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平台登录注册“ 下的文章
0613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12日消息,深圳市蘑菇财富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蘑菇)近日已完成新一轮数千万元融资,由德物资本和富坤创投共同投资,北深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大模型驱动的AI数智助手产品研发,以及跨金融细分市场拓展,从证券行业进一步延展到基金、期货、银行等机构客户。
蘑菇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聚焦金融垂直领域的智能社交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其过往投资方包括腾讯、碧桂园创投、KIP资本、常春藤资本和中南创投等。目前,公司主要基于企业微信,面向证券、基金、期货等资管行业企业提供覆盖客户触达到客户洞察、客群策略生成等投资者全生命周期经营的数智化服务。
此前,蘑菇主要经历了三个产品、服务演进阶段,完成了从「模拟炒股」H5到「财富小店」小程序,再到基于企业微信的「财富管理SCRM」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公司的核心服务逻辑并未改变,均旨在解决金融机构的展业难题。而通过技术和产品的迭代,蘑菇能够解决的需求痛点逐步从客户触达和转化,延伸到客户服务管理,帮助客户经理提升服务半径和服务效率。
德物资本合伙人章嫣表示:“中国的资本市场在经历过去几年资管新规、注册制改革等一系列正本清源的政策之后,必将在未来十到二十年迎来更为黄金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券商、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金融机构向财富管理和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我们看到转型包括两层含义,首先就技术层面而言是从传统的线下营业部向全面线上化和数字化交互的方向迁移,其次更为核心的是从多年的销售导向角色和交易逻辑向投资者服务属性和AUM逻辑转变。为此,财富管理机构若要实现良好的转身并占得市场先机,既需要构建一整套数字化营销链路的系统化解决方案,也需要打造围绕投资者的服务能力和最优实践,这两者正是深耕金融行业多年的蘑菇团队可以向全行业输出的最核心的能力,也是公司目前得以在市场竞争格局中遥遥领先的基石所在。”
富坤创投合伙人王栋表示:“金融行业一直走在应用新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蘑菇一直专注在金融细分赛道,是金融机构社交营销服务的专家,懂场景也懂用户,相信加上最新的AI策略布局,可以对金融机构财富管理转型提供更优的解决方案。”
0611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7日消息,成都芯进电子有限公司于昨日(6月6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并获得超额认购,成功募集资金超过1亿元。本轮融资由中车资本领投,汇川技术、尚颀资本、君桐资本、基石资本、聚合资本、得彼投资等知名产业机构和投资基金跟投。
芯进电子成立于2013年,是模拟和混合信号芯片设计企业,总部位于天府之国四川成都,在深圳,上海等地设立有分支机构。公司已量产各种类型的霍尔效应和磁阻效应的磁传感器芯片、电流传感器芯片、电机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等。公司在霍尔传感器领域已经成为头部客户供应商,产品广泛用于光伏逆变器和车规领域,已经进入华为、中车、比亚迪、上汽等客户及其供应链。公司电流传感器产品已全面进入工控、光伏、储能等行业,客户包括阳光电源、英威腾、欣旺达、安克等。芯进电子立志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
中车资本执行董事王晋媛表示:磁传感器应用广泛,涉及汽车、工控、机器人、光伏、储能等领域。随着各行业电动化、自动化趋势的加强,磁传感器市场需求将会爆发式增长。中车作为国内电流传感器领先企业,一直与芯进电子保持紧密合作,共同开发、量产了多款传感器产品,推动了该领域磁传感器的国产替代化进程。由中车发起的华舆国创基金,对于芯进团队在模拟芯片领域的深厚积累高度认可,非常看好企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中车资本将在产业和资本上,全方位助力芯进电子成为磁传感器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
尚颀资本投资副总裁张居金表示:芯进的核心团队从成电的同窗到事业上的伙伴,一路紧密合作、厚积薄发,打造了国内最全的磁传感产品矩阵,同时积累了丰富的模拟芯片开发经验,尚颀资本十分看好公司继续在工业、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汽车等高成长领域创造更多价值和成就。
君桐资本合伙人李磊表示:工业级与车规级磁传感器作为国产化替代刚性需求的细分领域,未来数年具备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君桐看重芯进团队从创业以来持续夯实技术储备的努力,厚积薄发,在企业战略选择与有效实施推进层面已展现出企业从稳中求进到快速突破的成长潜力与发展路径。君桐携手芯进,从资本合作到资源赋能,期待芯进团队秉持企业愿景,达成一个个里程碑,发展成为国产芯片领域具备影响力的佼佼者。
得彼投资基金经理沈翊杰表示:作为芯进电子较早期的投资机构,得彼目睹了公司一步一个脚印的健步发展。从消费级霍尔国产替代供应商,成长为国内工业级、车规级磁传感器新星,公司创始团队战略清晰,眼界开阔、精研技术、深耕市场、成效卓著,相信未来定能成为国内领先的芯片级传感器企业。得彼作为具备产业基因的投资机构,将长期与芯进电子携手同行,从产业、资本、管理等各个层面为企业提供专业服务,对接要素资源。芯进,机遇当前,未来可期!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陈渝津,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616.shtml
0609
2003年,深圳一家连工资都发不出的国营饮料厂,被20名员工以不到254万元受让。18年后,这家饮料厂成为了“能量饮料第一股”,截至2021年9月末,总资产已达67亿元。
这家公司,就是从红牛手里抢夺市场的东鹏饮料。现在,它是能量饮料行业的老二。
5月27日,东鹏饮料上市,在一波连续涨停后总市值突破了千亿,风光至极。截至12月3日收盘,其总市值虽跌至765亿元,但这也近乎于7个承德露露,或2个养元饮品。
上市这半年,东鹏饮料被机构“扎堆”调研,“公募一哥”张坤就调研了三次。而东鹏饮料的实际控制人——广东汕尾商人林木勤家族,还以454亿元的财富登上了2021福布斯内地富豪榜。
不过,东鹏饮料能快速成长,一定程度上受益于红牛的“跌倒”。而且,未来,中国能量饮料行业的增速较过往几年可能会减半,但东鹏饮料产品结构单一,能量饮料的收入占比高达95%左右,其中,500ml金瓶装的东鹏特饮,收入占比达63%。
此外,对于走高性价比路线的东鹏特饮而言,如果想要高端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01 差异化竞争,避红牛锋芒
累了困了,喝红牛,还是喝东鹏特饮?这并不是一个玩笑。
因为,东鹏饮料的发展,与红牛密切相关。
1995年,泰籍华商严彬引入了泰国天丝集团的滋补性饮料RedBull,开启了中国红牛的故事。1996年春晚,严彬投入上亿元打出广告:“红牛来到中国”,让全中国人知道了红牛。
“红牛”是品牌,产品叫“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彼时,人们并不知道红牛为何物,在相关的国家标准中,也还没有“功能饮料”这一提法;国际上,功能饮料指具有保健作用的软饮料。
当时的国家标准对软饮料的分类,仅“特殊用途饮料”这一提法与之相似:通过调整饮料中天然营养素的成分和含量比例,以适应某些特殊人群营养需要的饮品。
对于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红牛具有开创意义。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功能饮料”只是社会上的叫法。2016年,国标中才有了能量饮料及功能饮料的概念。
当红牛的广告语——“渴了喝红牛,困了累了更要喝红牛”响彻大江南北时,如今的能量饮料江湖“老二”——东鹏特饮,还在广东市场踟蹰。
东鹏饮料的前身是东鹏实业,2003年,这家濒临破产的深圳国企,被以林木勤为核心的20名员工,以253.66万元受让100%产权。完成改制后,通过几次股权转让和增资,林木勤成为了东鹏饮料的实际控制人。
林木勤,生于1964年,广东汕尾人。在1997年进入东鹏实业前,他在深圳一家饮料企业工作多年。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林木勤与弟弟林木港(现为东鹏饮料董事、执行总裁)曾是中国红牛代工厂的车间负责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红牛的畅销,让很多企业看到了机会。在红牛申请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后,东鹏实业也申请了批准证书,推出了东鹏特饮。当时,林木勤已是东鹏实业的副总经理。
在林木勤刚接手的那几年,东鹏饮料并没有太大的发展,虽然饮料品类繁多,但是缺乏特色, 直到2009年年底,其推出PET瓶装东鹏特饮,才改变了这一状况。
彼时,经过多年发展,红牛已经占据了中国能量饮料市场90%的份额,东鹏特饮想要实现突破,就得从红牛的手里抢市场,这无异于虎口拔牙。
怎么办?东鹏特饮展开了差异化竞争,以避红牛之锋芒。
在包装上,东鹏特饮采用PET瓶装 ,而市场上能量饮料几乎都是金属罐装。罐装可以保持饮料原有风味,且便于长途运输,缺点是开罐后就得喝完,喝不完的话难以携带;PET瓶装更便携,且防尘,喝不完,瓶盖一拧,随身带着也无妨。
在价格上,东鹏特饮极具性价比。 红牛的大单品是250ml装,6元/罐,以高端形象示人。东鹏特饮同容量的产品,价格仅2~3元/瓶。
能量饮料的主力消费群体为司机、蓝领工人、快递员、外卖员、医护工作者、熬夜加班的白领等。从一定程度上来讲,东鹏特饮的差异化定位,是成功的。
2013年,红牛将深入人心的广告语——“困了累了喝红牛”,更换成了“你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这让东鹏饮料看到了“机会”。东鹏饮料请来谢霆锋为东鹏特饮代言,并启用新的广告语——“累了困了,东鹏特饮”,到处狂轰乱炸。
从诞生之初,“模仿”“抄袭”等字眼就跟随着东鹏特饮。不过,在巨头红牛的强势包围下,东鹏饮料还是实现了突围。2015年,东鹏特饮在中国能量市场的份额已从2011年3.9%提升到了5.3%,而红牛从89.6%减少到了76.5%。
但是,在广告宣传中,困了累了喝红牛,还是喝东鹏特饮,让人傻傻分不清。
02 红牛受困,东鹏特饮加速
5月27日,上市当晚,在深圳香格里拉酒店,东鹏饮料举行了上市答谢晚宴。
在晚宴上,东鹏饮料董事长、总裁林木勤还特别感谢了华彬集团的严彬,称其将红牛引进中国,培育了第一代消费者对功能饮料的认知,推动了整个品类的发展。
在一定意义上,红牛不仅具有引领作用,还教育了中国市场,如今,大大小小的能量饮料品牌,多多少少都是受益者,东鹏特饮更是如此。
从市场份额来看,2020年,东鹏特饮的市场份额已增至15.4%,而红牛的市场份额缩减到了52.1%。从份额变化来看,东鹏特饮似乎抢了不少红牛的市场。
事实上,如果靠东鹏饮料自身的策略,或许不会发展这么快。 近几年,红牛困住了自己,在一定程度上,给了东鹏特饮快速发展的机会。
红牛源于泰国。上世纪60年代,泰籍华人许书标的泰国天丝集团,研制出一款名为Krating Daeng的饮料,后经一个奥地利商人将其推向了国际市场,同时被命名为RedBull。90年代初,泰国天丝想进军中国市场,但因政策原因而折戟。
这款饮料在中国市场能大放异彩,靠的正是严彬。1995年,严彬的华彬集团与泰国天丝签署合作协议,在深圳设立了中国红牛,在中国市场独家运营红牛。
合作20年,各自安好,分歧出现在2016年。
许书标去世后,关于中国红牛,其子女就泰国天丝与华彬集团的合作协议产生分歧。2016年以来,围绕授权期限与商标问题,双方诉诸法律,陷入了拉锯战。
2020年12月,最高法院终审判决“红牛系列商标”权属泰国天丝,但对于授权期限为20年还是50年仍无定数。2021年,后续相关的官司仍在持续。
在法院之外,双方在市场上也出现了很大冲突。
目前,中国市场上主要有四种红牛产品:①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即中国红牛,华彬运营);②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泰国进口红牛);③红牛安奈吉饮料(泰国天丝与广东曜能量合作推出);④奥地利进口RedBull(蓝罐装)。
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与红牛安奈吉饮料,是泰国天丝为应对华彬持续运营中国红牛,在2019年陆续推出的,在包装上,这两款饮料与华彬运营的中国红牛极其相似,价格、规格也相同。
同时,泰国天丝及相关方还通过法律手段争抢中国红牛的渠道。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于今年5月裁定北京华联超市停止销售涉案被诉侵权商品,即上述①产品。
此外,华彬集团运营的①产品,其“红牛京东自营旗舰店”显示已关闭,而天猫平台也搜不到其旗舰店。京东和天猫能搜到的关于红牛或RedBull的店,均为上述②③④的相关运营方。
种种举措之下,中国红牛的增长几乎停滞。这也使得华彬推出了自有品牌“战马”。
红牛的这些故事,看似与东鹏特饮没多大关系。实际上,“老大”红牛的纷争给了其他品牌发力的空间与时间,尤其是紧跟红牛步伐的东鹏特饮。
2017年,东鹏饮料推出了大容量500ml东鹏特饮,沿用了PET瓶+防尘盖的包装,终端售价5元/瓶,加量不加价,一经推广,便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很快就成为了公司的主力产品。
自身的努力叠加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使得东鹏饮料进入了发展的加速期。
2020年,东鹏饮料营业收入为49.59亿元,归母净利润为8.12亿元,分别为2017年的1.7倍、2.7倍。2021年前三季度,其营收为55.60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96亿元,均已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03 成也大单品,忧也大单品
中国红牛受困,东鹏饮料一门心思推广能量饮料,目前来看,这个策略是成功的。但是,这同时也反映出,东鹏饮料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
东鹏饮料的产品阵容包括三大类型,分别为能量饮料、非能量饮料与包装饮用水。
究竟什么是能量饮料?这里需要引入一下现行相关国家标准。
饮料可分为包装饮用水、果蔬汁类及其饮料、蛋白饮料、碳酸饮料、特殊用途饮料、风味饮料、茶(类)饮料、咖啡(类)饮料等品类。特殊用途饮料,指的是加入具有特定成分的适应所有或某些人群需要的液体饮料。
特殊用途饮料又可分为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等。其中, 能量饮料是含有一定能量并添加适量营养成分或其他特定成分,能为机体补充能量,或加速能量释放和吸收的制品。 东鹏特饮就属于能量饮料。
根据2016年开始实施的现行国标,可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制品为功能饮料。东鹏饮料称,东鹏特饮取得了保健食品批准证书,所以也可称为功能饮料。
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与否,关系重大。如果获得了批文,一方面,相当于有了信用背书;另一方面,可以按照备案的功能进行适当宣传;配方添加方面也有区别,部分非“保健食品”能量饮料不得添加外源咖啡因。
国盛证券7月份在研报中指出,获得批文的知名能量饮料产品有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中国红牛)、红牛安耐吉、东鹏特饮、乐虎、战马、力保健等。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能量饮料都可以称作功能饮料。因此,能量饮料是对这个细分行业更包容性的叫法。
能量饮料一般具有“补充能量”“抗疲劳”“提神”等功效。 东鹏特饮中含有白砂糖、牛磺酸、赖氨酸、咖啡因、肌醇、酸烟、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成分。
对于东鹏饮料而言,核心产品是能量饮料,主要为东鹏特饮。
从2018年至2020年,能量饮料销售收入占东鹏饮料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依次为95.51%、95.50%、94.32%,2021年前三季度,这一比例上升到了96.20%。
东鹏特饮的产品有金瓶特饮(250ml及500ml)、金罐特饮(250ml)、金砖特饮(250ml),新推出产品有含气能量饮料东鹏加気、0糖特饮。
到2020年,500ml金瓶装产品的销售收入占东鹏饮料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2.51%。换言之,公司不仅产品结构单一,还严重依赖大单品。
同时,500ml金瓶的毛利率高于250ml装的产品。东鹏饮料在2021年半年报中称,500ml金瓶销量持续提升,带动公司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快速增长。
东鹏饮料的非能量饮料包括由柑柠檬茶、陈皮特饮、菊花茶、冬瓜饮料、清凉茶等产品,包装饮用水主要为东鹏水(饮用天然水)。但是,这些产品的贡献甚微。
此外,东鹏饮料扎根于大本营广东市场,耕耘多年,到2020年,广东市场的收入占比仍超过55%。如今,东鹏饮料在努力拓展更大的市场。
不过,红牛受困这几年,快速发展的不只东鹏特饮,还有体质能量、乐虎等品牌。2020年,这两个品牌的市场份额加起来几乎与东鹏特饮持平。那些被统计为“其他”的 品牌,市场份额也越来越大,这说明, 能量饮料市场的竞争在加剧 。
近些年,中国能量饮料赛道景气度相对较高,根据欧睿数据,2014-2020年销量的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3.5%,不过,2021-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会降至6.9%。
这对产品 结构单一的东鹏饮料来说,如今的“安”,也意味着未来的“危”。而且,走性价比路线的东鹏特饮,未来产品高端化很可能也会比较难。
《环球人物》曾报道称,多年来,林木勤养成了一个习惯:每次开车经过高速公路服务区时,都会看一眼垃圾桶,数一数里面有多少瓶子是自家的。
林木勤说,这会让他保持警惕。
0607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9日消息,近日,「镭镆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创投领投,老股东蓝驰创投跟投,所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镭镆科技」3D打印粉末材料、打印设备核心部件研发以及智能化打印服务中心产能的进一步扩大。
「镭镆科技」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业内领先的模具3D打印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致力于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的深度产业化应用。创始人张国良,本科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于复旦大学,拥有多年的制造业经验,自2012年进入3D打印行业开始创业以来便一直在探索3D打印在模具行业的应用。
经历了近十年的新技术导入与市场开拓历程,张国良颇有感触,“如同美国高科技营销大师杰弗里·摩尔在《跨越鸿沟》一书中谈到的一样,任何颠覆性新技术在产业化过程中,都会经历跨越鸿沟的挑战。虽然3D打印技术在模具制造上的技术先进性很容易被人们看到,然而要让用户真正大量的使用新技术,需要与用户多年以来使用传统技术的习惯与认知进行较量。”
虽然「镭镆科技」的3D金属打印模具现在已经成功在很多行业客户场景开始批量化投入生产和使用,但在早些年开始用3D打印制造模具时,曾遇到过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比如打印的模具表面抛光性能无法满足用户使用要求,打印过程中或用户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发生模具开裂、随形冷却水路会生锈和堵塞等等问题,这些技术上的风险在当时对于模具用户而言是无法接受的。
另一方面,当面临模具多样化的应用场景需求时,3D打印模具在当时无论是从打印设备的尺寸效率、打印材料的品类性能还是打印工艺的选择方面都显得难以满足用户需求,3D打印多样化的价值呈现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最后,成本问题一直以来是3D打印技术产业化应用的巨大障碍,相对于传统制造工艺动辄2-3倍的高昂成本,也让模具用户对新技术望而却步。总而言之,风险、价值与成本,是3D打印模具实现产业化需要翻越的三座大山。
令人欣喜的是,经过长时间不懈的反复试错与验证,凭借不断的系统性技术研发创新,「镭镆科技」已经率先顺利走完了模具3D打印应用从0到1的技术与市场开发阶段,并在核心技术方面实现行业内的大幅领先。自2019年成立以来,公司打印服务和产品业务迅速实现突破,并连续三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业绩快速增长的底层逻辑源自于我们真正解决了3D打印技术在模具应用领域的技术难点和降本问题,叠加市场培育与标杆客户的灯塔效应,真正意义上率先实现了跨越鸿沟,我们对未来几年的市场爆发式增长信心十足!”张国良如是说。
目前,「镭镆科技」已成功进入诸如苹果、华为、小米、谷歌、Facebook、宝洁、欧莱雅、海天、奥克斯空调等近30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商的模具产业链,在TWS耳机、AR/VR眼镜、智能音箱、电子烟等热门电子产品以及化妆品包装、医疗耗材产品、汽车内饰件等产品上实现了3D打印模具的批量化应用。
凭借十余年对模具行业特点和用户需求的深刻洞察,「镭镆科技」的技术研发团队在多样化的打印工艺与热处理工艺开发、全新的打印材料开发以及针对模具专用的3D打印设备研发等方面逐步建立了系统化的自主核心技术壁垒,“设备+材料+工艺+服务”一体化的模具3D打印解决方案已初具雏形。在商业模式上,除了高质量的模具打印服务和产品业务,「镭镆科技」也将通过帮助用户建立分布式的智能化自主打印中心的模式,进一步降低用户对3D打印技术的应用难度与成本,更快速地推动3D打印技术在模具行业的规模化应用。
“以终为始”,是镭镆科技思考企业使命与愿景的基本法则。
模具传统制造技术水平低、标准化自动化程度低、对人的依赖度高、产品供应链交付能力弱……这一系列的顽疾阻碍着中国模具产业的健康发展,但这也正是镭镆科技正在解决的问题和所面临的机遇!以3D打印先进制造技术帮助用户解决模具制造与生产难题为发力点,以“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数字化交付”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模具产业数字化变革为终局点,镭镆科技希望推动改变的是整个模具行业,而不仅仅是模具本身。
先进制造与智能制造承载着中国制造2025的国之重任,中国制造业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强势发展,被誉为“工业之母”的中国模具产业也必将从“传统制造”走向“先进智造”。如果说3D打印技术能够为中国模具产业的创新发展赋予无限可能,那么镭镆科技无疑将有机会站在技术与创新的制高点上,成为推动中国模具产业数字化变革之路的引领者。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陈维广表示:“蓝驰创投是镭镆科技的首轮投资方,在较早的阶段通过深度的行业研究发现了传统的模具制造行业的诸多痛点,与可以用3D增材技术去重新定义这个巨大行业的机遇。镭镆团队在3D金属打印技术与模具制造的应用领域深耕多年,在模具3D打印领域已经形成了“创新材料+工艺+设备+服务”的很高的系统性核心技术壁垒和闭环价值,真正意义上的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跨越鸿沟”并体现出很强的成长性。蓝驰将持续支持镭镆团队通过开创性的技术革新去重新定义模具产业,我们深度看好镭镆在成为行业领先者的同时,也将会可以作为业界引领模具先进制造技术发展的优秀厂商向全球客户和市场输出高附加值的模具工业产品和解决方案。”
0607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8日消息,据新浪乐居财经报道,新消费美睫品牌「MLENDIARY米兰日记」完成超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峰瑞资本领投、盛景嘉成跟投。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品牌建设、供应链建设、门店建设等体系建设。
据悉,米兰日记是以新消费为基础的美睫品牌,致力于为“Z时代”、“白领”、“潮玩达人”等人群提供美睫多样性好玩有趣的美妆工具。该品牌的“闪接”睫毛开创了“乐高式”睫毛玩法,通过线上联动线下的沉浸式美妆体验方式,推出“DIY美睫”体验,打破了以往服务式美业消费。
此外,米兰日记是目前国内少有的从材料款式研发、产品设计成型、规模化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集团化公司。在团队上拥有国际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集合了物理材料学、磁力学、化学科学、皮肤药理学、生物科学等海内外专家。
米兰日记创始人吴琳艳(Coco)已有12年的美睫行业经验,经历了从研发生产、供应链渠道、零售再到“美睫师”的教育培养。
对于美睫赛道,米兰日记COO邓志伟表示,“如果我问你中国的假睫毛品牌有哪几个,消费者脑海无法想出,那就证明这是一个机会。”邓志伟称,假睫毛细分垂类是美妆界的一匹黑马,不论从那个层面和角度来看都值得重新去为新一代消费者设计、研发出更好用、更好看、更好玩的实用美妆工具产品。
对于新零售,此前峰瑞资本创始人李丰曾在采访中表示:中国零售业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线上线下同品同质同价」。所有具有这个特征的基本上都是新零售。或者反过来讲,所有新零售公司基本上都具有这个特征。
0529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8日消息,近日,直流熔断器厂商「标迪电子」获1000万元A轮融资,中元股份领投。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生产、研发及市场推广。
随着新能源行业发展,高压电甚至超高压电运用场景倒逼熔断器需求转变。据未来智库测算,熔断器器件在新能源乘用车的单车价值测算为 218 元,新能源商用车的单车价值通常在700-900 元,应用于新能源相比较传统车市有着 10 倍以上的价值增长。仅新能源车领域,熔断器市场规模在 2025 年有望达到100 亿元。
熔断器即电流保护器件,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熔断器通过熄灭电弧切断故障电路。新能源行业用电多为高压直流电路,在高压电流下电路保护器件需稳定并且更快速响应判断。目前电路保护的市场需求已从交流熔断器转为直流熔断器。对比交流熔断器,新能源直流熔断器运用环境复杂、对绝缘电阻要求更大,设计难度更高。标迪直流熔断器遇到故障最快可以在1ms内切断,预防因碰撞和过充导致的电路起火。
在直流熔断器的全球市场分布方面,过往多由国际厂商垄断。根据Paumanok Publications In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 2019 年,Littelfuse、Bussmann、Mersen 等海外一线品牌合计占有全球约90%的市场份额。据张玲介绍,先前国内市场从业者大多做交流熔断器,做直流器件的厂家相对较少,做车规级的企业放在全球都比较少。但目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新动能电路保护场景需要使用直流熔断器。
拥有稳定客户以及经过了长周期验证是标迪的护城河。据悉,汽车整车厂有比较长的验证周期。过了产品设计、仿真及测试周期,方案定型后,双方合作的粘合度便很高。标迪于2015年成立项目组,目前拥有高速分段技术、复合灭弧技术及智能检测算法。目前,标迪已与东风汽车、上汽通用五菱、吉利等厂家合作,经过小批量试验。标迪预计今年将出货130万套,配120万台车,10万台充电桩。
除与核心汽车主机厂建立了合作外,标迪还参与5G基站、国家电网送样测试,并与船舶油改电项目供应商进行定制化合作,开始小批量交付。未来,标迪计划专注熔断器,从新能源汽车行业起步,逐步打入船舶、光伏、风电、轨道等市场成为核心供应商。
团队组成方面,标迪创始团队兼具电气技术科研及新能源汽车行业管理经验。科研专家江壮贤是海军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博士、海军工程大学教授,拥有16年直流系统限流保护技术科研经验;总经理张玲拥有13年企业管理经验,曾参与新能源汽车多项国家火炬计划,资源丰厚并擅长整合,对行业发展方向的把控能力强;技术总监田从梅是国家熔断器低标委专家,20年电路产品研发、制造经验,熟悉新能源汽车行业,对直流熔断器技术有深入研究。
中元汇(武汉)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贺驰认为,直流熔断器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充电庄、光伏和储能等行业领域的核心器件,是新能源和电动车高压渗透下不可或缺的安全屏障。全球双碳愿景下,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这个小而美的行业有望迎来高速增长,武汉标迪电子作为华中地区最早也是唯一从事研发、生产新能源直流熔断器厂家,公司和团队近五年发展迅猛,看好其成为该领域的优秀企业。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728.shtml
0528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2日消息,上海齐鲁锐格医药研发有限公司(下称“锐格医药”)和美国礼来公司(下称“美国礼来”)联合宣布一项研究合作和专利许可协议,双方将在未来数年内在临床前药物开发、临床研究及商业化方面展开密切合作,共同开发针对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
锐格医药方面表示,根据协议条款,公司授予美国礼来一项关于锐格医药的知识产权许可,美国礼来可选择延长该项许可。礼来将负责除大中华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及台湾)外的临床开发、生产及商业化。锐格医药将保留在大中华区的上述权益。
据悉,锐格医药将获得总计5000万美元的预付款,其中包括部分股权投资。另外,锐格医药还将获得最高15亿美元的潜在临床前、临床开发和商业化里程碑付款,以及个位数至较低两位数的全球销售分成。
锐格医药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生物医药高科技公司,凭借自身AI辅助新药研发CARD(Computer Accelerated Rational Discovery)平台锁定制药界“久攻不下”的靶点,并开发具有临床差异化优势的创新药物。公司聚焦肿瘤、免疫和代谢三大治疗领域。据介绍,锐格医药已经组建了一支多学科、行业经验丰富的科学团队,并建立起高效的新药创新体系,实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创新药(first-in-class)和最佳同类药(best-in-class)开发。
此前在今年2月,锐格医药完成了9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礼来亚洲基金、正心谷资本、澜亭资本、泰福资本、祥峰投资中国基金。
锐格医药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邱夏杨博士表示,“在短短三年多的时间里,锐格医药已发展成为拥有自主AI辅助新药研发平台CARD的世界级生物医药创新企业。这次合作是对锐格医药核心技术和研究能力的全面认可;更重要的是,这次合作将着力研究、开发和商业化代谢性疾病领域的创新疗法,为全球数亿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手段。我们非常高兴与礼来公司达成这项战略合作。礼来是全球糖尿病和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领域的行业领导者。”
美国礼来代谢病研究与临床开发副总裁Ruth Gimeno博士表示,“与锐格医药的合作进一步扩展了礼来公司为全球代谢病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锐格的技术平台将帮助礼来进一步加速在糖尿病和减肥领域的创新研究,以及寻找突破性疗法。”
0522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14日消息,半导体封装解决方案企业「链芯科技」已完成60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松山湖天使资金。对于资金用途,将主要用于半导体蚀刻引线框架的研发及生产。链芯计划2022年启动A轮融资,引进更为高端的研发和生产设备,满足更高端客户的需求。
链芯(东莞链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8年12月,坐落于东莞松山湖园区,是一家为行业客户提供芯片封装技术、材料及解决方案的公司。
受智能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火热影响,轻、薄、小的芯片需求量上涨,超薄多芯片QFN高密度封装需求量也同步上涨。所以用蚀刻技术制造的QFN/DFN封装产品正逐步成为高性能、低成本应用的封装主流。在封装材料中,引线框架不仅是重要材料,还是芯片载体。
创始人杨志强表示,国内高端引线框架市场中,国内企业占比不到5%。且大多引线框架企业集中在中低端市场,主要以冲压工艺为主。但封装厂更倾向于购买外资供应商以蚀刻技术生产的引线框架,这是因为外资企业的良品率较高。
作为本轮投资方,松山湖天使基金相关负责人杜达朗表示,松山湖天使基金是一支松山湖管委会独资的早期直投基金,旨在促进创新人才和团队在松山湖聚集,半导体领域是其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由于蚀刻引线框架这一行业受到制程技术、设备、环保等门槛的严重约束,当前外企扩产意愿不强,行业供需格局出现向好改善,对初创企业而言以蚀刻框架作为切入点存在突围机会。
0518
这两年,特斯拉的傲慢,肉眼可见。
2021年5月,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的一句话,传遍了整个中国社交媒体。她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在车辆的使用环节,可能要加强消费者的教育。”
当时陶琳认为:“我们需要去跟驾校、交通部门去合作,让大家了解新型汽车的使用方法,然后使得在使用环节当中去避免误操作,或者说一些因为功能上不太了解,而带来的其他的问题。”最后,她还提到:“智能汽车肯定是会比以前的传统汽车更加安全。”
之所以,陶琳要发表“加强消费者教育”的观点,正是因为在2021年的上海国际车展上,一位白衣女子站上特斯拉车顶进行维权,并大声呼喊“特斯拉刹车失灵”。而陶琳口中所说的“误操作”,直指该维权女子口中所说的“刹车失灵”;陶琳所说的“功能”,直指网友们觉得疑点最多的“单踏板模式”。
时隔两年,傲慢的特斯拉终于屈服了。
5月12日,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之后,特斯拉发起了在中国市场史上*规模的一次召回,涉及超110万辆特斯拉车型,而召回源头直指单踏板模式。
一纸召回公告,基本坐实了特斯拉强制单踏板模式的安全隐患。
傲慢的特斯拉,怎么就屈服了?
特斯拉在中国的召回动作频频,但唯独这一次的召回备受关注。原因有三:
原因其一,是召回量庞大,特斯拉这四年在华销售的车几乎全召回了。
根据市场监管总局的公开显示,今年5月29日起,特斯拉汽车(北京)有限公司、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召回2019年1月12日-2023年4月24日期间生产的部分进口Model S、Model X、Model 3及国产Model 3 、Model Y汽车,共计110.46万辆。
作为参考,从2019年至2023年4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累计销量约为112.47万辆。所以,这次召回的车辆几乎覆盖近四年特斯拉在华所有售出的车型。当然,召回依旧是通过汽车远程升级(OTA)技术来完成。目前,已经有不少特斯拉车主在App上收到了召回通知。
原因其二,召回的问题,是众多“刹车失灵”事件的*疑点之一。
据公开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没有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策略;同时,对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的情况可能没有提供足够提醒。以上因素叠加可能增加长时间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可能增加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翻译一下就是,强制单踏板模式,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这一隐患,特斯拉计划通过OTA远程升级,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推送新开发的功能,以降低因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导致速度过快引起的碰撞风险。其中功能包括:
(1)在不具备能量回收制动强度选择的车辆上,提供选项以允许驾驶员选择能量回收制动强度;
(2)调整车辆能量回收制动策略的出厂默认状态;
(3)在驾驶员长时间深度踩下加速踏板时发出提醒。
这意味着,OTA召回之后,特斯拉就不再强制中国用户适应“单踏板模式”了。同时,针对此前多次传闻的“踩错踏板”事件,增加了一个功能——驾驶员如果长时间深踩加速踏板,就会有提醒。
现在比较头疼的可能就是汽配城了,“刹车记录仪”不好卖了。
原因其三,负面消息不断,特斯拉在华销量令人堪忧。
从乘联会公布的销量榜可以看到,特斯拉在华主销的车型Model 3和Model Y,被比亚迪秦和比亚迪宋所死死的碾压,且差距正在不断地扩大。从1-4月厂商总零售排名来看,比亚迪以70.3万辆位居榜首,而特斯拉中国仅为17.7万辆位列第二,两者相差近四倍。
价格战,是当前特斯拉*的市场应对策略:今年1月,特斯拉挑起了降价潮;到了5月,特斯拉又挑起了涨价潮。反反复复的价格调整,不仅没有带来订单暴增,反而是对品牌形象的极大损耗。
当傲慢的底气消失殆尽后,特斯拉不得不开始学会反思和承认错误。
刹车失灵,从此消失?
“特斯拉刹车失灵”——是2021年上海国际车展上,那位站上特斯拉车顶的白衣女子所喊出的口号。当年2月,当事人在河南安阳因超速违章发生碰撞,事主认为碰撞原因是特斯拉刹车失灵,车辆失控。但至今,这位车主与特斯拉的官司仍没有最终结论。
从那之后,“刹车失灵”的事件就层出不穷。在北京、江苏、重庆、湖南等地,相继又发生了多起特斯拉碰撞、撞人事件。去年发生在广东潮州的一起涉及特斯拉的事故,更是引发了2死3伤的惨剧。长此以往,车辆“不可解释的失控”,与“刹车失灵”牢牢捆绑。
直到这次大规模召回,所谓的“刹车失灵”才有了相对清晰的答案——强制单踏板模式,背锅。
对于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目前有很多不了解特斯拉或者不了解纯电动车的人,可能会有两个误区:一是,以为特斯拉没有刹车踏板;二是,以为单踏板模式就是祸害。
首先,特斯拉单踏板模式,确实是把加速和减速的功能集成在加速踏板上。但并不意味着,特斯拉只有一个加速踏板,没有刹车踏板。
在传统的燃油车上,踩油门是加速,踩刹车是制动。纯电动车增加了动能回收,松加速踏板时车辆自动进行减速并回收能量,达到增加续航、减少刹车片磨损的作用。
最早,是日产Leaf率先引入了单踏板模式,完全松开加速踏板后,车辆可以缓慢停止。单踏板模式,在很多纯电动车型上都有搭载,比如国内的蔚来、小鹏也都有类似的功能。
“特斯拉客户支持”微博还曾发文称,通过车辆减速过程中的部分能量进行回收,充分利用每一份能量增加续航里程。很多特斯拉一线销售,也将单踏板模式视为“真香”功能。
实际上,*的问题并不在单踏板模式,而是在于强制改变用户习惯。
2021年首批国产特斯拉Model Y开始交付后,特斯拉就取消了“动能回收”调节选项中的“低”选项,新车统一按照“标准”动能回收去设置,不能调整也无法取消。特斯拉车主只能被动接受“单踏板模式”。
由于特斯拉的单踏板模式与司机传统驾驶行为习惯存在差异,需要驾驶者快速适应加速和减速的不同力度,否则在操作中会不易控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且单踏板模式的原理是利用能量回收技术,在再生制动时也需要驾驶者快速适应松开油门实现制动的操作,这可能会对制动系统造成影响。
直到这次市场监管总局发起调查,特斯拉才暂且放下傲慢,把选择权交还给消费者。
但是,所谓的“刹车失灵”,真会因为强制单踏板模式的取消,而销声匿迹吗?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要知道,特斯拉在产品上彻底改变用户习惯的设计,可以不止单踏板模式这一个。在特斯拉Model 3之前,*没有车是需要在中控屏幕上去调节雨刮器、在方向盘上调节外后视镜的角度。
甚至于,在新款的Model S上,特斯拉还取消了机械的换挡机构,在屏幕上进行触控换挡。就连方向盘,Model S也用的是半幅方向盘。这些颠覆性设计,与单踏板模式一样被当做卖点去宣传。很难说,在销售人员的过度渲染之下,用户在实际使用场景中会做出哪些疯狂的举措。
写在最后
这次召回,是特斯拉在中国为数不多的屈服行为。但究竟是屈服于消费者,还是屈服于市场,目前看来,可能都不是。因为,在召回公告中还提到这样一句话——“本次召回活动是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启动缺陷调查情况下开展的”。
显然,只有更有力的手,才能让特斯拉屈服。
0517
5月12日,科技圈爆发一个大新闻。OPPO宣布终止哲库(ZEKU)业务,不造芯片了,这一消息一下全网震惊。
OPPO官方在公告说:这是一个艰难的决定,面对全球经济、手机市场的不确定性,经过慎重考虑,公司决定终止ZEKU 业务。
这一决定非常突然,因为就在4月,媒体传出国内GPU独角兽“壁仞科技”前海外团队AI方向的负责人孙成坤将要加入OPPO哲库,担任NPU芯片中心部长。
前一秒还充满希望,下一秒就壮士断腕,OPPO到底玩的是哪一出呢?
1
这就是止损
明眼人可以看出,这是OPPO最高层的一次果断而又艰难的决策,因为这就是一次关于止损的决定。
段永平评价这一事件时说:改正错误要尽快,多大的代价都是最小的代价。
OPPO在芯片投入上花了多少钱,没有人知道,但百亿是一个基本的数量级单位,OPPO在宣布进入造芯领域时,曾经发出豪言壮语,要投入500亿。
从2019年开始正式宣布自研芯片到如今,OPPO的造芯之路已经走了4年,对在芯片领域自主创新的决心一直坚如磐石。
2019年OPPO未来科技大会上,陈明永表示:“OPPO会抱着'十年磨一剑'的信念,勇于迈进研发创新的'深水区',构建最为核心的底层硬件技术。”
2021年12月,OPPO*颗自研芯片马里亚纳X的发布会上,陈明永又表示:科技公司没有底层核心技术就没有未来。OPPO会坚持持续投入、脚踏实地做自研芯片。
“对的路,就不怕远,不怕难”。
这一句话有多震撼人心,现在OPPO高管们的心就有多痛。因为投入太大了,但收获无几。
2018年,OPPO的研发费费用不到40亿元,2019年以后猛增到100亿元。2020至今都是百亿规模。
这么庞大的投入,并没有带来预想中的回报。
自研芯片的目的,是模仿华为路线,向高端手机市场发起挑战。如果只是服务于低端市场,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低端市场的利润也不足以收回研发投入。
当然,以OPPO的实力当然还不足以研发手机的主芯片,其主攻方向是影像芯片。
OPPO库哲努力四年最重要的成果是马里亚纳X影像芯片,应用在其旗舰机型中。但是,这一款芯片产品并没有给手机带来让消费者惊艳的体验和价值的提升。
作为手机厂商,如果投入没有产出,那么这种投入就无以为继。
科技创新,不仅仅是自己造,而是要创造出让消费者惊艳的产品出来,消费者才愿意为这种创新买单。
OPPO刚刚进入半导体研发四年时间,这种结果也可以理解,但让OPPO下定决心要停止业务的原因还有不少。
2
全球手机市场萧条
2022年,全球手机市场就已经进入寒冬。
2022 年,全球各手机厂商的总出货量不足12亿部,导致全球年出货量下降12%。
而OPPO又是其中受伤最重的一个。
2022年,OPPO销量同比下降高达27%,远高于苹果的3%,vivo的23%,小米的19%。
2023年延续了这一低迷。
根据市场调查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公布的最新报告,2023年*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802亿部,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7%。这是自2013年以来最疲软的假日季度。
照此计算,仅仅一季度,全球手机市场出货量就同比减少了约4500万部。
另外,上述报告指出,2023年*季度,中国智能手机销量同比下降5%,是2014年以来销量*的*季度。
整个半导体行业都处于快速下跌的状态。
5月1日,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宣布,2023年*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总计1195亿美元,与2022年第四季度相比下降8.7%,与2022年*季度相比下降21.3%。
5月4日,工信部网站发布2023年一季度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主要产品中,手机产量3.31亿台,同比下降7%;集成电路产量722亿块,同比下降14.8%。
OPPO巨额投入研发没有带来市场的快速增长和高端产品的售价提升,苹果依然一家独大,独占全球高端市场75%的份额,相反,它迎来了市场低迷,而且衰退远远没有到底。
OPPO已经是一家跨国企业了,必然要对全球宏观经济进行研判。
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加息周期,大范围的全球性经济衰退不可避免。在这种情况下,要背起这么庞大的研发投入,只怕是越走越难,一个不小心,就得把自己拖入万丈深渊。
沉没成本,不是成本。该断腕时就得断腕。
从这一点来看,OPPO管理层还是清醒的,没有进入沉没成本陷阱。
当然,无数网民心里是不爽的,又一家中国自研半导体芯片的企业放弃了芯片梦。但大多数普通人不明白的是,芯片自研到底有多难。
3
突破半导体太难了
企业要达成自研芯片,绝不是能够设计出来、制造出来,就叫做成功了。
这离成功还非常远,因为芯片是一种商品,最终是否成功,取决于消费者是否愿意买单。
华为能成功,是因为海思芯片置入华为手机,取得了性能上的进步,让消费者接受。
最终,决定中国企业芯片能否成功的,是消费者的意愿。
有人总是说要集全国之力来研发芯片,这种想法非常幼稚。因为只有企业家才能去预判消费者的需求,才能通过洞察消费需求来解决各种产品痛点。
企业家当然有可能失败,但这种失败是以损失企业的资产为代价的。
所以,他们发现错误时,就得认错。
而举国之力研究芯片,则有可能出现一个荒唐的结果,那就是最后这样的芯片没有人愿意买单,巨额的投入打了水漂。
消费者是不会在乎芯片是国产还是进口的,消费者只认产品好不好用,你要想用高价卖一个性能不好的芯片,哪怕打个爱国牌、国产牌,消费者也不认可。
芯片还是所有制造业中复杂度、分工程度最高的产品。不要说一个企业,就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可能在一国之内把一个芯片完整生产出来。
芯片是全球大分工的产物,是世界上所有*秀企业合作的结果。
OPPO也只是从事芯片设计,生产还是交给了台积电。在这一领域,想依靠某一个企业突破就能够改变全球分工的格局,几乎不可能。
小米也同样尝试过自研芯片。
2017年,小米发布了投入巨资研发的自主产权的芯片——松果澎湃S1芯片,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在华为之后,第二个自主研发的芯片。当时的米粉欢呼雀跃,雷军同样信心满满,但最后事实却很残酷。
*代松果澎湃S1,在工艺制作方面相比于其他厂商的芯片,是相对落后的。这造成了其手机续航能力不足和持续使用发热。
安装了自主产权芯片的小米5C,发行价格只有不到1500元。雷军曾说5C只有卖到3千元,小米才能回本,而现在看来,小米的*代芯片早已失败了。
2018年的9月份,小米签署了与阿里的中天微进行了芯片合作项目,也就是说小米已经放弃继续研发新一代的芯片。
现在的小米,也只是在自己研发电池芯片。因为这条路,太难了。
4
更难的是管理
对于企业来说,不是花钱就能达到目的的,也不是花钱就一定有创新成果的。很多人很喜欢谈企业花了多少钱研发,认为这样的企业就一定有前途。
但死在研发上的企业不计其数,大家不过只看到少数靠研发成功的企业,这叫幸存者偏差。
把华为排除在外的话,OPPO的自我研发实力在国产手机里算是不错的,但是这家企业的研发基因在半导体行业中就不够了。
华为能在手机行业里有巨大的创新,是因为在电信设备上的研发实力,让其拥有了强大的研发能力和企业研发基因。
OPPO为了自研芯片,从各个半导体厂商挖来了大批人才,但并非找的优秀人才多,就一定能出好产品。
来自不同厂商的人才,有不同的企业文化和组织文化,如何形成合力,真正面向消费者需求,打通高效创新的路径,其实是很不容易的。
阿里今天相对过硬的研发能力来源于当年对万网的收购,而不是仅仅靠自己组建。
站在分工的角度,不同的企业也各有所长,一家企业想把产业链上下游全部搞定,更是不可想象的,透过合作互助,找到优秀的专业公司进行合作,或许才是更为高效的手段。
OPPO折戟自研芯片,不一定是坏事,或许OPPO能为中国手机厂商们带来一个新的启示,自己搞定所有的事,可不一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