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华宇开户袋装螺蛳粉撑起新实业:地方美食背后的微念们

0223

新美食背后的中国城市

如果网红食品要争咖位,那螺蛳粉一定是毫无悬念的C位。

这个“爱的爱死,恨的恨死”的柳州小吃牢牢地占据了方便食品界的粉丝榜榜首。B站上“罗翔说刑法”在家吃螺蛳粉的视频有1000多万的播放量,小红书上有48万篇关于螺蛳粉的笔记。这样的讨论度,说一句“互联网顶流”也绝对不为过。

螺蛳粉的爆火,也让柳州这个广西小城突然之间成为“网红城市”。

对外地的美食爱好者们来说,螺蛳粉是疫情期间宅家时光舌头最大的慰藉,是周末打飞的也要去柳州打卡的理由。对柳州本地人来说,螺蛳粉显然有着更加重要的意义。

根据柳州市商务局提供的数据,2021年柳州螺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已经达到501.6亿元,其中袋装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高达151.97亿元。

这个他们从小吃到大的街头小吃短短几年的时间成为了“身价百亿”的网红食品,还创造了30多万个工作岗位。

没错,在柳州有30万个普通人正在为螺蛳粉打工。

01

35岁回家,一碗螺蛳粉带来的新机遇

王慧在35岁这一年,下定决心从杭州回到家乡柳州,华宇注册成为了一家螺蛳粉工厂的质量部原料验收主管。

对从小在柳州长大的王慧来说,上学的时候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晚上溜达到附近的菜市场来一碗螺蛳粉当夜宵。被问到柳州哪家螺蛳粉最好吃时,她笑着说:“都好吃,在柳州你不会踩雷的。”

13年前读完四年的生物工程,机缘巧合进入食品行业的王慧还不会想到自己之后将会和家乡小吃结下不解之缘。

像很多毕业之后去往大城市的年轻人一样,王慧充满闯劲地到了杭州,在一个母婴食品品牌一直负责食品安全把控,沉淀多年做到了主管。虽然杭州和柳州,只有一字之差,但这两座网红城市却截然不同。一个是节奏快速,互联网行业最红的天堂,一个是安然自得,蜗居华南的重工业城市。

最直接的对比就是,杭州的螺蛳粉一碗要28元,而柳州一碗螺蛳粉则要价10元。

柳州当地螺蛳粉小店的价目表

35岁,似乎是事业的一道坎。面临需要平衡的家庭和遭遇瓶颈期的事业,王慧在自己的家乡柳州找到了出路——一份螺蛳粉工厂质量部原料验收主管的工作,不仅离家近,而且工资甚至不弱于她在杭州的薪水。

“我今年也35岁了,事业上就是不进则退。螺蛳粉我从小吃到大,现在柳州的螺蛳粉火了,我考虑着这应该是个回老家的机会。”

蒸蒸日上的螺蛳粉产业,潜藏着无数的机遇,她碰到了一家企业。这家公司不仅对螺蛳粉全产业链进行精细规划,实打实在柳州投资建厂,引进先进科技,还联合行业内顶尖高校和当地质检技术部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促进螺蛳粉产业全面发展。

这给原本做母婴食品的王慧,在螺蛳粉食品安全发展方面带来更多的施展空间。

于是王慧不漂了,回家。

巧合的是,她进入正是杭州微念在柳州开设的螺蛳粉工厂,对她最重要的两个城市又奇妙地产生了链接。

现在,王慧带着一个20多人的团队,他们负责严格把关整个工厂的螺蛳粉原材料质量管理。为此,公司专门投建了一个专业螺蛳粉实验室,配备了48类100余台检测仪器设备,其中不乏来自美国、日本等国的精尖进口设备。

王慧团队会对所有的原料、辅料及包材进行严格检验,在国家标准要求外,针对重点和高风险原辅料进行了加严监控。比如螺蛳粉中的辣油包,公司特意引进了美国定量检测辣度的辣椒素测试仪,对生产过程中油包的辣度进行定量监控,以确保口感的稳定性。

王慧也许只是时代洪流中的一朵浪花,但30万个这样忙碌在螺蛳粉产业中的普通人,汇聚成一股股浪潮,翻涌着推动螺蛳粉产业发展,也随着柳州这座城市一同前行。

“记忆里的柳州总是灰蒙蒙的,有时候会下酸雨,全是重工业的气息。现在,有很多像微念一样的新型实体企业来到柳州投资发展,我们年轻人的就业也多了更多选择,对整个城市转型都有好处,柳州的环境好多了。”

天气好的柳州城区风景宜人

回乡的年轻人映照出的不仅仅是逃离北上广深杭的选择,更是家乡实体经济逐步变好的层次跃迁。

一线城市给年轻人勾勒理想,而三线城市的故乡才能承载年轻人的生活。

现在,柳州给自己定下了一个新的小目标:力争实现米粉全产业链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人民币,还要把螺蛳粉卖到海外去。

有人说,这是干饭人们干出的一个的产业,改变了一个城市。

而实际上,这是柳州政府、企业、人共同走出来的产业之路。

02

爆红之外的产业内功

螺蛳粉走红的背后,是柳州漫长的新式电商致富路。

过去的柳州是广西汽车制造的传统重工业城市,拥有三个汽车整厂,100多个零部件企业。重工业是这个城市的骄傲,也是这个城市的隐痛。工业体系僵化,产品老旧低端,那个时候柳州缺少高尖端的工作,也没有像样的高等学府,年轻人大多流向外市。

重工业是柳州立城之本,但第一第三产业才是柳州的急需补上的一课。柳州人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十二五”规划时期,柳州政府承诺对去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开螺蛳粉店的青年给予十万元补助金,但受限于地方饮食口味,螺蛳粉最初的推广并算不上成功,在外地几乎可以用无人问津来形容。

一种地方特色小吃的国民化道路绝对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地推模式,互联网才是天然创造需求的鼓风机。

2012年的国民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螺蛳粉开始崭露头角。两年后,网红经济和短视频直播爆火,螺蛳粉搭上了这辆快车,开始频繁在大众面前刷屏。

在2019年7月,微念运营的第一个螺蛳粉产品横空出世,产品上市后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以绝对优势成为线上螺蛳粉品类第一品牌,天猫旗舰店的月销就高达140万份。螺蛳粉在全国彻底火了起来。

然而,风靡全网只是螺蛳粉的爆红起来的结果,网红食品诞生的过程体现的才是柳州市以及柳州企业、柳州人刻苦修炼的产业内功。

柳州螺蛳粉产值从2015年开始腾飞

2014年,广西柳州市颁发首张袋装螺蛳粉生产许可证。然而,初期的袋装螺蛳粉并不是一个理想化的工业化产品。单单2016年,柳州就冒出八十多个螺蛳粉品牌,不成熟的小作坊泛滥。

在互联网上失去口碑等于终生破产,为了大规模网销螺蛳粉,产业的标准化是一条必经之路。2016年到2021年期间,柳州市出台了螺蛳粉产业的相关政策多达十几项。这一切都保证了螺蛳粉的量产质量

如果说政府的政策红利是螺蛳粉成长的土壤,那柳州的企业才是打造螺蛳粉产业之路的真正主力军。

我们探访了位于鱼峰区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园,可以说,所有大家熟知袋装螺蛳粉品牌几乎都来自这里。2020年上半年,园区里的螺蛳粉企业卖出了5.56亿元。

柳州螺蛳粉产业园

成功走出“文化+消费”模式、赢得消费者心智的微念,在柳州自建的第一家螺蛳粉工厂就在这个产业园中,这个工厂的生产能力在行业位居前列,一天能产出50万包螺蛳粉。目前微念正在探索螺蛳粉自动化智能工厂的打造,推进螺蛳粉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很多人第一次吃螺蛳粉都会选择微念研发的产品,在2020年的时候,品牌月销量已经高达100万袋,但仍然难以满足线上火爆的购买需求,“螺蛳粉还不发货”等话题屡次登上热搜话题。

随着柳州螺蛳粉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螺蛳粉产业也迅速扩张,不断涌现出的具有差异化的螺蛳粉产品满足了不同人群对螺蛳粉的偏好。

微念敏锐洞察到了地方美食速食化的大趋势,看到了柳州螺蛳粉背后巨大的潜在市场,同时也看好柳州螺蛳粉行业的发展环境,也因此做出了在柳州自行投资建厂的决定。

实业建厂不可谓不难,从曾经的MCN公司到如今的新消费品牌公司,刚刚宣布这个消息的时候,微念并不是没有被质疑,毕竟从贩售流量转型成直接做实体经济,中间隔着一条鸿沟。

在疫情冲击下的今天,轻商业模式大行其道,而实实在在的重资产投入,让微念显得格格不入。从加工生产、供应链搭建、仓储物流到渠道销售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组建专业团队进行层层把控,在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同时,也对企业的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这份格格不入的付出,回报也是亮眼的。

《柳州日报》曾用“第一辆车、第一炉铁水和第一袋预包装螺蛳粉”来概括柳州深厚的工业底蕴,头部企业脚踏实地,发展实业,得以让整个柳州螺蛳粉产业朝着标准化升级和优化改造更近了一步。

在如今的柳州,由微念这样头部企业以其规范化、标准化的管理,辐射带动螺蛳粉行业整体发展。在头部企业与政府的协同努力下,已经发展出一条完整的螺蛳粉产业链,从上游的竹笋、豆角等原材料生产,到食品加工,再到下游的供应链、电商、物流,甚至带动了周边文旅产业的发展。

柳州螺蛳粉也成为了地方美食产业化的标杆。

“这两年,来店里吃粉的外地顾客越来越多,还有人拿着手机做直播。”一家柳州当地螺蛳粉店的店主陈木华说,“我们这家店从早上8点营业至凌晨3点,平均每天卖出3000多碗粉。”现在,她的螺蛳粉店已在全国开了30家连锁店。

一款爆红不过五年的地方小吃,突破了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一飞冲天,同时反哺城市发展,助力整个城市的产业链。

而更多的柳州人,也都参与到这个城市与产业双向奔赴的过程中去,让整个产城融合的发展格外值得期待。

03

微念,以企业力量推广地方美食产业

现在的柳州螺蛳粉产业,已经具备了一个优秀产业的两大要素,一致性和差异性。

一致性体现在由杭州微念这样的头部企业带来的产业链标准化提升,而差异性则是体现在头部企业带动的上下游产品领域,给每一个柳州人都带来了连锁效应。

我们在调研螺蛳粉的过程中,发现螺蛳粉的供应链比一般的袋装速食食品更长。这也是螺蛳粉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一个方便食品,它用料丰富到令人惊叹。

各种配料都涉及到农业产品的采购和制作。比如酸笋要从农民手里收购、再腌制,螺蛳汤涉及到螺蛳养殖,米粉加工工序比一般的粉要复杂一些。

这些琐碎而细微的功夫,需要有足够驾驭全局能力的头部企业来进行整体管控,才能让一包螺蛳粉走出地域的限制。

杭州微念在2020年底开始与江南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接洽,合作范围涵盖酸笋菌群及成熟关键指标的确定、生产工艺标准化方案的建立以及现代化生产线的探索等,通过工艺创新推动螺蛳粉产品营养化、健康化,进一步满足当代消费者需求。

柳州成立螺蛳粉标委会构建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微念已加入

王慧这些曾经远离故土的年轻人,正是被微念苦练内功的诚意打动,放弃了正当红的杭州,回到柳州成为微念工厂里的一名矜矜业业的质检管理人员。

和王慧一样,为螺蛳粉而奋斗的柳州人如今已经有30多万。

目前,微念合作配套供应商就有50余家,其主要配料米粉、酸笋、酸豆角、螺蛳、木耳、腐竹等,大部分都在柳州当地生产加工。目前,全市已经有12个认定螺蛳粉原材料基地,种养规模超过了50万亩。

酸笋是柳州螺蛳粉必备的配料

柳州百乐村的村民黄继华,种了100多亩竹子,他把竹子生产加工螺蛳粉最重要的原材料酸笋,年收入就达到了20多万元;

在融水县汪洞乡香螺养殖基地,养螺面积达6000亩,2160户苗族群众在养殖中增收致富;

柳州鱼峰区白沙酸厂采取提供种子、保底收购的方式,带动里雍、白沙两镇12个村的农民种植豆角,每亩纯收入可达4000元。

无数柳州人抓住螺蛳粉的机遇,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以微念为代表,整个柳州螺蛳粉产业链,不仅仅在2020年帮助该市实现了三个百亿:销售收入110亿元、衍生收入130亿元、实体门店收入118亿元;还创造了30多万个就业岗位,累计帮助1万多农户完成脱困脱贫。

在疫情大背景下和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今天,这份成绩单格外亮眼。

一包小小的螺蛳粉,有些人可能看到了互联网的造神力量,华宇开户有些人则看到了中国地方经济基础的能力和韧性。

只有产业建设才是经济的基石,哪怕在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今天,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实体经济的基石作用。一个城市的产业建设是一个庞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通过时间来成就。

对于柳州的螺蛳粉新产业建设来说,杭州微念正是参与这项工程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一家企业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工厂和就业岗位,而是对于整个城市建设不断向上的带动和引领。

04

结尾

现在,我们谈论新消费时,更多的是讨论新消费背后的产业建设和实体助力。

微念的故事从杭州出发,在柳州落地实现。

作为中国的电商之城,杭州是无数新消费品牌的福地与试炼场,杭州强调“互联网+营销感”,但柳州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更看重“实体投入+产业链打造”。

杭州柳州的双城记,代表了城市经济的风光与务实两面。风头正劲的一线城市,是网红的孕育之所也是所有人渴望成名的舞台,但务实的三线城市,同样也是成名背后的修炼场。

一种消费品的强大既离不开初期的品牌制造,同时也因为柳州强大的实业保障得以更加长久。

中国有像杭州这样以发展科技加速转型创新的城市,为年轻人在数字时代追求创新提供了土壤。

但中国绝对不止一个柳州,足以承载相当一部分立志好好生活的年轻人的人间理想。

地方美食成为城市名片,也成为城市经济的助燃剂,有更多的三线城市,他们的实体经济中都孕育着产业的力量。

而我们期待的,肯定是下一个柳州。

华宇开户提供“变美”的闭环式解决方案,“妆食同研”品牌Indie Pure乐了如何让1+1大于2?

0223

浪潮导读:在健康纯净的肌肤状态之外,消费者更想要的是一种不被束缚的精神与生活态度。
美妆和食品行业,是过去两年新品牌崛起最主要的两大阵地。

其中的一些共性趋势,比如健康、天然、成分党;以及彼此之间的互补属性,比如食补与护肤的协同效应,让这两个水大鱼大的超级赛道开始孕育出一些新的物种和可能性。

一方面,主打“妆食同源”的化妆品开始活跃了起来,资生堂、FANCL、丝芙兰、Nordstrom等美妆品牌纷纷上架口服美容产品,而POLA为首的保健品公司也表现抢眼;

另一方面,从口服玻尿酸、胶原蛋白肽做切入,华宇开户以buffx、wonderlab为代表的功能性食品开始在年轻群体中风靡……整个垂直市场仍处在早期的蓝海状态,空间巨大,增速可期。

这其中,有一家低调且颇具战略与实力的公司——健康护肤独立品牌Indie Pure乐了。

他们将概念升维成“妆食同研”,同时切入两条赛道,在研发端与科技端做重投入,不去做流量玩家,却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成绩,近期还完成了数千万元的首轮融资。

近日,浪潮新消费专访Indie Pure乐了创始人Kris,从市场、产品、理念三个维度讨论了“妆食同研”在当下消费环境中的缘起、形塑与未来。看似新奇的概念背后,其实隐藏着Z时代所带来的产品创新思路与巨大市场机会。

01

内外兼修的“变美”市场需求

为“妆食同研”品牌带来入局良机

对Indie Pure乐了的初印象,这是一个定位非常独特、有意思的新创品牌。

不同于大多专注于护肤美妆或功能性食品的品牌,Indie Pure乐了同时切入了这两条赛道——既有护肤品,也有功能性食品,即「妆+食」,这是目前市场上很少见的跨品类策略。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双管齐下」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外在妆容、防护到内在口服美颜,愈发追求精致的Z世代年轻人已经习惯了内外兼修。CBNData发布的《2020中国美颜消费趋势白皮书》也显示,护肤风尚正由外在的护肤调理转向至美容内服,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注重美丽的“内在修行”。

针对这样新兴的用户需求,市场其实已经有了相关的解法,那就是“妆食同源”。

这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古时的中医体系中,已有“内服外用”的理念存在,很多食物都有药用价值。到了现代,最先兴起的是“药妆”,强调植萃精华与微生物成分的天然性、安全性;而后口服美容产品也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通过饮食或天然成分的内服来达到养颜美容效果的食潮开始风靡。

这样的浪潮不仅吸引了众多新创品牌入局,很多国际大厂甚至跨界巨头也虎视眈眈。例如可口可乐推出了全新的γ-氨基丁酸胶原蛋白肽植物饮品,蒙牛的凝纯系列、华宇注册伊利的新食机系列等产品也都涉及胶原蛋白的内服场景。

但Indie Pure乐了创始人Kris有不同的看法,她认为,对于市场端来说,消费者认知中的“妆食同源”,其实偏向于“将一种核心有效成分,同时运用到妆和食两个产品中”。这种概念的严格定义反而限制了产品的创新和发展空间。

比如,有些食品中的核心营养物质和有效成分,如果要应用在护肤层面,其实需要在防腐、浓度、有效性、与其他成分是否互斥等多个层面进行考量。在很多情景下,这并不是最理想的一种解决方案,有时甚至与消费者的期望背道而驰。

Kris强调,消费者通过内服外用所追求的,并不是“同一种物质”,而是要解决“同一个需求”。实际上,市场呼唤的是一整套有机的、闭环式的产品解决方案。

因此,跳脱出“妆食同源”的框架,不纠结于“源”的一致性,产品才能更灵活的基于同一个功能,去进行不同配方,不同应用场景的研发。这也是Indie Pure乐了品牌创立的初心之一,“妆食同研”才能更加契合地击中当下消费者的需求痛点。

所谓“同研”,指的是「妆」和「食」的产品针对共同需求去研发,不一定采用同样的成分,但一定达到1+1>2的效果。这并不是为了凸显品牌概念而生造的新词,而是从消费者视角出发的重新定义。

类似的理念在国外也有可以对标的品牌存在。比如在美国,耶鲁大学皮肤科教授创立的同名品牌裴礼康是这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在日本,以美白丸为主打产品的双赛道品牌Pola也曾风靡一时。

这样的市场定位,或许独特,但恰逢其时。Indie Pure乐了将赛道升维,突破了单一「妆」和单一「食」的一维市场布局,用双赛道的二维市场站位结合轻医美场景下的专业补剂,构建起稳固的市场与品牌发展结构。

谈到为什么是现在来做这么不一样的品牌,Kris也提到她对于当下市场的三个洞察:

第一,从产业的角度看,近年对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在产品化层面有着很高的天花板。而从燕窝酸,麦角硫因这些活性物质,到终端消费品,这中间需要有品牌来做翻译和解释,去传达给消费者。

第二,从宏观的角度看,当一个经济体的人均GDP迈过1万美元的时候,个性化、本土化、情感化的消费需求会迎来爆发,当下的中国正好处在这个消费变革的历史节点上。

第三,从微观的角度看,Z世代消费者对于奶茶、烧烤等品类的消费频次明显变高,在生活习惯上也会面临熬夜等场景。伴随而来的肌理与生理问题将衍生出一系列新的需求,例如抗糖。这将给新创品牌提供一个很好的市场切入口。

“追求‘朋克养生’的这批年轻人,他们怎么在生理和心理上达到一种追求健康的自恰?代餐或许不是最好的解法,消费者追求的是‘既要又要’,一边喝着奶茶一边吃着抗糖片,然后就能又享受美味又保持美丽。我们认为这样合乎人性的底层逻辑才是跑得通的。”

02

拆解Indie Pure乐了的产品壁垒

重科技、强场景成为关键

不过,食品和美妆终究是两个赛道,跨行业的产品研发和市场策略有着天然屏障。“妆食同研”意味着需求端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同源性,但在商业上,两者的生意逻辑和供应链逻辑可能完全不同。这对于一个初创品牌来说是不小的挑战。

Indie Pure乐了科技溯源—华熙生物世界透明质酸博物馆

怎么去克服中间的一系列难题?Indie Pure乐了其实也经历了很多的调整与探索。

首先是产品策略上的优化迭代。

最开始,团队主打的是CP产品套装,也就是用针对同一需求的配套产品去打开市场。但是大家发现,消费者对CP产品组合的认知,是需要时间来积累的。虽然这种策略并不是不行,但对于一个新创品牌来说,快速的提高市场认知度更加重要。

因此,Indie Pure乐了慢慢转变成了大单品策略,先用白芸豆抗糖片这样的单品打开市场,再以食带妆,用“食+妆”的方式树立消费者对于品牌的形象认知。

“因为从消费频次和消费痛点来看,‘食’这个赛道是更容易切入的,只要消费者对Indie Pure乐了有了‘抗糖’的认知,我们可以自然地将这个底层逻辑延展到CP产品组合上。”事实上乐了的策略也开始奏效,越来越多的人在良好的单品体验后开始购买乐了的妆食产品

这样的调整,是在顺应人性、尊重消费者既有习惯的同时,传递出新的品牌理念,慢慢地教育和培育市场,让品牌与消费者共同成长。

再来看研发端对科技的重投入。

要想真正打通“妆”与“食”中间的闭环,光靠产品策略还不够。研发端的实力,才是一个产品品牌真正能立起来的底气。

目前市场上,虽然也有很多主打口服美容、功能性食品的新创品牌,但大部分团队的重心依然在品牌塑造和前端流量玩法的创新上。落地到产品研发,很多仅仅停留在把现成的专利拿过来用,通过工厂ODM/OEM的方式生产出来。

而Indie Pure乐了的策略是与科研巨头华熙生物研究院共创,从最源头的成分科技端去做研发,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形成产品的科技壁垒。

华熙生物本就是世界透明质酸的隐形冠军,稳据全球市场的半壁江山。同时也是业界公认的科研先锋,近年围绕生物活性物质的研发和生产,聚焦大健康在
功能性糖和氨基酸领域有长足发展,GABA、麦角硫因、依克多因更多被普及应用。

Indie Pure乐了通过与华熙生物研究院的共研共创,成功将Resetage抗糖专利应用于市场,打造抗糖内外养肤的闭环。同时在护肤线中,利用了华熙生物核心发酵技术所生产的玻尿酸原料。在抗糖片上,Indie Pure乐了则采用了美国phase2白芸豆,活性指标(AAIU)是市售其他白芸豆的5倍。

除此之外,Indie Pure乐了的原料合作方Symrise、DSM、BASF、CRODA均是世界一线,为品牌铺设了夯实的科技基础与完整的科学底层逻辑。

最后是市场洞察的凝练与精准。

以“5D小白饮”这款Indie Pure乐了的明星产品为例:最初立项研发的动机,就是团队看到了Z世代消费者中不一样的需求——年轻人对于光电医美项目的消费,已经呈现出高渗透、高频次、快餐化的趋势;但是整个市场中,只有术后修复的面膜产品,医美垂直赛道的术前、术中、术后口服修补市场仍是一片空白。

因此,团队找到了三甲医院出身的资深成分顾问Kenjijoel、京西医院的皮肤科医学博士李凯医生等诸多专业医学人士,就光电医美项目后胶原蛋白的生成修复,定向的研发了口服产品“5D小白饮”。用14项前沿科技和17种精粹成分,来解决医美术后的疤痕修复、减黑美白、立体补水等痛点需求。

这中间有不少的取舍与打磨,譬如产品的口感、容量、粘稠度怎么决定,用玻璃瓶还是塑料瓶,怎么让消费者去坚持饮用……Indie Pure乐了对每个细节都做了反复的论证和研发,在原料端、验证端、包材端和剂型端进行了上百次的测试,历经9个月才将初代产品定型。

正因为非常精准地捕捉到了Z世代的需求点,“5D小白饮”甫一上市,就成了Indie Pure乐了复购率最高、转化率最高的产品,还斩获了2021年时尚健康美妆大赏-抗糖补剂大奖。

这样的案例无数次发生在产品的研发过程中,例如:

·“氨基酸净透洁面霜”限定在了100mg的扁平包装形式,就是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带上飞机,在行李箱中也易于收纳;

·相较于市场上的其他竞品,“白芸豆抗糖片”对口感更加重视,产品的味道、甜度、软硬度、吞咽感受等等都经历了60-70轮左右的测试,让消费者的食用感受更加愉悦;

·“水光气泡糖”为了解决发泡成分的胀袋问题,与工厂合作研发铝膜袋上的干燥剂工艺,是目前市场上同品类能够做到独立包装的唯一一家;

·……

在这三大方面的支撑下,Indie Pure乐了突出的产品力得到了非常良好的市场反馈,除了上述提到的「5D小白饮」,明星产品「乐了三好面膜」「乐了抗糖片」,分别获得瑞丽美容大赏年度容养组合创新大奖;

三好面膜还登上了天猫小黑盒紧致涂抹面膜榜单的第一名,得到了行业专家、权威媒体、消费者的一致好评。

03

从产品到理念

用“美没不同”与Z时代独立精神同频共振

Indie Pure乐了不是流量型的玩家,走到今天,虽不能说完成了品牌完整的从0到1,但也在迅速的补齐认知,踏实地走到了0.5的关口。

新创品牌最忌讳的就是自嗨,很多品牌都在说要洞察年轻人,但很少有真正做出符合年轻人预期的产品,这里面的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谈到这一点,Kris认为,当下的年轻人被“过度的标签化”了。“我们看到市场上的很多报告,一直在用各种标签给年轻人做分型,给他们打上不同的符号。实际上年轻人深层次的情绪和自我,是不可以被简单定义的。”

因此,恰如品牌名所呈现的一样:Indie spirit,独立的精神,Pure skin,纯净的身心。Indie Pure乐了在品牌表达上特别侧重于Z世代自我审美意识觉醒,用「美每不同」来传递自身的精神主张。

“在健康纯净的肌肤状态之外,他们更想要的是一种不被束缚的精神与生活态度。”

“美每不同”,用审美平等建立与新世代陪伴式的沟通方式,Indie Pure乐了希望能从产品到理念,更进一步的积极引导新一代年轻人对于美、价值观的正向认知。

这样的引导还也体现在对产品的环保设计与包装上,比如Indie Pure乐了全线使用可降解可回收的包装包材,国内首创环保铁盒化妆品包装形式,在玻璃瓶包装上使用打印工艺,替代标签;同时采用环保纸张、100%甘蔗原料软管包材等等。

“虽然使用像甘蔗原料包材这样的材料,会增加我们的成本溢出,但「环境友好」是Z世代特别在意的一个点,我们就不能去放弃。”

我们发现,Indie Pure乐了不像市场上的其他玩家一样,在品牌层面或体现传统滋养,或主打先锋潮酷,它的品牌表达和选择的方式更契合Z世代所追求的精神画像——独立、自由、个性、多元、环境友好。

对Indie Pure乐了来说,无论是双赛道的产品选择,还是未来所主打的【CP产品组合】的销售策略,“陪伴”与“引导”将成为品牌最重要的两个关键词。

因此,这种自我表达的共通与精神层面的共鸣,或许能让Indie Pure乐了更击中消费者的情绪,让品牌的理念价值得以更好的展现出来。

不局限于产品赛道与市场固有的框架认知,而是从消费者的根本需求出发,针对“变美”的内外两面提供闭环式的解决方案。同时,找准更垂直、颗粒度细的场景来做产品研发的切入口,用科技实力来支撑产品力,用独立精神来彰显品牌价值。

Indie Pure乐了让我们看到,在消费变革的浪潮中,一个更懂Z世代变美需求的聆听者,一个商业模式上先锋式的探索者。

Indie pure乐了近期也完成数千万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雅迪数媒集团,本轮融资将用于产品研发、品牌建设、团队建设等。“妆食同研”看似新奇的概念背后,是团队高度凝练的市场认知与产业思考,也让品牌的成长有了更多的空间与生命力。

华宇开户超市界的海底捞,为什么走不出河南?

0223

胖东来的管理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于东来本人价值观的外现,在这个公司他是绝对的核心,但是他的存在也限制了胖东来向一个更大规模的现代企业转变,他就像一个包办一切的大家长,带着一帮兄弟姐妹在新乡和许昌这两个没什么对手的地方过着小富即安的安逸生活。
扎根在新乡和许昌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有一家神奇的商超,名叫胖东来。

这家名字普通甚至有点土气的商超,名气远不如国际连锁的家乐福、沃尔玛,也比不上本土的永辉、华润、物美,但在新乡和许昌人的心中,胖东来就是YYDS,华宇注册美誉度一骑绝尘。2015年胖东来由于店铺到期想撤出新乡,全市请愿,惊动市长挽留;疫情初期,顾客为了进店选购,排了百米长队,美名传到了河南之外。

胖东来被外界贴上众多标签:“一家从不内卷的商超”,每周二不开门营业,只为了让员工休息好;“零售界海底捞”,买不到什么东西可以专门给你进货,不想要了任意退换,出现服务问题赔偿包你满意;“良心企业”,社会责任感极强,疫情初期进价卖货,老板带头捐款,洪灾来临收留被困群众,组织员工参与救援。

关于胖东来的种种神奇,在互联网上以碎片化的方式流传着,在胖东来的官方网站上放着董事长于东来的语录:“胖东来是一所学校,而非一个企业。”而在胖东来企业文化的宣传里,“爱和自由”赫然在目,于东来反复告诉员工,要热爱生活,要快乐自己,才能成就他人,要发自内心地喜欢,才能创造美好,才能有幸福人生。

这些并不像一家现代企业所展现的样子,让许昌和新乡之外的人无法窥见胖东来神秘面纱背后的真实面貌,更无法理解胖东来这些行为的商业动机。在竞争激烈、利润率低的实体零售业,胖东来长盛不衰的商业密码是什么?这么受欢迎,胖东来又为何走不出河南甚至到不了郑州?

带着这些好奇,我们来到许昌,想看看这家“共产主义企业”究竟是什么样子。

01

“零售界的海底捞”

四年前,河南驻马店的王璐到新乡上大学。大一暑假回家,她在一个教育机构兼职。闲暇之时,同事问起她,“你在哪里上学?”王璐告诉她,在新乡。就像条件反射一样,同事立马对她说起胖东来:“一个非常好的商场,毕业这么久了,我还是很想念。”

这是王璐第一次听到胖东来的名字,当时她并不理解这样莫名其妙的夸赞。

很少有商超能和某个城市的市民产生这样厚重的情感联系,胖东来似乎做到了。这家建立于1995年的商超开了12家各类门店,许昌和新乡是胖东来的大本营,但是除这两个城市外,胖东来没有在其他城市开垦过新的领地。规模限制了胖东来的名气,但与胖东来有关的故事还是会时不时以一种神秘而传奇的姿态流传开。

2017年,小米的CEO雷军专程到许昌胖东来参观学习,雷军用“朝圣”来形容这趟旅程,这或许是网络上最早对于胖东来的认可。但大部分时候,胖东来以及它的创始人于东来,都保持着一种神秘感,只是在互联网上,不断有来自用户的夸赞。

消费者小毛的妈妈买了胖东来的被罩,一直放着没拆开,半年后拆开发现颜色不喜欢,去退换竟然成功了;市民虎虎告诉每日人物,自己在超市和男朋友打闹时不小心打倒了一瓶红酒,希望赔偿,但被售货员拒绝了,“售货员还赔笑,希望我们不要放在心上”;新乡人李亿在外地上大学,身体不好的母亲自己去胖东来购物,晚上打电话,李亿问她怎么把水果蔬菜提上车的,母亲说工作人员看她比较吃力,帮她一路推车下楼,把购物车推到商场外靠近车道的地方,帮她把菜拎上车才走。

在网络上,流传最广也是最夸张的一个案例与西瓜有关,如果消费者吃了西瓜觉得不甜,可以拿去退换。甚至有人觉得电影不好看,也能够退回50%的票价。

在去许昌胖东来时代广场店的路上,每日人物问司机师傅:“胖东来和万达哪家生意更好?”师傅大声说:“万达比不上胖东来!”

从外表和内里装潢看,胖东来时代广场店似乎很难让人觉得这是能够颠覆万达广场的商超。一大栋连体的米色建筑,缺乏新式商业综合体的设计和美感。内里也没有复杂的设计,有点像小时候住在镇上的百货大楼,每一层有明显的区域划分,除了超市和直营的店铺外就是入驻的商家。

但在商场入口,一块电子大屏幕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展示了当天所有售卖的蔬菜和水果安全检测结果,这是我从未见到过的。而在另一个出口,胖东来会将最近的所有顾客投诉用大字报展示出来。比如有个客诉案例是,一个顾客购买千岛源纯正茶油结账与标价不符,随后到总服务台投诉。这瓶茶油的标价是9.9元,但是小票显示的是19.8元,多了近10元。事后,胖东来的处理结果是,为这名顾客发放了500元投诉奖。

▲胖东来入口处的食品安全检测信息。邬宇琛/摄

在胖东来部分商品类别上,货架上直接标出了进货价和零售价,利润多少一目了然,还把产地、进货商电话都写在标签上。对于那些没有的货,只要到官网留言,胖东来就会为顾客单独采购,而且本身产品的丰富度也不输大牌连锁超市,还做了不少自营品牌。

这种购买前后周到细致有耐心的服务,让胖东来被冠上“零售界海底捞”的名头,在新乡和许昌建立起赫赫声誉,还通过互联网传到了河南之外。

02

“爱与自由”

是什么让胖东来的服务如此极致而又不讨嫌?

走进胖东来,不难发现这里的“传教”气质。从时代广场店入口走到胖东来超市区,“自由”和“爱”这一对富有价值感的词汇被印刷在垃圾桶、停车杠和墙壁上,几乎无处不在。在胖东来的官方网站上,“FREEDOM&LOVE”被奉为企业文化信仰指导标准。这套文化从内到外,支撑着胖东来与消费者、社会产生更多的商业外的联系。

在网络上,胖东来最为人熟知的另一大传言是,胖东来要求员工不得加班,一旦发现,就扣5000元。不过一位员工向每日人物否认了这个夸大的罚款规则,只说大部分门店上班时间为9:30-21:00。但有一个事实,胖东来至今保持周二闭店的习惯。这项政策从2011年开始实施,门店周二轮流闭店,一年过后,胖东来所有门店都同时闭店。2016年9月,胖东来周二暂停闭店,2018年,周二闭店的习惯又恢复,一直延续至今。

胖东来宣称:“我们的员工及管理人员工作实现全年综合休假一百三十天以上,实现每个工作日不超过6个小时!接近欧洲的工作状态!”

林海冲是胖东来的一名售货员,18岁高中毕业,他就来胖东来工作,至今已有4年时间。去年春节期间,胖东来为员工们放了40天的假期,比往年多了10天,并且规定一定要长途旅行。林海冲第一站去了丽江,第二站去了兰州。他有一台单反相机,在丽江拍了很多照片。发到朋友圈时,配文是“幸福的意义”。

在来胖东来前,张燕在另一家超市当过销售员,那时候一星期只休息一天,有时候还不休息。回忆起那段日子,她觉得心情压抑。在胖东来工作,已离婚的她感觉到周围都是家人。她说起了一个故事,有一次孩子考得不太好,张燕特别生气,和孩子大吵了一架。回到公司,她和同事们聊天,“她们会开导我说,‘你可以换种方式跟他说,你当时考试没考好?是不是信心不足?’”这让她很感动,“我来这里是不是为了钱而挣钱,我是为了幸福和快乐而挣钱。”

在于东来的东来讲堂里,分享的大多是积极向上、成就幸福生活的主题。林海冲说,胖东来每个月都会进行2-3次的培训,培训的内容可能与零售有关,但大多数时候,可能是超出零售的,比如爱情和婚姻。他记得有一次培训说的是买房,“如果一个人买房,这件事情是个负担,但两个人一起承担,这件事情会非常顺利。两个人得有共同的话题,才能一直幸福下去”。

张燕则记得一场培训上,讲师说“在婚姻里,不要束缚对方,要给对方自由”。举的例子是,老公喝了酒回到家,有些女生可能会大吵大闹,问你去哪儿了,但是这时候其实应该先给他一些醒酒的饮料。离婚的她有些尴尬,“有时候会觉得思想有点太开放了,境界跟不上,但开导一下也是好的”。

这些培训全方位展现出于东来本人的价值观,或者他想传递给员工的价值观,他觉得企业要想经营好,不能只解决具体的问题以求生存,还要带领员工往哪个方向去发展,教员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怎样规划自己的生活。比如他会说:“真正地爱一个人是让对方因为自己而轻松、而快乐、而自由、而美丽……希望给很多男人分享如何做一个完整的男人、成熟的男人、魅力的男人,当你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男人,会觉得太有力量了!”

“在胖东来的员工都认同胖东来的核心价值,而如果不认同的人一定是不幸福的。”林海冲说。

郑州大学商学院教授周阳敏从2006年开始调研胖东来,他把胖东来视为一个长期的观察目标,一直持续到现在。他认为胖东来之所以是胖东来,与其企业文化有着重要关系。“胖东来对于员工的管理方法都是很朴实的。员工对于公司的维护,对于产品的质量的维护和把控,都是发自内心的。”

▲胖东来提倡“自由”与“爱”。邬宇琛/摄

03

分配与效率

胖东来有时会举办胖东来游学班,组织外地企业深度学习胖东来的发展历程和企业文化在管理实践中的运用,其中有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人、商品和管理之间的关系。

在胖东来,晋升的机会是“民主”的。据官方网站上于东来本人的说法,基层管理是竞聘制,五个人竞选部门主管,那就这五个人决定,不会有内幕。2020年7月初,胖东来时代广场店负责低温奶的班长孕休,班长的岗位需要有人顶替,所有人都可以拿着演讲稿去竞选,包括林海冲,“我们讲究公开民主”。

于东来也有一些对胖东来管理理念的阐释:“真心成就别人,不要让你的团队背着包袱去做事,让团队轻松地去做经营,结果真的非常好,没有不好的。”这是胖东来对员工好,让员工有尊严地工作的原因,没有了后顾之忧,没有了过多的欲望,员工就会踏踏实实尽心尽力去做事,效率就高了。“我们一个人的工作效率可能要比这个行业高不止一倍,甚至更高,所以这样算下来人力资源的费用还是低的。”于东来坦言。

而除了文化上的关怀和周二闭店、假期多这种福利,胖东来真正留住员工的,还是相对较高的工资。

据自媒体正和岛的整理,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曾在抖音直播时自述,自己从2002年开始,拿出80%的利润分给员工。这一数字有多种说法,据南方周末报道,一名前高管透露胖东来的利润分配机制为“三三三”,每年的利润里,30%用于社会捐献,30%用于下一年的垫付成本,剩下30%按照级别分给所有员工。

于东来曾经透露过他的“分钱”秘诀,“因为分了钱,大家都非常真诚地投入,你怎么要求他们都会去做”。十几年前,于东来与两个零售行业同行交流,帮他们想办法解决员工流失率过高的问题,给出的建议就是把利润拿出来分掉,一个企业调整后当时就亏损了,但是到了年底,反而比往年赚得更多。“在生存阶段,最起码要让员工感觉到希望,不需要是很有体面的工作,但要让这份工作能满足他的需求,让他感觉干得值,有奔头。”于东来说。

林海冲透露了自己的工资计算方法,以去年为例,一个月的绩效同比2020年的绩效,超出的话,工资就会涨,“撑死是120%,没有超的话,保底也有5000元”。而据河南省统计局最近一次收入报告,全省私营单位的年平均收入为46733元,这意味着月平均收入还不到4000元,胖东来员工的收入远超出这一标准。

在许昌、新乡这样的三四线城市,房价不像郑州那么高,也没有更多好的就业机会,胖东来的薪资待遇非常有竞争力,在同行业内更是天花板,高到员工几乎没有跳槽、转行的念头,也让员工能踏踏实实地为顾客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好的服务带来顾客的信任,而信任则让胖东来的生意长久不衰,即便价格比别的商超贵一点,当地人也更愿意去胖东来购买,而这种稳定庞大的客流,又让胖东来在进货时有了更大的议价权,反而降低了商品成本,形成正向的循环。

于东来深知利润薄弱的零售行业赚不了大钱,但只要提供给员工相对高的工资,和额外的福利,比如超出一般社会标准的个人就医、买房补贴、额外假期等,既不会给商超这种强现金流业态造成过高的人力成本压力,又能给员工足够的人生事务关怀,让他们产生幸福感和归属感,来维持员工的稳定。

稳定的团队,稳定的服务质量,稳定的客群,稳定的营收和利润,让胖东来在许昌和新乡没有敌手,屹立不倒。

▲胖东来生活超市果蔬货架。图/视觉中国

04

大哥

“胖东来目前的机制,我觉得跟董事长于东来本人是直接相关的。像这种服务业,本质还是老板文化,这个企业家从内到外透露出来的,一种不可言传的东西。”周阳敏和于东来接触过多次,直言于东来有一种说不出的气质,尽管农民出身,没什么文化,但是确实“感觉非常好”。

于东来和员工的关系,强调家庭的观念,是一种家文化的泛化。家文化下的胖东来,人们互相称呼不用职位,而是称哥和姐,大哥便是于东来。林海冲和张燕也见过于东来,他们说,于东来时不时就会到超市里转转,跟员工们打声招呼,问问情况。尽管很难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但在他们眼里,大哥是和蔼可亲的。

于东来是地道的许昌人,只上了七年的学。1990-1991年,于东来因为倒卖烟两度被捕,那年过后,他负债30万元。直到1995年,胖东来的前身望月楼胖子店开张。这期间,他得出了自己的思考:“真诚对待顾客,灵活地经营,不欺骗顾客。”

被胖东来忠实顾客常常提及的故事是,1996年3月,台海危机时,于东来三兄弟曾跑去北京给中国航天基金会捐了几万元。后来,每到国难时刻,作为企业的胖东来和作为董事长的于东来总是会站出来。汶川地震时,胖东来先后捐款了750万元左右的物资和资金到灾区,董事长于东来组织了200名员工救援队到达地震现场救援。去年,胖东来对外公布了1000万的首批捐款项目,在洪灾期间,蔬菜也按照成本价销售。据新乡广播电视台的消息,董事长于东来第一时间带领企业员工在一线参与救援。在后来的一个新闻视频里,于东来穿着军大衣和救生服,卷着裤腿,站在的浑浊的泥水里,对着镜头摆着手拒绝了采访。

任何近似于这样的时刻,他都保持着一种在场证明。在描绘胖东来时,绝大多数媒体都会提到于东来的小学学历,但鲜有人说出塑造“大哥”的不只是农民身份。在一些官网的内部回忆资料里,于东来曾说自己从1999年就开始接触家乐福,但后来“看了卢梭的《忏悔录》,特别喜欢法国的浪漫,英国的绅士,意大利的唯美,美国的自由”,“其实我们不知不觉都成了工具人,自己把自己活成了奴隶”。

于东来不是完全没有“黑历史”,那是“自由过了火”的时候。2017年,大哥在胖东来的“东来随笔”栏目发布了自己下体带有马赛克的裸照,配文“让自己保持个性、自由、善良的状态……我知道这才是最好的自己!”事后,胖东来对澎湃新闻回应,“这是公司内部的事,没什么好回应的”,而帖子下有上万条内部员工的评论。

胖东来的管理文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于东来本人价值观的外现,在这个公司他是绝对的核心,但是他的存在也限制了胖东来向一个更大规模的现代企业转变,他就像一个包办一切的大家长,带着一帮兄弟姐妹在新乡和许昌这两个没什么对手的地方过着小富即安的安逸生活,没有经历过真正市场的瞬息万变和商场的残酷竞争,没有能打硬仗的团队和更科学健全的制度,胖东来也会跟着他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05

下一个胖东来在哪?

无论如何,胖东来是成功的。但有一个问题始终伴随着胖东来:为什么不走出河南?这样不内卷且高福利的零售模式不值得带给更多的外地市民么?

周阳敏认为,胖东来在许昌和新乡的经营情况其实有“明星经济”的味道。90年代就在许昌发家的胖东来在当地消费者眼里已经有了情感依赖,但放在别的城市能不能再成为明星,他很难下结论。

拿消费者可以任意退货举例,在一个经济还算良好、市民素质不错的中等城市,因客户无理退货造成的损失往往是十分有限的,但能给消费者带来非常强烈的安全感和信任感,增强了到店消费的意愿,也美化了胖东来的形象,商品明示进价和利润也是同样的作用。

“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把它现在的经营模式复制到郑州,成功的可能性很低。”周阳敏告诉每日人物,胖东来在早期锁定了四线城市的中高端人群,提供好服务、好产品、高质量,它的定位和价格是匹配的。但在一线城市,胖东来的服务机制与一线城市的超市服务机制不匹配。以北上广深为例,它们的大型商超使用的是会员制等服务机制。此外,在许昌,胖东来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垄断,有高利润去支撑它的服务机制,而在其他城市,胖东来可能也没办法做到。

简单说,如果胖东来进入一个新城市,打价格战、便宜卖东西可能比极致的服务更容易吸引消费者。

至少在时代广场店,胖东来的的产品确实定价较高。胖东来员工林海冲说,在超市,每个售货员都负责部分货架,这部分货架由自己经营管理,把它视作自己的生意,在采购上都由售货员完成。早在2001年,胖东来就发起了几家河南本土的零售企业组成“四方联采”,在采购端减轻成本。在商品货架上,可以看到来自世界各国的商品,有大部分进口商品在高端商超都很难见到,但在胖东来,光是雪糕这一种类就有十几种品牌。

而此外,胖东来还建立了有自有品牌。据周阳敏的表述,这些自有品牌价格偏高,数量可能占到超市的1/5,而利润上能占到一半。现在在小红书上,可以轻松地找到胖东来自营的各种网红蛋挞、面包和蛋糕,它们份量大、口味好,即使定价稍高,却也贴切反映了服务带来的增值。这些经营上的策略都为胖东来的服务机制提供了支持。“这不是秘密,这是所有超市的共性。”周阳敏说。

虽然胖东来的神话并非人工创造的,但周阳敏也觉得胖东来与神化的形象亦有差距。他还记得去许昌调研时,有大爷大妈偷偷告诉他,“他(于东来)变了”。他猜想,产品质量的变动、价格的上涨都可能在影响消费者的口碑。

胖东来从不忌讳分享他们的商业理念和管理制度,在商场里,时不时就会有人拿着笔记本记录商品位置,拿着照相机拍照。在胖东来的官网,胖东来毫不忌讳地将自己的各种制度、规章、理念公开展示。而员工们也会悉心地接待到访的学习者,不害怕把零售的经验告诉他们。这似乎为复制胖东来提供了充足的条件。

但在周阳敏眼里,完整地再造一个与胖东来相同的企业已经很难了。

“坦率说,有哪一个企业真的做到大公无私,它也经营不下去了。于东来最难复制的还是良知,这是不可复制的。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发生重大社会危难的时候他会第一个站出来,亲自带队伍去,这就是公益营销最好的范本,一般人去没那个效果。”周阳敏说。

“硬件可以复制,制度可以复制,模式可以复制,但文化很难复制,你不能保证世界上有第二个于东来了。”

华宇开户变局2022,餐饮企业如何顺势而为?

0223

破局关键或将是加盟连锁。
餐饮行业如火如荼,游仞其中的餐饮企业越来越难,苦涩来自“内忧外患”。

笼罩在餐饮行业头顶的疫情阴霾至今仍令餐饮人心悸。受疫情冲击,2020年餐饮市场规模下滑15.4%,餐饮企业数量较2019年降低11%。至今,每当疫情冷不丁地杀一个回马枪,就有不少餐饮人被迫离场。

不过,行业正释放积极信号。数据显示,去年全国餐饮收入达46895亿元,接近恢复至疫前水平,预计2024年市场规模可达6.6万亿元。发展空间似乎“触不可及”,华宇注册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蛋糕虽大,餐饮企业真正能吃下的却不知有多少。因为行业早已沸腾,涌入者不计其数。

截至去年,我国餐饮门店数量达到930万家,仅2021年前11个月,餐饮相关企业注册量超300万家。金钱和梦想浇灌出餐饮人的热情,一同带来了加剧的竞争。

就餐饮人“挤破脑袋”进入的火锅赛道而言,总体量近40万家,去年注册了6.8万家,但上半年就有1.6万家玩家出局,约三成火锅企业活不过两年。

火热的餐饮行业背后,向来是“刀刀见血”。火锅行业的起落只是冰山一角。餐饮界不乏生消交替,既有新人笑,也有旧人倒。企查查数据,去年有88.5万家餐饮企业吊销。

当然,有许多餐饮企业杀出重围,几十年如一日地埋头苦干,塑造出诸如“多少年老店”的美谈,但不具规模,始终是偏安一隅的两三家店。围墙中,老对手壮大,后起之秀赶超,仍有企业尚不知觉,更不知如何突破。

甚至随着餐饮连锁化成发展趋势,先觉的餐饮企业迅速拓店,抢占市场,提高品牌声量,占据用户心智,“失落”的餐饮企业不知如何参与进来,逐渐滑向被边缘化深渊。

可见,餐饮行业与外部环境休戚相关,无法独善其身;行业内竞争压力大、企业存活难;餐饮人缺乏规模化、连锁化思维和能力等都是摆在餐饮企业面前的难题。餐饮企业如何发现自身问题、逐一破解,找到理想的发展路径呢?

2022年2月15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优秀特许品牌专家评委、餐盟研究智库特聘专家韩雨廷做客直播间,分享特许经营知识并作2022年餐饮连锁加盟发展趋势分析,探究餐饮企业发展、经营之道。

01

餐企困境

餐饮是个矛盾体,带给食客温情,使其暖胃饱腹,又有残酷的一面,承载“只闻新人笑,哪闻旧人哭”的行业震荡和现实。后者只能由餐饮企业负荷。

当环境不利、行业遇冷,首当其冲的就是企业。2020年新冠疫情侵袭,餐饮行业付出7日损失5000亿元的惨重代价。大批餐饮企业遭当头一棒,78%的企业收入损失在100%以上,全年有32.1万家餐饮企业吊销,这也造成淘汰加速、投资谨慎的局面。

直营连锁企业因为高额的房租、人工成本,加上往日的门店规模优势成为枷锁,每停业一日就有动辄几万、十几万的支出流逝。前段时间茶颜悦色舆论翻车看似是员工薪资与付出不成正比,实则疫情影响,企业月损失2000万背后的成本压缩。

时代的悲剧放到个体身上,使其更不堪一击,个体现金流不足、抗风险能力欠缺、自救能力弱,更容易倒下。去年河南疫情、汛情连番爆发,郑州一家火锅店因为“太惨”被网友熟知,该火锅店开业半年,受灾情影响先后停业三次,亏损几十万元。

时代的一粒灰,落到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如今的餐饮企业正卷入另一座火山中。一年新增300万玩家,930万家的总体量为餐饮带来新故事,同时竞争陡升。

100米的街上有8家餐饮店的布店密度已是常态,为了抢夺顾客,不少餐饮企业重金砸营销、请网红,湖南某湘菜品牌进驻上海之际,每年拿出1000万元打广告。此外,类似88元吃6人餐的超低价团购层出不穷……

那些只靠流量搏出位的餐饮企业忽视餐品,逃不过“见光死”的结局。实力雄厚的餐饮品牌尚能借助高品质、多种类的食品,适当营销,品牌效应等暂时站在牌桌,中小餐饮企业势单力薄,无钱血拼,只能被排挤出赛道。

一些茶饮新品牌火速拓店、降价、下沉、发展副品牌等就是茶饮行业竞争日趋白热化下品牌贴身肉搏的最好的例证。这也为品牌,尤其直营连锁品牌带来资金压力,效益不佳甚至亏损带来的连锁反应往往招致裁员、闭店潮。

即便如此,餐饮企业也只得忍痛前行。放弃跑马圈地,等于拱手让出市场,让出被消费者记住的机会,尤其餐饮行业一批又一批的新品牌成立,没有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的餐饮企业很容易被遗忘。

个体户、中小企业,受资金、经营思维、战略打法认知等多方面限制,或许只能围着一家店、五六家店转。

随着消费升级,消费者看到遍地开店的某火锅品牌、烤肉品牌时,或者一条街上密布七八家某茶饮品牌,他们选择品牌的机会更大,还是选择一家默默无名的小店的机会更大呢?从商业思维出发,二十几年只开一两家店并不是一种美德。如今连小县城的消费者都对规模化的品牌店展现好感,更逞论其他区域呢?

新餐饮新消费背景下,陆续有新品牌在原有赛道中撕开一道口子,以新故事完成新一轮的用户收揽,后期通过快速规模化攻城略地,恰如新拉面,新烘焙品牌……

留给餐饮企业的时间不多了。

02

破局关键

破局关键或将是加盟连锁。

一般来说,企业发展遵循这样的原理:先有创业想法,再借助技术手段打造产品,

将其投入市场,变现获得收益。找到能持续盈利的商业内模式后,如果企业仅停留在每天售卖出多少件商品阶段,只能做成小店而不是企业。

韩雨廷称,做事找到方法事半功倍,小店做成企业、企业恒强的关键是找到规模化的实现方式,连锁经营就是最佳方式。

不像直营连锁,身负资金、运营、管理等多重压力,步子迈得越大,负担也越重。加盟连锁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性质使加盟商与企业成为共同体。

韩雨廷表示,2022年企业都在追求减负、变轻,变轻并非企业当“甩手掌柜”,而是各司其职,一部分由企业负责,一部分由加盟商配合。

加盟商消化餐饮企业的资金压力,而企业通过多年积淀形成的品牌效应、系统支持、市场推广、管理培训等优势,对加盟商来说是快速入场的强背书。

“特许经营的本质一定是两头轻,通过资源整合、各负其责、利益交换为加盟商和企业减负,最终实现共同获利”,韩雨廷说。

此外,体系、模式是加盟连锁带来的两把利刃,前者是赚钱方法论,后者事关项目成本。

正如韩雨廷所说,很多企业发展到几百家店的规模,极易遇到瓶颈期,制约企业的并不是体量、供应链、产品问题,而是管理问题,也就是体系建设问题。

品牌、体系、支持打造特许经营成功的完整闭环,其中品牌效应占据的是消费者心智,系统关系加盟商的存活率、盈利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万店的餐饮品牌系统相对健全,它们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提供的产品、服务、就餐环境高度标准化,能有效留住顾客,顾客黏性高意味着盈利能力强大。”韩雨廷认为,系统至关重要,它直指能否将盈利能力过渡到加盟商,甚至系统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发展规模变化调整。

系统也是企业发展、检视自身的度量衡。有的餐饮品牌存在一口吃个胖子的心态,步子刚稳,就想全国跑通,但发展边界由企业的服务能力决定。如果超出企业为加盟商提供支持和服务的区域范围,企业就要慎重考虑。其恰恰说明,相对单店、小店而言,加盟连锁店拥有强大的后盾,提高了存活率。

特许加盟连锁的模式多样,分为产品类和经营模式类两种,前者以产品差价盈利,后者靠无形资产盈利,模式差异影响项目成本高低,也关系到投资人成本。

最好的模式兼具产品类和模式类特点,餐饮行业的加盟连锁既需要向加盟商输出原材料、底料等产品,又要为其提供模式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说,餐饮行业可以算作加盟连锁的最佳典范。

由此,无论对企业还是加盟商来说,加盟连锁确有裨益。

03

加盟,必经之路?

相关数据佐证了餐饮行业与加盟连锁的高适配性。数据显示,采用特许加盟的行业中,餐饮业的占比最高,达到35%,高于教育、零售、美业。

尤其今年以来,关于餐饮加盟的百度搜索呈指数级增长,越来越多创业者释放出相关需求。创业者选择加盟可以借助平台优势规避风险、提高成功率,但并不代表做加盟连锁是餐饮企业的必选项或者救命稻草。

餐饮的重心是餐品。影响消费者就餐要素中,菜品口味高居第一位,其次才是餐厅性价比、内部环境。当下不乏走捷径的餐饮企业,或许靠颜值、噱头、流量能获得一时红利,但生命周期短暂。

品质之上,加盟连锁才是企业的跳板。韩雨廷建议,做好加盟连锁,需要遵循四点原则:找到适合自己的模式;高质量管理加盟商;小步慢跑;夯实自身,避免过度营销。

前文曾提到,特许经营含有产品类和模式类两种,又细分为单店授权、区域授权、区域二级、区域代理、混合特许,其各有利弊。万店规模的绝味鸭脖采用单店授权,拓店速度较慢,但总部对加盟商的指导和管理力度大。

区域授权提高了加盟商能动性,也会埋下一家独大、区域保护的隐患。不管哪种模式,都无法客观地比较,企业应当视自身情况“因材施教”。

“一家企业首先要明确自己属于何种发展类型,华宇开户不同的类型的特许经营授权模式、盈利模式不同”,韩雨廷还称,企业选择特许经营模式要考虑壁垒、资源和规划。

宏观来说,企业制定发展战略,比如制定一年开店500家、1000家的目标,要全方位审视自身是否拥有强壁垒,比如我的供应链、资源、服务能力可以支撑覆盖某些区域。假如企业存在短板,可以先拆分小目标,做成实力强悍的区域性品牌,不一定追求全国遍地开花。

“因材施教”也体现在企业对加盟商的管理上。

据韩雨廷介绍,餐饮企业总部一般通过纯加盟商、加盟商直营化、托管三种方式管理加盟商,托管适用于前期树立样板,提高加盟商存活率阶段,但它对总部人才素质要求极高。管理是外衣,对加盟商的赋能和支持才是核心。

在韩雨廷看来,企业的成败不在花哨的营销,在餐饮品质、运营、支持、市场推广在内的体系搭建,标准化、数字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小步慢跑。

近一两年,热钱涌向餐饮行业,不少餐饮品牌被资本哄抬,一年开出几百上千家店。

需要警惕的是,资本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带来现金流,整合了资源,助力企业放开手脚奔跑,另一方面企业只顾蒙眼狂奔,忽略体系尚未健全、产品研发不足、短暂繁荣是营销所致等问题,此时跑得越快,弊端暴露得越快。

“我建议大家2022年不要过快。打好基础,才能稳健前行,这才是做企业、做品牌的根本。”

结语:

加盟这一商业模式助力企业实现规模化,增强自身上下游议价权,但如何合理运用,明确在哪个阶段开放加盟,实行怎样的加盟,都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值得注意的是,直营、加盟只是运作方式,餐饮企业的本职工作是持续不断地提供好餐品。餐品是1,在此基础上,模式、体系等强加成才能谱写往后序章。

华宇开户书亦烧仙草,值不值100亿?

0223

2022年了,新茶饮还在融钱。
近日,茶饮品牌“书亦烧仙草”获得超6亿元融资,投资方包括四川成都新津肆壹伍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湖南书带草私募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湖南书带草”)、青岛诺伟其定凯投资合伙企业。在这三家基金背后,出资方有知名食品企业绝味食品、洽洽食品、克明食品,互联网CVC(企业风险投资基金)腾讯投资,以及战略定位公司特劳特等。

这也是书亦烧仙草首次打开资本化大门。融资完成后,根据其中湖南书带草合计出资2亿、在融资完成后持股比例2%估算,书亦烧仙草投后估值达到了100亿元,晋级为新茶饮独角兽。

奈雪的茶市值腰斩、喜茶深陷裁员风波、茶颜悦色批量关店,新茶饮最近的日子并不好过。此时,一度在新茶饮第二梯队里默默无闻的书亦烧仙草,为何能让资本一掷千金?

诞生于成都的书亦烧仙草,凭借连锁加盟模式,成为烧仙草这一茶饮细分品类的头部玩家,并从2019年开始了疯狂扩张之路。据其官网显示,去年9月,其门店已超7000家、仅次于蜜雪冰城,成为全国门店数量第二的新式茶饮品牌。去年以来,书亦烧仙草更是通过赞助热播综艺、华宇开户签约明星代言、推出洗脑神曲,在成为网红的路上更进一步。

这很难不让人想到同样通过加盟疯狂扩张、靠门店数量巩固市场、借神曲营销出圈的蜜雪冰城。但书亦烧仙草要想在新茶饮界占据一席之地,最大的对手并非蜜雪冰城,而是同属第二梯队的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等。

在分析人士看来,第二梯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新茶饮最大的格局变数所在。借力资本的书亦烧仙草,要想在“内卷”的新茶饮赛道打赢这场突围战,不能只靠扩张。

01

15岁的书亦烧仙草,

为何突然打开资本大门?

如果不是这次大手笔的融资,很多人都没注意到,在新茶饮第二梯队里默默无闻的书亦烧仙草,已经把门店开到了超7000家,仅次于蜜雪冰城。

2007年,书亦烧仙草诞生于成都,彼时,还是一家名为85℃tea的小奶茶店。创始人王斌,把当时在福建、台湾流行的一种传统特色饮品烧仙草,引入奶茶中,赚得了第一桶金。

2013年,四川书亦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不过,2016年,在喜茶、奈雪的茶、茶颜悦色等一众新茶饮异军突起之际,已经快10岁的85℃tea却遭遇了商标侵权危机,被烘焙品牌85℃诉上法庭。

王斌不得不选择改名,“书亦烧仙草”就此诞生。

改名后,烧仙草更直接地成为了品牌的核心卖点、主打品类,杨枝甘露烧仙草、小芋圆烧仙草、酸奶烧仙草等产品陆续推出。按照王斌的设想,在喜辣、火锅流行的川渝地区,有着清凉去火功效的烧仙草应该不愁卖。

书亦烧仙草主打产品来源/微博

前网红时代,书亦烧仙草为自己制造了一个新的差异化卖点,有句很出名的广告语——“半杯都是料”。而且,平均客单价在14元左右,相比喜茶、奈雪的茶25-27元的价格带更便宜,无形之中就成了很多人的性价比之选。

凭借差异化和性价比两大优势,书亦烧仙草逐渐在新茶饮第二梯队站稳了脚跟。但进入新消费时代,当新茶饮站上资本的风口,连锁化扩张,已经成为各大茶饮品牌资本化路上的不二选择。

书亦烧仙草的狂奔始于2019年。窄门餐眼数据显示,华宇注册书亦烧仙草2019年开店1716家;2020年更是疯狂,新开店3117家;2021年依然没有减速,开店1912家。三年下来,新开店达到6745家。

像众多连锁茶饮品牌一样,书亦烧仙草跑这么快,是因为采取了加盟模式。

据其官网显示,目前要想开一家书亦烧仙草加盟门店,不包含房租、人力、水电等费用,前期投入约需30万元,包括一次性收取的合作费2.98万元、品牌使用费3万元、保证金1万元,一年一缴纳的管理费5000元,设计费2000元,首批物料约4.5万元,设备、器具约9.5万元,装修预算10万元左右。

书亦烧仙草加盟费用来源/官网

除了前期向加盟商收取加盟费、管理费,后期经营过程中向加盟商售卖原料,也是品牌的主要利润来源。

某咨询机构调研显示,书亦烧仙草门店不允许自采原料,品牌方将不同原料卖给加盟商的利润率也不低,比如,烧仙草的利润率为15%,果汁的利润率为20%以上,茶叶、奶制品等常规单品的利润率为10%以上。

成立15年、门店超7000家的书亦烧仙草,直到今年才完成第一次融资。问题来了,加盟书亦烧仙草,到底赚不赚钱?

上述咨询机构数据显示,书亦烧仙草的产品毛利率在60%左右。其位于武汉市区内小商圈的一家门店,2021年前8个月平均每月营收超10万元,其中旺季(3-8月)每月营收超30万元,但利润只有5万元/月,淡季没有利润。据计算,其回本周期约为15个月。

一位餐饮领域投资人向开菠萝财经透露,这一利润率在行业内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但是否能持续盈利,仍有待验证。“新茶饮竞争太激烈了,用户也不太忠诚。”他补充道。

易观分析咨询顾问李心怡认为,从市场竞争和赚钱的角度看,拿到融资后的书亦烧仙草,都会继续以加盟模式的扩张版图。“中端茶饮品牌在产品、原料上差异化不足,谁的规模化程度越高,谁的门店数量越多,谁的品牌效应就越强;另一方面,加盟门店越多,品牌原始采购成本越低,利润率就会越高。”

02

新茶饮式微,

书亦烧仙草值100亿吗?

在奈雪的茶市值腰斩、茶颜悦色批量关店、喜茶深陷裁员风波之际,为何还有资本加码新茶饮?

在上海博盖咨询创始合伙人高剑锋看来,这首先与茶饮本身所属的消费行业特征有关。

他认为,消费行业的投资回报周期向来较长,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资金接力过程,不是短期内晋升头部、跑步上市、资本退出的赛道。与此同时,消费品牌的业绩回报周期也较长,盈利较少受到大宗商品或者经济周期的影响,等到真正实现盈利后,盈利能力将比较稳健。

此次书亦烧仙草的投资方绝味食品、洽洽食品、腾讯投资等,也的确是对投资回报周期忍耐度更高、更具产业投资属性的CVC机构。

而且,不可否认,中国新式茶饮仍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新式茶饮行业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近5年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2021年到2023年的复合增长率为34.5%,到2023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1771亿元。

2016-2023年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市场规模

来源/艾瑞咨询报告

至于为什么书亦烧仙草能一口气拿下6亿融资,成长为新茶饮独角兽?在李心怡看来,这与其所属的梯队和本身的差异化定位有关。

“目前来看,喜茶、奈雪等所在的第一梯队格局基本稳定,而第二梯队的格局尚且不稳、变数诸多。”她分析称,在中腰部玩家里,品类大而全的品牌,在很多细分赛道只具备防御性而非攻击性,很难占领用户心智。而早早占据烧仙草这一细分品类头部位置的书亦烧仙草,显现出了优势。

此外,书亦烧仙草的网点布局、供应链覆盖能力与自有配送体系,也给资本提供了信心。

2021年的一系列营销,似乎也在诉说,书亦烧仙草不想再默默无闻了。

2021年11月,书亦烧仙草成为热播综艺《大湾仔的夜》的总冠名商,还官宣靠大热综艺《披荆斩棘的哥哥》在内地翻红的陈小春为首席巡店官,打出“每天巡一家,要巡19年”的口号,并推出洗脑神曲“大王叫我来巡店”。

书亦烧仙草冠名赞助热播综艺来源/微博

品牌声量随广告曲席卷网络,不难让人想起去年上半年风靡全网的“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

在李心怡看来,去年以来书亦烧仙草密集的广告投放,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它到了要靠品牌力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时候了。

“书亦烧仙草最初靠爆款占据品类,但发展到一定阶段,仍然还是要考虑拓品类、破圈的问题,这时候借助营销提高知名度和曝光度有助于实现以上两个目标。”她谈到,新式茶饮竞争趋于白热化,没有品牌效应,也就无法抢占消费者心智。

03

上有喜茶下有蜜雪,

书亦烧仙草能稳站山腰吗?

同样凭借加盟模式打天下、同样靠庞大门店数量跑市场,甚至同样靠洗脑神曲营销出圈,书亦烧仙草会成为第二个蜜雪冰城吗?

从书亦烧仙草的门店分布来看,其并非没有下沉的趋势。窄门餐眼数据显示,目前,书亦烧仙草门店在三四五线城市占比达到52.24%,新一线城市占30.75%,二线城市占11.61%,一线城市仅占4.74%。

书亦烧仙草门店城市分布情况

来源/窄门餐眼

“被蜜雪冰城培育起来的下沉市场消费者,可能会逐渐对茶饮产生更高品质、更多元化、更佳口感的追求。”不过,李心怡认为,目前书亦烧仙草的首要竞争对手并非蜜雪冰城。

高剑锋也认同,市场下探不会是书亦烧仙草目前的主要扩张方向,一是考虑到品牌的盈利能力,二是为了兼顾品牌的中端市场定位,下沉可能会对价格体系形成冲击,进而影响现有网点的收益。

高剑锋认为,书亦烧仙草未来的扩张,更倾向于横向拓展,一是在原来的市场布局基础上加大网点密度,二是开拓更多区域的同等级空白市场。

书亦烧仙草更大的竞争对手,仍是同队列的中端品牌,这个梯队里,对手林立。

“第二梯队的连锁茶饮品牌,很多是从某一区域爆发以后再向全国拓展的,比如书亦烧仙草的大本营在四川和湖南,古茗主要在浙江,近一段时间内,它们在中端市场的全国化布局中竞争会很激烈。”李心怡表示。

早于书亦烧仙草,古茗已拿下来自红杉中国、美团龙珠等知名投资机构的两轮融资,其目前门店数仅次于蜜雪冰城和书亦烧仙草,为5895家。

“后起之秀”沪上阿姨也已获得两轮投资,目前门店有4020家;另一细分品类玩家“柠季”在去年7月拿下来自字节跳动的A轮融资后,又在今年1月获得亿元A+轮融资,并开启全国扩张之路。

而书亦烧仙草此前最大的竞争对手茶百道和一点点,在尚未融资的情况下,目前门店也分别开到了5166家和3609家。

中国新式茶饮行业典型玩家

来源/艾瑞咨询报告

品牌各自都有规模化的连锁门店作为护城河,要从如此“内卷”的新茶饮大战中突围,书亦烧仙草仍面临许多挑战。

在分析人士看来,目前对书亦烧仙草来说,最大的问题并非扩张速度,而是产品创新。

“地域性品牌在全国化扩张过程中,会遇到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其他地区消费者是否能适应和喜欢它的产品口味,比如烧仙草这种清凉解辣的产品,在北方地区会不会受欢迎,得打一个问号。”高剑锋表示。

即便产品得到认同,长期的单一品类,也很容易让消费者产生口感疲劳。他指出,书亦烧仙草一直主打细分品类,产品创新力度小,对供应链的掌控也存在短板,这很可能成为未来的增长瓶颈。

另外,还在不断扩张的书亦烧仙草,不得不考虑门店密度加大后的单店盈利问题。

“连锁加盟是新茶饮尤其是中低端品牌扩张的通用模式,相对应的,其风险也很高,一旦发生系统性的经营能力下滑,可能会形成多米诺骨牌式的倒塌。”高剑锋提醒。

华宇开户吃肉DNA一旦动了,肉类消费大国的商机,我们根本拦不住!

0223

从餐桌到“远方”,干饭人们将吃出怎样的新吃肉食代?

说到吃肉,谁的DNA动了?

人类漫长的饮食文化中,从来没有缺少过肉的身影。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肉食种类丰富多样,烹饪方法也是花样百出。可以说,人们对于肉的喜爱,早已深深镌刻在DNA中。

冬奥会期间,#冬奥村一天午餐消耗80多只烤鸭#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除了北京烤鸭,翻开中国的“吃肉地图”,里面还藏着不少学问:“没有一只牛羊能活着离开西北”、“在广东,鸡和鱼都插翅难飞”、“吃猪肉上,川渝人是认真的”··· 尽管各个地区饮食习惯不同,肉却始终是中国人餐桌上的领衔主演之一。

尽管植物肉、细胞培养肉等人造肉制品陆续涌现,然而对于大多数干饭人来说,真材实料的肉还没有吃够,人造肉目前还无法取代肉在日常饮食中的地位。华宇开户不过,爱吃肉的我们真的懂肉吗?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书写了怎样的吃肉历史?现代肉制品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市场规模如何?又存在着哪些机遇与挑战?未来,干饭人们又将吃出怎样的新吃肉食代?

01

几十万年的吃肉历程,

发展到了怎样的阶段?

在我国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六畜兴旺猪为首,五谷丰登粮领先。”农耕社会时期,如果一个家庭能够养全“猪、马、牛、羊、鸡、狗”这六种动物,则代表家庭和睦团结、人丁兴旺。

欧美国家更重牛羊鸡肉,东亚各地猪肉占据优势。世界上称得上“六畜兴旺”的国家其实并不多,而地大物博的中国确实是一个独特的存在。

从“凭票吃肉”到消费量世界第一,现代肉品工业化进程加快

纵然拥有源远流长的吃肉历史,1949年之前的旧中国时期,日常饮食还是以谷物为主,一般只有在社交和仪式性的场合才会吃肉,猪肉的产量也从未充足到供所有人口日常食用。

除了上海、青岛、武汉、哈尔滨等城市有几家机械化屠宰厂外,在全国基本沿用原始落后的屠宰方式,由个体屠商和私人商户采用“一口锅、一把刀”的方式杀猪卖肉。华宇注册卫生条件极差,猪肉市场供求和价格波动性较大。经济极端落后,现代肉类食品产业几乎是一片空白。

为解决数亿人口的基本吃肉问题,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开始实行票(肉票)、证(副食本)制度,以及计划分配和定量供应办法。凭票买肉是当时居民肉类消费的主要方式。

图片来源:7788.com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当时中国的人均肉类年消费量仅3.3千克左右。这意味着当时的中国人平均每月才吃半斤肉,吃肉水平全球垫底,约是世界平均值的1/7。

随着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过去由集体组织分配的食品等社会物资,越来越多地通过市场进行分配,猪肉成为一种可以大规模交易的商品。大型专业和商业养殖场逐步取代小农,并在很大程度上用市场取代了家庭自给自足的体系。

1984 年出台开放搞活政策,取消生猪统购统销政策,国有肉联企业被推向市场,春都引进第一条西式火腿肠生产线,双汇进入精加工领域,现代真正意义上的肉制品工业开始起步。20世纪90年代,“豫”火腿肠统领天下,雨润等企业的加入,加速了高低温等肉制品的快速发展。

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多元的消费需求,肉类市场衍生出腌腊制品、酱卤制品、熏烧烤制品、油炸制品、火腿制品等七大类中式传统肉制品,包括火腿、腊肉、熏肚、酱肉、肉干、肉脯等500多个品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改变,各种精深加工的分部位冷却肉、小包装肉、半成品肉、熟肉制品消费比例逐渐上升。

经和组织数据库统计显示,2018年中国肉类消费量达8829.6万吨,位居世界第一。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费量达51.3千克,相较1961年翻了 16倍左右。肉类消费正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

02

新老品牌共同发力,

肉制品市场潜力巨大

1)传统肉企:强大供应链优势与转型发展需求并存

21世纪以来,我国肉类和肉制品的产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肉制品产量占肉类产量比例稳步提升。肉制品行业集中度相对较高,龙头优势更为明显。

双汇作为我国肉制品加工的代表企业之一,拥有我国最大的肉类加工基地,形成了养殖、饲料、屠宰、肉制品加工、 新材料包装、冷链物流、连锁商业等完善的产业链,以及近百万个销售终端。中商研究院数据显示,高温肉制品中,双汇市场份额达60%,连续多年居中国肉类行业第一位。

龙大肉食作为专业从事肉食品加工的大型企业,拥有集种猪繁育、饲料生产、 生猪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为一体完整的肉食品产业链,产品涵盖优质鲜冻分割猪肉、 低温肉制品、散装酱卤食品等三大类400余个品种,支撑起较稳市场格局。

纵然我国的肉制品消费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从发达国家肉制品的发展历程看, 我们还处于发达国家肉制品消费过程的第二阶段。主要特点在于:肉制品消费数量增加,比较关注品种和口味。但距离发达肉制品消费国的重视营养、品牌、情景消费等特点还有一定的差距。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加工肉制品占肉类消费比例为23%,而全球平均为45%,发达国家超过70%。

近年来,消费升级推动人们寻找更健康、品质更优的肉食产品。与此同时,从产品导向到消费导向,从控制原料到控制数据与流量,新锐品牌、新产品形态、新营销模式不断涌现···新零售冲击下的肉食产业正在掀起颠覆性的革命,肉食产业的传统格局面临重组。

龙大肉食在2016年年报经营计划中添加“大力推广休闲类食品”,并在2019年提出重点发展冷冻调理肉制品和高端肉制品,开发高端休闲肉制品新品类。到了2021年上半年,龙大肉食屠宰行业营收占其总营收的72.49%,食品行业营收仍仅占7.29%。

为此,龙大肉食对自身发展战略再次调整,采用“以食品为主体,以养殖和屠宰为支撑”的“一体两翼”发展战略。传统品牌在产品定位、品牌形象和营销策略上不断改进,以迎合新生代消费者。

2)新锐品牌:多元深加工产品形式,丰富干饭人吃肉场景

①主战场不能丢!品质肉食花样呈现,给餐桌轻松加道硬菜

在“2022每日食品年度十大商业热点”中,Foodaily提出,以灿烂的主食文化为核心,效率与生活的博弈推动中国饮食文化和新生活方式的进化。这其中,预制菜品势必迎来发展的上升期。

消费群体和需求的迭代、食材标准化技术的更新、资本对于新零售体系的投入,以肉为主要食材的预制菜产业有望更加成熟。即使是厨房小白,也可以轻松给自己的餐桌加一道精致又不失烟火气的硬菜。

老饭骨围绕家庭小厨房,针对食材难备齐、制作工艺繁琐、普通人很难在家复制、去餐馆吃价格昂贵等痛点,推出小小狮子头、金汤佛跳墙、水煮牛肉等预制菜品。甄选精品肉类食材,通过传承古法和融合创新,保留食品原味。

而珍味小梅园以“将餐厅级美味搬进消费者冰箱”为理念,注重菜品和口味的丰富性,为平价美味的大众消费群体提供水晶荷叶鸡、黑椒牛柳、宫保鸡丁等50+款预制菜品,为厨房增添新选择。

此外,仙味爷爷创新推出每颗重达50g,直径约5cm的大颗牛肉丸,重新定义潮汕牛肉丸;广州酒家将广式腊肠搭配不同便当,丰富腊肠消费场景;如意三宝甄选新西兰进口羔羊,采用好食材微调理加工理念,让厨房小白轻松做酒店大餐;红小厨佛跳墙选用高级海参鲍鱼,打破国宴餐桌食材加工桎梏···

图片来源:仙味爷爷、广州酒家、如意三宝、红小厨

②追剧伴侣、下酒小菜、灵魂夜宵···创新工艺造就“肉中多面手”卤味零食

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休闲卤制品行业规模约1235亿元,过去五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8%,远超食品领域其他品类。魔镜市场数据显示,仅2021年8月,天猫淘宝平台下卤味零食/猪肉脯/牛肉干类目的销售额超10亿元,销量高达2552万件。

可以看出,中国人不仅热衷于在饭桌上花式吃肉,对于休闲时刻吃口肉这件事也有着巨大的热情。

Foodaily观察到,同样是凤爪,王小卤瞄准“追剧必备”、“粉面伴侣”等食用场景,抓住消费者对凤爪去甲需求做产品差异化,推出“个大、肉多、没指甲、易脱骨”的虎皮凤爪;逗嘴首创非辐照锁鲜技术,以无骨谜之凤爪系列切入,凤爪口味不设限,且能常温锁鲜,改善传统辐照工艺影响,相比传统产品更营养。

此外,辣么卤力以“辣卤口味+创新食法”为灵感,开创“轻烹饪餐卤零食”新赛道;小鲜卤采用-196°C液氮速冻保鲜技术,打破卤味锁鲜短保壁垒,做到12个月长效保鲜。

③学校、办公室、户外、长途··· 便携高蛋白“减负零食”随走随吃

近年来,以鸡肉、鱼肉、牛肉等动物蛋白,或以豆类等植物基蛋白为来源的高蛋白食品增长迅速。据Innova数据显示:过去五年间,全球宣称高蛋白质来源的食品饮料新品发布年均增长了20%。高蛋白食品的消费群体不再局限于健身人士,产品形式也不再拘泥于过去的大罐蛋白粉。

常温鸡胸肉类产品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深受轻食爱好者青睐。暴走斑马率先选用正大全产业链鸡小胸,独立包装形式;卤味觉醒将鸡胸肉鲜切成薄片,先卤后烤,最大化保留其低脂高蛋白的优点;无穷食品选用养足365天鸡龄鸡胸肉,先蒸后烘,121°C高温杀菌保鲜技术,锁住新鲜美味···

图片来源:暴走斑马、卤味觉醒、无穷食品

海洋蛋白方面,小伶鼬选用深海带鱼鱼肉为主要原料,全程烘焙无油炸,每包产品含有38%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减少98%,打破薯片固有印象,拓宽了肉类食品的食用方式与场景;提供高蛋白摄入新选择;海派说甄选进口智利三文鱼,锁鲜保鲜及杀腥灭菌技术保留三文鱼新鲜与营养,每包蛋白含量54%以上,为消费者提供海洋蛋白摄入新选择。

03

小结

纵观我国的肉制品消费,目前整体跨过“小康”阶段,正向富裕型消费迈进。品牌意识渐浓、追求高端品质。消费场景从家庭烹饪向餐饮业转移、从节假日集中向日常扩散。高线城市的新生代和中产群体,逐步具有个性化的肉食消费观,植物基、功能化、零食化渐成风潮。

尽管植物肉的商业价值在于应对未来动物蛋白的短缺、以及消费者对于健康和环保的追求。但是植物肉热潮背后,中国人对动物肉食消费的执着偏好却难以轻易改变。

我国的传统地域特色肉制品经过三千多年世人的改良及加工,以其品种繁多、色泽独特、口味优良等特点深受消费者喜爱。但是这类传统肉制品的加工方式也存在着不少缺陷:质量安全不宜控制、贮藏时间短、只适于家庭式或作坊式小批量生产等。

通过加大对传统肉制品加工方式的研发力度,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肉制品传统工艺,与现代化生产相匹配的传统地域特色肉制品,有望成为新吃肉食代的肉制品消费热点之一。

华宇开户重磅 | 国潮改造、大健康食代、新品类大放异彩,第四届iSEE创新奖产品/品牌类入围总名单公布

0223

容纳来自全球创新品牌&产品,凝聚全球创新思想与实践,iSEE创新奖将秉承专业权威的初心,彰显食品创新精神, 让好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

正处产业大变革,食品行业需要一个奖项、一个多维展示创新的舞台。以“创新”为核心,并凭借对专业权威的坚持及对创新的传播,iSEE Award全球食品创新奖(以下简称iSEE创新奖)已获得食品品牌们的踊跃响应。

涵盖产品类&品牌类、技术类、企业类、人物类,iSEE创新奖从多维的角度发现、表彰、传播创新。在第四届iSEE创新奖中,由于提报案例数量庞大,我们将按照不同奖项类别,依次进行初审并公布入围名单。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欣赏入围“产品类&品牌类”这一奖项类别的参奖作品的风采吧。于2022年1月21日截止报名,第四届iSEE创新奖总共收到了458家品牌、华宇开户1388sku产品的提报。

经过iSEE创新奖产品委员会(由Foodaily Thinking研究院组成)的三轮初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揭晓第四届iSEE创新奖“产品类&品牌类”入围总名单。我们将同他们携手通过系列创新活动向行业/商业/消费者展示中国食品年度创新。(注:技术类/企业类/人物类入围名单也即将陆续公布,并依进入复审/终审,让我们一起期待最终大奖的诞生)

01

产品类/品牌类入围总名单公布

在提报作品案例中,我们发现 ,各大品类全面开花 ,华宇注册益生菌、植物基、功能性食品依然火爆,另外,预制菜、零食烘焙,乳基甜品在今年大放异彩,势头迅猛。国潮改造、大健康食代加速…让我们看到食品这样一个传统产业在行业供给与用户需求的博弈下,所迸发的创新力量。

食品类

食品类涵盖了餐饮及餐饮+、功能性食品、零食、糖果巧克力、烘焙5大品类。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宝石茶,茶炸弹,护身符茶包…打造网红茶的秘籍你不要看一下吗?

0219

花young饮茶,饮茶玩趣,打造网红长青茶的新思路。

中国人的饮茶历史从西汉至今已有千年,柴米油盐酱醋茶,饮茶在国人生活中逐渐发展为不可缺少的一种生活方式。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2月,中国茶饮消费者群体规模已达4.9亿人,而喝茶用户中又有51.0%会倾向于袋泡茶。袋泡茶作为对传统茶叶的创新,华宇平台注册地址受众基础庞大,再加上其冲泡便利、携带方便、口味多元等优点,市场规模大幅增长,2020年增长幅度高达155.9%,占茶叶线上市场规模的48.57%。

茶里、他山集、WILLCHA未来茶浪…袋泡茶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投身于争夺市场的洪流中。但Foodaily观察发现,受困于“袋”泡茶的形态限制,品牌们大多陷入口味和包装创新的内卷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一下能够击中消费者心房的东西。

的确,在这场没有输赢的战争中,持平或是一种好的结局,但同时也意味着茶行业的创新力逐渐衰退,在平淡中步入黄昏。那么,如何才能突破目前同质化的局面,打造一款让人眼前一亮的袋泡茶产品呢?Foodaily今天为大家介绍一款独辟蹊径的“宝石茶”。

主打烘焙产品的美国品牌 Taylor Half Baked推出的Tea Gems宝石茶,创造性地将糖基与袋泡茶完美融合,呈现出宝石般的纹理与外形,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体验。而除了外形优美以外,纯素食、无麸质、可降解的三大特性也让其在当下环保可持续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一个烘焙品牌如何打造出这样具有颠覆意义的茶?是什么样的机遇促使茶宝石这一网红产品的诞生?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指出,人们首先会被漂亮的外表所吸引,然后品尝其品质……一款茶产品的成功打造除了美丽的外表,到底还需要具备哪些因素?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答案,以宝石茶为起点,Foodaily带领大家一起探索这个神秘世界。

01

“普通老茶太无聊了”,

宝石茶颠覆展现艺术与茶的完美交融

当你打开TeaGems的购买页面,映入眼帘的是一句冲突性极强的话——“Plain ole’tea is just too boring(普通老茶太无聊了)”,这句话直接了当地交代了Tea Gems创作的初衷,同时也展示出它与常规茶的与众不同。

Tea Gems以半宝石为灵感,纯手工制作,华宇注册开户每颗茶都精心搭配了可食用花卉成分,并配以指定的茶包(糖基制成,可溶于水,可食用),不仅看起来漂亮,口味也绝佳。但谁能想到这样的产品竟是由烘焙延伸而来的呢?

TaylorHalf Baked是一个主要服务于美国弗吉尼亚州、马里兰州、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的烘焙品牌,提供蛋糕甜点的定制服务,包括婚礼蛋糕、纸杯蛋糕、活动蛋糕等。品牌以原始天然和美味可口为中心,除了主打高品质外,其创意、风格也可圈可点,色彩鲜亮繁复,夺人眼球。

而这一切都出自一位名为Taylor Caldwell的22岁女孩之手。据品牌介绍,其创始人Taylor Caldwell不单单是一位创业企业家,还是艺术家和对创造力充满热情的自由思想家。Taylor Half Baked的创业是为了展示她对蛋糕艺术和所有烘焙事物的热爱,而TeaGems的成功则源于一场意外:Taylor Caldwell的朋友们对茶的热爱与痴迷,启发了她为更多茶爱好者制作手工产品的想法。

之前的尝试不断被推翻,但无数次的失败反而诞生出宝石茶这样繁复美丽的产品。此后,这个意外创作引起了数千人的注意,Taylor的创业道路也发生了转折。她将制作宝石茶并创造一种不含麸质和素食还可以生物降解的产品作为愿望和重点,并渴望鼓励饮茶者和水晶宝石爱好者们以一种非传统但令人兴奋的方式享用茶。

为保证宝石茶的外观清透干净,外壳糖基的内层由一个可溶于水的茶包包裹着内容物,这样在饮用茶水的过程中不仅减少了废料的产生,践行了可持续理念,也减少了人们丢弃垃圾的麻烦,而且可以清楚看到宝石茶被一点点融化于茶水之中。

除了产品的颜值让人耳目一新,宝石茶的内涵象征意义也极具独特启发性。Taylor以原宝石的象征意义为参照,选择性搭配宝石茶的配料与风味,功效上也靠近原宝石的寓意。

比如这款VanillaChai Tea Gem以红玉为灵感,用红茶搭配肉桂等香料,可直接饮用也可加少许牛奶冰镇,风味强烈大胆,正迎合红玉力量和激情的象征意义。同时为了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宝石茶分为含咖啡因与不含咖啡因两种,根据使用材料不同,各款茶的咖啡因含量在16mg-50mg之间。

左为红玉,右为以红玉为灵感创作的Vanilla Chai Tea Gem

除此以外,宝石茶还具有多个风味,如浆果芙蓉(受红虎眼启发)、五香苹果酒(受方钠石启发)、烤椰子(受玛丽亚姆·贾斯珀启发)等等,对喜欢猎奇的人来说这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在价格上,宝石茶也定位于美国大众人群可以接受的范围,单个宝石茶价格在为7美元,而6颗的什锦盒套装仅为40美元,所有产品均可在Tea Gems官网上购买。

02

不止宝石,这些茶创新也值得一学!

当然,诸侯纷争竞争激烈,网红茶的火爆背后离不开品牌对消费者需求的敏锐洞察和敢于创新突出重围的决心,Foodaily在对海外市场新品扫描的时候还发现很多值得借鉴的茶产品案例,接下来我们就通过几个方向的创新产品,探知网红茶背后的火爆奥秘。

1、以“动”取静,让饮茶过程“噪”起来

与茶宝石有异曲同工之妙的Maison de Dessert茶炸弹,以节日期间最受欢迎的热巧克力炸弹为灵感,内部包含一个茶包或散叶茶,外部则覆盖着无味的可食用闪光粉剂,饮用时可以根据需要添加从牛奶、奶油到糖的所有东西,体验感十分“闪耀”。

而在外壳的制作上,Maison de Dessert考虑到糖尿病患者和对血糖水平控制比较谨慎的人群,转而使用甜叶菊制成的低热量甜味剂进行制作,不仅控制了热量而且使得产品更健康。这样别具心思的设计使其一炮走红,在ins上赢得广泛讨论。除此以外Maison de Dessert还制作经典热巧克力炸弹和可添加到葡萄酒或香槟杯中的闪光炸弹等,以拓宽其售卖场景。

TikTok TeaBombs,图片来源:saltysidedish

而加拿大品牌Beverage Bombs则希望“让每一种饮料体验都具有爆炸性”,主打将优质茶和咖啡、水果、香料等提取物压制融合成可溶解的茶/咖啡炸弹,并将其塑造成玫瑰造型,为传统的咖啡或茶提供一种更新颖的饮用方法,兼顾视觉和风味。同时为了防止茶叶或香料溶解后的渣滓影响口感,产品会随附一个冲泡袋,以保证消费者更好的饮用体验。

2、回归自然,发挥茶叶本身力量

不同于深加工的茶制品,Millennia TEA则主张回归自然,省去繁琐复杂的加工步骤,以新鲜茶叶打造出理想的健康饮品。其主推产品Superfood Tea Cubes由采摘后数小时内的生有机茶花茶叶经过杀虫剂、重金属和大肠菌群的筛选后快速冷冻制成,与相同叶子制成的干绿茶相比,EGCG抗氧化剂含量高出5倍,最大限度地保留茶叶内对健康有益处的物质。

在使用场景上,SuperfoodTea Cubes因其只有清淡的绿茶味没有苦味或涩味,除了制作一杯热茶以外,还可以添加到冰沙甚至酱汁和汤中以增强风味。从购买顾客的反馈中看,因其新鲜程度较高,沙冰或奶昔成为主流选择。好产品自然拥有好口碑,Superfood Tea Cubes的复购率也出奇的高,除了在线上销售外,MillenniaTEA还在线下开出多个实体店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3、玩转情绪,用茶包给生活加点儿小确幸

袋泡茶因其方便快捷成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饮茶方式,而年轻人的审美与口味也更进一步地推动了袋泡茶潮流化的发展趋势,其中节日限定成为品牌把玩的筹码。

日本茶叶专卖店LUPICIA曾推出一款七夕限定Etoile bleue星空茶包,只需要简单地冲泡就能得到犹如夜空般的美丽茶汤,且颜色会随着温度变化而改变:刚开始加入热水时会呈现非常美丽的蓝色,经过一分钟后逐渐转为淡紫色,最后变成琥珀色;更特别的是加入柠檬片或酸类物质就会变成超梦幻的粉红色;而水的温度越高,色彩的变化也会加快,即使是冷水冲泡也会呈现出日出般的渐变色彩。这款产品一经上市就立刻成为热门话题。

而除了热饮外,品牌还设计了“魔法气泡冰块茶”,即可以将冲泡好的茶汤加入制冰盒中制成冰块,再加入气泡水或汽水中,即刻便能化身为网美系饮品,非常适合招待朋友或者送礼。

这款产品在外包装上更是别出心裁:以星座盘为理念设计,将在特殊时间才能见的到的夏季大三角印在包装上,希望大家在品茶的时也能抬头仰望美丽的天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停下来发现自然之美。

这些产品的走红摆明一个商机密码:现代人生活中存在许多无形的压力,尤其是上班族,繁忙的工作与突如其来的加班总使得他们心情烦躁,因此他们急迫需要为自己的生活加点儿小确幸。

马来西亚茶商品牌BOH也精准把握了这一商机,利用可食用墨水在甘菊茶的茶包上印上图案,当热水冲下去后,原本的图案会慢慢变化散开,转换成另一个图案,打雷的云变成一朵祥云、火山也停止喷发、愤怒火鸟会变成和平鸽,这样的创意不仅会让人暂时抽离原本紧绷的情绪,不自觉盯紧杯子观察它变化的过程,也象征着这款茶具有舒压作用,再大的火气都能被安抚的妥妥贴贴。

图片来源:大人物

在国内,我们也发现了有同样会“表达情绪”的茶产品。例如台湾国立科技大学学生曾在创业提案中提出一款有意思的“神铭”护身符概念茶包。这款茶包以疫情下的台湾人民祈求平安为背景,抓住往常人们去庙中祈求平安茶、或是传统的喝符水文化内所包含的商机,巧妙地将传统护身符与台湾茶文化融为一体,还将与地方庙宇联名产生出独特的样式,按照神明属性印上不同的护身符字样。

图片来源:EC-SOS大专校院网站

同样,茶包内的茶叶也很有讲究,以神明与祈求的愿望为基础,选择不同种类的茶叶。比如向观音祈求好运常在的茶包选用木栅铁观音茶(由台湾木栅地区产出),而向华佗祈求健康平安的松柏长青茶不仅在茶种名字上相呼应,本身也具有降低血液粘稠度、防止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100位受试者的访谈回馈中,大部分人表示很喜欢这个创意的结合,期待商品的上市。

03

总结

可见,一款茶的火爆除了外表打动消费者外,也需要具备足够的内涵,真正做到迎合、挖掘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茶饮市场近两年发展如火如荼,且根据《2020天猫茶行业消费趋势报告》所言,预计未来5年内将以每年+2.8%的增长率持续提升。而从消费者的喜好度来看,“花young饮茶”渐成新趋势,“饮茶玩趣”的概念也深入人心。那么,今天跟随Foodaily看了这么多脑洞大开的创新茶产品,你是否get到了某些灵感创意呢?

总而言之,面对消费市场的变与不变,窥其根本、顺应时势、独具特色、富有内涵,这才是打造长青网红茶的最佳答案。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街边小吃店,疯狂IPO

0219

街边不起眼的小小快餐连锁店,正在密集向资本市场冲刺,想要拿下“麻辣烫第一股”、“面馆第一股”、“快餐第一股”等桂冠。2022年1月以来,已有包括杨国福、老乡鸡、和府捞面等在内的6家耳熟能详的餐饮企业更新或公布自己的上市计划。加上去年下半年发布计划的捞王、绿茶餐厅、老娘舅,目前共有9家餐饮企业正在IPO。

很快,餐饮企业扎堆上市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因为这很反常。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天下》周刊,餐饮企业最近频繁传出上市计划,很不寻常,过往很多年来餐饮企业的上市数量一直是个位数,而现在短短一个月就超过了十年的数量,“我们业内人士交流时都有点看不懂。”

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我国餐饮企业的上市数量只增加了5家,总数量是8家。又过了十年到2019年,也只增加了7家,全部数量是15家。华宇平台注册地址迄今为止,我国登录资本市场的餐饮企业数量是21家。

餐饮企业为何突然密集IPO?它们扎堆上市背后有着怎样的考量?

01

扎堆上市号角响

20多年前,在哈尔滨靠摆地摊为生的杨国福夫妇大概没想到,自己后来会靠卖麻辣烫翻了身,还会带领公司冲向资本市场。

今年2月8日,证监会受理了杨国福麻辣烫提交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审批》,这距离其提交只过去4个工作日。一旦审批通过,杨国福麻辣烫就可以赴港递交招股书,正式向“麻辣烫第一股”冲刺了。

对于杨国福麻辣烫,“打工人”应该不陌生,这家在全国大街小巷布局的麻辣烫品牌是很多人解决午饭的首选场所,花上几十元能吃上满满一大碗。

杨国福夫妇最开始做的不是麻辣烫生意,而是摆摊卖水果蔬菜,后来改卖烤鱿鱼、烤火腿肠,但收入一直不见起色。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发现麻辣烫这一街边小吃,于2000年开始做麻辣烫生意,两人的第一家门店开业于2003年,开在哈尔滨永和街,不过那时叫杨记麻辣烫,次年才改名叫杨国福麻辣烫。

20年来,杨国福麻辣烫通过加盟模式一步步壮大,目前已覆盖全国23个省市,拥有6000多家门店,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还开了5家店。为了实现更快速的发展,杨国福麻辣烫这家诞生于东北的餐饮连锁企业,于2018年挥军南下,把总部迁到了上海。

小小麻辣烫让杨国福夫妇赚得盆满钵满,华宇注册开户光靠收加盟费就是一笔不菲的收入。据了解,在一线城市开一家杨国福麻辣烫要付的加盟费每年是2.79万元,在其他省市是2.39万元,算下来一年光加盟费杨国福夫妇就得收几亿元。

杨国福本人曾对外透露,集团2019年的营收为13亿元,其中加盟费占两成左右。2020年的营收也超12亿元,门店营业额则有六七十亿元。

与杨国福麻辣烫几乎同时公布上市计划的和府捞面,打算冲刺“面馆第一股”。1月29日,绝味食品一纸公告将和府捞面的境外上市计划公布了出来,称公司收到了全资子公司深圳网聚的通知,其参股的和府捞面准备实施境外上市计划。

据了解,成立于2012年的和府捞面,定位中高端,品牌定位是“让消费者在书房里捞面”,门店装修极具中式风格,平均一碗面的价格在30-40元。成立第三年和府捞面就收获了资本的青睐,拿下首轮3000万元的投资,加上后来融资的五轮,6年共融资6轮总融资额16.45亿元,最后一轮估值70亿元。

绝味食品公告显示,目前和府捞面第一大股东是法定代表人李亚彬,持股比例为21.61%,深圳网聚、南通合生汇、腾讯的持股比例均在10%以上,分别为16.92%、11.54%和11.02%。

与这两家相比,乡村基的IPO更迅速。1月25日,乡村基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称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这是一家做快餐的企业,1996年在重庆成立,主要经营川渝辛辣口味的快餐,主打菜品包括川渝冒菜、粉面等。

乡村基的门店主要集中在重庆、四川、湖北、湖南等地。招股书显示,截至2021年9月底,乡村基共有1145家门店,其中乡村基为602家,大米先生有543家。2019年、2020年和2021年前三季度,乡村基公司的营收分别为32.57亿元、31.61亿元和34.24亿元。

不光乡村基在争抢“快餐第一股”,另外两家老乡鸡和老娘舅也在争抢第一家上市的宝座。别看三家把名字放在一起会让人傻傻分不清楚,但做的快餐却截然不同。

2000年成立的老娘舅主打的是江南酸甜口味,总部设立在浙江,主打菜品有苏浙口味的江南红烧鱼、梅干菜扣肉等,公开资料显示有近400家门店。成立最晚的老乡鸡却是“人如其名”,是一家实打实做以鸡为主要产品的快餐企业,主打菜品包括鸡肉、鸡汤等产品。曾经因为官方玩梗而爆红网络的“咯咯哒”报时,就来自老乡鸡公司,目前它拥有1089家门店。

不同于上述餐饮企业大多冲刺港股,这两家打算冲刺难度更大的A股市场。老娘舅去年10月开始上市辅导备案,老乡鸡则于今年1月6日宣布完成了Pre-IPO轮融资,未来将继续冲刺A股IPO。而继2016年在纽交所退市后,第二次上市的乡村基,选择在门槛更低的港股上市,也不排除是想比老乡鸡和老娘舅更快上市的可能。

更为传统的中式餐饮品牌也为这波上市热潮增加了几把柴火。以“一锅两吃”闻名的海鲜火锅餐饮品牌七欣天,在创办16年后不慌不忙地在1月12日递交了自己的第一份招股书。此外,绿茶、捞王、西贝、巴奴火锅等均已踏上上市之路。

浙菜品牌绿茶餐厅向《财经天下》周刊表示,公司目前的上市情况正在进行中,具体细节不方便透露,被问到今年是否会上市时,绿茶餐厅则表示一切都还未知。

02

密集上市,原因何在?

餐饮企业为何突然密集IPO?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与疫情有关,另一方面与发展有关,还与资本的助推有关。

“餐饮企业扎堆上市是多方作用下的必然结果。”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洪涛告诉《财经天下》周刊,最早餐饮企业上市很难是因为进账主要收现金,没办法进行收入确认,现在随着移动支付普及,收入方面有一个明确的确认,更加规范了,所以监管部门这几年对餐饮企业上市是持开放态度的。

连锁产业专家、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也认为,餐饮企业如今选择上市,很大原因在于政策的利好,“政策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它将直接影响餐饮企业的资本化路径。”A股实行全面注册制,监管部门不再为发行人背书,企业的业绩与价值、未来的发展前景由投资者自由判断和选择,这对于国内餐饮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风口。

过去,受餐饮企业财务规范存在漏洞和劳动用工等因素限制,A股市场对于餐饮企业始终保持警惕态度,目前在A股上市的餐饮企业仅有五家,分别为广州酒家、同庆楼、西安饮食、全聚德、中科云网。2020年,安徽餐饮企业同庆楼在A股成功上市,被看作是A股市场对餐饮企业表达认可的一种信号。

“从餐饮业本身来说,这几年其实餐饮业的老板的认知也有了改变。”王洪涛认为,2020年的疫情对餐饮企业冲击挺大,这改变了一些企业家的想法,对资本没那么排斥了。

一开始杨国福确实没考虑过借助资本的力量,也没想过上市。2018年,当记者问及未来是否考虑上市时,杨国福很坚定地否认了,“目前没有考虑,做餐饮还是自己做一把手比较踏实。”据了解,之前有好几家头部机构想要投资杨国福麻辣烫,但全都被拒绝了,最后资本没办法只能去投资一个新品牌。

当时杨国福拒绝的原因是,公司现金流一直很好,压根不差钱。不过,2021年杨国福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他透露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公司或将引入外来资金,主要看资金背后的力量,希望能为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思路。公司已将上市纳入五年计划中,国内A股是目前的理想地。

“没有疫情,我们觉得餐饮是个现金流行业,自己做生意、挣钱,然后再发展自己,没问题。”西贝创始人贾国龙直截了当地说明了原因,但疫情让其意识到自身的力量还是有限的。如果想有大的发展,还得要用资本的力量,上市能把资本的能量调动起来。

在招股书上,餐饮企业已雄心勃勃地列举出了门店未来的扩张规模:七欣天计划在未来三年再新开门店300家;乡村基计划在未来两年新开乡村基和李大米餐厅230家和420家。和府捞面创始人李学林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其门店目标是1000家,而在门店数量已经远超其他品牌的杨国福,提出了到2025年开店10000家的计划。

开这么多门店得需要钱,上市募资成了一个好选择。文志宏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目前中国餐饮企业已进入资本化阶段,因此越来越多的餐饮企业决定IPO。

当然,上市也与餐饮品牌连锁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有关。沪上阿姨战略投资业务负责人葛贤通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疫情确实让不少餐饮企业开始反思自身的抗风险能力,但从主观上来讲还是因为很多餐饮品牌本身经过多年的发展,业务发展达到了一定的体量,想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借助资本的力量。

葛贤通认为,很多初创餐饮企业接连得到资本助力也刺激了头部餐饮加快上市布局。“生意做遍,不如卖面。”以2021年最火热的面食赛道来说,仅7月份,就有陈香贵、五爷拌面、遇见小面、和府捞面四家品牌宣布获得融资,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最高的是和府捞面的8亿元E轮融资。

资本的助推确实起了一定作用。2020年,国内餐饮行业共发生115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超过此前5年的总和。到了2021年,国内餐饮赛道融资事件更多,超过220起,披露融资额超过500亿元。《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行业报告》分析,随着越来越靠后期的单笔高金额投资的出现,未来5年或有一批净利润达数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餐饮行业公司完成上市,餐饮行业或将引领一波消费行业的IPO潮流。

03

上市不是终点

虽然餐饮企业扎堆上市,但是从已经上市的企业来看,在二级市场想要获得投资人的青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拿已经上市的百胜中国、海底捞、九毛九、呷脯呷脯举例说,他们的表现都很惨淡。两大千亿市值巨头百胜中国和海底捞,2021年分别跌13.24%和70.5%,截至2月15日收盘,两家每股分别报收398.8港元和19.94港元,总市值分别为1671亿港元和1111亿港元,与最高峰时相比缩水598亿港元和3668亿港元。

千亿巨头惨遭投资人抛弃,几十亿几百亿的小弟们也没能幸免。九毛九2021年总市值缩水41.86%,2月15日九毛九微跌0.83%报收19.2港元,总市值279亿港元,与最高峰相比缩水282亿港元。呷脯呷脯的市值只剩62亿港元,没了230亿港元。

餐饮企业市值暴跌背后,核心还是业绩不佳导致的。据百胜中国2021年度财报显示,其调整后净利润为5.25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5%,财报发布后,包括高盛、大摩、富瑞在内的10家投行齐齐下调了百胜中国的目标价。

判断失误的海底捞则进入了大规模闭店阶段,2021年11月,海底捞曾发公告称将在年底之前关闭300家门店,这个门店数量相当于2019年全年新开的门店数量。从财报上看,海底捞2021上半年净利润为9650万元,虽然同比有所增长,但仍未恢复疫情前的水平。

与海底捞同样进入战略收缩闭店阶段的九毛九,门店数量由2019年的143家降至2021年的83家,平均每家餐厅员工数量减少20%。尽管财报显示九毛九2021上半年净利润实现扭亏为盈,但各大投行还是纷纷对其降低了评级。

在财务数据方面,准备IPO的餐饮企业均公布了成绩单,和府捞面2021上半年的营收为8.46亿元,净利润为1385万元,七欣天和乡村基在2021前三个季度净利润分别为2.59亿元、1.63亿元。这份成绩单能不能让其获得投资人的青睐,有待时间的验证。

不过,二度上市的乡村基在资本市场过去的表现,也能做下参考。2010年上市时,因为是中国首家在美主板上市的餐饮企业,乡村基一时风光无限,在其上市首日以25美元大幅高开。然而就在其上市的第二年,乡村基全年净亏损700万,到2016年私有化退市的时候,私有化价格仅为5.23美元/股。

“企业上市后基本都会遭遇一个魔咒,几乎所有的上市公司头一年拿到钱后,都是高歌猛进,这背离了餐饮行业及自身发展正常的节奏。”乡村基有关负责人曾反思称。

上市对于餐饮企业,就像高考之于人生,看似是终点,实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对于几乎没有接触过资本的杨国福们来说,如何在资本的世界里利用资本的手去挖掘出更大的生意,讲出资本市场爱听的故事,对他们来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不懂得资本市场规则的人,就像不会游泳的人一头扎进了泳池里”,文志宏说道。在未来,杨国福们在资本的浪潮下究竟会借势踏浪还是沉船淹没,答案尚未可知。

餐饮一直以来都是一个竞争激烈的市场,在不断经历着残酷的优胜劣汰。数据显示,2021年,餐饮相关店铺共注销100万家,其中快餐店注销近40万家,火锅店注销近10万家,奶茶店注销近35万家。因此,对于餐饮企业而言,上市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活下去。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过完“春节档”的预制菜,能否“入侵”一日三餐?| 新消费观察

0219

新消费市场经历了2021年跌宕起伏后,在2022年开端,仍呈现出较强劲的发展势头。

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1月,新消费赛道共计发生44起融资事件,融资总金额达到47.706亿元人民币。其中,食品饮料及餐饮品类依旧是投融资热门赛道,达到22起。

聚焦具体的品类,不难发现,在卤味、中式快餐、火锅等线下餐饮品类之外,以珍味小梅园和银食为例的预制菜赛道,也成为投资人关注的热门领域。

近期,各生鲜电商平台公布的春节期间消费数据也佐证了这一品类的消费热度。

在叮咚买菜,春节期间内平台内预制菜销量达到300万份,客单价同比增长了一倍,如红烧圆蹄、内蒙古炭烤风味羊后腿等具有全国各地特色的高端预制菜,销量更是同比增长超3倍;盒马鲜生的数据则显示,预制年菜销售同比2021年春节增长了345%;从除夕到初二的三天里,每日优鲜的总体销售额较平日增长2倍,其中预制菜品类销售额增幅达到2.8倍。

异地过年的年轻人,疲于花费时间精力准备年夜饭的中年人,以及抱着猎奇心态的老年人,成为预制菜走红“春节档”的重要推手。

事实上,提及预制菜,与C端市场上的声名鹊起相比,华宇平台注册地址B端餐饮领域对这一概念更为熟悉。但为何,预制菜在今年成为备受消费者关注的“香饽饽”?抛却春节的特殊光环,预制菜真的能走入日常三餐么?

疫情常态化的宅经济下,

走入前台的“旧概念”

山西证券发布的《2022年预制菜行业研究报告》中,将预制菜定义为,以农、畜、禽、水产品为原料,配以各种辅料,经预加工(如分切、搅拌、腌制、成型、调味等步骤)完成的菜品。

生产过程中,预制菜往往采用现代化标准通过中央厨房集中生产,结合急速冷冻技术或真空技术保存。消费者购买后只需要简单再加工即可食用。

最早的预制菜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当时的餐饮行业通过采购预制菜原料,以降低人工费、水电费、减少厨房面积和生产设备采购所产生的高昂成本。

国内市场早期预制菜的发展也受到肯德基、麦当劳等美式快餐店的影响,多以净菜(新鲜消毒蔬菜)配送加工厂的形式为主。2000年后,国内涌现出一批深加工的半成品菜企业,受限于当时的冷链运输条件,发展较为缓慢。

2014年以来,随着冷链技术逐渐成熟,国内预制菜上游渠道逐渐划分为三种:即主要面向B端市场的预制菜企业,自建中央厨房研发预制菜的餐饮品牌、以及传统线下的市场、集市。

这一阶段涌现出的预制菜企业多隐藏在餐饮品牌背后,如苏州好得睐、湖南聪厨、湖南佳宴食品、河北惠康食品等预制菜企业;另外一些以前店后厂中央厨房模式的餐饮品牌则知名度稍高,比如海底捞、眉州东坡、贾国龙功夫菜以及知味观等。

前者研发和生产能力较强,产品品类丰富,供应链也较为成熟,但因主要针对B端客户,难以构建出C端消费的应用场景。

后者则为预制菜从B端走向C端提供了一剂强力催化剂。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疫情期间,超九成连锁餐饮企业开始出售半成品和预包装食品,以缓解堂食业务暂停带来的现金流压力、消化春节旺季备货库存。

因疫情阻断的B端消费,宅经济的集中爆发,华宇注册开户促使着“预制菜”这一在B端餐饮领域并不新鲜的概念,在C端市场迎来集中爆发。

新渠道、新种类、新理念,

年轻人爱上预制菜?

根据美团研究院数据,当前,预制菜的消费者画像中,年龄在22-31岁之间的占比超过43%,一、二线城市的消费者则占比达80%。“节省时间”、“美味”是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核心评价。

从根源来看,消费者选择预制菜的原因也往往与“省力”有关。

比如,在近年来城镇化率急速提高的当下,一二线城市中独居青年迅速增加,较长的工作及通勤时间大大压缩了宅家烹饪的时间,同时也减少了年轻人在烹饪上的技能训练机会,相比之下,预制菜只需要简单烹饪即可快速出餐,既降低了做饭的成本,又能够保留了做饭的仪式感。

此外,在新年、中秋等具有团圆意义的假期节点,居家宴请亲朋好友,往往需要一些制作工序更为复杂的硬菜或是一些巨头地方特色的传统中餐,针对这一点,通过新零售渠道更便捷、更迅速实现消费者触达的预制菜,也同样能够最大程度上满足居家烹饪的需求,节省时间和精力成本。

市场也迅速响应了变化中的消费者需求。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有超6.8万家存续状态的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有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

国海证券关于预制菜的一份研究报告则指出,预制菜行业在B端降本增效以及C端消费习惯变革的推动下,有望迎来快速发展。预计2026年预制菜行业规模有望超4000亿元,2021-2026年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5%左右,且在C端的市场占比预计将从2021年的20%提高至2026年的30%。

一些面向C端的预制菜品牌及生鲜电商平台也借势迅速发展壮大。

盒马于2021年调整组织架构,升级盒马工坊为3R(Ready to cook,ready to heat,ready toeat)事业部,以60%的自研比例推出上百款预制菜;每日优鲜则推出“名菜名店”频道,与西贝、眉州东坡等餐饮合作研发预制菜,并加大与食品品牌、地方知名餐饮的合作力度。

盒马工坊预制菜

图片来源:盒马

近年来涌现的珍味小梅园、寻味狮等To C的预制菜品牌则通过线下与商超的渠道合作,实现了线上线下的全渠道布局。

以珍味小梅园为例,该品牌创立之初,首先发力线下渠道,与大润发、家乐福等全国大型连锁商超,盒马、叮咚买菜等新零售O2O平台,上海第一食品、上海九百世纪食品商城等老牌食品商店合作,并在线上开通天猫、拼多多等电商渠道,成立社群团队做私域运营,借助线上社交电商传播及各平台大团长带货,实现品牌的社交裂变。

另外一些新涌现的预制菜品牌,如三餐有料、银食、舌尖工坊等品牌,则主攻线下独立门店。

其中,三餐有料以社区连锁门店、24小时智能柜等终端渠道打造“抓地力”;由前瑞幸咖啡董事长陆正耀打造的的“舌尖工坊”项目,则已在全国签约了超2500家加盟商,预计3月起将在全国各地陆续上线签约门店。

预见“可持续未来”,

预制菜仍需闯过三大关

如同2021年所有进入转型期的新消费品类,预制菜被视为新消费品牌整体走低后又一可投资的潜力赛道。

相关数据也显示,2013年至今,在预制菜领域共发生72起投融资事件,已披露的融资总额超过10亿元,涉及42个项目。其中,2016年是融资高峰期,融资事件分别为17起,而在2020-2021年,该品类迎来了第二个融资高峰。

然而,随着春节的节点临近结束(以正月十五为终点),消费者对预制菜的热情逐步回温,该品类想要实现长期发展还需要扎实三个根本。

一方面,相比于美式快餐的标准化,由于不同地域饮食习惯差异较大,中餐预制菜经营上有一定的地域限制,且受限于很多中餐菜品制作工艺的复杂化,进入预制菜市场的品牌虽多,但具备一定规模的较少,单品有效订单量少,上游供应商也很难通过规模化生产降本提效,在后期会不利于扩大品牌的目标客群。

另一方面,就整个市场而言,预制菜在当前依旧处于教育消费者的阶段。随着春节休假的年轻人逐渐回归职场,预制菜面临的就不仅是品牌及品类之间的竞争,还需要面临着更为便捷的外卖对其市场份额的冲击。而城市属性同样对预制菜的未来发展有一定的限制,比如在三四线城市中,预制菜价格较高,且品类有限,低线级城市中生活时间更为充裕的年轻人往往并不会将预制菜日常三餐的最优选项。

此外,预制菜在前期研发商需要专业人员对食品工艺手法,各类菜品原料进行专业分析后,针对食材的不同特点运用不同的制作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研发,包括严格控制调味品用料及营养成分含量配比,但目前行业发展尚在初期,行业监管政策尚未能与之完全匹配,仍难以保证食品的绝对安全。

综上所述,尽管当前预制菜市场声势浩大,但受到该品类对供应链和服务体系的高要求,未来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产品品质稳定性、品牌可信度、消费场景创新及菜品口感保障等多方面的联合推动。

至于“占领”年轻人的日常餐桌,就目前来看,可能还为时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