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会员

华宇注册开户_资本看上国产润滑油新材料,亚培烯完成1.5亿A轮投资

0726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14日消息,亚培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近日宣布已完成1.5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龙盛集团华峰集团等公司共同投资。亚培烯科技是一家专注于茂金属聚烯烃产品、全合成液体新材料工艺研发及产业化的高新技术企业。本轮融资,亚培烯将用于年产1万吨聚α-烯烃(mPAO)基础油原料工厂的建设,加速IPO布局。

中国智造“硬科技”实力不凡

亚培烯科技的核心技术是茂金属催化剂的开发及生产、溶液法工艺开发和聚烯烃产品技术开发及产业化,核心产品是全合成液体新材料聚α-烯烃(mPAO)。mPAO是新一代全合成润滑油的新材料,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风力发电、高铁、航母、核动力潜艇、重载车、重型装甲坦克以及采矿、远洋船舶、钢铁、水泥行业等重要工业、军事装备上,也是食品制造及制药领域的原料之一。目前,高端mPAO产品严重依赖进口,亚培烯能实现高性能mPAO技术及产品国产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彻底解决了关键原料被国外“卡脖子”现象,保障了基础油原料的及时供应,亚培烯当之无愧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让中国技术引领世界,不受制于海外进口”是亚培烯创始人魏东初博士的创业初衷。魏博士在美国学习和工作近三十年,获得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有机化学的博士,拥有厚实的科研背景和创新、国际化的思维,他的核心团队皆拥有丰富的新产品从实验室开发到中试和商业化生产的经验,尤其是在茂金属聚烯烃产品的开发和应用方面的商业化经验。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和创新,亚培烯已经获得中国和美国发明专利授权16项,中国和PCT发明专利实审14项,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产权。

亚培烯早已成为中石化和中石油商用茂金属催化剂的专业供应商,并于2020年5月完成百吨级mPAO微通量催化聚合中试验证。亚培烯是世界上极少数能够在2cst—100000cst范围内生产出任一黏度等级mPAO产品的公司,还开发出了乙烯齐聚制备高级线性α-烯烃(简称LAO)技术等生产技术,弥补了中国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短板,并研发出全球范围内紧缺的超高粘度mPAO,获得业界的关注。

图2:亚培烯的中试生产线

如虎添翼,未来可期

硬科技及创新材料领域一直是资本关注的热点,此次投资亚培烯的几家资本方是化工行业的优秀企业,其中浙江龙盛是世界染料化学品的龙头企业;中欣氟材是一家主要从事氟精细化学品的高新技术企业;华峰集团是一家旗下拥有3家上市公司的化工新材料中国500强企业。 此次强强联手投资亚培烯,齐力为这家具有潜力的高科技企业注入强劲新动力,也助推了“中国智造”的创新材料驰骋世界舞台。

魏博士表示:此轮融资更好地支持了亚培烯在技术研发及生产领域的持续投入,将会用于1万吨规模mPAO示范装置,工厂在上虞化工园区,目前已完成设计,项目正在审批过程中,并计划在2022年底完成mPAO基础油原料工厂的建设。 今年将集中力量在上虞做好万吨级示范装置的开车运行,同时推进乙烯为原料的LAO产业化项目,争取能在2023年度完成2万吨乙烯齐聚项目落地,并计划在2025年通过科创板IPO募集资金,建设10万吨/年的生产项目,预计到2027-2030年,完成20万吨/年的生产线落地生产,届时总销售额将达100亿左右,增长迅速!

亚培烯的产品的市场应用前景非常广阔,高品质合成油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内核”。比如,mPAO 是航空润滑油领域的重要原料,几乎所有飞机的发动机都需要使用高档的全合成润滑油和润滑脂。中国航空运输业市场规模可达千亿级,对于mPAO来说就是一片开阔蓝天!mPAO也是汽车和军事装备领域不可或缺的关键原料,全球的刚性需求巨大。

据悉,国外mPAO(聚α-烯烃)的工业化生产及开发应用也只有十来年,属于紧缺产品,而中国市场的mPAO大部分依赖进口,亚培烯的产品开发贯穿了从研发到生产到交货的全过程,品类宽泛、品质优异,生产成本和售价极具竞争力。

mPAO作为高性能环保节能润滑油的关键新材料,相比原先的矿物油和PAO性能更卓越,可使用在高度严苛的应用环境,起到润滑保护作用的同时,更节能环保,符合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环保政策,也满足了国际市场对于低排放、低污染、高品质工业化发展的要求。

亚培烯可以针对不同的国情、不同的环境和要求来研发、定制适用的合成基础油mPAO,满足不同市场的需要,许多海外的买家已经向亚培烯发起订单及合作需求。未来,亚培烯还将不断升级技术平台,创新研发出更多品类的高端全合成基础油,可完全替代进口,让全世界都能用上“中国油”。

华宇注册_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公司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0724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近日,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圳速源控股长沙麓谷投资民航股权投资基金蒲公英私募基金国融大量私募基金共同完成。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芯片研发、人才建设、市场推广、产业布局等体系完善。

长沙盈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位于湖南省长沙市长沙高新技术开发区,致力打造全球领先的物联网芯片和识别溯源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7/496598.shtml

华宇注册_互联网大厂为何都爱「送外卖」

0722

巨头再次齐聚外卖赛道。

近日,网友刷抖音时发现,在部分餐饮店铺主页,出现了“团购配送”的新功能,点击进入并填写地址后,可以直接下单配送。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平台尝试为部分需求迫切的商家开放团购商品的配送服务,目前该项目还在探索阶段。

除了抖音,京东也透露出消息,正在研究进军外卖的可能性。据媒体报道,京东将以京东到家App为服务载体,在郑州等市试点餐饮外卖业务,由子公司达达负责配送。

在各大领域的流量增长渐趋放缓的背景下,互联网巨头相互进攻对方的腹地早已见怪不怪,然而外卖行业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对成熟,格局稳定,为什么如今突然都瞄准了外卖呢?实际上,从阿里、百度到滴滴、顺丰、字节跳动、京东等等,细数BAT、 TMDJ,除了腾讯没有亲自下场,头部互联网公司不是曾经做外卖,就是正在做外卖,又或是在计划做外卖的路上。

互联网大厂,都爱搞外卖

艾媒咨询前段时间发布了一份《2022年中国餐饮行业发展现状及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餐饮消费者每周外卖消费频次主要集中在5-8次和9-12次,占比分别为37.2%和25.1%。

衣食住行,餐饮消费频次*高,而移动互联网经济中,能达到如此高频次的赛道,恐怕也只有外卖。而更为关键的是,外卖是本地生活服务的核心入口,互联网大厂要想深挖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以高频的外卖带动其他低频的零售,可以说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法。而且从实际操作来看,进入这个赛道的门槛也并不算高。

因此,外卖行业其实一直不乏入局者,纵观整个移动互联网发展史,外卖堪称从未停歇的风口。

2015年10月,耗时5年有余、参战者超过5000家团购平台的“千团大战”告一段落,美团合并大众点评后,和被阿里收购的饿了么成为了*后的赢家,至于更早参战的百度外卖,终究没能逃离被收购的下场,收编于饿了么。当时,曾有人评价道,美团在这个市场再无对手,可六、七年来,大厂对外卖掀起的挑战层出不穷。

按照时间线来看,2018年4月,滴滴外卖正式于无锡*上线,当天宣布达成33.4万单,与此同时,美团也在做打车业务,双方拉开战事;

随后是顺丰,2020年5月,顺丰同城悄悄上线“丰食”平台,外界普遍解读这是顺丰准备破圈做外卖的试探;

字节跳动也早对外卖跃跃欲试,去年被曝将建立“心动外卖”团队,如今“团购配送”的新功能,可以算是抖音正式进军外卖的信号;而京东去年10月推出了“小时购”,今年成立了同城餐饮业务部,很快要试点餐饮外卖业务。

除了互联网巨头,我们也可以发现,跨行业以及中小玩家也正在涌入外卖赛道。7月18日,北京市面向全市消费者发放餐饮消费券,名单中的使用渠道除了美团和饿了么,还有建行生活和麦尖外卖。银行开始布局本地生活的消费,已不是新鲜事。而麦尖外卖则是由资深餐饮人,嘉禾一品的创始人刘京京开办的外卖平台。

网约车巨头、快递公司、短视频平台、电商平台…不同属性的巨头送外卖,模式、战略、配送、目标用户等等都有所不同。

如模式上,滴滴以滴滴出行APP为入口,在APP上增加了“外卖”功能,它并没有学习Uber收购外卖平台、把外卖业务独立来做,而是自行招募送餐队伍,试图以高昂的补贴打入美团外卖的核心城市;抖音则是通过组建团购业务,借助团购拓展送餐服务,它想要依赖短视频巨大的流量,培养用户边看视频、边下单的习惯。

至于顺丰和京东,顺丰的外卖业务已在顺丰内部推行,而京东则明确表示在研究阶段。

比较这几个进军外卖的巨头,可以发现他们做外卖的优劣其实都较为明显,滴滴和抖音拥有庞大的流量,可缺乏外卖*需要的配送队伍,京东和顺丰虽然具备足够的配送能力,但两者的消费场景都离外卖较远。而且一个共同点是,他们目前所拥有的餐饮商家资源很难和美团、饿了么相提并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团和饿了么就会安枕无忧,以外卖为核心的本地生活服务市场,竞争只会越发激烈。

充分竞争,谁笑到*后?

大厂送外卖,虽然各有优势,可面临的困难不少。电商平台,或是短视频平台,无论是购物还是刷短视频,依然在摸索如何打通与餐饮场景的链接。否则可能造成平台空有流量,却无法转化为外卖用户。

这点阿里和百度实际上已经证实过了。

阿里早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前就孵化了口碑网,口碑网*初接入来自淘宝的流量,可仍未敌过后来冒出的大众点评和美团。O2O大战时,口碑网被重启,但大众点评和美团强强联合后,口碑网的存在感更弱了,阿里不得不出手收购饿了么,才获得一个入局本地生活服务的关键棋子。百度也是如此,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不过,也正是当年这种激烈的、白热化的竞争局势,快速推进外卖行业的产品和服务走向成熟,而如今抖音、京东来势汹汹,再次将外卖引入高度竞争的状态中,这对整个行业来讲可以说是一次值得期待的“好戏”。

这里的“好戏”不仅是指可能发生的外卖格局的变化,更重要是的是这出“好戏”将通过外卖行业的充分竞争,给商家和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从而赋予他们更大的主动权,这有助于行业重新梳理平台、商家和消费者的关系,使之更趋于平衡。

其中商家受益*为直接和明显。抖音、京东开辟外卖入口,多元化的平台,不仅让商家有了更多的选择,也带来了新的营销玩法。近几年来,各类网红打卡地的出现,逐渐培养了消费者打卡的习惯,商家需要迎合年轻人的喜好,重视起内容营销。而在商家*关注的费率上,也出现更好的变化,美团从去年率先开启费率透明化改革,外卖行业繁杂的佣金问题*得到改善。费率改革后,美团外卖平台佣金为4-8%,而配送费根据距离和各种因素另算。改革带来的好处是,商家对成本信息有更清晰的认知,可以更自主的选择符合自身需求的配送方式。越来越多的餐饮商户也因此加速了线上化和数字化进程。抖音对商户的培育从早期进入了中期,京东同样加紧了招揽各类商家的步伐。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抖音生活服务板块合作门店超过70万家,覆盖全国370个城市,而美团的活跃商家高达900万。

商家自救、巨头出手,外卖持续为餐饮“续命”

进入2022年,我国的餐饮行业可以说举步维艰,巨头关店、小店倒闭,大部分的商家经历着一轮又一轮的打击后疲态尽显。

阿里、京东、字节跳动等大厂,包括美团,在外卖及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上频频布局,为这一赛道注入了活力,而对于越来越把外卖业务当成重点布局的餐饮行业来讲,更多巨头的进入,必将有利于商家的生存和餐饮的复苏。

在疫情影响下,线下生意有一定波动,而借助线上渠道,拉动当地的消费,成为更多城市的选择。像此次北京联合美团发放消费券,7月18日上午10点,北京餐饮消费券系列活动正式启动,美团外卖相关数据显示,外卖消费券上线一小时以来,茶饮、冷面等“夏日供给”订单量同比上周一增长超30%。

在餐饮行业整体低迷的大环境下,商家需要自救,而互联网大厂跨界外卖,不同主体的不同探索,势必也会加速中国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进程。

当平台们开始互卷,不仅体现了对未来餐饮业得看好,于餐饮商户而言,无疑也是一个更为积极的复苏信号。

华宇开户_外包人,假装在大厂

0720

这个冬天,互联网大厂频频被传出裁员。即便如此,很多年轻人依然对大厂充满了向往。某电商平台甚至还一度出现专门仿制大厂工牌的网店。

互联网大厂往往成为优越薪资、福利、社会地位的代名词。对于很多大学毕业生来说,都有安逸、光鲜、高收入的大厂梦,只是并非人人都能实现。

至少在学历这道坎上,大部分人都被拒之门外。网络上常常会看到“互联网大厂员工人均985\211”等言论,内卷之下,互联网依旧是大学学历与个人能力比拼的延续。

站在求职者的角度,一份平台更高、前景可观、薪资满意、保障健全的工作无疑更具吸引力,这些因素驱使年轻人争相走进大厂。

近几年,一种通过曲线救国的方式进入大厂的现象变得越来越普遍,很多普通院校的学生纷纷借此圆梦大厂,即通过“外包岗位”的方式入厂。

一位行业分析人士告诉光子星球,从2017年以来,国内互联网大厂部分岗位外包开始变得普遍。学历上不占优势的求职者将此视为“进入“大厂的跳板,那这真的能为他们撬动大厂的门吗?

不是每一个字节工牌背后都是实打实的字节人。同样在大厂的外包模式下,不是每个在大厂上班的人都是大厂人。

工牌背后那一颗颗跳动的心,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外包难圆大厂梦

姜莹在阿里做运营已经一年多。

2020年夏天,她从一家小的科技公司裸辞,因为加班频繁、工资低、一个人顶几项工作……从2019年毕业便入职这家公司,一年时间过去,她受够了这种状态。她把这些不好的体验都归结于公司太小。

从很多人那里耳闻,大公司都是各司其职,所有工作都会很有条理,并且待遇好。“我不过是普通二本毕业,工作经验也很缺乏,想进大公司挺难。”姜妍当时的顾虑,也是大多数普通学生的心理写照。

辞掉上一份工作后,姜莹加入了找工作的大潮,招聘软件上铺天盖地的工作信息,基本上与她第一份工作的情况差不多。直到几个字的出现,方才吸引住了她的眼球:阿里、大专及以上。

点开职位详情,确实是阿里的内容运营岗。一开始觉得不可信,因为这不是她开始以为的大厂的要求和待遇,不过跟HR聊过之后,她被说服了。

与她在招聘软件上沟通的公司叫中软国际有限公司,原来这是一家外包公司,并非阿里本尊。

HR给她的解释是所有的工作内容都是跟着阿里走,包括上班地点、工作内容、后期晋升、同事、领导等均与内部员工无异,但是由于阿里内部对于正编的名额没有那么多,所以中软只是帮阿里承担一部分人力。员工除了劳动合同不是跟阿里直接签,其他并没有什么不一样,而且后期表现好还可以转为内部员工。

一番劝说之下,姜莹心动了。投简历、面试、随后便与这个所谓的外包公司签下一纸合同,顺利入职“大厂”,她当时把这个机会视为进入大厂的跳板。

在与光子星球交流时,姜莹已经以外包的身份在阿里工作了一年,她的态度已和一年前完全不同。

她告诫说“如果内心敏感或者没有强大心理承受能力的人,最好不要去外包”,理由是:因为在你工作的过程中,各种大大小小的细节都好像在提醒你,你跟大家不一样。

“内部员工上下班不用打卡,我们每天都得打”“别人有下午茶、水果和零食,外包没有”“别人团建不会带你”“内部员工开会也不让外包参与”“别人加班有加班费,外包是无偿加班,而且外包员工的五险一金均是以最低标准购买”。

每天与内部员工在同一个地方工作,最终的待遇却天差地别。为了接受这些不同,这个年轻女子努力让自己不那么敏感。

“我花了一年的时间也没能找到归属感。”姜莹说,她所在的部门并没有转正名额,这或许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部分有转正名额的岗位,主要集中在技术部门,前提是你技术过硬,具有不可替代性。

她用亲身经历证实了当初外包公司面试官的承诺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距。如果要说小公司与外包有什么不一样,小公司可能是工作多身体累,而外包则更多的是心累,他已经萌生了离职的想法。

光子星球向多位有过大厂外包工作经历的人了解到,他们来自不同的“大厂”,包括人们熟知的腾讯、阿里、百度、字节、美团、滴滴等,工作经历都大同小异,离开是他们普遍的归宿。有坚持不下去自愿离职的,也有大厂项目结束或合作破裂被迫离职的,还有正在考虑离职的。

而真正借此获得大厂身份的寥寥无几。

若要对去外包工作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很多人表示“作为过渡可以,但并不适合作为长期的职业规划”。

成本与风险的缩减密码

外包一般分为人力外包和项目外包,对于头部互联网企业来说,人力外包占据大头。

现在国内几个头部的外包公司,像中软国际、软通动力、文思海辉、人瑞人才等,他们中的很多公司甚至成立时间比很多互联网大厂成立的时间还早,部分企业还上市了。

企业从高速成长过渡到成熟阶段,横向扩张会进一步分化出核心与非核心业务。核心业务需要“正规军”亲自把关,非核心业务大可以通过外包实现,这种经营思路逐渐被许多企业采纳。

一位互联网行业从业人员向光子星球表示,外包首先就是节约用人成本。众多大型互联网公司扩张太快,摊子铺的太大,若全部员工均为正职,就员工薪资这一块将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一旦回款出现问题,容易陷入现金流危机。

以快递行业为例,京东的快递小哥被认为是快递行业待遇最好,而且大多为正式编制。京东物流员工约26万,其中一线员工达24万,2020年京东物流的成本支出中,占比最高的便是员工福利开支占比达39%,规模为261亿元。

照此对比,也能说明为什么美团的1000万外卖小哥均采用外包,每人只是购买3元的商业险,而没有五险一金。对于这些员工数量巨大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人工成本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一项成本开支。

互联网大厂外包业务主要集中在通用、非关键、稳定性欠缺、劳动密集型岗位。例如字节跳动的内容审核岗、美团的外卖小哥、拼多多的客服、腾讯游戏部分岗位、阿里菜鸟网络的部分岗位等,这些都是各大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又并不要求过高技术能力的员工。

一位字节跳动HR告诉光子星球,不止是字节跳动,包括腾讯、阿里、华为、美团、滴滴等这些头部互联网大厂都会有明确规定,即要求部分一线岗位采用人力外包的形式为公司分担一部分人力成本。

一位曾在字节跳动做审核的外包员工告诉光子星球,审核岗位非常枯燥,轮班制导致每天工作状态跟流水线工人没什么差别,“这个工作基本没有什么成长性可言”。

上述人士表示,当时考虑做一个过渡,干了将近三个月的抖音内容审核便匆匆离职。据她观察,这个岗位流动性非常大,经常有新人来,经常也有人离开,就这样一批又一批的循环。

“大厂们”对于这类流动性大,而且人员需求多的岗位,一般都会选择外包,无非就是为了压缩成本,规避风险。

不对等合作

有过大厂外包经历的求职者,对大厂外包的评价基本都是一边倒,很多人甚至觉得就算去一个业务独立的小公司也不要去外包。

大厂的人力外包之所以产生如此大的争议,主要原因在于外包公司根本没有独立的核心业务,也没有针对员工的晋升培养梯度,受聘员工在大厂的处境更像一个替补队员。

哪个公司需要某个岗位的人,就帮他们寻找这方面的员工,所谓“我命由厂不由我”,外包公司与员工均是如此。某一天大厂不需要你了,除了离开与接受转岗再无其他选择。

外包公司在大厂面前话语权不高,是造成外包人员毫无安全感的因素之一。合作关系不对等最终被转嫁到员工身上。

光子星球以求职者的身份参加了某头部互联网大厂的一个外包岗位招聘,流程大体上主要包括以下几步:首先在招聘软件上与外包公司HR取得联系,投递简历。投递成功后HR会让你把简历递给相关业务线的人(大厂内部业务负责人)进行评估,如果通过则方才有资格进入第一轮面试。

第一轮面试通常是业务负责人面试,面试主要考察业务能力。通过第一轮后,进入第二轮,就是外包公司的人事来给你谈薪资定级、劳动合同签署等相关的问题。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大厂内部业务线负责人面试通过,也就意味着你整个面试基本就成功了。

在整个招聘的过程中,外包公司扮演的角色并不重要。从第一步筛选简历,到第一轮最主要的业务面试,决定权都掌握在大厂手里。即甲方觉得这位求职者满足要求,外包公司就可以签。

项目外包时乙方公司还可以以技术、产品等作为议价的筹码,人力外包这种轻资产运营进一步压缩了外包公司的重要性。

所以,在以互联网大厂的需求为导向的整个外包形式上,互联网大厂、外包公司、外包员工构成了一个三角关系,三方参与者实则存在社会话语权逐渐递减的趋势。

合作关系不对等还导致分利不均,由于外包公司通常缺乏议价能力,靠差价盈利,注定只能压缩员工的薪资及福利待遇。

大厂把部分业务外包并没有什么不妥,但很多外包公司的招聘乱象却有待商榷。外包员工之所以产生落差感,与HR当初的美好许诺密切相关。

大部分外包商都会打着如下旗号:“后期可转正、可晋升”“待遇与内部员工一样”“甚至还有人打着招内部员工的名号来招外部员工”……诸多极具煽动性和诱惑性的不实许诺,诱导越来越多的求职者走上外包之路,其中刚毕业不久、社会阅历缺乏的普通学生占据了主导。

此次光子星球面试该大厂外包岗位时,同样遇到这样的情况。开始HR说优秀者可直接入正编或后期晋升为正编,随后当被问及该大厂这块业务只是某些地区外包还是全国都外包时,HR却表示目前该岗位在全国都是外包,从他的表述中目前似乎并没有外包转正的先例。

显然,HR的言辞前后矛盾。所谓转正不过是为求职者画饼,而“转正”往往也是决定很多年轻人委身外包的关键因素。

诸多有外包工作经历的人也表示,其实他们也知道自己与内部员工在学历以及综合能力上的差距,因此薪资待遇上比不了内部员工这很正常。他们最不满意的一点是,外包企业带着某种欺骗的方式诱导他们入职。

就这样,一批一批的外包员工从大厂逃离,新的外包员工再一批一批的进来,循环往复。外包承载不了员工的理想,外包岗也不需要有理想的员工。

华宇平台登陆_晟视科技获近亿元Pre-A轮融资,打破ECMO核心关键技术长期垄断

0720

投资界(ID:pedaily2012)1月5日消息,杭州晟视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晟视科技”)已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元生创投领投,邦明资本、浙大创新院(浙江大学科技成果投资转化主平台)跟投。本次融资款项将主要用于公司心血管领域诊疗软件的注册以及机械循环辅助装置的研发与临床注册。长海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晟视科技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通过全球领先的血流动力学检测、计算仿真、体外模拟实验平台与技术,为医生及患者提供无创、精准的心血管领域辅助诊疗产品和急重症机械循环辅助系统。晟视科技CTO魏润杰是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博士,从事流体力学研究20年。核心团队成员中的吴鹏是清华大学硕士,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现任职于苏州大学人工器官研究所。COO黄似泰毕业于日本常叶学院滨松大学,主修国际经济。

晟视科技目前主要涉足的是心血管领域,目前有多个在研产品和储备产品,包括冠脉狭窄情况判断软件以及机械循环辅助产品等,并在在冠脉、大血管和结构性心脏等临床应用领域储备了系列无创精准诊疗产品。

此外,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ECMO装置需求进一步得到临床的重视。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全国三甲医院重症医学科均须配备ECMO,我国对于ECMO的需求年增长迅速。但ECMO核心关键技术长期被国外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这也意味着我国在机械循环辅助高端医疗器械的使用方面面临的困局。

为此,晟视科技依托公司血流动力学数值仿真和实验模拟测试技术,独立设计研发出数款中、短期机械循环辅助产品,能有效解决该类产品常见的溶血、凝血、长期稳定性差等核心难点技术问题。据介绍,其产品核心部件均为全球首创,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华宇平台登陆_互联网年终总结内卷:全员培训PPT,述职到半夜,领导睡着了

0719

这是新年开工的第一天,2021年的日历已经摘下,2022年的新日历正在徐徐打开。互联网打工人又开始憧憬新的一年。

在憧憬与规划之前,打工人需要主动或者被动地交上一份年终总结,一份PPT、一版word是对自己过去一年的业绩和发展最直观和系统的复盘与呈现。

最为关键的是,年终总结跟年度绩效和年终奖金,以及公司的股份、期权奖励等密切相关。

但互联网行业这两年的特殊性在于,无法维系的高速增长神话,以及面临日益强化的监管,让互联网公司不再是“流着奶与蜜的应许之地”,裁员的阴影笼罩在每一位互联网打工人的身上。

Tech星球接触的多位互联网大厂人士都总结道,今年明显感觉到总结更难写了。他们必须绞尽脑汁证明,自己过去一年对公司有足够多的价值,以应对随时可能到来的危机。

于是,一场年终总结大赛在互联网打工人中间上演了。

01 基层员工疯狂内卷

“真是人才呀”,坐在会议室里的张放在心里嘀咕。他是国内某一线大厂云计算业务的销售,按照惯例,偏销售向的业务年终总结非常直观——拜访了多少客户、销售量是多少、销售额是多少,几个简简单单的数据,就可以把过去一年的成绩说得明明白白。

但是,总有人希望在总结时突出表现。内容无法创新,打工人只能在形式上下功夫。张放的同事将自己过去一年的成绩做成了一个5分钟的短视频,短视频中,他将自己加班到深夜在公司打卡的朋友圈截图、暴雨天访问客户的照片通通放了上去。

暂且不说最终成绩如何,但这让其他以PPT方式来呈现年终总结的同事们多少感到一些尴尬。

一位出行平台的员工告诉Tech星球,年终总结的“内卷”就是大家都在为自己做的事情找收益,没有收益也要编出来。他曾亲眼目睹过,有同事为了让内容显得丰富,将价值观写成了一篇小作文。

不过,这并不会对领导的最终评价带来决定性影响,因为领导要的是收益。“最好是有数据表明,不然他就认为你只有苦劳没有功劳。”上述出行平台的员工补充道。

业绩好的员工完全不用担心将数据原原本本得呈现,对他们而言,年终总结只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汇报罢了。但是业绩不好的员工就很苦恼了,他们必须绞尽脑汁做一张漂亮的图表。如果是关于增长的,最好斜率要大,操作方式是改变坐标轴,不是从0开始,而是从上一年的情况开始。

林梦就职于某超级短视频平台的电商业务线。这是该短视频平台目前为数不多的增长点之一。但是业务做得好,不见得所有团队都做得好。这就跟公司上市成功,基层员工并不会暴富一个逻辑。

她亲眼目睹了,在人数比别人多,但GMV比别人少的情况下,其他团队是如何写年终汇报的。“你可以理解为,结果不行,过程来凑。他们不会创造名词,但是会把一个指标分好几个层级来表征,也不懂有什么意义。为了显示自己这一年所有成绩,对方疯狂堆图,很多图都是到处搜来的截图,一看就不是一个整体。”林梦介绍说。

这种临阵磨枪的汇报最终闹了一个大笑话。“当面汇报的时候,领导就质疑其表达能力不行,因为她根本说不清楚。”

当然,在所有年终汇报中,最招人烦的就是抢其他人的功劳。“一件事情要是有成绩,所有人都会说自己对这个事情做出了巨大贡献。”一位大厂员工吐槽道,“很多人都说自己年终汇报是一页,但到最后你会发现很多人都是上万字。”

02 中层领导也发愁,给整个小组培训做PPT

但是内卷的不仅仅是基层员工,还包括中层领导。因为他们要代表整个团队去汇报,这很可能影响未来一年小组内获得的资源倾向。

另一层深意是,大部分中层领导都在35岁上下徘徊,公司不会给他们更多包容,也很可能因为35岁的尴尬年纪随时被替换掉。因此,在汇报上他们显得更谨慎。

一位互联网大厂员工称,自己几乎每个月都在给领导做PPT,原因是自己的简历上和面试过程中曾经表达过自己PPT技术很好。

他清楚得记得,有一次年终汇报,领导要求他改图,但是最终并没有说怎么改。因此,他连续加班了两个晚上,把一个图表用五种方式呈现出来,以供领导选择。但最终领导选择了最初的版本。“最夸张的是,领导有时候可能一个字体也要琢磨半天”,上述大厂员工回忆道。

为了提高整个团队的PPT水平,领导还安排他给整个小组的成员做了一次PPT培训。这让私下来里很多同事都跑过来找他求助:为什么我的PPT不好看呀?

事实上,这是一个难解的问题。因为做PPT不像解一个数学题,想要做得好看,需要从配色、格式上不停调整。看上去很简单,但其实非常磨时间。

让中层领导头疼的还有听年终汇报/年终述职总结。

“我们是不要写PPT的,更多是以word形式呈现内容。这是在跟亚马逊学习。”在一家本地生活平台就职的李然说道。

述职汇报当天,汇报人会把预先写好的word打印出来发给大家,每个人安安静静读10分钟,然后开始每个人给汇报者提问,并提出意见或者反馈。

一套流程走下来,每个人需要1-2个小时。“第一个最惨,有同事第一个汇报直接搞了2个小时。”李然补充道。

这是消耗体力和耐心的过程。随着汇报时间的延长,提问越来越稀疏,但是反馈一定要有的。“我印象最深的一次,从早上上班一直汇报到晚上11点钟,大家来不及吃晚饭,直接麦当劳对付了。”李然称,“经常第一天来了,第二天述职到天亮”。

不过,这不是最夸张的。“听说之前有一次某位副总裁,在听述职报告的过程中太困了,直接趴在桌子上睡了一会儿”,李然告诉Tech星球。

这其中,最幸运的是那些有模板可以套用的大厂,不过这只是少数。

03 年终总结不只是形式

繁琐的流程、华而不实的内容,从基层员工到中层领导,甚至公司高层,几乎每一个人都被年终总结/述职报告所困扰——员工们困于如何最大程度得展现自己的成绩,领导们困于如何在花哨的汇报形式中找到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事实上,每个人都希望汇报可以高效化。一位电商平台的中层告诉Tech星球,自己已经有意减少员工在年终汇报上所消耗的时间,比如形式上改为文档汇报,而不是PPT。但是自己每年都要为了做PPT头疼。

高效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一份可以让人迅速找到要点的PPT,比如明确表达主题、数据为先、在成绩不好的时候讲述自己的反思,而不是硬生生罗列成绩等等。

互联网打工人的无奈在于,企业是追求商业价值的组织,每一个员工都需要创造价值,这样才能不被抛弃。在裁员越发频繁,互联网增长停滞的今天,每一位打工人都想要证明自己的价值,保住工作。

每个人难免落入形式主义的窠臼。不止一位采访对象告诉Tech星球,在互联网大厂最重要的一项工作便是向上管理,管理领导的预期和情绪几乎是每个人的必修课。

年终总结也从来不仅仅是形式主义。更多时候,它是被要求的,但是它是打工人对自己过去一年工作的复盘与总结,在这份总结中,可以看到自己的成绩,也可以看到自己的不足。写总结的过程,也是难得的一个可以深刻反思自己的契机。

互联网打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总结来制定下一年的计划,找到自己的能力短板,从而不断“升级打怪”。一份优质的总结既是对过去的告别,也是对未来的期许。

当然,领导和员工都需要真诚一些,当大家都不再拘泥于所谓的形式主义,这才是好的职场风气的开始。

(备注:文中张放、林梦、李然均为化名)

华宇注册开户_高性能CPU公司「遇贤微」完成Pre-A轮融资

0718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近期,由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发起设立,聚焦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投资的广开芯泉基金、原展讯联合创始人陈大同先生、深耕硬科技的Deep Tech VC创新工场等一众投资人,联手投资了聚焦研发高性能云计算用CPU的芯片研发高新技术企业——遇贤微电子。

遇贤微电子由来自英特尔、ARM以及国内顶尖芯片企业,拥有二十多年经验的芯片研发专家联合发起设立,曾端到端负责十数颗世界顶尖高性能CPU产品的开发及量产落地。公司聚焦研发面向云计算场景的高性能服务器CPU,目前已在深圳、上海和西安三地设立研发中心。

中国集成电路创新联盟秘书长叶甜春先生表示: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产业基金、相关政策的支持下,集成电路开始建立起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产业体系。遇贤微电子作为对标世界先进水平,瞄准下一代先进架构通用处理器(CPU)研发及商业应用的集成电路创新企业,其团队具有极其丰富CPU大芯片研发和交付经验。

展讯联合创始人、芯片行业资深投资人陈大同先生认为:得益于国家的大力支持及行业积累,我国近年在高性能芯片的研发方面进步明显,同时也吸引了大量的资本参与其中。但此时市场更需要回归理性,回归商业本质。市场需要更多像遇贤微电子这样以客户需求为根本,以量产应用为目标,以行业专家团队为主体,扎扎实实搞研发的企业。

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兼半导体总经理王震翔先生表示:十分看好云计算CPU的巨大市场空间和遇贤微电子团队的实力,他表示:“随着云原生、云计算时代对算力持续扩大的市场需求以及全球服务器架构的整体迁移,高性能CPU在全球掀起了革新潮流,中国公司有望在这一轮浪潮中厚积薄发,取得重大突破。国内大市场对具备竞争力的服务器CPU期待已久。遇贤微的整建制团队不仅极具战斗力,而且具备数代先进制程、大芯片产品核心研发和成功量产经验,研发稳扎稳打,期待遇贤微持续在研发和商业化上取得突破,引领中国新一代服务器CPU的发展。

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董事长杜海峰表示:ARM架构CPU性能已经打平甚至超越X86 CPU,同时具有低成本低能耗的优势,国产服务器CPU认可度提高,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基于国产化的大趋势和国内云计算厂商的明确需求,细分赛道必然会有公司脱颖而出。遇贤微作为国内ARM架构服务器CPU具备先发优势的企业,我们投资遇贤微将对打造广州开发区布局打造国家集成电路的第三级的战略地位有重大的作用。同时,作为广州开发区管委会下属一级国有投融资平台,我们将背靠大湾区以及开发区管委会,依托开发区的产业链基础,为企业赋能,助力企业未来再迈上新的台阶。

遇贤微电子创始人兼CEO罗勇博士表示:云计算CPU是大芯片领域当之无愧的明珠,做好这颗芯片既需要具备数十年技术经验的顶尖团队,也需要足够丰富的量产案例,更需要持续不断的努力,遇贤微十分感谢行业领军人物的认可,以及众多合作伙伴的青睐!遇贤微将凝聚所有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打造一流的高性能CPU产品,为东数西算和新基建提供坚实的算力保障。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7/496053.shtml

华宇平台登陆_每日优鲜宣布完成2亿元战略融资,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合作

0718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15日消息,每日优鲜在其投资者关系平台发布公告,宣布与山西东辉集团达成股权战略投资合作协议。协议规定,山西东辉集团计划向每日优鲜进行价值2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投资

公告显示,通过此次战略合作,每日优鲜和山西东辉将围绕农业运营、销售与营销交换各自的资源和最佳业务实践,并在品牌农业、订单农业等全产业链进行一系列的战略合作。

每日优鲜成立于2014年11月,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创新型社区零售企业,每日优鲜在2020年下半年推出了智慧菜场业务,并于2021年启动了零售云业务。

每日优鲜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徐正表示:“我们很高兴欢迎山西东辉成为我们的战略投资者和精英合作伙伴。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提升我们的生鲜供应链能力,并为中国的消费者提供卓越的生鲜、快消商品购物体验。这笔投资资金对企业发展意义非凡。我们期待着与山西东辉的合作,培育更多优质农业品牌,追求卓越的农业供应链管理和顺畅的购物体验。”

“这笔融资具备双重的战略价值。”业内专家表示,“短期来看,可以补充每日优鲜的现金流,缓解资金压力,为公司扭亏为盈争取更多时间。长期来看,供应链能力是生鲜电商盈利的制胜关键,山西东辉集团在上游的深耕将有效助力每日优鲜的供应链升级,从根本上改善盈利难题。”

2021年年中,每日优鲜确立了“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其目标用户从全量用户转变为新中产阶层,目标城市也锚定为线上生鲜消费需求旺盛的一二线城市。近期,出于盈利考虑,每日优鲜调整了低线城市的极速达业务,这也被行业认为是战略收缩的举动。而此次成功融资,说明每日优鲜一系列扭亏为盈的动作获得了战略投资方的认可。

未来,在充足现金流的支撑下,通过聚焦核心市场、加强供应链壁垒、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每日优鲜有望尽早实现盈利。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7/496071.shtml

华宇测速地址_京东背后的「大佬」走了?

0718

12月23日,腾讯突发公告称,以中期派息方式,将所持有约4.6亿股京东股权发放给股东,股权由17%降至2.3%,几乎全仓“减持”京东股份,第一股东让位于创始人刘强东。

对此,腾讯表示:我们直接持有的京东股份大幅减少,但京东仍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伙伴。随后腾讯股价上涨4%,京东股价下跌7%。

京东迅速对此事作出反应。12月29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修改现有股份回购计划,将回购计划授权由2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并延长至2024年3月17日。消息一出,京东盘前股价应声上涨近8%,此举并被外界解读为释放信心。

两大巨头在2021年末的这一动作,引起不少关注。遥想十年前互联网巨头们还在四处攻城略地,十年后他们却开始收缩版图,不再追求流量。

腾讯对京东的七年扶持

2012年,主打社交的腾讯瞄上了电商业务,独立拆分子业务部门,之后成立腾讯电商控股有限公司。依赖自家流量池QQ和微信,腾讯对于电商业务信心百倍,但多番尝试之下并无起色。

2014年3月10日,腾讯突发公告,宣布以2.14亿美元购入京东15%股份,并将QQ网购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意在借助京东扩大在电商领域的影响力,发展电子服务生态。

而京东以低于市场价格接受腾讯入股,换取微信和手机QQ的一级入口以及微信支付,进而触达腾讯庞大的移动人群。之后腾讯方面曾进行过多次股份增持,持股比例一度高达21.25%。

虽位列京东第一大股东,但腾讯对京东并无掌控之意。根据京东在香港上市的招股书中显示,因为同股不同权结构,腾讯虽然持有京东 17.8% 的A类普通股,投票权仅占4.6%。创始人刘强东持有14.7%的B类特殊股拥有73.3%的投票权。京东实际控制权仍在创始人刘强东手中。

即使占股不占权,腾讯仍然选择动用自家流量池,为京东输送源源不断的用户资源。2017年,刘强东在美国CNBC“亚洲管理”节目现场坦言,“腾讯就像一个仓库,目前才开发了10%,还有90%可以挖掘。今天24%的新顾客来自于手机QQ和微信,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吸引更多新顾客。”

自2014年至2020年,在腾讯系流量的加持下,京东年活跃用户稳步增长,依次为9660万、1.55亿、2.266亿、2.925亿、3.053亿、3.62亿、4.719亿。其年营收也不断递增,1150亿、1813亿、2602亿、3623亿、4620亿、5769亿、7458亿。7年间,京东年活跃用户增长了4倍,年营收更是暴增了6倍。

如今腾讯“减持”京东股份,会对京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京东正在减少对腾讯的依赖

2019年,京东与腾讯续签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将于2022年5月26日到期。在此期间,微信将继续为京东提供一级和二级入口资源。

而在京东2020年财报中得知,京东需要在三年协议期内向腾讯支付流量广告,以及其他业务费用,合计超过8亿美元。在腾讯减持京东股份后,有业内人士认为腾讯对京东倾注的平台资源势必会相应减少,此项费用或将上涨。

其实早在2014年,京东在接入腾讯后,本想借助微信发掘三四线城市的下沉群体,但却被2015年入场的拼多多后来居上,以拼单式玩法拿下微信社交电商的头号交椅,在拼多多以低价、百亿补贴等疯狂席卷微信之后,京东逐步丧失掉原本属于自己的微信资源。

根据Questmobile 2021年10月数据,京东 App中 15%的用户、社区团购平台京喜93%的用户均来自于微信小程序。但在京东APP和腾讯系网页入口的选择上,有部分消费者则称,从未在微信入口买过京东的东西。电商存量时代,对于京东而言,关闭微信入口或许是失去继续高增长的可能性,而不是老用户的基本盘。

同时,京东严重依赖腾讯流量和投资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式,获取用户将不再取决于线上流量入口,而是取决于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差异化。在电商、物流、投资等领域上,京东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来留存用户。

在京东此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三季度净收入为2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超过阿里的2006.9亿,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5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了1.1亿。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电商业务方面,京东自身体系早已成熟。

另外传统电商正在由拼价格转向服务质量,在其他电商平台尚为物流深陷价格战泥潭,为用户服务质量苦恼之时,京东物流已经转变为物流服务商的角色,撬动整个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化身为京东的护城河,创造了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而在投资上,京东自2013年起便开始触及电子商务领域,先后投资1号店、唯品会、英国伦敦的时尚买手电商Farfetch、潮流零售生态企业KK集团等多家企业。根据IT桔子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投资规模已超226家企业,投资金额超70亿,涵盖医疗金融、游戏、电商、物流等多方面。

千亿帝国的京东,似乎不再需要腾讯。

腾讯减持京东背后的信号

长期以来,腾讯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投资团队。电商方面下注京东、拼多多,内容方面入股快手、B站、小红书,以资本和股权为纽带,进行合纵连横。除字节系和微博,在国内社交网站上,腾讯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

根据IT桔子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腾讯投资案例高达1332起,远超阿里的800起投资案例。但“资本”+“流量”的二元发展战略,正在加强腾讯的垄断能量。在其社交平台上,给予同盟平台流量特供权,却限制其他平台的流量。京东、拼多多等链接可以直接转发,无缝对接,抖音、淘宝页面则需手动复制粘贴,变身为火星文。

今年7月,工信部开展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重点问题之一就是解除外链屏蔽。监管之下,腾讯做出让步,在微信一对一聊天中,允许访问外部链接。新京报曾在一文中披露,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4日,这一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反垄断处罚案例高达118起,其中89起涉及互联网企业,占总数的75.42%。显然,互联网垄断现象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整治对象。

2021年11月中旬,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将前身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局升级为副部级国家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腾讯减持京东股份后,根据天眼查平台发现,知乎主体公司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腾讯、搜狗、创新工场等股东退出股东行列。而后阿里巴巴CEO张勇辞任滴滴董事登上微博热搜。

大鳄的触角已经回缩,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华宇注册开户_日初资本完成对哪吒汽车D3轮的数亿元投资

07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日初资本于近日完成了对知名新能源汽车品牌哪吒汽车的D3轮投资,投资金额数亿元人民币

哪吒汽车是合众公司旗下的汽车产品品牌。合众公司成立于2014年10月,是一家以创新型技术研发、智能化生产制造与全渠道销售服务为基础,集硬件产品、软件服务于一体的创新型高科技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上海,在桐乡和宜春建造生产基地,同时在北京设立设计中心,在嘉兴设立研发中心。2018年6月1日,合众公司正式发布了自有汽车品牌——哪吒汽车。

哪吒汽车2021年全年累计总交付量达到了69,674台,同比增长362%; 2022年上半年累计交付量达63,131台,同比增长199%, 其中仅6月份的交付量达13,157台,同比增长156%、环比增长19.51%,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哪吒联合创始人兼总裁张勇表示:“在新能源汽车风起云涌的巨大浪潮中,哪吒始终秉持‘为人民造车’的初心以及‘让高品质智能电动汽车触手可及’的愿景,实现了从1到10的跨越,并将持续保持创业的激情和勇气,继续和用户同频共振、与行业发展共生共长。感谢日初资本对哪吒的支持,日初在大消费产业、品牌价值塑造、产品及新渠道的认知和思考带给我们很多启发,也期待日初资本与哪吒汽车在这场电气化和智能化的大变革中持续共创、共同发展。”

日初资本管理合伙人陈峰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一场规模空前的全球能源革命已经悄然而至。新能源汽车作为碳中和主力军,已经迈过渗透率拐点,进入行业快速成长期。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潜在规模在万亿级别,是结构性大机会。经过十年的规划和培育,中国自主品牌在这场变革中迎来了换道超车的历史性机遇——造车新势力正在改写燃油车时代合资品牌主导的行业格局,以极富竞争力的技术实力、产品力和用户运营能力,重塑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品牌心智;依托中国领先全球的供应链壁垒,有望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高地。哪吒汽车团队对电气化和智能化的洞察深刻,具有丰富的造车经验和扎实的运营能力,在造车新势力的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我们期待哪吒汽车持续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智能出行解决方案,为人类的美好生活创造可持续价值。而日初也将保持对新能源产业的持续探索,深度参与碳中和革命。”

日初资本合伙人杨凝表示:“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经历百年未遇的大变革,电动化、智能化大势所趋、锐不可当。新能源汽车产业经历了从政策补贴驱动到市场政策双驱动,目前已迈入市场竞争驱动为主导的新阶段,迎来了产业规模化高速增长的黄金时期。哪吒汽车聚焦的25万以下价格带市场,对标燃油车是体量最大的细分市场,占整体市场空间的80%;经过多年的发展及沉淀,公司围绕该细分市场在产品定义、产研及智能化、供应链及生产制造、渠道及销售网络上构建了稳健的能力基盘。我们相信哪吒汽车将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下半场持续夯实竞争力,日初资本也将继续在这场能源革命中深入布局。”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7/49604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