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会员
1219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3日消息,霖和气候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霖和气候科技”)2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信建投资本领投,新材智资本跟投。该轮融资将被用于加大关键领域产品开发迭代及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加速团队扩建、市场开发等。目前霖和气候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跃为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以U定C” 解决二氧化碳捕集难、利用难。霖和气候科技是一家以全频段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为核心、驱动碳中和天平右端新产业赛道的CCUS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在全世界首次提出“以U定C”的CCUS分布式场景解决方案,通过将二氧化碳分布式多源按需捕集和多路径综合利用紧密结合在一起,解决工程化移除大气中和集中排放源的二氧化碳固碳/碳汇问题,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绿色发展模式和经济效益之协同,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和绿色循环经济的融合发展。
霖和气候科技在碳天平右端首创分布式碳捕集与碳利用两套颠覆性技术创新体系,先后荣获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碳中和”领域第一名、总决赛优秀奖、创蓝碳中和先锋奖。所致力提供的以U定C、分布式、模块化、小型化、按需捕集CCUS解决方案,能够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并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颠覆性创新商业模式,当前业务已进入快速扩张爆发期,其易于做到1到N的复制推广将引领碳天平右端新产业赛道快速大规模发展。
CCUS,即二氧化碳的捕集、利用与封存,是实现碳中和的兜底技术和必然路径。目前CCUS解决方案碳捕集和利用端存在严重源汇不匹配的情况,掣肘CCUS大范围落地的核心原因是无法将捕集与利用场景有机结合。
在捕集侧,传统集中式捕集只覆盖大型集中式排放源,占地面积大且基础投入高。通常大规模排放源距离碳利用地距离较远,运输成本更高。由于传统碳捕集技术仅输出高浓度二氧化碳,与下游利用场景多浓度需求难以匹配,极易产生供需脱节和资源浪费。
在利用侧,当前行业还是以二氧化碳的埋藏封存为主,无法带来额外经济效益。如果利用场景单一或市场容量不够大,很难利用足量的二氧化碳。并且当前CCUS捕集、利用、封存三个板块中唯有利用板块能够通过市场化产生经济效益,故只有基于市场化利用场景的需求特性来选择捕集技术才能打造合理、可复制的规模化场景。利用端场景是分布式的,那么捕集端场景也只有分布式才能匹配。
基于行业痛点,霖和气候科技将全频段分布式碳捕集+多路径综合碳利用相结合,提出“以U定C”的理念,根据下游利用场景需求倒推出合理的碳捕集工程化路径和商业模式,实现就地捕集、就地利用,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霖和气候科技自主研发的分布式碳捕集技术主要有两种:干湿法DAC(Direct Air Capture,直接空气捕集)技术、撬块式烟气捕集技术。
直接空气捕集一直是二氧化碳捕集的难点,也是直接应对气候变化的工程化负碳方式。相比传统DAC技术本质是沿用传统烟气捕集技术,没有利用空气特性。
霖和气候科技的干湿法碳捕集技术采用全球独创的变湿度碳捕集材料MSCCM,只需变化湿度即可实现吸附及脱附,输出不同浓度的二氧化碳,能够最大化借助空气的自然流通及扩散特性实现捕集,发挥分布式、全频段、低成本、按需捕集优势,突破传统路径的热力学天花板,为DAC进一步降本提效。目前霖和气候科技已打造亚洲首套工业化干湿法DAC系统,预计系统规模化后将成为全世界最经济的空气捕集二氧化碳路径。
【图注:亚洲首套干湿法DAC系统】
分布式烟气捕集是目前国内适应场景广泛的捕集技术。霖和气候科技研发的小型撬块烟气吸附系统设备结构紧凑,可成撬安装,方便转运,非常适应空间要求高的小型排放源,为陆上油田、海上平台,海上船只等空间有限的场景,提供捕集的可能性。相比传统捕集技术,霖和气候科技分布式小型撬块化烟气捕集的吸收效率可达85%-95%,设备体积减少30%-90%,运行成本、设备能耗可以降低10%,目前已通过客户验证。
在碳利用端,霖和气候科技充分利用二氧化碳“酸性、高溶解、碳肥”三大自然特性,优先开拓固废处置、驱油压裂和富碳农业利用场景。
在固废处置场景,霖和气候科技从固废资源处置环节,切入下游建材市场:把各种固废+按需捕集的二氧化碳通过霖和独有的碳减排协同碱性固废资源化利用技术处理后,利用气废“酸性”自然特性通过矿化反应实现固废资源化利用。产品包括汇碳骨料、赋碳建材、汇碳混凝土浆料等系列,加上霖和独家的矿化建材防腐技术,形成建材行业“碳中和”解决方案。
在驱油压裂场景,霖和气候科技基于独有的分布式小型撬块化烟气捕集技术,充分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易与原油混相,可作为一种优越驱油剂的自然特性,为陆地及海上采油平台设计分布式烟气捕集+二氧化碳驱油压裂的小型化装置,通过分布式捕集二氧化碳助力驱油驱气和压裂,有效支撑化石能源企业减排增效、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助力我国能源安全转型和碳中和目标实现。
在富碳农业场景,霖和气候科技首次实现了DAC和富碳农业的闭环,世界上首台规模化碳肥机可将空气捕集的二氧化碳提浓后作为“碳肥”应用于温室大棚,提升农作物光合速率,带动农作物增产增收和降本增效。目前霖和气候科技已与北京顺义农科院示范基地、天合光能等客户完成合作验证。实验数据显示碳肥机可提高光合速率约25%,提升番茄和甜瓜产量30%-40%。
【图注:霖和气候全自动空气捕集(DAC)碳肥机系统】
CCUS、DAC作为碳天平右端一种工程化固碳/碳汇技术,霖和气候科技未来还将融入碳价、碳交易等市场化机制,让DAC系统等负碳产品通过碳汇交易持续创造经济效益,打造多元商业盈利模式。
本轮融资的领投方中信建投资本表示,霖和气候科技作为碳中和及绿色新材料领域初创型科技企业,掌握全球领先的分布式二氧化碳捕集和利用技术,独创变湿度碳捕集材料(MSCCM),技术优势突出,应用场景及解决方案明确,符合中信建投资本 “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原始创新”的投资理念以及 “走进实验室、拥抱科学家”的投资策略。中信建投资本将积极进行投后赋能,通过定期走访交流、产业资源对接、资本市场服务等多种方式助力企业快速发展。
1219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3日消息,AI企业级应用服务商弘玑于7月完成约4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结合弘玑在2021年完成的1.5亿美金C轮融资,累计近两亿美金融资。C+轮由华兴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据了解,弘玑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AIGA(AI Generated Automation 即生成式自动化)企业级产品的研发落地、行业资源整合与市场拓展。弘玑借助领先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应用场景,根据企业级客户的真实需求,持续巩固并迭代超级自动化的产品矩阵,与500强等大中型企业合作打磨出以AI赋能的RPA(数字员工)+CoE(数字员工管理平台)+Process Intelligence(流程挖掘)的行业领先解决方案。
弘玑创始人&CEO高煜光表示,随着生成式AI和超自动化浪潮的形成,中国企业正迎来历史性的机遇,有望在新一轮数字企业架构建设的竞争中超越欧美IT巨头,实现“换道超车”。中国拥有总体劳动力数量和大型企业劳动力规模领先的优势,因此通过提升生产率带来的总效益更大,数字劳动力的发展空间更广阔。中国政府对数字化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大,推动执行力强,共同推动着数字化生产力的快速落地。
据悉,弘玑拥有大量的KA(Key Accounts)客户群体,与领先大客户共同积累的know-how有助于RPA、CoE与流程挖掘等产品的快速打磨和商业化落地,最终形成标杆效应与技术壁垒。作为超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的实践者,弘玑持续借助先进的AI技术,驱动企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实现更大的业务价值。
随着大语言模型的快速发展,以LLM作为大脑驱动复杂任务完成的AI智能体(Agent)将成为最具商业前景的落地场景之一。然而目前Agent在实际落地过程中面临着复杂任务规划、可控执行、路径反思优化等诸多难题。弘玑凭借多年在RPA(可控执行)、CoE(任务规划与调度)、流程挖掘(路径优化)领域的强大产品能力和丰富落地经验,将与LLM结合,为企业打造具备高度组织能力、超强执行能力、不断自我迭代的AI智能体,并即将在大型客户真实业务场景中规模化落地。
未来的RPA将成为可以被大模型生成、驱动和优化的新型智能体,为2C和2B场景带来不同的智能助手和数字员工。作为AI智能体在企业落地应用的新范式,弘玑AIGA将大模型与RPA深度融合,已经取得了可行的成果,为客户提供了全行业最全面的智能产品线,从需求发现到流程设计、执行、管理,实现了跨组织、跨系统的业务自动化闭环。AIGA的推出将带来更深层次的变革,更智能的RPA不仅能自动执行人类指定的任务,还能通过识别和理解用户的语言输入实现自主编程,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
AIGA作为弘玑的新一代企业级产品,打造了一套平台型产品矩阵,能够适应超自动化转型中不同成熟度客户的需求。通过不断加深数字生产力在企业内部的渗透,弘玑旨在提升企业的能力和规模,进而实现单客户价值的提升。AIGA产品的研发将从解决单一简单工作场景的自动化问题,上升到实现企业整体业务的数字化转型。
因此,以人为中心的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提升生产力、构建高效敏捷业务的核心方式。弘玑的AIGA产品旨在以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打破系统边界,快速、灵活应对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并实现系统、数据和流程的全面可视化。
1218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4日消息,以智能气体分析为基础的科技公司精智未来(ChromX)已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由复星创富领投,广州科学城创投、上海珺天诚及老股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简称“大湾区协同院”)跟投。资金将主要用于进一步拓展研发和生产团队,新产品的开发以及商业化推广等。
精智未来(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微型气相色谱技术的平台型公司,公司通过融合MEMS(微机电)、微流控和AI技术,自主研发了MEMS微型气相色谱仪以及XCloud数智化数据分析平台,可为新能源氢气检测、石油化工、制药、环境在线分析、呼气分析等提供相应解决方案,以满足不同环境下快速、精准、在线的自动化VOCs(挥发性有机物)气体检测需求。
精智未来开发的MEMS微型气相色谱仪的核心零部件已实现自主研发和生产。如核心MEMS芯片,是具有极高技术壁垒的“硬科技”,可实现气相色谱技术仪核心部件的微型化,并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进行产品形态设计和部署;MEMS微型气相色谱仪具备极高灵敏和高分辨率的定性、定量分析能力,经SGS第三方检测,该产品是全球首个能在现场进行实时VOC气体全谱图分析且灵敏度达ppt级别的气相色谱仪。
据悉,结合MEMS与AI等交叉学科的技术,精智未来在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芯片化、微缩化、自动化的同时,还维持了ppt(10 ⁻¹²,即万亿分之一)级别的VOCs检测灵敏度,未来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也可程度提高检测效率。未来,公司将据此逐步建立适应工业、大健康、环境等多种场景的VOCs AI一站式分析平台。
复星创富投资执行总经理朱峰表示:“精智未来是一家采用MEMS技术打造微型气相色谱气体检测与智慧分析平台的创业公司。该公司实现了高端气相色谱领域的重大突破,同时在微型化设备中将灵敏度提升至ppt(part per trillion,10-12即万亿分之一)级别,成为全球少数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公司。气相色谱仪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生命科学、工业领域和新能源领域等众多应用场景。创始人王俊奇博士是一位在气相色谱仪研发领域拥有十多年经验的专业人士,他是微型气相色谱仪相关技术的发明人之一,具备深厚的底层技术创新研发实力。”
复星全球合伙人,复星创富联席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徐欣表示:“我们一直在寻找全球领先技术落地中国的早期科创公司,精智未来团队是全球Micro-GC领域的学术与实践引领者。结合MEMS与AI等交叉学科的技术,精智未来在实现大型科学仪器芯片化、微缩化、自动化的同时,维持了ppt级别的VOCs检测灵敏度,同时精智未来软硬件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极大程度提高检测效率。未来将逐步建立适应工业、大健康、环境等多种场景的VOCs AI一站式分析平台,前景广阔。此次投资凸显了复星创富科创引领和全球化的投资策略,同时也是硬科技领域投早、投小、投科创的典型案例。”
广州科学城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林如海表示:“祝贺精智未来顺利完成本轮融资,也十分欣喜创投公司参与其中。创始人王俊奇博士毕业于密歇根大学,也是耶鲁大学博士后,兼具深厚的学术背景以及中 美两地创业的经验,是难得的优秀海归人才。同时,王博士也聚拢了一批来自耶鲁、哈佛等世界名校的人才以及500强公司高管共同奋斗,造就了公司发展坚实的人才基础。我们非常看好精智未来在MEMS、微流控和AI技术领域多学科交叉的底层创新能力,以及在医疗、工业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前景。 未来我们会一如既往地支持王博士和精智未来的发展。”
对于本次融资,精智未来创始人和CEO王俊奇博士表示:“作为国内以及全球范围内MEMS微型气相色谱领域的领军者之一,精智未来感谢新老股东对公司和行业的信任和支持。同时也感谢国内专家、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战略合作医院持续坚定地选择精智未来。在大家的关心和每一位精智X-Man的努力下,公司在过去一年内不仅在技术、产品、应用和生产上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而且在商业化合作上也迈出了坚实的脚步,同头部的企业建立了扎实和深厚的战略性合作。精智未来在新的资金和资源助力下,一定会不断为行业破局,持续引领MEMS微型气相色谱技术,推进VOC在线分析技术的应用落地。”
1218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4日消息,上海伊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伊世智能”)完成千万级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新微资本、昊阳创投联合领投,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上海临港电力电子研究有限公司等跟投。
上海伊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定位汽车电子控制器芯片级信息安全产品供应商。提供车载域控制器HSM国密安全模块、整车及零部件级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合规工具、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和数据安全合规咨询和渗透测试服务。研发的车载控制器HSM安全固件软件产品,打破国外在车载控制器层面信息安全产品的国际技术垄断,已经服务了近10家主机厂的量产车型,覆盖动力域、智驾域、底盘域、车身域等核心汽车电子控制器。
伊世智能管理层表示:随着国际、国内政策法规和强制标准的陆续出台,面向汽车控制器的信息安全产品需求成为行业“刚需”。通过本次融资,将持续推进车载控制器信息安全产品研发投入和产品线扩充。聚焦嵌入式系统内生安全细分市场,与国内AUTOSAR基础软件厂商和国内外头部MCU芯片厂商建立战略生态合作关系,并将继续发挥公司在嵌入式控制器领域的信息安全技术优势。
新微资本表示:随着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外网联汽车安全法规和标准的颁布,汽车信息安全逐渐成为智能汽车产业链的重要一环。伊世智能目前业务定位于汽车安全的测试工具和ECU芯片安全领域,开发国内首例支持主流域控制器芯片的HSM安全固件产品,其产品在整车数据安全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有望享受行业发展红利。目前伊世智能已与多家一线主机厂合作成功标杆项目,并且在国密算法开发、定制化服务、性价比等方面相比国外公司有一定优势。综合来看,我方认为公司团队技术能力突出,拥有丰富的信息安全、车辆安全法规、芯片安全相关领域复合经验,从现有汽车信息安全业务起步,有机会将业务进一步延伸到工业控制安全、物联网安全等领域,未来具有较大发展的潜力。
昊阳创投表示:伊世智能是一家专注于汽车信息安全工具链及车载芯片级安全模块的高科技企业。公司的核心技术孵化自上海市市级研发与功能型平台,目前已拥有涉及芯片、控制器、OS、模组等跨领域的技术积累和先发优势,在汽车、轨交、船舶等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性行业,与行业头部企业建立了联合研发团队并开展了深度合作。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要求的逐步升级,自动驾驶车载芯片级安全模块国产替代需求必然快速增长。可以预见,拥有技术先发优势的伊世智能有望获得超常规发展的机会。因此,昊阳创投领投了伊世智能本轮增资,希望公司再接再厉,快速发展,为安全出行赋能!
上海微技术工业研究院表示: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功能的渗透率逐步攀升,用户对汽车驾驶安全、隐私安全等方面的需求显著提高,软件与信息安全已成为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发展的重要支柱。国内在汽车制造领域投入了大量资源,但在软件与信息安全领域仍然存在缺口和机会。基于上海工研院在车规级芯片的布局及建设上海汽车芯片工程中心的战略规划,本着推动“核心硬件+核心软件”进行有机组合,推动国产车规级产品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我们臻选了伊世智能这个优质的创业团队,将其纳入我们的产业生态体系。伊世智能在整车信息与数据安全工具链、车载域控制器HSM国密安全模块等领域拥有核心技术,在车联网信息安全测试工具链及车载芯片安全算法领域具有实战经验与资源,且已与多家OEM、零部件厂商、芯片厂商开展合作,客户反馈良好,公司发展潜力巨大。
进入上海工研院体系一年以来,伊世智能业务发展迅速,预设的Milestone全部达成,在商业客户和信息安全产业端都拥有极佳的反馈,伊世智能还参与了多项行业标准制定,预期潜力正在一步步呈现。基于伊世智能的战略、技术、产品和业绩的实际表现,我们认为伊世智能是一家技术过硬、资源丰富,战略清晰,且团队执行能力极强的企业,公司专精于软件与信息安全赛道,未来业绩非常值得期待。同时,我们也将基于自身在汽车芯片领域的生态优势为之持续赋能、提供资源,助力伊世智能加速成为面向车载域控制器“内生安全”细分技术领域的创新主力军。
临港电力电子研究院表示:汽车电子产业链上下游的优质企业,一直是研究院孵化培育的重点对象。伊世智能所处的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与临港新片区的发展定位高度契合,我们希望更多的前沿技术和产品根植于临港新片区这片沃土,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彼此赋能、协同创新,助推临港打造全国首个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引领区。
跟投老股东——普科拓朴表示:普科拓朴董事总经理顾伯君表示,随汽车电子系统快速演进,汽车信息安全和功能安全重要性尤为突显,将从电控系统渗透到辅助驾驶、智能娱乐、车联网等几乎所有方面。伊世智能定位汽车电控信息安全产品供应商,是国内最早涉足HSM领域并实现商业化的技术型团队,并具备极强的运营经验和客户积累,自研的渗透工具、安全固件的完整产品服务链已得到多家头部主机厂、零部件厂商、芯片厂商验证。刘虹博士团队持续的创业热情,专业的复合研发背景,超强的计划、执行和管理能力,使公司在国内ECU安全赛道中实现零突破,成为全球四家技术团队之一,卡位国内该领域上下游生态先发优势。普科拓朴团队十分看好伊世智能在国内汽车信息安全行业发展中的关键重要作用,看好公司随行业快速布局和成长。
本次融资将加快伊世智能在“车载控制器内生安全”专业赛道的市场拓展和行业沉淀,助力伊世智能在嵌入式系统信息安全业务领域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12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4日消息,据集微网消息,华引芯科技宣布完成C1轮融资,由德贵资本领投,瑞江投资、一维创投共同完成。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华引芯Mini LED显示光源和汽车光源业务的技术深度研发和产能爬坡优化,全面提升高品质生产交付能力。
2017年,华引芯成立。其总部位于中国光谷,是一家由海外团队创立,专注于高端光源芯片与光器件研发、封测且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的创新型高新技术企业。
华引芯官方消息显示,其自主研发的汽车车规、特殊波段、Mini/Micro显示光源芯片及其封装器件、半导体光器件的光电性能均已达到世界一线水平,广泛应用于车载光源、特种光源和显示背光光源市场。
现阶段,华引芯已完成武汉制造中心背光显示光源产线建设,以及张家港光源芯片产线落成,实现高品质Mini LED新型显示光源和车规光源芯片、新型显示光源芯片的批量产出。
华引芯创始人、总经理孙雷蒙表示,华引芯专注的新型显示、汽车光源、紫外光源、红外光源四大半导体光源细分市场,目前正处于大规模国产替代以及新产品市场渗透进程中,华引芯将借助本轮融资,加快形成更加强大稳定的产品交付能力,进而在市场爆发阶段把握更多机遇。(校对/姜羽桐)
12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4日消息,昆山医源医疗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山医源”)正式宣布完成过亿元人民币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朗玛峰创投领投,江苏省高科技产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江苏高投)跟投、老股东阳光融汇资本持续加注。本轮募集的资金将极大支持昆山医源加速CT球管研发及商业化进程。
CT球管是CT整机设备的核心零部件,约占CT整机BOM成本的20%,同时也是高值耗材,一般说来,2年左右需要更换一只球管,门诊量较大的医院可能1-1.5年就需更换。目前,我国CT球管进口依赖度95%以上。CT球管被《科技日报》列入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卡脖子”关键技术;国家在“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连续三个“五年计划”都将 CT 球管列入重点突破和发展的高端战略产品,并鼓励国内企业自主研发 CT 球管。以昆山医源为代表的国产CT球管企业不负众望,经过10年的潜心研发,突破技术封锁,形成了2.0MHU、3.5MHU、4.0MHU、5.3MHU、6.3MHU、8.0MHU等系列全型号布局,产品可支持中国整机90%以上的球管型号需求。昆山医源率先突破量产工艺,多款产品实现规模市场应用,累计发货数百只,公司CT球管寿命媲美国外同类厂商的产品。近期,昆山医源生产的一只5.3MHU “功勋”球管光荣“退役”,工作时长1191天, 累计曝光209万扫描秒,期间运行状态良好,影像质量完全满足医院诊断和质控要求,获得了医院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使用寿命创造国产CT球管新高度,达到了同类CT球管的“天花板”,国外品牌同类产品超过200万扫描秒次的也是凤毛麟角。
昆山医源董事长张兰永先生表示:感谢投资方的认可和支持,在资本助力下,公司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大规模量产、整机客户导入、前沿技术研发储备等诸多方面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朝干夕惕,功不唐捐,扫除我国CT设备自主可控“要道”上最大的障碍,为实现医疗强国提供更多的“核芯”支持!
朗玛峰创投高级合伙人谈文龙博士表示:很有幸参与昆山医源的本轮融资,朗玛峰创投始终围绕国家产业政策,一直致力于硬科技领域的投资,尤其是重点投资“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CT是现在医学影像检测的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已经成为医生看病诊疗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虽然CT整机现在已经实现了国产替代,但CT的核心零部件球管还是被国外厂商垄断。CT球管是技术和工艺相结合的工艺品,需要在高真空、高温、高转速环境下工作且要保证使用寿命,昆山医源经过十余年研发,终于实现从2.0-8.0MHU产品的批量出货,寿命也媲美国外同类产品。最后再次恭喜昆山医源顺利完成本轮融资,加速CT球管的国产化替代,让中国的CT整机装上中国“芯”!
江苏高投总经理左松林博士表示:江苏高投作为国内成立较早的创业投资机构,始终坚持助力科技创新,扶持中小型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江苏高投自2016年开始关注医用CT球管的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工作,昆山医源团队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以及孜孜不倦的工艺改进和优化,终于推出了各项主要性能媲美国外龙头企业的优秀产品,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科技创新工程。我们相信昆山医源将在各方资源的助力下稳步快速发展,进一步推动医用CT球管的国产替代,并成为国内医用CT球管领域无可争议的领军者!
老股东阳光融汇资本管理合伙人石晟昊先生表示:恭喜昆山医源完成新一轮融资!阳光融汇资本十分关注医疗影像产业链上游卡脖子技术的国产替代机会,CT球管是制约我国工业发展的35项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国家五年计划中重点突破和发展的高端战略产品。2021年9月,阳光融汇资本独家投资昆山医源,历经2年发展,公司为国内唯一实现多款产品型号量产的公司。作为老股东,我们持续投资昆山医源,期待公司在CT球管商业化上再露锋芒!
1216
投资界不完全统计,7月31日至8月6日,期内国内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69起,总规模超85.79亿元。
01、先进制造融资数最多
从融资案例数量来看,先进制造、医疗健康、企业服务领域融资最为活跃,分别为24起、12起、10起。
从已披露金额事件的融资规模来看,先进制造领域最高,融资总规模超20.56亿元,中科富海获得8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诚通混改基金和建信股权共同领投,国投招商、工银投资、越秀产业基金跟投,原股东兴业国信、中科先行创投、中科创星在本轮继续跟投。本轮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装备制造和气体生产的规模和能力提升、技术研发、氢能和电子特气以及绿色气体业务布局等方向。
从披露获投企业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浙江、广东、北京,分别为15起、15起、11起。
02、哪些VC/PE最活跃
从机构投资活跃度来看,毅达资本、中科创星、深圳高新投在期间创投市场中较为活跃。
经纬创投和真格基金资本押注的进迭时空是由一批国内知名RISC-V 芯片专家共同发起并创建的创新型芯片公司,专注于研发RISC-V高性能CPU并提供软硬一体优化的计算解决方案。8月4日,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联想创投、君联资本领投,北京国管顺禧基金、经纬资本、耀途资本、万物资本、真格基金、海阔天空创投(Beyond Ventures)、趣合投资跟投,凡卓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该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其下一代高性能RISC-V CPU产品的研发和进一步的市场拓展,助力RISC-V生态加速迭代。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创投集团总裁贺志强表示:RISC-V架构崛起得益于三个方面:CISC架构的瓶颈、不同于x86和ARM架构依赖授权的开源属性、在移动端设备可以更广泛应用,是打破芯片研制瓶颈的一条出路。
君联资本董事总经理范奇晖表示: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各类AI大模型的涌现,计算需求爆发式上升,RISC-V开源共建的架构和生态市场是诞生超级计算公司的沃土。进迭时空不仅有着多融合研发和商业实践经验的资深团队,也有着独特坚实的文化“地基”。
北京国管顺禧基金董事长兼总经理任鹏表示:RISC-V作为开源指令集架构,具有全球共识和全球标准,有望成为下个时代的主流计算体系,也是国产CPU自主发展的重要选择。
经纬创投投资董事童倜表示:RISC-V已在多个领域大规模量产,在高性能领域也在不断追赶,预计将成为最重要的CPU架构之一。
耀途资本创始合伙人杨光表示:开源CPU架构RISC-V快速兴起,其技术、生态、应用也飞速发展。2022年中RISC-V核心出货超过100亿,且逐渐发展出高算力的CPU核。
万物资本合伙人顾旻曼表示:RISC-V芯片架构的技术成熟度和生态建设水平在近几年快速发展,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股趋势,具有改变芯片设计行业的潜力。
海阔天空创投联合创办人及管理合伙人文立表示:高性能处理器芯片因其设计难度高、架构授权风险、应用场景广泛而必要等特点,毋庸置疑是集成电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同时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历史进程中必须要实现国产突破的关键环节。
趣合投资表示:RISC-V的开源、可扩展性、灵活性为自主可控打开了新的可能性。
凡卓资本表示:RISC-V作为下一代计算系统的底层架构已成为全球共识,是国产CPU自主可控的必然选择,同时RISC-V可面向新场景、新应用做微架构与指令的定制优化。RISC-V已在边终端领域实现量产应用,但在高性能通用计算芯片领域还未实现突破。
03、本周大额融资事件HIGHLIGHT
“滴灌通”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
“滴灌通”宣布完成4.58亿美元C轮融资。本次募资,股东来自欧美、中东、东南亚和大中华等地的新进和原始股东,包括大型长线投资机构、私募和风投基金、大学捐赠基金、互联网平台、零售消费集团等。
滴灌通是一个连接全球资本与中国小微经济的创新投资和金融科技平台,旨在打造小微企业的华尔街,提供全新的金融基础设施,服务于传统金融尚未触达、更包容广泛的新市场。行业涉及零售、餐饮、服务、文体四大领域,门店覆盖十五个子行业,地域分布于中国大江南北,落地超过10个省市。
中国科大博士创业,真迈生物完成近4亿元C轮融资
真迈生物近日宣布完成近4亿元的C轮融资,金域医学、国鑫投资等机构共同领投,深高新投、国创致远、常州霜叶创投、财鑫资本跟投。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加码基因测序设备和试剂等新产品新技术研发,持续完善产品矩阵;扩大现有产品产能;提速产品医疗器械注册证申报;推动产品在国内外推广应用,进一步加速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
真迈生物专注于基因测序产业上游设备和试剂的研发制造,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SURFseq”测序技术体系,获得授权和申请中的国内外专利超过300项,实现了“仪器-试剂-芯片-软件”全平台的国产化和自主可控,目前已形成覆盖从科研到临床需求的低中高通量测序产品阵列,可全力赋能测序应用,是全球少数拥有测序系统产品阵列和商业化交付能力的测序系统制造商之一。
国鑫投资首席执行官陆稹表示:基因测序仪作为生命科学的重要探索工具,技术壁垒高、潜在需求大。
深高新投怡化基金总经理陈旭表示:我们认为基因测序仪作为核心的基础生命科研工具,应用领域将会越来越广,由于技术壁垒和商业壁垒非常高,导致行业竞争格局依然非常清晰。
海图微电子完成数亿元Pre-B轮融资,安徽省铁路基金、合肥建投资本、合肥产投资本等出手
合肥海图微电子有限公司(简称“海图微电子”)近日完成数亿元Pre-B轮股权融资,本轮融资由安徽省铁路基金、合肥建投资本、合肥产投资本、安徽省文化与数字创意基金、国元基金、滨湖科创投联合投资。本轮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加大多款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简称“CIS”)的量产规模,基于新工艺平台加大在机器视觉、汽车电子、医疗领域的CIS产品研发投入。 海图微电子是一家合肥科技企业,截至目前,海图微电子是唯一一家获得合肥市级所有产业投资平台同时投资的半导体企业。2022年底,海图微电子完成了数千万元A+轮融资,由金通资本、毅达资本、兴泰资本联合投资。
熙重电子科技完成近2亿元C轮融资,上海和盛实业集团领投
厦门熙重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完成C轮融资,本轮融资总额近2亿元,由上海和盛实业集团领投。此次融资是熙重科技继2020年获中电中金B轮融资后的新一轮融资。
熙重电子是一家身份识别解决方案服务商,致力于智能身份认证终端、二代身份证制证设备、智能卡设备制造及应用软件的研发,提供身份识别领域解决方案,专注于智能卡制造/应用技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指纹及人脸采集/识别等应用技术研究。
心航路医学完成2亿元A轮融资,龙磐投资和礼来亚洲基金联合领投
电生理全球创新平台企业心航路医学科技公司(“心航路医学”)宣布完成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龙磐投资和礼来亚洲基金(LAV)联合领投,合计融资金额为2亿元人民币,大幅超出公司原定融资计划。本次融资将为心航路医学推进多个重磅电生理产品的临床注册和商业化提供强大支持,并助力公司进一步完善研发体系,全面提升公司在全球电生理领域的技术优势。
心航路医学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中国广州,并在美国加州设立全资子公司。公司使命是开发下一代房颤治疗产品,提供围绕“三维标测+PFA消融”的一站式房颤治疗解决方案。公司全球首创的心脏“四维标测系统”,将磁电定位接触式标测技术和磁电定位非接触式标测技术融为一体,以实现在电生理手术中实时标测心律失常机制。
龙磐投资创始合伙人余治华先生表示:电生理市场规模大,导管消融作为一线治疗方案较为成熟,是少有器械主导治疗的疾病。房颤是电生理领域占比最大、增速最快的单一疾病。因房颤的发生机制不清晰,目前临床上主要是经验治疗,被心血管医生称为21世纪两大医学难题之一。当前电生理尤其是房颤领域基本由外资垄断,心航路医学研发的全球创新性标测系统和消融系统,有望揭示心律失常发生机制,改变临床治疗策略,提高心律失常治疗成功率和渗透率。
礼来亚洲基金(LAV)表示:电生理市场进入壁垒很高。强生、雅培等国际巨头在产品力、临床支持和销售渠道上占据先发优势;在最核心的三维标测方面,进口产品主导地位更为强大。进口产品不断迭代升级,国内企业若只是跟随,很难打破现有竞争格局。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308/519027.shtml
1215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3日消息,北京中科富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富海”)近日成功完成C轮引战融资,融资总额8亿元。本次融资由诚通混改基金和建信股权共同领投,国投招商、工银投资、越秀产业基金跟投,原股东兴业国信、中科先行创投、中科创星在本轮继续跟投。本轮融资金额将主要用于装备制造和气体生产的规模和能力提升、技术研发、氢能和电子特气以及绿色气体业务布局等方向。
中科富海是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两代院士领军的数十年大型低温工程技术积累为基础,以国家重大科研装备专项支持产生的研究成果为核心,汇集海内外高端人才、金融与产业资本等创新要素为一体而成立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20K-2K制冷液化分离装备核心关键技术,致力于提供液氢、液氦温区大型低温制冷装备、氢和氦液化装置、液氢液氦等低温液体储运设备、LNG-BOG提氦装置、稀有气体(氖、氦、氪、氙)和工业气体分离纯化、电子特气制取等先进低温装备以及氢能应用系统解决方案、高纯稀有气体、电子特气和工业气体工程等服务,解决了我国大型低温装备和战略气体资源“卡脖子”问题,为我国科学研究领域和航空航天、半导体等战略高技术产业的自主可控发展提供关键支撑和保障。
中科富海秉持“创新引领、绿色发展”的理念,以实现国家低温环境、绿色能源、战略氦资源、电子特气以及工业气体等领域的自立自强发展为使命,致力于提供自主可控、绿色高效、安全可靠的低温装备和气体产品,为广大用户实现氢能规模化应用和碳中和目标提效降本。自2016年8月成立以来,中科富海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和进展:公司自主研发的LNG-BOG低温提氦装置,利用低温分离方法提纯氦气并进行液化,最终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5N级以上高纯氦气及液氦产品,为我国战略氦资源开发与利用提供保障;国产首套民用领域1.5吨/天氢液化工厂成功投产,首套国产化5吨/天氢透平大型氢液化装置冷箱产品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首次突破了大型氢液化装置关键技术与集成创新,为未来大型液氢工厂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公司自主研发稀有气体精制纯化成套装备,产出的电子特气产品纯度高于国标5N级产品标准,助力我国航天、医学、电子、暗物质研究领域快速发展;公司在全国各地多园区布局建设综合绿色气体岛,为园区企业及周边用户提供绿色气体和清洁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助力我国能源结构转型及经济可持续发展。
本次C轮引战融资的顺利完成,标志着中科富海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公司将进一步聚焦战略目标,强化在绿色氢能、电子特气、绿色气体领域业务布局,持续提升装备制造和气体生产规模和能力,围绕产业链需求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以高质量的发展为客户、投资人和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中科富海低温装备制造基地
1215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3日消息,北京爱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爱思益普”)近日宣布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雅惠投资领投,朗玛峰创投跟投,现有股东中金资本旗下中金启德基金、毅达资本和源津创投继续增持股份。百榕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
北京爱思益普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成立,专注于从靶点发现验证、先导化合物筛选、优化到临床前候选分子阶段的创新药一体化生物学服务平台,在肿瘤,免疫,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等疾病领域的生物学和药理学研究技术,打造创新型CRO+的探索者。爱思益普关注新药研发企业对速度、效率和成本的需求,用专业的技术和高效的沟通帮助客户提高新药研发的效率。
爱思益普建立的技术平台包括:
●基于靶点的药物筛选平台:建立了超过100种离子通道,150多种GPCR,超过1000种激酶和酶学靶点以及40多种核受体筛选细胞系及验证方法,涵盖了大部分成药性靶点。
● 体外和体内药效筛选评价平台:包括肿瘤免疫,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基于细胞、组织或动物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 早期成药性筛选评价平台:包括早期ADME和PK研究,早期药物脱靶效应筛选(hERG,safety panel,激酶谱等)。
公司近期推出了下列产品化服务:
● 体外肿瘤细胞筛选平台:公司建立了数千种肿瘤细胞、基因编辑细胞、原代及耐药细胞株,覆盖癌症类型广,涉及不同组织,用于药物的细胞选择性筛选,并包含具有临床重要的耐药突变。另外公司可根据客户需求制定定制化的方案。
● 爱思益普靶标蛋白平台:基于爱思益普在assay开发验证的经验和能力,公司建立了数百种经过功能验证的活性高端药物靶标蛋白产品。
爱思益普创始人兼总经理李英骥表示:“感谢新老股东对爱思益普的认可,支持爱思益普顺利完成本轮融资。作为专注于靶点驱动的药物发现生物学平台,爱思益普致力于在新靶点、新assay、新技术上的突破与创新,期望用创新性的生物技术赋能新药研发。在当前的形势下,中国新药研发的创新性越来越强,靶点分布越来越分散,需要的生物学技术支持也越来越多,爱思益普用前沿的靶点库、先进的技术平台,以及团队对成药性和适应症的理解,为创新药研发企业真正创造价值。期待本次融资能够加速爱思益普在新药发现领域的一体化能力推进。”
雅惠投资表示:“爱思益普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早期以离子通道为专长的科研服务公司逐步成为靶点驱动的药物发现生物学一体化平台企业。在本土新药从me-too向First-in-class转型的大背景下,药物发现板块正迎来中国新药研发及新药CRO行业结构性调整的重要发展机遇。我们也期待爱思益普能抓住机遇,奋楫笃行,成长为药物发现CRO领域的代表性企业。”
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黄序博士表示:“爱思益普在一年左右时间连续完成三轮融资,充分表现了资本市场对公司的认可。自我们初次投资以来,公司持续高速发展,在难成药靶点的检测和分析领域不断拓展新的平台技术,赢得了诸多标杆客户的认可。我们持续看好公司在核心团队的带领下,为中国原创新药的研发提供长久助力!”
朗玛峰创投联合创始人王玉平表示:“我们投资爱思益普就是看中公司的创新研发能力。公司通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已经形成了新的技术平台。朗玛峰一直专注于独角兽公司的发现与挖掘,我们有信心,爱思益普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成为这个行业的独角兽。我们也会一如既往的支持爱思益普的发展。”
毅达资本表示:“目前国内生物医药行业面临较严峻的阶段性发展压力,CRO行业也受到影响,但爱思益普长期打造的创新CRO+服务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力,因此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发展速度。毅达资本在投资后非常认可团队的工作和发展规划,在本轮继续追加投资,助力公司药物研发一体化服务平台建设。”
源津创投创始合伙人万津表示:“源津创投很荣幸在爱思益普厚积薄发、快速发展的阶段参与进来,本轮继续追加投资,是我们长期看好公司在赋能新药研发上的核心竞争力,也是我们践行长期支持创业者的价值观。”
1215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3日消息,据科创板日报,加拿大AI芯片初创公司Tenstorrent宣布,新获得1亿美元融资,其中从现代汽车筹集3000万美元,从起亚汽车筹集2000万美元,其余5000万美元来自三星Catalyst基金及Fidelity Ventures、Eclipse Ventures、Epiq Capital和Maverick Capital等其他投资者。Tenstorrent在此轮融资之前已筹集2.345亿美元,估值达10亿美元,它是寻求挑战英伟达的几家新贵之一。公司CEO Jim Keller曾为苹果、特斯拉和英特尔开发芯片。
据悉,Tenstorrent凭借其突破性的处理器架构和软件,开启了AI和深度学习的新纪元。公司的使命是通过与我们独特的技术共同设计硬件,软件和AI算法,为从数据中心到云边缘的AI工作负载提供更高数量级的性能和效率。与包括CPU,GPU,FPGA和TPU型处理器的传统加速器相比,Tenstorrent的体系结构从数据中心服务器扩展到IoT设备,其效率,灵活性和可编程性得到了显着提高。在计算机体系结构,硬件设计和验证,系统工程,编译器,软件开发和机器学习算法方面拥有深厚的专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