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登录地址“ 下的文章
0728
7月一个平常的周末,原大众集团CEO迪斯正忙着在大众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的工厂进行视察。
还在一线忙碌的迪斯,并不知道自己将经历一场重要的人事变动。
一周后,迪斯刚从工厂回来几个小时,便被集团告知自己即将被撤换。根据会议结果,9月1日迪斯将正式离职,由保时捷CEO奥博穆接任集团CEO。同时,奥博穆还将继续担任保时捷CEO一职。
就此,属于迪斯的大众时代正式落幕。
一切来得很突然,但又在意料之中。从2015年离开宝马,加入大众集团后,迪斯这个“外来者”便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他带着大众集团走出“柴油门”,为了开源节流不惜大力裁员,并热衷于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
在迪斯的带领下,大众集团度过了关键的转型期,并成为传统汽车厂商中最热衷造新能源汽车的企业之一。这其中,迪斯和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频繁互动,还让马斯克去试驾了彼时即将面世的大众ID.3。
硬币的另一面是,在错综复杂的大众集团内部,权力斗争的故事一直在上演。高层频繁更换,正是明显的写照。
改革意味着利益的重新分配,迪斯的改革动了太多人的蛋糕,首当其冲的便是工会。去年6月,大众集团官网发布名为《监事会接受赫伯特·迪斯的道歉》,也正是这封公告将大众集团内部迪斯与工会的“斗争”公开化。
持续的内部斗争,伴随着频繁的出局危机,去年迪斯已经被剥夺了大众品牌CEO一职,仅保留大众集团CEO的职位。
这一次,仅有的职位也被罢免。距离迪斯的续约期还有三年,他和大众集团的故事即将结束。64岁的迪斯和85岁的大众,也都将进入新的阶段。
1
突然的出局
与法律顾问商议后,迪斯决定离开了。
德国当地时间7月22日,大众汽车集团宣布换帅,集团CEO迪斯将卸任。
消息是突然的。迪斯从听到消息到决定离开,只用了24小时。由于被集团单方面提前解约,迪斯将会获得300多万欧元全额薪酬(约合2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场长达7天的讨论。大众集团管理层早就打算在夏季休假之前换掉迪斯,只是一直在寻觅合适的接班人选。但迪斯并不知情,这期间他还在以集团CEO的身份忙碌在一线,为了大众集团的美国市场努力。
也正是这个机会,大众汽车集团两大家族召集8人监事会主席团,开始讨论迪斯去留问题。
最终,靴子落地,拉锯了许久的迪斯去留问题有了结果。大众集团新一任CEO由目前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接任,该人事变动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生效;此外,奥博穆将继续担任保时捷管理董事会主席。
事实上,这看似突然的出局,并不让人意外。
路透社援引Cox Automotive分析师Michelle Krebs的说法表示:“迪斯的离开并不令人意外,他的任期充满了障碍和争议。”
迪斯似乎与这个传统的燃油汽车帝国太不相符了。自2015年接手大众品牌、2018年掌舵整个大众集团以来,迪斯带领下的大众集团可谓是传统汽车厂商这一旧贵族圈子之中最激进的改革派。
激进的背后,是孤立无援的迪斯。2015年,迪斯刚刚在宝马集团CEO的竞选中失利,迪斯被大众集团“教父”皮耶希邀请担任大众品牌CEO。作为大众的“外来者”,迪斯过于激进的做法引起了集团内部的不满。
迪斯任职期间没有积累足够的盟友,他也变得越来越孤立,这也是最终离开的重要因素。Jefferies 分析师 Philippe Hou chois 也在一份报告中写道:“鉴于*执行官 Herbert Diess 近几个月来的边缘化程度,他的离职不应令人意外。”
按照外界的猜测,迪斯被迫出局的导火索是CARIAD公司的业务发展不顺利所致。
CARIAD是大众汽车集团软件开发子公司,前身是成立于2019年的Car.Software部门,负责大众汽车集团各种数字功能研发,包括车机系统、信息娱乐系统、自动辅助驾驶等。
据路透社援引的一位知情人士称,最终迪斯下台正与他领导的CARIAD公司有关:“CARIAD在他的任期内成立,但远远超出了预算,并且在推出新软件平台的目标方面也落后了数年。”
更重要的是,大众集团软件部门表现不佳,让旗下汽车品牌遭了殃。工会的负责人丹尼拉·卡瓦洛(Daniela Cavallo)认为,迪斯亲自负责的大众软件部门表现不佳,这也迫使集团的高端品牌,包括奥迪和保时捷只能依靠自己的软件系统,影响了生产进度。
软件方面不仅没有取得关键的进展,还导致大众自家的汽车品牌延迟推出重要车型。CARIAD成为迪斯下台的直接原因也不难理解。
据悉,迪斯离职后将以顾问身份继续为大众汽车集团工作,直到2025年秋季合同结束。但迪斯掌舵的大众时代还是落幕了。
2
大胆的改革,艰难的转型
不惧挑战,勇于改革是迪斯一贯的风格。“当我开始在沃尔夫斯堡工作时,我决心改变‘大众系统’——打破陈旧结构。”
也是因为这样,迪斯的掌舵始终伴随着大众的转型。
一位与他关系密切的人士表示:“迪斯在做出决策时,往往不会考虑同事们的感受。”他认为,展现出好斗的态度是“推动大众前进,确保集团未来的*途径。”
迪斯的“臭脾气”和特立独行让很多人无法接受他的工作风格,就连过去宝马同事也表示,迪斯张扬的性格是当年角逐宝马CEO失败的一个原因。
作为职业经理人,迪斯是*个人色彩的改革派。他可以在权力斗争时扔毛巾,也是业界有名的“成本杀手”。
回想迪斯上任时,正值大众经历了一场耗资300亿欧元赔偿的“排放门”之后,急需回血。皮耶希曾公开表示,请迪斯来,就是看中了他在成本控制方面的能力。
迪斯没有让皮耶希失望。2016年,在迪斯的带领下,大众汽车集团曾宣布在全球范围内裁员3万人,这将帮公司减少37亿欧元的支出。当然,因为烧钱,他也砍掉了皮耶希一手建立起来的辉腾产品线。
由于在这次公关危机中的出色表现,2018年,迪斯从大众品牌CEO升任至大众集团CEO,正式成为大众集团的*。
同年,迪斯又削减7000个工作岗位,并降低生产和各类行政成本。降本增效的结果是,大众累计节约了6亿欧元的成本,集团2019年财务状况得到改善。那一年,大众集团销售收入为2526亿欧元,同比增长7.1%,营业利润为193亿欧元,同比增长12.8%。
缩减成本之余,迪斯大力推进大众汽车往电动汽车方面发展。2020年1月,迪斯在大众集团全球董事会上吹响了号角,“(大众)要加速向电动化和数字化转型,否则将重蹈诺基亚在智能手机领域的覆辙”。”
迪斯更是为自己在任期间的大众汽车集团转型提出了一个目标:大众最迟2025年要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汽车的*。
自2015年迪斯出任大众品牌CEO以来,大众推出了包括ID.系列在内的多款电动汽车,这也带来了连年增长的销量。2019年,大众的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万台,2020年突破42万台,2021年突破76万台。
迪斯这些步子迈得非常大,这自然动了很多派系的蛋糕,并站在他们的对立面。
这些迪斯心里都很清楚,但迎难而上的性格不允许他放弃。去年,迪斯在《大众如何转型》一文中写道,“在周围很多人支持下,我在几个领域取得了成功,但并不是全部,其中最重要的是在沃尔夫斯堡总部。”
最为激烈的矛盾莫过于迪斯与大众工会之间的纠葛。由于大肆裁员,迪斯很快失去了员工们的信任,并且遭到工会的强烈反对。工会认为公司应从管理高层找原因,而非裁员。要知道,工会代表占据大众集团监事会9个席位,具有很大的决定权。
去年,双方的矛盾再次被放大,还被正式摆到台面上。迪斯被夺权,被迫让出大众品牌CEO的职位,只保留大众集团CEO的职位,直接为如今的出局埋下了祸根。
一个细节是,2020年11月27日,大众工会在狼堡举行成立75周年庆典,德国前总理施罗德都专门到场站台表示祝贺,但迪斯却缺席了。
另一方面,软件业务的不顺利也让大众监事会对迪斯失去了信心。动辄数十亿欧元的投入,正如上文所述,这个被迪斯寄予厚望的业务未能如愿以偿。这期间,大众集团的电动化转型也难言多好,虽然销量在不断上升,但ID.家族去年在华售出约7万辆,与迪斯8万-10万辆的预期还有距离。
与此同时,多次将大众与特斯拉的捆绑,让大众监事会认为是在削弱大众汽车的地位。毕竟,这艘汽车帝国中的巨轮,已经行驶了85年,内部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贵族”气息。
既没有得到工会及员工的信任,也没有拿出让股东们满意的成绩,这个职业经理人的改革之路的确十分坎坷。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罢免之后,大众汽车监事会主席Hans Dieter Ptsch对迪斯的付出表达了感谢,肯定了他在推进公司转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他不仅带领公司度过极其动荡的时期,而且还实施了全新的战略。”
3
权力的斗争从未停歇
在德国的沃尔夫斯堡,大众集团已经屹立了85年,是德国最为知名的企业。而在这被称为“狼堡”的内部,高层的权力斗争从未停歇。
德国企业采用双层董事会制度,其中管理董事会由包括*执行官在内的高管组成,向监事会汇报,监事会由一名董事长及工会、股东代表组成。
在大众集团内部,大众集团监事会由20位成员组成,分别来自波尔舍家族、皮耶希家族、下萨克森州政府、以及劳工委员会,这些成员具有很大的权力。
即便是皮耶希在职期间,彼时因为家族纷争,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全体成员均退出管理层,公司交给职业经理人,皮耶希只得先进入奥迪,后来才掌管大众。
故事发展到迪斯时代,依旧如此。在迪斯之前,同为“改革派”掌门的穆伦也经历了被迫下台的命运。
迪斯和穆伦殊途同归的背后,是大众集团内部改革派的失败。
正如迪斯在《大众如何转型》中写道,“最重要的是,我们集团有一系列不同利益和政治议程,让这个已经是重大挑战的任务变得更加困难和复杂。”
“外来者”迪斯在许多关键节点上,始终都困于权力斗争,关于何时出局的传闻屡次传出。
过去两年,大众集团监事会至少已经就迪斯去留问题召开过三次会议,其频率甚至与集团业务议题频率相当。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2020年6月的一次人事变动。
彼时,迪斯刚刚向大众监事会提出了续约申请,希望将本该于2023年结束的任期延长至2025年,从而让其能够继续带领大众集团完成改革。令他没想到的是,不仅这个申请被否,迪斯还被迫卸任了大众品牌CEO一职。
两个坏消息的背后,是迪斯与大众集团内部家族势力的关系降到冰点。
这期间,大众内部ID.3和高尔夫8的软件问题被大量曝光。迪斯在内部会议中告诉上千名管理人员,新车存在软件缺陷的机密信息是大众监事会成员泄漏出去的。这无疑彻底点燃了大众集团权力核心的怒火。
迪斯也意识到了危机。五个月后,迪斯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承认,今年夏天的监事会风波令内部对他改革大众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与此同时,迪斯与工会的斗争并未停止。
11月末,迪斯再次向大众集团内部提到续约问题。在长达三小时的会议后,迪斯没有得到他满意的答案。幸运的是,迪斯没有“下课”,但也没有获得续约合同。
迎难而上的迪斯并没有放弃为自己延长任期。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的拉锯战后,双方达成一致,大众监事会在2021年7月9日召开会议,投票表决通过延长迪斯的工作合同到2025年。
好景不长,迪斯虽然留任但被削权,迪斯将继续担任管理董事会成员,未来主要负责大众集团的战略方向以及量产品牌业务,并从今年1月1日起接任负责软件公司CARIAD业务。
权力更迭之余,是以保时捷家族为代表的监事会不希望迪斯在董事会拥有过大的话语权。
雄心勃勃的迪斯带着大众集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在错综复杂的集团内部,迪斯并不能独善其身。随着改革派迪斯的卸任,大众集团或再次回归传统。
在大众集团做出上述宣布之前两小时,迪斯还发布了一张准备休假的照片,“在经历了2022年非常紧张的上半年之后,我们许多人都期待着一个当之无愧的暑假”。
7月23日晚间,迪斯还在Twitter上发布一张照片。在照片中,他站在一辆大众的电动面包车旁,带着他标志性的微笑。
如今,这位勇于打破常规的大众集团CEO卸任,作为职业经理人,他也将开启下一站。
0726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14日消息,亚培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已完成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龙盛集团和华峰集团等公司共同投资。亚培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茂金属聚烯烃产品、全合成液体新材料工艺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本轮融资,亚培烯将用于年产1万吨聚α-烯烃(mPAO)基础油原料工厂的建设,加速IPO布局。
中国智造“硬科技”实力不凡
亚培烯科技的核心技术是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及生产、溶液法工艺开发和聚烯烃产品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核心产品是全合成液体新材料聚α-烯烃(mPAO)。mPAO是新一代全合成润滑油的新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风力发电、高铁、航母、核动力潜艇、重载车、重型装甲坦克以及采矿、远洋船舶、钢铁、水泥行业等重要工业、军事装备上,也是食品制造及制药领域的原料之一。目前,高端mPAO产品严重依赖进口,亚培烯能实现高性能mPAO技术及产品国产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彻底解决了关键原料被国外“卡脖子”现象,保障了基础油原料的及时供应,亚培烯当之无愧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让中国技术引领世界,不受制于海外进口”是亚培烯创始人魏东初博士的创业初衷。魏博士在美国学习和工作近三十年,获得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有机化学的博士,拥有厚实的科研背景和创新、国际化的思维,他的核心团队皆拥有丰富的新产品从实验室开发到中试和商业化生产的经验,尤其是在茂金属聚烯烃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商业化经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亚培烯已经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6项,中国和PCT发明专利实审14项,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产权。
亚培烯早已成为中石化和中石油商用茂金属催化剂的专业供应商,并于2020年5月完成百吨级mPAO微通量催化聚合中试验证。亚培烯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在2cst—100000cst范围内生产出任一黏度等级mPAO产品的公司,还开发出了乙烯齐聚制备高级线性α-烯烃(简称LAO)技术等生产技术,弥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短板,并研发出全球范围内紧缺的超高粘度mPAO,获得业界的关注。
图2:亚培烯的中试生产线
如虎添翼,未来可期
硬科技及创新材料领域一直是资本关注的热点,此次投资亚培烯的几家资本方是化工行业的优秀企业,其中浙江龙盛是世界染料化学品的龙头企业;中欣氟材是一家主要从事氟精细化学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华峰集团是一家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化工新材料中国500强企业。 此次强强联手投资亚培烯,齐力为这家具有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注入强劲新动力,也助推了“中国智造”的创新材料驰骋世界舞台。
魏博士表示:此轮融资更好地支持了亚培烯在技术研发及生产领域的持续投入,将会用于1万吨规模mPAO示范装置,工厂在上虞化工园区,目前已完成设计,项目正在审批过程中,并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mPAO基础油原料工厂的建设。 今年将集中力量在上虞做好万吨级示范装置的开车运行,同时推进乙烯为原料的LAO产业化项目,争取能在2023年度完成2万吨乙烯齐聚项目落地,并计划在2025年通过科创板IPO募集资金,建设10万吨/年的生产项目,预计到2027-2030年,完成20万吨/年的生产线落地生产,届时总销售额将达100亿左右,增长迅速!
亚培烯的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高品质合成油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内核”。比如,mPAO 是航空润滑油领域的重要原料,几乎所有飞机的发动机都需要使用高档的全合成润滑油和润滑脂。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级,对于mPAO来说就是一片开阔蓝天!mPAO也是汽车和军事装备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全球的刚性需求巨大。
据悉,国外mPAO(聚α-烯烃)的工业化生产及开发应用也只有十来年,属于紧缺产品,而中国市场的mPAO大部分依赖进口,亚培烯的产品开发贯穿了从研发到生产到交货的全过程,品类宽泛、品质优异,生产成本和售价极具竞争力。
mPAO作为高性能环保节能润滑油的关键新材料,相比原先的矿物油和PAO性能更卓越,可使用在高度严苛的应用环境,起到润滑保护作用的同时,更节能环保,符合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环保政策,也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于低排放、低污染、高品质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亚培烯可以针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环境和要求来研发、定制适用的合成基础油mPAO,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许多海外的买家已经向亚培烯发起订单及合作需求。未来,亚培烯还将不断升级技术平台,创新研发出更多品类的高端全合成基础油,可完全替代进口,让全世界都能用上“中国油”。
0724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近日,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速源控股、长沙麓谷投资、民航股权投资基金、蒲公英私募基金、国融大量私募基金共同完成。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芯片研发、人才建设、市场推广、产业布局等体系完善。
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芯片和识别溯源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7/496598.shtml
0723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22日消息,近日,上海芯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芯聆半导体)宣布完成Pre-A轮融资。本轮由瑞声科技领投,瑞瓴资本跟投,天使轮老股东经纬资本加投。本轮融资将用于车规级Class D功放芯片的开发量产,以及持续的研发和团队投入。
芯聆半导体成立于2020年7月,公司主要研发、设计、销售高端混合信号芯片。核心技术人员是国内资深的混合信号类功放设计专家团队,具有15年以上的行业经验。公司对车规级功放芯片的设计、工艺、封装、认证、市场渠道等都有多年的积累,研发人员占比80%以上。在成立不到一年时间里,芯聆半导体的多通道车规级Class D芯片已正式流片。芯聆半导体联合创始人万义表示,公司的芯片满足AEC-Q100标准,是一款高效率、高可靠、高音质,低EMI的音频功放芯片,可广泛应用于新能源车的影音娱乐,外置音响,AVAS等车内不同场景,芯聆半导体也同步在推进系列相关芯片的设计开发。芯聆半导体计划在1-3年内完成汽车前装的多款功放开发,并形成车规级的产品线。
瑞声战略发展总监马岩表示:“芯聆团队在车载芯片领域有非常深厚的积累,我们非常高兴和芯聆达成相关战略投资及合作。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快速发展演进,沉浸式声学势必将成为提升消费者驾乘体验上至关重要的一环。作为车载领域系统级声学方案提供商,我们相信双方的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的能力以及深化产品方案上的协同合作,为客户及终端消费者提供更多样和优质的声学体验。”
瑞瓴资本管理合伙人赵鑫表示:“芯聆半导体是瑞瓴资本从项目设立就开始孵化的项目。我们高兴的看到,这支高效率团队在短短一年时间里就完成了从0到1的车规芯片流片,而且产品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我们相信芯聆将会成为车规芯片领域中的重要力量。”
经纬副总裁童倜表示:“在车规模拟芯片领域,音频功放是增长空间大、技术难度高的重要产品。芯聆团队具有多年的相关积累,并在创业后快速流片产品。祝芯聆快速完成后续量产落地工作!”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7/496594.shtml
0720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5日消息,杭州晟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晟视科技”)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邦明资本、浙大创新院(浙江大学科技成果投资转化主平台)跟投。本次融资款项将主要用于公司心血管领域诊疗软件的注册以及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研发与临床注册。长海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晟视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通过全球领先的血流动力学检测、计算仿真、体外模拟实验平台与技术,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无创、精准的心血管领域辅助诊疗产品和急重症机械循环辅助系统。晟视科技CTO魏润杰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从事流体力学研究20年。核心团队成员中的吴鹏是清华大学硕士,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现任职于苏州大学人工器官研究所。COO黄似泰毕业于日本常叶学院滨松大学,主修国际经济。
晟视科技目前主要涉足的是心血管领域,目前有多个在研产品和储备产品,包括冠脉狭窄情况判断软件以及机械循环辅助产品等,并在在冠脉、大血管和结构性心脏等临床应用领域储备了系列无创精准诊疗产品。
此外,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ECMO装置需求进一步得到临床的重视。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全国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均须配备ECMO,我国对于ECMO的需求年增长迅速。但ECMO核心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这也意味着我国在机械循环辅助高端医疗器械的使用方面面临的困局。
为此,晟视科技依托公司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和实验模拟测试技术,独立设计研发出数款中、短期机械循环辅助产品,能有效解决该类产品常见的溶血、凝血、长期稳定性差等核心难点技术问题。据介绍,其产品核心部件均为全球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0720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5日消息,设计师运动服品牌OMG于近期完成数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由梅花创投独家投资。
Z世代对运动着装产品审美要求越来越多元化,不仅要求产品具备功能性更需要具有时尚感的运动服饰,创始团队观察到市面上男性运动服饰都偏基本款且变化不大,健身爱好者年龄越来越年轻,越来越多的男士去健身,但市场上有限的健身服品种根本无法满足他们的既有功能性又兼具审美的需求。OMG以更自信包容的品牌理念和时尚感兼备科技感的运动服成功俘获大批男性消费者,改变了运动衣单色基础款的传统观念。
OMG运动创造出能够从健身房、瑜伽教室无缝过渡到其他场合的运动装,其运动服兼具高性能科技和时装设计感,将运动穿着体验和都市时尚生活有机相融,大大改变了原始运动衣只存在于健身房、运动场的单一场景。
前瞻数据产业研究院数据
市场研究公司Allied Market Research 的数据显示,到2024 年,全球运动服装行业的价值预计将达到近5470 亿美元。
但与MAIA ACTIVE、MOLYVIVI、暴走的萝莉、粒子狂热等更多专注于女性市场的品牌不同,OMG选择了差异化的男性定位。在创始人看来,男性功能运动领域是相对有机会的市场。在男性运动健身市场,UNDER ARMOUR功能心智较强,而OMG瞄准了对时尚设计更有要求的消费群体。
OMG的运动服融合了高性能科技和时尚简约的设计风格,兼具穿着体验和款式设计感。创始人看来,男性+运动潮流是非常好的切入点,服装运动化,运动潮流化是巨大趋势,这正满足世代年轻人潮流需求。
OMG最近推出了PRO+进阶系列产品,PROTECH+产品线是OMG在原有运动功能线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服务于对运动功能性和品质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
所有这些都是在"ONMYGAME "自信、性感、包容”的品牌理念下设计诞生的。而自信、包容、多元化正是Z世代的标签之一,相似的理念极易让OMG和Z世代碰撞出火花,产生认同感,获得更多机会!
OMG在几乎未做大幅推广的情况下,今年GMV仍逆势上涨,同比翻倍。预计2022年3月,OMG的女款产品也将上线,届时其品牌将面向更广的消费群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预计在明年,OMG也将会向线下进军。
OMG不仅在国内市场活跃,还是少有的在成立2年多时间就布局海外的品牌之一。线上,OMG已开出面向日本、泰国、美国的多个独立站,线下则以经销商的形式入驻当地购物中心,OMG海外的第一家线下门店开在泰国曼谷的暹罗中心。
据创始人透露,今年海外营收将占到OMG总营收的10%,2022年OMG将进一步扩大在海外的投入,明年计划将海外营收占比提到20%左右。
同时,对供应链的把控也是OMG作为一家新品牌为人称道的地方。与跨境电商独角兽shein类似,OMG从创立伊始就坚持“小单快反”的柔性供应链体系,2020全年滞销库存占比1.26%,行业平均水平则在5%-10%。
创始人曾任职于国内顶级设计学院,在正式推出OMG运动品牌前,创始团队为上百个服装品牌做过全案设计。同时,OMG和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深入合作,在功能性面料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产品设计创新、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有多年产学研积累。
0716
*近,管理学教授陈春花与华为的纠葛成为了财经媒体的热点。
7月6日,华为发表声明称,近期网络上有一万多篇夸大、演绎陈春花教授对华为的解读、评论,基本为不实信息。华为在公告中强调:“华为与陈春花教授无任何关系,华为不了解她,她也不可能了解华为。”
当日,陈春花教授给出回应,说明这类文章并非自己所写,华为仅是其学术研究案例之一,并表示将聘请律师对此类侵权行为维权。
本来这是一个普通的企业维权行为,但因为事件的另一方陈春花是有名的管理学专家和财经领域KOL,所以各大网红也纷纷发声,有人力挺华为,也有人声援陈春花。
在众说纷纭之间,原本界限清晰的事件,却因参与人数众多,*终演变成了一场“网络大混战”。
虽然人们无法记住网络上一万多篇关于陈春花与华为故事的文章,也不清楚陈春花在这其中参与了多少,但在陈春花自己运营的账号“春暖花开”中,谈及华为请陈春花做军师或者陈春花解读华为的文章就有近40多篇。
*早一篇就是流传度颇广的《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这篇文章发布于2017年1月,文章里写了任正非亲自当司机,把陈春花引到会议室交谈的细节。这也是后来网络上出现一万多篇“陈春花做华为军师”文章的*初由来。
从开通自己的微信公众号“春暖花开”并发表文章这些行为来看,陈春花很早就意识到了网络传播及自媒体的重要性,并且积*做相应布局,后期更是成立了“知室”这个学习平台。
说到底,如今网上这一万多篇文章是怎么回事,陈春花教授在背后有没有推波助澜,现在答案还真是一个未知数。
但*能确认的是,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专家“爆雷”,说明专家想蹭知名企业做培训生意的这条路有可能走不通了。
1
陈春花“神话”的背后
*近五年来,陈春花在管理学领域颇为知名,尤其是她提出的“组织共生理念”,由于适合互联网化企业的发展以及OKR管理体系,因此被很多企业家推崇。
公开信息显示,陈春花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北京大学王宽诚讲席教授等。由于2017年她写的《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披露了自己跟华为的关系,自此后她的名字频繁地与华为联系在一起,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请她讲课、做咨询,或者邀请她担任企业顾问。
颇有意思的是,某些挂名“北大”相关的自媒体账号,也因为这段经历吹捧陈春花。
“据行内的价格,请陈春花老师讲一场课大概在10万左右。”某知名管理培训机构负责人陈响对「创业*前线」表示,“陈老师行程要超过三个月的时间来预定,而且一般预定之后不能更改。”
实际上,梳理陈春花的经历就会发现,2017年是一个分水岭。
在2017年之前,陈春花顶着教授和MBA导师的名气,在珠三角地区参加调研和参与企业的咨询,在业内拥有一定的影响,但还没有覆盖全国的能力。
这期间陈老师被外界记住的经历,是她出任六和集团的总裁,乃*在六和与新希望合并之后,为刘永好的女儿上位担任过一段时间CEO,做的是保驾护航工作。
这也是许多制造业企业家愿意找她做咨询或顾问的重要原因,毕竟她有过实操经验。
然而即使这样,陈春花当时的热度远不及现在——在2017年,她投身自媒体创立了自己的账号“春暖花开”,《与任正非先生:围炉日话》一文让她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与日俱增。
而后来一系列相关的报道以及一万多篇其他自媒体的解读,彻底把陈春花捧上了“神坛”。
随着名气大涨,陈春花在工作中也收获了丰厚的经济回报——根据介绍,她的集团内训半天收费20万元,公开课三天每人10万元,还有和各大知识付费平台、营销号合作的线上课也卖得不错。
毫无疑问,陈春花已经从一个“职业经理人+顾问”的角色,迅速转型成管理学领域的红人和意见*。
“实际上,我这两年接了三个邀请陈老师讲课或者咨询的单子,付费的企业和主要领导,看的还是陈老师成为华为军师的经历,以及她对任正非的影响力。”陈响向「创业*前线」透露。
实际上,企业家挑网红大V来讲课也有一套标准,*起码授课者曾给真正的头部企业做过咨询,如果有相应的成果则更有说服力。
这也是陈春花一节课开价10万元,仍有不少人趋之若鹜的原因,毕竟这可是“任正非的军师”。
站在行业人士的角度来看,陈响认为如果抛开华为的影响力,陈春花这两年在培训和企业咨询领域,可能没有当下这么高的成就。
“严格地说,陈春花是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专家,所以企业的这方面问题她肯定有办法(给出相应方案)。但现在很多时候,她大谈特谈技术革新和营销革命,而且说得斩钉截铁,某些观点在相关领域的专家听来,就觉得贻笑大方。”陈响说。
在陈响看来,陈春花很有能力,但能不能承担起现在这么高的名气,还是一个未知数。“绝大部分都是陈老师自己包装出来,而这一套现在在企业咨询领域已经有了成型的模板。”
2
包装专家的套路
实际上,在抖音带货直播爆火之后,越来越多的培训专家开始依靠直播带货卖课作为主要的变现方式。而不断地拓展自身名气,连接更多的观众和准用户,就成为他们日常工作的重点。
“对于专家的包装以及IP的处理,就是各咨询公司*重视的内容,而这一块现在已经有了成型的模板,照着做就行。”陈响进一步解释道。
据他所知,抖音上有很多管理类的专家都是被签约公司包装出来的,或者有的是自己独立干但也找了公司帮助来包装。
在他看来,网络视频时代尤其是短视频时代,想要树立个人IP不外乎是15-20个短视频就能做到的事情。“抖音上有一个特别爆火的营销专家,公司给他建立了将近200个矩阵号,每天都会发送超过800个视频,内容绝大多数都是他在讲课中一些观点和流程。”
关键的是,这么庞大的信息量“轰炸”,很快所有刷到这些内容的用户就会被吸引,成为这些账号的关注者,进而潜在认同了这位专家的身份。
“但其实你要去仔细看这位专家的介绍,就能发现他*主要的名头都是在协会或者是某一本杂志担任所谓‘*经济学家’,或者是被认证专家的名义,甚少有在学术机构担任博士生或者硕士生导师的经历,也没有大企业担任职业顾问或者是职业经理人的经历。”陈响说。
陈响表示,这种包装只能给别人提供一部分的权威认知,真正让这样的专家产生权威性,一定是在内容上要跟企业进行捆绑。
“这位专家在自身的直播中不只一次提到了华为、联想、IBM等等企业,通通都是以研究对象或者咨询对象的名义进行的分析,而且大篇幅多次数的提及,引导观众建立对专家权威性的认知。”陈响说。
他进一步介绍,这在培训企业中已经形成规范,被很多行业人士称作“借船出海”。
某大学MBA导师刘烨则对「创业*前线」表示:“这位专家在学校里讲课的时候很正常,但在接受第三方的邀请,尤其是培训公司的邀请去做商业授课或者咨询的时候,培训公司的要求会非常复杂。”
据他透露,培训公司都要求他把自己做过咨询或者研究过的企业列出来,而且要把大企业列在前面,甚*哪怕跟项目组的人一块去的这些企业,都必须放在*前面讲,还要详细分析。
“比如某大型制造业企业,我是跟几名教授一块去的,是企业邀请的项目组。但在培训公司那边的要求,我必须以主讲人的身份来讲这个案例,而且所有的功劳都必须放在我身上。”刘烨说。
刘烨一直对这种要求很反感,但没办法,目前市场的反馈就是这样,他不得不针对于培训主办方的要求做了一些调整。
但更让他感到不适的是,很多培训公司作为培训主办方,对他原本一节课的内容提出改进意见,绝大多数都是希望他增加很多小的案例和活跃课堂的内容,将原本一节课拉长成3-5节课。
原因也很简单,“据培训公司介绍,现在企业家判断专家的课到底能不能听,有一部分的因素是对一个专家的培训课程数量进行评估,培训课数量太少的课程会让企业家觉得专家不专业。”刘烨说。
这让刘烨在很多时候都觉得特别无语,而且大部分培训公司在宣传他们课程知识时,都会把他参与过的那些重大项目列成是他主导的,而且会打上“某某知名公司顾问”的头衔。
这样操作几乎已经成为市场的日常,但刘烨依然感觉不太适应。
3
小心被流量反噬
“抖音*成功的卖课老师‘章老师’,是一个看起来特别普通的人,但他成功的案例已经成为很多培训公司研究的对象。现在企业培训领域完全是一个拼名气的时代,这个老师随随便便一天就能卖出去几百份线上课程,而他的视频无一例外,都以自己曾作为‘麦当劳中国高管’的名义开头。”陈响对「创业*前线」表示。
目前,打造培训师的IP和提升名气是各家培训公司,尤其是企业管理领域培训公司的核心认知。
这次陈春花遇到的“突发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被打造出的过高名气所反噬。
毕竟,根据报道,陈春花注册有多家公司,这些公司每年围绕其个人IP的商业创收高达亿级规模,而在这个生意链条中也绑定了不少图书出版商与培训机构。很多对陈春花与华为进行不实鼓吹的文章,多是围绕陈春花这个生意链条上的产物。作为*大的受益者,陈春花或许很难完全与这些文章撇清关系。
现在有一个用得很多的词叫做“流量”,“流量”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名词,内涵无非就是“名气”两个字。
名气是个“好东西”,现在大家都知道,影视明星、体育明星之所以接个广告动辄收入几百万上千万,无不与此有关。以前做生意讲究“一本万利”,现在做生意讲究“一名万利”,成本更低。
现在的学者(尤其是经济学者和文化学者),频频在公众面前露面的不少,其本质上是商人还是学者,恐怕大众要仔细分辨才行。而名气这个东西,到底是因为自己的实力带来的,还是因为炒作带来的,恐怕也需要仔细分辨才行。
中国有一句*的谚语:“德不配位,必遭其殃。”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当一个人的德行与能力不足以占据很高的地位与名声时,*终必然会被这种地位与名声伤害。
换言之,盛名之下,其实难副。目前,大多数的网红专家,大概都配得上这句话。当这种声名没有能力、品行等根基的支撑时,*终落得名誉扫地便成为了必然。
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手段,哪怕一个专家的名气再大,也要看其实践或培训后的市场反馈。因此,衡量一个网红专家到底是不是“真的专家”,还要看其真实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否则“翻车”不过是迟早会发生的事。
0715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近日,上海超致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完成B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万安投资。
超致半导体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功率器件的半导体设计公司,是国内首家多层外延工艺高压超结MOSFET、碳化硅功率器件、超结IGBT产品供应商。公司开发了全球首个超结IGBT工艺,是目前在硅基功率半导体上为数不多的重大创新,实现了在硅基成本下性能的显著提升。超致半导体已经形成了工业、车规、高端消费电子为主体的客户结构。
对于此轮融资,万安投资表示:万安投资是超致半导体的最早的机构投资者,公司经过多轮产业机构的对其投资,目前万安投资依然为持股比例最高的投资机构。此次继续加码投资,体现了万安投资对超致半导体未来发展的持续看好。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7/495906.shtml
0713
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有效,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不断释放更多可持续的增长势能和潜力,继续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其中,以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复苏、重塑竞争优势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力量。作者 子蕊
在此背景下,第一新声将于2022年1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数字中国-2021年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年度峰会”,同时将在峰会期间发布“2021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系列榜单”。
此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数十位深耕行业领域的专家,目前已确认出席的嘉宾有证监会原司长黄运成、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倪国华、中科院计算所博士高级工程师李明宇、云智慧首席增长官张雅娴、十方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劢、叮当快药CTO于庆龙、明略科技高级副总裁刘静、盈动资本创始合伙人项建标、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张予彤、光速中国合伙人王国栋等众多重磅嘉宾。
数字中国峰会拥有高质量的参会主体,我们已面向独角兽、瞪羚企业(未来独角兽)、新锐公司等超2000家不同阶段的企业CEO、CIO、CMO、CTO等核心高管启动了定向邀请,数百家企业高管已确认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峰会的亮点有:
300+CXO 高质量参会人员
围绕独角兽、瞪羚企业(未来独角兽)、新锐公司三大阶段,超过2000家不同阶段企业的CEO、CMO、CTO、CFO、CIO、CHO等核心高管,通过定向邀请、媒体宣传、渠道推荐等方式邀请300-500名企业CXO参加。
年度企业榜单 重磅发布
此次峰会期间【第一新声】将联合【天眼查】,并邀请中国时尚行业CIO联盟成员等甲方高管、投资合伙人担任评委,重磅发布2021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系列榜单。
新科技 新赛道 新机会
“高科技高成长”核心逻辑,聚焦RPA、Martech、低代码/无代码等新兴科技赛道,邀请国内头部企业创始人、产业甲方、一线投资人,展开分享新兴技术与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机会。
数十家媒体 持续传播
此次峰会将联合数十家全国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垂直行业媒体,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长期、全面推广传播,有效覆盖行业人群并产生长期、深入的行业影响力。
2022年1月15日-17日,数字中国——2021年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年度峰会将震撼开启,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系列榜单也将重磅发布,活动报名还在火热进行中。
具体活动请点击链接查看详情:https://www.huodongxing.com/event/9627475695023
0712
中国汽车产业的2021可谓一波三折。
前脚与时间赛跑制定“碳中和”规划,后脚又要应对原材料上涨、“缺芯潮”问题。在即将到来的2022年,随着“汽车外资投资全面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外资车企像特斯拉一样来华独资建厂。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国产造车势力准备好了吗?
不久前,在被称为“车企年末压轴大戏”的广州车展上,国产造车势力们表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相较于往年,今年广州车展国产造车势力纷纷亮剑力压合资品牌,长城沙龙机甲龙、小鹏G9、 岚图梦想家、坦克500等车型脱颖而出,成为媒体和车迷们关注的焦点,更是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火爆出圈。
回首这一年来国产造车势力的表现,还有很多亮眼表现值得肯定。
1
国产车势头迅猛,内销出口双突破
过去提到国产车,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low、难看、性价比低。相较而言,外资、合资车企却长期享受着“真香红利”。举例而言,前几天有汽车自媒体发文讨论赛博坦克300的定价问题,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质疑该车定价“过于自信”。其中一条持不同意见的评论称,“要是出自合资车厂又是另一番解读”,为此点赞者亦不在少数。
不可否认,国产车在早先时候的起步阶段三大件不成熟,在设计理念方面也存在借鉴模仿等问题。再加上品牌认知度低,始终无法在中高端市场打开格局。但时至今日,国产车无论是车机系统还是动力总成都有着质的飞跃,不仅有“丰富的内涵,更有一副“好看的皮囊”。
以设计方面为例,很多自主品牌纷纷重金聘请国际著名设计师操刀,为自家车型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比如比亚迪的设计师沃尔夫冈·艾格是从奥迪挖来的,长城聘请了曾在福特、宝马任职的皮埃尔·勒克莱克,广汽则是直接从德国奔驰总部高薪聘请著名设计师张帆。
此次广州车展,就能看到很多自主品牌的设计突破。长城旗下的沙龙品牌此次展出的车型机甲龙,一改近年来的“流线型”设计风格,棱角分明、外形硬朗,刷新了外界对长城品牌的固有认知。长安UNI-K作为长安引力系列的第二款车型,其外形也颇具未来感,扁平化头灯、带有悬浮效果的格栅“鳞片”,还有LED日间行车灯,让前脸设计相当有视觉冲击力。
除了设计理念出圈外,国产车的销量在今年也有显著提升。比如有“最强车机”支撑的小鹏p5,在开启预约后的53小时内就售出一万多单。小鹏汽车凭借超级单品策略站稳了中高端市场,而比亚迪的“车海战术”也有亮眼表现:从轿车月度销量排行榜来看,比亚迪秦和比亚迪汉均超过万辆,销量分别为30049辆和12838辆,刚刚上市不久的比亚迪海豚面向女性市场,也达到了8800辆,进入前五。在SUV榜单,比亚迪宋11月销量达到19697辆,仅次于特斯拉Model Y。
在海外市场,一些国产品牌也是捷报频传。截至2021年10月,国产品牌哈弗的在俄罗斯售出4803辆汽车,是同期销量的3倍。这其中,紧凑型跨界车Haval Jolion是增长的驱动力,昂首挺进了10月俄市场最受欢迎的25款车型榜。
另一个国产品牌奇瑞也展示了令人振奋的业绩。10月份俄罗斯市场上最受欢迎的25款车型中,有两款来自奇瑞。此外,吉利和长安汽车也有不错的表现。目前的俄罗斯市场,国产车的受欢迎程度已超越了三菱、马自达这样的老牌日系车,相信很快能够全面超过日产车。
当国产自主品牌“放飞自我”的同时,反观一些外资品牌却没有走出经验主义的老路。其中规中矩的表现,实在难掩国产车型的光芒。
2
智能化、电动化重塑行业格局,
“中国速度”弯道超车
当前的汽车工业格局,处在新能源技术与传统燃油技术的交叉口,新的趋势给了国产车弯道超车的机会。
对此,有业内人士曾用“行走的日本、跑步的韩国与飞翔的中国”来形容市场现状。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也曾发文指出,2021年1-10月全球广义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702万台;中国新能源车渗透率达总份额的51%,10月更是高达61%,占据全球绝大部分份额。
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引入特斯拉产生的鲶鱼效应。有了这个世界级对标对象,国产车企不断提升核心技术,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领域持续创新。再加上政府政策的相关扶持,极大地调动了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积极性。
在智能化应用方面,中国造车势力也表现出了非凡的“中国速度”。比如车载智能,特斯拉Model3存在不能设置唤醒词,语音识别率、语音助手的理解能力不完善等问题。反观国产车企,在这方面表现突出:一些国产车不仅可以识别出一些模糊指令,识别速度也比特斯拉更快,智能语音的多项交互功能都有着优于特斯拉的表现。
在“堆料”方面,我国自主品牌也是下足血本,给车迷肉眼可见的“物超所值”。
比如此次广州车展,不少国产新能源车型都搭载了激光雷达、超大屏、高性能智能座舱等,做了充足准备迎接智能化大潮的到来。可以说,在纯电标杆特斯拉最强的续航、性能、智能三个层面,一些国产新能源车已经不落下风。此外,为了提高面向未来的出行体验,一些国产品牌还自主研发出智能平台,打造面向未来的智能系统,如长城的柠檬平台侧重城市出行,坦克平台则强调专业的越野体验。再比如比亚迪e平台3.0,能够让车在寒冷的冬季保持高续航能力。
这些努力恰恰说明,中国车企已经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3
“新物种”频出,
互联网思维接入汽车工业,
互联网思维是个有些古老的词汇,但是对于汽车工业来说却是“活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直达用户,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企车企走出了固步自封的状态,开始以用户思维、用户需求为导向,指导从设计、生产到销售、售后的整个过程。
国产车新势力的蔚来,从名字就极具未来感,从产品到服务则都是以互联网思维运作。新能源车车主最大的烦恼来自于里程焦虑,而蔚来从用户需求出发,首创的电能服务体系NIOPOWER不仅能让充电方便快捷,更有三分钟换电功能,可以说是新能源车的一项重大革新。
再比如根据用户画像更精细化的互联网思维原则,长城、五菱宏光都推出了剑指女性的市场的欧拉好猫、宏光MINIEV。其中宏光MINIEV深耕用户需求,破圈的玩法、爆棚的社交属性让其成为“网红车”风靡全网,连续15个月霸榜中国新能源市场销冠。
在BBA、凯迪拉克“称霸”的高端市场,红旗系列凭借其出色的设计理念和产品定位强势入榜。国产车新势力的小鹏P7,则向特斯拉Model Y发起了最直接的挑战,不仅有着不逊于特斯拉性能、配置的高性价比,智能驾驶、智能交互、智能互联等特征,则处处彰显互联网基因,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中国车友中流行着一句话:没有国产车的崛起,现在还要二三十万买桑塔纳。国产车越来越智能、越来越出色,技术放眼全球都数一数二,甚至倒逼合资车企不得不改变。汽车行业内卷,受益的毫无疑问是消费者。随着年轻一代对国货的支持力度越来越高,如今的国产车已经全面崛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汽车工业将成为一个走出国门的“巨人”,用中国式汽车审美征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