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会员注册开户链接“  下的文章

华宇登录_扩大投入重点研发项目,帝图科技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

1211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26日消息,据上海帝图科技获悉,图像视觉行业领先企业上海帝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帝图科技)正式宣布完成超千万元Pre A轮融资由南通创新鑫智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领投,并得到南通市创新区政府的大力支持。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大投入具备战略价值的重大研发项目,进一步拓展图像视觉市场份额和领先优势。

自2017年成立以来,帝图科技专注于图像视觉识别芯片的研发与设计,迄今已经服务于全球超过300家活跃客户,产品主要面向数字交通、数字医疗、数字物流、工业物联网等领域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化应用,产品出货量全球领先。帝图科技核心团队毕业于复旦大学、北航、西工大等高校,团队成员涵盖高性能SoC芯片、模型算法内核化等多个方向的资深专家成员。自成立伊始即专注于图像视觉和高精度识别领域,现已成功完成多颗先进工艺芯片的流片及量产,凭借资深的研发团队、出色的产品性能、良好的客户口碑,与国内外多家知名品牌厂商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基于合作客户落地订单情况,帝图科技2023年上半年出货量将继续保持2-3倍以上增速,总出货量将实现在全球图像视觉产品市场上的遥遥领先。

本轮融资后,帝图科技将扩大投入具备战略价值的重大研发项目,进一步提高核心技术门槛和1-2年后的新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夯实高科技公司的核心价值和产品厚度。在相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中把握住确定的产业规律,加大具备长期战略价值的基础技术研发投入。

华宇注册_生物制药公司泰诺麦博完成近7亿元A+轮融资

1205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3日消息,珠海泰诺麦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诺麦博”或“Trinomab”)宣布完成近7亿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由招银国际、尚信资本、中金资本启德基金、阳光融汇、国中资本、Superstring Capital (超弦基金)、天汇资本等共同参与完成。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公司在天然全人源抗体新药管线的进一步产业化。

泰诺麦博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面向全球的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型生物制药公司,以研发原创性的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药为主营业务。该司的核心技术是第四代抗体技术“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研发综合技术平台(HitmAb®)”。自公司成立始,泰诺麦博始终专注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高度差异化、高效的天然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药,以提高和改善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以及其它疾病的防治效果。目前,泰诺麦博的多款全人源单克隆抗体新产品正处于快速商业化进程中,部分产品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

“泰诺麦博自成立以来专注于应用自主知识产权的HitmAb®技术平台开发天然全人源抗体新药,早期以取代动物及人血清制品为目标,开发对婴幼儿健康造成巨大威胁的感染性疾病的单抗新药,以及其他尚未满足临床需求的抗体药物。未来,我们将持续优化HitmAb®技术平台,不断丰富我们的产品管线,将具有优良成药前景的抗体产品推向临床、推向市场,造福广大病患。”泰诺麦博联合创始人&董事长&CTO廖化新表示。

对于本轮顺利融资,泰诺麦博联合创始人CEO&总裁郑伟宏表示:“本轮融资中得到了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青睐和认可,泰诺麦博将进一步推进产品管线商业化,将泰诺麦博的产品从中国出发惠及从新加坡到中非共和国的全球病患。我们坚信,在众多合作伙伴的支持下,在泰诺麦博人的共同努力下,泰诺麦博一定能够快速健康成长,最终发展成面向全球的国际化制药企业。”

华宇平台官网_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作为科技」又获新一轮千万融资

1204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3日消息,深圳作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作为科技)又完成新一轮千万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市恒洲信投资有限公司投资,融资资金将用于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强化品牌和市场营销工作,打造智能护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此前,作为科技曾获麦哲伦资本等的数千万股权投资。

作为科技成立于2019年,联合创始人是由一批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高管与研发团队的成员组成,在人工智能、医疗器械、临床医学转化领域的工作经验都已超过10年。公司开始围绕人口老龄化的转型升级需求,专注于失能失智人群护理领域,倾力打造机器人护理+智能护理平台+智慧医疗护理体系,致力于成为医疗健康领域内智能护理辅具设备的优质服务商。

在智能护理、智慧养老领域,作为科技已推出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便携式智能洗浴机器人、多功能移位机等产品。

其中,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各项性能指标与国际第八代护理机器人技术同步,自上市以来,产品创新、产品品质双双得到了市场认可,已取得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外观专利14项,软件著作44项,作品登记证书4项,正在申请的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外观专利19项;在CFS第十届中国财经峰会上荣获“2021产品科技创新奖”;并且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通过了CE、CQC、UKCA等认证,产品在安全和质量方面均达到了全球最高的标准要求。

大小便智能护理机器人采用先进的微电脑控制技术、智能检测技术,能自动感应使用者的大小便排泄情况,并通过真空水气分离技术进行多级系统处理,实现大小便的自动清洁与烘干,给使用者24小时无人监护的陪伴。

当使用者穿上护理套装后,护理机器人的感应器便能够自动识别大小便的排泄状况,选择相应程序设定模式(自动或手动两种操作模式),进行自动冲水抽取排泄物、温水洗肛门和尿道口及附近部位、暖风烘干身体等一系列的人性化护理工作,并记录排泄次数,从而及时有效地保持使用者的私处清洁,防止尿路感染、褥疮等。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师徒制里的年轻人,注定被白嫖?

1201

“老师觉得你是可塑之才,才会对你不一样。”

“现在培养的自学能力,是将来工作的基础。”

“这是给你一个接触大课题、大项目的机会。”

“连这点困难都无法克服,以后怎么迎接社会的毒打。”

对年轻人来说,这可能是导师、职场前辈和老板的“肺腑之言”,也可能是被“白嫖”、被PUA的前兆。

走出大学这座象牙塔之后,无论是读研、读博还是在职场的实习期、试用期,年轻人要面对的第一段不平衡关系,就是与导师、前辈、带教老师之间的关系。

有人过五关斩六将进入心仪的院校,却发现读研、读博除了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还要给导师“打白工”;有人投了数十份简历,经过五六轮笔试面试,好不容易进入理想的行业和单位,却发现自己只能当“服务生”。“师徒制”,并没有让他们学到应学的知识,反而成为名正言顺被“白嫖”的理由。

开菠萝财经与四位被“白嫖”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身份不同、岗位不同,或是硕士生、博士生,或来自律师行业、化工行业,但都沦为了“师徒制”里的工具人:被蹭饭、蹭车、蹭课题论文的“第一作者”;沦为导师的服务生、行政秘书、“挡酒员”、师母公司的免费劳力;甚至被辱骂、被职场PUA……

一旦不答应,“师父”就以毕业威胁,困在“师徒制”里的年轻人百般无奈,却难以摆脱现状。

有的默认行业“潜规则”,放弃反抗,与自己和解;有的在导师面前忍气吞声,但为了保持身心健康,需要褪黑素和酒精才能入睡,每天靠抄佛经、念大悲咒“超度”自己;还有人决心离开这个行业,默默躲进体制内的“避风港”;也有人在结束“师徒”关系后,打包所有证据材料,举报了曾经随意使唤和辱骂自己的老师。

被导师推荐的实习单位“白嫖”,

老板竟然是师母

朔霖 | 24岁 数理专业硕士

为了考到理想的学校,我每天六点起十二点睡,坚持了十个月,最终拿到了本专业TOP5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因为硕士毕业后想直接就业,我选了一个手上有很多实战项目的导师。

刚入学安置下来,导师就请我吃饭,讲自己的经历,帮我规划以后的发展路线,说“不要把眼光只放在学术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目标”。又过了一个月,导师找我单独谈话,称对我寄予厚望,并介绍了一家公司让我去实习。

入职以后我才发现,这家公司的业务主要是机电和编程,不管哪块都和我的专业没有关系,很多软件我听都没听过,导师鼓励我现学,还说“现在培养的自学能力就是以后工作的基础”。我本身课业负担就很重,为了学那些难懂的软件,熬到凌晨两点是常事。每天奔波在公司和学校之间,交通和吃饭也是一大笔开支。

但因为工作是导师介绍的,我根本不知道我的实习工资是多少。时间长了,我感觉难以坚持,就向导师提出暂停实习,导师很生气地训斥我,“连这点困难都无法克服,以后如何适应社会”。没办法,我只好继续实习。不过,我无意中发现,这家公司的法人竟然是我的师母,而我实习了三个月,却没有拿到过一分钱工资

不仅如此,导师的“抠门”也渐渐表现出来,学校发的每个月800元补贴,都是先打到我们卡上,我们再转到导师卡上,每个月到手的只有200元,这还得看导师心情

寒假期间,导师也没有让我回家,直接安排我住在公司,给我“画饼”说“老师觉得你是可塑之才”“表现良好可以成为公司合伙人”等等。但我已经不再相信他的话,委婉表示拒绝后,他立刻换了副嘴脸,称“这都是学生培养计划的一部分”。我很担心,如果我不按他说的去做,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我毕业

我不是没想过举报他,但是一打听才知道,他是某知名教授的大弟子,这样“作威作福”已经好几年了,心里再有怨气,我也得先毕业再说。我们毕业的要求是至少要发一篇小论文,但他根本不管,认为“毕业的基本要求不在导师的管辖范围”,让我们自己解决

我越想越生气,直接给导师发了一长串微信,表示我不会再去实习,“学分你爱给不给,学生延毕老师脸上也无光”。导师没有回我,我也没有再去联系过他,只是经常从同导师组同学那里听说他公开批评我不上进、不尊敬老师,“早晚会被社会毒打”。

而我的师弟师妹更惨,他在下一年的培养计划里加大了实践比重,每个学生都要自愿或非自愿地去到师母的公司打白工。

这件事对我的打击很大,从厌恶导师开始连带着无法接受这个行业,也怕他给我使绊子,所以我已经开始准备教师资格证考试,就想缩在体制内,远离他这样的人

人前忍气吞声,

人后靠抄佛经、念大悲咒“超度”自己

莫瑶 | 27岁 管理专业博士

都说读博主要看导师,我自然要选本专业顶尖的导师。他每年出版的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很多,主持的高级学术论坛也不少,手里握着大把和政府、学校、企业合作的项目,外界形象可以用“光鲜亮丽,温文尔雅”八个字来形容。

硕士期间我很努力,积累了不少论文,甚至有一篇C刊,加上自己主持过一个完整的项目,所以材料审核和考试都很顺利,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他的博士。

进组第一天,他给我们开会,说了很多未来的研究方向,并表示如果表现优异可以提前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去国外交换。这让我非常动心,因为我的目标就是能在博士期间完成出国交换,然后留校任教。会后,他把我单独留下来,问了我的情况,并鼓励我好好干,我自然大表忠心。

第二天,我就成了他的助理。本来我以为可以在科研上得到更多指导,没想到完全沦为了一个“行政秘书”,大到合作项目谈判,小到今天穿哪件衣服,都成了我的职责。

刚开始,我还耐着性子,告诉自己“复合型人才就是要什么都懂”,可时间长了,我再也无法这么欺骗自己。跟他去谈项目的时候,我要一字一句给他写好讲话稿,定餐厅、点菜、喝酒、选择娱乐项目,也都是我的职责;我还要帮他管理好整个导师组的学生,对课题进行拆解,再一一把任务分配给大家。

硕士生的论文他从来不看,直接扔给我,我每周都有好几天要通宵,一篇篇改。偏偏他的掌控欲又很强,有一次半夜三点给我打电话我没接到,对我大发雷霆,骂我没有时间观念、没有责任意识,其实只是需要帮他弄电子签的签名而已。

他还经常给我们画大饼。有时候,我感觉大家都知道只是画饼而已,但还是会抱有一丝幻想,争着抢着做他嘴里“最优秀的学生”,搞得组内的明争暗斗很严重。他对这种事喜闻乐见,甚至故意挑起大家的矛盾,我不知道这对他有什么好处。他手里的课题、论文和学术著作,可以说是一批批学生的功劳。有时候我会想,他能到今天这个位置,到底是业务能力强还是忽悠能力强?

最生气的一次,我独立研究的课题,他却硬要在论文发表的“第一作者”上写他的名字。博士生独立研究的成果很重要,我试图辩驳、恳求,最后不得不妥协,因为他拿毕业威胁我。我的心里五味杂陈,一边恨当初没能擦亮双眼自己跳进巨坑,一边恨自己不能硬气一点拒绝他的要求。

跟着他将近一年,学术能力毫无长进,倒是多次陷入自我怀疑和PUA。读博后我经常失眠,需要靠褪黑素和酒精才能入睡。有时候我在想,干脆撕破脸好了,又害怕不能顺利毕业,只能一遍遍告诉自己“再忍忍吧”。为了稳住自己的心态,我每天抄一段佛经,念大悲咒,希望能够身心健康地从这种挣扎中解脱。

拒绝为师父吃饭买单,

我被打了最低评级

刘嘉| 25岁 化工行业从业者

从一所普通本科的化工专业毕业后,我在二线城市找了一家口碑还不错的做橡胶生产与出口的企业。刚入职的时候,因为学校、技术和背景一般,我的定薪很低,师父也是分配的,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

没过多久,公司在附近的三线城市开了分厂,需要调过去一批中层,师父自己向领导申请到分厂工作,没有问过我的意思,就直接通知我也去分厂办公。刚开始我以为去分厂更能做出成绩,但是我太天真了。

到了分厂以后,他直接把我扔到了硫化工序(生产轮胎的最后一个工序),车间没有空调,非常热,就像蒸馒头的机房一样。各种会议、活动,他也不让我参加,车间的人看他对我的态度,自然不会给我什么好脸色,脏活累活全都推给我。

到硫化车间后一个月,我又被分配到修硫化机的突击队,在很多蒸汽管道之间检查设备、换阀门等,人手少、工作量大、时间紧张,环境还差。我半年瘦了15斤,累得连饭都吃不下。但师父从来没问过我的情况,有时候我向他请教一些工序和技术方面的问题,他也只是告诉我“自己看着办”“在实际操作中慢慢学习”

半年以后,我通过了转正答辩,向公司申请换师父,公司同意了,但没想到新的师父让我更加生气。他是个很圆滑的人,在单位,他在办公室办公,我在车间办公,总是说“隔得太远无法教给我什么”;不过因为我俩家住得很近,每次放假或者出行,他都要蹭我的车,有时候半夜还要我开车载他去喝酒吃串。有时候我真想硬气一把不干了,但是自己的学历和技能都拿不出手,还是得熬一两年后升职,才能有新的可能。

但我的退让换来了他的变本加厉,有时候他和朋友出去喝酒,也会让我去付钱。我本来工资就不高,除了生活费也剩不下多少。有一次我拒绝了他,他就给我当月的评级打了最低,而这直接影响到年终金的数额和发放

那天晚上我一个人出去跑了十公里,周围是一片树林,青蛙、蛐蛐和蚊子的声音此起彼伏。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我还是难以克制地哭了出来。我摸着手上厚重的茧,回想着这一年发生的不公与难堪,不知道为什么我那么努力却生活得这么糟糕。和我同期进来的实习生,因为师父人好,已经调到了办公室里。

第二天,我递交了辞职申请,决定换个工作,世界之大,干点什么不行,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第二个师父还假惺惺地劝我留下,给我画大饼,说什么“年底就能涨薪”。我看着他笑了笑,一句话也没多说,转身离开。

被带教律师当服务生:

点外卖、陪吃饭、被灌酒

韩翎 | 26岁 实习律师

因为考公检法系统,我错过了秋招和春招。开始找工作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我只好退而求其次,先去二线城市一个比较大的律所做实习律师。

律师系统向来是师徒制,助理的工资很低,每个月不到3000元,但涉及到“律师执业证”的发放问题,所以签了合同就必须做满一年,否则就是“归零”重来。

从入职第一天开始,我就想要和带教律师搞好关系,帮他买咖啡,帮他把日常事务整理成备忘录。大概过了一个月,他对我逐渐热情起来,开始让我帮他做一些案头资料和现场调查,本来我很开心,以为自己遇到了“恩师”。可没想到,他给我的反馈却都是“你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是个人都知道不能这么做”,很多资料的整理和调查报告的写作明明是经过他的同意的,但上交的时总会被挑刺,反反复复地修改格式,经常到10点多才下班。

周末,他会让我去他家里加班。因为他独立做案子,所以周末会有客户拜访,但我的职责不是做案头资料,也不是写诉状,而是做“服务生”,帮他们点外卖、摆盘、倒酒,结束后还要洗碗,如果他看我哪里不顺眼就会直接开骂,根本不顾及现场状况和我的自尊。

他还经常让我陪他去谈案子,刻意把我推出去挡酒。有一次客户非要灌我酒,说我长得好看想认我做干女儿,他并没有阻拦,还“教育”我说“这是你的荣幸”。我很想把酒泼在他脸上,但是考虑到还有几个月就能结束实习,只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不仅如此,有一次开庭前我把证据清单交给他,并且提醒他有一份证据仍需完善,他不知道是忘了还是什么原因并没有完善,上法庭前我又问他,他直接当着当事人的对我一通发火。

每次我快忍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想象自己拿到执业证的场景。我热爱律师这份职业,想要为更多的人伸张正义。当然,伸张正义要从自己开始,实习期一结束,我拿到执业证后,就把带教律师骂我、侮辱我的录音打包整理发到了大领导的邮箱,然后找了另一家律所,开始正式执业之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朔霖、莫瑶、刘嘉、韩翎为化名。

华宇测速地址_腾讯下棋,搜狗做子

1128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7月13日发布公告,无条件批准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搜狗公司股权。这在目前互联网反垄断局面下,显得颇为罕见。

8月9日,搜狗发布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披露腾讯收购搜狗的最新时间节点:搜狗私有化交易将在2021年下半年完成。合并完成后,搜狗将成为腾讯的间接子公司。

收购整合完成,不管是对于腾讯、搜狗本身,还是对整个中国移动互联网竞争格局,都将产生不小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搜索不仅是搜索。对于腾讯,搜索+信息流、微信搜一搜+小程序已形成相互赋能的闭环。此次收购搜狗,腾讯不仅可以重启在搜搜上失败的搜索战略,信息流和微信亦将获得显著增强。

1

棋子搜狗,与背后的下棋人

地理意义上的小国新加坡,先天条件处于弱势地位:面积只有北京的1/23,粮食无法自足,矿产稀缺,连饮用水都要依赖马来西亚进口。更要命的是,它还地处全球政治形势最复杂的地带之一,马六甲。

但新加坡却创造了政治经济双重奇迹:自1964年独立后,从一无所有的贫瘠小岛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

新加坡国父李光耀,用一句话点出新加坡的生存之道:“在一个地区,要是有两个以上大国的竞争,小国就有了合纵连横的空间。”

搜狗正如同互联网公司中的新加坡。

搜狗长期以来一直以巨头间棋子的意义存在。王小川看得清这一点,也善用这一点。

2010年,奇虎360CEO周鸿祎试图吞并搜狗。他向张朝阳提议,把搜狗浏览器业务转给360,同时360和搜狐成立一家合资公司专做搜索。

当年搜索引擎市场,百度一枝独秀,占据八成左右的搜索市场份额。用周鸿祎的话说,他“特别想改变搜索市场的格局,打破百度一家独大的局面”。

王小川得知消息后,在当年5月单人匹马去杭州找马云,希望阿里投资搜狗,狙击周鸿祎。

马云决定是否投资,只看三点:1.投资对象是否可信任;2.是否有机会做成;3.做成了是否对他有好处。王小川针对这三点一一击破:1.张朝阳的价值观和股份,证明其从理念到现实均可信任;2.能做成;3.做成了能够对抗百度,自然对阿里有好处。

谈了一个小时,马云随即敲定阿里对搜狗的投资。

随后,阿里巴巴与搜狐达成一致,双方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搜狗。2010年8月,搜狐集团宣布分拆旗下搜索业务搜狗并独立运营,搜狐CTO王小川出任搜狗公司CEO。10月,阿里巴巴集团向搜狗投资1500万美元,获得搜狗10%股份。

经此一役,王小川不仅摆脱了被周鸿祎吞并的命运,而且获得了搜狗的独立控制权。

如此精彩的合纵连横,王小川在3年后又如法炮制了一次。

这一次的主角,从阿里换成了腾讯。

2013年,周鸿祎再度向搜狐提出并购搜狗的方案,他仍然没有放弃挑战百度的梦想。CNZZ数据显示,2013年8月,PC搜索市场份额上,百度、360、搜狗分列前一、二、三名。360占有18%,搜狗占有10.35%,若两家合并将占据近30%的搜索市场份额。

当年7月,王小川飞往深圳与腾讯高层谈判。同时,百度也参与到了这场收购角逐中。互联网江湖,因为王小川,出现了“三家争搜狗”的局面。

最终,腾讯成为搜狗的白衣骑士。腾讯于2013年9月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成为搜狗第一大股东。据2021年2月数据,腾讯持有搜狗39.1%的股份,搜狐持有搜狗33.8%的股份,分列第一和第二大股东。

周鸿祎为此忿忿不平:“(360并购搜狗)唯一的问题是,这家公司姓王不姓张。”

王小川有自己的考量。他后来披露自己的心路历程:“三个选择,在腾讯里纯粹,跟百度走了就消亡,跟360走就是少年派这种状态,(始终)有只老虎。”

其后发生的事实证明,王小川选择了正确的那扇门。他从腾讯拿到了重要的东西:独立控制权与海量资源。

在新成立的搜狗公司中,张朝阳继续担任董事长,腾讯总裁刘炽平和首席运营官任宇昕出任董事,王小川继续作为董事和首席执行官领导搜狗。

腾讯入股搜狗后,双方做了三件事:第一,腾讯将旗下QQ输入法、搜搜业务的相关资产和人员均并入搜狗,业务由搜狗主导;第二,搜狗得以向QQ、微信拥有的海量用户提供搜狗输入法和搜狗搜索等产品;第三,搜狗独家上线微信搜索功能,获得微信公众号平台数据开放。

问题在于,腾讯为什么愿意给搜狗如此优渥的条件?给钱给资源,不要控制权。腾讯又能从中得到什么?

谜底藏在腾讯搜搜的败局里。

2

腾讯搜搜大败局

从2006年上线到2013年并入搜狗,腾讯搜搜走过了7年半历史。但如果从自研搜索引擎算起,腾讯自做搜索不过4年多。

就在这短短4年间,腾讯搜搜却经历了一遍“高调进军——大扩张——突然跌落”的过山车大回环。

2009年7月,腾讯搜搜用自研搜索引擎替换Google技术支持。这一举动在当时看来恰逢其时。2010年,Google退出中国,引发中国搜索引擎市场大变局。

腾讯搜搜抓住机会大举扩张,大量引入Google的人才,以致在腾讯内部形成了搜索的“Google帮”。

2010年4月,腾讯宣布成立SOSO搜索事业部,布局网页搜索、垂直搜索、社区搜索、腾讯业务搜索、无线搜索、客户端产品六大产品线。5月到7月,Google三名大将加盟腾讯。原Google图片搜索创始人朱会灿、原Google中日韩文搜索算法主要设计者吴军、原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颜伟鹏先后加盟腾讯,分别出任腾讯搜搜首席架构师、搜索业务负责人、搜索业务广告平台部总经理。同时,半数原Google中国代理商转投腾讯搜搜旗下。

2011年,腾讯搜搜多拳齐出,先后上线了搜索+社交分享、微博搜索、新搜索广告平台赤兔、手机搜搜客户端等产品。不过,新产品层出不穷,但却没有一个真正打中市场靶心。

2012年,腾讯搜索败局已现。5月腾讯宣布组织架构调整,其中搜搜受到的冲击最大,整个部门被分拆重组。搜索营销部、搜索拓展部、搜索广告平台部划归移动互联网事业群,搜索平台部、社区搜索部划归技术工程事业群。同年6月,腾讯副总裁吴军、腾讯SOSO总经理孙良先后离职。11月,腾讯执行副总裁、搜索业务线负责人李海翔离职。

亏损近20亿,腾讯的搜索梦想以失败告终。

腾讯搜搜的短命,很大程度上来自典型的大公司创业病:只重视数据与KPI,没有一个灵魂人物能从整体战略上把握搜索的底层逻辑。

2011年3月,腾讯执行副总裁李海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移动网络是腾讯搜搜的突破口,2011年,腾讯搜搜将会占到移动搜索市场份额第二的位置,“今天把话撂到这里了,我们拭目以待吧”。

腾讯搜搜也的确从移动搜索上打开了突破口。易观智库数据显示,2011年四季度中国无线搜索WAP网站流量份额中,宜搜占到36.5%,百度中国占到34.8%,腾讯搜搜占到21.7%,位列市场前三位置。这比起在PC搜索引擎中,搜搜3.76%的份额与百度81.3%份额之间的绝对差距,还是充满希望的。

然而可惜的是,无线WAP不过是移动互联网转型时期的昙花一现。智能机+4G普及后,无线WAP沦为淘汰品,其上的搜索优势自然灰飞烟灭。

吴军对此也有反思:“非搜索公司进入搜索领域时,大多都过于贪求面上的市场份额,找一些无用的流量来充数,比如Bing把使用Office和Windows的帮助以作为搜索,计入流量。强拉来的流量会有副作用。两年多前我接手腾讯时发现类似问题非常严重。”

大公司职业高管们擅长用好看的KPI,换取光鲜亮丽的业绩。却没人在乎事情的本质是什么。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搜狗的“三级火箭”战略:搜索+输入法+浏览器。王小川是真正明白搜索底层逻辑的人:输入法是挡在搜索前面的那道门,而输入法要做好需要用户习惯的改变,因此他们要做浏览器。“如果只做搜索我们成不了。”王小川说。

王小川对腾讯搜搜和搜狗的差距看得很清楚。“2010年(搜狗)分拆的时候我就跟团队讲了,搜搜一定干不过我们,因为我对搜索是有深刻的理解的。我能理解搜搜是怎么干活的——他们挖很高薪水的人来做,不像我做是真想把这事儿做成。”

搜搜的失败,让腾讯的搜索梦想大受打击。这时候,投资搜狗就成了腾讯另一种实现搜索梦想的路径。

腾讯投资搜狗后,一向平和的马化腾在内部邮件中罕见表露出了兴奋情绪:“我们寄望,新的搜狗公司,将集合搜狗和腾讯的业界顶尖技术和团队,借助双方的平台和流量,创造一个技术领先、体验优异、高速增长的搜索引擎,深刻改变中国搜索市场的格局。”

七年后,腾讯全资私有化搜狗,让马化腾的梦想有了进一步的注脚。

3

搜索重兵,押注信息流

目前,搜狗已经进入与腾讯的整合阶段。据界面新闻报道,入职搜狗的新员工要准备搜狗和腾讯两套工牌材料,搜狗部分老员工们也开始逐步更换腾讯工牌。同时,搜狗原创始人王小川或将离职创业。

这意味着,搜狗的产品和人员只剩下一个意义——给腾讯赋能。

值得玩味的是,搜狗合并进腾讯之后,接收主力部队的组织是腾讯PCG事业群的看点团队。大量业务对接工作均由腾讯副总裁、信息流业务负责人殷宇主导。不过整合不局限于PCG,搜狗搜索以外的其他业务团队也将在腾讯其他事业群寻找合适团队整合。

信息流和搜索有什么关系?

字节CEO张一鸣对此理解深刻。他曾在内部讲话中提到:“如果没有搜索场景的拓展和优质内容,头条的增长空间可能只剩4000万DAU。”

实际上,信息流正是搜索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变种。这就是为什么搜索出身的张一鸣做出了今日头条,昔日搜索霸主百度大规模押注信息流的原因。腾讯PCG看点团队里原本就有一个数百人的搜索团队。

PCG的信息流业务,恰是腾讯打出的一张搜索新牌。

字节跳动和腾讯,是多番交锋的老对手。信息流业务属于字节跳动的大本营,也是腾讯多年意难平,绝不放弃的重兵出征之地。

腾讯最早在信息流大战中派出的兵团是天天快报。但天天快报一度被字节的今日头条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让腾讯总办很不满意。

直到QQ看点异军突起,才在信息流大战中为腾讯拿下一城。2018年第一季度,腾讯在财报中首次披露QQ看点用户数据,日活跃用户超过8000万。殷宇正是QQ的负责人。

此时,腾讯共有三个信息流产品。除了天天快报和QQ看点之外,还有一个QQ浏览器信息流。由于腾讯的“赛马”传统,三个产品各自为政,互不相通。这也造成了腾讯信息流无法形成合力,长期落后于字节。

腾讯2018年“930变革”后放出风声将裁撤10%中干,其中PCG正是中层换血的主阵地。这次变革,也为腾讯重整军队,重兵出征信息流扫清了阻碍。

930变革前,殷宇作为副总裁负责QQ,向高级副总裁汤道生汇报。930变革后,整个QQ体系都被划分到了新成立的PCG事业群,殷宇转而向PCG总裁任宇昕汇报。在PCG内部,腾讯进行了更深一步的调整。殷宇移交出去了社交业务,接收了其他事业群中所有与资讯信息流相关的业务。

天天快报所属的OMG事业群兴趣阅读产品部,被整体合并进入了殷宇的QQ看点团队。原天天快报负责人马立离职。至此,腾讯的信息流业务整合到殷宇一人手下。

2019年5月,殷宇对外宣布,腾讯将整合全面整合QQ看点、QQ浏览器信息流、天天快报三款产品。合并之后日活跃用户达到1.58亿。11月,腾讯对外发布信息流领域统一整合的“腾讯看点”品牌。此时三款信息流产品的去重DAU增长到1.85亿,半年上涨2700万。

至此,腾讯信息流业务用户量超过百度、字节,成为国内信息流用户量第一名的王牌产品。这三家公司同时位列国内用户量超过1亿的信息流第一梯队。

搜狗团队整合进腾讯PCG看点团队后,以搜索赋能信息流,将让腾讯PCG的信息流变革进一步提速。这很可能成为未来腾讯让字节不得安眠的一柄利剑。

4

微信的搜索野心

微信在搜索上的野心很大。只是长期以来,人们看不懂它。

2017年4月25日,微信事业群内部新成立了搜索应用部,开放外部信息搜索。此前人们用微信搜索,只能搜索到聊天、朋友圈、公众号等微信内部信息。开放后,微信上可以搜到门户网站、ZAKER、知乎、豆瓣等各种平台的站外信息。

此举一出,不少人惊呼,微信要挑战移动互联网搜索格局了。这不就是微信在自己内部,做了一个“百度”吗?

但事实证明,人们还是小看了张小龙的格局。

2019年,张小龙给微信团队布置了一个任务,做搜索的直达。

张小龙认为,搜索应该是小程序的一个主要流量来源。“小程序和APP的一个很大不同,APP是一个个的信息孤岛,互相之间没法交换信息。但是小程序是可以被系统统一检索到,是可以直接搜索到小程序里面的内容的。”张小龙说。

微信为此做过一些试点。比如用户要查一个航班号,可以输入一个航班号就直接跳转到相应的小程序。但这只是一个试点,当时微信还没有做到对所有的小程序,都能够通过搜索来找到它的内容,直接把用户连接到小程序去。

“与PC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的各个APP更加割裂,信息难以打通、搜索。我们做小程序,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搜索能进入到每一个小程序的内部,这样海量的小程序可以支撑起各种长尾的搜索需求。”张小龙说。

显然,张小龙的这个梦想不只是一个搜索梦。他想做的是在微信内部,复制一个互联网。

12个月之后,微信在2019年12月11日将微信搜索正式升级为“微信搜一搜”。通过微信搜索,用户输入关键词,可以获得包括公众号、小程序、游戏、百科以及医疗咨询等二十多种信息服务内容。

同时,微信在不断缩短搜索路径。2020年9月,微信搜一搜推出“指尖搜索”功能。人们在微信聊天过程中,可以长按聊天文字,在菜单中点击“搜一搜”进行搜索,直接触达信息和服务。比起传统的“打开搜索界面——输入关键词——点击搜搜——获得结果”这种方式的路径缩短效果显著。

对竞争对手最致命的是,只有微信有这种聊天搜索的应用场景。这意味着,百度做的事,微信可以做;微信做的事,百度却做不到。一旦用户习惯被培养起来,用户会选择哪边显而易见。

“微信对于搜一搜的边界定义很宽广,没有边界。”微信搜一搜产品运营总监梁泽锋说。“搜索是微信生态的基础设施,所以但凡在微信生态里面流转的资源,都应该能被搜索到。”

此前,微信和搜狗双方就一直保持着长期紧密合作。搜狗搜索超过1/3的总流量来自于腾讯,其中一大部分来自微信。微信搜索长期使用搜狗搜索引擎,微信公众平台内容也独家开放给搜狗,搜狗为此上线了微信搜索专区。

搜狗并入腾讯后,无疑将进一步加强微信的搜索实力,帮助微信更快实现其搜索布局。

5

尾声:腾讯能否重塑搜索格局?

在搜索上加码的互联网巨头不仅是腾讯。

2020年2月,字节跳动旗下的“头条搜索”上线独立APP,瞄准以“搜索+信息流”双引擎达到连接人与信息的目的。

6月,阿里创新业务事业群成立智能搜索业务部,由UC事业部总经理、书旗事业部总经理吴嘉担任负责人,围绕智能搜索APP夸克展开布局。

同一时期,支付宝搜索业务重新整合,首次成为独立事业部。原淘宝搜索产品总监袁怀宾调任支付宝,担任支付宝搜索业务“一号位”。搜索已经成为用户获取支付宝小程序服务的核心流量入口。成立独立部门,意味着搜索的战略意义进一步提升。

在当前的搜索战场上,百度依旧是第一。数据统计机构Statcounter 2021年7月的数据显示,国内搜索引擎市场中,百度全平台(PC、移动、平板设备)位列第一,高达73.86% ,搜狗排名第二,占18.99%。从数据趋势看,百度将长期占据国内主流搜索引擎位置,地位难以撼动。

因此,腾讯收购搜狗不会影响纯搜索领域的竞争格局,但会在搜索战场中增加一支有力的竞争者。其对腾讯信息流和微信的增强,是两个更值得留意的信号。

华宇注册开户_新营养品牌「WonderLab」完成战略融资,投资方为淡马锡

1128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7日消息,近日,淡马锡投资代餐奶昔品牌WonderLab。本次淡马锡入局前,WonderLab的过往投资方还包括天图投资、IDG资本、日初资本、凯辉基金、黑桃资本等。定位“Z世代新营养品牌”的WonderLab于2019年成立。

成立10个月后,WonderLab即登上天猫代餐品类第一的位置,第一年销售额超过6000万元,现全网销售量已突破3000万瓶。除代餐线外,WonderLab的产品组合还包括益生菌、膳食纤维等系列。

除“小胖瓶”的产品特征外,WonderLab更为人熟知的是其超强的营销能力——其中尤以朋友圈广告为代表,另不乏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公域平台的大V、红人推荐;与喜茶、超级猩猩、QQfamily等品牌的跨界IP合作;以及签约金晨担任品牌大使、签约刘雨昕担任品牌代言人等,以通过全域传播的形式占据消费者心智。

其实,这样的打法与WonderLab的团队基因存在一定的关联。一方面,肖国勋、刘乐两位创始人都曾在宝洁负责市场营销工作;另一方面,二人早前创办的“好色派沙拉”就是通过对微信红利的运用迅速崛起。

华宇登录_人类高质量男性,在推动一个千亿市场

1125

在王兴贴出“狗>男人”那张消费价值鄙视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男士的消费能力都被调侃成“不如狗”。

而随着新消费品牌的出现,国潮的崛起,尤其是更个性、更多元的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后,男士的消费喜好和领域也发生了转变。

男士理容、男士个护、男士美妆,就在见证和推动这场变革:创业团队入场,新品牌出现,资本热钱涌动,在男士追求“清爽”“精致”“高质量”的过程中,一个千亿市场正在被酝酿。

“满足需求”阶段

在“全民护肤”的浪潮下,男士理容也火起来了,剃须刀、沐浴露、洁面霜、香水、面膜、彩妆,专属男性的产品不断涌现。

据企查查数据显示,2020年男士化妆品、护肤品相关注册企业达3000余家,而这一年,男性理容赛道融资事件高达11起,创历史新高。

而进入2021年,包括亲爱男友、理然、蓝系等在内的众多男性品牌获得融资,仅流入男士理容赛道的资本就达上百亿。

“很多男士理容新品牌都是在2019年前后出现的。”汉能投资副总裁周琦告诉鞭牛士。2019年,是男士理容市场爆发的一个重要节点。

创业团队、资本涌入男士理容市场的重要背景,是需求端的快速增长,即男性消费者意识觉醒。

“类似的男士潮流平台做了男性消费的普及。”周琦认为,和传统的男性时尚杂志相比,这类平台受众更多、影响力更大。

一些专注男性社区、男性购物的平台在2019年前后获得了快速发展。比如知乎推出了男版小红书“CHAO”,还未更名为“得物”的主打球鞋交易的“毒”,在当时估值已达到10亿美元,还有斗牛、切克等以男性消费为主的App也开始出现。

而另一个刺激男性理容觉醒的是,以抖音、快手、B站、小红书,淘系等为代表的直播电商、短视频的发展,大量KOC/KOL们,在快速的传播男士护肤、化妆技巧。

“直播、短视频的影响会比较深。”畅醒CEO范剑铭告诉鞭牛士,“你能明显看到一个男士形象转变的信号。”在十几秒的视频里,你能看到现在的男孩子不邋遢、不蓬头垢面,很清爽。

除了各种媒体渠道、品牌方、KOC/KOL在不遗余力的“传播”男性理容理念,另一个有意思的推手,是女性审美观点的转变。

随着“花美男”“小鲜肉”等明星偶像的出现,男性的“帅”不再是固定的一种形象,当越来越多的女性对男性的审美观点改变,出于“取悦对方”的想法,男性也开始主动改变形象,参照女性的审美来打扮自己。

除了“悦人”,Z世代的男性也在“悦己”。

据极光调研结果显示,处于适婚年龄(20-40岁)的人群中,有55.5%的人目前为单身状态,男性群体中,处于未婚且单身状态的比例达55.6%。而被调查的95后主要单身原因有佛系、择偶标准高、认为别人配不上自己等。Z世代的人享受单身生活,也更注重自己的形象。

“现在不会觉得男的化妆、护肤太‘娘’了。”何文新告诉鞭牛士,“只要方便、有效果,化的妆不是特别明显,都能接受。”

事实上,最早的男士理容产品可追溯到30多年前。1987年,雅诗兰黛推出男性护肤品牌LabSeries朗仕。而早在1992年,中国出现第一个男性护肤品牌高夫。虽然个护、美妆领域的“他经济”的口号喊了很久,但因为市场成熟度不够,男性需求并不热烈。

但现在风向已经转变了,男性理容市场不是在“撬动需求”,而是在尽力“满足需求”了。

赛道玩家

目前,国内男士理容市场有三类玩家:第一类是欧莱雅、Dior等国际大牌,第二类是完美日记等国产化妆品牌,第三类是垂直于男性理容的新品牌。

2004年,欧莱雅发布了男士专业护肤系列产品。2006年,欧莱雅男士护肤产品在中国上市。2009年,吴彦祖成为欧莱雅男士品牌,说出了那句经典的广告词,“你值得拥有”。

在欧莱雅之后,Dior、资生堂、阿玛尼、SK-II、Tom Ford等均在中国市场推出了男士产品。

近几年迅速崛起的国货美妆品牌,也开始进入男性理容市场。2020年,完美日记母公司逸仙电商成功登陆纽交所。今年7月,完美日记宣布推出男士系列,并成为中国体操队官方合作伙伴。

除此之外,一些专门服务于男性理容市场的新品牌,如理然、畅醒、亲爱男友、漫仕、蓝系等开始出现,并迅速赢得资本青睐。

今年以来,理然、亲爱男友、MANUP理派、UP、Tabula Rasa和蓝系相继完成融资。其中理然在2年内拿下6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虎扑体育和B站。

事实上,除了国际大牌和国货美妆,垂直于男士理容领域的创业团队,已经成为这个赛道不容忽视的玩家。

范剑铭认为,当下,年轻的消费者不会完全崇拜外国品牌,而Z世代年轻人更认同国货。

据《百度国潮骄傲大数据》显示,从2009年至2019年十年间,中国年轻消费者把中国品牌关注度由38%提升到70%。

据京东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2021中国品牌消费趋势报告》显示,中国品牌在2020年取得了全面性的高速成长。与国际品牌对比来看,中国品牌的成交额同比增幅高出6%,品牌数量同比增幅高出5%,购物用户数同比增幅更是高出了18%。

报告认为,中国品牌正涌现一大批符合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爆款”国货,消费者对国货的感知也正在向“五感”购物进行转变,即“认同感”、“归属感”、“价值感”、“仪式感”、“安全感”,展现出中国品牌厚积薄发的强大力量。

男性理容领域,新国货品牌的销量也直接证明用户的选择:畅醒主打男士“第二把剃须刀”概念的pocket剃须刀,冲到抖音爆款版第二;亲爱男友的“飞行员香水”,在天猫香水品类国货香水交易指数排名第一;理然2019年12月登录天猫,今年第一季度销售额约4000万元。

打造品牌影响力

想在男士理容创业,产品、供应链,营销投放,是绕不开的环节。

“对产品品质、供应链的把控,是传统能力了。”范剑铭认为,“产品才是核心,创业做到最后还是要靠产品突围。”

范剑铭是原锤子工业设计团队的设计总监,据范剑铭介绍,畅醒有一支“拿遍了国际各项大奖的工业设计团队”。

“我在2012年就看过美妆的项目,国内美妆工厂为国际品牌做代工,积累了非常好的产品能力。”周琦告诉鞭牛士,因为前期的积累,新品牌的产品本质也可以非常好,新的竞争出现在产品完善和产品差异化上,比如沐浴露,有的主打留香、有的主打三合一便捷。

“除了原有护肤赛道的玩家拓展男性消费外,一些其他领域的创业者也闯进来了,比如一批互联网跨界的创业者加入,他们有着和传统玩家不一样的视角,擅长用互联网思维去做品牌。”周琦告诉鞭牛士。

在有了前期产品和供应链的积累,加上互联网和其他消费品赛道的人才入场,为男士理容领域带来了新的营销和品牌经验。男士理容也从代工、贴牌中脱离出来,开始进入打品牌的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男性理容已经不再一味主打“低价”。

此前有主播分享购物小技巧:如果是男女通用的产品,只要在电商平台搜索时加上“男”字,比如“短袖 男”“瑜伽垫 男”,就能搜到价格更低价的商品。

“在快速增长的赛道,只打低客单,价值不高。”周琦认为,部分男士理容产品还需要普及,需要团队营销投放,毛利过低会导致品牌陷入恶性循环;另一方面,过低或者过高的价格都不利于早期品牌的塑造。

业内人士王小蒙告诉鞭牛士,大部分护肤品的生命周期都很短,短到面临活不过三年的命运,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但如果一旦打造出经典单品就将长久不衰,比如雅诗兰黛的小棕瓶、兰蔻的小黑瓶。

“直播、短视频让新品牌的冷启动更方便。”王小蒙称,但随着流量成本越来越高,高频营销拉动增长的模式能否长久还存质疑,“流量品牌很危险,靠大量的投放催生GMV,或许是创造了一些伪需求,一旦减少投放,业绩将下滑,若一直投放,盈利无望。”

“男性用户在消费上有个特点,在品牌忠诚度上相对女性用户更高,而一旦有品牌在初期用很好的定位和产品拿捏住了用户心智,构筑了品牌端的护城河,那么后进入男性理容赛道的创业者抢地盘,就要付出更大的营销成本。” 周琦称。

目前,还有更多的创业团队和资本在关注男士理容赛道。和厮杀激烈的女性个护、彩妆相比,男士理容是个新的未被完全探索的领域。

据咨询机构Grand View Research报告显示,2027年全球男士理容市场规模将达到758亿美元,近5万亿人民币。未来,中国男士理容市场会有多大?可以对比的数据是,艾媒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化妆品的市场规模将达到4553亿元。

“男士的剃须刀、沐浴液、洁面霜是销量比较高的产品。”范剑铭告诉鞭牛士,相比之下,男士的面膜、美妆还处于初级阶段。一个数据对比是,在2019年,中国彩妆市场达到359亿元,同年,男士彩妆贡献了3.3亿元。

而随着男性消费观点、消费习惯的进一步转变,男士理容在酝酿一个千亿级别市场。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新一代辅助生殖技术创新公司「女娲生命」获数千万天使投资,觉资本领投

1123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20日消息,据证券时报报道,新一代辅助生殖技术创新公司广州女娲生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女娲生命”)8月18日成功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由觉资本(JUE Capital)独家领投。

女娲生命创始团队合作研发的胚胎植入前甲基化筛选PIMS技术为新一代试管婴儿胚胎移植前的筛选技术,该技术由北京大学乔杰院士和于洋教授、广医三院副院长范勇及中科院北京基因组所刘江研究员共同发明。进而通过与山东大学陈子江院士团队临床实验合作研究,发现PIMS技术筛选的优质胚胎试管婴儿出生率超过70%。

PIMS技术能同时检测染色体异常和甲基化水平状态,筛选发育优良的胚胎,降低试管婴儿的出生缺陷,提高婴儿健康水平,实现优生,极大降低目标用户的身心痛苦。PIMS技术可以完全替代目前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染色体筛查(PGS)技术,“女娲生命”科技公司拥有PIMS技术在全球的核心知识产权,在中科院“十三五率先行动”的评估中,获得院优秀评价。

女娲生命致力于成为全球试管婴儿先进技术服务商。目前,女娲生命已经建立起具有药物开发、生产、质控及临床研究经验的专业团队,推动PIMS技术产业化落地。

觉资本团队表示,女娲生命新一代试管婴儿筛选技术PIMS拥有深厚的全球独家专利构筑的护城河,能直接筛选出高质量胚胎,降低试管婴儿筛选成本的同时提高健康出生率以及生育质量,具有非常强的临床需求。同时“女娲生命”符合国家鼓励生育的大政方针,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因此长期看好!

华宇测速_智光电气拟发起设立智光吉富壹号基金,规模1.01亿元

1122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23日消息,近日,智光电气公告,为落实“产品+服务+投资”的业务战略布局,公司拟与相关合作方发起设立“广州智光吉富壹号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简称“智光吉富壹号基金”)。

其中,公司作为有限合伙人出资2000万元,公司全资子公司广州智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普通合伙人兼管理人出资100万元。该基金规模1.01亿元,投资方向为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等相关产业。

华宇登录_芯片巨头的疯狂五年

1121

如果将半导体产业放入历史脉络,借助“费城半导体指数”以及“芯片巨头们的股市表现”刻画的半导体产业周期进行思考。不难看到,芯片巨头们经历了无比疯狂的一段时期。

可以大胆预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品又将拉动半导体产业的新一轮增长,芯片巨头们或将继续疯狂下去,看不到尽头。

在全球缺芯的背景下,半导体成为了当前最热门的板块之一。

近日,英伟达市值突破5000亿美元成为业界唯二超过5000亿美元市值的半导体公司、台积电超过腾讯成为亚洲市值最高公司的两则新闻,再给火热的半导体行业增添了一把热度。

近年来,尽管全球大部分地区都在努力应对失业率飙升和经济增长骤降的问题,但全球顶尖半导体公司的市值仍在继续大幅增长。这一点从费城半导体指数的增长趋势中也能得到佐证。

作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风向标,费城半导体指数象征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的走势与兴衰。费城半导体指数在1993年12月1日开始计算,初始值为200。截至2021年8月19日,该项指数为3208.8。回望费城半导体指数近5年来的走势,从800多一路攀升至此,芯片股得到了众多投资者的热烈追捧。可见,以费城半导体指数的成份股为代表的半导体巨头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疯狂。

费城半导体指数(图源:Investing)

以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15强榜单为例:

2021年Q1全球半导体企业营收Top15(图源:IC Insights)

2021年第一季度排名前15的半导体厂商分别是:英特尔、三星、台积电、SK海力士、美光、高通、博通、英伟达、德州仪器、联发科、AMD、英飞凌、苹果、意法半导体、铠侠。

其中,抛开苹果公司和暂未上市的铠侠,笔者对剩余13家企业,根据5年前与如今的市值以及增速情况进行了盘点。

全球半导体巨头市值对比和增长幅度(半导体行业观察制图)

其中涨幅超过1000%的公司有2家,分别是AMD和英伟达;此后,增速在500%以上的有意法半导体、美光科技、台积电三家;英特尔增速位列最后,不过单论营收及盈利的话,英特尔还是远超AMD、英伟达等企业的。表单中的其他半导体企业增速处于200%-500%之间。

下面以几家有代表性企业为例,来分析一下半导体巨头们股价疯涨和缓慢增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影响着资本市场对其的追捧或忽视。

AMD:得道者多助

对于AMD来说,近几年的翻身仗打得漂亮。

这家成立于1969年的老牌半导体厂,前些年一直被英特尔、英伟达等公司苦苦压制,直到2014年AMD CEO苏姿丰的降临,开始带领AMD打起这个漂亮的翻身仗。

短短六七年的时间里,AMD的市值从20亿美元一路涨到了现在的1200多亿美元,暴涨50多倍的表现将这家曾岌岌可危的芯片大厂拯救了出来。

苏姿丰上任之初,AMD推出了可供家用游戏主机使用的芯片,一举拿下了索尼PS4、微软Xbox One以及任天堂WiiU的芯片订单,成为当时前三大游戏主机厂商的芯片供应商。仅PS4和Xbox One上市几天的销量就超过了100万台。

彼时,AMD在PC市场几乎还一败涂地,但凭借主机市场的绝对份额,让AMD始终一息尚存,寻找一个PC市场东山再起的机会。直到2017年,AMD推出基于Zen架构的Ryzen处理器,为全球PC玩家、内容创作者和硬件爱好者带来了和英特尔同价位但性能更强的CPU。

同年6月,AMD发布了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EPYC,10月又发布Radeon系列GPU,性价比均超过了当时市面上同类芯片。

一个接一个的重磅产品,征服了无数用户的心,也得到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迈上快车道的AMD,一度成为标准普尔500指数中表现最好的一支股票。

AMD已隐隐散发出势不可挡之势,去年,除了Ryzen 5000系CPU的发布,AMD还发布了再次震惊世界的Radeon 6000系列GPU,性能摸到了RTX 3090的水准,可以说一举追平了跟英伟达多年的差距。

2019年以来,通过Ryzen升级款CPU的全球爆卖、7nm EPYC霄龙处理器在服务器领域的破冰之旅、RDNA架构显卡的成功试水,连续三年业绩飘红的AMD在原有市值基础上继续大幅上涨,成为美国标普500强中最强领涨成分股。

如此“战绩”的背后,足以见得AMD在经营策略、产品结构方面极佳的战略规划,腾讯、苹果、微软及各大OEM整机商纷纷持票进场,巨额大单支持造就了AMD业绩长虹。

从Mercury Research的数据可以看到,经过长达六年的重返数据中心的争夺战,到2021年第一季度,AMD的X86处理器在数据中心的销售份额达到了11.5%,并且制定了可靠的路线图,以应对不断壮大且正在复苏的英特尔的竞争。

AMD与英特尔所有CPU市场份额对比(图源:中国经济新闻网)

根据PassMark的数据,今年二季度AMD在所有CPU中的市场份额占比达到44.1%,英特尔则由巅峰时的82.5%下降至55.8%。

此外,业界关心的AMD对赛灵思(Xilinx)的收购,目前已经得到英国监管机构和欧盟的批准。目前正在接受中国的审批,有消息称预计今年年底将完成收购。

AMD一旦完成了对Xilinx的收购,将会在与英特尔的竞争中拥有更多的筹码。

英伟达:拳打AMD,脚踢英特尔

英伟达真的涨疯了。

英伟达目前的市值比英特尔、AMD、美光三家市值加总还要高。近日,英伟达市值超过了5000亿美元(近期围绕此市值上下波动),成为半导体行业中第二个超过5000亿市值的公司,仅次于台积电。在不知不觉间,英伟达冲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英伟达近年来股价走势图(图源:东方财富)

尽管英伟达的营收在近两年才刚刚突破百亿美元,但在过去短短5年间,其股价实现了数十倍的爆炸式增长,反映投资人对英伟达不断的蜕变报以喝彩。那么,英伟达为何被资本市场寄以厚望,它做对了什么?

从3D加速卡开发商,到GPU的发明者,再到“AI芯片第一股”,英伟达惊人的成长速度正是来自于对算力痛点的精准突击。

GPU起家的英伟达,在过去几年每一步都踏准了科技进步的红利,从区块链,比特币到AI人工智能,原有图形计算的显卡瞬间转变为直接能通过密码运算挖出“金子”的金矿,卖的风声水起。在矿潮接近尾声之际,英伟达更是推出了锁算力的显卡和专业矿卡两种规格,摆明了矿老板和玩家的钱两手都要抓,这样的表现,英伟达股价哪有不翻倍的道理?

在ASIC矿机逐渐替代GPU后,英伟达又顺利的踏上了AI的东风,是当前服务器领域AI训练和推理的绝对垄断者,占据了四大云平台(微软,谷歌,亚马逊,阿里)95%以上的份额,数据中心领域成为英伟达增长的重要动力,为英伟达创造了一条宽广而深厚的护城河。

同时,随着英伟达成功收购Mellaonx又提前业界一步成为网络处理卡DPU的先锋,在这次收购的竞争中战胜了英特尔,英伟达在云端和数据中心领域进一步壮大,业务收入将有望迎来大幅提升。从英伟达2021财年第二季度财报能看到,游戏业务虽仍是英伟达营收的主要来源,达到了30.6亿美元,但数据中心业务紧随其后,营收达到了23.7亿美元,未来随着AI和数据中心的兴起,市场对GPU的需求的暴增,给英伟达带来巨大机遇和市场空间。

英伟达在股价和市值上的突飞猛进,与其采用多点开花战略息息相关,也是资本市场对于英伟达在AI领域前景的反应。

观察其上市以来的股价表现,可以发现英伟达股价的腾飞集中在2015年之后。2015年英伟达收入47亿美元,当时股价为20美元,而仅在两年后,英伟达的收入增至近70亿美元,如今股价则早已蹿升至200美元。股价转折背后,其实是英伟达的一次坚定转型,并且在人工智能领域占据了绝对的先发优势。

除了上述提到的游戏和数据中心市场,目前,在深度学习领域,几乎无法避开英伟达GPU;而在无人驾驶领域,英伟达芯片也占据了重要地位。

靠着虚拟货币、人工智能市场的快速崛起,这家不到30年的年轻企业,在巨头林立的半导体市场正在上演一出“拳打AMD,脚踢英特尔”的精彩戏码。

在完成了GPU,DPU的布局之后,英伟达又把目光瞄上了CPU。2020年9月,英伟达计划用400亿美元收购ARM。如若这笔交易最终达成,英伟达与ARM将会进一步改变汽车、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以及移动终端等多个领域的竞争格局。

英伟达的股价肯定还要继续飙升。

意法半导体:欲重回巅峰

意法半导体(ST)成立于1988年,是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公司名字也由此而来。

作为早期发展半导体产业的地区之一,欧洲将汽车半导体和工业半导体两个细分市场视为是其发展半导体产业重点方向。在此基础上,孕育了汽车半导体和工业半导体方面的巨头,意法半导体就是欧洲半导体企业之榜上有名的基石之一。

回溯其发展历程,在上世纪90年代,随着亚洲经济的起飞,意法半导体将前后端产能向亚洲地区倾斜,以靠近用户的方式,完成国际化布局。21世纪之交,在新科技崛起与互联网泡沫破灭交织的时刻,意法半导体稳扎稳打的打造IDM模式,跻身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行列。

2005年开始,这一欧洲劲旅却踏上了下滑路,意法半导体先是在存储器市场折戟,随后整合了来自爱立信、NXP的手机无线产品业务,成立ST-Ericsson,专注基带芯片及无线产品,由于市场策略问题,最终以倒闭收场。至此,意法半导体的营收也呈断崖式下滑,在2009年前后跌至冰点,且一直在谷底持续了五六年之久。

意法半导体20年来股价走势(图源:东方财富网)

之后,依赖于2007年问世的STM32通用微控制器产品系列和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MEMS等产品,意法半导体股价下降的态势得以停止。后续随着产品的逐渐起量,营收也开始逐步回归。

自2007年意法半导体在北京发布首款STM32产品以来,十四年时间里,STM32全球的销量早已突破30亿,并且STM32被打造成为一个MCU超级平台。意法半导体STM32系列产品如同传教士般将MCU生态的种子播撒在全国。

STM32凭借其丰富的产品线,庞大的资料库,以及无法令人抗拒的价格优势,让无数工程师成为其忠实粉丝,在国内占据近50%的市场份额,并且成为国产替代的热门标的,中国本土MCU厂商竞相研发对标产品,甚至连产品型号和管脚都一一对应,足以证明其强大的生态规模和影响力。

根据摩根史丹利于发布的2020年全球MCU市场回顾及2021年市场展望报告显示,在32位MCU市场,意法半导体占据着优势地位。

2020年MCU市场份额占比(图源:Gartner)

另一方面,意法半导体在传感器业务上的表现也非常突出,意法半导体是全球第一大高集成度ToF模块厂商,排名第三的MEMS厂商,以此保证了意法半导体在汽车和工业传感器领域领域很强的竞争力。另外,意法半导体在汽车和分立器件、模拟器件以及微控制器和数字IC产品都有相当比例的市场表现。

ST的成功绕不开其产品和技术的广泛组合,完全与终端市场和应用重点保持一致。其布局的终端市场和产品系列几乎覆盖了所有电子类应用。

在热门领域的开拓使得意法半导体的客户遍布全球,至今ST服务超过10万家客户,公司也获得了苹果、博世、思科、大陆集团、惠普、华为和三星等知名系统厂商的高度认可。

广泛的产品布局是意法半导体市值不断上升的有力保障,但近几年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快速的增速,对于未来新技术和市场的探索,或是吸引资本市场的另一大因素。在当下正火的第三代半导体方面,意法半导体早已展开布局。

2019年意法半导体与Cree签署了超5亿美元的SiC晶圆购买合同,完成对瑞典碳化硅(SiC)晶圆制造商Norstel的收购。前不久,意法半导体还宣布制造出了首批8英寸SiC晶圆片。

在氮化镓(GaN)方面,意法半导体去年与法国GaN创新企业Exagan公司签订了多数股权的并购协议,将拓宽并推进意法半导体的汽车、工业和消费用功率GaN的开发规划和业务。同年,意法半导体为了加快GaN工艺技术的开发以及GaN分立和集成器件的供货,牵手台积电,将采用台积电领先业界的GaN制造工艺。

通过意法半导体的市场战略也能够发现,过去几年,并购浪潮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全球半导体行业。通过并购,巨头公司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急需的技术,实现发展甚至是多赢的局面。

随着PC市场和移动终端市场红利期的结束,紧随5G网络普及而来的正是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智能电动汽车、无人驾驶、车联网、物联网等全新红利市场的到来,或许将给半导体产业带来新一轮的增长周期。

即将重回巅峰的意法半导体,又能否抓住接下来的新一轮机遇,跃上新的巅峰?

美光科技:踏上存储红利

2017年至2018年间,内存条、固态硬盘价格疯涨,全球各大闪存芯片制造商获利颇丰。2019年以来,闪存市场瞬间崩塌,全线产品价格暴跌30%至40%,尽管芯片厂商通过减少库存的方式来阻止产品价格下跌,也于事无补。

美光科技近年来股价走势(图源:东方财富网)

上述趋势反映在全球存储芯片巨头美光科技的股价走势上,一览无余。内存芯片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是直接影响美光科技在内的存储厂商业绩表现的重要因素。

8月12日,摩根士丹利发布名为《凛冬将至(Winter IsComing)》的看空存储芯片行业研报,将美光科技评级从“增持”下调为“中性”,使其股价应声下跌19.8%。尽管如此,美光科技整体股价在近年来仍旧是呈现出疯涨的趋势。

前不久,美光公布的2021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部分芯片在期内价格大涨,其中,DRAM芯片均价按季度上涨约20%、NAND芯片均价按季上涨接近10%。存储芯片和记忆芯片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电脑、手机等终端市场,近年来随着消费领域和数据中心市场的大力发展,内存芯片需求旺盛,在这期间中令美光业绩大增。

针对未来市场,美光在最新的季报中表示,数据中心方面不仅增加了云客户,而且对于模组密度的要求变高,因此在今年下半年仍然会有较大出货需求;在电脑和显卡方面,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销量都变高,这牵涉更多的内存条、硬盘的需求,而下一代显卡和游戏用卡也对存储出货提出要求;手机方面,则在持续推进对最先进制程1α DRAM、176层工艺NAND的需求,这些低能耗、高效率的产品受到新一代手机的欢迎;在汽车方面,美光则指出“产能正在恢复”,而且车用的信息设备、驾驶辅助系统会需要更多的存储芯片。

在先进制程工艺上的进步,让美光的产品能够继续竞夺电子设备迭代期间的市场。

有数据显示,预计2021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增长将达12%至5000亿美元规模;其中存储器增长将达19%至1460亿美元规模。结合当前全球缺芯的现状和趋势,存储器市场未来几年内仍将维持供不应求的局面。这也为美光科技带来了持续的推动力。

台积电:半导体一哥

台积电在过去几年中的股价坐火箭般蹿升至6000多亿美元,稳坐半导体行业龙头位置。

2021年台积电高业绩增速继续高歌猛进,二季度营收132.9亿美元,同比增加28%。在业绩发布不久后,台积电总裁魏哲家预期,今年全球不含存储的半导体产值将成长17%,晶圆制造产值将成长20%,台积电还将继续扩大晶圆制造产能。这预示着未来产能会进一步释放,业绩可能继续高走的市场信号,引发二级市场券商及投行纷纷看多。

另外,通过集邦咨询发布的全球十大晶圆代工厂营排名预测报告可以看出,台积电在晶圆代工领域已是独孤求败。

晶圆代工市场份额(图源:数码燕)

台积电营收占到了全行业总营收的56%,是第二名三星的三倍还要多。台积电能有这样的成绩,与其技术、产能与客户等几方面缺一不可。

台积电技术水准高,7nm及以上先进工艺为台积电贡献了将近50%营收,这是台积电能能在营收方面甩开对手的关键。台积电在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量产5nm芯片,计划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量产3nm芯片,目前也已经开始研发2nm芯片,量产可能会在2026年开始,无论是技术性能还是推出时间,均由于竞争对手。

其次,全球70%的EUV光刻机都在台积电手中,而且目前台积电还在全球建厂。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领先地位,台积电计划将其资本支出从2020年的172亿美元增加到今年的约300亿美元,并在未来三年内总共支出约1000亿美元,未来产能优势将会更加明显。

然后在客户方面,稳定的订单让台积电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减少风险。市场即将推出的芯片,包括AMD的Zen 5 CPU、苹果新一代处理器和高通的下一代骁龙芯片等,都将采用台积电的3nm工艺制造。即使是最近加倍加大国内代工计划的英特尔,也会将部分芯片外包给台积电的3nm供应线。台积电的3nm节点已经全部预订到了2024年。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美国制裁,禁止台积电为华为芯片代工,原本业界认为台积电失去了华为这个第二大客户后,业绩将出现下滑,然而结果却是其营收迭创新高。

DigiTimes给出的数据指出,苹果为台积电的第一大客户,2020年为台积电贡献了24%的收入,预期今年苹果将为台积电贡献25.4%的收入。除了苹果之外,还包括AMD、博通、高通、英特尔、英伟达等美国芯片企业是台积电的前七大客户,它们和苹果一起为台积电贡献了超过六成的收入,DigiTimes预计这些美国芯片企业给台积电贡献的收入占比将进一步提高。

美国芯片企业对台积电业绩的支持还因为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全球芯片市场面临芯片短缺导致芯片代工价格大幅上涨,先是汽车芯片企业因为供应短缺主动提出提高芯片代工价格,随后众多芯片企业接受提价,为台积电贡献了最大比例收入的美国芯片企业愿意接受提价无疑成为台积电业绩的推动力。

可以看到,无论是工艺技术、产能效率还是客户质量,台积电都是芯片代工厂中最顶尖的存在。以台积电现在的发展势头,相信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仍将是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半导体市场的长期增长应该会让其更领先对手。

英特尔: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英伟达2020财年营收109.18亿美元,英特尔2020年营收779亿美元,是英伟达的7倍,而市值只有英伟达的一半。可见,华尔街是多么不待见英特尔。

英特尔多年来积极推动转型,“以数据为中心”方向是核心战略,而一些看似还不错的业务也纷纷被英特尔砍掉,比如基带业务卖给了苹果,闪存业务卖给了海力士。但遗憾的是,转型战略最重要的板块营收依旧疲软,且芯片市场腹背受敌,面临AMD、英伟达强大竞争。

在PC个人电脑时代,英伟达与英特尔可以说是井水不犯河水。然而在人工智能时代,战况却悄然发生了改变。早年间,凭借着x86架构在数据中心CPU中的压倒性地位,英特尔几乎垄断了数据中心CPU市场,市场份额高达90%。

然而,人工智能的爆发把英特尔打了个猝不及防,仅靠CPU已经不足以满足飙升的高性能计算需求,看似铁板一块的x86市场被撕开一道口子,以英伟达为首的GPU、AI芯片企业疯狂涌入。

英伟达与英特尔数据中心业务增速(图源:36氪)

英伟达这几年在游戏,数据中心,人工智能,自动驾驶等各领域都有非常巨大的增长,对GPU的算力要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加上尝试收购ARM,算是一种顺势而为。

再看英特尔,自从当年卖掉了ARM芯片业务之后,英特尔的命运就和x86架构绑定到了一起了,x86架构在这几年的计算能力方面也是达到了一个瓶颈,但是ARM架构每年都有一个巨大的性能增长。苹果的M1芯片搭载在笔记本上,更是第一次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x86架构真的已经落后了。因此,英特尔不被资本市场看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另一边,英特尔的CPU大本营也在持续被攻击。作为行业营收龙头的产业一哥,英特尔依旧是全球销量最高的芯片设计巨头,但在CPU市场的领先地位逐渐被缩小。尤其是近三年AMD在CPU方面的进步有目共睹,市场份额也在不断提升,和英特尔形成了有力竞争。尽管在短期内,仍无法超越英特尔的壁垒,但不得不说,AMD的势头仍凶猛,并且还在夺取更多CPU市场份额。

挤了多年牙膏的英特尔,正在承受这一行为带来的代价。资本是逐利的,你不好好干,自然资本就会跑到好好干的地方去。

代工方面,台积电和三星都远远领先于英特尔,英特尔努力实现从10nm芯片到7nm芯片的大规模生产飞跃,最初计划在2021年底推出其首批7nm芯片,但由于一系列制造事故,该计划已被推迟到2023年。

回看这几年,英特尔在布局新兴产业的同时,不仅CPU的主战场受到AMD、ARM等厂商的挑战,在AI、5G方面也受到英伟达、互联网巨头的猛烈竞争,先进工艺制程也是麻烦不断,进展一再拖延,真可谓四面楚歌。

近来,在技术老将Pat Gelsinger作为CEO回归的热度之下,英特尔也在通过精简7nm工艺架构、宣布IDM 2.0转型、公布RISE战略、招揽众多技术老将回归等一系列动作重新巩固行业地位。

就在不久前,还传出英特尔计划将以超过20亿美元收购RISC-V初创企业SiFive,以拓展其在RISC-V领域的布局,并为英伟达收购ARM作提前准备。

总之,意识到问题的英特尔正在调转航向,任谁都无法忽视这家巨无霸的半导体巨头,即使其正面临重重困局。英特尔仍然是一个不可预测的竞争者,只是曾经风起云涌的盛宴已过。

写在最后

近年来,在技术变革和市场需求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半导体行业水涨船高,企业整体市值均呈较大上涨幅度。

身处其中的芯片巨头们,起起伏伏,映衬着大机遇下各企业的布局与策略,改变或巩固行业格局。

谁能抓住机遇,谁就能跑得更快;谁能持续抓住机遇,就能跑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