓶盖内的二维码获得的“应援值”确实与宣传不符,且抽奖无法计算出其宣称的中奖概率,故依据相关规定对企业进行处罚。

成立于1992年的统一企业中国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非碳酸饮料及方便面主要的台资制造商之一。旗下主要产品包括统一冰红茶、统一鲜橙多、统一方便面等。

作为一家年营收200多亿的巨头,统一竟会为了这份中奖概率而弄虚作假,实在有些小家子气了。以小见大来看,统一的危机似乎比想象的要大。

过去几年,统一长期位居国内方便食品和饮料市场第二名,如今却“背腹受敌”——与第一名康师傅的差距越拉越大,与第三名今麦郎的差距是日渐缩小,甚至后者大有取代统一坐上行业第二的趋势。

如今,新的半年报出炉,统一呈现的真实面目如何?

01.迷惑的财报数据

8月10日统一企业披露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营收为130.067亿元,同比去年增加10.1%。但是该公司纯利却出现下滑,中报披露,该公司权益持有人期间应占溢利(纯利)为人民币8.47亿元,下降20.4%。

明明营收增加了10%,为什么到了利润上就下降了20%呢?

在财报中,统一解释了利润下滑的原因,一是受大宗原物料价格上涨,销售及市场推广等开支增加,二是去年同期处置位于合肥分厂部分土地一次性收益,第三则是阶段性社保费用减免以及补贴收入减少等。

这些因素更多是外部的短期因素,确实影响阶段性利润,但并不能反映公司长期发展。

仔细分析,统一公司内部的问题似乎更是值得关注的因素。细分来看,统一的营收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即食品、饮品和其他。其中饮品占比最大,今年前半年贡献了53.2%的营收。饮品当中又以茶类影响力最大,贡献的收益接近半壁江山。

图片来源:财报

不过,统一的这个营收支柱近几年表现并不理想。2020年统一饮品业务收入为125.6亿元,较前年下滑1.3%,今年一季度统一饮品收入78.60亿,较2020年同期增长25.0%,但是由于食品业务收入下降9.5%,所以二者有所抵消。再加上去年数据受疫情影响整体基数较低,所以统一饮品的这个增幅需要重新考量。

其实早在2019年就有业内人士指出,由于统一企业中国创新升级落后,无法适应消费端要求,进而不看好饮品业务的未来表现。

九德定位咨询公司创始人徐雄俊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整个食品饮料行业下行的大趋势下,统一需要继续开发符合90后、00后年轻人新品类的饮品甚至食品。而且,随着消费者对健康理念的日益重视,现制茶饮、鲜榨果汁等饮品影响力日趋加强,这对以冰红茶(绿茶)和鲜橙多为拳头产品的统一并不是个好消息。

实际上,为了提振饮品业务业绩,统一做过一系列营销上的尝试。2021年以来,统一冰红茶跨界合作《和平精英》手游,并聘请迪丽热巴作为代言人,同时还在在苏州、上海等地举办多场线下快闪活动塑造年轻形象。统一冰绿茶也大力宣传“低糖”和“茶多酚”概念,并通过冠名综艺节目和运用KOL(意见领袖)观点刺激消费者意愿。

图片来源:财报

但目前看这些措施的效果并不理想,至少在利润率上并未得到改善。今年前半年统一饮品的净利率只有15.3%,较去年同期的17.4%下滑了约2个百分点。

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出现通过“开盖有奖”的宣传活动戏弄消费者的现象了。

02.利润短期难改观

主营业务利润率下滑往往是多原因导致的,而统一企业饮品利率的下滑更多来自成本方面。

拆解饮品业务的主要成本可以发现,糖和PET(塑料瓶的主要材料)占了绝对大头,不过这两大原材料自去年起就开始了“疯涨”模式。

Wind数据显示,2020年12月1日国内白糖价格只有5066元/吨,而到了今年8月1日,这个价格已经上涨到5621元/吨,几个月内每吨价格涨了数百元。

而且这种上涨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据国际食糖组织(ISO)估计,今年全球食用糖产量为1.711亿吨,而实际消费量为1.746亿吨,供小于求将持续助推价格上涨。丰益国际的分析师甚至认为这个缺口有近1200万吨。

另一方面,PET的提炼与石油冶炼息息相关,疫情后国际原油价格一直波动上行,导致PET的价格也节节高升。

生意社的数据显示,去年12月22日瓶胚级PET的采购价格约5400元/吨,到今年6月22日这一数字涨到6733元/吨,8月10日进一步涨到7400元/吨。尽管统一在2020财年预囤积了部分低成本的PET库存,但管理层预计低成本PET库存将于今年四季度用完,再加上全球疫情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长远来看PET价格的波动仍将影响统一企业的利润率。

其次,统一企业的销售成本也明显提升。过去半年里,公司的销售及市场推广开支上升至31.33亿元,同比上升19.4%,主要是集团投放更多资源于品牌及通路渠道扩展建设等增加营运费用。

来自成本方面的压力传导到企业内部后,统一的运营资金开始吃紧。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的总金融负债由去年底的5.32亿元增长至17.08亿元,增加了三倍有余。

鉴于统一这个财报周期内的表现,招商证券发布研报称,由于原材料成本仍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且管理层表示营销推广活动可能会持续到21年下半年,该行将21/22/23财年的净利润预测分别下调25.3%、10.4%和12.5%。将目标价由10港元下调至7.5港元,保持中性评级。

几乎同时,大和也发布报告称,维持统一企业中国“持有”评级,但目标价由9.7港元削16.5%至8.1港元。

投资者的反应则更加直接,发布财报第二天,8月11日统一企业中国股价低开2.5%,截至当日收盘跌幅扩大至7.75%,报收7.38港元。这一数字较今年4月8日股价最高点10.01港元已经跌去超四分之一。

不能否认的是,统一企业在这个财报季取得了一定的业绩增长,但这却并不能掩盖公司面临的长远困境。

03.行业第二恐不保

如果将时间轴拉长我们可以发现,在过去的四年里,统一企业的营收基本都在220亿上下,整体增速也在个位数徘徊。作为对比,康师傅营收已超过600亿大关,并有望冲击700亿。

两家公司同样主营饮品和方便面,发展路径也几乎一致,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别?我们分开来看一下。

首先,饮品业务早已经成为统一和康师傅的主要收入来源,2020年占比均超过50%以上。而且产品品类也涵盖茶饮、果汁、综饮、咖啡、饮用水等多个品类。

我们这里以两家最为知名的茶饮为例进行对比,根据Euromonitor提供的中国茶饮料市场竞争格局来看,2020年,康师傅占中国茶饮料市场份额的26.8%,其次为统一企业占比15.2%,王老吉集团以13.7%排第三位。

虽然贵为行业“榜眼”,但统一茶饮料收入已经坠入下滑区间。数据显示,统一2018-2020年茶饮料收入分别为59.47亿元、56.16亿元和54.40亿元,下滑明显。而同期,康师傅茶饮料收入为155.3亿元、155.79亿元和156.58亿元,整体保持上升。

对于两大巨头以茶为主的饮品业务走势分化的原因,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表示,康师傅在基于新生代的需求上进行了产品的优化和升级,并且其在整个市场的广度和渠道的深度决定了它在作出一些改变之后能够立竿见影地享受到这个行业的红利。

“而统一的主要市场集中在华东、华中以及华南地区,这也是饮品竞争最激烈的地方,再加上统一的创新升级迭代速度赶不上整个消费升级的速度。”朱丹蓬补充道。

在朱丹蓬看来,统一饮品业务下滑是必然的,且未来还会继续下滑。

在方便面产品的布局上,两家的路线也十分相似。大环境来看,由于外卖软件和配送上门服务的普及,作为方便食品的方便面市场整体需求增长缓慢。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方便面需求约442.7亿份,这个数字甚至还不及2014年时的水平,说明方便面市场需求并没有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

随着居民消费水平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方便面产品品质及品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两家公司也纷纷发力中高端产品,“高端”成为财报中被频频提及的词汇之一。财报显示,2020年,康师傅高价袋面的收入占比从2019年的40%提升至44%;统一方面,高端产品“汤达人”的收益连续12年实现双位数增长。

即便增长趋势相同,发力高端化产品的战略亦有类似之处,但在营收规模方面,康师傅仍将统一远远地甩在了身后,2020年其方便面业务收入约为统一的3.26倍。

一方面,强敌在前,统一难以望其项背;另一方面,“后浪们”觊觎市场份额也让统一企业倍感压力。

英敏特数据显示,按方便面销售额份额计算,2018-2019年,康师傅的份额从48.2%下降到46.6%,统一从17%下降到16.3%,今麦郎则从14.1%上升到15.8%,与统一之间的差距不到一个百分点。

除了市场份额接近,今麦郎的营收规模也紧逼统一。2019年今麦郎营收达到218.488亿元,距离统一的220.20亿仅一步之遥。按照今麦郎董事长范现国的计划,今麦郎2020年营收规模将接近300亿,而统一还在227亿左右徘徊。虽然今麦郎的实际业绩指标能否如愿完成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就目前来看,今麦郎与统一之间的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而且,今麦郎除了方便面业务也在积极拓展饮品市场,旗下产品凉白开、青梅绿茶、蜂蜜柚子、小兔聪聪AD钙等均已有一定市场影响力。

综合来看,整个行业格局已经从双雄争霸过渡到三足鼎立,这样的情况下统一企业既要追赶康师傅,又得防着今麦郎,前有狼后有虎,更苦的日子恐怕还在后头。

参考资料:

华泰证券:《统一企业中国:1Q21利润略弱于预期,成本风险仍存》

国际金融报:《“泡面江湖”风云起:康师傅稳坐老大,统一老二位置难保?》

华宇平台官网_31岁企业家命丧蔚来汽车,是谁惹的祸

1204

蔚来又上热搜了,但这次的代价有点惨重。

8月14日,一个名为“美一好”的个人公众号发布讣告称, 2021年8月12日下午2时,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昵称“萌剑客”),驾驶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终年31岁。

事发后,蔚来品牌部人士回复称,Navigate on Pilot(NOP)领航辅助不是自动驾驶,后续有调查结果会向外界同步信息。

得注意的是,这已是15天内蔚来的第二起致死事故。不到半个月前,7月30日凌晨5点多,上海浦东新区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蔚来EC6在高速上撞击石墩后起火,随即剧烈燃烧。驾驶员在未能及时逃脱,不幸遇难。

短短半个月,两起交通事故致死案件,无论是车辆的问题,还是驾驶员的疏忽。在智能汽车快步向前时,车企必然有义务和责任去告知用户,自动驾驶相关功能的危险性和失效情况。

这不禁让想起前华为智能驾驶总裁苏箐说过的大实话:“普通用户对新科技产品有一种倾向——一开始完全不信任,但一旦他试过,他觉得很好的,就会变得非常非常信任,这个时候就是出事故的开始。”

在安全教育上,车企做的工作永远都是不够的。

一、两条人命,自动驾驶惹的祸?

8月12日,林先生驾驶蔚来ES8在智能辅助驾驶状态追尾前车后,事故车辆损毁严重,发动机盖已经完全掀起,A柱损毁,顶棚发生严重挤压变形,车辆左前和驾驶位车门变形严重,两前轮损毁。

从网络上流传的现场图来看,这辆ES8先撞上了路边的桩桶,随后高速撞击快车道上的一辆高速公路养护车,巨大的冲击力还导致公路养护车侧翻。同时,有当地网友表示,事发地点限速为120公里/小时。

这里还有个细节:目前版本下的蔚来NIO Pilot,没办法识别雪糕筒,以及停驻在前方的障碍物,比如动物、人、摩托车等。

根据讣告的内容显示,该蔚来ES8汽车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NOP仅仅只是辅助驾驶功能。

发生在蔚来汽车上的事故,在7月还有两起被外界报道。

7月30日,发生在上海的一起EC6事故致死案件。蔚来官方把目光转移到了电池自燃上,蔚来上海区总经理“庆华”在蔚来官方社区上发布声明称:“自己和同事都在场,初步判断电池包基本完好。”但官方始终未公布车辆发生事故时是否开启辅助驾驶功能。

另外一起没有致死,但与发生在林先生身上的情况极为类似。

据湖南高速交警发布的消息显示,在今年7月,G25 长深高速往南京方向2242公里附近,高速施工区域内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苏D牌照的新能源轿车冲入施工区域,追尾了正在施工撤除作业的施工养护车辆,事故造成两车损坏,施工预警设施受损,两车人员不同程度受伤。

经查,新能源车驾驶员庄某从杭州回无锡,上高速后,他便开启了辅助驾驶模式。途径事发路段时,驾驶员没有集中注意力,车辆也并未感应识别出施工区域后方的反光锥桶做出避让,而是以80公里/小时的车速直接冲了进去并撞上施工车辆。好在两车人员均系了安全带,只是轻微擦伤。

从路况和事故撞击点来看,三件事故有一定的关联性——都是开着蔚来汽车行驶在高速上、都撞击了静止或者缓慢行驶的物体。最后决定事故结果的,无外乎车辆的行驶速度,速度越快,死亡概率就可能越大。

二、辅助驾驶的缺陷,藏得太深

2020年9月26日,蔚来在北京车展上发布Navigate on Pilot(NOP)领航辅助,随后不久就开始向用户推送升级,领航辅助实现了在指定路径下按照导航路线自动辅助驾驶的功能。

它是在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抑制等功能的基础上,通过接入导航系统,能进行自动变道超车、驶入/驶离匝道、根据道路信息控制车速等智能化操作。

但它本质上,就是一个L2级辅助驾驶的功能,因为绝大多数企业会采用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融合方案,来实现L2级自动驾驶能力,更准确的说是ADAS辅助驾驶,比如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等功能。

融合摄像头数据和毫米波雷达数据最大的障碍在于,毫米波雷达信噪比很低,换句话说有大量误检测,将视觉感知结果与毫米波雷达结果进行融合时候。

如果视觉和毫米波感知结果不一致,惯常做法是相信视觉,忽略毫米波检测结果,但这也是事故的开始。特斯拉著名的“撞白色货车”的事故,就是毫米波雷达惹的祸。

因为毫米波雷达无法测出货车上方桥梁和道路指示牌的高度,在毫米波雷达的“眼里”,静止的货车、桥梁、指示牌都是地面上的物体。这种情况需要屏蔽毫米波雷达的信号,但显然事故发生时是没有的。

特斯拉在国内也记录了一起与蔚来类似的致死案例。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特斯拉 Model S 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Model S司机高先生不幸身亡。经过一年多的调查,最终特斯拉承认车辆在案发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

事件之后,特斯拉的宣传标语也悄悄地从“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

如果拿特斯拉的事故类比一下蔚来的,它们都是在高速路况下,都开启了辅助驾驶类的功能,都是撞击了道路上静止或者缓慢行驶的物体。

蔚来官网显示,蔚来 ES8 配备的是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硬件系统,采用1个三目前向摄像头、4 个环视摄像头、5个毫米波雷达和12个超声波传感器。传感器配置的路线和特斯拉基本保持一致。

蔚来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为选装配置,有精选包和全配包两种,价格分别为1.5万元、3.9万元。后者就包含了惹祸的NOP领航辅助。

NOP早期的宣传文案

但可能很多购买者并不清楚系统的失效情况。比如,蔚来在用户手册中明确指出,领航辅助“Beta 版本”为公开测试版本,功能尚处于持续优化阶段。

还有在手册中明确写道:“与Pilot和其他驾驶辅助功能一样,‘领航辅助’无法响应静态障碍物(如路障、三角警示牌等),如前方存在事故或施工区域,请立即接管车辆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这一边界情况恰巧就是林先生发生事故时遇到的情况。

但对于这一辅助驾驶功能的付费购买,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现出尤为的自信:“二季度,NIO Pilot的选配率已经超过了80%,截至7月份,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行驶总里程已超2亿公里。未来NIO Pilot带来的收益平均可以提高3至4个点毛利。”

三、车主教育环节缺失,车企难逃责任

按照我国工信部发布的《汽车驾驶自动化分级》,驾驶自动化等级分为0级-5级,六个等级——这就是自动驾驶等级划分新国标。

目前,绝对大部分车企的产品,都在2级或者2级以下,也就是说,驾驶员及系统对目标和事件探测与响应。到3级以上才由系统全权负责,驾驶员只需要进行动态驾驶任务的接管。

换而言之,现在的2级辅助驾驶必须由人类驾驶员“全权负责”。

但问题在于,不少驾驶员并没有对自己的驾驶行为负责。一种情况是车企并未告知车辆功能的风险,另一种情况就是驾驶员明知风险,还要鲁莽行事。

蔚来的NOP可能是属于前者——没有极大程度告知用户,车辆的风险。

一位蔚来EC6车主向虎嗅证实,开启辅助驾驶功能,并不需要经过观看视频或者答题等类似的学习环节。一名蔚来销售人士也得到确认,“试驾的时候有讲解,而且强调L2级别仍然属于辅助驾驶级别,需要车主时刻准备接管。但教学视频应该是没有。”

据汽车之心报道,这次发生事故的车辆属于2020年11月份购买,属于新款ES8。上述销售还表示,目前在交付车辆的环节中会有讲解。但购车时间较早,可能没有相应的流程。

对辅助驾驶功能的学习,是每一位智能汽车购买者的必修课。

就小鹏汽车来说,它此前推出自动导航辅助驾驶NGP功能,如果车主想要使用这个功能,必须在App上观看功能介绍的视频,并通过考试题,最后才能在车机上的辅助驾驶设置菜单中,开启这个功能。

而且长达5分钟的功能介绍视频,是无法快进的。在视频后半段,几乎都在警告车主需要注意的地方,包括:车辆交给他人使用时需要观看该视频、NGP并不是完全自动驾驶,驾驶员应全程握好方向盘,观察路况,及时判断。

2021款理想ONE在交付用户时,需要经过两道教学。首先会在提车时交给用户一张“辅助驾驶必读”,在激活车辆后,必须观看辅助驾驶功能的视频,才能开启相关功能。

显然,蔚来这些关键步骤上都是缺失的。

最后,最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要出手整治了。

就在8月12日,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其中多条规定明确指向了自动驾驶。

比如,明确未经审批,不得通过在线等软件升级方式新增或更新汽车自动驾驶功能、企业生产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产品的,应当确保汽车产品至少满足系统失效识别与安全响应、人机交互、数据记录、过程保障和模拟仿真等测试验证的要求。

当然,还有非常严重的一条,关乎企业存亡——《意见》明确企业应当建立自查机制,发现产品存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在线升级安全、驾驶辅助和自动驾驶安全等严重问题的,应当依法依规立即停止相关产品的生产、销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及时报告。

写在最后

今年5月10日,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表示:“我们需要去跟驾校、交通部门去合作,不断地在车端用一些技术方式,让大家了解新型汽车的使用方法,然后使得在使用环节当中去避免误操作,或者说一些因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带来的其他的问题。”

她还补充道:“总体来讲,智能汽车肯定是会比以前的传统汽车更加安全。”当时她的这段话还遭到了大批网友的质疑。但多起蔚来辅助驾驶事故之后,陶琳的这段话,显得颇有一番道理。

只不过,一次次用人的生命换来的教训,令人惋惜。

华宇平台官网_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作为科技」又获新一轮千万融资

1204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3日消息,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作为科技)又完成新一轮千万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市恒洲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化品牌和市场营销工作,打造智能护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此前,作为科技曾获麦哲伦资本等的数千万股权投资。

作为科技成立于2019年,联合创始人是由一批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与研发团队的成员组成,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医学转化领域的工作经验都已超过10年。公司开始围绕人口老龄化的转型升级需求,专注于失能失智人群护理领域,倾力打造机器人护理+智能护理平台+智慧医疗护理体系,致力于成为医疗健康领域内智能护理辅具设备的优质服务商。

在智能护理、智慧养老领域,作为科技已推出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便携式智能洗浴机器人、多功能移位机等产品。

其中,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各项性能指标与国际第八代护理机器人技术同步,自上市以来,产品创新、产品品质双双得到了市场认可,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14项,软件著作44项,作品登记证书4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专利19项;在CFS第十届中国财经峰会上荣获“2021产品科技创新奖”;并且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通过了CE、CQC、UKCA等认证,产品在安全和质量方面均达到了全球最高的标准要求。

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能自动感应使用者的大小便排泄情况,并通过真空水气分离技术进行多级系统处理,实现大小便的自动清洁与烘干,给使用者24小时无人监护的陪伴。

当使用者穿上护理套装后,护理机器人的感应器便能够自动识别大小便的排泄状况,选择相应程序设定模式(自动或手动两种操作模式),进行自动冲水抽取排泄物、温水洗肛门和尿道口及附近部位、暖风烘干身体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并记录排泄次数,从而及时有效地保持使用者的私处清洁,防止尿路感染、褥疮等。

华宇注册开户_国家大基金出手,德尔科技完成11.8亿元A轮融资

1204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3日消息,近日,福建德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德尔科技”)完成11.8亿元A轮融资,此次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扩大产能、新品开发、新项目推进和人才建设等。

本轮融资由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红杉中国、达晨财智、深创投和国投创业联合领投,同创伟业、招商致远、兴证投资、国家电网、润科基金、传化基金、派诺资本、北京华控、赛富基金、三行资本、云泽资本、旭辉资本、沃衍资本、鲁信创投、厦门火炬、美亚柏科、汇银资本、深圳高新投、扬子江基金、福建省华兴创投、龙岩市投资集团和闽西兴杭国投等知名机构及产业资本共同参与完成,老股东福睿基金在本轮继续追加投资。

据悉,国家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和深创投集团已经提前向德尔科技Pre-IPO轮下重注2.5亿元。

德尔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半导体高纯试剂、含氟电子气体、新能源材料及多系列含氟新材料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定位半导体芯片产业电子化学品材料领域,掌握自有核心技术、突破“卡脖子”瓶颈、实现进口替代,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高端显示面板、新能源、光伏光纤、特高压输变电和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目前,公司产品已经服务韩国三星、日本东芝、英特尔、台积电、联电、美光、德国林德气体、法国液化空气、中芯国际、长鑫存储和国家电网等全球高端客户。2021年公司继续延续高速发展态势,产能业绩快速提升、新产品不断投入市场、行业地位进一步巩固,此次A轮融资势必给公司快速发展注入新动能。

此外,公司正在稳步有序推进IPO上市工作,中介辅导机构已进入实质性辅导阶段。项目全部达产后,将成为国内半导体电子化学品材料领域产品最全、种类最多、规模最大和技术国际一流的半导体电子化学材料企业,极有希望成长为我国超高纯电子化学品材料领域超级独角兽企业,并跻身全球同行业前列。

关于本轮融资,相关机构负责人表示:“集成电路产业是支撑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超高纯电子化学品是芯片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基础材料,市场潜力大、壁垒高。德尔科技的技术团队、产品特性和全产业链布局在全球市场上呈现出非常独特的稀缺性。人才团队踏实认真,专注做好产品。创始人团队极富自我颠覆和不断创新精神,不仅能疯狂地为社会持续创造长期价值,更具有创建世界级企业的眼光和气魄。重仓科技、重仓中国,我们资本持续看好德尔科技未来的长期发展潜力,也将长期陪伴公司共同成长!”。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全球教育公司Emeritus完成总额6.5亿美元E轮融资,Accel和软银愿景基金领投

1204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3日消息,全球教育公司Emeritus宣布完成总额6.5亿美元的E轮融资,投后估值达到32亿美元。此次融资由全球风险投资公司Accel以及Softbank软银Vision Fund 2领投。Emeritus表示将利用本轮融资所获资金,与合作的大学共同开发新的课程,帮助所在市场的当地企业提升数字化能力,培养面向未来的职业人才。

创立于2015年的国际职业教育平台Emeritus隶属于Eruditus集团,在全球拥有1400多名员工。目前的主要业务是为个人、企业和政府提供职业能力培训与教育。Emeritus通过与中国、美国、欧洲、拉美、印度以及东南亚的50多家顶尖大学合作,为学员提供短期培训、学位课程、职业证书以及高管课程,帮助学员获得职场新能力,并帮助企业和组织进行创新。截至2021年上半年,Emeritus的课程已经覆盖了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5万名学员,目前学员毕业率为85%。

公司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Ashwin Damera表示:“Emeritus是一家真正的全球企业,不论是与我们合作的世界级高校,还是我们分布在14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名团队成员,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截至目前,Emeritus已经与麻省理工学院、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剑桥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沃顿商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50多所大学展开合作。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一年进账6个亿,这家卖知识的公司要去上市了

1203

一小时的时间到底能值多少钱?是上海市的最低工资标准23元,还是当前一个小时外卖小哥几十元?都不是而是一个小时一千元?最近,一家专家知识信息服务平台凯盛融英上市的消息引发了整个市场的关注,一家就靠卖知识起家的公司能做到给每个专家一个小时一千元的知识付费,而且还能实现一年年入六亿,那么不禁让人想问不都说知识付费是伪风口吗?凯盛融英这样的公司上市能有戏吗?

01

一小时一千?凯盛融英要赴港上市了?

根据证券时报的报道,8月11日,凯盛融英信息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盛融英)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香港挂牌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收入计,2020年凯盛融英是中国最大的行业专家知识信息服务供应商,市场份额约为33%。凯盛融英的主要优势在于透过专家网络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知识,其专家网络迅速增长,从截至2018年底约23万名成员增加至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约36万名。

凯盛融英成立于2008年,总部位于上海,分支机构分部北京、深圳、苏州、香港和纽约。公司处于行业专家知识信息服务的领先地位,主要的业务模式是为客户建立起,与行业专家的联系。服务的客户包括:知名大型金融机构、咨询公司以及全球企业。

基于拥有庞大的专家和客户资源的基础上,凯盛融英设置了五种服务类型,分别为智库、研究、咨询、会议和英才。其中,由专家资源拓展出了智库、咨询、会议服务,为客户提供招聘人才服务。智库服务主要为客户匹配专家源,为其提供和专家的电话访谈、线下路演、实地考察业务;咨询则是结合专家观点为客户提供投资咨询、市场研究与咨询服务;并组织专家举办电话会议和线下会议发表时下看法;同时凯盛配备分析师,针对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研究产品和服务。

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的专家网络成员覆盖广泛的行业,包括消费及零售、医疗健康、TMT、咨询服务、汽车及金融等。同时,凯盛融英服务的客户数目大幅增长,由截至2018年底的758位,增至截至2019年底的975位,再增至截至2020年底的1236位。截至2021年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实际服务的客户数目已达1005位。

业绩方面,凯盛融英收入总额由2018年的3.85亿元(下同)增至2019年的4.61亿元,再增至2020年的6.44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9.2%,而纯利则由2018年的8450万元增至2019年的9270万元,再增至2020年的1.666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40.4%。

02

凯盛融英上市到底有没有戏?

其实,我们对于凯盛的接触是相对比较早的,早在2015年前后由于从事研究工作就和凯盛有了比较多的接触,虽然没有和凯盛真正在访谈方面合作过,不过一个小时一千的访谈几乎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熟悉的口号,以至于后续很多企业都在用类似的访谈标准来邀请专家,那么面对着凯盛融英的上市我们不妨从更加客观的角度来说,凯盛融英到底有没有戏?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凯盛融英?

首先,专家体系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研究,全球的访谈行业从2015年的3150亿美元增长至2020年的4409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为7%,预计2025年将达到5594亿美元。虽然中国的访谈产业没有国际那么快的发展,但是这些年也的确逐渐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只有85亿美元,而在2020年迅速增长至213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459亿美元。其实,这就是访谈模式的优势所在,这些年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其实正在进入发展的困惑时期,原先我们大多数公司做的是简单的来料生产制造,可以不需要知道太多的消息,有人、有材料、成本低就好了,但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逐渐成熟,这种模式就不可能继续发挥作用,需要转型,但是怎么转型呢?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在吴晓波的名著《激荡三十年》中其实就曾经谈到过一个词汇“星期六工程师”,大量在国营企业中工作的工程师在周末就换上便装去民营企业帮助民营企业生产,这其实就是中国最早的专家体系。如今,伴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大家的信息沟通变得越来越便捷,就给凯盛这样的公司提供了可能,他们借助互联网的信息传递优势在各行各业中搜罗专家,然后通过平台将这些专家的服务提供给需要的企业,对于专家来说也就是花点时间接个电话,而对于企业来说却可以用较小的成本来获得专业人士所提供的信息,有的时候一个业内人士都知道的小事但是对于不少企业却是重要的情报,其实这就是专家体系的意义。

其次,让知识付费更有针对性也更有价值。对于凯盛这样的公司来说,其本身的业务逻辑就是在知识付费市场中找到一种更有价值的服务逻辑,原先的知识付费仅仅是简单的在互联网上开个课、弄个付费专栏等等,表面上来说似乎还不错,但是实际是却没有太多的价值,因为对于大多数的C端用户来说,没有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也不知道专家能给自己提供什么,这就导致你在各个APP上花了一堆钱买了一堆课,但是真正对自己有用的课却少之又少,基本上花钱买了个寂寞是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共性的问题。然而,如果我们用另外一种思维来看,这就是凯盛的思维,也许个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是大量的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发展中企业其实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由于隔行如隔山,想要知道这些情况除非是自己认识的人否则很难找到,在这样的情况下,凯盛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用一个平台的方式,用一种相对较高的价格(比如说一小时一千)来网罗专家,然后将这些专家对接给企业,从而形成了属于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其实是另外一种知识付费,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同样也更有价值。

第三,凯盛融英上市的问题在哪呢?其实,对于凯盛融英来说当前赴港上市应该还是有希望的,比较整体营收水平还是不错的,但是凯盛融英的风险在哪呢?

一是专家访谈占据了其主要的收入来源。对于凯盛融英而言其本身的市场模式注定了专家访谈是凯盛的主要收入来源,占据了凯盛融英营收的八成以上,过于单一的营收来源其实是凯盛较大的问题。而且对于专家来说,凯盛的问题是本身其价格是非常单一的模式,在这种单一模式之下,专家其实就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真正有能力的专家其本身的费用是高于凯盛给出的一千的价格的,但是有的专家其本身可能能够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却达不到这个价格,这就导致了真正有能力的专家不愿意接受凯盛的邀请,而真正愿意接受邀请的人却不一定有足够能力的现象。

二是企业预期和实际效果的偏差。由于这种专家模式是非常特殊的模式类型,一般情况下企业对于专家的服务往往会寄予厚望,但是实际上由于背景、理解能力和专家本身的个人因素等多种原因,其实能给企业提供的服务却和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偏差,往往容易出现纠纷,这就是企业觉得这个服务价超所值,但是专家却觉得自己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应该予以付费,这样的纠纷其实经常容易发生。

三是如何能够避免被人过顶传球?对于凯盛融英来说,专家库表面上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是对于企业来说,稍微大一点的企业接触之后就会发现,凯盛所提供的服务的价格和企业自己去联系专家的价格差距其实并不大,而对于企业来说,与其让你这个中间商赚差价,为什么我不自己去做,最终被过顶传球的可能性就会非常大,凯盛面临的难题其实也是这个。

因此,凯盛上市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但是其本身商业模式中的问题也同样无法回避,能否给出一个好的答案,这可能就要看凯胜自己的做法了。

华宇注册开户_做投资的第3年,我彻底失去了爱情

1203

离钱越近的地方,越没有真心。

入行之前,前辈跟我说,做投资很寂寞。

我当时不明白。投资人光鲜亮丽,年收入动辄大几十甚至上百,如果有幸投了厉害的案子,后半生直接无忧。钱能解决90%的问题,养家无虞,怎么还会寂寞。

直到我离婚后,我才发现,钱考验的是人性,最经不起考验的也是人性。

做投资的第三年,我再也不想谈感情。

无独有偶,身边几位相熟的投资人也多少遇到了婚姻/感情困扰。但又不能说投资这个职业有问题。一来太过牵强矫情,二来属于明显甩锅。然而太过忙碌、经常出差,投资人拥有好的感情实属不易。

今天是七夕,满屏幕满大街都是甜言蜜语。但我们想做一期不一样的,我们采访了数十位投资人,有男有女,有热恋有离异。我们和每个人都进行了深度交流,挖掘了他们心底埋藏最深的秘密。

01

“我前妻对我们婚姻的评价是丧偶式婚姻”

大山|5年投资经历 1年婚史已离异

我前妻对我们婚姻的评价是丧偶式婚姻。

我做投资人的时候,工作比较忙,家里都是我太太负责起居生活。她是传统营销行业出身,时间比较充裕,工作也没什么压力。但就算我不忙,应该也不会负责家务。刚在一起的时候我还会装一装,后来日久见人心,索性连装都不装了。

说实话,她是一位很居家的太太,家里都弄得井井有条,烧饭也很好吃。但其实打扫可以请阿姨,吃饭可以叫外卖。所以她的这些居家生活技能在我看来没有那么高价值,就长期陪伴而言,她能提供给我的精神价值也比较少。

投资人的事业心、功利心都很强。人的功利心越强,家庭观念自然就越淡薄。我们投资人想问题都是站在CEO的角度、或者站在改变世界的角度,所以就觉得日常生活很琐碎很无聊,我就确实不会花心思去经营感情。

但我也没有出轨。出轨率高的都是那些有钱又有闲的行业,比如煤老板、小企业家,一年产值在1、2000万,公司小几十号人,这种人是出轨王。或者那些高社会价值的工作,比如小地方的政府官员,因为他有足够多的时间和溢价去做这件事。像我们做投资的,为了赚钱命都快没了,哪有时间出轨。

我不觉得我的婚姻失败了,我周围的朋友普遍都结婚离婚3、5次了,大家都习以为常了。我想说的是,结婚还是要慎重点,当时是我前妻比较想结婚,我就答应了,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我压根就不适合结婚。

离婚的时候我就在想,终于离婚了,可再别再结婚了。这与我的职业没关系,我相信大部分离过婚的男人都是这么想的。

我觉得投资人能维持婚姻关系的唯一模式,就是要包容另一半。但凡比较事儿,比较锐气的投资人,全都是离婚的,而且有些40、50岁还要离婚,不论男女。CEO同理,CEO能维持婚姻关系的很少,除非太太是财务总监。

02

“离钱近的行业,桃色新闻就会比较多”

木下|2年投资经历 单身2个月

上一段恋爱只谈了3、4个月。

我们是同行,工作都很忙。我一个月有一半都在出差,不出差的日子工作时间也不固定,基本7x24都在待命。尽管我俩在一个城市,但一周最多见一次,好不容易见面也都要各自处理工作,聊天内容也是三句不离工作。

我其实不想找同行业伴侣。投资行业接触的信息面比较广,所以投资人会刻意训练对所有事情都做理性判断,最后导致这个行业的女性都过度理性,找伴侣时会过度权衡利弊关系。在恋爱中,这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虽然我这个年纪没有急迫想结婚生子,但我对未来也会感到焦虑。以一线城市的男性标准,如果要在35岁生孩子,我还有7年时间。这7年里需要不断恋爱、磨合、结婚,再备孕要孩子,这意味着我能全身心投入的恋爱次数最多不过2,3次,更别提还有买房买车事业发展等现实问题。况且以我现在的工作状态,真的忙到没想法恋爱,无欲则刚。

工作后的恋爱,基本都是朋友介绍、社交app和相亲,但工作太累的时候我连话都不想说,更没精力和别人聊天了。婚恋市场上不乏有支付高额入会费的“精英相亲群”,听说相亲成功之后中介得到的奖励高达20w,但这种方式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我也不会加入。

离钱近的行业,桃色新闻就会比较多。有人用这种方式拿案子或者推销案子赚钱,自己牺牲一些东西去换取另一些东西。我之前做投后的时候,女创始人就有暗示过男投资人想做些什么。但对我而言,无论对钱还是对人,都要有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要和乌烟瘴气的人混在一起。

03

“如果没有孩子的话大概率会离婚吧“

大橘|4年投资经历 结婚4年 孩子2岁

今年我们离婚协议都签好了,最后她妥协了。

我以前在传统金融行业,转型做投资人后,一年要出差150天。说实话,这种生活反而更适合我,因为工作节奏相对自由,而且只要在家就会吵架,出差分开反倒会好一些。

我俩的矛盾点在于我觉得她不够独立,没有主见,总是随波逐流。投资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但她的职业环境相对固定和单纯,眼界也比较窄,时间长了,大家就会缺乏共同语言。在基础认知相差很多的情况下,如果要和她交流,我需要花很多时间解释铺垫,或者进行基础教育。这真的很浪费时间,我也没有足够的耐心。

其实最开始的时候,我就发现我们的三观不合,但我当时的生活非常无聊,需要一个刺激点来驱动,再加上双方父母的推动,我们很快就结婚了。婚后,我们经常会为一些琐碎的事情争吵,双方又都急躁和强硬,谁也不妥协,所以一般吵完大家就分开各自冷静一段时间,然后当做什么事都没发生。

做投资人使我改变了很多,我现在接触到的女性的综合能力和眼界,比我之前的同事要高很多,我会不自觉产生对比。如果用现在的沟通方式和原来的女同事交流,那真的完全聊不下去,但是伴侣的话我又没有办法不交流。

对于外界的诱惑力,我觉得多认识一些朋友是很好的解决方案。比如聊得来的女性朋友有7、8个,一定程度上就可以冲淡对某个女性的上头感觉。

我是一个家庭生活观念比较淡薄的人,对亲情也没有什么体验。亲人之间互相的关心在很多人看来习以为常,但我是感受不到的。我自己既不能感知到别人对我的关心,也不会去关心别人。你问我有没有换一个老婆的想法,我觉得换谁都会挺惨的吧。

04

“男FA睡男投资人的概率更大一些”

杰森|6年投资经历 恋爱2年

第一次和她见面是朋友介绍的。那天我把手头上的项目都介绍了一遍,但却被她有理有据有逻辑地一一驳回,那时候我就觉得她挺特别。

因为她也在投资行业,在一起之后,明明是同城的我们却谈起了网恋。以前我做FA的时候很忙,我们只能一周见1、2次,她总抱怨我们不像谈恋爱。我们没有同居,忙的时候也就不会有性生活,而且工作很累,就更没心思和精力想别的事情。

对于行业内的花边新闻,我只能说我没赶上“好时候”,没有把握住财务自由的机会。不过应该很少有男FA能睡到女投资人,男FA睡男投资人的概率更大一些,但女FA的话就会更多了。其实FA就是个青春饭,一是工作强度很大,很难坚持下去;二是靠睡的FA也睡不了几年,永远都会有18岁的新胶原蛋白出现。

抛开工作,我和她的日常生活就是看剧、打游戏、撸猫、叫外卖。现代年轻人对于家庭的定义不一样了,两个人同处一个空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已经满足双方需求了。所以即使未来我们结婚,生活状态也应该和现在也差不多,工作时间大家各自忙,工作结束回家一起吃个饭。

05

“感情本身有问题才会把工作当借口”

钱宁|3年投资经历 恋爱半年

我是拉拉。

我是VC投资人,她从事电商行业,我们现在同居。

我一开始为了解电商行业,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她,聊天之后发现她人很好,就逐渐喜欢上了她。我那时就是拉拉,但她不是。但情到浓时是没办法遮掩的,平时一些眼神、肢体动作都会有所体现,她应该也是知道的,相当于我在等她自己思考、决定,后来她说开了我们就在一起了。

我俩工作都很忙,但不会失联,会互相报备,比如会说一下“现在很忙,会失联几小时”这样的话。除了工作,平日的晚上、周末,我们都会待在一起。比如现在,我在电话接受采访,她就在旁边,我还开着外放。

家务方面有的她做,有的我做,能一起做的就会一起做。

目前没有吵过架,以后也不会。

性生活方面,因为都是女生,可能跟男女之间不太一样吧。我不认为投资会影响性生活,投资和性生活是两件事,影响性生活的是感情。

很多人觉得投资工作太忙会影响感情,但事实上感情生活和工作不是对立的,就算有的时候很忙,只要两个人相互信任,且有感情基础就不会有问题。感情本身有问题才会把工作当借口。

06

“这个行业就比较适合单身的人”

敏敏郡主|3年投资经理 1年婚史

我现在比较微妙,说是单身,其实还没离婚。

我和他都不是那种会因为年龄焦虑而结婚的人,会结婚真的是出于巧合。

我们双方都是投资人,都很忙,在生活上就没有什么磨合的时间。结婚后住在一起,我们在生活习惯、家务分工上有很多分歧。磨合的过程中对方脾气不太好,我又是吵不起来的性格,这种生活长期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大的消耗。

我身边的一些小伙伴都说,其实我们这个行业比较适合单身的人,它不太适合有家庭的人。因为你的工作占用时间太多,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你没办法为家庭生活做出足够的贡献,不匹配家庭对你的期待。

大部分投资人的感情生活多少会有些问题,应酬时的误会比较频繁。比如我之前经历过,创业者凌晨五六点的飞机要离开,我飞机过去落地就12点了,没办法就只能凌晨两三点聊。这种工作状态和行为,其实很容易影响情侣之间的感情和信任。毕竟半夜和一个人在酒店大堂聊项目,说出去谁会信?

大部分创业者还是很好的,但我也经历过两次渣式创业者。项目聊完之后是不投的,但他们发微信问我有没有时间,要不要约到酒店里坐一坐聊一聊,还有一个干脆直说:“行业的规则嘛,你都懂的呀”之类的。

投资人的爱情,众说纷纭。

有人说,要找同行业才能互相理解;也有人说,要找家庭主FU,才有更好的后盾;

有些人逃离婚姻,有些人享受单身,有些人甜蜜热恋中,有些人相信平淡才是真。

本文仅选取了个例,不能作为任何普遍结论的参考。有些投资人不够幸福,这是忙碌工作不可避免的难处,但我们也看到有些投资人甜蜜得冒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投资人已经很苦,他们值得拥有最好的爱情。希望这篇文章能给大家带来共鸣与慰藉。

最后,无论有情人还是单身人,泡腾VC都祝大家都七夕快乐!祝你们都能找到幸福,以自己喜欢的样子生活,投到好项目!

华宇注册开户_张文宏也要退网谢罪吗?

1203

继“早餐能不能喝粥后”,张文宏医生又一次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这次是因为一条微博。

在分析南京疫情的一条微博中,张文宏说: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

这句话,被不少网友视为“汉奸”发言。

他们认为这是在向病毒投降,在呼吁学习西方国家放任不管的防疫模式。

有心人士还搬出了原卫生部长高强和北大教授张颐武分别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和《环球时报》上发表的两篇文章,直指张文宏是在跟国家唱反调。这两篇文章都认为,不能学习英美等国的“与病毒共存”政策,要坚持全面防疫。

很快,就有假新闻造谣,说张文宏因散播与病毒和谐共处的歪理,被人民日报痛批。

谣言之下,谩骂四起,曾经备受尊敬的张文宏医生,突然就成了“张狗腿子”、“张网红”。

今天这篇文章,不为张文宏说话,只想来辟一些谣。

张文宏说的“与病毒共存”到底是什么意思?

先来看看张文宏医生当天,到底说了些什么:

这条微博,发布在7月29号的凌晨。当时南京突发疫情,举国关注,尤其是变异后的德尔塔病毒,令公众倍感恐惧和困惑。

张文宏从专家视角,毫不含糊地回答了人们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南京疫情会如何发展?疫苗到底有没有用?我们如何面对未来的疫情?

在第三个回答中,张医生的原话是:

”现在世界上大多数病毒学家都认可这是一个常驻病毒,世界要学会与这个病毒共存。南京疫情让我们再次看到病毒的无时不在,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未来的风险一直会有。

世界如何与病毒共存,各个国家都在作出自己的回答。中国曾经给出一张漂亮的答卷,南京疫情之后,我们一定会学习到更多。

未来中国选择的方式一定是既保证与世界的命运共同体,实现与世界的互通,回归正常的生活,同时又能保障国民免于对病毒的恐惧。中国应该有这样的智慧。”

这段话从头到尾,翻来覆去地看,也看不出哪里有在倡导“向疫情投降”或者是“向西方学习”。

恰恰相反,张文宏肯定了中国的防疫政策,然后提出了人们不再恐惧病毒,世界可以重归互通的展望。他一直以来,也都在呼吁人们尽快接种疫苗,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不用再害怕病毒,可以出国旅游,可以回到正常生活,这种期望难道不也是人们的普遍心声吗?

但偏偏有人断章取义,只看到了“与病毒共存”五个字,恨不得凭此将张文宏送进监狱。

不同于原卫生部长高强在文章中所提到的“与病毒共存”,是指英美等国解除或者放松对疫情的管控。张文宏所说的“与病毒共存”,指的是“病毒会在地球上长期存在”的客观事实。

这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意思。

前者是一种防疫政策,而后者是一种科学观点。

其实“病毒难以消灭,很有可能长期与人类共存”这点,已经有不少科学家说过了。

迄今为止,全世界真正实现清零的病毒只有天花病毒。想要让不断变异的新冠病毒彻底消失,除非世界上每个人都打了疫苗,而且疫苗能实现永久保护。

但这明显不可能。

即使中国可以做到“坚决清零”,只要世界上有别的国家和地区没有清零,那么病毒就依旧会存在于某个角落,依旧有传播的机会,客观上人类就是在和病毒“共存”的。

《自然》杂志曾向119位免疫学家、传染病专家以及病毒学家发放问卷,询问他们对新冠病毒的看法。

近九成科学家认为,病毒会从大流行转为局部流行——它不会彻底消失,而是会在这颗星球的不同角落轮番出现。

在国内,我们也有不少专家表达过类似观点:

早在2020年2月,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家王辰就提出,新冠病毒有可能转成慢性的、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疾病,对此我们要做好准备。

今年3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高福表示,新冠病毒走到今天,没有证据表明它将消失。“很可能将会和人类共存,就像流感一样,而且还会出现新的冠状病毒”。

5月,钟南山院士接受采访时也说,如果新冠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程度慢慢降低,它与人类的长期共存将成为可能。

难道这些我们信赖的医学专家们,都是“西方势力的走狗”,想要害死中国人吗?

可以说,“与病毒共存”的事实几乎是科学界的共识。

这种共识并不一定就是绝对正确的真理,因为医学视角并不是抗疫的唯一基准。但无视这种共识,甚至攻击这种共识,对我们的抗疫来说没有一点好处。

那些看到“与病毒共存”五个字就跳脚的人,实在配不上张医生在微博最末提到的“中国智慧”。

把张文宏骂闭嘴,就好了?

误解和谣言并不是最可怕的,最怕的是总有些人想要凭借断章取义,把一个人拉进粪坑。

一位网友质疑张文宏居心叵测:不过是一个普通医生,怎么能有这么大影响力?他到底是谁?

张文宏是谁?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长期从事感染病与肝病专业的临床研究 ,现为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 、上海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

说他“只不过是一个小医生”,实属自欺欺人。

疫情以来,张文宏医生说了很多话,也做了很多事。

去年1月,人们对疫情的恐慌攀升到极点。张文宏作为医院主任,决定亲自上一线查房,每个星期至少一到两次。

疫情危急,他呼吁“党员先上”。大家疯狂夸他,他却懒得打官腔,回应说:

“请大家不要觉得我这个主任很了不起一样。我们在入党时都讲好了的,这就是契约精神,我们按讲好的办。”

他替医护人员们发声,一点套话都没有,直言说:“人不能欺负听话的人”。

“现在都在歌颂我们医生,但现在医务工作者最缺乏的是领导的关心。”

他说抗疫需要营养,早餐不能喝粥,而是要吃鸡蛋、牛奶等高蛋白食物。无数人骂他崇洋媚外,媒体问他怎么想,他说:

“我知道很多人批评我,但粥还是不能喝。”

他似乎总在“唱反调”,比如在感染人数为零时,表示自己反而很担心。又在别人都担心复工后疫情会反弹时说“不尽快复工,死亡率将高于新冠肺炎”。

但事实证明,他的这些言论并非没有道理。

张文宏总是在很多关键时刻站出来为大众答疑解惑,从不含糊迂回,用清晰的语言,将病毒和疫情的深奥知识,通俗易懂地传递给大众。

而他所在的上海,作为一个承担了中国大半国际航班和物流压力的国际化都市,即使是在疫情最严峻的时候,也从未陷入封城或全城核酸检测的处境中,最大程度地维持了日常生活的秩序。

〓上海市民的发言。来源:海上柳叶刀

这一年多来,张文宏和他背后的上海防疫小组,对上海这座城市、以及对整个社会的贡献有目共睹。

直到今天,疫情的阴霾逐渐退散,互联网上依旧需要张文宏偶尔出来“辟谣”和“提醒”。

那些把张文宏骂做”张网红“的人,实在是没有心。

他曾是疫情中公认的发言人,其发言方式也一向平和、谨慎和理性。他曾经的观点都可以回溯和剖析,它们足以证明张文宏并不是想当一个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网红医生”,而是在认真的发表专业看法。

如今,却在遭受毫无根据的谩骂,实在是令人愤懑。

时间往回倒,去年5月16日,张文宏决定开通微博,在第一条微博里他说:

“看到很多以张文宏名义写的疫情分析或者名言警句,似乎合情但常不合科学道理,也就是说合情而不合理,恐多产生误导。鉴于此,开设本人微博,传播第一手的信息与观点。”

他没有食言,从开通到今天,他的几百条微博,每一条微博都是在以一个医生的视角,清晰、有力地发表着疫情分析,没有一句废话。

他只讲科学与事实,不说无依据的观点,不做无意义的推断。

把这样的人骂到闭嘴,是我们大家的损失。

有人说,难道张文宏就不能批评吗?当然可以,但批评应当围绕着医学观点,而不是毫无根据地猜疑和扣帽子。

一位专业医生的发言,值得被不断呈现和讨论,而不是被人一个字一个字地,拿着政治正确的标尺去衡量。

杠精永远都有,他们处处断章取义,无论什么话到头来都是鸡同鸭讲。但如果整个社会都形成了滥用意识形态化的批评去抨击专家们的风气,只会逼得专业人士们不敢再发声,这才是社会最大的损失。

其实早在张医生进入微博的第一天,评论区就有人提醒他:

“以后您可能会看见很多莫名其妙的恶意。”

疫情已经一年多了,直至今日,我们理解恐惧,但不能理解恶意。

病毒会不会共存我们不确定,但我们应该确定的是,不同的声音才是最应该共存的东西。

不必把张文宏捧成神,更不至于把他踩成一个“烂网红”,人们只需要记住,他是一位医生。

尊重一个奉献过自己的医生,并且让他说医生该说的话。

华宇测速_锂电专利战争:欧美、日韩围剿,中国换道超车

1203

7月22日,宁德时代再次举起专利重拳,挥向中航锂电。

这并非宁德时代首次起诉对手侵权,早在2020年3月,动力电池制造商塔尔菲、力信、蜂巢都曾是宁德时代的起诉对象。

根据宁德时代发布的公告,中航锂电涉嫌侵权的范围覆盖全系产品,且此次涉嫌专利侵权的电池已搭载在数万辆车上。

对此,中航锂电当日就在公众号上推送了声明,否认涉嫌侵犯宁德时代知识产权。声明中提到:“中航锂电方面始终将自主研发、技术创新作为立身之本,面向未来进行全面的研发布局和投入规划。我司提供给客户的产品都经过专业知识产权团队的全面风险排查,以保障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8月2日,中航锂电再次通过公众号声明,已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两件涉诉专利无效申请,并称公司将按法律程序应诉并不惧挑战。

宁德时代方面暂未对此给出新的回应,但对业界和社会来说,这场技术专利对决的背后,更代表着市场、客户、资源等方面的PK,而两家企业的专利纠纷也绝非个例。

事实上,国内锂电企业一路走来,没少处理专利侵权之事。

我国锂电产业起步相对较晚,除了负极外,其他材料的专利布局都或多或少落后于欧美、日韩企业。正极材料方面,美国3M公司和加拿大魁北克水力一直垄断着三元和LFP的专利;电解液、隔膜则被日本企业抢先注册了基础专利。

欧美企业多专攻研发、外包生产,日韩企业则集研发和生产于一身,因此上世纪90年代,第一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是由日本索尼推向市场的,而此后十年,日本几乎垄断了全球锂电池市场。

在这样背景下,中国锂电池产业链上的企业崛起,难免在专利上与欧美、日韩企业狭路相逢,遇上一些专利“麻烦”。

让我们把视野放大,看看锂电池产业链上其他企业遇到过什么样的专利纠纷?又是如何解决的?

锂电苦专利久矣

关于专利,有个概念很重要,专利丛林法则。

它由美国专利法专家卡尔·夏皮罗提出,具体指“把知识产权叠加起来而形成的一种浓密的网络, 企业为了对新技术进行商业化必须突破这个知识产权网络的重围”。

换言之,先发企业利用专利打造出又深又宽的护城河,后发者必须绕过先发者密密麻麻的专利布局,开发出与已有无重叠的全新专利,而当一项专利越基础,后发者绕过难度就越大。

回到锂电产业身上,专利丛林法则成为发达国家压制国内锂电企业崛起的重要手段,在锂电池以及四大关键材料领域,中国企业没少吃专利的苦头。

锂电池可分消费、动力和储能三类,三者电池材料体系既有互通、又有差别,其中动力电池领域在2018年前还是磷酸铁锂的天下,彼时以三元镍钴锰作为正极材料较为少见。

然而制备磷酸铁锂的核心专利,从一开始就不在国内企业手上,基础结构、碳包覆、碳还原这三大核心技术,都被海外机构和企业抢先申请了专利保护。

1997 年德州大学Goodenough 教授申请的磷酸铁锂的基础结构和制备工艺专利,并由此延伸了数十个专利;由于磷酸铁锂本身电导率差,用作电池材料需进行改进,关键手段就在于碳包覆,而这一核心技术在2000年被加拿大魁北克水力公司申请;第三项核心专利碳热还原,也被英国企业Valence公司于2000年申请。

这些公司或机构在美国、加拿大、日本、欧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注册了专利、申请保护,开始了专利授权工作,任何一家从事磷酸铁锂产品生产并进行销售的企业,需要向他们缴纳昂贵的专利费。

他们也曾在国内申请专利保护,但被国家专利复审委员会判定无效,得益于此国内磷酸铁锂产业也得到成长、壮大的机会,摆脱了“山寨”、“抄袭”的标签。

但是一切仅限于国内市场,一旦国内企业的磷酸铁锂要出口,就将面对专利诉讼纠纷。

除了磷酸铁锂外,别的锂电材料如三元、隔膜、电解液也遇到了专利困境,三元的困境与铁锂相似,而隔膜和电解液的专利破局难度都更胜一筹。

与正极材料不同的是,在隔膜、电解液领域,中国企业直面的对手是日韩企业,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研发和生产,这导致国内材料企业成为他们的直接竞争对手。

以电解液为例,国内企业曾饱受日企的专利攻击,2013年产业媒体高工锂电曾就这一话题,采访过业内人士,并发表了相关专题报道。

电解液专利主要涉及功能、应用和物质,开发难度依次递进。我国电解液企业受限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创新多来自模仿国外,所开发的专利主要围绕在功能和应用层次,比如在配方比例上做调整和改良,在新物质开发方面大幅落后日企。

广州天赐材料技术中心高管李永坤曾表示,物质创新需要企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包括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研发费用投入自不用赘述,更难的是后者。

由于新物质的应用需要较长的检验周期,数码电池要1~2年,而对安全至上的动力电池来说,则需要5~10年。但只有通过无数次实验,材料以及电池厂商才能将完全掌握新物质的正效应和负效应,这一过程中还需要两者密切合作,不断调试配方,所耗费的财力、物力、人力非一般中小规模企业能做得起的事。

此外,专利布局也一件非常费劲的事。国外锂电企业多是垄断的巨头企业,拥有百人规模的专业团队来负责专利的检索、破解、申请等,专利布局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比如在电解液组分比例上会把3%~10%范围都申请了,如此一来,后发企业就必须绕过这些比例。

东莞杉杉电解液公司总工程师丁祥欢对此深有感触,旗下团队曾好多次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自己花很大精力设计了一个结构出来,但是申请专利的时候才得知国外3年或者5年已经申请过了。”

“写专利需要的投入很大,前期要检索全国甚至全球在这方面的专利,因为申请专利时一旦有人提出问题,公示期就要延长。”天赐材料技术中心高管李永坤说到,

“如果前期检索功夫没做足就容易做无用功,而且有些时候这种情况没办法避免的。国内的专利申请人大部分是技术人员,单打独斗,没有那么多时间精力去做这么全面细致的工作。”

此外,日企的经营模式多集研发和生产于一体,与欧美3M、魁北克水力等公司专注授权、不涉生产的模式存在较大差异,也致使国内电解液企业成为日企厂商的直接竞争对手,在此背景下,专利就是商业秘密,想得到对手的专利授权或者购买专利的难度可想而知。

据业内人士透露,日本UBE(宇部兴产)通过追究苹果侵权追踪到ATL(东莞新能源)的电解液侵权,当时ATL的电解液主要由国内两大厂家供应,最终由两家一起支付高达500万美金的和解费用。

不仅是电解液,还有隔膜核心专利也被紧紧掌握在日韩企业手上。国内两家隔膜龙头,星源和恩捷都是从LG、日本帝人手上得到了专利的授权,而星源在美销售隔膜产品还被全球干法隔膜巨头Celegard(如今被日本隔膜巨头旭化成收购)认为是专利侵权并向法院提起诉讼。

除了负极,海外企业在锂电四大关键材料中三项上,都构筑了专利护城河。在此背景下,国内材料企业缺失核心专利话语权,就算自研成功也不能申请专利保护,只能专注于国内市场,没有授权则不能出海。

自研不足,授权来凑

对于先发者布局的专利丛林,后发者破局的办法有三,得到授权、熬过专利保护期,或者更简单粗暴一些,并购持有企业。

并购企业的方式较为直接,然而这对收购方的资金规模和资源整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业内更为常见的方式是得到专利授权。

天赐材料曾通过技术许可方式引进了美国Dr. Novis Smith的六氟磷酸锂制造技术,建成了300吨/年的产线,解决了核心原料依赖外购的风险;德方纳米在2019年时拿到瑞士公司LiFePO4+C LICENSING AG磷酸铁锂碳包覆技术及其制作工艺授权,为产品远洋海外,铺平道路;隔膜大王恩捷也与日本帝人协定将后者持有的PVDF系溶剂型涂布材料组成相关专利,以及相分离法涂布生产工艺相关专利,独家授权给恩捷使用。

但反观专利授权方,则轻松拿下整个生产环节利润最丰厚的部分,并且这特性被美国3M演绎到极致。

正极三元材料巨头3M就是一家技术授权、生产外包的公司,有着强大的基础研发实力,是最早一批申请三元材料国际专利的公司之一,全球几乎没几家正极材料企业能与之匹敌。

原本3M的三元材料代工生产由湖南瑞翔负责,但2011年后3M停止代工,并将它的客户转移给了比利时Umicore。此后,3M公司就过起了靠专利授权获得高额利润的日子(按照行业通行做法,专利费以材料销量按照一定比例计算),下游客户包括 LG 化学、松下、三星 SDI等电池和材料国际巨头。

这还算是好的一面,坏的一面是,万一专利持有方就是自身的同业竞争对手,怎么办?

国内电解液公司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电解液的核心专利围绕在电解质、溶剂、添加剂三者上,其中添加剂技术壁垒高,国内不少电解液企业的添加剂都要外采。

要是这些专利掌握添加剂厂商手中,那国内电解液企业还可以向后者直接购买,但实际上大量添加剂专利掌握在海外电解液厂家手中,换言之,国内企业需要向竞争对手买材料,那对方可以卖,也可以选择不卖给你。

遇到后者,也不是没招儿,东莞市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继宏就曾指出:“专利都是具有时效性的(15-20年),短时间内不能找到突破口的话,企业可以先选择等待。”

目前业内最期待的事情之一,是2022年我国磷酸铁锂产品扬帆出海。要知道,磷酸铁锂的基础专利在2017年就过了保护期,其余的碳包覆和碳热还原专利最晚于2022年也到期,届时国内磷酸铁锂海外发展之路便会顺畅很多。

图源:中金点睛

换道超车,时机已至

不难发现,欧美日韩企业利用技术先发优势,堆砌起锂离子电池核心专利高墙,试图拦截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这些外企申请的专利多是基础性专利,是国内企业研发、生产难以绕开的专利,因此欲要打破国外技术专利丛林,国内锂电材料企业还是要靠做大做强基础创新。

除了不断加强锂离子电池基础研究外,还有一种换道超车的方法,那就是做好其他化学体系电池及其材料创新,抢先注册专利。从这一角度看,钠离子电池重要性不言而喻。

钠离子电池工作原理和锂离子电池一样,都属于摇椅式电池,电子在电解液中来回穿梭,但两者的材料体系有较大差异,只有隔膜有共同之处。换言之,国内企业可以绕过国外拥有的锂离子电池核心专利优势,在全新领域发力。

图片来源:郑伟伟,邓隽《钠离子电池专利技术分析》,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

在钠离子电池领域,中国和日韩欧美企业正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尽管钠离子电池的研究起源很早,但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关注。钠离子的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导致钠离子在正负极嵌入/脱嵌阻力大,对材料结构稳定性和动力学性能方面有所影响,这也成为钠离子电池迟迟难以商用的瓶颈。

然而,作为地壳第六大丰富的元素,金属钠在地球上储量高达2.3%~2.8%,相比之下,锂元素只有0.006%,这一显著特性促使钠离子电池更适合需要大面积铺开的储能,由此才引起了国内外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

2010年开始,学界和业界掀起钠离子电池研究热潮,往后几年钠离子电池发展SCI文章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而这次中国不仅与欧美日韩同步开始研究,甚至已经反超后者。

根据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世界专利数据库显示,中国企业在钠离子电池专利申请数量远胜过日韩、欧美企业,而锂离子电池专利申请数量前十名还是他们的天下。

数据来源: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 ,绘制:鹿鸣财经

在钠离子电池前十排名中,宁德时代是唯一一家企业,其余6家都是学术科研型院校/机构。数据库显示,宁德时代的钠离子专利持有量排名第八,一共有47条,而在锂离子电池专利排名中,宁德时代仅位列14名,与第一名丰田拥有的专利数量相差近5倍。

在7月29日宁德时代钠离子电池发布会上,公司透露自家研发的第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已经达到160Wh/kg,而第二代有望达到200Wh/kg,与铁锂电池相当。

此外,钠离子电池低温性能优异,将与锂离子电池共同组装成电池包,平衡彼此的优劣势。

除了钠离子电池,还有钾离子电池、锂硫电池、固态电池等等不同电化学体系的电池,在全球新旧能源体系交替过程中,这些电池的使用场景和潜力都无穷大。

尽管过往国内锂电池企业发展受到专利约束,但电化学的世界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唯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潮流之巅。

华宇登录_轻舟智航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云锋基金、元生资本领投

1202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6日消息,继2021年年初完成A轮融资之后,轻舟智航又完成了由云锋基金和元生资本领投、美团龙珠和国际知名养老基金共同投资的1亿美元A+轮融资,老股东IDG资本持续跟投。

自成立之初,轻舟智航便提出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战略目标,以高效实现自动驾驶的商业化及规模化落地。在短短两年时间内,轻舟智航已完成“超级工厂”雏形搭建的三步走:

第一步,以仿真为核心,借助前沿技术研发为突破,构建自动化闭环,实现海量数据的高效利用;

第二步,凭借团队的全栈技术能力,推出了专注城市复杂交通场景的无人驾驶方案“Driven-by-QCraft”,适应于覆盖不同城市场景和不同车型;

第三步,以无人驾驶小巴为突破口,在近十座城市快速实现商业化落地,服务于智慧城市和新基建需求,为数万居民提供公开道路出行服务。

在自动驾驶“超级工厂”的战略指导下,轻舟智航逐步推出的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覆盖了多类车型,可应用于网约车、公交车及接驳车等多个场景,预计今年车队规模将超过百台。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的主要特点是以Robotaxi的技术高配低打,快速落地。在功能上,可实现360度无盲区感知,拥有5G+V2X 车载显示系统等。

当汽车通过智能化、网联化实现真正的共享化,Robotaxi将走向新的业态,为人们提供更宽敞的空间、更绿色共享的出行服务。为探索更具前瞻性的Robotaxi,轻舟智航选择从Robobus形态入手,大力实现其商业化落地,持续收集应用反馈,打造更广泛适用于共享出行的全新车辆形态。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EO于骞表示:“无人驾驶是万亿级的超长期大赛道,要想成功跑到最后,在技术上不能光有海量数据,还要依靠‘超级工厂’实现高度的自动化;在商业上则需要实现成本可控的规模化以及以战养战的商业化,逐步实现在Robobus、Robotaxi等开放道路场景的落地。”

在人口老龄化、碳中和的背景下,自动驾驶已率先在公共出行领域落地,正逐渐成为继高铁之后中国的又一张国家名片。而轻舟智航推出的面向城市开放道路的无人驾驶小巴——龙舟ONE(又称轻舟无人小巴)则顺理成章地成为了城市智慧公共交通的又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作为龙舟系列无人驾驶车的首款发布产品,龙舟ONE广泛应用于城市接驳专线、微循环公交等场景,固定区域、合规车型、中低速等特点使其保证足够安全可靠。目前,这款小巴已在苏州、深圳、武汉等超过5座城市启动常态化运营。

伴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和落地场景的广泛应用,轻舟智航还计划将可实现高效研发的内部工具链逐步对外开放,助力合作伙伴打造属于自己的自动化数据闭环。

未来,轻舟智航将以“科技有为、智航无界”为愿景,与城市交通行业、出行行业、汽车产业等伙伴保持紧密协作,持续打造自动驾驶“超级工厂”,逐步实现战略目标,将无人驾驶带进现实,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低碳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