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个著名的财经调查,估计很多人看过,《中国青年报》面向全国大学生就业调研,近7成的00后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达到年入百万。
现在这世道,新闻都像电视剧有上下续集。
最近12日发布的《2021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仅4.3%的202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过万,五分之一的本科生毕业起薪在4000~5000元之间。每十个里就有一人月薪不到3千。
我看了下评论区,嘲讽全开“被知乎忽悠瘸了”“知乎人均年薪百万,微博人均985”“年轻人有梦想,谁都了不起”。
说真心话,没必要嘲笑年轻人。今天,整个社会都在弥漫教育焦虑气氛。
01
设想下,一个中产家庭的00后,他的父母高校毕业,他从小背负希望,在鸡娃教育中成长。整个社会都在告诉他“书中自有黄金屋”“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亲戚是这么说的,老师是这么说的,报纸电视都是这么说的。
铺天盖地的课外班广告,向中产家庭制造焦虑:“您来,我们培养您的孩子,您不来,我们培养您孩子的竞争对手!”家长不得不投入畸形的教育军备竞赛,内卷卷到幼儿园阶段。
年轻人十多年的苦读,青春全部献给书山题海,终于考上一个985/211。换成谁,谁都会觉得必须赚他个年薪百万,不然,怎么弥补之前的投入。
长辈亲戚们告诉他,考上大学后,日子就轻松了,可以成为人上人了。然而就业市场给他回馈,只有不到一成的人能月薪过万。
这种社会现实和他之前脑子里输入的东西是完全相反的。
00后以为自己应该是社会精英、人中龙凤,十年内年薪百万,华宇注册开户结果他毕业后在北上广只能租15、20平米的房子,没有获得精英的生活,你怎么劝00后接受现实?
现在社会上灌输的教育观念大多是错的,严重高估教育回报率,仿佛一个人学历高,就万事大吉,money honey 自然 go my home。
网易内容频道的某70后编辑曾在饭桌上说过,他自己进入互联网行业工作二十年,工资涨了二十倍。这种直升机涨薪是罕见现象,时代的运气,个人的运气,大部分国家的人是一辈子遇不上的。
经济学家托马斯·索维尔做了一个调查,统计美国农工商各行各业。1970年代,事业黄金时期(取的年龄段是35至44岁之间)的员工挣的钱,仅仅比自己刚入行时候多了1 倍。到1990年代,涨工资幅度稍微高了些,事业黄金时期的员工比自己刚入行时多3倍一点,远远少于中国的成功人士。
进一步说,教育回报率这个东西,到底是因还是果,值得仔细思量。一些白领岗位并不需要啥学历,高中生也能干。
美国很长时间以来,会计营销等白领职业都不需要大学,你只要在专门的学校(类似中国的大专)接受训练,就能出来干了。而到了1970年代以后,大公司卡学历逐渐严格起来。这时候工作岗位稀缺,必须加一道门槛。
在中国有个非常典型的岗位——银行柜员。这个工种技能有啥难度?没有的。
但是08年之前,只招收名牌大学生,学历低了,银行看都不看你一眼。北京上海的银行,录用一个柜员起步要求就是211硕士毕业。
优秀人才就这样被废掉了,除了少数人进入银行高管层,多数在底层的柜员岗打杂。
今年的考公热也是如此,基层公务员岗位填写报告,报户口材料之类的琐事,没啥技能难度的,美国接近一半的公务员岗位是高中生。
现在的中产鸡娃,要是鸡出个比尔盖茨马斯克,也倒算是促进生产力,有益社会,但是通常鸡出个编制工。预计2022年有212万人考公,462万人考研,900万人考教,几乎60%多的大学生,加入了考入体制的内卷大军。
02
有人讲,中华民族有科举读书的传统。
其实呢,中国人爱学习、艰苦奋斗是被逼出来的,本质是低福利社会,缺乏保障。
一旦福利高了,大家就不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以前计划经济时代就是如此。城市国企子弟下课后就玩,青少年玩得很hight,不投身教育军备竞赛。
今天网上有个很著名的笑话。
新华字典:“小明考上了北大,小王考上了中专,我在商场当营业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其实,在八九十年代,商场营业员确实有前途,是个不错的职业。当时的工人阶级普遍高工资,北京三级技工和中学教师的收入相差无几。
因此国企工人子弟对考试并不上心,喜欢玩耍、体育运动,跟现代欧美式的宽松教育没太大区别。
结果还搞出了意外效果,体育事业有声有色,足球、篮球等运动特别繁荣。
1954年国家颁发《关于在政府机关中开展工间操和其他体育运动的通知》,根据调查统计,全国1191家厂46万工人,常参加体育活动占总数30.43%。
上海作为重工业基地,体育事业异常发达,工人热情地投入球类运动。1956年,全市共建7个产业体协和3395个基层体协,足、篮、排和乒乓球队共11918个。
其他城市的工人体育活动也不落后。在沈阳、武汉、天津等工业城市,建造露天灯光球场成为各单位、厂矿的一大景观。每到国庆节、劳动节等重要节庆,民众都要开展大规模的体育活动。
截至1989年,全国有各行业基层体协4000多个,有300多个大中型企业办了高水平运动队。
为啥工人武德充沛,体育能力max?因为他们享受高质量的生活条件。从出生到退休,企业办社会,看病去的单位医院,育儿的有单位托儿所,不发愁。
同样原因,城市的文艺生活也非常繁荣。
家长没有望子成龙的强烈意愿,父母实行宽松教育,允许孩子打球或者玩音乐。那种一定要孩子高考,上个名牌大学的家长,很少存在。
前几个星期,微博上有个民粹分子翻车了,他说电影《钢的琴》是小资产阶级情调。
评论区,网友当场打脸,告诉他,八九十年代的工人业余生活精彩,弹琴欣赏艺术,工人不是刻板印象里满手机油的大老粗。
03
从计划经济时代看出,只要福利有保障兜底,普通人很快就拥有自我,灿烂人生。所谓中国人刻苦学习,爱读书的泡沫幻影,立刻就破了。
现代欧美国家可以看作是超级大号的国企社会,福利扩大到全民阶层。意大利等国实行过特殊的劳动力补贴制度,它定期调整生活成本,将工资与通货膨胀挂钩。一旦物价上涨,劳动者获得一定比例的津贴补偿,这个制度被形象地称为“自动扶梯”(escalator)。学历较低的蓝领工作,也能获得安稳的生活。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北欧,通过税收等工具,调整社会各阶层,减小两极分化。在福利国家制度下,最穷的群体有政府保障兜底,社会气氛安逸,不崇尚竞争,没必要从小折腾孩子。
根据OECD的调查,2016年上海的十五岁学生平均每周花13.8个小时做作业,另外很多学生要上补习班。美国的高中生写作业为6小时,英国的高中生为5小时,而北欧为3小时,北欧不愧为福利天堂。
有本《爱,金钱和孩子》,最新前沿的教育问题著作,介绍了当前最新的西方育儿模式。书里做了问卷调查,墨西哥等贫富悬殊的国家,他们家长跟中国人一样极为重视勤奋,坚信“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墨西哥中产阶级赞成刻苦读书的比例在65%以上,在德国这个比例就小了,为30%,在福利制度最完善、两极分化最小的北欧五国,这个比例最低,在11%—17%之间。
在丹麦、挪威,国家正式义务教育要到7岁才开始,小学生在年满13 周岁之前不会收到任何成绩单。在一到三年级的课堂,孩子们甚至可以不坐在位子上,在教室里闲逛。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郊区的一所独立学校,教学模式非常独特,校方允许学生每周自己制定时间表,按其个人意愿决定修课数量。学生也可以制定和修改自己的学习目标。
宽松教育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创新水平,瑞典这个盛行佛系养娃的国家,在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中名列前茅。
04
说到底,欧美教育通向的最终结果是做大蛋糕,一个国家最聪明的人,用知识创造新的财富,不断涌现新的点子,为社会生产新的蛋糕,然后让全体国民受益。
有的国家,最聪明的那一批人读了书后,往现有蛋糕里瓜分,抢食,这种鸡娃模式又有何益。
我记得自己读书那会,大概2000年到2010年左右,还有媒体反思中国教育的弊端,填鸭式做题不利学生身心健康,提倡欧美教育。
现在压根很少人敢提了,稍微说两句,就会被“美国宽松教育不给底层出路”“中国高考最公平”的唾沫星子给淹死。
微博知乎上的一些贩卖焦虑的号,谈到国外,言必“日本阶级固化”“美国穷孩子不能出头、哈佛耶鲁一半是权贵精英”,还装模作样列数据,美国年收入超过63万美元的前1%家庭,入读常春藤的可能性比年收入3万美元以下的家庭要高77倍(华东师范大学田雷教授主编的《雅理译丛》)。
这些号不告诉大家,另一面事实——人家美国蓝领住大house,居住条件比北上广互联网企业上班的白领好多了,美国中西部农村一个穷人的消费能力吊打北上广中产。
华盛顿智库Action Institute曾经依据BEA的数据,对美国贫困户(即收入位于社会金字塔最底层的20%)生活水平进行了横向比较。
美国贫困户的商品和服务的消费,比世界多数发展中国家国民人均水平还高出3-30倍不等;
美国贫困户的人均消费水平高于全部OECD国家,也高于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人;
如果把美国贫困户人口(总数约6200万)单独成立为一个国家,就消费能力而言,该国仍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乡下人悲歌》那书的作者万斯,他说,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世界国际格局,是去伊拉克服役,看到了当地的人权状况和穷人的生活。万斯自己作为美国底层社会的孩子,从小到大那些唾手可得的现代化生活用品和服务设施,在国外是稀缺品,伊拉克有的地方,基本的水电都不能正常供应。
而早在2001年,低于美国官方贫困线的穷人家里都有中央空调和一个微波炉。2001年大多数贫民窟装有有线电视,并且还是两台。到了2003年,接近四分之三的低收入家庭拥有一辆汽车,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40%的家庭拥有两辆甚至更多辆汽车,官方贫困线以下美国人的人均居住面积超过欧洲人的平均水平。
漫威电影《小丑》刚上映的时候,美国人用它来发泄社会不公,底层怒火。但我们中国人看了后,感官却是:美帝真富强,主角亚瑟·弗兰克住的房子真大,不愁吃穿,还有医保,第一次去看心理医生,居然是免费的。
国内有自媒体号贩卖焦虑,担心欧美贫寒子弟不能阶层跨越。
人家老外需要中国人来操心?
真是幽默。
发达国家这种高福利模式是必然的趋势,一个良好的社会,应当是通过教育为社会生产新的财富,把蛋糕做大做好,让蓝领阶层的中专生、职校生过上体面生活,而不是拼了命内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名校高材生在为数不多的蛋糕里争个头破血流。
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功夫财经无关。如因作品内容存在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功夫财经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