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0205
伊隆·马斯克在Twitter掀起的裁员风暴,凌厉、粗暴、不留情面,并迅速扩散到整个旧金山湾区,到处都是“硅谷梦碎”的声音。
2022年,美国科技行业超过15万人失去工作。而2023年开年,情况并没有变好,微软裁员1万人、亚马逊裁员1.8万人、谷歌裁员1.2万人——不断加长的裁员名单如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为了方便办理身份,硅谷的华人多从事技术岗,薪资更高,成为2022年大裁员波及最多的群体。
中国名校本科,美国硕士光环加持,仰望着李彦宏这样早早红利变现的华人科技界偶像,这些有着雷同人生简历的异国“代码精英”,在互联网行业极速膨胀的年代挤进硅谷,成为2010年代国内人人艳羡对象。
只是他们中许多人没等来科技巨头光环如期变现,面前摆着的只有一纸裁员通知。这群刻板印象尽是“沉默”的少数族裔,甚至难以成为硅谷裁员主流叙事中的那条主线。
“有时还是会想,为什么是我?”刚刚经历裁员的某科技公司工程师Gemma问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60天,Gemma必须在60天内找到下一份工作,否则,她的美国工作签证将直接失效。
去年5月,Gemma从金融行业转行进入位于美国芝加哥的一家上市科技公司,尽管不属于一线科技大厂,不满金融圈封闭排外氛围的Gemma,仍旧对科技公司的开放充满了期待。
面试她的领导当时是这样描绘她的职业前景的:“这是CEO特批的一个岗位,非常重要,CEO很强调产品,你这个岗位要负责公司很大一部分业绩增长。”
然而,三个月后,这个“非常重要的特批岗位”就被弃如敝履。
一个阴谋论开始在硅谷流传:马斯克在财报发布前大刀阔斧“减员增效”只是一个序幕,下注暂无成果的科技巨头们迅速效仿之。和“暴君”马斯克相比,其他公司的大规模裁员竟然显得没那么可恨起来。
像过去10年牛市那样轻松拿钱已成历史,今天的科技行业不得不面临投资人对回报的苛刻期待,高利率和动荡的市场让其他融资手段也变得更加困难。
美国科技企业风雨飘摇,船上再也容纳不下那么多人了。
激进扩张的代价
屠刀落下之前,Gemma曾收到一封全员信。
她回忆,CEO在信中说要缩减成本,并给出了很多解决方案,比如节省运营成本、提高自动化、优化效率,“当然,裁员是最后一种,也是最不想实施的”。
不过事实是,前几项成本缩减措施并不够的时候,“人员开销”被纳入考虑。
去年8月8日,先是非美国地区的部门接到了传递噩耗的电话,接着是美国部门,HR安排约谈的邮件每小时下发一批,慢慢地,裁员噩耗蔓延到整个公司15%的员工手中。
“我们组属于engineering,是重灾区,基本上去年加入的员工都被裁了,我们组base美国的几乎都被端了。”
Gemma告诉36氪,HR和她的一对一谈话简短而残酷,大概十分钟,原话是“这也不是你的错,但是你被影响了”。
这当然不是Gemma的错,她不过是那个被科技行业膨胀恶果吞噬的牺牲品。
2009年到2018年间,以FAANG(Facebook、亚马逊、苹果、奈飞、谷歌)为代表的五家移动互联网公司,利润增长6倍,占标普500比例从3%提升至9%。
除了科技要素生产力的提升外,宽松的金融环境,也帮助美股科技股长期保持着“高利润率”和“高杠杆率”,扩张自然成为这一时期的主旋律。
科技企业在美国股票市场占据着很大比例,但他们所提供的岗位,在就业市场仅占2%。
这2%的市场在过去两年中贪婪吸入着远超可容纳体量的劳动力,美国就业数据显示,直到去年底,科技行业每月净流入(新雇佣人人数-离职者人数)仍达1万人以上。
2021年美联储一年时间放水23万亿美元,硅谷巨头们手握钞票,选择大举扩张。其中,Meta最为典型。据统计,Meta在2020年和2021年总共增加了超2.7万名员工,去年前9个月,又增加了1.5万人,而谷歌、微软、亚马逊去年的人员规模也一度同比增长超过20%。
在“人力即资产”的互联网公司,对程序员的需求进入一个高潮。
一位现就职亚马逊,有着30年经验工程师表示,2017年,公司还可以用15万美元的薪资招到一名中等资历的程序员(3至5年工作经验),而到了2022年,这个数字飙升到了40万美元。
“这是一个循环,”Gemma回忆起2021年科技公司盲目扩张的盛况,“大厂们给的package很高,让整个就业市场产生了一种‘非大厂不去’的偏见。”
2020年,已经从Uber离职的David发起成立了一个名为Tech Job Community(后简称TJC)的社区组织,主要为了华人互助,成立的由头,便是那年硅谷掀起的首次科技裁员潮。
运营TJC的关系,2021年下半年,很多朋友在跳槽选offer时,来找David咨询,他因此看到不少称得上“离谱”的offer。“公司为了抢人,同样的岗位,相比2020年,2021年的总包可以增加10万到20万美元。”
David看到这些眩晕的数字只觉得这个市场“too good to be true”,“公司增长远远把通货膨胀甩在后面了”。
而最近一段时间,TJC再次拥挤起来,短短三周内涌入1000多人——都是当下硅谷裁员潮中受影响的华人。David一个个手动将他们加到社群中。
TJC网站上,提供了一个名为“Candidate Postings”的表格,近期的求职者信息被列在了上面,便于招聘方联系。从1月的名单来看,被裁职位九成是软件工程师,大部分只有一年及以下工作经验,集中来自亚马逊、Meta、推特、eBay等科技公司。
David观察,“这次裁员华人相对而言受影响比较大,是一个客观结果,因为在美华人从事工程师的比例最高,而工程师也往往薪资最高,所以不幸的就是,当工程师被裁时,华人受影响比例自然更大一些。”
从读书到工作,David完整经历了美国科技十年长牛,原本以为一切就会照这样发展下去,但转折来得没有预兆。
David和Gemma一样,作为在美国生活了十余年的80后,这代人当初选择赴美的想法也很统一而简单——见见世面。
2010年左右,是众多后来如日中天的美国科技独角兽密集诞生的时间,Wework、Uber、Airbnb、Github……风投all in移动互联网,随之,硅谷也高调地进入了科技创业高潮期,同时纳斯达克市场指数开始从2100点一路上扬。
这一切对于当时刚走出校园的人而言,充满了吸引力,David也是其中之一。“当时在中科大已经保送博士,但觉得自己的底子还很薄弱,对人工智能又很感兴趣,所以想去美国学习*进的技术。”
借了2000美元,凑齐了基本的申请费,David如愿到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进行深造,并在2015年加入了风头正盛的Uber。
“那时,感觉Uber能招到全世界*的技术人员,我们同一批进去的人,几乎之前都有创业经历,某某公司的CTO不计其数。”
David确实赶上了“美国大厂”招兵买马的*期。不止Uber,一批中国技术人才在那几年内都流向了硅谷的科技公司。
Gemma也意识到自己以为的主观选择,实际上潜移默化中受到了市场周期的影响。
“各行各业都存在周期与循环。现在回想我自己为什么会转行?也是大市场cycle的作用,每次轮回都是币圈先火,再是科技,再是其他行业。”
裁员未完,收缩继续
虽然裁员是硅谷当下共同的噩梦,但大厂的应对能力不尽相同。在扩张与紧缩的大起大落过程中,如何花钱、花多少钱、如何裁员,眼下,科技公司面临的审视更加严苛。
Meta在曝出11月的裁员大新闻之前,消息已经断断续续传了近半年。尽管如此,近两年Meta员工人数仍就持续上升,去年三季度人数增速甚至同比高达28%。
“口号式裁员。”Gemma了然于胸。Meta每次裁员的消息喊得又响又快,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都算不上是好事。
“一方面,像这次,官方事先声张发公告的裁员,更多是希望员工自己走,但大家也不傻,有身份的人,他们不会走,会等到拿钱走人,没有身份的,更不会自己主动请辞。所以之前很多次Meta的裁员消息,都是雷声大雨点小。”
还有另一个侧面证明Meta的拖沓。Meta的万人大裁员集中在人力及销售岗位,而此前半年里,这两个工种早已开始裁员动作,“这种非技术岗,花了半年时间都没整顿完,就看出Meta内部效率非常低”。
Gemma的想法是,“这和苹果形成鲜明对比,去年8月时,苹果曾裁员约100人,但动作干净利落,也没有发任何声明”。
从公司经营角度考量,不管是赔偿还是员工纠纷,裁员的过程本身,同样会消耗大量公司资源,不宜久战。某种程度上,怎样对待裁员,和管理者运用公司各类资源的风格如出一辙。
“所以有时大厂开出过度高价的薪资包,其实是不节俭的体现,薪酬体系合理,是公司稳定可持续的基础之一。”Gemma说。显然,扎克伯格在花钱上很不谨慎,“Meta的门卫都不外包,而是采用编制内员工。”
扎克伯格的“大手笔”,还用在更显眼的地方——元宇宙。截至目前,扎克伯格已经不顾股东劝阻,在元宇宙上花了300亿美元,而且没有克制的迹象,今年,他预计还将投入1000亿美元。
缺乏正确预期及计划的财务行为,让Meta在去年美国科技公司危机中,成了最脆弱的那一个。
2022年以来,从财报接连暴雷,到VR砍单、多次股价暴跌,Meta伤痕累累。
“我错了,我要为此负责。”扎克伯格在公开信中忏悔,但在已经太晚的当下,他负责的方法,只有牺牲掉大量员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
裁员旷日持久,走的人悻悻而去,留下的人也无法如往常安心。
刚忙完年底Holiday Sales——这一美国电商人全年最重要的大促季,亚马逊的1.8万名员工就面临着被公司抛弃的风险,设备部门的华人产品经理May就是其中一员。
去年11月,亚马逊已经开启了*轮小规模裁员,主要涉及Device(设备)部门,而当时就有传言称“更大的腥风血雨还在后面”。
May是11月那批裁员的幸存者,“大促季用到我们部门的地方非常少,就先从我们下手,年后再裁的,都是大促活动的主力军部门。”
元旦后第四天,亚马逊全体员工收到了一封来自CEO Andy Jessy的邮件,被通知公司将“继续裁员”,涉及的正是刚忙完年终大促的Store(商店)部门和PXT(人员、体验和技术)部门。
Andy在信中告诉大家,正式的裁员通知和谈判,将从1月18日开始。这意味着,真正的审判日来临前,亚马逊员工要等待不安的两周,紧张情绪瞬间在公司内部沟通软件上弥漫开来。
“大家都在小组讨论里各种猜测,产生了很多不必要的恐慌。即使是没有身份顾虑的人,主要收入来源只有这份工作,也会感到担忧。”
去年11月以来,May的大部分工作都被迫进入了“待定”状态。年底正值亚马逊各个部门做运营计划的时间,受裁员影响,很多部门需要重新调整项目目标,而May所在的设备部,也只得不断校准合作部门的计划。
“和我对接密切的首席产品负责人也被裁了,感觉下一年给我们的support要黄了。”May告诉36氪,“裁员的安排每天都在变,一会儿说亚马逊内部都可以转组,一会儿说要同一个部门才可以,想招人的也招不进来。这段时间充满了不确定性,效率很低。”她感觉公司几乎按下了两个月的暂停键。
裁员计划的另一部分,是针对即将于今年入职的应届生们。
去年12月中旬,Tim所在的NG(New Graduate)offer群里有很多人陆续接到了亚马逊HR的电话,称入职时间被强制推迟6个月,如果不同意就撤销offer。Tim自然也没能逃脱噩运,原本明年上半年入职的亚马逊offer,被推迟到了2023年12月。
他收到的邮件写着:“在当下宏观经济环境之下,更谨慎地推动商业决策,对亚马逊来说变得前所未有的重要。”这意味着,2023年全年,亚马逊都将对招聘规模保持收缩状态。
“2023年才是真正的考验。”May说,“去年虽然经济下行,但个体并没有感受到过多的影响,因为年初定下的很多计划,年内可调整空间有限。而年底各大厂开始的裁员,才是真正的信号——大家都在为2023年更紧缩的预算做准备。”
从二级市场来看,美国科技行业去年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纳斯达克指数在2022年累计下跌33.1%,特斯拉、亚马逊、Meta等明星科技公司跌幅更是达50%以上。
而更悲观的消息是,2023年走势并不会掉头向上。
骏利亨德森投资全球资产配置主管Ashwin Alankar预测,最坏情况下,科技股今年可能还会再下跌20%。“裁员往往是降本增效的最后一招,所以出现万人裁员时,情况难言乐观。我看到,需求比市场预期糟糕得多,市盈率会进一步收缩。”
硅谷,围城?
硅谷历史上,上一次“massive layoff”(大规模裁员)要追溯到2008年。随着雷曼兄弟宣告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达到了高点。
据美国劳工局统计,2008到2009年,美国失去了880万个工作岗位,总和新增从2010年才开始恢复至106万的水平,一年后恢复到200万以上的水平。
中国“留学热”开始于新千年,*代技术人才外流也始于那时。在综合国力提升和留学政策利好的共同作用下,留学潮袭来,中国悄然成为全球*的留学生输出国之一。
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发布,进一步加速推进“支持留学、来去自由”。到了2018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达到峰值,突破60万。
但2010年后,一个重要的变化是,与人才流出相对应的回流也在提速。数据显示,从2003年开始,中国出国与归国人数之比不断缩小,2010年为2.11:1,2015年为1.28:1,而2002年时,这一数字还曾是6.94∶1。
很多那时归国的硅谷精英的名字,在日后成了国内科技圈里总被提及的人物。
当时“硅谷最有权势的华人”、微软前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在2016年归国,担任百度COO,被看作是新版精英归国的代表;曾在IBM工作的刘自鸿,2012年回国创办了柔宇科技;同年,担任Google总部科学家的李志飞,辞职归国创办了出门问问。
借着移动互联网的风口,不管是创业还是加入大厂,这些归国精英迫切地追赶着中国速度。
虽然舆论对于这批精英归国的原因看法不一,不乏声音提到“华人在硅谷发展受限”“华人在硅谷被印度帮碾压”。但无论如何,那几年市场的大门还敞开着,他们还是幸运地赶上了中国科技的上行通道,拿到了黄金期尾声的船票。
等到80后华人工程师开始在硅谷施展拳脚的时候,故事走向就不一样了。短暂的繁荣后,他们只能面对太平洋两岸同时上演的大衰退,没有退路。
“还是要对经济环境和大趋势有一些敬畏之心,有些人觉得自己能不受大环境影响,但是其实很难,每个人都是尘埃。”Gemma说道。
大部分被裁员的硅谷员工,虽然会得到一笔可观的遣散费,但摆在他们面前的是更加严峻的去留问题。
最开始,选择哪家公司就职,掺杂着多重因素的考量,对在美华人而言,决定生存的“身份”问题自然被摆在首要位置。
一位被Meta裁掉的工程师向36氪表达了后悔的心情:“从毕业后OPT,甚至挂靠,再到工作之后申请140,绿卡申请,可以说每一步都不允许我们失业。如果回到刚毕业的时候,重新选择,能否最快落实身份一定是*选择,而不是package的大小。”
Gemma当初的考量则是,“不管是工作签证,还是绿卡,很多华人选择进小厂,要么是因为大厂办身份的流程很久,要么是压根不给解决身份问题,所以放弃入职大厂”。
但如果在小厂不幸被裁员,就只能承担此前选择造成的风险,并进入一种恶性循环——小厂裁员不为人知晓、面试受歧视、最终很可能耽搁身份问题。
再一次衰退来临,硅谷需要多久恢复生机?已经离开科技行业的Gemma不再关心,相比于宏观环境,她更疲于照顾自己受伤的心理状态,
推进新工作的面试时,Gemma才意识到,小厂被裁所要面对的处境比大厂严峻得多,远远超出她的想象。
像Meta这样的大厂裁员11000人,毫无疑问是爆炸性新闻,虽然是消息是负面的,但Gemma发现,广泛传播到人尽皆知的裁员消息,实际利于被裁员工后续找工作。一方面,面试官会知晓公司的裁员行为,不过度质疑候选人,另一方面,裁员消息也会吸引面试官主动抛来橄榄枝。
此前经历的一轮面试中,Gemma离拿offer只差最后一步,但面试官仍对她被裁一事心有芥蒂,因此找到内推Gemma的员工表达了一连串疑问:“她真的是被裁掉的吗?不是自己的表现有问题吗?才进去三个月,真的不是她自己的问题吗?”
“很尴尬,他们坚持认为是候选人自身的问题”,内推Gemma的朋友除了把裁员官方新闻发给面试官,没有办法解释任何事。
类似的质疑几乎出现在Gemma的每一场面试中,“你看你之前的选择都不对”“是不是你这人运气比较差”······
“被裁之后鼓着勇气去到市场上,面试官却戴着有色眼镜看我们,是二次伤害。”Gemma很沮丧,“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同身受。”
在硅谷当个快乐“打工人”的时代已经过去,不论是闹得沸沸扬扬的裁员,还是健身房会员、移动办公、餐补等,这些常规福利都在一步步减少,“节衣缩食”成为美国科技行业的常态。
太平洋彼岸有更多的机会吗?“肯定有想过回国。”但David的语气却有些犹豫,毕竟,国内互联网行业的境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David欣慰的是,即使眼下陷入困顿,但他并非没有经历过好日子。
David初到美国读书时,还是欠了一屁股债的状态,但毕业之后两三年就还清了所有钱,并且在美国拥有了自己的一套房,“如果我在国内,是很难做到的”。
来自中国的“代码精英”在全球两大数字经济体之间迁徙和流动,成为一个个财富神话的见证人,但残忍的是,当大幕拉上,一句周期的眼泪无法解释一切。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36氪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204
新年伊始,新能源市场“价格战”的火药味儿似乎越来越浓。近日,市场消息称蔚来开始针对2022款ES6和ES8进行降价促销,ES7也有一定的优惠幅度。相关人士从两位蔚来销售人员处确认,这一促销方案是2月1日上午例会上通知并开始执行。但是,在蔚来官网、蔚来App和其他官方信息渠道并没有公布这一消息。
按照这一促销方案,蔚来2022款ES6和ES8的价格降幅最高超过10万元,且蔚来对采用整车购买和电池租赁方案(BaaS)的购买方式不作限制。对全款购车的用户,包括蔚来ES7在内,蔚来还可以给予3000-5000元不等的折扣优惠。
“蔚来2022款ES8、ES6和EC6车型即将迎来全新换代,目前还有少量展车和库存车可供销售,这部分车辆可以享受展车政策。”对于上述消息,蔚来官方回应表示,蔚来日常有置换政策、金融政策、科技配置包等可供用户选择,目前针对上述ES8、ES6和EC6车型仍然有效,其中金融政策对购车用户优惠较大。
降价风起
“我昨天已经卖出去一台了,就是按照(ES6和ES8的)调价方案。”2月2日,有蔚来汽车销售顾问详解了前述ES6单车10万降幅的构成,其中包括:免费赠送价值3.9万元的NP包(驾驶辅助)、支付0.18万元选购总价2.1万元的二个配置包、1.8万元的现金折扣以及蔚来此前官宣的“国补”退出后的1.134万元的限时补贴。倘若再加上蔚来方面目前推出的三年零息的贷款方案,则总计优惠权益超过10万元。
对于ES8,上述销售人员则称,在ES6的基础上再予以6000元的优惠,合计权益亦超过10万元。
在蔚来部分车型价格“地震”的当日,上汽集团旗下飞凡汽车宣布,中大型纯电SUV飞凡R7启动产品价值体系调整,其中车电分离畅享价调整至19.59万元起,降幅约2万元,从而成为*进入20万元内的中大型纯电SUV。
“我们此次不是单纯的降价,而是通过产品体系调整,降低了门槛。”飞凡汽车内部人士告诉记者,“原来体系*的车电分离价是21.85万起,目前是19.59万,但是车型配置不完全相同。智驾方面,屏霸版产品提供了L2级别辅助驾驶能力,同时,高阶智驾方案、能量方案、以及更多尊享配置用户可灵活自由选择。”
开年之后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正在蔓延。仅二月*天,广汽埃安推出了5000元/辆的限时交付激励,以及3年0息、低首付限时金融补贴等;沃尔沃汽车针对旗下纯电C40车型及纯电XC40车型开启变相降价,消费者今年3月31日前支付5000元订金,即可在支付尾款时抵扣2.5万元,相当于降价2万元。
此前一日,吉利控股旗下高端电动品牌极氪汽车推出了限时促销,消费者购买极氪001全系车型可获赠价值6000元的外饰选择;WE版车型和ME版车型加装高性能空气悬挂可优惠约1万元,顶配YOU版车型则购买特定商业险则获赠4万积分。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五菱官方推出限时优惠活动,即日起至2023年3月31日期间,宏光MINIEV 2.98万元起售。对比此前3.28万元的起售价,宏光MINIEV的降幅达3000 元。此外,吉利旗下帝豪品牌也对部分新能源车型进行了降价,出租版三元锂车型售价从16.98万元调整为15.68万元,出租版磷酸铁锂车型售价从15.96万元调整为14.68万元,价格下调幅度为1.3万元左右,且2月28日前购买吉利帝豪L Hi.P车型还可以享受4800元的限时补贴。
压力陡增
“特斯拉的大幅降价进一步加剧了国内新能源车市的‘内卷’程度。”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随着“国补”退出,新能源汽车将逐渐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与燃油车展开正面交锋,而新能源车原材料价格受外部因素影响较大,官方指导价的频繁波动有损品牌和渠道。因此,车企更倾向于以促销活动的形式来变相降价,并以市场反馈来作为是否降价的判断依据。
广汽埃安方面更是坦言,“国补”退坡后,价格战、成本战将会愈演愈烈,在新能源市场两极分化不断加剧的背景下,赢家通吃的头部效应将越发明显,“展开‘反击’就是对特斯拉(价格战)的直接回应。”
正如乘联会此前预计,1月新能源汽车并未迎来“开门红”。2月1日,多家新能源车企交出了新一年的首份成绩单,除理想汽车交付新车15141辆,成为*一家交付量过万的造车新势力外,其他汽车企业销量普遍环比下跌二至五成,跌幅*的零跑汽车环比减少了86.6%。
“预计今年2月到3月车企会推出相应的降价措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曾表示,春节前不会出现车企蜂拥跟随的现象,因为整个市场属于需求严重低迷的阶段,降价也没有意义、推出新品也没有意义,“车辆的价格是无底线的,随着原材料成本下降与技术创新,车辆的价格也会持续下降,而自主品牌*的优势就是低成本,如果成本优势丢失就会很危险,未来需要进一步技术创新和降本。”
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则指出,全联车商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裁曹鹤指出,新能源汽车补贴取消后,市场销量放缓,资源会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可能会淘汰一批处在边缘的企业,“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近两年一些‘大干快上’的新能源车企会在今年面临一些挑战。”
“复盘新能源汽车历史补贴政策,预计2023年补贴退坡带来的影响有限,未来行业电动化、智能化景气向上的趋势不变。”中信证券研报认为,整车端,我们重点看好25万以上高价格段的电动车市场扩容和智能化的快速演进,以及混动车型在今年需求的爆发。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203
日前,数据公司IDC发布了去年四季度手机跟踪报告,各大厂商们迎来了交作业时刻。过去一年,手机市场寒气森然,较为严重的像小米,连续三个季度营收下滑(四季度财报尚未发布),全年出货量同比降幅达23.7%。即便是坐拥宽广护城河、吃饱了高端市场的苹果,在今年四季度的出货量也低于预期,全年降幅4.4%。
报告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7292万台,同比下降12.6%;2022年全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2.86亿台,同比下降13.2%,创有史以来*降幅。
(来源:IDC中国)
倒退十年
我们通常把10年的时间跨度视作一个年代。过去十年,我们经历了从3G到4G再到5G的转变,目睹了移动互联网的兴盛。这十年,智能手机和我们的生活逐渐深度绑定,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娱乐到购物,从线下支付到外卖点餐。
但当下,从销量上看,手机市场正在倒退回上一个年代。IDC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约2.86亿台的整体出货量也是十年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水平首次回落到3亿以下市场大盘。
细分到各家来看,虽然荣耀取得了34.4%的显著增长,但那是建立在重组之前,对比基数较小的基础上,并不具备参考价值。其他的vivo、OPPO、苹果、小米分别同比下滑25.1%、28.2%、4.4%和23.7%。
更根本的问题则在于,当下智能手机市场正面临着严重的创新瓶颈,远不如十年前来的激烈澎湃。
10年前,手机不仅仅是我们的通讯工具,当然也远不如现在这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但十年前,手机象征着那个时代科技的最前沿。每年九月,会有无数观众们自发的守在电脑前,不惜熬夜到凌晨也要全程直播观看那场被称为“科技春晚”的新品发布会。
各家粉丝会为了新机的优劣争论不休,每一次拆机都充满了仪式感,手机实质上承担了某种社交货币的角色。但当下,手机的科技感正在慢慢被削弱。即便我们换上一部新手机,体验上的迭代或许还不如手机名称的数字来的明显。
厂商们开始倾向于在PPT上用大词和数据,而非实打实的体验更新。首发骁龙芯片成为了宣发亮点,灵动岛更是被视为近年来*的革新。
堆料的市场策略既使得市面上的产品呈现着严重同质化的现象,也大大阻碍了消费者的换机热情。
曾是苹果死忠粉的小梁对伯虎财经表示,在iphone x以前,苹果的每代产品他都会抢首发,但之后的竖款产品确实差别不大,手里的iphone12pro max直到去年才换。
研究生在读的苏军则表示,虽然手里的小米10u是两年前购买的,但日常使用已经足够了,这些年安卓手机的更新都不大,没有想换手机的冲动。
Counterpoint Research调研数据显示,预计2022年换机周期将长达43个月,为历史最高水平。CINNO Research资深分析师刘雨实表示,预计当前中国市场换机周期已延长至32-36个月。
另一个例证则是二手市场的火热。据IDC估测,2022年全球二手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将达到2.826亿部,同比增长11.5%,而且这种增长还将持续,预计2021年至2026年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为10.3%。
手机不再是弄潮儿们追逐的时尚单品,而逐渐成为普通耐用品的一员。
努力了,但是不够
过去几年,为了提升销量,厂商们做了不少努力。
有的选择寻找细分定位,做小市场的突破,典型的案例就是VIVO的子品牌IQOO。成立于2019年的IQOO精准的洞察了年轻人对电竞的需求,以年轻人为核心用户,将战略定位确定为“打造拥有*电竞体验的高性能手机”。通过与“电竞”这一场景的连接,IQOO在消费者心智中建立起高性能的差异化品牌定位,在神仙打架的国内市场取得了一席之地。
iQOO2022年出货量同比增长26.9%,得益于子品牌在线上渠道的优异表现,vivo才在国内市场继续保持*。
有的则选择通过跨界IP联名来达成销量增长的目的,国内品牌OPPO是这方面的代表。除了和皮卡丘、柯南、奥特曼(一加)这样的知名动漫IP合作,为了彰显品牌高端的调性,OPPO还多次和法国娇兰、著名足球俱乐部巴塞罗那、豪华跑车品牌兰博基尼等联名打造产品,实现流量共赢的目的。
此外,由于高端手机市场在经济动荡中展现了非凡的韧性。SA在《全球智能手机收益、ASP和价格段预测:2008—2027》中指出,2022年起中高端智能手机(300美元以上价位)将取代低端手机(100美元~199美元)成为销量最高的价格区间。
也因此,在全球手机市场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下,高端成为了国内厂商们攫取市场份额、提升盈利水平的必争之地。不止是堆料,小米、OPPO等也开始了芯片方面的投入。比如小米的澎湃C1、P1和G1芯片,OPPO的马里亚纳芯片,期望通过在自研科技上加大投入,来建立自身产品的差异化。
出海,到海外寻找增量也是大部分手机企业的共同选择,这方面,小米做的更为出色。虽然国内市场VIVO保住了*的位置,但是从全球市场来看,小米仍然靠着1.53亿台的全球出货量牢牢把握着全球第三的位置,仅次于三星和苹果。
这些努力是必要且有效的,但从结果来看,效果仍然还不够。
过去手机行业的发展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软硬件相互促进。4G和硬件的发展为短视频、直播、手游提供了硬件基础,这些软件则对对手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下的手机硬件的发展使得即便是中低端的手机也足以应付日常的使用和游戏需求,而即便5G普及日久,这项新技术对软件带来的改变似乎也不太明显。
依靠这些只能算作是锦上添花的创新和营销,仍然难以抵挡行业下行的大趋势。
折叠屏是不是全村的希望?
也正是因此,折叠屏被视为全村最后的希望。
随着关键铰链技术的突破和折叠屏幕良率的提高,折叠屏手机似乎来到了爆发的前夜。
从各方面来看,折叠屏都算是国产厂商们的*机会。首先,在体验上,折叠屏幕使得其在使用上相比直屏手机更前卫,更具科技感;
其次,随着供应链的逐步成熟,元器件的良率也在不断提升。当前折叠屏的价格已经逐步下探,这为折叠屏的普及提供了基础;
第三,由于折叠屏手机的体验,使其天然具备了高端价位的身份,6000元算是起步价位,而且苹果目前并未进入这个市场。2022年全年,华为牢牢占据国内折叠屏市场*的位置,OPPO、vivo、荣耀、小米则分别居三四五六位。
(来源:IDC中国)
此外,折叠屏手机潜力巨大,截止到2022年四季度,折叠屏手机在国内手机市场的占比仅为1.2%。但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DC最新发布的报告,2022年第四季度,中国折叠屏产品单季出货量再创新高,出货超过110万台;2022年全年,中国市场折叠屏手机产品全年出货量近330万台,同比增长118%。
但是,折叠屏手机使用的仍然是直屏手机的软硬件生态,折叠屏所带来的革新远远比不上iphone 4给业界造成的震撼。
虽然手机市场的寒冬确实存在大环境影响的因素存在,但本质的问题还是在于当下产品形态很难承载更多的前沿的技术,折叠屏更像是某种过渡的妥协产物。
无论是技术还是内容,VR和AR距离足够有影响力的消费级产品仍然有一定距离。即便是苹果,那款万众瞩目的AR眼镜也是鸽了又鸽。
但包括苹果、小米等在内的手机厂商们仍在不断押注这个领域,试图押中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
或许就像苹果那句著名的“你的下一台电脑,何必是电脑”,你的下一台手机,也何必是手机。
参考来源:
1、IDC:2022年,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创有史以来*降幅
2、亿邦智库:2022年折叠屏手机报告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202
本周跨界大事:抖音要开超市了。
消息一出,各赛道从业者震惊:短视频、即时零售、外卖、电商等等——这次,抖音又会抢走谁的蛋糕?
进入抖音APP,通过搜索栏、抖音商城页面,用户才能找到其入口。“超市”商品分为7大类,零食特产、酒水乳饮、粮油调味、家居日用等。
由于产品尚不完善,目前无法窥清其全貌。
但从行业规律及其命名看,“抖音超市”与“抖音电商”是两个逻辑完全不同的产品:后者是电商,而前者是即时零售(区域电商),通俗地讲就是外卖——它有同城地域限制,一般是5公里以内;也对送货时间有更高要求。
从竞品看,“抖音电商”的竞品是京东、天猫,而“抖音超市”的竞品是美团、京东超市、天猫超市、饿了么。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东吴证券研究所数据,即时零售赛道里,餐饮外卖占据订单总数的70%。
那么,“抖音超市”的上线,究竟是要在谁头上动土?
铅笔道认为,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真开超市,未来与美团、京东超市、天猫超市等必有一战;另一种是假开超市,实际是想帮抖音找客户,方便商家更好地从抖音投放流量。
而铅笔道认为,第二种可能性更大。
首先,即时零售的战争已经结束了,已经失去了天时——该赛道早已形成了明显的巨头格局。
据华经产业研究院数据,它兴起于2016年前后,从每年116亿的规模增至现在3500亿的规模(2022年)。据浙商证券预测,至2025年,美团将占据该赛道60%的市场份额。
过去6年,即时零售大部分环节也未发生明显变化,仅有一个例外,那就是获客/流量。这也正是抖音擅长之所在。
但仅凭一个流量杠杆,就要再造一个即时零售平台,与美团、京东、阿里虎口夺食。铅笔道认为,这并不是抖音的意图所在。
结合2022抖音公布的财务信息,以及CEO梁汝波的“降本增效”方针,即便抖音要再造“超市”,时间点也不会是现在。
铅笔道推断,“抖音超市”的短期目的,就是帮助抖音找客户。抖音是其*收入发动机,是超级现金奶牛,从短期创收角度看,一切产品都应该围绕这头“奶牛”转。
2020-2022年,抖音大推(兴趣)电商,直播带货浪潮中,抖音把电商类客户收割尽了:品牌为了卖货,大肆在抖音上投流获客。
而按照行业发展规律,电商之后就是即时零售(区域电商)。比如2010-2012年,京东与当当、苏宁爆发大战;而后2012-2017年,美团、饿了么、京东、百度、阿里就开打即时零售大战。
同样的道理,抖音把电商客户收割完之后,就应该去收割即时零售客户了,比如实体餐饮、超市等商家。
而这些商家大部分控制在美团、饿了么等平台里。商家的获取来之不易,都是用成千上万的地推团队通过人力一个个推上来的,不一定愿意与抖音开放地合作。比如美团,在2015年前后,地推团队就已超过1500人。
即便愿意开放合作,一旦对方切断接口,就能掐断抖音的脖子。就好比2021年11月,快手掐断有赞等商品外链,给后者带来了致命影响。
因此,即便2022年抖音与饿了么展开合作,这也无法完全解决后顾之忧,*的办法就是自己干——自己上线一个平台,让商家入驻。
综上所述,从抖音自身角度,开超市就是一个“找客户”的过程。
自2023年以来,抖音在流量上大推“本地生活”,这是一个前哨站。“超市”一旦上线,这波流量的变现价值就出现了。
对于商家而言,“抖音超市”的核心价值是“更方便地获客”。只要这一点做好,商品、物流等供应链环节做到平均分就行了。
短期来看,这一步如果做到位,已经算是商业化的大成功。据铅笔道此前测算,即时零售市场如果开垦顺利,每年有希望为抖音贡献500亿以上收入。
相信未来1-3年,抖音直播间将再次掀起带货狂潮,各种实体商家老板上镜现身,卖的不再是服装、课程等,而是餐饮、水果等。
一个新的直播带货时代即将到来。当然,这很考验抖音在供应链、物流配送方面的统筹能力,地域性私域流量的精准运营能力。毕竟,过去直播卖货做到物美价廉即可,而线上超市除了要物美价廉,还得再加一个“快”字。抖音准备好了吗,线下店老板们准备好了吗?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铅笔道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201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档总票房以超67亿元收官,而且今年春节档成为史上票房第二高,仅次于2021年春节档的78.43亿元。
具体影片名次方面,截止1月27日(初六),《满江红》以26.07亿元位列*;《流浪地球2》以21.63亿元紧随其后,排名第二;而《熊出没·伴我“熊芯”》则以7.48亿排名第三;《无名》、《深海》以及《交换人生》分别排名第四、五、六名。
票房高的同时,今年春节档的几部电影质量也创下新高。票房榜前两名《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豆瓣评分分别拿下7.5和8.2的高分;《熊出没·伴我“熊芯”》、《深海》豆瓣评分7.0和7.3分;只有《无名》和《交换人生》豆瓣评分低于7.0,分别为6.7分和5.7分。
所以今年春节档票房高也要归功于影片整体质量水平都不错。尤其是《流浪地球2》,在《流浪地球》*部大红大火后,再次给全国观众带来了一场硬核的科幻故事盛宴。如果说《流浪地球》是开创了中国科幻电影系列先河,那么《流浪地球2》更是中国电影工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流浪地球2》上映以来,好评如潮,很多网友评价称,这部电影就算放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观众不仅能够通过逼真的*,看到未来充满科技感的世界;还能看到在末世来临之际,人类为了自救而制定的宏伟计划;当然, 影片必然充满各种科幻元素,比如行星发动机、量子计算机、机器狗等。
那么,《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这些科幻元素,有没有可能成为现实呢?
电影中哪些科幻元素可能成为现实?
科幻电影之所以称之为“科幻”,就是有“科”也有“幻”;它可以是毫无现实依据、天马行空的幻想作品;也可以是根据现实科学技术的发展延伸,辅以合理想象的艺术作品。
而《流浪地球2》则显然是第二种,电影中很多科幻元素并非完全无法实现的幻想,甚至有的已有了初步应用。
今天,我们就简单盘点一下《流浪地球2》中出现的科幻元素,看看它们是否能够实现以及在现实中的发展情况。
01、难以实现或者较难实现的
行星发动机:存在理论可能,但几乎无法实现
既然《流浪地球2》描述的是通过成千上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去往新家园,那么,我们就先从行星发动机说起。
《流浪地球2》宣传海报中的行星发动机形象
按照电影情节设定,为了实现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人类建造了1万多座行星发动机。已经看过电影的观众肯定很熟悉,这些发动机非常巨大宏伟,每座高度都要达到1.1万多米,甚至比地球最高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其宽度更是超过3万米。此外,每座发动机可产生150亿吨推力。
那么,现实中人类是否真的能造出来这种发动机,并且还能实现“推动地球”的设定呢?这要从两方面讨论。
首先是原理层次上的实现可能性。根据电影设定,行星发动机之所以能实现推动地球,依靠的是重核聚变产生的巨大能量。
据新华社报道,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王腾介绍称,利用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推动地球,原理上是可行的,但是实现起来非常困难。
在核聚变反应方面,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主要集中在轻核聚变而非重核聚变。相比重核聚变,轻核聚变更容易实现。
当下,可控核聚变仍然是人类尚未攻克的科学难关之一,虽然目前人类在这方面的研究已经有了初步进展,但距离实现电影里这种规模的核聚变反应还为时尚早。
2022年12月13日,美国能源部宣布,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的国家点火装置首次实现了“能量净增益”,即核聚变反应产生的能量超过输入的能量。
这听上去似乎说明美国在核聚变反应研究上迈出一大步,但实际上这也只是相关领域研究进展中的一小步。实际上,这次点火装置产生的能量,只能够烧开10壶开水。而科学家们耗费10年才实现这一成果。
再来看行星发动机的制造难度问题。前面说到,电影里的行星发动机高度超过1万米,宽度超过3万米。
这样一座庞然大物,要建造出来,所需要消耗的材料是难以想象的。行星发动机主要用到的建筑材料是钢材,那么根据发动机的体型,以及钢材密度约为8吨每立方米计算,一台行星发动机的总重量超过1400多万亿吨。
目前,钢材价格约为每吨4000元。以此计算,一台行星发动机就要耗资超过500亿亿元。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
2022年,我国GDP为121.02万亿元。要凑足500亿亿元,需要4.1万年之久;而且这还只是一台发动机而已。
实际上,造发动机不仅钱难凑,钢也“难产”。根据世界钢协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粗钢产量为19.51亿吨。按照这个数字计算,生产出一台发动机所需钢材,要花费71.8万年之久。毫不夸张地说,全球年钢产量加一起都难造出一台行星发动机的零件。
更别提制造一台行星发动机内部无数精密部件了。显而易见,行星发动机在现实中是很难实现的,只存在原理可行性。
太空电梯:技术可行,难度不小,已有公司尝试
说了行星发动机这种难以实现的产物,下一个来聊一下太空电梯。虽然太空电梯实现起来也不容易,但是相比发动机来说可行性还是更大一些。
《流浪地球2》宣传海报中的太空电梯形象
《流浪地球2》是系列电影中首次出现了太空电梯这一设施。航天员乘坐的飞行器,就像普通人乘坐的电梯一样通过某种材料制成的“缆绳”上下往返于空间站和地面。
实际上“太空电梯”这一设想并非《流浪地球2》*,其很早就出现在各类科幻小说、电影等作品中。
太空电梯一般是用一条揽绳一头与地面控制站链接,另一头与同步宇宙空间站链接;还有一种构想是,缆绳一头与地面控制站链接,而另一头则放置在月球,从而实现“坐电梯上太空或者月球”。
现实中要实现“太空电梯”是存在技术可行性的, 但主要难点在于要找到合适的材料。受限于工作环境,一根太空电梯的电缆需要有足够大的强度,还要能承受宇宙中的各种极端条件等。
以中国空间站举例,中国空间站距离地表400公里,假设要架设一部太空电梯,从地面直达空间站。那就意味着电梯缆绳要有至少40万米长。这么长的缆绳,必须要保证不能被地球引力撕碎,还不能被自己的质量压断,更要足够物美价廉,才有实现可能。
目前,随着纳米技术发展,人类已经研发出一种碳纳米管。这种材料强度超过钢材,但密度比钢材低,足够轻,同时足够坚韧。
2012年,日本知名建筑公司大林组宣布要投资100亿美元建设太空电梯,预计电梯时速200公里,单程需要7天,计划2025年左右在赤道附近的海上开工,2050年左右落成运营。
太空电梯存在技术可行性,但难度依然很大,是否能够实现,还有待观察。
数字生命:这是一个哲学问题
《流浪地球2》的剧情中,在面对地球即将毁灭问题时,人类提出了两种解决方案。一种则是最终被选定的流浪地球计划;另一种则是“数字生命”计划。
所谓“数字生命”,通俗来说,就是将人的意识转移到电脑中去。由于人类肉身要存活,需要持续不断的补充能量,而且必然会经历生老病死。所以,如果人的生命能够“数字化”存在,只要有电,基本上可以视作“永生”。
数字生命在现实中有一定的“雏形”,其实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近年来成为风口的“元宇宙”概念。人们在数字世界中建立一个代表自己的“投影”,还几乎能在网络世界中做到一切现实中能做的事。
当然, 现阶段的元宇宙和电影里的数字生命还是有较大差距的。毕竟元宇宙里的数字人本身并没有自我意识,其行为逻辑也是遵循程序代码,或者操纵它的人类进行。
但是,数字生命的问题不在于实现它的技术难度多大,而更偏向一个哲学问题——脱离肉体的人到底还能不能称作一个“人”?
《流浪地球2》中以“数字生命”形式“活着”的角色丫丫
在《流浪地球2》中,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电影中,刘德华饰演的图恒宇因为女儿丫丫意外身故,思女心切,将女儿的精神转化成数字生命;但对此行为,图桓宇的同事,宁理饰演的马兆持反对意见。他认为人死了就是死了,离开人类的文明没有意义。
电影并没有为哪种观点“站队”,在肯定“生命派”的同时,也突出体现了“数字派”的作用,这个问题留给了现实中的我们去思考。
单从现实中实现难度上来说,数字生命计划在理论上存在可行性,但具体实现也并不容易。即使人类研发出极高算力的电脑,也很难完全代替“意识”。
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肉身”生命,其实是具备无限可能性的,用科学概念来解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随机。但如果精神、思想能够被数字化,意味着一切事情都是能够被电脑计算出来的,是否能够通过计算实现真正随机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创造一个数字生命,相当于人类自己成为“上帝”、“女娲”……这真的有可能吗?
02、有可能实现或已经应用的
量子计算机:彻底落地还需十几年
说完了几个难以实现的电影中的科技,下面我们来谈一谈现实中已经有初步发展或者已经开始应用的技术。
550W型量子计算机,即MOSS
先是量子计算机,《流浪地球2》中的背景设定里,量子计算机得到了大规模发展应用,并且从影片中出现的“550A、550C、550W”等多个型号描述可以看出,量子计算机经历了多个版本迭代。最终的“550W”也就是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MOSS”。
此外,电影也对量子计算机的能力进行了突出展现,比如它的算力强大到能够在很短时间内就帮助人类完成多座行星发动机建设;在电影后期重开互联网节点桥段中,量子计算机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而且也正是依靠量子计算机,才能实现数字生命计划。角色图恒宇的“数字女儿”在550A型量子计算机中,只有2分钟生命;但使用更高版本的量子计算机后,便能拥有“完整一生”。
在现实中,量子计算机开发已经有所进展。据了解,学术界将量子计算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实现量子计算优越性、实现专用的量子模拟机和构建可编程通用量子计算机。
而目前人类量子计算机研发已实现了*阶段目标,现在的主要任务则是达到第二阶段目标。而距离电影中演示的应用程度还至少需要10至15年左右。
机器人、外骨骼:已经开始落地应用
在电影中,还出现了外骨骼以及各种形式的机器人这样的装备。
例如电影中用于工人建设时的工程外骨骼,以及辅助军人、航天员作战、工作的特种外骨骼等;机器人方面,有外型类似小狗的月面机器人,还有门型机器人等。这些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环境、不同工作场景辅助人类,甚至在危机时刻还能起到救死扶伤的作用。
其实外骨骼和机器人早已经在现实世界中的多个领域开始应用。
比如国内就有一家开发外骨骼产品的公司,据其官网显示,公司的外骨骼产品能够提供30公斤助力,综合减负60%以上,而且*助行速度达到7.5公里每小时。此外,外骨骼也在军队中落地,可以帮助士兵负担更多武器装备、增加行军距离等。
机器人方面,现阶段也有很多知名公司正在开发相关产品。例如小米就已经公开展示了两款智能机器人,一种是机器狗,另一种则是人型机器人。特斯拉也在不久前展示了自家开发的人型机器人;还有波士顿动力开发的机器狗产品,已经能够实现多种功能。
电影中展现的外骨骼和机器人应用场景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用不了很久这些充满科幻感的产物或许能像智能手机一样走进千家万户。
同步实时翻译器:生活中“随处可见”
最后再来说一下电影中为了解决语言不通的沟通问题所使用的“同步实时翻译器”。
电影中,来自全球各个国家的角色互相交流时都直接说自己的母语,那么身边没有翻译的情况下,怎么交流呢?
原来每个角色都会佩戴一个耳机,当与他人沟通时,如果对方说的并非自己母语,那么耳机便会进行实时翻译;同样,自己说的语言也会以同样方式实时翻译成对方的母语。
这种实时翻译设备,有点类似现实中的同传,但区别在于该设备随戴随用;而现实中7X24小时随时身边带一个同声传译显然不现实。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目前没有类似技术。现在,借助人工智能、神经网络学习等技术,已经能够实现像电影中那样的智能翻译。
市场上现在有很多智能翻译设备以及软件,人们说一句话,很快就能翻译成其他国家语言,而且效率和准确度都不差。
但是,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电影里的同步实时翻译器,是真的“实时”,也就是当对方开始说出*个词时,耳机里边已经开始同步翻译了。
而这在现实中如果没有“读心术”情况下,再厉害的同传或者人工智能设备都无法做到。因为不同语种的语序完全不一样,根本无法百分百同步翻译。
举个简单的例子,英语“How old are you?”正确翻译为“你几岁了?”,但是如果在不提前知道这个问题的情况下,要进行*“实时”同步翻译,就会变成“怎么老是你?”。
所以现实中,同声传译工作者,在进行同传时,都要听完一句话才能进行翻译。那么,要完全实现电影中那种水平的同步翻译,恐怕得先开发出读心术了。
03、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有无数细节值得挖掘
《流浪地球2》作为一部优秀的科幻电影,不仅是依靠高质量的剧情、*等,而且更是基于有着一定现实理论支持的的合理“幻想”,相信这也是这部电影能够斩获高评分和高排名的基础之一。
一部优秀的电影总能够挖掘出更多细节。今年春节,你看《流浪地球2》了吗?你觉得里面展现的科幻产品有多少能够成为现实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三言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201
波司登的高端转型,遭到了更多质疑。
作为一家46年的老品牌,波司登靠着高端转型,摆脱了“乡土气”,变身时尚先锋,更坐上了中国羽绒服江湖的头把交椅,的确有两把刷子。
但年关之际,其推出的“登峰2.0”新款卖到了万元以上的高价,一时间引发颇多争议。有评论指出,波司登宣称的“黑科技”,其实是已经被大规模使用且价格并不昂贵的纺织技术。
如果事实真是如此,波司登是不是有点儿不太厚道?
01
昂贵的“黑科技”
在高端路上狂奔的波司登,又拿出了一记大招。
农历新年来临之际,波司登推出了“登峰2.0系列”的超高端产品,售价在1.1万至1.4万元,是该公司有史以来价格最高的品类。
波司登方面称,“登峰2.0系列”将航空材料技术应用到3S面料,达到90%以上的防泼水功能。采用的航空智能调温材料(PCM智能调温)可以通过温度存储进而实现智能调节。
如此“智能”的技术,是吸引眼球的噱头,还是真有其事?是夸张的宣传,还是服装领域又一科技创新?一时间,舆论纷然。
一方面,有航空业内人士指出,纤维制备技术和相变调温材料技术(PCM)结合形成的新型纤维材料,的确具有主动调节温度的作用。
当体外温度升高或降低时,纤维中的PCM可以发生相变,在固态和液态之间转换,以保持温度的稳定,使人体始终感到舒适。
但查阅资料可知,该技术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被用于美国的太空飞行,以保护宇航员及珍贵设备免受太空急剧的温度变化,后应用于服装领域。
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启动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十多年前,PCM就已经被广泛用在家居装饰、服装等领域。
近年来,该技术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已有一批科研机构、院校和企业掌握了相关技术。但至今,未有相应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企业间的标准指标也是参差不齐,各行其是,消费者难以辨别。
这就给了波司登“钻空子”的机会。
天眼查显示,2006年,一种双面调温面料的技术专利技术就已经在申请专利之中,资料显示,其生产难度小。
▲来源:天眼查
在阿里巴巴1688平台,多家企业都在批发这种技术的面料。杭州英诺克已发起申请了多项专利,该公司售卖的PCM变相材料最贵的为450元/千克,面料价格仅35-60元/米,价格低廉。
▲来源:阿里巴巴1688平台
也就是说,PCM并非波司登独有,且成本低,制造难度低。这直接击碎了波司登这款产品的核心逻辑。
波司登将一个早已普及的技术,当成自己产品的核心卖点,卖出万元以上的高价,着实有些离谱。
一般而言,消费者更注重羽绒服的填充物品质。普遍来看,鹅绒的品质优于鸭绒,其中档次最高的要属白鹅绒,价格也最高。
波司登号称“登峰2.0”采用了“1000蓬5A级珍稀鹅绒”,从天猫旗舰店中可知,其采用的也并非白鹅绒,而是灰鹅绒。
加上其他配件,及人工成本,“登峰2.0”的纯制造成本和售价估计差距悬殊。
因此,有人认为,波司登这是趁行业标准尚未统一之际,打着“黑科技”的幌子来包装产品,盲目定高价。
02
高价不代表高端
从一个大众货,到羽绒服一哥;从充满乡村气息的品牌,到羽绒服时尚代表,波司登在其46年的发展中经历了几次重大转变。
2007年,波司登上市后并没有出现预期中的一飞冲天,反而持续阴跌,2008年就跌破1港元,2009年更是跌倒了0.46港元的历史低位。糟糕的表现遭到股民调侃——“上市周年,股票成仙”。
时间来到2014年,波司登又一次跌到谷底。公司便想通过快速多元扩张,做大规模,以抵御羽绒服“看天吃饭”的风险,但最终事与愿违,公司业绩三连跌。
波司登品牌老化,和时代主流用户渐行渐远。于是,决定“聚焦主航道、聚焦主品牌”,同时向年轻化,时尚化转型。
而高端转型,正是波司登从一个中老年人喜爱的品牌,摇身一变成为时尚先锋的关键因子。
2018年,波司登重新梳理了品牌定位,开始聚焦中高端羽绒服市场,创始人高德康甚至将其称作波司登的“第二次创业”。
靠着更换LOGO、联名迪士尼等世界级IP、邀请演艺界、体育界明星代言、亮相三大时装周等几板斧,乘着消费升级的浪潮,坐上了国产高端羽绒服的头把交椅。
波司登挺过低谷期,重获新生,成为服装品牌成功转型的一个标杆,也被看做弘扬国货的民族品牌。
但需要注意的是,“高价不代表高端”,过度以提价为目标,最终也会反噬品牌。
有调查显示,过去4年,波司登羽绒服吊牌价上涨了六到八成。
开源证券研报显示,波司登线上1800元以上的羽绒服占比由2020年的27.5%上升到2022年的46.9%。“未来波司登羽绒服价格还将持续上涨,均价会达到2000元以上。”波司登品牌事业部总裁芮劲松曾公开说道。
也就是说,波司登未来的定价还将继续往上提升,“登峰2.0”系列就是践行这一战略,打出的关键手牌。
但时至1月18日,波司登该系列总共只卖出了7件,远低于加拿大鹅和Moncler同等价位产品的销量。
此前,波司登重视的平价大众市场,如今被直播带货大量瓜分。这块市场的核心特色是“低价”,这显然不符合波司登的战略转向。
目前,波司登的主力产品还聚焦在2000-7000元,在“中高端”这一细分领域,波司登优势明显。不过,公司的野心是向高端奢侈品级别进发,进而通过提价来提升公司业绩。
但波司登不断提价的同时,争议、质疑声都在不断增多,口碑却在下滑。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对波司登的投诉已经有800多条,远高于同行,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质量差、虚假宣传、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上下滑动查看 来源:黑猫投诉
而且,近年来波司登也多次被处罚。包括因销售不符合推荐标准的工业产品;产品纤维含量检验结构不符合标准要求等等。
回顾波司登的二次创业之路,不断攀升的营销费用、大幅上涨的价格,远远大于产品力的提升。
淘宝天猫显示,推出“登峰2.0”之前,波司登产品最高价格不到7000元,其试图用一款颇有争议的万元级产品一举跻身世界级阵营,步子似乎迈得有点大。
03
走歪的高端之路
作为一种御寒的衣物,羽绒服的商业化受制于四季变化。
羽绒服是服饰中独特的低频次消费品,难以做到“薄利多销”,这是相关企业面临的*障碍。
2007年,为打破单一业务依赖,波司登成立了非羽绒服事业部,将业务拓展至男装、女装、童装等领域,并大力扩充品牌矩阵。
彼时,公司高层喊出,几年内“将非羽绒服比例增加到40%以上”的口号。与此同时,波司登豪掷3.5亿元在寸土寸金的伦敦南莫尔顿街,开了一家六层楼的大型旗舰店。
但这次“豪赌”失败了,波司登就此走入迷途。2014年后,波司登迷途知返,砍掉非主业,聚焦羽绒服,并走向中高端的“华山一条路”。
从业绩来看,高端转型收到了奇效。公司整体毛利率从2017财年的46.4%上涨至2022财年的60.1%,创历史新高。股价自2020年低点到2021年最高点,上涨了4倍多。
但拆解来看,波司登的高端之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
2018-2022财年,波司登销售分销开支上涨了1.5倍,占营收比例从27.6%上升到38.1%,接近4成。
而且,2020财年至2023上半财年,其营收增速分别为22.7%、18.9%、16.3%、14.1%;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22.6%、42.1%、20.1%和15%。
在波司登的矩阵中,波司登主品牌为主攻高端,雪中飞聚焦中高端,冰雪定位大众消费市场。从三者最新的表现来看,波司登主品的收入增长也要低于后两者。而且,波司登主品牌上一财年增速还有16.3%,最新的半年报直接减半。
▲来源:波司登财报
作为服装企业,存货和周转相当于餐饮企业的翻台率,是极为关键的指标,代表着企业资产运转效率。而据财报显示,2018-2023财年中报,波司登存货周转天数由111天增至181天,存货达到34.34亿元的高位。
可以看出,业绩增速、周转效率、高端品牌增长都在下滑,波司登试图通过营销拉动业绩的做法正在逐步失效。
其实,波司登也深知国产服装品牌的突围之道。其创始人也曾指出,产品价格的提升是建立在产品本身设计研发升级、科技功能升级,产品品质升级等基础上的。
但通读其财务报告,波司登对研发费用却是讳莫如深,而且自2007年上市起,这家公司就从未公布过研发费用。这成为其财报中的一大“未解之谜”。
对于专利技术,公司在最新年报中表示,截至2022年3月底,累计获得369项专利。但据天眼查显示,其专利绝大多数为外观专利,其余专利中也未发现关于PCM双向调温技术的申请。
▲波司登羽绒服装有限公司专利分布
来源:天眼查
如果技术研发不扎实,仅靠营销打天下,“为高而高”,以为价格提升了品牌就上了档次,那么这条路就走歪了。
据称,波司登还希望成为中国羽绒服中的“华为”。但从近些年的发展路径来看,好像有些南辕北辙。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市值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130
在华为的车企朋友圈里,已经出现“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分化。
9月1日,华为与赛力斯合作的AITO问界发布了今年8月份的产销数据。数据显示,问界系列8月份的交付量达到了10,045辆,同比增长1277.91%。这也是目前问界系列*实现单月交付量破万成绩。
然而,与赛力斯这位“好学生”相比,华为其他的车企合作伙伴就不太给力了。最早与华为联手造车的极狐,只见声量未见销量。而左手宁德时代、右手华为的长安阿维塔,新车刚上市就传出准车主退订的新闻。再则是长城旗下的沙龙机甲龙,空有一身华为自动驾驶硬件,却不要华为的算法。
就连华为自己,也并不满意一些合作车企的成绩。华为常务董事、消费者BG CEO、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余承东就曾公开表示:“鸿蒙座舱是全球体验*的座舱,没有之一。有一些车厂用了我们的模块,用了我们的鸿蒙系统,但交互的人机界面、UI用了他们自己做的方案,我体验了后很垃圾。”
华为的车企朋友圈,正出现细微的裂缝。
对华为来说,赛力斯堪称难得一遇的“好学生”,*秀的品质是“听话”。
从销售渠道来看,目前只有赛力斯把AITO问界品牌的合作车型全部交由华为的门店来进行销售。用户在华为门店试驾、下单后,赛力斯完成交付、售后等等的工作。
而其他几家车企,则把销售环节死死的拿在自己手里。比如北汽极狐、长安阿维塔、长城沙龙机甲龙,目前都采用自建的直营渠道来销售与华为合作的车型。
但谁能料到,华为的终端销售能力,对传统汽车销售的降维打击会如此强劲而奏效。
一方面,华为在各大城市的中心地段有经销商基础,快速铺开了新车销售的渠道。让更多的用户能够接触到其产品,是促成下单的重中之重。
截至今年8月,AITO问界用户中心和体验中心数量已经达到700余家。预计到2022年底,体验中心及用户中心门店数拓展至1200家以上。而作为参考,问界最直接的对手理想汽车,截至8月31日,在全国已仅有265家零售中心,覆盖118个城市。显然,终端门店的数量,成为了华为卖车的*优势之一。
究其根本,传统的4S店、经销商网点都设立在郊区,而消费者往往是带着明确的购买目的前往门店。但新能源汽车属于新兴类产品,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连产品都没有接触过,更别说掏钱下单了。以特斯拉为首的新能源汽车品牌,冲进商场、购物中心开店,核心逻辑就是拉近与用户的距离。
这也是为什么,从今年3月开始交付AITO问界M5算起,华为和赛力斯只用了87天的时间,就完成了单月交付量破万的成绩。并且,在8月的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排名中,问界超越了小鹏和理想,仅次于蔚来。
与借华为渠道能力实现快速起量的问界相比,极狐虽然占到了先发优势,但迟迟未能转化为销量表现。数据显示,极狐汽车4月交付1140台;5月份交付1458台;6月份交付2079台,环比增长43%;上半年累计交付6723台。
于是,在今年6月的开始,极狐阿尔法S华为HI版开始入驻华为的线下销售渠道。但此举更多的是起到造势的作用,因为余承东曾就明确表过态,极狐阿尔法S HI版车型的销售渠道主要基于极狐和北汽的营销网络和销售体系,“华为是协助,只提供部分零售店”。
显然,不是每一位合作伙伴,都有资格摆进华为的终端门店。
对于车企而言,也并不是每一家都愿意和华为深度捆绑。
就拿号称“智能座舱天花板”的华为HarmonyOS来说,目前业内分为两种落地形式:一种被称之为“HarmonyOS智能座舱”,另一种被称之为“基于HarmonyOS打造的智能座舱”。
细微的文字差异,实则会呈现出截然相反的效果。
前者是用了HarmonyOS“全家桶”,由华为操刀全套座舱的解决方案,比如问界M5和M7;后者则只是利用了HarmonyOS系统的底层能力,车企自己主导座舱功能的定义,比如长安阿维塔、北汽魔方、吉利的几何G6、M6。
简而言之,“鸿蒙智能座舱”不等于“基于鸿蒙打造的智能座舱”。
产生差异的根本,一方面是因为,车企不愿意把智能座舱的全部定义权利交给华为,但又希望鸿蒙系统能成为一大宣传卖点。另一方面,车企并不希望直接采用标准化的座舱解决方案,所以从会从相对简单的车机交互上做包装。
HarmonyOS的官方微博曾解释过:什么是真正的鸿蒙智能座舱?
据其介绍,真正的鸿蒙座舱,必须配备强大、完整的HarmonyOS全家桶:智能的HarmonyOS基础平台、华为独有的人机交互设计、强大的分布式能力、贴心的智慧能力,以及高清的华为车载智慧屏和高保真HUAWEI SOUND车载音响系统。六大软硬件能力,少一个都不算是真正的鸿蒙智能座舱。
按照这一波标准来看,大多数号称拥有“鸿蒙智能座舱”的车企,更多的只是利用了HarmonyOS基础平台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自己进行人机交互设计以及座舱功能的开发。比如,长安阿维塔、吉利几何等等厂商宣传的座舱能力,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伪鸿蒙智能座舱”。
比如长安、华为、宁德时代三方合作的阿维塔11,售价在34.99万元-40.99万元区间,比特斯拉Model Y(售价31.69万-41.79万)还要贵上一截。定价的自信,来自于华为的技术加持,阿维塔11号称采用了HarmonyOS智能座舱车机操作系统、华为AOS智能驾驶操作系统与VOS智能车控系统,并且试图通过技术堆砌来实现产品价值的全面提升。
但实际结果却是,阿维塔11不仅没有让华为来主导人机交互设计,也没有选择华为的车载智慧屏、HUAWEI SOUND车载音响系统。最终呈现的结果就是,车机的UI设计糟糕、屏幕显示素质差。空有宣传参数、没有亮眼体验。
高昂的售价、不及预期的体验,再加上阿维塔11在上市时公布的用户权益引发争议,最终导致了部分车主退订。
这也怪不得,余承东会在问界M7的交付仪式上,公开吐槽合作伙伴。
对于华为而言,朋友圈也该开始收紧了。
前段时间,华为内部论坛上线的文章《整个公司的经营方针要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利润和现金流》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就提到: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不能铺开一个完整战线,要减少科研预算,加强商业闭环,研发要走模块化的道路,聚焦在几个关键部件作出竞争力,剩余部分可以与别人连接。
从现状来看,华为在汽车行业里确实铺开了足够宽、足够长的战线。比如在与北汽极狐的合作中,华为投入了几百名工程师在极狐镇江工厂,一起合作了几年的时间。在长安阿维塔项目上,华为在重庆驻派了1000余人的智能驾驶团队。更别提华为深度参与造车工作的AITO问界品牌了。
事实上,有的合作车企已经意识到这股寒气了,主动选择“另请外援”。
比如,在华为高阶自动驾驶ADS系统的商业化方面。长城旗下高端品牌沙龙汽车,在其*产品机甲龙上,就用到华为的这套自动驾驶硬件,但把繁琐的算法工作却交给了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
本质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已经不再是待在示范区里跑Demo的阶段了。尤其是高阶自动驾驶能力,是一种递进式的解决问题,遇到了问题,把数据回传回来以后,解决这个问题。进而迭代算法,优化体验。
这就像一个问题被穷举的过程,需要大量的真实数据,以进行场景打磨——更简单的话说,就是自动驾驶的实现,除了技术投入之外,更多的是时间的投入。
与其每一家车企都深度合作软硬件,倒不如只输出华为自研的感知硬件、计算平台等,把量产落地工作交给专注自动驾驶领域的企业,亦或是主机厂的自研团队。
像机甲龙的就搭载了包括4颗华为96线混合固态激光雷达在内的等38个感知硬件,配备华为的双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NPU算力达到了400TOPS,CPU算力为440K DMIPS。而这套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在阿维塔11、哪吒S等车型上,同样也进行了搭载。而比亚迪和奇瑞等国产厂商,也正在研发搭载华为MDC平台的新车。
实际上,合作本身就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车企可以选择华为这位“导师”,而华为也可以选择哪家车企作为“学生”,甚至不排除从众多的学生名单中挤走一些长期不求上进的“差学生”。
毕竟,如果一位用户是因为华为的品牌和技术实力而选择买一款车,那么这款产品所提供的体验*不能是“伪华为技术”。这就像当时华为智选旗下的手机鼎桥和Hinova,即便是销售苦口婆心地说“这就是华为手机”,但还是带不动智选的销量。消费者认的是华为的牌子,退一步来说,也是认可的华为技术所对应的产品体验。
但如果,越来越多的车企打着“华为加持”的旗号,却做不好最基本的用户体验。那么,华为是不是也该考虑一下自己打通智能汽车产业的完整商业闭环。现在从研发到销售都跑通了,最后就剩下贴一个华为的标,亲自下场造车了。
0129
1月17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介绍称,2022年年末全国人口14117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85万人。其中,全年出生人口956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死亡人口1041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3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
这是我国人口自1962年以来,也就是近61年来首次出现人口负增长。
就人口自然增长率首次进入负增长区间,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1月17日上午对时代财经分析,人口总量不会大起大落,人口增长率在零值附近波动,还不能认为“2022年就是人口负增长元年”,或是“人口负增长阶段的开端”。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65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4.9%等数据,原新分析,当65岁以上的人口超过14%,按照联合国的标准,意味着中国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
“人口负增长、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长寿导致低死亡率,低生育率导致少子,老龄化是低死亡率与低生育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原新指出,党的二十大提出来构建积极应对人口生育支持的政策体系,未来通过相关鼓励生育政策,提振生育率,有可能缓解人口负增长、老龄化。
01、负增长趋势已形成,不排除会小幅反弹
人口的自然增长取决于死亡人口与出生人口之差。
2022年死亡人口比出生人口多85万,这导致了2022年人口出现负增长。而在2021年,这一数字为出生人口比死亡人口多48万。
“几十万的量级变化对于一个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是较为微小的波动。不排除在未来三四年,出生人口再反超死亡人口。”原新分析。
在原新看来,若在未来2~3年之内,若是国家鼓励生育的政策能行之有效,短期生育率会反弹,人口还有可能在零增长附近徘徊。
就人口发展整体走势来看,原新指出,按照人口发展的规律,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就意味着人口到了峰值。当前人口处在零增长阶段,换句话说,中国人口的*峰值就在14.1~14.2亿,负增长将会成为常态化的现象。
康义在1月17日新闻发布会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人口负增长的趋势应该是成立的,人口负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的结果,很多国家也都在走这个路。”
“负增长是不断加速的,但开始相对缓慢,后面会越来越快。”具体到人口负增长的走势,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卫1月17日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指出。经陈卫测算,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阶段,2040年代之前,负增长较为缓慢,人口年减少量在350万以下,年增长率大于-0.25%。
原新也指出,在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人口规模依然巨大。遵循人口发展规律,人口负增长的早期阶段依然会沿袭人口规模巨大的惯性。据预测,2035年中国总人口还将超过14亿,2050年则仍在13亿人以上,中国依然是全球两个十亿级以上的人口大国之一。
02、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呈低龄老龄化特征
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人口年龄特点,2022年,从年龄构成看,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875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0%;60岁及以上人口28004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9.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20978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9%。
按照联合国的标准,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14%,中国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不过原新注意到,当前的老龄化具有典型的低龄老龄化特征。“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规模持续缩减,但劳动力资源总量供给依然丰盈。2020年为8.9亿人,2035年8.2亿人,2050年6.5亿人,尽管占比从63.2%降至50%,但总量比届时的发达国家人口总和还多。”
这意味着,尽管总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进入下降通道,但人口规模仍然庞大,劳动人口下降速度也会经历缓慢增长的过程。
康义也表示,“当前我国劳动力总体上还是供大于求的,并不是说人口总量减少,人口红利就没了。我们的劳动力素质还在提高,人均受教育水平已经接近11年了,和我们整个产业相匹配,这就是一个好的劳动力供给状况。”
“仅靠劳动人口数量支撑的人口机会确实在收缩,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人口红利的形态也在发生改变。”陈卫也表示认同,中国高等教育人口快速增长,在过去20年里增加了4倍,2020年达到2.2亿。
陈卫进一步指出,2021年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8%,未来高等教育人口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通过人口流动等调节机制,高质量的劳动力能更高效地与技术和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03、农村老龄化严峻,性别比失衡要警惕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还提供一组数据,从城乡构成看,城镇常住人口920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6万人;乡村常住人口49104万人,减少731万人;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比重(城镇化率)为65.22%,比上年末提高0.50个百分点。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到2030年全国总人口为14.5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0%。按照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2021年《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22》预测,中国城镇化率峰值将出现在75%至80%。
原新指出,这意味着,农村人口会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减少,大概要减少1.5亿以上,城市人口会继续增加七八千万。这体现中国作为人口大国的腾挪优势,人口往经济发展的城镇以及东部沿海地区、南部等经济发达的地区移动,是长期现象。
结合当前人口负增长以及老龄化趋势,原新还注意到,大量劳动力离开农村,可能导致农村出现劳动力短缺,劳动力老化等问题。
原新预见,农村的老龄化过程将要快于城镇,据2020年人口普查数据,农村的老龄化程度已经达到了23.8%,城镇的老龄化程度为18.82%,两者相差了8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农村率先进入了中度老龄化社会,迎来老龄化的峰值。在原新看来,农村是中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难点、重点和堵点。
此外,国家统计局还公布了2022年总人口性别比为104.69(以女性为100),在原新看来,单一年的人口抽样调查得出来的性别比数据,参考意义不大。原新指出,更要关注到长达40年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导致适婚年龄段人口性别偏离的现象。
“1980年代开始,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值是103~107个男孩对应100个女孩。1982年人口普查时就发现出生性别比高于107,随后一路升高到2004年达121.2,此后逐渐降低,2021年公布的出生人口性别比是108.3,依然高于正常值。”原新分析,从1980年到2021年出生了7.9亿人,性别比是114.4,这显然是高于了107的上限值。按此计算,多生出来的男性大概是接近3,400万。
原新称,再加上随着社会发展,有一部分男性或者女性选择不婚,那么男性人口的失婚问题和单身问题叠加,会演变成比较凸显的社会问题。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129
在接受日本媒体IT Media 采访时,英特尔日本负责人分享了公司在未来四年内重新夺回制程*地位的计划。
他表示。随着 Alder 和 Raptor Lake 的 7nm(Intel 7)节点问世,Meteor Lake 的 4nm(i4)晶圆已经量产。Intel 4 工艺将带来20% 的每瓦性能提升,并采用 EUV 光刻技术以获得更好的良率和密度。
他进一步指出。英特尔还准备在 2023 年底推出其 3nm 等效工艺节点。这些晶圆专为服务器级至强芯片设计。第 5 代 Xeon Emerald Rapids-SP 将采用 Intel 3 工艺制造。Emerald Rapids 将在 Sapphire Rapids 一年内作为软更新推出。值得一提的是,这将是最后一个采用 FinFET 晶体管的节点。
你可能想知道英特尔如何在六个月内量产两个节点。但其实按照报道,英特尔的4nm(intel 4)和 3nm(intel 3)工艺由两个独立的团队同时开发。这本质上是Tick Tock 模型的重新启动,允许快速节点采用。
由此可见,在14nm苦苦挣扎几年之后,英特尔将在今年进一步拉近和台积电和三星的差距,其IDM 2.0战略,也使得他们成为了3nm代工的一个重要玩家。
三星台积电先后跨入
和5nm一样,三星和台积电都率先进入了3nm时代。
在2022年六月份,韩国巨头三星宣布,公司已开始了采用环栅 (GAA) 晶体管架构的3纳米 (nm) 工艺节点的初始生产。
三星表示,公司通过一个名为Multi-Bridge-Channel FET (MBCFET™) 的 GAA 技术,突破了 FinFET 的性能限制,通过降低电源电压水平提高功率效率,同时还通过增加驱动电流能力提高性能。
三星在新闻稿中谈到,通过公司专有技术利用了具有更宽通道的纳米片,与使用具有更窄通道的纳米线的 GAA 技术相比,三星的方案可实现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的能效。也正是通过利用 3nm GAA 技术,三星将能够调整纳米片的通道宽度,以优化功耗和性能,以满足各种客户需求。
在三星看来,GAA 的设计灵活性非常有利于设计技术协同优化 (DTCO),这有助于提高功率、性能、面积 (PPA) 优势。而与5nm工艺相比,三星*代3nm工艺相比5nm功耗最高可降低45%,性能提升23%,面积减少16%,而第二代3nm工艺则功耗最高可降低50%,性能提高 30%,面积减少 35%。
自三星的这个3nm面世以来,围绕着这个技术有了很多的纷争,当中包括了客户和良率。但据韩国经济日报在去年11月的报道,这家韩国科技巨头正在与五到六家无晶圆厂客户共同开发先进芯片,最早将于 2024 年大量供应。消息人士称,三星将使用其 3 纳米技术为 Nvidia 制造图形处理单元 (GPU)、为 IBM 制造中央处理器 (CPU)、为高通制造智能手机应用处理器以及为百度制造用于云数据中心的人工智能芯片。
据知情人士在最近所说,现在三星的*代 3 纳米工艺节点的生产良率达到了“*水平”,但没有进一步详细说明。“我们现在正在毫不拖延地开发第二代 3nm 芯片,”知情人士告诉韩国经济日报。
紧随三星,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在2022年年底也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重磅宣布公司的3nm量产。
台积电方面表示,公司的 3nm 技术 (N3) 将是继5nm 技术 (N5) 的又一次全节点跨越,并在推出时提供 PPA 和晶体管技术方面*进的代工技术。与 N5 技术相比,N3 技术将提供高达 70% 的逻辑密度增益、在相同功率下高达 15% 的速度提升以及在相同速度下高达 30% 的功率降低。N3 技术开发进展顺利。N3 技术将为移动和 HPC 应用程序提供完整的平台支持。
据semianalysis报道,N3 系列节点包括 N3B、N3E、N3P、N3X 和 N3S。其中许多是针对特定目的优化的小节点,但有所不同。(详细可以参考文章)
N3B即原来的 N3,与 N3E 无关。与其将其视为 nodelet,不如将其视为一个完全不同的节点。
在 IEDM 2022 上,台积电透露了 N3B 的一些方面。N3B 具有 45nm 的 CGP,与 N5 相比缩小了 0.88 倍。台积电还实施了自对准接触,从而可以更大程度地扩展 CGP。台积电还展示了 0.0199 μm2 的 6 晶体管高密度 SRAM 位单元。这仅缩小了 5%,这对于 SRAM 未来的扩展来说是个坏兆头。(详细内容请参考我们之前的文章)
semianalysis表示,与N5相比,台积电最初表示,N3在同等功率下性能提升约12%,同等性能下功耗降低27%。这将具有 1.2× SRAM 密度和 1.1× 模拟密度。
IEDM 上公开的高密度位单元仅将 SRAM 密度提高了约 5%,与最初声称的 20% 相去甚远。
在 IEDM 期间,台积电透露 N3B 的 CGP 为 45nm,是迄今为止透露的最密集的。这*于Intel 4的50nm CGP、三星4LPP的54nm CGP和TSMC N5的51nm CGP。
虽然逻辑密度的增加无疑是有希望的,但低 SRAM 密度增益意味着 SRAM-heavy 设计可能会经历显着的成本增加。N3B 的良率和金属堆叠性能也很差。
正是由于 N3B 未能达到 TSMC 的性能、功率和产量目标,因此他们开发了 N3E。其目的是修复N3B的缺点。*个重大变化是金属间距略有放松。台积电没有在触点、V1、V2、M0、M1 和 M2 金属层上使用多重图案化 EUV,而是退缩并切换到单一图案化。
至于3nm的用户,台积电魏哲家在日前的法说会上表示,公司3nm于去年第4季量产,高效能运算及智能手机客户需求超越供应能力,2023年将全产能生产。魏哲家说,升级版3纳米制程将于今年第3季量产。
魏哲家表示,3纳米及升级版3纳米今年合计将贡献中个数百分比(约4%至6%)营收,营收贡献将高于5纳米制程量产第1年的贡献,客户产品设计定案数量也将是5纳米的2倍以上。
从上述两大晶圆厂的数据可以看到,3nm似乎很受客户欢迎。相关统计更是指出,到 2025 年,3 nm 工艺节点市场预计将达到 255 亿美元,超过 5 nm 工艺的估计 193 亿美元 。
这也就难怪英特尔会在这个工艺上如此着紧。
英特尔来势汹汹
在基辛格重返英特尔担任CEO以后,他定下了雄心勃勃的IDM 2.0计划。
时任英特尔代工服务总裁 Randhir Thakur(现在已经离职)在去年11月接受日经亚洲采访时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成为世界第二大代工厂,并且 [我们] 期望产生*的代工利润率”。
如上所说,3nm毫无疑问将成为英特尔的一个关键节点。
按照英特尔所说,Intel 3 将共享Intel 4 的一些特性,但足够新来描述这个新的完整节点,特别是新的高性能库。其每瓦性能比Intel 4 提高 18%。
因为英特尔把intel 4当作intel 3的基础,外媒semiwiki也将其与台积电3nm比较,我们在这里介绍一下已经有更多消息披露的intel 4的工艺细节,以给大家对intel 3的期望提供更多参考。
据介绍,Intel 4 是相对于 Intel 7 的全节点缩减,在相同的功率范围内估计性能提高了 20%,或者在相同的时钟下功率降低了 40%。这是英特尔自重新启动其作为其他芯片设计商的客户代工厂以来宣布的*个全节点缩减,但该公司并不期望其新客户部署intel 4,尽管它强调他们将能够如果他们愿意,可以使用它。相反,英特尔认为,当该工艺可用时,其未来的前沿代工客户将主要瞄准intel 3,其原因之一是英特尔 4 针对高性能芯片进行了优化。
英特尔将在 Intel 4 工艺中将 EUV 引入制造,然后在 Intel 3 中深化该技术的使用。据英特尔称,在没有 EUV 的情况下,从Intel 7 到Intel 4,每个 CPU 需要使用的掩模数量将增加 30%。相反,Intel 4 所需的掩膜数量下降了 20%。总流程步骤减少了 5%。
与台积电一样,英特尔最初对 EUV 的采用将受到限制。据报道,该公司正在使用 EUV 进行接触,但仅限于某些金属层和通孔。台积电和三星都将 EUV 用于触点、通孔和金属层。预计英特尔将通过Intel 3 扩大其对 EUV 的采用,因此这种差距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缩小。
按照semiwiki在之前的报道中所说,英特尔所披露的Intel 4 的高性能单元密度约为Intel 7 的 2 倍。与Intel 4 相比,Intel 3 应该具有“更密集”的库。如果假设Intel 3 的间距相同但轨道高度更小,那么与Intel 10/7相比,得到的高性能单元密度约为 1.07 倍,高密度单元的密度约为 1.4 倍。
在Intel 3之后,英特尔的Intel 20A(2nm)将迎来Angstrom时代,利用GAA(RibbonFET)晶体管和PowerVia技术提高功率保持能力。英特尔的竞争对手台积电将在 2025 年采用其2nm 节点的 GAA,在芯片制造商遇到小型化极限时让前者*一步。
与 4nm 和 3nm 一样,不同的团队也将设计20A 和 18A 节点,以实现更快的部署。20A 将为 Arrow Lake 供电,而 18A 将(可能)用于 Lunar Lake 的制造,这是英特尔客户端 CPU 架构的*次重大改组。如果英特尔的路线图成功,届时它将从其中国台湾竞争对手手中夺回工艺领导地位。
能如愿以偿吗?
虽然英特尔信心满满,且他们在工艺制程方面也是进步显著。但semiwiki重申:“我们相信英特尔能够在代工厂苦苦挣扎的时候显著加快他们的工艺开发。虽然我们不期望英特尔在研究的时间段内重新获得密度*优势,但我们相信他们可以重新夺回性能*优势。”
而在笔者看来,在先进制程代工成本越来越昂贵的当下,英特尔的入局,会给客户提供更多的筹码?尤其是在技术演进缓慢的当下,芯片巨头必将迎来他们的翻盘契机。这在他们下注RISC-V,拥抱Chiplet,以及发力先进封装之后,让人更有信心。
总之,先进芯片代工,不再是两个厂商的战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半导体行业观察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0128
这年头,连看个文章都得留点心眼了。
因为你看到的那些文字,可能还真不是人写的。
这事就在国外一家比较有名的新闻网站CNET上真真儿地上演了。
去年10月27日,一位叫做“CNET Money”的编辑入驻了CNET的金融栏目。
然后在11月11日那天,这位编辑一口气发布了15篇文章:
虽然一天发布这么多文章,在数量上确实有些蹊跷,但那时还没有人关注到他是不是个人的问题。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几个月,CNET Money便陆陆续续在网站上发布了共计70余篇文章。
直到这两天,一位叫做Gael Bretton的小哥发现了端倪,然后发了条Twitter说:CNET发布的文章看起来像是AI写的。
而事实也如小哥所猜,因为若是点开文章作者查看详情,明晃晃地会显示:这篇文章是由AI引擎来创作的。再由我们的工作人员审阅、核实和编辑。
好家伙,这可真是把人机结合玩得明明白白了。
甚至有网友惊叹道“记者行业本来就够惨淡了……”。
AI写出来的文章是什么水平?
我们不妨随机点开一篇文章来看看——《什么是高收益存储账户?》。
文章先是对高收益储蓄账户做大致的介绍:高收益储蓄账户和标准储蓄账户类似,但利率会更高一些。它们对于维持应急基金或实现短期储蓄目标非常有用。
然后AI便开门见山地讲述了文章要写的重点——“如果你最近在考虑高收益储蓄账户,那么了解它如何运作等详情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接下来AI行文所采用的手法,就是我们非常熟知的“总-分-总”模式了。
可以说是围绕着“高收益储蓄账户”这个概念,把重点内容是展开到位了。
不仅如此,在文章的最后,AI还给出了一个“温馨提示”:高收益储蓄风险较低,可以安心投资。
但其实对于CNET这种较大媒体而言,70余篇文章是微不足道的。
于是乎,有人便猜测这是CNET低调地在做测试,因为到目前为止官方也没有对此做更多的说明解释。
不过有意思的一点是,谷歌搜索此前有公开说过要打击AI生成的内容。
但若是把CNET Money的作者简介丢进去,依旧是可以搜到对应的文章……
AI写新闻并不是新鲜事了
有一说一,AI写新闻这种事情并不是*次发生了。
有些AI写新闻的手法比较低劣,是以人类已经写好的文章做模板,然后用同义词去替换原稿的内容,可以说是类似于“洗稿”了。
不过除去这些,还是有一些高端玩家在的,例如美联社就是其中一位。
它已经用AI写了成千上万篇收益报告,甚至曾经还自豪地宣称:我们是最早利用人工智能的新闻机构之一。
不过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美联社自动生成的文章似乎是以固定的套路去填补内容。
但CNET的AI所写的文章在措辞、结构等方面会显得更为复杂,因此,有人便猜测它所使用的AI是像OpenAI家的GPT-3。
……
那么你对于AI写新闻这件事有什么看法呢?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量子位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