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会员开户“  下的文章

华宇平台官网_亿药科技完成千万元天使+轮融资,仙瞳资本参投

0823

投资界(ID:pedaily2012)3月15日消息,近日,开发了全球领先的基于深度学习和基因指纹的药效预测系统(DLEPS,灵素系统)的北京亿药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来自仙瞳资本的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据悉,本轮资金将用于桌面版灵素药物开发系统的开发,加速推进公司在延长寿命、代谢疾病方向的在研管线的迅速推进,完善云计算平台、创新研发实验室的建设,以及招募团队、专利布局等方面

亿药科技是一家人工智能驱动的新药研发公司,成立于2018年,创始团队来自北京大学。于2018年在北京生命科学园成立并获得英诺天使和臻云创投天使融资。核心团队孵化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司汇集了优秀的人才团队。2022年于苏州高新区设立全资子公司并获得领军人才。亿药科技上线的灵素系统试用平台用户已经破千,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2021年6月,亿药科技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生物技术》发布了自有知识产权的药效预测系统。不同于传统的由生物学家先发现疾病靶点,药化学家再进行分子设计的方案,灵素系统可以直接通过疾病标志物高效的发现治疗该疾病的小分子化合物。

亿药科技已公开发布了在减肥、降尿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等疾病方向上取得的进展。

延长寿命方向是近年来国际上最热门的赛道之一,美国、欧洲都有多家公司或者创业公司入局。亿药科技创始人谢博士是衰老研究领域的资深专家。早年发明了酵母寿命微流芯片,研究成果被Nature专文评述;他和2009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得主合作发现了脱氧核糖核酸水平在调控端粒酶失活造成的细胞衰老的重要作用;发现了小檗碱可以延长小鼠的寿命,该工作引起了社交媒体的广泛关注;发现了EGCG通过抑制乙酰转移酶延长细胞寿命和下游机制。在延长寿命的药物开发方面,目前一些未公开的数据表明其效果是国际同类候选分子的4倍以上,有广阔的商业前景。

亿药科技创始人谢正伟博士表示:仙瞳的投资团队非常认可公司进行创新管线研发的理念并给予了资金上的支持,非常感谢他们。现代新药的研发已经不是化学一个学科方面的任务,而是要从生物学源头出发,建立新靶点发现能力,而人工智能在其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方法优于传统的高通量筛选,可以揭示传统发现无法发现的重要靶点和相应的小分子。在AI制药的大背景下,AI驱动的药物设计软件平台也至关重要,我们现在已经在完成和完善的路上。

仙瞳资本管理合伙人刘牧龙先生表示,AI制药是创新药行业未来发展方向,亿药科技创新性地将表达谱大数据与药物发现结合起来,利用自主开发具有深度学习能力的算法系统,针对复杂疾病,如肥胖、NASH、衰老等疾病进行药物研发,解决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以谢博士为核心的团队,具有系统生物学与人工智能算法复合背景,我们期待亿药在他们的努力下快速发展,为国内创新药做出贡献。

华宇平台登陆_中博瑞康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远翼投资领投

0823

投资界(ID:pedaily2012)3月15日消息,近日,中博瑞康(北京)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博瑞康”)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远翼投资领投,老股东创新工场持续加码。

本轮融资将用于扩建全新的研发设计研究院(含研发中心、 设计中心、测试中心、数据中心、客户服务中心、售后服务中心)及扩充研发管线,进一步建设完善上海生产基地的全自动设备、GMP级别一次性耗材,GMP及临床检验级别液体生产产能管理,扩充现有产品的技术服务以及多种细胞与基因药物研发企业的定制工具开发与定制服务开发, 开展多元市场推广, 以满足近期急速增长的细胞与基因药物的多管线差异化原创产品开发和药物加速申报及产能有序扩张对智能自动化系列一次性工具的要求,满足多种GMP级别细胞制备广大市场需求。

中博瑞康多年来持续专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的国产工具研究和开发,是能够提供细胞制备工具整体解决方案的头部国产品牌企业。基于创始团队对CGT行业的研发、 生产及服务的深入了解,中博瑞康致力于协助客户实现细胞制备产业化的“连续性、封闭性、一次性、一致性、可放大、自动化、模块化、医疗器械化”,全力推动国产替代。公司已经推出细胞制备工具家族系列化产品,覆盖细胞自动分离、培养、洗涤、程序化分装、冻存以及复苏。同时针对不同客户不同管线的特殊要求,提供各流程GMP模块化拼接, 实现快速,高效和差异化的各种GMP级别细胞标准化制备。

中博瑞康创始人魏东兵曾在医疗器械领域著名世界500强企业深耕13年,后接任美天旎中国区负责人,在自动智能设备和一次性耗材,尤其是多品项多学科细胞与基因药物开发应用场景及产业化领域有丰富经验。魏东兵在多年前创立了中博瑞康品牌,并于2021年整合为“中博瑞康(北京)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将中博瑞康团队建设成为国内具有领先优势的兼具对细胞制备工具需求深入洞察、兼具卓越的商业化能力,兼具一线外企研发、生产管理经验的高端人才聚集的管理团队。

远翼投资医疗大健康负责人高颖表示:远翼对生物医疗领域持续看好,细胞与基因治疗是肿瘤治疗的新范式,将为重大疾病和罕见病患者带来巨大的临床获益。国内细胞疗法企业将迎来生产转化和工艺落地的需求爆发期。中博团队长期专注于细胞制备工具研发,并坚持持续创新,我们期待中博团队推动细胞制备体系的国产化进程,给行业带来更多赋能和提升。

创新工场肖海表示:创新工场天使轮投资中博瑞康以后,我们很高兴看到公司持续高速发展,率先完成自有产能的建设,接到了国内外一流细胞和基因治疗创新药企和CDMO的订单,并在去年12月开始批量交付。以魏总为核心的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执行力强,非常符合国内生命科学行业的发展现状。我们相信中博瑞康会随着细胞和基因治疗行业一起腾飞,非常欢迎远翼一起来参与公司的发展,帮助公司成长为国内细胞和基因治疗工具行业的领导者。

华宇平台官网_净利润暴跌八成 ,小牛电动开不动了

0818

8月15日,小牛电动在“打预防针”近一个月之后,终于发布了不太理想的2022年二季报。

数据显示,2022年二季度小牛电动实现营收8.276亿元,同比下滑12.4%;毛利率为20.3%,去年同期为22.7%;净利润为144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利润为9180万元,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84.3%。

而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non-GAAP)计算,小牛电动*季度调整后的净利润为3120万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1.040亿元,调整后净利润下降超过70%。受财报影响,8月15日当天小牛电动股价收跌6.71%,股价仅为6.8美元,较年内高点暴跌近60%,资本市场对其表现的不满意可想而知。

要知道,这已经是小牛电动连续第三个季度交出了惨淡的成绩单:2021年第四季度的净利润为4764.67万元,同比下降18.21%;2022年*季度净亏损2957.63万元,同比扩大450.4%。

事实上,这样的财报成绩放在任何一个企业身上都是“惨不忍睹”的,小牛电动的董事会或许对此也心知肚明,在财报发布之后的官方宣传中便着力将海外市场的增长作为亮点,并认为这可能会带动小牛电动全年业绩的上涨。

根据财报数据,小牛电动海外销量攀升至28558辆,同比增长309.1%,其中,电动滑板车销量超过20000辆,创下历史新高。

但这真的能救回小牛电动的市场吗?

1

海外与国内

根据小牛电动对财报中海外亮点的解析,认为小牛以“微出行”路线为代表的电动滑板车产品表现依然强劲。

目前,小牛电动的滑板车产品在亚马逊7月的Prime Day上实现了300万美金的销售表现,分别在德国、法国、加拿大的Prime Day榜单*,在美国、西班牙排名*,意大利排名第三。

除了在美国迈阿密的新店开门之外,小牛的电动滑板车产品预计在今年三季度进入澳大利亚,其助力自行车BQi系列也向海外市场进行交付。因此,小牛电动认为自己的海外版图拓展在提速,市场增量空间正在被挖掘,有望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但实际上,小牛电动在海外销售的主体并不是在国内卖的电动自行车,而是电动滑板车,这是一个细分品类。而且从严格意义上说,小牛电动在海外市场的拓展并不是由于产品力的强大造成的,更多的还是由于售价的降低。

从最新二季报发布的数据中明确可看到,小牛电动在海外市场*季度销售额增加了153.8%,但其单位售价却下降了38%。

这种数据表现,实际上让小牛电动所谓“利用科技和产品力拓展海外市场”的说法,显得有些单薄。

另外,此次小牛电动一直大谈特谈的“海外市场销售的产品”只是电动滑板车,这与国内主推的两轮电动自行车属于不同的细分市场,设计中相应的元素也不太相同,技术上有共通的部分,但不同的部分更大。

这就意味着小牛电动未来如果想主推海外市场,就必须在发展现有的国内市场两轮电动自行车产品线的同时,还要加大在两轮电动滑板车领域的研发。

但在2022年*季度财报中,小牛电动的研发费用仅在4450万元,这其中还要刨掉700万元的股份制薪酬以及增加的股份制补偿费用270万元,实际上小牛电动能用在科研领域的经费差不多就在3400万元左右。

这些研发经费分摊到两个大品类上面,恐怕每个品类的研发费用会进一步减少。

而这也产生了一个矛盾:小牛电动主打个性化和小众市场,希望能通过科技、品牌和设计的加持,实现单价和销量逐渐提升;但其目前不得不把研发的力量转移到海外市场所需的电动滑板车上来,其原本自持着国内市场的科研力必然会下降,最终的产品让年轻消费者接受的可能性也可能下降。

这也就跟小牛电动上半年产品在市场“叫好不叫座”有了一些深层次的联系。

另外,就是这样的设定恰恰把小牛电动的市场限定成了一个特别小众的区域,也让其市场的增量显得并不清晰。

2

提价与库存

「子弹财观」注意到,小牛电动在最新的二季报宣发时还着重提及其单价的上涨带来单位毛利润的增加。

相关报道显示,小牛电动今年“618”战绩再创新高,凭借多款热销车型及“线上付款、门店提车”O2O创新服务,实现全渠道销售收入3.4亿元;公司二季度平均单车收入和毛利率进一步提升。

小牛电动首席执行官李彦在评价二季报时表示,在中国市场小牛电动的销售受到了严重打击,产品开发也受到了Covid-19封锁的干扰,“但由于4月1日起零售销售价格上调和产品结构改善,我们平均销售价格(ASP)和毛利率均有所上升,这为我们完成年度任务提供了保证。”

实际上,从财报数据能看出,2022年*季度,小牛电动共售出20.89万辆电动两轮车,和去年同期的25.3万辆相比下滑了17.4%,而小牛两轮电动自行车的单价则上涨了7.5%。从市场层面的体验显示,很多小牛电动的热门车型,实际涨价或超过10%。

另外,综合一季报和二季报的数据可以得出,今年上半年小牛电动共销售37.25万辆两轮电动车,同比下降了7.5%;其中国内销售32.9万辆,同比下降了15.7%,海外销售4.3万辆,同比增长了261%。

对于国内销量的大幅下降,小牛电动在公告中解释主要是由于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因新冠肺炎疫情封锁导致零售下降和物流受限,上述一线城市的销量通常占该公司国内总销售量的35%-55%。

但我们从相应的库存信息可以看到,产品价格提升之后,小牛电动车库存增长速度超乎以往。

2022年二季报显示,截止到2022年6月30日这半年里,小牛电动的库存是4.72亿元左右,而年初这个数字差不多是在2.7亿元,增长近50%。一季报时库存是3.459亿元,二季度库存增加了1.26亿元,增加比例36.46%。与去年同期相比,库存增加超过123%。

“小牛电动是4月1号正式调价的,现在库存的暴增固然有上海、北京等主要城市因疫情停摆的影响,更重要的其实是其价格的提升,带来消费者选择上的转移。”某消费基金分析师陈彦对「子弹财观」表示,“实际上对各家电动车企业来说,网络销售早已变成主要的渠道,从其他几家公布的数据能看出,网络销售在疫情期间给予企业的扶持力度是超乎想象的。”

在他看来,作为面向年轻人的电动车品牌,小牛电动没理由不加大幅度利用互联网渠道进行销售,“严格意义上说,年轻人已经接受在互联网上购买各种消费品甚至大件消费品,所以小牛电动完全把库存的增长和销量的下跌推到疫情身上并不合适。”

他进一步表示,目前两轮电动自行车行业都受到疫情的影响,按小牛电动的说法大家的销量和利润都应该下跌,但其他几个主要玩家的表现却并不是这样。

7月13日,爱玛科技发布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1-6月盈利约6.9亿元,同比上年增120%左右。*天雅迪控股也发布预告,表明公司上半年的纯利同比增加不少于约50%。

从财报数据的对比中,我们可得知小牛、雅迪和爱玛三者之间的差距。2021年,小牛电动的两轮电动车总销量为103.79万辆,同比增长72.5%,销量*突破100万辆。同期,雅迪控股共售出1390万辆电动两轮车,其中包括610万辆电动踏板车及约770万辆电动自行车,较2020年度增幅为28.3%;爱玛则完成867万辆的销售。

而这两家的产品平均单价大概都在1500~1800元之间,对此陈彦表示,“实际上,我觉得4月1号之后小牛不断提升价格,可能才是它现在销量腰斩的一个重要原因。”

3

玩具与工具

小牛电动在公告中披露,该公司是全球*的城市智能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从事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性能电动摩托车、轻便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和电动踏板车,可满足用户的不同出行需求。

但从「子弹财观」的观察来看,把小牛最初打造的产品和现在发布的新品进行对比,发现其如今的设计更偏向于追求独特、高端化和小众化,为此小牛开始不断扩圈,希望利用类似像游戏设备玩家的群体效应,助力自己产品的拓展。

比如小牛与雷蛇的合作,其最新的两款车NIU x RAZER SQi玩家限量款车型及NIU x RAZER NQiGT玩家限量款车型,不光内置雷蛇的经典元素,而且将雷蛇在鼠标键盘上的一些*也设计于其中。这或许是小牛提升单价的底气,也是其认为能提高年轻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基础。

“这种跨界合作虽然被包装成了新消费的理念,但基本上还是市场营销的内容和经济学的相应规律。”陈彦对「子弹财观」表示,小牛这种试图通过激发年轻人个性的方式来获取收入的行为,不是不可行,而是需要看市场的氛围和消费的能力集中区间。

在他看来,以往小牛发布的产品都具有现代元素,可以引起很多年轻人的关注,然而现在小牛新产品的吸睛效应却逐渐退化,或者说光环逐渐丧失,“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年轻人的消费观发生了基本的变化。”

在今年上半年反复的疫情,让很多年轻人意识到消费是生活的基石,要把握良好理性的消费观,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有序和便利。

叠加目前年轻人就业和收入均不太理想的状况,年轻人在购买两轮电动车上已经逐渐回归交通工具的本性,而不是追求个性化,已经从“买个玩具”回归到“买个工具”的消费理念上。

陈彦认为,这才是小牛电动上半年收入不合预期,但雅迪和爱玛则利润爆增的主要原因。“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购买电动车的人群跟其他有一定消费能力的人群,其实有着截然不同的市场分割,这些将电动车作为交通工具的人群,他们更希望用最合理的价格购买相应的产品。”陈彦分析道。

在他看来,小牛电动的目标客户更多是集中在那些电动车玩家的身上,这些人应该将电动车作为自己的*辆车,或者是以交通工具的个性化来凸显自身的个性。

现在由于市场的不确定和收入降低,这些人也逐渐变得更务实,这种以娱乐自身为核心的消费就降低了,这也是小牛电动*季度财报收入部分降低过快的一个真正原因。

事实上,市场的动向有时候跟经济的走势紧密相关,在经济预期不好时,务实消费会成为市场的主流,而只有经济过热发展才会让个性化成为市场发展的风向标。

所以,小牛如果想维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就必须调整自己的经营策略,想办法在保证个性化和科技含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推出平价两轮电动车才有可能抢到不错的市场份额,否则恐怕市场空间愈加局限。

有时候,企业的打法变化不是目的,但不变一定会有问题。

华宇登录_视频网站,不再是好生意

0817

曾几何时,中国互联网公司流传两个重要文件,一个是谷歌 OKR,另一个是《奈飞文化手册》。

2009 年,当《奈飞文化手册》的「母本」PPT 上传到网络,被下载 1500 万次成为热门现象时,Netflix 已经有超过 10 万部 DVD 可供观赏,平台订阅用户达到 1000 万,成为美国*流媒体平台。

2018 年,《奈飞文化手册》推出中文版时,Netflix 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流媒体大佬,股价 10 年暴涨 60 倍,市值突破千亿美元。

当时,所有视频平台和流媒体服务商,都只想干一件事——复制 Netflix 的成功。

当然,就连 Netflix 的创始人里德·哈斯廷也想不到,4 年之后,公司会在市值突破 3000 亿美元大关之后,又在半年内蒸发 2000 亿美元,一夜跌回解放前。

7 月,在最新一季财报里,Netflix 公布了自创业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用户流失,付费订户减少 97 万,也是 Netflix 自创业以来,连续两个季度订户负增长。

「增长就是一切」,即便对于 Netflix 这样创业 20 多年的流媒体巨擎来说也是一样,一旦增长放缓,投资者马上用脚投票,暴跌的股价就是证明。

另一方面,苹果、亚马逊和谷歌以「人傻钱多」的气势杀入内容赛道,不考虑投入产出比的「生态打法」,也给昔日的流媒体巨头带来山大压力。

即便新一季的《爱·死亡·机器人》和《怪奇物语》依然是现象级作品,但 Netflix 的败退依然清晰可见。

Netflix 的衰退,标志着「流媒体」不再是一门好生意,它的好时代,已经日薄西山。

01

Netflix 的大手术

订阅用户是 Netflix 的生命线。

Netflix 这门生意简单得有点单纯:用户每个月付钱看剧,订户数乘以单价,就是 Netflix 的全部收入来源。

自创业以来,Netflix 的单季度订户数量一直保持着增长,而进入 2022 年,连续两个季度,Netflix 都遭遇了订户流失。一季度流失 20 万,二季度 97 万。

其中一季度用户流失的主要原因是俄乌战争,Netflix 关闭了在俄罗斯的服务,导致 70 万订户归零。至于二季度,*的出血点在北美,减少了 130 万订户,欧洲、中东、非洲地区的订户也减少了 76 万,靠亚太地区 100 万的增长,才勉强挽回一点损失。

Netflix 在全球有 2.2 亿订户,真正的难题并不在于这一两百万的增减。挡住 Netflix 增长的天花板,其实是「用户行为」。

目前 Netflix 提供三种付费方案:基础、标准和*,价格分别为 8.99、13.99 和 17.99 美元。级别越高,视频清晰度越高,且*方案允许用户在 4 台设备上同时观看,也就是说,4 人一起拼一个「*车」,不仅有更好的观看体验,分摊下来的价格反而更低。

这是全球各地用户使用 Netflix 的常态,也是 Netflix 过去 10 年公开的「增长秘技」。拼车机制的存在,给 Netflix 提供了天然的传播势能:用户在找人拼车的同时,也是在帮忙拉新。

但这给 Netflix 的增长带来了隐患。一个账号可以在 4 块屏幕上同时观看,而很多时候,一块屏幕前坐着的,还不只一个人。靠分享密码拼车,一个 Netflix 账户甚至可以覆盖 4 个家庭,十几个人。

目前,Netflix 在北美有约 7500 万订户。这个数字其实早在 2018 年就达到了 6500 万,至今 4 年,增长一直乏力,难以突破。背后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按平均每个账户覆盖 4 个观众,7500 万订户足够覆盖 3 亿人,而美国和加拿大的总人口还不到 3.7 亿。Netflix 在北美的渗透率,早已接近饱和。

这个问题至少 5 年前就存在,只不过在国际化高歌猛进的大背景下,北美的饱和,被新兴市场的增长所掩盖。现在发达国家的增长停滞,甚至衰退,新兴市场的增长也开始减速,Netflix 才终于急了。

同样是在 7 月的财报会上,Netflix 直面了「密码共享」的问题,掀开底牌,准备拿用户开刀。

Netflix 正在拉美地区测试一种方法,通过检测 IP 地址、设备 ID 和账户活动情况,识别账户的登陆地点,分析同一家庭账户下的不同用户,是否真的「同住一个屋檐下」,进而限制「异地登陆」,打压用户间分享密码的拼车行为。

这套机制很复杂,距离全面落地也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可以确定的是,它的最终目标还是提升付费率:那些偶尔找朋友借个 Netflix 账号看某一部剧的用户,也必须交钱。

但事情并非逼人交钱这么简单:过去 10 年,Netflix 用户已经养成了分享密码的习惯,要改掉这种习惯,无异于对产品进行一次「器官移植」级别的大手术。被限制的「拼车」用户,到底是选择乖乖交钱,还是就此离开,仍是一个未知数。

而且,Netflix 每每有剧大火,都依赖于观众口口相传的病毒传播,很多人都是怀着「害怕错过社交谈资」的心态,去追看某一部热门剧。可以说,Netflix 从诞生的*天起,就希望用户「多看」,至于分享密码,也是过程中关键的一环。

2017 年,Netflix 官方推特曾发推说,「爱就是分享你的密码」(Love is sharing a password)。

现在,一切已成往事,Netflix 自我改造的手术刀已经切下,过去两个季度的失血,只是一个开始。

02

巨头来了

在流媒体战场上,与 Netflix 困境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两家财大气粗的巨头。

7 月下旬,据纽约时报报道,苹果和亚马逊,正在与美国*体育赛事联盟谈判,希望买下体育比赛的转播权,谈判的对象包括 NFL(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和 F1 方程式赛车。

科技巨头的杀入,直接抬高了转播权的价格水位。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和亚马逊都参与了一场针对 NFL 周日常规赛转播权的竞标,最终的成交价可能会落在每年 25-30 亿美元。

在此之前,AT&T 旗下的网络电视平台 DirecTV 拿下这份合同的价格仅为 15 亿美元。相当于苹果和亚马逊杀入后,价码直接翻倍。

而 DirecTV 放弃这份合同的原因,是「赚不到钱」。即便以 15 亿美元的价格拿下合同,DirecTV 每年也会在这个项目上亏损约 5 亿美元,因为对应的付费用户规模只有 200 万而已。所以这一次,DirecTV 直接放弃了投标,竞标者变成了苹果、亚马逊和迪士尼。而且谷歌对这件事也充满兴趣,正尝试通过 YouTube,参与后续 NFL 其他转播权的竞标。

此前,体育内容,特别是实况体育内容,被视为流媒体领域「不值得投资」的典型。特别是 Netflix,很早就公开对外表示过,对体育、新闻内容不感兴趣。因为这部分内容用户「只看一遍」,无法形成长尾效应,成为平台上长期的内容资产。买一年转播权,如果在当年无法把钱赚回来,那这个亏损就几乎无法挽回了。这也是 DirecTV 放弃这份合同的原因。

但苹果和亚马逊的逻辑不一样。

苹果一年的收入、利润,公司现金储备,都在千亿级别。对它来说,即便是 NFL 几十亿美元的天价合约,买过来,也只不过是给自己的「内容城堡」多垒上一块砖而已。在此之前,苹果已经买下了 MLB 周五夜赛、以及美国足球联盟的转播权,前者的价格是 8500 万美元一年,后者是 10 年 25 亿。

其中 MLB 的棒球节目已于今年 6 月正式上线。令人惊讶的是,苹果甚至没有将这个节目和 TV+ 付费订阅捆绑在一起,而是直接限时免费提供给用户。

对任何一家传统媒体公司来说,这个做法都难以想象。此前 DirecTV 针对 NFL 比赛的收费标准是 294 美元一年。但对业务布局足够广阔的苹果来说,事情就没那么复杂,一句「培养用户粘性」就足够概括。

在 Apple TV+ 棒球专题页的底部,用户可以探索与棒球相关的新闻、音乐、体育评论播客,以及书籍,间接带动了 Apple Music 等四条业务线。这就是为什么,苹果不需要过分纠结单个项目的盈亏。

至于亚马逊和谷歌,他们或许和苹果有着不同的逻辑,但这些巨头买内容的前提是一样的:买内容的资金,来自于其他业务的供血,有一套完全不同的 ROI(投资回报率)评估方式。

迪士尼前董事长 Bob Iger 在评价科技巨头买内容的逻辑时就说:「(传统媒体公司)很难和那些有一套完全不同财务规则的对手竞争。」

除了棒球橄榄球,科技巨头还在同时接触一系列职业体育联盟,包括赛车、篮球、曲棍球、冰球……价码也集体水涨船高。据纽约时报报道,亚马逊在美国 F1 方程式转播权的竞标中虽然输给了迪士尼旗下的 ESPN 电视台,但合同的价格相比之前,已经抬高了 15 倍。

战局或许才刚刚打响,但未来的道路已经显现:科技巨头靠着钞能力,完全有能力买下整个影视界+体育界,但传统的媒体分发渠道,却永远无法攻破科技巨头的护城河。

而对 Netflix 这种单纯的流媒体平台来说,外部环境正变得令人窒息。它没有苹果、亚马逊那么丰富的业务供血,也没有传统媒体公司,比如迪士尼,那么深刻的行业积累。

以往市场认为,Netflix 是好莱坞和科技的结合。有一种主流观点认为,Netflix 通过挖掘用户数据,形成一套投资内容的方法论,会是它的技术护城河。但实际上,在巨头的坚船利炮,动辄溢价 10 倍买内容的「钞能力」面前,Netflix 比想象中要脆弱得多。

面对白热化的竞争,Netflix 依然能产出爆款,比如最新一季的《爱·死亡·机器人》和《怪奇物语》都收获了不少好评,也很大程度上带动了用户热情。但如何应对外部越来越大的压力,突破困局,Netflix 始终没有给出一个答案。

03

黄金时代的终结

过去 10 年,流媒体服务,连带着「订阅制」这种服务模式,被一步步推上神坛。而 Netflix,则是皇冠上最亮的明珠。

「订阅制」的初衷很美妙。用一个统一的月费,把一切内容都开放给你,减少选择成本,让注意力回归内容本身。对当年那些花 10 美元买一张 CD、30 美元买一张 DVD 的用户来说,每个月花 10 美元就可以听一切、看一切,听起来*得有些过分。

在这 10 年里,增长成了*的主旋律。互联网的用户基本盘在增长,每个流媒体服务的用户量在增长,收入当然也在增长。

这一背景下,为了增长,一切都是值得的:比如为一部剧疯狂投流量直到出圈,尽全力买下最多的奥斯卡夺冠大热,只为上一次新闻头条;又比如,在付费方式设计上留下明显「漏洞」,鼓励用户订购最贵的*方案然后分享密码,直到这种模式变成了限制增长的天花板。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新讨论 Netflix 的市场潜力,并调低预期。此前 Netflix 经常对外宣传的一个数字是 10 亿订户。但现在,有投资分析师向纽约时报透露,当下投资机构对 Netflix 市场潜力的评估,已经降到了 4 亿左右的水平。

近几年,Netflix 已经在削减预算:类似《纸牌屋》、《超感猎杀》、《怪奇物语》这样的大制作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更便宜的综艺真人秀。到好莱坞之外投资也成了一剂良药——韩国、日本的内容都要便宜很多,而且也有成为爆款的潜力。

如果没有《鱿鱼游戏》的成功,此刻 Netflix 的处境只会更艰难。

除了削减预算,Netflix 还准备为平台引入广告,扩大收入的同时,也为观众提供相对更廉价的一档套餐。在此之前,包括 Hulu 在内的多个流媒体平台都有「广告+廉价套餐」的选项,但 Netflix 一直坚持不上广告,因为「窝在沙发上一口气看一整季电视剧」曾是 Netflix 的核心体验之一,广告会打断这种体验。但时代不同了,Netflix 也在动摇自己服务的根基。

削减预算的公司不止 Netflix 一家,整个行业都在「节衣缩食」。彭博社曾援引一位娱乐行业经纪人的话:「像喝醉了一样乱花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当然,科技巨头例外,像苹果,从一开始就不靠收订阅费赚钱。行业整体萧条的背景下,苹果在科技领域的投资少了,反而有了更多钱来投内容。

流媒体的黄金时代已经落幕。不只是 Netflix 陷入困境,几乎所有纯粹的流媒体平台,甚至「订阅制」这种付费模式,都在受到质疑。

以往经常用来解释「订阅制」的一个话术是:订阅制模式,能帮助*、创作者、内容平台获得更稳定的收入,做长期投资、规划,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但现在,订阅费逐渐变成了内容平台躺在功劳簿上不思进取,乱花钱的底气,也成为了用户肩头的负担。

今天的用户,普遍订阅了过多的服务,消费不完、消化不了。这是一个内容不再稀缺的时代,用户不会「没东西看」。人们逐渐意识到,订阅过多的服务并没有什么意义,开始只愿意为真正的好内容付费。

流媒体依然是未来,只不过对 Netflix 来说,他终于要看到,在过去增长的繁荣表象之下,掩盖了多少错误。

如何纠正这些错误,将决定它能走多远。

华宇测速地址_凌意生物完成近亿元Pre-A及Pre-A+轮融资,经纬创投和红杉分别独家投资

0816

投资界(ID:pedaily2012)2月28日消息,凌意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Pre-A及Pre-A+轮融资,其中Pre-A轮由经纬创投独家投资,Pre-A+轮由红杉中国独家投资,推动公司罕见病动物模型平台完善及多款领先的基因疗法管线的临床前研发。浩悦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凌意生物成立于2021年2月,是一家拥有全球领先的罕见病动物模型功能验证平台的基因疗法领军公司,致力于源头创新,聚焦代谢、CNS、眼科等遗传性罕见病。公司拥有在基因疗法、罕见病领域国际一流的发现、开发及产业化团队,并拥有全球领先的罕见病动物模型制备与验证平台,解决罕见病研发缺乏有效动物模型的痛点。团队拥有深厚的遗传性罕见病的研发和产业化成功经验和背景,现研发管线中有多项全球领先的基因疗法项目。

凌意生物创始人林卿博士表示,非常感谢本轮投资人对凌意生物团队的肯定和支持。凌意生物将坚持以临床需求为目标,致力于源头创新,深耕基因治疗领域,努力打造一个国际领先的罕见病疾病模型平台,自主研发基因疗法产品开发,力争早日造福患者。凌意生物有望成为基因治疗的领导者,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

经纬创投投资董事孙凌皓表示,凌意生物是经纬在细胞基因治疗的又一早期布局。凭借多年的工业界临床前开发经验和自主产权的新型生产平台,林博团队已经建立了具有全球领先水平和极具差异化的产品管线。我们期待公司在未来一年迎接重要里程碑,并逐步成为罕见病基因治疗领域的领先研发平台,真正造福患者。

红杉中国董事总经理顾翠萍表示,红杉中国长期关注医药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和早期企业的成长,基因治疗的产业化是我们重点关注的方向之一,尤其在罕见病治疗中,基因治疗有望提供更有效且持久的解决方案。凌意的创始团队拥有丰富的罕见病动物模型研发经验,结合团队基因治疗的产业经验,相信可以为患者带来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我们希望能和凌意携手,共同推动全球罕见病基因治疗药物研发进程。

浩悦资本资深合伙人李逸石表示,浩悦资本很荣幸作为凌意生物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协助公司完成此次融资,凌意本次融资的顺利成功,充分说明市场对凌意团队执行力与管线优越性的肯定。凌意生物团队具有清晰的发展战略、丰富的行业经验和高效的执行能力,我们持续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前景,期待凌意生物越来越好。

华宇注册开户_小区里推销,公证处收款,万辆预售成谜,恒大「期货车」谁在买?

0811

即便被嘲讽PPT造车、纸糊造车,恒大依然没有放弃造车梦,在宣布造车4年后,恒大的*车恒驰5终于问世了。即便外界质疑这款车的设计像极了农用三轮车,但不妨碍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急忙称赞:“漂亮!真漂亮!” 

当造车的梦想终于照进现实后,重重矛盾也产生了。恒大的汽车面临被质疑减配、玩文字游戏,以及套路消费者的质疑,而恒驰号称“颠覆了传统的汽车销售模式”,更像是文字游戏。它的线下体验店既不在汽车商圈,也不在商场,而是开进了恒大业主居民区。

恒驰官网上依然写着:到2025年实现年产销超100万辆,到2035年实现年产销超500万辆,力争成为世界上规模*、实力最强的新能源汽车集团。这句话看起来颇为讽刺,因为出师不利的恒大,遭到了消费的肯定又迅速退订的境况。

实际上,1万辆优惠名额,恒大至今还没“送完”,官网也没有销量说明。*车的问世,让恒大汽车看似正在一步步走向正轨,但依然身处于迷雾般未知命运中。 

恒驰5艰难上市,小区里卖车,公证处收款,1万辆名额卖了又卖

恒大的车,终于问世了。

顶着PPT造车的风波,恒大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展现自己真正的实车,事实上,恒驰5已经经历过3遍“预演下线”,时间分别是去年11月,总裁刘永灼到访天津工厂;以及今年的1月12日,在挂出“大干三个月,天津工厂恒驰首车下线”横幅后,恒驰5首车正式下线,官宣比原定时间提前12天。

而真正把车放在展厅里的时间则又晚了一些,以北京为例,即便是距离恒大汽车天津工厂近在咫尺,这是恒大收购NEVS国能汽车,承担着生产恒大*量产车型恒驰5重任的主要工厂,展车放在展厅的时间,也基本在5、6月以后。

与其他新能源车企选择扎堆市中心进军的路线不同,恒大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路子,销售中心基本都是选在自己的地盘。

Tech星球走访了北京*的一家恒驰5销售中心,这家位于恒大华府和恒大江湾的中间展厅,远离市区,距离最近的地铁站也要6公里。而另一家还未开业的由加盟经销商开办的店,则选在了更远的北京郊区密云,原因无他,这里是另一处恒大在北京的房产项目所在地。

而其他城市的销售情况也大体相同,新一线城市杭州,最近的在售销售中心,需要驱车前往一个多小时车程的萧山店。但这并不妨碍郑州、武汉、西安、广州等多个城市的恒大楼盘也相继进行 “恒驰5路演 ”,直接将车展厅开到业主家楼下,进行强势营销。

在各家造车新势力争抢Shopping Mall,恒驰5看起来更像是意在恒大业主。毕竟,恒大在全国拥有上千个恒大社区,大约1200多万业主。业主变成车主,似乎顺理成章。

为*程度地打消消费者的购车疑虑,恒大还首创了“公证购买”政策,即恒驰5的预售订金、大定金及购车尾款,全部支付打款至天津津滨公证处进行专户监管,用户在交车时才需付车款,若用户未成功认购,预售订金将从公证处专户全额退回。

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表示,恒驰5的硬件规格很高,很有竞争力,“从目前来看恒驰大卖已成定局。”7月29日晚,恒大发布公告称,自7月6日开启预售以来,恒驰5已累计收到预售订单超3.7万台。

而在8月1日,恒驰5正式开启大定,即预售阶段交了1000元订金的小定客户,补交9000元可转为1万元的大定客户,前1万名大定客户享有1万元抵2万元的购车优惠,购车优惠后,只需16.9万元就能购买恒驰5。

王鑫早就看中了恒驰5的配置,决定连夜抢号,在2分钟左右的时间,付完了定金。但是王鑫后来在车友群里发现,8月3日,还有车主还能拿到1万抵2万的优惠,这意味着1万的订单到此时还未订完。

8月8日晚,Tech星球询问恒驰的相关销售,该销售表示,现在还能订,还有优惠。而距离大定已经开启10天,恒大目前还未公布具体的销量,有关1万单的销量成谜。

摇摆的消费者:面对减配“套路”,定了又退

首场发布会上,恒驰汽车总裁刘永灼展示了恒驰的朋友圈,“与世界最*的零部件供应商合作”,供应商名单里,有爱达克、博世、大陆、安波福、佛吉亚、宁德时代、麦格纳、法雷奥、联合电子等,并亮出了17.6万元的价格,刘永灼表示:“这个价格诚意满满。” 

的确,跻身20万内的恒驰5看起来*性价比,王鑫表示,一身*,是恒驰吸引自己的*步,但实际配置并不像发布会和宣传般豪华。

王鑫及部分车主向Tech星球反映,车还没拿到手,减配的套路就先开始了,比如,原先宣传的车顶内饰由翻毛皮变成了针织,车道居中保持从有到无,百度高精地图,NFC钥匙变成选装,超声波雷达12个,5个毫米波雷达变成前后驻车雷达各6个。

这让王鑫为冲动“盲定”产生了退订的念头,但目前,他还在犹豫中。

有用户在预售之前就一直关注恒驰汽车,陈蓬告诉Tech星球,自己是在大定之前就下了小定,根据同业的前例,一般小定用户会认为,越前期预定就会享受一些特别优惠和福利,但事实是,小定用户也仍需再补交9000元转为大定用户,和现在1万元立即成为大定用户并无不同。陈蓬感到不快,在车友里反问“那我们提前为何还要交”。

为了卖车,恒驰已经提前效仿起了车界海底捞,由于目前的销售中心有限,部分二三线城市还没有恒驰网点。一位下过定金的车主告诉Tech星球,销售经理驱车几百公里来到所在的地区,为当地的车主进行试驾。试驾后,该车主表示,“认可车的配置,是很不错的,目前这个价位也算是良心,但下定金我也鼓足了很多勇气,只能说是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恒大方面表示,目前建立北京、上海、广州、天津等15家恒驰展示体验中心、直营销售中心,首批26家授权代理门店也将在8月陆续开业。

但因为恒大集团资金链断裂所引发的信任危机,并未消散。

根据恒驰方面的说法,订单顺序预计最早于今年10月开始交付,而一个更大的背景是,今年将是国家新能源购车补贴的最后1年,如果明年没有新政策出台,届时,消费者则无补贴购车。

因此,如果恒驰如果交付得太晚,消费者则将赶不上某些地区的补贴,在近万的补贴面前,深圳的何峰则是想以亏本1000元的价格转卖自己的大定的订单。他把自己的订单截图放在二手转卖平台上,但问了的人有,成交的却没有。

还有用户觉得恒大在玩文字游戏。

为了打消消费者的疑虑,恒驰给出“15天无理由退车退款”的政策,而在大字底部,还有一行小字写道,“如果在提车后消费者想要退车,恒驰的要求是行驶公里数不能超过1500公里、车内外功能完好、未发生事故以及未办理登记证书和行驶证。”

小定用户陈玲认为,退款的条件都是由恒驰规定的,这意味着,退车门槛还是由恒驰说了算,于是陈玲选择把小定的退款退掉,不考虑购买。

冯凡一口气下定了2台大定,依照他的预判,这车的配置和性价比肯定后期会火,自己提前站好坑,到时候等价格上来了再转卖给其他没抢到名额的车主。然而事实是,转手订单已经放在二手平台上10天,而价格已经从加价2000元变成原价转售,询问的人都很少,“本想来占点便宜,现在希望不要把自己搭进去。”但冯凡已经做好了准备,如果实在转手不了,他决定提车后秒退,只做“1秒钟的恒大车主”。

而另一方面,还有车主告诉Tech星球,内部传言,恒驰可以用作债权抵押,已经有不少人开始闻风而动,提前打出,14万、13.8万收购债权车等信息,这也变相打压了车主原价购车的热情。

恒大造车赌上复活的希望:救命还是压垮的最后稻草?

恒大原本的野心并不在造车,根据《晚点 LatePost》统计数据,恒大汽车仅在 2019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间,就通过关联公司在各地拿了 1133 万平米土地。其中只有半数是工业用地:35%(403万平方米)是住宅用地,可以盖商品房出售。13.34% 是综合用地,可以建商业地产、写字楼、学校或商住两用楼。

行业人士认为,造车的游戏,意在造房。

恒大将房地产的经验复制到了造车业务中,在全国大面积购置地产,打造十大基地,并要求基地具备生产全部 14 款车型的能力。然而,庞大的基地还未建成,周边的地产项目就早已开始售卖。

2021年 8 月,住建部、央行等国家部委给房地融资设置了三道红线,负债率为81%,现金短债比为0.67的恒大三线全踩,有息负债超过 2万亿元。

目前,恒大的销售几乎已陷入停滞,主要工作还是在保交楼,7月底前公布重组方案,目前来看并没有如期而至,尽调工作还未完成,重组方案要延后。

而造车的业务似乎成为了无心插柳后的一块儿绿地,许家印曾在去年10月的一次“复工复产专题会”上宣称,10年内要将房地产的销售规模从7000多亿元压降到每年2000亿元左右,同时完成由房地产向新能源汽车的产业转型。 对现在的恒大集团来说,造车、卖车已是目前其拿得出的*的底牌,整个恒大目前可谓是“向死而生”。

但这根救命稻草似乎还无更多向好的趋势,自2018年起,恒大汽车便处于持续亏损状态,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总计亏损170亿元。而恒大2021年年报和2022年半年报还在难产中,截至2020年数据,恒大汽车已累计投入多达474亿元,其中249亿用于购买核心技术和研发投入。

事实上,这套“大卖特卖”的策略并未奏效,原本的基地并未能物尽其用,以恒大汽车广州南沙基地为例,占地 126 万平米,相当于特斯拉上海工厂的 1.5 倍,但实际上到2021年年底都未能产车,而为了盘活汽车业务,恒大汽车在去年“十一”后喊出“大干三个月”的口号,力保天津工厂恒驰首车下线。为此,恒大汽车轮番将上海和广州南沙基地的员工调往天津支援。

技术方面,恒驰5的电池来自宁德时代,而不是恒大收购的电池供应商卡耐,动力系统来自联电,而不是来自恒大与德国Hofer合资公司,此前购买的资产目前看来优势还无法体现。

而最能体现新能源下半场角逐的智能化方面,就公开资料显示,恒驰5只拥有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能力,相比之下小鹏等新势力车企已经开放了更高阶的城市道路自动辅助驾驶,与此相比,恒驰的智能化还是未知。

恒大目前还在积极搭建经销网络,官方微博上,按照恒大的目标,恒驰将筹建36个恒驰展示体验中心、1600个恒驰销售中心、3000个自建及授权维保修售后服务中心,这对于可用粮草仅剩不足百亿的恒大来说,无疑又是一笔负担。

恒驰并不是在与自己竞争,在整个新能源造车的市场里,无论是*特斯拉和比亚迪,还是“蔚小理”(蔚来、小鹏、理想汽车),还是逆袭*梯队的哪吒和零跑汽车,都在虎视眈眈地争夺市场。

而恒驰这根“造车稻草”,是能救命,还是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重量,全由消费者买单。

华宇注册_5次折戟IPO,土巴兔的家装梦碎了

0803

2015年,一则由汪涵主演的“装修就上土巴兔”的广告悄然占据了公交、地铁、电梯间的各个角落,洗脑且无处不在的宣传让土巴兔迅速走进大众视野,成为堪比清扬去屑、舒肤佳除菌的条件反射式的存在。

土巴兔疯狂营销的背后,是资本的财力支持。那一年,土巴兔获得了由红杉、经纬、58同城共同投资的2亿美元C轮融资,创下互联网家装领域单笔融资之最,估值超10亿美元,一跃而成公认的互联网家装头部品牌。

然而,这样一家独角兽企业的创始人王国彬当时不过才33岁。那时的他可能会想到,3年后,他将带领土巴兔“互联网家装*股”的宏愿冲击上市,却很难预料到上市会以失败而告终。而且更戏剧化的是,这样的失败竟还连续重演了5次。

“江湖大佬”王国彬的第三次创业

王国彬1982年生于江西抚州,农村家庭,18岁就在老家开了*家电脑培训学校,赚到了人生的*桶金。尝到了甜头的王国彬开始多元化发展,经营起了饭店、装修公司、电脑销售公司以及广告公司,23岁时便赚到了1000万,成了远近闻名的“成功人士”。

彼时,百度成功登录纳斯达克,市值近40亿美元,创下中概股之最,再度掀起了国内的互联网创业热潮。不安分的王国彬也跃跃欲试,开始入局搜索市场。可由于不懂资本市场,王国彬把之前赚来的钱都赔了进去,只得悻悻离场。不过没多久,王国彬就卷土重来了。

2008年7月,王国彬回到江西南昌注册了一家在线装修公司——土巴兔。

家装一直都是一个大市场,但行业集中度低,缺少头部企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家装的设计和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传统家装行业供给和需求两端分散,行业配置效率低。此外,装修“游击队”大行其道,市场鱼龙混杂,整个装修过程又牵扯到设计、建材、施工步骤等专业知识,外行的消费者根本难以分辨。加之装修周期长,短则3个月,时间长的可达1年之久,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摩擦和痛苦随着时间的流逝被无限放大。

可以说,一部装修的发展史夹杂着无数消费者被坑的血泪史。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这些踩过坑的家装“受害者”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在百度贴吧里大吐苦水,而这恰好被当时创业失败的王国彬注意到,也给了他第三次创业的灵感。

土巴兔成立后,迅速成长为一家在线装修平台,从最初的汇聚设计师卖装修图纸转而聚合装修公司和客户两端,更高效地匹配家装需求,并在2012年率先推出“先装修后支付”的保障服务,合格才付款,且平台可以帮忙验收。据其官网,土巴兔目前已达成入驻130多万名设计师、逾11万家装修公司,业务覆盖国内300多个城市,累计登记业主需求4100多万。

土巴兔发展壮大的同时,国内互联网家装市场规模也在持续增长。据灼识咨询《中国互联网家装行业蓝皮书》,2016至2020年,国内家装市场总规模从2万亿元增长至2.6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预计2020至2025年该增速将提升至9%。

行业前景一片大好,市场一片欣欣向荣,企业体量规模扩大,是时候寻求上市了。于是在C轮融资3年后的2018年8月,土巴兔开始冲刺IPO。

先是折戟港股。有消息称,或因其资金缺口太大,盈利模式不明,且存在6.5亿元存管资金涉无证经营支付业务;而后在2021年转战A股创业板,也不甚顺遂,连续数次因申请资料过期而被按下暂停键,直至今年7月18日土巴兔主动撤回上市申请,正式宣告其持续4年的上市之路告一段落。而土巴兔曾经*的竞争对手齐家网在2018年便已成功上市港交所,一击即中。

对此,土巴兔联合创始人王国春在微博回应称,企业的成功,是以能否为用户持续创造价值为标准,IPO只是企业发展中的一个环节。未来将等待合适的时机重启上市计划。

但是,土巴兔还有机会吗?

土巴兔难解家装行业痛点

在伯虎财经看来,互联网+的诞生,天生就带有赋能或颠覆传统行业的使命,以求化解行业积弊、解决消费者痛点。但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正完成这一使命的企业可能有,但不多。土巴兔也没能兑现“安心装修”的承诺,反而给消费者添了不少堵。

截至发稿,黑猫投诉上关于土巴兔装修的投诉有206条,已完成194条,其中关于土巴兔平台把关不严、推荐资信差的装修公司给消费者的投诉十分常见。另据天眼查数据,土巴兔共涉及500余宗司法案件,其中超过26%的司法案件系装饰装修合同纠纷。

究其原因,或与土巴兔平台管理失职,审核不严有关。据中国网财经报道,土巴兔对入驻平台的商家只审核其是否有营业执照和办公地点,有的甚至没有装修资质,装修质量和商家信誉难保证。而对于家装行业而言,互联网家装平台监管不严不仅起不到过滤效果,反而产生了更多新问题。

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住宅装饰装修委员会张仁指出,装修行业本身就存在强力监管缺失的问题,互联网平台的兴起让企业更多关注线上运营,忽视了行业本身的产业链覆盖,更多地采用层层分包制度,从而导致叠加的价格空间、质量把控不够,以及责任不清晰等问题,造成装修后各类扯皮、投诉现象增多。

除了失掉消费者的口碑,土巴兔也烧没了钱。

前文中提到,土巴兔曾在2015年拿到2亿美元的融资,并转而把钱投入到了广告营销之中,先后签下汪涵、雷佳音、佟大为等多位明星。自2015年起,土巴兔每年的广告投入均达数千万元,加上2018年上半年投入的1560万,至此总计烧了2亿元广告费,而2015年预期的2亿美元融资最终也就到账了2亿元人民币。

随之而来的是连续3年的亏损。据招股书显示,土巴兔在2015年至2017年的年内亏损分别为7.5亿元、5.6亿、11.1亿元。截至2018年上半年,土巴兔期内亏损6.3亿,累计亏损超30亿。就算此后三年土巴兔实现了扭亏为盈,净利累计也不到3亿元,难以填补历史*下来的亏空。

从收入来源看,2021年,土巴兔线上平台业务收入占比高达99.88%,包括智能订单匹配服务、增值服务、金融推介服务和广告业务。其中智能订单匹配服务也就是信息中介服务是其核心收入来源,在2021年实现业务收入4.45亿元,占总收入的68.02%。

但信息中介服务本质上是一门倒卖流量的生意,随着流量采购成本的持续增加,土巴兔的流量获客费2021年已高达2.40亿元,占到当期收入的36.66%。超三成收入用于购买流量,严重挤压了盈利空间,这样的商业模式是否可持续存疑。

而更令人汗颜的是,曾于麾下招揽多名清北人才的土巴兔,似乎正倒退成为一家家族企业。就在土巴兔*次谋求港股上市前,包括财务副总裁、营销副总裁、互联网事业部总经理、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在内的近20名高管接连离职。而王国彬在公司重要的岗位之上委任了多名亲友,如董事王国春为其胞兄,高管谢树英为其配偶。上市之际大批高管离职,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这样看来,土巴兔在实力和心理上,其实都没有做好成为一家准上市公司的准备。

互联网家装能否撑起第2家IPO?

2018年7月12日,齐家网母公司齐屹科技正式在港交所敲钟上市,一个月后,土巴兔也向港交所递交了上市申请。然而,齐家网作为“互联网家装*股”似乎并没有得到二级市场的青睐。

事实上,在香港公开发售阶段,市场只认购了335.05万股,远低于发售的2420万股,认购热情明显不足,甚至于上市当日直接破发,一路下探。如今三年多过去,齐家网的市值仅为5.42亿港元,较高峰期缩水90%。

当资本看好时,各大机构纷纷“砸钱”进场。据不完全统计,仅2015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家装行业获得融资的就有22家之多。然而,风口过后,互联网家装的施工品质和服务质量开始遭受质疑,2018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房屋装修类投诉10474件,投诉量同比翻番,优居客、一号家居网、美得你、苹果装饰等也纷纷出现经营问题,仅2018年上半年,全国倒闭的家装公司已超过100家。

此外,自疫情暴发以来,经济不稳定因素增加,消费者更趋理性。加上近年来楼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全国新房、二手房成交量低迷,同时商品房全装修政策的出台使市场上毛坯房的供给量进一步减少,家装市场增长陷入瓶颈,装修企业进一步承压。

不过家装仍然是个大市场。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到2023年家装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3.2万亿。而“哪里赚钱,哪里就有BAT”,百度、阿里、京东、字节跳动、贝壳等互联网大厂闻风而至,并接连上线了京东“家频道”、贝壳“被窝家装”、百度“装馨家”、阿里“躺平家”等互联网家装平台。

互联网巨头的入局无疑给土巴兔等“原生”平台造成了更大的发展压力,国内互联网家装行业或将在巨头的搅动下迎来新一轮的大洗牌。

写在最后

前几年互联网+模式备受追捧,但实际上很多商业模式都不过是“换汤不换药”,YY学车和蛋壳公寓的暴雷已经证实,简单用互联网思维的“连接一切”来搭建平台,只顾整合、营销而不懂行业,很难走得长远。

土巴兔没能改变家装行业的固有弊端,平台入驻商家也没能升级自身的装修质量,长此以往,未来仍有家装,但不一定有土巴兔。只有着力打造核心竞争力,切实解决消费者痛点,创造价值,才能让互联网+真正赋能传统行业,也才能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经济形势承压求稳的大环境中活下去。

华宇测速地址_派诺资本宣布完成新一期基金募集

0802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21日消息,近期,专注国内半导体显示为核心的高端制造产业投资机构派诺资本宣布完成新一期基金募集,将延续以往的投资策略,继续助力细分产业的升级迭代和国产化转型。

据介绍,在暂未获得往期基金退出回报的前提下,派诺资本新基金得到了往期基金LP的大力支持,老LP复投出资比例接近40%,充分体现了LP对派诺资本管理团队和行业赛道的信任和认可。同时,新基金的LP新增了来自国内富有家族的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派诺资本新一期基金获得了上市公司达瑞电子的战略出资,这是派诺资本连续第二年获得新上市企业的第一笔对外投资。上述上市公司投资负责人表示,选择派诺这样的精品机构,主要是看中管理团队在细分领域的专业深耕和精细化布局,除了能带来投资回报上的稳定预期,也希望能依托派诺资本的行业经验、管理和资源优势,进一步实现产业协同,推进产业与资本的有效融合,有助于公司抓住国内半导体显示行业发展的机遇,为上市公司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据了解,派诺资本是一家成立于2019年的新锐专业化产业投资机构,主要聚焦以半导体显示产业为核心的高端制造、精细化工和半导体芯片产业。管理团队成员来自相关产业、咨询公司、券商和私募基金,具备丰富的产业和基金管理经验,机构成立至今,已取得优异的投资业绩,获得了上市公司、地产企业和高净值人士等LP的高度认可。派诺资本已投资的代表性企业包括恒美光电、龙华薄膜、路维光电、思泉新材、博砚电子、欣盛半导体、德尔科技、显耀显示(JBD)、显芯科技等。

派诺资本创始合伙人陆清源表示,半导体显示行业是一个确定的、千亿级、稳定增长的市场,2020年中国面板出货量已占全球55%,预计2023年前中国将占全球面板出货量的70%。同时,伴随着国家对内循环和半导体产业的重视,以及云计算、物联网、5G、人工智能、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增长,多因素共振将助推半导体显示产业链未来5-10年的快速发展。除了近期越来越明确的政策导向,国产替代更是核心面板厂商自主选择的必然结果和市场规律。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饶毅、尹烨与益生菌

0729

饶毅炮轰尹烨第三天,益生菌“躺枪”了。

7月23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在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发布了一篇关于科普难度之高的文章,结尾处话锋一转,直指华大集团CEO、华大基因副董事长尹烨的科普内容“有相当多故意哗众取宠的内容”,很多关于生物的演讲是伪科学。

文中还引用了很多网友留言,批评尹烨“常常胡说八道”“满嘴跑火车”“满嘴学术名词,似是而非”……

以此为开端,连续5天该公众号都发的是与尹烨相关的内容,指出尹烨科普视频错误连篇、尹烨博士学位“水”、科普就是为了推广产品等等。

特别是第四天(7月26日),在网友要求提供案例、实锤呼声中,饶毅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益生菌,称“尹烨推广的益生菌,就是假药”。连带着全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例外都被归为“假药”。

事实上,饶毅和尹烨都是科普界的“红人”,同时也都是颇有争议的人物。

其中,尹烨,因为科普内容深入浅出,语言风格生动幽默很受大众欢迎。此前他参加了热播节目《圆桌派》,就新冠疫情、人类基因图谱等问题发表看法,让一贯滔滔不绝的常驻嘉宾、文化名人,*次感觉插不上嘴,也为其圈粉无数。目前,尹烨在抖音有200多万粉丝,微博粉丝也接近90万。

他的另一面,客观说,其科普视频确实“夹带私货”,存在大量推广营销的内容。

而饶毅专业背景更加过硬,他是上世纪80年代就已留美并在美国知名院校任职多年。2007年回国后,他在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任院长,此后历任北大理学部主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2019年开始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近年来,他因为屡次出手打假,实名举报了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等人论文造假,而且言辞犀利,被誉为学术界的“打假斗士”。他本人也经常针对热点话题做严肃的科普解读,很受欢迎。

不过,他举报的多涉及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大人物”,虽然最后都未能真正坐实举报内容,还是不免引起学术界震荡,这也使他成为令很多管理者、学者、专业人士头疼不已的角色。

对于二者的争论,无论是支持哪一方,本来大多数都是围观,益生菌忽然“中招”简直是无妄之灾。不过,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一快速增长的产业,可能也同样算不上无辜。

益生菌是不是假药?

从各大平台的视频看,尹烨“带货”确实非常频繁。

就在两天前,他还在抖音发布的视频中称,益生菌是“贪杯应酬好帮手”。

在视频中尹烨以酒精引起人脸红的原理引入,讲到乙醛加速代谢对人体有益。然后话锋一转,称只要一上桌,开始喝“有度数”饮料之前,就先喝上一袋(益生菌);喝上8杯、10杯以后,再来一袋。“可能和以前就不一样了”。

在更多视频中,尹烨还将华大的9款益生菌产品,分别与痛风、女性健康、排便困难、失眠等诸多困扰大众的健康问题结合起来。尽管视频很严谨,并没有直接说“药到病除”,也还是会给人吃了就会“不一样”的希望。

有网友质疑尹烨,“科学的尽头是带货?”

尹烨直接回怼:“作为华大的CEO,我有什么理由不带货?不带货就是对自家产品不自信。”

那么尹烨如此自信推荐的益生菌,真的如饶毅所说是“假药”吗?

益生菌并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类细菌,也就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公认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家梅切尼科夫。他认为,食用含有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能够促进健康、延长寿命,而其作用机理,就是乳酸菌伴随食物进入肠道,抑制了有害菌。

肠道菌群相关研究认为,肠道微生物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有害细菌占据主导地位,就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比如成年人功能性便秘、过敏性鼻炎、呼吸道感染、湿疹,甚至高血压、高血脂、阿尔茨海默病等。

不过,研究者对什么样的菌群是“正常”的肠道菌群还并没有共识,所以哪些是益生菌也并没有定论。

全球范围内认可的益生菌有400多种。中国目前还没有法规层面上的“益生菌”。在实践中,中国的国家卫生主管部门以《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的形式来规范使用,根据2021年更新版本,可用菌种也只有16种。

华大基因宣传海报上所印的植物乳酸杆菌、鼠李糖乳酸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都在其列。(注:最新更新的名单上,这三者的名称已经改为:植物乳植杆菌、副干酪乳酪杆菌和鼠李糖乳酪杆菌。)

作为药品的益生菌,属于生物制剂,按照活菌制品来管理。常见的“益生菌”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地衣芽孢杆菌等。

在中国,“益生菌”确实有药品。在国家药监局数据库,虎嗅简单以“活菌”查询,至少有33个相关药品批文。临床常用的地衣芽孢杆菌活菌胶囊(商品名:整肠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商品名:金双歧)都属此列。按照药品监管上的规定,确实都是药品,不是假药

当然,这里面并没有华大基因的“优美达”,也没有同样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上常见的益生菌产品。

实际上,很多在线上、线下畅销的益生菌,本质上都是“食品”,并不是药品。所以作为有基本常识的科技公司高管,尹烨很严谨从未直接宣称其疗效,至于有的人因为它被压成了片、装进胶囊、制成粉末,听说有改善健康问题的作用,就以为是药,那大概也只是意想不到的误会。

至于益生菌是不是真的对健康人群有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联合西部战区总医院等机构研究者在2021年发表的论文所写:虽然健康人补充益生菌,可短暂增加肠道菌群中对应菌群数量,改善免疫系统功能、大便性状和排便功能等问题,但是这种改变只是暂时的。

这也意味着,这类食品对健康人群的作用有限。至于调节血脂等方面的作用,则仍然有待研究。

而对于那些想多喝几杯又想保持健康的人来说,“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还没有定论。目前确实有动物实验认为,补充益生菌可以缓解因长期饮酒而导致的肠道菌群及功能改变,进而缓解某些疾病,但是仍然需要临床试验的进一步验证。

而且仅凭食品级的益生菌产品,能不能在酒精破坏肠道菌群的同时,通过口服立即扭转“战局”,也还需要更多研究。

饶毅到底在气什么?

“饶毅炮轰尹烨就是’吊打’。”有生物学领域学者告诉虎嗅。这也暗示了科学界对于益生菌的问题上的某种共识。

同样是科普“网红”的原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科医生、怡禾健康创始人裴洪刚也在其公众号上多次撰文批益生菌。

今年3月份的一篇文章中,裴洪刚专门提到:用益生菌治幽门螺杆菌“不靠谱”,直言“益生菌的效果是否靠谱,是要靠药监部门根据临床试验结果审批来确定的”。其实也是在指责过度宣传益生菌“药效”的行为。

即便是认可益生菌作用的医生也十分慎重。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的主任医师周伟在此前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就曾提醒:益生菌不是“万金油”,也不是补得越多越好。他指出,肠道内微生物是共同作用来维持菌群平衡的,每个人的菌群都不一样,需要有针对性地补充。

尹烨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科学问题,虽然有时为了让更多人理解而牺牲一些严谨性,但是相比大量充斥网络的伪科普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所以在饶毅炮轰尹烨之后,还是有相当部分专业人士、临床医生、科普作家、科学家是站在尹烨一边的。

而饶毅怒斥尹烨发了4次文,很多人都还没有明白他愤怒的点是什么。在饶毅公众号“饶议科学”中,有读者留言指出,华大益生菌本来就不是药,何来假药之说?

对此,作者的回复是:“科技”公司卖保健品,还要不要脸了?

这也被认为是饶毅真正的愤怒点之一。“就是尹烨一个科学工作者,不去做研究,像网红、微商一样搞营销,太丢人了!”有行业人士向虎嗅分析说。

在国际上,确实有很多发达国家没有药用的“益生菌”。“因为保健品监管要求低,只要无害并且没有虚假宣传就好。而作为药品是必须有严格设计的临床试验证据证明有效的。”前述生物领域学者向虎嗅介绍说。

尽管如此,跨国巨头仍然投入大量资金做了很多临床研究。“比如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有上百年的历史,已经发了数百篇关于益生菌菌株的研究论文。”深耕婴幼儿益生菌市场多年的爱益邦负责人戴文杰告诉虎嗅。

反观中国益生菌相关研究主要是来自院校、医院,以及部分乳制品企业的研究者主导,大多数益生菌企业还是更热衷于营销。

回顾历史,国内益生菌的概念几乎是随着“微商”、海外代购的兴起一同被炒起来,乃至泛滥的。在这个过程中,打着健康旗号,贩卖焦虑,以“亲身经历”示范的方式虚假宣传,甚至以非药品冒充药品销售的情况都时有发生。

近年来随着电商、直播等模式的兴起,类似营销方式的影响也在扩大,在监管趋严的形势下,问题被直接摆上了台面。

比如:2021年9月份,“养乐多”品牌在中国经营养乐多乳品的实体,因为宣传“益生菌防治新冠”被罚了45万元。

今年年初,某主播在直播中宣称其益生菌产品能够“抗幽”被立案查处,处于3673.32元罚款。处罚决定中提到,涉事产品是普通食品,推销时用于药品、医疗器械混淆的语言,会对受众正确理解疾病防治产生一定负面影响,有误导消费者用食品代替药品,有耽误治疗的风险。

同时由于益生菌概念模糊,标准长期缺位,添加了益生菌的产品价格动辄高出普通产品两三倍,质量却良莠不齐。

“有的产品才2块钱,也就是包装的钱。说是治疗便秘有效果,其实都是靠某些容易引起腹泻的添加剂。”戴文杰向虎嗅表示,“有些益生菌提纯不到位,里面有杂菌,可能反而对身体有害。”

他进一步介绍说,现在食品类益生菌占据最主要市场份额。一款合格的益生菌产品,需要有明确的菌株号,要足够多的活菌含量,还有尽可能少的添加剂。

有些益生菌产品,使用了一些没有菌株号的劣质产品,包括很多知名药企,通过食品厂贴牌,低成本,低价格,尤其是利用电商渠道洗脑宣传,过度消耗和透支了品牌力,急功近利,造成了不良影响。

益生菌的原理是用好的细菌抑制坏的细菌。但是,如果工艺水平不够,又没有做基因测序,益生菌里混入了有害细菌,那就会适得其反,“比如粪肠球菌,有研究表明其可能会导致抗生素耐药”。

从源头追溯,益生菌的原料——不同产地菌株价格差异非常大,杜邦和科汉森进口菌株价格是国内小厂的数倍。不同菌株之间价格差异也不小,鼠李糖乳杆菌HN001这些明星菌株价格就比其他菌株要高。

菌粉的批发价格之间的差距,甚至可以相差三倍以上,因为对产品没有标准要求,很多企业为了高额利润会选择低价原料。

这既导致了成品质量差距较大,也容易使源头产业劣币驱逐良币。

“全球两个*的益生菌原料供应商美国杜邦和丹麦科汉森,在国内占据了约90%的市场份额”,戴文杰告诉虎嗅,中国益生菌产业,在真正有技术含量的源头生产领域,市场份额和竞争力都很有限。

行业快速发展之下,大多数中国益生菌企业在工艺提升和临床研究上都没有做足够的工作,现在尹烨这样的高知人士、知名科技公司高管也不去搞研究,却以“科普”之名搞营销带货。这或许也真的是饶毅如此生气的原因吧。

饶毅发难后,尹烨在其公众号中回应了四个字:“谢谢指教”。希望也是出自真心吧。

科技公司为啥卖益生菌?

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中国的益生菌、酵素等产品的市场快速崛起。市面上的益生菌产品形式多样、品牌众多,从压片糖果到固体饮料再到胶囊、咀嚼片,可谓只有想不到没有企业做不出来的。

欧睿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益生菌产品的市场规模455亿元,到2022年有望达到896亿元。

阿里健康最新数据显示,近3年益生菌平均增长超过80%,今年6月份日均搜索量增长六成。过去一年,益生菌行业商家数量同比增长了50%,商品数量同比增长了82%。

中泰证券分析师范劲松接受华商网采访的时候预估,中国的益生菌补充剂市场相比美国和日本,成长空间可以高出16倍之多。这一领域也被视为食品领域最新的风口。

就在去年A股还诞生了“益生菌*股”——科拓生物。根据招股说明书,作为益生菌原料的供应商,该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的营业收入分别达到2.84亿元、3.18亿元和3.0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7134.77万元、9191.93万元和9328.41万元。融资的目的也与扩大产能和建设研发中心相关。

此外,还有微康生物、一然生物、润盈生物,都是国内年产能超*别的菌粉企业。

与风头正盛的益生菌相比,华大基因的现状堪称挣扎。

华大基因虽然主营业务集中在精准医疗领域,覆盖生育健康、肿瘤防控、感染等多个前沿领域,疫情期间也曾借助抗疫概念大幅度提升业绩,但是随着红利退去,其营收压力重新显现。

刚刚公布的2022年上半年业绩预告显示,华大基因在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约 30亿元到33亿元,同比下降9.50%到17.72%;净利润同比下降33.70%到46.59%。

根据这一公告,为了给公司业绩稳健增长提供支撑,华大基因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出新产品是其中一项。尽管没有具体说明,但是从尹烨的科普视频看,*次挂出华大益生菌购买链接,正是在“报告期”内——2022年3月份。

除了益生菌,华大基因还推出了护肤品、香皂、面膜等一系列的日化产品。

在其背后,华大基因正在自食长期重视营销、忽视研发的恶果。从其年报看,2018年以来,该公司的研发投入都大幅低于销售投入,部分年份甚至不到销售投入的一半。

由此也衍生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前几年十分轰动的华大基因无创产前检测漏检,以及与烟草公司合作要解密“烟草基因组”等事件。这家公司也逐渐被指为“披着高科技公司外衣,行‘忽悠社会、盯着别人钱包’之实”。

疫情以前,华大基因的净利润已经连续3年负增长。加上竞争者增多、负面消息频传,华大基因正在失去投资者的信心,目前其股价相比*时期已经跌去了75%以上。同期,尹烨个人的年薪也从362万元降到了2021年的91万元。

如今的一系列操作不仅不能为其正名,反而是又踏上了一脚,令华大基因处境更加艰难。

2021年底,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已经出台了“团标”——《益生菌食品》团体标准,明年将正式执行。

“这一标准主要对活菌含量作出要求,保质期内,活菌含量必须达到50%。”戴文杰向虎嗅介绍说。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徐进曾公开解读“团标”称,摄入足够、活菌的益生菌和健康有益是益生菌产品的特征性要求,也就是说,不满足这些条件不能称之为“益生菌”。

而添加100亿单位的益生菌和检出100亿单位益生菌,不是一回事。因为在生产和运输过程中,益生菌会有30%到50%的损耗。“否则产品到消费者手里,益生菌都已经全部死了”。

益生菌市场也将逐渐结束野蛮生长的年代,华大基因要想拿它救命,恐怕要真的给出更多有含金量的解释。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新能源风口这八年,车企还在「过嘴瘾」

0729

近日,明星林志颖出车祸,把特斯拉再次推向了风口浪尖。

7月22日上午10点多,林志颖开着一辆特斯拉Model X,在台湾桃园芦竹区的一段路上,撞上了路中间的分隔岛,然后车子起火,车头烧成一堆废铁。从当时网络上流传的照片来看,似乎情况惨烈,但幸好目前父子俩伤势都不太严重。

进入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事故不断。国家应急管理部公布的2022 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共发生火灾事故640起,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数量增加 32%,日均超7例。不过,这并没有对新能源汽车销量产生多大的影响,上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走势碾压传统燃油车。

其实不止销量,在新能源车企和车主的嘴里,新能源已经全方位“碾压”燃油车。

前有李想的“理想L9是500万以内*的家用旗舰SUV”,后有何小鹏的“小鹏G9底盘操控可以媲美保时捷卡宴,整车NVH可以媲美GLS迈巴赫”,不造车只卖车的华为也信誓旦旦地喊出了“问界M7是百万以内*的SUV”。

在业内,新能源车企不拉踩燃油车,似乎都不会正经卖车了,而更让人唏嘘的是,从2014年风起至今,新能源汽车之间的争斗虽未停歇,却还是停留在嘴上,而非技术。

“吹”出来的风口

2014年,马斯克曾放话,到2020年,自动驾驶系统将变得足够先进,以至于“你真的可以上车、入睡,然后在目的地醒来”。当时,Autopilot仅仅是一款L2级自动驾驶系统,严格来说是一个辅助驾驶系统,可马斯克上嘴唇碰下嘴唇,一个足够有吸引力的故事,把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含量和高度吹上了天。

当然,新能源风起不能完全归功于马斯克。2014年,我国共推出了16项新能源汽车政策,包括免除购置税、明确新能源汽车在新增公车中所占比例、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等等,极大地助力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

这一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爆发式增长,被业界定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商业化元年,也是在2014年,乐视、拜腾、蔚来、小鹏、威马等造车新势力,雨后春笋般涌入了市场。

不管做没做成,先把牛吹出去,这是最初国内造车新势力跟马斯克学的。比如前几年,新能源车企还没交付和量产前,创始人们争相“画饼”:贾跃亭拿着发布会上的车架子,对外称乐视会成为超越苹果的公司,李斌、李想、何小鹏,多次公布交付日期,可交付日期一次次被延迟,消费者等得身心俱疲。

新能源汽车的*次口水战正是围绕交付而起。2018年,李斌宣布9月份之前要交付1万台创始版ES8,何小鹏随即在朋友圈冷嘲热讽,称“今年新造车企业没有能交付10000台的”,为此,两人打了个赌。中间李学凌也来插了一脚,声援何小鹏。

这场交锋没有谁输谁赢,蔚来、小鹏汽车以及来蹭热度的其他品牌,通过赌约,博得了舆论和资本的关注,为新能源汽车的交付之争增添了话题。

后来交付关口一过,产能和交付数据就成了次要的,因为消费者开始买单,他们最关心的是车辆性能好不好、过不过关,所以新能源车企纷纷转而吹嘘自家车辆的性能。但怎样让消费者直观感受自家车辆的性能有多好呢?自然是对比,捧一踩一,“差距”和“优越感”就有了。

细看蔚小理,何小鹏怼人最多,环顾做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几乎没有不被他怼过的,尤其是什么事件最热,他就喜欢跑出来品评两句,跟人唱反调;李斌相对温和一些,可冷不丁来了一次拉踩燃油车的经典话术—除了能闻点汽油味,油车还有什么好的地方—让网友大跌眼镜;李想本来不想与蔚来、小鹏汽车走一样的营销路子,他更喜欢讲情怀,而前段时间新车发布上,一句“500万以内*的家用SUV”,刷新了车企“吹牛”的新高度。

吹牛、碰瓷、拉踩…新能源车企的炮火对准了燃油车和特斯拉,因为尽管大佬们之间互相看不惯,可他们深知燃油车霸主和特斯拉是他们共同的两个敌人。

只是,网友们都有个疑惑,车企喜欢在数十万至上百万的数字区间中通过拉踩,寻求存在感,却极少在核心技术上宣传得如此上心。八年时间,这点似乎从未改变,也令人生疑,新能源车企“卷”营销的背后,或许是在掩盖技术上的无所作为?

“无聊”的技术内卷:造型、大屏、智能化场景…

理想L9刚刚凭借李想的一句话火了,何小鹏随即在接受采访时意有所指,称自己“坚定反对车里有很多个屏幕”。战火虽未拉开,但明眼人都闻到了硝烟的味道,不过抛开竞争不谈,何小鹏的反对确实引发了业内对新能源汽车追求大屏、多屏的质疑。

从近两年新上市的车型看,车载显示屏不仅越做越大,多屏化也成为了一种趋势。比如理想L9,不仅中控屏和副驾娱乐屏均为15.7英寸OLED屏幕,还在车顶搞了块15.7英寸的小电视,甚至在方向盘上也采用了交互屏;再比如上汽荣威,为旗下新款RX5专门开了一场智能座舱发布会,介绍了其全球首创的“27寸无界全景可滑动大屏”。

尽管有反对之声,可往车里塞更大、更多的屏幕,似乎已成为新能源汽车的一种主流,甚至奔驰、宝马等燃油车也开始跟随,相互内卷。

但屏幕做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对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技术创新有意义吗?直白来讲,几乎没有。一则,车企只是在用大屏或多屏作为冲击高端、提高溢价的手段,不仅消费者不需要,而且车企似乎也忽略了娱乐化场景带来的安全隐患;一位理想的车主表示,L9车内屏幕太多太大,只是增加了购车成本罢了”。

二则,在自动驾驶没有实现之前,这更像是车企强行提高智能化含量的噱头罢了,换句话说,这些浅层次的智能化创新,掩盖的是自动驾驶技术研发的停滞;

这些年,新能源车企之间的技术“竞赛”,似乎总停留在一些缺乏实际意义的地方,从外观到屏幕再到智能化场景,真正的技术含量寥寥,反而还总喜欢过度堆料,脱离用户需求。

以智能化场景为例,无论是多屏、VR/AR还是投影,新能源车企们都在借助这些硬件的堆叠,向消费者传达出“第三空间”的理念,告诉我们未来可以在车内实现看电影、玩游戏和看球赛等场景的娱乐。我们也看到,“蔚小理”三兄弟虽然在车内拥有几块屏幕的问题上“唇枪舌战”,可在智能座舱领域已经卷了起来。

然而一个被忽略的问题是,汽车智能化依赖算力,算力的基础在于芯片,车企们忙着布置场景,却没有向汽车芯片卷去。

我国汽车芯片市场长期依赖进口,进口率高达95%,动力系统、底盘控制和*驾驶辅助系统等关键芯片均被国外巨头垄断,恩智浦、英飞凌、瑞萨电子、德州仪器和意法半导体等全球前5家半导体制造商,占据了50%左右的市场份额。

早在燃油车蓬勃发展的时代,我国汽车产业依赖美国芯的问题就已经被意识到,可在新能源汽车打算弯道超车的当下,这个问题仍然没得到解决。蔚小理虽然宣称要着手自研芯片,目前也仅局限于边缘芯片,而非核心芯片。

普通的汽车芯片尚且如此,自动驾驶芯片还能有所指望吗?

电池技术眼花缭乱,而安全从未解决

“动力电池成本已经占到新能源汽车的40%~50%,甚至60%,那我现在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吗?”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的一个疑问,成了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中最有争议的话题。

且不说这个锅该不该甩到上游原材料的价格暴涨上,动力电池确实一直在整车成本中占据较大比例,而且这么长的时间里电池成本仍然没有降低。数据显示,传统燃油车动力总成系统成本占整车约25%,而新能源车的三电系统占整车成本达52%,电池系统成本占比*,达到整车的38%。

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其实不是车企,是宁德时代等电池供应商,可当前的动力电池技术看似“百花齐放”,实际上和车企在技术上的尴尬处境类似,雷声大,雨点小,核心的问题一个也没解决。

成本是一个,安全也是一个。从电动汽车诞生之时,人们就最为担心安全问题,可时至今日,事故越来越多发。据车质网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汽车自燃”相关投诉量增长迅速,继2020年出现同比10倍猛增后,2022年又迎来了一波上涨,仅上半年就达到了9宗。

冬天怕冻,夏天怕晒,车主们每次看到新能源汽车事故的报道后都战战兢兢。

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磷酸铁锂电池一直占据主流位置,装机占比*时达到70%,而后为了提高续航里程,高能量密度的三元锂电池渗透率迅速提升,一定程度上压制了磷酸铁锂在乘用车中的应用。但随着CTP、刀片技术的突破,提升了磷酸铁锂电池体积能量密度,近两年,磷酸铁锂电池开始回暖。

相比三元锂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在成本、安全、循环寿命方面更有优势,可兜兜转转,电池技术似乎又回到了原来的路线。磷酸铁锂电池提升了能量秘密,可低温性能差、快充能力弱、电池管理系统(BMS)控制难度大等问题,仍然困扰着电池生产厂商。

而且今年南方异常高温,新能源车主们已经不敢相信磷酸铁锂电池的稳定性了。一位购买了一台搭载了磷酸铁锂动力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的车主称,自从看到上半年有部分发生自燃事故的新能源汽车,搭载的也是以安全性着称、号称不会“失控”的磷酸铁锂电池后,他再也不敢肆无忌惮地将汽车随意停在停车场,任凭烈日暴晒。

当下,无论是电池供应商还是计划自研电池的车企,纷纷推出新型电池技术概念,麒麟电池、4680电池、刀片电池等等,这给市场和消费者带来一种错觉,似乎动力电池的诸多问题有很多解法,可能不能从概念进入应用,还需要时间验证。

新生事物的认可、发展和成熟,需要时间,所以我们理应给予新能源汽车更多的时间,可是现在的行业通病是,明明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却刻意吹捧新能源汽车。

当期待被拉得越高,可能失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