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平台网上登录“  下的文章

华宇注册_中国制造正在被冲击

0521

当地时间3月1日,马斯克宣布将在墨西哥建设一座“全球*电动汽车工厂”,投资金额约50亿美元,面积将是特斯拉上海工厂的20倍。

而就在此前不久,上海工厂的扩建计划传言遭到推迟。

这不是墨西哥*次冲击中国制造。

1、异军突起

2018年4月,贸易冲突山雨欲来,TCL董事长李东生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说:

“如果美国真的对中国输出美国的彩电产品实施高关税,那我们就会把这些生产快速转移到墨西哥去!”

2022年初,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想要定制超过5万件的制服,本来按惯例,这笔订单会发给中国供应商,但最终选择了墨西哥的家族式服装企业Preslow。

也是在2022年,墨西哥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贸易伙伴。

另一方面,中国对墨西哥的出口也呈现历史性增长,成为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第二大进口来源国。

墨西哥拥有较完整且多样化的工业体系,既包括食品、纺织、制革、服装、造纸等轻工业,也包含汽车、钢铁、化工、机械制造、制药等重化工业。

其中,汽车行业作为制造业的领头羊,是墨西哥制造崛起的一个缩影。

2月3日,特斯拉宣布建厂之前,宝马宣布将向位于墨西哥的工厂投资8亿欧元,将其打造成宝马在全球的*家纯电动汽车工厂。

稍早之前,据墨西哥经济部门今年1月披露,通用汽车代表在与墨西哥当地政府会谈中称,希望2024年在墨西哥工厂生产电动汽车。

2022年10月,德国大众和零部件供应商大陆集团均承诺在墨西哥进行重大投资,总价值近10亿美元,这是墨西哥汽车业单日内宣布的*投资金额之一。

伴随着整车厂商的进驻,汽车产业链上的供应商们也加快了步子。

2022年7月,宁德时代传出消息,计划在墨西哥投资50亿美元建厂,为特斯拉和福*应电池;9月,现代起亚集团宣布将对墨西哥的汽车工厂追加投资4亿多美元。

此外,LG电子和麦格纳国际公司将在墨西哥投资1亿美元建厂,为通用汽车生产电动动力总成部件,工厂将于今年完工。

据不完全统计,仅2022年第四季度,就有17个国家的62个汽车相关项目官宣落地墨西哥,其中28个是新投资,33个是扩产,1个是收购。

目前,墨西哥已经成为世界第七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五大汽车零部件生产国。在墨西哥运营的共有14个品牌的22家汽车制造工厂,另外还有10家发动机生产工厂和7家变速器生产工厂。

早在2018年,汽车行业就已成为墨西哥制造业GDP的*贡献者,整个制造业也随之起飞。

资本的嗅觉最为灵敏。

数据显示,2022年前9个月,墨西哥吸收外资的规模达到了321亿美元。其中,仅在制造业领域的投资就高达116亿美元,占比约36%。

面对墨西哥,中国企业同样热情高涨。进入2023年,来自中国企业的投资在墨西哥呈现出井喷趋势。

华富山工业园区是2017年中国在墨西哥投资设立的*个工业园,今年不到两个月已接待50余批客户,超过去年全年的一半。

“最多的时候,一周要连续接待10个客户。”

工业园区高管介绍,与前些年投资东南亚等地的国内企业不同,到墨西哥投资的企业不再是简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自动化生产、制造水平均更高,投资规模也更大。

当很多人的目光仍聚集在越南制造、印度制造时,底蕴更深厚的墨西哥制造,开始显露出真正的实力。

2、往日恩怨

很长一段时间,墨西哥制造对中国制造都保持警惕。

20多年前,墨西哥是最后一个投票赞成中国加入WTO的成员国。

“离天堂太远,离美国太近”这句谚语,几乎道尽了墨西哥的苦难根源,但对墨西哥制造业来说,离美国太近反而是好事。

20世纪60年代,墨西哥启动了Maquiladora(客户工业出口推动计划),在美墨边境区域建设工厂,为更多人带来工作岗位。

所谓Maquiladora,是指代外国公司在墨西哥建造和运营的保税工厂,生产的大多数商品将出口到其他国家,主要是美国。

这一计划奠定了墨西哥制造业的基础。

1994年,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当时“Made in Mexico”能够在几乎零关税条件下自由进出北美。

在1982年拉美债务危机后陷入停滞的墨西哥经济,在NAFTA签署后的最初几年,迎来了快速发展。

1996至2001年间,墨西哥年均经济增长率接近4.5%,出口年均增速更高达13%,通用、大众、尼桑、本田等汽车品牌纷纷到墨西哥投资设厂。

但是,中国的崛起让墨西哥制造遭遇重击。

2001年,中国加入WTO,中国制造与墨西哥制造在美国市场展开对决。

彼时,墨西哥工人的工资大约是中国的六倍,而两国在美国市场的产品类似,均以中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商品为主。

而相比稳定的中国,墨西哥执政达71年的革命制度党刚刚下台,前可口可乐墨西哥公司CEO比森特·福克斯成为总统。

在他的领导下,墨西哥成为世界*大可乐消费国,但经济改革却在政治动荡中举步维艰。

墨西哥制造,自然败下阵来。

图源:网络

2001至2007年,墨西哥年均经济增长率急降至2.8%,人均GDP长期徘徊在七、八千美元,在中等收入陷阱中无法自拔。

这一时期,墨西哥闻名世界的是其惨烈的“毒品战争”。

2006年底,时任总统卡尔德龙发起了对墨西哥贩毒集团的宣战,国内谋杀率从约0.08‰飙升至0.22‰,共有超过5.5万墨西哥人死于暴力犯罪,甚至有24名市长被杀害。

在墨西哥做警察,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职业之一。

到了2008年,墨西哥制造业中心之一的华雷斯以每10万人中就有132人被杀的超高概率,站上了“全球十大最暴力城市”榜首。

如此恶劣的社会环境,让墨西哥制造业的发展严重受挫。

但是,墨西哥并未就此“摆烂”。

2006年11月1日,“毒品战争”爆发前夕,墨西哥政府将Maquiladora计划与临时进口计划(PITEX)整合为出口制造、加工和出口服务计划(IMMEX)。

IMMEX计划覆盖了全墨西哥85%的制造出口企业,拥有IMMEX认证的外国制造商只要在规定时间内将成品从墨西哥出口,就可以获得进口原材料的税费减免。

这一计划对大量欧洲企业、亚洲的日韩企业非常具有吸引力。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制造业不断升级换代,成本不断走高,几乎原地踏步的墨西哥迎来了转机。

以广州市与墨西哥城为例,2012年广州*工资标准为6.89美元/日,而墨西哥城为4.73美元/日。这一年,墨西哥的出口制造业增长率与中国持平,达到了9.5%。

2018年12月,墨西哥现任总统洛佩斯上台,积极推动“墨西哥第四次变革”(前三次分别为1810-1821年独立战争、1858-1861年改革、1910-1917年反独裁革命),大搞基建,改善治安,扎堆的工厂建设项目一度让反对派非常不满。

满怀雄心壮志的洛佩斯,对制造业倾力支持。

近年来,美国推行所谓的供应链去中国化以及疫情导致的全球供应链重构,也让紧邻美国的墨西哥成为*受益者之一。

以彩电业为例,2019年1月,中国出口美国彩电的份额为60%,墨西哥只占30%,而到了2022年2月,墨西哥就已占据60%的份额,而中国则降低至20%以内。

在美国超市,出现了越来越多“墨西哥制造”。

这其中,美国对墨西哥的加持发挥了很大作用。2020年美墨加协议(USMCA)的签署,美国几乎是明摆着要以墨西哥来应对中国,这让墨西哥因此获利,成为投资新的热土。

“中国的‘失’就是墨西哥的‘得’”。美国《财富》杂志去年11月2日曾直白表述。

风水轮流转,如今的墨西哥有可能挑战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吗?

3、替代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骄傲,也许快要拱手让人了。”

2012年9月,巴克莱银行分析师马尔科·奥维多在一份报告中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当时他看好的国家,就是墨西哥。

十几年后的今天,类似的观点开始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最想将其变成现实的人,非美国总统拜登莫属。

为了降低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拜登政府一直在不遗余力拉拢墨西哥,推动“近岸外包”。

2021年初,刚接任美国总统的拜登就发布“美国供应链行政令”,表示要和拉美国家共建供应链。

2022年8月份,拜登政府通过《芯片法案》,由此敦促墨西哥抓住机会,改善输电网络和可再生能源接入状况,并制定竞争性激励措施,接过部分亚洲转出的产业链。

同年,美国还出台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墨西哥能够一举成为全球汽车制造商眼中的香饽饽,这一法案至关重要。

该法案为电动汽车提供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条件是电动汽车及其电池组装、原材料采购或加工等必须在北美进行。比如售价2.5万美元的Model Q如果从墨西哥出口到美国,省下一大笔运费不说,能可以享受7500美元补贴,价格立降三分之一。

美国如此力捧墨西哥,除了制衡中国,也有墨西哥制造业本身的优势。

以最敏感的人工成本来说,虽然2022年,墨西哥将每日*工资上调至172.87比索(约合8.25美元),增加了9%,其北部边境自由经济区还更高约为260.37比索(约合12.43美元),但这一水平,也大概只相当于美国工人一小时的薪水,并低于中国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

从2005年到2016年的十多年中,中国制造业的工人工资增长了三倍,达到3.6美元每小时,同期墨西哥从2.2美元下降至2.1美元。

到了2020年,中国制造业工人的时薪约为6.5美元/时,墨西哥约为4.82美元/时。

昔日中国制造赖以崛起的人工成本优势,相比墨西哥来说已不复存在。

在人口结构上,墨西哥也具有自己的优势。

2021年的数据显示,墨西哥拥有1.29亿人口,总数与日本相当,但其平均年龄仅有27.5岁,58.8%的人口介于20至64岁之间,20岁以下的人口占到了33.2%。

图源:网络

同时,墨西哥拥有一个由各类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机构组成的系统,包括国内2000多所学校、10万名中高级水平教师和技能指导人员。

所以,墨西哥也有能力发展具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制造业,而且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几乎90%的世界知名电子品牌都在墨西哥拥有生产线。目前,墨西哥已是美国第二大电子产品供应商、全球第三大手机出口国、美国医疗设备的*供应国。

更为重要的是,墨西哥还是全球拥有自由贸易协定最多的国家之一。

目前,除了红利*的《美墨加贸易协定》外,墨西哥已与全球52个国家签订了14项自由贸易协定,与33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32项互相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以及9项经济互补自贸协定。

便利的运输条件、庞大的人口红利、完备的工业体系、开放的自由市场,以及美国老大哥的“力捧”,似乎都在将墨西哥推向新的“世界工厂”宝座。

相比越南制造、印度制造等,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墨西哥制造,其实才是中国制造更强的对手。

当然,以墨西哥的体量,想要取代中国的地位可能性不大。

但是,当订单、产能、资金都开始向墨西哥转移,世界产业链逐步重构,美国与墨西哥交织在一起的冲击力不容小觑。

当然,墨西哥在对中国制造形成挑战的同时,也更能为中国制造所用。

作为最靠近美国市场的国家,墨西哥是中国制造绕过制裁,向美国市场渗透的重要路径,而墨西哥也不想成为美国的“附庸”。

与拜登不同,明年仍要角逐总统大位的特朗普对墨西哥的态度一直很强硬。这样的不确定因素,以及美国对拉美国家一贯的调性,墨西哥想要真正跻身高端制造业,难度很大。

墨西哥制造想更进一步,同样离不开中国。

目前,中国制造业正在加速进入墨西哥,合作不断加深。2022年,中墨贸易总额达949.65亿美元,同比增长9.8%。

世邦魏理仕研究显示,2022年1-9月,墨西哥厂房需求主要来自中国,其次才是美国。在华富山工业园,来自中国家电巨头的海信,敏华、圣奥家居等家居企业,杭州新坐标、拓普、银轮等汽配企业入驻。

“新工厂为整个银轮带来了巨大的订单增量,我们墨西哥工厂明年的订单预计能达到10亿元。”银轮墨西哥工厂总经理胡振武说。

如果不在海外设厂,他们公司就不可能有这些新订单。

对手不是敌人,对手也可以合作,这或许能让中国制造再造一片新天地。

参考资料:

[1]《美墨制造业产业链“近岸外包”:进展、动因和影响》章婕妤 步少华

[2]《墨西哥:新的世界工厂?》雷扬

[3]《离全球制造业中心,墨西哥还有多远?》环球网

[4]《到墨西哥建厂,赚北美的钱》品玩

[5]《“墨西哥制造”大逆转》青年参考

[6]《了不起的“地瓜”丨海外建厂国内空心化?浙江墨西哥工业园算了一笔账》浙江日报

华宇登录_《浪姐4》惹怒二次元

0517

“美依礼芽的《花海》舞台票数居然不如谢娜的《龙拳》?”在《乘风2023》(以下简称《浪姐4》)*次公演舞台播出后,不少网友懵了。对于这个结果,他们并不是很满意。

这档瞄准30+女性的舞台竞演类节目的到来,让沉寂许久的内地综艺市场,有了些热闹。

它是近期讨论度最高的综艺。每逢播出必有热搜,5月13日第二期节目上线后,它几乎包揽了微博文娱热搜榜,排名前十的热搜中,《浪姐4》一度高达8个。

其中,选手美依礼芽更是意外地成了《浪姐4》的流量密码。

美依礼芽是谁?

她是一位来自日本的歌手,最出圈的《极乐净土》被无数二次元称为B站镇站之宝。这次,美依礼芽登上《浪姐4》再次演唱这一经典,让不少二次元用户嗨了,纷纷打榜投票。截止目前,美依礼芽人气值突破6900万*,排在第二的谢娜,刚破1100万。

但与此同时,《浪姐4》正遭遇着舆论危机,出现了“节目无聊”、“评分不公”等评价。初舞台整体缺乏特色,姐姐们没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点,是很多观众的直观感受。一公舞台(*次公演)播出后,不被观众认可的节目评分,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浪姐4回应”“浪姐4一公观众告诉你为什么花海会输”等和打分相关的内容,登上热搜。

走过四季的《浪姐》,表现一直都不稳定。2020年,*季零宣发播出即爆,让IP迅速打出了名号,于是芒果TV趁热打铁,带着有更强资金和嘉宾阵容的《浪姐2》出现,但节目迅速遇冷,热度口碑直线滑坡。去年,原本不被看好的《浪姐3》,意外跑出王心凌,再度大热。

这一次,陷入质疑的《浪姐4》,能靠美依礼芽完成KPI吗?

二次元的狂欢,不是《浪姐4》的狂欢

每天00:00一到,小何就准时打开芒果TV,为美依礼芽投票,投完还会换一台手机,重复相同的步骤。他说,自己会坚持投到美依礼芽夺冠。

作为1988年出生的老二次元,小何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会看一档选秀综艺,还参与了打榜投票。他是从B站上才知道这档综艺的,在这之前,他没看过《浪姐》,甚至芒果TV都是最近下载的。

这次的投票有多狂热?

由于很多二次元粉丝没有看懂投票机制,初舞台后有人直接误投给了陈冰,因为在投票榜上,她处在美依礼芽的正上方,这也让大众知名度并不高的她,人气值一度排到了第三。B站上也出现了很多教大家打投的评论和视频,这类视频不仅数量多,大多播放量还都过万。美依礼芽和龚琳娜在节目中互动密切,也让大家爱屋及乌,不少二次元表示,把“琳芽之旅”(美依礼芽、龚琳娜的CP名)送上出道位。

小何用史无前例形容目前的投票规模,“全自发,全互相告知”。《浪姐4》上线三天左右,很多二次元粉丝才知道美依礼芽上了节目,为了给她投票,有人甚至找了5台手机。小何能明显感觉到美依礼芽投票量在疯涨。据他观察,“谢娜微博粉丝超1.2亿,每天的投票增长量大概在100万左右,但美依礼芽能达到1000万,两者差了快10倍。”

来源 / @乘风2023

是二次元用户与《浪姐4》节目组的一次正面刚”, 小何把它形容成是一场战争,大家更是喊出了一句口号,“美依礼芽不成团,每一个二次元用户都有责任”。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二次元的狂欢,却不是《浪姐4》的狂欢。粉丝们虽然投票积极,但真正看这档节目的人并不多。

小何说,身边很多二次元伙伴并不是很喜欢这类综艺,因为看到美依礼芽分数太低,这才打开了芒果TV,目的就是为她投票。

他看了一小段《浪姐4》后就把节目关了,“里面的姐姐基本都不认识”。小何表示,身边的大多数朋友都没有看,没有讨论节目,“还有B友(B站用户)知道可以微信公众号投票后,把芒果TV卸载了”,直到听说有多个入口投票,而且每个渠道都是有效票,才重新下载回来。

小何直言,“我们大部分都是只投票不看节目,或者把美依礼芽的片段搬到B站上,反复观看。”

如今,在B站,有关《极乐净土》的各种视频不断出现在首页上,最高一条视频的播放量已逼近3000万。5月7日,有网友发布美依礼芽在《浪姐4》表演的《极乐净土》,目前播放量已破1100万。这让小何觉得历史又一次重演。2018年,《极乐净土》便以各种形式霸占B站首页,“现在的盛况和那一年很像。”他说。

现在,小何就心系美依礼芽。初舞台美依礼芽演唱《极乐净土》,在三十三位姐姐中排名第七,他觉得评分不公。接着一公舞台,美依礼芽和龚琳娜合作《花海》,成绩又不靠前,小何更不满意了,“我会更努力地为小美投票,现在已知的投票渠道是4个,我都要投。”还有一些二次元用户表示,“组团去长沙,现场为美依礼芽投票。” 

人气有了,口碑崩了

二次元还在疯狂为美依礼芽投票,可非节目受众的他们,为节目带来的红利有限,《浪姐4》能否火,还得看节目是否能打动这类综艺的忠实观众。

《浪姐4》之所以讨论度高,很大程度上源于这一季的高话题度姐姐,比如秋瓷炫、张嘉倪、吴倩等人,观众想看她们在经历事业、生活风浪后,如何在舞台上乘风破浪,但目前节目风向已经出现了掉转,被评价舞台无聊的声音和对评分的争议盖过了。

仅开播两周,《浪姐4》就迅速陷入了口碑争议。选秀综艺的忠实用户晓峰认为“这季《浪姐》整体缺乏惊艳感”,还有观众看完*期后,直接放弃了。

综合来看,观众不满意的点集中在姐姐们的舞台表现、评分这两大方面。

姐姐们的初舞台,很多观众打了差评。

《浪姐4》噱头不少。《回家的诱惑》里品如、艾莉的扮演者秋瓷炫、李彩桦同框,俩人手挽手和各位姐姐们打招呼,直接将现场变成了“《回家的诱惑》答谢宴”。张嘉倪、吴倩两位经历相似的姐姐,互相拥抱鼓励,让不少网友直呼她们为“救赎姐妹团”。

“虽然姐姐很美很有话题,但整体舞台并不炸裂”,晓峰表示,前几季有很多不擅长唱跳的姐姐都选择了唱跳,即便表现一般,可观众是能够感受到诚意的,但本季大多数都是“站桩”输出,“姐姐们都是站着唱歌,没有任何舞蹈,节目看到后面就会觉得很疲惫,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点,只有国际姐姐的整体表现不错。”

同时,本季舞美的精致与姐姐们初舞台的单调形成反差,也加大了这种“不够惊艳”的感受。

舞台大气优雅,有网友甚至觉得,和任何国内综艺和晚会对比,《浪姐4》的舞美都能排到前列,节目组在后期上也十分努力,给姐姐们的修音到位,“看似每个姐姐站在上面都很美,但表演水平没有与舞美水平相匹配,就产生了很大落差。”晓峰说。这样看下来,“姐姐们的业务水平没有形成鲜明对比,差的没有很差,优秀的也不够突出。”

节目本身的内容还没有赢得观众认可,反而争议越来越多。

最开始,初舞台的评委打分,被很多网友认为,夹杂了不少人气和人情元素,而节目里也没有交代评委的打分依据,甚至没有专业点评。

一公舞台播出后,《浪姐4》的分数争议就更大了。

“谢娜 用力过猛” “花海居然输了” “徐怀钰划水” “朱珠绝美”.....当天热搜前十中,关于《浪姐4》的热搜,一度高达8个。大多数网友对美依礼芽、龚琳娜的《花海》以及Amber组的《Problem》,没拼过谢娜组的《龙拳》表示不理解,“浪姐一公分数离谱”也立刻登上了热搜。

《花海》采取了中文日语混搭演唱,舞美上,满屏花海氛围感拉满,美依礼芽、龚琳娜两人的唱功也没得挑,但成绩不理想。这让晓峰也想给美依礼芽投一票,“不为别的,只是想让有能力的姐姐出来。”观众瓜瓜看完一公后,表示作为一名普通观众,觉得自己被浪费了快一个小时,“除了小美的《花海》舞台,我都没记住。”

小何表示,自己这么尽心尽力地给美依礼芽投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觉得不公平,“我理解这是个属于比赛唱跳的节目,小美的实力那么强,票数却很低。”

初舞台和一公舞台,无论是姐姐们的表现,还是最后分数,都没能让观众满意。

最开始《浪姐》火热,源于很多观众想在节目中,看到经过岁月洗礼,经历生活、事业挫折后,30+姐姐们如何摆脱困境,实现女性的自我表达,但这几季《浪姐》对这一内核传递有限,有观众感到失望,打出了不及格的口碑。甚至在一些人看来,到了《浪姐4》,这一内核很难被看到,节目焦点更多变成了打榜、评分。

姐姐们的红利,芒果TV还能吃多久?

“*季有趣,第二季平平,第三季人气高,目前来看,第四季整体舞台水平也一般,而且争议很大。”这是很多网友对四季《浪姐》的评价。像所有的综N代一样,《浪姐》陷入了一季比一季难做的窘境。

根据猫眼专业版显示,《浪姐4》上线首日的热度为8999,第四天后达到热度峰值9794,这一数据还算不错,高于《浪姐2》,但不如《浪姐3》。即便前两期播出时网友们讨论得如此激烈,也引发了二次元狂欢,也没让《浪姐4》的热度往上再狠狠冲一把。

在豆瓣评分上,《浪姐1》6.7分,《浪姐2》5.2分,《浪姐3》5.8分,尚未开分的《浪姐4》也已经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相比前几季,《浪姐4》的表现不算抢眼。

一方面在于,《浪姐》陷入了综N代困境里,特别是这种“选秀”类综艺,创新更难。赛制规则没有太大变动,选人上也试图复制上一季的成功人设,比如这次徐怀钰的到来,就被很多网友认为是想复制王心凌翻红的神话,但显然没有成功。这些都导致节目缺乏新意。

另一方面,《浪姐》也在着急“收割”姐姐红利。最明显的便是《浪姐2》在《浪姐1》结束不到半年时间,就匆忙上线。即便后来《浪姐3》《浪姐4》回到了和《浪姐1》差不多的周期上线,但一季又一季的播出,姐姐们也不够用了。《浪姐4》似乎也向偶像养成节目学习,开荒国际化,拉来了一些海外姐姐。可对比之下,一些本就缺乏唱跳经验的内地姐姐,劣势就更为明显了,只能更多地打情怀牌。

不止一位观众表示,除了*季,其他季都是看看初舞台就放弃了。至于《浪姐4》,也有人表示,如果姐姐们的舞台表现太平平无奇,也不会再看了。

不论这季《浪姐》表现如何,可以肯定的是,芒果TV都还需要《浪姐》这个IP。

根据最新年报显示,芒果超媒2022年营业收入137.04亿元,同比下降10.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25亿元,同比下降13.68%,出现了自2018年来,首次营收和净利润双下滑。而芒果TV是芒果超媒的主要来源,根据2022年财报显示,芒果TV互联网视频业务这部分收入,已经占到了总营收的76.02%。

相较其他长视频平台,芒果TV一直以综艺见长,靠着综N代稳住了自己的流量基本盘。这两年,《浪姐》对芒果TV甚至芒果超媒的带动,都是肉眼可见的。

凭借30+女性的高话题度加上选秀概念,《浪姐1》不仅霸占各大数据平台的榜首,播出首日更是直接拉动芒果超媒股价上涨6.81%,让芒果超媒进入千亿市值俱乐部。

《浪姐》对芒果TV广告收入的贡献,便更为直观了。

根据财报显示,《浪姐2》创当年上半年单项目招商金额之最,开播前就有15家合作品牌,而它播出的2021年上半年,芒果超媒广告业务收入达到31.42亿元,同比增长74.75%,《浪姐2》贡献不小。《浪姐3》也因为播出效果不错,最终的广告合作客户数量达到27个,招商客户数领衔上半年度综艺市场。

无论是芒果TV,还是整个芒果超媒,都不能放弃《浪姐》。

今年《浪姐4》在开播就拿到了10个广告,*《浪姐3》的6家。节目播出后,还有不少广告商找上来。

不过缺乏惊喜的《浪姐》,还能让观众和品牌买单多久?这值得打上问号。

*应受访者要求,小何、晓峰为化名。

华宇开户_直播间等待李子柒

0515

停更视频近5个月后,12月4日,李子柒携三名内容创作团队成员首度公开亮相,再早一个月前,微念所属的多个“李子柒”商标已陆续转让到李子柒手中。

尽管双方官司还在纠缠,但围绕李子柒身上最大的“IP”危机已经得以解除。外界开始好奇,李子柒下一条视频会拍什么,以及脱离微念后,李子柒如何进行商业化变现?

从流量变现效率和价值最大化角度出发,李子柒应该走进直播间,拥抱时下最热的直播带货。

如果说之前跟微念的利益纠纷是阻碍李子柒未进军直播带货的原因之一,现在剩下的唯一障碍可能就是她的个人意愿了。

10月份播出的《鲁健访谈中》,李子柒曾表示,对“李子柒”这三个字,“我不想让它以后有太高的所谓的商业价值。”

李子柒

但在《人物》11月份的专访中,李子柒朋友张壹铭则认为,如果说李子柒之前是被过度包装商业价值,现在她则是在“过度地撇清商业价值”。在张壹铭看来,李子柒所追求的个人精神与商业变现不是完全对立的两条平行线。

如今,到了考验李子柒如何把控两者之间新平衡的时刻。

做视频6年间,几乎不接商业广告,也从不直播带货的李子柒,IP变现的唯二途径是品牌化和平台分成,如通过“李子柒品牌”售卖螺狮粉等商品,2020年销售额达到16亿元,即便加上YouTube上的约4000万元广告分成(数据来自海外网红营销服务平台Noinfluencer),李子柒IP一年营收离百亿也相去甚远。

与之对比,全网粉丝影响力不及李子柒的李佳琦和薇娅,仅仅在一个双11内就实现了近200亿元的预售额,直播带货的商业变现能力可见一斑。

如果还是只把海量流量用来继续做品牌孵化,对李子柒来说,在商业上这是对流量利用效率的极大浪费。

在流量价值释放上,没有什么比得上直播带货。看看罗永浩,同样是全网知名网红,从4月杀入直播带货后,短短半年多时间,就被传出已经还清了6亿元欠债,上演了一出完美的《真还传》。

一旦真的投身直播带货,对李子柒来说还有另外一层价值:消解外界“完美人设”的偏见,让自己变得更接地气。

因为美轮美奂的“古风美食短视频”内容,李子柒出道以来往往被贴上“仙女”的标签。面对这些评价,李子柒曾发文说明自己会害怕,害怕外界喜欢的是一个“太完美的、不真实的李子柒”。

甚至被称作对外输出的“文化符号”后,李子柒心理压力更大了。当外界强加的光环越来越大的时候,对个人来说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人最怕的就是德不配位。”李子柒接受《人物》访谈时说到。

李子柒完全不想让外界视其为仙女,毕竟“仙女”往往意味着无欲无求,而李子柒则需要真实的活着,这就离不开商业交易。

也正是这种岁月静好的“仙女”形象太过深刻,在跟微念发生纠纷之后,会有部分网友觉得官司缠身的李子柒,身上的田园气息变薄了,铜臭味变厚了。

直播带货无疑是提高人设容错率的一条理想途径。届时更接地气的李子柒,就能如最近社交媒体平台更改后的简介一样,努力成为“俗人一个”了。

01

李子柒与微念矛盾被公之于众三个月后,11月份,所有与“李子柒”相关的有效商标,正在依约从微念转回李子柒个人手中。

困扰在李子柒身上的“IP”危机就此解除。等待李子柒的下一步是,该如何将聚拢在“IP”周边的庞大流量完成新的商业变现。

截至目前,李子柒全球粉丝数量已经过亿。今年2月,李子柒还凭借1410万的YouTube粉丝量,刷新了“最多订阅量的YouTube中文频道”吉尼斯世界纪录。

“李子柒”三个字的商业价值有多大?从微念身上或可管中窥豹。今年7月,字节跳动投资微念后,市场上一度传出微念估值达到50亿元的消息。

除了既有的庞大粉丝流量基础,自8月份以来与微念的矛盾,在被一波波媒体报道传播后,又增加了外界的关注度和好奇心。

如今,告别微念扫清IP危机的李子柒,在进军直播带货道路上再无一丝外部障碍,再也不必操心MCN与网红博主的利益分配问题,而身处舆论漩涡,又给李子柒创造了流量加成效果,外界对于李子柒的后续动作充满了窥视欲,这都为李子柒的下一次公开亮相,打好了先天的流量基础。

类比papi酱,作为“2016年第一网红”,在获得1200万元融资消息引爆朋友圈后,立马又着手在同年4月举行了“中国新媒体世界的第一次广告拍卖”,靠着外界的好奇和百万流量在身,原本市场价几十万元的一条视频贴片广告,被卖出了2200万元的天价。

眼下的直播间,其实已经成为品牌方的另一个营销广告板。粉丝量是papi酱数十倍的李子柒,一旦走进直播间,给品牌方能带来的营销效果,以及公众的关注效果,都将堪比一场流量海啸。

而且与消耗流量的李家琦、薇娅不同,李子柒更像是罗永浩,本身自带流量,且借助原有IP,还能源源不断创造流量。

对李子柒来说,古风美食短视频的内容创作是其维系流量的地基。在11月底出席2021亚洲青年领袖论坛时,李子柒谈到近期在研究很多“高难度”的技艺活,如蜀绣、羌秀等,并公开回应“视频一直在拍摄中,不会停更”。

参照罗永浩抖音首秀,拿下4800万观看人数与1.68亿元销售额,成功晋升到直播带货“四大天王”行列的成绩来看,李子柒一旦选定直播带货,其流量释放的价值绝非罗永浩可比。

02

在海啸般的流量冲击面前,没有任何一家直播带货平台敢冒错失李子柒的风险,尤其对淘宝直播、抖音和快手三家头部平台而言。

对淘宝直播而言,拥有李子柒意味着其直播带货“平台一哥”的地位将愈加稳固,更重要的是,淘宝直播与生俱来的流量难题,有望借助李子柒这一优质IP,在短视频内容导流下得以尝试解决。

不论是阿里巴巴CEO张勇自2016年就提出的内容化策略,还是目前阿里竭力推动的巨头之间的互联互通,本质都是在给旗下电商业务寻找新的流量源泉。

而从淘宝直播的平台属性看,它扮演的却是一个效率工具,而非内容平台,未能实现设立之初为淘宝开垦出一块内容蓄水池的既定目标。

如何解决这一困局?4月淘宝直播负责人玄德接受字母榜等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短视频本身变现属性没那么强,但它可以给直播蓄水。

粉丝过亿的李子柒,完全有能力担起淘宝直播“蓄水池”的作用。更何况,持续输出原创优质短视频的李子柒,还是一汪源源不断的泉眼。

在李佳琦们不断消耗平台流量的同时,李子柒却能及时给平台补充流量。

反过来,淘宝直播的供应链和货源优势,也是李子柒目前所缺乏的商业资源。

李子柒淘宝店有652万粉丝

与淘宝直播不同,先有内容,再上商品链接的抖音和快手,凭借短视频信息流,天然具备了流量蓄水池功效。

但相比淘宝直播,抖音尚缺乏自己的“李佳琦”、“薇娅”们,这也是抖音争抢李子柒的核心动力。

而且在这场李子柒争夺战中,抖音所属的字节跳动早已抢先一步。

今年7月2日,字节跳动入股李子柒签约公司——杭州微念,持股约为1.48%。在10月25日,李子柒公司起诉微念后,随即曝出字节跳动已于10月16日启动退出流程。

显然,字节跳动投资微念的核心在于李子柒个人本身。通过对微念的一进一退,字节跳动旗帜鲜明地选择了站队李子柒。对一向重视情义的李子柒而言,这可能成为一个重要的平台衡量因素。

长期关注内容产业投资的吴昊认为,相比淘宝直播只有卖货变现的作用,选择抖音的李子柒,还能带来一定的宣传效果,“从平台属性来看,李子柒更适合去抖音”。

而且,借助抖音海外版TikTok,李子柒还能同时开启海外带货,将国外粉丝流量价值也同步释放。

李子柒的到来,同样将促进快手的电商业务。更重要的是,对快手来说,挖来李子柒,将能进一步强化其在乡村题材短视频领域的竞争壁垒。尤其是在“男版李子柒”张同学,“土木工程搬砖人”大猛子,分别从抖音、B站爆红之后,快手引以为傲的土味市井生活内容壁垒正在被逐步消解。

争抢李子柒,将是快手面对农村题材被抖音狙击后的一种竞争手段。

对李子柒来说,快手主播与老铁之间形成的这种信任关系,将会是吸引其入驻的一大优势。

更多的平台正在加入直播带货。36氪报道,B站正筹备在直播间上线“小黄车”功能,让用户能够边看直播边下单购物。

对淘宝直播、抖音和快手来说,现阶段比进攻更重要的是防守。最好的结果是自己能抢下李子柒,就算抢不到,也别被另外两家抢走。

围绕李子柒的争夺,势必是一场很可能已经展开的暗战。在11月份的《人物》访谈中,李子柒公开确认,最近在不断收到来自资本的邀请。这里面,说不定就藏有这些平台的身影。

03

走进直播间的李子柒,首要面对的问题或许就是扩建团队。

与李佳琦、薇娅背后数百人的服务人员相比,眼下李子柒的四人内容创作小团体,明显有点势单力薄。

而在搭建团队、成立公司的过程中,在微念身上吃过一次亏的李子柒,恐怕再也不敢忽视哪怕1%的股权分配了。

毕竟“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即便如李佳琦一般,签约美ONE后又凭借自身影响力晋升为了公司合伙人,但终究不如将绝对控股权掌握在自己手中放心。联手丈夫董海峰创办谦寻文化,自己直接做老板的“薇娅模式”,或许才是李子柒更青睐的选择。

这种选择倾向性也能从李子柒近期接受媒体采访中窥视一二。当被《每日人物》问及未来是否会考虑其他资本合作时,李子柒明言,“如果不能去当一个好的操盘手,我一定不会把人家拉下水。”

趟过微念这个坑后,李子柒正在加强自己对外部事物的掌控力,尤其是商业化方面,她不愿再当一无所知的“赌徒”了。

但与陪伴直播平台一起成长的薇娅不同的是,李子柒缺乏专业直播带货的经验。因此,初入直播间的李子柒,在操作执行层面上,最应该模仿的对象可能是罗永浩。

去年4月加入直播带货后,每次出镜,罗永浩身边都少不了一两个助理主播,用来专业讲解产品、把控直播间进度等。

在直播进行三个月后的一次对外演讲中,罗永浩谈到搭建直播带货团队的重要因素比拼时,表示直播间“可能1/3重要性是主播本身,2/3重要性是拼后台供应链能力。”

为此,罗永浩在直播带货筹备期,就开始有意识挑选各类合伙人,搭建起一个围绕IP“罗永浩”的专业服务团队。

而且跟罗永浩去年下场直播不一样的是,跨入2021年的主播带货体系搭建,已经越来越走向成熟,直播带货的入行门槛也被越拉越低。

那些令李子柒头疼的运营、流量投放、客服、仓储物流等服务性环节,都大可交给招募来的专业团队打理,而李子柒初期需要做到的,就是练习好跟观众顺畅交流互动的能力。从最近频频接受的各种采访来看,这对李子柒也完全不是问题。

在没有强敌环伺的今年双11,李佳琦和薇娅再次凭借近200亿元预售额出尽风头。一旦裹挟流量加成效果的李子柒也变身带货主播,出现在直播间,其力压李佳琦和薇娅,站上下一届双11的 C位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儿。

(武昭含、邢思远对本文亦有贡献)

参考资料:

《明星带货走向深水区》36氪

《“张同学”发迹抖音,大猛子走红B站,土味故事消解平台壁垒?》娱乐独角兽

《李子柒怎么了?》财经十一人

《李子柒,俗人一个》人物

《鲁健访谈》对话李子柒

《字节跳动,刚刚投了李子柒》投资界

华宇平台官网_AIoT智能家居峰会燃爆上海,万字干货解码ChatGPT与Matter,浓缩十余位大咖演讲

0509

2023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2023)同期——GTIC 2023全球AIoT智能家居峰会,4月28日在上海成功举办,峰会现场座无虚席,产业交流氛围热烈。

本次峰会由智一科技旗下智能产业*媒体智东西与AWE共同主办,以“互联新世界 智能新未来”为主题,围绕智能家居产业近期热点大模型ChatGPT和智能家居行业新标准Matter1.0的落地全屋智能家电智能化三大热门话题,13位重磅嘉宾带来了10场主题演讲,全景式解构新一轮家庭智能化变革。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大模型技术正从交互、内容分发、文本理解等多方面影响智能家居产业发展,用户可以获得更加定制化的个人体验。个性化的全屋智能改造风潮走进消费者群体,全屋智能赛道玩家们逐渐从以空间为主转向以人为主的场景化智能家居生态建设。智能家居单品,也正在围绕不同的应用困境,做出新的升级。

智一科技联合创始人、CEO龚伦常代表主办方智东西为本届峰会致辞。龚伦常说:“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涌现,显著提高了机器与人交互的能力,给智能家居行业带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动能。”

数字化、智能化已经成为中国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智一科技成立七年以来,一直聚焦在这一驱动力背后的核心技术和产业需求,持续提供优质专业的内容,成为国内定位独特且具有较高影响力、公信力的产业媒体。

智东西详细梳理了来自聆思科技、CSA联盟、声网、小度科技、Aqara、海尔、BroadLink博联智能、纯米科技、鹿客科技、小匠物联的演讲嘉宾分享的干货,看行业先锋者时如何看待正在席卷全球智能家居产业的新浪潮。

01.AI和物联网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引领智能家居产业新周期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理事长徐东生代表AWE的主办方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率先登场为本届峰会致辞。

作为全球三大家电及消费电子之一,两年后重归的AWE展示面积超过十五万平米,参展企业超千家。AWE聚焦智能科技、智慧家庭、创新产品,通过全球视野及影响力的平台优势,持续引领行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和数字中国。智能物联网(AIoT)和智能家居,正是制造强国和数字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信部数据显示,中国智能家电市场已达5000亿规模。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IoT)进入发展快车道。在人工智能领域,以ChatGPT为代表的预训练大模型应用定义了新型人工智能应用的范式;在智能家居行业,苹果牵头落地了Matter协议,中国企业也需要快马加鞭,迎头赶上,尽快落实互联互通。

这两者的交汇,让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技术进入融合发展的轨道,AIoT新时代来了。随着物联网和AI技术的发展,智能家居也正从强调互联互通的智能家居单品,向具备更强感知和主动决策的AI智能家居进化。

AIoT技术向智能家居领域的不断渗透,正引领智能家居产业新周期。

02.大模型引领技术热潮,智能家居产品体验全新升级

随着Matter 1.0标准协议开始落地,多年以来“难互联、难互通”的智能家居产业格局将被打破,产业巨变就在此时此刻发生。

聆思科技依托芯片+算法,推出了智能家居的软硬一体化解决方案;CSA联盟分享了Matter 1.0标准的标准落地的最新进展;声网提出了“软件定义网络”,希望在硬件不增加成本、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的情况下,用软件定义的方式,让一些低端设备也能获得高质量的实时互动体验。

1、聆思科技徐燕松:大模型为产业带来六大机遇,语音智能实现全面升级

近期,无论是大平台,还是小企业都围绕ChatGPT将会如何赋能产业展开了丰富畅想。

聆思科技副总裁徐燕松认为,ChatGPT带来智能变革,将会从程序代码自动生成、多角色多风格长文本生成、任意任务的对话式理解等七大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ChatGPT的出现,将会从全面升级人机交互模式、革新内容生产模式、改变信息分发方式、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结合,加速“AI for Science”发展,以及促进开发者生态变革,进一步影响产业发展。

目前,聆思科技主要围绕AI芯片,loT芯片、解决方案、工具方案打造四大核心业务。

在徐燕松看来,与传统的芯片公司不同,AI芯片公司更注重芯片和算力的适配度。他认为不同垂类产品和不同垂直解决方案的适配度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打造适配度较高的垂类方案,很难直接复制一个行业场景或者解决方案。因此,聆思科技一直致力于将可用、有用的解决方案,打造成易用的解决方案。

基于大模型,聆思科技推出了新一代多模态人机交互解决方案框架。“大模型好不好,主要取决于你问的好不好”,徐燕松说道。聆思科技加大了提示工程的开发,并正在打造个性化的提示工程设计,并生成*的结果。

此外,在语音智能方面,大模型将在多轮对话的贯穿能力、知冷暖的共情闲聊对话能力、基于文档的新知识快速学习能力、无所不知的应用能力、基于海量用户修正意见的进化能力五大方面实现全新升级。

未来,新一代的大模型将会从家庭信息充分掌握利用、无所不知的小助理、专业的智能管家、优质结果的*呈现、不同功能区凸显专项智能等五大方面改变智能家居产业的多模态人机交互。

2、CSA中国成员组主席宿为民:聚焦“连接”问题,打破智能家具生态壁垒

昕诺飞标准与法规部亚洲区负责人、CSA中国成员组主席宿为民分享了Matter标准最新进展和展望,介绍了Matter标准自去年11月发布以来的实施情况标、准开发的最新进展,以及标准落地的技术要点。

Matter目前的成员数量超过600家,截止今年1月份,Matter的技术规范下载次数达到9000次,已认证/待认证产品超过1000个,已宣布将支持Matter的品牌也超过了120家,其中有很多都是来自中国的厂商。

Matter是一个应用层的协议,主要想解决的是连接的问题。Matter本身是基于IP的协议,能够跨所有兼容网络协议的融合层,可以拓展至云端。

Matter标准的四个主要特点是简单、互操作、可靠、安全。这四个准则也是标准制定时所参考的主要判断标准。

对于消费者来说,*个直观的消费体验提升就是,在Matter标准之下,一个设备可以加入多个生态,比如一个支持Matter的灯泡产品,可以在不同品牌智能家居App中进行控制,而这种控制是同时的、不排他的,这个产品可以更便捷地融入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生态。

第二个消费体验提升是,Matter设备可以实现统一方便的入网配置,用户只需要几个简单步骤就可以将设备连接进家里的网络、用户常用的App和智能家居平台中。

每一个Matter设备,不论品牌,都可以让用户便捷高效地控制,这是Matter对用户体验最直观的提升。在Matter标准之下,每个消费者都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App来享受智能家居体验,每个品牌都可以继续开发自己独有的差异化体验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家中的各类已有智能设备有可能通过软件更新接入Matter生态,这大大降低了Matter普及的门槛,解决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目前Matter能够支持的设备类型已经十分广泛,包括暖通控制、安全安防传感、门锁、照明与电器、网桥等,未来还将支持白电、摄像头、扫地机器人等更多品类智能产品。

3、声网IoT行业负责人侯云忆:实时互动时代,软件定义网络

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智能家居硬件发生了不少产业变化。比如说,视频门锁已经在门锁领域的渗透率超过40%,成为智能家居爆品之一。同时,远程陪伴产品正在兴起,以及智能硬件和内容结合后,一些杀手级应用开始涌现。

智能硬件迭代的背后,音视频的技术拐点正在出现,从视听上云、即时互动时代,正逐渐过渡到实时互动的时代。实时互动是在任意地点、任意设备、任意规模400ms内高可靠低延迟的互动。

音视频技术的革新,也让产业内不断涌出新的业务价值和新的场景,业务从过去的单卖设备、卖服务到如今设备视觉服务开始无处不在。同时,车家互联、智能家居互联、智慧社区等新场景的出现,让实时互动从连接家居单品到连接万物。

声网IoT主要面向拥有流媒体的智能硬件打造端到端实时互动的解决方案,拥有互动监控、互动陪伴、虚实互动等多个场景解决方案。

目前,声网已经赋能了超40+类型场景设备,包括儿童手表,AR眼镜等智能穿戴,智慧屏、智慧音响、门铃、门锁等智能家居,以及无人机、智能座舱等多类智能硬件。

声网IoT行业负责人侯云忆还提出了“软件定义网络”,声网希望在硬件不增加成本、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用软件定义的方式,让一些低端设备在网络音视频等方面,突破硬件本身的限制,突破网络的限制,获得高质量的实时互动体验。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声网首创了全球实时互联网SD-RTNᵀᴹ,以较低的成本提供低延时、高稳定的全球实时互动云服务。

声网还专门面向场景深度适配了OS以及音视频芯片,实现了跨端、跨平台的万物互联。算法上,声网研了NOVA语音引擎,能够在弱网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音频体验。

产业方面,声网还推动了物联网实时互动体验标准建立,联合信通院泰尔实验室发布音视频评测标准,该标准还将包括门铃、门锁场景评测标准。

03.全屋智能:AI融入持续加深,以人为本直击核心需求痛点

过去几年,全屋智能赛道一直处于静水流深的阶段,厂商们仍在围绕着用户体验痛点做进一步的提升。小度科技IoT生态业务部总经理沈健深度解析了小度全屋智能2.0的亮点,小度基于AI大模型为用户提供合适、舒适的智能家居体验。

Aqara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孔丽认为全屋智能应该坚持以人为核心,Aqara将通过毫米波雷达,让不同的空间环境随着人的状态改变而调整。海尔全屋智能市场总经理方纯松从提高智能家居稳定性、灵活性等方面,深入剖析了智能家居场景的应用痛点,并推出了智家大脑双擎中枢技术。

1、小度科技沈健:智能是必选题,是未来生活的“家装新基建”

小度科技IoT生态业务部总经理沈健对小度全屋智能2.0进行了深入解析,着重介绍了小度全屋智能取得的进展、背后的深入技术布局,以及小度对全屋智能市场未来发展的展望。

2018年小度就推出了国内*带屏智能音箱,2022年小度产品已经进入了4000万家庭,实现了对于教育、娱乐、健身、全屋智能等场景的覆盖。而今年小度官宣了“小度灵机”AI大模型。

沈健说,对于每一个自己进入的赛道,小度都希望成为“创造者”,今天他们希望抓住人机交互的变革,在智能家居技术创新领域进行行业引领。

在全屋智能领域一年多的探索中,小度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智能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选题,是未来生活的“家装新基建”。

因此,小度全屋智能2.0在“聪明”方面进行了重点突破。在沈健看来,小度灵机与IoT的融合可以产生无限可能。在内部测试中,小度的AI大模型可以根据测试员的对话数据,进行拟人对话,且效果已经较为逼真。

在峰会上的演示中,小度的AI大模型可以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自动对家庭中的智能设备进行控制,从而为用户提供合适、舒适的智能家居体验。

目前小度“AI未来家”全屋智能线下体验店已经完成了“百城百店”的目标,2023年将在全国开新店300家以上,服务人员将超过5000人。

中国全屋智能正迎来一个万亿级蓝海市场,需要多方合力来进行行业破局,酒店新客房智能、新房精装/老房改造等领域都会是小度后续重点提升全屋智能渗透率的方向。

2、Aqara孔丽:ChatGPT带来全屋智能跃迁,用毫米波雷达打造全场景闭环

“ChatGPT正在击穿人们对生活的认知。”Aqara合伙人、高级副总裁孔丽谈到在过去十年,全屋智能行业面没有出现一个较大的技术跃迁。她认为在ChatGPT的影响下,全屋智能在接下来将会有一个较快的进展。

Aqara销售点已覆盖了42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全球700万+用户,激活设备超3000万。孔丽认为,打造AI系统讲究全场景闭环,主要将涉及感知、决策、控制等多个环节。但现阶段的全屋智能主要以人的感知和环境感知为主,人还需要去控制智能家居的开关,并非完全以人为主。

为了解决人围绕空间改变的痛点,Aqara认为毫米波雷达可以为空间智能提供关键的人和空间参数等感知信息。

但毫米波雷达技术应用也存在一定技术瓶颈,比如说如何识别生物识别物体、如何判定目标运动状态等。

为了解决毫米波雷达技术的应用难点,Aqara打造了人体场景传感器FP2,人在不同空间移动时,全屋智能可以自动去为用户调整不同的智能家居状态。“未来,Aqara还将为人的不同姿态,及时调整全屋智能的家居。”孔丽说道。

孔丽认为,全屋智能的初心应该以人的需求和安全为重点。在她看来,作为行为节能的监测传感器之一,毫米波雷达技术以人为主,且不会对人的特征进行表述,也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的安全。目前,Aqara已经在智慧办公、智慧酒店、智慧养老等领域运用毫米波雷达技术。

3、海尔方纯松:智能家居如何实现稳定性和灵活性兼顾

海尔全屋智能市场总经理方纯松对智家大脑双擎中枢如何提升智慧生活体验,实现智能家居稳定性、灵活性的融合进行了深入解析。

如今,“不稳定”是智能家居场景中用户的一大突出痛点,提供稳定的智能体验对于厂商和消费者来说都十分重要。

从功能到智能,从单品到全场景是智能家居发展的显著趋势。在AI全场景智能阶段,海尔发布了三翼鸟全屋智慧1+3+5+N全场景解决方案。

在海尔看来,稳定、交互、连接、智能是用户在智能家居场景中面临的四个最显著的痛点,而解决用户痛点也是海尔进行技术创新的核心出发点。

为了解决这些痛点,海尔推出了智家大脑双擎中枢技术,在稳定性和灵活性上实现了兼顾。

在稳定性方面,智家大脑双擎中枢通过星链MESH组网技术提升了组网稳定性、通过分布式耦合技术提升了连接的稳定性、通过区块链云控技术实现操控更快、通过军工级芯片的使用提升性能的稳定性。

在智能方面,智家大脑双擎中枢通过专业家庭知识图谱、自主深度强化学习、智慧家庭自进化服务等多方面技术升级,让智能家居的“全屋智能”体验得到极大改善。

目前借助这些独有技术特性,智家大脑双擎中枢可以在卧室、客厅、厨房、浴室等场景中实现深度体验的智慧化的生活。

4、BroadLink博联智能刘宗孺:打造全屋智能家居超市,让用户0门槛DIY全屋方案

“GPT为全屋智能带来的新的机遇。”BroadLink博联智能CEO刘宗孺认为GPT的出现,或许是让智能家居从“听话的仆人”走向“聪明的管家”的关键转折点。

过去智能家居产业一直存在一些行业痛点,比如说,配网联网的体验较差、智能化综合成本高等。想要解决这些难点,刘宗孺希望未来用户可以像用传统产品一样,简单方便地使用智能产品,而商家要像卖传统产品一样卖智能产品,降低用户使用门槛。

为此,BroadLink博联智能以蓝牙FastCon打造新的全屋智能体验,让设备即插即用,过滤一些繁琐的步骤,让批量设备实现同步配网。

目前,BroadLink博联智能支持面板类、灯具类、感应累、安防类、温控类、遮阳类不同类型的智能家居产品,打造全屋智能自选超市。用户可以打造0门槛自主DIY个性化的全屋场景,比如说打造炫彩的RGB音乐律动。

刘宗孺看来,在ChatGPT的加持下,智能家居可以在语音交互、智能场景、健康安全防护提供更加智能的体验。并且,ChatGPT通过分析用户的状态和行为数据,推荐相应的智能家居设备和场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GPT可能会颠覆每一个行业,但国民级的应用可能还是掌握在互联网巨头手中。创企需要在垂类场景中打造行业壁垒,我们希望能够在设备连接方面打造自己的技术壁垒。”刘宗孺说道。

04.从智能单品突破到AIoT开发平台打造,硬核技术创新仍是硬道理

无论是全屋智能,还是AloT生态,智能单品都是万物互联时代的核心之一,智能家居产品迭代的速度也不断加快。

纯米科技聚焦“帮年轻人解决烹饪问题”,通过智能化体验解决用户的切实痛点。在鹿客科技研发中心副总裁唐皓看来,2023年掌纹识别应用将成为智能门锁的新趋势之一。小匠物联创始人兼CEO米雪龙则深入解读了OpenCPU技术特性,并公布了最新的产品布局。

1、纯米科技郭文祺:14亿次智能烹饪背后,厨电智能化探索更多创新玩法

纯米科技联合创始人,创新设计中心副总裁郭文祺基于智能体验与传统交互方式的冲突与矛盾,进行了智能家电的新发展与新思考的主题分享。

在智能家电赛道中,纯米科技选择的方向是“帮年轻人解决烹饪问题”,也就是智能厨电品类。

智能在烹饪场景中的体现是比较独特的,比如在做菜的过程中,火候的把握、温度的控制都涉及到智能控制,纯米科技的App会根据用户选择的菜谱,为用户购买食材提供建议,还可以根据用户烹饪的目的来提供菜品建议。

此外,用户可以在App中通过视频直观地学习如何处理食材,相比传统图文菜谱体验改善明显。甚至在最终的摆盘、分享、餐具清洁环节,App都可以提供对应的功能和建议。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纯米科技通过IoT智能物联相关技术给用户带来了一些新的体验,比如针对智能电烤箱产品,借助烤箱中的摄像头,用户可以时刻跟进食材的烘烤程度,还可以生成视频,让用户分享自己的烹饪过程。

往更深一步的AI智能方向探索,纯米科技发布了烹饪机器人产品,这款产品可以将数十种烹饪器具的功能集于一体,为用户提供便利。

在纯米科技看来,智能的体验要基于用户需求,而不是为了智能而智能。

未来,从软件、硬件、内容、应用、平台等多个方向出发,纯米科技会进一步构建厨房生态。截至2022年3月28日,纯米科技用户总烹饪次数达到14亿。

值得一提的是,纯米科技还发布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大强”,面向前沿智能科技领域进行深入布局。

2、鹿客科技唐皓:比人脸识别安全15倍,掌静脉识别或成为智能门锁新方向

从2017年开始,作为大热的智能家居单品之一,智能门锁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智能门锁的产品形态也从滑盖式的智能门锁到“3D+猫眼式+屏”组合式智能门锁。

作为智能门锁的核心技术之一,生物识别技术从语音识别、指纹识别到人脸识别到虹膜识别、静脉识别等新兴生物识别技术不断改变。

国内智能门锁企业鹿客科技一直扎根指静脉识别技术领域,并且连续三年推出迭代相关产品。2023年,鹿客科技结合当下的需求,推出了掌静脉识别技术掌心锁V5。

掌静脉识别技术比人脸识别更准,在速度上,比人脸识别快53%,且比人脸识别安全提高15倍。“掌静脉识别可识别的误差和使用门槛降到*。”鹿客科技研发中心副总裁唐皓说道。

鹿客科技打造了多眸生物识别技术,基于AI融合分析人脸、人形、视频、图像、声音等特征信息,让识别通率趋近于100%。

但他也提到生物识别技术仍存在一定发展困境,比如说,单一设备很难同时获取多模态生物信息,现场场景精度难以达到用户需求等等。“没有一种生物模态可以满足所用的用户需求,多模态可以同时使用多种生物特征,提供识别精度和可靠型,扩展系统等应用场景。”唐皓说道。

3、小匠物联米雪龙:OpenCPU加速家电智能化升级,首秀全链路产品测试系统

小匠物联创始人兼CEO米雪龙在本次峰会上分享了如何通过OpenCPU技术,加速家电智能化升级。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应用被更新和创造,IoT应用的种类日益增多,许多轻量化的IoT终端产品,对MCU的资源要求较少,而对成本、功耗、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则日益突出。

在缺芯大背景下,OpenCPU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作为国内的OpenCPU技术落地的推动者,小匠物联在该技术范畴内积累了大量经验,帮助众多智能家电厂家缓解芯片危机,并带来了降本增效的商业价值。

OpenCPU解决方案可以简化用户对无线应用的开发流程,精简硬件结构设计,从而降低产品成本。从另一个维度来看,OpenCPU是一项软件技术应用方案,它可以开放某个主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为整个硬件提供运算支持。

在技术优势方面,OpenCPU技术在成本、能耗、开发时间周期、升级、集成度、安全性等方面均有一定*性。

小匠物联自研的QUMI OS(物联网操作系统),可以打通平台层、通讯层和设备层,降低物联网开发门槛、开发周期及人力投入,加速家电产业物联网化的进程。

具体来看,QUMI OS中提供了零代码开发平台,客户可以在该平台上点选、配置,直接在线生成定制的插件/固件,支持将产品接入米家、华为等物联网平台,降低了客户的开发门槛、缩短了开发周期。

在此次峰会上,米雪龙提前展示了小匠产测系统,它是由小匠物联提供IoT方案,专门定制的从研发端、PCBA生产端、整机组装端全链路的产品测试系统。

05.结语:大模型掀起人机交互新革命,智能家居产业激变进行时

GTIC 2023全球AIoT智能家居峰会圆满落幕,但是以GPT为主的生成式AI大模型与Matter标准的落地,引发的人机交互新风暴的影响,仍在持续。

在这场智能家居盛宴上,我们看到生成式AI大模将为智能家居的交互、语义理解等多方面带来改变,智能家居也将迎来新一轮的体验升级,再次拓展了AloT智能家居行业的想象空间。

同时,在智能单品向全屋智能不断迈进之际,消费者对智能体验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毫米波雷达、掌纹识别等新的技术也正在不断涌入智能家居领域。智能家居厂商们正在产业的变革浪潮中紧跟前沿技术,积极将其适用于产品,以求给行业带来更多变量。

展望未来,ChatGPT、Matter两大风口的汇聚,正在让智能家居迈向新的AI应用场景。

GTIC 2023全球AIoT智能家居峰会将会成为产学研界围绕前沿技术与产业落地进行深入交流、思想激荡的重要平台,邀请各细分赛道的智能家居企业成为AI新时代的见证者。

华宇平台登陆_渝见「味」来,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产融共创研讨会圆满落幕

0509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行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重庆市人民政府于2023年5月5日至7日共同举办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峰会。

作为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峰会的主题活动之一,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产融共创研讨会于5月5日下午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顺利举行。研讨会由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主办,邀请专业投资机构弘章投资,以及银食、小牛凯西、珍味小梅园、赛迪研究院、顺丰集团、怡亚通供应链等各具特色的预制菜产业链上下游优秀企业同台论道。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产融共创研讨会(下称“产融共创研讨会”)旨在以预制菜产业为核心议题,以“政企联合,产融共创”为基础,以“精准引入,持续孵化”为方向,共同搭建产融新生态,探索产业新思路,全力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走进梁平,聚焦预制菜产业发展机遇

作为巴渝*大平坝,重庆市梁平区是国家级重点产粮大区和中国商品粮基地,素有“小天府”“巴蜀粮仓”的美名。依托优良的区位条件、厚重的历史人文、*的生态禀赋和扎实的产业基础,梁平区具有良好的预制菜产业发展优势,并提出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争创西部*、全国一流的预制菜产业基地。

重庆市梁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区长陈孟文致开场辞:“去年5月以来,我们紧盯预制菜风口,抓机遇、抢赛道、赋新能,推动食品工业迭代升级,聚力建设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的目标,坚持标准化夯基、数字化赋能、绿色化立标、高端化占峰、国际化拓市的理念,快步接轨西部陆海新通道,推动预制菜产业进入‘双循环,融入新格局,致力把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建成预制菜产业发展综合服务区、示范引领区、产业集聚区和预制菜品牌中心、陆海新通道预制菜集散中心。”

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谭亚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梁平坚持新发展理念,经济社会发展步伐逐步加快,并围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预制菜产业基地的目标,积极依靠陆海新通道,致力打造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梁平推动预制菜产业集聚快速发展,在项目引进上接二连三,在政策制定上勇立潮头,在融合大局中敢于担当,在标准引领中一马当先,预制菜产业园被列入重庆市特色产业基地创建名单。

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李强则提出,食品加工技术和装备水平提高,加速了传统进程,餐饮行业特别是连锁餐饮为后厨操作提高翻台率,以及外卖等新的消费模式兴起,以上这些因素都促使半成品菜肴逐步扩大。多重因素影响下,预制菜已经成为我国食品行业重大发展方向。

伴随预制菜成为梁平区的产业发展热词,政府部门高度关注,重庆市已经对预制菜产业进行政策规划,致力于把发展预制菜产业作为实现食品工业跨越发展的突破口、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为了直观了解梁平区预制菜领域的发展现状,产融共创研讨会现场特别设置了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规划馆“云参访”环节。

借助先进的直播技术,产融共创研讨会现场的嘉宾、观众得以与中国西部预制菜产业规划馆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实时沟通,切身了解梁平区预制菜的产业规划,直观感受集电商、直播、社群运营等功能服务于一体的梁平预制菜园区运营中心,甚至“亲自体验”由智厨娘智慧烹饪体验中心和千玺机器人餐厅出品的美味佳肴。

这次如临其境的沉浸式“云参访”,是一次发现之旅、合作之旅,旨在打开一扇窗,让在场的创业者、投资者、服务者看到发展预制菜产业的“梁平决心”、抓住打造优质预制菜品牌的“梁平机遇”、共筑预制菜产业集群快速发展的“梁平优势”。

先行,夯实预制菜产业理论基础

伴随数据要素的价值被不断挖掘,基于大数据的产业研究如今已经成为激活产业发展潜能的关键支撑。为此,产融共创研讨会现场隆重启动了中国预制菜产业发展指数(梁平)研究。

重庆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游贤勇,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食品处处长李强,重庆市梁平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陈孟文,重庆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二级巡视员谭亚君,重庆市招商投资促进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小刚,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副总裁兼数字经济产业联盟秘书长吕萍,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晓松,弘章投资合伙人孙冶,顺丰集团重庆市场销售总监何明安作为各方代表,共同按下了启动按钮。

与此同时,赛迪研究院赛迪顾问消费经济研究中心还在产融共创研讨会现场发布了《2023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研究》白皮书,中心主任余德彪在白皮书发布中首次提出预制菜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公布了中国预制菜企业竞争力100强企业名单。此外,白皮书从政府、企业两个不同维度为预制菜产业发展提出了建议,包括健全预制菜安全标准体系、大力开展“三品”提升行动等,为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群英汇聚,直击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沿

预制菜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屋建瓴的政策支持、基地建设,也离不开真抓实干的资源协同、经营创新。经过多年发展,预制菜领域已经沉淀成为食品工业领域的明星赛道,相关企业与品牌也在投资者的助力下迅速成长、蓬勃发展。

为抓住预制菜“万亿风口”中的新变量、新方法、新机遇、新趋势,本次产融共创研讨会邀请预制菜供应链服务企业怡亚通、物流龙头顺丰集团、专业投资机构弘章投资,以及银食、小牛凯西、珍味小梅园等各具特色的预制菜优秀企业同台论道,共同探讨资本、产品、渠道、市场、供应链等预制菜产业前沿课题。

深圳市怡亚通供应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晓松,发表了主题演讲《预制菜产业数字化平台建设》,他表示基于数字化对预制菜商业生态的整合,是预制菜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怡亚通将运用成熟的数字化供应链商业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梁平整合全国预制菜产业资源,以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为起点,以预制菜产业数字化平台为行业节点,打造国内预制菜产业新高地,并通过陆海新通道,将中国预制菜产业与全球联通。

在打造预制菜品牌的过程中,冷链物流的建设不可或缺。一定程度上说,冷链物流体系的建设水平,决定了预制菜企业发展的底线和上线。依托自身优势,顺丰自创一体化供应链、统仓共配、全渠道一盘货三大全场景解决方案。

顺丰集团重庆市场销售总监何明安,在主题演讲《预制菜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中,一解预制菜冷链物流体系建设的经验与方法论。顺丰通过构建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打通预制菜产业的全链路,为预制菜企业提供从线上业务到线下场景的供应链解决方案,解决预制菜行业的食品安全、库存积压、运营成本等一系列难题,使预制菜高效即配至千家万户,助力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搭建好基础设施后,在预制菜狂奔的道路上,对于趋势的正确预判不可或缺。弘章投资合伙人孙冶从一线投资机构的角度,分享了《中国预制菜产业投资趋势解读》,他表示,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盈利能力强、单品规模大的品类是预制菜品类中的*,可在其中挑选潜在专业化细分龙头。此外,中国预制菜尚处于导入期,市场渗透率正在快速提升。

由此可见,预制菜产业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中都存在巨大的可挖掘空间,而这些潜在的发展机遇,也为品牌的经营创新提供了灵感、指明了方向。

银食率先看到了下沉市场对预制菜的需求。银食品牌创始人李丽宏在题为《中式预制菜:行业上升,市场下沉》的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在下沉市场的发展经验,他分析道,下沉市场消费具有习惯常在家做饭吃饭、家庭成员多、下沉区域外卖不发达等特征,基于此,C端预制菜应聚焦“家庭比较难完成的菜品”“在家操作简单便捷的菜品”以及“比自己做单份成本低的菜品”之上,帮消费者实现“在家做大厨菜”的目标。

不同于银食在“乡厨市场”中的布局,备受关注的西式预烹饪品牌小牛凯西更专注为城市家庭场景提供品类拓宽、品质升级的预制菜解决方案。而针对具体的经营策略,小牛凯西联合创始人熊佳乐在《预制菜超级大单品时代:坚持专精特新》的主题演讲中介绍称,预制菜正在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方向发展,要在后疫情时代“预”风而行,就必须坚持“专精特新”的长线发展理念,在供应链精细管理、特色化产品打造、新颖化营销出圈等方向发力,实现健康、美味、便捷的品牌目标。

同样注重场景开拓和供应链建设的还有珍味小梅园。作为一家成立4年,已经完成全渠道、多场景营销建设的新中式预制菜头部品牌,珍味小梅园在渠道布局方面颇有心得。

珍味小梅园创始人浦文明在主题演讲《预制菜品牌如何发力C端》中分享道,在需求端、供给端与外部环境的共同推动下,预制菜产业规模将是达下一个消费大蓝海市场。为此,在小B市场以外,珍味小梅园还在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等渠道持续发力,高效进军C端市场。

有了投资者、创业者、服务者的共赢共创,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必将展示出充分的发展空间,并为推动美食工业高质量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有力支撑。

渝见美品,共赏预制菜产业优质品牌

经过多年积累与沉淀,梁平在预制菜领域已经初步探索出了具有引领性的产业创新经验,并涌现出了一批站在预制菜产业发展前沿的品牌企业。通过对供需两端的深度洞察与全面提升,这些优秀品牌以高质量的产品逐步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进而反哺上游,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正向循环。

为了直观展现梁平预制菜品牌企业的发展成果,本次产融研讨会特别设置了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梁平优品推介环节(包括奇爽食品、张鸭子、上口佳、渝每滋、梁平嗦螺),在视听语言与现场解说的*交融与生动演绎之下,在场观众不仅领略了梁平品牌企业高品质的产品和产业势能,还体验到其背后充满活力的消费市场和别具特色的地域人文。

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今天的梁平正以专注、专业、专精的姿态,向“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的方向全速进发。

本次产融共创研讨会通过搭建产融合作的平台,既有利于支持企业实现多元化融资,优化融资结构、提升融资效率、降低融资风险;还有利于促进不同产业链环节的业务及资源融合,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含量、实现创新转型。

相信在政府、企业、资本等多方推动之下,梁平将不断向深挖掘、向上突破、向新开拓、向前发展,打造西部预制菜投资“*地”、产业布局“新IP”、工旅融合“新坐标”,让“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这张城市名片更加响亮。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三星与台积电的决战时刻

0505

有什么比成为韩国最大财阀更重要的事情吗?

对于三星掌门人而言,的确有。6月7日,三星电子副会长、三星集团实际控制人李在镕向首尔地方法院申请缺席两家三星子公司合并的审判会,原因是他本人即将赴欧洲出差。

这桩饱受争议的收购案原本被韩国媒体认为是李在镕奠定国内财阀领导地位的关键一步。不过,眼下的他已无暇顾及,根据《韩国先驱报》的爆料,李在镕的旅欧首站将定在荷兰的埃因霍温,这里正是光刻机巨头ASML的总部所在地。

就在李在镕动身启程的一个月前,三星对旗下晶圆代工厂发起了一轮内部审核,调查用于提升良率的资金是否有所落实,因为目前试生产的3nm芯片良率已经低到“让高层难以置信”。审核的结果是三星DS(半导体事业暨装置解决方案)部门半数高层被清洗,原三星电子副总裁兼闪存业务总经理宋子赫接任DS总经理一职。

毫无疑问的是,李在镕此行是为了抢夺ASML光刻机的优先供货权,以保证晶圆代工业务的顺利进行。从ASML的供货时间表来看,这家公司今年将向三星交付18台EUV极紫外光刻机,这其中就包括目前三星最关心的Twinscan EXE:5000 系列——具有 0.55 NA(高 NA)镜头,能够实现 8nm 分辨率,完全可以满足3nm芯片的生产需求。

按照计划,三星将在今年第三季度量产3nm制程芯片,但就目前的良率及设备交付情况来看,这个目标似乎难以实现。

几家欢喜几家愁。就在三星为3nm芯片上市一筹莫展时,6月10日,海通国际的分析师Jeff Pu在报告中做出预测,台积电将在今年下半年向苹果批量交付3nm制程的M2 Pro芯片,足以说明眼下台积电的3nm工艺已经具备量产条件。

这或许是三星最不愿意看到的一幕,在痛失高通的8+Gen1订单后,3nm先进制程芯片的这场战争,他们没有退路。

输不起的3纳米

可能是受到三星DS部门良率造假的影响,5月24日,三星电子宣布未来5年将投资360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和生物制药等行业,其中80%将用于研发和人才培养,尤其是在先进逻辑芯片领域。

除了大幅提高的资金投入外,三星几乎是以一种“毕其功于一役”的姿态去发展3nm制程芯片,十分激进地改用GAA(环绕式栅极)工艺,相比于过于行业内早已轻车熟路的FinFET(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工艺,前者在业内还未有成功开发的先例。

三星的这次技术整改颇有几分“推倒重建”的意味。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三星在先进逻辑芯片的制程上与台积电亦步亦趋,但在性能上三星可能要落后前者半代甚至更多。以晶体管的密度为例,三星4nm工艺的密度是145.8MTr/mm,尚不如台积电5nm的171.3MTr/mm。

那么三星有没有反超的时机呢?实际上,当下这场从FinFET到GAA的工艺变革就是三星最佳的机会。

引起这场革命的是CMOS器件天生存在的“短沟道效应”。我们常说的14nm、7nm工艺节点实际指的是晶体管导电沟道的长度(由于沟道长度不容易被观测,业界通常用更加直观且接近的栅极长度代指工艺节点)。在10nm工艺出现之前,沟道长度就是指芯片工艺,虽然目前各种工艺节点已基本等于数字营销的游戏。

不过,沟道长度依然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因为CMOS器件功能越复杂,晶体管的密度就会越大,这就必然需要沟道长度越来越小。可问题是,随着沟道长度的缩短,沟道管中的源级和漏极的距离也会越来越短,因此栅极很难再保证对沟道的控制能力,也意味着栅极电压夹断沟道的难度变大,即产生短沟道效应,从而出现严重的电流泄露。

如今5nm和4nm制程存在的发热和高能耗问题,本质上就是短沟道效应的显现,这个问题也与业内普遍使用的FinFET工艺有关,由于FinFET采用的三面栅结构缺失其中一个方向的栅极包裹,随着芯片制程的减少,FinFET的三面栅结构的漏电控制能力也相应的减弱。

因此,三星的想法就是,既然FinFET在3nm制程的芯片上已经出现了无法克服的设计问题,干脆就直接弃用这个结构,转用四面环绕式的GAA工艺。

虽然GAA取代FinFET已成业内共识,但现阶段影响其量产普及的因素还有不少,复杂的制造流程、良品率、成本难以控制等等仍是阻碍。

据《wccftech》的报道,三星的晶圆代工部门3nm制程的芯片良率目前只能维持在10%-20% 之间。相比之下,台积电4nm制程的良率已经可以达到70%,虽然这样的对比于三星而言并不公平,因为GAA作为一众全新的工艺其开发难度要远大于台积电同类产品。

但芯片设计厂商不会给三星慢慢改进的时间。比如此前《Business Korea》曾报道过目前三星4nm工艺的良率也不尽如人意,仅为30%-35%之间,如此低效的质量控制让高通在在骁龙8+ Gen1发布之前,紧急由三星转单交给台积电来代工生产。

因此三星在3nm这个工艺节点下,根本就不敢输,也不能输。

对于台积电而言,3nm制程芯片同样是关键一役,因为台积电仍然坚持使用更加成熟且传统的FinFET工艺,如何在3nm制程的节点下,打破物理意义的工艺上限,这是摆在台积电面前的一道难题。

6月10日,台积电宣布2nm晶圆代工厂的评审文件已提交送审,第一期工厂预计在2024年底前投产,这家公司此前曾披露过,整个2nm制程芯片的研发费用可能高达340亿美元,按照3nm今年下半年上市的时间节点来看,这一制程的芯片肩负着维持台积电未来两年庞大现金流和业绩增长的重任。

鹿死谁手?

在去年第四季度,三星电子的代工业务市场份额上升了1.1个百分点,达到18.3%,台积电的份额下滑1.0个百分点至52.1%。两家公司市场份额差距缩小2.1个百分点至33.8%。值得一提的是,在同一时期业内前五大芯片制造商中,三星是唯一一家市场份额增长的公司。

三星电子财报显示,去年第四季度,旗下代工业务销售额环比增长15.3%,三星在财报中将增长归功于“开始大规模生产主要客户高通公司新旗舰产品”。

这其实充分反映了目前IC设计行业内的现状,即行业资源被头部企业牢牢掌控,排在前列的高通、英伟达等公司在体量上的差距与其他公司越来越大,已经完全可以靠单一产品影响业内最大代工厂的业绩。

这种行业格局很难评价好坏,但对于代工厂而言,一旦失去芯片设计公司旗舰产品的代工订单,其影响可能在短时间内无法逆转,比如前不久三星痛失高通8+Gen 1的订单,这可能直接导致三星在今年无法维持此前高增长的态势。

根据TrendForce预测,2022年全球代工市场预计将增长20%,达到1287.84亿美元。其中台积电在全球代工市场的份额预计今年将增长到56%,而三星电子的份额可能从18%下降16%。

而在短时间内,三星也很难扭转自身的不利局面,尽管三星在台积电之前完成了3nm的流片,但从流片到量产三星还有许多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前文中所提到的良率问题。

再有就是二者在产能上的差距。由于台积电具备动态调配生产线能力,其产能利用率甚至可以提高到110%-120%,这是三星完全无法企及的,更何况三星的逻辑芯片产能中约有一半自用,而台积电作为纯晶圆代工厂,集团内的其他业务根本不需要占据芯片产能。

当然,三星也并非毫无胜算,台积电FinFET工艺能否在3nm制程节点上适用?在第一款商用3nm芯片落地之前,没人能给出答案,但这也是三星最大的底气。

实际上,这场“代工双雄”之间的竞争没有谁会输的彻底,因为这个行业中的绝大部分厂商已经完全告别了先进制程的竞赛,比如过去耳熟能详的格罗方德和联华电子,眼下都只能靠着28nm制程产品线去维持市场,“摩尔定律”在这些公司身上已基本失效。

随着双寡头拉起的3nm制程竞赛,未来行业内的晶圆代工订单势必将向这两家公司进一步集中,由于半导体行业极度依赖规模效应,未来晶圆代工这个行业也很难再有新的挑战者出现。

写在最后

三星电子向来以“全产业链方案解决商”的形象自居,但从内部审查再到管理层换血,这些无时无刻展示着这个庞然大物的弊端:内部管理与部门协同之间的低效。

有人说三星移动部门、DS部门、LSI(芯片设计)部门所组成的并不是铁三角,而是“推诿三角”,三星手机抱怨LSI部门的方案落,LSI部门认为是DS部门的质量控制问题让他们无法做出好的产品,DS部门又反咬LSI部门在设计上存在缺陷……

这些问题好像并不会随着掌门人亲自抢购光刻机就能得到解决。巧合的是,同样是在6月,也同样是在欧洲,三星的创始人李健熙29年前于法兰克福发表了著名的“新经营宣言”,豪言“除了老婆孩子不能变,其他一切都会变”。

这句话对于今天的三星电子大概同样适用。

华宇注册开户_抖音:流量之争下的电商囚徒

0505

抖音做电商,一直被认为拥有无限可能。

原因之一,是因为抖音拥有海量的用户,截至2021年9月抖音DAU约6.4亿。而将流量嫁接到电商业务上,也是最早被验证成功的互联网“赚钱”方式之一。

早在2018年,抖音就曾上线抖音小店,推出直播带货功能,但这项业务一直不温不火。直到签约罗永浩做带货主播,“抖音电商”才算是开始进入大众视野,也顺势帮助罗老师成为直播界的“四大天王”之一。

今年5月底,抖音电商总裁魏雯雯宣布,将升级兴趣电商到全域兴趣电商阶段,并进行一系列业务布局。表面上看,这意味着抖音向更广域的品类进行扩展,而真正的深层原因,或许是抖音流量“见顶”的尴尬。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整个短视频用户规模增长率为107.0%,2020年就降低到15.2%。另据36氪报道,抖音DAU破6亿后,出现了增长放缓的态势,主站的DAU增速不断下滑。

抖音电商的发力点是什么?

2022年已经是抖兴趣电商的第二年了,按照官方的说法,兴趣会被内容激发,可促进短期转化,兴趣也会延伸并具有可持续性。

从本质来看,所谓的兴趣电商不过是从“人找货”到“货找人”的一种转变。

传统货架式电商的逻辑是“搜索”,用户通过“意图-搜索-购买”完成消费,需要消费者对自己的需求有明确的认知,并通过搜索进入货架,进而形成购买动作。

在货架式电商中,电商处于用户购买决策链条的下游,意味经过上游各环节的流量折损后消费者人群会相对精准,但人群体量以及向上增长的空间也会相对较少。

兴趣电商的逻辑在于“激发”,用户通过“发现-激发-购买”完成消费动作,它将电商平台拉到了用户购买决策链条的上游,消费者可能并没有明确的需求,且不知道某个产品,但在浏览内容时刚好发现感兴趣的商品,激发购买意图,即可满足其需求。

而抖音电商作为平台,可以从营销产品工具、运营能力及扶持政策为商家提供支持。

例如品牌号与抖音小店实现“号店一体”,为商家提供“一体化”经营阵地,通过抖店APP满足商家对商品、店铺、服务等基础功能得运营;通过巨量百应实现商家与创作者群体的链接,让商家更好撬动抖音创作者得商业价值;通过巨量千川帮助商家实现一站式得广告创意及投放动作等等。

从商业价值看,抖音电商确实帮助不少品牌和商家带来订单增长。过去一年中(2021年5月至2022年4月),抖音电商动销商家数量高速增长,有超过1200个商家年销过亿,这其中有134个新锐品牌。2021年4月开启的抖音兴趣电商的GMV实现3.2倍增长,抖音电商动销商家数量增长165%,累计卖出商品件数破百亿。

而从GMV来看,2022年5月31日在抖音电商生态大会上,抖音方面公布兴趣电商一周年的GMV增长3.2倍(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按照华鑫证券的预测,2022年底抖音电商GMV可能达到12000亿元。

且从抖音电商的成长性看,未来还有更直接的变现模式。

典型的案例就是“电商造节”,如2020年愚人节罗永浩带货首秀,当日带货1.1亿,累积观看人数4800万;2020年抖音首个平台级电商大促“8月抖音奇妙好物节”总成交金额破80亿元;2020年首届年货节总成交额208亿元,看播用户量143亿,互动人次超3.2亿次。

所以抖音电商的发力点是兴趣,看点是海量流量嫁接电商的想象力,但是难点在于有流量者众、做好电商者寡。

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腾讯手中的流量池巨大、黏性惊人,但是从拍拍网开始,到后来QQ商城、QQ网购腾讯“嫡系”电商似乎都没有做好,收购来的易迅网、买卖宝、好乐买等也销声匿迹,最新消息称腾讯上马了近两年的项目小鹅拼拼APP也要下架。

即便抖音电商来势汹汹,但在深耕兴趣的同时也要想好怎么做,此前的切入点——本地生活,似乎就不太明智。

本地生活的不确定性

前几年,字节的营收增速都保持在200%以上,而在2021年广告增收疲软的背景下,字节仍同比增长70%,全年收入约580亿美元。

但2021年11月的一场大会上,字节跳动正式确认,其国内广告收入过去半年停止增长。

为此,字节跳动不得不寻求新的增长点,过去一直受困于变现的本地生活业务成了抖音的选择。原因也很简单,本地生活服务是少数仍未到顶的红利市场。

iimedia预计,2025年中国本地生活服务市场规模将从2020年的19.5万亿增长至35.3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12.6%;同时,随着线上餐饮、线上团购等更多新场景的拓宽,本地生活服务的线上渗透率也将大幅增长,从2020年的24.3%增长至2025年的30.8%。

高增速预期也让这条赛道挤满了“人”。行业“老大哥”美团在“Food + Platform ”的战略指引下,几乎覆盖了“吃喝玩乐行”各个领域。2021年,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贡献了325.3亿元的营收,占公司总收入18.86%。

此外部分电商巨头也在发力本地生活,典型的如阿里系的饿了么、淘鲜达、盒马鲜生等,京东系的京东超市、京东到家等。

以增速来看,本地生活业务确实也是上述大厂的“新引擎”。今年第一季度,饿了么所在的阿里本地生活服务板块收入同比增长29%,在阿里各条业务线中排名第一,显著高于公司整体9%的营收增速。同样,一季度京东到家营收同比增长80%,也高于京东零售不到20%的增速。

这也就是解释了为什么抖音电商除了“兴趣”之外要以“本地”为切入点了,然而僧多粥少的局面并不利于抖音施展拳脚。

2022年5月,抖音在“巨量学”官网发布《2022年生活服务软件服务费标准说明》,明确6月1日起将对生活服务业务收取服务费。如下图所示,抖音电商各商品类目中,结婚类费率最高,为8%,其次是住宿、亲子、教育培训的4.5%,游玩类费率最低,为2%,美食类费率为2.5%,平均费率约3%,相较于美团均费率偏低。

但核心的难点在于,美团、饿了么均解决了用户确定性的需求,而抖音发力的本地生活是不确定需求。

而且,美团、饿了么的运营逻辑是以“吃喝”为主的高频来带动其他低频的业务,但抖音上的消费品类不及“吃喝”那样刚需。

即便抖音借助直播团购,在原本的本地生活市场撕开一道口子,但到了交付环节就显得“捉襟见肘”。以外卖为例,抖音没有自建外卖平台,商家在抖音的配送问题依然是靠商家自行解决,且需自行负担费用。

其次,美团、饿了么已开始“防御”。

为了本地生活的布局,字节跳动从2020年开始就深度调研美团的本地生活业务架构,据Tech星球报道,字节跳动在原SMB(中小客户)业务线撤销后,约一万名员工在2021年1月调整至该中心,围绕生活服务、餐饮等行业进行客户挖掘。

在抖音进行业务架构和人员的调整之时,美团也没闲着。2021年12月27日,快手与美团宣布达成互联互通战略合作,而此前曾在抖音通过挂靠第三方链接的美团,似乎也正式告别了抖音、选择牵手其竞争对手快手。

相关数据显示,美团正在注册“美团主播”相关商标。今年3月美团开发完成了一款名为“美团直播助手”的产品,这款产品作为美团官方向平台商家以及达人提供的免费开播工具,不仅可以让主播通过APP随时随地开始直播,而且结合了美团核心业务,新增了团购、外卖等新场景。

最后,社区和电商的矛盾点是抖音做本地商业的最大门槛。本质上来说,抖音是一个内容社区,需要用内容链接人与人,而电商平台连接的是人与货。大多数人对抖音的需求还是娱乐而非购物。这也是像B站、知乎、虎扑、豆瓣等等很多社区一直想靠电商变现,但是效果平平的根本原因。

美团创始人王兴就说过:“电商这个事情已经被反复证明,光有流量是不够的,他得有实际的商户,有整个运营体系,愿意干苦活累活”。

综上,虽然本地生活市场潜力无限,但是抖音一直笼罩在“多强”的格局中,在互联网赢者通吃的惯例之下,前途未可知。而全域兴趣电商,更像是通过视频“种草”,再刺激消费的过程,很难形成“壁垒”。且这种“种草”视频在如今的快手、小红书上也能搜到,满减优惠、包邮包退等玩法几乎是标配,抖音没有明显的差异性。

引用电商领域常说的“人货场”理论来分析,抖音电商现阶段最大的优势仍来自于“人”,即流量,而在选品以及消费场景上并不占优,在物流和交付上更加欠缺。

对于抖音和字节跳动而言,想建立完整的电商机制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华宇登录_印度手机市场再生变:小米遭到持续打压,苹果收获新的青睐

0427

对于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印度市场曾一度是各家必争之地。现在,这个曾经全球第二大的智能手机市场正在发生变化。

据媒体日前报道,印度卡纳塔克邦的一家法院驳回小米印度公司对该国执法机构扣押其555.1亿卢比(约6.8亿美元)资产的申诉。对此,小米集团负责人最新回应表示:“我们正在研究该事项,并等待书面判决。”该负责人重申:“我们在印度的业务,符合印度的相关法律和规定。”

此前,2022年4月27日,印度执法局发布公告称,扣押了小米印度公司银行账户中555.1亿卢比(约合人民币47.9亿元)的资产。印度方面给出的扣押理由是,小米及其旗下印度子公司以假冒成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方式非法汇款给国外实体,违反了印度1999年《外汇管理法》相关规定。

而就在小米资金解冻申请被驳回的前一天,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会谈。库克希望印度扩大生产规模和智能手机销量。

一前一后,印度的手机市场悄然变化。

专利费持续争议

小米失去印度榜首位置

小米与印度方面长达一年的资金冻结争议,主要源头是双方对于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应该纳入关税申报范围,存在不同看法。

智能手机作为一个新行业兴起的过程中,也诞生了大量的技术标准。比如,目前手机行业所使用的主要通讯技术标准(4G/5G标准),其知识产权归属于高通、爱立信等通讯技术服务商。当手机品牌在使用这些标准时,需得到后者的许可才能使用,因此就形成了智能手机专利的特许使用权。

“印度执法局相当于就是中国的经侦部门。”某位在印度工作的金融行业高管曾对钛媒体App表示,印度执法局冻结资产理由就是,小米在申报关税时没有把专利费计入到产品进口价格当中,所以造成了偷税。

按照印度财政部的指控,小米印度从海外进口小米手机和手机零件的时候,特许使用权费也应纳入关税申报,但小米没有申报,因此应该补缴税款。税款从2017年4月1日算到2020年6月30日,总计65.3亿卢比(约5.5亿元)。

2022年争议发生时,小米方面曾对媒体回应称,对包括专利许可费在内的特许权使用费是否应该计入进口商品的价格,这在各国都是一个复杂的技术性难题。对这一问题,小米会继续与印度有关部门进行沟通。

不过,根据目前国际主流的《WTO估价协定》,进口货物的价格应该是为进口该货物支付(或可支付)的所有费用。同时,该协定第八条规定满足如下主要情形,特许使用权费用就应被征关税:这笔费用与进口货物相关;进口者须直接或间接支付这笔费用;如要出售货物,必须支付这笔费用等。

而在中国,根据2004年1月起施行的《中国进出口关税条例》第19条规定,进口货物应计入完税价格的费用包括“买方必须支付的,与该货物有关的特许权使用费”。

另一方面,小米与印度方面的关税问题持续的同时,这家公司在印度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减。

根据IDC的全球季度手机追踪报告,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在 2022 年结束时出货量为 1.44 亿部(自 2019 年以来*),同比下降 10%。其中,小米2022年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超过3000万部,市场份额为21.0%,*。

到了2023年*季度,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开局艰难,*季度出货量首次同比下降 20%。市场依旧面临需求困境,渠道仍容易受到库存积压的影响。该季度,三星出货量*,市场份额为 21%,出货量为 630万部。OPPO 以 550 万的出货量超过vivo 和小米,位居第二。小米下滑到第四位,出货量为 500 万部。

苹果盯上了印度市场

在国产手机受到印度方面越来越严格限制的同时,苹果与印度政府正走得越来越近。

3月19日,在小米6.8亿美元解冻申请被驳回之前,苹果公司CEO库克在新德里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会谈。

库克在会晤后的推文中说,苹果公司致力于在印度全国范围内的增长和投资,并晒出了与莫迪握手的照片。莫迪说,他们谈到了“在印度发生的由科技推动的变革”。双方见面前一天,库克还出席了苹果公司在孟买的*家印度零售店的开业典礼。位于首都新德里的第二家苹果零售店也在随后开业。

据知情的印度官员称,苹果公司的主要制造商富士康科技集团划在印度南部的卡纳塔克邦建立一个新工厂,每年生产多达2,000万部iPhone,预计将雇用5万人。除了iPhone,富士康还希望在印度生产iPad和其他设备。

摩根大通分析师此前也表示,到2025年,四部iPhone手机中将有一部是在印度生产的。摩根大通认为,截至2022年年底,苹果公司将会把5%的iPhone 14生产移至印度完成。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

摩根大通还预计,截至2025年,中国境外生产的苹果产品占比将提升至25%,这些产品包括Mac、iPad、Apple Watch和AirPods。而目前在中国以外生产的苹果产品占比仅为5%。

对于印度政府针对中国手机厂商和的种种做法,此前有在印度工作的行业人士对钛媒体分析称,其核心原因是为了“印度制造”。按照上述人士的说法,“印度制造”属于是印度的国家战略,主要分为两个策略来执行。

一个是分阶段制造计划。手机行业前期,印度政府通过各种政策优惠吸引到了小米、OPPO、vivo等这样的中国手机品牌进入到印度市场。当品牌进入之后,印度就会逐渐提高手机零部件的关税比例,让国外的手机供应链逐步迁移到印度本土。这样经过几年的发展,印度就拥有完整的手机供应链。

另一个则是行业生产激励计划。印度目前对包括半导体、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模块和白色家电等在内十多个行业,均出台了相关的经济激励计划。比如,针对半导体产业链,印度政府在2021年12月15日批准的一项价值约合100亿美元的激励计划,吸引全球大型半导体制造商将印度作为生产基地。

更早的2019年,印度政府修订了《国家电子政策》,旨在促进印度电子系统设计和制造产业发展,鼓励和推动核心部件开发能力,并促进印度成为该产业的全球中心。这可能也是印度转向苹果公司的原因,在中低端手机供应链形成一定成熟度,印度需要积累苹果这样高端产品的供应链经验。

印度莫迪政府提出,争取在2025年实现电子系统设计和制造价值链产值(turnover)达到4000亿美元,通过进一步提高电子产品制造的附加值,使印度成为电子制造服务业的全球*。

华宇平台登陆_预策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融资,璀璨资本领投

0416

投资界(ID:pedaily2012)4月12日消息,预策科技宣布完成数千万融资,由璀璨资本领投,美团前COO干嘉伟参与投资。

预策科技以其深厚的数据技术与业务理解,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数据智能解决方案,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先机。本轮融资的完成将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数据智能应用领域的竞争力。

在此次融资后,预策科技将继续深耕数据智能应用领域,推出更多实用性强、创新性高的数据产品,助力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更好地提升经营效益。

华宇注册开户_莲雾智能获数百万天使轮融资,专注文旅+AR

0413

投资界(ID:pedaily2012)4月12日消息,景区AR服务商「莲雾智能」日前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华盛人和。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内容团队组建及市场开发。

莲雾智能成立于2021年,专注于探索景区+AR实现路径,目前已与超20家5A级景区签约,合作进行内容开发与数字化IP打造。

“很多人看兵马俑,往往只能远远看到1号坑2号坑;或者看壶口瀑布,只知道有个瀑布,不知道为什么叫壶口。”莲雾智能创始人贺鹏表示。而莲雾智能想通过景区+AR的布局,带来更好的视觉体验的同时,深化游客对景区人文历史的理解与认知。

具体来看,在硬件上,莲雾智能与AR眼镜品牌影目合作,选择应用谷歌棱镜方案的单目AR眼镜,相比一般AR眼镜,在亮度上提高了30%,满足户外景点的参观需求。在外观上,莲雾智能综合考虑游客佩戴眼镜、防脱妆等需要,两度迭代并最终确定眼镜形态。实际使用过程中,当游客行进至景区内特定地点时,将触发相应的AR画面,增强现实交互感;感应到游客正在进行上坡等动作时,眼镜将强制停止运作,确保游客安全。

莲雾智能AR眼镜所搭载的文旅内容,主要分为纪录片、微电影、历史文化科普三类形式。针对内容开发,莲雾智能根据景区实际资源进行取材,并通过编导加以整合,最终制作为AR影像材料,配合眼镜硬件使用。基于此,莲雾智能在挖掘景区特色、加深游客理解的同时,实际上也在进行景区资源的活化与数字化留存。

此外,莲雾智能自主设计的眼镜存借箱,能够完成AR眼镜消毒、充电、故障检测等功能,满足景区实际应用需要。在特定节点如情人节等,莲雾智能也可通过存借箱向设备传输数据,同步进行内容更新。

商业落地上,莲雾智能AR眼镜采用租赁形式,可个人自主租借,也可由导游统一租赁并发放。景区方面则可以选择自运营AR内容,或作为配合方提供场地,与莲雾智能共同开发景区资源的文化价值。

团队方面,莲雾智能团队成员出华侨城集团、腾讯、地方旅游局等,曾参与多个景区信息化平台搭建,从业经验丰富,研发与运营人员占比达90%。创始人贺鹏出身于华侨城集团,为腾讯景区码前副总裁,曾任泰久信息市场部副总监,参与北京欢乐谷、深圳锦绣中华等景区系统及多地旅游项目建设。

天使投资人、华盛人和资本合伙人王洪魁表示:“随着上游硬件设备的逐步成熟和产业链上游各大厂商的大力投入,消费级AR眼镜市场已处在爆发的前夜。莲雾智能依托创始团队在文旅领域的沉淀和积累,率先布局以文旅为主要场景的下游应用生态,形成完整闭环的商业模式。希望本轮投资能帮助莲雾智能扩大先发优势,成为行业领跑人。”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