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平台登录注册“ 下的文章
0126
中通快运完成超3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后,将进一步加大信息系统研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速专业人才梯队搭建。此前,中通快运于2018年6月和2020年5月分别完成A轮和A+轮融资,华宇测速投资总额超1亿美元。
据官网显示,中通快运成立于2016年,是中通品牌旗下快运企业,提供面向企业及个人客户的全链路一站式物流服务。在供应链行业聚焦大规模货运业务,打造公路零担、整车、华宇登录航空、增值服务等产品。
截至2021年7月,公司拥有服务网点13000余家,分拨中心72个,自有运输车辆3200余台,日运力达4.5万吨。2019年7月,香港件开通、9月澳门件开通,标志着除台湾地区外,中通快运实现国内业务全开通;2020年3月,公司开通柬埔寨件派送业务,开启了国际件运送;2021年6月5日,公司航空业务正式上线。
0126
近日,智慧畜牧企业中科智牧宣布完成数百万元战略融资,并与产业龙头企业金草原集团达成深度战略合作。
据中科智牧董事长赵乾坤先生介绍,本轮战略融资将进一步加速中科智牧新产品研发和迭代速度,在用户满意度、用户价值提升和企业生态效益上提升一个梯度,华宇测速并在新的一年全面提升市场推广力度,从而实现服务羊只数量在2022年突破200万只。
中科智牧(西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研发及应用的科技型企业,在畜牧智能化、信息化领域拥有30多项发明专利和知识产权。公司致力于为中国羊产业全链提供智能化数据服务,通过智牧通智慧养殖管理平台,华宇登录以及智牧发情监测项圈、智牧装配式羊舍等10余种自主研发的智能硬件终端,重点帮助用户解决羊只健康监测、发情监测、产能监测等困扰企业发展的核心痛点问题,并通过中科智牧大数据平台帮助用户在生产管理、经营分析、风险预测等三个方面全面提升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目前已累计服务近百万只羊,业务覆盖全国10余省市。
内蒙古金草原生态科技集团公司成立于 2016 年,注册资金3亿元。是集订单种植、饲料加工、种畜繁育、羔羊谷饲、屠宰加工、销售、冷链物流、有机肥,生产于一体的科技型“自育自繁自养”现代化农牧业全产业链企业,是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内蒙古自治区扶贫龙头企业。目前已在乌拉特后旗和五原县(天吉泰镇)建成现代化高标准养殖园区45万平米,存栏繁育母羊19.46万只,年出栏谷饲羔羊58.38万只,另总占地550亩国家级核心种羊场将于2022年3月底投入运营,届时将形成年20万只“金草胡羊”种羊输出基地,是目前内全国单体养殖规模最大的胡羊养殖基地。
0126
受益于中国疫情防控有效,2021年中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不断释放更多可持续的增长势能和潜力,继续成为支撑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其中,以高科技企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成为各国促进经济复苏、重塑竞争优势和提升治理能力的关键力量。作者 子蕊
在此背景下,第一新声将于2022年1月,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举办“数字中国-2021年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年度峰会”,同时将在峰会期间发布“2021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系列榜单”。
此次活动,我们邀请到了数十位深耕行业领域的专家,目前已确认出席的嘉宾有证监会原司长黄运成、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倪国华、中科院计算所博士高级工程师李明宇、云智慧首席增长官张雅娴、十方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劢、叮当快药CTO于庆龙、明略科技高级副总裁刘静、盈动资本创始合伙人项建标、金沙江创投主管合伙人张予彤、光速中国合伙人王国栋等众多重磅嘉宾。
数字中国峰会拥有高质量的参会主体,我们已面向独角兽、瞪羚企业(未来独角兽)、新锐公司等超2000家不同阶段的企业CEO、CIO、CMO、CTO等核心高管启动了定向邀请,数百家企业高管已确认参加此次活动。
此次峰会的亮点有:
300+CXO 高质量参会人员
围绕独角兽、瞪羚企业(未来独角兽)、华宇登录新锐公司三大阶段,超过2000家不同阶段企业的CEO、CMO、CTO、CFO、CIO、CHO等核心高管,通过定向邀请、媒体宣传、渠道推荐等方式邀请300-500名企业CXO参加。
年度企业榜单 重磅发布
此次峰会期间【第一新声】将联合【天眼查】,并邀请中国时尚行业CIO联盟成员等甲方高管、投资合伙人担任评委,重磅发布2021年中国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系列榜单。
新科技 新赛道 新机会
“高科技高成长”核心逻辑,聚焦RPA、Martech、华宇测速低代码/无代码等新兴科技赛道,邀请国内头部企业创始人、产业甲方、一线投资人,展开分享新兴技术与科技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机会。
数十家媒体 持续传播
此次峰会将联合数十家全国传统媒体、新媒体及垂直行业媒体,多渠道、多角度进行长期、全面推广传播,有效覆盖行业人群并产生长期、深入的行业影响力。
2022年1月15日-17日,数字中国——2021年高科技高成长企业年度峰会将震撼开启,高科技高成长企业系列榜单也将重磅发布,活动报名还在火热进行中。
0126
2008年,一位东北大妈买了5万元股票,后来由于忘记股票账户密码,一直没交易过,直到2021年,5万元变成了500万元。
去年这一新闻火出了圈,在股民中间更是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有股民打趣说,我炒股不赚钱竟然是因为记性太好。
这位大妈持有的股票,是长春高新。
也是长春高新,在新闻出来后不久,就开启了下跌通道,短短四个月,2000亿市值的大白马腰斩了。
2022年初,正当投资者开始关注是不是正在筑底、是不是可以进场抄底的时候,长春高新又出现连续三个跌停,其中第二个和第三个跌停都是一字板,普通股民根本没有出逃的机会,第四个交易日,跌停板终于打开,放出天量,换手率高达13.1%,收跌7.12%。
15万股东赶上了2022年初的黑天鹅,这只黑天鹅在四个交易日内带走了330亿元市值。
投资者为什么在抛弃长春高新?此前百倍大白马是如何炼成的?成长逻辑还存在吗?本文将回答这些问题。
01
一招鲜、吃遍天
长春高新,是东北地区的一只大白马股,也是“投资不过山海关”的有力破除者,这都是因为长春高新手里有法宝——增高针,学名:重组人生长激素。
国内生长激素的发展,是一段打破国外垄断,逐渐实现国产替代的历史。
1996年之前的长春高新,做的是房地产业务,华宇测速隶属于长春一家国企,和高新两个字实在搭不上边。
1996年,长春高新遇见了金磊,他是生长激素的灵魂人物,依靠发明“金磊大肠杆菌分泌型技术”获得了美国生物学最高奖“克莱文”奖。
长春高新有钱没好项目,归国的金磊有技术没支持。双方一拍即合,于1997年成立了金赛药业。
第二年,金赛药业研究出的基因重组生长激素粉针就获批了。当时国内的生长激素市场被国外巨头诺和诺德垄断,金赛的粉针也是国产生长激素的第一针。
生长激素,用于矮小症的治疗,目前市场上分为三种类型,粉针、短效水针和长效水针,水针的稳定性等方面效果更好,粉针和短效水针都是每日注射,长效的频率则是每周一次。注射一年的花费大概为2—3万元、5—6万元和十几万元。
目前,粉针竞争相对充分,有金赛、安科生物、联合赛尔等7家公司,水针有金赛、安科生物、诺和诺德三家,长效市场则是金赛独占。
因水针可搭配隐针注射笔,减少了疼痛感和对针头的恐惧感,水针市场份额从2017年开始明显提升。
根据PDB样本医院销售数据库,2020年,金赛药业的粉针、水针和长效剂型市占率分别为4.37%、70.81%和0.94%,合计占据生长激素市场76.13%的份额,其次是安科生物、联合赛尔等厂商,市占率分别为12.48%和8.81%。
金赛的先发优势极为明显。
受益于金赛药业业绩增长,长春高新成为小赛道中的高成长股票。从2005年水针上市到2020年,15年时间,长春高新的收入增长了16.6倍,达到85.77亿元,股价也节节高升。
金赛药业在其中扮演的是举足轻重的角色,以2020年为例,长春高新收入有70%来自金赛药业。
在增高针的对比之下,长春高新的其他业务,做疫苗的百克生物,即使已经成功上市,也显得有些失色,更别提中成药业务和房地产业务了。
生长激素的毛利率极高,仍以2020年为例,长春高新的基因工程/生物药品的毛利率为92.27%,这一板块包括金赛药业和百克生物,百克生物的毛利率为88.31%,所以金赛药业的毛利率比92.27%还要高,生长激素对净利润的贡献也更高,占比超过了90%。
这样的毛利率是与茅台比肩,甚至略有胜出之势的水平,因此长春高新也有“东北药茅”之称。
一招鲜吃遍天的另一面是很高的产品单一风险:金赛药业打个喷嚏,长春高新就要感冒。
长春高新的股价走势也和金赛或者金磊本人有很强的相关性。长春高新股价的增长乏力,其实始于2020年8月,直到2021年5月才正式开启下跌通道。
金磊在和机构沟通中曾有过“(2020年)7月同比下滑”“明年(2021年)纯销25%”这样的表述,引发市场热议。
尽管长春高新公告解释,同比下滑是因为疫情未完全恢复,指的是新患入组人数,而非收入或者利润,纯销25%不是指增速从35%下跌到25%,股价仍未能保持原本一路上扬的态势。
随后,金磊本人又实施了减持,从2020年12月22日到2021年5月20日,以大宗交易方式减持了809万股,占总股本近2%,其中5月20日当天减持了1%左右,不仅引发了次日的跌停,也是长春高新股价下坡路的开始。
金磊的态度、可能会不及预期的业绩增速、一波又一波集采的可能性,是长春高新下跌的根源。
02
集采的影响有多大?
腰斩之后,长春高新又连跌三天,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集采。
长久以来,药品从生产厂家到医院,是一条很长的利益链条,中间存在着层层加价,乃至行贿、回扣、贪腐等不健康现象,所以,医药行业用于开拓市场方面的支出很高,包括学术会议、推广、医药代表的工资提成,销售费用率这一块,没什么行业比得过医药行业。
近些年,医药行业的改革,从两票制,(即药厂到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到集中带量采购,国家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打掉中间环节、节省医保费用、让百姓少花钱。
集采对药品或者医疗器械的影响分两方面,不利的一面是利润率会急剧下滑,万元心脏支架变百元就是一个典型,有利的一面则是,药企可以省下绝大部分的销售费用,订单的稳定性更高。
回到长春高新,这一次集采的影响有多大?
关于生长激素的集采,一直有消息传出。之前集采的品种一般具有国产替代率高、市场较大、竞争较为充分的特点,竞争充分才能把价格打到最低,叠加市场大,医保控费效果明显。
生长激素整体市场规模不算大,不到百亿元,业内国产玩家不多,能做水针的更少,所以市场的主流声音是不会被纳入集采,即使集采,也只有粉针。
1月19日,广东医保牵头11省联盟集采发布的采购文件,彻底撕碎了这种侥幸,生长激素被首次纳入省际联盟集采,不仅包括粉针,也包括短效水针,并且,水针和粉针在同一价格水平上,水针的降价幅度在70%左右,金赛粉针降价只有10%左右。
如果只是此次集采,规模不大。按照中泰证券的测算,此次获得报量的金赛药业,按照挂网价格计算,集采规模为1.17亿元。2020年,金赛药业的收入为58亿元,长春高新收入为85.77亿元。
再加上长春高新的生长激素,院内只占30%,70%是在院外,不管是对金赛药业还是长春高新,短期业绩影响都比较小。
因此有股民支招直接弃标,或者粉针参标,水针弃标。单从短期的经济效益来看,为了院内的这些采购量,破坏了公司的价格体系,确实不值得。
规模上无足轻重的集采,为什么会带来连续三个跌停,这才是应该考虑的。
第一,本次的集采可能是全国范围内开展生长激素集采的开端。
集采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医保目录外品种会被纳入集采。根据经济观察报的评论,这种无死角的集采模式,未来也可能覆盖民营医院、诊所。而从地域范围看,也可能会推广至全国。
这样一来,院外的收入比例会下降,如果不参与,失去的不仅仅是自身30%的市场。
第二,粉针和水针的同组竞价,说明微创新在医保谈判中拿不到溢价,长春高新的竞争优势会被削减。
本次集采不可怕,动摇了原本通过一两款特效药制霸整个市场的逻辑,才是长春高新的新难题。
03
根基动摇
长春高新现在面临的是一个新形势,在新形势下原本的根基已被动摇。
第一,技术优势正在被追赶。
从下图可以看出,2005年金赛药业水针上市,在长达13年的时间里,基本没有对手,到目前,长春高新是产品矩阵最丰富的。
不过这种局面,可能很快会被打破。
国金证券研报显示,安科生物的长效针型目前已完成临床研究,处于申报生产前的准备阶段,特宝生物的招股书显示,其长效产品预计2022年获批上市,天境生物预计2023年获批。
第二,渠道优势被打破。
生长激素是一种富贵药,有意愿且有能力消费的群体本身就不大;生长激素不被允许打广告,需要医生的处方才能获得,触达到目标客户的途径十分受限,一些父母对于矮小症的认识不足,等知道可以以生长激素方式治疗时,可能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生长激素的推广只有打通医院渠道这一条路可以走,由此会产生高额的销售费用。
长春高新的销售费用占收入的比重,高的时候超过了45%,2020年为30.11%。
央广网曾报道,有一些医药代表,以高额回扣引诱儿科医生滥开儿童生长激素,更有甚者还站在医院的诊室里监视医生开处方。一些所谓的学术推广、华宇登录培训等本质是推销,甚至给第一个患者开生长激素的医生可以提取该患者使用的每只生长激素的回扣。
在多次此类的质疑之中,金赛药业始终是出于风口浪尖上的那一个。2021年,新华社再次点名生长激素被医疗机构滥用到健康人群身上。
国外的产品无法在国内如鱼得水,也有一些不了解“国情”的因素。
如果集采的范围扩大,长春高新在原本模式中建立的渠道壁垒将不复存在。
即使没有集采,长春高新也已经提出了渠道下沉策略,背后暗含的是高线城市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
县城或者四线市区的孩子,如果有矮小症的苗头,且家庭有经济能力,必定会去省会城市、更高线城市、医疗条件更好的城市就诊。反过来,高线城市的医院已经挖掘了部分低线城市矮小症患者的治疗需求。
如果考虑上这样的就医特点,形势可能会更严峻。
第三,长期来看,新生儿出生率将会改变市场规模。
近期的一个人口新闻引发了各方的讨论,券商分析师任泽平、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等。2021年新生儿数量1062万,低于2020年的1200万人和2019年的1465万人。
人口出生率下降在看得见的时间里,无法逆转。市场的缩小,会是最大的利空。
总的来看,生长激素将会是一个玩家增多,竞争日渐激烈,且整体市场规模会随着新生儿数量减少而缩小的赛道。
当然,如果长春高新能够开发出生长激素的更多适应症,比如在抗衰老领域的应用能推进成功,生长激素将会从受管制的药品逻辑变成医美消费品的逻辑,那就是另一个故事的开端了。
0126
2020年底,奥动新能源联席董事长、被称为“中国换电第一人”的张建平曾说:“我做了20年换电,春天来了。”——这句话正在一步步被印证。
1月18日,宁德时代的换电品牌“EVOGO”终于千呼万唤始出来,其将采用组合换电的方式,可以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3年要上市的换电平台开发的车型。而在此之前,宁德时代参与投资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去年底与贵州省政府签署合作建设换电网络协议,这些动作都表明了这位电池巨头对换电模式有着持续思考。
这对换电产业来说当然是个好消息。从约10年前国内政府推动换电模式失败,到特斯拉放弃换电路线、换电运营商Better Place破产,华宇登录再到蔚来孤注一掷押注换电背后的诸多争议,换电始终被认为是一种非主流的、有待验证的模式——但宁德时代的躬身入局将推动对换电模式的重新审视。
“宁德时代有这么多年的产业链积累、与车企接触下来得到的反馈,它选择了这样的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就说明这个行业应该是要往这个方向走。”国内换电运营商杭州伯坦科技董事长聂亮告诉「真探」。
此外,宁德时代作为头部动力电池厂商,其号召力还将作用于推动动力电池通用化、标准化。如果宁德时代对换电足够重视,或许不到五年就可以取得显著成效。但宁德时代作为强势上游企业,选择向中游切入做换电网络,也难免给整个产业链造成了一些顾虑。主机厂是不是只能用宁德时代的电池?技术的多元化发展与创新会不会被压制?
终于迎来春天的换电行业又喜又忧。既怕宁德时代做得太好,在“宁王”的统治下,留给其他玩家的空间将被大幅度压缩;又怕宁德时代做得不好,太多失败的案例在前,如果宁德时代也玩不转换电,那还能用什么去说服市场?
01 产业链集体入场
中石化、南方电网、传统主机厂、造车新势力、以及刚刚正式入局的宁德时代……汽车产业链各个主要环节都表现出了向这片新蓝海探索的意图:根据《换电站(电动汽车)行业研究报告2022》数据,预计2025年我国电动汽车换电站有望达2.2万座、运营市场规模有望达2631亿、换电站设备市场有望达693 亿,对应换电站建设、运营、换电设备21-25 年CAGR 达80%-107%。
千亿蓝海中,占据行业主导地位的、价值空间最大的是换电运营商。目前,国内市场正式入局做换电运营的玩家,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类别。
第一类是由车企主导,主要服务于自家品牌车主。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高喊“不换电不蔚来”的蔚来汽车。去年12月10日,蔚来发布数据称旗下换电站数量已达到700座,规模为国内第一,并且按照蔚来的计划,至2025年底旗下换电站全球总数将超4000座,其中中国以外市场的换电站约1000座。
第二类则是独立换电站运营商,主要玩家有奥动新能源与伯坦科技。二者创始团队都有雄厚的电动车产业背景,奥动新能源联席董事长正是被称为“换电第一人”的张建平,伯坦科技的创始人聂亮则参与研发了中国第一台电动汽车。
其中,奥动新能源是国内起步较早、规模最大的换电站运营商,根据知情人士透露,去年9月奥动新能源进行B轮融资时,其估值已在百亿人民币以上。但即便如此,投资人对这个换电头部运营商的态度依旧有保留:“其实新能源板块都在看,也投了做充电和加油的平台,那才是大头。”
根据2021年11月数据显示,奥动新能源已在全国合共建设超过500座换电站。并且,感受到换电春风的奥动,在去年发布“红色奥动战略计划”,将其规划中的换电站数量翻了一倍,称在2025年要在全国布局10000座换电站。相对来说,伯坦科技在换电站数量扩张上较为保守,截至2021年11月,旗下换电站达107座。
第三类则是如宁德时代一样,从能源产业链上下游切入运营的玩家。
比如协鑫能科,从清洁能源运营切入换电站运营,旗下的换电站品牌“协鑫电港”从去年10月起投入运营,按照规划,其依托上市公司完成50亿定增,计划于明年共建488座换电站。
此外中石化、中石油等传统能源企业也积极寻求转型。去年,二者与蔚来合作的换电站都已相继投入运营,并且中石化还提出了将在2025年之前建设5000座智能充换电站的目标。
从上千到上万,换电站运营商们喊出的规划建设数量越来越惊人,一场竞速赛已经打响。这背后是换电行业发展中的独特逻辑:相比起技术上的优势,真正决定换电运营商核心竞争力的应该是运营网络的布点、运营服务的密度。
一位观察换电行业的投资人告诉「真探」:“头部运营商确实掌握了很多技术上的细节,但实话实说,我并不认为这些技术细节是多难的一件事。”
“换电的技术又不是特别难。”聂亮也认同这一点,“换电行业真正的关键壁垒在于你的技术要适合你的商业模式。在道路正确的情况下,那么大家竞争的就是布点了。”
02 一笔难赚钱的生意?
所谓技术与商业模式的适配,华宇测速在换电行业里通俗来讲,就是电池如何换(整包换、分箱换)以及在哪儿换(到站换、上门换)的问题,不同的换电路线对应着不同的运营模式。
宁德时代选择的是分箱换电的方式,即电池被设计成最小化的标准模块(这种电池也被形象地称为“巧克力换电块”),车主可以根据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电池自由组合。在宁德时代之前,伯坦科技一直采用的也是分箱换电路线。
奥动新能源与蔚来,则是整包换电路线的代表,即采用“一车一电”的模式,将电池直接整包更换。这样的换电方式操作更加简便且迅速,技术迭代后形成了全自动化的整包换电方案。
除了两种不同的换电技术路线外,换电行业目前还主要分为两种服务模式。
一种更常见的是运营商建设换电站,车主必须要将车开到换电站进行换电。这种模式下,成本高、资产重、盈利难是行业内老生常谈的痛点。
虽然不同的运营商都给出了较乐观的盈利模型:伯坦科技测算,一个换电站的建设成本大约在400万左右,一天服务250辆车的情况下预计年营收可达900万,扣除电费、折旧、人工等费用后内部收益能达到20%;协鑫能科测算,单个换电站对应的投资收益率为10.2%,对应投资回收期为5.22年;了解奥动新能源的投资人透露,其单站回本时间约为四年。
并且,奥动新能源提出2025年要建设一万座充电站时,给出的理由之一就是随着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换电站进一步规模化扩张,整体建站成本将实现大幅下降,相应地盈利能力也能够提升。
但在实际情况下,换电站的运营非常讲究规模效应,因此营收与利润能不能爬坡到预期的数字,起到关键作用的是换电站“点位”的选择。比如说,在北京、上海与沿海地区新能源车保有量较高的城市的关键位置,换电站每日服务的汽车更多,电池利用效率更高,回本就更快;而换电需求较低的区域内,换电站营收的爬坡可能就遥遥无期。
这也是运营商们的无奈之处,尤其是对车企来讲,数量足够多、分布足够广的换电网络是车企对用户的承诺,但却不是一笔好的生意。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品牌交付规模还有限,但换电网络必须先一步铺开,因此大量的点位利用率较低,车企更多是为了保障车主服务、塑造品牌效益才砸下重金。
另一种区别于常规换电站的模式,是依托社区周边的洗车行、修理店、4S店等,实现“上门式”的换电服务。这对应的建站成本、人力成本当然更低,同时运营有常规换电站与社区换电服务的伯坦科技测算,上门服务的利润率可以达到40%-50%。
当然,这种服务模式则要求平台有较强的规范化、安全化管控能力,洗车行、4S店的兼职“换电员”有可能在服务过程中产生一些不可控的问题。
聂亮形象地把这两种换电服务模式称为“星巴克模式”和“瑞幸模式”,换电服务商们通过这两种主要模式铺开运营网络,比拼布局的密度、点位的选择、服务的贴近性,以满足不同场景、不同人群的“咖啡偏好”。
03 风口轮回,变与不变
换电模式经历过十年的生死轮回。
2011年,时任国家电网总经理的刘振亚,宣布国家电网对电动汽车的基本运营模式为“换电为主”。这一有利于电网“削峰填谷”的运营模式,在当时却几乎遭到了汽车产业一面倒地反对,时任工信部部长甚至言辞激烈表示“新能源汽车行业不会被电网公司牵着鼻子走”。
约十年时间过去,相似的由头却指向了完全不同的发展。依旧是政策在率先驱动,2020年换电站建设被纳入新基建范畴,2021年底《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建设规范》等15项团体标准发布,但不同的是,这一次政策的利好迅速传导至产业层面。
是产业链的态度在发生变化。
除了高喊“不换电不蔚来”的蔚来汽车、较早进行换电探索的北汽新能源之外,上汽、吉利、广汽等国内主流车企也相继加入换电阵营,东方证券预计2025年换电车型占比将达30%。聂亮认为,车企的积极尝试、宁德时代的主动入局,都说明产业链达成了共识。
“一定是充电模式遇到困难了,才会转回来。”
换电与充电的路线争议由来已久,支持换电的玩家都秉持“车电分离”才能真正解决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焦虑。如在2020年宁德时代与蔚来携手投资成立武汉蔚能电池资产有限公司,业务方向正是推动“车电分离”这一商业模式的发展,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了BaaS( Battery as a Service,电池租用服务)业务。
并且,随着宁德时代作为运营商下场,困扰换电行业已久的电池通用化标准化问题,也有望找到解法。
反对派则认为,家用充电桩始终会是未来最主要的补能场景,超充、换电都是在少数情况下满足公共场景补能需求。但有多少家庭满足安装家用充电桩的条件,则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在与业内交流的过程中,换电站常常被与加油站类比,相比起需要长时间停留的充电站,换电的模式与加油更加接近。因此有人认为,“只要公共基础设施做得足够好,私家车也一定会去‘公共加油站’的,家里的私桩没那么必要。”
除了充电还是换电外,另一个争议在于,换电模式到底该服务于运营车辆还是私家车。
对运营车辆的换电服务业务已较为成熟,如奥动新能源一直采用的都是To B模式,直到2021年广州车展前夕奥动全国首座换电体验中心落成,才正式开始了向To C的转型。在过往的实践中,运营车辆对补能效率、补能频次的需求,与换电模式更加贴合,稳定的需求也更能支持运营商的业务发展。
但To B模式的局限性也非常明显,运营车辆有限、市场天花板较低,集中的运营时间还将导致换电站高峰期服务承压、非高峰期无人问津的窘境。
因此,参照加油站最早服务出租车、后来也服务私家车的发展历程,换电行业中不少人坚信换电模式必将从To B走向To C——如果电池标准化问题能够解决,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足够完善,换电模式要打通C端并不是问题。
当然,要实现这样的前提就是最大的难点。十年前换电模式被高高抬起、轻轻放下,十年之后被“嫌弃”的换电成了新的风口,但那些未解决的问题依旧还在市场的上空盘旋。
0126
裁员的互联网大厂名单里,又多了几位。
此前,深燃在一文中提到,寒冬之下,从2021年下半年起,部分大厂开始进行人员优化调整,涉及爱奇艺的几乎所有业务线,字节跳动的商业化、游戏、在线教育、房产业务,腾讯的PCG、CSIG事业群等。
近期,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来看,字节跳动已在近日解散战略投资部,在此之前,其发布内部邮件称,决定裁撤“人才发展中心”团队。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MEG)旗下游戏部门被爆裁员300多人,直播业务有大比例裁员。快手四大事业部电商、商业化、国际化、游戏,均被爆裁员,个别部门裁员比例达30%。除此之外,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滴滴也均有裁员消息传出。
对于近期各大厂的裁员消息,字节跳动曾就“解散战投部”作出回应,称将战略投资部员工分散到各个业务条线中,加强战略研究职能与业务的配合。华宇测速阿里本地生活官方则回应称“消息不实”。百度人士曾回应媒体称,此次裁员为小规模调整。其余大厂暂未作出明确回应。但根据深燃的多方交流,百度、快手的确正在进行人员精简。
这次裁员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大环境下,伴随《反垄断法》的修订,互联网行业不得不开始正视无序扩张的问题;具体到行业里,广告、电商,这两种互联网大厂流量变现的主要方式,受疫情和环境影响,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缩紧。
过往迅猛发展埋下的雷,恶果正在显现。不止一位互联网行业人士对深燃感叹,眼下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随着越来越多的裁员消息曝出,本文试图弄清楚的是,此次互联网寒冬,哪些业务线容易被优化?这背后暴露了哪些问题?又能带来怎样的启示?
裁员情况到底如何?
我们先来看看最新曝出裁员消息的公司,具体涉及哪些调整。
先说字节跳动。目前,字节跳动分为六个业务板块:抖音、大力教育、飞书、火山引擎、朝夕光年和TikTok。2021年下半年开始,最先曝出裁员的是在线教育业务,随后是游戏,接着是本地生活、房产业务。最近是人才发展中心、战投部门。有从业者评价,调整的节奏从“业务向”走向了“职能向”。
被曝裁员的业务中,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教育业务裁员比例较大,受政策影响,中小学业务已彻底放弃,裁撤人数上千人。游戏业务,已曝出的被裁人数近50人,主要涉及休闲游戏的研发团队。商业化团队下,为本地生活拓展业务的“本地直营业务中心”面临撤城裁员,低线城市业务基本被放弃。而房产业务方面,被裁员的主要是房产交易平台“幸福里”的新房销售。这些均是近年来迅速扩张的业务。
职能向的岗位里,字节跳动直接裁撤了“人才发展中心”和“战略投资部”。
再说快手。根据快手2021年9月的组织架构调整,目前有电商、商业化、国际化、游戏四大事业部,还有一条提供技术支持的研发线。深燃综合与多名快手被裁员工交流的信息,游戏版块裁员比例最大,商业化、国际化次之,电商占比相对较小。而在研发线里,涉及社区科学线较多。
各大业务里,游戏方面,一位快手游戏的前员工告诉深燃,快手游戏于2017年年末开始布局,有多个自研工作室,人数曾达600多人。现在,“北京这边已经没有自研团队,只剩中台,主要业务就是上架游戏,做融合SDK(软件开发工具包)”,这名前员工表示。
商业化方面,一位快手商业化被裁员工表示,快手商业化销售体系主要分为渠道、LA(本地客户)、KA(重点客户)三个体系。渠道与KA,开发全国客户,LA开发本地客户。此次裁员KA受影响不大,LA被裁最多。
国际化方面,一位快手国际化事业部员工表示,在2021年11月,该事业部HC(指员工名额)就都已冻结,不再招人,有的小组裁掉了一半人员,“领导曾提到,国际化要裁员30%”。
相比之下,电商方面的人员调整较少。深燃接触的一位快手电商员工表示,“有10人的小组,裁员了两个”。在研发线中,一位社区科学线的员工对深燃提到,有同事因之前获得过低绩效而被裁员。一位与快手员工接触密切的猎头也表示,近期接触到较多社区科学线被裁的员工。
再来说说百度方面。这次曝出裁员消息的为百度移动生态事业群组(MEG),其包含搜索、游戏、广告、短视频、feed等业务单元。综合已有媒体报道和深燃的多方交流来看,其中游戏裁员最多,直播、网盘次之,搜索、好看视频也有裁员现象,但比例相对较低。
游戏方面,不止一位百度游戏员工表示,他们团队有350多人,各业务小组只留下“个位数”员工维护系统,其余人几乎全裁。直播方面,也有裁员消息传出。
网盘方面,一位网盘业务的被裁员工表示,部门裁员比例在10%-20%之间。这一数据也获得了另一位百度被裁员工的证实。
根据多名被裁员工的说法,MEG其余业务被裁比例相对较低,但有一些人员优化。例如,一位广告业务的员工表示,他所知的小组里被裁员工就一人。一名好看视频员工提到,据他所知,有18个人的组里,约有4人被优化。
一位百度中层对深燃表示,除了游戏、直播及网盘的部分业务,其余部门主要是围绕个位数的百分比在优化。
不过,以上裁员信息未得到快手和百度的官方证实。
除此之外,滴滴与阿里巴巴也屡屡传出裁员消息,但消息未获得证实。一位知情人士告诉深燃,橙心优选与滴滴金融,有明显缩减人员的迹象,从2021年11月开始,公司HC就已经在缩紧。阿里方面,“本地生活很多人在咨询机会”,一位猎头说。
一位行业人士分析,总体来看,字节跳动一系列裁员消息,更像是从“无边界扩张”到“增强业务效率”的过程里,去肥增瘦。快手各大业务线都有员工被优化,但未传出大刀阔斧砍掉某业务的消息,其精简人员、降本增效的意图明显。而百度的游戏、直播部门调整,或和斥资36亿美元收购YY后的业务线调整有关,同时也有顺势优化人员的倾向。
什么业务最危险?
首先,在外部环境的变化之下,教育、游戏、金融业务受到影响。
在线教育受政策影响最大,字节跳动、腾讯、网易等涉及在线教育业务的部门,都作出了大调整。
游戏是第二大重灾区。字节跳动、快手、爱奇艺、百度均曝出了游戏业务裁员的消息。
这首先与大环境变化有关。截至2021年12月30日,游戏版号审批已暂停了5个月,诸多游戏无法上市。根据此前出台的一系列针对网络游戏的未成年人保护监管政策来看,接下来对游戏版号的监管趋势会更加严格。一位百度人士告诉深燃,未来或将持续缩紧。
其次与游戏业务的特殊性有关。综合多位业内人士的分享,参考腾讯,互联网大厂都试图打通从研发到运营的链路,但真正做到的并不多,尤其在自研方面,短板明显。加上游戏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但成功概率小,是需要拿钱砸的业务,在公司资金不够充沛时,容易被放弃。
具体到公司层面,这四家大厂的调整目的不同。
有业内人士认为,爱奇艺、百度更倾向于放弃游戏业务。已经曝出的消息里,爱奇艺游戏中心几乎全员被裁,此前爱奇艺将“影游联动”视为美好未来,但在《花千骨》之后,鲜有成功案例出现,其不论是自研、发行、运营,都不占据优势。
百度方面,游戏的调整,让许多员工感到意外。一位百度游戏前员工提到,2020年部门整体不到50人,到2021年扩张到350多人。游戏业务已经有所起色,首款自研自发手游《数码宝贝:源码》推广预约,一度在TapTap预约榜排第一,“被通知裁员的时候我们都懵了,前两天还在互相鼓励,觉得有起色了”。
而字节跳动、快手的游戏调整,有缩减对轻度休闲游戏投入的倾向。
根据媒体报道,字节跳动休闲游戏Ohayoo业务有不错的体量,一位知情人士表示,一年的流水能达到几十亿,但整体算下来是亏本的。所以Ohayoo的研发中心裁员动作最大,涉及内部孵化的三个休闲游戏研发团队。而其重金押注的重度游戏,尚未有裁员消息曝出。
快手方面同样如此。上述快手游戏前员工对深燃表示,快手游戏自研能力有待提高,很多工作室“甚至项目还没做出来,就已经被优化”。据他介绍,快手此前主要研发休闲游戏,相对成功的一次,是推出名为《爱游斗地主》的棋牌游戏,巅峰时期日活百万,不过后来新增用户和收入都走低。
现在,据他透露,快手在北京的休闲游戏自研团队几近裁撤,一位有网易游戏工作背景的行业人士,来到快手成为游戏部门负责人,正在杭州组建团队,方向会比以往更偏重度一些。
金融业务受政策影响也较大。2021年9月,字节跳动就回应媒体,正在收缩金融相关业务,有出售证券业务的计划,公司内部已明确未来不会再从事证券业务。一位知情人士对深燃提到,滴滴金融也在明显缩紧。2021年6月,终止上市后,京东数科被曝裁员。
除了大环境,商业化也是此次裁员出现频次较高的部门,快手、字节跳动均有涉及。
这本该是为公司带来现金流的业务,为什么还会经历裁员?
在一名互联网行业从业者看来,归根结底,这与大厂扩张速度太快有关。为了迅速达到营收目标,公司会大肆招聘商业化人才,一旦人效比未达到预期,就会开始缩减人员。
一位所在公司与字节跳动、快手都有过深度合作的猎头告诉深燃,2019年、2020年,这两大公司以商业化为代表的部门组织扩张迅速,“招人标准下降了非常多,很多我们觉得一面都没法过的人,很快入职了”。他提到,2016年时与上述某大厂合作,有HR明确表示,学历非985、211的不要,甚至会定点要几个大厂背景的员工,到了2020年,一些没有明确优势的普本、专科也在招收。
与此同时,大厂们对新业务敢投入试错,但尝试后业务盈利不及预期,调整的速度也越来越快。根据媒体报道,2020年底,字节跳动商业化专门拓展本地生活业务的“本地直营业务中心”成立,2021年3月,抖音正式上线团购业务,但业务方向几经调整,效果有限,2021年年底“本地直营业务中心”就面临撤城裁员。
哪些人最容易被“优化”?
具体到员工层面。根据深燃与多位被裁员工的交流来看,公司优化人员给的主要理由有“业务线调整”、“绩效优化”,也有跟年龄、资历有关。
到底谁在被裁员?需从三个维度来看。
业务角度。对于大厂没有带来直接收益的部门,相应部门的员工,大多会在业务结构调整中容易被优化,与其资历和能力无关。一位百度游戏员工告诉深燃,他被裁时,HR给到的话术是,“由于公司业务调整,你所在的部门被优化了。同样,你的岗位也被优化了”,从试用期员工到大领导,都未能幸免。
其次是资历维度。一位猎头对深燃表示,“头尾两端”是重灾区。头部即指校招生、应届生、试用期员工,他们刚进入公司,资历浅,在公司待的年限短,贡献有限,裁员赔付金额较低,在人员优化过程中,容易受波及。尾部即指35岁以上的老员工。尤其是算法、工程架构等与研发有关的岗位,凭着资历而非能力升职到大厂的P7、P8职级,成为Leader的员工,薪资高但真正产生的价值没那么多,也容易被裁。
深燃接触到的被裁员工中,这两类人群不少。一位在试用期被裁的快手员工提到,他获得的是B+的绩效,表现算是不错的。一位年龄超35岁的百度被裁员工告诉深燃,尽管HR并未直接挑明,但他知道,被优化跟自己的年纪有关。
再接着是能力维度。有猎头提到,平日里工作能力不突出,绩效差的员工,很难躲过裁员潮。根据他接触到的情况,近期互联网大厂的被裁人员里,的确存在绩效不够出色的员工。
眼下互联网行业处于急速收缩期,这一趋势或在2022年还将继续。
一位与阿里巴巴接触较多的猎头表示,据他观察,大厂给的薪资,大部分没有前几年那么可观了。“例如阿里P7,一度是市场最受欢迎的,前几年(跳一次槽)薪资涨幅能达到百分之三四十”,而现在能平薪或略涨10%,已经是不错的情况,“很多甚至会面临降薪”。
在宣布撤销“人才发展中心”时,字节跳动发送内部邮件谈及,华宇登录“有些职能在一定阶段有价值,但未能适应公司的发展,就可能会失效,要调整;有些职能在别的公司可能有价值,但与我们公司的需求脱节,应该不要”,还提到要避免“员工很忙,部门空转,但没有实际创造很大价值。”
这或许也是此次互联网大厂们去肥增瘦、降本增效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思路。
此次集中缩紧,也为互联网行业人士提了一个醒:自己在部门中是否具备竞争力?所在部门是否为公司创造了价值?所在公司正在朝着什么方向调转?都是需要思考的问题。要埋头苦干,也不能忘记抬头看路。
一位爱奇艺员工对深燃回忆,2021年12月31日是12月爱奇艺被裁员工集中离职的日子,又是跨年夜,“大家都给工牌拍照,发朋友圈一一告别,有人哭了,他们中有人把整个青春都献给了这里,真的有很多舍不得”。
裁员的故事里,有不甘,也有悲情。
一位猎头感慨,现在的互联网人需要认清现实,快速的接受现实,不能把前几年的行情,当成现在的行情来看。
“如果你在公司一直原地不动,让人力部门感觉你是在养老,是非常危险的”,一位互联网人士提醒道。
0126
出走科技圈近4年后,罗永浩终于要回归了。
1月20日凌晨,罗永浩再一次预告自己年后要回归科技界。与之前不同,这回他还强调,手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下一代平台见,而“下一代平台”并不是扎克伯格所说的破“元宇宙”。
“平台”这个概念贯穿了老罗的创业史。
锤子科技在创立初期就不只被定义为手机公司,华宇测速凡是科技领域都会涉及。锤子手机时期,老罗就表示,之所以会这么辛苦、这么累地做手机,其实就是在等待下一个计算平台的革命。而在下一代平台革命中,VR眼镜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去年底,老罗也表明创业方向为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及MR(混合现实)等领域(统称为XR)。
也因此,有人猜测罗永浩的新公司主要还是围绕硬件系统,即AR、VR设备领域。一位投资人对铅笔道猜测,AR/VR眼镜或者其他形态的产品可能会是老罗接下来会打造的“元宇宙”入口。
不过,相比直播带货的快速回报,在有的投资人看来,老罗所谓的“下一代平台”属于赚钱能力存疑,行业风险未知甚至偏高的项目。“万一失败了,就不只是6亿的窟窿。”
但这也符合罗永浩的性格,创业永远不会把赚钱当作第一位的考量。或许真如他所说,“为社会创造价值,把世界变得更好,推动人类进步”,才是他创业的目的。
2022,带货主播罗永浩下线,科技创业者罗永浩重启。希望能如他所说,我们下一代平台上见。
-01-
回归科技圈
“我们下一代平台上见。”
1月20日凌晨,罗永浩在微博上转发网友评论,并且再次预告自己年后将回归科技界。
只不过,罗永浩强调,手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下一代平台见,而“下一代平台”并不是扎克伯格所说的破“元宇宙”。
为了回归科技圈,罗永浩准备了好久。
先是还债,为此他还上演了一出“真还传”。锤子科技所欠的6亿债款已经接近还完。如今,罗永浩被执行人信息清零,目前仅存股权冻结信息,此外罗永浩目前无被限制高消费。当然,执行信息清零不等于债务已经全部偿还完毕,罗永浩仍在努力工作,按计划替公司还债。
还债并不影响他为他下一次创业预热。在临近还完债的时间段,罗永浩不止一次提到再次创业、元宇宙、高科技等话题,不过每次都没有全盘托出,总是吊着吃瓜群众们的胃口。
罗永浩第一次宣布自己将回归科技界是在2021年10月19日。也是凌晨,当时锤子论坛宣布下线时,一位资深锤子论坛用户发帖感慨不舍。当时罗永浩就劝这位网友看淡一点,自己“明年(2022年)春天就重返科技行业,具体时间是还完债的当天。”
他自己也说过,下一个创业项目,也是一家所谓的“元宇宙公司”。不过,罗永浩的“元宇宙公司”可能与主流说法不同。
罗永浩曾引用Twitter博主Shaan Puri对于元宇宙的理解。Shaan Puri认为,人类对于元宇宙的理解存在误区,大部分人认为元宇宙是一个虚拟世界,但是真正的元宇宙其实并不是某个空间,而是某个奇点时刻,比如人工智能比人类聪明的那一刻,人们的数字生活价值大于物理生活的那一刻。在罗永浩看来,Shaan Puri 对于元宇宙的理解比扎克伯格靠谱多了。
而罗永浩的“奇点时刻”或许就是他多次提到的“下一代平台”。比如在去年7月,他接受采访时表示,如果债务还完后,他想做一个软硬结合的智能设备,而且他要做的是一个平台级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相对容易赚钱的生意。
等到5个月后,他再次发布微博明确表明创业方向为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及MR(混合现实)等领域(统称为XR)。
实际上,锤子科技在创立初期就不只被定义为手机公司,凡是科技领域都会涉及。另外,早在2017年,罗永浩在与罗振宇的长谈中就曾表达过对VR的看好,甚至做手机也不过只是为了等待VR时代的到来。他说,“之所以会这么辛苦、这么累地做手机,其实就是在等待下一个计算平台的革命,因为下一代平台革命中,VR眼镜是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把手机、平板、电脑的软硬件做好了才能把VR眼镜做成。”
援引Shaan Puri的理解,当我们对屏幕的注意力达到90%以上,虚拟生活比真实生活更重要,那个时刻就是元宇宙的开始。
而老罗所做的一切,可能都是为这个时刻做准备。
-02-
“下一代平台”
根据已知信息分析,什么样的下一代平台才能占据使用者更久的时间?
有人猜测罗永浩年后开的新公司,主要还是围绕硬件系统,即AR、VR设备领域。一位投资人对铅笔道猜测,AR/VR眼镜或者其他形态的产品可能会是老罗接下来会打造的“元宇宙”入口,就像苹果所做的那样。
虽然苹果方面早就下定决心,要把AR和元宇宙划清界限,但在Shaan Puri给元宇宙界定的概念中,苹果也在为“元宇宙”添砖加瓦。从苹果对AR设备的应用场景未来设想来看,就是用AR技术来增强用户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创作、工业、商务等各个领域,苹果AR设备的未来定位并非“游戏设备”,而是一个生产力工具。
另外,目前已经有一些公司在尝试借助VR设备来辅助办公,Meta正在力推VR虚拟会议,微软也在推广虚拟办公,埃森哲更是购入了6万台Oculus Quest 2头显用于培训新员工。
AR/VR设备会是下一代平台的入口么?
一部分支持者认为,当未来AR/VR设备更加普及时,员工使用头显设备进行虚拟办公将会成为新常态。同时,随着去年AR/VR设备在消费市场的热卖,其终端已经有上千万的用户量,足以承载更多的使用场景。
一如罗永浩分享的文章所提到的那样,元宇宙还是概念不是机会,元宇宙的到来需要依赖仰仗的硬件设备就是VR、AR。做一个类比,如果元宇宙是移动互联网,那么VR、AR设备就是智能手机。
但也有许多知名人士并不看好元宇宙的未来,包括创造最初元宇宙的人,网游《Second Life》设计师Philip Rosedale。他对他的发明并没有抱以太大的期望,如他所说:“它并不适合所有人,也许永远也不会适合所有人。”
马斯克也表示,“我不相信人们会放弃物理世界而用虚拟世界取代它,特别是在他们脸上还有一个屏幕,那会毁了你的视力。”就如他说所的那样,没人愿意整天把一块屏幕绑在脸上,并且AR/VR相关设备所带来的不适感,更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尽管AR/VR等被业内炒得火热,但其产业成熟度(技术、渠道、市场、供应链等)远不及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等产业。
当然,想要被称为“下一代平台”,软硬件结合是基本条件。内容现在也是VR/AR领域短板之一。目前,国内AR/VR内容产业一直受下游应用刚需不足、终端设备渗透率不足、优质内容不足等因素限制。对于商家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土壤,即使投入也是前期的试水,也不会形成商业化规模效应。
-03-
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
“你愿意投资罗永浩么?”
虽然老罗被戏称为“行业冥灯”,不过很多投资人回答铅笔道这个问题时,依然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并且投资逻辑基本都是罗永浩这个“人”。
很多人评价罗永浩:生命不息,创业不止。
这也是老罗令人佩服的一点。他自己曾透露过,2016年下半年锤子在“濒临”倒闭的情况下,想了很多后路,甚至还写了“遗嘱”。不过哪怕真到锤子倒下的那一天,他也选择扛下了一切恶,并成功上演一出“真还传”。
他曾自述道,如果不是因为欠了别人的债,他创业永远不会把赚钱当作第一位的考量。为社会创造价值,把世界变得更好,推动人类进步……才是目的。
罗永浩自称是一个还“挣扎在奋斗道路上的理想主义者”,可理想主义者在成功之前,通常都很孤独。其实他自己也清楚,一般来说,愿意支持创业者去追求远大目标的投资者,不是因为支持理想主义,而是因为他们倾向于投资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不愿意支持创业者去追求远大目标的投资人,不是因为他们不支持理想主义,而是因为他们倾向于投资低风险——稳定回报的项目。
无疑,罗永浩筹备良久的科技行业创业就是下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在有的投资人看来,老罗所谓的“下一代平台”属于赚钱能力存疑,行业风险未知甚至偏高的状态。
比如说VR行业,之所以会给人一种一年不如一年的感觉,华宇登录是因为其商业化变现路径没有打通,整个行业始终处于纯烧钱的摸索期,现在即便元宇宙概念出现,亦然如此。与智能机、PC不同,元宇宙现在的技术成熟程度还远远赶不上它的热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技术研发实力将是决定谁能占领高地的最关键性因素,而这正是罗永浩所缺乏的。
既然冠以“下一代平台”的名头,那自然不能只是简单的VR设备,而是更创新、更有想象空间、更有意义的产品。“这样一来,摊子就会比锤子手机是大得多,风险也大得多,万一失败了,就不是6亿的窟窿了。”一位投资人对铅笔道表示。
当然,高回报的理论也是存在的。对比已经进入饱和状态的手机市场,AR、VR的相关概念虽然已经存在多年,但是却没有一家真正的标杆企业,而且在“元宇宙”概念热炒下,有大量的投资者盯着这个行业,正在等着下一个目标的出现。如果像Shaan Puri所说的那样,我们对屏幕的注意力能达到90%以上,那这无疑是一片蓝海。
2022,带货主播罗永浩下线,科技创业者罗永浩重启,希望能如他所说,我们下一代平台上见。
0126
,基于流程挖掘的企业级数字化运营平台——熵评科技宣布获得数千万元人民币规模的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由朗玛峰创投独家领投。
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是流程重塑。以数据库日志、消息队列等为代表的流程数据蕴含着极高未被开采的业务价值,随着实时数据分析、机器学习、RPA、数字孪生等技术的发展,企业流程赛道出现了巨大的行业升级机会—由人的主观经验和判断升级为基于真实业务数据之上的流程挖掘算法驱动决策。通过对于企业真实业务数据的算法分析,重建企业流程的真实状态,华宇登录进而通过一致性检测、根因分析、执行预测和模拟等算法工具,深度分析流程,并自动化的发现流程中的业务问题点和机会点,进而结合诸如RPA或其他工具进行流程的持续优化。流程数字化诊断分析有望成为企业数字化、上云以及自动化的入口。
熵评科技旨在打造真正适用于中国IT环境的流程挖掘平台,目前已完成ProXVerse平台的基础研发,包括多源异构的实时流程数据融合、流程和任务挖掘、一致性检查、根因分析核心模块。相比其他产品拥有技术架构的代际领先性,实时性强、数据建模方式快速灵活、对国产IT环境支持更佳、核心技术完全国产化等优势。已获得汽车、能源、建工、金融行业大型标杆性客户的关注和青睐。熵评科技由三位毕业于中国科大电子工程系的同班同学联合创立,其他核心管理团队成员拥有诸如MIT、帝国理工、清华等知名高校学历背景以及华为、惠普、京东、爱立信等知名企业的工作经验。
朗玛峰创投表示:我们和熵评科技首次接触就决定投资并在不到一个月内即完成了整个交易。首先是流程挖掘及执行管理是企业数字化运营DigtalOps的基座,华宇测速流程数据价值极大亟待开采释放,是一个拥有巨大想象空间的赛道。同时团队对方向和场景的选择极为精准,具有罕见的对于赛道广泛而深刻的理解。在构建ProXVerse数字流程平台体现出了赛道领先的技术架构能力和敏捷高效的产品研发能力;团队配置完整,具备深刻的行业Know-How和扎根中国积累多年的超大型客户服务经验。我们相信熵评科技在此赛道能够快速建立落地优势和客户口碑。企业服务赛道是朗玛峰创投布局的重点,已投出包括奇安信、安恒信息、同辉信息、云创数据、第四范式、云智慧等知名案例。我们也将在多维度全力支持熵评科技的快速发展。
本轮融资完成后,熵评科技将进一步扩充研发团队,进一步完善和丰满ProXVerse平台,构建成为企业数字化运营DigitalOps的基座型平台,同时深耕行业、场景,不断提升标杆客户的产品效果。
0126
武汉睿健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睿健医药”)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长江证券创新领投,金沙江联合资本润璞医疗基金等老股东跟投。华宇测速融资将主要用于推动睿健医药面向帕金森病的在研管线NouvNeu001临床一期工作的开展,并同时支持公司后续在研管线NS001在中 美新药临床研究(IND)双申报。
睿健医药成立于2016年,是全球首家专注于高效化学小分子诱导功能细胞再生的高科技制药公司。围绕细胞命运调控机制研究及转化,华宇登录睿健医药已搭建了以小分子化学诱导为基础的细胞药物研发技术平台,并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专利布局,着重面向特定退行、损伤性疾病,肿瘤以及代谢系统疾病开发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型(off-the-shelf)细胞药物。
金沙江联合资本润璞医疗基金主管合伙人汪晓燕博士表示:“在细胞治疗领域,转分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睿健医药从源头开发转分化方案,并且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化学诱导体系,而且独创了基于发育生物学MHC抑制的方法,体现出睿健医药原创精神以及战略的前瞻性”。
0120
1月20日消息,浙江欧凯(OKAI)今日宣布已完成近亿元⼈⺠币首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资本旗下中金汇融基金领投,普华资本、物产中⼤等多家知名机构跟投,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OKAI是国内科技领域的“隐形冠军”之一,深耕全球微出行领域多年,为公用交通、乘用车之外的城市次级交通提供多种绿色、低碳的产品和解决方案。
OKAI成立于2011年6月,是一家以工业设计和前沿科技驱动的智能科技公司,核心产品为e-scooter、e-bike等智能电动中短途出行工具,通过共享端、 华宇平台登陆消费端双驱动,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多场景智能出行解决方案。
OKAI创始人&CEO卢江涛认为,在Z世代崛起和“碳中和”的推动下,未来的生活将会加速繁荣,微出行的需求将进一步上升,OKAI将提前布局新时代消费群体的出行选择,持续聚焦“生活新潮行”、“场景新体验”及“微移动革命”,以尖端技术创新成就大国自信“双碳”战略目标下的民族智造典范,丰富未来出行的多元化场景需求。
对于本次融资,卢江涛表示:“本轮融资感谢各大知名投资机构的高度认可与支持,OKAI始终致力成为国际领先的智能科技公司,为用户提供丰富有趣的智能电动出行产品。OKAI坚持充分挖掘数字技术的赋能价值,探索5G时代下智慧数字技术的有效融合,持续关注Z世代消费增长的新趋势,打造出文化认同的社交出行场景,将创新和态度融入城市出行领域,为用户带来全新的出行场景体验。”
中金资本旗下中金汇融基金董事总经理蒋兴权表示:“全球疫情与碳中和背景下,引发微出行场景的扩容与创新,中金坚定地看好这一领域从产品到运营层面的长期增长。OKAI作为具有10年以上商用电动滑板车ODM领域积累的头部玩家,在研发、生产、设计等方面建立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广泛受到海内外头部客户的认可,近年来实现了业绩的快速增长。中金非常愿意陪同OKAI一起,不断推动产品革新、场景革新与技术革新,继续扩大领先优势,成为全球范围内微出行领域的领航者。”
普华资本董事总经理王红雯表示:“在全球范围内,两轮车是天然的大市场,智能化则给了新进入者实现对传统电动两轮车企业弯道超车的机会。对于长期服务海外共享出行市场的OKAI而言,其电动两轮车在智能化、安全性方面都具备相当高的水平,我们相信随着国内外市场的不断发展,OKAI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OKAI产品不仅具有娱乐和出行双重属性,且环保、便捷,其科技感、智能化十足的产品将越来越成为年轻人新出行的首选。”
物产中大投资总经理周平平表示:“低碳正成为未来产业生存与变革的新基因,也是物产中大投资公司重点关注的方向。OKAI作为专注解决人们出行最后‘一公里’的电动滑板车企业,华宇开户在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同时,也让企业发展与民生促进相融互促。投资这样的企业,可以说是顺势而为。祝贺OKAI获得更多优质机构的加持,我们坚定看好OKAI在电动滑板车市场持续扩大优势,也期待能一起互相成就,成己为人,成人达己。”
光源资本副总裁权博表示:“出海一直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领域,很荣幸能服务OKAI这样优秀的科技制造出海企业。OKAI深耕电动滑板车领域十余年,产品实力广受国际一线客户高度认可,已奠定全球市场领先地位。而在疫情和碳中和背景下,次级交通市场迎来进一步爆发,我们看好OKAI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背靠中国产业链的强势地位,进一步扩大领先身位。期待未来OKAI在智能化提升、潮酷文化生态打造、全球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突破,继续引领绿色出行时代潮流。光源持续看好OKAI的发展并将长期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