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登录

华宇测速地址_今日资本、软银愿景联合领投,高仙机器人完成12亿元C轮融资

1023

今日(11月10日),高仙机器人宣布完成12亿元C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今日资本软银愿景基金联合领投,金镒资本跟投,老股东美团超额认购、蓝驰创投远翼投资持续跟投。Prudent Capital担任独家长期战略财务顾问。至此,高仙在一年内已经连续完成三轮融资。

鲜为人知的是,高仙是今日资本创始人徐新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第一次出手。当时初次见面,高仙机器人创始人&CEO程昊天就给徐新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人这么拽, 总得有点儿实力吧?”后来,出于投资团队的详细调研和对赛道的看好,今日资本迅速决定领投这一轮融资。

而软银愿景则除了资金加持,在商业合作上更签署了数千台机器人业务订单,进一步助力高仙在海外的业务发展。完成新一轮融资后,高仙有望继续保持在服务机器人行业的整体领先优势,加快完成全球化布局。

从清洁机器人起步,他创业8年

徐新罕见出手

成立于2013年10月,高仙机器人是全球最早从事自主移动技术研发和应用探索的机器人公司之一,也是移动机器人商用落地能力卓越的企业代表。

徐新依然记得初次见到程昊天的情景。“第一次见到Edward(程昊天), 其实是找他做一个竞对的背景调查。当时看着Edward那副傲视群雄的样子,我心想,这人这么拽, 总得有点儿实力吧?后来,投资团队把机器人赛道里所有公司都看了一圈, 发现大家说起高仙的江湖地位和技术实力,还是很服气的, 所以我们就投了。”

徐新认为,老龄化是我国未来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每年退休人口约2500万, 新参加工作的人口约1500万, 这意味着中间大概有1000 万人的劳动力缺口。

正如我们平时所见到的保洁大爷大妈, 大多数50-60岁了, 几乎没有50岁以下的,为什么?因为年轻人都不愿意从事清洁这份工作,时间太长,太无聊,他们情愿送外卖也不愿意当清洁工。“我们投资团队跟一些物业老板聊过, 发现他们也很焦虑, 毕竟再过几年,大爷大妈们老了也干不动了,那就招不到人了。”

而最好的解决办法之一便是清洁机器人。“我们在机场、购物中心、写字楼里经常会看到扫地机器人跑来跑去,一看品牌,多半是来自高仙。”徐新补充说。

实际上,不同于仍处于产品和技术打磨期的诸多服务机器人企业,经过8年的行业深耕与研发,高仙已形成涵盖六大产品线的完整产品矩阵;率先实现了高复杂度场景SLAM技术、脏污自动识别、动态智能规划等全栈技术;产品纵横延伸至商超、写字楼、酒店、医院、工业、物流、园区、公共交通、市政环卫等场景应用。

迄今为止,高仙已成为唯一一家具备物业全场景智能化清洁能力的服务机器人厂商。而在服务机器人商业化落地过程中,高仙也不断通过数字化布局提升物业保洁人效,最终达到赋能物业保洁行业规模化发展的目的。如今,高仙机器人深耕物业保洁领域,已在清洁机器人行业树立了绝对的头部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今日资本投的第一家服务机器人公司。徐新感慨道:“今天只是机器人改变世界的Day One, 很期待有一天,高仙的机器人能够像蚂蚁雄兵一样,清扫大街小巷,进入千家万户,把人类从脏活累活中彻底解放出来,真正实现‘科技改变服务’的企业愿景。”

一年完成三轮融资,他们为何投了?

截至目前,通过不断深耕清洁业务,丰富落地场景,高仙逐步打造出了完善的智慧化商用清洁机器人体系。6大产品线,覆盖商超、写字楼酒店医院、工业物流、产业园区、公共交通、市政道路等全场景保洁模式,7大清洁功能,满足全品类地面清洁养护需求。

目前,高仙商用机器人已经得到了众多头部地产物业的批量使用与青睐。其产品更是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热销,从世界500强企业到全球交通枢纽,从星级酒店到商业中心,从医院到高校,清洁里程累计达到1.5亿公里。为此,高仙也在售后服务方面,率先创建了全球“0”延时的售后服务体系,7X24小时随时响应,以服务成就客户。

为了进一步全面革新传统清洁方式,高仙现已设立北京、上海、苏州、新加坡四大研发中心,不断保持产品的超高研发水准,并自建大型智能化工厂,推动以品控为核心的机器人制造,同时,高仙还整合算法、后台、应用层、数据四方面能力,打造出更完善的全场景机器人全栈技术,能根据不同场景及客户需求,可定制加载功能,为用户创造更高价值。

蓝驰创投从A轮开始连续五轮下注高仙机器人。蓝驰创投董事总经理曹巍坦言:“服务机器人在产业侧各类场景落地的进程刚刚开始,以服务机器人为节点的数字化智能服务体系将重新定义未来的产业形态。高仙团队凭借卓越的产品技术能力、超强的执行力和对产业侧底层逻辑的深入洞察,将成为这一趋势的引领者。”

作为B轮领投方的远翼投资,在后续轮次中亦连续跟投。其执行董事裴耘表示:“很高兴服务机器人赛道的确定性已形成共识,更值得欣慰的是我们在纷杂的赛道内做了正确的选择,支持了高仙这样优秀的团队成长为如今极具确定性的头部公司。在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我们会继续利用远东宏信集团庞大的金融+产业网络,在产业采购、协同销售、服务模式的经营性租赁等领域与公司一起积极探索更好的产品与交付方式,助力高仙向全球服务机器人龙头持续迈进。”

美团战略与投资副总裁朱文倩谈到:“商业物业场景易守难攻,有望催生新一代数字化服务巨头。高仙一纵一横的十字型战略布局,能持续强化高仙在场景端的落地优势,并可以凭借先发优势,持续迭代优化,巩固竞争壁垒,有机会实现阶段式跨越。未来基于场景侧和服务侧双向沉淀,高仙非常有望引领服务机器人打造出新一代的智慧服务平台,构建未来智能化城市AIoT City的重要基础设施网络。”

金镒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杨燚总结:“行业供给侧(制造业产业链完备、AI自动驾驶技术成熟)、需求侧(老龄化、疫情)变化的大背景下,智能化和自动化是大势所趋。高仙作为全球商用清洁机器人领域的绝对龙头,很好地捕捉了机器替代人工这一长期结构性大趋势,有效解决行业痛点。高仙拥有行业最顶尖的管理团队、技术积累和实践经验,“技术-产品-客户-规模化-平台化”的正向飞轮效应显著。我们坚信高仙将会继续引领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成功打造为世界级平台型企业。”

这一次,软银愿景也来了

高仙站上一个新起点

如今,高仙机器人的国内占有率超过80%,已经攻占头部客户半壁江山,树立多个标杆方案,实现了规模化复制,本次获得了软银等巨头的投资,其行业领军地位再一步得到巩固,帮助高仙从全场景清洁机器人产品提供者,向着智慧清洁行业标准制定者大步迈进。

作为国内最早的服务机器人探索者之一,高仙一直怀揣着梦想。当物业行业增速迅猛,在管面积不断增加;当人口红利衰退,保洁可用人力被外卖、快递等行业不断抢占,严峻的用工压力与用人缺口,已成为物业保洁行业不得不直面的难题,与新兴行业的高数字化程度不同,物业保洁的数字化进程缓慢,如何快速提升人效以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显得迫在眉睫。

对此,软银愿景基金管理合伙人Kentaro Matsui表示:“我们相信高仙正在以一种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革新传统清洁行业。凭借其完善的产品和全栈式技术能力,高仙完全有能力推动自主清洁机器人的落地使用。我们很高兴能够与程昊天及高仙团队合作,支持他们研发并生产能与人类共同工作的清洁机器人。”

高仙机器人创始人&CEO程昊天表示:“数字化管理才是未来传统服务行业化解人力和管理成本矛盾的唯一办法,机器人作为数字化管理中最重要的节点和终端,正在人口老龄化、高速城镇化、防疫常态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加速物业保洁智能化、管理数字化成为大势所趋。未来,高仙机器人将继续以行业领跑者的视角,制定标准、构筑平台,巩固壁垒,为清洁服务激发更多可能,实现数字化和平台化的阶段式跨越,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智慧服务生态体系,让预言成真,梦想落地。”

华宇登录_聚焦肝外递送,星锐医药完成1.5亿元A轮融资

1021

投资界(ID:pedaily2012)5月16日消息,专注于mRNA新药研发的星锐医药(Star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1.5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LYFE Capital(洲岭资本)领投,源码资本、弘毅投资及春华创投跟投,老股东高瓴创投和夏尔巴投资持续加码。这是公司继2021年12月完成天使轮战略融资后,一年内完成的第二轮新融资。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张研发中心、建设中试车间和推进在研管线,并进一步完善肝外递送技术,拓宽mRNA药物的应用前景。

星锐医药创立于2021年8月,由国内外在递送技术与核酸治疗领域拥有丰富产业技术与管理经验的人才组建。公司已建立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mRNA设计合成及LNP递送技术平台,实现组织特异性的mRNA药物递送,公司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为导向,开发具有国际竞争力的mRNA创新药物。

星锐医药董事长兼CEO胡荣宽博士表示:“我们非常荣幸能够获得众多知名投资伙伴的认可和支持,也感谢团队的创新和执行能力。未来,星锐医药将继续围绕“RNA和递送技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平台,进一步加速产品管线的开发,并积极推动国内外合作,努力成长为一家国际化的RNA创新药物公司。

本轮领投方LYFE Capital(洲岭资本)投资副总裁徐婧博士表示:“在近年快速发展过程中,mRNA药物逐渐凸显出该技术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的突出优势,随着产业化的推进未来有望释放出更大的潜力。星锐医药的创始团队,在mRNA药物开发和靶向递送技术方面,具有深厚的科研背景和丰富的产业化经验,快速建立起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组织靶向性递送系统,并逐步建立了基于平台特色和临床需求的差异化mRNA药物管线。LYFE洲岭专注于全球的医疗创新,致力于为有全球差异化的优秀医疗企业提供价值创造,非常认可星锐医药的国际化创新平台的潜力。LYFE洲岭很高兴此次能与星锐医药团队建立合作,将通过LYFE国际网络和行业资源协助星锐医药搭建和拓展国际化平台和合作。”

源码资本执行董事张玉豪博士表示:“作为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的成药方式,mRNA药物在这次新冠疫情得到验证。星锐医药团队的非肝组织靶向递送技术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并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了完备的mRNA设计合成、LNP递送和CMC研发体系,展现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和转化落地执行力。期待公司未来不断突破mRNA药物的应用边界,将更多创新药物早日带入临床,惠及广大患者。源码资本将持续支持生物科技领域原研科技创新的科学家和企业家。”

春华创投联席负责人邹凌表示:“2020年新冠疫情以来,mRNA药物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我们看到,mRNA技术有可能改变现有药物的发现、开发及生产方式,但技术门槛极高。目前,星锐医药已建立起真正差异化的STAR LNP递送技术平台,研发管线涵盖了传染病疫苗、肿瘤免疫、代谢疾病等领域。不仅如此,星锐医药拥有强大、互补的管理团队,其专业经验覆盖临床前开发、LNP制剂和 CMC等多个环节,这在业内实属难得。春华很荣幸此次可以成为星锐医药的新晋投资方,未来将助力星锐医药在RNA药物研发及国际化平台搭建上取得更大的突破,并与公司携手,希冀达成‘服务生命健康’的使命。

弘毅创投投资副总裁李一豪表示:RNA技术是新的成药范式,并且已经证明了在传染性疾病疫苗上的敏捷性和有效性,未来在治疗性疫苗和蛋白替代领域空间巨大;星锐团队有长远的愿景驱动,成熟的序列设计修饰经验,和独立研发特异性靶向肝外器官的载体技术,弘毅期待能持续为星锐助力,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夏尔巴投资管理合伙人蔡大庆博士表示:“LNP作为一种高效安全可控的递送工具,已经先后在siRNA和mRNA药物中被验证。然而,LNP的天然肝靶向特性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核酸药物的应用范围。星锐医药在相对成熟的LNP体系基础上,创造性地开发了非肝靶向递送系统,可望实现多个不同组织器官的高效提送,大大拓展核酸药物应用的外延。天使轮投资后半年内,星锐医药迅速完成了团队建设、管线搭建及动物实验验证等工作,并积极探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三位创始人高效的研发和运营效率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感谢新一轮投资人对星锐的支持,期待共同携手,打造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创新递送技术的核酸药物平台。”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2120.shtml

华宇登录_雪浪云完成超3亿元B轮融资,国调基金二期领投

1021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5月15日,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数据智能系统服务商雪浪云宣布获得B轮超三亿元人民币融资。此轮融资由国调基金二期领投,保利资本和国联集团无锡知识产权基金跟投,凡卓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的独家财务顾问。在此之前,雪浪云已获得包括银杏谷资本、晨山资本、国投创业、经纬创投在内的众多顶尖投资机构青睐,并完成了由经纬创投领投的过亿元A轮融资。

据了解,本轮资金用途主要用于科技创新与生态布局,一是强化雪浪OS工业数据智能系统在混合建模、求解引擎、分布式并行计算、无代码科学计算的底座核心技术能力,建设工业元宇宙的数字底座;二是进一步融合工业知识模型,在研发设计、工厂、装备、供应链的数字孪生以及新型BOM超融合数据库的方向实现新工业软件创新与国产化替代;三是战略性整合,深度联合生态与高校团队,精细化深耕高利润率的垂直细分市场。

自2018创立以来,雪浪云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软件工程与工业工程的结合方面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并积累了丰富的工程经验,长期与数据价值密度高的航空航天、高铁、发动机、能源化工等行业开展深度合作,解决了行业多项国家性、国际性难题;并在数字飞机、发动机数字卷宗、离散产线数字孪生、流程实时优化系统等新工业软件的创新研发、国产化方面取得突出成果,服务了航天科工、中铁装备、铁建重工、中煤能源、潍柴等数百家央企及龙头制造业企业。累计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7项,涉及复杂装备数字孪生、设计制造运维一体化等未来工业软件新方向。2021年度获得央企数字化转型典型场景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年度江苏省双创人才双创领军团队等9项省级荣誉、年度社会价值企业等6项市场荣誉;是国内首批通过中国信通院功能性能综合评测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国内首创为制造业提供普惠的数字化工业知识机理服务。

雪浪小镇名誉镇长王坚院士曾言"今天的数字化,就是100年前的电气化",在制造业数字化的进程中,雪浪云提出支撑数字化发展的双轨制:在全景上,助力制造业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中应对不确定性挑战以及变革发展的系统工程问题;在场景上,助力制造业工程师与科学家,解决知识工程难题。雪浪云创始人&CEO王峰创新性地提出了制造业数字化的雪浪范式“E=MC²”(也称为制造业数字反应堆质能公式),“E”代表"Evolution",是制造业数字化的目的,是让制造业进化得更快更强。“M”代表工业领域最核心的工业知识与各类模型,包括数据模型、工业机理模型、科学计算模型、AI 模型、业务模型、研发设计模型、3D模型等。而公式中的两个“C”,一个代表“Computation”计算,特别是云计算、分布式并行计算、边缘计算、隐私计算等能力。另一个则代表“Cooperation”协同,包括设备、系统、任务、人机交互等全数据协同。

图说:制造业数字化的雪浪范式

基于雪浪范式,雪浪云为制造业的数字化开发了一套创新型的工业数据智能底座平台,雪浪OS。雪浪OS的内核是混合建模与联合计算系统「雪浪算盘」。工业数据管理由「雪浪虎符」完成,运筹优化与群体智能由「雪浪河图」来提供支撑,而「雪浪共工」提供了零代码的工业APP与工业软件的集成开发环境,打通用好工业知识的最后一公里。

图说:雪浪OS架构

雪浪OS的优势在于:通过强大的超融合数据引擎、分布式并行计算以及混合流计算引擎能够支撑不同类型的工业模型的混合编排与求解,结合工具箱模式、服务化开放性的一体化架构,雪浪云及生态团队可以快速响应制造业的复杂多变场景。制造业的工程师仅需要专注于本领域的建模与编排,求解、计算、通用模型以及大部分的软件工程交给雪浪OS来完成,大幅解决工业知识用不起来、工业数据综合分析综合挖掘难、应用开发低效的问题。而这个过程中不断由雪浪及生态沉淀的各类工业模型、各类求解引擎、开发者、用户等关键的平台要素,最终形成雪浪云的“护城河”。同时也在"卡脖子"领域如Matlab、Simulink、LabVIEW等实现部分国产化的替代。

面向未来,王峰表示,雪浪云将进一步优化雪浪OS底层的超融合分布式多元数据引擎、扩展边缘计算支撑固定步长求解与高性能智能控制、扩展分布式并行计算与混合流计算框架将各类求解引擎,特别是科学计算引擎与算力服务无缝集成,按需调度。深度融合高校与新型研发机构不断科技创新,将雪浪云建设成国内一流的工业知识自动化平台,积极布局下一代智能制造软件关键技术研究,探索未来制造的数字空间下多维多层次多时空尺度虚实连接,打造工业元宇宙底座系统,服务国家战略,制造未来。

国调基金表示:“国调基金作为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积极践行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重视工业互联网领域投资布局。当前,中国制造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已是大势所趋。雪浪云自研云原生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工业提供独特的工业知识与工业机理的数据智能操作系统,致力于通过数据、计算与工业工程的技术性创新协同,让设计、制造、运维在数字空间中深度融合,帮助制造业企业用好数据、模型和工业知识,帮助工程师与科学家更好解决工程问题,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落地。国调基金通过资本助力,促进工业互联网平台企业更快发展,并通过被投企业加强技术扩散与产业赋能,共同推动制造业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

保利资本表示:“伴随地产和建筑行业转型的深入,发展的核心将集中在数字化、智能化。地产是工业品的集合形态,每个环节都蕴含海量的数据,其中许多环节存在创新和重构的机会。雪浪云作为工业互联网领域的头部企业,在平台打造、数据协同以及技术创新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将助力上游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促进全产业链的数据打通和协同,并有望进一步延伸到后期的运维、能源管理等更多场景,真正重塑行业生态。保利资本持续专注于建筑和工业领域的投资,与包括雪浪云在内的生态伙伴一起,共同推动地产和建筑的工业化及全产业链的协同和数智化转型。”

国联集团无锡知识产权基金表示:“工业互联网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也是面向未来的超级赛道之一,国联新创将继续围绕数字中国、智能制造寻找优质投资标的,助力中国制造业产业升级,努力回报社会、回馈投资人。”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2118.shtml

华宇测速_互联网造富神话破灭:期权大饼不香了,员工着急套现

1020

被视为互联网时代最后一个超级独角兽,字节跳动什么时候上市,几乎成为了所有人都关心的话题。

最新的进展是,字节迎来了新任的CFO高准。她已为100多家公司的上市和其他资本市场融资项目提供了法律服务,几乎涵盖了过去十年中国科技互联网行业所有大公司,在行业内可以算得上是大牛级的人物。

13天后,有媒体报道字节跳动计划成立抖音集团。香港公司注册处网站显示,字节跳动(香港)有限公司已更名为抖音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生效时间为2022年5月6日。

分拆抖音上市,这一消息对许多字节跳动员工来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过,后来也有消息称,考虑到市场环境抖音不太可能最近半年内正式启动IPO,这让字节员工财富自由的梦想更远了些。

就在上个月,字节刚刚开启了今年的期权换购计划:年终绩效在M以上(含M)的员工均有资格参与,个人换购上限不得超出当年的年终奖总额。这意味着,员工可以把年终奖奖金折算换成公司的期权。多位字节跳动员工告诉Tech星球,他身边的很多人都没有参与这次换购期权计划。

不止字节,还未上市的互联网企业中,哈啰、猿辅导、小红书、VIPKID、Keep等公司很多员工,也降低了对期权的预期。

过去,市场行情高涨,大家对公司上市满怀期待,眼看着股价飙升,员工手里的期权跟着翻倍,一夜暴富、财务自由的故事比比皆是。

但是,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公司要苦等多久才能上市,以及能否上市都是未知数,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即便能够上市,当下的行情也非常不乐观,看看过去一年众多上市互联网企业的处境便可想而知,股价腰斩、市值大幅蒸发缩水,有的甚至只剩零头了。

所以,互联网公司打工人对期权的崇拜破灭了,期权这样的“纸面财富”不香了。更多人图一个拿在手里的安稳和确定性,毕竟,现金为王,要的是“落袋为安”。

01 变冷的期权换购季

10万多字节员工最期待四月了。这个时候,年度绩效沟通完后,年终奖会发放。这意味着过去一年的辛劳有了切实的回报。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机会换购字节期权了。这曾经是人人都垂涎的机会。

从2019年开始,每年4月绩效沟通结束后,在发放年终奖时,字节会提供两种选择:现金,或者将年终奖奖金兑换成期权,换购上限不得超出当年年终奖总额。

字节规定,年终绩效在M以上(含M)的员工均有资格参与。不过,据《晚点Latepost》报道,在M评价以下只有3级,内部人士估算60%以上的员工都有资格参与年终奖与期权的置换。这意味着有超过6万人有资格参与期权换购计划。

字节跳动是近两年来最受瞩目的互联网公司。旗下短视频平台Tiktok用了4年月活用户就达到了10亿,无人能出其右。

字节的估值也随之疯涨,最近在一级市场,给出的估值已经超过了4000亿美元。期权授予价格也逐步攀升,从2019年开始,字节员工的期权授予价格分别为每股44美元、48美元、126美元和142美元,约为市场价格的七折。

起初,员工们为公司的飞速发展而欣喜。估值的上升意味着,授予价格和最终上市价格差额越来越大,员工们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富。

一位加入字节跳动3年多的员工表示,去年,自己将所有的年终奖都换成了期权,身边的大多数人也是。这曾经是字节员工最期待的事情。

但今年,员工换购期权热情明显降低了。不少字节员工告诉Tech星球,今年自己完全没有换购,身边也几乎没有人换购。“不看好的居多”,一位字节员工补充道。

一位在2019年加入字节的员工表示,自己第一年将年终奖全部换成了期权,后面再也没有这样做过。他的理由是,字节的估值太高,价差不够。但他还是选择换购一部分,只是比例越来越少。

据Tech星球了解,这是不少字节员工的选择。

员工们期待上市套现,但市场环境和行情的不确定性,让字节员工逐渐降低了预期。

或许是为了增强员工的信心,去年字节罕见地开启了两次期权回购计划。这意味着,员工可以把自己手里持有的公司期权,通公司回购的方式从而实现套现。

当时有员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连续两轮的期权回购也许是为了弥补员工在公司取消大小周之后的工资损失。同时,由于此次回购所得属于工资薪金所得,因此缴纳的税款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Tech星球从多位字节员工处了解到,字节的期权回购计划是针对持股100以上的老员工,公司会发邮件通知,但更具体的规则没有公开。字节期权是75折回购,不过离职员工的回购价格可能更低。据悉,最新离职员工的回购价格是106美元,在职员工是142美元。

有些字节员工放弃换购期权,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一位字节员工告诉Tech星球,和其他互联网大厂不一样的是,字节是期权竞业,离职后开启竞业不用另外付竞业款。但是一旦离职被开启竞业,基本数得过来的公司都不能去,自己花年终奖买的期权,如果离职未遵守竞业条款,该期权自动失效。

02 财富自由幻灭:拼搏一场,青春错付

很多人开始从期权的憧憬中走向“梦醒时分”。

期权崇拜,是互联网时代的特殊产物,曾经,期权意味着造富神话,一夜暴富、高收益的代名词。阿里、腾讯、小米等互联网大厂,以期权造就了成千上万实现财富自由的互联网新贵。2018年小米香港上市时,报道称小米近三成员工分到期权,5499名员工,人均到手近千万元。

但现在,期权崇拜正在被打破,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造富神话逐渐破灭。互联网打工人开始清醒地接受“期权难再实现个人财务自由”的现实。

几天前,字节再次被传上市,但字节员工高远对此已经形成免疫,“每年都在传上市,到现在还没上”。在高远看来,期权或许就像过眼云烟,现在已经看淡了。高远自称“上市锦鲤”,因为之前就职的公司包括:新东方、跟谁学、朴新,且在每一家公司都拥有期权。

大厂一般每年都会授予公司老员工一定的期权或股权,高远在新东方工作四年,第三年的时候得到5000股期权,行权时间为4年,意味着四年之后才能全部将期权兑换完毕,但高远只行权了25%,便跳槽到了在线教育公司“跟谁学”。

然后在“跟谁学”经历了过山车式的股价震荡,眼睁睁看着公司从140多美元跌落至3美元,财富急速膨胀再到瞬间被打回原形。所以,同样只行权了25%,高远便从“跟谁学”去了朴新,争取到了后者2万股期权。但因为任职时间很短,没等到行权,他就离开选择去了创业公司。后来公司被字节收购,高远因而顺理成章拥有了字节的期权。

个人成长路径多次与期权擦肩而过,让高远现在对于期权变得格外“佛系”,“坚持长期主义是真的,学习到本事才是真的”。高远称,不会计算自己手里的期权价值多少钱,当然也不会在字节公司回购期权的时候卖出手里的期权,期权成了“纪念品”,“人各有命,都是纪念。”

同样佛系的还有猿辅导、哈啰等公司员工。2021年原本有望成为IPO大年,猿辅导、哈啰、VIPKID、Keep等独角兽公司都在资本市场排队等着上市,但最终都被卡在上市前的临门一脚。

猿辅导员工木子告诉Tech星球,从去年开始,已经把期权看得非常淡了。美股IPO基本暂停,手里的期权基本化为一张废纸。退一步讲,即使公司顺利上市,但现在大环境不好,通常上市即破发,期权也没有办法套现。

木子表示,他有两个朋友,一个在贝壳,一个在每日优鲜,手里的期权原本能够买套房子的,后来连个厕所都买不了,破发非常严重。

账面财富缩水,“一套房子蒸发”的故事比比皆是。某独角兽公司员工告诉Tech星球,她的一位在线教育公司朋友,因为对公司抱有足够信任,在公司奖励的期权之外,还自掏腰包购买了近百万的期权。按照公司上市后最高股价发展,他手里的期权有望价值2000万元,足够在北京购买一套房子。但后来公司股价暴跌,市值腰斩,一路跌至谷底,他的期权至此被完全套牢。买房计划破灭,换车梦彻底破灭。

“反正就是不上不下吧,痛是肯定痛的。但可能之前仰望星空,想再买一套房子。现在就不提了。换车也不提了。拼搏一场,青春错付。”上述人士说道。

03 保住工作现金为王,期权神话破灭

互联网公司的薪资大多是按照总包来计算,由现金和期权构成,期权按照当时公司的估值折算成股份。依据比例不同,HR会给出两种选择方案,一种是现金多,一种是期权多,在发放的那一刻,两种方案,薪资总包相当。

这种薪资结构让不少互联网公司的基层员工,可以享受到公司上市的红利。但是,这种红利也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一位快手员工最近总是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她告诉Tech星球,她当初选择了现金多、期权少的方案。而选择现金少、期权多的一位快手员工直言,股价跌得自己总包直接缩水40万。这是很多在北京的打工人一年都赚不到的收入。

从上市至今,快手的股价从开盘价338港元跌到63港元,虽说股价更多反应情绪价值,但这样的情绪最容易让人焦虑。

现在,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打工人选工作时,倾向于现金优先。

一位被终止上市的独角兽公司员工告诉Tech星球,如果是早两年,大家普遍会说,找工作多要点期权,现在则变得更现实,更在意“落袋为安”,会建议到手的更好 ,多要现金。“反正靠期权发不了财,但是如果套现就是小惊喜。”

期权潜在价值当然足够吸引人,以字节为例,2019年,字节跳动期权交易价格约为40美元/股,到了2020年4月,期权价格上涨到48美元,字节跳动以48美元/股的价格允许员工将年终奖兑换成期权。到了2021年,字节跳动两次回购期权,将价格拉高至132美元。2022年,字节期权价格已经突破200美元。据《深网》报道,目前内部字节跳动期权交易价格为200美元/股。这意味着,即便字节不上市,手握期权的员工通过公司回购套现,也都挣到了钱。

但不是所有公司都有能力像字节一样,回购期权让员工套现。猿辅导员工木子称,不上市的公司,极少有回购期权的,因为现在企业也没钱。而且上市也不代表完全上岸,现在互联网公司上市即破发,期权几乎形同废纸。

此外,接受期权高收益的同时,也要承受它的B面,高风险。上述员工表示,期权就是一个赌博,而赌博意味着有输有赢,玩家需要有愿赌服输的心态。最重要的是,玩家要清醒地明白,试图通过期权一夜暴富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

在中概股暴跌,上市公司市值普遍缩水50%-90%,一年蒸发1万亿美元;降本增效,裁员成为互联网公司新常态的大环境下,期权神话破灭的时间提前了。

期权崇拜被打破,这种清醒正在从互联网人传导至应届生以及在校生,年轻人应聘时也不再相信企业画的大饼。期权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即便有幸获得互联网大厂期权,距离完全到手套现还有一大段路要走:归属时间、行权价、退出机制、交税。很少有人能走完这个通关游戏,拿到现金。

如今,手握大量期权的互联网打工人已经形成一个共识,眼下保住工作,每月还有现金流就很好。“现在大家都不想太计较期权,如何保住工作才是第一位的事情”,木子说道。

华宇测速地址_A-SOUL刹车,字节跌了一跤

1020

“各位小伙伴们,大家好!…珈乐将进入‘直播休眠’。”

这条由A-SOUL官方发出,宣布成员珈乐毕业退出企划的动态,截止毒眸(ID:DomoreDumou)发稿已经获得了390万的浏览量和近六万次互动。

对于A-SOUL的粉丝们而言,这个消息并不突然:在一周甚至更久之前,各个论坛和粉丝群里便流传着“知情人”关于珈乐退出的爆料。但就像松动的石头被突然掀翻,那些一直蛰伏的信息也随着珈乐毕业公告的公布,冲撞着涌入粉丝们的视野:

首先被扒的,是“珈乐”这一虚拟形象“中之人”的网易云、微博、B站等个人账号。在网易云动态里,作为顶流虚拟偶像的日子并不如意,反而让她胸椎扭伤、失声失聪;而她所记录下的,左腿被动捕服划出半条腿长的口子、在假期加班练习到凌晨、被约谈威胁的生活,粉丝们都曾就这些问题一一质问A-SOUL官方,却被“小姐姐待遇很好,小伙伴不要担心”的回应堵回。

如果对于中之人待遇的担忧还仅限于粉丝群体内,随后而来的薪资问题则引发了更多讨论。在珈乐中之人的网易云动态里,她的妈妈对她说“你手里没有钱的话,我发给你”;论坛内有人晒出字节跳动工牌自证,爆料A-SOUL成员中之人的薪水是“底薪7000+直播抽成1%”;另一位成员“嘉然”的中之人,还穿着几十元的裙子,用着两千元的旧手机。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A-SOUL女团的高额营收。在A-SOUL运营方之一乐华娱乐的港股上市申请书中,2021年泛娱乐业务领域的收入是3790万元。仅是五名成员在B站5000多人的舰长一项,也可带来每月超100万的营收,其余直播打赏广告、周边贩卖等收入,更是无法估计。

对A-SOUL官方回应不满的粉丝,开始选择用实际行动表达他们的愤怒。多个论坛和粉丝群体联名提出抗议,在微博上,抵制字节跳动、A-SOUL成员遭遇公司PUA等话题已累积获得上亿次阅读量和百万级讨论量。在其余四位成员的直播中,粉丝们喊出“无车无米”(不责怪成员,不送出付费礼物)的口号,希望用切断直播收入的方式逼迫运营方露面回应。

14日,A-SOUL运营官方终于再度发出公告回应,称成员的薪资情况为“固定收入+奖金+抽成10%”。但粉丝们依旧怀疑这一收入新规是在珈乐解约后更改,薪资之外的问题并没有在回应中体现,也让粉丝们觉得是在避重就轻,无法满意。

“永不塌房,敬请期待!”A-SOUL出道时的口号,终究还是被打破了。

01 “A-SOUL时代”的开幕

2020年11月23日,A-SOUL官方在B站上发布了首支概念视频,这个由向晚、贝拉、珈乐、嘉然、乃琳五位虚拟偶像组成的女团正式进入大众视野。

A-SOUL出道后,接踵而至的并不是鲜花与掌声,而是大规模、长时间的攻击和质疑。其根本原因是A-SOUL的两大运营方:字节跳动和乐华娱乐,精准踩在了虚拟偶像圈受众“资本下场”和“无脑饭圈”的雷点上。而对于本就不关心虚拟偶像的旁观者而言,两大公司联手下场却遭遇大量恶评,也不失为一出好戏。

在最早的官方投稿视频中,“√(狗)都不看”“GCK(滚出去)啊”“差不多得了”等负面评价占据了热评前排,直播中也充斥着“套皮狗(对虚拟偶像的黑称)”“下播”“别折磨观众”等恶意弹幕。

但扭转口碑并未花费很长时间。在成员嘉然12月12日的首次直播中,她连跳20支宅舞,展现了自己的唱跳实力,也让观众们意识到,经历过专业演艺公司培训的中之人,拥有比以往虚拟偶像更全面的业务能力和更高的含金量;而在之后的直播读粉丝小作文活动里,嘉然读到粉丝感叹生活困窘辛苦的小作文后忍不住扭身落泪,“虚拟偶像没有眼泪”的假面被撕破,露出的是相互温暖的真心,没人忍心再攻击一个与自己共情的女孩。

在五名成员不断展示个人业务实力、巧妙化解弹幕攻击的过程中,许多曾经讥笑A-SOUL企划的人转变为了A-SOUL的粉丝,并以造梗刷梗、安利引流的方式向更多人推荐A-SOUL。A-SOUL粉丝们引流的方式与著名YouTube“诈骗”MV《Never Gonna Give You Up》的病毒式传播别无二致:出现在评论区里的任何链接,都可能指向A-SOUL的视频;而任何视频的弹幕里,都可能飘过一句“关注嘉然,顿顿解馋”。

风评扭转,粉丝增加,A-SOUL正朝着高峰走去之时,被粉丝们称为“血色新春”的公关危机事件爆发。在大年初四直播时,粉丝们突然收到了来自嘉然个人账号“嘉然今天吃什么”转发的一条二创视频,而此时的嘉然明明正在专心执笔绘画,并无操作转发可能。直播结束后,嘉然个人账号发出的评论“完了……直播的时候玩手机被发现了”更加激怒了粉丝。随后嘉然与其他风评较差的虚拟偶像联动、官方在直播中随意禁言屏蔽粉丝等操作无异于火上浇油,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这一事件看似微小,却让粉丝真实感受到了“被欺骗”与“被背叛”。使得A-SOUL口碑翻盘的本就是“真心”二字,官方也曾明确表明成员账号均由本人运营。这便是为什么大量粉丝都会在私信中表达自己对偶像们的爱,坚持每天问候早安晚安,让刚下播的偶像好好休息。此次事件后,有粉丝写下评论:“那些粉丝和偶像间的微妙默契,那些明知对面可能不是本人却依然义无反顾的勇气,那些和论坛的大家一起期待着回私信的日子再也一去不复返了。并不是大家不相信嘉然,而是有些人再也骗不了自己了。”

随后而来的“力反馈手套事件”引发了更大规模的抗议。在BilibiliWord2021中,A-SOUL官方宣布从海外高价购入五套力反馈手套,用以进行粉丝与虚拟偶像的1v1见面握手会。引发粉丝联名抗议的首要原因是,这种将粉丝群体分化为“多金大佬”与“没钱粉丝”的行为违背了A-SOUL从前“人人平等,没有粉头”的态度;而这种对日本偶像运营模式的复刻,也被视作官方对粉丝群体的定性:擅长意淫,物化女性,渴望与偶像肢体接触的宅男。愤怒的粉丝们写下抗议信:“我们想要看到她们光芒万丈地在鸟巢开演唱会,而不是卖笑取悦阿宅”。

从这两起事故中不难看出,闯入虚拟偶像这片新海域的字节跳动和乐华娱乐,并未理解粉丝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底层理念的冲突可以通过偶像的营业和粉丝的妥协暂时平息,却会为未来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实际上,A-SOUL运营方的野心远不止直播一项,最初想做的也不是由“中之人”操控的“虚拟偶像”。A-SOUL企划负责人“苏轼”在11日的公开回应中表示,A-SOUL企划立项之初包括了AI直播、中之人直播、短视频内容等多个板块。

AI直播更大程度上减少了虚拟偶像对“中之人”的依赖性,利用AI计算出的动作和人工合成的语音24小时直播,的确是一种实现“永不塌房”的可能。但在粉丝扒出的A-SOUL早期AI直播里,“AI乃琳”穿着睡衣趴在床上 ,互动礼物列表中,“胸部变大”“上升气流”“关灯”等软色情擦边内容赫然在列,只要购买人数足够多,就能在“AI乃琳”身上实现对应效果。与之前的“力感应手套”事件一样,物化与性凝视之下,被践踏的是偶像的尊严和粉丝的真心。

而在技术探索方面,A-SOUL运营方也并未令粉丝满意。常被用来与A-SOUL对标的是由腾讯运营的虚拟偶像“星瞳”。星瞳出道起便以“高技术力”著称,采用UE4技术模型渲染的星瞳做到了“零穿模”,直播中跳舞的精度也几乎与真人无异,发丝根根分明,衣摆飞扬,背后是强力的渲染技术与更高额的成本支出。

而在A-SOUL成员的直播中,穿模、卡顿、面部捕捉崩溃、音画不同步等现象时有发生,画质渲染和直播推流也问题频发。几乎每周的官方Q&A中,都有粉丝对技术的建议和质疑。2022年4月20日,技术力的滞后甚至造成了一次P1级别事故(高级别事故):在直播准备阶段,OBS推流和电脑先后卡死,重启后仍旧影响当晚直播,最后直播被迫取消;在后续的Q&A回应中,运营方称事故原因是“硬盘突然烧毁”,也引发了粉丝对硬件投入的质疑。

诚然,没人能否定A-SOUL的成功:全网粉丝超过两千万,屡创平台记录,被媒体评为“年度面孔”……可是“国内第一虚拟偶像女团”的成名路上,除了逆风翻盘的励志故事,还有丛生的荆棘和不见天日的深谷。

02 被嫌弃的资本

对于不少国内观众来说,A-SOUL是他们接触虚拟主播的初体验,珈乐休眠事件带来的震动与不解也就尤为强烈。但实际上,不论是在V圈还是在更大范畴的偶像产业中,“打工人”与“资本”之间矛盾从来就不曾消弭,观众对虚拟偶像的信任危机如影随形。

2019年4月,V圈史上著名的“游戏部企划艺人欺凌事件”在外网掀起的争议不亚于A-SOUL。Unlimited事务所旗下四位Vtuber的中之人在推特上求救,声明自己遭遇了公司长达一年的霸凌,包括被上司性骚扰、冷暴力、粗暴对待;工资存在拖欠和缺额;有辞职意向却被公司胁迫难以脱身等等。

被称为“始皇帝”的虚拟主播绊爱也在两个月之后被曝光存在4个中之人。毒眸曾在过往的文章中提到,Activ8董事副岛雄一为了让绊爱参加更多活动而一手策划了“四个绊爱”企划。但随着“初号绊爱”的中之人春日望走向台前,粉丝对于“多个中之人共用绊爱形象”的反对声一浪高过一浪,直接导致了绊爱人气的急速下滑,并于今年2月举办毕业演唱会,正式进入休眠。

国内也不乏这样的案例,就在A-SOUL出事前不久,B站知名虚拟主播文静也被迫停止营业。去年11月,文静就在直播中透露了其所在的企划千鸟official面临投资方撤资、经营困难的局面。但这一信息的披露引发了企划制作人陈珺的不满,在社交平台公然威胁文静“等着被开吧”,但后续又以账号被盗为由删除了动态。这一举动引发了粉丝的强烈不满,在文静跳级联系母公司保证了企划的存续之后,制作人陈珺从运营组中被开除。

今年四月,陈珺重回公众视野,并爆料文静多处对公众撒谎,二人纷纷拿出证据以对质。然而这次,命运没有站在文静这边,在事实仍扑朔迷离的情况下,文静突然失去了运营组对其的支持,个人发布公开声明表示“暂时因客观原因无法与大家见面,不后悔以文静的身份参与活动”,近乎于毕业。

值得一提的是,文静在发布公告之后关注了一个叫明前奶绿的个人账号,后通过过往的动态比对被粉丝认定为是文静的小号。截至目前,尽管只能通过文字动态与外界互动,但明前奶绿的粉丝数已经达到9.9万,而文静原本的账号粉丝也仅12.7万而已。

在珈乐事件爆发后,有心碎的皇珈骑士(珈乐粉称)跑到明前奶绿的动态下留言:“奶绿小姐你的粉丝粘性好大,谢谢你证明了皮套人换一个假面也能继续生存。”

当偶像与背后的运营主体产生利益冲突时,粉丝总会下意识地将“资本”放置于对立面,以支持偶像为先。而在由皮套和中之人共同组合成的偶像形象下,中之人也显而易见地成了粉丝更加关心的部分。

哪怕是像玲娜贝儿一样不能开口的玩偶,粉丝也能通过动作习惯的细微差别,感受到皮套之下每一个独特的灵魂并为之吸引。这充分地说明了,在现阶段的偶像工业中,充当最主要生产要素的,仍然是偶像提供的独特情绪价值。人们或许会因为一张精致细腻的皮套而开始注意到某个偶像,但最终能产生粉丝粘性的,还是那个“魂”。

03 出师未捷,品牌先死

当然,对于以技术为驱动力的互联网企业而言,自然是希望摆脱产品对“人”的依赖。如果中之人是不再具备特殊性的、拥有可批量复制路径的,那么这个产品线的成本和风险才能真正降下来,实现更高的商业想象力。

但,未来是未来,现在是现在。对于现阶段的所有虚拟主播企划而言,AI技术还远远没有成熟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依赖中之人赋予产品核心价值仍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抬高了国内虚拟偶像市场天花板的A-SOUL身上,运营方对待中之人的态度,明显错估了其重要性。

即便抛开行业中的前车之鉴,仅从A-SOUL自身的发展历程来看,中之人与皮套孰轻孰重也一目了然。A-SOUL从诞生起就带着远超同行的技术力,但在直播初期,却并没有立刻因皮套之美或写实而迅速收割喜爱。反而,A-SOUL成员的几乎每个被津津乐道的吸粉瞬间,都是由中之人闪亮的人性光辉所带来的,比如嘉然在小作文回中,做出了超出动捕能力范围和偶像业务范围的落泪举动;向晚在面对弹幕“水母只能度过相对失败的一生”时坚定地回应道“你怎么知道水母就没有梦想呢?”,并与粉丝合作原创了个人单曲《水母之歌》。

为了维护偶像,A-SOUL的粉丝群体中甚至几乎没有传统偶像团体粉丝中必然存在的“毒唯”和“小团体”,而是呈现出一种高度去中心化的和谐友爱的“团粉”图景。在诸如唱跳游戏等常规直播内容之外,A-SOUL成员之间充满生活气息的互动,更多时候才是视频切片和二创的主要素材。

反过来,批评和指责往往也并不会加诸偶像和中之人之上,运营和技术才是火力集中点。粉丝一贯将幕后工作人员称之为“羊驼”,而在动捕设备崩溃、短视频或直播内容策划欠佳或调性不符时,骂“羊驼”是最直接也最常见的处理方式。

因此,从生产成本而言,或许技术和运营才是占大头的部分,但从受众端的传播效果来看,中之人的独特性才是核心竞争力。如果真的如外界猜测的一般因为不够重视中之人待遇问题而导致团队分解,那毫无疑问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尽管在A-SOUL官方发布的第一则公告中,透露了“单项目视角看目前还是处于较大幅度的亏损状态”,但A-SOUL这一业务对于朝夕光年及其背后的字节跳动的战略意义,远非单项目的盈利情况可衡量。

在宣布休眠的12天之前,珈乐才刚刚拍摄了一条Keep的广告片,显然是为了扩宽A-SOUL的商业化路径,希望能在直播打赏收入之外寻找到更多元化的营收可能。这至少表明,团队在竭力控制亏损,而远没有到因为大幅亏损打算战略放弃该企划的地步。

更何况,A-SOUL业务能和字节旗下的诸多核心业务相联动。比如去年大手笔收购的VR设备厂商Pico,目前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VR品牌,据媒体报道,Pico今年的销售目标已经从年初的100万台上升到180万台。而不管是对于Pico还是对整个VR产业来说,在软件层面仍然缺乏一个杀手级的应用以彻底带动硬件设备销量,已经是一个头号难题。尽管字节年初的内部调任中已经将部分有经验的内容负责人调至Pico,但目前仍未有新内容产品的消息传出。

A-SOUL所代表的虚拟偶像某种程度上是最需要VR设备呈现的内容,也是字节VR生态中独特性最强、可替代性最低的内容,具有相当的竞争优势。根据《2022年中国虚拟人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虚拟偶像带动的市场规模和核心市场规模分别为1074.9亿元和62.2亿元,预计2022年将分别达到1866.1亿元和120.8亿元。如果将这部分市场中的购买力延展到VR产品中,必然会是十分可观的数字。

可惜的是,可能是最能接受元宇宙的一批年轻人,如今已然对字节跳动,或者至少是朝夕光年的品牌产生了信任危机。在Keep的广告片中,满屏弹幕被“抵制字节跳动朝夕光年、A-SOUL官方压榨员工”的字眼所充斥。朝夕光年旗下的多款游戏均遭到了粉丝刷差评抵制,以《花亦山心之月》为例,其TapTap平均分为6.2,但近7天评分仅4.7分。

字节上市的钟声还没敲响,一个圈层当中的年轻人,已经选择性听不见了。

华宇注册_「Impact」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定位营销管理SaaS平台

1020

据36氪消息,5月16日,合作伙伴营销管理平台「Impact」已于近日完成新一轮1亿美元融资,本轮投资方为W Capital和Providence Public。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拓展全球市场、继续完善产品矩阵和搭建研发团队等方面。

2008年,Impact在美国加州成立,定位为合作伙伴营销管理SaaS平台。近年来,国内跨境电商迅猛发展,海外营销需求大幅增加,在这一市场契机下,Impact于2019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并组建中国团队。

随着去年亚马逊“封店潮”带来的行业阵痛,跨境电商行业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这一点首先就体现在海外营销端。一方面受疫情和海外电商平台政策影响,海外流量成本持续上涨;另一方面传统数字广告的边际效用逐渐递减,营销开始回归市场本质,即获取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信任。也由此,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合作伙伴营销模式,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简单理解“营销合作伙伴”的概念,是指在营销领域可能涵盖的所有合作方,包括传统的联盟客、社交媒体网红、新闻和内容发布的媒体主、移动APP、非营利组织、赞助商、品牌大使以及战略B2B合作伙伴等。

而这些合作伙伴,通常也受制于自身原因,在需要达成业绩收入的同时,难以高效量化或阐述自身商业价值。这也导致了品牌植入的内容营销项目无法持续发展,由此,合作伙伴也需要进行相应调整,以应对不断更新的市场需求。

基于此,Impact打造了合作伙伴营销生态体系。在平台上,广告主可以选择通过工具与合作伙伴链接并达成合作;而合作伙伴们也可以直接与广告接触、推出营销内容,从而获得商业价值并产生变现。

具体来看,Impact的产品主要涵盖全周期合作伙伴项目管理SaaS平台Partnership Cloud,全流程网红营销项目SaaS管理平台Activate,以及流量主内容营销项目管理平台Pressboard三大方面。

其中,Partnership Cloud更聚焦于品牌的自动化营销与合作伙伴关系管理服务。从广告主开始招募合作伙伴,到签约支付,再到联系沟通,以及最后的营销数据分析等流程,都能在Partnership Cloud上实现自动化管理,并且双方都可以获得欺诈保护。

而Activate更聚焦在海外红人营销环节。广告主可以通过Activate的SaaS管理平台,实现了解、招募、管理海外红人的流程,而平台能够实现为广告主匹配合适的红人资源、减少双方的沟通成本等。

Pressboard平台则注重为内容媒体和流量主提供一系列工具,包括数据分析、评估营销内容的数据表现等。

事实上,从2020年开始,Impact就先后进行了多次收购。其中包括收购了网红营销管理平台Activate、内容发布数据优化工具Trackonomics、分析与自动化平台Affluent,以及2B营销技术公司Pressboard。

Impact大中华区总裁Jennifer Zhang告诉36氪,Impact通过收购补齐了自身产品矩阵,从而在合作伙伴营销领域构建了自有生态。此外,收购的目的也基于资源导向,“每一次收购背后,都汇聚了大量广告和流量资源,以实现资源整合和业务拓展。”

impact.com的归因分析模型

在Jennifer Zhang看来,Impact的核心优势主要体现在三大方面:

其一是拥有全球性的营销资源。目前,Impact已经在全球11个国家设立了15个办公室,全球客户超过1万家,主要客户包括沃尔玛、优步、Lenovo、Levi’s等。而通过收购,也在一定程度补足了Impact在不同功能上的资源短板。

其二是算法层面。除了快速迭代的系统之外,Impact还具备了自动化流量归因分析能力。“归因分析在营销中十分关键,可以明确从消费者接触产品到最终下单的过程中,哪一个环节在促成交易中占据了更主要的因素。比如是通过网红直接转化,还是因为消费券优惠下单等。”Jennifer Zhang说。

其三就是产品层面。Impact将交易流程更加细化,包括广告主如何发邮件,不同时间节点的邮件需要设置什么内容等。“产品的好用,更多体现在将整个业务流程的环节,变得颗粒度更细。”

据Jennifer Zhang介绍,自2019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内品牌意识到了合作伙伴营销的重要性。目前,Impact在国内已经服务OnePlus、 OPPO、 Banggood、 PatPat、有道等头部出海企业。

Jennifer Zhang认为,当前国内跨境电商正在经历由品牌全球化(Globalization)进阶到全球本地化(Glocalization)的关键一步,合作伙伴营销在这其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合作伙伴营销可以用本地化的优质资源去真正触达当地消费者,找到核心用户构建信任圈,让出海品牌真正融入当地市场。”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2116.shtml

华宇测速地址_势银(TrendBank)朱绍林:双碳背景下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趋势

1019

2021年11月3日,由宁波市鄞州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联合清科创新中心举办的2021宁波绿色经济产业投资论坛暨节能环保项目投融资路演圆满举行。本次活动是2021年第三届“万有鄞力”大会的专题活动之一。

会上:势银(TrendBank)氢电研究院副总发表了《双碳背景下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趋势》的主题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感谢主办方的邀请,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氢能燃料产业的研究工作。我们公司是专门做产业研究咨询顾问,涉及产业主要是两个方向。第一是新能源,第二是半导体材料。我主要负责新能源板块。今天给大家带来的主题是关于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趋势的报告。

结合本次会议的主题,对碳中和做了一个研究,整个碳中和的技术体系也是分布在三个大的领域:第一是建筑能源,第二是工业能源,第三是交通能源,我们的氢能和燃料电池在这三个领域中都有一些身影。

我们做了国内碳排放的情况,电力部门深度脱碳,应用端清洁化电气化,终端设备节能提效,碳排放端深度绿化,涉及到产业链非常多。

下面介绍一下氢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逻辑。氢能具有独特的优势,第一:氢能完全零碳,甚至是负碳的能源;第二:具有高效的作用,氢能的热值是传统汽油和柴油的3倍左右,作为发电装置燃料电池的效率可以达到60%,甚至到80%;第三:能源互联媒介,是热、电、气之间转化的媒介,在可预见的未来,氢能是实现跨能源领域优化的唯一途径;第四:氢能可作为氢储能的发展方向,目前有很多业内,包括储能领域的企业、投资人对于氢能这一块比较感兴趣的。

氢能除了具备清洁能源的作用,也是绿色工业原料。氢能的制备目前主要通过天然气、煤炭、石油或者是其它的副产氢的生产。除了能源上,也是工业使用材料,是一个较大的应用领域。前面也提到了任何产业链发展都要符合底层逻辑,氢能和燃料电池这个行业目前来说属于比较新兴产业,现在政策是整个产业主导的因素之一。全球范围内日本和韩国已经将氢能和燃料电池作为国家发展策略之一,日本和韩国分别在2017年和2019年布相关战略,欧盟比较早,2008年就出台燃料电池与氢联合行动计划项目,2019年整个欧洲发布了氢能的路线图,整个欧盟地区超过了22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关于氢能战略的政策。

中国在氢能和燃料电池的领域从2000年到现在,据我们统计,已经超过80项政策或者是法规文件,2020年到今天,国内关于氢能燃料电池的政策也非常多,特别是在去年9月份,国家五部委发布了关于燃料电池应用的通知,目前基本落地,以北上广三个地区作为城市群牵头整个燃料电池深化应用的项目。

整个氢能的产业链非常长和宽。从应用端来看,除了在发电、动力、工业应用,还有其他的应用方向,发电应用主要是储备电源,包括建筑节能、分布式发电电力市场的应用;动力应用是交通领域,或是道路车辆、非道路车辆、港口车辆,以及船舶、无人机等等;工业应用包括化工都是目前氢气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领域。在系统端,燃料电池系统作为发电系统,目前主要有五种技术路线,分别是包括碱性燃料电池、磷酸盐型燃料电池、熔融碳酸盐型燃料电池,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在全球范围内,固体氧化物型燃料电池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发展是比较成熟的,在中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是主要发展路线。再到系统的下游,通过电堆、空压机,氢能,在电堆上有融电板、断板、集流板等,涉及到产业的环节比较广泛,SOFC在宁波有实力比较强的企业。氢气端有非常长的产业链,包括制、储、运到加氢的产业链,制氢水电碱、化石燃料,目前可再生能源水电碱制氢是比较火的方向,化石燃料又牵扯到光伏和风电行业等等。

燃料电池的原理,就是通过氢气和空气,产生零排放的情况。在质子交换膜的应用领域主要是三个方向,第一个是便携式的,如辅助的供电装置;第二个在交通领域,如为道路车辆和非道路车辆等等;第三个其他的,如主配电源燃料。电池的应用也相应出台了很多的政策,全国各地像北京、河北等很多城市出台了各方面的政策,特别是在2020年,国家科技部在山东主导了“氢进万家”的项目。

在中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主要是在商用车领域应用广泛,除了商用车,包括机车、无人机、重卡国内都有企业和营销机构做这方面的研究和布局。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整个市场占比较大,每年都是在70—80%的区间之内,SOFC主要在欧洲、日本小型发电装置中应用广泛。在中国,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广泛应用主要是用在车用系统,2021年中国占比在20%左右,但是中国在发电系统这一块是比较少的,在1兆瓦左右。

车用系统,目前装机的情况,整个氢能源燃料电池2017装机起量的,大概将近35兆左右,2019年超过了120兆瓦,比较快速的情况。目前整个中国的氢能源燃料电池车辆已经超过8000辆,2021年底已经超过了100兆瓦以上,预测今年年底可能在120兆瓦左右,国家去年发布了政策,各个城市群具体补贴的细则还没有落地,预计可能会在年底,或者是明年年初。有详细的政策以后,2022年以后燃料电池汽车可能会有起量,全球这一块中国的份额相对来说并不少,中国保有量在25%左右。

无论是燃料电池发电系统,还是车用系统,燃料电池应用的氢气的来源制氢的方式之一是电解水,也是目前符合双碳的路径之一,就是滤氢,现在不同电解水制氢的技术路线有四种,第一种是氢气作为副产氢的存在,还有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和固体氧化物电解水制氢三种技术路线。质子交换膜水电解制氢全球范围已经处于商业化的存在,在欧洲、日本和美国用的比较多,中国目前是起步的状态。中国氢源结构还是煤制氢能和天然气制氢为主,还有20%左右的副产氢。

最后是回归到会议的主题,就是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对于碳中和的意义和存在。简单地就是说发电领域和车用领域,我这边做了个测算,在家庭领域应用以住宅用为假设,以SOFC为例,天然气制氢,供热供电系统每年的家庭排放相对于火电来说排放量可以减排1.65吨二氧化碳;商业应用建筑楼宇以碳发电为例,假设是1000千瓦的发电系统,用到的氢气就是纯绿氢,相对于火电平均每栋楼每年减排203吨;工业领域用电大概是1MW,SOC的发电系统,以工业副产氢供热供电,平均每套系统每年可减排2467吨。

再看一下氢能的作用。一个是轻型物流车,目前也是燃料电池汽车涉及到比较多的一块,轻型的物流车主要用途是做城市配送,假设是以城市传统的燃汽油的物流车,绿氢能源,日里程150km,每年运营320天,平均每辆车每年可减排9.8吨二氧化碳;假设替代私家汽油乘用车,纯绿氢能源,日里程50km,每年320天,平均每辆车每年可减排3.1吨二氧化碳;假设长途重卡它的燃料也是绿氢为标准,日里程500km,每年320天,平均每辆车每年可减排187吨二氧化碳。

以上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氢能产业相对简单的报告,谢谢大家!

华宇平台登陆_美迪西共同创始人再创业,旗下企业捷思英达完成B轮融资

1018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15日消息,捷思英达宣布完成B轮融资,泰格医药、百度风投共同领投,前海贝增、久友资本跟投,老股东聚明创投倚锋资本在本轮持续加码,BFC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

捷思英达是一家处于临床阶段的创新型药物研发企业,专注于RAS/MAPK信号通路创新型药物研发。公司CEO张劲涛曾经是美迪西共同创始人和CEO;常务副总裁利群博士是药物化学和新药设计的资深专家,是ERK抑制剂JSI-1187等12个临床候选药的主要发明人。公司的临床团队由在美国成功开发过多个创新药、有大药企高管经历的行业老兵组成。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全力推进两个核心产品的临床1/2期研究:

(1) JSI-1187是捷思英达自主研发的口服高选择性ERK1/2激酶抑制剂,计划近期完成临床1a期试验,随后开展针对黑色素瘤、肺癌、肠癌和胰腺癌等适应症的临床1/2期研究。ERK是受体酪氨酸激酶下游细胞信号传导的关键激酶,靶向抑制ERK激酶能够潜在治疗整个MAPK信号通路KRAS、NRAS和BRAF等基因突变的肿瘤,同时可解决其他靶向治疗后ERK再激活引起的耐药性问题。

(2) VIC-1911是有国际首创(FIC)新药潜力、新一代高选择性的Aurora A激酶抑制剂,在美国已经完成了临床1期单药爬坡研究,并确定了临床2期推荐剂量(RP2D)。捷思英达子公司Vitrac Therapeutics将在近期启动针对KRAS基因突变肺癌的临床1/2期研究,及一项未披露适应症的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Aurora A激酶是一种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酶,在抑制靶向药耐药机制的形成、合成致死DNA损伤修复等领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应用。

捷思英达创始人、CEO张劲涛表示非常感谢本轮投资人的信任,及前几轮投资伙伴在公司发展各方面给与的大力支持。

华宇注册开户_华匠医学机器人获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普华资本和东方嘉富联合领投

10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消息,2022年3月,微创手术机器人创新企业杭州华匠医学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匠医学机器人”)完成数千万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普华资本和东方嘉富联合领投,西湖科创投参与跟投。本轮融资旨在加速推动相关核心产品的研发、临床和商业化进展。

华匠医学机器人成立于2020年7月,现有员工65人,总部位于杭州市西湖区。不同于国产厂家高度模仿“达芬奇”机器人的传统产品设计思路,华匠致力于利用新技术面向未来重新定义下一代手术机器人,以及利用机器人技术赋能、升级和改造传统医疗器械,满足临床的多样化需求和普惠需求。公司目前已完成可弯器械、持械机械人和手术机器人三大产品体系的搭建,其中多款产品进入注检/临床/取证阶段。同时,公司目前已申报30项专利,其中12项专利已授权。

华匠医学机器人董事长冯再麟表示:“机器人辅助微创手术已经成为外科手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以达芬奇为代表的高端手术机器人,由于系统复杂、价格昂贵,与中国国情存在一定差距。所以符合中国国情并兼顾技术发展和临床需要,是我们产品研发的出发点。基于技术创新,我们面向未来利用新技术重新定义下一代手术机器人,同时构建满足多样化临床需求的产品型谱,以此来制定我们的发展战略和产品战略。公司秉承普惠、实用的设计理念,坚持以需求为导向,自主研发的设计原则,持续推进核心技术的产品化。同时力求产品的快速迭代、验证与快速应用。围绕‘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手术,让外科医师人人用得上手术机器人’的企业愿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浙江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华匠医学机器人首席医学科学家张大宏表示:“公司追求普惠、实用的设计理念,致力于从底层架构开始自主研发包括单孔、多孔以及不同应用需求的各种类型仿生手术腔镜和器械、眼镜蛇(仿生)全景视野成像系统、床旁及远程操作系统等在内的仿生结构腔镜手术机器人。公司在开发高度具备腔镜手术机器人必要性能产品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思路,缩短研发周期、降低制造成本,以模块化的思路将手术机器人主要零部件转化为解决临床痛点的独立辅助产品,逐步实现床旁操作系统以及离台或远程操作系统的产品化。公司目前已规划腔镜辅助柔性固位器(机械手)、随从智控持镜机器人、举宫机器人、可弯腔镜(改良微腕器械、仿手臂器械)手术器械、眼镜蛇全景腔镜(3D)成像系统等系列产品。”

普华资本总经理沈琴华表示:“华匠医学机器人团队具备医工结合多维度人才,开发者拥有丰富的机械及机器人开发成品经验,对使用者需求理解深刻。在临床专家的深度参与下,公司将手术机器人研发化整为零,充分提升产品实用性。结合多维度成像,在更小视野内,完成更复杂的动作。应对不同的病例情况,解决成本高昂、收费高、大材小用的痛点。我们非常荣幸能和华匠医学机器人团队合作,我们相信华匠医学机器人为手术机器人行业带来全新的创造思路。”

东方嘉富创始合伙人徐晓表示:“2020年腔镜手术机器人在国内的渗透率仅为0.51%,而美国同期达到13.3%。随着国内医保对机器人辅助手术的逐步放开以及腔镜手术机器人的国产化,预计未来五年中国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量将维持较高增速。与模仿‘达芬奇’系统的竞争对手相比,华匠医学机器人的产品定位更前沿,在狭小空间手术等领域具有独特优势。手术机器人是需要医工高度结合的复杂产品,为实现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和影像系统的协调运作,需要跨界团队进行通力合作、共同开发。公司核心团队在机械自动化、临床医学、医疗器械等领域拥有丰富经验,能很好匹配手术机器人的研发需求。”

西湖科创投董事长沈丽芬表示:“达芬奇机器人面临设备、耗材和维护费用昂贵的经济性问题和机器庞大机械臂间易碰撞的功能性问题。华匠医学机器人跳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做腔镜的规则,从临床和工程角度出发,通过国产化的研发做到产品价格亲民、操作精准性强、患者舒适度高,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外科手术带来颠覆性的改变。后续,西湖科创投将继续加大对西湖区优质科创企业的赋能力度,重点助力大健康计划的实施落地,支持生物医药科技企业成长,为全社会和全人类提供更科学、有效、优惠的医疗解决方案。”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5/492206.shtml

华宇平台登陆_闽系房企集体减速,曾经的黑马只求活下去

1016

华山论剑之剑指闽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闽系房企”这个大家族。

在房地产江湖中,闽系房企一直是一个特色鲜明的派系,有人说他们眼光犀利,总能站上时代风口,几年时间造就多个千亿“黑马”;也有人称他们打法激进,以高杠杆换取规模,为日后的危机埋下伏笔。

事实上,激进是他,求稳是他;搬家是他,守城也是他。无论外界如何评判,独具特色的闽系房企,在纵横起伏三十年的房地产市场上,都是时代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当潮水退去,这些处在其中的闽系房企生存现状又是如何呢?

01 潘多拉的盒子:以杠杆换规模

时势造黑马,闽系房企的崛起离不开激进的扩张策略,几年时间造就了多个千亿“黑马”的神话。但随着市场红利褪去,不少高杠杆扩张的房企危机频发,ST泰禾(000732.SZ)就是其中典型代表之一。

每个“黑马”房企都有其自己的故事,而从百亿到千亿的跨越,ST泰禾仅用了五年。

2017年,ST泰禾以1007.2亿元的销售规模首次步入千亿阵营,在房企销售榜中排名第17位。次年,董事长黄其森就定下了2000亿元的销售目标,ST泰禾一时间风光无限。

不过,追求规模扩张的同时,ST泰禾的债务问题也隐隐闪现。2018年,ST泰禾的总负债为2112.47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86.88%。其中短期借款160.38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13.9亿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仅为115.58亿元,短期偿债压力较大,流动性问题也为ST泰禾日后暴雷埋下伏笔。

2019年时,泰禾集团曾转让旗下20余个开发项目,回笼资金近百亿元,以缓解债务压力。不过这没有帮助ST泰禾解除资金困局。2020年7月,因“17泰禾MTN001”本息未按时兑付,ST泰禾首次发生公募债券违约,其债务危局也正式向公众摊开。

当时公告介绍,截至2020年6月12日,ST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金额为235.58亿元,公司因子公司未履行还款义务也被列为被执行人。此后,因债务问题,ST泰禾还被多家金融机构告上法庭。

来源:ST泰禾公告

之后,ST泰禾开始尝试自救,包括与万科(000002.SZ)旗下子公司海南万益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框架协议》,拟引进万科为“白衣骑士”。提出推进复工复产复销,保安全、保品质进行项目交付等。

今年3月,万科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自签订意向书以来,公司未实际参与任何泰禾项目的运营管理与开发建设。而从业主反馈来看,ST泰禾的复工与交付进展,也不像官网发布的那样乐观。

今年以来ST泰禾还被卷入多起风波。3月16日,ST泰禾发布公告,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其森正在协助有关机关调查。两日后,据界面新闻报道,泰禾集团执行副总裁黄曦、集团副总裁林文华早前也被带走协助调查。此外,因业绩连续亏损,5月6日,其股票简称也被戴上“ST”的帽子。

对此,ST泰禾表示,公司将继续全力推进债务重组,与聘请的专业机构一起,组织协调债权人沟通意见和诉求,综合各方意见形成全面债务重组解决方案;进一步推动引进战略投资者相关事宜;并在2021年复工复产的基础上攻克重点难点项目,积极盘活资产,抓销售促回款,改善公司负债结构。

闽系高速扩张的房企中,ST泰禾不是个例。当ST泰禾在自救路上前行的同时,同样面临债务难题的福晟国际(0627.HK)刚刚宣布拟引入顺安集团重组。 

5月13日晚,福晟国际公告,其已经与潜在投资者顺安集团签订协议,后者拟提供2000万美元(约1.36亿元)注入福晟国际。建议重组完成后,预计顺安集团将持有福晟国际股本的80%,随后向公众配售减持5%,届时顺安集团持股比将降至75%,并成为福晟国际控股股东。

来源:福晟国际公告

而在重组事件宣布之前,福晟国际已经于5月12日开始停牌,其停牌前的股价为0.01港元/股(约0.01元/股),总市值约1.14亿港元(约9859.86万元)。

事实上,提到福晟国际,就不能不提到其此前的关联公司福晟集团。从区域性房企走向全国,福晟集团也选择以快速扩张并购来扩大规模这条路。2015年-2017年,福晟集团在十多个城市共签下了107个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000万平方米,项目货值达到8100亿元。

不过,全速奔跑的福晟集团最终仍是在现金流面前败下阵来。截至2019年中期,福晟集团总负债为741.34亿元。其中,短期债务为443.47亿元,占总债务比例为59.82%,同期货币资金仅为72.91亿元。2个月后,一份违约的专项基金,揭开了福晟集团此前加速扩张埋下的隐患。

压力之下,福晟集团加速不良资产与福晟国际的切割。2019年9月,福晟集团董事长潘伟明宣布将自己持有的福晟国际股份转给其子潘浩然,由此,潘浩然持有福晟国际56.45%股权,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与此同时,福晟集团也在为自救努力。2020年1月,福晟“牵手”世茂集团,力求实现1+1>2的战略合作关系,但截至目前,福晟集团仍未走出危机。

而独自掌权福晟国际的潘浩然,近两年交上的成绩单也不大理想。2020年和2021年,福晟国际的净利润分别为-13.67亿元和-5.8亿元,两年连续亏损。截至去年底,公司净资本负债比率268.1%,违约借贷及交叉违约借贷及有关应付利息合计30.23亿元。

来源:Wind 数据

此外,今年3月,因欠付本金及违约利息合计0.71亿港元(约0.62亿元),福晟国际被银顺香港投资向百慕达高等法院提出清盘呈请,并将于5月16日就呈请进行聆讯。

02 “迁都”还是万能法宝吗?

“爱搬家”或许是闽系房企的另一个特点。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为了追求更高规模的发展,闽系房企开始向一线城市迁移总部,其中上海成为闽系房企搬迁的首选。

克而瑞房企销售榜显示,2021年全口径销售规模在千亿以上的43家房企中,闽系房企有9家,分别是世茂集团(0813.HK)、旭辉控股(0884.HK)、阳光城(000671.SZ)、建发国际(1908.HK)、融信中国(3301.HK)、正荣地产(6158.HK)、禹洲集团(1628.HK)、中骏集团(1966.HK)和宝龙地产(1238.HK),占比20.93%。而除了国企建发国际之外,另外8家房企的总部目前均位于上海(包括双总部)。

其中最早进军上海的世茂集团当属闽系房企的第一梯队。1989年投身房地产,1999年将总部迁至上海,三十余年间,世茂集团逐渐成为一家涉及地产、商业、物管、酒店、主题娱乐、文化、金融等多元化业务并举的大型投资集团。

2020年,世茂集团曾以3003.1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进入行业前十,位列克而瑞房企销售榜第8位。不过,2021年,世茂集团的全口径销售额为2698.9亿元,同比下降10.13%。

与世茂集团同属于闽系第一梯队的房企还有旭辉控股,自2019年首次迈入2000亿元大关以来,旭辉控股已经连续三年维持在200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实现总销售额的稳步增长。

但从2021年年报来看,旭辉控股却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2021年,旭辉控股实现营收1078.35亿元,同比增长50.2%;净利润76.13亿元,同比下降5.22%,这也是近年来旭辉控股首次净利润负增长。

此外,今年3月,旭辉控股还陷入了表外负债过高的风险质疑。对此,旭辉控股CEO林峰在业绩会上表示,2021年末,旭辉控股表外负债规模为203.9亿元,较2021年中期下降约50亿元。而在合作项目出险方面,旭辉控股介绍去年所有项目均封闭管理,出险的合作项目运营层面基本正常。

在世茂集团、旭辉控股两位“闽系大哥”的引领下,从2010年开始,一大批闽系房企开始“迁都”上海,并开启了快速增长之路。

来源:克而瑞2018年房企销售榜

2018年,阳光城、融信中国和正荣地产纷纷迈过千亿门槛。2020年,禹洲集团、中骏集团也进入千亿阵营。进入2021年,商业地产领域的代表性房企宝龙地产地产也以1012.3亿元的销售额实现了千亿目标,并以31.37%的毛利率在一众闽系房企中名列前茅。

不过,今年以来,千亿新贵们接连出现违约事件。

今年2月17日,阳光城首次披露了两笔境外债券约1.7亿元利息实质性违约,并预告可能触发交叉违约条款。3月7日,禹洲集团公告称,其2023年到期的8.5%优先票据因未按期利息2125万美元,已构成违约。4月11日,正荣地产也表示因未按期支付总计2042万美元(约1.39亿元)的利息,构成2020年5月票据及2021年6月票据违约。

据阳光城披露,截至5月5日,其已到期未支付的债务(包含金融机构借款、合作方款项、公开市场相关产品等)本金合计共301.91亿元,正与金融机构或其他合作方进行谈判。另外,在即将到来的5月25日,阳光城将召开债券持有人会议,对5只债券的相关提案进行审议。

5月13日,禹州集团介绍,公司财务顾问团队已经与100多个海外债券持有人建立联系,收集他们的意见反馈。同时,公司已经完成了禹洲物业的出售交易,收到净款项5.83亿元用于公司稳定经营。而对于近期到期或本应到期的若干境内证券,禹洲集团表示其已成功解决并避免了违约。

正荣地产也表示,公司正尽最大努力以履行所有债务义务,计划不迟于2022年5月31日支付2020年5月票据、2021年6月票据、2020年9月票据、2020年6月票据及2020年1月票据各自的利息。同时,正荣地产补充,在疫情形势下希望能被给予更多时间安排付款。

除此之外,宝龙地产、融信中国、中骏集团等虽未发生违约事件,但各家公司纷纷以降速换安全,表示在2022年将实施稳健的经营策略。

与此同时,“迁都”北京13年,一直较为稳健的房企金辉控股(9993.HK)在2021年则取得了还不错的成绩。2021年,金辉控股营收规模400.2亿元,同比增长14.8%;归母净利润32.7亿元,同比增长4.7%。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闽系房企寻求扩张,选择迁移总部本身是没问题的,但扩张中一些激进的做法,如高杠杆的使用可能会为企业带来债务风险。因此,对于走出去的企业来说,或将面临更大压力。

03 留守房企如何破局?

一直以来,业内所熟知的闽系房企大多是果敢激进,唱响“爱拼才会赢”的典型代表。但事实上,在闽系房企中,还有这样一些企业,在大规模的搬迁潮过后,仍坚守在福建本地,融侨集团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融侨集团成立于1989年,由华人企业家林文镜创办于福州,经过32年发展,已经成为一家包括地产、物业、港口、教育、医疗、农业等在内的多元化产业集团。

虽然从区域布局来看,融侨集团近些年也逐步向全国拓展,但其总部一直位于福州。

克而瑞数据显示,2017年融侨集团的销售额为562.1亿元,在全国排名第36位。次年,融侨集团提出三年千亿的战略目标,并开始在福州、郑州、合肥、南京等城市加速拿地。

2018年和2019年,融侨集团的销售额分别为753亿元和675.4亿元。2020年,融侨集团实现859亿元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7.18%,仅完成千亿目标的86%。

来源:克而瑞数据

不过,虽然融侨集团目前仍未实现千亿目标,但在福建本地,其仍是本土知名代表性房企。克而瑞数据显示,在2021年福建房企销售榜中,融侨集团以129.08亿元的权益金额排名第7,与第6名的正荣地产相差仅8.71亿元。

而除了融侨集团外,在克而瑞福州的销售榜上,2021年还出现了一家本土新秀,即排名第9的大东海。2019年5月,大东海竞得福州滨海新城商住地块,正式布局房地产领域。

与其他房企全国化布局的扩张道路不同,大东海地产采取了以福州为核心,聚焦八闽重点城市的策略。截至目前,大东海已经在八闽布局了21个项目,总拿地金额超25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373万平方米,总货值超586亿元。

在克而瑞2021年福州房企销售榜上,大东海分别以75.48亿元的全口径金额和47.54亿元的权益金额双双位于榜单第9位,可谓是本土房企中的一匹“黑马”。

来源:克而瑞数据

一直以来,在房企的城市争夺战中,本土房企和外来房企的竞争从未停止。而在闽系房企表现强劲的福建地区,此类竞争上演得愈加激烈。

总体来看,福建整体经济发展处于全国中上水平,城镇化率亦较高,人口流动活跃,较充足的住房需求为房地产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可以享受区域内各城市的发展红利,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房企未来发展带来机遇。

但闽系房企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分析师梁楠分析,房企比拼规模的时代已经过去,加之福建市场房企竞争较激烈,产品力、合理投资及成本管控等方面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此外,福建地势多为山地,开发资源有限,导致本土房企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

严跃进表示,对于所有房企来说,债务风险不可忽视。但对于寻求稳健的本土房企来说,其短期内的债务风险是可控的。虽然当前整体楼市仍表现低迷,但福建市场正在回暖。在此期间,本土房企要练好内功,做好基本的项目开发工作,并在后疫情时代,积极研究新融资、新战略,这对其后续成长仍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