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注册地址“  下的文章

华宇注册开户_投资中最昂贵的五个字:这次不一样

0311

近期,A股市场持续分化,消费、医药、科技三大主线依旧向好,其他不少板块却震荡不已,尤其是里面一些龙头个股,明明是人人看好的好公司,却跌个不停,持续考验着投资者的信心。

面对好股票持续下跌,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割肉,因为实在受不了内心煎熬,希望割肉之后一了百了。心理上也许得到一时的解脱,但好股票拿不住,长此以往,投资致富就成了一句空话。

A股行业大分化:有些处于牛市顶部,有些处在熊市底部

严格意义上说,2019年以来的牛市,仅是部分行业的牛市,还有很多行业处于熊市行情中。

以2010年以来的十年走势为计量区间,当前仍有不少行业市盈率的分位值低于10%,即市盈率水平低于十年来90%的交易日,处于估值区间底部;同时,也有一些行业市盈率分位值达到甚至超过90%,处于估值区间顶部。

2021年6月23日,房地产(0.2%)、建筑装饰(1.7%)、农林牧渔(5.9%)、传媒(9%)、非银金融(9.4%)等五个行业的市盈率分位值均低于10%,同时食品饮料(95.1%)、休闲服务(89.7%)、汽车(89.7%)等三个行业的市盈率分位值处在90%左右,出现明显的两极分化。

把A股放一边,我们先从投资理念上探讨一个问题,作为投资者,你是否认可以下观点,即长期来看,买入并持有低市盈率的行业,业绩表现会明显超过买入并持有市盈率处于高位的行业。

就理念论理念,我相信很多投资者都是认可的,大家都相信“低估买入并长期持有”是投资赚钱的不二法门,这也是很多人自称价值投资者的原因。

但若我们回归A股现实,当前房地产、建筑装饰、非银金融等行业的市盈率处于历史低位,你是否愿意现在买入并长期持有呢?

我相信一旦回归现实,很多人会犹豫起来,因为大家能轻易找出一大堆看衰这些行业的理由。比如房地产和建筑装饰业,投资者会说,受房住不炒、人口老龄化等因素影响,大逻辑坏掉了;再比如保险业,大家又认为,长期利率下行压制保险公司投资收益,互联网使保险产品竞争透明化,会拉低保险产品的承保利润,等等。

同样,从投资理念上,大家对巴菲特的“在别人贪婪的时候恐惧,在别人恐惧的时候贪婪”大加赞赏,深以为然;但2008年金融危机之下,股市跌得令人发吐,巴菲特发文号召大家买入股票时,却响应者寥寥,因为具体到当时的市场环境,大家能轻易找到一堆看空的理由。

可见,买入或持有不被市场看好的股票,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次不一样”

很多投资大师说过同样的话,投资中最昂贵的五个字就是“这次不一样”。

17世纪的荷兰郁金香泡沫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具影响力的投机泡沫事件,人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教训,包括任何泡沫都会破灭;100年之后的南海泡沫事件中,投资者认为“这次不一样”,结果泡沫照样破灭,大批投资者破产;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投机泡沫,投资者依旧认为“这次不一样”,结果依旧是泡沫破灭,大批投资者破产。

泡沫期如此,恐慌阶段也是如此。

就理念谈理念,投资者相信均值回归,相信树不会长到天上,相信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但回到投资现实时,总是能找到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相信“这次不一样”,直至付出巨大代价。三五年后,大家又会忘记教训,继续着“这次不一样”的故事,周而复始。

只有少数人能跳出这个怪圈,得以长期保持稳健的投资收益,这些投资者依靠的就是相信常识、相信均值回归。尤其在特定的时间点,不纠结于市场主流的乐观或悲观见解,而是从更高的层面、更远的视角来看问题,做到逆势而动。

如彼得·林奇所说:“每当我对目前的大局(big picture)感到忧虑和失望时,我就会努力让自己关注于‘更大的大局’(even bigger picture)。如果你期望自己能够对股市保持信心的话,你就一定要了解‘更大的大局’这个概念。‘更大的大局’是从更长更远的眼光来看股市。”

从这段话里可以看出,彼得·林奇并非从理性或逻辑的角度说服自己当前局势不值得忧虑,相反,他也认为局面令人感到忧虑和失望,只是为不受这种情绪影响,他用更长更远的视角来说服自己不恐惧。

归根结底,当市场陷入恐慌情绪时,卓越的投资者们并非从事实上去驳倒市场,而是把眼光拉长,用长期理性战胜短期理性,用简单常识战胜恐慌情绪。

回到A股,如果一个投资者持有保险股,当前保险板块市盈率处于十年来历史底部(0.9%)。站在长期均值回归的视角,现在正是坚定持有、等待反转的最佳时点,但如果着眼于行业基本面,很多难题短期内还未见答案,股价阴跌还看不到希望,似乎“这次的估值底部不一样”。

事实上,正是因为很多时候纯粹从逻辑分析层面不好抉择,投资者才需要依靠投资体系辅助决策。

跳出逻辑死胡同

任何一个投资体系,都含有很多机械操作的原则,正是依靠这些原则,投资者才得以从逻辑的死胡同中跳脱出来,把握更大的大局。

在价值投资体系下,均值回归是最核心的信念,当基本面、市场情绪与之相左时,价值投资者应站在均值回归这一边,否则便不可能拥有逆势持有的勇气。

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时,基本面看不到希望,股市更是一泻千里,此时的价值投资者抄底买入,并非从美联储救市政策中看到了希望,而是基于“均值回归”信念进行的机械式买入。说白了,并非因为本身产生了多大的信心,纯粹是因为股市跌得太惨了,所以出手买入。

霍华德·马克斯曾回忆这段历史,他有一只产品带有杠杆,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他曾经向一家养老金机构募集补充资金。霍华德从历史均值出发,向投资者解释此时注资的胜率,结果被一再追问“如果情况更糟一些呢”。

显然,此时的投资者已不在乎历史平均表现,在极端市场环境下开始追求100%的确定性,放弃了最基本的赔率思维。没有人能保证100%的确定性,结果霍华德募资失败,只好自掏腰包补充资金。

事后来看,霍华德赚得盘满钵满,但他却强调,事后正确不代表事前决策100%地正确。他决策时所能把握的,只是对均值回归的坚定信念,他坚信当时买入会有极高的胜率。

对投资者而言,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因奢求100%的确定性而走入逻辑的死胡同,真正重要的是始终保持怀疑主义。当悲观情绪滋生更大的悲观情绪时,投资者需依靠怀疑主义来召唤乐观主义;当乐观情况滋生更大的乐观情绪时,也需要依靠怀疑主义来召唤悲观主义。

同样,当前A股诸如保险等板块的投资者,在板块市盈率接近历史底部时,若还在纠结基本面的短期表现,何尝不是不切实际地追求100%的确定性呢。此时真正要做的是拥抱怀疑主义,用怀疑主义来召唤乐观主义,抱着“跌多了必然涨回去”的信念坚定持有,甚至逆势买入。

行情低迷,是价值投资的朋友

无论什么流派,炒股赚钱都离不开四个字:低买高卖。站在价值投资的角度看,低买高卖对应的基本面必然是短期悲观、长期看好,这样才能确保前面买入时价格低,后面卖出时价格高。所以,行情低迷,是价值投资的朋友。

当你持有的股票跌跌不休时,检查其基本面,反复研判其中长期发展前景,只要中长期前景看好,股价下跌,跌出来的正是买入机会。

所以,当你是对的时候,要学会坚持,多点耐心。最后,我们用菲利普·A·费雪举过的一个例子作为结束:

“我们让一个人在晚上8时的时候去看看月亮,然后告诉他,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会滑过天空。他会兴味盎然、聚精会神地去凝视月亮的运动,但却无法感受到月亮的运动。于是,他就这样凝神静气地看下去。

到了8时零2分,仍然看不到月亮的位置有什么变化。过了1分钟,还是没有任何动静,又过了1分钟,一切依然如故,于是他只好失望地放弃。

他觉得这种事没有任何意义,也没有任何价值。

但到了凌晨2时,再次仰望天空的他,却发现晚上8时零4分曾经让他等得不耐烦的神奇变化终于出现了。”

华宇平台官网_果壳生物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成都国生普华迈克IVD产业基金投资

0304

新芽 NewSeed 7月8日消息,近日,群体基因组研究与应用服务商北京果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果壳生物”)完成数千万元 A 轮融资,成都国生普华迈克IVD产业基金独家投资,本轮融资将用于持续强化果壳生物在群体基因组研究与应用领域的领先优势。

果壳生物成立于 2017 年 7 月,致力于群体基因组领域的“政用产学研”协同发展,基于芯片平台自主研发的ASA-CHIA芯片和GUOKE 50K芯片,广泛应用于临床新药的开发、科研队列研究、遗传病筛查及个人基因检测健康数据管理等领域

果壳生物于 2018 年 5月获得北京正唐嘉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1000 万元天使轮投资,搭建了高标准、高规范、高性价比的中央实验室,并依托于群体基因组 B2B 业务完成快速扩张。公司曾先后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广西医科大学、安贞医院等科研级群体基因组项目开展合作,与各色 DNA、安我基因等消费级群体基因组领域内头部企业取得规模化合作,实现了业绩高速增长。

本轮融资完成后,果壳生物将持续强化 B2B 供应链服务能力,增加技术上、中、下游的投入,优化产品及服务水平,以更快、更好、更安全的理念和资质为群体基因组项目赋能,推动技术及产品的革新。

成都国生普华迈克IVD产业基金执行事务合伙人周密表示:“果壳生物在群体基因组B2B领域内的商业模式探索张力和韧性令人惊叹。我们欣赏该团队勇往无前、开疆辟土的勇气,未来的精准医疗星辰大海,我们有理由相信会有果壳生物的一席之地。”

正唐嘉业董事长王威表示:“我们极其看好群体基因组在未来精准医疗体系内的核心地位,果壳生物的商业模式与苹果、特斯拉、小米很相似,待硬件基础用户数量突破瓶颈期,其软件营收将呈现出强大的复利能力,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想开奶茶店的中年人:被一点点拒绝,被小品牌套路

0226

从上世纪90年代起,奶茶产品引进内地,随后不断地更新升级,街边小店成长为连锁巨头,借助电商和小程序完成数字化转型;在资本的追捧下,首家上市公司奈雪的茶也已诞生,不知名的品牌更是层出不穷。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20年中国现制茶饮市场规模达1136亿元。其中,头部品牌依靠供应链、数字化和优越的位置,建立起了较深的壁垒;中部品牌蜜雪冰城、茶颜悦色、Coco等密集遍布各地;更多品牌在开店关店中一轮轮被淘汰。奶茶店越来越多,顾客却不够用了,如今的茶饮行业还会是一门好生意吗?《棱镜》尝试从行业、投资人、创业者各自的故事中寻找答案。

是为第一篇。

7月初,丁夏接到一个手机来电,号码显示为北京,一位自称是百度信息回访部门的女士提醒丁夏,她的手机号在后台显示标红了,意思是状态异常、正在被骚扰中。

丁夏心里想,最近一个月她留言咨询过奶茶加盟,陆续接到过一些推介电话,“不算骚扰吧。”

“有没有看好的项目?我们可以帮您去查查公司合法性。”对方仍旧热情主动。

“没有需要,你有什么事?”丁夏开始怀疑这不是客服回访。

对方不绕弯子了:“山东济南的一家公司,应该给您去过电话,**控股公司,很多人给我们打电话投诉过了。这家公司旗下没有任何一个项目是经过商标注册的,如果他们来电话(你)一定要去核实情况,防止上当受骗!”

说到这里,丁夏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虽然对方称为骗子的公司名她并无印象,但依稀猜出正在发生着什么——以餐饮加盟为生的招商公司正在“内卷”,揭同行老底抢客户。

对方接下来给出的“防骗指南”印证了这一点:“如果在网上找加盟,一定要看三个方面。第一有没有商务部的特许经营备案,第二有没有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守合同重信用公示,第三,一家正规公司人员规模一定要达到1000人以上,像五六百人的就属于皮包公司!”

十分凑巧,此前向丁夏兜售奶茶加盟项目的公司中,有一家公司的销售人员介绍公司优势时,恰好符合这三项。

这不是一次客服回访,而是一次不太成功的套路演出,观众是咨询过奶茶加盟的丁夏。

和丁夏一样,太多人想把奶茶店作为创业第一站了。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32.42万家奶茶相关企业,在喜茶、奈雪的茶诞生地广东就有5.41万家奶茶企业。奶茶相关企业注册量还在飞速增长,2020年新注册企业8.54万家,同比增长33%;今年前4月,又新增企业2.84万家,同比增长60%。伴随奶茶热而生的,一方面是包括快乐柠檬、一点点等知名品牌这几年迅速壮大,通过加盟形式开疆拓土;另一方面是一批快速招商(快招)公司滋生,依靠兜售五花八门的加盟品牌敛财。

丁夏的本意是赚钱,但发现自己正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被一点点们拒绝的中年人

想做奶茶店的念头在2019年萌生,当时丁夏在武汉汉街和北京三里屯都排队买过喜茶,那时有传闻喜茶雇人排队,丁夏的观察不是这样,感觉大多数排队的年轻人和她一样,就是喜欢好味道;因为可以玩手机、聊天,等候一个小时的过程也不太难挨。好产品不愁卖,她当时的想法很简单。

今年6-7月,在咨询了一些奶茶加盟项目后,丁夏的电话忙了起来。

这其实不是她设想中的奶茶店创业步骤。她告诉作者,原本的计划很简单:自己研究配方、要健康的,用原奶、真茶,租个20平米的街边店。

丁夏咨询了开水果茶店的朋友,租街边店的想法第一个被否定。“街边店不行,尤其是小区周边,没什么生意,顾客会纠结买15块钱的还是12块钱的。要找购物中心、步行街,人流集中的地方,花30块钱买一杯都不犹豫的。”

自制配方一样被否。朋友告诉她,好一点的商场是不可能让单个品牌进的,都得是连锁品牌,最好是知名的。

丁夏的目标变为中等价位茶饮连锁品牌,例如茶百道、一点点、Coco、快乐柠檬等。结果,一点点、茶百道压根没有给她面谈的机会,都要求加盟者在35岁以下,开店申请直接被驳回。

她打通了茶百道客服电话询问,“年龄可能放宽吗?”“不能。”丁夏一时语塞,这和她想象中的热情招商氛围完全不一样,茶百道客服一样沉默,让她一下子没了再讨价还价的动力。

丁夏开始寻找一些不太知名的连锁加盟商,形势瞬间逆转,太热情的招商一样让她招架不住。6月下旬,她在一加盟招商网站留下了咨询电话,两个小时后接到第一个项目推介电话。

“姐,你太有眼光了!这是我们今年主推的品牌,我们是北方最大的餐饮连锁企业。”招商经理滔滔不绝。这家山东公司为丁夏推荐了水果茶项目,一个她从未听过的品牌A,加盟费只要6万多,投资总额最低仅有10万,远低于常见茶饮品牌动辄三五十万的总投资额。

目前,头部茶饮品牌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都不接受加盟。中档茶饮品牌的总投资额均在30万以上。以快乐柠檬为例,5年加盟费10万、设备费8-9万、装修费8-10万、保证金2万、每月门店营业额的5%上交公司作为管理服务费,合计启动资金要准备30万元。书亦烧仙草需要合作费、品牌使用费接近6万、保证金1万、管理费5000元,设计、物料、设备费合计14万,装修10-20万,房租12万起,总启动资金要40万元起。

一比较,丁夏瞬间心动了。

套路满满的奶茶加盟公司

说服创业者加盟的话术中,一个重点就在于“价廉”。

招商经理语重心长的告诉丁夏,找加盟,要么找一个大品牌,要么找一个大公司。大品牌像沪上阿姨、一点点、书亦烧仙草投资要五六十万,回本周期慢。“你要不想投资那么多钱,就找大公司,像我们,找一个适合你的项目。”

在这家“大公司”,旗下品牌包括石锅饭、黄焖鸡、酱骨头、卤肉饭、小碗菜……以及六七个茶饮品牌,几乎涵盖所有流行的中式快餐形态。该公司主推的水果茶品牌A,据招商经理介绍,在全国已经有100多家店。而前两年他们主推的一款以数字命名的奶茶品牌,全国已有2000多家门店。

但来自地图及工商的数据不太支持招商经理的介绍:品牌A在全国的地址仅7处;各地工商注册信息中,包含A品牌名称的奶茶、冷饮店一共18家,含1家已注销;号称2000家的数字奶茶,实际有707家,但其中512家在业或存续,195家已倒闭注销或被吊销,它们多数的生命周期不足1年。即便考虑到有门店已签约但未营业,实际数据也与公司宣传的相去甚远。

不止这一个公司。来自全国的多位招商经理每天打电话催促丁夏去考察,给出的条件也越来越“优惠”:报销路费1000-2000元、签订保盈利协议、免费送设备、做门头有补贴、拉新客户奖励1200元……中间,就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这些公司之间互揭老底。

通过企业注册信息,丁夏联系到一位A品牌店主打听情况,获得的信息是,它是一个新品牌,品牌效应还没出来。“我们现在就是外卖,现在这个季节外卖应该还好。”据这位店主介绍,有四五十加盟商已经签约、筹备中,营业中的尚不足10家;公司宣称赠送的3万元设备不值钱,“也就是几千块钱的东西,保温桶什么的”。

如果丁夏选择加盟,她初期要缴纳的费用除了6万元加盟费,还有保证金、房租、设备费;选址由公司操刀,租金由加盟者自付;设备费2-3万元,近期有限时补贴可免交;每年还须缴纳品牌管理费4000元,同样有限时补贴可免交。招商经理们不约而同的强调近期才有的“优惠政策”,催促加盟者来签约:“只剩你家的区域没有区域代理了,你来考察,凭订票信息,我们先锁区,其他老板就拿不到了。”“100周年大庆,我们拿到了政府补助,分享给客户,补贴**元宣传费用!”

A品牌招商经理更是巧舌如簧:我们公司1000多人都是做加盟的,开店成功率达到80%以上。我们会跟你签一个保盈利协议,这是(其他)任何一家公司都保障不了。经理同时称,公司旗下有20多个在运作的品牌项目,不成功都可以免费更换一个,不用再交一分钱加盟费。

餐饮创业中,这些快速招商(快招公司)已然无孔不入。喜茶并未开放加盟,但早年在搜索引擎上,喜茶加盟信息铺天盖地;现在忙着打击仿冒加盟的轮到一点点、蜜雪冰城、茶颜悦色……快招公司瞄准所有在风口上的品牌与产品,旗下动辄一二十个品牌,总归要让“创业小白”入局。

套路满满的奶茶加盟生意,让丁夏开始无所适从。如果时间倒回10年前,开奶茶店会简单得多。数据显示,2011年注册的相关企业仅有0.31万家;到了2020年,注册量达到了十年之最,当年共注册8.54万家。奈雪的茶招股说明书引用了一组数据:截至2020年年底,中国约有34万间现制茶饮店。

5年前还是个好生意

其实无须回到10年前,时间倒退5年前,开奶茶店都确实有过好机会。

佳宇在生完第二个孩子后,从工作了近十年的外企辞职。当时是2016年-2017年,整个奶茶行业红火之极,“基本上开了店就赚钱”,她对作者回忆。

佳宇选择了一家初入内地市场、但扩张很快的品牌Y。Y品牌口味不错,是用真茶叶、水果调制,不是用奶精、植脂末勾兑,单杯价格在15-20元;因为在中等价位、性价比不错,品牌一年之间在全国新开了900多家店。

佳宇拿出50万,签下了所在区的代理权。她的下级是加盟商,她可以亲自在区域内开店,其他创业者也可以开店,但加盟费中的八成要支付给佳宇,两成给品牌Y;日常耗材物料由公司供给门店,采购金额中的5%返点给佳宇。

创业过程也不是全然一帆风顺。代理协议签约不久后,佳宇发现区域里两个热闹的商圈,都有品牌Y门店即将开业,公司没有告知她,她自己也没法再在这两地开店。凭借过去在外企的经验,佳宇做了市场调研、PPT去交涉,硬是让总部返还了十来万加盟费。

在一线城市,每间新开门店的加盟费是10万元左右,初期耗材费3万多,设备费数万元;门店月租金在一万至数万元不等;店员、店长工资在4000-6000元不等,店面大小不同,需要人力在两三人到六七人不等。

在生意景气时,这数十万元的投入可以在一两年内回本。

据佳宇回忆,同公司生意最好的一家门店,是2018年在北京朝阳区的一家小店,单月销售额创纪录的达到40万元;其他普通商圈的门店,单月销售在3-10万元,也都算是生意不错的店。在佳宇代理的区域,新开店面在没打广告的情况下,初期单日销售额最高达到八九千元,单月营业额约合一二十万元;不算特别火爆,但都是她满意的数据。

那几年也是全行业的爆发增长期,特别是高端产品。奈雪的茶招股说明书中就显示,高端现制茶饮市场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市场规模达到129亿,近五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了75.8%;国内茶饮连锁品牌约有1万个,其中连锁高端现制茶饮品牌约100个,平均每个品牌拥有门店24家。通过外卖实现的现制茶饮产品消费价值,从2015年的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284 亿元,年度复合增长率107.6%。

奶茶店太多,顾客不够用了

佳宇对四五年前的好行情记忆犹新,对近两年的生意很无奈。

在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因为区域内有太多品牌、竞争激烈,奶茶店生意开始不如早前,佳宇的店每天销售额只能到1000-2000元,周末3000多元。佳宇自己有三家店,如果单月销售额是10万元,佳宇的净利润能有一两万,但前提是堂食订单多、外卖订单少,因为外卖订单平台要抽成。

疫情期间,奶茶在内的全部餐饮企业生意一落千丈,恢复营业后,佳宇的店里单日销售额最低时只有几百元,完全覆盖不了租金、人工和物料成本。2020年下半年,商圈人气慢慢恢复,她的门店周末销售额恢复到2500-2600元,工作日1000多元,比2019年稍差,但总体上“还行,是能挣钱的”。

2021年春夏,预期中的饮品旺季“不旺”,反而不如2020年下半年。

“我有家店工作日能卖到六七百块钱,周末卖到1500块左右,(生意)真没少降。”佳宇说,“这样是不挣钱的。”

现在,消费者有太多奶茶店可选择了。佳宇记得2018年左右,周围有Coco、快乐柠檬;现在,又有了一点点、烧仙草、蜜雪冰城等。据她观察,生意最好的是定价不高的Coco和一点点。佳宇看不上有同行用茶粉、香精的配方,“我们采购茶叶是一两千块一箱,还有鲜奶、水果,真做不到它们的价格”;同时又羡慕它们的客流量、运营能力,“疫情过后消费降级明显,大家对于价格是很敏感的”。

天气热了以后,有门店的订单量还是上不来,佳宇跑去邻居商家问,发现为客流量减少发愁的不止她一家;负责测温仪的商场值班保安则告诉她,仪器上统计的每天进出商场人次确实少了一小半。

佳宇心里咯噔一下,奶茶的堂食订单才是最大的利润来源,如果客流量自此少了、只能依靠外卖,商家就是“待宰的羊羔”。

据佳宇介绍,疫情的时候,外卖平台提高了所有的点位费用。原来点位费用是11%-12%,也就是卖10块钱里有一元多给平台,再承担部分骑手费用。而提高费用率之后,商家每笔订单里平台要抽成20%-30%,金额较低的奶茶订单里,抽成还有保底金额。

“我就卖一杯15块钱的(饮品),原来平台费用是一块多,现在卖多少钱它都最少要收4.5元。我再给骑手两三块钱,加上人工、房租、水电成本,我是赔钱的。”佳宇抱怨道。

没有外卖平台、没有订单;有外卖平台,要贴钱做。进退两难。

这5年经营下来,佳宇见识了有人生意红红火火,买房换车;也见识了有人闭门谢客,亏本离场,“大家都看到奶茶店门槛低、收益高,很多人就想来分一杯羹。可真不是每一家都挣钱,还是要看地点,现在竞争又激烈,完全没有以前市场的(好)环境了。”

对于这份体会,在小城市的店主们可能更有感触。2021年初夏时分,作者在湖南东北部的县级市汩罗市中心看到,三五分钟的步行距离里有一家Coco,一家蜜雪冰城,一家熊猫奶茶,一家霓裳茶舞,一家一只酸奶牛,一家益禾堂,一家新时沏,一家幽兰拿铁,两家古茗,三家书亦烧仙草。13家茶饮店的共同特征是,生意都稀稀拉拉。

现在,丁夏没有再急着沟通品牌加盟的事了,也不再接听天南地北的手机号来电;没见过面的品牌A店主热心地嘱咐了她,先找店面、好地点胜过品牌。“地方选好了,什么品牌其实都差不多。”丁夏想再到处走走看看,冷静地想一想。

华宇平台登陆_云道智造完成近3亿元战略融资,红杉中国领投

0222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16日消息,近日,北京云道智造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道智造)宣布完成近3亿元战略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另有产业资本战略跟投。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充实研发力量,强化自主仿真引擎,加速产品研发,打磨工业互联网时代的仿真软件平台。

据了解,屈凯峰博士2012年从iPhone 4S手机中得到灵感,创造性地提出“仿真PaaS平台+仿真APP”的模式,为仿真专家提供一个可以无代码化进行二次开发的灵活稳定的通用平台,免去仿真专家学习多种仿真软件自带的编程语言的时间,将仿真专家原本需要数周才能完成的二次开发工作,缩短为几天甚至几小时。基于新的软件架构,只抽取底层用到的相关微服务引擎进行编译,可以将仿真专家开发好的仿真APP单独编译成很小的独立软件,脱离仿真PaaS平台独立运行,解决了仿真专家关心的底层内核技术的知识产权问题。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周逵表示:“我国正处于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过程中,催生了对工业软件的巨大需求,这是我国发展自主工业软件的根本动力。我们高度看好自主工业软件尤其是CAE软件(即‘仿真软件’)的发展。云道智造是这一赛道的领军企业,兼具优秀的创业团队、鲜明的技术和产品创新。我们非常荣幸能够成为云道智造本轮融资的投资人,与云道智造并肩作战,共同为自主CAE软件的发展贡献力量。”

云道智造创始人屈凯峰博士表示:“当前仿真软件行业的发展面临着一大瓶颈,即仿真软件的用户必须是仿真专家,这导致应用门槛过高,难以实现大众化应用。云道智造的创业初心,就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将仿真软件的终端用户从百万级的仿真专家转变为数千万的普通工程师,实现普惠仿真。”

华宇注册开户_GPCR领域新药研发平台「阿尔法分子科技」完成A轮融资

0221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24日消息,GPCR领域新药研发平台阿尔法分子科技,近日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上海生物医药基金领投,华仟资本跟投,老股东新恒利达资本继续注资。

阿尔法分子科技成立于2020年,专注于利用生物计算、人工智能和原创生物技术进行创新药研发。公司核心成员由医药研发领域院士、博士及国际顶尖高校教授组成,创始合伙人Horst Vogel院士和袁曙光博士曾双双入选全球top2%顶尖科学家榜单。

GPCR是当前最为重要的药物研发靶标之一,全球近40%上市药物皆针对GPCR开发。阿尔法分子科技团队在GPCR领域沉淀多年,拥有多项全球首创的生物技术,包括:全球第一块测试G蛋白偶联受体蛋白(GPCR)的生物芯片、全球第一款测试细胞电生理的生物芯片、全球第一款追踪单分子细胞的生物芯片等。

阿尔法分子科技团队曾参加全球GPCR-DOCK计算机预测建模大赛,并在相关靶点空间结构预测击败谷歌AlphaFold2,分获全球第二、三、五名成绩。近期,阿尔法分子科技团队针对GPCR开发的新一代生物芯片技术,再次突破了领域内主要技术瓶颈,为GPCR新药研发带来全新变革。

阿尔法分子科技在GPCR领域所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为公司研发“first-in-class”临床新药带来了十足动力。目前,阿尔法分子科技已打造出精准的GPCR新药研发平台,可实现对药物分子的高效筛选、设计与优化,并快速获得临床候选分子。基于该平台,阿尔法分子科技已在抗癌、代谢、止疼等多个疾病领域新药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公司正在积极准备多条自研管线的临床IND工作。同时阿尔法分子科技正在推进落地上海事宜,已于上海设立子公司。

阿尔法分子科技创始人、CEO袁曙光博士表示:“非常感谢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和其他投资人对我们的认可和支持!阿尔法分子科技一直坚持自主创新,坚持聚焦于自身在GPCR计算与生物学领域的优势,坚持做差异化和具有真正临床价值的研发。未来,阿尔法分子科技将继续以病患的临床需求为使命,在各位新老投资人的支持下,不断更快、更好地创造新药分子、服务社会。”

上海生物医药基金合伙人温弘博士表示:“阿尔法分子科技以计算生物学、人工智能、原创生物芯片与冷冻电镜等新技术为驱动力,致力于GPCR蛋白领域的新药研发,在GPCR蛋白研究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成立三年来开发了多个first-in-class新药管线,目前已准备进入IND申报阶段。基金看好阿尔法分子科技持续的原创新药研发能力,将持续助力阿尔法分子科技未来在GPCR蛋白领域以及人工智能计算与生物学应用领域的发展。”

新恒利达资本合伙人赵永发表示:“阿尔法分子是我们新恒利达资本投资的第一个种子轮项目。我们当初投资的逻辑很清晰:首席科学家HORST VOGEL院士在GPCR的国际学术领导地位和三次创业过程中与国际顶级药企建立的合作关系、袁曙光博士国际大药厂三年两个“first-in-class”临床新药的实战经验、以及其他核心团队成员可以验证的研发成就。一年多来,阿尔法分子的数个产品被上海医药等多家知名药企认可,达成合作协议,并产生收益。在此基础上,近期阿尔法分子喜获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领投A轮,标志着阿尔法分子的新药原研素养和产品管线前景等已经被产业界认可,可喜可贺!新恒利达资本继种子轮后连续跟投A轮,陪伴阿尔法分子院士团队走向成功。”

华宇测速_资本为什么爱“吃面”

0221

资本世界,连锁面馆捷报频传。

近一年以来,马记永、张拉拉、陈香贵、遇见小面、五爷拌面、和府捞面等连锁面馆都陆续抱得资本归,而且融资金额记录不断刷新。去年11月,和府捞面完成4.5亿元的D轮融资,创下当时的业内最高纪录;今年6月,五爷拌面A轮融资3亿元,系中国餐饮界最高一笔A轮融资;和府捞面不甘人后,7月拿下8亿元的E轮融资,再创纪录。

不光是面馆,整个线下餐饮界都在忙着融资,忙着在后疫情时代重整旗鼓。夸父炸串、永定门烤串、墨茉点心局等餐饮品牌也在各自的资本世界交战正酣。

在资本的装点下,线下餐饮最好的时代似乎已经到来了。但是,一批批新店开张大吉,一家家老店关门谢客。明星杜海涛的火锅品牌辣斗辣有加盟门店因无照经营、食品卫生等问题被勒令整改。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1日,和府捞面全国范围内监测到150家累积30天未营业的门店。另外,全国也陆续有奶茶店因经营惨淡而停业。

跳出喜人的融资成绩,连锁面馆的路到底在哪里?

面馆火了,资本急了

2018年,五爷拌面的第一家店开在冰城哈尔滨,似乎与其店内主打的川渝、西北面条不在一个次元。但如今,其门店从东北三省逐步拓展至河北、山东、内蒙古、广东等省份,目前已在全国拥有700余家门店。官方表示,预计未来3年门店数量将超过7000家。

对于面馆行业而言,同一品牌拥有7000家门店,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继咖啡、奶茶之后,连锁面馆也进入跑马圈地时代。

五爷拌面菜品多元,麻酱鸡丝拌面、五爷燃面、云南石头番茄面等都是店内热门产品,均价15元左右,走平民路线。在选址上,以五爷拌面的发源地哈尔滨市为例,75家门店大多坐落于居民社区和大学附近,少量进驻大型商场的门店也是在人群最为密集的B1层,或者直接开在商场对面。

抢占社区,扩店迅猛,五爷拌面的野路子正中资本下怀。6月24日,五爷拌面获3亿元A轮融资,系中国餐饮界最大一笔A轮融资,由鼎晖VGC领投,五爷拌面天使轮投资人王岑创立的B资本跟投。7月15日消息,近日五爷拌面又获得了高瓴创投的A+轮投资。‍

新零售专家鲍跃忠告诉深燃,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说,连锁面馆品牌可以把门店做多,“做多了就有故事可讲。”

其他几家受资本青睐的红人,马记永、张拉拉、陈香贵的门店数量也非常可观,但和五爷拌面的大众社区路线不同,这几家兰州拉面的头部品牌,线下店大多选址在大型购物中心,均价每碗20元左右,主打环境明亮、快手便捷的工作餐。

大型购物中心也是连锁面馆的主战场。零售电商行业专家、百联咨询创始人庄帅向深燃分析,如今购物中心数量较多,并且正处在升级转型期,势必会加大餐饮店的比重,对于连锁面馆来说,进入大型购物中心的门槛和成本都比较低。

一个是社区,一个是购物中心,这几家连锁面馆都瞄准了人口最为密集、流动性最大的消费场景

另一个资本红人,创立于2014年的国内川渝风味头部面馆遇见小面的节奏有所不同。

遇见小面在门店选址上参考的是麦当劳、肯德基这样的快餐品牌,部分门店也开始全时段运营。最新的消息是,遇见小面7月又完成一笔金额超过1亿元的融资,估值已经是3个月前的3倍。值得注意的是,喜家德水饺的调性和遇见小面展现出来的发展规划很像,都是兼顾商场的社区,在产品和服务上选择做比快餐还要再快一些的“快简餐”。

一年内拿下两次融资纪录的和府捞面则选择走比较冷门的中高端路线。大众点评APP显示,和府捞面店内名列前茅的网友推荐菜经典酸辣汤雪花肥牛面,一碗要45元,其他热门菜品如草本汤猪软骨面、香草番茄汤猪软骨面、香辣汤雪花肥牛面等价格也在38元至45元之间。

草本汤、雪花肥牛、安格斯肥牛、红酒、松茸汤……和府捞面直接将食材写明,印证其主打汤底和配料的上乘。但食材的考究,并不等同于手工面馆的“慢工出细活”,而是试图从品质入手,在快餐领域找到差异化定位。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6月底,和府捞面在全国有340多家门店,其年营收持续保持在50%以上的增长。虽然扩店速度不算快,门店数量比上不足,但其仍然备受资本肯定。

庄帅认为,品质是资方的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此外还会考虑股权结构、是否还有空隙加入等等,选择行业和赛道是主要的,其次才是具体哪家企业

除了疯狂的资本,连锁面馆赛道还有创业者涌入。有报道称,前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已经启动新的创业项目“趣小面”,初始门店已经在筹备当中,主打日式简洁风。

创业者和资本加速涌入,连锁面馆这个传统的生意,再一次站上了舞台中央。

资本为啥“爱吃面”?

中式面条是个“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品类。

前人栽树,主要体现在中式面馆良好的市场基础上,无需赘言便能引来关注。

也曾有过高光时刻的新式茶饮,就是一个需要重新培养消费习惯的品类。把大众熟知的茶叶和一些陌生晦涩的词汇结合,把珍珠改名为“噗噗”,再起个拗口炫丽的品名——QQ内内好喝到咩噗茶,消费者从熟悉到买单,这个过程本就是既复杂又耗时的。

中式面条则完全可以免去市场教育的环节。

中国面食历史悠久,连锁面馆在产品选择上基本都是中式面条大集合,来自任何一座城市的消费者,都可以在连锁面馆里找到自己最熟悉的口味。大馆小店无数的兰州牛肉面自不必说,四川担担面、宜宾燃面、陕西油泼面、北京炸酱面,也同样是“自带流量”的国民美食。消费者与连锁面馆直接进入蜜月期,省下彼此了解熟识的过程。连锁中式面馆赢得大众市场,首先是历史的胜利。

中式面条也不用费心费力包装自己的故事。

很多企业在进入大众视野之初,都要花式包装,金雕玉砌自己的“品牌故事”。奶茶头部品牌茶颜悦色就是餐饮界讲故事的一把好手。2013年,茶颜悦色在湖南长沙开业,从品牌logo到店面装潢,从产品包装到产品名称无不展现着浓浓的中国风。

近年来,国潮国风的故事尤其好讲。人民网研究院联合百度发布的《2021国潮骄傲搜索大数据》显示,“国潮”搜索热度十年上涨了528%,而国潮这阵风最早就是从食品等生活消费范畴刮起的。一把功夫扇做logo,配上苍劲的毛笔款字和红色字号印,和府捞面将国风定位具体到“书房文化”。中式连锁面馆本就立足于传统美食,装潢和选品上再靠拢中国风,品牌故事讲起来顺顺当当。

后人乘凉,中式面馆赛道也有可以大做文章的空间。

兰州拉面素来有品类无品牌。据不完全统计,仅兰州地区,大大小小的牛肉面馆就有将近4000家,全国范围内,数不清的街边小馆大多套着简陋的牌匾,能叫得出名字的屈指可数。2013年,东方宫兰州牛肉面进入北京市场,一年之内开店105家,兰州拉面逐渐有名有姓。如今,更多品牌拔地而起,将这一来自西北的传统美食,以现代化的业态渗透到大江南北。马记永、陈香贵、张拉拉笑傲资本世界,也为兰州拉面的体系化助了一把力。

另外,拉面隶属于快餐范畴,在制作工艺上很好复制和批量化

多家资本汇入连锁面馆,都会对其进行标准化改造。所谓标准化,就是无限减小差异,打造一个个流水线产品。以往需要人工扯面、调汤、撒上葱花香菜的面条,经过标准化革命,人的能动性被降至极低。

取而代之,机器和技术的迭代是拉面标准化的重要保障。碧桂园是遇见小面的领投方,遇见小面曾对媒体称,有望与碧桂园旗下的千玺机器人餐饮集团合作,探索简快餐面食领域智能化发展。

一位消费行业的投资人告诉深燃,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扫码收款代替了现金,账目有据可循,线下餐饮业逐渐规范化,也就有上市的可能性。要想有大量的资本汇入,线下面馆数据的透明、流程的规范都是必要条件

连锁面馆的空白,还归因于后疫情时代的历史遗留问题。2020年被疫情重创了的线下餐饮,其实并没有从此一蹶不振,相反,如今正在加速复苏。上市公司九毛九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根据其披露的财务数据,2020年九毛九收入27.15亿元,净利润1.24亿元。这还是在线下餐饮受到疫情重创的情况下实现的。

对于线下餐饮行业而言,当下正是急需“活钱”注入,重新开动马力高效运作的时刻。而连锁面馆,与资本一拍即合,资本可以花更少的钱,拿下更好的项目

加盟凶猛,

面馆会是下一个奶茶吗?

大肆扩张,吸引资本,再继续扩张,这是目前面馆赛道正在上演的故事。

在面馆的扩张方式上,有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

五爷拌面、遇见小面都采用了加盟模式,和府捞面是直营模式。五爷拌面鼓励加盟,其官网有大量篇幅介绍加盟。遇见小面启动了“小老板”特许经营计划,对外开放报名。和府捞面则明确表示,暂不接收任何形式的加盟、特许经营等申请。

门店数量可以最直观地反映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的现实成果。五爷拌面靠加盟3年开店700家;截至2020年底,遇见小面在全国的总门店数量将近100家,其中有两成是特许经营门店。而在2018年底,遇见小面全国仅有24家店。8年前,和府捞面第一家门店在上海开业,截至2021年6月,其全国门店数也只有340家。

加盟,亘古不变的扩张法宝。但是,和加盟共生共存的,还有危机和骗局。

在线下餐饮行业,过去两年被诟病最多的是奶茶加盟。遍布大街小巷的奶茶店,恰恰是由加盟商撑起的排面,但是奶茶加盟店主并不如人们所想的那样赚钱。有业内人士透露,加盟奶茶的初步投入大约在20-30万元,回本时间有很大不确定性,有人3-6个月回本,也有店主足足等了3年。

5月13日,上海警方刚刚破获一起金额7亿元的奶茶加盟诈骗案,嫌疑人搭建多个虚假品牌奶茶招商加盟网站,收购或注册50余个奶茶品牌,雇人营造门庭若市的假象,以骗取加盟费。

明星杜海涛的辣斗辣火锅也靠加盟实现了高速扩张,如今在全国已有130家门店。然而,高速扩张的连锁生意也存在漏洞。不久前,合肥淮河路辣斗辣门店因食品卫生、后厨管理等问题被责令停业整改。另据安徽网报道,该店属于无照经营,并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

对于面馆赛道而言,靠加盟模式疯狂扩张的连锁面馆,也要警惕成为下一个赔本赚吆喝的奶茶店。

“加盟模式目前仍然存在,就证明这个模式还是适合中国市场的。”庄帅对深燃分析。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都是可行的,也都可能做大。相比之下,直营模式在扩张速度上一定会逊于加盟,但慢并不代表做不大。庄帅举例,永辉超市和星巴克是直营路线,麦当劳肯德基则是加盟路线。以它们的市场表现来看,最后的胜负,并不取决于对直营还是加盟的选择

泰合资本董事蒋铠阳曾提到,线下餐饮的门店并非越多越好,判断一家公司的能力,要看其在整个产业链上创造的价值,和它自己的利润。

门店众多,产生高额流水,但如果没能在公司的整体价值上进益,就等于虚假繁荣。

资本追捧的面馆能走多远?

对于连锁面馆来说,加盟模式存疑,想打入下沉市场也不容易。

鲍跃忠表示,和府捞面选择高端路线就会在开店区域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购物中心、高铁站、机场等场景相对适合,但沉入社区就比较困难。

五爷拌面和遇见小面都是主攻社区的代表,但真正的社区王者也许是连店名都没有的夫妻小店。

阿年的父母在山西某地经营一家面馆,主打菜品是当地特色饸饹。她对连锁面馆的印象是:生硬。因为个体经营的面馆在价格上相对灵活,抹零、送小菜都是常态,连锁店明码标价,缺失人情往来的这一环。在服务上,夫妻小店店面较小,任何时候出现问题,需要沟通都可以找到服务员,反馈效率较高。“我妈妈记性很好,熟客喜欢什么口味,汤底浓淡、面条软硬、放不放葱花香菜,她都记得清清楚楚。”

阿年表示,疫情期间,她家的小店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去年三四月恢复营业之后,客人很快就回来吃饭了。另一位曾在江苏盐城一家夫妻面馆做过服务生的小晨也说,疫情后客人回来的速度还是很快的。“街边这种小店方便,价格更便宜,社区居民有时候晚上不想做饭了,就下楼吃一碗,不需要走很远的路。”

社交属性的夫妻店与传播属性的连锁店确实存在本质上的差异,但二者在品类上的碰撞,势必会引起一场交战。这场交战在社区,也在长线发展

虽然背靠强大的传统美食,但资本的疯狂侵入,也让普通消费者提高了警觉,“资本放过我们的面条吧”此类声音不时传出。

兰州拉面在制作工艺上颇为讲究,和面、饧面、加拉面剂折搋面、溜条、下剂、拉面、煮面,这一套复杂的流程下来,仅仅是做好了面条,牛肉汤底更是耗时耗力。如此依赖人工和精细度的食品,能否吃得消高度的标准化,还需要时间和实践反复检验。

易观分析发布的《中国美食内容消费用户洞察2021》中提到,美食成为社交货币,超过75%的用户表示会在社交平台分享美食内容,茶颜悦色、茶百道、文和友等新消费品牌随之被带火。然而,当美食的场景被吃透,不再推陈出新,而是稳定于固态的快餐模式时,便也失去了成为社交货币的魅力。对于连锁面馆来说,成为标准化快餐,也意味着要面临失去用户粘性的风险。

适应现代年轻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连锁面馆在技术上的更新迭代,必然会以牺牲一部分品质为代价。中华美食被塞进料理包,传统面食交给机器操作,我们离效率越来越近,离烟火越来越远。如何放眼长线,把好品质关,是连锁面馆欢庆之余,应该首先思考的问题。

华宇测速地址_深扒鲁南制药局中局:知名律所合伙人狸猫换太子

0217

“I'm a survivor, I'm gonna make it.

I will survive, keep on surviving.”

当本事件主人公赵龙写下这两句话的时候,距离其向东加勒比最高法院提起诉讼已有28个月之久。成为她实际起诉对象的,是曾经她父亲最信任的人之一——金杜律师事务所王建平。

赵龙是鲁南制药前董事长赵志全的独生女,说她是鲁南制药小公主不过分吧。

含着“金汤匙”出生,自身也很优秀,本科读的是北大法律系,之后是在明尼苏达大学法学院学习,据说现在还在美国波士顿地区读法律。

总之是自己知法懂法,这一点很重要。

简单概括一下,小公主的父亲赵志全在2014年因为癌症去世,去世前,赵志全将自己持有的鲁南制药25.7%股份转给自己的女儿,此事委托给了从2001年或者更早就有合作而深受信任的律师王建平.但在王建平的操作下,这部分股权差点不再属于赵龙,变成王建平的资产。有分析人士表示,之所以会使得遗嘱托孤变得这么复杂,主要是因为当年赵志全将这部分操作为外资股时,有倾吞国资的嫌疑。

01

错综复杂的股权转手案,对簿公堂4年后才看懂

我们按照时间线来理一理。

始创于1968年的鲁南制药,前身是郯南劳动大学校办工厂郯南制药厂。当时,郯南制药厂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经营困难,全靠赵志全承包经营药厂后才起死回生,日渐起色。在赵志全的经营管理下,药厂逐渐壮大。1994年,药厂改制为鲁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1998年,烟台发展整体收购鲁信美国公司,持有了鲁南制药25.7%的法人股。

2000年,赵志全与烟台发展公司之间存在分歧,但由于赵志全表示仍然希望保持外资企业税收优势,所以双方达成协议,将鲁信美国公司持有的股份卖给凯伦美国公司。并且鲁南制药与凯伦美国公司签订了股份代持协议。

到了2001至2011年间,凯伦美国公司几经辗转,由设立BVI、信托等方式,使得这25.7%的股权由安德森公司持有。

图源:微信号律商Legal Insights

可以看出,截至2011年,这25.7%的股权,间接通过安德森公司和昆仑BIV公司(一称凯伦BIV公司),最终所属权仍为赵志全。

同在2011年,赵志全和魏某签订信托协议,魏某宣布设立“赵氏信托”(可撤销信托),由凯伦公司作为委托人与受益人,并由安德森公司担任受托人。信托财产是安德森公司持有的鲁南制药、厚普公司、贝特公司、生物技术公司以及新时代医药公司共计5家公司不同比例的股权。

信托签订后,上述这5家公司相应的股权被转移至魏某名下。

转眼间,时间来到2014年,赵志全在去世前,将其持有的安德森公司股权悉数转给其独生女赵龙,目的就是把上述25.7%的鲁南制药外资股股权转到自家人手中。

故事至此,按照该有的剧情,本该发展为通过过户手续,魏某将股权转让给赵龙,然后赵龙接棒,开启鲁南制药的下一个时代。

但现实往往掺杂着纠葛与利益,因此也更加复杂。

早在2014年赵志全过世前,赵龙就对王建平发出了结束信托关系并将信托资产过户给自己的指令,王随后也准备了过户文件,表示开始办理。

按照赵龙的陈述,彼时她为此还专门去了一趟王的办公室。基于他们全家对王的信任,她并没有频繁催促王。

但事实上,在赵志全去世后,王就暂停了过户手续办理,并于2015年元旦约赵龙至深圳与其所在的律所两位香港律师见面,以避免赵龙身份因未来上市可能被披露为由,建议建立一个家庭信托,两位律师提出这存在一定风险,基于两位律师的建议,赵龙也认为这对她来说有极大风险,拒绝了这个提议。

凤凰网《风暴眼》再一次提示,懂法很重要。

2015年下半年,赵龙回国后,王建平提出了鲁南制药重组方案,并表示若重组不先完成就进行过户,他的妻子魏某将面临美国税务部门的牢狱之灾。金杜律所向鲁南制药提供了重组的法律服务,但当2016年底重组完成后,王仍没有推进过户。

2017年8月,在赵志全去世的3年后,赵龙最终走上了诉讼之路,以期通过法律要回股权。而随着案件的深入,赵龙才得知,原来早在2015年,安德森公司的资产就悄悄被转移了,转移对象分别为鲁南制药CFO王步强、新任CEO张贵民(10%)以及王与魏夫妻二人的另一家公司Jade Value Investment Ltd(90%)。

不得不说一句,上文里,王步强是追随赵龙父亲赵志全打下江山的元老之一,张贵民是赵志全亲手指定的接班人,王建平是受赵志全信任十多年的律师,但在利益面前,新老势力联合律师一起欺骗赵志全孤女,并且王步强一方和张贵民一方后来还为了鲁南制药的控制器打得不可开交。

啧。

与此同时,王建平同时还私自设立了一份新的信托,目的就是将这90%的安德森公司资产再转移给王魏二人的女儿。而对于这份信托的存在,赵龙更是毫不知情。

值得注意的是,不知是否为掩人耳目,赵龙的名字也出现在了这份私自设立的信托受益人名单中,但王建平作为Protector随时可以没有任何限制地将赵龙移除。

于是,从2017年开始,赵龙就在与王建平争夺这25.7%的股权,四年过去了,东加勒比法院的判决结果终于出炉,确认了这25.7%的案涉股权所有权人应为赵龙。

02

深扒鲁南制药“局中局”:竟是自己玩儿脱了?

就在凤凰网《风暴眼》一路吃瓜的时候,没想到竟然牵出了赵志全或涉嫌将国有资产经过一番辗转腾挪变成私有财产的的过程,属实让人大开眼界。

赵志全这一番操作便埋下了祸端,或许律师想着:“你吞得,我吞不得?”

让凤凰网《风暴眼》好好捋捋,这事还跟另一家上市公司烟*ST园城有关系,当年*ST园城还是烟台发展(以下统称“烟台发展”)。

1998年,烟台发展本来想以现金方式购买鲁信美国持有的鲁南制药25.7%的法人股,但是由于《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规定,烟台发展最终选择了整体收购鲁信美国,并在1999年付清了6150.5万元的收购价。

这么大费周章的收购鲁南制药的股权,当然是值得的,主营化学原料药和中西药制剂的鲁南制药在2000年就为了烟台发展带来了1073.94万元的投资收益,占上市公司2000年度净利润50%以上。

这妥妥的是核心优质资产啊,烟台发展心里美啊,比脆甜的烟台苹果还要美!

可惜良辰美景奈何天,次年就出了么蛾子。

2001年,鲁南制药率先发公告表示,董事会同意将鲁信美国持有的2100股股权转让给美国凯伦,并已经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这样一来,烟台发展就不同意了,立马针锋相对,表示鲁信美国是烟台发展的全资子公司,董事会没有通过这则股权转让的讨论。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大家认为是“倾吞”赵龙资产的王建平,那时候就已经登上了历史舞台。当时全权代理这起股权纠纷的王建平对外表示,“股权转让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鲁信美国的注册地在美国,因此涉及这一公司的纠纷应该适用美国法律。

既然鲁信美国董事会同意了,你烟台发展同不同意重要吗?

所以当初认为注册地在美国的公司应适用于美国法律的王建平,怎么在对待安德森公司代持股权的纠纷时,又用起了中国法律?

再说回烟台发展。

时任烟台发展的董秘杨剑波,当时对于这件事是这么说的,“这个协议是我们被迫签下来的,我们董事会一直都不赞同这个股权转让协议。”不签鲁南制药就不提供业绩审计报告,没有审计报告烟台发展就出不了年报,于是烟台发展咬牙签字。

最终,这起纠纷只能由外经贸部裁决。王建平则非常有信心,股权转让合乎中 美两国法律,我们有恃无恐。

更令人震惊的操作是,当时美国凯伦公司收购鲁南制药股份的资金,竟然是鲁南制药提供的,当时美国凯伦公司与鲁南制药签署了股份代持协议,此后美国凯伦公司又经过新设bvi公司、信托等方式进行调整,变成了赵志全控股凯伦BVI公司,凯伦BVI公司持有安德森公司100%股权,安德森公司持有鲁南制药25.7%的股权,于是最终演变成了赵志全代鲁南制药持有外资股。

并且,至今没有证据显示赵志全向鲁南制药偿还了这笔收购价款,而当时鲁南制药还有一定比例的国资,所以就涉及到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

在东加勒比法院的判决书里,也证明了国资的问题,赵志全在1987年接管了鲁南制药的管理工作,扭转了鲁南制药的亏损状况。1994年鲁南制药改组后,国有资本还控制其约35%的股份。

简单来说,就是鲁南制药自己出钱把自己卖了,完了还要感谢赵志全通过美国公司代持股给自己省了税费。

而另一头,烟台发展由于失去了鲁南制药这一块肥肉,中期财务报告无法合并其权益,致使中期业绩较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不得不发布中期业绩预警公告。

当时为了实施大医药策略而整体收购鲁信美国的烟台发展,在失去鲁南制药后,不久就沉沦在地产、煤炭、黄金等一路转型的路上,前段时间还曾眼热白酒和新材料业务,等有机会,凤凰网《风暴眼》再给大家挖掘这家神奇的公司。

03

律所紧急“除名”王建平,只为自保?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说完了鲁南制药,就不得不说一下从2001年到2021年一直与鲁南制药纠缠不清的律师王建平。

前面也说了,历时4年,东加勒比海最高法院商业法庭终于作出判决,看这长达84页的判决书,可把凤凰网《风暴眼》笑不活了。

在判决书的第131条里,法官直接整活,表示坚韧的王建平虽然认为Kingsway律所比不上KWM,但是想到他和他的妻子会被他们告上法庭,他就trembling(颤抖)。

其中,KWM就是国内著名金杜律师事务所,王建平当时为金杜的合伙人,于是赵龙与王建平的纠纷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金杜。

资料显示,金杜律师事务所成立于1993年,是中国司法部最早批准设立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现已成为中国律师业中规模最大并居于领先地位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拥有1000余名律师、代理人及专业人员,全球就职员工超过5000余名。

就在日前,赵龙在微博上重新发布了4年前对于金杜律师事务所王建平的投诉信,写到:

末尾处我的语气是多么谦卑:“我曾在金杜短暂工作过。19岁时就因交通银行上市项目成为了实习生,北大毕业后在证券部和国际诉讼仲裁部工作。出于对您的尊敬和对金杜的感情,我在处理王建平事件当中一直保持着最大的克制,尽最大努力维护贵所声望。”

此后,赵龙再次表示,投诉信发出后,金杜三天内回复了她的邮件,约她面谈了此事,并成立了相关的调查小组,但没有给出调查结果。而今,判决已经公开,她希望金杜方面给她一个最终的调查结果。

此前,金杜的官网还能查询到王建平的信息,个人介绍中里写着“为多个民营企业家提供了设立家族信托法律服务。”目前,金杜已下架王建平相关信息。

凤凰网《风暴眼》在吃瓜的路上,也好好研究了一下金杜律所,发现此前闹的沸沸扬扬的华晨宝马违约事件里也有金杜的身影。

在沈阳中院指定华晨集团清算组里,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律师谢元勋也出现其中,当时不少债权人提问金杜的进场时间。再往前推,东特钢破产、丹东港破产、*ST金贵重整均离不开金杜律所。

其中,*ST金贵在金杜启动债权申报登记和审查工作后,截至2020年12月3日下午5时整,共有300家债权人向管理人申报了303笔债权,申报债权金额合计110.11亿元。

而在2020年11月20日,管理人披露的*ST金贵申报债权数字仅为35.65亿元,债权人为107家。半月不到,债务规模和债权人数翻了近3倍。

从IPO到破产清算,金杜与资本市场向来联系紧密,受大众信任与青睐。不过,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国内知名律所,如今赵龙重提投诉信,是否有继续追究相关人士、机构责任的意思?

04

业内人士:类似情况国内从未发生,选受托人要抓两点

吃完了瓜,再来看看专业人士怎么说。

回顾鲁南制药的这局“局中局”,还牵出了另一个让人费解的关键点——本该是为赵志全股权财富传承保驾护航的家族信托,怎么就会在赵龙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利用了?

对此,某信托公司家族信托业务的负责人钟先生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根据现有资料,可以看出在赵氏信托中存在两个明显的漏洞。

其一是股权代持的根源风险。

钟先生表示,由于赵志全从最开始就采用了股权代持的方式,导致后面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就像你买房子一样,借用别人的购房指标,由你来出资。虽然你们商议好了房子实际上应该归属于你,但名义上看,房子仍旧在有购房指标的那个人名下,因此他有权处置。”在其看来,代持的方式给了名义持有股权的人可乘之机,而双方的“君子协定”并不能保证双方都不会对曾经的承诺反悔。

亦有其他业内观点认为,鲁南制药案件的核心问题是设立人当时为了享受中外合资的税收优惠,选择让他人代持股权,导致信托财产的归属产生争议,也就是说,没有代持就没有争议。

其二,赵氏信托结构本身存在漏洞。

根据上文,可以发现,在赵氏信托中,实际的最终受益人是赵志全之女赵龙,但除了赵龙以外,这份信托中再没有哪个环节出现赵家的人。受托人和保护人都是王建平,信托财产是安德森公司持有的其他5家公司股权,而安德森公司唯一董事又是王建平的妻子。“从这个角度说,王建平及其妻子的控制力大大增加,导致赵志全对这份信托计划的变化难以把控。就我从业这些年的经历来说,我很奇怪当时为什么会设置这样一个结构。”

钟先生猜测,很有可能是当年赵志龙在设立这份信托时,对家族信托并不十分了解,同时又过于信任受托人,因此导致出现这样的漏洞。“如果受托人是自然人的话,那么建议委托人在家族信托的结构中,加入公信力较强的第三方,包括机构或者个人,这样至少可以对受托人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在整体架构中互相平衡。”

赵氏信托的漏洞也折射出家族信托中一大风险,那就是受托人的道德风险。

事实上,在家族信托中,受托人在的角色极为重要。因为在不同的法律环境下,受托人可能会同时或者分开拥有信托财产的所有权和处置权,信托财产的安全、增减、收益往往也都与其有着直接关系。

因此,一旦受托人蓄意违规违法或与受托人的利益主体串通,谋取自身利益,就会导致给受益人带来损失,从而与家族信托的设立初衷相悖。

对此,有市场观点认为,鲁南制药的案件对有意向办理家族信托者给出了一次警示,对于家族信托的保护作用,仍要仔细考量。

而钟先生则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类似鲁南制药的家族信托问题,大多出现在国外家族信托的案例中,却几乎在国内家族信托业务中不存在。“因为国内的信托业务只有持牌金融机构能做,因此在国内,家族信托的受托人必须是机构身份,而不像国外,可以受托给自然人。”

在钟先生看来,由于国内外家族信托在制度上的根本区别,就可以从源头上避免了国内很大程度的受托人道德风险。“自然人可能会存在侵吞信托资产的动因,但机构没有这个动力去做这种事情。”钟先生回顾称,从2013年“中国式家族信托元年”开始至今,国内还没出现过类似鲁南制药的案例。

但钟先生同时认为,无论是境外还是境内家族信托,委托人都尤其有必要注重对受托人的甄选。其表示,家族信托在长达几十年的过程中,面临的大部分风险,都来自于受托方。

“无论受托方是自然人还是机构,委托人都必须要选对人,看准对方的实力和人品,这两点尤为关键。”

其进一步阐释,受托人相当于家族财富的管家,他承担着帮助巨额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任务,因此在资产打理方面的实力十分重要。与此同时,选择一家无不良背景、有口皆碑的信托机构或自然人作为受托人,对委托人来说是另一份“保险”,因为它很可能会保持比较高的道德评判标准。

各位富豪们,get到选人精髓了吗?

言归正传。但钟先生也坦然认为,“选对人”这个核心要素,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家族信托不完美的所在。“家族信托对受托人的管理能力跟品行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要求高其实也代表着一个潜在的风险。”

而就在2020年年末的中国信托业年会上,中国银保监会党委委员、副主席黄洪就曾指出,当前全行业仍然存在受托人文化不成熟、受托人职责不清晰、受托人定位有偏离等问题,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从这一角度看,如何围绕受托人的中心地位建设良好受托人文化,进一步牢固树立受托人意识,提高受托人的基本职业素养,将成为未来我国信托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

华宇注册_Z世代滤镜:透视中国未来消费趋势

0217

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理念正在不断改变。而过去一年多来,冠病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当旅游、餐饮、线下娱乐等行业受到疫情冲击之时,线上购物逆势上扬。中国消费行业保持了相当的韧性,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复苏的重要支撑力量。出生于1995年到2009年之间的“Z世代”,正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力群体之一,重塑着中国的消费趋势。

CBNData发布的《2020“Z世代”消费态度洞察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Z世代人口约2.6亿,开支达4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家庭总开支的13%,消费增速远超其他年龄层。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Z世代人群月均使用智能手机的时间长达174.9小时。成长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时期,作为数字原生代,Z世代消费者展现了与前辈们截然不同的消费特征。

“Z世代是随着数码产品的发展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过去十多年来,数码产品与社交媒体平台迅速更新迭代,Z世代也形成了自己的思维与行事逻辑。在需求端,我们看到年轻一代消费者带动了新的消费趋势,包括粉丝经济、情感消费等。” 淡马锡投资部执行总经理刘晖表示,“在供给端,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普及给中国品牌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会,数字化与消费的融合发展不断催生出新模式和新业态。这些结构性趋势带来了值得关注的投资机会。”

Z世代的新消费者、新理念

中国Z世代消费者追求个性、体验感和品质,他们可能更注重理念和身份认同,习惯于在消费中有更多的互动交流。研究指出,Z世代有着“敢赚又敢花”、“兴趣会友”、“潮流引领者”、“易种草”、“二次元”、“热爱表达、善于分享”、“颜值主义”等多元多面的特质。此外,他们越来越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潮流养生”是他们的态度。

“我觉得我们这一代人好奇心更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度更高。买东西的时候会关注产品的外观设计感还有它的调性是否符合自己的风格,还有这个产品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等。”95后大学在校生黄振坤说。

针对Z世代的消费者,企业在通过产品研发创新、包装设计等方面从产品层面和精神层面力求满足新的需求,创造新的价值,以触发消费者对品牌的共鸣。

以元气森林为例,其书法体包装设计和主打清爽的产品调性迎合了当下Z世代对个性、颜值与社交的诉求。

元气森林副总裁宗昊表示:“元气森林产品的口味、倡导的健康理念、视觉设计以及与产品产生关联的偶像和文化符号,都是能打动Z世代消费者的元素。”

“我们观察到中国以95后、00后为主的消费群体总体上比我们上一代人更加自信,他们不再是品牌的接受方,而是愿意用自己的定义去塑造或寻找一些品牌,”刘晖表示。

Z世代消费者心智上的转变,以及日常沟通、信息获取渠道和消费场景的变化,给企业的决策和发展带来了影响。

针对年轻一代消费者线上购物的消费习惯,“元气森林最初的销售渠道实际上是以线上平台为主的,线下的渠道反而是线上火爆以后才开始铺设。”宗昊说。

“企业对新的消费者需求进行了响应。他们以D2C(Direct-to-Consumer)模式,通过直播、社交媒体等新的营销渠道与消费者进行互动和直接沟通,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快速的产品迭代和研发来满足这些需求。这让国内一些新的消费品牌能够快速抢占市场份额、迅速壮大。”刘晖表示。

 刘晖 ,淡马锡中国区执行总经理 :我们观察到中国以95后、00后为主的消费群体总体上更加自信,他们不再是品牌的接受方,而是愿意用自己的定义去塑造或寻找一些品牌。

数字化、社交化的新渠道

Z世代的购物渠道愈加多元化,从传统电商平台到视频直播,消费与销售的渠道、方式、理念在消费端与供给端的高度互动中不断进化。

从淘宝、天猫、京东等传统电商到抖音、快手等短视频新贵,直播电商自2016年起迅速成为新兴的购物和创业赛道,时至今日成为包括Z世代等不同人群的生活必需品。

“我觉得直播带货更有趣,互动性也更高。喜欢的博主推荐的东西我觉得更可靠,很容易就会下单了。”来自上海的公司职员陆小帅在空闲时会在快手上看视频直播,他认为,Z世代人群更容易接受新鲜的信息,消费时更为果断,只要喜欢就会购买。

2020年月活用户达7.77亿的快手在2016年开通了直播业务,2018年上线电商,到2019年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直播电商平台。

快手联合创始人杨远熙表示:“直播电商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传统电商平面化的交易方式。很多用户对内容有个性化的要求,用户使用市场不断扩大,同时也在不断加速线下投入。去年一年,很多人深刻意识到数字经济的便捷。越来越多产业通过短视频、直播实现数字化转型和商业模式创新,‘短视频+直播’为各行各业创造可能。”

直播带货具有进入行业门槛低、使用频次高、转化效率可观的特点,让供需两端获得了与传统电商不同的体验和收益。

快手主播杨淑亭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她的家乡在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乡,2011年,因车祸导致高位截瘫,杨淑亭不得不放弃在医院的工作。休养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电商这种模式,并通过自己的努力逐步开始创业,成立“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制造、销售独具苗族特色的箱包,产品主打的国潮设计也受到了年轻消费者的喜爱。

杨淑亭起初开始做快手平台主播,主要是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心情,并吸引了很多粉丝。疫情期间,她开始进行直播带货。除了自己公司的箱包产品,她还会帮助县里通过直播销售滞销的农副产品,包括牛奶、蜂蜜、辣椒等等。她认为,直播带货比起网店在运营上更易上手,成本也更低。

社交驱动的直播电商带来了更多客源,也进一步打破了地域界限,有助于改善欠发达地区人们的生活,进一步促进了文化传播、货品流通和经济流动。

数字经济,在危机中保持强韧

“互联网给了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和残障人士看到外面大千世界的机会,一方面能赚到维持生活的钱,同时还能给他们的生活和心理带来一些改善,让他们看到更多可能性。”杨淑亭说,“疫情期间,我们公司和县里的产品都出现了滞销,而快手这样的直播电商平台让销售成为可能,给我们带来了希望。”

这正是数字经济在公共卫生危机中助力经济保持强韧的一个侧面写照。

2020年冠病疫情的暴发使数字经济加速发展,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便利性、高效率、高触达率、传播裂变的高社交属性,使得与数字经济共同成长的Z世代人群成为引领新消费的中坚力量。

“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普及、城镇化率的提升、供应链的不断完善和提效、以及基础设施的长足进步使得中国的市场进一步扩大。“刘晖说道,“新冠疫情与Z世代群体的崛起重塑了中国的消费市场,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以低线城市和农村地区为代表的下沉市场的消费升级和潜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带动了融合发展,消费升级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提升。我们将以长远眼光投资于关注这些消费领域结构性趋势所带来的机会。”

华宇测速_大小周的终结与「失速」的奋斗

0215

今天,字节跳动实行了八年的「大小周」制度正式取消。

2013 年,大小周起源于一个字节内部一个名叫「周日大讲堂」的项目。起初,周末加班没有双倍薪资,实行积分换 iPhone 的奖励制度:加班一天一积分,积满 22 个积分兑换一部 iPhone,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八年时间,字节跳动数千倍增长的营收和估值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成功的商业神话之一。某种程度上,大小周是其创业文化最直接的体现,也是它快速成长的重要支撑。快手、美团、拼多多等,同是互联网时代的受益者也曾纷纷效仿。而今,他们几乎默契地相继选择取消。

落叶知秋,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政策」带来的故事。

当组织「奋斗」与个体「奋斗」在时代下面临冲突,背后或许是科技大厂们正对低效竞争、「大力出奇迹」的扩张模式、以及自身「always day 1」的主观意愿,进行一次「否定性复盘」的关键时刻。

态度变了

「公司内部做了『关于是否取消大小周』的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三分之一支持,三分之一不支持,三分之一未表态。」

2021 年 7 月,抽样调查的结果公布后,在字节内网,关于是否取消大小周的争吵一度变得激烈。一位接近字节高层的人士称,对此,张一鸣也「感到吃惊」。吃惊的并不是反对或赞成的声音,而是字节内部「员工们的意志和期待已经这么对立了。」

这样的现象在近年并不鲜见。2021 年的国际妇女节,针对公司是否应该送女员工《正面管教》(一本育儿类书籍)作为礼物,内网也曾「撕裂」:质疑与支持的声音不相上下,且彼此无法理解。往好处看,字节文化所倡导的「多元兼容」得以体现;而另一个现实是,人员扩招所带来的文化稀释也很强烈——很多人认为,在早期,字节吸引的是一群价值观、行为方式更一致的人,在今天,情况显然不同。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张一鸣不无担忧。典型的表现是 2020 年 12 月 8 日的「原神」事件:在偶然发现一个名叫「原神!」的飞书群里,短短一个上午产生了几百条信息后,张一鸣忍不住在群里质问:「好奇,一大早到现在就在群里聊天的同学/部门是今天工作很闲吗,这很常见吗?」

在早期的字节,这很寻常,一鸣可能出现在工作场合的任何角落,直接与员工对话。而在估值超过 2500 亿美元、拥有近十万员工的当下,截图迅速扩散开来,关于张一鸣、原神、上班摸鱼等关键字眼的讨论在脉脉上爆帖,几个小时后,知乎上一条相关问题有了 450 条回答。

公司内部有中高层感慨,「公司大了,一鸣还是原来那个一鸣。但大公司的 CEO 是不会这么做的。」在很多人看来,张一鸣理应知道,公司体量与影响力不同了,他的任何一番言论都可能演化成一场公关事件。

但相比成为一名「成熟的」CEO,张一鸣更在意的,是组织是否存在冗余和变形,还能否利于创新?在更早的 CEO 面对面上,他曾提到组织膨胀带来的挑战:人数变多之后会让文化、沟通、配合、创新变少。流程还没建立好,就导致重要事项上内控的问题。

「原神事件」后,一系列盘点人效的工作在字节悄然进行。据悉,他曾找雇主品牌负责人私下谈话,明确表示「公司的创业氛围不会改变」,大小周也不会取消,就是要招乐于艰苦奋斗的,逆向淘汰掉享受安逸的人。事实上,这种逆向筛选也贯穿于整个 2020 年扩招期间,招聘打电话上来就问,能接受大小周吗?

过去 9 年,凭借互联网飞速发展,字节跳动创造了傲人的增长曲线。但危机感始终存在。2020 年底,字节即将突破十万人大关。与组织迅速扩张形成对比的,是字节主干产品与中国互联网一起,进入必经的平台期。

「我们可能要接受,在未来五年内,都不会有太大的增长。」张一鸣曾在内部讲话中说。同时,字节正在多个赛道尝试寻找新的增长曲线,全速前进也是必然。「顺着趋势做出成绩是容易的,创造趋势是难的,尤其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最理想情况是竞争还没有激烈的时候赶紧往前走。」

反转的是,2021 年 7 月 9 日,字节宣布取消大小周。从坚定大小周能「带来增益」,到宣布取消,仅仅时隔半年。这其中发生了什么?

风向转了

2020 年底,拼多多员工凌晨下班猝死事件之后,社会舆论对于 996、加班等词汇变得极度敏感。一位接近字节的人士称,字节不再强调艰苦奋斗了,不能「顶风作案」。更多声音开始认为,鼓励人加班的公司是坏公司。有趣的是,拼多多出事前夕,张一鸣还曾在与人沟通时自嘲:看拼多多的拼法,对比字节的状况,我们效率上要输。

在字节对于大小周态度逆转的这半年里,快手也经历了全司大小周的执行到取消。2021 年 1 月 10 日,快手全员开启大小周。据悉此前快手已经有 70% 的员工在执行大小周,这一决定是为了让前中后台配合更加紧密。

外界对于快手从佛系到狼性印象的转变,始于 2019 年中那场 K3 战役(宿华在内部提出在 2020 年春节之前冲击 3 亿 DAU 的目标,被快手内部称为 K3 战役)。据快手前员工李钰称,实际上比 K3 更早,贯穿 2019 年和 2020 年,根据不同的业务和项目,就有了大小周的实行,不过公司没有对外去讲。

相对来说,国际化一直更加激进,实行大小周也更早,基本是从与字节竞购 Musical.ly 失败之后开始的。几乎在这个时间点加入的杨雨回忆道。2017 年,两家公司的海外都是刚刚起步,TikTok 势头更猛,但是差距没有那么大,2018 年上半年,Kwai 一度做到俄罗斯和东南亚 7 个国家下载榜单第一。

转折发生在 2018 年底,TikTok 出现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榜单前 20,而 Kwai 没有。经历了市场收缩,业务放缓,团队变动的半年之后,快手重启国际化业务,并在巴西有所突破。不过到了 12 月份,TikTok 在巴西的排名已经赶上 Kwai。「一直是被字节压着打的状态,始终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

当整体工作时长和节奏处于一个上限,996、加班加点很难再有什么突破。「加班是加速器,让你取得目标更快,但它不会影响你的目标结果。」杨雨说。言外之意,目标方向正确、明晰与否更为重要。

几乎在快手国际化重启的同时,国内打响了 K3 战役。让李钰不解的是,那个阶段业务上的压力并没有让快手实行全员大小周,反而在 2020 年底提出,同时囊括了行政这样的部门。「虽然内部知道字节对于快手的威胁,可并没有把业务绑定在一起,说字节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但是 2020 年底,我自己感受到的风向是,从外部而来的高层认为字节做什么,快手必须做什么。大小周可以理解为从组织文化层面看齐,包括在那个时间点宣布的企业文化价值观,快手派,与字节范,相似度非常高。」

两家公司取消动作的时间点也很微妙。6 月 17 日,字节内部公布取消大小周的调研结果,很快有新闻发酵,快手因此紧急在内部讨论是否也应取消大小周。经证实,快手 m4 以上级别员工都没有大小周加班费。取消大小周对于成本的节省并不是主要考量,「可能在于加班带来的效益不如预期,以及监管压力。」知情人士告诉极客公园。

舆情愈发收紧。拼多多事件后,新华社官方很快对此评论,畸形加班现象必须坚决遏制。拼多多事件直接影响春晚红包项目。7 月 13 日人民政协发文称:「平台经济要在发展中体现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以人为本和共同富裕思想,坚决防止和避免囤积式垄断、割韭菜式竞争和无休无限地榨取剩余劳动力及其高额剩余价值。」

「大家挺开心的,但对于这半年入职的影响大一些,没有补偿。」一位刚刚进入快手的员工表示。相对来说,全面实行不久的快手「一刀切」的成本比较低,「如果快手落在字节后,字节给了补偿,快手岂不是更被动?」

对于字节来说,一刀切并没那么容易。一名接近字节 HR 的人士告诉极客公园,字节取消的当天,HRBP 电话被打爆,他们质问原来的总包里包含加班费,取消大小周,怎么算?他们要求重新调整,否则属于违约。

「其实法定的薪酬包原则上并不包含加班费,但去掉加班费的字节薪资没有竞争力了。」当天,许多候选人都表示拒绝了 offer。「很多从传统行业来的,对于薪资的期待甚至会想 double,他们要把时间成本折算出来。」

过去字节招聘人才的方式,是通过加班双薪的方式,在满足员工物质要求的同时逆向筛选出「愿意」艰苦奋斗的合格人才。如今,这个办法好像不奏效了。据悉,字节跳动的人才池已经覆盖到国内所有高端人才,即便如此,招聘普遍反映:招不到人。

不仅如此,一个反映人才竞争激烈的细节是,一名前字节员工表示,在今年的「金三银四」,一天能接到三个猎头电话。「见到字节的就挖」,而他的公开信息甚至没填职位和工作内容。

「快手率先取消大小周,字节不可能不跟上,否则人才全跑到对家了,尤其是高阶候选人。」上述人士说。更何况,字节今天对于人才的渴求更为强烈,极客公园了解到,今年字节要在全球扩招到 20 万人。

红利没了

早在 2017 年,张一鸣曾肯定大小周能给公司现阶段带来增益,「科技的巨大规模效应和加速度,面临机会和挑战,需要快速迭代和快速发展,保持快节奏对公司和大家都很重要。」

2021 年,在公司 9 周年庆上,他却希望从加速中缓下来。他说有人经常问他:「你们公司去年涨了 100%,明年还能涨 100% 吗?」「我说我们不能有惯性的预期,希望公司从某种程度上,心态能够放缓下来。」

一个越发能被感知到的背景是:互联网增速在放缓,高举高打可能也得不到预期的成功是多数人的共识。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逐渐消失:截止 2018 年 6 月,城市网民渗透率已达 72.65%,2019 年 4 月,移动互联网月活用户首次出现连续两个月环比下跌的情况,在普通人的感知中,支付、社交、娱乐等几乎所有可以想到的场景,都被各类产品渗透。

人口红利与流量红利的终结,将带来非常规超高速增长的终结。

拿抖音和快手两款产品来说,2020 年 9 月 15 日抖音宣布 DAU 突破 6 亿(2020 年中国网民规模 9.89 亿)。据 QuestMobile 数据显示,除疫情期间有一个日活的小波峰之外,抖音主战日活基本保持稳定,6 亿 DAU 主要得益于瞄准下沉市场的火山版。用户时长方面也很难看到新的增长空间。

快手也一样。2020 年 Q1,快手单个新增 DAU 费用是 172.3 元,2021 年 Q1 就涨到 485.8 元。2018 年初,抖音和快手用户重合度不过 10.3%,一年半之后,重合度就已达到 46.5%。快手内部多位员工判断,与抖音在国内已经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相比之下,海外还有更多增长的空间。全球网民 46 亿,即便是 Facebook 构筑的社交帝国也只网罗 20 亿用户。「海外会是接下来的重点,抖音和快手都在开放一些机会给国内市场的同学流转到海外。」李钰说。

前几年,互联网流量红利还未见顶时,张一鸣总体论调一直是用高投入换高增长。表现为不遗余力的人力成本支出,以及崇尚高强度工作带来高回报。2016 年,张一鸣接受《财经》采访时称,自己更在意其中的产出而不是投入,「几乎没有行业领头的公司是控制人力成本来实现领先的。」

「行业有传闻,字节在早期会到各大高校挖最顶尖的人才,它真的用得到这些人吗?不一定。但一个考量是「我的竞对不用他就 ok」,先招进来再说。当然这在竞争激烈,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要分的一个情况下是行得通的。」在一家 SaaS 公司做招聘相关的人士告诉极客公园。一名字节员工以自身的感受佐证了这样的说法,「入职并没有那么困难,实际上真正的面试发生在入职后一年。」

据了解,直到现在,字节 HR 的核心工作指标之一仍然是提升高阶人才冗余率,「要为潜在业务的发展提前做准备」。很多采访对象向极客公园传递一个相似的观点,很多互联网项目在研发阶段要打「攻坚战」,招人要跑在业务前面,备好人再打仗。然而项目到了后期成熟和维护阶段,市场瓜分完毕,人用不了那么多。

另一位前字节员工表达了直观感受,「十万人的字节不是之前的字节了」她说,公司鼓励的创业文化与十万人的现实是相违背的,「这是自己一摊事儿的感觉慢慢降低。快速扩张导致人多于业务需求,大家做事就是卷的。」

主力产品进入发展瓶颈之后,字节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曲线。近两年,字节在社交、教育、游戏、电商、医疗等市场屡屡开疆扩土,从目前结果来看,暂时没有产品能再续抖音式的「神话」。更多尝试带来更频繁的调整,「字节尝试新业务时,起得快散得快,经常有同事过来希望转岗到我们部门,因为他们自己的业务被拆了。」上述前字节员工说。

但是对于新业务快速滚动起来的渴求,掩盖了很多问题,比如组织扩张所带来的中层「肥胖」太多了。一位抖音研发中层描述称,「你可能带两个人,就不需要写代码了,我现在写周报、方案比写代码还多。纯粹是因为业务增长,顺水推舟招几个人,把盘子铺大就做上(中层)去了。」

红利消失让新业务拓展显得更难,也难免让大厂内部越来越「卷」。2020 年,快手改版后正式推出单列上下滑。李钰回忆,双列到单列转变,内部有非常多团队在做,「一个上下滑尚可说是为了核心目标去做。但是一些更小、更加细枝末节的业务,也要通过内部竞争的方式来做,就会发生资源的抢夺和内耗。」

李钰举例,快手在打造明星爆款上,最早是由市场部来做明星的引流和运营,后来有一段时间,变成专门的运营同事来负责。由此产生了竞争关系不说,最后两边都做不好,能力都被浪费了。「因为这是大家解决问题的思路:现有人力做不好,怎么办?从外面找一个来,达不到预期?再加人。明星没有办法在快手活得好,有没有生态的问题?这关乎做事的方式,而不是人加没加够。」

一名先后在亚马逊、阿里工作多年的人士提出一个观点:过去几年,国内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普遍是「同质化竞争」,「不是依靠创新力,而是靠蛮力,蛮力就是堆人、堆时间。而非真正的创新。」但是增长带来钱,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就像李钰说,「蛋糕越做越大的时候,每个人的工作都会很有效率,当蛋糕定型,人们要把大量的时间花在切蛋糕上,很难谈说有什么效率。」进入存量市场,付出与原来一样的人力成本却无法得到相同的回报,不仅如此,那些原来不是「问题」的问题也会暴露出来。

「奋斗」失速了

「没有人会永远 25 岁,但是永远有人 25 岁。」

多名从业者告诉「极客公园」,不少互联网公司招聘存在一条不会明说的潜规则:程序员工作的黄金年龄是 25-35 岁。「很多大厂招人都要求计算机相关专业的硕士生,他们一般在 25 岁毕业,一毕业就能拿三四十万的年薪。但是却可能在 996 十年之后,搞垮了身体,被公司「优化」。国家和父母花了二十多年才培养出来的人才,却在短短的 10 年就被榨干了「价值」,这无疑是一件很荒诞的事情。」AfterShip 的文化体验工程师田林说。

出于管理的便利和经营角度,大公司更倾向于将岗位「螺丝钉化」——公司需要确保员工离职以后,立马能够有人顶替。在职能的细分下,「原来听起来高端的程序员跟在富士康流水线工人没什么两样。」对于技术员工来说,为了降低风险而引入的大量程序,常常导致工作过程变得「臃肿和低效」。

「如果你完全按照公司的安排,做简单重复的事情,那么三到五年和五到十年的工作差距真的很小,」田林感叹,「但是五到十年后,公司支付给你的薪水可能够招两个三到五年的年轻人,这时候你们的产出效率差不多,但是他们却比你更能加班,你自然就很危险了。」

在 to C 时代,速度是一切。「一个月开发产品上线,一周就能分析数据,一个月就能看到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每两周发一个版本,砸钱做推广,用户量自然就能上来。在这种情况下,加班自然变成了 to C 公司的竞争手段之一。」田林说。很多互联网项目在研发阶段需要储备大量人力(尤其是技术),以保证产品快速迭代,但当产品进入运维期,其实并不需要这么多人力。随着「攻坚战」结束,研发阶段招进来的冗余人才在维护阶段将面临着巨大的清退成本。

「如果你是体力劳动者的话,黄金期的确是 10 到 15 年。」前亚马逊工程师、阿里 P9 陈皓认为,过去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安全感来源于对于流量的拥有。「中国公司基本是流量型公司,要流量就得做用户,需要运营一个一个简单粗暴的活动争夺用户,而非用技术改善体验。同质化的低效竞争,导致背后的程序员跟着项目走,疲于拼命。」

多年前在某互联网公司任职时,陈皓曾面试过一位年纪稍大的技术人员,当所有技术面试官给予好评之后,HR 却 pass 说没有互联网精神。「什么是互联网精神?后来我明白了,大概就是要全身心为公司付出。」在技术领域,陈皓颇有名气。许多年轻人找到他的账号私信自己的困惑,他常感到惋惜,「疯狂的加班使他们失去了成长空间,视野在不断封闭,没法访问优秀的资源,使用优秀的产品」。

焦虑同样发生在其他岗位。十年时间,产品经理从一个宽泛,仅由后台、移动端等产品划分的职业,细化到不同产业——电商、教育、金融、社交等,同时有了更加细化的职能划分,用户增长产品经理、数据产品经理等等。田林在自己观察中总结,很多大公司投注的赛道正由 to C 转向 to B,可「即便是在 ToC 领域沉淀了十年的产品经理,如果转向ToB,很多经验也是无法直接复用的。」

「如果你留心会发现,今天国内顶尖的技术人才几乎都来自当年的『微软』『亚马逊』『谷歌』等。即便今天招聘顶尖人才很多也得从海外『进口』。」如今,陈皓离开大厂成为一名解决技术问题的创业者,常年帮助各大互联网公司解决技术问题,也接触着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目前来看,他表示并不乐观。

在过去,不断堆叠人力和时间被认为是提升效率的手段。「有没有思考过什么才是效率?物理学公式定义效率是有用功除以总功。效率不是比谁做的多,比谁做的快,堆人、加班最容易,但是资源太足了,就不会想用更为技术的方式来解决一件事,这才是难的。」

而规则下的「人」呢?

「周末大家十一点去了,划水看看新闻,吃个饭,睡觉到两点钟起来,开上一两个小时的会,然后拿下午茶,再写两行代码,就到晚上了,晚上再开个会,十点下班了。」这是上述中层观察到的普遍现象,「并不夸张。」

在脉脉上,类似描述也并不鲜见。当加班成为一项强制制度,创新背后所需要的个体的激情、成长和自驱,正在逐渐被抑制。这反过来也在让大厂的「奋斗」变得无比同质化,形成一个难以摆脱的死循环。

另一个深层原因或许在于,早年互联网书写了许多财富神话,许多加入创业的人在这里实现了财务自由和阶层跃迁。当公司进入平台期,后期加入的员工不仅无缘财富梦想,他们面对的组织也更庞杂,创业氛围被稀释,后者的打工心态则更强。

2020 年 12 月,字节的「CEO 面对面」上,张一鸣回忆公司成立一年多,名字还是「今日头条」的时候,Android 和 iOS 各两名开发,却做了 20 多个应用。「我也不清楚现在很多项目为什么要那么多人,希望花更多时间去了解。」

此次字节取消大小周,并未出现「一边倒」欢呼的局面。很多员工表示:愿意去字节的,就是能接受大小周的,取消大小周意味着薪酬总包的减少——显然,在今天,人们愿意加入字节已不再纯粹是为了「追求极致」与「始终创业」,而是掺杂了更多客观因素的考量。某种程度上,公司高层的担忧正被验证。

组织的奋斗,与其中每个人的奋斗,怎样才能理顺其中的关系,达成真正有效的相互成就?这将是所有科技大厂在未来需要回答的「真问题」。

9 周年司庆上,张一鸣曾解释自己为什么希望企业心态放缓,「一方面避免短期业务焦虑的包袱;另一方面不带固定预期地,对未来有开阔的想象,有更长远的目标。」用他的话说,「摘更难摘的果子。」

华宇注册_百家云获数亿元C轮融资,估值超30亿人民币

0215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29日消息,一站式视频技术服务商「百家云」宣布,已于近期获得数亿元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的投资方为行知资本。完成本轮融资后,百家云估值超30亿人民币。

百家云创始人兼董事长李钢江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两大方向:一是加大研发投入,尤其是在视频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二是继续发力多元化经营战略,通过自主创新和兼并收购等方式,扩大产品边界,保持企业规模快速增长。

SaaS+PaaS深化并进,驱动业务爆发式增长

百家云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拥有音视频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向汽车、金融、医疗、泛教育等多个领域的知名企业及政府机构提供一站式视频技术服务,主营业务包括四大方向:视频SaaS/PaaS服务、视频云产品和软件、视频AI和系统解决方案及智能硬件。

李钢江提到,成立初期,百家云主要向企业客户提供标准化音视频SaaS服务,后以视频解决方案+服务+个性化产品服务收获了更多大型企业客户的认可与青睐。基于大量客户使用音视频SaaS服务的业务基础,在收到来自市场和用户的许多正向反馈后,百家云逐步抽离出独有的音视频PaaS服务,将通用的、相关的能力逐步PaaS化,于2020年正式完成了从产品提供商到技术提供商的转型,实现标准化与定制化的兼容。

2020年年底,百家云正式发布BRTC(Baijiayun Real-Time Communication),即由百家云构建的实时音视频通信PaaS服务,为更多有开发能力的企业提供深度支持。BRTC 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的音视频引擎,在音视频编解码、网络自适应、高并发的流媒体分发、跨平台兼容性等方面达到了国际顶尖水平。客户通过简单集成 BRTC SDK ,即可在自己的业务中轻松拥有语音通话、视频通话、实时语音互动直播、实时视频互动直播等各种能力。

PaaS标准化+SaaS场景化的业务布局,驱动了百家云爆发式的业务增长。李钢江表示,2021年,百家云的收入相对去年,有接近100%的增长,并且一直保持盈利状态。目前百家云已经在华北、华东、华中、华南、东北等十几个城市建立了分公司、研发中心及办事处,团队人数也从2020年的200余人增长到近500人,完整的产品设计、测试、技术研发团队,能有效支持产品的快速更新迭代。

音视频通讯刚需迅猛,深耕赛道垂直取胜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实时音视频正逐渐成为主流线上互动方式。再者2020年疫情加速了用户养成线上化习惯,音视频技术已经成为视频会议、远程问诊、在线学习等领域非常刚性的底层需求,并将落地更多应用场景。大家熟知的远程医疗、电商直播、在线游戏等场景,以及更多基于实时通信的服务场景,例如双师课堂、协同会议等,都可以由它来构建和优化。

根据IDC中国的预测,中国视频云市场未来几年将保持5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到2024年的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谈及对音视频行业发展趋势的理解,李钢江表示,未来几年,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为这一赛道带来长期技术红利。音视频服务商将通过对底层技术的整合,更有效地提升面向客户的服务效率与响应能力。

近年来,百家云将AI技术深入地应用在实时音视频领域,用AI技术优化实时音视频服务质量,完善场景化服务。面向不同垂直行业,百家云可针对特定场景定制高精度的人工智能算法,包括动作行为识别、轨道断面病害识别等二十余种分析及识别技术。

为了加快百家云在全国的布局及垂直领域业务发展,2021年,百家云全资收购了提供公立校双师产品的北京百家双师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智慧校园解决方案的广西百家云科技有限公司,和提供视频内容服务的北京浩宇星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百家云同时投资并控股了智能硬件公司深圳市智写云笔科技有限公司,合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河南百家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西安百家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参股了提供视频硬件的北京德然技术有限公司,和提供SCRM服务的武汉起云视联科技有限公司。

打造中国版Zoom和Twilio,资本持续看好

在李钢江看来,中国未来将拥有全球最大的企业服务市场,在中国的土壤上会成长出每个细分领域的世界级公司,音视频领域也不例外。目前在美国,提供视频SaaS服务的Zoom和提供音频PaaS服务的Twilio,都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2020年9月,百家云获1.78亿元B轮融资,由金浦投资领投,青蓝资本、国科嘉和、厚德前海跟投;2020年10月,百家云获9300万的B+轮融资,由达晨财智领投,金浦投资、邦盛资本、青蓝资本跟投。

百家云本轮投资方行知资本管理合伙人、总经理赵征表示:随着信息技术对产业赋能的不断加深,企业服务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正在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得益于底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智能硬件和通信基建的普及,AI和大数据的发展,使得云视频技术服务有机会应用到更广泛的应用场景、提供更为个性化、定制化的使用体验。

百家云在音、视频技术服务领域深耕多年,通过“产品与服务并举” 、“一纵一横” 的发展战略为各行业产业升级深度赋能,一站式满足企业客户不同需求的技术服务供应商。我们看到了百家云在技术研发端的兢兢业业,感受到公司在产品质量和服务上的精益求精。未来,行知资本将继续加深与百家云的合作,通过产业视角帮助百家云加深产品与服务的颗粒度和满意度,陪伴百家云一同探索音视频技术的边界和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