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平台网上登录“  下的文章

华宇登录_「打工皇帝」身兼数职,吉利靠「副业」狂赚11亿

1114

作为“自主一哥”,吉利的主营业务已经广为人知,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吉利还开展了不少“副业”。

除了经营自己的新能源品牌,吉利四处“打工”,与百度、富士康、法拉第未来(FF)、雷诺等企业牵手,提供技术支持、代工业务或展开其他形式的合作。

如今,吉利的副业已开始收获果实。2020年财报显示,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为吉利带来7.45亿元收入。2021年半年报中,该项业务继续创收,收入4.47亿元。

“这将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利润来源。”吉利汽车集团高级副总裁兼CFO戴庆在不久前的业绩发布会上表示。赚钱之余,副业给吉利带来的好处还有很多,不仅能为吉利消化产能,还能摊薄研发成本。

不过,甜头背后也有隐忧。吉利在新能源领域已布局极氪、几何、枫叶、极星等多个品牌,对外输出技术、平台,如何保证自家产品的差异化优势?当合作对象逐渐学会奔跑时,吉利的打工生涯能维持多久?

1

凭副业狂赚11亿

在吉利的助攻下,“造车后浪”集度加快了造车进度。

“集度现在已经做好了油泥模型。按照这个进度,最快2023年4月可进行SOP(Start of Production,质量达到批量生产要求,已经具备大批量生产条件),并开始量产。”接近集度的消息人士张洋(化名)告诉未来汽车日报(ID:auto-time)。从项目立项到SOP,集度有可能将汽车研发周期缩短至24个月。通常,整车研发周期为48个月,“快的一般也要30个月”。

相比江淮与海马提供的代工服务,吉利为集度还提供了技术与人力,并共享了部分供应链。

集度第一款车由吉利提供平台,基于吉利最新研发的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开发。

张洋分析,在油泥模型阶段,吉利可能会根据集度汽车的造型需求,评估浩瀚平台的适配性,以提供技术支持。之后,“吉利的参与度会提升”,会提供浩瀚平台相关技术可行性分析、性能分析、成本核算等服务。

浩瀚平台也成为多样化合作的基础。时任吉利汽车研究总院院长胡峥楠在接受未来汽车日报采访时曾表示,“基于SEA OS系统,传统意义上的供应商会成为吉利的开发伙伴,科技公司、个人用户等都可以在此开放平台进行定制化开发。”

如果说集度也算吉利自家品牌,不算吉利“打工”,那么,当FF和雷诺也成了吉利的服务对象,吉利的“打工”之名也就被坐实了。

据FF介绍,FF91已完成 3653 公里的长距离道路测试,明年进入量产阶段。吉利的代工业务也将开展起来。

得到吉利背书,FF的发展便更加顺畅。据一份FF上市融资路演文件显示,在FF与吉利成立合资公司后,华南某沿海地区城市将提供2000亩左右的工业用地,供FF与吉利成立的合资公司使用。

继FF之后,吉利又与雷诺签署了谅解备忘录。根据备忘录,双方将展开深度合作。在中国,吉利与雷诺将基于吉利的平台技术,联合开发雷诺品牌混合动力车型;在韩国,双方将基于领克节能平台展开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韩国市场的车型。

“无论未来的合作将采用吉利的技术、平台架构,还是发挥吉利的产能作用,都有机会使吉利获得技术转让收入”,吉利控股集团CEO、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副主席及执行董事李东辉表示。

据未来汽车日报不完全统计,2020年至今,吉利凭借研发及相关技术支援服务已获得11.92亿元。这意味着,投入180亿元研发的浩瀚平台正在逐步回本。

对于吉利而言,一旦代工业务实现规模化生产,其闲置产能也将得以优化利用。吉利发布的财报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吉利产能利用率分别为84.96%、78.03%、59.45%和45.18%,呈下滑趋势。

“产能协同利用还可以帮助吉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增强供应链议价能力。”

2

副业可持续吗?

通过外供技术赚钱并非新鲜事。大众早就发现了这门生意。一汽、上汽、福特,均是大众的副业收入来源。

2015年9月,时任上汽集团副总裁王晓秋在接受北京晨报采访时感叹,“上汽集团要支付大量的软件费、技术转让费、许可费,来实现自主掌握汽车制造技术”。

一位汽车销售透露,“一辆售价为13万元的速腾,一汽-大众要向大众交纳1.5万元左右的技术转让费。”有业内人士曾估算,“每辆车外方最少收取5000元的技术转让费。”

2020年,一汽-大众销量为216万辆。若按上述费用粗略计算,过去一年,一汽-大众要向大众上交的技术转让费多达百亿元。

除一汽、上汽之外,福特也是大众的客户。据德国商报报道,2019年7月,福特与大众达成协议,将付费使用大众的MEB电动车平台。

与大众相似,吉利也有平台、技术优势。

吉利申请科创板IPO时提供的招股书显示,其拥有32项核心技术和9332项授权专利。据官方介绍,吉利斥巨资打造的SEA浩瀚架构不仅能使电动车的续航里程大幅提升至700公里,还能保障动力电池20万公里无衰减。

此外,浩瀚平台还足够开放。官方信息显示,SEA OS整车智能开发系统,令浩瀚架构拥有超过4000个API接口,可实现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FOTA。

向友商提供技术支持虽有利可图,但也存在隐忧。

与大众合作近两年后,福特表示要自研平台。5月27日,福特宣布将打造 5 个全球性的新能源汽车平台,该平台可制造货车、皮卡、SUV、MPV等多种车型。

不光客户资源不稳定,还有可能产生经济纠纷。据经济观察报报道,或因技术转让费争议,一汽马自达旗下的两款新车曾被迫推迟上市。

另外,“同门竞争”的风险也不可忽视。被吉利寄予厚望的极氪001同样基于SEA浩瀚架构打造,与未来集度首款车有多大差异尚不得而知。

华宇测速_应世生物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汇鼎投资独家投资

1109

投资界(ID:pedaily2012)5月9日消息,聚焦突破实体瘤耐药和肿瘤微环境纤维化的全球创新药研发公司应世生物科技(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应世生物”或“公司”),宣布已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由汇鼎投资独家完成。

本轮融资所募资金,将用于支持推进IN10018产品正在国内外同步推进的分别针对多个癌种、采用不同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试验,包括一项即将在下半年启动的,以铂耐药卵巢癌适应症上市获批为目标的II/III期确证性临床,以及多个后续全球创新管线产品布局开发。

IN10018是一种高效和高选择性的黏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抑制剂,正在开发用于包括铂耐药卵巢癌、NRAS突变型转移性黑色素瘤、三阴乳腺癌、头颈部肿瘤、胰腺癌等多种缺乏治疗方案的实体瘤适应症,已于2021年8月获得了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快速通道认证,并于今年4月获中国国家药监局(NMPA)突破性治疗药物认定,公司预计将在今年6月ASCO会议上披露前期临床数据。

应世生物拥有IN10018全球独家开发和商业运营权。公司的南京转化医学中心针对IN10018和FAK靶点进行了大量原创探索性研究,并陆续在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相关数据表明IN10018有望克服肿瘤基质纤维化屏障,提高局部免疫功能,从而与靶向治疗、化疗以及免疫治疗等协同增效,成为联合用药的新选择。IN10018临床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多癌种有效性。

除推进IN10018的全球临床开发外,本轮融资还将进一步加速公司的其它创新临床管线推进,预计今年将有多个全新靶点和机制的创新药项目在国内外陆续获批IND和启动临床试验。这些候选药物都是围绕各类型实体瘤的多种耐药机制和纤维化微环境协同布局展开,目前正在与相应监管机构积极沟通和准备中。

应世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在琪博士表示:“应世生物成立3年多来,始终坚持从疾病机制出发,针对未满足临床需求,研发国际化水准的全球创新药物。在今年早先完成B轮融资的基础上,我们又很快完成了B+轮融资,这些都表明了投资者对我们现有管线进展、后续布局及整体研发策略的充分肯定和信心。随着南京研发与转化医学中心大量内部自主研究的开展,我们对实体瘤的耐药机制和微环境纤维化的了解正在不断加深,并且已针对多个瘤种做出不同靶点、机制和用药组合的管线布局,多项临床试验正在国内外快速推进。此外,我们也正在积极接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以最大化我们管线的临床价值。”

汇鼎投资管理合伙人何欣博士表示:“ 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通过本轮投资支持应世生物的发展。应世生物拥有一流的创新药研发团队和卓越的转化医学研发能力,聚焦未满足临床需求,基于对疾病生物学的深刻理解自主开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创新药。在国内创新药行业整体面临挑战的情况下,应世生物的全球创新能力、高效团队执行力、高度协同的管线布局和振奋人心的临床疗效数据有力证明了公司价值与发展潜力。汇鼎投资致力于协助拥有全球技术创新的企业成长,非常看好应世生物未来的研发进程和国际化前景。”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1632.shtml

华宇平台官网_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荣获“2021最佳新经济产业园区奖”

1028

金秋,注定是一个丰收的季节。近日,武汉基金产业基地依托专业、高效的私募基金服务能力及金融集聚效应,荣获“2021全球卓越成就奖·最佳新经济产业园区奖”。该奖项是由全球领先的第三方数据挖掘与分析机构iiMedia Research (艾媒咨询)评选并发布的。

“2021全球未来科技大会活动暨年度全球新经济卓越成就奖颁奖典礼”于10月29日在广州成功举办。活动聚焦新科技、新消费、新资本,“最佳新经济产业园区”奖项评选基于各产业园区发展现状、管理规模、行业口碑等维度,旨在挖掘具有独特创新性,对所处行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正面的示范效应的优秀产品、品牌、企业和投资机构,以榜样的力量激励行业品牌不断增强活力和创新力,为行业树立标杆。

2021年6月,汉阳区政府携手清科创业共同运营武汉基金产业基地,提供基金一站式服务,致力于打造全国基金服务最优,基金注册速度最快的基金产业集聚区。基地自成立以来,不断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引入金融活水,吸引多家知名投资机构争相入驻,其中不乏源码资本、嘉道私人资本、清科创投等国内知名创投机构。

此次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获评“2021全球卓越成就奖·最佳新经济产业园区”,充分体现了业内对基地发展成果的高度认可,也为基地在聚力发展金融、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树立更多的勇气和信心。未来,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将坚持以最专业的团队、最高的效率、最优的服务,打造高水平私募基金集聚区,不断发展创新金融,使基地成为汉阳助推武汉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的主力军,全面发挥武汉市金融产业主阵地的作用。

华宇注册_「痞幼们」捧红的摩托车,成社交新宠

1027

“在没有人的隧道里,将摩托车开得飞快,前轮高高扬起,只有后轮的一点点沾着地,格子衫乘着风肆意飞舞。”在电影《四海》中,刘昊然饰演的阿耀,是一位机车少年,在飞驰电掣的机车互飙和摩托车特技展示中,阿耀认识了外面的世界……

不止是《四海》,如今,“摩托车”这一元素被越来越多的运用到电影和综艺中。电影《少年的你》中,易烊千玺饰演的小北骑着摩托在城市浪迹生活,摩托的轰鸣躁动映衬着血气方刚的少年心;韩寒先后导演的三部电影《飞驰人生》、《乘风破浪》和《后会无期》,也都有摩托车出镜;综艺《哎呀好身材》中,张天爱更是直接骑摩托车登场……

摩托车频繁出现在大银幕背后,是其不再只是简单的交通工具,而更多的代表着年轻人对自由的向往。在被赋予了诸如“拉风”、“炫酷”、“潮流”等越来越多的标签后,也具备了很强的社交功能。

小红书上,关于摩托车的笔记超过44万篇,相关搜索包括“摩托车教学”、“摩托车装备”、“摩托车穿搭”、“摩托车拍照”等。抖音上,机车相关话题的短视频播放量累计超973.6亿次。极限的压弯,炫酷的装备,修身的骑行服,再加上公路背景和自然风光的映衬,一张张堪比大片的美照和视频,被点赞和收藏。

图/抖音机车话题、小红书机车笔记(左、右) 来源/燃财经截图

但实际上,玩摩托车并不是新事物。在北京郊区的深山里,早已盘踞着一群玩摩托车的“老炮儿”,他们从十几岁开始接触摩托车,一直驰骋到中年。

“十渡的红井路、怀柔的范崎路、门头沟的撩峰山,延庆的四海镇和百里画廊……”提起北京跑山的网红路段,80后摩托车玩家李梅尼格如数家珍。他对燃财经表示,一到周末或小长假,浩浩荡荡的摩托车骑行队伍就成了这些路段无法忽视的一道风景。

“近两年,机车队伍中95后和00后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谈起这两年摩托车圈子的变化,李梅尼格说道。

去年4月“入坑”,1998年出生的阿翔便是其中之一。

以七八十迈的速度,行驶在北京市怀柔区的范崎路上,感受速度的同时欣赏着周边的风景。一路上,不断有陌生的摩托车骑手结伴飞驰,大家会默契地用“竖期拇指”或按两声“滴滴”的方式互相打招呼。“出去跑山会让我觉得一整天都很充实,忘掉一切烦恼,还可以认识一些摩友。”在阿翔看来,“跑山”是最放松的时刻之一。

青年消费群体的崛起,使得摩托车注册量明显增长。根据公安部的数据,今年一季度,国内摩托车新注册登记271万辆,与202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3%,与2020年相比增长了152%。2021全年摩托车新注册登记1005万辆,比2020年增加179万辆,这一数字在近三年保持着快速增长。

在李梅尼格看来,短视频等社交平台的崛起,给了年轻人更多了解摩托车的渠道。

而这届年轻人手中“闲钱”的增多,也是让摩托车“出圈”的原因之一。“毕竟玩摩托车本身就是一项有一定门槛的‘烧钱’爱好。”

如李梅尼格所说,大数据显示,摩托车单车价格均超万元。其中,入门车型起步价少则2万元,最便宜的美式巡航的车型也需9万多元。整车之外,相关装备的价格也不容小觑。小件儿的手套,价格从百元到数千元不等。骑行服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或上万。头盔的价格则更高,一千元、几千元到数万元不等。

“但上述这些均不是最烧钱的,改装才是。小改几千元,大改几万元,深度改装几十万或近百万元……有时候改装费比车本身都贵。”李梅尼格告诉燃财经,这或许也就注定了摩托车“复兴”运动终究是场小众的狂欢。

01 年轻人爱摩托车

作为速度与激情的象征,摩托车让无数年轻人为之着迷。

尤其是随着消费能力较高、更加追求精神层面满足与自我价值提升的“Z世代”的崛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更是将玩摩托车看作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他们迷恋玩车、拉风、跑山、赛道、摩旅与极限运动,也将机车视为悦己型消费之一。

作为新手,阿翔的第一台车是小排量的国产摩托无极300r,大概2万元左右。“买摩托的人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为了代步,另一种是为了速度与激情。我是两者兼而有之,既用它来代步,又喜欢周末溜车跑山,解压放松。”阿翔对燃财经表示。

和阿翔一样,王昊也经常跑山溜车,而第一次独自跑山的经历让王昊至今记忆犹新。“迎面遇到了一行摩友,他们齐刷刷地竖起了拇指跟我打招呼,我同样竖起拇指回礼。”王昊告诉燃财经,这是圈子里约定俗成的“骑士礼”,表示大家都是相同的爱好者。

2019年,王昊买了第一台摩托车,一辆二手的杜卡迪,花了近22万元。他告诉燃财经,因为父亲是汽车兵,受父亲影响,很小的时候,他就学会了骑摩托。但因为摩托车危险性高,家里一直不同意他买车,直到他自己攒够了钱,才拥有了人生第一辆摩托。

很多“摩友”都喜欢混圈子,然而阿翔和王昊都喜欢独行或约上三五好友一起跑山。阿翔对燃财经表示,身边有朋友参加了摩托车俱乐部,但出去骑车的时候规矩特别多,要提前规划好路线,要保持队形并听从车头指挥。

“虽说规矩是为了骑手的安全着想,但我还是会觉得少了很多自由感。”为了兼顾安全和自由,从去年5月开始王昊不再跑山,而是选择了安全系数较高的赛道骑车。

燃财经了解到,几乎每个月,王昊都会抽一到两天,从河北保定到北京顺义跑赛道。“相比于公路骑行,赛道骑行能在很大程度上保障安全。”王昊表示,有车的骑友,一天的费用大概是1000元。如果需要租车和装备,一天的费用则会在2200-2500元不等。

和近几年才入圈的王昊与阿翔不同,80后的李梅尼格是圈里的资深玩家。

1997年,10余岁的李梅尼格经常偷骑父亲的摩托车,虽然每次被逮到都免不了一顿揍,但骑着摩托车追风的日子还是成了他青春回忆中“最刺激”的篇章。

李梅尼格对燃财经表示,那时候二三线城市的进口摩托车行特别少。19岁的时候,李梅尼格拥有了自己的“爱车”。

“以前人们骑摩托车公路旅行大概也就三五千公里,但近四五年有很多人会骑摩托车环球旅行,除了骑车技术,应对自然情况也是考验。”对摩托车有过“激情岁月”的李梅尼格,谈起摩托车虽热血不减当年,但却多了几分成熟与责任,“安全”更是被他常挂嘴边的字眼。

02 社交平台助推下的Z世代“新宠”

事实上,和李梅尼格年龄相仿的“摩友”大有人在,而摩托车也并非是现在才火起来的“产物”。

李梅尼格回忆表示,在他年轻的时候,年轻人对摩托车的爱远比现在疯狂,与之对应的则是很多人为了“耍帅”,喜欢驾驶摩托车在公路上飞奔。“享受‘刺激’的同时,也让摩托车的口碑每况愈下。”

“鬼火少年”也顺其自然成为那个时期的特有产物。所谓“鬼火”,实际上是一种踏板摩托车,装上彩色LED灯,能在夜里发出鬼火一样的光。“鬼火少年”指的是喜欢成群结队驾乘“鬼火”摩托车,却又常发生事故的青少年。

在“鬼火少年”逐渐成为网络流行词,摩托车带来的安全隐患逐渐增多后,各大城市相继都推出了限摩、禁摩措施。

李梅尼格生活的天津也从2006年开始实施了“禁摩令”。彼时,24岁的李梅尼格不得不将摩托车封存到车库的角落,但对摩托车的热爱还是会驱使他时不时地擦上一擦爱车,做做保养,顺便怀念一下风驰电掣的19岁。

再后来,李梅尼格在北京市延庆区的百里画廊风景区开了一家民宿。有着“北京最美景观大道”美誉的百里画廊逐渐成为了摩托车骑行爱好者的网红打卡地。

大概从2017年开始,李梅尼格发现来“百里画廊”骑摩托车的人越来越多。“很难想象在如此偏远的京郊,赶上节假日骑行人多的时候,骑摩托的我会在自家门口堵上20多分钟。”

实际上,摩托车群体之所以会在2017年明显增多并非巧合。一方面,短视频崛起,多元的传播形式为摩托车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短视频平台上,摩托车已经成了流量密码。博主们不仅会发布机车改装、机车视角风景的短视频,还会在机车服下大秀好身材,其相关视频点赞量分分钟上万。

靠玩机车而走红的“痞幼”在抖音上坐拥2633.1w粉丝,20岁的她已经能驾驭多种重型机车。凭借那些价值不菲的“神车”和车技,很快就红遍短视频平台。

活跃在抖音和B站上的博主“车轮上环球的小白同学”,因从加拿大骑着摩托回中国而被网友关注,而后又开启了环中国之旅。机车圈大神“六翼”则靠着在抖音、B站上分享骑行知识圈粉无数。

随着摩托文化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平台也纷纷构建起更垂直的摩托车内容社区。

2021年,快手发布“快手新骑域激励计划”,通过为优质内容提供流量、活动激励等机制,鼓励更多摩托车内容创作者参与表达与分享。

小红书也于今年3月开展“机车派队 主理人集结中”活动,邀请创作者带话题发布笔记分享机车生活,并给予流量奖励。

另一方面,摩托车相关政策也在2017年开始有所放松。公开资料显示, 2017年,西安在全国率先解禁了摩托车。2018年起全国放开网上提档,摩托车实施异地考证。到了2020年,全国人大代表、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呼吁,适度解禁摩托车。

除此以外,“降价”成为近两年摩托车行业的主流声音。其中既包括大贸入华的节奏加快,以较高性价比的车型抢占市场,如BMW、Vespa、Harley Davidson、Ducati等都在中国开起了自己的品牌店。又包括豪爵、光阳、春风、贝纳利、无极和轻骑大韩等国产品牌纷纷降价。

“摩托车这个东西,底层是带着叛逆的基因,与年轻人的性格非常相符,这也是能快速发展的一个因素。从2018年、2019年开始,中国市场的年轻消费者们,已经开始将摩托车当成一种潮流玩具来消费。平时不能开,大家就周末开。城里不能开,大家就去郊区旅行开。休闲、拍照、打卡摩托车消费很重要的附加属性。”摩托车行业观察者李月在接受新熵采访是表示。

03 烧钱的疯狂

玩家的增多、品牌的丰富以及社交平台的助推,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摩托车销量的回升。然而随着摩托车的火热,存在于摩托车中的问题再次显现。

危险,则是被提及最多的词汇之一。李梅尼格告诉燃财经,每年的摩托车展,他都会看到有不少坐轮椅和拄着拐杖的摩友。

除了危险性,对比其他休闲娱乐运动,摩托车的入门门槛也更高一些。

“玩车会上瘾,买车也会上瘾。各种仿赛、街车、复古、巡航各买一套,就算不骑,看着也高兴,这是有钱人的玩法。没钱就一辆车骑到报废,快乐也不会减少。”阿翔对燃财经表示,玩车既有技术门槛也有资金门槛,但“穷有穷的玩法,富有富的玩法”。

“穷玩就是裸车加头盔,最多就是过了新手期后,小排量换大排量。但富玩的方法就多了去了。”阿翔表示,近几年国产摩托车品牌确实增加很多,无论从性价比上还是性能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富玩”的摩友基本还是会选择进口车。“买辆进口大贸,然后改装,换胎、减震、外观、辅助排气等等都能改。车的价格越高,相对应的改装费也就越贵。”

李梅尼格对燃财经表示,因为喜欢摩托车的人大部分都强烈追求个性化,所以基本上都会选择改装。如果仅仅是改外观,那花费还可以接受,但如果是深度改性能就特别烧钱,改一辆车花费十几二十万元的摩友不在少数,四五十万甚至百万元的也屡见不鲜。

除此之外,维修和保养的费用也不容易忽视。

李梅尼格表示,好的进口车维修保养成本很高,一个小小的后视镜维修费就能高达几千元。如果是一辆意大利原装某品牌踏板摩托车,因为配件也需要进口,买车花5万元,但维修也要花到3万元的情况。

“另一项花费在装备上,一套中档的头盔、手套、护具、机车服和鞋子,大概要7000-8000元。因受季节影响,很多骑手最少需要准备3套服装以应对季节变化。”

危险和烧钱固然是摆在想要入坑的年轻人面前的门槛,也会使得这个行业发展受限,但却依旧阻挡不了年轻人对“风和自由”的向往。

根据中国摩托车商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摩托车产销量均再次恢复到2000万辆,是2014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中研产业研究院报告的数据亦显示,2021年,摩托车的全球市场将呈现6.87%的强劲增长,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2985.8亿美元增长到2028年的4856.7亿美元。

围绕着摩托车而形成的周边市场也达千亿规模。

在2021年12月29日举行的中国摩托车商会会员大会上,中国摩托车商会常务副会长李彬指出,我国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年轻一代更追求有品质生活方式,休闲娱乐摩托车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由休闲娱乐摩托车所延伸的摩旅、服配、文化、展览更是具有千亿的市场空间。

李彬在接受《机车速客》采访时表示,摩托车文化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不仅仅是单纯的车手骑行和娱乐,还应包含对车手的安全骑行教育、驾驶技能培训以及俱乐部建设等多方面,车手要学会与包括机动车和行人在内的社会各方和谐相处。“违规改装、炸街骑行、超速跑山等鲁莽行为,不仅害人害己,也不利营造健康向上的摩托车文化。”

华宇平台登陆_酸菜鱼快餐品牌「鱼你在一起」获番茄资本、万店盈利战略投资

1023

新芽Newseed(ID:pelink)11月10日消息,国内酸菜鱼快餐头部品牌鱼你在一起正式对外宣布完成了由番茄资本、万店盈利两家机构的首轮战略投资。此次两家机构的战略入股,将会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实现资源和行业间优势互补,助力鱼你在一起在品牌持续发展、渠道深度布局和产品创新研发等领域高速发展。

据了解,鱼你在一起品牌创立于2017年初,以最初的“酸菜鱼@米饭”定位迅速打开了酸菜鱼快餐市场,并且以每年300家以上门店的数量高速增长,截止今天,门店已遍布全国356座城市1300多家。

针对此次首轮战略投资,鱼你在一起创始人魏彤蓉表示,将会利用两家机构的行业资源,不断加速门店高速扩张和运营赋能,让鱼你在一起与时俱进进入品牌化和资本化时代,早日迈入品牌的千城万店时代。

值得一提的是,同酸菜鱼正餐形式不同,鱼你在一起在品牌创建时就对酸菜鱼产品和品牌模型进行创新,大胆将大份酸菜鱼改为小份酸菜鱼,并用米饭+酸菜鱼的组合形式,让酸菜鱼正式进入市场空间更大和模式更轻的中式米饭快餐赛道。

作为成功挖掘并长期陪伴绝味鸭脖和蜜雪冰城等万店龙头跨越式发展的核心智囊,万店盈利创始人陈志强说:“中国米饭快餐门店有几百万家,全球最大的中式快餐企业熊猫快餐也才2200余家门店,按门店数量算,鱼你在一起已经是门店数最多的中式快餐企业之一。鱼你在一起有三个极其突出的优势:兼具酸辣口味优势和上瘾性的极致产品、异常锋利的低投资门槛高回报率单店模型、战斗意志旺盛能打胜仗的管理团队,在餐饮行业内是非常少见的,发展前景无比广阔。”

在商业模型上,鱼你在一起采取的是“小门店、大连锁、全供应链”的商业模式,即门店面积和投资额小,85%的食材来自总部供应链统一配送。目前,全国门店平均面积为77平米,进而使得人效和坪效最优,让门店的投资门槛降低,回本周期缩短。以城镇店为例,使其投资控制在40万以下,进而实现8-10个月回本。

对于旨在迈向“千城万店”新时代的鱼你在一起而言,当前其在三线以下市场门店已经占比约49%,在中国的百强县和乡镇市场,门店超过300家,占据25%左右。

魏彤蓉表示,目前,全国下沉市场共包含2800多个县城(县级区划)和约40000个乡镇。下沉市场用户规模巨大,是餐饮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市场,而且众多连锁餐饮品牌还未完全下沉,相比一线城市而言下沉市场竞争压力小,更容易生存和经营。

根据公司选址网络规划以及下沉市场的容量测算,其可发展门店数量为2万家以上,可以从一线城市下探到县城和乡镇市场。另外,根据酸菜鱼市场报告,全国各级别城市酸菜鱼消费价格大多分布在45元左右,尤其是在三线以下城市,45元人均消费价格带高达70%以上。所以,在下沉市场,鱼你在一起30-40元的价格带,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也更占优势和拥有市场空间。

整体而言,鱼你在一起产品成瘾性强、性价比高、消费频次高、品牌运营门槛低、模式易复制、易标准化、轻资产运营,这些核心要素是符合餐饮万店规模商业模式要素的。

番茄资本创始人卿永认为,鱼你在一起是可以挑战中式快餐万店连锁王座的种子选手。

相比于传统中式快餐连锁品牌,鱼你在一起的核心竞争力是在模式、产品、供应链等方面,它自诞生那天起就具备“万店基因”,魏彤蓉说。

目前,中式快餐的门店数量基本停滞在千店规模,但从有着万店规模的华莱士、正新鸡排、绝味鸭脖、蜜雪冰城等品牌来看,拥有较好模型的中式快餐也能跑出数家万店品牌。

华宇平台登陆_美迪西共同创始人再创业,旗下企业捷思英达完成B轮融资

1018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15日消息,捷思英达宣布完成B轮融资,泰格医药、百度风投共同领投,前海贝增、久友资本跟投,老股东聚明创投倚锋资本在本轮持续加码,BFC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捷思英达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型药物研发企业,专注于RAS/MAPK信号通路创新型药物研发。公司CEO张劲涛曾经是美迪西共同创始人和CEO;常务副总裁利群博士是药物化学和新药设计的资深专家,是ERK抑制剂JSI-1187等12个临床候选药的主要发明人。公司的临床团队由在美国成功开发过多个创新药、有大药企高管经历的行业老兵组成。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全力推进两个核心产品的临床1/2期研究:

(1) JSI-1187是捷思英达自主研发的口服高选择性ERK1/2激酶抑制剂,计划近期完成临床1a期试验,随后开展针对黑色素瘤、肺癌、肠癌和胰腺癌等适应症的临床1/2期研究。ERK是受体酪氨酸激酶下游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激酶,靶向抑制ERK激酶能够潜在治疗整个MAPK信号通路KRAS、NRAS和BRAF等基因突变的肿瘤,同时可解决其他靶向治疗后ERK再激活引起的耐药性问题。

(2) VIC-1911是有国际首创(FIC)新药潜力、新一代高选择性的Aurora A激酶抑制剂,在美国已经完成了临床1期单药爬坡研究,并确定了临床2期推荐剂量(RP2D)。捷思英达子公司Vitrac Therapeutics将在近期启动针对KRAS基因突变肺癌的临床1/2期研究,及一项未披露适应症的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Aurora A激酶是一种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在抑制靶向药耐药机制的形成、合成致死DNA损伤修复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

捷思英达创始人、CEO张劲涛表示非常感谢本轮投资人的信任,及前几轮投资伙伴在公司发展各方面给与的大力支持。

华宇注册_启灏医疗获数千万元B轮融资,满足耳鼻喉科临床未满足需求

10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15日消息,合肥启灏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启灏医疗)宣布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由原股东安徽华颖资本,以及新晋投资机构安徽创谷资本百度风投联合投资完成。

启灏医疗自2017年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耳鼻喉科赛道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业已成型的三大核心产品:低温等离子手术系统、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可降解膨胀止血绵,分别已经进入临床试验(已完成)、临床试验入组过百例、临床试验开始入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启灏医疗推出的国内首个鼻腔给药装置(鼻腔医用雾化器)也已向安徽省药监局申请注册证。

未来,启灏医疗将继续依托与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化学研究所共建的“中科启灏生物医用材料技术联合实验室”,与上海市儿童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六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南京省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大人民医院等国内著名医院的耳鼻喉科专家、教授合作创新,在耳鼻喉赛道持续发力。启灏医疗将继续研发、创新出多款国内独家耳鼻喉科使用的全新三类产品,服务医者,造福患者,继续领跑国内耳鼻喉赛道。

对于投资启灏医疗,本轮投资方华颖资本表示:华颖投资长期看好国内医疗科技的发展前景,医疗器械和高值耗材一直是华颖投资重点布局方向,并选择技术领先及使用价值广泛的标的进行投资。启灏医疗拥有耳鼻喉科全套产品,包括等离子系统、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和可降解膨胀止血绵等多种产品已造福患者,更多优秀的产品将陆续上市。逄博士带领的团队攻坚克难突破技术门槛,有望给耳鼻喉科的专家们提供最好的治疗方案。

本轮投资方创谷资本表示:从行业来看,耳鼻喉科临床未满足的需求旺盛,赛道竞争格局分散,随着消费升级的进一步推进,耳鼻喉科医疗器械市场规模预计仍将保持快速增长。从团队来看,启灏医疗创始人逄博士具有多年临床医生和医疗器械销售的从业经历,既了解临床需求,又熟悉市场销售,在产品管线布局及市场推广上具备领先优势。同时,启灏医疗重视产品研发创新,研发团队能力突出,现已开发出多款具有领先优势的三类医疗器械,更多具有创新性的产品也在持续开发中。从业务来看,启灏医疗定位专注于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及销售的专业化公司,有望通过具有创新性和领先性的全降解鼻窦药物支架系统、可降解膨胀止血绵等拳头产品填补国内耳鼻喉科未满足的市场空白,并依托丰富的产品组合快速占领市场。

本轮投资方百度风投也表示:耳鼻喉科的疾病患病率高,人口基数庞大,但多以不危及生命的炎症类为主,例如鼻窦炎、中耳炎、扁桃体炎等。长期以来,临床上的治疗手段也以消炎为主要目的,激素类药物保守治疗为主,手术治疗预后差,缺乏优质的高值耗材辅助,术中使用的耗材多为低值一次性耗材。而且耳鼻喉科的微创手术需在内镜或手术显微镜下操作,该类设备以前主要被进口厂商垄断,价格昂贵,医生学习曲线长,制约了手术的开展。近几年来,新型优质医疗器械类产品不断推出,明显提高了患者对手术的接受度和疾病治疗的效果,而且内镜设备的国产替代,使耳鼻喉微创手术逐渐下沉,国际器械巨头开始重金收购耳鼻喉优质企业及产品,耳鼻喉科器械市场将在未来迎来快速增长。

启灏医疗专注耳鼻喉科医疗器械的研发,打造“设备”+“耗材”的全产品管线,提高在医院耳鼻喉科的影响力和渗透力。多项产品研发进度国内领先,并将于近两年内拿证,同时企业还寻求独创产品的开发,保持公司的差异性。我们坚定看好公司做大做专、持续发展创新的潜力。

华宇平台登陆_闽系房企集体减速,曾经的黑马只求活下去

1016

华山论剑之剑指闽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闽系房企”这个大家族。

在房地产江湖中,闽系房企一直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派系,有人说他们眼光犀利,总能站上时代风口,几年时间造就多个千亿“黑马”;也有人称他们打法激进,以高杠杆换取规模,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伏笔。

事实上,激进是他,求稳是他;搬家是他,守城也是他。无论外界如何评判,独具特色的闽系房企,在纵横起伏三十年的房地产市场上,都是时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当潮水退去,这些处在其中的闽系房企生存现状又是如何呢?

01 潘多拉的盒子:以杠杆换规模

时势造黑马,闽系房企的崛起离不开激进的扩张策略,几年时间造就了多个千亿“黑马”的神话。但随着市场红利褪去,不少高杠杆扩张的房企危机频发,ST泰禾(000732.SZ)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每个“黑马”房企都有其自己的故事,而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ST泰禾仅用了五年。

2017年,ST泰禾以1007.2亿元的销售规模首次步入千亿阵营,在房企销售榜中排名第17位。次年,董事长黄其森就定下了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ST泰禾一时间风光无限。

不过,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ST泰禾的债务问题也隐隐闪现。2018年,ST泰禾的总负债为2112.4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6.88%。其中短期借款160.3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13.9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115.5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流动性问题也为ST泰禾日后暴雷埋下伏笔。

2019年时,泰禾集团曾转让旗下20余个开发项目,回笼资金近百亿元,以缓解债务压力。不过这没有帮助ST泰禾解除资金困局。2020年7月,因“17泰禾MTN001”本息未按时兑付,ST泰禾首次发生公募债券违约,其债务危局也正式向公众摊开。

当时公告介绍,截至2020年6月12日,ST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235.58亿元,公司因子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也被列为被执行人。此后,因债务问题,ST泰禾还被多家金融机构告上法庭。

来源:ST泰禾公告

之后,ST泰禾开始尝试自救,包括与万科(000002.SZ)旗下子公司海南万益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引进万科为“白衣骑士”。提出推进复工复产复销,保安全、保品质进行项目交付等。

今年3月,万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自签订意向书以来,公司未实际参与任何泰禾项目的运营管理与开发建设。而从业主反馈来看,ST泰禾的复工与交付进展,也不像官网发布的那样乐观。

今年以来ST泰禾还被卷入多起风波。3月16日,ST泰禾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正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两日后,据界面新闻报道,泰禾集团执行副总裁黄曦、集团副总裁林文华早前也被带走协助调查。此外,因业绩连续亏损,5月6日,其股票简称也被戴上“ST”的帽子。

对此,ST泰禾表示,公司将继续全力推进债务重组,与聘请的专业机构一起,组织协调债权人沟通意见和诉求,综合各方意见形成全面债务重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引进战略投资者相关事宜;并在2021年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攻克重点难点项目,积极盘活资产,抓销售促回款,改善公司负债结构。

闽系高速扩张的房企中,ST泰禾不是个例。当ST泰禾在自救路上前行的同时,同样面临债务难题的福晟国际(0627.HK)刚刚宣布拟引入顺安集团重组。 

5月13日晚,福晟国际公告,其已经与潜在投资者顺安集团签订协议,后者拟提供2000万美元(约1.36亿元)注入福晟国际。建议重组完成后,预计顺安集团将持有福晟国际股本的80%,随后向公众配售减持5%,届时顺安集团持股比将降至75%,并成为福晟国际控股股东。

来源:福晟国际公告

而在重组事件宣布之前,福晟国际已经于5月12日开始停牌,其停牌前的股价为0.01港元/股(约0.01元/股),总市值约1.14亿港元(约9859.86万元)。

事实上,提到福晟国际,就不能不提到其此前的关联公司福晟集团。从区域性房企走向全国,福晟集团也选择以快速扩张并购来扩大规模这条路。2015年-2017年,福晟集团在十多个城市共签下了107个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项目货值达到8100亿元。

不过,全速奔跑的福晟集团最终仍是在现金流面前败下阵来。截至2019年中期,福晟集团总负债为741.34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443.47亿元,占总债务比例为59.82%,同期货币资金仅为72.91亿元。2个月后,一份违约的专项基金,揭开了福晟集团此前加速扩张埋下的隐患。

压力之下,福晟集团加速不良资产与福晟国际的切割。2019年9月,福晟集团董事长潘伟明宣布将自己持有的福晟国际股份转给其子潘浩然,由此,潘浩然持有福晟国际56.45%股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与此同时,福晟集团也在为自救努力。2020年1月,福晟“牵手”世茂集团,力求实现1+1>2的战略合作关系,但截至目前,福晟集团仍未走出危机。

而独自掌权福晟国际的潘浩然,近两年交上的成绩单也不大理想。2020年和2021年,福晟国际的净利润分别为-13.67亿元和-5.8亿元,两年连续亏损。截至去年底,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268.1%,违约借贷及交叉违约借贷及有关应付利息合计30.23亿元。

来源:Wind 数据

此外,今年3月,因欠付本金及违约利息合计0.71亿港元(约0.62亿元),福晟国际被银顺香港投资向百慕达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并将于5月16日就呈请进行聆讯。

02 “迁都”还是万能法宝吗?

“爱搬家”或许是闽系房企的另一个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追求更高规模的发展,闽系房企开始向一线城市迁移总部,其中上海成为闽系房企搬迁的首选。

克而瑞房企销售榜显示,2021年全口径销售规模在千亿以上的43家房企中,闽系房企有9家,分别是世茂集团(0813.HK)、旭辉控股(0884.HK)、阳光城(000671.SZ)、建发国际(1908.HK)、融信中国(3301.HK)、正荣地产(6158.HK)、禹洲集团(1628.HK)、中骏集团(1966.HK)和宝龙地产(1238.HK),占比20.93%。而除了国企建发国际之外,另外8家房企的总部目前均位于上海(包括双总部)。

其中最早进军上海的世茂集团当属闽系房企的第一梯队。1989年投身房地产,1999年将总部迁至上海,三十余年间,世茂集团逐渐成为一家涉及地产、商业、物管、酒店、主题娱乐、文化、金融等多元化业务并举的大型投资集团。

2020年,世茂集团曾以3003.1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进入行业前十,位列克而瑞房企销售榜第8位。不过,2021年,世茂集团的全口径销售额为2698.9亿元,同比下降10.13%。

与世茂集团同属于闽系第一梯队的房企还有旭辉控股,自2019年首次迈入2000亿元大关以来,旭辉控股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在200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实现总销售额的稳步增长。

但从2021年年报来看,旭辉控股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1年,旭辉控股实现营收1078.35亿元,同比增长50.2%;净利润76.13亿元,同比下降5.22%,这也是近年来旭辉控股首次净利润负增长。

此外,今年3月,旭辉控股还陷入了表外负债过高的风险质疑。对此,旭辉控股CEO林峰在业绩会上表示,2021年末,旭辉控股表外负债规模为203.9亿元,较2021年中期下降约50亿元。而在合作项目出险方面,旭辉控股介绍去年所有项目均封闭管理,出险的合作项目运营层面基本正常。

在世茂集团、旭辉控股两位“闽系大哥”的引领下,从2010年开始,一大批闽系房企开始“迁都”上海,并开启了快速增长之路。

来源:克而瑞2018年房企销售榜

2018年,阳光城、融信中国和正荣地产纷纷迈过千亿门槛。2020年,禹洲集团、中骏集团也进入千亿阵营。进入2021年,商业地产领域的代表性房企宝龙地产地产也以1012.3亿元的销售额实现了千亿目标,并以31.37%的毛利率在一众闽系房企中名列前茅。

不过,今年以来,千亿新贵们接连出现违约事件。

今年2月17日,阳光城首次披露了两笔境外债券约1.7亿元利息实质性违约,并预告可能触发交叉违约条款。3月7日,禹洲集团公告称,其2023年到期的8.5%优先票据因未按期利息2125万美元,已构成违约。4月11日,正荣地产也表示因未按期支付总计2042万美元(约1.39亿元)的利息,构成2020年5月票据及2021年6月票据违约。

据阳光城披露,截至5月5日,其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合作方款项、公开市场相关产品等)本金合计共301.91亿元,正与金融机构或其他合作方进行谈判。另外,在即将到来的5月25日,阳光城将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对5只债券的相关提案进行审议。

5月13日,禹州集团介绍,公司财务顾问团队已经与100多个海外债券持有人建立联系,收集他们的意见反馈。同时,公司已经完成了禹洲物业的出售交易,收到净款项5.83亿元用于公司稳定经营。而对于近期到期或本应到期的若干境内证券,禹洲集团表示其已成功解决并避免了违约。

正荣地产也表示,公司正尽最大努力以履行所有债务义务,计划不迟于2022年5月31日支付2020年5月票据、2021年6月票据、2020年9月票据、2020年6月票据及2020年1月票据各自的利息。同时,正荣地产补充,在疫情形势下希望能被给予更多时间安排付款。

除此之外,宝龙地产、融信中国、中骏集团等虽未发生违约事件,但各家公司纷纷以降速换安全,表示在2022年将实施稳健的经营策略。

与此同时,“迁都”北京13年,一直较为稳健的房企金辉控股(9993.HK)在2021年则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2021年,金辉控股营收规模400.2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4.7%。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闽系房企寻求扩张,选择迁移总部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扩张中一些激进的做法,如高杠杆的使用可能会为企业带来债务风险。因此,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或将面临更大压力。

03 留守房企如何破局?

一直以来,业内所熟知的闽系房企大多是果敢激进,唱响“爱拼才会赢”的典型代表。但事实上,在闽系房企中,还有这样一些企业,在大规模的搬迁潮过后,仍坚守在福建本地,融侨集团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融侨集团成立于1989年,由华人企业家林文镜创办于福州,经过32年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包括地产、物业、港口、教育、医疗、农业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虽然从区域布局来看,融侨集团近些年也逐步向全国拓展,但其总部一直位于福州。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融侨集团的销售额为562.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36位。次年,融侨集团提出三年千亿的战略目标,并开始在福州、郑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加速拿地。

2018年和2019年,融侨集团的销售额分别为753亿元和675.4亿元。2020年,融侨集团实现859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7.18%,仅完成千亿目标的86%。

来源:克而瑞数据

不过,虽然融侨集团目前仍未实现千亿目标,但在福建本地,其仍是本土知名代表性房企。克而瑞数据显示,在2021年福建房企销售榜中,融侨集团以129.08亿元的权益金额排名第7,与第6名的正荣地产相差仅8.71亿元。

而除了融侨集团外,在克而瑞福州的销售榜上,2021年还出现了一家本土新秀,即排名第9的大东海。2019年5月,大东海竞得福州滨海新城商住地块,正式布局房地产领域。

与其他房企全国化布局的扩张道路不同,大东海地产采取了以福州为核心,聚焦八闽重点城市的策略。截至目前,大东海已经在八闽布局了21个项目,总拿地金额超25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373万平方米,总货值超586亿元。

在克而瑞2021年福州房企销售榜上,大东海分别以75.48亿元的全口径金额和47.54亿元的权益金额双双位于榜单第9位,可谓是本土房企中的一匹“黑马”。

来源:克而瑞数据

一直以来,在房企的城市争夺战中,本土房企和外来房企的竞争从未停止。而在闽系房企表现强劲的福建地区,此类竞争上演得愈加激烈。

总体来看,福建整体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城镇化率亦较高,人口流动活跃,较充足的住房需求为房地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享受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红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房企未来发展带来机遇。

但闽系房企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分析,房企比拼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加之福建市场房企竞争较激烈,产品力、合理投资及成本管控等方面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此外,福建地势多为山地,开发资源有限,导致本土房企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

严跃进表示,对于所有房企来说,债务风险不可忽视。但对于寻求稳健的本土房企来说,其短期内的债务风险是可控的。虽然当前整体楼市仍表现低迷,但福建市场正在回暖。在此期间,本土房企要练好内功,做好基本的项目开发工作,并在后疫情时代,积极研究新融资、新战略,这对其后续成长仍有裨益。

华宇测速地址_965工作制:互联网打工人的集体假嗨

1014

实行“1075”(10点上班7点下班,一周工作5天)工作制10天后,大部分字节跳动员工没有感受到任何变化,他们甚至更忙了。

原本是弹性打卡的工作,现在突然有人专门查考勤,10点过5分没到公司就有被约谈的可能。但到了晚上7点,几乎没有人可以按时下班,除了“风雨飘摇”的教育业务线,他们还是要像往常一样加班到晚上10点,甚至更晚。

更让字节员工不解的是,关于“1075”,他们并没有收到任何形式的通知。“Fake News”,一位字节员工感叹道。

“字节实行1075工作制”的消息引发热议之后,紧接着,又爆出“腾讯实行965工作制(9点上班、6点下班、工作5天)”,并很快登上热搜。但媒体从腾讯多个部门员工处了解到,目前并未接到上述通知。

这掀起了互联网员工一阵狂欢,好像自己马上可以实现“下班自由”——职场社交App脉脉上,传出了蚂蚁集团即将实行“1055”工作制的消息。不过,这至今未被证实。

在阿里巴巴内网上,关于“1075”“965”工作制的讨论异常热烈,他们认为这是员工关怀的体现,不过并没有高管参与讨论。

一位曾在阿里、美团等互联网大厂都工作过的互联网人士坦言,不管表面文章怎么做,企业还是要根据需求运转的。

全世界都知道字节“1075”了,我们依然11点下班

字节跳动,岗位:程序员

“1075”工作制这个事情内部目前没有官方通知,没有官方通知的事情是没人敢落实的。

11月1日当天,公司确实更新了内网上的《中国大陆加班管理规定》,规定中提到,工作日7点后加班需提交申请,需要有理由经过领导同意,每天最多加班3小时,每月最多36小时。飞书里也更新了一则中国大陆加班规定的文档,其中对工作时间有明确认定:工作时间上午10点到下午7点。

同时,对于加班的薪资待遇也有了规定:工作日加班工资为原有的1.5倍,休息日加班工资2倍,节假日加班工资3倍。

不过,公司并没有明确规定该制度什么时候起开始实施。社交媒体上的消息感觉是假消息,在我们看来,“1075”颇有点儿给外面看的意思。现在全世界都知道字节1075了,我们依然11点下班。

就我们现在的情况来说,很少有时间可以7点下班。尤其是8月1日开始,大小周取消后。我们的工作量并没有变,但是工作时间却缩短了,这导致每天的工作会更累,可收入却下降了17%。

本来我以为大小周取消后,就有时间谈个恋爱,但多出来的一天休息时间似乎根本不够用,由于平常太忙加上长时间加班,现在周末只想在家躺着,因为真的累。你看到很多人在地铁上带着字节工牌打盹,其实不是炫耀,是懒得摘。

但周末也不太可能一直躺着,有时候也会加会班儿,但很少像原来那样全天忙工作了。如果有必要在公司加班的话,是可以申请的,但是目前很少有通过的。事实上,也没有人敢申请。

如果真的1075,可能会更卷

美团,岗位:运营

我们公司就是表面上就是“995”的工作制,但这只是表面上。

因为互联网公司都是弹性下班,晚上也没有规定几点以后算加班,除非周六周天有特殊项目,跟公司提加班申请,领导审批,但这样情况很少,得是领导确定有加班的必要才可以。如果领导觉得没有必要,那就只能自己在家干,根本没有加班费这么一说。这就好像你稿子写不完,你就得自己写,谁会给你加班费。

如果真的要实行“1075”工作制,也就是把人撵回家,该干的活还是要干。据说字节正常下班都10点左右,整个公司每天每个人少干3个小时,公司可以接受发展速度放缓吗?好像也不能。

我觉得,如果真的要实行“1075”工作制,最终的结果可能是会更内卷,虽然现在已经很卷了。今年进互联网大厂的难度比去年高了很多,似乎非985、211高校毕业生不要。

因为确实待遇好,应届生争相往里进,公司就很挑,选拔出来的人越来越优秀,为了争夺优秀的人又会出高薪,而且今年互联网公司的产研月薪都差不多20K以上了。

互联网的工资短时间内是不会降下来的,如果真的实行“1075”工作制,那些以前觉得大厂加班太严重而拒绝互联网大厂的人就又想进大厂。

结果是公司招来越来越多的精英,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做核心工作,其他的交给外包,比如运维等重复性工作,那这样的结果就是会更内卷呀。

什么时候互联网公司的薪资能和传统行业一样,趋于一个稳定值,可能就好了吧。不过那时候,互联网可能就没有吸引力了。

还在加班,可没有加班费了,“1075”一点不值得羡慕

快手,岗位:研发

我们是最早取消大小周的公司,当天消息一出,就上了微博热搜,但现在其实该加班还是要加班。比如,上周有一天我追问题追到半夜周五2点钟,周六早上9点起来10点到公司,到下午6点钟的时候还在写文档。

当初很多人从美团、百度跳来快手,一个原因就是快手有加班费。我的计划是在35岁之前攒下足够多的钱,就不继续在北京卷了,回老家陪父母一起生活。因为35岁之后,除非能力特别强,否则很难有所成就。现在的情况是,我还在加班,可是没有加班费了。对我来说,取消大小周相当于每年少2个月的薪水。

现在,我们公司似乎没有一点儿要实行“1075”的风声,据我所知字节也没有人敢批。

站在公司角度来说,取消大小周和实行“1075”工作制,公司都不亏。这是因为一般打工人分为三种人:

1、能力平庸的人。这样的人,需要加班才能完成正常工作,效率低,导致绩效一般不会很高。所以就算支付加班费,公司成本也比较正常。

2、能力强的人,不加班。这样的人绩效一般还不错,而且公司不需要支出加班费。所以就算绩效稍微好一些,公司成本也比较正常。

3、能力强的人,还加班。这样的人就属于奋斗者,这种人一旦加班,给公司带来的总产出会远超过好的绩效+加班费的成本,公司会更赚。

所以,我一点儿也不羡慕,我宁愿靠加班多赚一点儿钱。

期待965,“高龄”员工或许更愿意留下来

腾讯,岗位:产品经理

腾讯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时间并不一样。作为游戏工作室的天美和光子,每周会有一天是下午6点就要走,是强制的规定,我们虽然大框架下是IEG,但我所属的业务组没有这种硬性规定。

对于网上说的腾讯“965”工作制度,目前我们组还未收到通知。

实际上,腾讯的上班时间比较自由,下午6点就可以走人,但大家一般都不会这么早走,而是到晚上八、九点左右下班的比较多,如碰上近期有产品上的大版本更新,或者需要赶进度,可能会在晚上十到十二点下班,这属于正常现象,当然,晚上十点后公司会提供打车福利。

我们组没有所谓的加班费,周末理论上可以申请调休。对于现在盛行的大小周制度,我想说明的是,腾讯并没有明确的这种说法,可能有一些部门存在大小周,但也是他们部门的行为,腾讯大多数的部门都是双休,我目前也是双休。

当然,如果腾讯真的施行“965”工作制,我对这件事持保留态度,因为大家的工作效率不一样,工作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效率是需要看整体的协作,如果大家效率都提高了,那可能适合965的工作制度。但有些项目是看一个阶段,比如说项目开发处于稍微平缓的阶段,那么965基本上也是可以把事情搞定,但如果是遇到一些紧急的情况,那965显然不适合。

目前,我也关注到字节施行1075的工作制,再加上他们架构的大幅调整,感觉是之前字节处于快速扩张的一个阶段,所以他们现在可能需要相对平稳和业务上更专注的发展,所以他们觉得不需要996这种工作制度。

对于应届生而言,无论是996、965还是1075,不确定影响大不大,他们可能更在乎工资的多少。相反对于年龄更大一些的人会有较大的影响。比如,现在的工作就很内卷,大家干劲不会那么足,而落实965,这种工作时间对于年龄大的人肯定更容易接受,也愿意留在互联网继续工作。

12小时工作时长,我仍然觉得“真香”

拼多多,岗位:产品

我才来拼多多半年左右,之前在主站,后来被调到了现在的部门,因为要去各个地方调研,所以现在基本上是在外地,上下班时间是从中午12点到夜晚12点。

来拼多多之前,我在另一家互联网大厂,这家公司非常讲企业文化,重视成长性,名义上有更大的职业空间,虽然我走的时候前东家给我升职了,但有什么用呢,涨那么一点钱,算是侮辱性涨薪。拼多多某种程度被妖魔化了,来之后发现真的没想象中那么差。

因为在外地的缘故,我早上大概10点多起床,可以在酒店吃个早餐,然后去街上逛逛,我现在出差的地方是之前没有来过的,随便逛逛街道都觉得挺有意思的,然后再打车或者骑个自行车去上班,小地方距离不是很远。这是我之前在另一家大厂绝对没有的体验。以前每天早上都是特别匆忙的,急急忙忙洗漱,匆匆忙忙赶地铁,在沙丁鱼罐头里闻着混杂的气味开始一个绝望的早晨。

虽然“早12晚12”的工作时间听起来很可怕,但事实上是,来拼多多后反而更有生活了。大家说拼多多冷漠,我觉得可能大家外表会冷漠,而且我在外地,这种孤独感常常会存在,但是其实我觉得这样挺好的,不用关心所谓的人际关系,不搞站队。大家来拼多多的目的其实心照不宣,就是为了赚钱,这里比我之前的package(薪酬包)高了2倍。

我知道,很多人看到大厂不加班的事情又会自嗨了,觉得互联网终于要不内卷了,但我觉得这是一种幻想。活还是那么多,工作做不完又不会有人能帮你做,名义上不加班,加班要审批,但领导为了照顾大局,就是不给你批,你能怎么办?只能自己承受这一切结果,要不就是还是在加班,要么就是班虽然加了但还没加班费。

我12点才下班听起来是挺晚的,但是在大厂,一般也都是弄到9-10点,通勤1小时,玩玩手机也就拖到12点多了,我以前为了逃避面对第二天的生活,常常刷手机刷到半夜,就是让自己心理上觉得今天还没有过完,第二天还未到来。

但现在因为12点才下班,回来洗漱下就睡了,反而作息更正常了。在前东家时,有时候的确是7点下班了,但还是有工作的事找我,身体下班了,大脑还没下班。不要相信所谓的改变工作时间和公司福利,只不过是资本家温水煮青蛙把你的人生偷走,用免费晚餐、免费打车吸引你,仍然是增加了你在公司的时间,资本家才不会那么傻给你疯狂薅羊毛。

即便是早下班了,工作没完成,还是要回家做

阿里,岗位:运营

由于阿里太大了,抛开每条业务线去讲大家的上班时间其实是不公平,也不太现实的。

比如,我在的部门虽然同样属于淘系,但其实算是业务比较平稳的,今年双十一我们也就是正常上下班,但我所知道的,淘宝主站、淘特,都是特别忙碌的部门,他们常常加班加到夜里两三点都是常规操作。

之前也有听过网上传言说,阿里内部要求废除996,其实只是局限在部分地区的部分部门。比如我们部门之前有同事在北京望京那边,加班的现象特别严重,像北京的高德部门,也可说是加班重灾区,这个规定只是为了不让大家这么过分加班,所以才有了这样的风声。但实际上,没有正式文件通知,我当时也有问过那边的同事,他们说居然也是在知乎上才看到这个信息的。

可能这个政策是想先从这里试水,然后再推行,但是现在杭州这边其实没什么太大变化。

同事们私底下也会讨论“1075”“965”,会不会有一天就真的能够7点就下班了。但大家都抱着比较悲观的态度。因为,整体的活那么多,也没有增添人手,所以即便是早下班了,工作没完成,还是要回家做。这就会造成大家都把工作拿回家做,导致更大程度的内卷。还记得那个段子么,“6点我下班谎称回家休息了,其实我是偷偷把电脑带回家,偷偷工作,卷死你们。”

这种现象现在就存在,就比如淘系是一个资源不多,但是人非常多的庞大部门,大家也都在进行着某种程度的内卷,比如我工作虽然做完了,但组员都不走,领导也不走,那我也不好意思走。

最大的变化是定点关灯了,以前刚来的时候,无论走多晚都是灯火通明的,但现在,8:30的时候灯会自动关掉一大部分,但这并不影响大家会再把它打开,继续加班。

但我觉得能有这样的讨论就是进步的开始了,当“996”不再成为福报,我们的身心健康能够被关心到注意到,这其实就是一个改变的开始,改变也不能这么快吧,否则很容易矫枉过正。

华宇开户_亏损30亿,京东「饥渴」

1013

在战略性烦恼和战术性烦恼中,人们总倾向于后者,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区分。

5月17日晚,京东发布2022一季度财报,虽然净收入同比增长18%至2397亿元,但净利润亏损30亿元,而在2021年一季度京东的净利润为36.43亿元。这是京东在2016年一季度亏损后,时隔6年后又一次一季度呈现亏损状态。而上一次京东一季度亏损额超过30亿元还要追溯到2014年。

疫情对京东影响很深。

一个关键细节是,2022年京东延后了平台商家的续签时间。原计划,京东应该在3月31日18点前完成所有商家的续签(商家将缴纳新一年服务费)但受疫情影响,一些商家出现了资金压力,以至于无法如期缴纳费用。鉴于此,京东把续签时间延后为了4月30日,在一些美股分析师看来,这影响到了京东一季度财报的“账面”。

令人忧心的是,在经过了2021年用户爆炸式增长后,京东的用户增速正在肉眼可见地放缓。季度内,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805亿,而在去年四季度这一数字为5.697亿,环比增长仅为1.8%。要知道在整个2021年京东的用户总量增长约1亿,增长幅度超过20%。

对于在40天前刚接手京东CEO的徐雷而言,这份财报并不好看:这是他作为CEO的首份季报。但运气确实没站在他这一边,在过去一个多月里京东不仅面临疫情挑战,还多次陷入舆论危机。

“徐雷和京东都在面临新的要素,他们需要适应这些要素,找到生存和发展的方法。”一位美股分析师告诉虎嗅,5月到6月中概股互联网公司会陆续发一季度财报,这或许会是一次“比惨之月”,疫情和消费大盘疲软双重影响下,这些互联网公司压力较大,“6月由于有618等消费季,可能会形成转折点,这也是为何部分投资机构开始重新加仓中概股。”资本市场的预期或可作为注脚:5月17日下午16:00港股收盘时,京东股价为214.8港元,增幅7.4%。

01 亏损背后

京东亏损的主因是京东物流和京东新业务,以及合并达达集团的无形资产摊销。

京东的新业务的迎来了一波营收增长,季度内收入达到57.56亿元,同比增长11.7%。但新业务的亏损幅度也有扩大趋势,从去年同期的22.8亿元扩大为23.8 亿元。

相比于新业务,京东物流的亏损情况略好,一季度,京东物流实现经调整亏损7.9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3.66亿元。但季度内单客户平均收入并未超过2021年的34万元水平,公开数据计算显示,季度内京东物流单客户平均收入约为30.3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京东在新业务和物流业务上都在进行人员和业务架构的优化。诸如京喜等业务线开始从一些经营状态不佳的点位“战略性撤出”,并基于此优化了业务线人员。

疫情影响了京东业务结构优化的进度。有知情人士在两周前告诉虎嗅,由于京东抽调了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投入上海等城市,华东部分地区的相关业务受到了影响,而一些原本将于3~4月优化的环节,也被按下暂停键。

相比之下,物流带给京东的好消息更多一些,季度内京东物流的一体化供应链客户数达到5.9万个,同比增长约20%。但距离2021年年客户量“峰值”7.4万家的差距并不小,这意味着京东物流需要在接下来三个季度全力拓展用户。

疫情带给京东的并非都是不利影响,比如京东的用户消费频次有所提高、ARPU达到三年来新峰值(ARPU:用户平均贡献收入值),但疫情确实影响了京东活跃用户的增长——相比于用户1.8%的增速,京东用户消费行为侧的数据明显更优,这背后的逻辑很可能是京东既有的核心用户在疫情下增加了使用率。

2021年京喜等针对下沉市场的产品,是京东用户爆炸式增长的秘诀,但疫情冲击下,京东在“下沉市场”面临的挑战很多,而最明显的挑战是:消费疲软态势下,更具价格敏感度的人群是否会更在意性价比?

从另一个层面,可以看出京东试图解决增长问题。一季度京东的营销开支同比增长24.4%达到70亿元,这是京东史上一季度营销开支最高的纪录。“烧钱换流量”并非可持续的打法,更像是一季度疫情影响下的不得已为之,或者说为了即将到来的618大战而不得不做出的“前期布局”。

618其实是京东从一季度开始就全力备战的,这不仅因为618对于京东的非凡意义,也因为618和CEO徐雷的特殊关系。但相关人士告诉虎嗅,一季度发生在上海等地的疫情因素,影响了备战节奏。这可能是一季度财报之外的关键细节:鉴于本季度京东财报并不乐观,京东高层对于二季度的期许或将提高,但受到一季度影响,京东需要在接下来几十天内解决一系列挑战,这看起来并非易事。在多重压力下,京东有勒紧裤腰带的趋势,比如其研发费用同比下降3.2%。

“京东需要在2022年剩余时间解决的问题是:优化成本模型,并找到增长点。相比于营收,业内更在意其用户增长潜力。”美股分析师刘彬告诉虎嗅,对于中概股互联网公司而言,5~6月可能是“破茧”时刻,以及这些老牌互联网公司普遍在经历“高层架构和底层基因”的翻新,它们需要更多时间。

02 对年轻人“饥渴”的京东

“京东需要解决增长问题,在2022年这一挑战有放大趋势。”身在美国的中概股研究者Jeffery告诉虎嗅,在中国电商平台中,相比于友商京东并非主打“价格优势”,而其核心品类诸如3C、服装、化妆品并非是“生活必须品”,“在消费大盘疲软的情况下,京东受此影响更深。”

年轻群体被视为京东更适宜的“增长土壤”,但年轻红利正在因疫情冲击而被“稀释”。

在2021年3月,Jeffery等人曾参与过一次围绕中概股的小范围研讨会,讨论会上的一个普遍认知是“以1990~2000年出生的中国消费者”为代表的群体,可能将成为京东的关键增量,相比于80后消费者,这代消费者价格敏感度相对更低、非必需品消费热度相对更高,而其中1995~2000年出生的消费者被视为更具增长活力的群体。“在没有疫情和宏观不确定性影响下,这代生活在更优渥物质条件下的年轻人,会更在意物流速度、商品质量,这是京东潜在的战略增量空间。”

一个微妙的细节是,在2021年疫情恢复期间,3C市场确实出现了一波消费热,以手机为例,在“年出货量”持续多年下降的状态下,2021年出现了小幅增长——而Z世代消费者成为这波增量背后的关键。以及,京东在2021年双十一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8.58%,超过了行业平均增幅12.22%,而京东的统计显示,宠物、美妆、潮玩等年亲人相关品类增幅明显。

但年轻人红利并未持续很久,2022年疫情冲击,这波增长遇到阻力。

通过两组数据可以直观感受,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11.1%,环比下降0.69%,其中商品零售同比下降9.7%。而来自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2022年3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同比下降40.5%,其中5G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41.1%。

值得注意的是,深受疫情影响的上海和北京,对京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市场:2021年双十一的数据显示,在双十一开门红成交额省市排名中,北京、上海分列第三、第四位。(虎嗅注:排在二者之前的是广东、江苏)

“从2020年疫情恢复后的视角看,京东本应挖掘到疫情后年轻人的消费红利。但观察2022年整体消费大盘和高线城市状态,不难发现情况有变:报复性消费潮及年轻消费红利都将延后出现。”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认为,在2022年6月之前,京东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

疫情并非京东唯一的“年轻烦恼”,它还有“战术层”的其他挑战。

2021年拼多多、天猫、美团纷纷加大年轻布局,而抖音和快手凭借流量优势迅速杀入年轻人电商“战场”。一个关键的竞争焦点是:年轻品类——那些以Z世代乃至00后人群为消费主力的新品类。

这演变为一场围绕品牌和商家的竞争。在“二选一”结束后,众多品牌开始多平台布局,但隐藏在“狡兔三窟”背后的是投放力度差异。有新消费品牌创始人在今年2月告诉虎嗅,由于流量价格高企、物流成本高企,2022年很多品牌只能集中力量优先在一个“出货端”一个“流量端”投放。这位创始人介绍,天猫、京东、拼多多是“出货端”常见的选项,但随着年轻人崛起,“得物”等平台也成为部分品类关注的焦点。而在流量端抖音、小红书、B站、直播间的博弈变得更为激烈。

一个摆在京东和其他友商面前的尴尬问题是,一些新消费品牌在被市场“教育”三到五年后,开始变得“狡猾”,为了私域流量这些品牌开始倾向于通过小程序等方式卖货,而传统的“内容——流量——电商”逻辑悄然发生变化:“内容流量——私域渠道”。比如潮玩,几乎头部品牌在2021年都在发力小程序和抖音号,当这些品牌拥有自己的私域池、出货渠道、内容账号后,它们正摆脱电商平台的束缚。

“2022年,如何赢得年轻人将是京东的关键考题。”刘彬告诉虎嗅,从2022年第一季度京东的用户增量和部分品类增长态势来看,京东在赢得年轻消费者的道路上还需加倍努力。

距离618只有一个月的时间了。

有熟悉头部电商平台的人在今年4月份就告诉虎嗅,618将是一场电商恶战。“如果上海和北京在618前可以恢复到常态,那么这场电商恶战的激烈度将会成倍上升。”该人士表示,过去半年电商江湖发生了很多变化,几家头部公司的高层人员更迭,将进一步“激化”竞争,“因为双方都急需战功。”

不过,京东也不乏好消息。

5月17日,来自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网站(SEC)的信息显示,一季度高瓴HHLR Advisors加仓了京东,加仓幅度为76%。经过本轮加仓,京东成为高瓴HHLR Advisors第二大持仓。同样在一季度,摩根大通旗下基金也大举加持京东,加仓幅度甚至超过1250%。

眼下,摆在徐雷面前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在未来30天里,通过连续作战打赢618之战,以及在消费疲软压力下,如何尽快解决京东的增长烦恼。毕竟总有一双眼,一直从遥远的欧洲盯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