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会员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从风靡到关店潮,如今又因价格暴涨遭抵制:韩国「炸鸡经济」要凉了吗?

0916

炸鸡配啤酒,幸福天天有。

在大热的韩剧里,经常会有男女主相约吃炸鸡的镜头,一口下去的满足感,让屏幕外的观众也忍不住垂涎欲滴。

作为韩国人的灵魂食物,炸鸡可谓是家喻户晓,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据韩国KB金融控股经营研究所指出,过去10年间,韩国炸鸡店每年平均增加9.5%,每一平方公里就有12.9家炸鸡店,可见其魅力。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在韩国,炸鸡生意却越来越难做了。随着竞争的白热化,2018年韩国共有8400多家炸鸡店倒闭,相当于每小时倒闭一家,可谓哀鸿遍野。

预想中的好转没有到来,反而愈演愈烈。据韩国《首尔经济》7月18日报道,最近韩国炸鸡价格暴涨,一整只炸鸡的价格已达3万韩元(约合153元人民币),这么多钱在中国可以买6只炸鸡。

韩国民众纷纷表示“最近炸鸡太贵了,要吃不起了”、“虽说是高物价时代,但炸鸡价格这么贵像话吗?”,网络社区已经出现大面积抵制炸鸡的运动,不满之声日益高涨。

曾经,主修农业社会学的韩国学者郑恩贞在《大韩民国炸鸡大全》一书中这样写道:“韩国人对于炸鸡的感情,近乎于爱情,韩国人一想到炸鸡,幸福指数就会上升。”

但她或许没有想到,韩国的炸鸡泡沫竟会来得如此之猛,碎得如此之快。

01

天时地利人和,炸鸡旋风如何席卷韩国

事实上,在韩国的美食史上,最初并没有“炸鸡”的概念。所谓的韩式炸鸡,其实脱胎于美式炸鸡,最早由美军带到韩国。

由于是舶来品,不菲的价格让人望而生畏。直到60年代末韩国养鸡场的增加以及食用油价格的下跌,炸鸡才开始真正走入平常人家。

比起美式炸鸡直接裹上面糊炸制,调味料一般仅在于面糊中,韩式炸鸡则在此基础上做了不少改良。除了鸡肉需要提前腌过,还会搭配上各种酱汁,如原味、酱油味、芝士味、蜂蜜芥末味等,口味更丰富。

此后几年,韩国迎来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经济繁荣时期,快速的工业化使得民众的钱袋子鼓了起来,对于炸鸡的消费也变得频繁起来。

20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爆发,许多被下岗的中老年人纷纷开起炸鸡店谋生路。在当时,卖炸鸡几乎没有什么门槛,只需在特许经营总部经过几天简单的培训,任何人都有能力经营一家炸鸡店。

与此同时,炸鸡店也不需要太高档的设备和太大的空间,即便是小店也有可能生意红火,这也成为炸鸡产业扩大的契机。

2002年,韩国和日本一同举办世界杯,进一步巩固了炸鸡的人气。赛事期间,许多炸鸡店会装配大屏电视,吸引顾客到店里看球、喝酒、吃鸡,几乎座无虚席。

这种盛况也催生了韩国无所不到的“外送行业”,用手抓着就能吃的炸鸡、啤酒,简直就是观看体育比赛的*食物。据韩国炸鸡外餐产业协会公布的数据,在有韩国队比赛时,每天的炸鸡销售量可达到187.5万只,比平时增加1.5倍以上。

此后,韩国进入疯狂的“全民吃鸡”时代。以2012年的数据来看,全年消费总量大约为6亿8千万只,平均每个韩国人每年消费13-14只,平均每人每月消费一只鸡,每天全韩国消费近200万只炸鸡(韩国12年总人口4千9百万人)。

韩国人对炸鸡爱得有多深沉呢?社团聚会、外出郊游、学习加餐,不放过任何可以吃到的机会,无孔不入,无处不在。

原因在于,在高物价的韩国社会,吃一顿含肉量高的大餐可不便宜,相较之下,工薪阶层价位的炸鸡显得十分实惠,而且炸鸡套餐里通常还有可乐和披萨,所以深受消费者青睐。

据韩民族新闻统计资料显示,到2012年末,每半径178米就有一家炸鸡店,每年大约有7400家炸鸡店开业,在首尔,平均每走10米就有一家炸鸡店。

2013年,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热播,女主人公一句“下雪了,怎么能没有炸鸡和啤酒”的对白,又给“炸鸡热”添了一把火。旅行社一度把这句台词作为宣传文案,吸引大批游客为体验“鸡啤”而去韩国旅游。

据韩国统计厅的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韩国炸鸡连锁店总数为22529家,仅次于便利商店的总数(25039家);自2014年以来,韩国外送食品和夜宵食品中,炸鸡稳居*,连泡面都甘拜下风。

2017年,韩国炸鸡店已超过36000家,比全球麦当劳分店还要多,且还在不断攀升中。这意味着,每1500名韩国人,就拥有一家炸鸡店专门为他们提供炸鸡。

到这个阶段,韩国炸鸡市场已经极度饱和,韩国炸鸡行业也变得越发“内卷”。不仅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就连吐骨头都怕顾客厌烦,无骨炸鸡应运而生,为了*程度地吸引顾客,炸鸡店的代言人一般都是当红明星。

行业生态看似繁荣,实则已经变得非常脆弱。而定时炸弹一旦埋下,引爆只是时间问题。

02

一小时关一家店,韩国炸鸡“飞”不动了

反噬比想象中来得更猛烈。

当供给严重大于需求,就会产生激烈的竞争,竞争的后果只能是优胜劣汰。2018年,高速发展中的炸鸡行业迎来“大退潮”,韩国共有8400多家炸鸡店倒闭,相当于每小时倒闭一家,闭店速度史无前例。

据韩国银行的财务分析预测,在韩国有近五分之四的炸鸡店,会在开业十年内倒闭;而单家炸鸡店的平均寿命仅为两年零七个月。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也曾报道过韩国的“炸鸡泡沫”,认为其正在打击韩国经济。

从炙手可热到跌落神坛,韩式炸鸡的衰落,并非无迹可循。首先,韩国是个半岛国家,总人口不过5000万出头,这就使得韩国市场天生具有狭窄性。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再强,也无法跟上源源不断增长的炸鸡店。

其次,就业压力和炸鸡市场的火热,又使得越来越多的人跟风涌入,竞争愈发激烈,形成恶性循环,从而陷入经营窘境。

由于炸鸡店采取的模式就是单品类扩张模式,也就是聚焦于一道单品并不断复制,导致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难以构筑起产品护城河。不管是自营店还是加盟店,大家的出品大同小异,消费者并不会建立起真正的忠诚度。

更致命的是,炸鸡这种食材可发挥的空间有限。韩国炸鸡看起来好像有很多做法,但吃的部位无非就是整鸡、鸡翅、鸡腿和鸡排,无论哪个部位,吃起来的味道都相差无几,变化太少,容易吃腻。

何况,在韩国炸鸡流行的这么多年里,味道基本离不开固定的几种口味,再无轰动性的创新产品出现,走下坡路是必然趋势。

也有店主意识到了这点,于是在炸鸡店里销售拌饭、烤肉、炒年糕等品类,这种做法虽然增加了销量,却也在无形中增加了店铺费用、人力费用、厨师费用等,无疑是笔巨大的负担。以人工费的支出为例,韩国*时薪近两年来上涨幅度已接近30%。

比起其他韩料店在场景上的创新,炸鸡店又有局限性。作为快销产品,消费者倾向点外卖的占比较大,很难在服务和体验上下功夫。

此外,加盟费、材料供应费的水涨船高,也在不断压缩利润空间,炸鸡价格只能相应上涨。早在2018年,韩国炸鸡的外卖价格已经涨到2万韩元,韩国炸鸡龙头“校村炸鸡”、“BBQ炸鸡”均宣布全面上调炸鸡价格。

再者,鸡肉供应链的建设也没跟上来,除了高致病性禽流感影响,还涉及非法牟利。去年10月,韩国市场监管机构公布了一起案件:占据韩国市场份额93.2%的7家鸡肉供应商相互勾结,联合操纵生鸡价格,敛财高达1万亿韩元,折合人民币54亿元。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昔年,形式新颖且走平民路线的韩国炸鸡在消费者的追捧下得以兴起,如今却遭到集体抵制,举步维艰,如何不令人唏嘘。

03

韩料没落已成事实,韩国炸鸡地位危矣

牵一发而动全身,前些年在中国遍地开花的韩式炸鸡,日子同样不好过。

当初的风光还历历在目。2016年3月28日,据韩媒报道,4000多名中国游客在仁川参加了一场炸鸡啤酒派对,600米长的路面摆满了餐桌,炸鸡店甚至出动了15辆送餐车。

在韩星输出的影响下,韩餐成了国内最火的餐饮。不管是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还是在三四线小县城,韩餐馆里总是人满为患,各种噱头的韩式炸鸡店如雨后春笋般,争先恐后的涌出。

然而,时过境迁,随着2017年萨德事件的冲击和限韩令的升级,“韩流”变“寒流”,影响力日渐衰落,韩国炸鸡店自然也受到了影响,单单北京的韩餐行业销售额就锐减30%,严重的地区甚至骤减70%。

在某点评网站搜索韩国炸鸡相关的餐厅时,经常会看到歇业或者闭店的提示,其中还不乏诸多著名的韩料连锁品牌。

如同众多网红美食的宿命,韩国炸鸡热的快凉的也快。初期的火爆是因为消费者新鲜感和求异心理在作祟,激情期一过,便失去了兴趣。

事实上,韩国炸鸡只是韩国料理没落的缩影,中国消费者正在“抛弃”韩料,已是不争的共识。韩国门店百度搜索指数近年来一直呈下降趋势,人气基本跌至谷底。

在知乎“如何评价韩国料理”的提问下,吐槽声占了多数。有用户表示,韩国食品大多是烤肉和炸鸡,而味道基本上离不开酱料,“酱伴万物”反复出现,不仅视觉疲劳,味蕾也会麻木;还有用户表示,韩料的热量非常高,且重油重盐,几乎就是不健康的代名词,只能浅尝辄止。

相比于博大精深的中餐来说,韩餐走的一直是简单的“加工”路线,比如炸鸡、辛拉面、部队火锅等,无论是做法还是口味,都实在太过单薄。

突发的新冠疫情,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2020年,号称“韩餐一条街”的广州白云区远景路,高峰期分布的大大小小近100家韩餐馆,如今仅剩下30多家,数量锐减六成。

即便遭到抵制,在今天的韩国,依然有数万名的炸鸡店老板,抱着“说不定有天会发财”的美梦,汗流浃背地炸着鸡,一心等着物价的回落,顾客的回归。

与这种期待背道而驰的是,来自中国的麻辣烫和黑糖奶茶正在成为韩国本土新的广受欢迎的美食,消费者心中的风向标,正在悄然改变。

韩国炸鸡的国民地位,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时间自会给出答案。

华宇平台官网_大厂福利黄金时代落幕:没了免费三餐、房补,打车报销也难保?

0914

互联网大厂福利巅 峰时代,已成过去时,而眼下,整个互联网行业福利缩水还在往下探。

最新的传闻是,腾讯在取消外包员工免费两餐福利后,有可能挥刀砍向正式员工的打车报销费用。腾讯一位内部人士告诉Tech星球,公司内部已经对此议论纷纷,大家形成的默契是,福利一夜之间被砍的概率很大。毕竟,正式员工不久前已经开始被收餐盒打包费、水果费。

福利一点点在缩减,先是外包人员免费两餐福利取消,正式员工免费早晚餐被限量,再是部分免费服务转收费,最后是一些重要的福利直接被取消。

预期也跟着一点点在降低,不止打车报销存在变数,就连每年的团建也可能一并取消。腾讯内部人士称,往年都是7-9月底团建,如今9月即将过半,团建还没任何风吹草动,大概率要“凉凉”。

福利缩水只是互联网行业寒冬的一个缩影,其他公司同样也在压缩福利。快手去年底就预告将在今年2月砍掉免费三餐、下午茶、房补,字节虽然并未对标快手,跟进福利取消行动,但下午茶的供应水平也在今年有所下降。

互联网大厂都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想方设法“降本增效”。

节约成本的效果也是立竿见影,快手今年二季度雇员福利开支7.11 亿元,较去年减少了1.87亿元。腾讯员工减少近6000人,腾讯一季报中腾讯披露员工数量为11.62 万人,到了二季度,腾讯员工总数降至 11.07 万人,整体减少 5500 人。阿里经过滚动式裁员,二季度员工人数减少近1万人。

公司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员工预期也只能跟着一起调低。

薅公司羊毛时代,一去不复返

腾讯员工

在腾讯深圳总部近3年时间,我算是见证过腾讯福利“辉煌时期”。

2021年可能是福利待遇*的一年。入职之初,腾讯有易居计划、安居计划,分别对应的是租房补贴和买房无息贷款。其中租房补贴是,社会工龄三年以内员工可享受补贴,一线城市1250/月,其他城市625元/月。去年这项补贴计划调整了,从1250元提高至4000元。这个水平属于腾讯房补历史高光时刻了。

伙食也从有限供应改为无限供应,去年六七月份开始,食堂早晚餐开始不限量供应,晚餐不再是发放18元的夜宵券。儿童节还有给小朋友的礼物,但只有结婚的才有领取资格。

腾讯每年开年有开工礼盒,然后可以去扫楼,这是腾讯人专属的乐趣了。不管认识与否,只要去拜年,就会有新年红包收(也可以手机扫码付款)。从总监到领导,跨部门拜年,一天下来最少有几百块收入。不过开工*天,几乎没人上班,因为都不想发红包。此外,部门会有自己的开工红包。鹅厂每年,马化腾会在腾讯大厦发红包。只是疫情三年,这项传统中断了。线下改为了线上,去年QQ200,微信200。滨海、腾大(*个腾讯大厦)也会举办相关活动。

福利缩水一直在路上,腾讯内部都在传,说打车报销要取消了。但目前还没有收到正式文件通知。内部已经有消息了,只是没文函下来。集团降本增效,可以理解,毕竟裁员都裁了那么多,连华为都对外宣称“要活下去”。

现在腾讯福利好像也就免费班车、食堂、Q币(每月发放30Q币)、节假日礼物和假期这些,剩下就是租房买房补贴,反正都在原来的基础上缩减了。食堂也是经过一轮缩水,现在是早、晚餐免费,但有限制,不能再像去年那样毫无节制的拿餐。午餐需要自费。食堂新增三项付费项目:打包需要收餐盒打包费;例汤收费;食堂水果收费,且价格不等,有1.5元的,1.6元的。

不过,限制拿餐也算合理,因为有些人之前确实很过分,你能想象一顿早餐吃70多元,打包7个大袋子?广东早茶太丰富,凤爪、排骨、烧卖、流沙包。晚上还有火锅,伙食标准属实过于丰盛。

人性是贪婪的,无限制的餐标让大家养成了薅公司羊毛习惯:免费早餐多拿一点,然后中午不用自费买饭,之后晚上免费晚餐又接上了。

团建今年应该是没了,往年团建一般是在7月-9月底,每人1800元。大家有去三亚的,有去迪士尼乐园的,还有很多部门出国团建,现在疫情影响出不去。现在已经9月中旬了,公司上下还没有任何动静,应该是要凉了。

一年两次固定晋升调薪机会,今年也没了。“要穷先穷员工”,没办法,公司也都是为了生存。

很多人主动申请被裁,因为这样可以拿到N+3赔偿,出去玩一段时间,再跳槽。广东还有大疆、字节等大厂,福利待遇也都不错。尤其是大疆,新办公楼很酷炫,今年中秋礼盒也很豪,除了四款月饼,还有一个大疆最新款木质积木的无人机。

福利缩减很彻底,曾经沧海难为水

快手员工

快手福利可能是缩水最严重的,没了免费三餐,下午茶,大小周加班费,房补。

快手福利高光时刻应该是2020年了,那一年疫情刚开始,公司专门通知大家,自2月17日起,上下班可以免费打车,降低乘坐公共交通导致的感染风险。这一点非常人性化,福利政策持续了好几个月。快手当时员工人数在1.6万左右,算下来也是一笔巨大的开支。

免费三餐、下午茶也在上市前达到福利顶点。三餐自助餐,三餐里什么都有,随便吃不限量,吃不完还可以带走。下午茶是各种饮料和小零食,还有很多价格很贵的冰棍。不少外部人士通过快手员工实现过下午茶自由。

听老员工说,快手三餐之前有多土豪呢?就是很多员工把牛肉、大虾都吃腻了的程度。2020年9月之前,快手下午茶非常丰富精致,几乎每天不重样。9月开始削减下午茶,之后一降再降,直至彻底砍掉。

2021年属于快手福利转折年,公司年底通知大家取消免费下午茶、三餐、房补、大小周加班费。现在加班到8点以后才可以获得一张能量券,即加班才可以有免费晚餐。2000元房补由全员享受福利改为,仅对毕业3年以内的年轻人开放。这样一年下来,每人直接减少2.4万元收入。

砍掉刚需福利,增加了一些并非所有人都有机会享受到的福利,比如新增生育奖金,一胎补助1000元,二孩2000元,三孩3000元。年轻人流动性这么高,谁能在快手待到领取这些福利。

快手福利缩减,今年2月正式实施,一下子从大厂福利尖子生沦为倒数水平。不过有些人福利并没下降,听说不少人实际上是涨薪了,公司以涨薪的方式对冲缩减的福利。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享受到加薪的待遇。快手虽然一年有两次涨薪晋升机会,现在不被裁员就不错了,肯定不能指望涨薪还像以前一样正常。

曾经沧海难为水,享受过高福利待遇,现在突然福利缩减甚至消失,心理落差还是挺大的。但没办法,大环境不好,只能降低自己心理预期。

茶水间小零食变少,*福利缩减是加班费

字节员工

字节福利今年有所降级,比较直观的是,茶水间的小零食少了,不过我本人吃零食比较少,所以也没有太在意。其实,字节福利单凭“免费三餐”这一项,在业内就依然属于“一骑绝尘”的存在。

今年中秋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字节员工午餐堪比过年,每人额外多领一只螃蟹。有员工多拿螃蟹,也没被限制。

房补打车都有,但存在一定限制条件。打车的话,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报销机会,是有些岗位晚10点后可以免费打车。房补方面,非一线城市只有800元,还是合并计税,北京那边好像是1500。但这个住房补贴是有一定距离限制的,并且需要是社会工龄3年以内的人才可以享受。

对员工而言,吃喝方面也都还好,零食降级也并非不可忍受。大家最关心的还是收入是增加还是减少。字节*的缩减福利在加班费取消。

我在字节不到两年,至今没有涨过薪,字节每年没有普调或晋升涨薪机会,*“创收”来源就是加班,但自从去年取消996后,加班变得需要申请,而领导又轻易不给通过加班申请,所以相当于砍掉了加班费。但实际上,我们还是在加班,有加班无加班费。我每周上下班节奏是10104(周一到周四早10晚10),周五可以早点下班。

字节是否涨薪跟绩效挂钩,正常绩效是3个月,4月底发。今年绩效不确定性很大。

团建费也是有的,好像是一个月150元,一年下来也1800元,跟腾讯团建费持平。半年一次团建,但是基本上很难出去。

大厂福利,在我看来,与其虚头巴脑、花里胡哨美其名曰人性化,不如工资多点,现金为王,其他都没有意义。

如果取消福利能理解,但希望保留基本保障

百度员工

百度这边员工福利,暂时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正常的中秋礼盒,水果、茶水咖啡零食照常供应,礼盒、口罩、抽纸、打车等供应充足,无太多条条框框。老员工可能觉得会有落差,下午茶等小零食不像前几年丰富。

百度早餐9点半之前免费,晚餐八点后免费,每天20元餐补。晚上9点后打车可以报销,这个时间点比其他大厂友好,因为其他好多是10点以后才可以打车。房补方面,双外实习生有1500的房补。年假根据工龄确认。健身房很好,且不同区域定期会有课程。体检一年一次,文具纸巾算作办公用品指标,一个季度可以免费买45元。

百度福利在互联网公司中属于中上等水平,以前百度福利不如其他大厂,但现在,其他大厂集体砍成本,百度反而凭借着“不变”成为了优等生,整体对比下来感知不错。

百度的工区很大,且单人单间大L型工位体验良好。最近百度还在搞嘉年华,气氛非常热闹,有表演、趣味游戏、颁奖典礼、集市等,其中穿插*活动,看不出来缩减福利的迹象。个人感觉,这类活动还是可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的。

对于福利,正式员工跟实习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看法。很多正式员工会觉得,百度食堂跟大学食堂差不多,他们一般会在5点30至7点自己花钱买饭吃,并不吃食堂免费晚餐。班车也比较鸡肋,因为班车只有西二旗地铁站到各个办公区。

其实对于员工来说,一般不是很在意这些福利,因为这类福利相比于工资和业务前景、稳定性而言,价值并不大。反倒是实习生同学比较在意,因为实习工资比较少,餐补、管饭、零食水果、免费咖啡一类的东西比较重要。

当前大环境下,不稳定因素太多,如果福利取消的话,还是表示理解,但希望保留基本保障,例如纸巾、打车报销、口罩、差旅等。

华宇注册开户_明星被冻龄PUA?每月花100万也难逃医美「临界点」魔咒

0914

“姐姐们都是满40减20吗”、“浪姐3就是大型抗衰教科书现场”,今年暑期《乘风破浪的姐姐3》热播,曾有人这样点评参加节目的女艺人状态。

其中,王心凌凭借一首《爱你》一天喜提12个热搜,除了依然在线的业务能力,还有超长“保鲜期”的外貌,让众多网友认为40岁的她更像是20多岁。

男艺人也不示弱。《披荆斩棘的哥哥2》*次公演,苏有朋夺得观众喜爱度*,此前“苏有朋怎么不会老”话题还一度登上热搜。

再如李嘉欣、俞飞鸿、黎姿、钟汉良等因为“抗老”被称为不老“女神”、“男神”的明星,也不在少数。在演艺圈,明星们为了维持“年轻貌美”而越来越卷。

为什么明星好像不会老,是不是舍得花钱就可以保持年轻态?是时候来破解“冻龄PUA”了!

1

“不老”的秘密

“一般消费者,千万不要被‘明星不会老’这句鬼话所欺骗。电视上的明星以及网络上的明星形象,都是经过化妆、美颜之后呈现出来的,消费者也好,爱美人士也罢,如果拿屏幕上的演员形象去比照自己,甚至要按明星的样子整形,那就大错特错了。”联合丽格医疗美容集团董事长李滨对「创业最前线」表示。

对于明星而言,好的外表也是工作内容的一部分,相比普通人,他们往往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费用,去维护外在状态。抗衰老,则是维持良好状态的关键环节。

一般而言,运动健身、饮食调理、美容护肤和医美都是抗衰老的方式,其中,医美往往被认为效果最为明显。

有调查数据显示,91.3%的人对医美抗衰更持有期待,居*位;护肤、健身紧随其后,占比分别为64.55%、63.55%。

医美也成为很多明星抗衰的*方式,早些年,明星对谈论医美忌讳颇多,生怕被人知道自己整形了,但现在随着光电、注射、填充等非手术项目的普及和大众化,明星也开始大胆的分享医美经验。

张雨绮曾在节目上暗示,其每月的美容护肤花费达到100万(亦有报道称70万);伊能静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每年护肤费用达到七位数。

演员陈小纭在节目上分享过自己曾十次动刀整容的经历。

倪萍更是在节目中爆料,“现在哪个明星不整容?连我这样的都打针。”

不过,动辄百万计的费用,是如何花出去的?

2

医美抗衰大盘点

李滨表示,整体而言,医美抗衰可以分为四种情况,一填充,瘪下去的填起来;二提拉,垂下去的提拉上去;三紧致,松了收紧一点;四补水,让皮肤肤质变得更好一点。

“做了医美抗衰确实会不一样,能差上10岁,但是你要说你想把那皮肤变得跟你闺女一样,那不可能的。”李滨说。

以填充为例,需要有一定支撑力的材料,来对塌陷部位进行修补或塑形。玻尿酸、胶原蛋白、以及再生材料等,都是典型的医美注射类填充剂。填充类玻尿酸,相较于只是补水保湿的玻尿酸价格更高。其中乔雅登质颜为1.8万左右/支,乔雅登丰颜约为1.3万左右/支。此外还有价格相对较低的乔雅登*和雅致,在6000-10000元不等。

而近年获批的还有胶原蛋白、再生材料等填充剂,如伊妍仕少女针、艾维岚童颜针,价格在2万元左右/支。

以面部为例,从上到下几乎所有的部位都可通过填充来修饰。额头、太阳穴、泪沟、法令纹、鼻头、鼻基底、面部凹陷处、下巴等。而一支填充剂往往只能填充一个部位,如果追求面部轮廓整体调整,必然是不菲的费用。

这仅仅是以填充类项目为例。紧致类的项目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前几年大火的热玛吉,以及今年的抗衰新宠超声炮,热玛吉正品设备单个部位价格基本都在1-2万元左右。

除了面部抗衰以外,精灵耳、直角肩等项目此前也受到爱美人士的追捧。

打玻尿酸填充,就能快速拥有直角肩。因为身体部位体积更大,需要填充的剂量更多,费用更是水涨船高。「创业最前线」获悉,曾有消费者通过玻尿酸填充打直角肩,消耗海魅玻尿酸60支,当时单支价格为1.25万元,一次消费就耗资75万元。

“明星除了用药品,还有专家费,他们往往找私人医生,专程去做注射,医生是要收出场费的,你想发型师一个月都要十几万呢。”某医美机构工作人员对「创业最前线」表示,不少明星就在该机构做医美,月花费上百万并不少见,某著名红毯女星和她的男朋友,还有很多影视圈当红小生,都是该医美机构的常客。

既然医美可以做到这么多,是不是只要像明星一样钱足够多,不停地做下去,瘪了就填、垮了就提拉、松了就紧致,就可以一直保持青春?答案显然是否定。

3

医美消费的临界点

“医美这个东西有一个魔咒,或者说它有一条线,不能迈过去,迈出去之后立刻走向反面,所有的钱都白花了。我把它称之为医美消费的临界点。”李滨说。

在他看来,人们抗衰老也好,做面部的微调也好,一定不能过度,过度医美之后,人的表情是不自然的,不是花钱变美,而是花钱变丑。就好比它有一个波峰,到波峰之后就会极速下跌。

他还进一步表示,中国有句老话叫“事缓则圆”。凡事要留有余地,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消费者本人,一定要掌握这一点,不要追求*。“追求*,一定会走向反面,这是我多年的经验。”

依然以明星为例,我们只是看到了那些光鲜亮丽的面孔,而跨越临界点而被反噬的人,可能已没有机会再走到荧幕前。

其中,演员张檬就是一个典型案例,其自述做过隆鼻、面部脂肪填充等项目。因为过度医美使得面部失衡,此后三年再也没有接到戏,演艺生涯几乎葬送。

除了手术以外,非手术的轻医美项目,依然存在大量的风险。例如,注射肉毒素可以消除动态皱纹,但如果过量注射、注射位置不当,则会导致面部僵硬;过量注射玻尿酸,会导致面部肿胀等。

“人们做医美注射,从整体而言,无非就是材料、剂量、审美,再加上医生技术。”医美达人“五轮真弓”对「创业最前线」表示,“有的人贪心,填多了就过了。有的人很克制,每次就加一点点,就一直状态很好。”

从上述四个方面来看,充足的资金,也许能决定你是否可以选择*的材料,但是适度的剂量、良好的审美、与自己理念相符的医生,都不是单纯靠钱的多少就能实现的。

这更像是一场博弈游戏,钱并不能决定终局。正如衰老对每个人而言都不可避免,它会或早或晚到来,但不会因为身份、地位、财富的不同而缺席。

4

普通人也可以健康变美

随着技术进步、生活水平提升以及消费理念的转变,通过医美变美、保持年轻态,早已不是明星的专利,越来越多普通人也加入医美消费大军。

据艾媒咨询数据,中国医美用户人群从2017年的400万,增长至2021年的1800多万。2022年医美人群有望超过2000万。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为1891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3998亿元,2021年至2026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6.1%,到2030年将达到6382亿元,2026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2.4%。预计2021年至2030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的增长占全球市场同期增长的三分之一。

轻医美市场的快速发展,在促进医美消费的大众化和普及化方面,扮演了关键角色。新氧数据显示,2021年消费规模*的医美项目分别是紧致抗衰、除皱瘦脸、玻尿酸等非手术类项目,占整体市场的比例分别达到14.54%、11.73%、9.53%。

在医美消费大潮下,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把握医美的度,找到医美消费的临界点,同样重要。过度医美所导致的外表不协调,不仅仅影响容貌,还可能给心理健康以及人际关系带来隐患。

“首先,你要选择正规的机构、正规的医生。找到临界点,首先应该是医生的责任,作为专业人士,医生比消费者更能掌握这个度。”李滨表示,优秀的医生都知道患者的临界点在哪里,然后他要和就医者充分沟通,达成共识,这叫美学沟通一致,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则。

医美的本质就是通过医疗手段实现人体的美学价值,从价值到贬值,二者中间有一个临界点。

不过,目前医美行业医生参差不齐,央视315晚会爆出的医美医生速成班等乱象中,不少假医生培训一周就可以上手术台。人们将医美消费度的把控完全寄托于医生,从目前来看还不现实。

那消费者个人如何判断临界点?

“这是一个需要深入去研究的问题。古人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天然、自然,是最重要的。普通消费者如何判断自己有没有过度医美,也许可以用一个很简单的方式,就是别人能不能看出来你做了医美。一旦让人看出来,你就过了临界点。”李滨说,过了一点点不要紧,但是积少成多,累积到一定程度,就会是断崖式的下跌。

自古以来,爱美就是人的天性。考古学家曾在原始人类遗址上,发现用贝壳、兽牙等制作的装饰串珠,洞穴壁画上也出现过原始人类“化妆”的画面。

现代科技的发展,让人们可以依托更为先进、专业的产品和技术变美,这也使得医疗美容行业,成为目前少有的依然保持两位数复合增长率的行业。

合规、适度、健康的行业风气和消费习惯,才是行业长久发展的根基。

此外,哪怕你不愿意通过医美保持年轻,也依然有很多其他路径,去不断靠近美的价值核心,也许是博学多闻、也许是健康的体魄、也许是良好的穿搭品味等等。

毕竟,所有生命在衰老和死亡面前都平等,即使是尊贵的英国女王,也会在40多岁时长满皱纹,但并不影响她成为影响几代英国人的时尚ICON。

华宇平台登陆_水芯电子获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致力于模拟电源芯片全面数字化

0913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7日消息,国内可重构数字电源管理芯片企业水芯电子获得了来自深圳市倍思科技有限公司、玉侨合投资和苏州干汇资本等知名投资机构数千万的Pre-A轮融资。这也是老股东苏州干汇资本在年内第三轮增资。

水芯电子致力于模拟电源芯片全面数字化,产品涵盖高端消费类(快充领域)、工业、汽车、新能源、服务器、通信等高端卡脖子大功率数字电源领域,包括大功率数字DC/DC,AC/DC和逆变。

Baseus倍思创始人何世友介绍,倍思在一年之前就已经开始探索如何利用数字电源技术,并推出了全球首款GaN5Pro氮化镓数字电源快充充电器160W等多款搭载数字电源技术的产品。倍思在采用数字电源之前,曾经凭借氮化镓技术引领了充电器行业的热潮,这次对数字电源的探索或许又是行业的一个拐点。水芯是倍思众多芯片供应商中唯一的国产数字电源芯片公司,作为各自赛道上的佼佼者,未来倍思将和水芯一道利用数字电源技术创造出全新的创新产品线,甚至全新的电源架构和控制算法,本次投资对于尖端科技领域、高端科技民用化的探索都有着重大战略意义。

干汇资本联合创始人徐少飞表示:对标行业内传统电源管理芯片产品,水芯的芯片帮助下游客户在产品方案上实现了更高的集成度、更优的性价比,并能强化客户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同时,水芯的可重构电源管理芯片技术实现了更高的芯片应用开发效率,以更少型号的产品覆盖海量市场,减少流片次数和成本,缩短市场响应时间和产品开发周期,大幅降低了芯片的开发成本。自从投资水芯以来,水芯发展突飞猛进,在高端消费类和卡脖子的工业、汽车领域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并得到了多家行业龙头客户的认可,期待水芯未来成为中国数字电源芯片领域的佼佼者。

水芯电子创始人吴钰淳表示:水芯核心技术团队在数字电源管理芯片领域耕耘了十多年,通过不断创新迭代掌握了多项数字电源管理芯片的核心技术。水芯的成长正逢电源数字化和能源数字化浪潮的到来以及中国高端芯片技术创新和突破的历史机遇期,希望水芯能通过加速发展在全球数字电源芯片领域内取得一定的成绩,与业内行业伙伴共同迎接数字能源时代的到来!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9/500109.shtml

华宇注册_欧洲生鲜电商Alorsfaim「方圆食里」获1000万欧元A轮融资,并更名为Waysia

0912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7日消息,欧洲少数族裔生鲜电商方圆食里Waysia(原名Alorsfaim,以下简称「方圆食里」)已于近日完成1000万欧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北美风险投资基金Banyan Pacific Capital(榕泉资本)领投,原股东iFly.vc、凯辉创新基金和Goodwater Capital跟投。此外,由欧洲风险投资公司Daphni和Carrefour(家乐福)出资的数字零售专项投资基金Dastore,以及保乐力加集团的风险投资部门Convivialité Ventures也参与了本轮投资。

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公司在欧洲市场(德国和英国)的进一步拓展及技术开发能力的持续升级,同时将不断完善供应链系统,以巩固「方圆食里」在欧洲少数族裔生鲜电商这一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此外,也将继续进行其团队的补强,计划在IT开发、产品、采购、供应链和营销等部门开放多个岗位。

「方圆食里」是总部位于巴黎的欧洲少数族裔生鲜电商,2018年,「方圆食里」从亚餐外卖业务启程,到2020年年初将业务锚定于生鲜电商服务,其后在公司快速成长速度下,种子轮融资完成于2021年下半年,以此对其生鲜电商业务进行了进一步扩大。

在过去一年的发展历程中,「方圆食里」已经成功建立起了一个完全由内部开发的数字化仓储和物流解决方案,这项电商业务必须环节的搭建为业务增长和运营效率提升奠定了基础。方圆食里Waysia CEO范晔君表示:“我们现在具有了为更广大客户提供优质商品和服务的能力,我们有信心在未来持续提升客户的购买频次及客单价。”此外,为配合公司业务的迅速增长以及未来在欧洲市场的定位,「方圆食里」将其英文品牌名从Alorsfaim正式更名为Waysia。

“在欧洲,少数族裔的食品零售市场是一个巨大且仍在不断增长的市场,而其任处于服务缺位的状态。”即将加入公司董事会的BPC合伙人Susu Liu表示。而在少数族裔食品零售的市场中,「方圆食里」实现了与去年同期相比订单量增长三倍(截至2022年7月)的发展速度,并将生鲜配送服务拓展到了欧洲16个城市(法国、比利时和卢森堡),可见少数族裔食品零售市场的需求和市场空间。

BPC合伙人Susu Liu表示,“目前,方圆食里的优质服务使其在行业中积攒了良好的口碑。我们认为,方圆食里创新的垂直商业模式有效地整合供应链、仓储和配送等环节,带来了卓越的运营效率和客户体验。该公司的执行力、成长速度和未来发展都格外令人期待。榕泉资本很高兴能与范晔君和方圆食里团队合作,也很荣幸有机会参与他们未来激动人心的旅程。”

圆食里董事会成员、iFly.vc创始合伙人沈瀚表示,“自有的技术方案和垂直的业务整合为以商品销售为重心的方圆食里Waysia带来了极大的竞争优势。自从一年前我们领投种子轮融资以来,我对这个团队印象深刻。我非常期待与升级的团队以及新加入的投资伙伴在未来的亲密合作!”。

“在欧洲,少数族裔的日常消费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我们相信方圆食里Waysia在成为提供一站式服务的亚洲生鲜电商方面具有领先优势。方圆食里Waysia通过其独特的仓储和物流技术,已经成功开发了创新性的垂直运营模式。其经验丰富的团队展示了出色的运营能力和强大的执行力,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Daphni投资人Alexandra Dubar说:“Daphni很荣幸能够通过Dastore基金,结合家乐福的专业经验,帮助方圆食里Waysia开启新的篇章。”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9/500103.shtml

华宇登录_投后估值达50亿,憨猴科技完成A+轮5000万元融资

0911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8日消息,憨猴科技于近日完成5000万元A+轮融资,暂未透露投资机构

据悉,其融资后估值达到50亿元。本轮融资主要用于憨猴科技憨猴链的持续研发投入,为更多产业提供技术支持,为合作客户打造可信、高效、数据可流通的技术解决方案。 

憨猴科技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服务型创新高科技企业。公司依托在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孪生、自研算法以及大数据等领域积累的先进技术和研发实力,建设了憨猴链。作为憨猴科技最核心的产品,憨猴链通过分布式组网跨链模式区块链、数据分析、集成兼容、智能风控等技术,解决了产业互联网发展中金融数据被篡改、数据不可信、资产不安全、数据孤岛等问题,为客户提供可信、高效、数据可流通的技术解决方案。 

目前,憨猴链已在数字政府、政务民生、数字版权、区块链公益、区块链合同、溯源、认证等多个应用场景落地,合作客户包括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铁建、卓尔集团、河北省地质检测中心等大型政企。未来,憨猴科技将继续发挥憨猴链在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企业业务流程、建设可信数据体系等方面的作用,推动憨猴链与产业融合,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助力。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9/500191.shtml

华宇注册_稳石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由招商启航资本投资

0911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8日消息,近日,稳石机器人完成Pre-A轮融资。该轮融资由招商局集团旗下招商启航资本投资,本次融资后仍会延续既定战略,投入到大规模多机器人协同系统研发和创新产品设计上,进一步提升技术优势,并通过提升机器人协同效率和逐步的量产化降低设备成本,提升作业效率。

稳石机器人(深圳)有限公司于2021 年完成对中国AMR早期算法团队的收购重组,在重组完成后,稳石机器人继续专注于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全面自主研发及柔性物流解决方案交付,面向各垂直行业物流场景提供基于视觉融合导航的AMR机器人产品和综合柔性物流解决方案。公司核心团队毕业于清华大学、康奈尔大学等海内外院校,骨干人员曾在京东、微软、苹果等企业担任要职。

稳石机器人董事长贾力表示:基于对产品广阔需求和稳石机器人核心技术及商业团队能力的信心,我们认为目前的以制造业为主的AMR厂商在用户市场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头部效应。基于稳石的自身资源禀赋,以及核心技术积累及升级空间的辨识,稳石坚定进入AMR及更广义的智能物流行业,并在第一年便实现高质量订单的迅速增长。作为招商局集团的长期合作伙伴,稳石感谢投资人的认可。而作为一家在第三方物流、园区、港口、公路、航运等各个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的央企,其集团内公司及生态公司的大量场景,将成为稳石机器人接下来的高速和高质量增长的催化剂,因此招商局下属基金此次的投资对稳石机器人兼具重要的战略意义。制造业AMR不是一蹴而就的赛道,直到今天,稳定可靠高效的大规模集群调度、垂直场景的深度智能化仍然具有极高的工程化落地挑战,这还只是技术难点,而商业化放量的前提是技术加上可负担成本的双重可行性,因此在这个行业中,每个厂商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稳石股东也将持续为稳石机器人注入全面资源,助推公司后来居上,实现可持续的高增长。

稳石机器人CEO肖牧山表示:早在2015年便有初创公司开展AMR的产品技术研发,但我认为直到2020年这个行业才真正走到应用,在此之前,AMR应用主要还是点对点水平搬运或是游离于核心制造工艺流程之外的机械化辅助,要么技术门槛低且天花板明显,要么生意模式不明朗。而在2020年尤其是2021年之后,一些制造业行业的场景中的才开始AMR部署,尤其是深度部署,所谓深度部署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出现数十台甚至上百台的大规模集群应用,这必然深度进入用户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数字流;第二是实现更多的智能化操作功能,如复合机器人、如一些行业适用的AMR上部机构。至此,AMR完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而工业应用的落地周期决定了这个切换时间窗口没有资本市场想象的那么短,这也就形成了稳石机器人在行业黄金期进入行业的时间窗口。稳石机器人基于对算法团队的收购及重建、对全建制产品、市场和交付体系的迅速打造,吸引了行业领先人才。务实的将机器人公司回归到销售订单、客户成功、产品和技术研发的本质中来,在迅速形成订单并站稳A轮融资后,将以客户复购、持续降本和持续创新的良性循环作为公司成功的根本性目标。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9/500194.shtml

华宇注册_是光科技完成战略轮融资,招商健康领投

0910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8日消息,一站式生物药研发服务企业北京是光恒生生物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是光科技”)完成战略轮融资,由招商局健康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招商健康)领投,深创投、通用创投、六合基金、幂方资本、方富资本等机构跟投

是光科技成立于2019年7月,是一家专为国内外创新型生物制药企业、生物技术公司、临床转化机构以及科学研究机构提供药物发现和转化、小试及中试生产、临床前和临床检测与分析等“一站式”服务,具备行业经验和完整牌照资质的企业。

公司旗下的生物分析平台是国内唯一获得生物大分子药物与小分子药物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双项认证的分析机构。生物药生产平台建设“全生命周期”制剂开发平台和“伴随研发、无缝衔接” 中试放大生产平台,具备国际水平的蛋白质结构分析和质量控制能力。目前北京基地已建设有符合GMP要求的两条250升生产线,并在京津冀地区持续扩建产能;针对东南亚市场及一带一路战略,在广西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布局生物药转化及大规模生产建设项目。临床检验平台目前已获取完备的分子、生化、免疫、微生物、病理等专业实验室资质,业务涉及领域涵盖医学检验、检测试剂开发、临床转化、科研服务等多个业务方向和服务类别。

是光科技创始人宋海峰表示,对此次战略融资以及与招商健康战略合作的未来前景充满希望,更对战略布局满怀期待。他表示,是光科技愿与招商健康一起,在百年招商局集团的海洋文化底色下,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希望招商健康与是光科技共同为实现中国健康产业崛起的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招商健康团队认为,是光科技作为我国生物医药行业领域具有独特核心技术和产业服务能力的企业,其多平台、全资质、重研发的属性具备丰富的科技含量,十分契合招商健康的“科技引领,价值健康”的核心战略。此次战略领投是光科技,是将是光科技作为招商健康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共同努力推动中国生物医药行业的发展,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9/500187.shtml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尚特杰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毅达资本领投

0910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8日消息,尚特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尚特杰)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由毅达资本领投

尚特杰成立于 2014 年,公司聚焦新能源赛道,是一家专业提供智慧场站、综合能源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主营业务智慧场站领域,尚特杰专注于大数据、AI、数字孪生技术在新能源场站的深度应用开发,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在光伏行业的广泛应用,为集中式和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提供智能巡检、智能预测与分析、智能清洗等整体解决方案,真正实现光伏场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无人化、智能化”。

在综合能源领域,公司以微电网推进分布式能源发展,积极开展“源-网-荷-储”多能互补的研究实证,打造了智能微电网、光储充多能互补等解决方案,主要应用场景如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等,大幅提高企业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助推国家绿色低碳事业发展。

尚特杰科研团队凭借多年研发经验积累,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百余项,并承担国家级智能微电网项目、安徽省双碳科技创新专项、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研发项目,与全国多所重点高校长期保持产学研技术交流和合作。目前,尚特杰自主研发生产的智能化软硬件产品已成功在国电投、中广核、国家能源集团、大唐集团、中节能集团等发电集团的电站投入使用。在此基础上,尚特杰持续迭代智慧化解决方案,并将数字化技术向风电领域进行延展,为新能源场站不同运营阶段的降本增效提供更全面的技术支撑。

毅达资本投资总监陈志强表示,在双碳政策背景下,电站智慧运维成为新能源产业链后端的重中之重。通过融合最新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数据集成平台服务,将传统电站运维跨越到大数据、大协同、大智慧运维时代,引领新能源生产建设向数字化、智能化、一体化发展,这是毅达资本与尚特杰共同坚定的赛道方向。

经过多年对智慧场站的钻研与沉淀,尚特杰目前已成为行业首批智慧场站一体化解决方案服务商之一,服务覆盖全国,在合作项目的应用中,多次打造出行业标杆。毅达资本期待尚特杰在未来发展中,继续以绿色践行责任,以科技承载匠心,为新能源行业降本、提质、增效贡献智慧,为成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领导者砥砺深耕,笃行致远。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9/500188.shtml

华宇测速_理想换壳,断臂求生

0909

近日,有6-8月订车的理想ONE车主,在黑猫投诉平台投诉理想汽车存在欺骗销售问题,同时不少车主集体到店“拉横幅”、“拍视频”维权。

从投诉内容来看,不少车主称在订车时销售和汽车生产商统一口径,未提及该车辆升级换代停产以及降价等相关问题。问到相关问题时,理想各方均表示没有此计划,并保证全国统一价格,不存在降价的情况。

但没想到,9月1日理想汽车突然官宣新车型理想L8即将上市,而理想ONE也将停产,同时针对理想ONE推出了2万元购车优惠。

这则消息对于刚提车的理想ONE车主来说,就如同在他们的额头上刻了“韭菜”二字。于是,写着“理想ONE汽车虚假宣传欺骗消费者”、“理想与套路之间,相隔一个理想ONE”等话语的横幅,成了各大内容平台的热门,也成了让理想头大的舆论危机。

一个值得思考的地方在于,理想为何要停产理想ONE且同时推出新车L8?基于目前市场现状和理想自身情况来看,出于对资本的负责以及对未来发展规划考量,或许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只是,在没有核心技术的支撑下,经历了多次舆论危机之后的理想,哪怕凭借供应链组装出多少个新车型来,相信绝大多数消费者依然会选择绕道而行。至于那些在理想猛烈营销攻势下的“韭菜”们,所谓的“理想信仰”也会不断坍塌。

遭车主集体维权

在理想汽车宣布理想ONE车型将升级换代停产,并优惠两万元之后,车主的强烈不满是来源多方面的。

首当其冲的,便是车主没有在决定购买之前获得要降价和停产的信息。

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车主表示在6月订购理想ONE时,店内销售未提及该车辆升级换代停产以及将降价等相关事宜,问到该问题,也均表示没有此计划,并保证全国统一价格,不存在降价的情况。

从法律层面来讲,销售的口头承诺没有任何法律效力,销售也不能代表官方,明确表示不会停产、降价。但如果把“不停产、不降价”写进了书面合同内,那么消费者进行维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眼下只能说理想做得“不地道”,而消费者仅靠口头的承诺很难成功维权。

有意思的是,早在8月15日,理想汽车CEO李想曾在微博表示:“等L8的现阶段就别买ONE了。”这一言论,也被视作理想即将停产理想ONE的一种暗示。

其次,车主的不满也在于购买不久后遇到价格下降造成的经济损失。尤其是对于8月下旬购车的车主来说,短短一两周时间便损失了两万元,还要面临降价对汽车残值的影响,这对于任何一个消费者来说,在心理层面都是很难接受的。

但同样,在法律层面理想没有任何责任。并且,新能源汽车市场车型降价的故事并不鲜见。比如19年Model X 1个月降价幅度高达30多万,相比之下,理想降价两万似乎并不是什么槽点。

事实上,理想ONE停产对于之后的质保、维修的担忧,才是车主们更为关注的地方。据悉,新车型L8和理想ONE并非同一条生产线,零配件存在诸多差异。这意味着理想ONE车主将来需要进行维修时,将面临难以找到零配件,或零配件价格昂贵的情况。

车主们难以接受的情绪,让理想不得不做出“示好”的回应。

9月3日晚,理想表示理想L8发布后,理想ONE的基础售后保障不会受到影响,理想汽车将严格履行对于所有车主的质保承诺,并在使用过程中提供原厂纯正配件用于维修保养和质保服务。

同时,考虑到最早提车的理想ONE车主已经使用接近三年,理想汽车决定将为所有理想ONE用户,在原有的“三年流量无忧方案”基础上,追加赠予三年流量无忧。对于理想ONE的OTA软件升级服务,理想汽车的软件团队也将持续开发和运营。

但从漫天的维权视频来看,车主显然不接受这样的结果,而理想截止目前也没有做其他任何回应动作。

不再执着大单品

与其他车企车型停产有所不同,自2019年理想ONE诞生以来,理想汽车就一直坚持“大单品战略”,凭借一款理想ONE打下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辉煌战绩,独撑了理想三年的产品线。

如此一款堪称“神车”的车型,为何说停产就停产呢?通过对市场现状的分析,以及对理想本身发展趋势的了解,则会发现,理想不得不停产理想ONE。

眼下,各大新势力都已经进入新一轮的产品更新换代周期,车企之间的竞争深入到了产品矩阵之间的竞争。虽然大单品战略给理想带来了不错的成绩,但显然这一战略的效果正在快速衰退。

可以看到的是,理想今年不仅在增程汽车市场投放了L9、L8两款新品,根据其此前发布的规划,明年还将推出2款产品,包括全新一代增程的旗舰产品、全新高压平台的纯电车型以及*20万至30万元的中型车。

随着车型不断增加,理想陷入了“双手互搏”的内耗局面。

理想ONE主打30万-40万价格区间,而新推出的理想L9主打40-50万价格区间,还有即将推出的理想L8,主打20-30万价格区间。目标用户和产品定位都高度相似,自家的车型成为竞品,这对理想的销量带来了直接影响。

据统计,理想ONE7月交付1.04万辆,同比2021年7月增长21.3%,但是环比6月的1.3万辆,大跌近20%。再到8月,共交付新车4571辆,不但是“蔚小理”的垫底,而且相比于本身上个月过万的交付量,也呈腰斩下滑。

此外,同样作为增程式汽车,问界M5凭借更具性价比的配置,以及华为门店的渠道优势,快速地侵吞了原属于理想的潜在市场。面对新老势力不断推新的电动车市场,理想ONE竞争力下降已成为了不争的事实。

理想ONE是死于自家理想L9和理想L8的夹击之下,也是死于市场的激烈竞争。当然,抛开市场的因素,从资本的角度看去,理想ONE的停产也有一定的必然性。

对于任何一家车企来说,停产一辆车型的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利润。一款车能不能持续地赚钱,决定这款车的生命周期。

从理想2022年Q2财报来看,理想ONE整车毛利率为21.2%,即便相较于2022年Q1的22.4%下降3.7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较高水平。令人疑惑的是,为何将一个毛利较高的车型放弃?这离不开理想过重的成本。

理想的成本分为两个,一方面是过重的营销成本,另一方面则是股东分红成本。当理想ONE的利润无法覆盖这两项成本时,出于对背后资本的负责,理想便不得不推出性价比更高、毛利更高的车型。

花式换壳割韭菜

自李想成立理想汽车以来,没少向苹果“学习”,但似乎只学到了命名技巧。

8月31日,李想在社交媒体上透露,新款理想L8六座与五座VIP车型都可以选择Pro和Max版。Pro版对应AD Pro和SS Pro的组合,Max版则对应AD Max和SS Max的组合。

无论起什么样花式的版本名称,都不能掩盖理想只是一个“组装厂”,L8是一台换壳车的事实。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产业链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制造门槛也不断降低。大量的资本进入,使得理想等一众造车新势力,习惯了通过买入供应商的产品来整合产品。

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在于三电,即电池、电控、电机。在这三方面,宁德时代、比亚迪、欣旺达、国轩高科、精进、万向、瑞力、三星、索尼,都是新能源车企大面积采购的品牌,车桥、减震则是蒂森克虏伯、KYB、采埃孚等等。

以停产的理想ONE来说,此前增程式发动机供应商是东安动力,增程器的供应商是李斯特和德尔福,动力电池、电芯、PACK供应商是宁德时代,电驱动控制系统供应商汇川技术,前驱启动电机供应商是联合电子,后驱启动电机供应商是博格华纳......

可以说,各大新势力不过是在同一套供应商体系上,生产不同的产品而已。也正因如此,车企之间的竞争,也从核心技术转移到了供应商的强弱。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说几乎实现了产业链全涉及的比亚迪,已经完成了大量供应链的掌控,比如说电池、电驱、芯片、ABS甚至刹车。这也让比亚迪可以摆脱大部分供应商,在全球范围供应商名单中成为话语权不断走高的选手。

而对于大多数新势力车企来说,在总体销量很小的时候,各型号尽可能通用零件和设计才是降低成本的必然选择和*方法,理想深谙此道。

从谍照来看,理想L8采用了理想L9同款平台设计,不仅整体的轮廓、内饰和L9非常相似,在动力上,理想L8的搭载的也是由理想和四川绵阳新晨动力合资打造1.5T四缸发动机。发动机之外,理想L8的驱动电机用的也是长城蜂巢的。

当然,相比其他新势力车企,理想旗下车型并非完全没有差异化,至少在电视、电冰箱、电动座椅这个“三电”层面,理想的竞争力还是*的。

只是,家电堆出来的“核心竞争力”,究竟能让理想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