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平台登录注册“  下的文章

华宇平台登陆_2023,谁来接盘春晚红包?

0107

距离2023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晚(以下简称“央视春晚”)还有不到半个月,往年最受关注的春晚*互动合作伙伴却仍未官宣。

截至目前,主要互联网公司中,尚未与央视春晚牵手的包括拼多多、美团、滴滴、蚂蚁集团、B站、小红书等。其中,拼多多曾经因故退出,滴滴、蚂蚁尚在整改,而B站、小红书的体量偏小。考虑到体量、财力和匹配度,今年最有可能达成合作的当属美团。

但迄今为止,美团尚未披露有关消息。回想2022年央视春晚,京东作为红包赞助商,提前近一个月就开启了各种宣传预热。

互联网大公司从踊跃到观望,与春晚红包玩法的效率下滑密切相关。

从腾讯、阿里、百度到抖快、京东,互联网公司赞助春晚的目的都是为了拉新,借助这一春节全民节目触达各圈层用户,并通过红包将其引导沉淀至用户池中。然而,春晚红包已经走过8年,红包发放总规模水涨船高,玩法也是越来越复杂,实际效果却每况愈下。

与此同时,央视春晚红包的投入从8年前的5亿元,一路水涨船高到如今的15亿元。这对于当下要“降本增效”的互联网行业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营销费用。

效率下滑、费用猛增,春晚红包正在逐渐沦为鸡肋;而2023年的赞助权益迟迟未能落定,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趋势。互联网公司对于春晚红包的兴趣降低;接下来无论是否有人接棒,都很难重现当年微信、支付宝红包大战的辉煌。

(一)

互联网大公司不再把春晚红包视为必争之地,这一变化的背后,是整个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已经从拉新走向了存量经营。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口14.1亿,其中15岁以下小孩和65岁以上老人合计4.4亿,而网民已经近11亿。即便是在老年人中,手机“弹窗癌”之类的新闻屡屡引起热议,也从侧面证明移动互联网渗透率已经很高,上升空间不大。

“互联网新移民”接近枯竭,存量用户的月活规模增长也陷入了停滞。据Quest Mobile统计,中国互联网月活规模在2022年5月达到11.87亿人,两年仅增长2300万人,年复合增长率不到1%。

另一方面,春晚不再是中国人春节的*娱乐方式。尽管仍是*人气的电视节目之一,春晚的用户时长也在被短视频、直播等新娱乐形态分割。2001~2019年,春晚保持了平均30%的高收视率,但2022年降至21.93%。

腾讯视频2022央视春晚截图

除了外部环境的变化,互联网公司的创新能力下滑,具有撼动旧格局潜力的新产品、新服务越来越少。这也让春晚红包的催化剂作用缺乏用武之地。

当年的微信红包借助春晚一炮而红,不仅挖掘了移动支付+社交的潜力,提升了微信支付的使用率,而且红包产品更是融入到了此后的生活中,也成为年轻人每年春节不可缺少的拜年方式,红包封面成为了年轻人的社交货币。

然而,之后接棒的阿里、百度、京东、抖音、快手,都没有开发出可以跟微信红包相提并论的产品,而是集中在对于现有产品的拉动上。春晚红包看似玩法多样,实则大同小异,缺少微信红包那样对于社交和人性的洞察;在除夕当天的流量高峰过后,产品难以持续吸引和留住用户,导致红包营销的效果差强人意。

多重因素作用下,互联网公司对于春晚红包的热情逐渐减退。越来越多的公司意识到,春晚红包所能带来的单日*,并不足以化解互联网公司普遍面临的长期增长困境,反而会消耗掉数十亿元宝贵的资金弹药。

另一个潜在风险是,恪守边界、不做出头鸟正成为互联网公司自发的行为准则;而赞助春晚带来的万众瞩目,并不一定完全是好事。它固然可以对内提振士气、对外让品牌被更多人知晓,但也有可能在更长时间内,带来各种意料之外的挑战。

(二)

过去8年间,互联网公司赞助春晚红包的回报率持续走低,再也没能重现当年微信和支付宝的辉煌。

2015年,微信与央视春晚合作,砸了5亿元红包推出“摇一摇”红包互动项目。除夕当天,微信红包收发总量达10.1亿次。两天时间,微信支付就累计绑定2亿张银行卡。截至当年5月,微信支付用户升至3亿,占彼时微信月活跃用户的55%,一跃成为与支付宝并肩的支付巨头。

这一事件被马云在阿里内部称为“偷袭珍珠港”,并促使阿里在2016~2018年三度赞助春晚,通过“集五福”的形式大撒红包。其中,支付宝连续两年赞助春晚。有传言称,为了拿下央视春晚红包合作,支付宝的投入是微信的5倍多。

春晚红包让支付宝的用户量快速提升,但留存效果一般。比如2016年春晚,支付宝达到了2.7亿的DAU,之后迅速回落。据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数据统计,到了2016年的618,支付宝日活回落至1.1亿。2017年同样如此,春晚当晚支付宝DAU达到了3.78亿,当年618回落至1.49亿。

在用户规模的增长上,赞助春晚的回报也逐渐不明显了。2016年底,支付宝用户规模为4.5亿。到了2017年底,这一数据为5.2亿。

支付宝赞助春晚,拉新之外的另一个目的是拓展社交和生活服务。2016年,支付宝借助春晚合作收获了11亿对好友关系。然而,2017年3月,在支付宝第二次赞助春晚过后的一个月后,支付宝终于放弃了社交,回归了金融。

到了2019年,百度春晚红包升级到10亿现金,然而巨额投入并没有带来等价回报。

根据市场调研公司QuestMobile的数据,2019年除夕当晚,在央视春晚红包赞助的推动下,百度APP的DAU(日活跃用户)达到2.4亿,同比增长67.3%;但根据国金证券统计,除夕之后,百度APP的7日内新用户留存比例只有2%。

次年,快手接棒百度,也遭遇了类似窘境。央视春晚期间,快手DAU冲高至2.82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下滑明显,跌回2.5亿,与春晚之前基本持平。

2021年,抖音成为春晚*红包互动合作伙伴,上线支付功能,分出12亿元红包。然而,这次战役没能让抖音重现当年微信红包的火爆,也没能对微信支付和支付宝的地位构成实质挑战。

不过,抖音仍然借助春晚收获了一批新用户。2019年至2020年间,抖音DAU从2.5亿增长至超过4亿;2021年除夕当晚达到5.8亿。但在春节假期结束后,抖音主站日活回落至4.9~5.1亿上下;2021年9月,抖音主站的DAU约为5亿。

2022年春晚,京东拿出价值15亿元红包和商品。然而,京东的用户增长并不明显。根据京东财报,截至2021年底,京东过去一年的MAU(月活跃用户)为5.7亿;2022年前三季度,分别为5.805亿、5.808亿、5.883亿,增长几乎陷入停滞。

(三)

即便如此,谁在央视春晚发红包,依然是互联网年终焦点。目前,主要互联网公司中,尚未出手的是拼多多和美团;其中,美团似乎是更合理的选择。

美团正面临增长瓶颈。2021年第三季度至2022年第三季度,美团交易用户单季增量分别为3910万、2300万、240万、-820万、240万,过去一年多的增速并不理想。

另据QuestMobile数据,今年6月,美团DAU为0.91亿。此外,美团的主力用户是一二线城市的80、90后;在下沉市场,美团还有较大拓展空间。而央视春晚一直在低线城市和城镇农村拥有广泛忠实受众,与其合作有助于美团收获一波新用户。

不过,对于整个互联网行业来说,2023年都是要“降本增效”的一年,美团也不例外,变得精打细算。

在第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美团CEO称,“将在长期增长和短期亏损减少之间取得平衡,并在分配资源时以更大的投资回报率为导向。”而春晚红包的ROI正在下滑,或许并不匹配美团的需求。

另一个有可能拿下春晚红包的,或许是刚刚被点名为腾讯“全场希望”的微信视频号。

微信已经有过赞助春晚的经验。2022年除夕,超过1.2亿人在微信视频号“竖屏看春晚”,春晚视频号直播间点赞超过3.5亿次。

虽然视频号MAU在2022年6月达到8.13亿,高于抖音的6.8亿,但在用户时长、创作者规模、内容厚度等维度上,视频号依然与抖音差距明显。通过与长达四五个小时的春晚合作,视频号可以培养用户长时间“泡”在平台内的习惯,吸引不同层级和类型的创作者,完善内容生态。

此外,视频号正在加速商业化,目前主要集中在广告和直播电商。如果有了央视春晚红包的加持,视频号可以获得一定程度的品牌背书,从而吸引到更多行业的广告主;并让更多用户在视频号完成交易闭环,为发展直播带货提供土壤。

无论是美团还是视频号,整体来看,春晚红包可能已经走到了“深藏功与名”的时刻了。在互联网行业驶离高速公路之后,春晚红包作为一个狂飙突进时代的标签之一,也面临着悄然退场。互联网公司轮流赞助春晚红包的历史,即使今年不结束,也有可能在未来几年内画上句号。

参考资料:

《快手启示录:宿华、程一笑先后犯了什么错?》

《上春晚发10亿红包,快手这次输不起》中国新闻周刊

《36氪*|抖音调整组织架构,2021年DAU增长承压》36氪

《这届春晚C位,不玩“虚”的?》字母榜

《宏观视角,带你分析支付宝的增长之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抖音2021年一季度日活峰值约7亿,均值超6亿》亿欧网

《美团扎紧篱笆抵御寒气》虎嗅

《美团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的*挑战》新眸

《美团:核心业务遭受抖音冲击》证券市场周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官网_张一鸣放不下房地产

1229

沉寂一段时间后,抖音房地产业务又有了新动作。

据Tech星球报道,抖音旗下的自营装修业务“住好家”近日推出独立APP。这意味着,抖音已将装修业务独立出“住小帮”APP,形成一个新业务进行域外的发展。

目前,住好家主要面向北京用户,今年7月在北京开设了一家线下门店。如今,结合APP上线,以及发布招聘“工程巡检”“家装店长”等职位信息的举动,抖音显然在着手扩张该业务的规模。

自2018年幸福里成立,到如今住好家APP上线,从房产信息、房产经纪,再到装修信息、自营装修,抖音初步搭建了从选房、看房、装修决策参考再到装修施工售后全链条的服务。

其中,幸福里、住小帮是信息聚合平台,主做流量生意;小麦房产、住好家主打自营,嵌入前两者的生态中。后两者虽然目前规模不大,但与卖流量的模式相比,自营业务显然有更大的想象空间。

从创业之初的九九房,再到抖音旗下的幸福里、住小帮等业务,张一鸣始终放不下房地产这块高客单价、高利润的生意。但整体来看,抖音地产业务踩在了国内房市下行周期,过去几年相对沉寂。

但今年下半年以来,地产行业相关政策暖风频吹。尤其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之后,各城市积极响应,放松相关政策。例如,12月23日,南京宣布取消限购,购房者无需缴纳社保,只需提供半年以上的居住证明;天津调整了贷款政策,降低了公积金二套房首付。

业内人士也对地产业复苏持谨慎乐观态度。在近日一次采访中,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预测,房地产市场将在明年二季度逐步企稳回升。

虽然距离全面回暖还有一段时间,但头部企业已经开启抢人模式。近日,链家被曝在上海高价挖角经纪人。上海链家某门店经理向字母榜(ID: wujicaijing)表示,挖人确有其事。“市场可能会好转,加上美凯龙爱家倒了,所以吸纳一波人才。”该经理表示。

作为典型的周期性行业,抖音入局地产的时间较晚,没有吃到上一波红利。不过,国内地产市场本身十分庞大,且房产经纪渗透率远低于发达国家,足够的市场空间是抖音进军房地产的优势;困难则在于,房地产业务仍旧离不开线下布局,而技术驱动的抖音一直被诟病不具备线下基因。

如今,房地产正在步入又一个上行周期。这一次,抖音能抢到多大的份额?

早在2011年12月,张一鸣创立的九九房日访问量达到30万,成为中国第三大房地产信息网站。但与此同时,张一鸣辞去九九房CEO一职,找到海纳亚洲投资人王琼,说他不想再做房地产行业,希望做点别的,抓住移动互联网新浪潮。

张一鸣的新项目是今日头条。熟悉九九房和今日头条的用户会发现,后者在版面、产品逻辑和标识上,基本是在前者“房产资讯”这一应用上照猫画虎,*的区别是不再局限于地产这一垂类。

上线六年后,今日头条在2018年孕育出了自己的房产应用幸福里。离开六年的张一鸣又回到了房地产,只是这一次房地产不再是主业,而是副业。

随着体量愈发庞大,为了维持增长,抖音愈发偏爱离钱和交易更近的业务,比如货架电商、本地生活等。不论是万亿级别的房产交易市场,还是千亿规模的互联网家装市场,都满足这一条件。这促使抖音开始加大对于房地产副业的投入。

成立于2018年的幸福里是抖音切入房地产领域的刀尖。同年9月,抖音还推出了一站式家装服务平台住小帮。虽然一定程度上脱离平台独立发展,但本质上幸福里和住小帮还是围绕流量做引流生意,而掌握流量阀门的抖音当然不满足于卖水,随着两块业务的发展,抖音陆续开始试水线下自营业务。

2021年底,“幸福里收购麦田房产20%股权”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麦田房产成立于2000年,总部位于北京,是一家老牌房产中介公司,彼时外界普遍认为该笔交易将成为抖音大举进军房产经纪业务的信号,然而收购至今没有下文。

虽然收购麦田没有实质性进展,但抖音通过收购麦田旗下空壳公司获得了房产经纪牌照,并在今年9月推出线下房产中介品牌“小麦房产”,提供包括二手房买卖、新房销售等多种房地产经纪服务。

目前,小麦房产已在福州开设了多家线下门店,未来还将在兰州、佛山、厦门等地开设新门店。抖音相关负责人向字母榜表示,小麦房产是幸福里合作品牌,而据媒体报道,小麦房产没有采用自营模式,店内有独立的执牌人运营,距离“抖音大举进军线下”还有一定差距。

总体而言,抖音的房产经纪业务规模和发展水平距离头部仍有不小的差距。前述链家经理表示,关注过幸福里,但流量和关注度在上海不是特别高。

到了2021年底,抖音对外透露,拟拆分旗下房产业务平台“幸福里”独立发展,且有计划引入战投。

幸福里之所以能够独立出来,与其背后市场特殊性息息相关:房子是普通人一生*的单笔消费,客单价高、复购率低。这块生意本身就有很强的现金流和营利能力,相对应的是更大的想象空间和融资潜力;剥离出抖音后,有很大机会不依赖输血就站稳脚跟。

另一方面,抖音也在沿着房地产产业链向上下游拓展。

中商产业研究院预测,2022年我国互联网家装市场规模将达867.1亿元,抖音不会视而不见。抖音在这块业务已经拥有一定的竞争力。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住小帮行业独占率一路攀升,行业渗透率也不断提高,截至2021年8月到达59.1%。

如此优势下,抖音顺势推出自营并不奇怪。目前住好家在住小帮上排名靠前,已经成为住小帮平台服务费以外,家装业务增收的重要途径。而一旦其业务拓展到其他城市,其营收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但在围绕房的生意上,抖音没有延续一贯的“大力出奇迹”打法。

靠收购获得成型团队和业务并迅速铺开,是抖音熟悉的路数,但这套做法没有照搬到房地产上。今年才在福州落地小麦房产,与其说是自营,更像是加盟。自营装修品牌住好家更是反复在内部验证打磨近一年后,才在着手在线上线下落地推广。

抖音做房地产业务的谨慎,或许与其他玩家的屡战屡败有关。过去十几年间,想靠互联网改变房地产市场的玩家前赴后继,但大多草草收场。

早在2006年,淘宝就设立了口碑房产频道,此后又多次尝试在营销层面上切入房地产市场。2020年9月,阿里与易居共同出资成立天猫好房,天猫好房总经理卢维星放出狠话:“至少未来三年内不赚钱,所有收入100%补贴购房者。”

京东也在那年5月推出自营房产业务,CEO徐雷为其直播站台。快手同样在2020年推出“直播+卖房”模式,搭建自己的房产销售业务。

然而,这些尝试大都没能达到当初的战略目标。天猫好房成立仅7个月就被阿里卖给易居,京东也没能实现2017年喊出的“流量、线上交易双料冠军”的口号。

时至今日,20万亿市场规模的中国房地产市场,只跑出了贝壳一家互联网巨头,但贝壳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依赖链家庞大的线下门店和经纪人网络。阿里、京东等巨头纷纷折戟,或许对张一鸣和抖音的战略选择产生了不小影响。

房产销售是一门极其依赖线下的生意,网络效应并不显著,希望从线上打开局面的玩家,与其说是在做房地产,不如说是在做地产垂类门户,而这门生意老早就被张一鸣抛弃。

谨小慎微做房地产的另一大原因,是房地产市场本身处于下行周期。

幸福里成立时,国内房地产市场本身已经处在下行周期,而到了2021年,行业龙头老大贝壳也由盈转亏,多次传出裁员,作为后来者的抖音需要静待时机。

此外,抖音试水房地产,也和其他互联网公司打法有所不同。

阿里、京东入局时采取高举高打、线上线下同步推进的模式,但短时间内流量的大水漫灌,很难让用户建立对天猫好房、好房京选等品牌的心智,用户对在电商平台买房仍抱有相当大的疑虑。而地产本身低频、重线下的属性,也让电商平台很难通过购物节等形式对线下渠道造成实质性威胁。

短视频平台快手则希望通过直播破局。从2020年切入卖房业务至今,平台已经诞生了年成交过千套的头部主播。

但是,尽管快手称“已经跑通业务模式”,本质上却仍然基于粉丝对主播的信任。除去商品特殊性以外,直播卖房本质上与直播卖车、卖酒区别并不大。而想要扩大这块业务,直播更多要承担流量入口的功能,最终交易仍旧要在线下落实。

目前看来,不论是产品布局还是经营模式,抖音对房地产的布局,都更靠近贝壳,只不过贝壳是背靠链家,由线下到线上,而抖音则是线上到线下。

对于抖音来说,房地产并非创新业务。左晖花了近二十年时间,逐步建立了贝壳的线上房产帝国,某种程度上也为行业制定了规则,张一鸣只需要拿着这份答案,根据自身优势逆推过程,向贝壳的答案靠拢。

解题过程中,技术和流量仍旧是抖音的优势,也是自营业务得以生存发展的底气;而相对应的,短板依旧是线下。

在互联网世界以外,抖音还没能证明线下履约运营能力;互联网思维是否能驾驭地产行业,技术优势在管理庞大线下网络中能发挥多大作用,仍旧是未知数。这或许也是抖音在线下业务谨慎试水的原因。

近日马化腾内部讲话中提到“不再相信买量”,称“我们以后不做买量的事情”。马化腾的话或许是一家之言,但背后也反映出买量潮未来有消退的可能性,这种可能一旦成为现实,抖音自然是*输家。靠卖流量赚钱以外,抖音也需要一些能够穿越时间的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近两年来抖音虽然多面出击,涉足许多和主业关联不大的行业,但实打实投入财力精力的,除了VR这一风口,恐怕只有教育、医疗。体量已经相当庞大的抖音,正越来越偏爱长线刚需的生意。

而在这些生意中,房地产显然是利润最高、链条最长的业务之一。当下房地产市场暖风阵阵,或许很快抖音就会加快相关业务的节奏。

参考资料:

《互联网啃不动房地产》字母榜

《抖音卖房,前途在哪》秦朔朋友圈

《字节跳动,线下卖房?》每经房产

《边并购边裁员,幸福里装不下张一鸣的地产梦》新浪科技

《字节跳动:从0到1的秘密》马修布伦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注册_「阳康」的年轻人,追逐久违的快乐

1229

“没有什么比大海更能治愈的了”。

当感受到阿那亚的*缕海风的时候,陈墨觉得自己活过来了,过去半个月病恹恹的沉闷一扫而空。这一天是陈墨转阴的第五天,转阴*天陈墨就开始计划这一趟旅行,从北京来阿那亚过圣诞节。

相比于三亚这样的南方城市,对于在北京工作的社畜们来说,阿那亚已经是他们*的短期休假圣地,但此前囿于疫情,即使这样的短途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奢望。在社交平台上,不少身在北京、已经“阳康”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去阿那亚度过圣诞节,只需要两个小时的车程,就能在北戴河黄金海岸线上看到美丽的大海,感受柔软的沙滩。

自12月北京防疫政策变化以来,无数年轻人先是阳了,在床上度过了痛苦的一周,在家里憋了小半个月,饱受身体疼痛,四处寻药等折磨,几乎每个年轻人都度过了一个“小劫”。

康复以后,居家、隔离、核酸、病痛等已是过去式了,寻求仪式感的他们已经迫不及待希望用一场休闲、旅行结束这不寻常的一年。阿那亚只是目的地之一,去哪儿数据显示,12月19日起,从北京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开始稳步增长;19-21日,从北京出发的机票预订量比一周前增长38%。

旅行以外,有的人选择去看一场久违的可以站着、蹦着的摇滚演出;有的人来一次酣畅淋漓的滑雪,感受速度与生机;还有的人去泡一次温泉,洗掉病痛和疲惫;也有人走进环球影城打卡拍照。

我们跟几位已经阳康的年轻人聊了聊他们的疗愈方式,以下是他们的讲述:

去阿那亚,看一场日出

陈墨,28岁,广告行业从业者

当我发着高烧,身体酸痛不能下床的时候,我就想着要赶紧离开北京,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所以,转阴的*天,我就开始策划去阿那亚的旅行。那时候距离圣诞节不到一周了,正规渠道已经订不到阿那亚社区的酒店了。

我就在闲鱼上找到了有人在转让,于是就定下了12月23日到25日的安澜酒店,两晚1400元。虽然价格有点小贵,不过这已经是能找到的最合适的了,我果断和朋友说了,一拍即合。从开始找酒店到买下去北戴河的高铁票,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就定下了圣诞节的阿那亚之旅。

接下来的一周,虽然还会咳嗽,严重时走一会儿就没劲儿了,但是每一天都在期待圣诞节的到来。为了能在阿那亚拍一张美丽的日出图,我在网上买了好几件衣服,并且都要求顺丰加急了,出发前到了三件。

我们是坐23日晚上的高铁到的北戴河,有很多从北京来阿那亚的年轻人。我们到北戴河站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点多了,基本上打不到车,等了半个小时才打到了车,和两个同样从北京来的女孩拼了车,,她们也是刚刚转阴,后来我们知道,她们第二天也要去看日出。到了酒店,服务人员告诉我们晚上酒店满房。

24日一大早我们六点起床看了日出,当太阳从阿那亚的海边缓缓升上来的时候,非常震撼,我觉得这就是新生,也是希望。

我还买了老式相机和红酒,在阿那亚的海滩庆祝了我们的劫后重生。我甚至带了一本辛波斯卡的《万物静默如谜》,和我的朋友坐在阿那亚的沙滩上,静静的坐着,感受海风和阳光。

我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上一次出来旅行还是两年前的10月份,去了内蒙古。之后就因为防疫的原因,每当节日前夕,都是提倡建议留在北京不外出。之前也一直担心被感染,哪里都不敢去。现在好了,不用做核酸也不用再查验健康码,最关键的是我还阳过了,反而能够催促我趁着健康来一场旅行。

当我看到阿那亚日出的时候,在那里,我许下了愿望,希望身边人平安健康。

看一场终于能站起来的摇滚

周敏,25岁,游戏行业从业者

19号晚上,我转阴的第二天,就去看了一场livehouse,在狂躁的音乐中摇晃身体,自由的伸出双手,感觉沉闷已久的灵魂都得到了释放。

能看出来大家都是憋坏了的,在现场,每个人都尽情地蹦跶,哪怕身体和碰在一起,不小心被踩到脚,也是开心的。这三年里几乎都没有站着听的live,终于实现了。

我当时给朋友录视频的时候说了几句话,当我激动到说终于能蹦能跳的时候,旁边一个姑娘看了我一眼,虽然戴着口罩,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是能看到她弯弯的眉眼,应该是在笑。

我记得之前还没有放开的时候去看了一场,那时候北京的livehouse里,不允许站着,必须坐在凳子上,而且必须戴紧口罩。当时,我身边有一个男生中间几度摘下口罩,都有一位工作人员走过来,冷漠地提醒他戴上口罩。

这场演出后我好久没有再去看现场了。坐着看摇滚着实憋屈,台上唱得声嘶力竭,台下的人却被口罩挡住了喜怒哀乐,那个五颜六色的顶灯打下来,只有一颗颗微微摇晃的脑袋。当时有个乐队说,他们的一位成员因为弹窗被卡在了京外,只能临时找了一个外援。还有一个乐队主唱说,多么希望可以大家站起来。

现在,终于可以站起来了。可能我的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我蹦到第三首音乐的时候就蹦不动了,明显感觉到心跳加速和胸闷,到后半段几乎都快站不住了。

可能我之前感染的比较严重,我在床上躺了五天才能起床走动一会儿。而且还会干咳,所以除了能听到音乐声,偶尔还能在演出间隙,听到咳嗽声。

不过这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这一次演出是我自己去看的,我的朋友还没有转阳。不过我们已经买了跨年演唱会的门票,那是YoungMeet乐队在北京站的演出。

我和朋友还有一场万青在石家庄的演出,原本应该是今年9月的演出,但是因为石家庄疫情,这场演出推迟了。后来11月的时候,我给在南昌的弟弟买了万青的演出门票,让他帮我圆梦了,他后来给我发来了一份7分钟的视频。现在放开了,想必今年我也能到现场看到万青的演出了。

在滑雪场感受自由,忘掉不适

赵涛,25岁,互联网电商从业者

我本身就是滑雪爱好者,今年雪季一开板我就想着要去滑雪,但是就一直拖着。刚好赶上疫情放开,但是我却不可避免的阳了,所以滑雪计划就推后了。

还好我是轻症,只难受了两三天就好了。*天,轻微咳嗽,情况很像是普通感冒咳嗽,第二天发热最高到38.5 度,吃了一颗布洛芬睡了一下午就好了,之后便是该死的嗓子疼。

刚好那段时间,公司也要求居家办公,所以就给了我能够外出滑雪的机会。这个月19号,我刚转阳,公司还没有要求到公司上班,我就和我的同事约定着一起,两个人结伴去了位于北京密云的云佛山滑雪场。因为还在工作日,不仅各自带了自己的滑板,还带上了电脑。

从家里到滑雪场也就1个小时的车程,上午滑2了个小时,中午还抽空工作了一会儿,下午又滑2了两个小时,就返程了。

我去的那天,天气特别好,由于是周中,而且大部分人阳在家里的原因,滑雪场的人并不是特别多。特别是相比较去年,在冬奥会的背景下,没有那么多拥挤。

虽然阳康之后,依然有一些后劲症状,比如咳嗽,嗓子疼。但是依然不影响要出去玩的心情,滑雪的时候,就会忘掉这些不适的感觉。公司居家办公也有小半个月了,在家里一直没能出去,所以当我看到滑雪场斜坡的时候就迫不及待的开滑了,真的是很快乐。

还好我趁着周中的时候滑雪了,因为第二天我们就要求开始到公司办公了,所以21号我就又骑车摩托到公司上班了。

不过放开之后,以后去滑雪的机会还有很多,而且作为阳过的人,也比较放心。今年工作比较忙的原因,就没有机会去外地滑雪了,只能周末的时候在北京周边比如怀北、渔阳、云佛山等地滑雪了。但是能做自己很喜欢的事,就会感到很自由。

12月初的北京汤泉,咳嗽声此起彼伏

张帆,26岁,运营

几年前在东北旅游的时候,体验了泡澡,就一直念念不忘,还想着哪天去正儿八经的温泉体验一下,但一直没能实现。

*次把温泉加入计划是在2019年,当时研究生还有一年毕业,和舍友商量着毕业旅行去日本,一定要去北海道体验下温泉,但2020年别说出国了,返校都难。

后来一直忙着毕业、工作,2021年底想着今年一定要找个机会去泡温泉,结果今年这个常态化核酸,哪也不敢去,倒不是怕得病,主要是怕回不了京,或者被隔离耽误工作,毕竟在这个环境下,公司不缺我,但我缺这份工资啊。

一直到12月,我住在朝阳,疫情相对严重一些,我成了公司*个阳的,而等我康复的时候,公司几乎全倒了,继续居家办公。说是居家办公,其实大家都高烧,项目推进不下去,我就找了个工作日,约朋友去温泉。

市区里的温泉馆和室外自然的温泉不大一样,其实更接近洗浴中心,泡完澡可以去二楼吃东西、看电影、打游戏什么的,主打休闲。我和朋友先泡了澡,又去二楼狂吃水果、冰淇淋。

虽然加上吃饭什么的人均600多有点小贵,但一天下来泡也泡够了,歇也歇够了,还躺着看了半场世界杯,到家时候感觉神清气爽,最后一点症状也消失了。

我去的那天人不是很多,咳嗽声此起彼伏,其中也包括工作人员,大部分人应该都是阳康的,也不太担心被传染,可能会有人比较担心复阳,在里面还戴着口罩。但不管怎么样,感觉大家都相对放松,毕竟不用担心隔离了。

这次去温泉也主要是为了放松,明年如果恢复正常生活了,一定要和朋友把毕业旅行补上。

平安夜的环球影城人声鼎沸

张玲玲,27岁,程序员

上次去环球影城还是大学之前,跟家里出国旅游的时候,现在都忘得差不多了。我感觉跟疫情也有关系,疫情改变了所有人的生活,我现在对北京常态化核酸以前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都记不大清了。

这次正好阳康了,又赶上圣诞节,就约了几个朋友去环球影城。要是在往年,这些朋友根本凑不齐,但今年大家都是大病初愈,公司工作也不忙的状态,正好平安夜大家都有空,就约了一块去玩。

由于是临时约的,也就没做什么准备,去的时候发现好多人穿着哈利波特的魔法袍,衬托我们像一群麻瓜配角。去之前也没怎么做攻略,小红书上搜了高赞的合集,按照那个路线走。

我们买的是直播间的优惠门票,里面包含热门项目的优速通免排队服务,所以一天玩下来也没怎么排队。反倒是在各处景观消耗了不少时间,从入园的城市大道开始,就到处都是人,稍微走快一点都难,在门口标志性那个地球那合影要排队,哈利波特的飞车、城堡那里合影要排队,和变形金刚里的威震天合影也要排队。

我都没去排这些队,白天玩完项目之后,晚上景区为圣诞布置的彩灯亮起来了,还有各种圣诞表演,花车游行,氛围特别棒,平时根本没法比。

我看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有人说,一周前环球影城没几个人,现在已经人声鼎沸了,而且大家也都很放松,游客基本都是康复的年轻人,不怎么担心感染,更不用担心被隔离。

这也是我这几年疫情以来*次对之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这次来环球影城的经历我应该会记很久吧。

(文中陈墨、周敏,赵涛、张帆、张玲玲皆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直面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官网_2022年,又一个国家破产

1227

南宋时期,赵汝适在《诸蕃志》地理名著中记载,世界有一个角落盛产黄金的地方,叫茶弼沙。而这个地方经过后来的专家推断就是现在的加纳。

在很多年前,一车车的黄金,一车车的的矿产不断被贩卖到遥远的欧洲、北美。靠西非沿岸的加纳海岸早已被誉为“黄金海岸”,而延续至今。

加纳3000万人口,家底相当之殷实——黄金储量20亿盎司、钻石储量1亿克拉、铁矿石储量14亿吨、石油储量20亿桶。而且,加纳拥有价值超过5500亿美元、15亿吨之巨的铝矿,且埋藏深度较浅,开采难度较低。加纳亦是非洲的经济大国,占比高达30%之巨。

本以为加纳可以过上沙特、卡塔尔们的土豪生活,但现实却非常之骨干,加纳人民水深火热,国家坠入斯里兰卡般的深渊。

01

12月19日,加纳政府发布官方声明称将暂停支付欧元债券、商业定期贷款和大多数双边义务的债务。国家层面的债务违约,将对加纳产生重大且*破坏力的深远影响。

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前的3年内,加纳存量债务加速膨胀。据西非漫谈报告,其一,加纳国有企业在能源领域不断累加债务,而又不能依靠自身业务收入所得偿还债务。没有办法,加纳政府擦屁股,发行30亿美元债券补窟窿。其二,加纳央行在期间大力整顿金融不良行为,吊销了多家银行、储蓄贷款、小额信贷等领域的多张牌照。而加纳政府又发行30亿美元的债券为之输血,弥补前者巨大损失。

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从2016年末的57.1%快速飙升至2019年末的63.9%。

疫情爆发之后,封锁管控,供应链紊乱,加纳经济大幅恶化,财政收入锐减20亿美元,而为了抗疫,政府多支出了17亿美元。一进一出,差不多又新增了40亿美元的债务。2020年,加纳债务水平已经急剧攀升至78.3%。当年,偿还债务利息金额,已经占到了其收入的70%,已经处于破产边缘。

2020-2021年,美联储超大规模QE,数以十万亿计的泛滥美元涌向全球各地,成为本轮全球超级大通胀的元凶之一。今年年初,美联储急踩刹车,以创下40年的速度进行货币政策“急转弯”,美元指数势如破竹,节节攀升,冲击全球多国实体与金融市场,包括加纳。

在全球超级通胀的裹挟下,加纳10月通胀也已飙升至40.4%,11月继续暴涨至50.3%。食品短缺、粮食短缺、能源短缺,社会动荡加剧。经济陷入恶性循环,偿债能力进一步被吞噬。

在金融层面,今年来加纳官方货币赛地兑美元大幅贬值将近60%,成为今年全球表现第三差的货币,仅次于津巴布韦和古巴比索。如此一来,加纳偿还的外债规模在汇率贬值的情况,从300亿美元左右变相膨胀至500亿美元。而外汇储备仅仅只有可怜的76亿美元。

这是击垮加纳的最后一根稻草,债务违约也就成为了必然。与此同时,穆迪将加纳的官方评级下调至垃圾级Ca,与斯里兰卡处于同一个水平上。惠普评为CC,标普评为CCC+,也意味着关闭了加纳未来想在欧洲、亦或是美国债券市场融资的大门。

被迫无奈,加纳只有救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2月13日,加纳政府与IMF达成为期三年的初步协议。但这样的谈判与协议,想必并不是光明正大的援助,恐怕是另有所图的施舍。

时间拉回到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蔓延,韩元汇率遭遇崩盘,重创其外向型经济,工厂大面积倒闭,大批人员下岗失业,物价飞涨,民不聊生。

韩国政府无计可施,向美国掌控的IMF救助,最终获得550亿美元。拿别人的钱,就必须答应IMF很多的条件:按照IMF设计进行“经济改革”,包括重组大企业,鼓励银行合并,对外放开金融和市场。说难听一点,这就是卖国钱。此后,韩国八大银行的外资股份,均占到了2/3以上。韩国最引以为豪的三星集团,大部分股份也都落在了华尔街巨头手中。

韩国的悲剧同样发生了日本身上,还有巴西、阿根廷、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等等。很久以前,财富大掠夺必须靠战争,而过去的几十年靠的是金融掠夺,依靠美元霸权潮汐一波就可以达到目的。

这一次,加纳面临的是跟过去一样的收割戏码。我们脑补一组画面:加纳你向我IMF借钱可以,那你家里面海量的矿产资源,是不是要把股权、开采权让渡出来?

没有办法,加纳悲痛欲绝的同意了下来。

02

本轮美元加息大潮,*个倒下的是斯里兰卡,第二个是加纳。在2023年,应该还会有更加重量级的国家成为牺牲品。而可能的债务危机是比较突出的。

今年年初至今,美联储连续暴力加息7次,加息幅度高达425个基点。明年,还将继续加息进程,终端利率目前的预期为5.1%。美元霸权使然,全球多国被裹挟进来,跟随美联储暴力加息。世界银行都感叹道:全球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同步收紧为世界50年来罕见。

加息迅猛,国债收益率飙升,让多国债务问题雪上加霜。比如意大利10年期国债4%被市场看做是死亡线,因为这个水平的发债成本下,意大利的财政负担不可持续。不可持续,也就意味着意大利主权违约的风险陡升。

今日,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44%(与2013年齐平),较7月初的3.6%大幅上升84个基点。与德国10年期的利差来到218个基点,非常逼近2011年7月主权债被下调评级的时候了。

与上一轮欧债危机差不多的国债利率水平,但意大利债务水平从2009年的116%大幅提升至2021年的151%。此外,欧猪5国中,还有葡萄牙、希腊、西班牙债务水平也大幅飙升,为127%、193%、118%,而2009年为75.6%、109%、53.3%

美联储大幅加息,美元极限升值,多数国家的汇率贬值幅度都比较大,给债务问题继续上药水。截止目前,据统计,全球至少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贬值幅度超过10%。为了维持货币的稳定,多个国家除了跟随加息外,还需要动用外汇储备来真刀真枪干预市场。即便是这样,也只能稍微对冲一下贬值的深度而已。

本币贬值之下,过去借的外资增加了偿还债务的成本。如果按照平价来折算,债务规模在1年之内离奇地膨胀了,少则百分之几,多则百分之几十。加纳就是血淋淋的案例,300亿外债秒变500亿外资。

阿根廷或将是下一个加纳。今年阿根廷比索兑美元大幅贬值近60%。外债规模高达2748亿美元,占GDP的比重高达56%。而外汇储备仅仅只有325亿美元,还较去年末下降了30亿美元。此外,阿根廷通胀高达92.4%,为30年来的最高涨幅。

梅西在世界杯上封神,但阿根廷危机重重,货币、经济、债务都可以将其压垮。历史上,阿根廷一共出现了9次主权债务违约,几乎都是发生在美元加息周期之中。此外,还有贸易大幅赤字的土耳其、埃及、巴基斯坦、乌克兰等国目前都深陷债务的泥潭之中。

更加恐怖的是,至暗时刻还未到来。在高通胀、高利率的全球宏观背景下,叠加新冠疫情冲击,全球经济在2023年将很有可能同频共振,陷入较大程度上的衰退。而经济衰退必然对应着财政收入缩减,而面对膨胀的债务,主权国家债务违约可能不会是一个两个。

按照IMF最新的报告估计,目前新兴市场有约2370亿美元的外债面临违约风险另外,世行发出警示,25%的新兴市场正处于或接近债务困境,60%以上的低收入国家面临债务困境。而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务主要对外负债,占到2/3,且有相当比例的短期负债,违约风险陡然升高。

利率上升,汇率贬值,经济衰退,如三支箭射向更多的加纳,放大债务危机风险。一旦爆发,再无宁日。就如阿根廷、巴西、墨西哥、秘鲁为首的拉美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再无翻身之日。

其实,不仅仅是新兴市场,还有经济规模很大的欧元区,一样存在债务不可延续的危机。通胀高烧不退,经济状况恶化,货币紧缩政策还要再上台阶,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担心欧债问题以及银行业资产质量问题。这并不是危言耸听。

03

过去数十年,美元加息周期,引爆了数次危机,包括阿根廷债务危机、日本泡沫破裂、亚洲金融危机、互联网泡沫破裂、拉美债务危机、2008年次贷危机等等。

这一次,危机或许会更加全面且彻底。有的国家会输得彻彻底底,而有的国家会转危为机。个人也一样,永远不要浪费一次危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测速_一年花6000万改善员工伙食,什么公司如此豪横?

1227

近日,乐歌股份董事长项乐宏在朋友圈发文,表示要“用年名义支出6000万元级别为员工提供健康三餐和下午茶”。而且这位老板已经行动了起来,其短视频账号近日发布过凌晨2点亲自采购海鲜的视频。

这样体贴的好老板,自然受到员工欢迎。但作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广大股东们对这样的决定就不一定欢迎了。毕竟乐歌股份2021年全年的归母净利润总共就1.85亿,拿出1/3来改善员工伙食,属实是非常规行为。

作为一个在互联网上颇具存在感的老板,这已经不是项乐宏*次语出惊人。这和他本人敢于冒险、行事大胆的性格不无关系,也和乐歌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一个to C的品牌需要大众关注度。

项乐宏究竟是何许人也?乐歌又是一家怎样的公司呢?

风口上的外贸生意

现年51岁的项乐宏,1971年出生于宁波鄞州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1995年从宁波师范学院物理学专业毕业后,项乐宏被中国电子进出口有限公司宁波公司录用。物理学专业的背景和进出口公司的经历,冥冥之中预示了他以后的发展方向。

据项乐宏自己介绍,1998年底,国务院出台了一个政策,到宁波的保税区开一个外贸公司,可以有一个外汇账户。他意识到这开启了一个新时代——民营企业可以做外贸了,于是他辞掉了国企的工作,开始了做外贸生意的创业生涯。

卖给老外什么呢?因为有物理学专业基础,项乐宏从灯光架、舞台音箱架、话筒架做起。但只做了一年,项乐宏就意识到这种中间商模式的局限性,于是在2000年办起了小工厂,开始向工贸一体化业务模式转型。

进入21世纪,全球电视机从“大屁股”的显像管电视更新换代为壁挂平板电视。敏锐的项乐宏果断抓住机会,决定将电视挂架纳入工厂的产品体系,这让他顺利搭上了全球电视机升级的快车。

随后,项乐宏带领公司全面研发、生产及销售大屏显示支架产品,同时开始探索电脑支架,产品更加多元化。乘着那几年的外贸东风,项乐宏的贴牌业务做得风生水起,2007年销售额就已经做到1.3亿元。

但转折发生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波及到了这家一路以来顺风顺水的企业。订单减少、销量下滑、营收递减……公司不得不在危机中寻求转型。

也是在那时,项乐宏接触到了一个新概念,叫Ergonomic,即人体工学。所谓人体工学,就是使工具的使用方式尽量适合人体的自然形态,从而减少给使用者造成的疲劳。当时人体工学产品在欧美发达国家已经应用广泛,如办公用品、家具、建筑等领域。

经过调研分析,项乐宏嗅到了人体工学的发展潜力,于是决定转型,与此同时进行自主品牌建设,双线并行。2009年,项乐宏和他的团队全线注册商标“乐歌”,由“乐歌制造”走向“乐歌品牌”。

确定新方向后,接下来的10年,项乐宏带领乐歌高歌猛进。

2010年6月,乐歌在境内开展自主品牌产品线上销售,M2C模式初具模型。2011年,乐歌跨境电商业务起步,2013年在美国硅谷设立分公司,*海外仓也开始运营,全面开启全球化进程。2016年,越南工厂投产,开始全球化制造。

2016年,乐歌面向海外正式推出“FlexiSpot”品牌,并已经形成涵盖人体工学升降台、升降桌、桌边健身车等的多元化健康办公产品体系。

2017年12月,项乐宏身穿黑色西装、戴着红色围巾,在深交所敲响了上市宝钟,乐歌正式成为国内人体工学行业*股。

财报显示,2021年,乐歌全年营业收入为28.71亿元,同比增长了47.95%;归母净利润为1.85亿元,同比下降了14.93%。截至12月23日收盘,乐歌股价为16.31元,最新市值39.01亿元。

九成收入来自海外

以线性驱动技术为核心的人体工学产品,是乐歌的主营业务。

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乐歌营业收入为15.48亿元,同比增长10.84%;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增长55.3%。人体工学工作站产品是主要收入来源,其中仅线性驱动升降系统产品就销售出68.6万套,收入9.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的60.02%,同比增长16.36%。

线性驱动又被叫做电动推杆,是一种新型的电动执行机构,是实现智能终端产品运动控制的关键因素,可以应用于多种智能终端领域,如医用床和护理床的电动调节、桌子的智能升降以及工农业自动化的各种设备。

乐歌目前的主打产品智能升降桌,就运用了这种线性驱动技术,实现一键升降甚至是语音操控,让使用者可以自由调节桌面的高度,满足人们坐站交替办公的需求。

根据TECHNAVIO数据,2019年全球线性驱动器市场规模约为46.07亿美元,预计到2024年将增长到55.29亿美元。目前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2019年,美国、中国和德国等7个主要国家的市场份额占70%以上,美国是*大市场。

目前国内线性驱动行业在A股上市的企业,仅有乐歌股份、捷昌驱动、凯迪股份三家。

虽然三家公司同属于线性驱动行业,且都面对海外客户,但不同于捷昌驱动和凯迪股份的ODM模式,乐歌走自主品牌模式,通过海外电商例如亚马逊、自建站等平台直接销售给终端消费者,因此拥有更高的定价自主权和毛利率。

做大件产品外贸生意,海外仓是关键。没有海外仓,销售环节会有诸多不便。

有着多年外贸经验的项乐宏深知这一点。2013年,乐歌便在美国旧金山硅谷设立*海外仓。到了2018年,乐歌已经建成了三个海外仓。但项乐宏还在考虑建更多的仓库,以实现1-2天的发货速度。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可能需要再建十多个仓库,但乐歌当时的出货量并不需要这么多,所以公共海外仓计划顺势而出。除自家产品之外,公共海外仓可以为其他出海企业提供“清关-拖柜-仓储-配送”等服务,从而摊薄成本。

2019年,项乐宏试图将1亿美元投入这个项目,但遭到了很多投资者和高管的反对。因为海外仓是重资产,前期需要大量投入,在乐歌海外仓数量最多的美国,地租和人工成本都在逐年上涨,需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效益,才能更好地控制成本。

项乐宏的大胆冒险在这时再次显现出来。力排众议后,乐歌在2020年正式推出“乐歌跨境电商公共海外仓创新服务综合体”项目。

截至2022年上半年,除在美国核心枢纽港口区域自购的海外仓和租赁仓外,乐歌海外仓还分布在德国、英国、日本等地,全球累计有15个大仓,总面积达27.77万平方米。乐歌还表示,截至2022年上半年,其海外仓已服务了近400家中小外贸企业。

此外,乐歌也从很早就布局属于自己的独立站。

乐歌*独立站启动于2016年,目前已经运营了9个独立站。财报显示,2022年上半年,亚马逊为乐歌*大线上收入来源,占主营业务收入的28.97%;独立站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位,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8.36%。

因为发力海外更早、转型较为成功,再加上重视海外仓和独立站建设,乐歌在亚马逊等跨境电商平台升降桌品类销量排名中长期位居*。2021年,乐歌境外地区营收26.05亿元,占总营收比重的90.72%。

靠何同学在国内出圈

在海外深耕多年以后,近年来项乐宏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袤的国内市场。

我国线性驱动行业发展始于21世纪初期,和欧美各国相比发展时间较短,行业整体尚处于开拓发展期。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提升,发展潜力巨大,因此仍为蓝海。

仅从下游的智能家居这一个应用场景看,就有相当庞大的市场。亿欧智库曾在《2020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中预计,2025年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8000亿元,2017-2025年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5.86%。

乐歌这个品牌正式进入国内大众视野,是因为与知名B站UP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下称何同学)的合作推广。

乐歌是何同学旗下工作室的*商业化视频合作公司。2021年10月17日,何同学在B站和微博发布的《我做了苹果放弃的产品...》视频,在视频的结尾,何同学着重感谢了乐歌的赞助,提及了乐歌升降桌产品。

视频发出后第二天,乐歌股价暴涨13.51%,市值上涨5.9亿元。“何同学同款升降桌”也成为电商上的热搜爆款,一度卖到断货。

此后,乐歌在国内的营销一直颇为用力。

2022年开始,乐歌将国内天猫、京东商城上的logo从“乐歌loctek”改为“乐歌 | 智能家居”,从健康办公拓展到智能家居领域。针对这一调整,乐歌国内销售事业部负责人曾表示,这也是公司参与内循环的重大战略部署。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熟悉自家的品牌和产品,乐歌在全国各大城市不少电梯里都上线了“乐歌值了”的魔性广告,也在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进行了大量的广告投放。

不久前,项乐宏还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在线签订了2023年主题创新广告产品合作协议,宣布将*冠名CCTV4国际频道《中国脊梁》节目。

项乐宏自己也在以个人名义不遗余力地营销,可以说是个“网红”老板。

比如说项乐宏的个人抖音号“乐歌项董说营销”,目前粉丝62.8万。置顶视频《项董的海鲜市场日记》播放量上百万、点赞量超10万,展示了项乐宏为了员工能吃到新鲜海鲜,凌晨2点亲自去象山海鲜市场进货等内容。

视频内容甚至还包括“女性30岁还没结婚怎么办?”、“因为爱得深沉,所以变得愚蠢”、“大学生就业该找什么工作”等社会话题。

不得不说,乐歌的一系列营销有成功的一面。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乐歌升降桌产品在天猫、京东平台上市场占有率位居*。

但另一方面,大量推广也造成了销售费用的高企。

2022年上半年,乐歌销售费用为4.15亿元,同比增长了26.65%,占到营业收入的26.8%。其中,平台服务费和广告费是影响销售费用的最重要的两项费用,分别为9723万元和9021万元,合计占到销售费用的45%,占到总营收的12.1%。

当然,如果说一家企业的营销应该秉持“长期主义”原则,花现在的钱赚未来的知名度,无可厚非。那么在成本之外,营销翻车对品牌口碑的负面影响就不能不反思了。

今年9月底,乐歌因“摄像头门”事件被质疑侵犯消费者隐私。起因是有消费者在“黑猫”上投诉称,自己购买的乐歌A9智能升降台存在质量和暗藏摄像头问题,经媒体报道后,这一新闻迅速在网上发酵并引发大量关注。

乐歌官方先是多次回应,称摄像头的设置是为了实现一种叫“无接触心率检测”的创新功能,但该功能暂时关闭,摄像头属于闲置。乐歌还承诺不会窥探用户隐私,并*时间下架了涉事产品。

不过事情并未到此为止。10月27日,项乐宏亲自下场就此事发短视频回应,但其言论却让该事件进一步发酵,甚至“变了味儿”。

在视频中,项乐宏激动地说:“你说手机有没有摄像头,笔记本有没有摄像头?一个摄像头让你这么紧张,你说我记录你隐私,你给我讲,我记录你啥隐私啊,我一个隐私都没记录你,开玩笑啊。几乎所有的智能设备都有摄像头,谁记录你啊。”

来源:网络

此视频一出,随即被很多人认为项乐宏在指责消费者“大惊小怪”。不少网友称感到“被教育”、“被冒犯”,表示“创始人的回应让我选择远离这个牌子”、“老板的回应简直是PR灾难”等。之后,该视频被删除。

受此事影响,10月28日乐歌股价低开后持续走低,至当日收盘大跌7.72%,并且在次日延续下跌趋势,两日股价合计跌去超过10个点。

图源:东方财富

这已经不是项乐宏*次在社交平台发表耿直言论并引起争议。2020年8月29、30日,项乐宏与平安资管基金经理的互怼,也曾让乐歌陷入舆论旋涡。

当时项乐宏在微博、朋友圈多次发文,质疑平安资管基金经理调研中的专业性,指责其居高临下,并表示从此“拉黑”平安资管。平安资管一方则回怼称:事先有进行现场调研,线上提问两次后董事长便摔门而出。

写在最后

对项乐宏其人其事有所了解后,就会觉得他能说出“每年花6000万元改善员工伙食”这样的言论不足为奇。

“网红”老板不是好当的,他们可以是一家公司的金字招牌,也可以是定时炸弹。

如马斯克、董明珠、雷军等知名企业家,一举一动都活在网友监督之下,其言论及行为对公司股价来说,可谓牵一发动全身。颇具争议的“网红”老板也有很多,比如最近一年存在感相当高的陆正耀、张兰、罗敏等。

项乐宏如果能履行“每年花6000万元改善员工伙食”的承诺,或许不失为一次成功的品牌营销,但想要从根本上提升品牌力,乐歌还需要更多能打的产品。

参考资料:

《对话|乐歌创始人项乐宏:做品牌要懂取舍,别期望卖给所有人》,志象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亿欧网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测速地址_街边小店的2022年:一难接一难

1225

距离春节还有30天,北京德胜门一家卖大懒龙的街边小店鼎香润,店主张文革已经计划着让一半的伙计先回老家,北京疫情之下,“伙计们待不住,都想回家了。”而以往的春节,张文革的店从不放假。

2022年的餐饮业,生存维艰。张文革的店铺,更是从年头到年尾,不时“关门”。今年年初,北京首波大面积疫情来袭,为了阻断传播,2022年5月至6月初,北京暂停堂食一段时间,鼎香润也停了一个月。

到2022年底,疫情再度来袭北京,2022年11月21日到12月8日,鼎香润又没有了堂食。

轮番打击之下,张文革只能靠熬和扛。作为社区老店,鼎香润主做的就是堂食,张文革告诉燃次元,“疫情之下,生意比起去年,至少差上了三分之二。”

取消堂食期间,没有客人,为了减少店里的原料压力,张文革取消了一部分菜品,他亲自掌勺的打卤面也从菜单上拿了下来,“没办法,先将这两个月扛过去再说。”而在鼎香润的周围,不少老店都已经悄悄关了门。

不仅是北京的张文革,在距离北京1200公里的上海,朔亦接手的37年上海老面馆也经历着疫情的冲击和关停。

但老店们都显示出了惊人的韧性和生命力,熬过了这一道又一道难关

12月10日,晚上不到7点,刚刚放开的北京疫情政策之下,德胜门外长街清冷,鼎香润里的大懒龙却早已卖光,时有街坊掀门而入,熟门熟路得点菜,和店主攀谈起来,“你们家可开了。”这是一家在北京开了12年的街头老店,主营老北京风味的家常菜。

和鼎香润一样,赵姐的“赵家火烧店”已经开了28个年头,从北京沙子口的小吃街搬迁三次到了马甸桥,如今已经56岁的赵姐,坐在门脸朴素的店里,店内店外三张长桌,却是附近居民们口口相传的“宝藏好店”。

味道是街边老店“拴住”食客的法宝,但老店里的人情味更是食客不可替代的牵引

创立鼎香润的张文革告诉燃次元,他在店里遇见过十几年未见的高中同学、举家搬走却隔两周要回来吃饭的老街坊,还有一次,有位内蒙古来的小伙子坐着喝了整晚的酒,临走的时候不断感谢他,“他的母亲是北京去下乡的知青,他说在这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

而屡次搬迁后,竟有几年未见的老客人专门来找赵姐,“还带了一束花。”赵姐听说,那位客人在她搬走后找了很久,再也没吃过别家的驴肉火烧。朔亦的随意饮食店,也见证了祖孙三辈人的生活,成了不少老上海人的“童年记忆”。

疫情反复之下,老店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目前被认定的“中华老字号”数量从最初1万多家减少到1128家,90%的老字号处于亏损状态,其中,根据最新公布的三季度财报,知名老字号如全聚德、西安饮食持续亏损。

但老店主们都还在坚持。张文革告诉燃次元,“鼎香润是一生的事业。”

赵姐亦表示,“做到做不动为止。”12月中,在“一片阳”的便民市场里,56岁的赵姐每天仍然定点开门,她记挂着自己的老主顾们,守着小店,她说,“要是我没开店,他们吃不上火烧就不好了。”

在餐饮业中,有层出不穷、创意不断的新店,也有如张文革、赵姐们坚守数十年的老店,新老交织,才是真实的人间烟火味

翻过2022的大山

疫情之下,社区老店难以避免得受到冲击。

2022年4月,身在上海的朔亦临时接到了街道的通知,将随意饮食店关停10天。刚接到通知的朔亦没想到,上海的疫情会迅速蔓延至全城,她的店,一关就是两个多月。

一个区一个区的“变红”,看着每天上涨的确诊数字,朔亦感到“心惊肉跳”,虽然由于店面小,都是隔天定菜,并没有造成食材浪费,但当时,朔亦并无暇顾及许多。很快,生活必需品抢光了,整个上海的外卖都“没人送”,虽然没“阳”,员工也安全地住在统一的宿舍里,但朔亦不得不加入了每天睁眼就在群里“接龙抢菜”的生活,房租还重重得压在身上。

在遭受疫情冲击、暂停堂食期间,张文革选择了坚持

“做一天就要应一天的事。”张文革告诉燃次元,从每天早上*批10点半出锅的懒龙,他会在店里待到晚上10点,送完最后一个顾客再离开,即使在疫情期间,他也从未缩短营业时长,“做了这么多年街坊生意,总要方便下班的客人。”

朔亦的店却“运气颇好”,无意间在社交平台上“火了一把”

朔亦告诉燃次元,由于店内的猫咪关了十几天,猫粮眼看要见底,这时一位常来店里吃面的老顾客正好是志愿者,受朔亦所托去喂猫的同时,随手把“老店和小猫”一拍传上了抖音,在疫情期间,不仅朔亦的猫咪一跃成了明星店宠,连带着随意饮食店也吸引了不少关注。

更令朔亦感动的是,6月疫情一过,不少年轻人就这样“找了过来”。

到现在,老店们仍在疫情反复的冲击中艰难维生。只是在疫情之外,老店们也面临着传承和焕新的难题,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和“时代”的结合,比如上团购、外卖等多个渠道

如今,张文革的儿子张华辰负责着鼎香润的实际经营,他告诉燃次元,虽然他们几乎在外卖平台刚兴起时就开通了外卖服务,但是不到3个月就关闭了。

以“现炒现做、量大实惠”做招牌的社区老店,碰上“求快”的外卖平台,窘境显露。张华辰表示,“注册外卖平台虽然免费,但是平台一单就要扣近20%的点,店里就没利润了。”对于鼎香润而言,做了十几年的街坊生意,“不能上外卖了就提价,但是本来利润就微薄,再被扣点,不提价就是赔的。”

除此之外,原本鼎香润一到饭点“屋里就挤满人”,而讲究现下单现出锅的鼎香润,有时连店里的生意都顾不过来,面对要求十几分钟就拿单的外卖平台,更是“被催单催得头大”,无奈,最终张华辰还是关闭了外卖服务。

除了外卖,引流的团购套餐也让张华辰顾虑重重。在团购网站编辑出身的他,深知套餐的引流效果往往并不理想,而商家的让利行为,也容易造成新顾客的误解,“一份菜从100元让利卖到50元,客人很容易认为这份菜本来也就只值50元。”而平时忙于店内经营,没有运营抖音账号的他,对于“全城送、包邮”等套餐设置也是“一头雾水”。

和鼎香润一样,随意饮食店的面条“本来并不适合外卖”,“配送时间一长就影响口感”。开通外卖的随意饮食店和赵姐的火烧店还面临着窘状,缺乏时间和精力进行运营、“一天都没有几单”

赵姐亦委屈地表示,虽然她对自己驴肉火烧的味道非常自信,“我的火烧是上过北京卫视采访的,但是外卖一天也就两三单。”

同时,朔亦和赵姐虽然也想尝试去做套餐,但“一不会弄,二精力有限”,每一次的尝试似乎都有些“举步维艰”。

纵使问题多多,老店们也还在坚持。

朔亦告诉燃次元,由于随意饮食店并不在繁华的商业街,比不上高档酒店,除了路过办事吃饭的,进店的都是专门来吃的回头客,她没想过提价,“赚钱不重要,把面做好才是好的。”她最喜欢的,就是陕西、山西这些爱吃面的客人,一边吃一边说“这个面好吃”,最后把面吃得精光。

而搬了三次家,赵姐的“赵家驴火”开在了马家甸生活美景市场里一处不太显眼的门脸,但赵姐仍能在店里见到穿越大半个北京城吃火烧的老客人,“有客人来吃完,40元的账扔下200元就跑了。”虽然身体不如从前,但为了这些老客人,赵姐仍然打算“开到干不动为止”。

人情和氛围,或许就是老店的灵魂所在。

90年代的“网红店”

如今的社区老店,也都曾是城市里的“网红顶流”。

2011年,正月十六,那时候春节刚过,张文革从原租客手里接回了位于北京德胜门的铺面,起名“鼎香润”,鼎香润开店的*天,一整条街冷冷清清,迎面路口走来一个人,张文革站在门口和伙计打赌,“他一定是进咱们店里来的。”

伙计没应声,在张文革接手前,店里服务员经常闲得坐着绣十字绣。

话音刚落,张文革眼看着顾客推门走入,热情地吆喝起来,“来了,您吃点什么?”

那一天,张文革记得整条街都没有人影,只有鼎香润里挤得满满当当。而从那天开始,鼎香润就在德胜门路上“扎了根”,“来吃饭的一天比一天多,一个中午一个桌子至少翻四五回。”

老字号酱店学徒出身的张文革,正是靠老北京风味的“大懒龙”打出了名头。张文革告诉燃次元,鼎香润是当时北京首先做懒龙的一家,“四两面四两肉,小葱调味,把调和均匀的肘子肉馅用面一卷,又有菜又有饭,再弄点稀得(粥),这是老北京人小时候的记忆。”

12月10日,燃次元记者前往鼎香润线下门店时,还未到晚上六点,懒龙已经卖光了,店员告诉燃次元,平时懒龙5点之前就都卖光了,而如今在某团购网站上,鼎香润的大懒龙仍旧是京城小吃榜的排名top。

张文革店里除了大懒龙,还有各种酱货、老北京风味的炒菜,“讲究的就是现做现炒、量大实惠,就连凉菜都是现拌的。”张文革表示,一根大懒龙卖了11年,从12元一根卖到如今18元一根,鼎香润还在期待下一个10年。

比张文革再早上17年,1994年,28岁的赵姐在北京南城开起了*家正经的“驴肉火烧摊”。

来自河北的她个性爽朗,谈到开店的初衷,赵姐告诉燃次元,“我特别爱吃驴肉火烧,逮住机会就回老家吃,或者让朋友帮忙带,后来我想着,不如在北京开一个火烧店。”于是,赵姐就将原本做米饭炒菜的小店,改成了如今的“赵家火烧”。

刚开始赵家火烧的店开在了沙子口,在赵姐口中,那是20多年前北京南城最火的一条街,“和现在的南锣鼓巷一样”,而仅此一家的驴肉火烧也“一炮而红”,“客人多得店里坐不下,就垒几个纸箱当桌子,客人蹲着在门外吃。”赵姐笑着告诉燃次元,那一年,她仅是门槛就换了6个,“来吃饭的踩破了门。

“驴肉新鲜弹口,火烧烤得香脆,肉塞得瓷实,再配上一碗滴上香油的馄饨,吃完整个人都冒着腾腾的热气。”赵姐告诉燃次元,28年间,赵家火烧搬了三次家,从沙子口搬到四路通,随着老城拆迁,最后才将“新家”安到了马甸桥。

和赵姐一样,2015年,1969年生人的朔亦由于爱上了家附近面馆的味道,在退休后选择接手了一家从1985年开业的老面馆。

朔亦告诉燃次元,“原来的老板娘做了二十多年,做到了70岁,实在做不动了。”作为“随意饮食店”的老主顾,朔亦尤其喜欢那口经典的上海家常菜味道,因此,想到自己退休后也无事可做,从未涉足过餐饮的朔亦决定“试一试”。

而这一试,到如今已近7年过去了,两任老板娘相互传递,“随意饮食店”也走过了37个年头

接手前,前老板娘也曾告诉朔亦,“刚开业时生意好得很。”1985年开业的随意饮食店,得益于当时“并没有几家面馆”的差异优势,再加上做的是上海家常的弄堂菜,价格优惠,因此“人人都愿意来”,积攒起了跨越祖孙三代的一批忠诚的老主顾,“来的都是上海本地人。”

“一碗劲道的细面,看得见香味的各种浇头任点任选,热气腾腾的汤水袅袅飘着烟。”朔亦表示,她很喜欢这样的气氛,“客人进店,可以随便吃点,总有一样能填饱肚子。”直到晚上9点多关店,老主顾们都能把店坐得满满当当,“有时当天备得菜少了,还要临时再去外面买菜补上。”

到现在,张文革、赵姐、朔亦们的生活似乎与当年无差。每日早晨进店,招呼客人,忙到晚上近10点打烊关店,隔天订新鲜蔬菜,食材永远不能过夜。

走在路上,张文革总会被不同的人打招呼,尽管许多人他并不认识,可不妨碍大家知道鼎香润,知道这个店主。赵姐也一样,坐在门口总有街坊搭话,总没有歇息的时候,日子在繁忙中度过。

老店们虽然不再“网红”,但在周边食客和街坊心里,仍是“No.1”。

老店的新与旧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身处时代中的老店们有顺应,也有坚持。

接手随意饮食店时,前老板娘要求朔亦,“保留原来的上海弄堂菜风味。”朔亦告诉燃次元,不管是街道两边时兴起来的河南菜馆还是福建面馆,都不如这里传承了30多年的老味道,符合上海人的口味

老店店主们都有自己的坚持,不只是朔亦,张文革在创店那天定下来“四两面四两肉”的懒龙,坚持的老北京风味菜,还是赵姐的驴肉火烧,味道都未曾改变

除了味道之外,一并保持下来的,还有价格

“客人说,老板娘,你这个价格怎么这么便宜,劝我加一点上去。”朔亦笑着表示,在寸土寸金的上海,除了每月数万元的房租,还有单个人每月万元的人工费,再算上水电、原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客人点一碗面,加上五六个喜欢的浇头,也不过二十多元。”

在鼎香润,一份懒龙的价格从12年前的12元卖到如今的18元,12年时间价格仅上涨6元。除此之外,张文革表示,“开店时啤酒3元一瓶,后来是老顾客硬把价格涨到了5元一瓶。”

开赵家火烧的28年间,驴肉的价格从16元一斤涨到现在100元一斤,赵姐的驴肉火烧由于“肉价涨了”,价格不得不从6元一个涨到如今12元一个,但赵姐还是“每一个火烧驴肉都往瓷实了塞”。

在燃次元前往鼎香润线下店时,店内等餐的食客热情得告诉燃次元,“他家的懒龙都是新鲜现做,用料扎实,比工业做好再加热出来卖的好吃多了。”下班过后买份懒龙,再打包几个家常菜,家里的晚饭就解决了,而这份十几年未变的老味道,也正是疫情期间街坊们口中难得的安定感来

对味道的坚守之外,老店也顺应时代潮流,尝试着“新花样”

朔亦接手随意饮食店时,店里的浇头种类不过七八种,随后被增加到18种,满满当当放了一桌子。

“大肉丸,小咸菜,素的肉的都有,还有很多时令上的新鲜蔬菜。”朔亦表示,“花样多点,才能留住客人。”对于老店来说,随着年纪大的客人搬离,现在进店的大都变成了喜欢“新鲜劲”的年轻人,而现在外卖店不少,面馆也并不稀奇,“把面做好,才有回头客。”

掌握“上新秘诀”的不只有网红店,张文革也深谙此道,“食客爱老味道,也喜欢新菜色。”除了应季的新鲜菜蔬,鼎香润每个月几乎都有新菜品,“到了月底,反响好的新菜就留下,走得慢、上得少的新菜就去掉。”

除此之外,在原来的门脸之外,鼎香润还开了*顾客“快取快拿”的外卖窗口,“疫情期间很多人都是买了就走,这样不必进店,省得食客麻烦。”除此之外,三年前张文革还在老门脸后另开了一片后院,“原来店里只有十几张桌子,现在后院里有了包间,方便顾客谈事情。”鼎香润的伙计亦告诉燃次元,“开一片火一片,照样都要等座。”

和鼎香润一样,随意饮食店也在今年夏天翻新了装修。

图/翻修后的随意饮食店

来源/@随意饮食店 小红书平台

朔亦告诉燃次元,一开始是某平台的“街巷小店帮扶计划”,随意饮食店被老顾客们提了名,而在朔亦“保持老物件、传统风格”的要求下,今年8月24日,历时半个月,设计师将老店进行了翻新。

考虑到不少客人晚上吃面太暗,店门口新设了灯箱和拴狗链,顾客告诉朔亦,“能带狗狗去吃面了,再晚也有灯箱照亮。”而店内原先只挂着菜单的墙面改成了“回忆满满”的故事墙,碗筷也重新做了设计。

老店也正在走进更多年轻人的视野,获得越来越多年轻人的“认识和自发安利”。从2011年正月十六创立至今,鼎香润牢牢占据着大众点评北京必吃榜top的位置,活跃在各个社交平台博主的探店视频里;朔亦接手的37年上海老面馆,也在今年上海疫情期间“火了一把”。

有次一位博主误打误撞进入赵姐的店,倚在门口做火烧的她碰巧“入了镜”,结果几天之后,不少街坊告诉赵姐,她“上了抖音”,除了老客人,开始有不少新客人被那位博主“安利进了店”,这让赵姐非常高兴。

现在,鼎香润已经成了各大社交平台的博主打卡地,张文革对来店里拿着摄像机的博主们愈来愈“司空见惯”,随意饮食店也开通了自己的小红书主页。

念旧却不守旧,社区老店的店主们,还在不断挖掘新的可能性。

参考资料:

《“附近”实体小店,必吃榜里的人间真实》,来源:钱皓频道。

*文中朔亦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燃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官网_全聚德卖不动烤鸭,也卖不动白酒

1224

      因为跨界卖酱酒,“烤鸭一哥”全聚德(002186.SZ)又火了一把。

12月15日,全聚德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回应投资者关于“公司是否已涉足白酒业务”的提问时表示,为拓宽产品线,公司的定制酱香型白酒“全聚德1864”和“全聚德传奇”已在全聚德天猫旗舰店等线上平台及京内京外各门店销售。

上述消息让全聚德走出了一波独立行情。截至12月21日收盘,全聚德已连续4个交易日涨停。

就全聚德销售白酒产品的情况等相关问题,时代财经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全聚德董秘办,相关人士回复称,公司采取委托加工方式推出两款全聚德定制酱香型白酒,而关于上述产品的销售情况,目前尚无公开信息可以透露。

跨界之际,这家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正在走下神坛。继狗不理之后,老字号衰落的魔咒同样落在了全聚德的身上。而要走出颓势,卖酒并不见得是一条好出路。

01 800多元的酱香酒,只卖出44瓶

目前,全聚德的两款酱酒已在全聚德天猫旗舰店上线,其中,全聚德1864售价为828元/瓶,全聚德传奇售价为568元/瓶。截至发稿,上述两款产品的月销量分别为44瓶和17瓶,合计61瓶。

时代财经注意到,全聚德两款酱香酒的代工厂,是位于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土城镇的贵州宋窖酒业有限公司(下称“宋窖酒业”)。天眼查显示,宋窖酒业成立于2010年,注册资本1000万元,法人为邹德生,由谭智勇和谭皓兰分别持股90%和10%。

官网显示,宋窖酒业生产开发有“宋窖坛酒”“宋窖30年”“鳛国故里”“宋窖10年”“袍哥”等系列酒。不过,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并没有宋窖酒业的产品在售。

“白酒的佐餐用途很重要,是中国传统宴席的标配产品。全聚德拥有众多餐饮品牌和连锁门店,定制开发酱香酒,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销售白酒。另一方面,因为疫情原因,近几年餐饮行业的经营并不乐观,对于全聚德来说,开辟新白酒销售业务,有利于增加自身利润。”酒业分析师蔡学飞告诉时代财经。

但蔡学飞也表示,全聚德的白酒属于贴牌产品,开发成本非常低,试水性质明显。“产品价格处在次高端和高端价位,目的更多在于品牌展示和利用白酒为品牌造势,不仅仅是为了走量销售。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整个酱酒行业降速,市场整体情况并不好,而全聚德的白酒通过代工模式生产,品控无法把控,市场投入也不大,很难有长期的销售价值。”蔡学飞说。

02 客流量减少,业绩下滑明显

从小在北京长大的张琳(化名),已经想不起来上一次去全聚德是什么时候了。

“两个人,点一只烤鸭258元,再点一个热菜和汤,一顿没吃多少就花掉300多元。在这里吃饭全程也没有什么服务,全聚德已经不像一个本地人吃饭的地方,更像是一个对外地游客开放的景点。”张琳告诉时代财经,全聚德烤鸭的味道并不算惊艳,价格也比较高,如今本地人更愿意去大董、四季民福就餐。

实际上,在疫情发生之前,全聚德的客流量已经出现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聚德餐饮业务全年接待宾客数为804.07万人次,2018年是770.47万人次,2019年是658.92万人次,呈持续下滑态势。2020年和2021年,全聚德并未在年报中披露其全年接待的宾客数据。

这可从近两年的营收数据中窥见一二。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聚德出现上市以来的首次亏损。这一年,全聚德实现营收7.83亿元,同比下降49.99%,归母净利润为亏损2.62亿元,同比大跌686.77%。

2021年,全聚德实现营收9.5亿元,同比增长21.0%,归母净利润为亏损1.6亿元。2022年,全聚德经营情况再度恶化,前三季度已亏损1.75亿元,这一数字超过了去年全年。

广东省老字号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范依萍告诉时代财经,菜品更新慢、服务水平低下是全聚德逐渐脱离主流市场、走向衰落的主要原因。同时,随着北京烤鸭类品牌的增加,消费者也会转向口碑更好且更具性价比的品牌。

范依萍认为,作为一个老字号品牌,全聚德创新能力不足,服务理念相对落后,在餐饮业竞争愈发激烈的当下未能迅速调整经营模式。另一方面,烤鸭重油重色,且对原材料有着较高的要求,也缺乏全国推广的基础。

03 “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

面对危机,全聚德也在尝试转型。近几年,全聚德开始尝试通过外卖、会员营销以及合并收购等方式去适应市场竞争。2019年年底,执掌东来顺10年的周延龙担任全聚德总经理。

周延龙上任后,全聚德取消了一直被消费者诟病的服务费,同时宣布菜价整体下调10%~15%。2020年3月,周延龙曾对界面新闻表示,公司会做出很多调整,特别是在产品体系和年轻客群就餐体验两个方面,包括推出更多菜品,并定期更新产品,采取一些措施走亲民路线,在人均消费100元~150元的集中区域发力等。

对于全聚德取消服务费一事,《财经》杂志曾报道,2021年3月,在第六届中国餐饮创新大会上,周延龙表示,老字号不能倚老卖老,“过去黄金周假期最繁忙的时候,我们没有服务,所以不应该收服务费。《海底捞你学不会》这本书我看了好几遍,我还是学不会。海底捞的服务是像基因一样植入公司和员工,我们做不到。海底捞都不收服务费,我们就不能收费。”

在不少消费者眼中,全聚德的服务要被海底捞碾压,但前者的员工薪资却要高于海底捞。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全聚德的员工人均年薪为12.44万元,海底捞人均年薪为7.38万元。2021年,全聚德的员工人均年薪为15.81万元,海底捞人均年薪为10.15万元。

除了不断调整主业外,近年来,全聚德开始加大在预制菜等业务上的投入,希望凭借老字号品牌优势进入预制菜市场。目前,全聚德已经推出多款丰泽园新款熟食产品和三款年夜饭礼盒,还与元气森林、盒马等品牌开展合作,推出联名年夜饭礼盒。

与此同时,全聚德还在想办法重新吸引本地消费者的目光。周延龙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表示,疫情让全聚德重新思考旅游与本土市场的关系,首先要争夺北京本土市场,做北京人的餐厅。

上述全聚德董秘办相关人士告诉时代财经,随着春节临近,疫情管控逐步放开后,公司的经营有望回暖。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无人配送外卖的216小时,餐饮店主开宝马送奶茶

1222

近日陷入崩溃的外卖配送系统,终于迎来了好消息。

根据北京日报报道,截止12月20日,美团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北京接单骑手数量已恢复9成以上,配送速度较上周显著提升。“外卖恢复配送”的消息让焦灼的餐饮店主们“得以喘息”。

不过,在外卖平台加紧招新和人员调度的同时,不少餐饮店主亦发现,店铺平时4-6公里的外卖配送范围,已被系统自动限制在了3公里以内。

而在此之前,疫情防控“新十条”出台后,消费者居家带来的外卖“爆单”,以及外卖小哥人手不足引发的外卖“无人配送”,却让餐饮店主们度过了极为难熬的216小时。

整整一周多,“每天的外卖订单翻了一番,但是几个小时都没骑手接单,甚至打不通骑手电话,”在紧邻北京有着“北京睡城”之称的河北省燕郊开了家奶茶店的任丹告诉燃次元。

开了一家馄饨店的张观苹亦表示,12月10日外卖爆单却无人接单,引发了大批顾客下单后再取消订单,“最终没送出的订单50%都被扔掉了。”

面对无人配送的外卖,餐饮店主们则“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任丹选择开着宝马车去送外卖,虽然一天下来“花得油钱比挣得多”,但是他却不想“辜负”疫情期间顾客的信任。

而为了减少浪费,张观苹在骑手接单后才会备餐,对“一家全阳,没饭吃”的顾客,她骑着电动车送上门。此外,在北京朝阳区开着早点档口的阿华也蹬着共享单车“兼职”外卖小哥。

打不通的骑手电话,外卖平台上高价的跑腿订单,全都是餐饮店主们才能体会的“人间真实”,而正是在“想方设法”解决外卖配送的过程中,有着别样的温情、感动和无奈

由于不熟悉路线,任丹开着车多兜20多分钟圈子,顾客评论道“喝到了今年最热的一杯奶茶”让他开心了许久。

刚刚转阴的张观苹,得知顾客“全家阳了没有备菜”后送餐上门,离开时心里满是失落,“如果能帮忙买点菜就好了”,她感到自责,“感觉自己没帮上什么”。孤独北漂的阿华,会被顾客隔门放出“任撸抵配送费”的小猫治愈。

而随着外卖配送恢复的好消息传来,餐饮行业的复原似乎也近在眼前。不过,对任丹们而言,3年疫情之下,“开一年关半年”带来的仍是房租、人员压力,预期的“回本规划”不断落空,以任丹所在的燕郊新世界百货商场为例,全面放开之下,白天仍然“没有什么自然流量”。

如今,年关将至,阿华准备提前回家,有机会再来,他旁边的不少档口已经关停。任丹所在的商场已经恢复营业,他不打算错过新年这个行情*的时候,打算趁新年“多少回点本”,他们还在坚守,等待着下一个“春天”。

01 爆单后,没骑手接单了

12月10日,任丹和合伙人张雪露发现,“外卖爆单了。”

2021年中,任丹和张雪露合伙在燕郊的新世界百货商城开了一家奶茶店,由于商场有营业时间限制,平时店内的外卖一天不过20几单,而那个周六,外卖接单系统频繁响起声音,订单量直接翻了一倍。

实际上,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的疫情防控“新十条”一出,任丹便期待商场复工后能带来生意,不过,面对爆单的外卖,两个人却高兴不起来。

因为,做完奶茶之后,任丹和张雪露发现,迟迟都没有骑手接单。

外卖系统里,不断有顾客催促的消息一条条蹦出来,“麻烦您快一点送。”“请问现在是没人接单吗?”

而即使有骑手接了单,却远远超过了额定的取单时间,奶茶整整齐齐得摆放在货架上,一点点变凉,通过系统,任丹看到不少骑手的位置离店还在三四公里开外,而拨打骑手电话,永远是“无法接通”。

通过后台系统,有骑手歉意得告诉任丹,由于不少骑手“阳了”无法送单,现在每个骑手的电话都“被打爆了,根本没法接电话”。

最终,任丹和张雪露只能联系着急的顾客线上退款,而当天没能送出的奶茶,部分被任丹转送了朋友,更多的只能无奈地扔掉,“虽然心疼,但没有办法。”

和张雪露、任丹一样,张观苹的馄饨店已经开了3年多,12月9日,在家里高烧未退的她,通过独自一人留在店内的丈夫得知,“外卖爆单了。”

张观苹告诉燃次元,平时外卖一天不过40、50单,当天丈夫接了近百单,“因为订单太多,只好一接单就做,生怕赶不及”,但等她丈夫将餐做好,却迟迟等不到骑手接单,当天,50%未送出去的餐都只能就地倒掉。

图/任丹、张晨露的奶茶店被顾客催促(左)

张观苹的馄饨店因无人配送被取消订单(右)

来源/任丹、张观苹供图

外卖爆单的第二天,张观苹和丈夫“学乖了”,一来骑手接单慢,二来不少顾客会因为长时间等待派送而取消订单,之前店里习惯“下单即出餐”,现在变成了“看到骑手接单后再出餐”。

外卖爆单的原因张观苹亦揣摩的出,“不少顾客打电话来催,嗓子都是哑的,一听就知道是阳了,家里没有吃的。”甚至还有订单送货地址显示是附近的酒店,“有人阳了后去酒店隔离,也没办法做饭。”

而有一位离店2.5公里的顾客,下单后等了几个小时,都没等到骑手接单,张观苹劝对方退款,可顾客申请退款后,过了一个小时,张观苹又从外卖系统里,看到了那位顾客的高价跑腿订单,张观苹打电话过去,才知道她一家人都阳了,高烧不退,“根本没力气做饭,家里也没菜了”。

同时,经营一家早餐档口的阿华告诉燃次元,由于附近不少档口的店主都阳了,12月10-12日,他一个人在店里,几乎没有停过打单、出餐、包装,再打单,再出餐的动作。同样,餐早已备好,外卖系统页面却显示“尚未有骑手接单”,即使顾客已经将外卖配送费加到了20元。

阿华的手机被顾客的电话“打得滚烫”,有一位顾客三次点单,却由于没有骑手接单不得不三次取消,这时偶尔出现的外卖员成了“救命稻草”。某位外卖小哥告诉阿华,“现在负责这片区域的只剩下3个人,根本配送不过来”。无奈之下,阿华不得不将外卖接单时间缩短,晚上一过8点就关掉外卖,他告诉燃次元,“没人接单,做了也送不出去。”

显然,疫情防控放开之后,外卖配送系统备受挑战,根据美团外卖相关数据显示,12月7-9日,相比上周同期,送往写字楼、园区等地址的外卖订单增长了33.4%以上。

一方面是高涨的居家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是紧张的骑手数量,“无人配送”的外卖让商家伤透了脑筋

02 开宝马“送外卖”

“单子堆在店里,心都是慌得。”

对于餐饮店主而言,他们早已习惯疫情之下的种种未知,外卖小哥缺位,来不及沮丧,他们仍需要“遇水架桥、逢山开路”。

人手的紧缺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实际上,早在12月9日,任丹店内的店员就“阳”了,休息在家,面对爆单的外卖,张雪露蹲守在店出单,任丹开着宝马去送外卖。

无奈的是,没几天张晨露也“倒下了”,店里只剩下任丹一个人跑前跑后,“我自己先出餐,再开车送,然后再回店里。”由于缺乏人手,经常是外卖订单来了都没人接。

任丹告诉燃次元,“无论如何都要将外卖送到顾客手上”,一方面,“不少顾客点单就是对我们的信任,不能辜负”;另一方面,不少订单是系统自动分配,而骑手配送不过来,“如果没人送,骑手一单就要扣10元,但他们送一单也才挣几块钱。”

对于任丹而言,最头疼的也是送外卖。

不少订单由于是骑手接单,商家无法获取顾客的详细地址,他不得不先给骑手打电话沟通,很多时候“电话打不通,只能联系顾客去解释”,“一天下来电话都没停过”。

除此之外,由于缺乏配送经验,任丹经常迷失在错综复杂的地下车库里,他告诉燃次元,由于开着车,一来隔着车窗看不清楼号,二来从地下车库进入小区,“楼牌号不清晰,经常送完上一栋楼,看着下一栋楼就在旁边,但就是找不到,白白浪费20多分钟兜圈子。”

而开着宝马送外卖,显然不是一笔“划算”的生意,任丹告诉燃次元,按照一公里一块钱油费算,每天送外卖光油费就要200元左右,再加上外卖本身利润就低,“送下来根本就是亏的。”

不过,任丹却“感觉很值得”,虽然每次送外卖都是放了餐就走,几乎没有和顾客聊天的时间,任丹却记得有顾客专门去外卖系统里给他评论,“喝到了今年最热乎的奶茶”。

同时,虽然没有任丹的宝马,高烧退后第四天,刚刚恢复,张观苹也骑上了自己的小电动车,她告诉燃次元,“有的顾客就等这一顿饭呢,怎么能不管呢?”

有次,张观苹接到顾客的电话,“一听就是一个年龄很小的男生。”那位顾客告诉张观苹,他们3个人在酒店隔离,都高烧不退,但是等了许久都没有骑手接单,张观苹一听就急了,“他们说一天没吃饭了,这怎么能行呢?”

在顾客无奈取消订单后,张观苹思来想去还是打了电话过去,询问顾客是否介意刚刚转阴的自己将餐送过去,在顾客的感谢声里,张观苹及时把餐送到,可令她没想到的是,顾客悄悄准备了一小盒药送给她,在张观苹回消息的空档里,对方悄悄地多转了10元配送费。

而那位距离店里2.5公里,家里没有备菜的顾客,张观苹得知他们一家人皆阳后,也把外卖送上了家门,不过,离开时张观苹有些失落,“我想着当时给他们买点菜就好了,总感觉自己没能帮上什么忙。”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95后的阿华也待不住,虽然没有电瓶车,但是他很快就将目光投向了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

为了保证配送速度,阿华把配送距离限制在距店2公里,而为了控制送外卖带来的时间损耗,他往往在备好十几份外卖单后再一一送出,晚上8点关闭外卖系统后,关店之前他会再做最后一批外卖订单,等全部送完回家,已经过了10点。

而在“兼职”外卖小哥的过程中,阿华总能发掘意外的快乐,他发现“经常点煎饼的那位顶着张飞头像的顾客,原来是个可爱的女孩子”,送过“救命餐”后,两人还成了朋友;有次他送完餐,隔着门顾客放出家里小猫“任撸抵配送费”,可爱的小猫也让阿华“疲惫顿消”;还有一次,他帮顾客抢到了楼下超市最后一瓶黄桃罐头,收到了对方激动的“10元打赏”。

正是通过这一份热气腾腾的外卖餐,任丹、张晨露、张观苹、阿华们,支撑起了疫情之下的人间烟火气

03 困境与坚守

从12月19日开始,已经坚持整整一周的餐饮店主们,终于迎来了外卖系统的复原。

根据北京日报报道,截止12月20日,美团外卖平台相关负责人员表示,北京接单骑手数量已恢复9成以上,配送速度较上周显著提升。近期平台一直通过招募新人、跨区调度等方式,提升北京的骑手运力储备。自12月14日以来,新骑手注册人数连日增长,其中15-16日新骑手注册量环比上周同期增长215%,目前累计新注册骑手已超过5000名。

任丹告诉燃次元,从12月19日开始,他就不再需要开车送外卖了,燕郊区域的外卖配送基本回复正常。同处燕郊地区,张观苹不再需要上门亲自配送的同时,则敏锐地观察到,外卖平台自动将店铺的配送范围“缩小了”,“之前最远4-6公里都能配送,现在限定的配送范围成了3公里。”

而在阿华所在的北京市朝阳区,也基本恢复了原来的配送接单速度,“感觉骑手小哥变多了,除了部分3公里以外的订单接单慢,大多数订单都能迅速接单。”

不过,外卖配送恢复后,餐饮店主们仍有各自的难关要“闯”

任丹告诉燃次元,虽然外卖配送恢复了,但是单量也回落到了正常水平,而目前他投入心血的奶茶店,本是坐落于燕郊新世界百货商场的不错位置,但现在,白天几乎“没有什么自然流量。”

开奶茶店前,任丹曾向往“开一家小店”的生活,和张晨露合伙开店是他出于爱好的“副业”,他估算过,正常情况下一年就能回本,而如今,开店一年多,仅今年一年,奶茶店就“关了半年门”,现在每个月他只盼望“能把租金赚回来”。

和任丹相似,张观苹的馄饨店刚刚挺过3年的生存期,此前她做过餐饮,服装,销售,在开这家小店时,投入了近15万元本金,“我就想开一家小店,不用再上班受老板约束”,对她而言,“创业才能赚钱,利润都是自己的。”

但张观苹正好赶上了疫情三年,由于店里是她和丈夫两人打理,虽然没有人工工资的压力,但疫情的起伏也让张观苹对餐饮创业有了更深的体会,“先生存是最重要的。”

临近新年,阿华附近的档口走了好几家,阿华也准备在年前一周买票回家,“也许明年疫情控制住了,再来北京。”

张观苹则和丈夫商量,和往年一样,他们打算把店开到本月底,等过完小年,大年初八再回来营业,“除生意外还有生活。”

而任丹则决定过年继续开工,对他而言,“春节往往是行情*的时候,现在房租都还没赚出来,总要稍微回个本,”不过,今年的疫情让他的打算屡屡落空,他难以预见未来,但总会安慰自己,最难的时候都已经挺过去了。”他们都还在等一个春天

参考资料:

《外卖速度回来了!北京部分平台超9成骑手已回复接单》,来源:北京日报。

*文中阿华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燃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官网_巨头下注生物医药园区的投资逻辑

1216

身为产业园区从业者,方恒明显感觉这两年生物医药产业园区更热了。向他咨询医疗企业、相关园区项目投资的机构越来越多。「物流园、数据中心之后,资本找到了新的风口。」

近年来,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大宗交易的清单持续拉长。在供应稀缺的北京市场,CBC康桥资本2022年连续拿下两个项目。普洛斯、摩根士丹利、ESR易商红木、高瓴资本等巨头则在上海持续加码。高力国际数据显示,2021年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大宗成交金额共计人民币61.6亿元,较2020年增长了近5倍。

中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园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成渝都市圈四大区域。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约80%上市医药企业、90%的国家一类新药和85%的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产品都以上来自四个区域。

仲量联行的企业调研同样显示,生命科学企业不动产选择以产业园区为主,占总需求面积的67%,尤其是领军企业对产业园需求远高于其对办公楼的需求。

作为新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医药行业需求催生了更多产业园区机遇。在物流园区、数据中心之外,往年较为冷门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受到了资本热捧。

01、投资活跃

多家境内外资本方正在进入京沪两地的生物医疗园区市场。

刚刚过去的11月,CBC康桥资本宣布购入上海青浦工业园区生命科学园区83.76亩用地,计划将其开发成高规格的科技园,包括8个生产基地、2个研发办公楼以及其他附属设施,项目预计于2024年第二季度完成。

今年早先时候,CBC康桥资本陆续完成了北京两个生物医药产业园的投资。分别位于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的药谷一号,以及位于北京昌平中关村生命科学园三期的生命谷国际精准医学产业园。

仅北京两个项目耗资超过了1.8亿美元,其中昌平生命科学园三期项目为该区域内近十年首次出让此类地块。

这是康桥资本在2021年与全球*的养老金管理人荷兰APG合作设立CLSIV(中国生物医药基础设施基金)后的投资动作,该基金期限8年,一期为5亿美元,整体规模上限封为15亿美元,有望在2023年*季度达到,预计(IRR)内部收益率是22-23%左右。业内人士指出,一般而言美元基金IRR在12%至20%左右,从募集速度及收益率来看,生物医药基金对投资人的吸引力不小。

另一名业内人士对36氪表示,尽管这是近年来标志性的交易,大幅提振了市场信心,不过考虑到资方背景及产业优势,该项交易在北京市场很难被复制。

相比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起步较早的上海市场化程度更高,竞争也更为激烈。早在2019年,普洛斯在上海外高桥保税区收购了生物医药园区自贸壹号。2022年,普洛斯宣布在临港建设普临智创绿谷产业园项目,计划开发集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供应链集成两大主题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产业园。

热衷于投资写字楼项目的摩根士丹利,其管理的房地产基金在2019年收购了张江核心区的前身张江创新园。2020年收购了位于上海张江的美恩生物科技园,总价为5.6亿元。据中金公司研究部数据显示,以单位租金/成交价计算,产业园区研发楼的毛收益率一般在4%至6.5%,美恩项目毛收益率达到了6.5%。

物流地产与数据中心之外,亚洲*的不动产管理公司ESR同样搭上了生物医药产业地产的风口。2021年12月,ESR在苏州高新区投资4亿美元打造其国际生命科学产业园及新材料产业园。2022年7月,又以2.68亿元的价格,从阳光城手中收购了位于上海张江药谷的阳光张江NEO项目,现已更名为ACGT生命科学园。

ESR中国首席运营官周波此前透露,公司正在募集生物医药基金,预估*期规模是7亿美元左右,选了7到8个种子资产进行开发和收购的准备。

2022年4月,被视为华平系的东久新宜宣布设立总投资规模约12亿美元的合资平台,专注于中国前沿城市的生物医药基础设施开发和运营,首批合作项目位于上海张江科学城核心区域。

境内资本也不遑多让。高瓴在今年8月完成了首支20亿美元规模新基建基金的募集,该基金主要投资于包括生命科学园、绿色数据中心和物流及工业基础设施等。

看好中国生物医药未来市场,是资本普遍的信心所在。周波称,全球生物制药市场上,目前中国仅次于美国,预计将于2020年到2025年达到更高的复合增长率,达到8.2%的增长率。这也使得生物医药园区的需求在2010-2030阶段增长非常快。

咨询机构火石创造的医药行业报告指出,上海张江药谷、苏州BioBAY、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等都形成了政府、高校、风投机构、医疗机构等多因素组成的创新网络。

02、收入不只靠租金

「生物医药产业的业态孵化至少需要三五年,甚至十多年,这就需要资金期限足够长。」一名私募基金人士称,这与外资资金成本低、长线操作相契合,另外地方上也有招商引资、外资落地的指标要求。

过去两年,生物医药园区的大宗交易方式大多是收购存量物业后进行改造,相关用地资源并不充裕。方恒举例称,大兴某占地130亩的本地制药厂,新建一部分后又收缩了面积,后续想要出售又受限于相关政策。

据高力国际数据显示,在生物医药园区市场,2020至2021年的外资买家全部以投资为目的,而内资买家均为生物医药企业自持自用。

康桥资本医疗健康产业设施平台首席执行官康海华此前称,大兴项目基于NPI的租金收益率是7%,对资产进行提升后预计可以达到7.5%以上。显然,要达成最终22%的基金内部收益率,租金收入只是一小部分。

世邦魏理仕华北区顾问及交易服务、产业地产部负责人李虹表示,大多数外资基金有基础设施基金,也有PE投资平台及产业孵化平台。通常在投资不动产之后会选择有增长潜力的创投公司进行股权投资,生物医药类企业潜力较高,近年来在一二级投资市场炙手可热。

据医药魔方数据库统计,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近10年来累计事件数接近1.4万件,一级市场融资金额为9700亿元,二级市场募资金额突破1.1万亿元。头豹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共有588家的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了一级市场的融资总融资额高达1187.19亿元,3年内增幅达到了178.88%。主要投资于生物医药研发企业、生物医药CRO/CDMO、技术平台型企业(以AIT药为主)、生命医药上游企业以及制剂型企业。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1全球独角兽榜》显示,上榜的31家生物科技公司里中国企业占了16家,其中6家价值超过100亿人民币。

2022年以来尽管投资规模整体下降,高科技、高壁垒的早期项目融资占比仍在大幅提高。实际上因母基金间接投资与企业建立的链接深度有限,一些园区方也设立了直投业务平台。方恒的感受非常直接,他称有些创业公司入驻园区后接受了融资,第二年就上市了,并达到了10亿美元级别。

由于医药行业的专业性、监管政策等影响,大多数资方选择建立生命医药产业基金,为医药企业提供股权融资,挖掘潜力项目。同时与产业园区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协助园区方提升营商环境。

北京市属的园区投资运营商昌平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简称昌发展)成立于2015年。昌发展相关负责人对36氪称,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昌发展非常看重为新型企业提供全周期的产业生态服务的能力。产业资源丰富、稳定的资金支持、优质的企业入驻以及专业的孵化,是大多数园区方所需要的合作方能力。

公募REITs也让产业园区项目的资金退出变现有了新通道。11月28日,全国首单生物医药产业园REITs——华夏和达高科REIT正式获批,成为全市场第24单获批的公募REITs产品。

分析人士指出,公募REITs可以有效盘活存量资产、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后期还可通过扩募不断壮大REITs规模,形成可持续、可复制的基础设施资产建设、运营、上市的良性循环。

仲量联行华东区研究部董事丁婷表示,深度参与行业发展、布局产业园区及潜力企业的全成长周期,是更多成熟资本考虑的方式。

03、供需错配

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格局,但并不是所有的园区都能承接租户的需求。

据高力国际数据显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平均租金在2021年超越了非生物医药产业园。以张江生物医药产业园为例,2021年末为每平方米每天5元,复合年增速高达6.1%,远超同期非生物医药产业园的年均增速。

北京的三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则有着不同租金水平表现。中关村生命科学园租金在每平方米每天5.5元至7.5元,亦庄生命医学园则是2.5元至3.5元,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为2.1到2.5元。而北京物流园区每平方米每天平均租金在1.7元左右。

「生物医药园区的单平方米造价成本比物流要高得多,地面承重、层高、排风、排污、小环评等等都需要考虑在内。」高力国际华北区产业及工业地产服务董事吴涛指出,生物医药产业聚集形态较为明显,企业在选址时会考虑到人才流动、成果转化、政策优势等方面。

吴涛表示,租赁需求旺盛,而优质产品较为稀缺,助涨了生物医药园区的租金上涨。从产业地产的角度看,未来五到十年内,生物医药园区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对于租户方而言,更愿意去选择符合自身需求且资质较好的园区,这些园区的业主方运营能力强,政策支持力度更多。李虹表示,客观来看,一些民营或者资质一般的生物医药园区,空置率达70%。

「环评是必要条件,物业层高、承重、配电量决定了未来租户业态。园区的共享实验室、共享设备配套,能够提供给租户上下游产业链的资源,这些都是影响出租率的关键因素。」李虹指出,一些项目先天条件并不满足,在立项之时并非生物医药园区,半路转型后硬件设施难以满足要求,招商就比较困难。

另一名园区运营人士指出,早年间园区运营方一般提供物理空间、政策及资金支持。现在园区服务方面的比拼也更专业,涉及产业链完善、投融资需求、智能设备等等方面。「生物医药类产业园经营管理预算相对更多一些,他们愿意提供更好的服务给园区内的企业,尝试更多智能化的管理方式。」

比如细胞基因类的初创企业,独立创建造价超过千万的实验室并不现实,这就需要园区配套的共享实验室。类似企业租户的定向需求还包括园区运营方是否拥有活体动物实验室执照,以及园区内处理动物血清、皮毛危废品的资质等等。

李虹认为,相较其他领域,国内大多数城市的生物医药园区起步较晚,细分赛道体量不大。现阶段仍属于非标品、偏定制化项目,再现物流地产火爆的可能性较小。

未来三年,仅北京大兴、亦庄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还有至少50万平米的供应量。「目前来看存量企业扩张是主力需求,而业主方基本都会将特殊实验室之类的设备配套需求纳入整体规划。」李虹称。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测速地址_电解质水销量飙升10倍,线上哄抢,线下冷清

1216

“囤药”尚在进行时,“囤水”之风又起。

近日,尖叫、外星人等多款电解质水在电商渠道爆单,京东、淘宝等电商渠道存货纷纷告急。

“(这两天)商品确实太火爆了。”外星人淘宝官方旗舰店客服告诉财联社记者。12月12日晚间,财联社记者登录淘宝发现,元气森林旗下外星人电解质水、农夫山泉旗下尖叫电解质水多款产品均无现货,仅开放预售。

农夫山泉淘宝官方旗舰店客服告诉财联社记者,由于最近电解质水购买量增加,店铺内已无现货,预售款需15天发货。

12月13日,财联社记者再次登录淘宝及京东发现,不仅仅是外星人和尖叫,宝矿力水特等多个电解质水产品均已无货或仅开放预售。

“由于订单较多相关部门正在紧急多仓调货,我们会根据补货情况及时上架库存数量,建议您先收藏。”财联社记者从上述外星人旗舰店客服处了解到,近期电解质水购买量增加,预售商品均需15-20天发货。

京东功能饮料榜显示,排名靠前的宝矿力水特和外星人电解质水在24小时内热度分别上升458%和10倍+,近15天销售额纷纷飙升10倍以上。百度指数显示,12月5日至12月11日,电解质水的搜索指数整体同比陡增2711%。

(图片来源:京东APP)

据元气森林统计,外星人电解质水在电商平台的单周销量环比提升1327%,到家平台单周销量环比提升1000%,12月7日至12月8日,到家平台的外星人电解质水销售额增长2000%。

据媒体报道,元气森林表示,为了保供,公司投入了两倍的产线和人力,在保证产品品质的基础上优化加速生产流程。

但在线下渠道,电解质水消费相对冷静。

12月13日,财联社记者走访长沙部分超市发现,电解质水货架陈列如常,功能性饮料区域多个产品货架充足,并未出现“抢购”的场面。也有超市做出温馨提示“在挑选功能性饮料的时候,请仔细阅读每种饮料上所注明的成分,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饮料。”

长沙某超市饮料货架(财联社记者拍摄)

一家社区零售店店长也告诉财联社记者,虽然近日电解质水在网络上走红,但从她的店铺情况来看,并没有感觉到该系列产品销量有明显增加。

据了解,近期囤货之风吹到电解质水,与人体补充电解质需求有关。饮用电解质水可以补充人体所消耗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

在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一般治疗”中有提到“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定”。国家疾控中心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膳食营养临时指南》中也指出“医护人员穿防护服、大量排汗,应注意补充含电解质的饮用水,以便在补充水分的同时维持身体电解质平衡。”

对于饮用电解质水在出现发烧症状时是否有所帮助,前述店铺客服人员告诉财联社记者,若出现发烧症状建议咨询医生,“咱家就是普通的饮料”。

对于农夫山泉旗下尖叫电解质水近期整体销量情况、电解质水在发烧等症状时的帮助与效用,财联社记者向农夫山泉媒体邮箱致函采访,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