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平台官网「中科欣扬」完成近 2 亿元 B 轮融资 ,中金资本出手

0226

2月25日消息,近日,中科欣扬宣布完成近2 亿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佳泰叁期基金领投,战略投资方爱尔医疗、嘉兴沃永参与其中。华宇登录本次融资将会主要用于合成生物学自动化工程平台(SIYO-AI)和反脆弱生物平台(SIYO-AF)升级改造,加快深圳合成生物学智造基地项目一期建设投产,进一步扩充合成生物学研发博士团队和产业运营专家团队。 

作为全球领先的合成生物学创新智造企业,中科欣扬始终致力于为全球各行业提供全新的生产方式及解决方案,始终坚持合成生物学行业独有的一芯二合多产业“π”战略。 

公司已搭建来自中科院、北大、清华、UC Berkeley、Wageningen UR 等国内外顶级高校和科研院所,涵盖合成生物学、化学、生命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食品科学、华宇平台官网农业科学多个领域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核心研发团队。多学科交融研发团队是中科欣扬“一芯”--合成生物学使能平台从模块化、定量化、标准化提升工程化效率的源动力。2022 年,公司还将通过加强与国内外一流院校、科研机构合作,扩充研发和产业运营团队,加快自动化工程平台(SIYO-AI)、反脆弱生物平台(SIYO-AF)升级改造,构建产学研创新生态闭环,进一步缩短新品“由研转产”周期,加速农业、环保、材料、医疗等多个全新项目的产业化进程。 

中金资本表示,合成生物学是一个极具潜力的赛道,在医疗、护肤、食品、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中科欣扬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有着深厚的技术和平台化的积累,核心团队同时拥有技术和产业化的扎实能力,是国内率先实现商业化落地的合成生物学公司。在工业生产新手段的巨大机遇面前,中科欣扬凭借着自身强大的技术能力,以需求为导向不断开发出新产品,实现公司的快速发展;嘉兴沃永表示,合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可以降低工业过程能耗 15%-80%,原料消耗 35%-75%,减少空气污染 50%-90%,水污染 33%-80%。预计到2030 年将降低 10 亿至 25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嘉兴沃永持续看好中科欣扬在核心原料的化学替代、进口替代业务上的引领,以及利用生物智造助力碳中和的企业价值观。

华宇平台官网InfStones完成 3300 万美元 B 轮融资,建立服务于Web3应用的「AWS」

0226

2月25日消息,日前,Web3 基础设施提供商InfStones宣布完成B 轮 3300 万美元融资,SIG海纳亚洲、Dragonfly Capital、启明创投、DHVC、渶策资本、A&T Capital 和 Value Internet Fund 等参投。此前, InfStones在种子轮和 A 轮融资 1200 万美元,总融资额达到 4500 万美元。

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开发 InfStones功能强大、华宇平台官网用户友好的 Web3 基础设施平台。凭借平台上提供的公共、专用 API 服务和节点管理服务,客户可以一键式地在数分钟内部署自己的区块链节点。目前,客户可以使用公共 API 服务访问币安链及其 Archival 数据、以太坊和 Neo,包括 Cosmos 在内的其它区块链将陆续得到支持。

InfStones首席执行官施振吴博士表示:“InfStones创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 Web3 开发平台之一,开发者可以在该平台上开箱即用式地访问和使用 50 多条区块链协议,协议支持数量超过世界上所有其它开发平台。在不损害可靠性、可扩展性、安全性、访问速度和可控制性的前提下,平台实现了对开发者最为友好的一键式部署。我们的目标是将 AWS 的服务体验带入 Web3 领域。”

作为区块链行业内使用最广泛的 Staking 和基础设施平台即服务 (PaaS) 提供商,InfStones为全球多种类型的机构客户提供服务,并在 Ethereum、BNB Chain、Cardano、Polygon、Polkadot、Solana、Chainlink等 50 多条链上支持了数万个节点。通过使用 InfStones的区块链基础设施, 包括应用开发商、托管商、资产管理商、数据分析商在内的多种类型企业机构更加容易地将自己的业务扩展到了 Web3 领域。

SIG Michael Yuan表示:“无论是对终端用户还是企业而言,区块链的下一阶段将更专注于易用性。 在不影响其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和可控性的前提下,华宇登录InfStones正在简化一个一直以来极其复杂的流程。这将成为我们进入区块链增长新时代的基石, 并改变各个垂直领域的企业进入和建设 Web3 的方式。”

通过本轮融资,InfStones计划在今年将其团队规模扩大三倍,并将支持的区块链协议拓展至上百个。致力于成为 Web3 领域的 “AWS”,InfStones还将持续进行技术研发以升级其基础设施平台。

Dragonfly Capital 合伙人Tom Schmidt 表示:“正如 AWS 让所有企业都可以轻松地在不同服务器、存储和数据库上部署应用程序一样,InfStones也能帮助用户使得节点部署、API 和其它服务变得简单。对于那些希望将区块链技术纳入其技术栈的企业而言,InfStones平台将有效帮助快速实现目标。”

在整个行业的高速发展阶段,支持在多链上快速部署可扩展基础设施的高性能开发平台,已成为 Web3 去中心化应用开发的必要条件。此时完成融资将切实助力 InfStones把握发展机遇,进一步拓展平台空间。

华宇平台官网创始人风投圈出身,细胞治疗企业血霁生物完成1亿元Pre-A轮融资

0226

2月25日消息,近日,新型细胞治疗企业血霁生物宣布完成1亿元Pre-A轮融资计划,由招银国际领投,碧桂园创投参与投资。其他投资方还包括北极光创投、鼎晖投资、红杉中国等机构,老股东苇渡投资和元禾控股继续加持。

本轮融资将加速推进其造血干细胞、iPSC体外再生血小板管线;推动血小板药物递送平台的开发;以及用于建立临床级别的iPSC细胞及其向造血各世系分化的产品体系。此外,本轮融资也将支持团队建设,以及GMP级别生产基地建设。

血霁生物成立于2021年6月,是一家由海归专家创立的体外再生造血世系(包括血液细胞和免疫细胞)的新型细胞治疗企业,具有独特的干细胞重编程、华宇平台官网编辑和分化技术,是中国第一家血小板再生公司,致力于为中国带来不依赖献血的“第二次输血革命”;同时依托公司特有的iPSC建系技术和基因打靶技术,将迅速建立使用血小板细胞作为药物递送载体的平台。

血霁生物创始人朱芳芳,曾师从“干细胞之父”、斯坦福大学干细胞所所长Irving Weissman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邓宏魁教授,研究时间长达13年,完成了所需的技术积累。她还曾在知名风投机构WI Harper Group任职,负责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集齐了学术、投资和创业经历。血霁生物管理团队其它成员也大多来自干细胞和细胞治疗研究领域,尤其是iPSC领域拥有丰富的专业经验。

未来该公司将以苏州和上海为核心,辐射长三角城市群,积极布局血小板管线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此次融资后,公司也将着力增加研发场地面积至2000平米左右,以满足研发、GMP生产和商务拓展等多方面需求。

     
朱芳芳表示,血霁生物是非常独特稀缺的干细胞公司。华宇登录公司选择的血小板方向具备清晰的市场定位、巨大的需求空间和相对稳健的产业路线;同时团队兼具高技术壁垒以及强大执行力。感谢投资机构对血霁生物的认可与支持,相信血霁生物会完成各项里程碑,成为血小板体外再生领域的全球领跑者。

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孙梁浩表示,再生医学和干细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表现出巨大潜力,经过数十年的科研积淀,全球正不断涌现极具临床意义的突破性成果。血霁生物凭借团队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已成为极具潜力和吸引力的行业新秀,相信在朱芳芳博士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将持续快速发展。碧桂园创投对再生医学领域充满信心,将继续深挖赛道,助力行业发展,造福广大患者。

华宇平台官网咖啡、小面、低度酒之后,新消费下一个风口是吃鱼?

0226

新消费“长坡”赛道上,永远都不缺少投资的热潮和炒了又炒的商业故事,资本已经在喝酒、喝咖啡、吃面之后,又重新选择了一条新的赛道——吃酸菜鱼。

这道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重庆江湖餐厅的菜系,在时隔40年后又重新火热,有的品牌1年间净增长100多家门店,有的品牌以平均每天2.7家店的速度快速布局全国,创造了一天完成57家门店签约的行业奇迹”;有的品牌甚至不要加盟费只要门店数量,不计成本只是为了疯狂开店的模式,这些都似乎在说明着酸菜鱼又热起来了。

翻倍开店目标,不要加盟费只要门店

对于主打线下的餐饮新消费来说,如何判断一个赛道火没火?看看开店的热度。

“把愚酸菜鱼”招商经理告诉Tech星球,今年的计划是开1000家店,三年之内开5000家。“融资是为了干嘛,就是为了开店呀。而且,A轮才刚刚落地,B轮融资立马开始启动了,规模会更大,谈成的话会在三个亿”,该招商经理说道。

而目前,这家以主打外卖模式的酸菜鱼品牌有200家店左右,2021年10月融资后,今年1月又完成了1亿元融资。在1月放开加盟后,就已经有50家新店即将开幕。以外卖店为例,一天流水大概在4000-6000元,客单价在20~30元之间,3个月到6个月就回本。该品牌招商经理还透露,杭州某些门店一个月能够达到18,000多单订单,这种店被称为外卖神店。

为了引导更多的商家加入,该招商经理还告诉Tech星球,因为最近才融到资,所以加盟费都是不收的,之前的3.2万元加盟费,会以每月2000元的形式还给商户,公司的目标就是开店,不计成本一切都是为了开更多的店。

同样疯狂开店的还有另一酸菜鱼品牌“鱼你在一起”,目前有1600多家门店,该品牌人士告诉Tech星球,目前采取的战略是,“先北,后南,再下沉,争夺千城万店”是终极目标。

作为酸菜鱼品类的龙头也是唯一一家上市企业,太二酸菜鱼也在加快开店的步伐,门店数量已经从上市前的的126家,增长至了2021年年中的286家。

酸菜鱼赛道正在坐上一辆高速列车,从玩家数量上也可窥一二,2017年至2019年,相关企业注册量分别为3967家、4936家和4563家,即便是在疫情冲击的2020年,新注册的酸菜鱼企业依然有3300家。根据红餐网数据,2020年10月,四个一线城市的酸菜鱼门店数量已经突破20000家,分别是2018年、2016年酸菜鱼总门店数的1倍多和5倍多。

酸菜鱼,一道发掘于川菜最传统的单品,华宇登录如今已经挤满了各种价格区间品牌。酸菜鱼也成为了新中式餐饮企业转型的利器,太二酸菜鱼的前身是九毛九,“鱼你在一起”之前做的是鸡品类,而“把愚”在此之前做的是卤肉饭,除了早已布局的酸菜鱼老玩家之外,还有更多酸菜鱼的新玩家正在涌现。

正餐领域,是以太二酸菜鱼、江渔儿、姚姚酸菜鱼等为首的酸菜鱼品牌,而在快餐领域,有如鱼你在一起、把愚这样的玩家,对产品进行了创新,主打下沉市场,低投入高营收。整个赛道基本可以区分为聚焦于正餐和快餐两个大领域,直接覆盖了截然不同的门店模型和消费场景。

为了出圈和保持热度,“鱼你在一起”的广告在搜索引擎、公交车、地铁、甚至高铁车身上比比皆是,太二以“二老板”与“小二哥”两个IP持续输出漫画、表情包等内容,还在电商上出售店内招牌的陈皮洛神花茶、大力米、酸菜等半成品产品,江渔儿、姚姚酸菜鱼、渝是乎等酸菜鱼品牌,也在外卖小程序上推出一些周边产品和零售产品。

酸菜鱼的崛起再次印证着“小赛道大市场”的魔力。

酸菜鱼,接棒新消费下一个风口?

在酸菜鱼受到资本的关注之前,新消费领域内另一大火的赛道是牛肉面,投资人朱啸虎给出的投资逻辑是,“比较容易标准化,容易扩张,开出一万家店问题不大。”

能不能标准化,容不容易复制,是检验是否能成为下一个风口的关键命题。

在餐饮行业内,尤其是中式餐饮业之所以一直无法跑出类似肯德基麦当劳式企业的最重要原因是,中式餐饮讲究现制,流程更偏重单个厨师的技艺和水平,很难大规模甚至连锁化复制;而今日的餐饮,在预制菜,料理包大行其道的当下环境中,酸菜鱼更能符合出餐快、流程标准化的要求,酸菜、鱼、调料包经过简单的加工即可完全标准统一化。

酸菜鱼也不断在供应链上做文章,国内鱼的供应链很稳定,酸菜鱼的鱼大多采用冷冻或者冷鲜的巴沙鱼、黑鱼,基本不受季节性限制,而且鱼肉和鸡肉和牛肉等食材相比受瘟疫疾病影响较小,料理包都由统一冷链运输,唯一的变量就在于添加一些蔬菜、豆腐等新鲜食材,一位酸菜鱼店家告诉Tech星球,做酸菜鱼就像煮方便面一样简单。

酸菜鱼的历史已久,有民间传言说是重庆一带的渔夫将鱼和酸菜放在一起煮而来,绝对不是一个才崛起的赛道。之前的酸菜鱼具有浓烈的正餐属性,口味如何更是一门概率学,以及有刺、低翻台率等问题,酸菜鱼能走的路子并不宽,仅在正餐店和菜单上密密麻麻的菜品搭配在一起售卖。

即便是像太二这样主打大份正餐多酸菜鱼的品牌,也在用效率在改变这样的模式,酸菜鱼的制作过程实现了标准化,不仅在后厨的烹饪环节上有所简化,出餐时间缩短,而且对厨师的依赖程度降低,口味和品质保持稳定,才有了规模化发展的可能。

新消费的另一大秘诀是“上瘾”,更偏好投资成瘾性的口味,咖啡、重庆小面、低度酒都是易成瘾的品类,酸和辣作为最有记忆点的两个受国人喜爱的口味,不但容易产生刺激,更能产生记忆度,而且更符合年轻人的饮食偏好,一旦成瘾,会形成习惯性的消费,能不断产生复购,这恰恰是资本最喜欢的商业模型。

在此基础上,低碳健康也是对新式餐饮的要求,而鱼肉作为优质蛋白质,营养高,口感嫩滑,“吃鱼不长膘”不仅符合健康饮食的趋势,也是吸引年轻人的一大附加价值。

可以看到,酸菜鱼从一道家常菜正发展成为一个超级大品类,NCBD(餐宝典)的《2019—2020中国酸菜鱼市场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预计2021年我国酸菜鱼的市场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虽受制于疫情的影响目前也未能达到这一规模,但“千亿规模”的确在招来资本的期待:飞马旅、番茄资本、万店盈利、凌越资本、鼎心资本、众合创投资等众多VC正齐聚此赛道;其中,番茄资本多次出手酸菜鱼,不仅投了快餐的“鱼你在一起”,此前还两次出手投资“姚姚酸菜鱼”。酸菜鱼,是小品类逆袭上位的范本和教科书,也突然成为了一个极其理想的且符合消费趋势的赛道。

“太二”们的老套路与新问题

资本炙热的目光正在短期复热这个并不算新的赛道,酸菜鱼已处在一片红海中,制式化的酸菜鱼虽然简单,但站在整个行业来说,这不是一个简单好做的生意。

对于主打正餐的酸菜鱼品牌来说,以太二为例,一切入这个赛道,就在为了提升效率上下了功夫,采用了一种短平快的经营模式。太二的鱼只有一种口味,只用鲈鱼,分量上也只做种区分,且规定只能四人就餐,就餐流程上也几乎全让顾客自助服务,这些举措大大提升了出餐效率,减少了对厨师的依赖,令正餐也能做到标准化,一时间“太二”的翻台率是与海底捞媲美,且门庭若市。

很快,这套流程化的经营被更多同行效仿,“太二”虽然一直在营销上卖力,但也改变不了网红的势能慢慢被时间消磨,也逐渐失去了新鲜感,不再有长长的排队,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太二”酸菜鱼的翻座率分别为4.9次、4.8次、3.8次、3.7次,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另一方面,对于逐渐涌现只做快餐和外卖的酸菜鱼品牌来说,客单价不高,难跃高端是一直存在的问题,红餐品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人均消费在60-90元的酸菜鱼门店占了40%,60元以下占了51%,90元以上不到9%,可见整个品类的消费还是以中低端为主。

此外,过早的标准化,依靠外卖模式,华宇平台官网能快速崛起,也容易快速消亡,产品一直依靠标准化发展而无法创新,加盟商很快会陷入一落地就走快餐式标准化发展,产品缺失餐饮应该有的壁垒与护城河,导致整个酸菜鱼快餐品类陷入同质化难题。

连此前一直坚持品质绝不做外卖的“太二”酸菜鱼也开始尝试外卖,足以说明整个酸菜鱼的领域的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同行业竞争的本质,就是在同一商业模式下,拼杀谁做出的效率更高。优异的单店模型和在此之上的门店扩张都是在这一点上比拼,但规模本身就是压力。

一位加盟过某品牌酸菜鱼的商家告诉Tech星球,自己经营期间,作为新手对外卖的模式并不懂,第一个月平台会给特别多的流量,让人产生一种假象,接下来每个月都在递减,但自己因为忙不过来,关闭店几天,立马就会被外卖平台判定为没有能力接单,再度遭遇减流,之后的流量就非常难获取了,整个店相当于死掉了,而所用时间不到半年。

市面上除太二酸菜鱼、阿强家等还一直坚守直营模式外,几乎都放开加盟,而选择加盟模式的几乎都是餐饮新人,大多数品牌只能做到赋能产品,而无法解决餐饮经营中问题,这几乎是所有酸菜鱼品牌的痛点。所以,一拨人来另一拨人走,这是酸菜鱼赛道内的习以为常的现象。2021年整个领域关闭了1万多家酸菜鱼餐厅,一边是开店,另一边是同样量级的商家关店倒闭,整个酸菜鱼赛道每年都会面临大量的洗牌,推到重来。

找不到差异化是酸菜鱼的另一致命问题,有像在快餐界打拼多年的姜军最终“放弃酸菜鱼,创立出陈香贵兰州牛肉面”,其中一部分人在转向酸菜鱼预制菜,这能极大地促进品牌电商化,缩减成本、提高用户体验;另一部分人为了寻找差异化,又将传统的酸菜鱼复活,不再采用预制方式,而是活鱼现杀现做也在成为趋势,但这又得重新面临标准化等难题。

而更多的酸菜鱼品牌正不断转型升级,太二上线了主打川菜的“太二前传”,主打烤鱼的“赖美丽”等多个品牌,广州当地酸菜鱼品牌“阿强酸菜鱼”升级为“阿强家真致川菜”等动作也透露着赛道貌似并不那么香了。如何在单个品类上做到品质、兼顾好玩、有趣等附加值打出差异化,这还需要整个品类的玩家共同解决的命题。

酸菜鱼可以成为风口级的餐饮故事,但这个故事里难题看上去比机遇更多。

华宇平台官网国产AI芯片迎来正面交锋

0226

近年来,人工智能行业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而AI技术发展的背后离不开AI芯片的推动。纵观国内外,从代际衍生速度到性能比拼激烈程度,再到玩家涌入数量,各个方面都表明AI芯片行业目前弹药充足,即将迎来正面交锋。

重要性日益凸显的AI芯片

智能家居、智慧城市、数据中心、智慧工业、智慧交通等各个领域的发展均对AI技术产生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AI芯片作为推动AI发展的核心生产力,其价值不言而喻。小到对各个企业,大到整个AI行业,甚至是对大国巩固核心竞争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的研究报告,到2030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将达到194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37.4%。而现在国外厂商仍占据AI芯片市场很大的市场份额。据Omidia的数据,英伟达大约占据了以人工智能为中心的数据中心芯片市场的80%。谷歌、英特尔、赛灵思(被AMD收购)更是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国内AI芯片玩家毫不示弱。正在从各个领域层层突破、展露锋芒。

国产AI芯片玩家摩拳擦掌

中国有着孕育AI产业最肥沃的沃土——全球最大的数据需求和数据积累,这对于AI训练和推理无疑是充足的燃料。同时,资本和政策对AI芯片的利好也使得一众AI芯片创业公司驶入了快车道。

2021年,AI芯片企业融资不断,金额屡创新高。老芯片玩家、创企、互联网巨头纷纷下场发力AI芯片。据不完全统计,国内已有至少30多家明确涉足AI芯片的企业,如已上市的寒武纪、已经实现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昆仑芯科技、专注云端两代产品的燧原科技、发力GPGPU芯片厂商天数智芯、壁仞科技的首款高端通用GPU已交付流片、摩尔线程的GPU芯片已经研制成功、黑芝麻/地平线/芯驰等在自动驾驶芯片上不断攻克、知存科技/苹芯科技等在存算一体上的努力等等。尽管这些AI芯片企业“出身”不同、体量有别、切入赛道路数也不尽相同,但均在各自的领域里各有所长,华宇平台官网持续研发不断突破,不断攀登高峰。

随着算力、算法和数据等要素齐备,各个玩家的架构和路径逐渐明朗。北京半导体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朱晶此前曾指出,当下中国AI芯片所比拼的无疑是:1)比谁有钱,能请得起更贵的人才,用得起更先进的制程;2)比谁有大场景的资源和工程化能力;3)比谁有杀手锏或者避开主战场另辟蹊径的能力,比如低功耗设计,存算,封装;4)比谁有更强的软件和生态能力。

国内AI芯片引领者如何拉开身位?

落地为王。AI芯片必须与特定应用场景的AI算法配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AI的商业化落地。对于本土芯片企业来说,只有在找到正确的位置,才能有机会迎来腾飞。在这方面,去年刚从百度独立出来的昆仑芯科技则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2021年4月,昆仑芯科技完成独立融资,首轮估值约130亿元。自此,带着过去十年在AI芯片领域的积累,该团队踏上了一条充满挑战却前景广阔的道路。

昆仑芯科技已实现两代芯片产品的量产及落地应用,积累了强大的工程化能力。昆仑芯1代于 2020 年量产,在百度搜索引擎、小度等业务中上线过万片,华宇登录外部也有数十家客户。不过对此,很多人有所质疑:产品在设计之初是立足于百度,对于外部客户的需求场景适配是否会有问题,或者到底能否拿下非百度客户。昆仑芯科技该如何走接下来的路?

芯片设计要从一开始真正了解真实场景中客户的诉求,其次是AI的模型变化路径,这些如果没有真实场景的历练是体会不到的。

百度的应用场景是目前几乎所有互联网里场景最多的,其复杂度和丰富度远高于外部。对AI来说,百度有搜索,设计CV,NLP,语音等各种领域,因此昆仑芯科技的产品要基于众多模型进行优化设计,而非外界猜测的为百度做了特殊优化。反而,百度场景的需求更能代表AI未来发展方向,出身于场景一线的昆仑芯科技更能务实、深刻的理解实际业务需求。

昆仑芯科技透露,团队过往经验可以用“一纵一横”来总结。纵向来看,团队在百度内部做人工智能加速超过十年。2008年就开始使用GPU,2011年开始自研性价比更高的FPGA方案并完成了过万片的部署,2018年转型自研加速芯片。因此,团队熟知AI发展历史上的各类体系结构。过去十年间,单单FPGA就迭代了三个大版本,芯片迭代两代。落地数万片,也因此得到了大量用户的需求反馈和数据积累,芯片得以在正确的方向进行迭代,形成闭环。横向看,团队在数据中心的各类AI场景、无人驾驶、生物计算等场景均有研发经验,对各类业务场景如数家珍。

十余年研发积累,昆仑芯产品初心并非简单做一个仅适用部分场景的尝试性产品,而是希望能够集经验大成,做一款成熟有非凡竞争力的创新产品。2020年,昆仑芯1代推出后,面对疫情压力仅仅两个月便完成百度内部过万片部署,TCO节省上亿元、大幅度降低固定资产投入。

事实上,昆仑芯科技的产品落地早已走出百度,揽获各行各业多达数十家客户。在互联网、智慧工业、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政务、智算中心等业务中,均有成功案例。

在工业质检方面,部署了昆仑芯AI芯片的智能工厂,算法机可同时处理24个模型,处理完所有流程仅需480毫秒。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对于各种缺陷进行学习后,能准确识别产品的全部33类缺陷,漏检率控制在0.1%以内,并能使全检出货达到AQL 0.4标准(极高的合格质量水平)。该设备相对于标传统视觉检测的同类机型,投资回报率是传统机型的 6.5倍。

在智慧公安、应急、城管、交通、政务和教育等多个领域,昆仑芯AI芯片赋能各级政府,满足在精准分析、科学决策和专业管理方面的需求,大大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2021年8月“出道即量产”的昆仑芯2代,目前商业化进展也成果显著,百度业务已经上线,百度之外数千万金额的订单也已在握,跑出了芯片行业落地的“芯”速度。

昆仑芯科技CEO欧阳剑曾表示:“我们的芯片是通用的人工智能芯片,这是我们最大的优势。技术在百度跑通了,在其他领域公司也可以跑起来”。

迄今为止,昆仑芯科技做的最对的三件事:一是抓住了时代和产业的窗口,二是对产品技术上的前瞻性,三是团队凭借出众的能力和执行力把机遇落实了下来。

虎年来临前,半导体行业众多拜年文案,其中“祝AI芯片公司找到落地场景”戳中很多从业者。不过昆仑芯科技并不担心。AI计算的需求本来就是真实存在的,有好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就能实实在在落地。

写在最后

用户的需求就是通用、高性能、易用的芯片,在这几个维度,云端AI芯片的竞争是非常激烈的。面对“更快、更强、更省”的核心诉求,如何能持续满足,这是摆在AI芯片企业面前的共同挑战。然而,我们看到了像昆仑芯科技这样的国产AI企业正在砥砺前行、勇攀高峰。国产AI芯,未来大有可为!

华宇平台官网阿里「猫享」,正式上线

0226

在被媒体预先曝光后,天猫全新自营业务「猫享」于近日悄悄上线。

此前据《晚点LatePost》报道,阿里巴巴B2C零售事业群将开设天猫自营旗舰店,手机天猫App也将为此更名为“猫享”——简单来说,阿里要学京东做自营了。

2月18日,手机天猫App更新12.00版本,更新日志中出现了两项与猫享相关的内容:一是新增“猫享自营”,系官方自营业务;二是上线“猫享闪购”频道,每天固定时段上线自营正品的折扣秒杀活动。

但据36氪-未来消费观察,猫享实际上线时间较这次版本更新有所延迟——至少在4天(2月22日)后,搜索“猫享/猫享自营”等字样,才会出现自营商品。

针对媒体报道,阿里在回应中试图弱化猫享业务的战略层级,称其“只是天猫App里的一个探索项目”。上线不到一周,猫享也并未做太多推广运营动作。

36氪-未来消费在体验猫享后发现,目前的猫享可以简单理解为,阿里已有自营商品的整合入口、关于“自营”的统一品牌认知。

阿里做自营并不算新鲜事,除了盒马以外,在天猫体系内,华宇平台官网也有天猫超市、天猫国际直营等板块。但由于业务相对分散,自营业务的消费者端心智一直不强。

“猫享”试图以统一的项目IP输出与建立消费者对猫系直营的认知,形成类似“买自营上京东”的平台认知。如果推进顺利,“猫享”还可能成为阿里对位京东的重要工具,其所代表的自营业务也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01 “猫享”学京东

阿里(淘宝天猫)和京东,分别代表了电商的两种模式——平台和零售。

阿里做平台生意,属于B2B2C,品牌/商家入驻开店、向消费者卖货,阿里从中抽取交易佣金、收取广告投放费;京东做零售生意(即是自营),属于B2C,其先向供应商采购商品,再卖给消费者,并提供仓储、配送等服务。

作为天猫官方全新自营业务,猫享采用的是京东模式——前端是“猫享自营”和“猫享国际自营”两家自营旗舰店,后端由平台自建采购团队、提供客服售后和物流配送。

据《晚点LatePost》此前报道,猫享将首先从3C品类推进,并向手机品牌商开出了比京东更优厚的合作条件。3C数码一直是京东最核心的阵地,加之模式雷同,猫享因此被认为是阿里“复制京东”的尝试。

但就目前情况来看,猫享精准狙击3C数码的意图并不明显。根据官方介绍,猫享的主营类目分为数码家电、个人护理、美容彩妆三大类;具体到在售商品,从价格区间、类目分布都较为宽泛——下至平价日用百货,上至3C数码家电,箱包、手表等奢侈品,高端服饰,甚至还卖正版高达手办。

价格方面,猫享在天猫生态内并不占优。以一款同等配置的苹果笔记本电脑Macbook Pro为例,其在苹果官方旗舰店(第三方品牌)和天猫国际进口超市(同样是平台直营)的售价都比猫享更低。

相较于价格,猫享更强调物流体验的优化。根据官方介绍,部分猫享自营商品享送货上门,可做到当日/次日达,并提供不上门必赔/晚到赔付、预约配送等服务。

自营模式的竞争力也在于此——为消费者提供从品质到时效的多重保障,从而达到更好的购物体验。但这要求平台深度参与到采销、仓储、物流等环节,前期投入大,供应链管理难度高,京东因此从2007年就开始自建一套仓配物流体系;相比之下,平台模式更轻盈,本质上是卖流量、赚佣金的掮客生意。

早年的马云因此视京东的自营模式为异类,其在2011年淘宝全员沟通会上的评价被媒体反复提及:“自己采购、自己销售、自己做物流,这样的模式走不了很久。”

但越做越重的京东不仅活下来,并且赢下了2016年的猫狗商超大战;采用平台模式的阿里也在2013年开始牵头搭建菜鸟网络。而随着流量红利衰减、用户数量增长放缓,电商平台不得不更加重视存量用户的深度运营,直营模式在体验端的相对优势开始凸显。

这在3C数码、奢侈品等一些高客单价、华宇登录重消费决策的品类竞争中尤为明显。拼多多百亿补贴的价格战一打就是好几年,但京东依然凭借平台自营背书、高效物流体验等优势,占领着数码产品的消费心智。

猫享要探索的,便是以直营的方式优化用户体验,与现有的平台模式互为补充,同时构建消费者对于天猫直营业务的统一品牌认知。

不同于早年从零起步的京东,阿里在供应链、物流和运营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此前,天猫体系内已有天猫超市、天猫国际直营等业务,据36氪-未来消费了解,猫享自营商品主要由顺丰和丹鸟负责配送,后者此前便服务于天猫超市。

02 加大自营投入

虽然做平台模式为内核,但阿里对于自营模式的探索早已开始——收购银泰,控股高鑫零售,开辟天猫超市、盒马、进口直营(考拉海购、天猫国际直营)等业务。

2021年10月,天猫超市和进出口事业群升级为“B2C零售事业群”,成立FC(Future Clients For Customer)事业部、B2C零售事业群供应链管理中心、风险治理中心。当时,有阿里人士对媒体解读称,这反映了阿里对于自营业务的投入决心空前。

对标京东的自营项目“猫享”,据称便由FC事业部总经理赵昆(空无)负责。

“猫享”项目的一个重要的背景是,老对手京东正在侵入服饰等阿里核心类目。受制于“二选一”,京东在服饰等类目的拓展一直都不顺利。但自去年以来的反垄断政策,给予京东攻入阿里腹地的机会。据36氪-未来消费观察,去年双11期间,波司登、太平鸟等曾经撤出京东的服饰品牌,。

出于防守与反制需要,自营项目“猫享”与手机天猫App或将在接下来扮演对位京东的角色。

实际上,阿里已经多次对其他竞争对手采取类似的对位策略。比如,用主打M2C工厂直营的淘特App拦截拼多多;又如将淘宝直播App升级为“点淘”,几经迭代后,其短视频+直播的产品形态高度接近于抖音和快手。

在外部竞争因素之余,阿里对于自营业务的加大投入,也是出于内部增长需要。

从财务指标来看,自营业务的重要性正在提升。阿里的主要营收板块——中国零售商业,可以拆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客户管理收入,即平台服务费;二是其他收入,主要来自直营业务(即高鑫零售、天猫超市、盒马和进口直营)。

根据阿里2022财年半年报(对应2021年3月至9月),“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仅9%,占收入比重从46%下降到38%。财报解释称,客户管理收入的低增长源于中国电商市场状况放缓,且电商市场参与者增多。

相比之下,“其他收入”的营收规模同比增幅达95%,占营收比例也提升至27%,财报将之归因于高鑫零售并表,以及盒马等自营业务贡献。尽管受此影响,存货、物流等成本支出增加,利润水平也受到压缩。

用户增长见顶、消费市场低迷、平台竞争愈发激烈,阿里急需为电商业务找到新的增长点,自营便是其中之一。

“复制一个京东”的难度必然巨大。一方面,猫享还处于试运行的早期阶段,参考淘特的成长路径,其后续发展需要阿里投入大量资源倾斜;另一方面,电商消费市场已经趋于饱和,从淘特到点淘,至今都未能撼动各自的目标。

但对于现阶段的阿里而言,这依然有投入的价值和必要。

华宇平台官网张艺谋低调创业:刚刚完成巨额融资

0226

本届北京冬奥会与元宇宙相关的“黑科技”无处不在。但你知道吗?背后的诸多产品(VR电竞产品、XR滑雪模拟器等)都来自同一家XR企业(当红齐天),而它的联创则是本届冬奥会的总导演张艺谋。

冬奥会还没落幕,当红齐天就因为融资新闻又出了一次圈。近日,当红齐天宣布完成B+轮融资,离上一轮完成数亿元融资还不到半年。

成立7年,6轮融资,当红齐天不仅靠的是背后的豪华团队,还有它选择的赛道。作为开启元宇宙时代的重要载体,XR行业在近一年来备受资本关注。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VR/AR行业发生融资145起,共计287亿元。有机构预测,全球XR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310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000亿美元。

“融资格外得顺利。”一位获得了融资的XR行业创始人对铅笔道描述道;近日,还有一家相关企业的创始人对铅笔道透露,新一轮融资已经完成且即将对外官宣。与当红齐天一样,该项目的上轮融资也差不多才半年时间。

很多人表示,在5G、云计算和AI等技术的推动下,华宇登录XR产业行业容量正在迅速提升。随着端云协同计算、网络通信、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发展,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XR互联网,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并且不同于几年前VR刚诞生时的情景,XR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广阔的下游应用,不断渗透进各行各业。

VR行业曾风起,然后又坠落,这一次XR的时代真的来了么?

-01-张艺谋联合创立的XR公司再融资

张艺谋参与创立的那个科技公司又融资了。

近日,“当红齐天”宣布完成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拉卡拉以及蓝色光标作为基石投资人发起设立的蓝图海兴基金。并且,离上一轮该项目完成数亿元融资还不到半年。

根据该公司的介绍,当红齐天是一家XR公司,集“XR内容制作+载具研发+数字运营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落地”于一体,致力于创造沉浸式体验。业务涉及XR+乐园、XR+科技秀、XR+爱国主义教育、XR+博物馆、XR+应急、XR+电竞、XR+体育等。目前,公司在北京、上海、澳门、三亚、成都、柳州、洛阳等全国12个城市成功落地大型VR乐园。

谈到当红齐天,绝对避不开它的创始团队:董事长齐笑曾受聘于2008北京奥运会,并担任《画卷》的制作人;CEO王磊担任过“天工异彩”总经理,知名电影《寻龙诀》和《龙门飞甲》的后期制作出自他手;著名导演张艺谋担任联合创始人,这也是张艺谋第一次以创始人的身份投资并加入一家公司。

对于加入当红齐天的原因,张艺谋曾在一个公开活动中表示,“我是一个对电影视觉和新技术非常敏感的导演,并且对VR技术也有所耳闻。但我一直觉得这是好莱坞才拥有的技术,没想到国内已经有人做出来了,所以在接到邀请时就一拍即合。”

而当红齐天的创立也始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齐笑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画卷》带给他很大触动和改变,也因此想要建立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科技品牌,做“科技+文化”的传承,并且像环球影城、迪士尼那样在全球占一席之地。

虽然早有构思,但是彼时的VR行业才刚开始萌芽,齐笑与王磊并没有草率开始创业,而是继续学习技术探讨产业。直到2015年感到机会成熟,齐笑、王磊才邀请张艺谋共同创立当红齐天。

在资本是市场上,当红齐天不愧“当红”之名。成立至今,当红齐天已经完成6轮融资,其中不乏联想创投、英特尔、小米战投、野草创投等明星机构。而小米战投的投资,也被视为小米进军元宇宙的重要动作。

△图源:天眼查

谈及这一笔投资,小米战略投资部董事总经理蒋文曾表示:“我们认为XR(VR)及其应用将有机会成为5G时代的现象级场景。当红齐天过去几年中在XR(VR)领域有了深厚的积累,攻克了大量复杂的技术难点,并在用户体验改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次的2022北京冬奥会上,也有当红齐天的身影。本届冬奥会运动员娱乐及健身中心内的各种VR设备,如VR电竞产品、XR滑雪模拟器、“蛟龙”号载人深海模拟体验器等,均由当红齐天提供。其推出的5G+XR智能产品,可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近3000名运动员及教练员提供全新的智能体育体验。

-02-XR创业者:融资从未如此顺利

不可否认,从创立至今,当红齐天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两个风口,一个是VR,一个是元宇宙。从融资时间来看,当红齐天的融资也离不开这两个风口爆发的时间点。

一是2016年到2018年。2016年被称为国内的“VR元年”,彼时的市场声音都说VR是颠覆式创新,VR是“下一块屏幕”,会替代手机与PC。

站在风口上,VR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资本竞相追逐的对象。据公开数据统计,仅2016年1年,AR/VR赛道就有120起融资事件,业内那时流传过一个段子,“没投过VR,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投资人。”

然而,VR从风口跌落得也很快。技术的稳定性,商业模式的不确定性……越来越的问题显现出出来,一大批在这一时期成立的VR公司又开始了快速地走向消亡,而当红齐天则成为了为数不多穿越死亡周期的VR企业。

当红齐天的的第二个融资时间点则是2021年下半年至今。这个时期创投圈的关键词则是“元宇宙”,创投圈热炒元宇宙的情形,像极了当年VR被追捧时的样子。

随着元宇宙概念的火爆,XR(包含VR/AR/MR)行业再次迎来生机。中国VR/AR行业的融资并购潮也不断升温。根据IT桔子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VR/AR行业发生融资145起,共计287亿元。不少VR/AR头显终端厂商完成了大额融资。其中,最轰动的投资事件莫过于字节跳动收购深圳VR创业公司Pico,有报道称这一笔收购达到几十亿元的量级。

从VR/AR行业投资方向看,当前全球资本集中在硬件和应用两个产业链环节:在硬件方面,资本较多关注AR眼镜和光学器件;在应用环节,资本则重点关注教育培训、医疗健康及解决方案。

近日,一家VR企业的创始人对铅笔道透露,公司新一轮融资已经完成且即将对外官宣。与当红齐天一样,该项目的上轮融资也差不多才半年时间。

“融资格外顺利。”一位年前获得了融资的XR行业项目创始人此前告诉铅笔道,创业多年,终于体会到投资人上门主动掏钱的待遇。

“经历了VR/AR产业泡沫后,我们认为消费者级VR的硬件、内容以及相关产业已初步成熟。”有从业人士做出判断,基于XR的数字化服务将围绕各类场景不断渗透,将为颠覆性沉浸式的元宇宙数字生活体验带来突破,成为开启元宇宙时代的重要载体。

另外,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腾讯也推出了XR业务,并于日前在内部开启活水招聘(即在内部跨部门调岗)。报道称,腾讯的目标是在行业领军人物的带领下打造世界一流的硬科技团队,争夺硬科技时代的下一张门票。

国内外多家巨头纷纷下场,XR产业投资与布局成为当下主流。

-03-“XR时代”还未到来

有VR从业者与铅笔道交流时表示,过去这些年,华宇平台官网VR行业之所以会给人一种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觉,是因为其商业化变现路径没有打通,整个行业始终处于纯烧钱的摸索期。

而现在,不同于几年前VR刚诞生时的情景,XR技术目前已经形成了广阔的下游应用,不断渗透进各行各业。2C消费级应用包括VR/AR游戏、影视、娱乐、教育等。2B级应用以工业制造、医疗等行业为主。

据数据公司Statista预测,全球XR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的310亿美元增长到2024年的3000亿美元,2021-2024年复合增长率超113%。调研机构Counterpoint则预测,2025年,XR头戴设备出产量将有望增加到1.05亿台,与2020年的700万台相比增加约150%。

很多声音也表示,在5G、云计算和AI等技术的推动下,XR产业行业容量正在迅速提升。随着端云协同计算、网络通信、数字孪生等技术发展,以沉浸式体验为核心的XR互联网,即将迎来新一轮的爆发期。

但是快速发展不代表发展成熟。XR产业因为元宇宙的火爆而走到台前,但整个产业还处在一个发展初期的状态,硬件需要多维度、大幅度、快速更新,才能适应实际需求。

XR被称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相较于当前计算环境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维度和感知的提升,要求XR设备必须具备空间扫描建模、空间定位追踪、全身动捕、眼动追踪、手部追踪、面部追踪等前沿技术集成能力。

在用户层面,C端市场还明显需要培养。这既体现在用户的使用习惯还尚且停留在手机端和PC、主机端,一时间要扭转这个习惯还比较困难;又体现在XR头显设备的价格目前还远不算“亲民”,消费者也缺乏为XR消费的强烈欲望。

“其实XR可以类比一下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一位创业者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梳理XR和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两者存在较多相似之处。XR作为下一代硬件载体,且随着元宇宙概念的出圈,多个爆款内容及市场反馈较优的硬件产品的上市,当前的发展的状态十分类似于智能手机进入高速发展期的拐点阶段。

智能手机的发展历程中,iPhone4的发布是具备跨时代意义的事件,引发了大屏幕、多点触摸、应用商店等风潮,促进了应用生态的丰富和人机交互方式的迭代。上述创业者表示,“XR行业也需要一个革命性的产品或者事件,带领行业走向全面爆发增长期,而这个拐点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

华宇平台官网支付宝又有新对手

0226

最近,苹果在官网宣布,iPhone 将迎来一项名为Tap to Pay(点击支付)的全新功能。随即登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超1.2亿次。

目前中国的移动支付基本被支付宝和微信二分天下。在二维码收款基本定型的今天,苹果的“点击支付”还有未来吗?

此外,这些问题值得派友们关注:苹果点击支付的功能有何创新?外界对苹果支付方式的反馈怎样?点击支付是否能动摇微信支付、支付宝的江湖地位?

向市场低头的手机大佬

苹果称, iOS 15测试版中将上线这一功能,而这项功能的优势在于,整个交易过程会通过安全元素进行加密和处理,Tap to Pay使用与Apple Pay相同的支付数据保护,安全元素加密技术可在每次购物时生成独特的交易id,确保用户个人隐私以及交易的安全性。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只有 iPhone XS 及更高的iPhone机型支持点击支付功能。

目前,点击支付主要面向美国数百万商家,包括小型企业和大型零售商。商家只需提示顾客使用iPhone或Apple Watch等靠近商家的iPhone便可实现支付。在公告中,苹果强调,“支付不需要额外的硬件或支付终端。”

简而言之,过去苹果支付需要安装POS机,华宇平台官网而现在苹果手机替换了原来的 POS机,只需要手机和手机“碰下头”就可以实现扣款了。

苹果支付新功能出来后,第一个吃到螃蟹的企业客户,是在线支付服务商Stripe。Stripe将于今年春天在Shopify销售点应用,其他地区和企业待定。

其实早在2014年的iPhone 6上,苹果就开始引入了NFC功能,目的是为了更好推广Apple Pay。但直到2019年,苹果才开放NFC功能。

小派印象深刻的转折点是,苹果手机绑定交通卡后,自2019年开始才不需要输入密码直接刷NFC进地铁,并且苹果apple pay中绑定的交通卡,可以通过苹果钱包进行线上充值。而在此之前使用十分不便。

而2019年后,iPhone升级到iOS 13,NFC已经支持扫描身份证信息,权限逐渐开放。到了iOS 14,苹果又为其加入了Carkey数字钥匙功能,可使用手机来解锁和启动车辆。

今天,公寓、酒店,以及工作场所的工牌或钥匙也可以添加进苹果钱包,刷iPhone就可以直接进门。

而苹果此前限制NFC的理由是“保护用户的隐私”,但从商业价值的角度考虑,真正的目的其实是为了维持在移动支付市场上的份额,并继续推进整个生态圈的发展。

但如今看来,所向披靡的手机巨头也不得不向市场低头。

外界对苹果支付方式的反馈

苹果支付权限逐步开放的背后,是来自各界的施压,华宇登录以及在商家层面的不受认可。

(1)欧洲相关机构敲打

去年 12 月,苹果接到荷兰监管机构命令的第四笔罚款,该命令要求苹果为荷兰的约会应用程序供应商开放支付选项。最新的处罚使罚款总额达到2000万欧元,而相关罚款的潜在最高金额为5000万欧元。

在监管机构的压力下,苹果在今年1月5日宣布,苹果将有史以来第一次允许应用绕过 App Store支付,引入外部支付选项。苹果公司通常要求开发者使用自己的支付系统,这有助于它对其平台上的应用收取佣金。经过荷兰监管机构的敲打,苹果不得不作出妥协。

而荷兰反垄断监管机构并没有就此罢了。

今年2月,荷兰反垄断监管机构再次向苹果公司追加500万欧元(约3620万元人民币)的罚款,且下令苹果开放约会服务应用的支付方式。

荷兰消费者和市场管理局表示,苹果为约会应用设置的支付新条款“不合理”,并且会造成“额外的障碍”,当前苹果公司仍然不符合反垄断机构的要求。

荷兰监管机构对苹果的处罚,反映的是苹果在应用程序支付上的过分限制,尤其是拒绝开发商引导用户使用其他支付方式的做法,应用开发商苦苹果支付久矣。

其次,中国的苏州公安也曾发微博提醒:“全国多地苹果手机用户遭盗刷,谨慎开通免密支付”。事件由来是近期全国多地苹果手机用户遭遇盗刷,苹果支付的安全性再次受到质疑。

(2)中国商家推广难

那么,从商家的角度考虑,他们对苹果支付是什么态度?为何苹果支付不受商家的欢迎?其主要影响因素或许有以下3点:

1)商家的扣费率;

2)商家支付端是否安全便捷;

3)商家做客户端开发的成本,安装成本。

支付宝和微信的扣费率非常低,只有0.5%左右(不同地区有差别),而苹果支付的扣费率中国区未找到相关数据,在美国,其扣费率介于1%~2%之间,是国内的2到4倍。以苹果的品牌调性,中国区的扣费率不会降低太多。

而安全方面,支付宝与微信实行商家与用户点对点收款,安全性有保障。至于第三点,支付宝和微信只需要打印一张收款码即可,成本大大降低,方便快捷。

而如果使用苹果的点击支付,有两种方法,要么手机对手机“碰头”支付,要么商家安装支付设备,这些对商家来说,安全性不能保障,而且安装和后期维护过于麻烦。

有商家评论:”一开始还分别张贴支付宝和微信的二维码,现在直接贴个聚合支付的收款码搞定。想让商家安装POS机,或者每次拿出手机点击支付,有点不现实。”

但也有商家反映,“从苹果的宣传片来看,可以银行卡直接刷iPhone,还是有些期待。”

苹果支付VS微信、支付宝

根据36氪的数据,目前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市场占有率,如果以备付金为标准,双方的市场份额已十分接近。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规模分别约为1600亿元和1500亿元,合计占全行业客户备付金总量的70%、市场份额前十名的90%。

而苹果支付如果在统计口径中算作银联体系内,目前市场份额依然属于长尾部分。

实际上,苹果与微信、支付宝的移动支付战争,从2016年便打响了。

2016年2月,Apple Pay接入星巴克等线下门店,被视为银联NFC支付翻身的标志性事件。但不到一年,这种独家地位就被微信支付给攻破了。

相比起苹果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中国要网购,你很难逃开淘宝天猫,用淘宝天猫,自然就得用支付宝。

微信支付方面,在中国用智能手机,微信基本是必备通讯工具,通过微信就能便捷地收发钱款。而微信支付的市场规模扩张从1到10的跨越,便是以红包功能拼杀出来的。

而支付宝与淘宝等阿里系的软件深度绑定,淘宝拥有最广泛地电商消费用户。花呗、借呗、哈罗打车、双11等进一步巩固了支付宝的地位,以支付宝为主导的移动支付市场份额逐步提升。

其实在中国做移动支付的还有百度钱包、云闪付等等,为什么连百度也拼不过阿里和腾讯呢?因为支付宝和微信红包有淘宝和微信的用户基础,而百度钱包和苹果的用户基础较狭窄,两者都败在了用户基础和使用习惯上。

加上商家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熟悉程度较高,接受程度也较高。从使用习惯来看,苹果支付的硬伤是解决不了远程支付需求,使用面积较窄。

而此次苹果更新点击支付的意义,其实是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更私密、更简单的方式,来让用户接受非接触式支付,将来或一定程度上让用户对苹果支付改观,从而逐渐接受苹果支付。

以现在的市场情况来看,苹果的点击支付,要动摇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地位,几乎是不可能的。

华宇平台官网车企造手机,复仇之外的一盘大棋

0226

2021 年 9 月 28 日,李书福创办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正式宣布要投入100亿元,专攻高端手机市场。今年 1 月有传闻称,吉利旗下的手机公司正在与魅族接触洽谈收购,正在进行尽职调查。

昨天又有消息传出,蔚来汽车也正在筹备手机团队,会由美图手机前总裁尹水军牵头负责蔚来的手机业务。公司正大量招聘BSP工程师、通信测试工程师、成像芯片设计工程师等手机相关岗位的人才,未来业务线办公点将设在深圳。

对于这个传闻,蔚来并没有明确否认,只是说,目前没有可供披露的信息,有进一步消息将和大家沟通。

小米下场造车,华为赋能车企,OPPO,DJI 都曾经有过造车传闻,苹果造车的曝光也断断续续传了好几年。当成功的数码厂商开始拿出大量真金白银,下场造车。车企拿出一部分成本,开始造手机,普遍被看作一种防守型复仇行为。

毕竟对于像吉利和蔚来这样的车企,想要造手机,投入个 100 亿人民币,并不算什么大钱,对比汽车,手机的生产难度也简单很多,行业里也早有先例,比如比亚迪就有代工手机的业务,占了公司挺大一块儿营收。

另一方面大家都清楚万物互联会成为智能设备领域最重要的未来趋势,手机和车作为普通消费者生活中最重要的两个终端设备,互联需求是非常明确的。车企造手机,也符合让自家手机更加顺畅自家车型的硬性需求。

但和业内人士进行了一次沟通后,我发现,华宇登录车企造手机,并没有那么多冲动与复仇成分,短期内也没有那么所谓实现万物互联的庞大愿景,而是为了解决一些最实际的问题。

这位业内人士曾经供职于国内某家车企专门做智能车机的公司,他所在的公司也曾经考虑做手机,于是他给我讲了一套相当简单直接的商业逻辑。

当时他们想做手机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从硬件和技术层面,做一块儿体验流畅的车规级中控大屏,并不是一件难事儿,但要想让这块儿屏幕承载更好的内容,与内容供应商的谈判过程成了最大的困难。

他们和国内一家知名的视频平台谈判,希望这家视频平台能入驻车机,让车机也能放这家平台的视频,但视频平台提出的条件是,车机上的每个视频会员每个月需要 16 元会员费,因为这家车企的车型很多,车载屏幕的尺寸也很多,视频平台并不愿意承担适配工作。

因为对于视频平台来说,并不能在这场合作中赚到多少钱,还要搭上很多的人力和技术成本进行适配,得不偿失。一家车企的智能汽车卖得再多,对于手机用户,体量还是非常小的。

手机的技术门槛远没有汽车高,如今各家手机厂商所推出的产品同质化也非常强,车企想做一台颜值在线,系统流畅,功能好用的手机,难度不会太大。而对比手机,车的消费单价很高,往往是全家决策,用户对自家用车品牌的信任感,大概率会比对自己所用的手机品牌高不少。因为一辆车,全家把手机换成车的品牌,是有可能的。

也就是说,只要把手机造好,对于车企,在与内容平台,或者是软件开发者的谈判中,就有了相比于单纯车机数倍级别的用户体量,主动权和议价权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车载大屏也有机会承载更多的互联网内容。

让车载大屏真正发挥作用,会成为短期内大量车企在打造智能电动车甚至是新款燃油车时,都需要考虑的问题,现在部分车企会通过腾讯小场景来集成各种功能,但多次点击选定一个功能的过程,是格外不适合开车这种使用场景,解决好用户手机端到车机端的内容呈现,会成为所有有意向突出智能化的车企,都会做的事情。

当然, 对于车企,提升议价权,优化生态部署,只是造手机目的中的一小块儿。

因为受到特斯拉的启发,只要有意向提升自家车型驾驶辅助功能的厂商,一般都会全程开启用户车中的传感器,收集道路和驾驶数据,再把大量的真实数据上传云端,优化自家的高级别辅助驾驶算法。这功能在特斯拉叫影子模式,每个消费者手中的车,会通过后台自启的方式,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帮助特斯拉积累真实道路状况。

但对于车企有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就是,辅助驾驶部分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上传的流量成本会非常高。所以特斯拉的策略是影子模式中部署一些特定场景,只有触发了特定场景,车辆才会选择把这部分路况进行上传,用户日常的驾驶行为,只会有 4% 左右的数据被留下来上传。国内车企大多也有类似的策略。

随着车企的用户数越来越多,华宇平台官网这些用来优化辅助驾驶算法的流量也会成为一笔不小的成本。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是,运营商对车企的流量收费,比普通人在手机上用的流量价格要贵很多,甚至现在每次车企对自家车型进行 OTA 更新,都需要考量自家的流量成本。

如果车企有自己品牌的手机,且用户同时会使用手机与自家品牌的车,就可以将车上用于优化辅助驾驶的实际道路数据先通过一个私有协议上传到用户手机,当用户回家或者到达公司,手机连上 Wi-Fi,再把数据上传到车企服务器。

这样的操作方式不会对用户的使用行为造成任何影响,并且能大量节省车企成本。但这种模式车企很难跟手机厂商合作达成,必须得自造手机才能实现。

自造手机的另一个优势,就是能让车企更多了解用户。

虽然现在大部分新车上都会配备一个大屏,搭载或多或少的联网功能,但即便用户每天开车通勤时候很长,真正操作车内大屏的行为是非常少的。再加上随着智能化普及国家非常严格的隐私规定,车企很难通过单纯的一辆车,来收集用户喜好,提升智能水平。毕竟,现在,甚至是未来十年,与用户连接最紧密的智能终端,大概率还是智能手机。

打造出自有品牌的手机后,车企完全可以通过用户运营手段,用 app 中车主积分兑换的方式低价甚至免费将手机交给消费者,只要消费者用了,车企就能收获远超汽车能收集来的庞大体量数据,深度了解用户后,提供更人性化的智能功能。

所以即便现在来看,车企造手机,如果从手机行业激烈竞争已成红海的局面,单纯卖手机盈利商业逻辑上,是非常不明智的。但当考虑全局,但凡有野心的智能汽车厂商,自造手机,大概率会成为一条必经之路。

在蔚来成立之初,创始人秦力洪接受采访时候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过去的车企在产品之外,比的是投放、渠道。以后的车企,比的是谁用户触点更多。

时过几年,这条方法论逐渐在被造车行业中越来越多的公司认可,在未来,用户触点的争夺大概率除了手机,还会延续到用户的生活与家庭。

华宇平台官网SiC/GaN,海外巨头疯狂扩产

0226

近日,功率半导体龙头厂商英飞凌宣布,将投资超20亿欧元在马来西亚居林工厂建造第三个厂区,以大幅增加产能,新厂区主要涉及外延工艺和晶圆切割等关键工艺,将于6月开始施工,预计第一批晶圆将于2024年下半年下线。

英飞凌此前透露,其2022财年的投资将大幅提升至24亿欧元。华宇登录如今超八成资金被用在了第三代半导体投资上。未来,英飞凌还将持续为其第三代半导体业务注资,将把奥地利菲拉赫的6英寸、8英寸硅基半导体生产线改造为第三代半导体生产线,这意味着英飞凌正集中火力向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纵深处进发。

长期以来,硅始终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最广泛的原材料,然而在5G走向成熟落地、物联网设备连接数持续增加、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的趋势下,受材料本身特性的限制,硅基半导体逐渐无法满足日益提高的市场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以碳化硅(SiC)、氮化镓(GaN)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逐渐崭露头角,凭借其高频、高效、高功率、耐高压、耐高温、抗辐射能力强等优越性能,展现巨大的市场前景,正成为全球半导体市场争夺的焦点,国内外第三代半导体技术、产品、市场、投资均呈现较高增长态势。

据TrendForce预测,2025年全球SiC功率器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3.9亿美元,GaN功率器件市场规模也将达8.5亿美元。

2020-2025年全球SiC功率市场规模(单位:亿美元)图源:TrendForce

01 行业厂商大幅扩产

之所以敢于不断加码第三代半导体,源自英飞凌对行业的高度看好。除了英飞凌之外,业界还有很多企业都在加大对第三代半导体的投资力度。

以SiC为例,安森美半导体表示今年要将SiC产能扩充4倍,2022财年第一季度,安森美预计资本支出约为1.5-1.7亿美元,主要用于扩产12英寸硅产线产能。去年10月,安森美以约26.87亿人民币正式收购SiC衬底厂商GTAT。据安森美此前说法,2022年和2023年的SiC资本支出预计将占总收入的12%左右。

意法半导体2021年的资本支出达到约21亿美元,其中14亿美元将投入全球产能扩建,同时也在继续投资供应链的垂直化整合,计划到2024年将SiC晶圆产能提高到2017年的10倍,SiC营收将达到10亿美元。

罗姆也立下了SiC的增长目标。2021年5月,华宇平台官网罗姆提出要抢占全球30% SiC市场的目标。为了满足日益扩大的SiC产品需求,罗姆相继加大投资力度,在日本阿波罗筑后和宫崎新工厂将于2022年投入运营,计划器件产能提高5倍以上。此外,罗姆还将把在马来西亚的半导体工厂产能扩大到1.5倍,计划到2023年8月建成。除了马来西亚工厂新厂房开工建设和日本筑后工厂的SiC新厂房正式运转之外,2022年罗姆还将继续对前工程和后工程进行积极投资。

近日,韩国SK Siltron第三次对SiC业务进行扩产,预计到2024年将投资近10亿元,负责后段工艺的生产,计划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量产。一旦该厂的扩建和良率稳定下来,SK Siltron的SiC生产规模将较去年大幅扩大。这是SK Siltron第三个扩产动作,之前还在美国和韩国扩充SiC产能。SK Siltron近期表示将在未来5年内,在美国将投资约38.42亿人民币,以扩大美国SiC晶圆生产规模。

最近几个月,还有TRinno、Scenic等多家韩国企业也在建线,涉及SiC衬底、外延和器件等环节。此外,行业公司包括鸿海、环球晶、汉磊科技等都在进行扩产、收并购、产业链上下游整合等一系列举措。

从上述众多的扩产和加大投资等事件来看,整个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正在释放出国际企业大力完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布局,强化竞争优势以抢夺日渐增长的市场份额的信号。

头部SiC企业规划在未来几年投入巨资,扩充产能,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客户业务和市场发展。根据SEMI的预估,全球功率暨第三代半导体的投资额,将在2021年成长20%至70亿美元,2022年将持续创新高至85亿美元,2017-2022年复合成长率高达15%。

资本市场以及行业厂商大幅扩产的背后,也反映着第三代半导体市场需求正在被快速打开。

2018年,特斯拉在Model 3上采用了650V SiC MOSFET,逆变器效率提升了5%-8%,电动车的续航显著提升,此举让SiC成为了全球车企的关注焦点。

如今,汽车领域的SiC应用正处于关键市场窗口期。

一方面车规SiC市场来的很快很猛很集中,随着特斯拉和比亚迪等车企的示范效应,新能源旗舰车型也逐步由600V平台向800V平台切换,近几年成为各家车厂的爆款车型应用SiC的市场窗口期;

另一方面,如果说五年内是硅抽身让出来给SiC公司肆意狂奔的相对弱竞争市场,还是Si和SiC之间的竞争,那么五年后新进入者要面对的可能便是SiC和SiC的竞争。根据Yole的预测数据显示,预计2025年汽车领域的SiC销售额占比约达到61%。

另外,SiC在光伏、轨道交通等领域均有巨大应用前景。

光伏发电系统中,硅基逆变器成本占系统的10%,但却是系统能量损耗的主要来源。使用SiCMOSFET功率模块的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可从96%提升至99%以上,能量损耗降低50%以上,设备循环寿命提升50倍,从而缩小系统体积、增加功率密度、延长器件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

轨道交通车辆中大量应用功率半导体器件,其牵引变流器、辅助变流器、主辅一体变流器、电力电子变压器、电源充电机都有使用SiC器件的需求。SiC器件的应用可以提高装置效率,提升系统整体效能。

目前,SiC器件并不像其他芯片那样缺货,但是上下游企业纷纷开始绑定产能,以应对未来的市场爆发。

SiC衬底方面,据意法半导体透露,目前其已经锁定了Wolfspeed超过60%的SiC衬底供应,而GTAT又被安森美并购了,国际优质SiC衬底供应更为紧张。SiC外延产能的争夺也很激烈,以昭和电工为例,2021年5月-9月,英飞凌、罗姆和东芝三家企业都跟昭和电工绑定多年协议,去年12月日本电装也抢了一部分产能。

国内市场,东莞天域跟露笑科技签订了15万片SiC衬底的战略合作。此外,还与II-VI公司达成了6英寸导电型SiC衬底战略合作,行业人士认为这也是在锁定衬底产能。

不过,国产SiC离“上车”还有一段距离。由于车规级SiC产品的缺陷控制要求非常高,目前国内SiC模块产业链还不完备,现阶段都是采用进口SiC技术,这类产品主要集中在英飞凌、罗姆和Wolfspeed等国际头部厂商手中,国内产品占比相对较少。

02 国内厂商如何破局?

全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竞争市场显现出美日欧三足鼎立格局。以SiC市场为例,美国在SiC 领域全球独大,美国Wolfspeed、Ⅱ-Ⅵ、Transphorm、道康宁等行业巨头占据了全球70 %以上的市场份额;欧洲拥有英飞凌、意法半导体、IQE、Siltronic等代表公司,以构建从衬底到外延、器件以及应用的完整SiC全产业链;日本的罗姆半导体、三菱电机、富士电机、松下、瑞萨电子、住友电气等则是在终端设备和功率模块开发方面占据领先地位。

从布局趋势来看,跨国企业纷纷加快布局速度,持续提升技术水平。SiC衬底和外延方面,部分器件企业选择延伸切入该领域,以增强整体服务能力。技术进展方面,6英寸SiC衬底产品实现商用化,8英寸是未来发展方向,几大主流厂商均推出8英寸衬底样品,预计5年内8英寸将全面商用。SiC外延6英寸产品实现商用化,已经研制出8英寸产品,可满足中低压、高压、超高压功率器件制备要求。

反观国内市场,国内第三代半导体产业起步较晚,但已形成一定基础,目前正高速发展。据CASA Research不完全统计,截至2020年底,国内有超过170家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电力电子和微波射频的企业,而2018年尚不足100家,覆盖了从上游材料的制备(衬底、外延)、中游器件设计、制造、封测到下游的应用,基本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

如SiC衬底制造商天科合达、山东天岳、露笑科技等;SiC外延片生产企业东莞天域、瀚天天成、英诺赛科、晶湛半导体、聚能晶源等;负责器件设计的企业有深圳基本半导体、瞻芯电子、苏州锴威特、陆芯科技等。而以IDM模式生产器件和模块的企业有比亚迪半导体、泰科天润、瑞能半导体、士兰微、扬杰科技、汇川技术、中国中车等多家企业,以及与Wolfspeed、罗姆类似的全流程布局的有三安光电等。

国内企业在SiC衬底方面以4英寸为主,同时山东天岳、天科合达、河北同光、中科节能、露笑科技等厂商已完成6英寸衬底的研发;中电科装备已成功研制出6英寸半绝缘衬底,在SiC单晶衬底技术上形成自主技术体系。从市场现状来看,在SiC这条赛道上,国内企业经过几年深入耕耘,正在积极进入一些关键产品的供应链,但目前与国外还存在一定差距。

业内人士认为,除了LED发光和射频,SiC的技术难点主要在于衬底缺陷的控制。当前低缺陷密度的衬底材料主要是欧美及日本厂商生产,国内想要突破还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同时SiC材料工艺控制难度高、产品批次性波动大导致良率偏低以及主要材料供应被垄断,甚至推导到市场价格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只限定在部分应用市场。

另一边,GaN领域,目前全球有超过30家企业从事GaN半导体的研发,其中实现商业化量产的企业仅有10家左右。GaN 器件产业链各环节依次为:GaN衬底→GaN外延→器件设计→器件制造。目前产业以IDM企业为主,但是设计与制造环节已经开始出现分工,其中,住友电工在GaN衬底领域一家独大,市场份额超过90%;外延片龙头包括IQE、COMAT等;GaN制造环节代表性企业包括稳懋、富士通和台积电,大陆方面以三安光电为代表,有成熟的GaN制程代工服务。

GaN器件产业链各环节主要企业

从应用端来看,GaN功率元件主要应用于消费性产品,消费电子(60%)、新能源车(20%)、通讯及数据中心(15%)为前三大应用领域。其中消费电子成为GaN 最主要应用市场,2020年以来,受到小米、OPPO、华为等手机厂商的热捧。GaN在消费电子领域迅速起量的同时,其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展,正向新基建所涉及的5G、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渗透。

中国的GaN发展虽然起步晚,但在政策不断支持下 GaN 相关产业也在迅速地发展。目前可以小批量生产2英寸衬底,具备4英寸衬底生产的能力,开发出了6英寸样品,并在建多个与第三代半导体相关的研发中试平台。

总体上看,国际龙头企业正在大力完善产业布局,强化竞争优势,沿产业链上下游延伸趋势日益明显,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提升了其竞争优势。在这种形势下,国内企业如何破局是需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兴起的时间较短,回顾国内产业发展历程,2013年,科技部863计划首次将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列为国战战略发展产业。2016年为第三代半导体发展元年,国务院国家新产业发展小组将第三半导体产业列为发展重点,国内企业扩大第三半导体研发项目投资,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8年,中车时代电气国内第一条6 英寸SiC生产线和泰科天润国内第一条SiC器件生产线相继建成;2019年9月,三安集成建成国内第一条6英寸GaN、砷化镓(GaAs)外延芯片产线并投入量产;在2020年7月,华润微宣布国内首条6英寸商用SiC晶圆生产线正式量产;同年9月,第三代半导体写入“十四五”规划,行业被推向风口。

当前,在全球第三代半导体竞争趋于白热化的情况下,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抢滩市场份额,国内半导体公司纷纷加大资本投入,积极布局SiC、GaN为主的第三代半导体相关产业。

近一年来,国产半导体企业不断跑马圈地、投资扩产,持续完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

去年4月,赛微电子宣布投资10亿元建设6至8英寸硅基GaN功率器件半导体制造工厂,二期建成投产后月产能将达到1.2万片晶圆;

随后,三安光电也宣布其湖南半导体基地一期开始投产,全面建成达产后6英寸SiC晶圆月产能可达3万片,将成为国内首条SiC垂直整合产业链;

11月,露笑科技发布《2021年度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募资29.4亿元用于投资生产6英寸SiC衬底和建设大尺寸SiC衬底研发中心,建成后将形成年产24万片6英寸导电型SiC衬底片的生产能力,而研发中心项目投资额为5亿元,重点推进8英寸SiC衬底片的技术研发工作;

2021年底,中科钢研集团高纯SiC粉项目于山东菏泽开工,投资额超过10亿元;

今年初,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产业化基地也正式开工建设,总统投资超18亿元。据悉,该项目建成后将加速推动产业链集聚发展,支撑关键技术攻坚和成果转化;

安世半导体也通过收购英国晶圆厂Newport Wafer Fab提升了在第三代半导体产品领域的IDM能力,2022年安世半导体的SiC、GaN等产品都将逐步量产。

除了上述企业的投资扩产计划,还有以晶盛机电、斯达半导体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定增募资的方式扩大SiC业务布局。华润微、纳微科技、中国电科46所等多家企业也陆续传出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投放市场的消息。

抛开如火如荼的扩产投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格局逐渐迎来空前重构和变化,产业链布局正在加速。面对差距以及行业巨头的大举进攻,本土芯片供应商应该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更加注重推动第三代半导体功率器件的研发和应用,同时聚焦下游市场,通过绑定家电龙头,联手新能源汽车企业,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落地。

03 写在最后

无论是从技术还是到应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仍处于“起跑阶段”,创造的产值相较于第一代半导体仍难以比拟。

然而,当科技的演进带动时代的基调,朝着高效能、绿能零碳的大方向走,未来我们除了需要持续仰仗硅芯片的运算力之外,也需要GaN及SiC等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在能源与通讯两大领域做出突破性进展。

有观点认为,第三代半导体是支撑下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汽车、能源互联网、国防军工等产业自主创新发展的重要技术,也是我们产业转型升级和关键材料、关键领域进步的核心器件,是中国最有机会突破技术封锁,形成战略优势的领域之一。

近年来,受惠于国家的支持和国产半导体行业的不懈努力,国产第三代半导体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高速成长。在第三代半导体方面,国内外差距没有一、二代半导体明显。

科技部原副部长曹健林曾在第三代半导体论坛上表示:“我们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中国发展第三代半导体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和积累,一是产业链比较完整,具备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协同的基础,二是国际半导体产业和装备巨头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还没有形成专利、标准和规模的垄断,国内企业还有机会赶上。”

只是如今,在国际大厂相继大举投资扩产,“All in”第三代半导体市场背后,不清楚国内产业的机会还有多大,时间窗口还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