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10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12日消息,瀚高基础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近日获得浪潮集团数亿元战略投资,浪潮集团成为瀚高股份第一大股东。
据悉,瀚高股份成立于2005年,是一家数据库软件产品开发商,涵盖云计算、大数据、信息安全等领域,提供基础软件研发、数据工具软件。
随着此次浪潮集团战略投资瀚高股份的顺利完成,实现了双向赋能。
未来在浪潮的领导下,瀚高股份将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升级用户体验,提升企业综合运营能力,为广大用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为合作伙伴和生态链企业提供强有力的业务支持和技术支撑,持续助力国产数据库及基础软件行业的长足发展。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0/501962.shtml
10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12日消息,有光科技(Fano Labs)近日宣布已获得AEF大湾区创业基金(由戈壁大湾区管理)几百万美元投资,以拓展大湾区及东南亚业务。这次投资轮亦获得新视资本投资。
有光科技是扎根香港的人工智能公司,专精于语音识别、话者分离、声纹验证及自然语言处理(NLP)技术,以多语种语言处理和分析为技术焦点,帮助企业保证客服中心的质量,及于客服中心进行数据挖掘。有光科技属香港大学的衍生公司,总部设于香港科学园,在深圳和广州设有办事处,业务运作遍达香港和中国内地;由香港大学博士毕业生温豪夫博士和香港大学电机电子工程系系主任兼信息工程学首席教授李安国教授于2015年创立。
在此之前,公司已广获投资者青睐,包括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园 (HKSTP)、维港投资 (Horizons Ventures) 、阿里巴巴香港创业者基金(AEF),以及Saltagen Ventures。有光科技亦获得前汇丰银行集团高管郑小康先生的战略指引,设立公司战略以及产品发展方向。
面对当今的金融合规管理制度见显,银行等金融服务机构正在寻求方案来确保客户关系经理与客户互动的方式遵守法律和监管要求。 客户经理在接到订单执行交易时,必须带领客户通过一系列评估,包括产品适用性评估、风险评估、风险披露等,才能进行交易。所有对话都会被银行记录下来,以便银行风险和合规部门的同事日后进行抽样检查,确保销售流程合理、服务质量良好,和客户利益得到保障。然而,银行需要安排足够的人手来收听这些录音带,并找出罕有发生的不良或失当行为,过程涉及高劳动性和高昂的成本。
有光科技的 AI 语音分析系统 Callinter 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和高效的方案。Callinter 运用语言 AI 技术分析银行的录音记录,并自动标记出可能包含错误、失当、或不当销售行为的录音。银行的风险和合规专业人员可以深入研究这些标记出来的记录,以便进行更仔细的检查。由于 Callinter 可以 24x7 全天候运行,处理音频的速度亦比人类快 100 倍(它可以在实时 1 小时内处理 100 多个小时的录音),所以有助银行了解内部销售合规性而又经济效益较高的技术,以便银行职员在事情恶化之前能采取补救措施。技术的最终使命是能够保障投资者,维护香港金融业公平、有序和高效的市场。更重要的是,现在客户关系经理和客户之间的对话都经过 AI 全面分析,银行也可以利用洞察结果更详尽地了解客户的投资兴趣和他们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基于这些见解,银行可以更完善地服务客户,及提供更贴切的投资建议。
虽然语言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基于香港和亚洲许多地区复杂的语言环境,技术难以在商业应用。有光科技主力发展多语种市场,可以自动识别同一段对话中多种语言的夹杂、混合和转换,语音识别准确率达至90%,成为全球业内最准确的引擎提供商之一。截至今天,有光科技所支援的语言包括粤语、普通话、英语、泰语、国语、法语、阿拉伯语等。
有光科技联合创办人兼行政总裁温豪夫博士表示。全靠香港金融管理局自 2020 年底以来对合规科技的推广,我们在过去两年中看到金融行业大量采用了我们的技术。时至今日,在全港顶尖的15家银行之中,我们的技术已被10 家采用,其中 5 家更跻身全球资产排名前 10 位的银行之列。我们的技术还被 12 个公共机构部门使用,以帮助他们更有效地执行监管任务。在2022年8月,我们亦非常荣幸被香港金融管理局选中,为金管局提供语音识别技术来提升其监管能力。
戈壁大湾区管理合伙人唐启波先生表示,尽管近期市场低迷,我们很佩服有光科技的持续增长,贯彻着我们对高科技和企业技术领域的信念。尤其有光科技在多语言和混合语言处理方面有着独特的语言人工智能技术,令他们在市场突围而出。加上得到 AEF 在业务策略和区域业务拓展方面的支持,我们相信有光科技已准备好在大湾区和东南亚实现更多。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0/501963.shtml
1016
“美团外卖iPhone14现货半小时送达”,美团用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蹭”了iPhone14的热度。虽然“半小时神速”有前提条件,仅限美团外卖在全国的1110多家Apple授权专营店,不在覆盖范围内的恐怕就享受不到服务了,不过这对美团来说影响并不大。
因为它的真正用意在于,让消费者知道美团外卖不仅是外卖平台,能做的事更有很多,体验也不错。从朋友圈的热度来看,这个目的已经达到了,一些没能抢到首发的用户已经将美团外卖视为可以早一点拿到iPhone新款的渠道。
这个动作其实是建立在美团走入发展新阶段的大背景下,在不久前发布的半年报中,美团就强调了即时零售(以即时配送运力,提供高时效性的零售到家业务)的重要性。
2018年,美团赴港上市,当时市场给予了热烈的欢迎。2021年2月,美团的市值来到高点,一度超过2万亿港元。
在此之后,资本市场上对美团的热情开始走弱。在2018-2019,美团的股价走势呈上升趋势,而2019至今的走势则相反,目前美团的市值为9795.6亿港元,相较最高点跌去了约1.6万亿港元。
“半小时送iPhone14”背后的即时零售,是美团下一场要打的硬仗。
苹果搭桥,美团借道?
9月8日晚,苹果发布iPhone14系列,第二天中午,朋友圈就被美团外卖支持半小时送货的消息刷屏。想在*时间拿到新品的用户,通过在美团外卖搜索“iPhone ”,即可进入当地Apple 授权专营店,线上下单后,骑手最快30分钟送达。同时,美团还附加了一些福利,用户购买iPhone 14将免配送费,部分用户还可以享受最长12期免息分期服务。
从各大社交平台的反馈看,美团此举达到了比较好的宣传效果,美团官方微信在推送了消息后,就登上了百度等多个平台的热搜榜。
iPhone14并不是美团外卖*次与苹果产生联系,而且这也不是两家官方层面的合作。
早在2020年,美团外卖就与一些Apple 授权专营店展开了合作,为消费者提供iPhone12的配送服务。双方合作的成绩也称得上亮眼,2022年1月到8月,美团外卖平台Apple 商品销量同比增长437%,iPhone 销量同比增长850%。华为发布P40系列后,美团外卖也推出了1小时送达的服务。
在此之前,美团外卖在消费者眼中的印象还是紧紧围绕“吃”,美团外卖的业务组成与消费者的感受基本一致。在上市时,美团就已经是中国*的到店餐饮服务平台。
当时,美团的业务结构分为到店餐饮(包括外卖)、到店酒旅(到店餐饮、酒店与门票等)及新业务三部分。前两者是*的营收支柱,每年的收入占比基本都在70%以上。
在手机之外,美团已经通过外卖业务将触角延伸到了其他场景中。
2018年,美团在香港上市后开始寻找新业务,医疗健康成为了美团的优先选项。美团高管曾表示-朝着健康业务方向发展,对于美团平台来说是自然而然的。
具体来说,美团的医疗健康业务与餐饮外卖业务相似,即将商家资源引入到平台,撮合商家与消费者成交。这其中比较容易理解的一个场景是买药,你可以将药店的商品理解为餐馆里的菜品,当你选好需要的商品后,会由美团负责分配骑手配送。
根据美团2020年三季度财报显示,美团闪购单季度药品订单同比去年增加超两倍,截至第三季度末,入驻美团买药平台的药店共近10万家。据美团发布的《2020春节宅经济大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期间,高血压等慢性病处方药销量同比增长237%。
在医药之外,美团还拓展了美妆、图书、服饰等多个品类。iPhone14的热度,让美团在消费者心中的使用场景,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
一言以蔽之,不管是此次的iPhone14系列还是医药,品牌都是美团宣传自身即时零售能力的辅助工具。显然,美团要以配送能力为先锋,推开即时零售行业的大门。
统计口径发生变化,美团的新方向是什么?
美团创始人王兴十分推崇《有限与无限的游戏》一书,他甚至还为这本书做了序-有限的游戏在边界内玩,无限的游戏玩的就是边界。随着美团不断发展新业务,王兴的这个“爱好”也引发了何为美团边界的讨论。而市场上的解读角度,多数是按照业务出发的,美团的财报也是按照这个逻辑公布运营情况的。
以2020年为例,美团全年的总收入为1147.95亿元,这其中餐饮外卖业务的占比为57.72%,是公司*的收入来源。而在利润端,美团*的依靠则是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该业务全年的运营利润为81.8亿元。
在美团2018年刚上市时,其收入结构与2020年相差不大。也就是说,此时美团的故事是“中国*的餐饮外卖平台”,餐饮外卖业务是美团的“面子”,只要规模依然是市场*,就足以回应大部分质疑。
因此,美团还在财报中常常强调外卖业务的GMV和订单数,来向市场强调自己的地位。比如,2020年,美团的外卖GMV同比增长24.5%至4889亿元,订单数突破100亿。
2018年至今,美团的统计口径发生过多次变化。
外卖业务自不必说,酒店及旅游业务也一直是美团的重点。在2018年3月,市场上曾流传一份说明美团的酒店及旅游业务发展向好的数据:美团酒店以2270万的单月间夜量首次超过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的总和。2018年*季度,以5770万的订单总量位居行业*。在2018年的年报中,美团也强调了该业务的重要性。
今年一季度,美团隐去了衡量外卖业务发展的关键指标“GMV”,也没公布夜间酒店量。
到了今年二季度,美团再次重新划分了统计口径,之前的餐饮外卖等口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核心本地商业板块。如果说,以前美团的估值逻辑是基于业务角度出发,那从今年二季度开始,给美团估值就变得更困难了。
比如,美团把需要履约的餐饮外卖业务和不需要履约的酒旅业务,都放在了核心本地商业中,两者的模型不同,估算也不一样。
但是,纵观美团上市后对统计口径的多次调整,其用意大多是想展示新的发展方向。对比二季度调整前后的内容,也可以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对比来看,外卖与美团闪购都需要美团的履约能力,做的事都是给用户送东西,业务逻辑相似。而酒店及旅游业务对标的是携程的OTA,业务逻辑也是相似的。
美团再次调整统计口径的同时,也将“即时零售”作为划分业务的标尺,而非此前以业务性质进行划分,公司强调“即时零售”用心愈发明显。
这点在没改变统计口径之前也可以看到痕迹。在今年二季度之前,美团的收入类型分为佣金、在线营销、其他服务及销售、利息四类。今年二季度,美团将佣金中的配送服务单独拿了出来,该板块也是公司二季度的*大收入来源。
基于收入结构的季度,美团所拥有的配送能力,重要性越来越高,这也是进入即时零售的关键一环。
此前,王兴曾在一次电话会上提到:过去十年是信息的流动,未来十年是用技术实现物品的流动,核心是采购供应,实现物品的流动。现在看来,配送能力是美团的核心竞争力,正是这句话的弦外之音。
美团能如愿吗?
美团CFO陈少晖在之前的一次财报会上曾透露,美团闪购2021年的销售额已经占到餐饮外卖交易额的12%,2022年的增速预计会超过餐饮外卖业务,美团将闪购市场的潜在规模认定为一万亿元。
可见,无论是业务协同还是发展潜力,即时零售都是美团的重点。其他相关企业也已参与其中,这是美团能否在即时零售行业创造奇迹的一大变量。
即时零售说起来有点云里雾里,但其实它早已无处不在。它的两大基础是商流和物流,商流可以理解为美团外卖平台提供的商品,如黄焖鸡米饭、螺蛳粉等,物流则是美团通过外卖小哥为用户和商家提供的配送服务。
沿着这两大基础出发,即时零售行业的玩家可以分为两类。
*类是有商流优势,如三大电商平台,它们也已参与其中。第二类是物流服务商,有物流优势,比三通一达和顺丰,它们中有部分已经展开了相关业务,如顺丰的同城配送。另外,达达集团是比较特殊的一类,它本身没有商流,在这方面依赖京东和沃尔玛,二者均是达达的股东。
同样,沿着这两大基础,也衍生出了两大路径。
其一是以商流为基础,延伸到物流,京东就是代表,京东的主体是达达集团京东,它专注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其二是从物流出发,扩展到商流,顺丰曾做过尝试,但以失败告终。另外,还有与美团外卖同一个路径的饿了么。
梳理下来,在即时零售战场上,称得上是美团对手的似乎只有电商平台,而电商平台也在积极迎战。阿里旗下的菜鸟就在最近申请了菜鸟“送货上门”商标,以及与送货上门有关的设计、技术研发分类商标。
饿了么与美团外卖可以说是“同源”,两者的业务模式扩张路径相似;达达集团则是即时零售物流行业中*家上市公司,业务较为集中,同时有京东、沃尔玛在商流上的支持。
但是,达达集团目前的规模无法与美团相比。达达集团的收入来自达达快送和京东到家两个平台,主要是通过提供配送服务获取收入。在今年二季度,达达集团的总收入只有22.81亿元,而美团同期的配送服务收入约是达达集团的7倍。
看到这里,会发现美团现阶段*的优势正是配送能力和以餐饮外卖为核心的商流能力。由于美团与饿了么的战争结局已定,我们也可以推测出美团的下一个动作是什么-扩展更多的场景,前文提到的医药、美妆,甚至是iPhone14,都仅仅是开始。
即时零售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抖音与饿了么在今年8月官宣合作后,京东也加深了与达达的合作,京东CEO徐雷也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京东将持续加强布局同城零售,短期不会以GMV作为目标。而王兴也曾表示,相信美团闪购和美团外卖会在未来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
凭借现有优势,美团会在即时零售行业中占据重要位置,但面对众多对手,其发展过程也要经历一番波折。鹿死谁手,让我们拭目以待。
1016
核心观点
导航电子地图*资质的监管收紧,使过去依赖高精地图发展自动驾驶的车企被迫改变策略,向“重感知,轻地图”方向转型;
“重感知,轻地图”路线不仅能规避高精度地图高成本、低鲜度的问题,还能帮助系统实现智能化的成长,与更多场景进行协同;
凭借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前瞻和实践,智行者率先用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策略,为行业摸索出一条渐进式发展路径。
上帝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就会打开一扇窗,如此描述自动驾驶行业恰如其分。
当高精地图资质逐渐收紧,自动驾驶玩家纷纷转向“重感知,轻地图”这一自给自足的感知模式。对高精地图“双眼”的患得患失,使增强自身感知能力成为自动驾驶行走世界的*途径。
早在2018年,智行者就是率先推出“重感知,轻地图”技术路径,从特种领域入手,领跑自动驾驶行业,并一直深耕以无人驾驶大脑为核心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
2022年成都车展上,长城汽车旗下的魏牌将搭载毫末智行城市NOH的魏牌摩卡DHT-PHEV激光雷达版车型正式亮相。
毫末智行智驾系统背后,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浮出水面——通过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相互协同,实现对环境充分感知下的安全行驶。
长城并不是独行者,从2022年开始,多位汽车出行行业的大佬纷纷转换立场,对高精地图的兴趣逐渐降温。即使是再度拿到*资质的华为也不例外。
今年5月初,极狐阿尔法S HI版上市发布会上,华为副总裁、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表示,将逐步减少对高精地图的依赖。在此前,他就直言“未来不能过分依赖于高精地图、车路协同,(否则)自动驾驶和智能驾驶的能力就上不去。”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也一度公开表示:“对自动驾驶而言,高精地图一定是过渡,云端的结合也只是一个辅助。”
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在业内逐渐获得广泛认可。
而凭借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前瞻和实践,智行者也用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策略,为行业摸索出一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式的发展路径,让这颗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自动驾驶,每逢新的关口,都通过研发攻克而焕发出新的生机。
01高精地图监管收紧
2022年8月,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有关工作的通知》,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以及重庆六城开展了智能网联汽车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意在形成可全国复制、推广的自动驾驶相关地图安全应用技术路径和示范模式。
9月初,自然资源部《关于促进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维护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的通知》的下发,将高精地图资质收紧,规定高精地图测绘制作,只能由具备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的单位进行。
由于高精地图涉及到的道路信息非常详细,具体到车道线位置、类型、宽度、坡度等信息,以及车道周边固定建筑物及交通警示牌等基础设施信息,这些均在国家安全敏感数据信息的范畴,可以说高压监管在所难免。
2022年,导航电子地图制作*资质单位面临重审,2021年已经获得该资质的单位数量,从31家获得该资质的单位收紧为19家。
没有拿到资质的企业中,既有智途科技这样的车企子公司或主机厂参股企业,也有以滴图科技等为代表,具有自动驾驶业务的互联网服务公司。
小鹏汽车的城市NGP、上汽智己的城市领航辅助等功能将被迫暂时搁浅,从2016年开启自动驾驶征途的滴滴,也在去年底资质到期后折戟。倘若无法“续命”,其“造车”优势也将尽失。
高压之下,变革已至。
02“重感知,轻地图”的前世今生
区别于“经验主义”的高精度地图,通过既往行驶经验帮助车辆实现平稳安全的驾驶,重感知轻地图模式要求车辆更像一位探险者,即便面对陌生的区域,也能获取周边信息,并立刻做出判断。
2018年,智行者在行业内率先提出“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并将其应用在特种领域。智行者CEO张德兆曾公开介绍,在森林、丛林等复杂越野条件下,已经没有“路”的概念,所以特种车辆也没有预先绘制的高精地图可以依赖。
而“重感知,轻地图”技术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一是不同传感器信息在空间上的融合,即将所有感知系统获取的局部信息进行空间融合,以确定当前环境的全部信息(路面的语义信息);
二是语义信息在线高精度矢量环境重建,即根据语义信息对当前环境进行“在线高精度矢量重建”,形成一张用矢量信息表达的局部地图,将离散的感知信息结构化;
三是在线高精矢量重建地图定位架构,即对车辆进行定位;
四是强交互时空联合决策规划,根据他车轨迹模态和时空分布进行概率建模,同时充分考虑自车未来各种可能行为对他车的潜在影响,将决策问题变为他车与自车行为的联合优化问题,从而表现出与环境车辆的主动交互,同时保障车辆舒适性。
通过智行者所提出的“重感知,轻地图”技术,其不仅能满足自动驾驶技术在特种领域的应用需求,伴随智行者多款无人特种车的规模化落地应用,智行者的无人驾驶大脑也能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一模式还有效地解决了高精度地图高成本、低鲜度的问题。
今年8月,智行者发布全新L2+高级辅助驾驶系统H-INP,“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传统让智行者在多场景落地战略下,实现了各场景之间的技术协同。
03感知与地图的路径之争
倘若没有高精地图监管侧的收紧,“重感知,轻地图”与“轻感知,重地图”的技术路径之争或许还将延续更久。
小鹏汽车素来以对高德高精地图的依赖著称,在2021年的一次3000公里远征挑战中,小鹏汽车NGP得益于高德第三代车载导航及高德高精地图的助力,NGP在几个关键指标上均超过特斯拉的NOA,尤其在更低的人工干预率和更高的自动变道成功率上,非常出众。
凭借“真香”定律,小鹏汽车对高精地图近乎难以割舍。今年9月17日,小鹏汽车率先宣布开始向部分P5用户推送广州部分路段首发城区导航智能驾驶功能(NGP),并邀请大量媒体试乘试驾造势。但小鹏城市NGP发布后首批开放城市目前仅限广州地区,恐怕要归因于高精地图的掣肘。
杯弓蛇影之下,车企纷纷重新转向“重感知,轻地图”的路线上,坚持凡事多靠一点自己。在感知硬件成本不断下降,而高精地图成本居高不下的当前,“重感知,轻地图”路线可以说是一条既正确又划算的选择。
那么这个被智行者从始至终坚持的技术路线,还有哪些优势?
智行者联合创始人兼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张放曾公开表示,智行者团队在测试时曾遇到过车辆莫名减速、在高速公路被迫接管等情况。究其背后原因,由于高精地图标记错误、地图将主路和匝道数据拼接时出行问题等。
过度依赖高精地图,必然出现难以预知的问题。
“重感知,轻地图”的智能驾驶算法结构,则可以利用感知系统实时检测的道路标线和可通行区域,建立类高精度地图的矢量环境表达,结合SD地图实现车道级导航,从而实现不依赖高精度地图的自动驾驶功能。
“重感知,轻地图”路线需要传感器硬件、算法和计算能力有长期迭代,这也意味着先行者能够建立符合重感知路线的特定技术能力体系,构建时间上的壁垒。智行者正是通过早期多场景的布局,收获了当前协同性的逐渐显现。
2022年8月17日,智行者发布其自研的高速领航系统H-INP(Highway–Idriver+ Navigation Pilot),通过“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积累,正式从商用车切入乘用车商业化领地。
从2018年入局特种车辆场景至今,智行者不仅一路沿途“下蛋”,在各类场景收获商业化的果实,通过技术串联与反哺,智行者也终于得偿所愿,即将收获乘用车领域的果实。
04结语
伴随智能化下半场角逐的开启,自动驾驶基于过去多年来的技术积累,正在逐渐爆发商业潜力。但商业社会这一有机体,也必然与政策、技术、市场等各个方面相关联,牵一发而动全身。
作为自动驾驶行业的入局者,高精地图曾经是自动驾驶落地最为有利有效的辅助手段。但是面对监管收严,曾经看似傻傻提出并坚持重感知,轻地图路线的智行者,却在今天保持了最核心的竞争实力。
亿欧汽车认为,在高精地图覆盖广度、鲜度、性价比不尽如人意,监管充满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下,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有望成为自动驾驶玩家独善其身的法门。
在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以及新能源汽车出海浪潮的背景下,亿欧汽车相信,重感知,轻地图的技术路线也将成为自动驾驶行业主流。而以智行者为代表,早期驻扎在这一技术领域的企业,将在短期内占据优势。
1016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12日消息,生成式AI平台「TIAMAT」已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投资方为DCM。远识资本担任公司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TIAMAT」是一家年轻的生成式AI平台,成立于2021年。作为国内第 一批入局AI生成领域的技术团队,致力于通过自研的算法、底层引擎、平台为个人用户和企业客户提供创意生产、广告、数字藏品等场景形式下的服务,仅成立一年时间就积累了可观的社区用户和商业客户。
「TIAMAT」创始人青柑表示,AI生成不是创造了一个新的需求,而是在用突破性的技术去解决创造的效率问题。
Text-to-image领域早期的专业术语叫做多模态技术的落地应用,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多模态之间的转换和应用成为了整个业界想要去突破的点。基于这一技术环境,「TIAMAT」开始着手探究如何做出更好的产品和落地场景。
今年上半年,「TIAMAT」在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上开始发布中文Text-to-image的产品,进行内部测试,时间差方面,与海外的AI 生成热潮处于同期。
作为整个图像市场和AIGC(AI生成内容)的交叠部分,Text-to-image具有高度可延展性。以图片和内容生产行业为例:目前,全球库存图片市场规模接近3000亿美元,但即使是付费素材,也往往是“平台有什么用户就用什么”,而不是从用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需求出发。这也就导致了,传统的图片行业其实仍然是一个“数字手工业”,这也就代表着上至大型企业下至自媒体博主,生产的所有内容都是一点点耕耘出来的。“一周拼死拼活发七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日更,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
但在AI能力的辅助下,「TIAMAT」后台数据显示,单个用户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生成三千到一万张图像。数量级的量变可能会引发质变,未来的内容生产和内容分发方式会因为数据的爆炸而进一步改变,而这就是「TIAMAT」想要从技术端去做到的事。
“很多人理解中的创意工作是生产创意本身,但其实大多数从业者都在做着重复性、机械性的无意义工作,这种工作压制了他们的创造力。”而这,也是她本人踏入AIGC领域的初衷:即使为现实生活所累,也想要用通过AI来将自己的精神需求和创作灵感变为现实。
截止目前,「TIAMAT」近4个月内的全网曝光量已经达到了5000万,这个数据还在不断攀升,新模型每天支持生成10-14万张图片,单位生成速度控制在几秒到两分钟之内,随时在为“数据量变引发质变”做准备。
谈及生成式AI的未来,青柑坦言:未来是可以想象的,也是无法想象的。而在「TIAMAT」所憧憬的未来,AI将重新定义创作的可能性,释放人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DCM中国创始合伙人、董事合伙人林欣禾表示,“生成式AI为人们的主动表达提供了一种精准高效、专业且轻松的生产方式,进一步解锁了内容生产的潜能。可以看到的是,AI将以基础技术的形式介入到更多的领域,成为产生巨大变革的驱动力。”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0/501960.shtml
1013
在华强北水货市场摸爬滚打10年之久的小林,终于决定结束自己的华强北生涯,选择回家乡发展。
“现在根本干不下去了,抓得严、也不好卖,以后华强北不会再有水货机了。”
小林口中的“水货机”,并非是工厂残次品,或者高仿手机,而是指从非正规渠道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未经授权销售的iPhone手机的统称,如港版、美版、日版等。由于国外iPhone定价普遍比国内低,再加上偷逃税款,一台港版或美版的iPhone能比国内便宜千余元。
“以前的华强北卖水货手机太赚钱了,随随便便从香港背回来几台手机,就能日赚大几千,不知道多少人赚得盆满钵满。“小林非常怀念曾经的峥嵘岁月,和如今有着天壤之别:“现在抓走私太严格,抓住就是判刑,谁还敢做水货手机哦!”
和他相同处境的水货机商户不在少数,华强北似乎陷入一场史无前例的萧条与冷清。
从人声鼎沸到门可罗雀
飞扬时代大厦,是华强北租金最高的档口,也是水货手机的中心。在这里很少有办公室,都是一排排玻璃柜台围成一个片区,摊主一个挨着一个,像动物园关起来的猴子。玻璃柜下摆满了没包装的iPhone手机和一叠叠红色钞票。
过道上来来往往淘金的背包客,看到好成色的水货iPhone就快速和老板谈好价格,并且讲价时候不能让旁边的同行听见,都随身带一个计算器,想要什么价就按下数字给卖家看,报出来的价格一成交,就把没包装的iPhone用塑料袋裹起来,往背包里一塞。等到第二天,背包里的iPhone就会发往全国各地的二级经销商或者顾客手里。
小林的铺子就是位于四楼的一个小办公室里,门口还欲盖弥彰贴着XX手机维修售后的招牌,其实他完全不会修手机。
“我基本不做散客生意,都是大批进货大批卖货。“小林回忆起曾经的峥嵘岁月,不由开始指点山河:“在飞扬大厦卖货的分三种人,最上游的是掌握着货源和渠道的批发商,中游是租个一米柜的摊主,最下游就是背包客或者散客,而我只做上游生意。”
小林告诉锌财经,他的“水货生意”做得很大,作为最上游的批发商,他的进货渠道有两种:一种是“小打小闹”,每天雇佣背包客去香港,人肉背回来iPhone。这种虽然风险较小,但一次最多也就带回来3-5台iPhone,多的话容易被海关发现。
第二种就是大买卖的走私生意,在深圳湾、深圳河或沙头角货运的船上,安装多个大马力引擎和河船暗格,通过各种“黑色手段”,一次性将成百上千台iPhone从香港带到深圳。这种“大买卖”,小林非常谨慎,每隔好几个月才会做一次。
“每次货到了的时候,那就是最膨胀的时候。我立马通知飞扬大厦熟悉的摊主,让他们一个个来我办公室。然后我拿着计算器一个个按出每台iPhone的价格,总价是多少。如果他们不接受,我就让他们走人,继续喊下一个来。”
当时的水货iPhone非常热销,小林往往刚从码头搬过来货,一会就能全部卖光:“一般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全部卖出去,而且都是当面交钱当面交货,不能发快递。给完钱后,那些摊主就搬着一箱箱iPhone自己拉回去。”
好景不长,这样的“辉煌岁月”并没有持续太久。从2022年年初开始,受境外疫情输入影响,深圳开始严厉打击走私和偷渡行为,严查进货渠道或快递物品来源,严厉查处销售无合法来源进口物品等行为。
作为重点打击对象的飞扬大厦,如小林这样的批发商都不敢再进货,导致水货iPhone的数量出现断崖式下跌。摊主没有货,背包客也没有货,最终水货生意逐渐消失。
目前,飞扬大厦大部分一米柜都已清空,大量店铺转租或出租。
水货iPhone也不便宜
水货iPhone存在的*购买价值,就是因为价格便宜。但是近些年这个底层逻辑,却被一点点颠覆了。
上文提到,水货iPhone的进货分为批发商、摊主、背包客,这也意味着一批从香港走私来的iPhone,先是被批发商抽了一笔钱,然后转给摊主,摊主再抽了一笔钱接着转给背包客或者二级经销商。最后,背包客和二级经销商卖给消费者,他们同样会抽一笔钱。
小林告诉锌财经:“水货iPhone其实和二手机差不多,从香港的苹果专柜出货,到我这里是*手,卖给摊主是第二手,摊主再卖给背包客和二级分销商是第三手……到了消费者手里,都已经中转了第四手。”
如此抽丝剥茧,一环接着一环,再扣除中间的物流费用,等到消费者拿到水货iPhone时,价格已经比真正的香港iPhone高出来太多。对比国行版本的iPhone,在价格上并没有太大的优势。
与此同时,电商平台也将iPhone视为最重要引流商品,频频上架各种降价活动。例如拼多多的“百亿补贴”,从2019年就持续为iPhone提供大额补贴,不断压低国行iPhone的入手价格。
同时,在双十一、618为首的电商大促上,国行iPhone都会推出24期分期免息的活动,比起水货iPhone需要一次性付清数千元的“巨款”,消费者购买国行iPhone门槛更低。
除了价格不占优势以外,电商平台也开始抵制水货手机。2020年底,淘宝网明文要求卖家不得发布“美版、亚太、欧版、日版、韩版、有锁”等非中国大陆版本机型的描述用语;京东、苏宁等电商平台也相继出台限制水货手机的规定。
面对市场的不断收紧,水货iPhone*的盈利点就在每年9月苹果发布会前后。新款iPhone发布后因新品备货量问题,往往*批新iPhone的价格会大幅度上涨,能为沉寂已久的华强北带来一股生气。
但今年的iPhone 14系列却因为基础版本的14和Plus继续沿用上一代A15芯片,被消费者抵制,直接导致iPhone 14系列的需求低于预期,出现大量囤货,让华强北的水货生意更加雪上加霜。
“苹果也救不了华强北了。”小林给自己十年华强北生涯下了最后一个定语,随即登上返程归乡的高铁。
转型依然离不开苹果
当一个公司出现生存困难时,转型就成了*的选择。华强北的水货iPhone逐渐消失,苹果配件就成了*的生意。
近几年苹果的智能穿戴设备引起了行业震动,不论是iWatch,还是Air Pod,均是年销过亿的现象级产品。但也滋生了华强北的“白牌电子设备”灰色产业链。
所谓的“白牌”其实就是无品牌的山寨货,其*的优势就是价格低廉和外观与Air Pod极度相似。比起Air Pods动辄上千元的售价令人望而却步,50-200元不等的白牌耳机似乎更能符合消费者的预期。
不仅外观相似,华强北出品的白牌耳机甚至还做到了支持“改名定位、弹窗连接、入耳检测”等苹果Air Pods Pro标配的功能。
便宜低廉、和Air Pod外观和功能相似的白牌耳机成为行业的销量冠军。据上海证券研究所数据显示:2020年白牌耳机出货量达到2.92亿部,出货占比高达49%;而苹果Air Pod出货量为7800万部,出货占比为21%。
近3亿的出货量,让华强北生产白牌耳机的厂商越来越多,逐渐替代了水货手机,成为华强北的新名片。
虽然白牌耳机销量不错,但过于依赖于模仿的白牌耳机,始终面临专利侵权风险。另一方面,白牌耳机定价过低,也导致厂商能获取的收益有限。虽然出货量高出一半,但净利润无法跟苹果Air Pod相比。
从iPhone水货和走私,变成Air Pod的山寨和抄袭,如果华强北一直将白牌耳机作为核心经营,那只会将名声进一步降低。
坐拥1.45平方公里的商业区,一年2000亿销售额,成就50多位亿万富翁等华强北商业传说,未来会走向哪里,恐怕无人知晓。
1012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11日消息,安徽国科仪器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国科仪器)近日完成数千万元融资,由毅达资本投资。
国科仪器是一家专业从事X射线衍射仪、纳米结构分析仪等高端X射线结构分析设备研发、生产与销售的创新型企业。公司已成功研发出多款X射线检测分析类仪器及相关核心零部件,向客户提供全集成、高附加值全方位解决方案,突破了一系列核心关键技术,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的空白。
X射线类结构分析设备在在材料结构分析和成分分析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在晶体结构分析、非晶态结构分析、物相定性分析、物相定量分析、结晶度分析等科研方向均有成熟的应用和丰硕的研发成果。
该设备已经成为各大科研院所、大学及工业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设备之一,在生物医药、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的研发及在线检测过程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
国科仪器创始团队是国内最早从事X射线相关领域产品研发和推广的团队之一,多年来持续专注于国际材料检测分析设备领域的先进技术发展,且熟悉国外一线企业的技术路径和市场布局,能快速准确地把握国内市场需求,进行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及市场推广。2022年9月,公司研制的“小角X射线散射仪”入选安徽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第二批)评定名单。
国科仪器创始人王富康表示,X射线类结构分析设备作为重要的科研设备,国内市场规模可观,市场需求处于快速增长过程中。目前国内高端X射线分析设备仍以进口为主,国科仪器成功打破了进口依赖,成为国内高端X射线结构分析设备“第一人”。未来,公司将继续扩充团队,加大研发,争取进入更多应用领域,为高端仪器的国产化做出更大贡献。
毅达资本投资总监张俊涛表示,高端科研仪器是国内短板,很多顶尖科研仪器对国内处于禁售状态。国科仪器在高压XRD、小角散射仪等高端X射线结构分析设备领域,已经顺利实现设备定型与销售,先后获得国家级科研单位及上市公司的重复订单,并以其良好的性能指标、灵活的定制化能力及超高的性价比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期待通过此次合作,在资本助推和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国科仪器能够继续在上游核心零部件及工业领域取得更大进步,争取走到X射线结构分析仪器领域的最前端。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0/501911.shtml
1012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11日消息,博登智能近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浙江见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融资将重点用于“自动驾驶-自动标注算法”的持续升级与开源数据集建设。
博登智能是一家自动驾驶数据闭环工具链供应商,通过自研的数据闭环工具链,结合AI算法的自动标注能力,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驾驶数据处理平台,可提供支持覆盖市场上95%以上传感器驱动的数据采集、存储,预处理,标注,模型训练/部署等整套数据处理流水线系统,形成数据闭环。
高效标注,成为博登智能的产品切入点。其核心产品BASE标注平台,是集数据标注、项⽬管理、⼈员调度、流程配置、进度统计、算法训练为⼀体的⼀站式智能数据服务平台。最新BASE V4.0版本,已迭代为采用图⽚状态管理模式,引⼊Potree提⾼3D点云加载速度。
BASE标注平台图片
博登智能积累了自动驾驶方面的know-how。创始人兼CEO赵捷具有自动驾驶方面的实验室背景,并为宝马德国做过自动驾驶数据中心的搭建。公司成立至今,已累积获得6项专利和16项软著。
据赵捷介绍,支撑该数据处理平台的背后,有三大技术关键。
在数据采集和标定方面,博登智能拥有自己的数据采集、传感器标定软件,可将数据采集软件搭载在车辆上,在采集数据的同时对于数据进行脱敏、场景识别等预处理,减少冗余数据的存储。
在AI数据处理软件方面,随着海量数据的不断产生与流入,会促进博登智能的数据处理闭环系统进行不断迭代,自动解决智能驾驶所涉及的海量场景问题。
在自动化闭环系统方面,通过建立对新需求“自动化发现、记录、标注、训练、验证”的闭环过程,可为产品自身提供自动化迭代能力。
为实现这些技术难点,赵捷说,“前期公司已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算法研发,并及时将这些技术突破转化为知识产权。在与主机厂合作中,不断拓展服务能力,如新增的传感器标定业务目前已接到量产订单,这也为自动化闭环系统的构筑带来帮助。”
博登智能计划在2-3年周期中重点发力无监督数据处理方法,建立独有的数据集,以省去标注成本;从长期主义的视角出发,博登智能将持续专注于高附加值、有技术门槛的产品创新之路。与此同时,在数据闭环的服务过程中,将深挖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机会。
博登智能创始人兼CEO赵捷博士拥有智能机器人专业背景,曾任德国汽车行业Tier1企业核心算法高级工程师,并在智能汽车领域深耕十余年,参与开发多款量产智能驾驶项目(如2019款宝马5系等);首席科学家赵万磊为厦门大学模式识别实验室教授,拥有多项计算机视觉、图像检索等领域关键科技成果。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0/501914.shtml
1012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11日消息,近日从天眼查获悉,锂电池高端自动化装备提供商「智佳能自动化」完成最新B轮融资,本轮由前海母基金领投、卓源资本、洪泰基金、深圳中小担创投、青蓝资本、维都利电子等多家机构跟投。
「智佳能自动化」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和安装调试于一体的智慧仓储物流、人工智能、机器人、半导体、显示面板等智能装备提供商,为生产制造企业提供智能制造系统的规划设计、系统集成、软件研发、装备研发、电控系统研发、现场安装调试、客户培训和售后服务等一系列业务,专注应用于新能源、显示面板、半导体以及其它特殊行业。
目前智佳能自动化在全国多地拥有研发及技术中心,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LG、KNS、青山控股、亿纬锂能、远景AESC、中航锂电、蜂巢能源及欣旺达等产业巨头。智佳能管理及研发团队以清华大学、中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985高校硕士、博士组成,拥有超过20年的装备研发及生产经验。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sybil,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0/501913.shtml
1012
投资界(ID:pedaily2012)10月11日消息,上海多宁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宁生物”)正式宣布入股上海溥悦流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溥悦流体”),成为其战略股东,双方将发挥各自核心优势,加强复杂注射剂和生物配液整体解决方案的深度合作。
溥悦流体作为一家提供专业流体工艺系统解决方案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强大的自控和验证团队,提供符合GAMP5的计算机系统及相关的验证服务,帮助客户顺利通过GMP认证,为客户提供最佳和可靠的流体工艺系统。溥悦流体擅长微球、混悬剂、mRNA、 LNP等复杂制剂工艺的研究,同时在复杂注射剂核心工艺产品(包括微球的固化、筛分设备;脂质纳米粒多通道芯片、微混合系统等)有着丰富的设计、制造和应用经验。
多宁生物将通过此次投资溥悦流体,进一步完善公司现有一站式工艺解决方案平台,有效发挥各自工艺设计、技术、渠道与资源优势,整合关键工艺设备与工艺流程,与多宁集团矩阵产生协同效应,优化工艺布局,为生物制药客户提供全面完整且专业的复杂注射剂生产制备设备系统与工艺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10/50191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