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会员
0122
李子柒已经停更半年多,但受李子柒等田园生活博主影响,向往田园生活、看上农村院子的年轻人却越来越多。
“我是2019年底回到老家,并着手改造农村小院,打造自己的画室的。”米克是四川省成都市大邑县人,他离开北京回老家开了一画室。大邑县位于成都市西部,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常住人口51.6万人。同时据《2020年大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大邑县实现GDP300.67亿元,在成都下辖12个区、5个县级市和3个县中排名末流。
中国大多数县城都是如此,常住人口不到百万,缺乏能为年轻人提供就业的新兴行业、大型企业。本地就业并不是最好的选择,多数年轻人选择外出打拼。
但这两年,看中乡村,并回到乡村开院子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我回农村创业之后,有位朋友就回去(四川省)德阳市开了一家日式下午茶的餐饮店,还有很多朋友也回农村开了画室。我旁边不远的一个村子,一位年轻人回来开了一家设计美学店。我画室背后的那间房子,最近还有一位年轻人来看,打算开一间茶艺、古筝学习的工作室。”米克介绍。
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越来越多的北上广深打拼的年轻人,回到乡村,改造院子,并顺势开起了农场、餐饮店、艺术工作室。“除了我的艺术工作室之外,我身边开农场、民宿的朋友不少,在湖南省内、城乡都有。”在湖南省宁乡市开了一间艺术工作室的馨月告诉燃财经。
受疫情影响,年轻人“远行”不易,带动乡村游、周边游火热。再加上城市压力,年轻人将精神寄托在乡村生活上,“乡村”概念走热。“如果有可能,我也想回乡村,建一个院子, 华宇注册每天饲花弄草。但是我没有地,也没有钱,还没有才,所以还是老实打工。看看B站和小红书的田园生活聊以慰藉。”在北京工作的星星说道。
同时,农村的院子也成了民宿,以及休闲、艺术工作室竞相追逐的对象。“这几年不断有人来询问我家的院子,希望可以做成民宿。但是因为价格没有谈拢,我们又不完全放心交给托管。所以一直没定下来。”在北京市平谷区有院子的刘杨说道。
农村院子也成为互联网,以及民宿等商业领域的新“网红”,带动了年轻人前往乡村,甚至着手改造、拥有自己的院子。在小红书、B站以“农村”为关键词进行搜索,首先跃入眼帘的即是“改造农村小院”、“农村自建房”、“老房改造”等内容。这些博主之中,有的充斥着满满的网红味,疑似网红公司策划的真人秀,但也不乏真正回到乡村生活的人。
不过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有骨感的。在农村创业、开院子并不是一条人人都能成功的坦途。
“我并不鼓励大家都回到乡村开院子。因为面向市场、走上商业化,就是生意,需要考虑好条件和盈利。我也有朋友回乡开画室,最终倒闭了。”米克直言,“而且机会仍旧更多地存在于离城市近、交通便利的乡村,尤其是艺术工作室这类的项目。因为坦白来说,这些项目的受众仍旧是有休闲需求的城市居民。”
“创业也有一些基础条件,比如我开画室,是因为我从小学习美术,又在国外游学积累了审美。这是我的个人特色和画室特色。同时我敢毅然回乡创业,也有赖于我当时就在小红书、微博积累了一些粉丝。”米克建议。
离开北上广
城市不再是年轻人就业和生活的唯一选择。燃财经也留意到, “回巢”的年轻人越来越多。2021年初,农业农村部也曾对外发布,2020年全国各类返乡入乡创业创新人员达1010万人,同比增长19%;开网店、云视频、直播直销、无接触配送等为返乡创业打开新窗口。
“我是2015年离开北京的。”米克说道,“我在北京上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就留在了北京工作,在一家时尚杂志做服装造型师。”2015年,23岁、刚毕业的米克工作面临变动,可能需要换工作,再加上租房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情,于是开始思索起买房的事情。
但米克一了解才知道,在北京买房简直遥不可及,“我仔细一想,到30岁时我还想过北漂的生活吗?便有点犹豫了。”
燃财经查阅资料发现,2015年(截止12月26日)北京新房成交均价27162元/平米,比2014年同期上涨9.9%;同期内,2015年12月北京二手房成交均价39497元/平方米,较2015年1月上涨14.27%。同时,2015年也是房价飞速上涨的一年。中指研究院总结指出:在调控政策放松、货币信贷环境宽松等系列因素的推动下,(2015年)一二线热点城市回暖推动全国商品房市场明显恢复。
而米克当时才刚毕业,每个月的收入仅几千元,华宇测速地址“两三万元一平米的房价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更何况成都当时的房价才几千元每平米。”于是,处在命运十字路口的米克选择了回到成都,“当时成都有一份工作还不错,于是就回到了成都。”
一线城市有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以高强度的生活和工作压力著名。但对于“北漂人”来说,工作和生活的而压力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到定居、买房才是真正“漂泊感”最强的时候,“前段时间一时兴起去看了一下房,在老旧片区北京市朝阳区的劲松片区,六七十平米的二手房总价500万元左右,首付至少得200万元,每个月还贷好像是1.8万元。”星星说道。
全国房价行情网数据显示,2021年12月,北京二手住宅挂牌均价6.4万元/平米,新房均价5.7万元/平米;上海二手房挂牌均价6.7万元/平米,新房均价5.4万元/平米;广州二手住宅挂牌均价4.61万元/平米,新房均价3.5万元/平米;深圳二手住宅挂牌均价7.1万元/平米,新房均价6.1万元/平米.
与之相对比的是捉襟见肘的工资收入。根据各地人社局数据,2020年北京市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1.3万元/年,折合9407元/月;上海市2020年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12.4万元/年,折合1.03万元/月;广州、深圳全口径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为8919元/月。
房价只是一个数字,平均工资也只是一个数字。要落到每个人身上才更具体。星星直言,“首要问题就是200万元的首付哪里来?再想长远一点,不能在北京落户,未来孩子上学怎么办?”
回到家乡开“院子”,年入20万
一头是城市的高压,一头是闲适的乡村。但“回乡”的决定并不易做。
“回到家乡县城甚至一些三四线及以下城市,工作机会都只存在于工厂流水线,以及超市、餐饮店员,还有一些销售等。”星星的老家也在四川一处县城,常住人口和GDP总量与米克所在的大邑县相差无几,“多数年轻人都在外工作。”
如今情况正在发生改变。2021年5月,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联合支付宝发布的调研报告显示,就业机会在不断下沉,比如线上云客服、骑手、人工智能训练师、社区团购站长、自媒体写手……调查显示,县城乡村数字化从业者比例首超一二线城市。
乡村游、周边游走热,乡村的热度也在提升。马蜂窝数据显示,2020年8月,北京周边亲子游搜索热度环比7月增长了80%。
这一趋势目前仍在延续。2022年元旦期间,携程发布的出行数据报告显示,短途周边游依然是用户出行的主流选择,省内游订单占比近六成;在元旦周边游出行订单中,门票订单量较2020年元旦增长238%;省内游订单中,酒店订单量较2020年增长超70%。
于是,更多机会出现在乡村,也有更多人开始回到乡村。
“2020年3月,长沙刚刚解封,可以出城。我们一家也去老家生活了一段时间。”馨月介绍。在乡村生活的期间,馨月呼吸着乡村的新鲜空气,打造一个个人工作室的念头也浮上心头。
“2018年的时候,我开始自己创业,做活动策划,承接艺术团建活动、做相关培训。但一直以来都是流动的,没有工作室。如果将家里废弃的厂房打造成个人工作室,一方面我自己将拥有一个个人工作室,可以成为我的一张名片;二是也可以为我10年后的养老做打算。”馨月表示。
说做就做,馨月投入了50万元,将家里废弃的厂房重新装修,打造了一个集手工、摄影、花艺、旅居于一体的乡村工作室。
米克回到乡村的时间则稍早于馨月。2015年米克离开北京,先是在成都短暂地工作了一段时间,但米克“感觉自己一直处在输出状态,工作也不能给我新鲜感了,觉得每天做的事情很枯燥”,于是米克选择了出国游学,并于2019年归国,准备开自己的艺术工作室。
想开画室的想法源于米克本身就学习美术,以及在英国游学时的一段见闻,“2019年初,我去了苏格兰北部的尼斯湖。那个地方离城市非常遥远,但却充满了艺术氛围。镇上只有三家店铺,却有一家咖啡厅以及一家艺术小馆,而且咖啡厅也是老年人在读报、喝咖啡,艺术馆也是老年人在感受气氛。”
“当时我一是被这种艺术氛围打动了,二是觉得中国的乡村地区,虽然物质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是精神和文化还是比较欠缺的。就想把我学习的美术,以及我看到的艺术带回乡村,开一家画室。”米克回忆。
于是米克回到成都,找了四川美术学院的老师学习油画,并且在大邑县物色了一处老房子,开始着手改造。到现在,米克的画室每年大概已有20万元的收入。在画室之外,米克又开了第二间集餐饮、下午茶、看书于一体的艺术工作室,并计划未来开得更多、做得更大。
互联网捧红农村院子
“回巢”的年轻人,以及年轻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顺势捧红了农村院子。
“2019年底,我开始着手改造我的第一间院子,就是画室。”米克介绍,“我家没有乡村院子,所以是从亲戚手里租的,租金是4000元/年。农村这些房子的租金价格并不高,因为多数是危房、破房,如果没人租的话,也是放在那里等着坍塌。”
在改造院子期间,米克将改造内容写成笔记发在小红书上,但没想到效果却意外地好,“我是2018年开始玩小红书的,但真正有流量是2019年初去日本游玩,发了一篇挑选球鞋的小红书,当天就获得了10万点击量,粉丝数也从三五百个涨到了2万个。”
后来,米克的小红书就维持运营,日常能获得几十个评论、点赞,也有一些商业推广。但改造小院的笔记为米克赢得了更多关注和粉丝,“发了几篇改造小院的笔记,突然就火了,很多人关注我。发到微博,也获得了10万、100万浏览量,要知道我平时阅读量也就1万多。”
之后,米克的小红书粉丝从两万多涨到了6万,探店的人络绎不绝,还有人特意从绵阳、成都等地开车过来,“画室也有一些家长是特意从外地,比如广州、深圳、山东过来的,趁着孩子寒暑假飞过来,培训15天、20天,然后再飞回去。”
燃财经在微博也看到,在米克第二间艺术工作室的定位下,不少人前来拍照、打卡。
互联网也是米克的艺术工作室成功的影响因素之一,“粉丝也给了我信心去做艺术工作室。因为最开始发改造小院笔记,很多人关注,我就觉得很多人感兴趣。之后发上课的课件、视频也有很多人关注、鼓励,这也给了我动力。”
流量也有切实的好处,“在小红书上,也有很多人问我是怎么做营销、怎么招生的。我就说,既然你能在小红书上看到我这篇小红书,那么我很多潜在的学生家长也能看到。你能问我怎么招生,那也会有很多正在寻找培训机构的家长会看到这篇帖子。”米克说道。
伴随着年轻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近两年“农村”成为互联网的新流量密码。此前燃财经也留意到,互联网到处都是“农村”网红,在李子柒之后,“张同学”爆火。在抖音、快手、B站,甚至小红书都涌现大量“农村”网红。
农村院子亦然。随着互联网的追捧,农村院子热度上升,B站、抖音、小红书等平台也涌现不少“农村自建房”、“爆改农村院子”等内容,不少年轻人涌向农村改造院子,或自住或向米克、馨月一样开工作室,或农场、民宿。
与之相伴,农村院子价格也有上涨之势。近期,有文章表示,北京市延庆区某农村院子以5.5万元/年租金的价格发布到农房出租信息平台上,被周边房主批评定价过低。同时,近两年北京周边有大量农村房被城里人租下并打造精品民宿,导致农村院子租金价格上涨。
“我倒是没有特别感受到租金价格的上涨。可能因为我们院子不太典型,位置比较偏,也没什么特别好的景点。”刘杨表示。这一态势并不明显,或许由于需求并未兴盛。“以前院子空在那里租不出去,现在能有5000元、6000元、8000元的收益,当地农民就觉得挺好的。”米克说道。
不过,值得提醒的是。乡村创业仍旧充满了未知和风险。“2022年的创业大环境并不乐观。”一位投资人告诉燃财经,2014年,就提出“大众创业”、“人人创新”。但2017年金融行业调整,“整个市场钱紧了,钱紧了自然投资也谨慎,创业项目想拿钱也没那么容易。”
“疫情之后,市场也建议大家谨慎一点。最近有朋友问我关于创业的意见,我也建议不要轻易创业。最好先想好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如果什么都想好了、确定要创业,那就勇敢去尝试没有问题。”馨月说道,“另外值得说明的是,我们这一类创业与旅游业的大趋势还是有关系的,但这两年旅游业并不好做。”
县城逐渐发展,成为互联网大厂市场下沉的兵家必争之地,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选择。但一切都刚刚开始,县城创业的年轻人未来如何,还得且走且看。
*题图及部分配图来源于视觉中国。文中星星、刘杨为化名。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0122
在全球范围内,作为EUV光刻机的唯一供应商,ASML在业内受到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特别是以台积电为代表的先进制程发展得风生水起的当下,ASML的重要性与日俱增。
本周,ASML发布了2021第四季度和全年财报,内容是一如既往的亮眼。该公司2021年第四季度营收为50亿欧元,净利润为18亿欧元,毛利率54.2%,新增订单金额71亿欧元,其中,26亿欧元来自0.33 NA(数值孔径)和0.55 NA EUV系统订单;2021年全年营收达186亿欧元,其中,63亿欧元来自于42台EUV系统,全年净利润59亿欧元,毛利率52.7%。
ASML还公布了2022年第一季度财测,预估营收净额约33亿到35亿欧元,预估2022全年的营收净额可比2021年增长约20%。
01、EUV光刻机重要性愈加凸出
EUV光刻机的波长比现有的氟化氩 (ArF) 曝光短1/14,这有利于实现半导体最先进制程的实现。近年来,对10nm以下先进制程的需求不断增长,也增加了EUV曝光设备的供应。由于EUV设备加工复杂,ASML年产量也很小。最近,ASML 正专注于提高其产能和供应量。
由于市场对最先进制程工艺的需求增加和客户群的扩大,华宇测速地址EUV光刻机供应的数量将持续增长。预计两年内累计供应量将增加一倍以上。
据统计,在2020年第三季度~2021年第二季度这四个季度内,ASML共向市场出货了40 台EUV设备,比前四个季度(2019年第三季度~2020年第二季度)的24台增长了66%。
具体来看,7nm~5nm逻辑芯片(以每月45000片晶圆计算)需要一台 EUV 设备来绘制一个EUV层。16nm以下DRAM(以每月10万片计算)一层需要1.5~2台EUV设备。作为全球最大的存储芯片供应商,三星电子计划将14nm DDR5 DRAM 的 EUV 应用层数从 1 层增加到5层,而SK海力士也计划增加EUV应用层数,这些将推动对EUV设备需求的增长。
另外,继三星电子在2018年首次引入 7nm 工艺的 EUV 设备后,台积电和 SK 海力士也进入了 EUV 竞争,市场规模一直在扩大,因为美国的美光和英特尔也在推动引入 EUV 设备。
对于这样的市场需求,ASML首席执行官 Peter Wennink表示,“我们计划2022年将EUV设备的产量增加到55台,并在2023年增加到60台。” 两年后,将有超过240台EUV设备投入市场,超过迄今为止的累计供应量。
02、新版本EUV光刻机呼之欲出
目前,每台EUV设备都有超过 100,000 个零组件,它们需要40个货运集装箱或四架大型喷气式飞机来运输,每个价值约1.4亿美元。
为了满足不断进化的先进制程,ASML正在研发更先进的EUV光刻机,主要体现在高NA上。
与目前的EUV设备相比,更高NA意味着更大、更昂贵且更复杂。高NA设备具有更高的分辨率,这将使芯片特征缩小1.7倍,芯片密度增加2.9倍。这可以使客户减少流程步骤的数量,还可以显着减少缺陷、成本和芯片生产周期。
新的EUV设备,其NA值将从0.33 提升至0.55,以实现更高分辨率的图案化。
据悉,第一台高NA设备仍在开发中,预计2023年开始提供抢先体验,以便芯片制造商可以开始试验并学习如何使用它。客户可以在2024年将它们用于自己的研发,从2025 年开始,这些高NA的EUV设备有望用于芯片量产。
更高的NA值允许在机器内部产生更宽的EUV光束,然后再照射晶圆。该光束越宽,照射晶圆时的强度就越大,从而提高打印线条的准确度。这反过来又可以实现更小的几何形状和更小的间距,从而增加密度。
ASML的新设备将允许芯片制造商制造2nm及以下制程的芯片。
不过,高NA设备意味着高昂的价格,据悉,每台NA值为0.55的EUV设备价格将达到3 亿美元,是现有EUV设备的两倍,并且,它还需要复杂的新镜头技术。
目前,制造先进制程(如5nm、3nm)芯片的厂商不得不依赖双重或三重图案技术,这很耗时,而使用高NA EUV设备,他们能够在单层中打印这些特征,从而缩短周转时间并提高工艺灵活性。
03、先进EUV争夺战打响
EUV光刻机,特别是最新设备的客户是台积电、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和美光,目前来看,前三家对于ASML产能的争夺愈演愈烈。
上周,台积电公布其资本支出高达400亿到440亿美元,且首度揭露用于2nm先进制程投资,这也意味台积电在2nm有重大突破,并下单采购高NA的EUV,以投入2nm研发及试产。台积电供应链透露,台积电内部规划2nm试产部队将于今年第四季度正式成军。
据悉,台积电已经获得了目前市场上供应的EUV设备的一半。台积电拥有约50台EUV设备。鉴于EUV设备的独家供应体系,快速确保设备安全将成为三星和SK海力士等半导体制造商面临的挑战。
有消息显示,三星也在紧急抢购一台高NA EUV,并要ASML直接拉到三星工厂内进行测试,创下ASML直接出货到客户厂内再测试的首例,可见台积电与三星在先进制程竞赛的激烈程度。
三星表示,该公司将于2022上半年推出3nm制程,三星电子副会长李在镕假释出狱后,立即宣布未来3年投入240兆韩元(约2050亿美元) ,巩固该公司在后疫情时代科技产业的优势地位,称该公司下一代制程节点3nm制程采用GAA(Gate-All-Around)技术不会输给竞争对手台积电。
三星强调,与5nm制程相比,其首颗3nm制程GAA工艺芯片面积将缩小35%,性能提高 30% 或功耗降低 50%。三星称其3nm制程良率正在逼近4nm制程,预计2022 年推出第一代3nm 3GAE技术,2023年推出新一代3nm 3GAP技术,2025年2nm 2GAP 制程投产。这些对先进EUV设备的需求将不断提升。
目前,三星正在抢购更多的EUV光刻机,以缩小与台积电之间的数量差距。据统计,截止2020年,台积电的EUV光刻机数量约40台,三星则是18台左右,不到台积电的一半。预计2022年三星会购入大概18台EUV光刻机,拉近与台积电之间的数量差距,总数将达到台积电的60%左右。
根据台积电年报信息,3nm基于EUV技术展现优异的光学能力,与符合预期的芯片良率,以减少曝光机光罩缺陷及制程堆栈误差,并降低整体成本,2nm及更先进制程上将着重于改善极紫外光技术的质量与成本。
台积电积极与ASML紧密合作, 华宇注册不仅取得EUV设备数量有优势,其设备技术的开发致关重要,这也是其能超越三星、英特尔的关键原因之一。
英特尔也在加大先进EUV设备的投入。
2021年,英特尔宣布重返晶圆代工市场,并在同年7月正式宣布推出先进制程技术蓝图,计划在未来4年推出5个新世代芯片制程技术,并宣布将原本的10 nm Enhanced SuperFin正名为Intel 7,原先的7nm正名为Intel 4,之后分别为Intel 3、Intel 20A、Intel 18A 等,也就是说2025年就会达到2nm制程的领域,目标是赶超台积电。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英特尔在争夺ASML最先进EUV光刻机方面不遗余力。
本周,英特尔宣布领先于台积电和三星订购了ASML的TWINSCAN EXE:5200光刻机。这是ASML正在开发的高NA EUV光刻机,单台价格将达到3亿美元。据悉,其吞吐量超每小时220片晶圆。按照ASML的规划,TWINSCAN EXE:5200最快将于2024年底投入使用,用于验证,2025年开始用于芯片量产。
四年前,英特尔也是第一个下单ASML第一代0.55 NA光刻机EXE:5000的公司。
和0.33NA光刻机相比,0.55NA的分辨率从13nm升级到8nm,可以更快更好地曝光更复杂的集成电路图案,突破0.33NA单次构图32nm到30nm间距的极限。EXE:5000有望率先用于3nm制程,EXE:5200则很可能用于英特尔未来的20A或者18A制程。
04、结语
2022年,随着3nm制程的量产,市场对先进EUV光刻机的需求量进一步提升,未来的2nm、1nm,以及更先进制程不断迭代,为更先进EUV设备的研发提供着动力,同时难度也在不断增加,产量恐怕会愈加吃紧,相应的设备争夺战将会更加激烈。
0122
用意念控制电脑,这个看似疯狂的构想,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2022年,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将首次开展人体实验,将芯片植入人类大脑。
01 从老鼠到猴子,脑控技术就在眼前
就在去年4月,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展示了一段惊人的视频:一只大脑被植入了芯片的猴子,通过意念玩电子乒乓球游戏。
视频中是一只名为Pager的猴子,其大脑中被植入了Neuralink的电子芯片。
在视频的前半部分,Pager学习如何使用操纵杆移动光标,并通过面前的金属吸管喝到香蕉奶昔作为奖励。
在学习过程中,芯片会记录下Pager的脑电信号,并传输给计算机,用来学习、分析、并且预测猴子大脑的下一步活动。
从视频2:17开始,研究人员撤掉了操纵杆,华宇测速地址发现Pager依旧可以用意念继续控制电脑,顺利地玩了下去。
这视频一经发布,立刻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讨论,有人认为它将为瘫痪病人带来福音,让人类未来可以用意念交流。
但也有人恐惧它将带来的后果:“仔细想想,前景简直大到可怕,颠覆一切。”“如果能控制人脑,离毁灭又近了一步。”
而在去年12月初,在接受《华尔街日报》CEO理事会峰会的直播采访时,马斯克则公开表示,Neuralink将在2022年首度展开人体试验,将芯片植入人类大脑。
研发“人脑芯片”,马斯克究竟想干什么?
这一切要从“人工智能威胁论”开始讲起。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强大,越来越多人开始担忧它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马斯克也是其中一员。
人脸识别带来的隐私安全威胁、AI语音合成帮助诈骗犯罪、换脸视频引起的道德风波……这些都还只是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未来,也许人工智能将会全面替代人类,造成大规模失业、隐私侵犯、失去自由意志、甚至战争与种族的终结。
马斯克本人是人工智能威胁论的强烈拥趸者,他曾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强调:“人工智能将是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威胁。”
不过,马斯克并不反对人工智能发展,他选择的应对方法是——改造人类,改造大脑,让人类拥有和机器一样的能力。
这就是马斯克参与创办Neuralink公司的初衷。
这是一家致力于研发脑机接口技术的初创企业,由马斯克与一群硅谷科学家们在2016年共同创办。截止到目前,Neuralink一共获得了三轮融资,共计3.63亿美元。
除了马斯克早期投入的超过1亿美元资金外,Neuralink还吸引了来自迪拜风险投资公司Vy Capital、谷歌、Craft Ventures等资本的入局。
与此同时,马斯克还热衷于为Neuralink与脑机接口技术“站台”,除了日常在社交媒体上宣传自家公司的技术,马斯克还亲自主持Neuralink每年举办的发布会。
在2019年和2020年,Neuralink分别展示了其技术在老鼠、小猪身上的实验结果。
在2019年的小鼠实验中,马斯克展示了在老鼠脑中植入电子芯片的效果。
通过连接到头部的USB接口,芯片可以将老鼠大脑的电信号传输到计算机当中,并通过软件记录分析其大脑的活动。
而在2020年的小猪实验中,Neuralink不仅升级了实验动物、升级了用于植入芯片的手术机器人,更升级了定制的芯片。
新款芯片“Link 0.9”的设计更加精致紧凑,直径为23mm,大约为一个硬币的大小,厚度为8mm,使用时将植入人类头骨的小孔中,并且支持无线传输,信号范围达到5-10米。
通过Neuralink研发的外科手术机器人,机器将首先在大脑皮质表面插入1024个5微米宽的超薄电极,信号会通过这些电极传到“Link 0.9”芯片中,再无线传输给计算机。
马斯克在现场表示,整个安装芯片所需要的时间不到一小时,而且这一过程是可逆的,对人体安全无害。
在现场,Neuralink展示了三只小猪,一只没有植入芯片、一只植入了芯片、还有一只植入了芯片后又被取出,三只小猪都身体健康,正常生活。
而通过被植入芯片的小猪,计算机可以实时观察小猪的生活状态。比如当小猪闻到气味时、运动行走时,大脑都会产生特定的信号。
当然,这一切离马斯克真正想要的“武装人类大脑”还有一定距离。目前,Neuralink的阶段性目标是帮助残障人士、以及癫痫、焦虑、抑郁症等患者控制假肢或是修复感官缺陷。
02 争议与纠纷
从火星定居到深海隧道,就像马斯克所有其他天方夜谭的想法一样,Neuralink的人脑芯片计划也受到了广泛的争议。
但事实上,植入大脑电极、读取大脑信号的技术并非Neuralink初创。
这项将人类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连接的技术被称为脑机接口技术(Brain Computer Interface,BCI)。这一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半个世纪以前,由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Jacques Vidal教授在1973年首次提出。
通过机器记录大脑生理活动的神经信号,脑机接口跨越了人类肉体的指令与控制功能,由机器直接采集、解码、生成控制指令,实现人脑与外部世界的直接通讯。
随后,1988年,L.A.Farwell和E.Donchin提出了日后广泛使用的脑机接口范式“P300拼写器”。
1998年,美国神经科学家Philip R.Kenned将特制电极植入一位瘫痪病人的体内,成功实现了让病人通过意识控制电脑光标。
1999年,人类首次实验证明大脑皮层神经元群可以直接控制机械手臂。
2005年,美国BrainGate团队更是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让瘫痪15年的Cathy成功地用大脑控制机械手臂,将桌上一杯咖啡握住并送到嘴边。
2014年,在巴西世界杯的开幕式上,美国杜克大学杜克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家Miguel Nicolelis的团队通过脑机接口技术让一名瘫痪少年重新“站”了起来,并用意念踢动了脚下的足球。
去年5月,顶级科学杂志《Nature》更是在封面刊登了一次重大突破,患者只需要在大脑中“手写”出想要的字母,系统就会自动识别生成文字,平均耗时只需要0.5秒。
这一研究一经发布,就受到了学术界的重大关注,华盛顿大学的Tae Seok Moon教授在社交媒体上开玩笑称:“哇,我比它打得都慢。”
这些科学进展缓慢、严谨,并且相对小众。与他们相比,马斯克与Neuralink实在是有些过分高调,这也因此引来了学术界的诸多争议。
过度包装、过度宣传、夸大事实效果……这些都是马斯克与Neuralink遭受到的学术界质疑。与此同时,Neuralink仅仅展示成果,却从不披露实验论文、实验数据的行为也让学术界对其更加不信任。
有着近40年脑机接口研究经验,曾主导巴西世界杯瘫痪少年开球的杜克大学Miguel Nicolelis教授就曾公开表示,马斯克对于脑机接口的宣传太过玄幻,“我一个字都不同意。”
他说,“我本人作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创造者,可以说,像科幻电影和小说里提到的,通过脑机接口完全实现意念控制,是不可能的,这没有科学依据。我很遗憾,马斯克做出这样错误的说法。这种说法无助于我们领域的科学发展。”
国内脑机接口企业BrainCo的创始人韩璧丞也在媒体采访中表示,“(Neuralink)是工程上的巨大突破,但就实验本身来说,十几年前已有诸多脑机接口实验室实现过。”
而马斯克认为的“通过脑机接口可交流思想”,韩璧丞认为再过三十年都难以实现。
03 “脑科学”热潮
即便争议缠身,但不可否认的是,马斯克与Neuralink的确极大引发了公众对于脑机接口技术的热情。
在2020年7月的发布会上,马斯克就曾表示,Neuralink已被美国FDA授予“突破性设备状态”,正在筹备第一次人体实验。
除了将芯片植入大脑,让瘫痪病人用意念控制机器这种重度应用之外,其实脑机接口技术还有很多其他的用途,有些产品只需要像个帽子一样戴在头上,甚至你现在就能上网买到。
脑机接口可以分为“侵入式”与“非侵入式”两种。
比如,Neuralink采用的是侵入式技术,需要用外科手术将电极植入大脑当中。这种方式能够直接记录脑电活动,信号清晰、噪声小、而且长期稳定。
而非侵入式技术则包括脑电帽、近红外头盔、磁共振头线圈等附着在头皮上的穿戴设备,它们采集的信号干扰较多,但是优点在于无需手术,安全无创,适用于普通民众。
举个例子,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脑机接口实验室的“意念打字”项目,就是通过脑电帽采集大脑活动信息。
而根据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效果,又可以分为“读”和“写”两类。
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读”,通过技术将大脑的电信号“翻译”成机器与人类可以理解的语言,进而检测大脑活动,甚至控制外接设备。
更“疯狂”的技术则是“写”,通过外部设备对大脑进行写入与刺激,对抑郁、焦虑、癫痫等病症进行治疗,甚至在未来进行人脑增强等研究。
近年来,脑机接口技术的研究规模正在快速增长。
根据Allied Market Research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脑机接口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14.6亿美元。
同时,截至2020年,全球范围脑机接口相关专利技术已经超过2000件, 华宇注册相关专利申请量排名前4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美国、韩国、德国。其中中 美申请量分别占全球39.4%和34.7%。
除了仿生义肢、瘫痪控制、意念打字、病症治疗等医疗领域应用外,也有部分企业在进行脑机接口非医疗领域应用的探索。
比如,国内企业脑陆科技推出家用助眠智能脑机交互头环BrainUp、BrainCo推出儿童教育专注力提升系统Focus、澳大利亚SmartCap公司通过在棒球帽内植入电极实时监测用户疲劳状态等等。
虽然专利申请数量较多,但是我国脑机接口技术还在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其中,美国在理论、方法、实践等方面领先优势十分明显,绝大多数侵入式脑机接口研究集中于美国。
美国政府在1989年率先提出了“脑科学计划”,并把20世纪最后10年命名为“脑的10年”。
奥巴马政府更于2013年宣布了推进创新神经技术大脑研究的“脑计划”(BRAIN Initiative),并宣布于未来12年间共投入45亿美元用于研发。
而在我国,“中国脑计划”也自2016年开始启动,主攻方向包括:以探索大脑秘密并攻克大脑疾病为导向的脑科学研究,以及以建立并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为导向的类脑研究。
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人工智能和脑科学也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入其中。
大脑,作为人体最奇妙的器官,人类对它的探索从未停歇。
也许正应了比尔·盖茨那句名言,“人们总是高估未来一两年的变化,却又低估未来十年的变革。”
在马斯克、Neuralink、与其他一众科学家的努力之下,“人脑芯片”也许在不久之后便会成为现实。
人类若真的与机器相伴相生,“公平”“道德”“自由”“平等”的概念,也许都将被重新定义。
0122
1月21日消息,近日,深圳硅基仿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硅基仿生)完成超过5亿元C++轮融资,由CPE源峰和国寿投资公司旗下国寿科创基金联合领投,前海母基金、兼固资本、建发新兴投资、京铭资本以及老股东鲁信创投等跟投。加上此前源码资本领投,阳光融汇和鲁信创投跟投的超亿元C轮,以及达晨财智领投,沄柏资本和源码资本跟投的超亿元C+轮融资,硅基仿生在过去⼀年已连续完成3轮超8亿元C系列融资。本轮融资将用于CGM产品的技术升级、市场推广以及新的产品线开发。
硅基仿生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深圳,公司核心团队由加州理工、 华宇注册华盛顿大学、普林斯顿、清华、北大等国内外名校理工科科学家领导,公司目前规模超400人,其中研发人员占比50%以上,公司获得的专利授权达到百余项,5年时间,搭建起为产品赋能的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设计)、医用有源植入产品开发工艺、人工智能与医疗大数据三大底层技术平台。
首发 | 科学家团队领衔,「硅基仿生」完成超8亿元C系列融资
从产品的布局来看,硅基仿生始终聚焦于医用有源植入和医疗人工智能的研发与产业化,业务包括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CGM)、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辅助诊断软件、人工视网膜以及胶囊胃镜机器人。2021年11月4日,硅基仿生开发的GS1硅基动感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批,成为首款国产免指血校准的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是硅基仿生目前的重点业务。
CGM工作原理,是通过葡萄糖感应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间接反映血糖水平,以此提供连续、全面的血糖数据,易于了解血糖波动趋势,发现不易被传统监测方法所检测到的高血糖和低血糖,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多部国内外指南推荐临床使用。随着全球糖尿病发率不断增长,华宇测速地址它将成为血糖管理的重要手段,为数以亿计的糖尿病患者及更广泛群体带来数字化血糖管理服务。
CGM全球市场规模大且增速快,按销售规模计算,雅培和德康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20年,德康实现营业收入19.27亿美元(2006年⾄2020年复合增长率为62.41%),截止1月18日,公司市值为433亿美元。而雅培2020年CGM产品的销售收入26.35亿美元,三年间复合增速达53.8%。
我国CGM未来市场空间十分可观,这个判断来源于飞速增长的市场需求。IDF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为1.4亿人,是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2011年~2021年增幅达56%,预计这一数字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市场渗透率方面,2020年全球市场CGM对糖尿病患者的渗透率约为5.3%,美国约为45.8%,而我国则仅有0.6%,
硅基仿生的“硅基动感CGM”产品通过多项技术创新,攻克现有CGM产品存在的硬针、监测时间短、需要指尖血校准、需要扫描等问题,大幅提升用户血糖监测过程中的准确性、安全性、舒适度及易用性。相关核心技术已申报37项发明专利,其中12项已获得发明专利授权。
谈及未来的规划,硅基仿生常务副总裁韩明松表示,CGM技术发展的本质目的是在提升产品准确度及可靠性的同时,能够切实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减轻糖尿病患者生活负担。硅基将会进⼀步做好硅基动感CGM硬件产品的迭代升级,借助硅基AI底层技术能力,结合硅基互联网医院专业的医疗服务团队,为糖尿病患者提供数字化血糖管理综合解决方案。
韩明松还表示,CGM开发过程中所积累的相关传感器技术不仅仅可以应用于血糖监测,其更可以打造一个多指标监测的医疗可穿戴技术平台,让硅基有机会服务更广大的健康人群。
CPE源峰董事总经理陈锦浩介绍,中国糖尿病数字化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论是1型及重度胰岛素依赖的2型患者,还是普通的2型患者,在疾病的监测、管理和治疗方⾯都存在⾮常多的未满足的需求。硅基仿生作为国内第⼀个上市的国产免校准CGM产品,且采用了⼆代传感器技术,⾮常有希望通过优质的产品品质、可接受的产品价格以及多维度的产品服务给目前的国内糖尿病数字化管理行业带来突破和改变,成为行业的变局者。CPE源峰致力与被投企业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助力被投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陈锦浩表示:“CPE源峰将助力硅基仿生进⼀步完善更全⾯的产品、技术和市场布局,打造成为糖尿病数字化管理领域的龙头企业。”
国寿科创基金项目负责人黄雄韬表示:“医疗健康作为科技创新应用的重要领域,在中国正迎来巨大变⾰,国寿科创基金坚定长期看好。我国糖尿病患者数达1.4亿,因血糖监测和管理不充分引起的各类慢性并发症严重影响着国民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并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硅基仿生通过自主研发,成功推出首款采用新型二代传感器技术和制备工艺,14天免校准的国产CGM产品,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可为我国糖尿病管理的数字化和精准化注入强大动能,助力医疗、保险等机构提升糖尿病慢病患者群体服务的有效性、包容性和可及性,我们高度认可。未来,我们期待协同赋能,支持公司成长为糖尿病健康管理领域的领军者,为社会和时代创造独特价值。”
前海母基金董事总经理李胜男表示:我们非常看好连续血糖监测的巨大市场潜力,CGM不仅对胰岛素治疗中的糖尿病患者有着不可或缺的用药指导意义,对于非胰岛素依赖的患者,甚至是糖尿病前期和高危人群,也有着延缓病程和降低并发症风险的重要价值。中国的CGM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硅基仿生作为国产首家率先推出免校准CGM产品的高科技企业拥有着强大的研发和创新能力,我们坚信硅基仿生将成为糖尿病健康事业中的龙头企业。
兼固资本创始合伙人桂昭宇表示:中国糖尿病血糖监测市场空间极为广阔。我们看到CGM产品正在逐步改变糖尿病患者的日常习惯,同时切实地改善了患者使用体验。硅基仿生拥有经验丰富且高度专注的研发团队,于2021年获得了首张“14天免校准”的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并已经完成量产能力和销售体系的构建。兼固资本作为公司本轮的投资方之⼀,将持续助力硅基仿生在糖尿病健康管理领域的领先地位。
鲁信创投董事长陈磊表示:“硅基仿生是一家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服务大众健康为使命的高科技企业。公司通过一系列平台型技术的研发,布局了多个兼具医学价值和商业价值的创新产品,并致力于以更可及的价格惠及更广大的用户群体。作为硅基仿生创业初期的主要机构投资人,鲁信创投连续五轮参与硅基仿生的融资,努力践行我们“与创业企业共同成长”的理念。”
京铭资本董事长兼CEO刘翔表示:我国高科技驱动的健康工具和创新模式正在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变革,CGM已成为血糖监测市场的新趋势。京铭资本以“引领人类健康未来和提高人类科技生活进步”为投资事业目标,深入布局医疗健康和科技创新领域,硅基仿生正是一家将科技创新应用在糖尿病健康管理领域的龙头企业,京铭资本坚定不移的支持企业发展,与企业一同推动我国糖尿病健康管理事业发展革新。
0122
1月21日消息,拥有德国enmodes GmbH和苏州肺盾医疗两家全资子公司的Lifeshield Medical公司近日宣布完成数亿人民币的融资, 致力于打造国内拥有生命支持系统多产品线的一流企业。本轮融资由人保资本领投,现有投资人比邻星创投继续追投,拔萃资本、君安控股和纳新资本跟投。
本轮融资将用于公司新一代体内介入心脏支持系统、治疗严重慢阻肺的体外二氧化碳去除系统(ECCO2R)及ECMO体外膜肺氧合系统等多个产品的研发、生产和人体临床试验。公司也将积极与国内临床医生合作,继续研发和产业化心脏、脑、肺、肝脏及肾脏等多个创新的生命支持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以满足中国及欧盟市场的临床需求,服务更多的病人。
Lifeshield Medical拥有德国enmodes GmbH和苏州肺盾医疗两家全资子公司。enmodes GmbH为全球研发中心,并负责欧洲市场开拓;苏州肺盾医疗负责部分产品的研发、全球生产基地及大中华区市场开拓。enmodes GmbH创始人为Tim Kaufmann教授和 Ulrich Steinseifer教授。Ulrich Steinseifer教授是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心血管研究所所长,有超过30多年人工器官研发,测试及产业化经验。
公司首席执行官为Tim Kaufmann教授,是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博士,亚琛工业大学最年轻的教授 , 创建了一个全球性的生物医学工程网络,在3个主要的国际协会(ISMCS、ESAO、ASAIO)中担任董事会成员,曾荣获欧盟范围内的TOP 3初创企业首席执行官奖, 华宇注册Kaufmann教授在2019年获得苏州高新科技创新人才和姑苏创新领军人才奖。
enmodes GmbH拥有20多名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团队,曾经被EIT(European Institute for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评选为欧洲医疗器械创业企业第1名。公司在过去十多年为多家知名跨国医疗器械公司提供研发设计服务,并支持了一些客户进行临床试验和大规模转产,其产品包括介入左心室辅助系统,体外血液泵及体外人工氧合器系统等,多项产品已通过人体临床试验并获批进入欧美市场,部分产品成为全球最领先产品。
苏州肺盾医疗成立于2018年,总部位于苏州高新区,已经建成符合GMP和ISO13485标准的厂房,及完善的采购、生产及质量体系。 苏州肺盾医疗中国管理团队由一群有着相同的信念和创业梦想的伙伴组成。
公司首席执行官在多家跨国医疗器械公司工作超过20年,曾担任美敦力结构性心脏疾病业务部门负责人多年,在心血管领域有着丰富的战略发展和团队管理经验,在主动脉瓣TAVI和ECMO产品及疗法在中国的推广和普及中与国内一线临床专家有着长期的合作伙伴关系;
临床市场部总监曾经在国际知名生命支持系统厂商LIVA NOVA担任市场负责人多年,有着丰富的心脏外科瓣膜,体外循环及ECMO产品市场战略规划及推广经验;
质量总监曾在BAXTER和ECMO全球领导企业MAQUET担任质量负责人多年,有着丰富的研发生产质量体系管理经验,曾经负责过MAQUET ECMO生产线转移、物料本土化项目,并建立MAQUET中国工厂的质量体系;
法规及注册事务总监曾经在St. Jude(被雅培收购)、Tyco(被美敦力收购)、GE和Terumo负责过多个无源及有源产品的临床注册工作;
生产总监曾任Nipro 和B.BRAUN医疗在中国工厂项目负责人,有着丰富的工厂生产运营管理经验,同时熟悉三类血液透析类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认证事务;
苏州肺盾医疗也招募了在血液泵、导管介入治疗及涂层工艺等相关领域的研发团队。本轮融资后,苏州肺盾医疗计划在中国再招募20-30位研发人才。
Lifeshield Medical创始人Kaufmann博士表示:华宇测速地址我非常高兴地宣布LifeShield Medical旗下两家公司一起建立了一个新的全球伙伴关系,我们将为中国和其他国家提供一流的医疗解决方案。首先,我要感谢我们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的大力支持,感谢我们的员工的出色工作和对践行我们使命的杰出奉献。在LifeShield Medical,我们相信我们有能力和责任改善全球患者的生命质量。心脏和肺部疾病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主要死因之一。为患者、临床医生和护理人员提供创新的和更好的治疗方案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通过这种新形成的伙伴关系,我们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一大步!
人保股权公司投资部负责人舒琬婷表示:人保资本作为本轮项目的领投方,持续关注生命支持系统行业的短期机械循环辅助器械。Lifeshield Medical是国内生命支持系统行业的新锐企业,具有世界级水准的科研和工程团队,拥有多款全球领先产品的研发经验和技术积累。生命支持系统多款产品,其核心技术和原材料长期被欧美国家垄断,设备及耗材价格昂贵。国产高性能生命支持系统自主研发的突破,将打破国外垄断局面,显著降低国际产品国内售价,使更多急危重症患者受益,具有极大的战略意义和社会效益。
比邻星创投合伙人孙晓路表示:比邻星创投从2017年开始筹划投资支持一个生命支持系统企业。我们对人体主要的生命支持临床需求和相关的器械及耗材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也在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美国和以色列拜访过多家知名企业,以及众多知名KOL。随着我们对临床实践和这些产品的理解越来越深刻,我们对这件事越来越充满热望,但同时也怀有敬畏心情。
这些产品属于高难度的介入器械。产品的设计需要考虑的环节和细节很多,比如要考虑到血液相容性也要考虑整体的性能,整个产品有很多know-how;临床应用对产品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极高;也涉及到关键材料和工艺;另外,对生产及质量要求也非常高。创业团队如果过去没有经历过成功产品的研发、临床和生产,一旦后续环节出现问题,就需要推翻重来,重新经历一遍研发-动物试验-型检-首次人体试验过程… 另一方面,随着临床实践的深入,这些产品越来越被用于更多适应症和更多的支持场景,这就要求创始团队从骨子里掌握了材料、工艺、设计和众多know-how,有能力进行持续的研发改进和产业化系列产品。
我们非常高兴两年前能够和enmodes GmbH团队一起合作,充分利用团队过去在20多个产品的成功经验,结合这些年硬件技术的进步和更新的临床应用经验,开发下一代的一系列创新产品;利用中国在产品迭代、生产能力、临床试验的优势,以及资金支持,在服务中国市场的基础上,同步辐射全球市场,建设一个生命支持系统的航母级企业。
拔萃资本股权投资部负责人谭旷明表示:生命支持系统的应用前景广阔,技术壁垒高。我们非常认可Lifeshield Medical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工程师团队,以及深耕行业多年的产品设计开发和临床转化经验。研发和生产国际先进的体外生命支持系统,旨在为心血管疾病和呼吸衰竭疾病的患者提供优质的治疗方案,打造国产高性能自主产品。拔萃资本自成立以来,持续关注并看好中国及全球的医疗科技创新,支持企业满足庞大且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0122
1月21日消息,近日,超写实数字人设计孵化服务商燃麦科技获SIG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投资,穆棉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据了解,本次融资将主要用于超写实数字人的开发和打造数字人IP矩阵。
2021年以来,虚拟技术市场增量明显,根据头豹研究所数据显示,2022年虚拟数字人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预计2025年将达到近3000亿元,而其中身份型虚拟人将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另据Research And Markets研究,预计到2028年,全球虚拟技术市场规模将达到5047.6亿美元(约32707.44亿元人民币)。
燃麦科技成立于2020年,核心定位是数字资产的运营和管理,华宇注册已开发并推出AYAYI等多个超写实数字人。AYAYI自2021年五月二十号上线,首发帖阅读量近300万,一夜涨粉近4万。公司从六月中旬开始进行商业化试水,整体市场反应远超预期,截至目前,累计接触品牌已经超过五百家。而此前,AYAYI经过多轮行业咨询与筛选,历时半年多,迭代超过40个版本后,才最终设计出来、推向市场。
燃麦同美国、法国、日本、中国等国多家具有前瞻性的技术和创意团队都有合作,使艺术与技术更好的融合。燃麦的核心团队更擅长对于市场的判断、人物设定,数字营销以及审美的把控。AYAYI问世恰逢元宇宙题材开始引爆市场,但是燃麦并不希望让AYAYI只是作为一个代言人,而是强调共创,让数字人与时代的脉动共情,也因此AYAYI的风格和调性可以吸引如此多的品牌。从元宇宙到Web3.0,既是概念的颠覆,也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升效率是互联网永恒不变的主题,而元宇宙的去中心化正式从底层在最大幅度提升数字化生产效率。
与BOSS、保时捷、BURBERRY等国际顶级品牌达成合作,以及作为“数字员工”入驻了阿里,对于不到一岁的AYAYI而言都是阶段性的里程碑,据唐迤介绍,燃麦更核心的业务是做平台型数字资产运营,通过把更多的数字内容资产化,进一步实现数字资产价值化。
燃麦科技在不断迭代数字人的同时,华宇测速地址也在利用数字人所衍生的各类数字化场景,发力虚拟商品运营,一方面签约了很多艺术家,在有序孵化出一些能够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被大家认可数字化商品品牌;另一方面已经研发出由AI驱动数字化视频品牌。
在数字人领域已经形成了多条细分赛道,聚焦到超写实数字人赛道,在AYAYI之前,海外市场已经有超过五十个先例,其中也不乏Lil Miquela、Shudu Gram、Imma Gram等海外网红。在国内,还有柳夜熙、华智冰、花西子等也不断出现在大众视野,但总的来说,整个赛道还处于起步阶段,而未来,这个领域的竞争与合作会更让人拭目以待。
本轮投资方SIG表示:作为国内超写实数字人IP孵化领域的头部玩家,年轻的燃麦科技从诞生伊始便在探索元宇宙数字内容的制作和搭建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并建立了属于自己的行业标杆。SIG期待未来燃麦在时尚、体育、娱乐等领域更深层次地挖掘数字资产的商业价值,并建立属于燃麦的元宇宙世界观。
0119
“目前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在我们的持续努力下,集团的债务问题已取得阶段性企稳,易购的经营工作也正有序恢复”,近期,张近东以苏宁集团董事长的名义,在《苏宁31周年致全体员工的一封信》中这样写道。
自2020年开始深陷流动性危机以来,苏宁不断地通过寻求新股东、出售非核心资产等措施来自救。最终于今年7月,江苏国资联合阿里、海尔、小米等产业投资人入场,组成了新新零售基金二期,收购16.96%股份成为苏宁第三大股东。张近东就此失去了公司控制权,换来了来自外部88亿元的纾困资金。
苏宁易购(002024.SZ)在最新披露出的今年第三季度报告中这样表述道:2021年的第三季度是苏宁易购三十年发展历程中最艰难的时期。
财务数字的变化是最明显的佐证,今年第三季度,苏宁易购营收同比减少64.82%,至219.68亿元;净亏损41.16亿元,上年同期盈利7.14亿元。公司单季收入为2012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单季亏损也是继2020年四季度净亏损48.22亿元后,上市17年以来第二高的亏损额。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解冰冻也非一日之功。也许已走出了至暗时刻, 华宇注册开户但苏宁未来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01 欠员工的钱能按时还上吗?
在相关财经社区里的关于张近东所发的这封全体员工信新闻的下方评论区,可以看到不少类似的吐槽,这些声音大多指向了苏宁尚未兑付员工理财产品。
12月27日,苏宁集团还为此发布了内部信,称近期继续筹措资金偿还员工内部借款,根据筹措资金到位情况,今日已经完成偿还员工借款本金的1%。集团力争在2022年6月30日前将全部本金偿还完毕。
在深陷流动性危机之时,苏宁集团曾在“苏宁金融APP”上开门开设了名为“内部专享”的理财板块,投资对象仅限公司的20多万名员工。
2020年10月,苏宁集团通过“苏宁金融App”面向全国的内部员工发行了“苏享18号”“苏享20号”等非标类产品,承诺年化固定收益率7.5%,并在App上和投资者签署了《应收账款转让合同》等电子合同协议。到了今年10月,到期的“理财产品”无法完成兑付,开始陆续出现逾期。
今年11月13日,就理财产品未兑付的事情,苏宁发布过《关于苏宁员工内部借款偿还事宜的一封信》,信中提及:“我们计划针对已到期和未到期的借款采取延本付息的方式,未偿本金将从2022年3月31日开始至2022年11月30日全部偿还完毕,利息将按月支付。”
有不少持有苏宁未兑付理财产品的投资者表示,自11月19日始,苏宁集团便对逾期本金每周兑付一部分,从最初的每周10%递减到最新一周的1%,目前逾期部分本金整体兑付进度为36%,而利息问题未再提及。据此前的保守估计,苏宁理财逾期涉及投资者在4000人以上,涉及未兑付本金约9亿元。
由此不难看出,苏宁在处理涉及到内部员工的债务问题上也是进展缓慢,这也许跟其依然未能从流动性危机中走出来有关。
02 苏宁已无实控人
今年7月,苏宁的股权重组方案尘埃落定。此前迅速拍板入场的深圳国资选择退出,由江苏国资联合的一众产业资本进场。
交易完成后,苏宁创始人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宁控股集团依然为公司第一大股东,不过持股比例从24.94%降至了20.35%;淘宝中国的直接持股比例保持不变,还是19.99%;新新零售基金二期获得了16.96%的股权,成为第三大股东。
引入这次战略投资后,苏宁易购不存在直接或者间接持股50%以上的控股股东,也不存在实际支配公司股份表决权超过30%的股东,因此将处于无控股股东、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
这次引资也改变了公司董事会的格局分布。苏宁让出了两个董事会席位,目前,六名非独董中,苏宁、淘宝中国、新新零售基金二期各占两席。
从2013年起,按照营收规模来排名,苏宁一直位列江苏省工商联评比的民企百强榜首的位置。对于此次江苏国资的牵头入场,有当地的银行高管透露道,之前雨润集团、宏图三胞等多家南京的头部民企纷纷陷入债务危机并被爆出违约风险,地方政府难以接受江苏第一民企苏宁再出事,因为希望当地国资参与救助。
新股东也确实有助于苏宁应对这场严峻的流动性危机。因为在苏宁的债务中,绝大部分为银行贷款,有当地政府支持协调,银行很难抽贷,各金融机构也会将对苏宁易购的授信恢复至合理水平。
有了当地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支持,苏宁似乎已不再处于悬崖边缘。目前,苏宁的核心业务电器3C有正在复苏的迹象。根据其今年的第三季度报告显示,自8月下旬流动性逐步恢复,公司库存规模缓慢提升,8月下旬、9月公司销售收入环比增长,其中9月商品销售规模环比增长24%,电器3C商品销售规模环比增长30%。
03 流动性危机源自何处?
自2020年起,苏宁缺钱在金融圈内便已不再是个新闻。有媒体估算过,华宇平台登陆“苏宁系”的整体债务规模实际超2000亿元。几年前还在体育、文娱等领域大手笔撒钱进行并购、一度被视为“大金主”,苏宁为何这么快就变成了“大债主”了呢?
这可能要从苏宁的主业说起。零售作为苏宁的主业,已有多年都不赚钱。若将财报披露的“营业收入”减去当期和销售主业相关的成本、费用,自2012年起,除去2018年之外,苏宁的销售业务的利润几乎年年为负。市场分析,为了保住在A股上的地位,苏宁每年都会通过各种资本运作来保证净利润为正。
譬如2014年10月,苏宁易购曾将11家自有门店资产进行证券化处置,作价43亿元转让给了中信金石基金管理公司,再以稳定的租赁价格和长期租约售后回租,获得门店物业的长期使用权。
这次的资本运作为上市公司贡献了近20亿元的净利润,占当年净利润总额的228%,若无这笔转让,上市公司2014年将亏损超11亿元。
主营业务长期亏损,多年来得需要靠在体系外出售资产来维持账面盈利,接盘方往往是“苏宁系”的非上市板块或者张近东父子。由此形成了苏宁“独特的商业模式”:以大规模的流动负债来支撑投资并购活动,从而做大资产,而扩张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创造更大的资产腾挪空间,来保苏宁易购的上市地位。
此前,苏宁的扩张不可谓不激进,业务触角从零售出发,不断延伸到了包括体育、文化、金融和地产等在内的多个领域。
仅上市公司平台,自2015年起,可以罗列出的大笔投资就有22亿元收购PPTV、42亿元收购天天快递、95亿元入股万达商业、34亿元投资华泰证券、27亿元收购万达百货、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等。财报显示,在2015年到2019年的这五年间,苏宁易购的总投资额合计高达716亿元。
有券商投行人士认为,苏宁之所以陷入到严重的流动性危机,主要是因为过往这些年投资太乱,无序扩张,没有一条主线。
如对于极为烧钱的体育板块,苏宁前后共投入了数百亿元的资金。但是国内尚未形成较为成熟和完备的用户付费的商业环境,在版权价格虚高的情况下疯狂买版权,这显然已为后来的收不回成本提前写好了注脚。
此外,苏宁于2017年入局了恒大的第三批战投,向恒大地产注资200亿元,持股4.7%。本想通过恒大地产借壳深深房上市大赚一笔,不过后来随着深深房的终止重组,张近东的这一次“豪赌”反而成为了引发苏宁债务危机的导火索。
今年2月25日发生在人民大会堂里的一个细节被不少媒体所捕捉到。当天,恒大老板许家印、万达老板王健林均戴着大红花,整齐地并排坐在人民大会堂里,接受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的表彰及嘉奖。
不过,作为江苏省唯一获表彰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张近东却缺席了这个重要场合:有更为紧迫和重要的事情在等待着他处理。对于彼时身处危难时刻的苏宁,张近东终于痛下决心,放弃了对于公司的控制权。
回过头来看,张近东的这一艰难抉择是否正确,时间也许会慢慢给出答案。
0119
“直播一姐”薇娅,不是面临职业危机,而是直接断送了她的直播生涯。
12月20日,浙江省税务局公布薇娅偷逃税案件,依法对黄薇(网名:薇娅)作出税务行政处理处罚决定,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3.41亿元。迄今为止,这是税务部门针对直播行业开出的最大罚单。
对薇娅来说,2021年本就是个特殊年份,1985年出生的她正在度过人生中第三个本命年。民间称本命年为“坎儿年”,形容过本命年如同过坎儿,总是充满波折。
不过薇娅的本命年在没有被查出逃税前,事事风调雨顺。
2021年除夕夜,薇娅登上央视春晚,与张嘉倪、巩汉林等人同台出演小品《喜从天降》,开启新年开门红;紧接着“618”“双11”“双12”三个电商节大促更是屡战屡胜,值得一提的是,薇娅“双11”首日的销售额超80亿元人民币。
眼看着2021年的尾声来临,薇娅还是没逃过本命年“魔咒”。在相关行政单位发出薇娅逃税消息后,网络铺天盖地的舆论让她再无藏身之处。
这天开始,薇娅消失了。
一、10天,240个小时
- 薇娅出事的第一天,迎来职业生涯最忙的一天。
逃税新闻爆发的一瞬间,网络再无王力宏,舆论注意力纷纷转向薇娅。
13.41亿新钞票重量是15.4215吨,而压在薇娅身上的远不止这些。
十分钟后,薇娅公司先通知员工回家休息,工资照发。安抚好公司后,华宇平台登陆薇娅通过微博发布致歉信称,在自查和调查过程中,发现自己确实在税务上有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对此深感愧疚,在此向公众道歉,并表示,愿意为自己的错误承担一切后果,称“错了就是错了”。
紧接着,薇娅的丈夫董海锋也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表示:我深知我们在税务上并不专业,因此聘用所谓的专业机构帮我们进行税务统筹合规,但后续发现这些所谓的合法合规的税务统筹均存在问题。
面对二人的道歉,网友们丝毫不在意,也不认同。
就在二人道完歉后,薇娅的微博、抖音、淘宝直播间相继被封,各平台界面搜寻全部失效,原定于晚上19点的“薇娅彩妆节”直播也被取消,遥遥无期。
与薇娅江湖地位相同的“直播一哥”李佳琦也在当天发布微博表示:“我不偷税漏税!”晚上,李佳琪在直播间多次讲述优惠券的领取方式,其原因是直播间有很多新来的粉丝,直播间观看人数冲到3800万人。
伴随着李佳琦一声声“OMG”的叫卖声,薇娅离大家越来越远。话说互联网人没有记忆,但数据会时刻提醒互联网人。
- 薇娅出事的第七天,人们淡忘,淘宝悲痛。
经过一周的沉淀,薇娅事件的热度开始降温,淘宝直播承受着失去薇娅的“悲痛”中。在线直播行业数据显示,2020年薇娅直播带货销售额达310.9亿元,2021年三个大促活动销售额超200亿元,失去薇娅无疑让淘宝直播损失一员大将。
短短3年,薇娅靠“全网最低价”的强心智,吸流上亿粉丝。如果粉丝知道自己的爱豆(偶像),一年净利润大几十亿上百亿,并通过技术手段分散到不同的公司,心态会发生什么变化?是失望和愤怒。
据了解,主播通常按照20%-40%收取“坑位费”,薇娅一年仅佣金收入就超过了60亿元,在这么高收入的情况下依旧选择逃税,只能说是自讨苦吃。
不管薇娅丈夫董海峰怎么解释,将责任推给税务策划,把自己立足于无辜受害的地位,但网友一致表示偷逃税事件薇娅夫妇不可能不知情,甚至可以说参与了税务筹划事件。
天价罚款、账号全部被封、被官媒点名批评、人设与口碑同时崩塌,这种由点到线的全面绞杀力度,让薇娅个人及整个商业版图就此坍塌。
对于整个行业来说,也是一场十级地震,更像一记响亮的警钟声,敲打着每位主播。就在这一周,上千名主播纷纷主动补缴税款,开始了“自我救赎”。
- 十天过去了,大家没有等到薇娅还款的消息。
在这期间,网友们不禁思考:薇娅在直播行业为什么如此稳?
其实这不难解释,薇娅在公众面前一直保持正面形象。对于头部主播来说,薇娅的公共形象不仅是工作能力的背书,更能当做无形的盾牌,抵御负面新闻袭来时的打击。
早在2018年,薇娅就获得阿里巴巴公益授予的“2018脱贫攻坚公益明星”证书;此后接连获得多个省份官方授予的“爱心扶贫大使”荣誉称号,还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扶贫大使”称号,成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公益带货官”。
在层层荣誉的加持后,不管薇娅遇到消费者频繁吐槽的选品不严,还是价格不是全网最低等情况,也可以利用职业水军掩盖消费者的声音,这就是薇娅长期付出,打造个人形象的优势。
但没有人能够逃出法律的管制,逃税事件不仅让薇娅陷入债务风波,也让淘宝等平台受到重创,从而引起业内的重视。
不得不说,这足矣掀起直播商业整顿风暴的高潮。
二、头部主播,难过
薇娅不是第一个被罚的人。
在她出事前的28天,知名网红主播朱宸慧(网名:雪梨Cherie)、华宇平台登陆林珊珊(网名:林珊珊_Sunny),被杭州市税务稽查局查出涉嫌偷逃税款,并对朱宸慧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拟处1倍罚款共计6555.31万元,对林珊珊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拟处1倍罚款共计2767.25万元。
大家对网红群体,本就带着“纸醉金迷”的看法,这次两个网红不仅是事业上的合伙人、更是现实生活中的邻居,并还在逃税一事上达成共识。更有意思的是,在处罚公告不久前,朱宸慧还特地对坊间流传的其偷逃税传闻进行了辟谣,只怪官方速度办事效率太高,让她的“打脸”也来的如此之快。
张大奕“倒台”后,朱宸慧顺势爬上网红主播顶端,利用王思聪前女友的头衔圈粉无数,并将关注度与直播深度绑定,成为了淘宝上仅次于李佳琦和薇娅的第三大头部主播。
除了主播身份外,朱宸慧还是宸帆集团的董事长兼CEO。作为一家网红孵化电商平台,该公司横跨电商、时尚、美妆、健身、母婴、亲子、美食、摄影等多个行业领域,旗下拥有超过350位网络红人,全网粉丝覆盖超四亿,其中排在头部的就是朱宸慧和林珊珊。
《商界》记者曾采访过朱宸慧,那时她表示宸帆电商在品牌电商板块的年销售额大约在50亿元左右,巨大的流量关注度下,还获得了资本的热捧,相继获得多轮融资。同时作为合伙人的林珊珊也曾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
尽管如此,朱宸慧和林珊珊还是玩起“踩红线”的游戏,踏进债务旋涡。
事发之后,两人均在社交平台发布致歉信,其内容如出一辙:“接受税务部门依法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并将及时补缴税款、缴纳罚款和滞纳金。同时,为进一步完善合规,将暂停直播间直播,进行规范和整顿。”
像薇娅、朱宸慧、林珊珊是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头部主播”,拥有以亿为单位的流量,直播带货能力无人能敌。可遗憾的是,在依法履行公民纳税义务上,她们没有作出应有示范,游走在法律的边缘,最后落入法网。
头部主播之所以收入颇丰,其原因是把品牌、厂家、消费者甚至经销商的钱都挣了个遍。他们压价的本质不是为消费者,而是为自己。
从李佳琦、薇娅之前的“欧莱雅价格战”中就能看出,商家会给他们提供市场最低价,但品牌方一再让利的同时,主播的坑位费与分成并未发生变化,这也破坏了品牌无法掌控渠道定价,从而失去定价模式。
伴随着头部主播的倒台,逐一暴露了直播市场监管的疏漏,提醒着每个直播从业者和品牌方。不过,这也让一直默默无闻的中腰、尾部的主播有了翻盘的机会。
换句话说,头部主播遭受法槌重击,不是件坏事, 华宇注册开户也希望薇娅是最后一个“逃税人”。
三、直播生态,巨变
目前,直播市场尚未饱和,消费者潜力足,“头部主播”下台,必将迎来第二春。中腰、尾部网红将瓜分头部主播的上亿级流量,凭借个人直播风格、价格优势,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粉丝收入囊中并实现转化,从而扩充私域流量池。
无论何时危机与机遇都是共存,主播在流量诱惑下,只会加剧内卷,从而争抢现有的食物。这也会引起更多躁动,出现一些不公平甚至不文明的抢夺流量的现象。面对这样的境况,只有将直播纳入强监管,促使主播投入更多的运营成本,打造健康的流量池,才能让直播行业更快更稳的发展。
近日,一则新闻引发热议。一商家签下价值51万元直播带货合同,安排知名艺人陈小春和网红一起带货,结果几场直播只卖出5000元,商家将运营方告上法庭。最终,法院判决运营方给原告商家返还41万多元服务费。
随着全民直播进入下半场,不管以李佳琦为首的网络主播,还是以朱梓骁、黄圣依为首的明星战队,或是素人带货主播等,翻车事故早已此以为常。
只能说现在的直播行业真的太混乱,一些违反平台规则被封号的主播还算好,至少不触碰法律,可触碰法律被全网封杀的主播的人数也稳步上升,彻底把将乱象暴露。
“万物皆可播”持续发展,直播带货成为众人吹捧的职业,这片热潮也推动着疫情下的经济复苏。可光鲜亮丽的成绩单背后,藏着一颗随时都会脱离真实世界的炸弹。
直播生态的乱象远不及文章写得内容,刷单、账号买卖、水军、“Feed流投手”甚至假货、空壳都是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业务。市场接二连三的出事,也让整个行业迎来暴风雪。
现在,直播电商的收入模式、分成模式及佣金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对品牌方、经销商而言,会逐渐减少对头部主播的投放,更愿意耗时耗力的培养品牌自播,将带货行业拉回最初的跑道。
对平台而言,可以真正意义上实现去中心化,让整个电商行业迎来新一轮的洗牌,从而绿色发展。随着元宇宙、虚拟主播的出现,加快了直播数字化发展的进程,缓解真人主播的压力。
薇娅不会东山再起,因为她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直播生态的分水岭。
0119
2021年,消费、电商和文娱领域发生了很多大事件,比如超级主播因“税”退隐江湖、阿里和美团因为“二选一”垄断分别被重罚182亿元和34.42亿元,以及微信生态开放、“饭圈”乱象被整治等。
在这些足以改变公司和行业命运的大事件背后,“天花板”是这些行业面临的一个共同痛点。
2021年国内互联网流量也触达天花板,意味着过去那个粗放的流量时代彻底结束。今年11月,字节传出国内广告收入停止增长的消息,这是字节2013年开启商业化以来首次出现“增长危机”。从618到双十一,大淘系也只保持了温和的增长态势,而非继续爆炸式增长。在2022年,摆在大淘系面前的是针对流量和用户的精细化深耕。
即使在频频一夜成名的新消费领域,天花板问题也越来越凸显。互联网基因的元气森林遇到了产能和渠道的天花板,这家估值最高的新消费公司正在传统渠道中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在美妆圈内,花西子最受关注的问题也是“增长天花板”,“2020年至今,花西子就像是卡在了一个GMV区域内,它可以稳居前两名的(本土彩妆)的位子,但很难在大促周期外,突破月3亿元GMV。”
传统消费领域的天花板由来已久,茅台和海天味业只能通过提价来获取增长空间,但这明显不是长久的解决方案。
2022年,这些明星公司必须回答的一个问题是: 华宇注册开户如何突破自己面临的天花板?这事关公司自身的成长曲线,也事关各个细分市场的竞争格局走向。
电商头部公司频频换帅,凸显出这一行业面临的改变压力
01 大淘系:超级主播消失,戴珊掌权
在淘宝和天猫历史上,2021年注定篇幅甚多。
这一年大淘系经历了人员大调整,阿里官宣戴珊即将接任蒋凡成为大淘系新掌门,而阿里B系和淘系的彻底打通也被视为公司二十余年历史上的关键调整之一。
这一年大淘系经历了主播之变,从雪梨到薇娅,两大淘系主播均因“税”的问题退隐江湖。超级主播的消失,对淘系直播整个生态的影响可能是质变,毕竟对于大淘系而言,超级主播一直是品牌之外最重要的投放方之一。
隐藏的变化还有很多。在2021年下半年,淘宝、天猫多个事业部都发生人事变动,以淘宝直播为例,今年9月道放接任玄德成为淘宝直播负责人。而在12月初,天猫好房也发生了架构调整,14名高管发生变动。
从账面看,2021年大淘系并未处于自己的“黄金周期”,从618到双十一,大淘系只保持了温和的增长态势,而非继续爆炸式增长。在三季度财报中,整个阿里电商业务实现营收1268.27亿元,同比增长33%,但客户管理收入仅同比增长3%。实际上,在剔除高鑫零售并表因素后,电商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仅为12%——去年同期增速为62%。
大淘系在2021年所经历的,意味着过去那个粗放的流量时代彻底结束了。在2022年,摆在大淘系面前的是针对流量和用户的精细化深耕。随着中国国内的互联网流量见顶,这将是所有互联网公司和电商平台的思路。9月,天猫发布了新品牌战略,并提出要继续成为D2C(直接面向消费者)平台:品牌在天猫平台开的店铺属于品牌自己,品牌可以在平台上直接运营用户,并把用户变成自己的会员,这些改变带来的结果在未来可能会更为清晰。
伴随戴珊即将上任,B系和大淘系的打通将会是2022年的关键命题。其实从目前看,B系的淘特、淘菜菜已经展现出了较强的拉新力。以淘特为例,在18个月时间里,淘特年度活跃消费者超2.4亿,仅在一个季度内淘特净增用户已经超过5000万人。在2022年“三淘联动”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增量,将是全行业关注的焦点。
但这并非轻松答卷。
在大淘系的基本盘市场,内容电商平台正在以咄咄逼人的态势崛起;而在淘特、淘菜菜关注的下沉市场、社区电商等领域,已经盘踞了一众大厂。这也是摆在23年历史阿里面前的一个关键考验:在2022年,到底在激烈竞争中会展现出怎样的态势?其实对于阿里这样体量的公司而言,一城一地的得失已经不是关键,“得势”比“得分”更重要。
02 京东:稳健有余,拉新不足
京东用整个2021年,证明了自己很稳。
一到三季度,京东的净利率分别为2%、0.3%、1.3%,正如京东对自己的描述“持续保持低利率运营”。
物流和新业务的持续投入,是京东低利率的关键因素。以物流侧为例,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京东增加了500个仓库,这相当于京东仓库总数的40%——这也导致过去一年的时间,成为了京东史上建仓最快的“基建周期”。在新业务上,第三季度,京东新业务亏损达20.73亿元,同比扩大72%。
京东高层在今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曾公开表示,“京东的核心能力一直是供应链,我们更有能力保持业务的稳定。”某种意义上,基于第一方供应链、自建物流体系的京东,在2021年进一步实体化,而这也让京东的模式和“账面”趋于“稳”。
不过这种“稳”体现在用户增速上时,听起来就不那么美好了。第三季度,京东活跃用户数达5.5亿,同比增长25.0%,同比增速放缓,新增活跃用户2030万,略低于市场预期的2491万。
摆在京东面前的挑战恰恰是用户量。目前阿里、拼多多、美团的用户量均超过6亿,京东以用户量排在第四,但从用户增速角度看,由于拼多多、美团大举进军社区电商并基于此持续拉新,两家大厂的用户增速高于京东。这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京东可以会“稳居”江湖第四。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可能并非坏事。因为京东在做用户精细化深耕,据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京东整体用户的平均购物频次同比提升23%。值得注意的是京东对于年轻一代的吸引,据悉18到25岁消费者在京东的消费频次上升明显,由于这批年轻人的“价格敏感度”相对较低,且他们对即时满足等环节的需求明显提高,这为拥有自建物流体系和第一方供应链的京东开创了机会。
其实2021年,“二选一”的取消对京东而言也是一个窗口期。在今年双十一,京东服饰整体新品量为去年同期的15倍,全新入驻品牌量较10月日增长超10倍。随着直播带货生态发生剧变,2022年京东或迎来品牌入驻潮,从这个角度来看,对京东的挑战很可能是“如何承接这波品牌潮,并深耕红利”。或许为了消化这波红利,京东需要在自己“稳健”基因之外,增加一些“突变勇气”。
03 美团:账面寒冬,增收不增利
在10月收获公司史上最大罚单后,美团在11月迎来了公司史上“最亏”季报,调整后净亏损额为55.3亿元创下美团纪录。
但隐藏在账面“寒冬”背后的,是美团顽疾:“增收不增利”现象。在持续投入新业务以及外卖等政策调整的影响下,这可能会成为美团的“新常态”。
众所周知,在顶住罚款压力、外卖成本压力的情况下,华宇平台登陆美团毅然决然地继续奔走在以零售为核心的新业务中。某种意义上,美团在这一领域已经“落子无悔”——从去年9月至今,美团围绕新业务的投入已经超过百亿元。
2021年,美团在试图扭转被动局面。一方面美团在外卖等业务上重建“补贴流量引擎”;另一方面,美团调整了部分社区电商的布局点位,并优化了地方BD人员结构,从而优化成本。
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团并非在进行“单机模式”。在本地生活领域,抖音系已经以咄咄逼人的态势袭来,而在社区电商领域美团、拼多多、阿里正式上演“大厂三国杀”。
显然,每一个战场,都需要美团破釜沉舟进行“国战”。
于是美团在今年进行了近些年最大规模的架构调整,35岁左右的精英人才被大规模抽调到几个核心前线业务,而在高管体系内美团也进一步缩减的“抉择流程”提高了效率。
有知情人士说,美团准备在2022年“放手一搏”。这或许并非虚言,因为2022年在度过“罚款承压期”和消化“外卖成本”后,美团起码在财报层面会迎来一个相对宽松的“布局周期”,简言之在2022年某段时间内,美团在核心业务上就算进一步加大投入,也不会导致公司现金流过度承压或者财报过于难看。
04 抖音:兴趣电商是正解么?
2021年,梁汝波接棒张一鸣以后,无论公司架构调整、业务推进节奏还是商业化速度都慢了下来。
尤其今年11月,字节传出国内广告收入停止增长的消息,这是字节2013年开启商业化以来首次出现“增长危机”,鉴于此电商便成为撑起字节跳动商业天花板的新引擎,资源和重心自然会向着电商业务偏移。
2021年12月,抖音电商正式推出独立APP“抖音盒子”。
一方面,淘宝、京东这样的传统电商平台流量来源于搜索,品牌能通过投放和运营轻松抢占相应类目的市场份额,等于说搜索流量成了推广及提高ROI的工具;反观抖音的兴趣电商,主要流量逻辑将继续沿用字节系的算法逻辑,推荐算法会限制头部玩家的流量攫取,进而根据商品和视频内容的受喜爱程度用算法来分发自然流量。本质上这就是“货找人”的模式,平台依靠算法向用户推荐直播间进而拉动消费,而非给用户提供主动消费的入口。
另一方面,作为抖音电商业务的独立产品,可以打造完整的电商生态区隔用户认知,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并通过复购产生场景强化;其次,抖音盒子之于抖音的关系类似于点淘之于淘宝,拆分电商业务后抖音内容生态会变得更纯粹,也减轻了电商填充率过高造成的用户体验消耗,否则随着电商业务越来越大,会使抖音变得越来越臃肿。
不过,抖音“兴趣电商”和传统电商大盘相比,依旧只是低频次或低密度行为,更强需求还是需要类似传统电商的“货架”承载——即电商平台也需要扩充更多内容SKU,以增长用户黏性,提高使用时长及留存率。至于内容SKU与货架电商的商品SKU相比,其在商品展示丰富度及多样性上无疑是进化形态。
从这两年多直播电商发展路径看,其商业逻辑等于将促销常态化,这从根本上并不符合生意的逻辑,直播电商如果不改变其利润分配逻辑就是把所有省去的代理商利润做了一次转移,况且直播还强依赖于信任背书,本质上在削弱品牌原有影响力,所以大品牌这部分流量获取粘性存疑。
2022年短视频行业进入存量争夺阶段,内容SKU的用户体验及内容供给也变得更为重要。抖音大力扶持直播电商,将直播电商作为战略推进,尤其花大力气的达人及明星直播会变得不可持续,因为其连续性存在很大问题。直播终究还是要回归到效率与收益上来。
05 快手:抛弃“流量饥渴症”?
2021年2月5日,快手与笑脸相迎的资本会师港交所后,其与抖音分庭抗礼的憧憬便化为泡影。而在“熬”过2021上半年后,快手明显加快了向互联网大厂蜕变的速度。
一方面,通过大刀阔斧的组织架构调整,逐步从过去依据职能划分的组织架构体系向事业部制架构转型,自上而下修复公司的管理困境;另一方面,内容( 奥运会、短剧、新知播等)生态的丰富提升了用户粘性和社区活跃度,也跳出了过去单一的内容叙事偏见。
2022年,快手必须抛弃“流量饥渴症”,向市场回答好快手电商与抖音电商差异化在哪儿?
在商业化进程中,私域流量会让平台在信息流广告变现方面显得迟钝且吃力。快手在2022年商业化提速的同时会将变现范围扩大至公域流量。毕竟公域的流量更大,品牌、创作者皆需要更大的公域流量曝光,快手也需要公域流量广告变现。
而且,私域流量虽然对广告变现不好使,但其对直播电商、打赏却非常好使。淘宝、京东等传统货架电商强调的核心是货,流量喂养下的一切手段皆为提升毛利所服务;但快手电商靠“内容+社交”驱动,在主播信任背书下购买转化率远高于行业均值,买家的平均月复购率超过65%,形成了独特的消费场域。
快手电商的核心优势是电商达人主播+产业带白牌供给,所以今年提出“大搞品牌”需要在货的供给端解决传统品牌的弱点。
另外,快手要切电商的蛋糕,品牌是绕不过去的第一道坎。如今,快手一、二、三线城市用户占比开始上升至15%、30%、24%(合计已达69%),用户结构正随着基数的壮大变得日益多元。快手上一二线用户对品牌需求的缺口巨大,更应加速提高品牌商品在GMV中的占比,降低白牌商品的比例。
第二道坎,则是平复主播之间的“价格混战”。过去,“家族模式”成功验证了快手私域势能为主播带来的生存优势,内容、老铁、生意构成了一个自洽的商业闭环——内容成为承接人格化的载体、老铁带来强信任与高粘性、生意沉淀商业价值。如果两者能保持共生共荣的关系当然皆大欢喜,但往往事与愿违,头部主播加速膨胀同时开始挑战平台,具体表现便是辛巴叫板平台、复播封路、炒作退网等一系列事端。
所以,2022年快手要为老铁提供更极致性价比的货品,这包括传统认知意义上的品牌(如安踏,可口可乐)+新锐品牌(如pmpm,冰泉)+快手生态里崛起的品牌(朵拉朵尚,韩熙贞,黛莱皙)+传统意义上的白牌(有商标,无品牌力);另外,快手要把“信任电商”更好落地,包括电商基础治理+行业属性特色服务+人(主播)与人(粉丝)感情链接以后对交易带来的改变。
涨价似乎成了传统消费公司为数不多的可选项
06 贵州茅台:更高的“天花板”在哪里?
茅台是独一无二的,兼具奢侈品、投资品属性的消费品。
研究茅台要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木秀于林风将摧之,而且茅台市值已超过2.5万亿。资本市场市值最高的公司有多高,大家心目中有无形的“天花板”。假如与市值1、2万亿美元的微软、苹果在同一个资本市场,茅台或许可以到1万亿美元。但A股市场目前容不下市值5万亿的茅台。
另外,茅台提价也是个敏感问题,毛利润率超过90%,不能以原材料、人力成本上升为涨价的由头。作为国企领导,茅台管理层面临阻碍、风险,难免顾虑重重。好在茅台可以通过“提直降代”,在实质上提高出厂价,近年来已收到显著效果,但这是渐进式改进。因此“提价预期”一再落空。
二是茅台也是整个白酒板块的天花板。切不可因茅台“太贵”转而投资其它白酒股。白酒是夕阳产业,“量平价增”是业内人士及投资者的美好愿望,近年来销量一直在单边下滑,这个过程是不可逆,不是什么“周期”。
极少数高端白酒,追随茅台以奢侈品身份“活下去”,正如机械表行业衰落后,瑞士名表活了下来。但与瑞士钟表百花齐放不同,茅台在高端白酒市场具有压倒优势。有些大树能“庇佑”树荫下的小草,有些大树下寸草不生。茅台恐怕是后一种。
不妨想一想:在现实中,茅台能带动其它白酒的消费还是挤压其它白酒的生存空间。所谓“既生瑜何生亮”,宴会东道上高端白酒为的是面子。假如世间无茅台,上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还算有面子。世间有茅台,主人舍不得,上其它“高端白酒”,是挣面子还是丢面子。上了茅台不会上五粮液,不上茅台或许不好意思上五粮液。
07 牧原股份:肉价见底,股价飞起,你敢追吗?
把2000年~2002年、2002年~2006年、2006年~2010年、2011年~2014年的数据列出来,可以清楚地看出4个“猪周期”。但当年身在其中的从业者对市场走向只能连猜带蒙,甚至连周期的长度是2年、3年还是4年都无法未卜先知。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目前所处的“猪周期”从2016年开始。但“黑天鹅”、“灰犀牛”,如非洲猪瘟、新冠疫情等,造成“紊乱”,生搬硬套前几个周期将面临很高误判风险。
某个出现周期性波动,根本原因是供给弹性差。基于乐观预期的新增产能,不会马上进入市场使价格下跌,让卖方“住手”。一段时间之后,大量新增产能向市场倾泻产品,价格暴跌。于是产能萎缩,价格重新获得支撑。
经历多个猪周期之后,从业者、消费者、投资者,乃至整个社会都自以为“心中有数”。例如,牧原在猪肉价格下行时逆势扩张;养殖全行业亏损时,牧原股价逆势飙升。生猪产能没有与肉价同时进入低谷时,甚至有可能在2022年H1出现峰值。猪肉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减弱,牧原股价亦大幅回落。
总之,不能简单套用所谓的“猪周期”,只能回归“猪周期”的生的原理,密切关注能繁母猪数、存栏数、生猪出栏价格等信息。
08 海底捞:第二波“关店潮”会来么?
2019年9月5日,虎嗅《沸腾海底捞,泡沫知多少》一文认为:“2018年以来,海底捞营收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猛开新店。截至2018年末,466间门店中430间位于中国大陆,36间在海外。2019年6月末,门店总数达593间,其中550间位于中国大陆的116个城市。”
针对当时对海底捞的热捧,《沸腾》文作者认为:“海底捞高估值的基础是开店“又快又好”,但对中国大陆能容纳多少家海底捞不应盲目乐观。有预测说是3000家,这有点扯。能否把现有550家翻倍到1100家,还保持5000万以上的单店收入,要打个大的问号。”
截至2020年6月末,海底捞门店扩张到1597家,2021年海底捞宣布关店300家。海底捞还通过投资新的快餐品牌搞外延式扩张,目前8个品牌中有4家出现闭店歇业情况,“第二波关店潮”恐将到来。
海底捞以服务著称,口味配不上它的名气。如今光环已经暗淡,留心观察可以发现,海底捞“等位”现象大幅减少,非节假日、非核心商圈的海底捞中午有空位。
海底捞盛极而衰,再次证明消费股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只是短期炒作标的。
09 海天味业:“酱油自由”之后怎么办?
投资消费股的基础假设是业绩只涨不跌。对于在买方市场“扑腾”的企业,该假设根本站不住脚。比方“生活富裕了,注意营养了,汇源果汁销售和利润肯定差不了”,“民以食为天,呷哺呷哺业绩的确定性很强”。人们也许会消费更多果汁,会一直钟爱涮肉,但不会只喝汇源、只吃呷哺。
海天味业旗下酱油销量连续二十四年居全国第一,毛利润率保持在50%左右,被称为“酱油茅”,最新市值4500亿、市盈率超过70倍。
研究海天味业应注意两个问题:
第一,调味品(包括酱油、味精、食醋、料酒等17个“子集”)虽不是夕阳产业,但也没什么成长空间。例如酱油,2015年总需求量为1000万吨,2020年需求仅为686万吨。因为国人早已实现“酱油自由”,经济发展、食物鲜美,酱油使用量不增反减。
第二,中国人会永远使用酱油,但没理由永远使用海天酱油。不说全聚德、狗不理、东来顺,前些年火爆汇源果汁、呷哺呷哺早风光不再,海底捞已开始关店。
还是那句话——消费股没有长期投资价值,只是短期炒作标的。10年后海天酱油未必还是龙头,70倍市盈率虚高了。
10 瑞幸咖啡:危机真的过去了么?
瑞幸不想把门店打造成“一杯咖啡泡半天”的地方,门店不论作为“自提点”还是外卖配送的出发点都是履约链条中的枢纽,相当于天猫的菜鸟、京东的物流体系。
瑞幸咖啡有两把杀手锏:
一是数据驱动。瑞幸从外送起步,通过下单品类、频度、金额、时段、地段等数据给用户画像,指导门店选址、品类调整、口味优化、促销策略及供应链、配送人力等方面的调度。日常运营中,店长也不必为明天配备原材料的数量操心,店员培训也相对简单。“数据驱动”是瑞幸咖啡极速扩张的基础。
二是培养用户口味。中国没有饮用咖啡的传统,绝大多数“小白领”在大学毕业前没有喝过现磨咖啡。通过补贴降低门槛,瑞幸让自己成为“年轻人第一杯现磨咖啡”,坚持一、两年就能培养起对瑞幸口味的认同。
拼多多也靠补贴起步,但用户忠诚的对象是廉价而不是拼多多。咖啡是嗜好品,口味偏好天然是主观的。瑞幸刚起步时,网上“难喝”之声四起,现在很少听到了。
接近瑞幸高层的人士向虎嗅表示,2021年瑞幸管理层竭尽全力去梳理新的商业模式,“根本性的挑战是对商业模式的质疑。”该人士透露,明面上人们只看到瑞幸处于舆论风口浪尖,但更深层的是瑞幸底层商业模式被质疑:那套疯狂开店+高额补贴的粗放模式难以为继。
如今喜茶、奈雪的茶等茶饮公司已纷纷推出咖啡产品,而线上明星品牌三顿半的咖啡店已经于9月在上海开业。经过了2020年的动荡后,逐渐恢复元气的瑞幸或将面临新的“围城”——由一批本土咖啡新势力构成的新咖啡江湖。
在初期的社交和流量红利消失之后,新消费品牌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成长瓶颈
11 泡泡玛特:下一个爆款IP在哪里?
泡泡玛特试图解决产能烦恼。
知情人士告诉虎嗅,王宁(泡泡玛特CEO)、司德(泡泡玛特联合创始人)从九月开始,长时间出差广东,并在东莞等“玩具产业带”寻找更多优质代工厂。
产能成为了泡泡玛特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2021年2月-3月,泡泡玛特出现了“断货”危机,多款泡泡玛特核心IP系列盲盒,在线上和线下渠道均出现“无货”或大幅度延长预售期的情况。核心IP盲盒“DIMOO暹罗猫”,在2月底上线后,发货日期一度被调整为10月底。
到了6月,四川等区域城市,依然存在“断货”之困。小刘鸭系列产品在四川市场火爆后,在成都等地泡泡玛特门店中,该系列盲盒一度“消失”。
成立至今,泡泡玛特的生产环节采用代工模式,其核心工厂主要位于广东。泡泡玛特采用了MTO模式(面向订单生产)他们一般会至少提前两个季度把设计图发往工厂并下单,然后由工厂迅速生产。
隐藏在“断货”背后的,是更为激烈的潮玩赛道竞争格局。
据悉,国内优质的玩具代工厂产能有限,且集中于广东、华东等区域。2020年泡泡玛特上市,带起了一波潮玩创业潮,甚至一些饮料、零食公司也开始布局潮玩。而这些品牌的订单,瞬间“挤”向广东等地的玩具代工厂。
这导致在玩具代工领域,产能越发稀缺。供给侧的变化余波,也作用到了需求端。当更多品牌更多品种潮玩涌向市场后,摆在泡泡玛特面前的关键挑战是:更多潮玩选项出现在年轻人面前时,年轻人兜里的钱是有限的。
这成为泡泡玛特的深层挑战,相比于崛起的岁月,泡泡玛特在2021年遇到了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更为善变的消费者以及他们并未明显变鼓的钱包。
在2022年,泡泡玛特需要回归玩具的本质:给人足够的新鲜度,以及足够的趣味性。
这是摆在泡泡玛特几百位设计师和公司庞大设计配套团队(PDC团队,POP Design Center)
面前的挑战——研发出新的类似Molly、PUCKY、Dimoo等爆款系列的新IP。毕竟在上市之后近一年的时间里,泡泡玛特并未推出全新的爆款IP,它依然在倚靠多年来几大核心IP和众多联名款、授权第三方IP维系版图。某种意义上,泡泡玛特急需新创意。
12 元气森林:“超车阵痛”与传统世界
元气森林想用三五年的时间,走完传统饮料公司二三十年的路。
2021年1月底,元气森林某代工厂临时通知元气森林全线停工。到了5月,又有一家瓶盖供货商临时“毁约”,没过多久瓶坯供货方也出现了断供情况。
这只是元气森林在2021年在产能侧遇到挑战的一抹缩影。
在渠道端,元气森林遇到了来自传统世界咄咄逼人的“反攻”:在终端渠道,部分传统饮料品牌开始全力阻击元气森林,甚至多方围绕“冰柜”上演“全武行”。而在便利店、卖场等渠道,部分国际大牌开始降低身段,主动向渠道示好,于是一些曾经的“盟友”投向大牌怀抱。
于是,我们看到元气森林在2021年一改往昔策略,开始回归了饮料赛道的底层规律:自建可控工厂、拓展线下渠道、深度耕耘经销商。从2020年7月至今,曾经完全依靠代工+重注电商渠道的“轻体量”元气森林迅速进化为了拥有5个饮料工厂、超过18.3万个传统渠道终端的“重资产公司”,甚至它的年度目标也变得颇具传统味道——2021年线下渠道销售额目标为75亿元,是其线上目标的9倍有余。
以工厂为例,目前元气森林在“五大工厂”计划中已经投入超55亿元,而全部投产后总产能将超过50亿瓶——值得注意的是,在元气森林的自建工厂模式下,它将完善包括瓶盖、瓶坯、料液、包装物料等多维度的自产能力。回归传统饮料底层逻辑的元气森林,正在被资本市场重新评估。据悉,截至2021年底,元气森林经过两轮新融资,投后估值已经超过150亿美元。
但元气森林尚未到喝下庆功酒的时刻,比如在急速扩张后,元气森林需要面对“消化阵痛”:整个元气森林团队的员工总数已经超过7000人。2020年12月至今,元气森林扩招近50%,其中来自传统饮食企业的人才占比超过70%。
以及,元气森林还需要直面无数模仿者。
眼下,元气森林需要思考的是,在2022年如何真正在传统世界打胜仗:由小超市、小卖铺、餐饮店、公园、批发市场甚至村口小铺构成的像毛细血管一般的饮料世界。
13 花西子:“困在”国风里?
花西子依然是国货美妆GMV第一,但它遇到了增长天花板。
2020年,花西子年度GMV达到30亿元,在7月超越另一本土品牌后,花西子几乎自此“锁定”每个月本土彩妆GMV第一的位置,但花西子的GMV总是徘徊在2亿元左右。
以2020年2月为例,当时花西子GMV为2.88亿元。而在2021年前三个月,花西子的月度GMV分别为2.85亿元、2.88亿元、2.77亿元。而在2021年7月到9月,花西子的GMV分别为1.9亿元、2.7亿元、1.8亿元。
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虎嗅,在美妆圈内,大家对花西子最关注的问题就是“增长天花板”,“2020年至今,花西子就像是卡在了一个GMV区域内,它可以稳居前两名的(本土彩妆)的位子,但很难在大促周期外,突破月3亿元GMV。”
当这个问题被延展开来后,最终就变为了花西子的未来预期及估值:作为尚未上市的销量最大的本土彩妆品牌,年GMV在30亿~40亿区间内的花西子到底应该估值多少呢?
值得玩味的是,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花西子“成也国潮”,但重“民俗风、民族风”的品牌调性,也让花西子无法轻而易举成为真正意义的“大众品牌”。
某平台负责人告诉虎嗅,2020年至2021年,在将近24个月的时间里,花西子展现出了很强的“稳健感”。就算面对其他大牌降价降维打击,花西子依然“GMV坚挺”。“这意味着花西子有一批核心用户。”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在长达24个月时间里销量趋于“稳健”对于一家新品牌而言真是好事么?
或许,花西子需要学会“叛逆”。
以及在更深层的维度下,花西子需要回归本质:产品本身。截至目前,花西子高度依赖代工,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部分花西子营销中主推的“技术优势”,其专利握在代工方而非花西子手中。而一位小红书美妆创作者表示,花西子的外形设计给她的品质感,高于产品本身给她的体验感。“未来花西子需要在产品本身下功夫。”
而这也是花西子需要在2022年解决的问题。随着主播带货模式发生质变,深度以来直播间的花西子或将重新构建自己的流量逻辑,而它将面对的新消费者也将是更为挑剔、善变的00后群体,此时“国风”并非高复购的保险丝。
14 奈雪的茶:学会长大
奈雪在2021年6月30日的上市像一场成人礼。
它不仅需要持续直面变幻莫测的股市,也需要学会被世人以超大号“放大镜”关注每一个食安细节,甚至奈雪需要重新理解流量、拉新、复购、点位——在竞争更为激烈的2021年茶饮赛道,每一个品牌都在寻找“未来密码”。
而深藏于所有挑战背后的关键逻辑是:在疫情影响下,粗放式的茶饮成长模式被彻底改写,整个2021年奈雪都在从粗放成长向精细运营进化。
开源节流,成为了奈雪的“主题旋律”。以门店模型为例,成本更低、投入产出比更高的“奈雪的茶PRO门店”占比大幅度提高。这种在2020年11月推出的门店模型,不仅减少了面积、优化了SKU结构,也进一步控制了人力成本:在2021年前六个月,超过90%的奈雪新门店,均为PRO类型,这种变化,让奈雪走出了亏损期,2021年上半年,奈雪门店经营利润达3.85亿元,同比增长497%。
但门店模型调整,并不能解决奈雪的所有烦恼。比如,对于拥有超2万名员工、700余家直营店的奈雪而言,人效、运营效率成为了生死关键。甚至这已经成为2021年茶饮乃至咖啡赛道从业者的必答题。于是奈雪史无前例地开始在数字化上大笔投入:在上半年奈雪投入4830万元用于科技能力建设,这相当于奈雪半年收入的2.2%。
与之同时发生的,是一场线上蝶变。在不知不觉中,奈雪正在改变自己的流量逻辑。在2021年前6个月的时间内,奈雪的茶门店“店内收银”占比已经降低至27.8%,如果对比一下2018年的92.5%,不难看出这种改变的程度。
但线上化,对奈雪而言并非一场已经完成的考卷。实际上围绕线上化的深层问题,是高效转化和深耕私域,所以2021年微信小程序成为了奈雪发力的关键。但其实这也是众多茶饮和咖啡品牌正在做的事,也就是说在一场有着多位考生的考场中,奈雪需要找到自己的小程序和私域玩法。
2022年,奈雪最关键的挑战或正在于此。目前奈雪的活跃会员数超过740万(2021年第二季度),这相当于奈雪的基本盘,但如何提高这批核心用户的复购率及消费频次?这其实并非只是技术可以解决的问题,比如在越发激烈的茶饮赛道,高速迭代的核心SKU,已经是各大品牌的主战场——毕竟谁都希望成为下个季度的爆款。
15 和府捞面:高速扩张“后遗症”
面,在2021年餐饮创投圈出尽风头。
和府捞面无疑是其中代表,8亿融资规模也创下2021年面品类融资金额的新纪录(总估值达70亿元)。
但估值最高的这碗面,并非毫无烦恼。今年7月,和府捞面因“老鼠”事件公开致歉。而在抖音、小红书、B站等平台,人均50元的和府捞面被多次吐槽“贵”“味道尚有优化空间”。
而在部分投资人和业内人士看来,和府捞面的故事极具代表:通过9年的时间,和府捞面把自己从充满烟火气的面馆,进化为了一个资本喜欢的“数字化模型”:它有近400家门店却有可以支撑1500家门店的供应链体系;它建立了面圈少有的信息化系统,并基于此沉淀了350万会员。
作为资本喜欢的面馆,和府捞面在2021年奔走在扩张道路上。据悉,2021年,和府捞面平均每2天就新开一家门店,这是创业以来和府捞面扩张速度最快的周期。
但在资本加持下的高速扩张,正在给和府捞面带来挑战。比如在规模急速扩大状态下,如何保持运营效率;以及伴随规模而产生的越发复杂多变的食品安全问题。今年7月,上海某和府捞面门店员工在发现死老鼠后,通过送餐口将死老鼠“扔”回后厨。公开资料显示,部分和府捞面门店基层员工,通过一天的培训即可上岗。
有知情人士告诉虎嗅,在急速扩张后,和府捞面在2021年面临人才、新门店运营等一系列“消化挑战”。“尤其是人才方面的挑战巨大,品牌可以迅速找到点位,但是想迅速培养出一批核心人才,极为困难。”
而有一位投资人曾告诉虎嗅,今年多家“面馆”获得了融资,这是因为在餐饮赛道缺少足够多的好标的时,主食系的面品类是最容易标准化、连锁化的,而在这之中有9年历史的和府捞面更容易被投资人“给予厚望”,但这位投资人坦承,资本虽然希望和府捞面迅速扩张点位,但也担心和府在人才梯队上的“短时间培养压力”。
摆在和府捞面桌上的考卷其实不止于人才。围绕和府捞面,“味道”一直是关键词。而这也成为和府捞面需要持续直面的考题:资本喜欢的餐饮模式,和消费者喜欢的好味道,是否存在天然鸿沟?
文娱是受到政策改变最大的领域之一,这也在商业模式方面带来了很大变数
16 知乎:为恰饭这么拼值得么?
2021年,赴美上市的知乎面临着资本市场及监管层面的多重压力:一方面源于中概股大盘的波动及资本对于知乎商业化前景的担忧;另一方面则在于社区商业化很容易使用户产生乌托邦崩塌的幻灭感,即小众的专业主义与大众的商业主义天然有不可弥合的冲突。
2021年也是知乎大刀阔斧改版和新业务的验收期,付费小说、视频直播以及为加重公域流量掌控和分配权的改版,都体现出了知乎商业化的决心。
可是,无论强推视频、直播还是改版后对视频内容优先级的提升不可避免带来了内容水化、氛围劣化、群像集中化,这让一些老用户变得无所适从——知乎不再像一个正在生长的生态,反而更像正在接受资本催熟的狡黠“商人”,有人将此解读为,“知乎上市后对商业化和数据增长的痴迷,正在使其发展产生动作变形”,即扩张失当使知乎变成了other。
这种变化并非悄无声息,其实从知乎2018年开始拥抱商业化已显端倪,只不过2021年表现的更为赤裸、更为剧烈、更让人无所适从。
不可否认,社区用户群体泛化必然会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但知乎的问题并不能完全归咎于此,知乎的用户区隔、内容分层及推动机制已经滞后于平台的扩张和生长速度,两者的错位才是症结所在。
如今的知乎时间线上充满了党同伐异的争论,问题、回答均处于一种紧绷、激烈的状态,这势必会降低用户的体验;其次,知乎掠夺了创作者的删评权,公私域的混淆让评论区常常陷入失控。甚至,当深度讨论也变得聒噪时,知乎便不再是那个有温度的社区。
诚然,一家公司商业化进程中不可能处处照顾社区氛围、文化、用户体验;但知乎掉入资本叙事的窠臼之后,连官方策划和运营都在合作外部达人,反而对于知乎自身作者的开拓和扶持不冷不热,这种倨傲的运营方式碾碎了依旧在平台耕耘创作者的商业价值奢望。
17 腾讯:丧失嗅觉
2021年,腾讯依旧是一台高速运转的“赚钱机器”,但这一年对腾讯却充满了动荡——不论是反垄断持续深化对其投资版图与业务协同的重构,还是游戏在大环境冲击下不得不重组营收结构,腾讯都在持续消化来自内外界的巨大压力。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腾讯对于中国互联网生态的威慑力主要基于两张王牌,一是社交,二是资本。虽然腾讯交出了半条命给合作伙伴,可它已成为贯穿数万家企业、百亿就业岗位的链接管道,一旦腾讯通过持续的底层技术、数字化投资将成为广义的互联网入口。
尤其在中国移动互联网业到了用户、流量趋于见顶的成熟期,监管会更侧重产业互联网的推进与建设,这也意味着腾讯走到了重构生态的关键时期。
这一点在游戏业务显现的尤为明显,虽然国内的游戏产业不过一个数千亿的盘子,但腾讯在整个产业链条上从研发到渠道都有不可撼动的市场地位,整个产业无出其右。
不过,2021年《原神》以一己之力撕开了传统渠道的防线,正在重塑渠道格局——一方面,源于自2019年版号政策全面实施后,游戏过审数量骤减,游戏产业由粗放发展迈入精品化存量竞争;另一方面,源于好作品的市场号召力正在逐步削弱传统渠道的统治力。
此前很长一段时间,流量效能放大了手机厂商的渠道优势,渠道带来的收益盖过了流量投入;然而如今传统渠道躺赚模式产生的收益越来越低。源于此,仅2021年,腾讯就投资、增持了80家游戏厂商,整个行业为之侧目。
这背后,既有基于阿里、字节等竞争对手加大游戏领域投资布局的对冲;也有提前布局新锐力量防止再错失爆款的审慎。毕竟,米哈游的《原神》、阿里的《三国志战略版》、莉莉丝的《万国觉醒》纷纷放弃传统应用商店转投TapTap获得了空前的成功,这在一定程度上印证腾讯正在丧失对渠道的绝对统治力。
更深层次隐忧在于,腾讯正在丧失嗅觉,没有看到游戏风向改变的本质——《天刀》不符合最新趋势,《王者荣耀》或将被《英雄联盟》替代,《原神》《鬼谷》都不是自己的。所以,腾讯才会短期内密集在游戏领域“地毯式”扫货,试图用资源解决问题,而这轮投资狂热可能要到下一款《王者荣耀》出现才能缓和。
18 B站:我不会赚钱?
2021年,B站命运如同过山车一般跌宕起伏,不仅在二级市场经历了股价的巨大波动,而且用户对于B站的态度也呈现出两极分化。
一方面,过去B站游戏业务从以联运发行独代为主,从2020年开始投入游戏自研,但整个2021年在游戏市场并未掀起太大水花,即便新品游戏发布会一股脑发布了16款新游戏,但Q3、Q4财报中游戏业务表现都显得中庸——这无疑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过去的支柱业务如今反倒“拖了后腿”。
不过,B站尚处在快速发展期,且“视频化”趋势对于视频平台具有巨大红利,平台需要在快速发展时期进行果断投入(包括用户获取、社区生态建设、研发等等),尤其游戏投入无非博一张未来船票。
其次,抛开猎杀中概股的萧瑟大环境,资本市场的变脸,因为B站核心盘番剧、鬼畜等内容在用户泛化过程中被生活区内容极大稀释,这些内容在抖音、快手都有,完全形不成壁垒。一旦将B站与抖音、快手拉到一个阵线去抢用户,其算法和运营能力都要垫底。
最后,视频网站的核心是流量变现,盈利手段无非广告、电商。问题是,B站不仅不敢大大方方把广告缝补进视频,还要小心翼翼的人使用信息流推送广告——因为bilibili董事长兼CEO陈睿很早就公开承诺B站不做贴片广告,此举无疑奠定了B站的社区氛围和平台调性,代价是彻底将B站与视频贴片广告割裂成对立面,用户对广告的抗拒甚至比其他平台更敏感。
B站2021年财报亦显示,其费用率水平并未得到显著改善,“烧钱”效率依旧太低。这也就不奇怪,为什么有人说B站正在快手化、爱奇艺化。
综上,2022年B 站必须要回答两个问题,一个是游戏自研能力如何,拿产品说话;另一个则是以B站产品特性被核心用户标签化后,市场丞待看到B站管理层给出不一样的产品定位,并与抖音、快手形成内容区隔,即在“短视频变长,长视频变短”内容趋势下,B站如何发力中视频让自己成为既有内容供给能力又有品牌影响力的生态。
19 微博:只剩半条命
2021年,监管对于畸形饭圈文化、粉丝追星的层层加码,可谓要了微博的“半条命”。
发轫之初的微博,颠覆性地改变着人际交往的模式,催生出一些新的社会组织与动员方式,网友乐于在微博上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建设性讨论,微博也能均衡好各个领域的流量分配,从而形成强大的舆论场和群体性意见。源于此,“围观改变中国”的口号一度成为飘扬在微博阵地的旗帜。
只可惜在后来发展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微博逐渐褪去了早期赖以成名的媒体及名人属性,平台一步步出落成娱乐明星扎堆的流量池。
2022年,手握46个垂类、把控Z时代舆论阵的微博依旧能在中文互联网占据一席之地,但微博在公共性以及生态上也越来越丧失自我,变得面目可憎——尤其,当明星通稿、电商推广及小广告无孔不入时,用户口碑也因此急转直下,于是躲在屏幕后的人们不愿再“热烈交谈”。
如今的微博,早已打造出一套成熟的广告产品线,具体到产品中涵盖开屏、热搜榜、主页信息流、搜索框、评论区等,这些位置均可根据客户需求安插广告。
估算微博热点流信息密度,30条微博大概有5~6条广告的频次,其加载率大概在20%~25%。这个比率数据,是DAU水平与其接近的抖音的一倍,快手的五倍以上。这在微博最新一期财报中也得到了例证——微博发布的2021年中期报告显示,广告在主营业务上贡献了超过85%的收入,依旧是微博赖以生存的基本盘。
微博像互联网上的“电线杆”一样,贴了满满当当的广告。究其原因,随着黑产的崛起和广告变现模式日趋成熟,微博要将流量变现最大化,外显的阅读、点赞、转发等都被裹上了利益的裘衣,灰色产业链让数据与金钱划上了等号。
在这场“唯数据论”的虚假繁荣狂欢中,连热搜都成了一门“生意”——虽然微博多次出面否认,但这已经成为行业公开的秘密。在此基础上,明星、网红、品牌方、乃至普通用户都能通过“钞能力”满足自身的数据需求。
甚至,当平台其他流量入口被广告商分食殆尽后,评论区自然沦陷为下一个数据维护的重要阵地,控评变得越来越普遍,高赞评论也变得越来越具有欺骗性,而整个评论区也在经过商业化倾扎后节节败退,变成了各类小广告扎堆的集散地。
等于说,灰产的反噬加剧了微博优质广告资源的缺失,而婚纱摄影、植发、整牙,治痘等广告成为折中的选择,且这类广告在微博充沛的娱乐流量滋养下构建了一个个消费主义陷阱,亦构建了一个流量导向的异化社区。
0119
“上班搞主业,下班搞副业”成了越来越多人的常态。
近年来,不少人热衷于搞钱,与此同时,各种可在线上兼职的副业宣称“有手就行”、“包教包会”、“在家接单”、“月入过万”,引得很多人心动不已。稳住主业的同时,开发一门副业被很多人提上了日程。
由于门槛低、操作简便,经营抖音、快手等平台的个人账号,成了许多人副业的第一选择;而喜马拉雅、荔枝FM、懒人听书等内容平台对音频内容的需求爆发,各大平台的配音、主播供应不求,声音主播又成了另一个抢手的副业;此外,插画、设计、写作也都是热门副业选择。
发展副业有市场需求,副业培训自然也成了一门生意。想开拓副业赚钱的职场人士、焦虑的宝妈、不懂新事物但想尝试的小企业主,都是副业培训的目标人群。
其实,副业培训可以算是职业教育中新的一类,正因为市面上有大量专业型人才的缺口,才诞生了这样的服务,其中不乏老牌教育公司的身影。同时,瞄准很多人急于求成的心态,也有人拿副业培训来割韭菜。一些宣称“月入过万”、“包找客源”的副业,就像曾经的财商课一样,收割了一波又一波做着副业赚钱梦的人。
学了理财知识不一定能投资赚到钱,上了副业课也不一定就能坐享其成, 华宇注册开户但可能养肥了那些利用你的焦虑赚钱的人。
声播、写作、短视频运营,
网上副业培训火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浏览各种互联网页面时,总会弹出这样的广告:“紧急寻找200位对配音感兴趣的普通人”,里面特别强调0基础报名,宝妈、上班族都可以,变现渠道包含有声读物、影视配音、做主播等,按小时计薪,无需出镜,在家就能接单。
还有类似以“聪明人在靠‘写作副业’月入过万”为标题的文章,内文其实是在推销一个新媒体写作变现训练营,号称一个万能写作公式,让你20分钟产出优质文案。
这些课程内容怎么样?
90后韩冰跟着一篇名为“安利一个小众且高新的‘声音’副业”的文章中植入的广告,花1元领取了为期三天的“实用口才训练营”课程。
第一天,课上老师教的是如何变成公开场合发言高手,群里的学员群情激昂,跟着喊出“好口才好人生”的口号。这一幕似曾相识,就在几个月前的财商课群里,学员们还在喊“月入过万,一起躺赚”。
第二天,训练营的内容是如何高效汇报工作,比如老师给出的一个公式是:高效汇报=目标+进度+诉求,他拿销售部门的汇报举例,“今年我们定的目标是300万业绩,比上一年高了15%,目前已经完成了200万,如果能得到某某部门的配合,我们争取超额完成目标。”
到了第三天,不出所料,老师开始推荐“口才变现实战营”了。原价7980元,当晚报名4580元,该课程的宣传人员声称学完之后能够居家做副业,也能做线下培训师,还能直播带货,主持活动。
入群一周后,韩冰发现,上一个训练营结束后,群名被改成了“短视频变现课”,华宇平台登陆又开始直播上课了。课程介绍是“从0开始,揭秘人人都能做到的快速涨粉方法”。
这类用广告引流的课程,只是副业培训的一种。
副业培训可以归结为职业教育,玩家可以分为几类。
一是尚德机构、网易有道等教育机构。过去多年来,尚德机构提供的课程以计算机、英语、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培训为主。近年来,一些新的互联网形态出现,它也开展了写作课、配音课等网上副业培训课程。
网易有道旗下的在线职业教育平台网易云课堂,从2020年底开始拓展副业培训。据网易云课堂职业技能业务负责人宋青介绍,目前热门的副业课程包括插画课、配音课、写作课等,未来,会聚焦IT、游戏、视觉美术、声音、直播电商这五条产业链做副业培训。
另一类是基于自身需求,开发出培训业务的互联网公司。例如,音频平台喜马拉雅在大张旗鼓地推广“声音培训”业务,推出了“有声书主播攀登计划”,声称3年培养10万个有声主播。甚至有人把“声音变现”称为2021年新崛起的风口行业。
还有一类是伴随着热潮涌入的创业公司。
赛道里头部的创业公司开课吧在2021年7月11日宣布完成6亿元B1轮融资,其业务就包括兼职副业如配音、短视频等。
元川曾经是一名财商教育领域的创业者,2020年底转型到副业培训领域。他告诉深燃,这两年很多人都比较焦虑,想找点儿赚钱门路,这方面市场需求旺盛。再者,他发现,有副业需求的人主要是25岁到40岁人群,这跟他原来财商教育的群体高度重合。
元川把创业项目的第一步定在了短视频运营赛道。“短视频是一个无限供给的新经济模式,现在抖音就相当于一个商业社会,不用成立公司,搭建团队,平台上算法自动匹配,帮你寻找到有效的潜在用户。做短视频只需要通过个人IP打造,再建立商业链接就可以了。”元川说。
元川从2021年12月才开始运营自己的IP号,内容也是教用户做短视频,一个多月的时间积累了1.6万粉丝。第二步元川会开放声播培训,之后再考虑加入写作、技能小课,甚至教人做课,帮助大V变现。
有供给有需求,副业培训市场轰轰烈烈地发展起来了。
副业培训,养肥了谁?
行业发展热火朝天,乱象也不少。很多用户一头扎进去才发现,很多副业学起来根本不像宣传中那么容易。
用户蓉蓉看到有个小姐妹的副业是给人做塔罗牌占卜,月入一两万元,她正想找个副业赚点外快,听了很是心动。不久之后蓉蓉就在自己关注的一个公众号上看到一篇推文,介绍了一个塔罗牌占卜教学,里面提到一周包教会,包客源,原价几百元的学费,限时特价29.9元。
买了之后,蓉蓉被拉入了学习群。连续一周每天晚上有2小时的课,老师在群里发长语音来上课,上完课老师会发一些案例进来让学员练习解读,有几次纠正,很潦草地就结束了。
“因为工作忙,我当时也没来得及全部听完,想着找一个时间集中学一下,大约过了一个月,我再去看那个群,早已经被解散了。”经过这一次,蓉蓉觉得,想简单学一个技能当副业可能没那么简单,这些课程大多数都有夸大宣传的嫌疑。拿占卜来说,自己刚学很难完全胜任,需要大量案例来验证自己的判断,还要结合一些心理学知识。
并且她注意到,报名的时候该机构承诺的包介绍客源并没有实现,要想开展占卜副业自己还得去小红书等平台做账号,吸引客人,这本身也是很难的。
在副业培训这个链条上,首先开展培训的机构和老师赚取了行业大部分的钱。另外,获客是教育机构最重要的事,所以各类社交、娱乐平台,各种博主、大V、公众号,都能分到一杯羹。
蓉蓉就是因为对某个公众号大V有信任才报班的,她回忆,该大V的推广文章说得很诚恳,表示自己不赚钱,就是给粉丝提供赚钱的机会。抱着试试看、大不了白花几十块钱的心理,很多人就这样慷慨解囊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副业培训中,路子更野的圈钱做法还有很多。
简单的有几十块钱通过网盘就能学习的课程提供者。学员直接输入提取码,就能看到管理员每天更新的资料。有人反馈,这种模式下的教学内容多是盗取一些机构或个人的课程,存在侵权风险。
还有一些看似正规的副业培训,里面门道也不少。元川了解到,有很多做声播培训的机构,发广告说一个月学会,月入过万,包找客源,一个低价课引流进去以后就有定价3999元、9999元的课程。
“我听说过有一个抖音大V,他的文案课6800元,陪跑课甚至收费19.8万元,有二十几个报名的,他已经大概卖了1200多万元的短视频课了。所谓的陪跑,就是教人怎么起号,这种比财商课的迷惑性更大,需要大家有鉴别能力。”元川告诉深燃。
甚至有一些机构,自己创造需求,来赚培训的钱。元川举例,比如一个平台招100个学生,每人收费3999元,学费390万,他们再拿出20万-30万包装成一个项目提供订单,里面或许也有一些真实的需求,学员们确实也能接单,但这样的需求很少,单量是有限的,最后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还有一种套路是,把后期的课程设置得很难,就像财商课会拿出一些专业性很强的财务知识来讲,很多人最后学不会就觉得是自己太笨,或者没有好好学,到最后就放弃了,忘了花钱来学副业是为了赚钱的。
“其实这都属于知识付费,可以做到极低的成本,因为随着人数增多,边际成本无限降低。我觉得收取的学费只要符合提供服务相对应的价值就可以了,收钱太高效果有限,这也挺坑的。”元川说。
副业虽好,小心被坑
提到副业培训,外界不少人评价其是在割韭菜。宋青解释,这是因为有一些机构营销先行导致的行业乱象。课程研发和打磨是一件很慢的事,很多机构急于赚钱,在内容有效性没办法保证的情况下就过度承诺,最后学员很容易会觉得被割韭菜了。
“其实,这些新兴的副业在市面上很热门,但高校里少有解决方案。拿声音课来说,只有部分传媒类院校培养专业人才,而近年来市面上主播、有声书和绘本配音方面的缺口很大。”宋青指出,行业内虽然有几百家公司在做相关培训,但不少是在用师徒制的方式培养学生,供给分散,不成规模。
那么,市面上的副业培训到底有没有用,做副业有没有必要报班,又是一门值得说道的学问。
目前,开课吧、喜马拉雅、得到、网易有道以及一些个人都在竞逐副业培训市场。他们的业务模式里包括自有IP和合作IP。据元川了解,现在抖音上教别人做短视频的头部大V,一个月收入大约500万,其中有的大V用的是开课吧等公司提供的课程,他们只负责引流,双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
行业内主流的副业课程形式有三大类:第一类是知识付费,售价不高,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以录播课为主,但这种课没有互动、训练和服务。
再一类是收费几千元的训练营,这也是目前市面上最多的一种形态。培训机构通常以建立社群的方式上课,有群内语音消息、图文信息,也有直播课,课程质量差异性很大。
还有一类更高价的,比如定价几万元的一对一指导,深度解决问题,也有线下集中培训,有的机构还承诺学完了之后推荐兼职岗位,帮学生找出口。
多位从业者肯定了副业培训的价值。他们都认为,声音、插画、短视频运营、写作等技能都有可能通过密集培训获得,市面上也有相应对口的兼职工作与之匹配。
比如,声音训练就是普通话的发声训练,学到字正腔圆的水平就有机会做有声书录制,专业级别的配音需要专业的学习和训练。插画、设计等副业也可以在猪八戒网、花瓣网等都平台接单。
至于怎么从这些方向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副业,元川认为,还是要从最大的流量池里找,短视频是其中之一。
此外,想找副业的人可以先做小范围尝试,了解自己有声音优势,还是擅长写文章,根据对自己的理解规划方向更科学。
另外,元川不反对花钱去报培训课,副业培训的意义在于帮助大家去找方向,快速上手,但是他强调一定要挑老师,找性价比最高的机构,不要冲动消费。副业能赚钱,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潜力和能动性的发挥,要有足够的耐心、时间精力投进去。
可以确定的是,一些广告上宣传某项副业包教包会,月入几万,这肯定是很难的。行业内不少机构用这种夸张性的表述,这就跟财商教育宣传一夜暴富、年入百万类似。业内人士提醒,副业培训领域夸大宣传现象普遍存在,要小心鉴别。
宋青也提醒用户回归理性,“每一个技能都要好好学,从赚小钱开始,一点一点累积,月入过万可能是一个终极结果,而不是简单通过几个月的学习就能实现。”
最后总结下来,想开发副业搞钱,不要低估课程的学习难度,也不要过分高估副业赚钱的速度和数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