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会员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一年3轮,「零食有鸣」获凯辉基金数千万元A轮融资

0530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23日消息,零食量贩连锁品牌零食有鸣已于近期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凯辉基旗下专注早期消费领域的凯辉消费共创基金投资,云悦资本继续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这是零食有鸣今年内第三次融资。

公开资料显示,零食有鸣成立于2019年,主攻线下零食市场,在贵州、重庆、成都等地已发展近100家门店,成为西南主体的量贩零食品牌。据了解,该公司全程掌控采购源头的供应链体系,本轮融资将用于供应链升级、数字化运营及加速市场扩张。

天眼查显示,零食有鸣隶属于贵阳黔志楚远商贸有限公司,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1月14日,法定代表人为李澍雨,注册资本为250.49万元,经营范围包含家用电器、五金交电、服装服饰等,公司的最大股东为何劲鹏,持股28.3%。

根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休闲食品消费者平均每个月约购买5.4次休闲食品,其中每个月购买5次左右的消费者比例为31.3%,超6成消费者购买休闲食品的频率集中在每个月3-5次左右,高于每个月1次左右的消费者比例为86.1%。

而零食有鸣主攻线下零食市场,针对90、00后新一代消费群体,基于消费场景体验,重构“线下商业景观”,把“邻里化”、“品牌化”、“个性化”、“数字化”、“粉丝化”五个维度结合,倾向于打造年轻人喜欢的品牌。

据悉,此轮融资已经是零食有鸣2021年完成的第3轮融资了。今年4月,零食有鸣完成数千万元战略轮融资,由云麓资本及知名天使投资人何劲鹏共同投资;8月,零食有鸣再次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雨堃投资领投,云麓资本继续跟投加持。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血霁生物再获机构投资,推进血小板等特色管线发展

0529

投资界(ID:pedaily2012)5月27日消息,近日,干细胞新锐公司苏州血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血霁生物“)宣布再次完成一轮融资,由鲁信创投、方正和生投资、朗煜资本和泰融创投共同投资,老股东苇渡创投、贯邦资本、北极光创投、碧桂园创投等继续加持。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血霁生物PreA轮完成两个月内再获机构增资,是该公司在开业运营几个月里迅速完成的第三轮融资。这也给了在资本寒冬里的初创企业一颗定心丸,相信特色企业依旧可以脱颖而出。

血霁生物拥有深厚的iPSC重编程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和分化技术的功底,已经成功递交了iPSCs建系、干细胞分化成NK、巨噬细胞等各造血世系细胞的专利,为未来血霁的发展提供无限的可能。

鲁信创投总经理姜岳表示:医疗健康产业是鲁信创投重点布局的赛道,以干细胞治疗及相关技术为代表的再生医学高度契合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是我们一直关注的领域。我们和朱芳芳博士相识合作多年,建立了坚实的业务与信任基础。血霁汇聚了世界级的创业团队,具备全球视野和深厚的技术底蕴,对行业发展理解深刻,未来发展战略清晰,是一家掌握底层平台技术的优秀企业。我们将秉承鲁信创投“与被投资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与其他股东一起携手助力血霁生物的发展,期待血霁成为一家再生医学领域的伟大公司。

朗煜资本投资团队表示:朱芳芳博士及团队在细胞重编程及干细胞分化领域具备扎实的研究基础,体外大规模生产血小板有望解决目前临床血小板缺乏这一难题,新型血小板载药平台在药物递送领域同样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空间,我们期待在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公司能够成为这一领域的领军企业。

原有股东苇渡创投表示,干细胞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表现出巨大潜力,血霁生物基于全球前沿的干细胞定向诱导分化体系,致力于新一代干细胞技术的创新临床应用,有望带来全新的治疗产品,其发展方向完全符合最新出台的“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苇渡投资策略的重点方向之一,也是我们早期孵化的重要尝试。尤其需要强调的是,朱芳芳博士带领的血霁团队表现出超强的成长性和执行力,在逆境中仍能克服困难、快速发展,是一支值得长期陪伴的优秀团队。

贯邦资本吕鋆表示:随着人类对基因、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的理解逐步加深,干细胞定向分化已然成为可实现商业化的医学最前沿领域之一。朱芳芳博士带领的血霁生物在造血系统领域拥有深厚的科研基础和技术积累,是再生医学领域的明星企业。血霁的先导产品体外再生血小板,有望解决输注用血小板短缺问题,并使公司成为中国百亿级规模的“人造血小板”唯一供应商。我们期待,血霁生物在血小板及其延伸产品领域上逐步取得各项进展,成为全球血小板再生领域的领军企业。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3018.shtml

华宇测速地址_新一代工控网络架构开发商「鹏瞰科技」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

0528

投资界(ID:pedaily2012)5月27日消息,近日,新一代工控网络架构开发商鹏瞰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战略融资,本轮融资由韦豪创芯芯原股份临芯投资联合领投,诚盟基金等机构跟投,老股东华登国际等继续加码。

鹏瞰科技成立于2019年,由Marvell前全球副总裁李春潮(Ivan Lee)创立。鹏瞰科技开创了工控局域网传输控制新范式,基于无源光网打造全栈网络传输控制芯片和系统,面向机器人、全屋智能、智慧工厂、智能汽车等多领域应用,为日趋分布化的广义边缘智能场景提供“神经系统”。

目前,鹏瞰的SoC芯片已经流片成功,正与边缘智能等领域的多家头部企业进行深度合作,通过全新的网络传输架构,推动局域光网基础设施全栈解决方案的成熟,助力下游应用场景智能化升级,真正打破制约边缘计算大规模发展的瓶颈。鹏瞰科技将顺应光通信的浪潮持续领跑赛道,打造高效、可靠的全新网络传输架构,赋能边缘AI新基建。

韦豪创芯董事总经理梁龙表示,人工智能的下一个风口在于算法、传感器、算力系统的高度融合的机器人应用。在传感器和算力芯片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带宽、低延时,多节点的仿生神经系统的传输系统已经成为机器人发展的必需技术,用来连接高速传感器和大算力芯片。鹏瞰科技为即将到来的智能机器人时代提供创新性的互联基础设施,促进多传感器、算力芯片之间的高质量融合交互,机器人的设计将因为这个融合而焕然一新。李春潮是我在Marvell工作的领导和前辈,他带领过全球最优秀的集成电路团队,做出过非常多创新,有竞争力的产品,我们相信在Ivan的带领下鹏瞰会高速发展,为国产集成电路发展作出贡献。

鹏瞰科技董事长兼CEO李春潮表示,随着万物互联的跃迁式发展,边缘计算正由简单集中式系统,演变为多个传感器、处理器、执行器组成的复杂分布式系统,东西流量激增,数据传输与交互控制的复杂度呈指数级上升。在越来越多的应用场景下,如何实现海量端到端数据的高可靠内部传输控制,成为了整个产业需要面对的问题。鹏瞰的使命正是提供超低时延、高安全、高可靠、可扩展的端到端工业连接解决方案,满足AI处理器和高级传感器的无尽需求,加速广义边缘智能的落地,实现真正的高效互联互通。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阿瞒,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3026.shtml

华宇登录_莒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联想之星领投

0528

投资界(ID:pedaily2012)5月27日消息,近日,莒纳科技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联想之星领投。至此,莒纳科技已完成数千万元的种子轮、天使轮融资。

今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锚定了我国氢能产业中长期发展的“顶层设计”。

提高可再生能源制氢(即绿氢)供应占比,减少由天然气和煤炭制氢的比重已经获得政策支持。而如何提高电解槽运行效率,是实现绿氢生产成本降低、得以大规模市场化应用的关键。

因此,电催化材料技术作为决定电解槽运行效率及成本的关键性因素,对电解水制氢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有着决定性意义。

作为国内少有的电解水制氢催化剂厂商,莒纳科技正凭借自研的核心技术,迅速攻占这项“卡脖子”环节。

莒纳科技的科研团队由来自国家级科研机构的研发人员领衔;管理团队则由全球500强跨国公司高管组成;中西合璧的创业团队既具备全自主的创新能力,又拥有国际化的经营理念。

目前,莒纳科技正在与产业基础条件优秀的地区合作设立运营中心和区域机构,助力地方氢能科技产业发展并积极与地方政府开展合作。

未来三年,莒纳科技将实现快速布局、稳步发展和产业引领三步走,为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联想之星合伙人高天垚表示:“加大可再生能源制氢在能源结构占比,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重要的技术路径,未来将成为千亿级赛道。但目前还面临着电解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其中电解催化剂是解决成本和效率的关键材料。莒纳科技团队经过长期积累,成功突破关键技术,并具备大型能源企业运营管理经验,其综合实力在该领域是非常亮眼的。"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阿瞒,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3025.shtml

华宇登录_房产中介逃离深圳,广州却多了1万人

0527

“现在是来一个走一个。”广州裕丰房产经纪人吴辉(化名)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现在行情不太行,很多中介都做不下去,除了一些资历深的经纪人,他们客户资源多,盘源也多。

而今的广州楼市,仍无重磅利好出台,在全国整体调控基调趋向宽松之下,成交复苏缓慢。传导到中介从业者,也多是一个“难”字。

广州这轮严调控,可追溯到去年4月,在那之前,作为珠三角核心区的“房价洼地”的广州,成了不少投资客的落脚地,楼市跟着深圳,火热了起来。

去年2月,深圳二手房指导价政策重拳出击,市场特别是二手房交易一下哑火,中介从业者一片哀嚎。反观广州,同年4月接连出台调控政策,给楼市降温,但作用到中介身上,却颇不相同。

单从数据看,过去一年,深圳消失了500余家中介门店,1万出头的从业者离开这个行业。反观广州,对应这两个指标,反而是分别增长了约250家、1万人

广州,反而成为房产中介的“避风港”?

01 “越老越吃香”

房产交易市场的低温影响经纪人开单,成交量下降、成交周期拉长、门店业绩下滑,是直接表现。

“就比如今年的五一,出来看房的客户都少,成交量就下降。以前店里月均业绩可达50万-60万,现在保守15万-20万,缩水超六成。”吴辉说。

“以前市场好的时候,怎样都有客户能成交,现在客户量极少,成交一个客户的周期很慢。”广州另一小中介房产经纪人吴森(化名)亦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现在的市场,有价无市,客户选择多、都在观望,成交周期大多是45天到75天,相比之前拉长了一倍。

“门店关门,或者公司倒闭的都有,特别是地方比较偏的、或竞争压力大的小经纪公司,基本都做不下去了。”吴辉感慨。

整体上看,去年4月开始,广州楼市轮番调控,下半年一二手房交易均出现不同程度转冷。进入2022年,又受疫情及清明假期制约、无重大利好政策出台等因素影响,成交复苏缓慢。

特别是二手房市场的冷却造成的冲击。

二手房买卖收入是绝大多数中介机构的收入来源。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2021年,广州分别有36.99%、31.51%的中介机构这一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占比为30%-50%、50%以上。

据广州中原数据,4月份,广州二手房成交量7274宗,仍环比下降13.5%,同比大减54.6%,各区成交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4月份,广州二手房成交整体下滑,图片来自中原地产。

不过,区域分化也很明显,中心城区比如天河、海珠多个板块成交活跃,部分经纪人的生存境况尚可。

比如广州天河东片区的置家房产经纪人小军(化名)就表示,其所在片区的交易情况同比去年基本持平,变化不大,大环境的变化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影响和压力,“仅就五一而言,一手房和二手房交易情况还是挺好的”。

“现在主要是经济不景气,做生意赔钱、着急卖房的的比较多,但附近商圈成熟,涨价机会小,近两年也才涨了1000块左右,买家观望的比较多,也还是有买的。买家以刚需和置换为主,投资的现在很少。”小军对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表示。

市场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多位经纪人表示,新人普遍赚不到钱,经纪人“越老越吃香”的情况更加凸显。

“中介这一行,比不了拿稳定工资的,一开始几个月还有底薪,之后就没有了,纯看提成。说白了,有业绩就好,没业绩啥都没有,吃饭可能都有问题,压力大,特别是新人,承受不了就要离职。”吴森说。

“老经纪人,特别是在业内做了七八年的,相比新人,客户多,房源也多,业务能力,包括与客户沟通、谈判等撮合交易的能力,都更具优势。”吴辉表示。

小军也表达了类似观点,中介行业还是要看专业性,从事时间长、越专业的,都会赚到钱,赚不到钱的都是新人。

“从业时间越长,认识的房东和客户就越多,你越专业,房东和客户才会更相信你。新人都要慢慢熬的,坚持的住都会赚到钱。”小军解释道。

02 广州成避风港?

同样是难,但整体上看,广州中介遭受的冲击,不似临近的深圳那么大。

将两者放在一起比较,还要从上一轮广州楼市的火热说起。

“如果说那三个一线城市的房价像轿车,启动快提速快,广州就更像是一台公交车,启动慢提速慢,同样刹车也比较慢,而且容易受到深圳的影响。”自媒体“米宅”在一篇分析四个一线城市房价的文章中指出,2020年下半年,深圳房价暴涨因素刺激到广州,出现新房和二手双双大涨的局面。

在深圳2021年2月发布二手房指导价后,广州于4月才开始新一轮严调控。

“每次政策变动都会影响市场,影响经纪人的饭碗。”吴森说,去年下半年,广州二手房交易增值税“2年改5年”和指导价政策后,二手房市场开始降温。

但他指出,相比深圳是全市范围内的指导价调控,广州仅针对市中心的小区,下滑的力度并没有深圳那么严重,对中介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

一组数据可供对比。

2021年,深圳二手市场直接进入冰封状态,成交套数同比下滑57.3%至40699套;对应广州,二手成交11.7万套,同比回落仅10.6%。

另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连续下跌11个月后,4月份,深圳二手房止跌,而广州已是连续3个月保持微幅上涨,市场信心重建的速度明显快于前者。

类似门店关停一片、大批房产经纪人失业哭惨的情形,并未在广州出现。

从两地中介协会公布的数据上看,2021年,广州的中介机构、门店、从业人员数量仍是增长状态,数量分别新增434、253、9949

反观深圳,这3项指标均下滑,中介机构和门店分别减少了792家、525家,星级人员中介人员足足减少了10453人。(注:暂时中止从事房地产中介及其关联业务的,即为无星级)

“2021年,二手房市场受突如其来的‘二手房参考价’新政影响,全年持续低迷运行,中介行业‘出清’与转型速度加快。”深圳中介协会在其年报中指出,新增备案机构量大幅下滑48%,预计后期调控仍从严,业内将主要以存量机构竞争为主。

据第一财经消息,目前广州等发布二手房参考价的城市,在实际的二手房交易中,银行已经可以不按照参考价格贷款,但是,深圳仍然是严格按照2021年2月规定的参考价进行贷款。

可见,无论是从政策打压力度和楼市本身的特征而言,广州楼市并不如深圳楼市那般大起大落,传导到中介从业人员身上,也颇为不同。

或者说,深圳调控的骤然打击,将市场,特别是二手房的流动性直接锁死,让大多中介猝不及防,相比之下,广州的手段则更为温和,不至于出现直接压倒一片中介的情形。

一定程度上,广州楼市的相对健康,反而成为本轮楼市下行中房产中介的“避风港”

“刨除个人能力,深圳的佣金和代理费都要更有优势些,但从楼市特点上看,广州相对平稳,有沉淀的话还是会有成交,但深圳则是起起伏伏,看运气了。”知乎上,在对比广州与深圳两地做中介哪个更赚钱时,一位房产中介如此回答。

03 中小中介“抱大腿”

看似面对较为温和的市场环境,但中小房产中介的日子并不容易。

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走访中发现,现在的环境下,中小房产中介的生存空间更受挤压,加盟大平台,成为生存之道。

直接因素是,在房产经纪行业线上化、平台化的趋势下,中小中介有天生的资金劣势,自建平台几无可能。更重要的是,客户和房源,这两大中介公司生存的命脉,大平台往往占据更大优势。

在广州,不少中小中介都加盟了贝壳找房平台。

无冕财经(ID:wumiancaijing)研究员翻阅《广州市房地产中介信用白皮书(2021年)》发现,全市 20 家门店数量较多的房地产中介服务品牌,就有9家是贝壳旗下的,包括自有品牌链家、德佑,以及入驻的置家、住天下、住商等。总计3355家门店,贝壳旗下就占了约56.75%。

▲广州主要房产中介门店情况。

吴森所在的小中介公司,就于今年3月重新入驻贝壳。

说是“重新”,是因为在此之前,他的团队曾因贝壳的强管控而选择“退壳”。

“贝壳的优势就是大平台,有流量,流量会转化为客户,平台上房源共享,这是那些没客户、没房源的中介考虑加盟的主要因素。但一旦加盟,就要遵守规则,贝壳内部管控严格。”吴森称,比如考试,两天一小考、三天一大考,没达到要求就关掉你的平台系统,这样你就没有流量,又比如,业绩和流量挂钩,“有成交就有流量,没成交流量也少”。

据他介绍,一开始,他加入的是一个加盟贝壳的中介品牌,但因与贝壳的制度不合,他跟着几个出来单干、在行业深耕较久(4年起步)的同事,加入他们成立的小中介公司,并加盟了另一个平台优居找房。

但后来,他又跟着这公司重新入驻贝壳。“跟着公司走,贝壳的二手房源还是多,这是优势。”谈及重回贝壳,吴森说道,他的直观感受是,现在越来越多客户都选择看贝壳。

只是,规则仍很多,竞争也大,房源共享机制下,一套房源对应多个经纪人,“只要有客户要,能联系到产权人就能卖。”

言语间也透露着些许无奈,“没办法,都是这样,广州大多中小中介都在贝壳旗下了”,加盟后原有团队会保留,门店不多的中介公司不能保留品牌,要加入德佑,即链家旗下的加盟品牌。

小军也表示,“现在好多中小中介都加盟贝壳,不加盟没有办法,客户少,房源少,生存不下去了。”在他看来,贝壳在流量和房源方面优势很大,“主要还是真房源,品牌做出去了,客户相信你,才会过来看房。”但他也提到了贝壳对入驻的中介管理严格的问题。

但不管怎样,活下去才最重要。

华宇注册_肿瘤全病程智能管理平台「海心智惠」再获B2轮融资

0527

投资界(ID:pedaily2012)5月25日消息,国内肿瘤诊疗领域领先智能服务平台、肿瘤患者全病程管理服务商浙江海心智惠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海心智惠)宣布再获B2轮融资,由泰珑投资厦门宝拓正和本源追加投资,这也是泰珑投资在肿瘤领域的首个投资项目,探针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本次融资的资金将用于进一步加速团队的人才梯队建设,加速核心团队建设,引入更多行业内资深人才,不断完善肿瘤智能服务业务线建设,加强研发及商业化拓展。

海心智惠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能力在行业内备受认可的同时,在3个月的时间里,也接连斩获两轮融资。今年2月,海心智惠宣布完成由启明创投领投的数亿元B1轮融资,近期又获得了泰格、厦门宝拓、正和本源的B2轮追加投资。

海心智惠创办于2018年,是一家专注于肿瘤领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为患者提供普惠型疾病管理和服务的创新科技公司,以“帮助肿瘤患者活得更久,活得更好!”为企业使命,致力于成为未来抗肿瘤领域的新基建。

成立至今,海心智惠在医疗生命科技领域稳步前行,不断做出创新与升级,积极为医疗健康行业提供数字技术能力。截至目前,海心智惠已跨越国内30+省份/自治区,覆盖600+合作科室,服务于数万名医生。注册患者数量呈爆发式增长,数十万患者主动在海心智惠平台上建立并实时更新自己的病程档案,用户活跃度呈几何级提升。

目前,海心智惠已成功建成肿瘤智能全病程管理平台,主要产品矩阵及服务包括多瘤种CDSS、数字疗法、临床新药研发支持和患者院外产品及服务等。

全球都很重视建立更现代化、规范化的肿瘤诊疗服务体系,海心智惠的CSCO AI智能辅助决策系统立足中国,是我国专家联合开发的符合中国人群治疗现状的有效工具,是高质量、标准化肿瘤诊疗方法。

CSCO AI是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唯⼀冠名和背书的智能辅助诊疗系统,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与海心智惠联合开发,协助临床医生制定更规范、更精准的治疗⽅案。能够⾼效赋能各级别肿瘤临床科室,提升中国肿瘤诊疗整体水平,把⼤量科室的肿瘤治疗能⼒提升至CSCO标准,提⾼肿瘤科室整体服务能力、服务效率。目前已推出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胃癌、结直肠癌等多癌种产品,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会完成全癌种覆盖。

海心智惠以患者为中心,打造了智能引擎+人工个案管理师综合管理,覆盖了患者院前、院中、院外三大治疗场景,实现患者院内外全病程闭环管理。海心智惠凭借肿瘤患者数据库,构建多元化商业服务模式,面向政府、药企、患者分别提供肿瘤专科诊疗一体化解决方案、临床招募服务、患者院外消费线上商城服务。

同时,海心智惠提供多方位的患者关爱服务。关注患者心理健康,建成数十万患者参与的真实肿瘤病友大型社区交流平台,提供包括就医、会诊、科普及患友交流等全方位的患者关怀。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阿瞒,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2823.shtml

华宇测速地址_足不出户的60天,彻底改变我的消费观

0526

居家60天,将上海从初春直接带进盛夏。

随季节一起变化的,还有人们的生活方式,缩小到楼宇间的活动范围,边界感消失的工作与家庭,在人们学着适应环境的同时,消费心态也发生着微妙的变化。

过去两个月,是很多上海人经历过最魔幻的时间。在这之前,没人想过这样一座高速运转的大都市,会因为什么卡顿;也没有想过身处这样一个物资极大丰富的城市,会为了“花钱”耗费心力。

常态化的疫情,改变了人们对于很多事情的认知,作为“消费之都”的上海,居家60天的上海,是一个缩影。

全面解封在即,年中最大促销节点来临,在这样一个特殊的节点,「36氪-未来消费」和身处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上海消费者聊了聊。

他们中,有人在不安全感中,消费欲降低;有人在降薪中,戒掉冲动消费;也有人,已经清空购物车,静待解封发货那一天……

60天里,每个普通消费者,都有一段不普通的消费故事,相信每一个身处疫情中的你,都能在他们的故事里找到自己的影子。

“虽然还不能发货,但我一键清空购物车”

新媒体行业,95后

“看到团购就想点进去拼”,这是最近流传的一个梗。但其背后代表的是,人们对能否买到某一商品的不确定性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购买决策缩短。

五一假期之后,我在淘宝看中了好几件夏天穿的小裙子。

购物欲的突然上涨,是因为我们小区5月9日从管控区降为了防范区。之前我们出不了家门,所有物资、快递都是由志愿者每天一次送到家门口,现在我们可以自己去小区门口取件了。

五一之前,我一直沉浸在对于食物短缺的恐慌中。每天一睁眼就开始流窜在各个团购群中,为了吃点东西到处奔波,连鸡蛋都要数着数吃。别说买衣服,当吃都满足不了,你根本无心其他。

但最近,美团、饿了么上各类外卖变多了,过去一个月里开张一两天又歇业的盒马,也开始重新营业了,而且可以感觉到,这次开张之后应该不会再关门了。

上海最近热的很快,加上封控这几个月我瘦了7斤,所以我就想买新衣服了。昨天,我把淘宝购物车里总共一千多块钱的小裙子一键付款了。

里面有几个月前就放进去的,一直没付款。但现在我会觉得,看中了就买了吧,拖着没意义。现在的我不会在购物车里“存货”,选中了就直接付款。

居家这段时间,我的各类日用品,猫咪的猫粮、猫砂还好都够用,庆幸在3月中旬囤了足够的货。后来一封,很多商品都买不到了。

没人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今天能发货,明天可能就说不准了;今天能下单,明天可能就没货了。我的购物车已经空了,全部变成了“待发货”。能买的时候先买了再说,管他什么时候能收到。

“我失去的不是购买欲,而是对这里的幻想”

互联网转国企中,90后

这两个月的上海,分为两派,“清零党”和“共存党”,我是坚定“清零党”。

我没有房贷,没有车贷,不用养孩子,所有的工资,只需要花在自己的身上。但是身边有很多人,那些有房贷压力的人,他们迫切想要出去工作。

上个月,公司要求无薪休假,每个人都要强制无薪休息几天,其实就是降薪。不过目前我没有太迫切的资金压力,所以不会改变原来的消费习惯。

该消费还是得消费,而且我并没有因为封在家,花的钱就少了。

刚封控的时候,180块钱三斤排骨,最近好点,但很多东西依然很贵。本地的8424西瓜要60-80元一个。所以封在家,只是让我购买的自由度降低了,但花出去的钱并不一定少。

我所在的区,快递大部分还没通,不过我已经开始看电商直播了,每天我都会试一下,万一能买了,我就是最先那一波收到货的。

最近已经被团购菜和测核酸搞得神经衰弱了,每天早起做抗原、核酸,时不时会看群里团购内容,就怕错过了任何需要的东西。

封控前我正在准备换工作,年前找了一家国企,觉得比互联网保险点。本来已经在走流程,然后就封家里了,也不知道最后还能不能去。

在上海之前,我也经历过武汉封城。区别是,武汉是一群人土生土长的地方,上海是汇集着很多外来人口的大都市。

毕业后我就来到了上海,拿到了上海户口。当时想,这座城市有更多机会、更完善的制度、更优秀的人才,只要我努力,就能融入这座城市。

疫情发生后,我发现,那可能只是我的某种幻想。

你会发现,那个曾经拼命想逃离的小城市,在遇到事情的时候,大家更能凝聚在一起。大城市里,大家始终客客气气,群里规章制度讲得很明白,每一笔钱也算得很清楚,接受帮助会说谢谢,但需要给予帮助时,会少了些主动。

我非常清醒地知道,如果明天大家都搬走了,今天因为疫情在一个群里,或是说过谢谢的一群人,肯定都不会联系了,这就是大城市的感情。

未来,不排除会回武汉,那里是可以让我感觉到有底气、有依靠的地方。之前准备在上海买房的,是刚需,也是投资,现在不想背负那么大的压力,更愿意把钱拿在手上。

“没了买东西的欲望,只想下馆子”

互联网行业,80后

封控让我焦虑的不是钱,而是我意识到,我活在一个不可预测的时代。

我是一个即将要生二胎的普通职场人,目前,我们家还没有经济上的压力,房贷和养娃成本都在承受范围内,但作为一个80后中年人,我开始认真的考虑自己和家庭的未来规划,这里面有一项,增加“抗风险能力”。

比起物质上的东西,我觉得居家这么久对精神上的影响是更根本的。

我以前经常带全家出游,今年五一本来打算去景德镇,但未来两年,我可能都没有什么想出去的心情,一些原本的购物需求,也好像被掐灭了。我家老二马上就要生了,本来看中了几件孕妇裤子,但已经不准备买了。

不买东西不是因为没钱,而是没有购物的心情了,没有什么非常想买的东西。今年618,我主要为老二选了尿不湿、衣服、奶粉、辅食等商品,都是不得不买的。

虽然我在买东西上没什么欲望,但封控结束后,我会带家人多下几顿馆子。过去两个月里,60天就是180顿,实在是做饭做腻了。

以前我是吃公司食堂和外卖,现在每顿都要自己做。

封控期间的食材主要来自于大润发、麦德龙等超市针对小区的集单购买,之前还是隔日达,最近上午下单下午就能到。最近还有拼多多的小区拼团,30个订单起送,有朋友买到了荔枝,我也为九岁的儿子团到了奥利奥饼干等零食。

上海的内卷无处不在,甚至体现在街道的物资发放上。在社区群和朋友群里,大家都会相互攀比物资,互相问“你们街道今天发了什么东西啊?”有的街道会从山姆店里采购,我一个朋友就领到了北极甜虾。

即便现在大家满脑子都是买吃的,但我个人在解封后,也不准备在家里囤太多的米面粮油,放也放不下,吃也吃不完,看着还会引起不好的回忆。

“工资八折,我没有冲动消费的权利”

制造业,95后

在这段时间里,买东西是需要花费心力的,所以我习惯了,先衡量必要性,再决定购物。

“没有蓝宝石,我不脱”,在它因低俗被立案查处前,这是我每天下楼做核酸的时候,都能在电梯里看到的一条广告。

不知道京东是不是也听到了这日复一日的广告语,在4月初的某一天,它给我推送了这款脱毛仪的优惠通知。当时还在封控初期,我立刻激情下单,一方面是被广告洗脑,另一方面也确实想试试。

在购物方面,我一向都有些冲动,如果遇到心动的东西,即使是透支消费,也会马上买下来。甚至我养的小猫,都是有一次偶然看到照片,一眼被击中、立刻决定领养的。

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我下单的脱毛仪还保持着待发货状态。当我再点开这个订单的时候,就莫名感觉没那么想要了,于是象征性地去网上搜了搜“脱毛仪有必要买吗”,随后我就点击退款了。

这段时间,有太多次,我被电商平台、带货主播、代购的折扣活动吸引,可是又被“不发上海”劝退。等到活动结束,也就忘了这茬。

久而久之,我发现很多东西都是非必须的,各色的口红、眼影,有得用就够了,一件喜欢的衣服,没买到也不会怎样。

可能这个变化,只是因为我长时间居家吧。如果上海一切恢复正常,我还是会做回一名精致的魔都女孩,在封控中被消磨殆尽的物欲,也或许还会回来。

但确定的是,“冲动消费”的标签,应该是要从我身上撕掉了,不仅仅是因为买了到不了。

居家办公期间,我的绩效工资按八折发放,我意识到这就是所谓的“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吧,投射到自己身上,那是一种确定的不安全感,毕竟疫情反反复复,我不知道,未来会不会突然就失去这份工资。

其实,封控的前几天,我还冲动地订了台喜欢的车,但是重新审视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存款水平后,我决定等解封了,先去把它退掉。

“不想买口红,但想买黄金”

广告行业,95后

人在憋久之后,总会想整个大的。

上周五,刚做完核酸的我冲了一杯咖啡准备开早会,接下来咖啡撒了,我的电脑不幸阵亡。

居家办公不能一天没有电脑,但封在家里,买吃的都难,我一度担心我要原地“歇业”。

常用的京东,在过去一个月里,虽然是仅有的几个能够进入我所在区的快递,但配送时间长,之前要20天左右,上个月买的姨妈巾,这两天才终于送到了。听说京东最近变快了一些,但还是要一周左右。

我更加紧张了,决定去美团看一下。没想到,美团上的苹果授权店竟然还开着。

美团上的苹果店不是官方旗舰店,是那种苹果授权的代理商店,开业的不止一家,有好几家。

几家店里,第一家没人接单,第二家接了,商家直接找了一个闪送,两个小时就送到了。电脑是正常的价格,跑腿费也是商家出,还给开了发票。

在线上逛苹果授权店的时候,我突然有了久违的心动的感觉。

过去一个月里,我对什么口红、护肤品毫无消费欲望,但一看苹果店,啥啥都有。我想,电脑都能买了,要不再换个手机?

在购买欲压抑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觉得你更想集中一些大钱,干一笔大的。

解封后或者买东西顺畅后,我想去线下疯玩,或者买黄金,买游戏机,买更贵的东西。

这种行为,比起人们常说的报复性消费,我觉得更像是“积压型消费”,憋屈久了之后,在同样的预算内,比起买很多小件,更倾向于攒起来买个大件。

我努力克制住了换手机的冲动,对自己说,忍住,忍住。但我攒了攒买了个配置更好的电脑,原先我的电脑是256G的,七千多,我一咬牙买了个九千多的512G的。

“现在不是挑牌子的时候”

00后,应届生,上海土著

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什么叫消费降级。

处在大四毕业季的我,原本打算出国留学,但是突然而来的疫情,把原先出国留学的一系列计划统统打乱。

疫情中看到很多人失业,我们家没什么影响。我家我爸有退休金,我妈当老师有一些工资,整个家的日常开支没什么问题。

但疫情告诉了我,要学会囤货。最困难的时候,我们家有一段时间是没有洗衣液和洗洁精的,只能用洗手液洗碗、洗衣服。直到街道发了洗衣液,这才续上。

现在买东西有一种方法是,如果仓库在上海,下单找骑手加钱自提。加钱找跑腿,成了快递不通后,最快买到东西的办法。

前两天小区结束静默,不少人团购的东西到了,最近如果点外卖的话应该也能送到,但我这边显示只有便利店。

但即便如此,想买自己平常喜欢吃的东西,依旧很难,有什么吃什么。前两天亲戚给我送了点薯片,是以前从来不吃的牌子,现在也只能凑合吃吃。我也没舍得吃很多,最长的一次一周慢慢吃了一包。

大家平时都喝可口可乐,现在只能买到百事可乐。我们家喜欢喝那种桶装的低温鲜奶,但是现在买不到,就喝常温奶。平时买卫生巾也是要挑牌子的,现在能有用的就行。

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你挑的时候了。

但总的来讲,现在已经比4月份那会儿好多了。马上618到了,我还想下单买些东西,只是现在不确定性太大,买了不一定能发货,发了也不一定能够送到。

华宇平台官网_消费投资女王徐新:错过字节跳动和拼多多后, 我总结了看公司的三段论

0526

徐新在风投行业,一直有投资女王之称,尤其在消费领域。在早期对于非共识项目敢于下重注,持有时间足够长,对赛道理解足够敏锐深刻,以及此前成功投资的京东、网易、美团、赶集、益丰大药房、BOSS直聘等行业头部,都让她在创投圈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看起来顶流、强势的另一面,徐新也足够坦诚和接地气,比如敢于复盘自己的一个个投资失误,真正下乡到农民家同吃同住感受下沉生活,有鲜明的创始团队喜好厌恶……所以在两者结合下,她新决策的每笔投资或者每次趋势分享,都会引发行业的跟风研究或者某种躁动。

在几天前南京大学120年校庆活动契机中,徐新又一次难得出来做了70多分钟的深度分享。

相比此前一些重要商业活动,这次她更多谈到了自己的成长、投资的成败得失、如何构建框架体系和看待实体的未来方向,不仅对投资人深度沉淀,实现时间、认知复利有所裨益,也为行业创业者提供了犀利和宏大的视角,把事情真正做足做大!

截取精华内容,与创业者、投资人共享!

01、在学生和职业生涯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主持人:你无论在感情还是事业上都非常勇敢和独立自强。你在南京大学的时候有没有特别难忘,对你影响特别大的老师?

徐新:有一个黑人老师叫Donda West,我印象特别深刻。当她走到教室的时候,打扮得花枝招展,然后就直接在黑板上用英语写:你是独一无二的,你是一个人生奇迹,在过去五百年没有一个人像你,在未来五百年也没有一个人像你。

我当时一听就震撼了,我是在四川一个山沟里长大的,来到南大以后老师跟我讲这样的话特别受鼓舞,后来我毕业论文也是写的黑人文学,因为特别喜欢她。

当时还有一件事情让我印象非常深刻,Donda Wes是单亲妈妈,带着一个孩子,那小孩挺调皮的,经常在地上跳霹雳舞。我当时就问老师,为什么给儿子取一个都不知道怎么发音的名字?Donda West说这就是独特的地方,大家就可以记住他了。

后来我跟Donda Wes失去联系,过了很多年以后,在南大有一次演讲就提到她,后来我们的一个辅导员说,“Donda West的儿子出名了,现在是一个唱rap的明星”。

后来我一查才知道是Kanye West(侃爷),所以我觉得Donda West的教育方法真是挺管用的,它给孩子赋予绝对的信任,还是挺厉害的。

主持人:你是学外语出身,现在在风投行业叱咤风云,在不同的行业里探索尝试,你觉得在职业生涯当中有没有对你影响特别大的人?

徐新:其实爸爸对我人生的影响特别大。我爸爸是一个农民家的孩子,他们家四个小孩就他一个人考上了大学,后来一直提升到副部级干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时候爸爸是一个四川汽车制造厂的厂长,那个厂在一个山沟沟里,大概住了1000个工人,3000户人家。

厂长就像一个小社会的家长,大家有什么事都来我家找我爸,而我的任务就给他们端茶倒水,然后坐在那听。所以我觉得人生第一个MBA就是爸爸教我的,从他那学到了挺多东西。

我爸爸本身是一个非常有上进心的人,小时候很困难没有肉吃,很长时间都需要凭票供应,那时候肉好像一人一年才半斤,所以人长得又黄又瘦。我爸就去河里钓鱼,所有的爸爸都去钓鱼,回来的时候通常是钓得最多的走在后面,他经常是走在最后的那个。他干什么事情都特别认真,特别动脑筋,会有很多方法。

他也是一个责任感很强的人,可惜我爸爸没有创业,如果他创业一定会非常成功。他特别有洞察力,就是那种杀手直觉,经常问一些问题都是第一性原理的,在早期对我影响非常大。

比如前段时间他还在跟我弟争论,如果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那第一大市值A股企业的不应该是茅台……

在做投资以后,巴菲特对我的影响也非常大。巴菲特这本书(The Oracle Speaks),我天天放在身上,一出差就看,别人问你怎么老看同一本书?我说书是一样的书,但是我进步了,感知不一样了。这本书像圣经一样,要经常读。

其实我特别羡慕他的生活方式,你要知道他在20岁的时候就搞明白了时间的复利这件事情。而且他从20岁开始compound,就找那些好公司,找好的赛道,长坡厚雪;然后他的生活方式也非常让人羡慕,每天看五个小时书,跟他喜欢的CEO打两个小时电话,这样的事情做了几十年。

从20岁做到92岁,他有70多年时间compound,所以他变成世界上财富最多的人,虽然他后来都捐了,但真的是对我影响非常大。

他说了很多话,不仅仅是关于投资的,还有生活和婚姻。比如他说你最重要的角色,是跟谁结婚。还有说婚姻找配偶最关键不是智商、不是财富,最关键是期望值要低,他挺幽默的。

他还讲到了公平,对我挺触动的。他说如果你是一个没出生的婴儿,让你来设计社会制度,但有一个前提条件你不知道自己会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

那你一定是希望它很公平!所以他就把财富全都捐了,他不相信小孩都有一个“子宫彩票”,财富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对我影响非常大。

如果大家要看巴菲特的书,其实可以看他的年报,从1956年开始,他每年都给股东写一封信。

看他的书就像跟老朋友对话一样,你会觉得很愉悦。有的时候做投资挺孤独的,我们很长期,也很Discipline,但你看巴菲特的书,就会觉得他好像是跟你同行的。

02、错过字节和拼多多之后,我们总结了看公司的三段论

主持人:你是外语专业毕业的,现在从事风投行业,中间在银行有工作过一段时间,在不同的领域转换当中,你是如何保持一直在学习迭代的呢?

徐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我们风投是靠眼光赚钱的,要在很短时间内要掌握一个行业。人家可能干了几十年,你可能在两三个月时间内就要做决策,那靠什么提高认知,怎样习得每个行业。

我在投资行业做了26年,其实很多东西是从自己犯的错误中学习来的。

我犯第一个重大错误是什么呢?就是伟大的公司拿的时间不够长。因为基金生命周期有限的,最长的就12年。

这样你就没有赚到时间复利的钱,解决方法也很简单,我们一劳永逸的解决了,做了一个28年的基金,一直拿着,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我们犯的第二个重大错误是什么呢?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就是你去看一家公司,就爱上这家公司了,然后等你把钱给完,心就开始往下沉了。

那怎么才能既看到了树木又看到了森林?我们总结了三段论,第一要研究winner pattern study,也就是赢家法则,搞清楚伟大的公司长什么样;

第二要做消费者深度洞察;第三要把森林里的每棵树都拿来看一下,你能看到足够多的树,心里就有一片森林。

我其实特别想详细讲一下每个点:

首先,你怎么做winner pattern study。你要研究赢家和他的历史。举个例子我们很早投了京东,也投了很多零售企业,都挺成功。

比如我们比别人更早看到生鲜电商春天的来临,早投了12-18个月。为什么能比别人更早呢?是因为我们把零售的winner pattern研究透了,包括把所有零售行业伟大的创始人传记全部看了,把他们的年报全部看了,从亚马逊到沃尔玛,到Costco,到7-11,到Aldi,到Walgreens,全部都看了。

看完后我们得到一个观察,品牌跟渠道的博弈谁会赢?就像可口可乐跟沃尔玛去PK谁牛?最后我们发现你要相信品牌的力量,相信复合增长的力量。

那么品牌它怎么才有力量呢?你要有三个control:第一要控制自己的产品;第二要控制自己的渠道和门店,不管是加盟还是直营;

第三一定要控制消费者心智;怎么控制消费者心智?做了这么多研究,我们的感受是你一定要密集开店,要让这个城市里20%的人口天天看到你,你就开始变成一个品牌。

当50%的人天天看到你,你就是很牛的品牌,比如当你喝咖啡的时候第一个品牌想到谁?

不管是Costa,还是星巴克,它们是世界上最好喝的咖啡吗?肯定不是。但是人们为什么会想到它们,因为星巴克店开得到处都是。

通过研究Winner pattern,我们先看到了生鲜,因为生鲜这个赛道太大了,但互联网渗透率又很低,所以今日资本就投了很多家,这是我们好的经验。

但我们也有失败的教训,就是当我第一次见到张一鸣的时候,他要价70亿美金,我一听就吓了一跳。因为我投的是中早期,没见过这么要价这么贵的项目。

但本质上还是因为我没有看懂。有句话说的好,你赚不到自己认知之外的钱。

什么时候我看懂了,在我们研究内容和广告模式的时候。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每个季度有一个Quarterly Earning Announcement,我记得当时他说以后的内容不再是search,它是以feed流的形式分发给大家。

就是说,它即使是广告,你的内容也要做得好看,因为广告会无缝镶嵌在内容feed流里面。当时一看这个,我就知道抖音是怎么回事,但明白得太晚了,抖音已经翻了五倍了,就miss这个机会了。

所以你看有好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所以现在我们不管什么东西,首先做winner pattern研究,把创始人演讲全部看一遍。

我们当时有个实习生,让他把黄峥的演讲全部打出来,然后他只打了800页,被我fire掉了。为什么?因为全部演讲是2000页,2000页跟800页差别是非常大,所以你一定要追求真理,每颗石头都翻开来看。

黄峥在他的演讲中说,拼多多是Costco+Disney,Costco我理解是零售,但为什么敢叫自己Disney,它们不是卖便宜货的吗?Disney不是给人带来快乐的吗?

听完他这个话,我们就去做了用户访谈,打了非常多电话给三四线40-50岁的人,原来真的是给他们带来很多快乐。

第一个是贪便宜的快乐,第二是玩游戏的快乐,他们这些人一辈子没有玩过游戏,拼多多上的“多多果园”,他们都会觉得玩的好快乐。

第二点是做消费者洞察。我们每年访谈2000个用户,除此之外我们还做了一件事情,就是深入下沉市场。

为什么会miss掉拼多多?我们都投了京东、唯品会,赚了很多钱。拼多多是电商,你说错过抖音可以理解,因为我们对内容不熟悉,这个钱不该我赚我认了。但拼多多是我们能力范围之内,为什么会miss掉?

所以我们觉得还是不太懂低线人民是怎么生活的。我们以前给他打电话、一对一访谈,都是隔靴搔痒、不解决问题。后来我们就做了一次下乡,就是真正住在人家家里。

我们当时选了安徽省蚌埠固镇的张家村,一共四家人。我们一家住两天,就跟着妈妈去买菜,送孩子上学,然后跟她父母聊天,跟她闺蜜做小的focus group。我们做完这个以后,好像是过了她们四个人家的生活一样。

当时有个非常震撼的东西。我们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是,这些人有没有钱消费升级,第二他们的时间花在哪里,钱花在哪里,他们的焦虑是什么,渴望是什么。

弄完以后我们发现,他们其实没有钱消费升级,那时候我就特别理解,真正的中产阶级其实就是三亿多人,而中国有十四亿人,那十亿人其实没有钱消费升级的。

我在他们家里发现,怎么有这么多脸盆,不是有淋浴吗?实际老乡洗完脸的水舍不得倒掉,用来冲马桶。包括他们都是用的太阳能,早晨起来没有太阳,要洗头都是用冷水,所以我也用冷水洗了好几天。但从那里我深刻地洞察到,其实真正的还是要让这些中层以下的人变成中产阶级,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最后我想提一下企业家,中国还有很多品类的机会。你见一个企业家,看到先行者,并不等于最后赢家就是他,我们一定要把前20个都看完,然后来比较这些企业家。

比较企业家的时候,你要去挑选,看他们共同的点,第一看他有没有杀手直觉,能否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第二他是不是善于学习;第三要看他是不是愿意分享财富可能每一个企业家的性格是不一样,他们都可以成功,但这三个是我们找到的共通点。

03、如何看当下的社区团购,为何调整兴盛优选?

主持人:最近疫情,有很多朋友关心你之前在微信群团购的事情,我们也了解到今日资本在团购领域也下了重注,你目前是怎么看待社区团购这个领域?

徐新:社区团购我们是最早参与投资的机构,其实发明人是兴盛优选的岳总。我们在2018年9月见到他的时候,单月销售是5000万人民币,但正以十倍的速度在增长,我当时跟岳总说,你采到“金矿”了。

我给了他两个建议:第一,当品类机会来临的时候,一定要舍命狂奔、迅速做大。第二,“鬼子进村打枪的不要”,因为你这个模式太优秀了,如果人家知道抄你,就会有很多竞争对手。所以我们悄无声息地发展了两年半,期间我们五次加仓,本来只投700万美金,后来加到1.65忆美金,我们还是蛮敢下手的。

这个模式是什么呢?它是一个预定+自提模式。

第一跟送货上门电商相比,它好在节省了最后一公里配送费。配送费基本上要6块钱,你平时买菜也就买20-30块钱,那就心疼死了。

第二,跟门店相比它好在哪里呢?因为我是预定,今晚11点下单,明天中午11点去取。我在收到你的订单后才去组货,所以不会有浪费。而且生鲜卖的是水果、蔬菜、肉禽、蛋奶,是会坏掉的,所以门店预测永远不准,但是兴盛优选这个模式,它不用预测,就好在这里。

最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模式,履约成本很低,一块钱左右,但拼多多够牛了4块钱,阿里巴巴5块钱,我们成本比它们低,而效率还高,今天晚上11点下单,明天中午11点就到了。拼多多、阿里到四五线城市,可能要三天以后。

而且这个模式非常适合做生鲜,因为这个品类好,生鲜特别高频、刚需,我这个车装菜可以正好把它装满,装拼多多的袜子,装阿里巴巴的衣服可能装不完,因为没有那么高频。

这次疫情关在家里大家最缺的就是吃的,其它都不那么重要,所以这个模式天生有优势。

再说这个市场有多大,生鲜5.5万亿,带上日用百货,加起来接近11万亿。而且互联网渗透率还非常小,像很多其他品类,电子产品已经到了50%-60%,服装到了50%,但生鲜不到10%,所以它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们非常看好这个赛道。

04、投资路上犯的最大问题,怎么去克服的?

主持人:你的商业直觉、商业眼光目前都是一流的,那您在投资之路犯过的最大错误是什么,又是怎么克服的?

徐新:最大的错误就是之前伟大的公司拿的时间不够长,我做风投做26年了,首先伟大的公司本来就不多。

风投有一个特点,不管你投多少,最后真的帮你赚大钱的就是前3到前5个项目,基本上会贡献90%以上的回报。

也就是说你的关键点是要投到那个伟大的公司,比如我们投到的京东、美团、BOSS直聘、益丰大药房,运气很好,企业家都很给力,关键拿的时间也够长。

我们投资这么长时间,也掌握了足够多的数据,其实会发现投资会有两个关键点:

一是你投到伟大公司的频次,这个看你能不能赶上技术创新的浪潮,我们很幸运,先赶上互联网,之后是移动互联网,现在又赶上AI,将来可能还有元宇宙。

二是投资强度,也就是你每一个项目能赚多少钱。在这里面要看你股份比例或金额是不是足够大,以及拿的时间是不是足够长。

在过去这些年,我们单一项目过10亿美金回报的有几个,通常拿的时间都很长,而且投资金额都很大。像京东拿了12年,益丰拿了14年,美团拿了10年,BOSS直聘拿了6年,因此特别能感受到时间的复利价值。

具体举个例子,2008年左右我们投资益丰大药,它属于传统行业 ,并没有赶上互联网技术大浪。当时它有70家店,销售收入2亿,投完后拿了大概10年,当初投资成本是3000万美金,后来市值4亿美金。

10年间我们见证它成长为了一个全国性品牌,跟高总建立了很深的信任,也帮它招了CTO、COO等很多人才。

但后来基金10年到期了,就要卖了,我很舍不得。

我们当时已经把winner pattern研究完了,把Walgreens传记和年报都看完了,发现药店真的是一门好生意,越老越值钱。其中我们就看一件事情,就是老店同比是否持续增长,而投资益丰的十年一直在增长。所以我们后来又成立了一个新基金把益丰接了过来。

我跟投资人说,你跟了10年,也赚到了钱,现在给你两个选择:如果你跟我一样相信这是中国将来的Walgreens,现在它只值40亿美金,将来可以值到100亿美金,甚至200亿美金,如果你相信这个,那就跟我们一起再拿10年。

如果你套现,我们就找人帮你买。70%的人都觉得10倍够了,不想再玩要走,还有30%的人跟了我们,我们自己10年赚的钱一点不套现,继续再拿10年,这需要非常强的信念。

这个决策非常重要,我们2018年做的这个决策,到现在也就是3年多一点,但是它帮我们赚的钱是之前10年的两倍。这就是我说的时间的复利。

当你的规模大了,每年的impact增长是非常大的,所以伟大的公司不多,一定要长期持有,这是核心。

05、投资最成功的项目,我们给它带来的可能性

主持人:在这么长的职业生涯中,请问你投资最成功的案例是什么,能否分享一下背后的思考?

徐新:我觉得应该是京东。虽然美团钱更多,但对京东的贡献更大。

我们投京东的时候还很小,只有5000万销售收入,当天见面我跟刘强东晚上10点一直聊到凌晨2点,我觉得遇到了一匹黑马!

他为什么会打动我呢?主要就两点:一是它一分钱广告不打,每个月增长10%,这说明品类机会的来临;二是老刘给我的印象是特别值得信赖。

我当时问他要多少钱,他说200万美金,我说200万美金哪够,就给了他1000万美金。这是人生非常重要的决策,其实你不需要做非常多重要决策,这个就是很重要和改变命运的。

拿到1000万美金后,他胆子就变大了,步伐也快了,马上做了两个重大决策。而这两个决策是老刘的“杀手”直觉。

第一,先扩品类。当时当当做电商很久了,用户200万,但一直没扩品类,京东比它小很多,只有20万用户,但拿了我们的钱扩品类成长就很快。

第二,建起了配送站。之前用户投诉80%来自配送速度太慢,所以说老刘决定自己建配送站,这就是他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我们的钱也给他撑了腰。

我们还提出拿18个点做期权激励。我跟老刘说,一个小公司最大的瓶颈不是钱是人才,优秀的人才要么自己创业,要么帮大公司打工赚工资,为什么要帮你小公司打工,唯一能吸引他们的就是分享财富。

但这18个点要跟业绩挂钩,要舍命狂奔,5年计划,前面四年亏损做增长,第5年才赚钱。

经过讨论,老刘定了100%的年增长目标,结果没想到,第三年就把第五年目标实现了。我们的期权要发,但发给谁都不知道,每个员工都是新来的,但这18个点在当时非常重要。

还有我们帮他招了几个关键的人。当时我跟老刘说,你看我给了你1000万美金,你连个会计都没有,我们要找一个财务经理。老刘说,你可以帮我找人,但是前提条件是工资不能比老员工高。

当时一万块钱一个月是最高的,我找来的陈生强要两万块钱一个月,后来我跟老刘说,我也不想打折了,因为质量很重要。要么这样,你出一万我出一万,我们两个先用他一段时间。

结果过了三个月,老刘打电话说这两万块钱的人就是好用,比五千块钱的好用多了,你帮我多找几个。然后我们就找来了徐磊、侯毅,徐磊现在变成CEO了,侯毅现在是盒马创始人,这三个人都很厉害。

老刘也是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我们跟所有创始人都说,要做管培生计划,学习宝洁,要做校园招聘,学习华为,但老刘执行力是最强的,他的管培生做得非常好,京东后来发展速度很快,跟用人、管培生计划、校园招聘有很大关系。

包括关键时刻我们没有怂,当竞争对手跟京东打价格战的时候,我们给了五次过桥贷款冲上去,先是跟新蛋打,后来跟亚马逊打,再是跟苏宁打。

京东在2008年刚开始融资的时候,金融危机就来了,老刘当时见了大概有30多个投资人,就是不给钱,投资人说你的毛利率太低了。老刘有一撮白头发,就是那段时间吓的,因为如果我们不给他这五次过桥贷款,真的就挂掉了。

人家说你胆子怎么这么大,这么多人都不投,你还敢不断地给他过桥贷款。

我当时觉得,首先,老刘在做正确的事情;第二,大家都担心为什么不赚钱?不赚钱原因很简单,因为在不断地扩品类,一个品类扩进去要两年才能赚钱;

第三要不断地去新城市开配送站,一个配送站点城市,刚开始只有20单/天,要到2000单/天才能打平,这需要一年时间。

而京东是30个城市同时开,当配送站做起来之后,用户就很爱我们,因为配送速度特别快,销量也起来了。

建配送站是老刘的想法,我们的过桥贷款是他走过这段路的支撑。所以在品类机会来临的关键时刻,一定要舍命狂奔迅速做大,不能说竞争对手一打价格战就怂掉了。它尝到甜头就会天天跟你打下去,就是它打你,你要还击,没有甜头它就会停下来。

06、如何敏锐地捕捉行业机会,构建投资体系?

主持人:你是如何敏锐地捕捉到不同领域的趋势、风口的?

徐新:首先,你要做大量的阅读,而且要读很牛的创始人。同时当你研究一个行业的时候,一定要把行业里最优秀的前20名创始人全部聊完。然后对前5名中的3到5个创始人,反复、多次、深度地访谈他们。

比如说电动车谁最牛?肯定是造车新势力的三个创始人李想、李斌、小鹏。当然王传福,马斯克也很牛,但不见得每个都找,每个都聊那么久,可以把他们的演讲和书全部读一遍。

第二,知识积累有一个时间的复利效应。我一直觉得知识这个东西特别好,你的灵感从哪里来,我觉得从好奇心里来。你一直保持一个强大的好奇心的话,你会一直捕捉真理,这不是功利驱动,而是好奇心驱动。

我们这行特别有意思,就是一直在寻找真理。你有时候会有心流的感觉,会感觉很幸福,因为你跟一个人聊完以后,会觉得好像找到了答案,找到了真理,但有时候,很长时间找不到真理,这也没有关系,这个过程你在不断的接近真理。

所以实现知识的迭代,要跟优秀的人聊天,听优秀人说话,阅读大量经典的书籍。

最近我听马斯克演讲特别被打动,演讲中提到他们做的Cyber Truck,成本会降到2.5万美金,同比下降了70%。凭什么?凭的就是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思考问题。

怎么样才能降成本?他想到,造汽车最大的成本是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里面最大的成本是油漆车间,占65%的capex。第一干掉油漆车间,用材料原来的颜色;第二不搞弧线全是平板。第三不做焊接,直接用压塑机一压就行,缩短因焊接环节导致的存货周期过长问题。

为什么传统行业的人想不到,这跟算法一点关系没有,完全是造车工艺,但是他就敢想降70%的成本,让消费者受益,这个目标一定是颠覆整个行业的。

所以优秀的人,听他的演讲肯定有收获,因为第一性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我听完后特别受启发。我就跟投的做跨境电商,做服装品牌的创始人说,服装也是个传统行业,这么多年都没有改革,你们能不能同样用第一性原理的思维逻辑把这个行业颠覆了。

所以回到这个话题,你的洞察:第一来自于你的好奇心。第二叫第一性原理,你要追求真理,另外要有足够的耐心。知识是一个复利,开始是比较缓慢地往上涨,到最后会发现,你的好奇心会让你读很多的东西,然后会有更多的好奇心,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

主持人:你是如何构建自己的价值投资体系,构建之后,如何像你和巴菲特那样持续进化?

徐新:我们做风险投资,跟巴菲特价值投资有点不太一样。价值投资核心的逻辑是买公司股票,价格要便宜,然后要有时间的复利。我们不一样的是,赚的是增长的钱。投早期要靠眼光,就是找到一个大的赛道,找到一个优秀的企业家,然后让他舍命狂奔。

巴菲特可以管的钱更多,我们管的钱少,但我们成就感是很强的,因为我们在早期就可以帮企业成长。今日资本有三大法宝,就是帮企业搞定三件事,一是招合适的人,二是建立KPI文化,三是帮企业做品牌。这个我们做了很多,挺有成就感的。

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体系,做上市公司投资是很适合的,我也很认同。但是,条条大道通罗马,有的是靠便宜赚钱,有的是靠增长赚钱的。

但我觉得便宜只能便宜一次,比如说15倍的市盈率,从15倍冲到30倍,充其量就涨了两倍。但盈利的增长是每年可以compound,是靠时间来赚钱的,所以我自己还是更喜欢做成长性投资。

07、数字经济对实体的未来意味着什么?

主持人:疫情影响下,你觉得数字经济和传统制造业如何做好衔接呢?

徐新:这是一个挺好的问题,数字经济一定会影响到传统制造业,我们最近投了不少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为什么会涨这么快,其实它的核心就是数字经济,以前我们投跨境电商,出口是卖给沃尔玛或者亚马逊第三方平台,卖的就是便宜。

但现在不一样了,时代赋予了大家新机会。第一,电商的渗透率会持续地增长。中国实物电商渗透率已经做到40%,美国才20%,欧洲更低。美国也会像中国一样慢慢涨起来,特别是疫情以后,大家的生活方式都改变了,完全是数字化。

第二,新媒体会创造新品牌。什么是新媒体?以前的媒体是电视,所以猛打电视广告,央视创造了很多耳熟能详的品牌,比如康师傅、蒙牛、伊利。但那个时代过去了,大家不怎么看电视了,现在的新媒体是什么呢?是短视频。中国是抖音,国际是TikTok。企业要把抖音搞定,要懂内容营销和算法。

所以我们最近投的企业家都有一些共同特点,他们都不是内行,他们都是工程师出身。我现在觉得是工程师改变世界,因为他们懂算法,他们给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冲击和改变。

第一,他们改变了产销预测不精准,带来的库存问题。

服装行业目前最大的风险是干了一年,利润都在存货里没赚到钱,那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你不知道消费者真正想要什么,以什么样的价格,要多少量,所以每年有20%-30%是存货,要清仓甩卖。

工程师用数据解决了预测不精准的问题。他们扒数据,用数据说话,哪个卖得最好就做哪个。可能一个设计师三个月设计出来的东西,他30分钟就爬出来了。然后在基础上面做调整。

第二,新产品出来你怎么定价,什么是对的价格。

像ZARA是这么定的,一个新产品出来挂五个吊牌价,在五个不同的店里去卖,哪个店卖得最好就是哪个价,它也是测出来的。但线上也可以做A/B测试,把这个测精准,价格也是算法计算出来的。

第三,最大的成本实际是获客成本。

而内容营销获客全是算法推荐的,抖音有广告费不见得能花出去,广告要好看才行,先给你推20个人,赶快让20个人打标签,看完播率够大就给你推200个人,2000个人、20000个人、200000个人,这样不断地加码上去。

所以核心是把内容做得好看,怎么才能好看呢?你要懂算法,不断地让数据来测,测用户群,KOL、KOC,话术。

以前是请一个伟大的创意团队,拍一个非常牛的电视广告15秒,剪成5秒,但现在不是这样,你可能要搞30条广告来测数据,你要有内容营销的能力,你要有数据测试的能力,所以我觉得数据在前端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不懂数据体就out了。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爆火3年,覆盖1.4亿人,搅动医疗行业的惠民保还能走多远

0526

自2020年爆火以来,席卷全国的惠民保总参保人次已经达到了1.4亿。

这个数字,放在国内任何一个健康险产品里,都是极其耀眼的成绩。毕竟在健康险行业迅速发展的当下,尚且没有一个产品有如此迅速的“攻城略地”能力:参与进来的险企近百家,覆盖超200个城市,保费总规模达到了140亿人民币左右。

不仅如此,惠民保还搅动着整个医疗行业,吸引众多健康险科技平台、药企纷纷加入。另外,凭借广覆盖的能力,惠民保无论是在数据的积累,还是获客渠道的触达上,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要知道,在健康险行业里,数据和获客是每个险企都极其重视的两件大事。

动脉网制图

但另一方面,惠民保的可持续问题依然面临挑战。从参保率来看,目前各个城市的差异很大,最高的能超80%,而部分地区的首年参保率在1%-15%之间,参保率低的地区甚至不足5%。值得一提的是,除经济水平较高的城市外,大多惠民保业务参保率有限。

“惠民保在经历烈火烹油的大发展之后,市场红利快速耗尽。”健康险行业从业人士杨振国告诉动脉网,目前惠民保在各地的探索主要还是自下而上的模仿或跟随,赔付率和后期政策调整有待观察,当下出现的一些问题还很难在短期内有解决方案。

惠民保爆红三年来,究竟运行得怎么样?行业各方又有怎样的打算?未来又会朝什么方向演进?针对这些问题,动脉网通过公开数据,以及采访行业相关人士,对惠民保进行了梳理,以求一窥一二。

01 网红产品的喜与忧

惠民保的快速推进得益于其“低保费、高保额”的产品特点,以及政府的“站台支持”和险企、第三方企业的共同推动,这使它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产品。

以“淄博齐惠保”为例,该款惠民保投保工作已于2021年12月6日结束,参保人数超过158万,较同期再次提高,参保率高达37.4%。

只要有社保,不管有病没病,居民只需付出几十上百元便可投保,且保障额度高达百万元,还有政府背书,这是惠民保受到人们热捧的原因所在。”某保险公司高管张欣耀告诉动脉网,“惠民保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款全民普及型健康险,而此前流行的重疾险和百万医疗险都主要是保障健康人群,实际没有有效激发普通民众对商业健康险的需求。”

而对于险企和第三方企业来说,积极参与惠民保的主要目的则是获客。“相比赚钱,它们更加看重的是做二次转化销售。”张欣耀表示,惠民保的推动能实现低成本获客和业务面的覆盖,以及教育市场和获得运营数据。

因此,于险企与第三方而言,只要惠民保能“保本”或者略有盈亏都属于能接受的范围,核心目的还是从企业战略上考量,即通过惠民保进行营销与导流,从而拓展其他可能盈利的商保产品市场。

惠民保各参与方的考量 动脉网制图

尽管“不赚钱”,但如此低价的惠民保又能否做到宣称的保大病呢?

“产品如何设计是惠民保能否有效保大病的关键所在,而实际运行后的赔付率则是核心检验指标。”张欣耀表示。

通过公开资料搜索可以发现,不少惠民保赔付率不足。比如某中部城市推出的惠民保,该款惠民保官方显示有55万人投保,以69元保费计则收入约为3800万元,而截至去年9月30日,累计支付赔款817.17万元,赔付率约为22%。

“有的惠民保赔付标准案件只有几十件,赔付金额也才百来万,赔付率低于10%,甚至个别地区的惠民保产品已不见踪影。”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很多惠民保有类似问题,赔不出去,这直接影响了用户对产品的信任度。”

而另一边,一些惠民保却因赔付较高在承压。比如上海的沪惠保,其从去年7月到今年2月已累计赔付5.24亿元,占到保费8.5亿元的61%。要知道,沪惠保距离下一年度还有4个月的赔付期。

“部分医保局对惠民保最低赔付要求是80%,剩下的20%涵盖营销、运维等各种费用。也就是说沪惠保仅剩约20%费用可赔,超过就穿底了,就变成了亏本买卖。”上述人士表示,“要不是上海疫情,这几乎成了大概率事件。”

有的地方赔付不足,有的地方却面临穿底风险,惠民保的赔付率呈现两极分化的情况。对此张欣耀表示,行业及医保部门也在逐步调整相关产品的设计,以优化赔付率。

以西部某地惠民保产品为例,其上线时只有目录内自付保障和特药保障,首年特药赔付率却不到30%,目录内保障赔付率也不到50%。针对该情况,该款惠民保产品今年就做了调整,保障责任升级,价格未做改变,即“加量不加价”。

从动脉网的观察来看,今年上线的一些惠民保都“加量不加价”,主要是在投保范围、免赔额、保障责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优化,并填补了重大疾病、罕见病等保障空缺,增加特药种类。一些惠民保在健康服务上也做了尝试,包括涉及远程问诊、上门护理等互联网医疗服务。

而对于赔付率高的惠民保来说,则要考虑对产品进行重新定价。“机构在最先推出惠民保的时候,是不清楚投保客户画像的,因此在风控上较为困难,只能慢慢摸索。但上一年的数据情况往往会为下一年的产品定价提供重要参考,从而不断优化整个产品。”张欣耀表示。

从今日(5月25日)开放预约投保通道的2022版“沪惠保”来看,保费就由去年的115元1年上涨至129元1年,涨幅达12%。

动脉网制图

可见,在喜与忧中,惠民保仍在持续迭代。而随着惠民保的不断发展,多位行业人士也一致认为,各个参与方的格局也会发生重大变化:一些机构拿到了想要的渠道和用户资源,而另一些机构则在这个过程中毫无所获并黯然离场。

“市场一再证明,任何网红产品引发躁动与狂热之后,终将回归理性与平实。”张欣耀表示。

02 各方角逐的退与进

政府、险企、第三方健康险科技或服务商、药企等组成了惠民保的多个参与方,这也是惠民保能够迅速上马并持续运维的关键所在。

但作为一款商业健康险产品,各地政府为什么要为惠民保站台背书呢?

这是在于,2020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其中提到到2030年底,全国将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具有普惠性质的惠民保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重要一环,因此得到了各地政府的重视。

“目前市面上的商业健康险在人数上不具备规模化的共济能力,且投保门槛与价格偏高,一直难以在多层次保障上起到更大作用,所以惠民保的出现是政府积极乐见的。”健康险行业从业人士杨振国表示。

在运行上,各地政府和医保部门一般会给予方案建议、数据共享、宣传解释等支持性工作,有的也会在后续进行指导。比如某东部省份医保局正在关注当地各地市惠民保理赔情况,并进行了多次项目理赔情况调研,即将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以规范惠民保的后续运维。

“各地政府支持的力度参差不齐,但行业现在普遍的共识是,推广初期,政府在发动参保等宣传事宜上可以更为主动,而在惠民保推出市场后,就该给予险企们更多自主权。”张欣耀表示。

再看险企与第三方平台公司。于险企而言,价低的惠民保佣金较为微薄,很难调动业务员积极性,因此需要第三方平台给予渠道、服务,甚至风控等多方面的赋能。

“惠民保特别考验第三方平台整体运作的能力。毕竟在动辄十余家的共保体里,如何协调共保体成员销售节奏、提升线下营销效率、降低业务员销售难度,都是不小的考验。”一位参与了多款惠民保设计的行业人士告诉动脉网。

总的来说,第三方平台公司既要拉来流量,也要做好流量的运营转化,还要进行技术经验的对接支持,以及持续的产品和打法迭代。

“说到底,这终究是一门苦活累活。第三方平台企业之所以愿意做,除了拿到客户数量和一些数据外,有的也会考虑流水和品牌知名度,以为融资、上市做准备。”不愿具名的行业人士表示,“前两年第三方平台在惠民保业务上竞争激烈,甚至在个别地区打价格战,‘火拼’之后,行业趋于冷静,不少企业选择退出。”

截止目前,暖哇科技、平安医保科技、360数科等皆退出了惠民保市场。“每家企业退出的情况不尽相同。”上述行业人士表示。

第一,有些企业是本身战略调整,不做保险相关业务了。比如作为最早开拓深圳惠民保业务的平安医保科技,在业务战略转型的当下已经不再涉及惠民保。

第二,有些是企业整体运营不好,赚不到钱。惠民保本身是一门规模生意,参保率的多少往往影响了后续第三方平台运维的资金支持能力。若企业整体运营能力不足,最终的结果就是赔钱赚吆喝。

除了第三方平台进与退外,药企们的热情也逐渐被点燃。从各地的推进来看,惠民保正逐渐将更多特药纳入。以北京普惠保为例,其在25种特药保障基础上,还首次扩增在海南博鳌乐城指定医疗机构就诊并开具的75种海外特定药品,患者达到2万元起付线即可享受报销。

“多地惠民保纳入特药,让近年遭到支付压力的药企们尝到了甜头。”健康险行业从业人士杨振国表示,进入惠民保特药目录后,药企也打开了新的销售通路,并加深了与健康险的合作。

综上看到,爆火三年后,作为全新的商保合作方式,惠民保已经成功联动政府、险企、健康险科技公司、药企等各参与方,并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合作链路。至于后续能否持续运维,则取决于各方的协作程度和自身能力。

03 新的改变正在发生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深入,已有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与商业健康保险之间还存在一定的鸿沟,这使得低收入群体及老年群体难以通过个人手段化解健康风险。惠民保作为补充医疗保险,将成为连接基本医保和商业健康保险之间的桥梁而存在。

“惠民保是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的首次联手,或将推动健康险步入新台阶。”张欣耀表示,支持普惠医保产品发展,本身就是在为基本医保减负,也是在为商业健康险探路。

要知道,尽管健康险近年来发展迅猛,2020年保费规模便突破了8000亿人民币,成为仅次于寿险、车险的第三大险种,但相较于全年超过7万亿元的卫生总费用支出,健康险的赔付费用却不到3000亿人民币,占比不到5%,补充保障作用有限。惠民保无疑为健康险的进一步普及打开了新局面。

“惠民保能够以较低成本获取大量潜在客户,这对险企来说是一次极佳的市场教育与获客机会,健康险的二次或多次转化需要这些数据和渠道。”张欣耀表示。

在这个过程中,惠民保还会朝什么方向演进?在多个行业人士看来,一是在政策支持下越发规范,这需要国家和地方医保部门完善支持性政策,比如明晰惠民保开发基础性数据使用权限和流程规范,以及建立信用监管协同机制等。

二是随着惠民保的持续深入发展,“医药险”这个讲了很多年的商业故事会加速落地。得益于惠民保的探索,医药与保险行业的合作将变得更为紧密,二者会加强彼此的认知,找到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三是惠民保首创的风险共担的共保模式,开辟了保险行业集行业之力承保的先河,这将为后续行业共保体在健康险的推广中进行商保目录的带量采购等尝试,以带来更多创新产品的实践。

回顾惠民保这三年多来的“狂飙突进”,无不反映着健康险市场的新突破与新可能。兴许前路还将面临许多的困难与挑战,但只要参与各方的悉心培育与引导,健康险行业会逐渐走向良性循环,从而构筑起医疗保障的新生态。

华宇平台官网_总规模10亿元,南京首支市区联动S基金落户建邺

0525

5月24日上午,南京首支市区联动、市场化运作S基金——紫金建邺S基金在金鱼嘴基金大厦举行签约仪式。南京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学鹏,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刘永辉,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朱长会,建邺区委书记、市河西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李晖,南京市建邺区委副书记、区长姜宸,南京紫金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方毅,南京东南投资集团董事长李滨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紫金建邺S基金由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和建邺高投集团联合发起,总规模10亿元,主要出资人有南钢股份、东南基金、盛景嘉成、天心投资等。该市场化S基金将瞄准存量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份额的交易机会,投资优质基金的二手份额。

活动现场,姜宸表示,南京“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壮大做强金融业,建成重要金融中心”。建邺区作为江苏省金融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之一,也是南京建设重要金融中心的核心集聚区,今年以来已落地交银国际QFLP基金,并与建信(北京)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成立建邺区第二支产业母基金。2022年,建邺将持续完善金融生态,全力建设重要金融核心集聚区,做实“诉前调解+集中管辖”,发挥长三角多元金融调解中心作用;依托江苏省股权交易中心,打造全国第三家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平台;市场化运营“金鱼嘴每日路演”平台,强化资本要素撮合、资源整合,力争全年开展路演活动近300场。

李方毅在致辞中表示,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是紫金投资集团旗下投资业务板块的旗舰,作为资本赋能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创投集团与头部机构发起设立105支总规模超1300亿元的子基金,直接投资和子基金投资的项目已达930余个,其中近90家已上市或过会,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社会参与的基金投资与创业投资新局面。创投集团将坚持市场化原则,以为投资人创造持久真实价值为目标,将母基金管理积累的丰富资源与高质量直接投资能力相结合,优选项目、做好管理,高水平运作S基金,为南京市打造东部地区重要金融中心和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作出贡献。

紫金建邺S基金的成立,是南京重要金融中心建设历程中的又一标志性事件,也是我市金融企业坚持落实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的成果。该市场化S基金的设立,将有利于加快建邺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通过S基金市场化的基金份额交易功能,进一步畅通政府引导基金退出路径,为国有投资基金份额提供规范、高效、专业的退出方式。该市场化S基金的组建,也是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实施政策性业务与市场化业务双轮驱动策略、全面推进“P+S+D”核心投资战略的重要举措。

建邺区早在2019年就与紫金投资集团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金融集聚、载体建设、金融服务等方面已经展开了深入合作,为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高质量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未来,建邺区和南京市创新投资集团将持续深化合作,以该S基金的设立作为新起点,继续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对我市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助力建邺区从优化金融空间布局、强化金融产业特色、完善金融生态等方面加快重要金融中心核心集聚区建设,共同为我市建设引领性国家创新型城市添砖加瓦。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279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