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会员注册开户链接“ 下的文章
04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2023年4月,江苏是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是为科技”) 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博将资本、招商局资本、钧瑞资本、凯腾资本联合投资。是为科技成立于2012年,致力于高功率密度车载电力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在上海和南京设有研发中心,在溧阳拥有20000平米制造基地。
是为科技为客户提供BDU、PDU、DC-DC、OBC单品和集成解决方案,其软硬件一体化控制方案技术壁垒高。在车载电源领域,是为科技是唯一通过全软开关实现“零”损耗的厂商,凭借其研发的全软开关高频化零损耗技术及电路结构创新,是为科技缩小了车载电源体积,降低了产品成本,实现了更宽功率范围高效转化。此外,是为科技车载电源产品功率密度及功率损耗比也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包括小鹏汽车,广汽埃安、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一汽红旗、东风乘用车等整车厂的批量订单,致力于以先进技术推动汽车能源革新,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电气零部件及系统供应商。
团队方面,是为科技董事长付瑜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职于通用电气(GE)能源集团,核心团队均来自通用电气、台达、华为等全球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技术研发能力强,拥有平均15年的行业工作经验。
是为科技总裁付瑜表示:感谢各位股东的信任和支持,是为科技将继续秉承求是创新,奋斗有为的价值观,致力于先进电力电子控制技术的研发和产品化,为客户提供高性能,高可靠性的产品,与行业伙伴共同促进产业发展。
博将资本投资总监杨新锐表示:我们认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高及整车高压化的主流趋势,将会持续拉动对核心零部件小三电系统的需求。是为科技核心团队来自于全球一流汽车零部件企业,具备深刻的汽车电气化行业认知,凭借高壁垒的创新性技术方案,赢得客户广泛认可,目前其产品已获得多家头部新能源车企多款车型批产验证。我们期待,是为科技未来能够继续发挥其技术与产品优势,成为汽车电子行业领军者。
0412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31日消息,据36氪获悉,等静压石墨材料研发和生产商四川福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碳科技”)
完成1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创投领投,力合资本、七晟资本和东大资本跟投。
福碳科技专注于等静压石墨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历经十余年研发和中试,已具备半导体级静压石墨材料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受益于光伏和半导体两个高景气下游市场的快速发展,福碳科技自成立以来保持了快速的成长。
“目前,福碳的产品供不应求,处于以产定销状态,随着新产能陆续上市,今年的销售额预计可以翻两倍以上” ,福碳科技副总经理纪斌表示。
下游客户方面,在光伏市场,福碳已经打入了通威、协鑫、隆基、阿特斯、晶澳、天合光能、晶科和高景太阳能等主流的光伏企业的产业链;在半导体领域,福碳的产品已在多家头部的电子级多晶硅、硅晶圆和碳化硅企业客户处通过了验证和规模供货。
纪斌表示,相比普通的光伏级等静压石墨,半导体级等静压石墨,配方复杂,制造周期长,工艺流程长,全套工序有300多个工艺控制点,研发和制造难度极大。福碳是国内极少数具备半导体级等静压石墨相关技术和产业化能力的企业之一,产品参数已经媲美国外竞对。目前福碳已经为国内多家头部半导体企业进行了小规模供货,未来的目标是成为头部半导体大厂的主力供应商。
研发和方面团队,福碳科技的团队核心成员均具有10多年的光伏、新材料和半导体从业经验。目前公司技术研发人员22人,其中博士3名,还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和中科院,国防科技大学等相关科研院所共建研究中心,联合开发,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不同的产品。
获得新一轮融资,纪斌表示,福碳将主要用于扩大四川基地的产能和继续产品研发,迎接下游市场的持续爆发。
0409
8月31日,科创点金汇投融资对接暨2023武汉股权投资政策推介会成功举办, 300多位省内外创投机构、高成长企业代表,10余家省市区引导基金齐聚,引领城市创投“新”方向。
大会以“聚势·融合·引领”为主题,通过政策推介、主题演讲、融资对接、LP&GP对接等系列活动,探讨武汉股权投资优势,全面助力武汉股权投资市场发展,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激发武汉股权投资市场发展活力。
活动由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汉阳区人民政府、武汉产业投资控股集团主办,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湖北监管局、湖北省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指导,武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武汉市科学技术局、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武汉市财政局协办,武汉市金融发展促进中心、清科创新中心、武汉基金产业基地、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分行承办。
武汉“创”潮涌动、“投”风正劲,创投资本正加速汇聚。会上,科创点金汇系列品牌活动正式开启,进一步挖掘和促进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引导金融资本赋能聚焦科技创新领域,为武汉提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源源动力。
武汉市政府相关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指出武汉将充分把握多重发展机遇,在推动股权投资机构在汉聚集发展和促进股权投融对接上持续发力,加大金融招商力度,落实好各项支持政策,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关注武汉、看好武汉、投资武汉。
01 股权投资政策推介,最高给予2000万落地奖励
大会正式推介了武汉市《关于加快发展股权投资的若干支持政策》,从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在汉发展、加强股权投资行业服务保障、推动募投管退联动发展、优化股权投资行业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了共计10条推动武汉市股权投资发展的相关措施。
政策指出,对新设立在武汉的股权投资基金,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一次性落户奖励;对以增资扩股方式投资武汉非上市企业的股权投资基金,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鼓励股权投资管理机构产业招商,给予最高2000万元奖励。
“支持政策涵盖落户、投资、招商、人才等股权投资机构关心的核心条款,重点对‘投早、投小、投科创、投未来’进行投资奖励和投资损失补贴。”武汉市地方金融工作局表示。
02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寻找武汉未来之星
产业与资本相互依存,双向赋能。武汉产业基础雄厚,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贸重镇,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形成了汽车及零部件、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现代消费品、先进基础材料、电力等6个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独树一帜,已建成全球*的光纤光缆制造基地、全国重要的全尺寸面板生产基地,正加快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大健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近十年来,武汉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将超300家,位列全国城市前列。科技型企业、初创型项目正稳步成为武汉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会上,武汉市发改委、经信局解读武汉产业相关情况。“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武汉正着力锻造965”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光电子信息、汽车、大健康等世界级产业集群。”武汉市发改委相关领导介绍。
随后,武汉市经信局相关领导聚焦武汉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情况:“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脊梁,武汉正瞄准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不断提升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规模,重塑高端装备产业优势。希望投资机构切实关注武汉高端装备产业发展,以战略眼光多做前瞻性投资。”
武汉市财政局解读武汉产业发展基金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着力发挥政府财政资金带动引领作用,在助力重大产业项目建设的同时,关注初创期、早中期项目,助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
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创投企业正加速成长。如何进一步引领科创企业的未来,为城市赋能?活动上,2023武汉未来之星企业评选正式启幕,企业报名通道开启。所谓“武汉未来之星”,是竞争优势突出,科创能力强,成长潜力大,以及有意向冲刺IPO的武汉高成长企业。据悉,此次榜单评选将历时三个月,特邀投资界知名专家担任评委,并通过数据化、信息库共享等方式进行评审,与数百家投资机构、逾千位投资人携手,发掘更多武汉高成长企业。
03 多方共建创投生态,点金武汉未来
武汉基金产业基地进行专题推介,成立两年来,坚持基金集聚、产业招引、创投服务、投融对接。截至目前,基金管理总规模近1500亿,落户机构超百家,基金机构对外投资项目近百个,累计投资额近50亿。
主题演讲环节,琢石投资创始合伙人钟潜凯就“资本+科创产业”,共筑武汉城市科技创新“1-10”阶段的话题进行主题分享,他认为科技创新条件下风险投资既要补齐国内专精特新短板、又要打造新兴战略产业、还要驱动海外市场规模化的双循环及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农业银行总行投资银行部高级专家陈为未发表《“商行+投行”服务科技创新的农行探索与实践》主题演讲,结合创新模式打法、具体实践经验、真实业务案例等,详细介绍了农银投行“123456”科创服务体系的内涵和意义。创投资本、金融机构、企业、政府正紧密连接,为武汉创投生态增添变化、注入活力。
04 40余家创投机构汇聚,搭建“对话”舞台
多方力量聚势武汉,产投融合精准对接。会议当天进行了数字经济产业专场对接会,邀请到7家优质企业进行项目路演,搭建起高效的投融资对接平台,以资本力量加速推动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
LP&GP特色对接会同步举行,武汉近10家市区引导基金与40余家全国知名创投机构深度对接,探索政府引导基金与创投机构合作共赢之道。会上,省市区引导基金依次介绍发展历程、投资策略、科创投资服务及申报优惠政策等,并就拟合作机构标准、参股子基金要求、返投要求及基金遴选程序等事项进行详细讲解。各机构负责人分别介绍机构投资策略、管理情况、成功案例等,各方就合作方向、产业升级、基金合作设立等共同关注的话题展开讨论。
“武汉已成为中部地区经济金融科教文化中心,中部地区已成为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增速最快的地区。”看好武汉、加投武汉,各大投资机构代表在发言时纷纷表示。
主办方表示,希望通过推介会为创业者、投资机构和政府平台搭建“对话”的舞台,进一步挖掘和促进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发展,推动更多的合作项目落地,让金融产业赋能实体经济,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新思路,提升区域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0312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1日消息,新中式点心潮牌虎头局完成A轮融资,投资方为GGV纪源资本。
虎头局是一个主打年轻人市场的新锐中式烘焙品牌,2019年5月在长沙开出首家门店,到目前在长沙有4家店,包括4月底新开业的五一广场王府井百货店。2020年年末,虎头局渣打饼行入驻天猫旗舰店。
虎头局渣打饼行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东西方食材与烘焙方式,以中点西做的方式,跳出中式糕点刻板印象,与时俱进,追求鲜活。并且店面设计偏国风,人均客单在25-30元之间,深受年轻人喜欢。
如今,烘焙赛道火热,虎头局是其中备受资本青睐的一家。除了餐饮投资人宋欢平天使轮入股外,今年3月,虎头局还拿到了红杉中国、挑战者资本、IDG的投资,当时品牌估值已经高达20亿元。随后虎头局选择走出长沙,在一、二线城市开启连锁模式。目前虎头局已在广州核心商圈开设两家门店,上海多家门店正在筹备中。
0310
新芽 NewSeed 7月5日消息,近日,智能云财务产品和解决方案服务商每刻科技宣布完成2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CMC资本独家投资,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此前,每刻科技已于今年2月获得绿洲资本及金浦投资超1亿元B+轮融资,2020年8月曾获得绿洲资本和博将资本超1亿元B轮融资。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每刻科技累计获得超过4亿元融资。
每刻科技创始人兼CEO魏美钟表示:“每刻科技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继续加大产品和技术研发的投入,优秀人才的引进和团队建设,加强生态布局和产研合作,进一步完善营销和服务体系建设等。”
2015年成立的每刻科技,主要为企业提供智能财务产品与服务,目前已构建起三大核心产品:每刻报销、每刻档案、每刻云票。2018年之前,每刻科技专注于新一代生态化、智能化费用管理云平台“每刻报销”的业务发展。随着发票电子化进程的加速及会计档案电子化政策的推出,使得企业财务数字化转型迫在眉睫。每刻科技于2018年提前布局了每刻档案,并于2019年开始研发每刻云票,每次都恰到好处的踩在了政策的风口上。
本轮融资后,每刻科技将继续快速迭代产品,并计划快速拓展市场。当前,每刻科技的销售网络已经覆盖全国,以杭州为大本营,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厦门、南京等地设立了常驻办公点。
CMC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弦表示:“企业服务一直是CMC资本持续关注的大赛道,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的快速发展的企业服务公司将不断成长、成熟,来满足当今中国企业不断发展迭代的业务形态和组织形态带来的一系列需求。每刻科技是一家以费控管理服务为切入点的SAAS产品公司,在财税无纸化的大趋势下,围绕企业财务环节不断开发出如电子档案、云票等产品及服务,为企业实现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提供多元化助力。每刻的创始团队对中国企业成长过程中财务管理领域的需求痛点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们非常看好公司优秀的产品-需求匹配能力,相信公司能不断推陈出新、进一步拓展公司的产品组合与边界。CMC也非常高兴成为本轮的独家投资人,也希望能持续助力公司的未来发展。”
光源资本执行董事李正伟表示:“业财税管理一体化和数字化趋势催生出千亿SaaS市场,每刻科技率先切入费控SaaS,并延展出多场景产品矩阵,真正帮助新经济企业降本增效,重塑企业-员工-供应商之间的云协同关系。团队对业财税洞察犀利,产品化初心贯穿创业始终,打造出高壁垒、高复购的极致SaaS产品。很荣幸助力每刻科技本轮融资,我们将持续陪伴与见证业财税巨头的诞生。”
0308
2021赛季欧洲杯开幕了。忙碌了一天之后,广告从业者李想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从冰箱取出冰镇啤酒和预制塑封好的麻辣小龙虾,利用比赛开始前的间隙,把小龙虾简单加热,然后一边吃夜宵,一边看球。
跟外卖相比,预制食品很方便,同时也更放心。尤其是在疫情期间,李想有一段时间经常在线上下单买些半成品的快手菜。“因为有平台作为背书,食品安全不用太担心,另外自己上手做也很简单,但也会有成就感。”
作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夜宵必点菜,小龙虾仅仅是预制菜的消费场景之一。眼下,消费者对预制菜也不再陌生。一位长期关注餐饮行业的业内人士告诉DoNews(ID:ilovedonews),预制菜的兴起,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激活了一人食的消费场景,让预制菜、预制食品赛道迎来了风口;另一方面,赛道的发展也和行业本身的成熟与升级直接相关。
近两年,预制菜赛道也受到资本青睐,包括高瓴创投、青松基金以及梅花创投等都有涉足。
其中高瓴创投投资了主打地方特色,如红油面皮、自热火锅、螺蛳粉等新型方便食品的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青松基金投资了预制菜研发及供应链平台“找食材”;梅花创投此前投资的,聚焦于做半成品食材(预制菜)研发到供应链的“三餐有料”,在近日也获得了数千万元A+轮战略融资。
同样,也是在今年,主营预制菜食品的味知香,登陆上交所,成为“预制菜第一股”。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面向C端消费者的新品牌相继出现,过往为B端提供服务的预制菜企业也向C端靠拢。比如以往深耕餐饮供应链,赋能B端企业的信良记转向C端消费者布局;餐饮品牌眉州东坡旗下子公司,为餐饮企业和家庭提供川菜预制菜的王家渡食品等等。
除以上企业外,传统餐饮企业以及生鲜电商平台,也纷纷推出了预制菜产品,让预制菜市场变得更加热络,比如,海底捞推出“开饭了”系列产品,生鲜电商叮咚买菜推出了“快手菜”。一位餐饮行业从业人士表示:“目前,预制菜赛道还处于跑马圈地的状态,头部品牌还未出现,对于新品牌来说,仍有很多机会。”
当然赛道里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新品牌,在产品标准化、物流冷链等环节还有待提高,而这些层面的提升,对没有自己工厂的品牌来说,是个挑战。
“基于此,个人更看好拥有在B端市场经验,并已经形成规模效应的企业,“这类企业通过在B端的深耕,积累够品牌优势后,构建起了供应链体系,走向c端更加顺畅。”上述餐饮行业从业人士说道。
预制菜从B端火到C端
预制菜并非新兴事物,其在国内最早是以速冻食品作为雏形出现的。稳定和方便,是预制菜的品类特性。从行业的发展过程来看,B端是预制菜最早起步的领域,其经历了早期为餐饮企业提供预制菜料包,缓解餐饮企业的人力成本,同时提高翻台率的阶段。随着供应链的升级,大型餐饮企业进入到通过中央厨房来研发预制菜的阶段,逐渐向C端市场渗透。
而受疫情影响,拥有大量线下实体门店的餐饮企业受到冲击。2020年上半年,海底捞暂停营业45天,为了自救,海底捞则通过多个电商平台推出了自己的半成品菜“开饭了”;西贝莜面村创始人贾国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企业受疫情冲击较大,若靠公司贷款发工资撑不过3个月。随后,西贝基于微信端的小程序以及线上天猫旗舰店等渠道,面向消费者推出羊蝎子和牛大骨等预制菜。
值得注意的是,海底捞在预制食品赛道布局已久,比如海底捞此前就曾推出过以自热小火锅为代表的方便食品业务,而从取得的成绩上来看,效果也不错,据2018年海底捞的财报显示,当年海底捞在方便食品业务上的营收为4.49亿,同比增长631.2%。
而这些实践,无论是在疫情期间,缓解餐饮企业经营压力上,还是解决消费者疫情期间在家就餐的需求上,都巧妙的平衡了B端市场与C端市场的需求。
随着行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消费升级,市场上可供选择的菜品更加丰富了,同时预制菜的加工程度也更高了,另外大型企业入局,也成为常态。
据北京某餐饮店老板向DoNews介绍,因为本身店面主营烧烤,但在夏季正是小龙虾消费的旺季,因此,自己会选择半成品小龙虾进行加热售卖。
“出发点主要有两点,一个是预制的更方便,省去了后厨处理小龙虾程序的繁杂,另外就是有品牌的保障,食品安全这块更放心。”
而作为消费者的张磊则表示,自己第一次接触预制菜是在盒马:“当时因为同事到家里聚会,人挺多的,想着自己做也麻烦,就从家附近的盒马下单了一些,因为操作简单,而且味道也不错,后来朋友来家小聚的时候,都会直接从盒马下单。”
无论是受疫情影响还是懒人经济的兴起,预制菜正在逐渐的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从渠道上来看,以往零售渠道的盒马、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都纷纷涉足预制菜,同时以往一些面向B端的预制菜供应企业,也开始发力C端市场。
以预制菜品类较受欢迎的小龙虾产品为例,排名靠前的信良记、文和友等知名品牌,都借助线上渠道,面向C端消费者销售。
以信良记为例,在疫情之前,企业主要以向B端客户提供半成品食材为主,而在疫情之后,企业将重心转向了C端市场,并在小龙虾预制菜品类中形成了自身的竞争力。
对于拓展C端市场这件事,信良记CMO高阳向DoNews表示,2019年信良记的B端业务相对平稳,公司当时已经在计划开拓C端市场,并在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搭建C端业务体系,随后2020年获得了增长。
在高阳看来,未来预制食品市场里,B端和C端业务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模糊。“比如B端经销商也会利用社交软件,进行线上推广营销,C端就更是直接触达消费者了,所以可以说,两者之间的关系,是C端为B端赋能,更好带动企业供应链效率和发展,在品牌力的作用下,提升毛利。”
高阳补充说,C端用户和B端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化,比如在C端市场,消费者比较在乎产品的颜值、口感和价值观、互动性等偏精神类需求,而在B端,企业更看重产品的成本以及储存运输等需求,而基于此,信良记则给出了不同的解法。
在产品设计上,形态做到了B端和C端的统一性,即二次复热即可食用,但在包装和营销打法上,则有较大区别。“比如C端更多是基于线上渠道去做,现在品牌是全域营销的状态,基本上我们也是把可以做的渠道,全部都打通,另外除传统电商平台外,社区团购等渠道也有搭建。”高阳举例说。
而DoNews注意到,市面上以小龙虾为主要食材的预制菜品牌并不少见。在谈及信良记的竞争力时,高阳指出,首先是在人群定位上,信良记定位的是中高端人群,其次信良记拥有良好的供应链管理能力,以及可覆盖全国的冷链物流体系。
在谈及目前市场上存在的小龙虾单品,高阳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小龙虾单品品牌,可以分为3类,一种是工厂牌,一种是贴牌产品。
“工厂牌的小龙虾单品,优势是成本低,劣势是缺乏完善的市场运作和营销,导致此类品牌往往靠打价格战抢占市场份额,而贴牌产品,品牌可能在营销端比较强势,但是在产品口味开发上往往滞后,对比来看,以小龙虾这款爆品为例,信良记现在从全供应链的掌控以及产品的研发和市场开拓都是自己主导。”高阳说道。
另外,据高阳透露,对于信良记来说,基于C端的布局,是属于长期战略,且公司已全部战略转型C端了,在谈及目前在信良记整体营收中,C端和B端的营收占比时,高阳指出,目前两端营收是一样多的,但C端势头更猛一些,B端则利润高一些。
B端更稳健 C端更有潜力
据安信证券近期发布的《2021年预制菜行业深度报告》显示,我国预制菜行业已经初具规模,市场规模约为2100亿元,到2025年行业规模有望增长至6000亿左右。
在增速上,以电商渠道为例,据2020年天猫发布的数据显示,预制食材销量同比增长111%。
在广阔的市场前景、较快的增速下,预制菜赛道,也吸引了更多企业加入。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受疫情影响,2020年“餐饮、年夜饭”的相关企业新增数量同比下降超5%,与之相对应的是,半成品、净菜等“预制菜”迅速崛起,截止目前我国共有超过6.9万家相关企业。
在盛景嘉成母基金合伙人汤明磊看来,在预制食品赛道,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一个小风口,但在成熟度上,To B预制赛道相对成熟。
“比如像面向B端的,类似味知香这种企业的IPO,其实是自身发展到了一定成熟的阶段,但对于预制食品赛道而言,从长远来看,一定是C端更有潜力,B端市场更稳定。”汤明磊指出,B端需要有强线下渠道能力,比如冷链物流仓储金融等线下能力,而C端需要建立线上势能,将线上势能转化为线下动能,这也对企业的研发、营销、流量经营等线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预制菜头部企业的味知香,拥有自己完善的冷链和物流配送体系,同时,在仓储等环节,企业也有低温仓储等设施与之配套,从而在降低用户等待时长的同时,保证食品的新鲜度。
“如果说渠道决定了预制菜能够卖给谁,那冷链的辐射半径,则决定了预制菜产品能够走多远。”一位业内人士向DoNews介绍道。就现阶段而言,冷链上的差距能够让同品类不同品牌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大。显而易见的是,“预制菜从最早的速冻米面制品,转向了速冻生鲜、水果等,冷链的成熟度决定了预制菜品类的丰富度,因此对品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对于企业来说,面向B端和面向C端用户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业务形态,因此在企业由面向B端转向C端时,在配送、冷链等环节,对企业的成本控制也形成一种挑战,面对这种情况,信良记则采取了更为灵活的办法。
“在冷链交付的成本上,由于整个冷链物流行业也处在一个发展过程中,C端会比B端高,目前我们在优化这部分成本的方式是通过开放性合作,寻找性价比和服务标准都能满足的供应商混合使用,这样在某些地方区域上,就会获得成本优势。”高阳说道。
长足发展比拼的是综合能力
对于预制菜品牌来说,初期通过单款爆品破圈,形成口碑效应,同时依托产品矩阵来进一步提高用户转化与复购,显然是众多企业正在做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西餐,中餐因菜系繁多,且不同的菜系中又含有诸多不同种类的菜品,因此对于服务于B端的预制菜企业来说,对自身工厂和设备等硬件设施都带来不少挑战。
在汤明磊看来,预制食品是一门考验创始人,内容营销能力、爆款研发能力、多渠道扩张能力以及自控供应链能力的生意。“或者可以这么说,预制食品赛道中,未来的头部品牌的起点是流量,但企业决战点将是供应链,因此,未来头部品牌一定会有自控型供应链和参股型供应链作为支撑。”
信良记高阳则认为,在预制菜赛道里,今后企业之间的竞争核心要素,是性价比:“因为这是一个系统性的能力,而不是单点的,能够从供应链到市场系统性建立起的壁垒,是竞争能力核心,最终以品牌的性价比作为体现。”
DoNews了解到,目前信良记有11家大型加工厂,并在全国范围内设立了40多个大型仓库,冷链物流已经覆盖全国大部分城市。“仓布的越多,成本肯定越高,能够撑得起这样的成本,肯定也需要业务体量来支撑才行。”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这样的配置放在预制食品行业内,算得上是头部梯队的玩家了。
此外,该业内人士指出,虽然目前市场上能够看到一些品牌,通过爆品破圈打开市场,进而逐步控制供应链和优化供应链,但最终只有深入到供应链上下游的品牌才能走得更远,“另外如果供应链有优势,也能在新的单品上新过程中,通过数字化来进一步降低整体的试错成本。”
0306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25日消息,国内领先的高速EML光芯片提供商「斑岩光子」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卓源资本、利哲创投、国圣资产、德邻资本、元禾控股、禾创致远、星湖控股、海南榕腾、纳芯创投、联智投资、东莞唯卓等十余家顶级半导体及产业投资机构联合追加投资
。
「斑岩光子」成立于2020年5月,拥有世界一流的光子集成设计团队,核心团队从事光子集成芯片开发多年,实现了基于InP光子集成平台的高速EML光芯片、相干光子芯片等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斑岩光子是国内首家提供200G PAM4。
「斑岩光子」主创团队拥有十余位来自于全球顶尖大学的光子集成方向的博士、工程师,团队拥有超过20年光子集成研发及量产经验。根据光通信权威机构lightcounting 2023年预测,未来五年,100G以太网光模块数量维持稳定增长;400G光模块未来年化增长率超过40%;而2024年将会是全球800G光模块元年。
关于本轮投资,卓源资本创始合伙人、CEO;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博士林海卓表示:“我们长期看好斑岩光子作为国内首家提供成熟50G-200G EML全栈方案的企业,成为全球范围在400G/800G数据中心核心高速光芯片的领导者,其超高速相干器件广泛适用于600G DPQPSK及800G 8QAM。”
0304
新芽 NewSeed 7月8日消息,据动脉网报道,星亢原生物(neoX Biotech)宣布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由元生资本领投,LYFE Capital共同投资,现有投资方红杉资本、五源资本、云九资本、BAI资本持续加码。本融资所得将用于公司创新药物管线的快速推进和扩充、人才团队的壮大,以及国际化商业合作的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本轮A+轮融资距星亢原生物上一轮A轮融资的时间不到半年,公司就快速完成了新一轮资金募集,并获得了原有投资方的持续投资认可,让星亢原生物的累积融资资金已经达到了近一亿美元。
星亢原生物成立于2018年,是中国第一家将人工智能(AI)与生物物理以及高通量实验相结合,进行生物大分子和多特异性分子创新药研发的生物高科技公司。目前,该公司在北京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和上海张江均建有研发中心。
星亢原生物探索出了一套以计算设计驱动药物研发的模式,解决“不可成药”或难成药靶点的问题。据悉,星亢原生物已经将这一药物理性设计开发的方法论应用到纳米抗体、融合蛋白、双抗、蛋白降解剂等前沿药物模式当中,并在多条创新药研发管线中取得了突破性的临床前进展,有望开发出“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的药物产品。
此外,星亢原生物的“AI+生物物理+高通量实验”三位一体的前沿药物研发平台neoPlatform已经获得了产业的高度认可,在过去不到半年时间,不仅获得了LEO Pharma(利奥制药)创新大赛第一名等荣誉,也与跨国药企和中国上市创新药企签署了多项合作协议,联合开发前沿创新药物。
星亢原生物至今已获得四轮融资,对于持续获得新老投资人的一致认可,星亢原生物联合创始人兼CEO陈航表示:“非常感谢新老股东对我们计算设计驱动创新药研发这一愿景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星亢原在AI赋能新药研发的价值创造是基于生物体系和药物作用可计算的底层逻辑,我们也越来越清晰地看到了通过深入研究和表征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强大力量,在多款创新药物管线上提供了源头创新,并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也获得了我们医药产业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这次融资将加速我们自研及合作管线,全力将创新药推进到临床,早日造福患者。”
对于投资星亢原,本轮领投方元生资本合伙人彭志坚表示:“星亢原用新的制药范式来解决生物大分子领域传统不可成药靶点,其挑战的问题极富价值;陈航博士和刘帆博士组建了一支背景多元、创新进取的优秀团队,致力于通过计算和AI来研究蛋白相互作用力以赋能新药开发,我们欣喜地看到团队已经在多个产品管线上取得了非常好的临床前进展。元生资本致力于支持伟大企业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希望陪伴星亢原成为下一代科技驱动的生物制药企业。”
LYFE Capital管理合伙人陈刚也认可道:“AI在药物研发领域已经逐渐验证其作用和价值,星亢原作为国内领先的AI药物研发平台,自成立以来一直着力于探索计算与生物大分子等新型药物设计的有机结合,逐渐建立了独特的技术平台和竞争优势,获得了行业领先企业的高度认可。我们很高兴能够与星亢原团队建立合作,期待未来持续助力其成长为国际化的AI大分子新型药物研发平台。”
0228
“金鱼嘴百人论坛 --- 银发经济下,医疗健康迎来白金时代”成功举办
中国正开始逐步迈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40年,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的20%。应对老龄化,既有挑战,也有机遇,大趋势带来需求的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带来供给的不断增加,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带来全行业的价值提升,都预示着医疗健康行业巅峰式的创新和改变。因此,如何选择和投资银发时代的医疗健康产业成为当下的一个热点话题。
为了促进医疗健康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7月6日,在建邺高新区和清科创业的指导下,由金鱼嘴基金街区和清科创新中心主办,盈科律所,厚新健投,盈诚信资本协办的“金鱼嘴百人论坛---银发经济下,医疗健康迎来白金时代”在金鱼嘴基金大厦顺利举行。本次路演特别邀请到了厚新健投创始合伙人杨建新,动平衡资本医药投资总监许泽安先生,盈诚信资本总经理何永钢,华大共赢管理合伙人牛彦红,鹰盟资本执行合伙人何邢,基蛋投资总经理娄宇捷,智银资本创始合伙人洪阳等嘉宾参会。
活动伊始,主持人盈科律所张纲介绍了金鱼嘴基金街区的基本情况。金鱼嘴基金街区于2019年7月15日正式揭牌,是南京市首个基金街区,按照“1+4”空间布局,总规模超45万平方米。金鱼嘴基金街区现已成为南京市打造东部地区重要金融中心的有力抓手,集聚源码资本、毅达资本、华映资本等各类创投机构881家,基金注册总规模近3000亿元,年均增速超50%,备案基金管理人和管理基金规模均居全市第一,约占全市的40%。
2020年,基金街区税收实现84%的高速增长。“金鱼嘴每日路演”项目作为建设东部重要金融中心的引擎,是建邺区“十四五”期间重磅打造的全国基金街区中首个资本要素撮合平台。该项目围绕全市八大产业链,秉承“创投汇活水”宗旨,解决创投机构投资信息不对称、获取信息成本高的痛点和难点,目标是将“金鱼嘴每日路演”打造成为全国基金街区中最具吸引、影响最广、首屈一指的创投活动标杆品牌。
随后,厚新健投创始合伙人杨建新分享了他对银发经济时代的医疗产业走向的看法。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国人预期寿命年限增加,和预期健康寿命的差值也随之增长达到8年,生命最后几年的增加同时也带来了医疗健康支出的大幅上升,医疗健康因此成为产业集团、保险公司以及医疗健康投资母基金所重点关注的赛道。除老龄化趋势外,自1982年计划生育政策出台,中国目前同时出现了少子现象。因此,相比美国和日本的机构养老现状,中国将拥有自己的特色养老体系,和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色和整体经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区域化的投资将成为机构做出选择决策时很重要的考虑因素。
相比2016年、2017年高达1700万左右的新生人口,中国目前每年出生的人口不到1千万人,另一方面,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例达到13.5%,符合中度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动平衡资本医药投资总监许泽安就此社会问题为在场嘉宾分析了未来的投资机遇。医药方面,目前创新药和诊断原料多为进口,而国产化和原创化应在未来成为主流。原创药的技术壁垒优势和国家的政策红利给投资者创造了机会,投资者应提早布局、预测风口。之后,许泽安先生提出了几条值得关注的赛道:神经退行性疾病、蛋白降解以及难成药靶点、分子诊断、合成生物学、高端医疗器械的进口替代。
在2021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盈诚信资本总经理何永钢分享了自己在双循环时代背景下的投资逻辑。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强劲,消费需求不断升级,除了基础医保满足了大部分人群的基础消费,很多差异化细分或者特色行业的门诊也面临很多机会。
从供给端看,医保正在为老龄化时代全面到来做到全民广覆盖的准备,医疗控费也意味着未来整个药按照质量和价格以最优性价比才能进入到医保目录,更多资源可能集中在企业的产品研发和生产上。未来具备强大商业化能力的创新药公司将脱颖而出,更强的变现能力和管理团队将会成为公司成长的基本逻辑。
从需求端看,这意味着更多的病种,如以前没有被重视的糖尿病和高血压,新消费如医疗美容等将展现出强劲的需求增长。药品市场结构上,最早从辅助用药和国产仿制药,现在到国产创新药到生物类似药和生物创新药,仿制药时期的广告渠道销售和产能提升放大将不再是主力,以产品为王和创新为王的时代会加速到来。未来一定是技术驱动型、产品和创新驱动型。
三位嘉宾分享之后,是本次活动的最后环节---圆桌论坛。参会嘉宾就三大主题创新药投资,新冠疫情对投资策略的影响及医疗健康企业选择港股上市现象做出讨论。厚新健投的创始合伙人杨建新,鹰盟资本的执行合伙人何邢,基蛋投资的总经理娄宇捷,智银资本创始合伙人洪阳,华大共赢的管理合伙人牛彦红,和盈诚信资本总经理何永钢六位嘉宾结合国家政策,市场机会等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和投资策略,台上台下的来宾皆受益匪浅。
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快速路上,本次金鱼嘴百人论坛携手众多业界领先机构更深入的探索了这一蓬勃发展的领域,银发时代的到来象征着一轮全新的变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国内医疗技术的进步和高龄少子的社会现状更创造了无数新的机会和挑战。在未来,金鱼嘴金融街区也将继续联手业内专家,聚焦行业趋势,一路紧随浪潮,创建一个更加精彩的资讯交流平台。
0225
网约车的补贴大战又来了:拉新就送红包;注册APP,优惠券十连送根本用不过来;打个车单单立减……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网约车行业滴滴一家独大。嘀嗒出行、首汽约车、曹操出行、T3出行中最高活跃用户仅在千万级别,一众新进入者用户在数十万量级,不及头部公司的一个零头。
如今千载难逢的机遇终于来了。
7月4日,各应用商店下架“滴滴出行”APP。7月9日晚间,网信中国发布消息称,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滴滴旗下另外25款APP也被要求下架。
滴滴下架,消费者们开始寻找可替代的网约车平台。这也让各大网约车公司看到了难得的机会。最近一个星期,市场上突然冒出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网约车平台,他们开始扩招司机、疯狂烧钱补贴、加大地推力度,试图抢夺市场。
T3出行甚至信心满满地发了一条微博,在微博中指出:目前T3已经进入20多个城市,今年会达到48个,基本覆盖全国一二三线城市。而曾经一度下架的美团打车APP,如今也重新“复活”,甚至把业务线拓展到了100个城市之中。
这些试图分食网约车市场蛋糕的玩家们,真的能打赢这场反攻战吗?烧钱补贴真的能换取用户增长吗?市场心智长期被大品牌占据的当下,这些网约车公司又有可能抢夺多少的市场份额?
抢滩窗口期,二线网约车大反攻
家住北京的佳佳平日里打车用的是滴滴APP,最近两天,她用起了美团打车。“朋友一直在安利,说美团现在优惠很多,而且响应很快,我就心动了。”
她给深燃展示了最近在美团打车APP上的两笔消费账单,这两笔账单都是10公里左右的路程,由于平台给出了优厚的新人补贴,其中一单优惠了10元,另一单优惠了14.45元。对比来看,同样的路程,佳佳平日里用滴滴APP打快车一般会花费30元左右(无优惠券的情况下),打出租车则一般需要支付32元左右。
佳佳的美团打车消费单
随着滴滴出行APP从各大应用商店下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把目光转向了其他打车APP平台。
小周就在抖音上刷到了高德打车发布的广告——“北京人注意啦!免费领100元打车券,打车立减12元,手慢无!”小周平日里上下班单程打车花费30元左右,这些广告让她心动。
还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出了攻略,梳理了除滴滴外,市面上其他可用的打车软件。“看了这些攻略我才知道,原来还有这么多不错的打车APP可以选择。”一位网友称。
对于很多网约车公司来说,这几乎是难得的真空期。一时间,网约车江湖再度被激活。
在7月4日之后,无论是头部、腰部还是尾部的网约车公司,突然开始发力,疯狂砸钱补贴,试图在有限的窗口期内拉新、抢用户、抢司机。
在7月4日滴滴被下架的当天晚上,有媒体就报道称,T3出行的广告投放便出现在许多人的朋友圈中。
T3在这轮反攻大战中,火力很猛。有猎头在脉脉上分享的消息显示,T3出行准备要“大干”一个月,在市场窗口期只有40天的情况下,全员开启战斗模式,主动实行007(全月无休),本月内要连开15城,日均单量突破百万。
除T3出行之外,如祺出行、万顺叫车、享道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先后在微博上公布了以用户拉新为主的相关新活动。
这些拉新的方式大同小异,但优惠力度确实很大。深燃打开万顺出行APP发现,只要新人注册,平台就会赠送总共14张价值88元的出行券。还有的是一旦邀请好友,账户上就会躺着拉新礼包,比如,7月5日,如祺出行发布新的好友邀请福利:让好友注册用户,可以得5折券;让好友完成专车首单,可以得25元现金;让好友完成顺风车首单,可得15元现金。
来势最猛的是美团。美团打车原本在2019年5月下架,没想到今年7月9日重新在华为、苹果等应用商店内上线了。
深燃打开美团打车APP发现,只要邀请用户下单,就能够得10元打车立减券;邀四名好友助力,团长将得到128元打车券包。而在输入完行程后,行程的功能栏上方会显示新人特权,也就是优惠较大的新人红包。相当于单单立减且补贴直接给到消费者。
深燃截图
如今的出行市场,大战已经打响。只不过,这次的价格补贴大战,是一场二线网约车品牌的集体大反攻。
“出行其实是刚需,因为用户每天都会出行,每天都要打车,目前滴滴被下架,自然会有一波用户转到其他平台上去。一旦市场出现真空,别的玩家肯定会有所行动,把市场抢夺过来。”分析师张翔指出。
抢夺运力,司机成了香饽饽
大反攻之下,各大网约车平台迎来了快速的增长。深燃从七麦数据观察发现,7月5日,T3出行的下载量是平日里下载量的三倍。曹操出行也自7月4日之后,迎来了下载量高峰期。
据《晚点LatePost》,今年4月,高德的日均单量还只有230万单左右,而近几日在补贴激励下日单量已经达到约400万单。
深燃截图
但这只是水面之上的竞争。
网约车平台,本质是撮合促成用户与司机交易,网约车平台服务一端链接着乘客,一端链接着司机。
滴滴下架后,老用户可以正常使用APP,对于他们来说,这次下架几乎没什么影响。不少用户对深燃坦言:“真没什么感觉,该用还是会用的。”
“现阶段,其实网约车市场已经相对成熟了,不存在用户培育的问题。目前出行基本上都会用APP叫车,之前大部分用户都会选择滴滴平台,现阶段用户会转向其他聚合及单一平台,比如高德地图、享道出行等等。”携华出行CEO庄智强对深燃表示:“除了用户端的选择,司机端现阶段也会有所调整。这次行业的震动,对司机端的影响还蛮大的。”
如今网约车已经不再是增量市场了,而是变成了存量市场,目前无论再怎么烧钱买流量,行业天然存在天花板,市场规模相对稳定。在存量市场中,C端用户不再是关键核心点,运力才是。庄智强进一步指出,尤其是对于聚合平台中的出行企业来说,谁能快速抢占运力市场是这场战役的重中之重。
易观分析也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千亿级别的打车市场仍有空间,全国网约车平均打车成功率约为75%,尚有25%的网约车需求未被满足。在这样的存量市场中,谁掌所握了运力谁就能快速把更多有出行需求的乘客运走,谁就能拥有更多的订单和更多的市场份额。
网约车市场马太效应明显,大量的运力集中在一家公司身上,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某些城市甚至出现了1:9(即一家公司占据九成运力)的情况。
“但如今形势已变,从合作方和从业者这个角度来说,大家总不希望在一棵树上吊死。所以司机们其实是会尝试新的平台和新的机会。这对于各大平台方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抢夺运力的机会。”业内人士指出。
越来越多的平台反应过来,开始抢夺起运力。在更为关键的运力争夺赛上,玩家们补贴力度更大,火力也更猛。
美团打车公众号显示,包括上海、北京、南京、惠州、泉州等34座城市均在招募美团打车司机。除此之外,美团打车还在司机端推出限时福利,即在7月7日至13日内,新司机注册首周,限时3天,司机每单除了得到车费外,平台再加赠20%的收益。
高德则在近期宣布启动“暑期免佣季”,推出新手司机免佣和高峰期免佣活动,参与的网约车平台将超过100家。截止到7月22日24时,新手司机在领取新手免佣卡后,连续7天时间,每天前三单享受免佣。除此之外,7-9月,工作日早7时-9时,司机在此期间接单,平台免收佣金,全部收入均归司机所有。
抢夺运力的机会难得,效果显著。庄智强发现,因为行动迅速,仅仅一个星期的时间,携华出行的订单量就增长了200%,新注册的司机用户数也是成倍增长。“我们明显看到有越来越多的新司机迁移到我们平台上来,这个趋势非常明显。”
司机张华已经感受到了这其中的变化。最近这几天,他总是接到美团打车邀请注册的电话,随后他又听一些同行说,美团打车给予司机的补贴很多,于是随手注册了一下。
张华注册完后发现美团打车给司机的福利确实丰厚——司机新用户首单奖励20元,前三天每天奖励流水的20%,相当于拉100元奖励司机20元。“司机最在乎的就是抽佣比例以及补贴,没想到美团最近的补贴还挺多。”于是现在张华的策略是,既接滴滴APP上的订单也接美团APP上的订单。
如今的网约车司机很少在一棵树上吊死,基本都会多注册几个平台。但是注册来注册去,不少司机发现只有一两个比较大的平台可以长期待下去。“一方面是因为很多小的平台接单量不固定,很多时候甚至没有单子,另一方面是很多小平台把客单价压的比较低,司机反而赚不到什么钱。”司机阿强总结道。阿强开网约车好几年,如今他只在滴滴和阳光出行这两个平台接单。
但是最近他听到其他平台的补贴力度很大的消息,有些心动:“滴滴现在对司机的优惠补贴力度不如其他平台,再这样下去我要试试其他平台了。”
能反攻成功吗?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网约车市场是“一超多强”市场竞争格局。在滴滴之外,盘踞着一些二三梯队的选手,B2C模式的曹操出行、首约汽车、T3出行等等,还有一些走平台聚合模式的高德、美团。
尽管,以高德、美团为代表的平台拥有入口流量优势,T3出行、首汽约车等平台占据车企优势。但是网约车市场已经足够稳定,这些平台很难再掀波澜。
当下,滴滴“跌倒”,各家反而有了机会。“关键要看整改的速度,如果一两个星期就整改完,那市场的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如果整改的时间比较长,其他各家很有可能瓜分掉滴滴的一部分市场。”张翔表示。
庄智强更为乐观一点:“现在不管是聚合模式还是B2C模式,各个平台其实都有一定自己的优势。我甚至估计这轮行业变动下,20%-30%市场份额将会重新再分配。”
但烧钱大战不会一直持续,也不会持续很久,这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
张翔指出,只有在一个行业的早期,烧钱获取流量才符合市场规律,等到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行业天花板,新入局者即便是再砸几百亿也再难烧出更多的用户,烧钱变得没有多少意义。
而且,消费者的忠诚度没那么高,佳佳就对深燃表示:“我已经习惯了用某一款打车APP,现在突然换另一款APP其实就是为了补贴。”
“现在的流量太贵了,美团等巨头有钱可以烧得起,中小玩家就烧不起了。”一位业内人士指出:“所以稍微大一点的平台短时间还会再补贴一阵,但是长期肯定不会持续。”
那么在存量市场中,大家要拼什么?
“合规、运营效率、供应链才是核心。”庄智强指出,这对于网约车平台而言需要极强的整合能力和精细化运营能力。网约车是一个重精细化运营的行业,不能一味靠压榨运力及司机,也不能一味提高用户加价来增加利润,而是通过合理的运力调配、用户服务体验等提升效率及降低成本。
监管和合规,是永远也绕不开的两大话题。
据交通运输部最新发布消息,据全国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平台统计,截至2021年6月30日,全国共有236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网约车平台经营许可,各地共发放网约车驾驶员证349.3万本、车辆运输证132.7万本。
6月份的订单合规率增长排名前3名的分别是如祺出行、方舟行、花小猪出行;下降最多的分别是曹操出行、享道出行,还有如今重燃战火的美团打车。
深燃也尝试在美团打车APP申请注册成为美团快车车主,在填报个人信息这一栏,美团并未强制要求车主上传网约车从业资格证照。
深燃截图
合规意味着巨大的成本,无论是流量大户美团、高德,还是志在必得的T3、曹操出行等网约车平台,在接下来的发展中,都需要考虑如何在成本控制与服务提升之间找到平衡点。
现阶段,对于各大平台来说,更大的问题是,流量来了、订单量翻倍了之后,平台能否承接住?
司机阿强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滴滴下架后,他在滴滴APP上接到的单子,尤其是好的单子反而多了起来。在他看来,其实整个城市的运力是固定的,一些消费者选择用其他出行APP打车,尽管这些出行APP订单量增加了,但是自身的运力或者服务跟不上,最后还是只能转接给滴滴。
佳佳选择了美团打车,但是她也有不少顾虑:“我会担心聚合平台上的司机不太受平台控制。我现在只是图个便宜,没补贴之后就不好说了。”
阿明最近研究了各个平台的APP,在他看来,其实很多消费者打车就三个需求,一是坐车的舒适度,二是应答率,三是便宜。“我觉得目前的打车APP,还有很多值得改善的地方。”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佳佳、阿明、小林、小周、阿强、张华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