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0624
近日,“年轻人不爱吃小龙虾了”的报道在互联网上引起热议,不少小龙虾相关餐饮门店经历了从火爆到落寞的境遇。但另一边,消费者视角下,小龙虾的受欢迎程度似乎并未减少。
事实上,小龙虾餐饮的落寞,与近年来小龙虾预制菜等半成品在电商平台的兴起不无关系,与其说“小龙虾失宠”了,不如说是小龙虾的消费场景正在从餐厅堂食转向生鲜市场。
换句话说,年轻人还爱吃小龙虾,但“中间商”已经很难赚差价了。
“没吃过小龙虾,不足以过夏天”。对于不少年轻人来说,小龙虾之于夏天,大概相当于韩剧爱好者每年初雪必点的炸鸡和啤酒。
不过,以往备受消费者热烈追捧的小龙虾,今年却多以失意的形象出现在多家媒体的报道中。
据AI财经社,武汉大排档和北京小龙虾专营餐厅的老板都表示今年小龙虾生意不好做,销量较去年下滑不少;在《时代周报》的报道中,在本该是小龙虾消费旺季的6月,多地的生虾价格却出现了大幅下跌。相关采访也验证了这一点,在上海做小龙虾零售的刘先生表示最近因为走货困难,不得不降价来吸引客流。
看起来,餐饮和供货商都在叫苦,前者生意冷清,后者存货积压。人们难免产生疑惑,曾经统治夏夜的小龙虾,真的不受欢迎了?
小龙虾,年轻人不爱吃了?
的确,尽管“夏天第一顿小龙虾”的噱头在社交平台上依旧火热,但近几年来,也有不少小龙虾相关品牌在悄悄退场。
引领潮流、开出全北京第一家小龙虾专卖店的麻辣诱惑,在几年前的夏天曾火遍大街小巷,成为不少年轻人的聚餐首选,如今早已销声匿迹不说,还留下一个烂摊子,拖欠的员工工资、供应商款项加起来负债上亿;
凭借创始人张嘉佳明星效应出圈的卷福小龙虾,上线几天众筹款项近2000万,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濒临倒闭,十家店铺近乎全军覆没;
立志要做“小龙虾界的7-11”的堕落虾,门店数量一度超过1500家,如今却大量关店,节衣缩食到甚至连官网都关停了。
《2022年小龙虾大数据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国小龙虾餐厅数量为5.8万家,相比2020年下降了10.4%。此外,小龙虾餐厅在整个中式餐厅中的占比也有所下降。
就连资本也在“退烧”。2015-2019年间,小龙虾行业野蛮扩张,融资事件高达几十起。近两年来,小龙虾赛道发生的融资事件却屈指可数,2020年至今,只有文和友与信良记获得了新融资。而这两家发轫于小龙虾的企业,在后续发展中一个转型“美食+IP”路线,另一个专攻水产预制菜,并不完全是靠小龙虾的招牌来吸引投资者。
一面是门庭冷落的餐饮门店,另一面则是越来越提不起兴致的消费者。
受疫情反复的影响,不少地方堂食受限,对于华东地区的年轻人来说,约上三五好友一边嗦虾、一边聊天吹水的情景,似乎远得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这样来看,小龙虾餐厅的遇冷似乎也在情理之中。
然而,比起疫情,价格才是压垮小龙虾的最后一根稻草。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年轻人为什么不爱吃小龙虾了”的讨论不绝于耳,众说纷纭中,“贵”是其中绕不开的字眼。
前段时间,测评博主@滤镜粉碎机在上海订购了三家知名的小龙虾外卖,按龙虾个头的不同,每斤单价从94.88元到154.22元不等,而部分大号虾的可食用部分按照单价折算下来,其金贵程度比起长白山人参都不遑多让。
另外,博主还发现小龙虾外卖普遍存在缺斤短两的问题,例如买3斤小龙虾送来一称只有2斤2两,对此店家的解释则是“煮熟过程中缩水严重”。
为避免这种争议,越来越多商家出售小龙虾时的量词开始选择用“份”而不是“斤”。
到这里, “小龙虾失宠”的结论似乎已经呼之欲出,这难免令人唏嘘,毕竟不久前,它还是夜宵界的顶流。
小龙虾:所以爱会消失对不对?
早几年前,小龙虾还是街头巷尾的财富密码,坊间流传着夫妻二人开大排档卖龙虾一个夏天流水上百万、净入账几十万的暴富神话。
小龙虾,学名克氏原螯虾,原产于北美洲。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小龙虾就经由长江流域进入中国。但这一入侵物种真正被端上国人的餐桌,还是几十年之后的事情了。
21世纪之初,在北京等地,食用麻辣口味的小龙虾就开始蔚然成风,当时有媒体报道,在旺季,仅仅簋街上的百余家饭馆,一天内就能消耗掉约20万只“麻小”。
因为有传言称吃小龙虾会造成横纹肌溶解,小龙虾短暂沉寂了几年,直到2013年左右,众多媒体发文科普,为它洗刷掉了“冤屈”,小龙虾开始重回大众视野。这一次还搭上了互联网的东风,自带社交属性的小龙虾日益出圈,成为夜宵餐桌上当仁不让的C位。
那时候,顶流小龙虾仿佛人见人爱,几乎随处可见它的身影。
小龙虾网红店铺常常大排长龙,高峰时期消费者动辄等待两三个小时,2019年的五一旺季,长沙文和友甚至出现排队排到7000多号的盛况;
热衷于采访明星和各类名人的《天天向上》,也短暂变身美食节目,专门邀请豫、湘、苏、川“四大门派”,为现场观众带来各自招牌口味小龙虾;
隔着屏幕的观众也都香迷糊了。
由小龙虾爆火衍生出的一系列职业也很抢手,江湖上流传着剥虾师月入过万的传说,多个职业学校的小龙虾相关专业毕业生也被用人单位“预订一空”。
在小龙虾行情高涨的时候,资本也闻风而动,前来锦上添花。网红龙虾店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冒出,“大虾来了”“夹克的虾”“海盗虾饭”等新兴品牌每一轮融资都在千万级别,“热辣生活”更是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完成了两轮亿元级别融资。
除了天时地利外,小龙虾能够爆火与自身特点也分不开。
一方面,小龙虾自带社交属性,容易拉近朋友之间的距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导演陈晓卿就曾说过“小龙虾是最好的社交食物,因为在吃的时候,你没办法玩手机”;
2019年,湖南长沙,热闹的小龙虾大排档夜市。
另一方面,小龙虾的营养还算丰富,高蛋白与低热量兼得。据丁香医生测算,一斤麻辣小龙虾的热量相当于10片薯片,一斤清蒸小龙虾的热量更是只约等于一个中等大小的苹果,即便你管不住嘴、迈不开腿,小龙虾似乎也并不会给你带来太多的健康负担。
不过,再上头的小龙虾爱好者,也有清醒的那一天。说到底,像小龙虾这种壳多肉少的食物,吃的就是个调味和气氛,对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来说,如果是二三十元一斤,日常打打牙祭完全可以,卖到八九十元一斤,那就真的大可不必了。
被抛弃的不是小龙虾,而是小龙虾餐厅
不可否认的是,疫情影响下,小龙虾这种社交属性极强的食物的确难逃负面影响,小龙虾餐厅不如从前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若是由此得出年轻人不爱吃小龙虾的结论,也有些操之过急。
近年来,小龙虾的行业规模仍然在不断扩大。根据《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6-2021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总体呈增长趋势,2016年时为1466亿元,2021年我国小龙虾产业总产值达到4221.95亿元。
与此同时,小龙虾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其他美食场景中,几乎“万物皆可小龙虾”。
肯德基、金拱门两大西式快餐巨头,先后推出小龙虾口味汉堡;海底捞也“不务正业”卖起了小龙虾;水晶包、方便面、苕皮、锅盔等小吃中常常出现小龙虾的身影……小龙虾的网红地位可见一斑。
市场风向往往是消费者态度的直接投射。如果小龙虾真的失去了年轻人的青睐,恐怕也不会频频出现各路商家都在孜孜以求与小龙虾“联姻”的景象了。
因此,与其说是小龙虾不行了,倒不如说是相当一部分小龙虾消费者逃离了价格高昂的线下餐厅,转向消费其他形式的小龙虾。
有人选择了自己烹饪。今年小龙虾价格低于往年,不少地区的小龙虾只要十几元一斤,100元足够买到五六斤,可以一下吃个痛快。
不过,这个最实惠也是最卫生的选择,也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非常考验耐心与厨艺。
一方面,小龙虾清理过程比较繁琐,要先用盐水浸泡,然后剪去虾头、清理内脏,再用刷子洗刷腹部,最后去掉虾线。清理几斤小龙虾常常需要一两个小时,却也只够三口之家一顿的量;
另一方面,为了食用口感更好,常常需要将小龙虾过一遍油,温度、时间不容易把控,却十分容易溅油,烫伤皮肤。这一朴实无华的步骤,难倒了成千上万名做饭苦手。
对于厨房小白来说,简单解冻、加热即食的预制小龙虾就成为了救命稻草。
在口味方面,小龙虾和火锅一样容易标准化,且二次加热对小龙虾口感影响较小,这些都有利于预制菜小龙虾在口感上无限逼近即时烹饪的鲜活小龙虾。
统计显示,目前我国约有1200家小龙虾加工相关企业,超过80%成立于5年以内。然而,小龙虾预制菜并不是新鲜事物。早在上个世纪末,来自江苏盐城的科研团队就开发出了可直接食用的冷冻熟制小龙虾系列产品,一年为江苏省创收5000万美元外汇。
不过,那时的预制小龙虾主要还是依赖出口,销往欧美市场,但在国内却鲜有人注意。直到近两年受疫情影响,小龙虾的消费场景逐渐从线下转入线上,再加上消费人群也变成随互联网长大的Z世代,小龙虾预制菜才受到了广泛关注。
相对于餐厅,小龙虾预制菜的价格可谓十分友好。北京的线下餐厅中,一斤小龙虾售价就逼近100元,而以电商网站上销量领先的某品牌为例,净重(即刨除汤料的小龙虾重量)一斤的预制小龙虾,在促销满减时平均每斤不到30元,就更别提直播间、平台补贴频道中常常出现的100元6盒虾尾的美丽价格。
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饭店88元一斤的小龙虾与生鲜平台上100元3斤的预制小龙虾在口味上并无太大差别,价格却相差几倍,自然会选择用脚投票。
在行业内卷与消费者理性回归的合力之下,一个只有中间商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小龙虾出圈数年后,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日子是过去了,当它褪去网红属性,多一些人间烟火气,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的。
0624
2022年6月,吉利旗下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签署协议,拟收购珠海魅族79.09%的股权。至此,黄章卖掉魅族,告别手机江湖。
英雄迟暮,但是江湖不会忘记曾经的传奇。
2002年,黄章拿出十万元全部积蓄,创办了一家MP3公司,取名魅族。仅3年时间,魅族一跃成为MP3行业“头号新贵”,风靡全国。当他看到乔布斯手持iPhone向世界亮相,毅然决然将MP3全线停产,转战智能手机业务。2009年,国内第一款大屏幕全触屏智能手机魅族M8问世,仅5个月,销售额突破5亿元,登上“国产第一智能手机”的王座。
风起于青萍之末,止于草莽之间。20年潮起潮落,黄章和魅族最终都没能改写命运。
1
黄章很少在外露面,就连公司他也不常去,但若有人要找他,去魅族论坛,一定能找着。
从2003年到2009年,黄章在魅族论坛发布了近6000个帖子,平均每天发布3个。每天,他都要花上4个小时浏览论坛,与用户互动,为用户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
对产品的痴迷,是黄章最广为人知的特点,这不仅为他烙上了“极客”标签,也让魅族的“论坛文化”得以形成,一大批与黄章“唇枪舌战”的粉丝,成了魅族日后登顶的重要基石。
2003年3月,魅族在广东珠海成立。6月,第一款MP3产品上市,与此同时,魅族的网站和论坛开通。从那时起,ID为J.Wong的黄章,以“超级发烧友”的姿态,在论坛上跟网友彻夜讨论技术问题,洋洋洒洒活跃发言,与人争论不休。网友提出的疑问,总能得到他的解答。有时候,他会忘记自己的老板身份,像个愤青一样,在论坛上勃然大怒甚至爆粗。
黄章确实是一个“超级发烧友”,为了追求自己认为完美的声音,从“烧钱”到“烧房子”——他撬开家里的墙壁和地板,修改供电线路、重新挑选线材、脚钉摆放……在他对产品细节的感悟里,“仅更换一根电源线,就会对音质有相当大的影响。”
2006年,魅族当仁不让地成为了“国产MP3第一品牌”,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无论是外观工艺还是声音质量,魅族的产品都达到了国产MP3的天花板。
从数量上看,魅族MP3一共只有10款产品。但其实魅族的团队研发了大约30款产品,其中大部分可以上市销售。不过,黄章坚决不同意,理由只有一个,“觉得还不够好,担心消费者不满意。”
正是对产品的极致要求,使得魅族MP3问世的10款产品,全是经典。
魅族在MP3行业风生水起之时,黄章却开始考虑另一件事:做手机。
“因为MP3只是手机中的一个功能,未来通用的将是集合众多功能的移动终端。”
2
魅族的创业元老之一、当时任魅族CEO的白永祥打了一个很妙的比喻:当一个人住惯了小房子,不知道大房子的好;而一旦住上了大房子,就再也不想住小房子了。
“用户的需求在不断升级。”
2006年,国内MP3市场仍是一片繁荣,但盛极而衰是市场的“魔咒”。客观来看,MP3只具备单一的播放器功能,被市场淘汰只是时间问题。
再把目光放到国内手机市场,2000年至2004年,波导、熊猫、夏新等国产手机品牌成为第一代国产手机代表,但好景不长,随着诺基亚、三星、摩托罗拉等国际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本土山寨手机品牌异军突起,这些第一代国产手机代表迅速被人遗忘。
第一代国产手机的退市,给国产手机品牌留下一个巨大的市场缺口,而如何能在手机市场安身立命,又是另一个命题。
事实证明,当时黄章的判断是正确的。
2006年底,MP3市场颓势显露。由于价格战惨烈,一年之后,市场上的MP3品牌已所剩无几。当其它MP3品牌苟延残喘、抱团商议如何度过行业寒冬之时,魅族转向互联网智能手机的冲锋号角已经吹响。
当时,做手机的方式有很多种,市面上不少品牌用现成的联发科方案,这是做手机最为快捷的方式,但显然不符合黄章的性格。
独立自主开发魅族手机,才是黄章会走的路。
2007年6月,地球另一端,乔布斯站在台上、从口袋里掏出那只具有革命意义的iPhone,黄章感受到了更多的信心。乔布斯是引领行业变革的大师,黄章是台下的观众,他们对产品有相同的态度——坚持手机个性化,拒绝同质化。
黄章对手机系统的要求也是如此,但凭一己之力,无法创造一个完整手机生态系统,于是他在其他系统上进行修改,从而完成深度定制。
2009年2月18日,“中国第一部国产智能手机”魅族M8正式上市,市场“地震”。
之前黄章在论坛“存储”的那批忠实粉丝,狂热而兴奋,M8上市两个月,销量为10万部,五个月时间,销售额突破5亿元。
当时的M8有多火?
它被评为“2009年十大年度手机”、“iPhone最好的克隆版”,它被放入微软博物馆……各种数据和好评加持,魅族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国产第一智能手机”的王座。
其实中间也有小插曲。
M8遭遇触屏失灵事故。面对批评和质疑,黄章承认触屏供应商TPK良品率不算高,并坦然表示如果手机要全部回收,魅族只能破产。于是,他随即出台了屏幕失灵就免费换机政策,挽救M8于水火之中。
2011年元旦,M9上市,魅族从WindowsCE系统成功进入Android系统。因为M8口碑炸裂,M9上市当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几个一线城市的魅族专卖店大排长龙,上千人等候在店门口,由于预订人数多,直到4月1日,M9才正常供货。
到2012年上半年,魅族产值超过10亿元,这一时间,整个珠海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仅为24.8亿,魅族一跃成为珠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头号新贵”。五年时间,魅族完成了从MP3第一品牌到智能手机先锋的华丽蜕变。
3
当魅族乘着智能手机的快车再登高峰时,黄章却隐退了。
2010年,黄章退出了公司的日常管理,由白永祥负责运营。同一年4月,小米在北京成立。
在此之前,雷军和黄章是无话不谈的朋友。卸任后的黄章,每天宅在家里,时间要么花在泡论坛上,要么花在研发手机硬件和UI设计上。他一个月只会因理发出一次门,魅族大楼里他的办公室,因为长久闲置,逐渐演变成接待室。
在他闭关的日子里,雷军以魅族粉丝身份出现在他几乎静止的生活中。辞去金山CEO职位后,雷军同样瞄准了智能手机赛道,与黄章不同的是,他认为从零开始做硬件风险太大,希望以投资入股的形式实现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的结合。
那期间,雷军但凡与人聊起智能手机,就拿魅族M8作为范例,他心中最理想的投资目标也是魅族。黄章曾想过接受雷军的投资,还考虑过把公司管理交到雷军手上,因为他懂手机,雷军懂企业。
但两人还是出现了分歧。在雷军看来,黄章“挺了不起的,很励志,但他有他的局限性。”所有心思都放在产品上的黄章,确实有他清高和执拗的一面。在两件事情上,雷军对黄章感到失望。
雷军跟黄章表达过,“魅族的一位高管,软件、硬件都很强,但一分钱股份没有,很容易被别人挖走。”黄章回答,“他被挖走了我自己能干。”雷军听后表示错愕。
再后来,他说服黄章从Windows Phone系统转向Android系统,并把Google中国工程研究院副院长林斌介绍给他,希望黄章能分5%的股份给林斌,用来吸引林斌加盟,黄章不赞成。当时,智能手机毛利高、对手少,在卖硬件、赚利润这个道路上,魅族和黄章过得十分滋润,黄章曾说,“我什么都不缺。”
而雷军表现出对移动互联网的极度看好,甚至投资UCWeb以便了解玩法。他也惜才、奋进,小米创立初期,他四处拉高手入伙。对初创团队,他给予股权激励,在组织架构上则非常扁平。
魅族的价值观则刻着黄章的个人特性:黑白分明、理想化、有点清高。
白永祥对小米的评价是,“它们商业味道比较浓,我们产品味道比较浓。”在魅族的语境里,“商业化”这个词带有贬义,放在产品上,常常与不追求极致相关。可是,“商业味道比较浓”的小米如同横空杀出的一匹黑马。
2011年,小米在互联网手机领域快速站稳脚跟,甚至大有抢占魅族地盘的势头。魅族最先创造出的“粉丝经济”概念,小米先其一步发扬光大。酒香也怕巷子深,黄章不仅没有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还选择退回到以产品为中心的自我世界中,他对做产品始终充满热忱,但对管理公司却感到厌烦。
“退出公司管理,不仅是因为看不惯社会,还因为看不惯公司一些人的做法,但大家相处多年,又不能不讲感情。”
4
黄章隐退了4年。
2014年,后起之秀小米以互联网模式疯狂冲击传统制造业,而魅族内部正面临危机,软件部门的员工在原副总裁马麟的带动下,一个星期左右全走光了。看着魅族的颓局,黄章坐不住了,在社交平台承认:“自己多年没管公司就是个错误。”
2014年2月,黄章回到了魅族,重新出任CEO一职。
重掌魅族,黄章做出了三项改革:1.扩大产品线,加速产品迭代;2.引入阿里巴巴5.9亿美元和海通开元6千万美元的投资;3.拿出20%的个人股份,启动公司员工持股计划。
拿到投资后,魅族推出全新子品牌——魅蓝。
之后的2015年,是魅族站上顶峰的一年:手机销量近2000万部;2500万用户;员工人数从之前的2000多人增至4000人。到了2016年,魅族销量增长缓慢,只比2015年多200万部——2200万部。
回过头看,2016年是魅族所有问题集中爆发的一年。
黄章回归后,白永祥提出不能再单纯追求销量,要开始追求利润。于是魅族开始学OPPO和VIVO,从线下布局。OPPO和VIVO的模式,是通过门店覆盖迅速占领市场,用高价低配、五花八门的产品配合广告轰炸,赚取利润。
于是,魅族大规模进军线下,配合机海战术抢占市场。2016年,魅族全年召开了11次发布会,发布了14款手机,共邀请了12组艺人演出,节奏令人咋舌。这让曾经忠实的粉丝渐渐感到失望。
魅族并没有因此走上OPPO和VIVO成功的道路,究其原因,是由于魅族2016年才开始布局线下,为时晚矣,要知道,OPPO和VIVO在2015年之前就已经占领了线下。
此外,大刀阔斧的进军线下,昙花一现般的销量上涨,魅族却乐观地将其视作策略见效的信号,全然忽视了盲目扩张带来的成本压力。2017年,魅族经营开始陷入困境,2500多家线下专卖店关闭了500多家。
这时,两年前宣布休养后的黄章,又再次出来了。
2017年6月,黄章邀请前华为终端DMO杨柘出任魅族CSO,主管市场营销。杨柘将定位引向商务机,针对中年用户,但魅族的核心用户是年轻人。
连续走错的魅族,裁员悄然开始。裁员背后,是手机销量的下滑。
“最明显的感受是2018年。”魅族员工回忆,“虽然主要的几个市场销量尚可,但魅族整体的销量大幅下滑。”
必须提到的是,在这之前,黄章特意将魅族和魅蓝分离,他主管魅族,当时的CMO李楠负责魅蓝,打造双品牌。此策略之下,李楠拿出了颇具代表意义的魅蓝E3,成为魅族自黄章出山以来最有竞争力的产品,而被黄章寄予厚望的魅族Pro7惨遭“滑铁卢”。
2018年,魅族在中国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仅948万台,同比下滑46%,排名第7。在这个榜单上,小米排名第6,销量为4796万台。
2018年的魅族经历了诸多的动荡,魅族Pro7销量不佳、旗下笔戈科技关闭、核心高管集体出走、公司大规模裁员……
魅族大厅前台旁的宣传易拉宝上,出现了一个标语,内容大致为:3个人干5个人的活,拿4个人的工资。这在过去的魅族不常见,相比小米这类互联网公司的“996”,魅族的工作节奏并不疯狂,甚至少有加班。
这一年,同样“小而美”的锤子手机没有熬过洗牌期,魅族好在存活了下来。
2019年,珠海国资委的投资公司——虹华新动能入资魅族,但并未能让魅族重获新生。在马太效应愈发强大的手机市场,一直挤不进第一梯队,那么只能离第一梯队越来越远。
据《时代周报》报道,2020年前后国内智能手机市场,“华米OV”以及苹果占据了接近九成的市场份额。二线品牌中,金立已经宣告破产,美图手机委身小米,剩下的三星是国际巨头,联想、中兴等都有其他业务支撑,“下一个倒下的,似乎只能是魅族了。”
2021年2月,魅族发布内部信显示,创始人、原魅族CEO黄章卸任,CEO变更为其弟弟黄质潘。根据BCI公布的数据,到2021年1月31日,魅族的市场份额仅剩0.1%。
2022年6月,魅族被星纪时代收购。收购之前,黄章与淘宝中国分别持有魅族49.08%、27.23%的股权,共同控制魅族;收购完成后,黄章对于魅族的持股将降低至9.79%,淘宝中国将退出对于魅族的持股与控制。收购方星纪时代将持有魅族79.09%的股权,取得对魅族的单独控制。
直至如今,黄章未再公开现身。这一次,他或许可以彻底归隐。
0624
凭借“钞能力”加持,热衷于多元化布局的腾讯从不缺席风口上的热门赛道,但幸运之神不会总是眷顾。
近日,腾讯为之倾注6年流量和资源的游戏直播平台企鹅电竞黯然收场,宣布于2022年6月7日23:59关停服务器,终止平台运营。
这不是腾讯第一个沦为弃子的“亲儿子”,恐怕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高开低走,黯然退场
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企鹅电竞,结束了开场即巅峰的尴尬一生。
2016年7月,腾讯内部孵化的企鹅电竞正式成立,比虎牙、斗鱼等当红平台晚了足足两年。彼时,游戏业务营收占据了腾讯总收入的半壁江山,时任QQ手游总经理刘宪凯的野心,是整合内外部资源,将企鹅电竞做成腾讯的移动电竞生态连接器。
然而,一步慢,步步慢。即使有腾讯的雄厚财力支持,也未能改变企鹅电竞因起步晚而先天不足的命运。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企鹅电竞下载量只有5949万,在国内直播平台下载量排行榜中位居第六,而虎牙、斗鱼下载量分别超过4亿和3亿,对比之下堪称降维打击。
2018年,企鹅电竞发力内容,相继引入LOL“德云色”、原熊猫TV头牌主播若风、梦泪、人皇Sky等顶流主播,并重新举办重量级赛事WCG。然而,少数头部主播无法让平台的内容生态脱胎换骨,短暂的热度消散后,企鹅电竞再次被“打回原形”。
同样是在2018年,腾讯对斗鱼和虎牙注资,开启了新的战局。在这场残酷的生存游戏中,嫡系出身的企鹅电竞再次落败。
一方面,在业务模式上,企鹅电竞未能跳出同质化陷阱,内容短板明显,盈利模式和主流电竞直播平台趋同,主要依靠直播打赏服务和品牌广告推广,多年来并没有太多创新。
另一方面,行业洗牌加速,企鹅电竞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熊猫、战旗、龙珠等直播平台相继停运,资源向斗鱼、虎牙等头部集中。2019年底,B站斥资8亿元拿下3年的《英雄联盟》S系列世界赛独播权,再次搅动游戏直播江湖。
持续掉队的企鹅电竞,成了腾讯“扶不起的阿斗”。
据艾媒数据,2021年5月,虎牙和斗鱼移动端的平均月活分别为7760万和6070万,企鹅电竞只有565.2万,不及前两者的1/10。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则显示,2020年,斗鱼和虎牙两家头部分割了游戏直播的半壁江山,企鹅电竞只有3.4%的市场份额。
废“太子”,成为腾讯减少内耗的必然选择。
扶不起的阿斗们
高开低走的企鹅电竞并非孤例。纵观腾讯24年来的产品布局中,像企鹅电竞这样“扶不起的阿斗”还有不少。
2020年9月,腾讯为之砸钱无数、风光时日活曾是新浪微博两倍的腾讯微博,正式告别历史舞台。这款腾讯在2010年为应对新浪微博的威胁而仓促推出的产品,不仅在内容和运营上短板明显,也始终难以得到内部资源的持续支持。马化腾在与吴晓波对话中如是总结:“因为有微信,所以,微博的战争已经结束了。”
在近年来大热的短视频赛道,腾讯同样多次折戟。2013年9月底,腾讯推出微视App,可支持8秒短视频,可谓行业的先行者。2014年,微信推出小视频功能,微视就此被边缘化,直至2018年抖音和快手迅速崛起才被“复活”。然而,内容同质化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泯然众人的微视在激烈的竞争中愈发落寞。
腾讯在电商领域也落子多多,但都是意难平的结局。2006年3月背负着对标淘宝目标上线的拍拍网,在2014年被京东并购,并在2015年因C2C模式无法杜绝假货现象停止运营。被寄予厚望的社交电商小鹅拼拼,于2022年2月下架,被外界视为“腾讯探索电商业务的又一次失败”。
在搜索领域,2006年3月,腾讯“搜搜”正式发布并开始运营,意欲挑战百度的霸主地位。2011年11月,时任腾讯首席技术官熊明华表示:“已在搜搜上投入了12亿元研发经费,2012年继续投入近10亿元资金”。如此巨额投入下,搜搜的表现依旧乏善可陈。2013年9月,腾讯向搜狗注资4.48亿美元,并将搜搜并入搜狗。
在陌生人社交领域,腾讯虽持续发力,但至今仍未突围。2020年,为加速打造陌生人社交产品,腾讯在一年内推出有记、回音、猫呼、有记、欢遇等超过10款社交App,但均未激起太大的浪花。
在某项业务上倾力扶持却以失败告终的大厂,不止腾讯一家。
字节跳动关闭了对标SHEIN的Dmonstudio后,旗下跨境电商平台Fanno也被传出拟将关停的消息。阿里CFO徐宏在2022年一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公司将关停长期价值较差的业务。百度曾在收购糯米后推出百度外卖,但最后困于竞争压力低价卖给饿了么。
既不缺钱也不缺流量的腾讯,为何屡次野心勃勃地出手却最终铩羽而归?
腾讯没有退场
对于鼓励试错、崇尚内部赛马的腾讯而言,部分业务的失败并不令人意外。
一方面,以迟到者的身份布局新业务,往往意味着急于追赶风口、强调效率至上,但在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贸然跨界,结局通常令人扼腕。
另一方面,内部赛马机制必然导致内耗和资源浪费。不被看好的“劣马”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失去必要的支持,而走上下坡路。
放弃扶不起的阿斗们,并不意味着腾讯在某个赛道上的全盘失败。通过投资和收购,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腾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企鹅电竞虽告别历史舞台,但斗鱼和虎牙被腾讯收入麾下,B站背后也有腾讯身影。缺乏电商基因的腾讯败走麦城,但是通过入股京东、拼多多、唯品会等头部平台,同样形成了对阿里的围攻之势。在短视频领域,腾讯是快手背后的大股东。在搜索领域,虽然搜搜消亡,但腾讯借此与搜狗开启了全面合作,并在2021年全资收购了搜狗。
对腾讯而言,不管是亲儿子还是干儿子,能赚到钱就是好儿子。
事实上,投资已是腾讯补足战略蓝图的重要手段。
据相关数据统计,腾讯从2005年左右开始作为战略投资者对与其相关的产业进行投资和收购。3年后,腾讯投资并购部成立,开始对外投资。2011年的3Q大战后,腾讯决定推进开放战略,通过资本扶持更多合作伙伴。
对于外界关注的边界问题,腾讯曾经回应称,“我们不完全排斥有竞争的公司,而且我们在很多case上也会说服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接受我们的投资”。
2021年财报数据显示,在主业增长遭遇瓶颈之下,腾讯主要反映投资收益的“其他收益净额”一枝独秀,同比增长162%至1495亿元,贡献了总盈利的65%。2021年3月的一则数据显示,腾讯入股的公司达1200多家,持仓总市值达到了1.82万亿元。
若以创业者的身份审视腾讯,其在直播、电商、短视频等领域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但若转换到投资者视角,腾讯并没有从牌局中退场,而是换了个身份参与竞逐。
对腾讯而言,躬身入局的“俗手”和投资良计的“妙手”,哪一种才是更优选择?
END
0624
前置仓还没过春就入冬了?
有媒体报道,叮咚买菜陆续在安徽宣城、滁州,广东中山、珠海、清远、江门,河北唐山、廊坊,以及天津等地发布“停止服务公告”,对相应站点进行了关停。
无独有偶,5月下旬因收盘价过去连续30个交易日内,低于1美元的最低要求,每日优鲜收到了来自纳斯达克的书面通知。
根据上市规则,若在收到通知后的180天内,每日优鲜ADS收盘价至少连续十个工作日为每股1美元或更高,将重新获得上市合规。如在11月29日前仍未恢复合规,可能获得额外的180天修复期。
这已是短短一月内,每日优鲜第二次收函。此前,由于未能按时提交2021年报,纳斯达克已发出一份警示函。
换言之,每日优鲜可能面临退市风险。
上述两家企业都曾被资本热捧,并靠着前置仓模式一骑绝尘登陆美股,如今又同时负面缠身。另一方面,前置仓的典型玩家呆萝卜已破产重整、吉及鲜也暂停营业,火爆一时的生鲜前置仓模式为何不“香”了?
昔日资本宠儿
所谓的前置仓模式,通常是指在社区3km以内建立仓库,根据数据分析和供应链资源选择适合的商品,由城市分选中心配送至前置仓,进行小仓囤货。同时组建物流团队,在消费者下单后,0.5小时内将商品从前置仓配送到消费者的到家服务。
与社区团购模式相比,前置仓满足的是消费者的即时需求,0.5小时的配送时效要求提前预测需求,备货到仓,所以库存成本较高且需要前置。
与商超到家模式相比,前置仓位置更深入社区,库存更贴近末端。传统商超主要以大型店为主,一家店通常可以覆盖3-5km范围内的消费需求。而前置仓为提供确定性的服务,只能覆盖2-3km以内的消费需求,所以需要布局密度更高,末端成本也更高。
虽然成本较高,但是由于深入到社区,又是刚需消费,称得上是一个稳定且活跃的流量池,所以不少互联网大厂都参与到其中。
仅2021年内,与前置仓相关的大额融资就有十余笔,其中金额过亿不在少数,其中典型的就有软银愿景基金3.3亿美元投资叮咚买菜。
此外,国内互联网巨头也悉数下场,如阿里系的盒马、易果生鲜,腾讯参投的每日优鲜,京东则靠京东到家、七鲜、永辉超市齐发力,美团龙珠也战投谊品生鲜等等。
由于国内生鲜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再加上前置仓模式本身成本高,如若不能很好的把控供应链成本和履约成本,企业就很容易陷入资金困局。高瓴资本领投的呆萝卜就在2019年11月宣布破产重整,几乎同时吉及鲜CEO台璐阳宣布公司融资失败,盈利不达预期,进行裁员、关仓。<_o3a_p>
一系列中小玩家出清后,前置仓领域的两大巨头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也浮出水面。二者于2021年6月先后登陆美股市场,每日优鲜上市首日微涨0.09%,叮咚买菜上市首日破发,跌幅25.69%。
仅从两家企业的公开的数据来看,叮咚买菜的营收总额和前置仓站点数都明显高于每日优鲜,截至2021年Q3叮咚买菜站点为1375个,每日优鲜2022年规划站点为1150个,但叮咚买菜的客单价低于每日优鲜。
如前文所述,叮咚买菜正在撤城“断臂求生”。2021年9月底叮咚买菜对外宣称在37个城市铺设了前置仓服务,时至今日叮咚买菜APP可下单的城市仅剩27个,换句话说叮咚买菜已经“关停”了10座城市。
在唐山、廊坊和天津的前置仓关闭后,意味着目前叮咚买菜在北方市场仅剩下北京一座城市。
同样,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每日优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因拖欠供应商货款被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532.95万元。
事实上,财报显示截至2018年末、2019年末、2020年末,每日优鲜的总资产分别为37.54亿元、21.02亿元、21.63亿元,总负债为18.61亿元、27.42亿元、30.69亿元,公司资产负债率约为49.6%、130.5%、141.9%,已有两年处于“资不抵债”的状况。
由此可见,即便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已经从“血海”里杀出,但是前置仓模式仍存在盈利难题。
当前UE模型待优化
前置仓模式的高成本,也决定了企业在选品、履约等环节都需要追求高确定性的品质和服务。
基于此,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在选品时大部分食材都是直采模式。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底,每日优鲜的生鲜直采比例超过93%,而2021年三季度,叮咚买菜的直采比例超79%。
但当前UE模型(Unit Economics,指单体经济模型)下,这两家企业均未能实现整体盈利。
中泰证券预测,根据2021年四季度叮咚买菜公告中披露的上海区域单仓模型,上海区域客单价为66元,较平均60元客单价高6元,毛利率高2.7个百分点。上海分选中心成本和末端履约成本分别为4元、10元,公司平均值分别为4.8元、13元。
在这样的前提下,叮咚买菜上海地区可以得到7%左右的经营利润率,进而实现区域性盈利。
而为了将区域性盈利扩展成全面盈利,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着力优化成本和利润率。
2019-2021年,叮咚买菜订单规模从0.9亿单提升至3.84亿单,履约成本(含分选中心成本和前置仓成本)占收入比重随之从49.9%收窄36%。2021年四季度,单均履约成本17.7元,比2020年同期19.7元下降10%。
除了降低成本,靠选品提升客单价也是重要手段之一。以叮咚买菜的“拳击虾”为例,“拳击虾”毛利率33.8%,远高于公司整体毛利率水平,单价在98.9元左右,超出平均订单单价73.9%。
中泰证券认为,随着订单规模提升、选品不断优化,前置仓盈利区域将从局部逐渐拓展。
再加上全国多地疫情零星散发,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在“保供”的大背景下,各项数据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叮咚买菜创始人梁昌霖在今年2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也表示,要以上海为范本,“力争第四季度在全国接近盈利”。
从供给侧来看,瓜果蔬菜、鱼鲜肉类都是非标准化产品,同时需求侧的地域化、个性化特征明显,很难形成全国性网络效应。
所以,生鲜市场的流量获取相对较慢,无法快速形成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现阶段如何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流量而非大规模“烧钱换用户”,是每个生鲜电商玩家都要深思的问题。
前置仓的命门
前置仓模式要想实现盈利,急需解决的问题有两个,客单价和复购率。
有券商对比行业内相关城市成熟仓的经验,对履约层面盈利进行敏感性测算,认为客单价、单仓订单量和毛利率是实现履约层面盈利的主要影响因素。
在毛利率25%假设下,客单价达到58元、单仓日单量达到1000单时,可实现履约层面盈利。
对比每日优鲜2021年季度情况,二季度公司完成订单总数2380万份、每单均价为96.1元;第三季度为2870万份、88.4元。而截至2021年6月末、9月末,公司前置仓数量为625个、631个,粗略计算,这两个季度公司单仓日单量约为317单、379单,离千单规模还有较大一段距离。
且上述两季度,每日优鲜的毛利率仅为7.5%、12.3%,离毛利率25%的假设条件尚远。
为了提升复购率,叮咚买菜和每日优鲜都希望借助会员的形式“绑定”消费者。在不考虑优惠活动的前提下,叮咚买菜年卡会员售价168元,每日优鲜年卡会员118.8元。
这些会员显著提升了平台的交易额,2021年一季度,叮咚买菜月均交易会员数为150万人,占月均交易用户数的22%,但贡献了47%的GMV;2019年和2020年月均交易会员消费额分别为407元和478元,高于非会员用户。
不过2021年二季度叮咚买菜会员月均贡献3.4单,这一复购率并不高。同期每日优鲜会员月均仅贡献0.7单,更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综上,新冠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生鲜电商的社会价值,而前置仓离消费者距离近、交付快等特点让它成为消费者日常采买的重要选项之一。但是从市场价值来看,两家前置仓典型上市企业仍处于亏损阶段且股价表现欠佳,烧钱模式或将持续。
目前纯粹依靠资本的力量砸市场,靠补贴吸引消费者,很难带来有足够品牌忠诚度的用户。
无论是每日优鲜布局智慧菜场,还是叮咚买菜“撤店”,其实都是想更加靠近目标客户(一、二线城市的都市白领消费人群),减少无序扩张造成的长期亏损,以回归到盈利的正常商业模式中。
这两家的发展故事,或许能给生鲜电商从业者一点警醒,昔日资本追捧的“明星”也顶不住经年累月的“烧钱”,单靠融资很难支撑长久发展,学会“造血”才是企业穿越周期、抵御风险之道。
0622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17日消息,社区快餐连锁「五味小面」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一埕实业、亚洲吃面公司、信联控股,曼巴资本担任财务顾问。据创始人罗赞介绍,此轮融资将进行店铺扩张、品牌升级及团队建设。
2016年,正值小面创业热,「五味小面」将首家店铺开在了广州江南西,第二家门店开在万胜围,验证了社区小店的单店模型:人均客单价25元,每天能卖200单,一家店铺前期投入30万后,8个月回本。目前,五味小面有近50家门店,35万的注册会员,近30万抖音粉丝,门店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区。从2020年开始,五味小面以每年2~3倍的速度在增长。
身处卖面条的红海市场,五味小面有着自己的定位,即开在社区,定位于“社区全时段小面馆”。面馆为食客提供重庆小面、现包小笼包、川渝小吃、甜品饮品等多品类、高性价比的产品,满足社区顾客从早餐到夜市的全时段的用餐需求,实现了“一日三餐、尽在五味”的经营理念。
曾在日本留学生活多年的罗赞认为,社区是中国餐饮品牌化的最大市场。而社区餐饮的商业逻辑是,尽可能的满足客户更多的需求,提供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和服务,从文化上融入社区、服务社区,成为社区的好邻居。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消费市场变化同日本的发展历程很相似,当下中国也逐渐进入到消费需求升级、但消费力降级的阶段,五味小面要为顾客提供“既有面子又有里子”的消费体验,比如日本的罗森便利店、萨莉亚、优衣库。
社区门店的经营策略上,五味小面采取全时段经营、餐饮零售化、用户运营。全时段经营即24小时经营,罗赞瞄准的是肯德基、麦当劳、全家、7-11。小面既是正餐又是小吃,在全时段经营下,五味小面人均25元,翻台率可高达每天15次。
2018年,五味小面开展了餐饮零售。这里的零售分为两类,一类是即点拿走,一类是电商零售。五味小面相继推出小笼包、串串、锅巴土豆等外带零售化产品,外带包子可以占门店销售额的20%。罗赞认为,餐饮+零售可以提高快餐连锁的抗风险能力。连锁餐饮门店覆盖周围1公里消费者,外卖服务可以覆盖3公里,而电商零售可以覆盖全网消费者。
五味小面的用户人群以20-45岁女性、家庭客、办公人群为主。因此选址方面,五味小面先通过大数据选址系统,定位人群合适的商圈,再通过人流量动线找到合适点位,在该合适点位定点定时预估门店客流量及投资回报率。店铺经营模式方面,五味小面以托管联营为主,投资方出钱,品牌方运营管理,未来将拓展加盟模式。
在五味小面从50家到100家门店的过程中,罗赞认为,组织建设和系统升级是助力五味小面这次发展的重要基础。罗赞回忆,当店铺开到10家左右,五味小面需要外招店长,但是半年后外招的店长全部离职。因此开启了公司化运作,完善公司组织架构、优化标准化体系、搭建人才培训体系U way小面大学、完善供应链系统等。
五味小面创始团队基于已有认知,从第一家店开始打造自己的标准化体系,讲究精细化运营。日本留学时,罗赞曾在罗森便利店兼职工作,他发现,罗森雇佣的多是兼职,但通过将便利店运营分拆成一条条的标准化流程后,兼职也可以让便利店高效运转。进一步解释,标准化管理可以让管理不依赖人,当人反复重复一项简单的工作,效率自然也大幅提升。
亚洲吃面公司董事长胡传建表示:小老板开了一个小面馆,服务一些过小日子的人,五味小面是在向社会传递这样一种小小的价值和能量。从“五味小面”到“五味小面馆” 。社区商业必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从“卖货”到“接人”,从经营产品到经营用户。成为社区的好邻居,这一看似朴实的宏大愿景正好是我对小餐饮的理解。
曼巴资本合伙人王宇焯表示:我们非常看好社区餐饮连锁品牌化的趋势,未来几年内将会在主食(面、米、粉、饺)的品类出现万店规模的品牌。五味小面这个年轻具备战斗力的团队抓住了这个机遇,在供应链、产品标准化、品牌塑造等方面都做得很好,通过强大的培训体系,门店精细化运营,人效和坪效均优于同行,同时商业模式上做了创新,“餐饮+零售”创造新的盈利点,目前具备快速复制扩张的可能性,资本价值凸显。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4237.shtml
0621
继思莱德宣布关闭线下门店后,韩系快时尚品牌百家好也传出撤柜的消息,这将去年刚收购百家好的南极电商推上了“风口浪尖”。
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南极电商对百家好的布局作出回应:“百家好收购后,公司对部分的低效率的店进行关闭,尽量做到所有走的人都合理的赔偿和关怀,这是公司应该做到的。”
尽管回应颇具人情味,但字里行间,百家好部分撤柜也是事实。
收购百家好时,南极电商曾公开回应,“因公司在研发、生产、质量管理上存在一定的短板,而百家好(上海)时装有限公司在研发、生产、质量管理上有较强的优势,能较好的补充公司这些方面的短板。”
曾几何时,南极电商大刀阔斧自断双臂,左手砍生产、右手砍销售,专心卖起吊牌。在收购时间互联后,南极电商彻底完成了“品牌授权+流量分发”的盈利模式的转型。
近些年南极电商提出了“南极人共同体”的概念,从设计、生产,到营销、品控乃至融资,为供应商和经销商提供电商生态综合服务,宛如中小企业们的保姆。
南极电商在年报中称自己的使命是“帮助中国优质中小企业持续成功”,这一使命像极了阿里的初衷——“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事实上,作为南极电商创始人,张玉祥曾公开对标阿里“阿里做电商的基础设施,南极电商就做配套设施,阿里造血管,南极电商就造毛细血管。”
但如今,南极电商品牌效应急剧下滑,线上流量增长放缓,南极电商开始收购品牌进行多元布局,想再次成为真正的“品牌”。
从保暖内衣到7.5亿人的家庭品牌
在成长为7.5亿人的家庭品牌之前,南极电商只是个卖保暖内衣的品牌。彼时电商的概念还未普及,南极电商还顶着个“南极人”的名字。
1996年,发明家兼高级工程师俞兆林研制出了一种导湿保暖材料,并将其用在了内衣上,保暖内衣这一新品类就此诞生,俞兆林顺势成立“俞兆林”保暖内衣品牌。
保暖内衣迅速席卷全国。彼时南极电商的创始人张玉祥还在国企工作,90年代迎来了下海创业潮,张玉祥遂放弃了金饭碗,下海做起了服装生意。
创业需要资金,白手起家的张玉祥笼络了一批经销商玩起了“众筹”。想清楚营销模式,张玉祥拿着样品找到了经销商。一番讨论,经销商觉得有搞头,于是纷纷解囊,筹集了300万元,成立了「南极人」。
南极人仅成立4个月销售额便破了亿元。但想成为一家全国性的品牌,张玉祥深知广告营销必不可少。他签下了央视黄金时段,植入了15秒广告,从此“南极人不怕冷”广告语成为了一代人的回忆。
紧接着,南极人陆续签下刘德华、葛优、黄海波等明星代言。在明星光环加持下,南极人声名鹊起,成为家喻户晓的保暖内衣品牌。
市场巨大,入局者都尝到了甜头。在南极人、俞兆林等的带领下,保暖内衣之风盛行,大小企业纷纷涌入,品牌瞬间增长到了500家。
葛优的“南极人不怕冷”、赵本山的“北极绒,地球人都知道”、郑少秋的“俞兆林真厉害”,连番出现在央视和各大卫视中,你来我往,不分伯仲。
但行业同质化严重,产品、营销手段互相借鉴,降价促销成为抢夺市场的杀手锏。而低价也让企业们饱受苦果,南极人毛利率一度低于10%,净利润不到5%。
激烈的内卷战之下,大小企业都元气大伤。头部的几家终于站稳了市场,南极电商便是其中一个。
据官方资料显示,到2004年,南极电商拥有2万个终端,累计销售额超过10亿元,且拥有1500多万消费者,形成了以保暖、休闲、羽绒、家纺等纺织品为核心的“南极帝国”。
张玉祥说过一句话“品牌是谁的不重要,关键是拥有者是谁。”于是在2008年,张玉祥砍掉了“生产”和“销售”,只保留南极人的品牌,开始做起了卖吊牌的生意。
卖吊牌确实是一门好生意,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迪士尼。数据显示,2019年,迪士尼全球授权商品和服务收入高达2928亿美元,位居“全球授权商Top150”榜单第一。
国内最早开始做吊牌生意的是恒源祥。早在1991年,做羊绒起家的恒源祥便开启了联盟经营的探索,将商标卖给工厂和经销商进行生产销售,恒源祥收取商标使用费。
以恒源祥为首,中国吊牌江湖逐渐形成四大巨头——恒源祥、北极绒、俞兆林和南极人,而这其中,南极人无疑将吊牌生意做到了极致。
南极电商的吊牌生意有多疯狂?万物皆可南极人。从袜子、保暖内衣到电饭锅、电吹风,再到蓝牙耳机、净水器、足浴盆等待,南极人无所不在,几乎占领了消费者日常家居生活的方方面面。
据南极电商2021年财报显示,2021年南极电商达到全网7.5亿人次的消费者基数。可以说10个中国人里,就有5人买过南极电商的东西。
截至目前,南极电商覆盖了60个品类,并常年在内衣、家纺、女装、童装等类目主流平台的销量保持top1。旗下授权供应商达到1839家,经销商达到10311家,授权店铺13258家。
据财报显示,2021年南极电商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即“贴牌”生意)的毛利率达到82.95%。一没工厂,二没门店,南极电商跟着合作的供应商和经销商们躺着赚钱,可谓一本万利。
卖吊牌何以致富?
南极电商吊牌业务的崛起,离不开其早年间形成的规模优势。
早在2010年,不少传统企业还在争夺线下份额时,南极电商便开始布局线上,并将品牌名从南极人改成了南极电商。
2010 年前后互联网用户规模迅速扩张,主流电商高速发展,在电商发展初期,南极电商便大量开店形成店群,吃尽了红利。
早期的电商以搜索为主,从搜索到购买全过程都是用户自发的行为,即“人找货”,淘宝、京东等老牌电商平台均以搜索逻辑起家。
南极电商凭借较早入局获得了先发优势,旗下的南极人共同体在淘系平台上形成了规模效应。当用户想搜索“保暖内衣”时,出现在首页的往往都是南极电商的产品,牢牢把住了流量入口。
对中小厂家而言,南极电商的流量优势无疑是诱人的。中国纺织服装行业的市场集中度非常低,服装行业前五大公司市占率合计为6.9%,家纺行业的前五大合计为8.2%。
这背后是严重的产能过剩,大量生产白牌商品厂商充斥其中。中小厂商从0到1自建品牌周期长、成本高、资金周转困难,和头部已具规模的大牌相比,更是缺乏知名度。
此外,天猫在2015年收窄了申请渠道,南极电商所在的母婴、家纺等品类开始采取“邀请制”入驻,很多淘宝商家被这道门槛拦在门外。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想要布局线上并获得长足发展,紧贴大牌是一条捷径。而对于南极电商而言,不用开店不用建厂,凭借商标便能“招安”一众小企业,自然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除了切中品牌与白牌之间的空白市场,南极电商的增长还得益于“低频不低价、中频性价比、高频极致性价比”的定价策略。
以核心业务保暖内衣和床上用品为例,南极人品牌的无痕保暖内衣单件价格平均在70-80元。同类型的猫人,恒源祥价格在100元以上。
床上用品均价更是低出了行业平均值。南极人全棉四件套定价在100元左右,其中69元/套的四件月销量过10万件,排名第一,远低于罗莱生活、水星家纺等行业头部。
性价比策略成功的背后离不开对消费人群的判断。东北证券研报指出,我国处于消费升级与消费降级并存的状态,高净值人群不断上升的同时,一部分用户也开始回归理性。这部分用户基数庞大,相比于为品质下单,他们更看重性价比,南极电商自然成为他们的首选。
南极电商也不只卖吊牌。2019年度中国零售电商百强榜中,南极电商位居第八,2021年,南极电商GMV超过430亿元。这背后不仅有品牌的声量,还有服务的质量。
张玉祥曾在一次采访中提到:“很多天猫店并不是死在产品不好、流量不够上,而是死在组织、流程跟不上电商的节奏。”南极电商想要做的是帮助经销商和供应商搭建电商生态服务。
2012 年,南极电商提出“南极人共同体”(简称 NGTT)商业模式,构建消费者、供应商、经销商、平台商和品牌商五位一体的产业生态链。
对上游供应商,南极电商整合零散产能,不仅为供应商提供稳定的渠道商和订单量,还涉足研发、品控、质检等多个环节。对下游经销商,南极电商整合零散流量,从店铺设计、流量管理、营销策划等维度提供服务,提高经销商的经营水平。
为了整合上下游资源,当好两方保姆,南极电商成立了一站美、匠人之心、南未来、小袋等系列子公司——一站美负责设计、匠人之心对标质检、小袋提供供应链金融。此外南极电商还研发了“南极数云”,对上下游进行数字化赋能。
2017年,南极电商收购时间互联,后者以移动互联数字营销及品牌整合营销两大业务起家。从上游供应商收购产品进行“贴牌”输送到下游经销商,然后通过向互联网平台“买流量”并分给下游商家,自己从中赚取各种费用。
自此,南极电商完成了“品牌授权+流量分发”的商业闭环。
南极电商失速:困于流量、失于口碑
南极电商凭借电商起家,但时代在发展,规则也在变化。
互联网红利消退后,增量打法让位于存量竞争,商家入驻管控更为严重。《天猫2018年度入驻标准》第十六条“同一主体开多家天猫店铺限制”曾明确要求,同一主体店铺间经营的品牌及商品不得重复,南极电商铺店比以前难度更高。
此外,伴随着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内容平台的崛起,原有的搜索电商逐渐让位于内容电商,从传统的“人找货”变成了“货找人”。
淘宝在2020年9月对算法流量进行了版本升级,流量推荐算法由搜索向内容推荐倾斜,这对以搜索优势起家且倚重淘系流量的南极电商而言无异于釜底抽薪。
据南极电商2021年财报,各电商渠道可统计GMV总计达434.90亿元,同比增长8.16%。其中阿里平台GMV占比45.47%,但同比却减少13.25%,唯品会平台也同比减少了34.43%。
2021年,南极电商本部营收下滑42.12%,主要原因便是传统搜索渠道客户受经济环境、疫情反复等影响,盈利水平下降。尽管南极电商在抖音、快手等内容电商上也有布局,但如今其GMV占比尚不足5%。
除了困于流量,南极电商的口碑也是连年下滑。2018年以来,南极人数十次登上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按摩棒,均有产品上了质检“黑榜”。
流量与口碑双双下滑,南极电商的吊牌“不香”了。此前曾有商家表示,尽管有品牌背书,但南极电商相关的店铺太多,品牌可信度大打折扣。而一旦品牌被曝出质量问题,每个小商家都要跟着倒霉。一荣俱荣的背面便是一损俱损。
意识到了自身品牌力的下降,南极电商在收购百家好时曾表示,“因内容电商的兴起,一些著名的、有个性的品牌价值突显,收购此类品牌有助于搭建公司品牌体系。”
此外,南极电商还通过与“C&A”在华地区商标持有人C&A(中国)共同出资成立合资公司,获得“C&A”商标在中国区线上业务的合法授权,成为“C&A”品牌线上业务唯一合作伙伴。
但无论是收购百家好还是与C&A合作,都未能掀起太大的水花,南极电商旗下的卡帝乐和精典泰迪也一直不温不火。快时尚品牌的时代慢慢退去,即便是H&M、ZARA等国际大牌都面临营收下滑,收购百家好的前景未可知。
国内生意不好做,南极电商又盯上了跨境电商,推出品牌Fommos并直接对标SHEIN。但Fommos目前仍处于前期投入阶段,后期还要完成跨境自营平台搭建、柔性供应链打造、服装工厂整合等工作,都不是易事。
结语
尽管南极电商2021年GMV超过434亿元,但净利润仅为4.77亿元,大头的收入都进了供应商和经销商的口袋。
将业务拆开看,尽管时间互联贡献了77%多的营收,但不到10%的毛利率也没让南极电商赚到太多,主要利润依然靠卖吊牌支撑。老本快耗尽,由重变轻的南极电商再次转型来的有些迟。
南极电商的成功源自当年国内的“白牌时代”,但在国潮之下,“中国品牌”不断涌现的当下,南极电商已经很难突破品牌形象并形成高溢价。
这一次,南极人又能走多远呢?
0621
“AR是下一代计算平台,想在AR时代抢先做出一个像2007年的iPhone+iOS一样的东西,成为下一个平台上类似苹果一样的公司。但这种平台级的战争,仅靠好产品是不够的,因此也做好了被大公司收购的准备,实在不行,就做AR时代的华米OV。”
罗永浩的再创业感言,打动了很多人,在不少人看来,现在的年轻人缺的是罗永浩这种创业精神与理想主义,也需要这种创业情怀与精神。但事实上,罗永浩的创业情怀,不适合多数创业者。
创业理想与激情正在成为稀缺品
罗永浩真正打动人的是那句“创业可能后悔,不创业百分之百后悔”的创业宣言。因为在今天,创业似乎不再成为一个能打动年轻人的符号,那种过去5~10年还弥漫在空气中的创业激情,似乎正在远离年轻人。
在2010年前后,捧出iPhone4的乔布斯那句“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名言激励着很多有梦想的年轻人去创业,去改变世界,捧出好的产品。
在2011~2015年前后,从智能硬件到互联网软件项目,都迎来了创业热潮,根据相关数据显示,2013年中关村新创办企业超过6000家,2014年上半年新创办企业超过9000家。国内迎来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潮流。
由于移动互联网与手机市场榜样的力量存在,人们在这个时代更容易相信,只要专注于某一个领域,甚至一类产品做好,就会获得市场认同和回报。市场充满着对于机会与成功的渴望,创业者脸上都写着不可辜负这个时代。
彼时,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相关的创业项目正在大波进入投资界,并且投资阶段愈发前移,大量VC机构以A轮的价格投资天使轮。
根据清科数据显示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创投市场所发生的420起投资分布于20个一级行业中,从投资案例数方面看,互联网行业以148起交易位列第一。
在今天,随着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与人口红利进入尾声,尤其是疫情下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人们基于现实与经济收入的增长焦虑更多了,面对未来,多了一种不确定性的焦虑,少了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再难现当年的创业热潮盛况,取而代之的是考公盛况。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年“国考”总报名人数突破200万,创历史新高,较2018年的增幅为28%。
在不少人看来,在如今下行的市场大环境下,年轻人的求稳或躺平心态,不只是信心的丧失,更是心气的消磨。罗永浩身上的理想主义以及对于创业的执念与激情,在今天,正在成为稀缺品,罗永浩的再创业,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其实是一剂强心针。
这或许也是罗永浩再创业对许多人产生了正向激励作用、引发了人们共鸣的重要原因。
罗永浩的蜕变,利于他在资本市场发力
从罗永浩过去的创业经历中,8个字总结就是“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从创办牛博网到老罗英语培训学校,从创办锤子科技进军手机到做聊天宝APP进军社交软件市场,再到后来做电子烟遭遇禁售,几乎全部失败,而电商直播几乎是他创业生涯唯一做成功的项目。
可能对于罗永浩而言,直播带货虽然也能算是一种创业,并且已经做得足够成功,但是,电商直播可能并不能满足他个人对于成功的定义。
在晚点的《对话罗永浩:再创业可能后悔,不创业百分之百后悔》中直言:“直播带货并不能让罗永浩保持超过半年以上的热情,坚持至今,更多是为了还债。但这样一个不能让他一直兴奋的项目,却是他多年以来参与的、最成功的商业项目。”
在已发生的直接债务还剩不到一个亿的时间节点,他关闭微博,再次投身创业——在大众看来,罗永浩再创业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为了赚钱,而是要做一款很酷的产品,有着“改变世界”的情怀与理想在,这是罗永浩打动大众的地方。
事实上,入行初期,罗永浩已屡次表明,直播带货更多是为了还债,还完后即将奔赴新项目创业(目前已知为AR眼镜)。
在罗永浩看来,“(这些科技巨头)普遍没有将这个当成最重要的未来方向。我们选择 AR,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也是觉得时间窗口对我们这个级别的团队来说特别好。其实现在大的科技公司基本上没有all-in做AR的,普遍都是研究院项目状态。”
相对于火热的电动车赛道,进入AR赛道,无论是从时间节点,未来前景以及其个人野心来看,进入AR赛道也确实是一个相对合适的选择。
正如他自己所说,整个行业还没有巨头大规模的投入团队与资源去做。整个赛道还处于前期阶段,不存在巨头公司垄断整个行业资源的情况。
傅盛在2016年谈到一个观点,创业竞争最好切的办法是切边缘,在没有人进入的市场打下企业的基础。最好走新赛道,而且必须是大趋势,它能够长期是主流的新赛道,而不是羊肠小道;找到新赛道和大趋势之后,要找到足够小的、不复杂的破局点,极简切入,然后倾巢而上,全力以赴。
某种程度上说,傅盛的这些观点其实契合罗永浩切入AR赛道的想法。
但尽管如此,AR赛道目前还属于投石问路阶段,且对硬件工程能力,新材料的研发、算法与数据能力、先进工艺芯片(5nm级别)研发能力,屏幕、芯片供应链整合实力,运动控制、行为感知、光波导等技术能力,对人才、资源、资金的投入等要求非常高。
而这种对技术、资源的高要求,决定了苹果、微软这种巨头型公司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但尽管如此,经历了“真还传”之后,罗永浩的人格魅力再度得到了升华,追随罗永浩精神的粉丝也变多了,对待商业,经历过公司倒闭的罗永浩身上已经不再有过去的偏执与固执,整体变得更加务实、圆融与成熟。
正如他自己在接受晚点采访时说的:“过去的他口无遮拦,有攻击型人格,这身臭毛病吧,一倒闭就全治好了。”
“倒闭不存在微倒闭、半倒闭、百分之七十的倒闭这样的中间状态。倒闭就是百分之百的纯倒闭,这个特别提神。”对待再创业的AR项目,罗永浩也表示有B计划与C计划,并且“不介意被一家有足够资源的大公司投资、控股或收购。”这在过去的罗永浩身上是不可能发生的。
因此,罗永浩身上这种转变以及人格特质的蜕变与升华,其实非常有利于他在资本市场的融资、找人找团队,愿意给罗永浩投钱,愿意追随罗永浩的人会更多了。
对于那些想创业或者正在创业、渴望成功的人来说,罗永浩无疑是内心对于成功欲望的一面镜子。
更有网友偏执的表示:“把赚钱放在第一位的男人他的心基本已经死了,在和平年代,创业是唯一可持续的折腾自己的方式。”“世界上还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负债累累还清之后,依然热爱创业。”
罗永浩的再创业很具感召力,但是,从理性的角度来看,罗永浩并不是多数创业者可以学得来的案例。
罗永浩的创业情怀不适合多数创业者
罗永浩可以为了成就人生价值、追求个人理想而创业,但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为了赚钱而创业虽然俗气且泛着铜臭味,但只有赚钱才能解决创业过程的大部分难题。
罗永浩有他追求个人理想主义的资本,他在负债6个亿的情况下,通过直播带货3年不到就能还清。正如国内著名商业咨询顾问刘润曾直言“直播是很多人的梦想,但只是老罗通往梦想的盘缠。”
罗永浩直播带货的成功,背后与他个人的影响力、资源、团队、人脉等息息相关,也就是说,对于罗永浩来说,找钱可能并不是最难的,他成功的背后有其个人知名度的加持以及个人努力、天赋而获得的成就,但不能刻意忽视其背后的资源人脉与圈子的影响力。
对于草根创业者尤其是互联网创业者而言,在个人能力、创业方向与趋势的洞察之外,资金链是核心的一环。当下很多投资人更加务实,他们只对那些潜在市场大、盈利前景好的创业项目感兴趣。
一个创业项目之所以失败,很多时候不是因创业者本人或者创业团队不优秀或者不够努力,很可能只是市场太小或者是巨头进场或者创业者资金链的断裂。
所以对于创业者而言,前期缺人,需要钱,后期产品立项、规划、开发需要钱,后期产品推广与传播需要钱,而资金链与资源与人脉挂钩,一旦资金链断裂,往往直接导致创业公司的倒闭。
对于创业者而言,缺资金永远是最为致命的一环,在目前的新兴项目,烧钱是常态,创业者选定的项目一旦被巨头盯上,往往在资本烧钱大战中存活率极低。
而缺钱必然需要找天使投资,找VC,如果创业者在融资路上上处处碰壁,团队的人心涣散也将成为必然,一旦没有投资者接盘,即便是垂直领域小而美的项目到了后期有可能会变成鸡肋,慢慢耗着而市场又没有迎来爆发点而迅速死掉的比比皆是。
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创业失败,破产倒闭的结果可能是卖房卖车,多数人也并没有太多翻身的路径,更不可能通过直播带货短时间内赚到几个亿,追求理想要有底气更要有本钱,也要有资源,这是创业者需要认清的事实。
罗永浩如今再创业,其实也有多重基于现实的考量。
首先是从行业的大环境与头部主播的发展来看,直播带货的生意并不具备可持续,退居幕后,将直播带货生意作为备胎,重拾创业者的标签,更有利于罗永浩利用他现在的人设、资源、知名度适时转型。
此外,直播带货生意已经稳定了下来,它可以作为罗永浩创业失败后的退路,在晚点LatePost的专访中,罗永浩表示在自己半年来只有3%的出镜时间,交个朋友的销售收入和利润还在增长。
因此,罗永浩关闭了微博,但并没有关闭“交个朋友”直播间,而是从交个朋友的“首席好物推荐官”变为“首席品牌监督官”。
某种程度上说,直播带货的盈利甚至可以为他的AR项目持续输血,即便AR项目有一天无力支撑而倒闭,他可以将公司卖给巨头型公司,再回到自己擅长并且能够赚钱的直播带货业务上来。
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退路、不为赚钱发愁的时候,追求并实现长存内心的创业理想就往往会成为实现自己短暂人生价值的另一层执念,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事实上,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创业其实会让人上瘾。
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华住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季琦从1999年开始先后创立携程旅行网、如家快捷酒店和汉庭酒店,十年内三次在华尔街敲钟。美团创始人王兴从2003年开始创业,有5段创业失败经历,包括校内网、多多友、游子网、饭否网和海内网。这些进行多次创业的创业者被称为“连续创业者”或“创业成瘾者”,而后者往往更痴迷于创业,过去成功或失败的起起伏伏,不一定会破坏他们创建企业的决心。”
从目前来看,罗永浩其实也可以归为“创业成瘾者”。而这类“创业成瘾者”往往会将创业视为自我价值的主要来源。
创业成瘾者虽然享受创业的过程,这种特质的人往往更享受创业的过程,更倾向于过度投入去探索、体验未知的领域。
哈佛商业评论该文章指出,这种创业成瘾的负面影响在于,持续、过度投入,进入“退出-进入的循环”,创业者会遭遇更严重的心理、生理问题以及关系冲突,创业成瘾的负面影响会成为创业者的长期困扰。
当然,创业成瘾的负面影响对于罗永浩而言,可以通过转移到另一个创业项目逐渐消化,但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创业其实没有太多的退路。
一个是情怀与理想,一个是终究要面对的现实。
罗永浩的再创业,我们可以吸收他的这种在路上、永不言输、对理想的执着与坚定的创业精神,如果在现实赚钱的问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过于追逐理想与情怀,对于创业者而言,可能是一种危险的情怀误区,有家底有退路,创业试错叫情怀,没家底的创业是背水一战,没有退路下的创业冒险并不适合大多数人,这是创业者需要理性认清的地方。
0617
在互联网行业,最令人害怕的不是被用户骂,而是产品死了,人们连一点反应都没有。
Internet Explorer,微软的 IE 浏览器,大概就是这么一款产品。
6 月 16 日,Windows 11 将正式放弃对 IE 浏览器的支持,这款存活了 28 年仅更新 11 版、见证了微软「视窗时代」辉煌顶峰、也曾经把微软搞到反垄断法庭并差点被拆分的软件,终于迎来了「退休」时刻。
千禧年前出生的网络用户,绝大多数是靠 Windows 桌面上蓝色的小「e」图标,开启自己五光十色的网络人生。接下来,可能会有少数人会继续使用 IE 的继承者,Edge 浏览器来登录网站,虽然后者的内核早已换成对手的 Chromium。
而更多的人,点开的是无数的 App,而它们是不用浏览器的。
01
Windows 下的蛋
当 a16z 创始人、Web3 投资教父马克·安德森 Marc Andreessen 给年轻的区块链创业者布道时,不知道会不会偶尔想起 25 年前,他和「网景」Netscape 的小伙伴将公司 Logo 钉在微软园区草坪上的那个深夜。
当时还有满头秀发的安德森刚刚登上时代杂志封面,而给这位光脚的年轻人加冕「金童极客」(The Golden Geeks)的是刚刚上市的网景公司——刚刚成立 16 个月的公司,已经成功上市拿下 29 亿美元市值,以至于「网景式成功」成为之后科技公司 IPO 成功的代名词。
让安德森和公司获得巨大成功的是团队推出的网景浏览器 Netscape Navigator。
在 1990 年代初,第一代极客网民们接入万维网的主要工具是美国超级计算应用中心 NCSA 团队编写的初代浏览器 Mosiac。网景团队在 1994 年推出的 Mosiac Netscape 0.9 浏览器出道即巅峰,直接拿下 75% 的市场份额,并很快成为网民默认使用的浏览器。
网景迅速且巨大的成功,吸引了比尔·盖茨的注意力。最开始坚定相信「系统在手,天下我有」的盖茨,也被当时媒体鼓吹的「互联网入口论」搞得十分焦虑。
令人意外,盖茨一开始的策略并不是斩尽杀绝,而是「求和」。据说 1995 年 6 月,微软高层曾经造访网景园区,提出「除了 windows,网景可独霸任何其他系统浏览器」的「议和条件」。在盖茨看来这已经是自己「服软」的表现,毕竟当时微软已经是年收入 137 亿美元,拥有超过 1 万 5 千名员工的绝对巨头。
但显然,对于年轻气盛的网景来说,微软的提议近乎「羞辱」,一口回绝对方是唯一的选择。
确定敌对关系后,微软迅速收编团队加紧自家浏览器的研发。也正是在 1995 年,划时代的操作系统 Windows 95 问世,而在 Plus Pack 版本中,Internet Explorer 1.0 作为系统自带软件正式亮相。
网景优势在于先发优势,而微软优势在于系统,在 Windows 95 中免费的 IE 浏览器,成功占领市场。而网景浏览器高达 45 美元的授权费用,遭受到微软免费政策的当头一棒。
与微软斗争了近三年后,网景以 42 亿美元市值被美国在线 AOL 收购。即便一年后其市值已经涨到创纪录的 100 亿美元,但在浏览器这个主战场上,IE 早已借助 Windows 系统的成功而占领了绝大部分市场。
不过,「浏览器之战」虽然以 IE 的成功告终,但是内嵌系统的捆绑销售却给微软带来了 1998 年的「反垄断」审判。虽然案件以和解告终,但也间接导致盖茨将公司控制权交给鲍尔默,制造出一个更保守的微软,最终错失移动互联网大潮。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Netscape 后来和太阳计算机系统公司 Sun Microsystems 合作建设 iPlanet,一个集日历、网络和电子商务等业务为一体的超级网络综合体,结果项目并不成功。和 Sun 公司的命运类似,网景也在新世纪的头一个十年,渐渐式微,直到被时代华纳取消品牌。
IE 一家独大,成为微软「视窗」系统用户网上冲浪的唯一「入口」。
02
快鱼掀巨鲸
70 和 80 后网民,估计到现在仍然能记起互联网体验被 IE 浏览器支配的恐惧。
第一是慢,网页加载固然和网速强相关,但鉴于门户时代的网页大多以文字和链接为主,IE 的加载速度仍然令用户感到十分揪心。不断点击刷新按钮,以及一次开数个相同网址的 IE 窗口,看哪个先加载出来是网友的标准操作。
第二是崩溃频繁,网上冲浪的网友永远无法预料,自己和 IE 浏览器哪个会更先崩溃。
第三是安全问题,新世纪的头一个十年,使用 IE 浏览器上网确实有冒险感,恶意软件、流氓插件、无数弹窗、木马程序无时无刻给单纯想上网看个新闻的网友一个下马威。
估计不少网友都有点开一个网页,蹦出十多个位置各异的弹窗,然后要手动寻找一个个「X」标志去关掉的经历。相比之下,几年前页游「假关闭按钮」的设计清纯的像一只小白兔。
显然,当一个软件市场份额占到 90% 以上,其他对手可以忽略不计时,团队也很难有动力再去做任何改进——即便面对网友铺天盖地的吐槽,在 IE 浏览器的 28 年生涯里,也仅仅更新了 11 版。这在移动互联网「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理念面前,简直不可理喻。
天下网民苦 IE 久已的呼声,被一个冉冉升起的互联网新星听到了。
直到 2006 年,谷歌的浏览器计划才被时任 CEO 埃里克·施密特开绿灯——后者依然记得网景在第一次浏览器大战中惨败的场景,而谷歌在当时仍是一家「小公司」,不该吸引微软的火力。
没人能想到,谷歌两位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和拉里·佩奇招来的 Mozilla Firefox 火狐浏览器开发者搞出的小项目,成为谷歌继搜索之后又一最成功的产品,并最终一统浏览器市场。而引领项目的,正是现任谷歌 CEO 桑达尔·皮查伊。
在 2008 年 9 月第一次亮相后,Chrome 并没有激起太多浪花,不少科技媒体并不认为这是一款有未来的产品。第一版推出后,Chrome 只占到浏览器市场 1% 的份额。难怪微软并没有将谷歌的新产品当成对手,相比之下,当时更成功的火狐浏览器还算是 IE 8 的真正敌人。
但无可否认的是,Chrome 的极简设计、快速的网页加载以及超预期的安全性给多年毫无波澜的浏览器市场吹来一股新风。
至于为什么 Chrome 会比 IE 快上几倍,一方面 Chrome 自建内核,后来又采用了自己的 Blink 引擎,在网页加载上有很大优势;每个标签页采用单独进程的「沙盒」模式保证每个标签页不会互相影响,同时也增加了稳定性;另外,Chrome 会记住用户的常用网站,对其进行预加载,用户再次浏览时候速度自然更快。
所以,即便在多年后 IE 和其他浏览器在经过改进后,在网页加载速度上已经和 Chrome 不相上下,但是当年 Chrome「天下最快」的印象依然深深留在用户心中。
同时,谷歌开源 Chrome 内核 Chromium,借全球码农的大脑共同改进浏览器的性能;另一方面,后来的「插件商店」,给 Chrome 带来大量扩展应用,极大丰富了 Chrome 浏览器的生态。
在 Chrome 问世不到四年后的 2012 年 3 月的一个星期日,根据某网络分析数据,当天使用谷歌浏览器的用户占比达到 32.7%,以微弱优势击败占比 32.5% 的 IE,成为全球使用量最大的浏览器。
这个分水岭之后,Chrome 一骑绝尘,而 IE 则不可避免的走向快速下行通道。
截至 2020 年,Chrome 已经占据浏览器近 70% 的市场份额,IE 则是 3%,无限接近「其他」类别。
03
漫长的告别
有些人二十多岁就死了,只不过六十多岁时候才下葬。这句话用来形容 IE 浏览器,有些莫名地合适。
去年 5 月,微软官方正式宣布,2022 年 6 月 15 日后,部分 Windows 系统不再支持 IE 浏览器。
事实上,自从 2015 年开始推出 Microsoft Edge 浏览器,微软对于 IE「弃子」命运的表述已经很直白了。
甚至,为了证明微软确实「洗心革面」,Edge 浏览器甚至从 2018 年开始直接将内核换成了 Chromium,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Edge 不是 IE 的继承者,反而是 Chrome 的一个「小弟」。
2020 年数据显示,Edge 浏览器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 IE,并在不久前超越苹果的 Safari,以近 10% 的市场份额成为第二大网络浏览器。
当 IE「退休」的消息曝光后,也有网友担心一些落后的「网银」和「报名」系统,仍默认使用 IE 浏览器。这方面倒是不用担心,因为 Edge 浏览器仍会保有 IE 模式,同时 360 浏览器同样有 IE 模式,可以为网友一解燃眉之急。
作为一款互联网产品,IE 诞生于巨头微软的恐慌期,一个试图抓住「互联网入口」的防御产品。通过 Windows 捆绑+免费的强力政策赢得「第一次浏览器大战」的胜利,而缺乏战略方向则让这款拥有最广大用户基础的上网工具不思进取,最终落败于目标明确且执行力更强的谷歌 Chrome。
归根结底,策略再好,一个真正的好产品才是成功的底线。
漫长的告别之后,无人怀念早已成为互联网化石的 IE 浏览器。
0617
打败过国美,战胜过京东,张近东却最终败给了时代,也败给了自己。
黄光裕、张近东、张大中,这些中国零售商业史上如雷贯耳的人物,终究逃不脱时代的大潮汹涌,也逃不脱命运的漩涡无常。
当年大润发被阿里收购时,创始人黄明端说过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而如今,这位台南渔村长大的“穷小子”却作为“阿里系”代表,成为苏宁新任董事长。与此同时,在商海搏击32载,一间门脸房起家的张近东,却只得无奈挥别半生心血。曾经在苏宁总部最高层运筹帷幄指点江山的他,于大厦将倾时,却已是身不由己,无力回天。
六朝烟华散未尽,不忍抬眼望残阳。
一度连年问鼎民营500强之首,却又以如此之快的速度陨落如斯。南京以至整个江苏最具声望的商界明星,却成了商业史上又一个令人唏嘘的悲情人物。
曾经的中小板一哥“苏宁电器”如今已经被ST,目前市值仅剩200亿元。财富的积累戛然而止,众星捧月的江湖地位一去不返。取而代之的,是看客们惊异乃至于困惑的目光:
强人如张近东者,竟也会以这种方式告别历史舞台。
01
光荣与陨落
若干年后回头来看,谁也未曾想到苏宁在山峰上的时间是如此之短。
如果时间能够静止,苏宁易购的投资人希望是2015年。这一年的6月15日,其股价(后复权)上涨至1944元的历史最高峰,上市以来上涨了57倍,是中小板涨幅最大的上市公司。
换句话说,如果苏宁电器上市时中签500股,到2015年仍然牢牢捏在手中,持有市值已经从当初的8000多元上涨到97万元。如此狂野的成长性,至今仍是中国资本市场难以逾越的山峰。
曾经的张近东是中国商界最耀眼的明星,是马云之前的马云,曾经的苏宁是那个时代最火热的“赛道企业”,是宁德时代之前的宁德时代。
新世纪后的十年里,苏宁如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张近东的企业家光环为人所推崇备至,是所有财经版面的焦点。作为苏宁的掌舵者,张近东最满意的时间点应该是在2011年。这一年,苏宁扣非净利润达到46.24亿元的巅峰值。
从1990年创立开始,苏宁的电器零售业务和火箭般的中国城镇化进程一起衔枚疾进。苏宁的营收从2001年的16.64亿元增长至2011年的939亿元,提升了55倍。同一时间,公司归母净利润从约2500万元增至48.21亿元,10年暴增192倍。
2010年黄光裕身陷囹圄,当时的张近东的强敌不再,新敌未起。
2011年,阿里远不是今天的阿里,京东总收入只有260亿元,不到苏宁电器当年总收入的三分之一。2012年,苏宁集团整体营收达到2327亿元,登顶中国民企500强榜首。这是张近东风光无量的时间当口。
然而,若干年后回头来看,谁也未曾想到苏宁在山峰上的时间是如此之短。
其实早在1999年,张近东就和孙为民(前苏宁副董事长)一道跑到中关村,考察那里方兴未艾的电子商务,到10年后苏宁开始采取行动,刘强东们在其中有了崛起的时间和空间。
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商大潮,苏宁的反应不算慢,但也称不上快。阿里和京东最终占据了电商的消费者心智和先发优势。到如今京东的生意仍然火热,其总收入已达9516亿元,是苏宁易购(1389亿元)的接近7倍,是国美零售(465亿元)的20倍。
2011年是张近东个人荣耀的顶点,却是苏宁命运的转折点。虽然此后其营收仍能增长,但造血能力已经开始下滑,至今没有任何改观。张近东喜爱的地标建筑在各个城市拔地而起,但苏宁帝国大厦的根基已经不再稳固。
过去八年,苏宁易购扣非净利润持续亏损,合计高达615亿元,亏损数额是当前市值的整整3倍。也就是说,以股权价值衡量,要把苏宁易购卖掉三次才能弥补这些亏损。
02
决心与骄傲
在对手面前,他仍展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的骄傲和轻视。
江湖评价,张近东之所以能够赢下“美苏争霸”,最大的原因是张近东的“不犯错”。
黄光裕就像一匹狼,年长6岁的张近东更像一个沉稳的渔夫。狼意味着国美的赌性、激进和攻击性;渔夫需要的是耐心和等待,和关键时刻的爆发力。
作为竞争对手,张黄二人会面不多,但最为经典对话是在2006年,黄光裕专程来苏拜会张近东。当时已经两次登顶中国首富的黄光裕野心勃勃,有像收购永乐电器一样收购苏宁的想法。在南京钟山高尔夫球场,年轻气盛的他对张近东说:“我要收购苏宁。”
张近东的回怼,成了中国商业史上能排到前五的名言:
“我不卖,你也买不起;如果做不过你,我就送给你,不用你买。”
张近东究竟还是等来了对手犯错并借此反超。“美苏争霸”多年来被视为中国商界的一段佳话,这场没有硝烟的争斗直到今天仍在明里暗里继续,但评判谁胜谁负,已经没了意义。
美苏争霸的这二十年,是引领中国零售业从“专业零售”进入“连锁零售”的二十年。
第一个十年,苏宁专营家电,开创中国空调自营服务先河,自建物流、配送中心,并于业内首创售后服务连锁网络,自营服务成为创业初期苏宁最强大的竞争力。也为淘宝、京东和所有竞争对手提供了借鉴。
第二个十年,苏宁启动了连锁经营战略,从南京进入武汉,率先完成全国一线重点城市布局。全国连锁也影响了后来一批的零售商。
2010年后,苏宁进入第三个十年,电商大潮汹涌而来。张近东与团队开始应对策略。
迎战互联网零售时代,苏宁经历了“线上线下融合-O2O-智慧零售-场景零售”等多个阶段,品类从3C家电扩张到母婴、生鲜等等,还孵化出小店、云店等新型业态。
为了彰显决心,张近东还在2013年初将上市公司更名为苏宁云商。他放出豪言:这是一条包揽线上线下以及零售服务的云商之路。是“亚马逊+沃尔玛”的模式。
但张近东的猛药是开给自己的。在对手面前,他仍展示出了某种程度上的骄傲和轻视。
“我仍然相信慢就是快。”即便在2012年,张近东仍旧笃信,“苏宁过去同线下同行竞争时,同行通过资本杠杆抢在了我们前面,但我们从一开始就对后台进行大规模投资。现在,那些跑得很快的对手迟早会遇到规模瓶颈,比如规模达到500 亿到1000亿时,它们的后台可能就会出现问题。”
这时的刘强东和京东商城,甚至不在张近东的“竞争对手”名单上。“他们还是小孩子,和我们不在一个重量级。”在他眼中,当时真正的对手只有两个——阿里、腾讯。
苏宁在早期二十年里一直顺风顺水、高速成长,但世纪之交,阻碍苏宁线上转型的最大阻碍其实并非来自外部,而是内部。
据称,早在 2008年张近东就召集高层,力求在内部形成电商共识。但反对和彷徨的声音一直存在,有人担心网购侵害供应商话语权和利益,有人认为线下线上业务将会有互搏的问题等等。
直到和京东的价格战打响之后,张近东才真正下定决心:“过去允许不同意见,到了今天不能再谈了,谁要不同意就得走人。”
但这一次,苏宁的规模优势没能演变成后发先至。为了奋力追赶,张近东使出浑身解数不计得失,一如世纪之初老对手的狼性与赌性。
03
赌性与“繁荣”
这一切的困境开始于2012年。
“任何经济体的增长都会有起伏,只不过我们现在经历的是波谷。”面对2012年苏宁利润首次下滑,张近东仍然相信,只要挺过这阵,新的增长周期又会到来。
这时的张近东已经甩开膀子全盘电商化。沉稳谦和的外表下,他果敢而赌性的一面开始显现。
或许是不服输,或许是爱大场面。2012年开始,苏宁开始疯狂撒钱,先后以6600万美元价格收购“红孩子”,2.5亿美元战投PPTV,2016年,苏宁易购42.5亿元收购天天快递,并豪掷7.21亿美元,买断英超转播权。
为打通足球体育全链条,苏宁还接手了江苏舜天足球俱乐部,2.7亿美元买下了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并耗巨资拿下各类顶级赛事版权,希望能发生化学反应。
为弥补新零售短板,物流、线下、线上都是重要战场:2015年,苏宁阿里战略合作并换股,苏宁在天猫开店;2019年,又以27亿元收购万达百货、95亿元收购万达商业股份;48亿元买下家乐福中国80%股权。
2017年,苏宁还通过子公司“南京润恒”,向中国恒大战略投资200亿元,这个动作最终给苏宁资金链的断裂埋下了致命伏笔。
在传统零售与物流的投入之外,张近东对于流量思维也颇为认同,坚定体育是流量的重要来源,因此大规模投入旗下的PPTV视频平台,买下江苏足球队和国际米兰俱乐部,为中超联赛、欧洲足球联赛掷下天量资金,打造版权内容全链条。
但即便如此,PPTV也始终未能盈利,据称此后阿里计划增资PP体育,但阿里评估的估值不符合苏宁预期,张近东没有接受。
如果说投资地产是为了更好地零售,投资体育是为了获得线上流量,那么苏宁后期的很多投资就可称得上令人费解,包括入股锤子科技、收购龙珠直播、战略入股努比亚……
粗略估计,上述这些投资规模高达500多亿,如果加上连年购买高昂的足球版权和运营投入,这一数字将上升到700多亿。
但回头来看,这些大手笔投资,除了换来不少流量、支撑了苏宁电商一段时间的发展之外,几乎没有成功的。PPTV陷入亏损深渊;天天快递两年亏掉30亿。2019年亏损的苏宁小店、LAOX被剥离出上市体系。家乐福在收购之后短暂回暖之后,又开始连续关店。
恒大已深陷债务危机,万达商业也在转型的深水区难以自拔。张近东最相信的朋友圈,最终把他拖向更深的深渊。
这一切的困境开始于2012年。张近东的果敢和赌性造就了苏宁全零售业态的繁荣,也使其深陷互联网和流量竞争的泥沼。
张近东率领苏宁以一敌百、以寡敌众,其果决之心如甩出去的支票溢于言表,无奈成王败寇。到今天,全国各级城市的苏宁招牌仍然鲜亮,一座座建筑无声耸立,就像张近东从骨子里渗出的骄傲,没人能忽视,也没人能忘记。
04
写在最后
“未来是美好的,但市场一天都不会等你,只有抓住新的趋势把自己做大,才有机会。否则,最后很可能是别人把你买掉。”
张近东2012年的这句话一语成谶。新一轮重组后,张近东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苏宁易购股权降至20.35%,按照目前市值约合40亿,不足当年收购天天快递的价格。
“苏宁”这个隽永名字,已经消失在中国资本市场的历史长河里,留下的是一个叫做ST易购的陌生面孔。
今年不到60岁的张近东仍算得上年轻,但已不再是这家曾经零售帝国的话事人。他最后的坚持和能做的事情,就是把儿子张康阳扶上了董事的位置。
0617
自从2020年9月15日,华为被台积电断供之后,从手机到更多产业链的芯片荒就开始愈演愈烈,直到今天。关于半导体行业未来走势的争议也越来越大:
此时此刻,全球半导体产业现状显然是烈火烹油。
调研机构IBS执行长Handel Jones近日表示,由于市场需求暴增,以及半导体设备短缺,3纳米、2纳米先进制程产量面临挑战,2024~2025年可能出现10%至20%的供给缺口。小鹏汽车首席执行官何小鹏也表示,汽车行业芯片荒还未结束。
那么,半导体从周期性行业会转为成长性行业吗?一批行业老兵却不敢苟同。
高通首席执行官 Cristiano Amon日前却表示,目前芯片市场需求虽然大于供应,但预计2022年下半供需就会更为平衡,2023年就会摆脱芯片危机。WSTS也预计,2022年全球半导体市场将实现16.3%的两位数增长,达到6460亿美元;但2023年预计比2022年只能增长5%,增长率将放缓。
Future Horizons首席执行官Malcolm Penn在今年5月更是危言耸听:半导体行业过山车一般的市场周期已经达到顶峰,即将急转下降;2022年,灾难还不会到来,但2023年将是半导体行业的一场灾难。
数十年以来,半导体产业一直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两三年之后的供给量,可以由今天的产线投资所决定;但两三年之后的需求量,却未必测得准。
“芯片荒”,将会平稳度过,还是会以一场产能过剩的灾难而告终?芯片产业的下一个周期,会在中国实现半导体全产业链国产替代的同时,开启万亿美元全球市场吗?
缺芯是谁的“锅”?
实际上,“缺芯”并非突如其来,而是“久病成疾”。
早在2015至2019年期间,全球晶圆厂扩产势头就已疲软,尤其是应用于8英寸晶圆的成熟制程。据IC Insights统计,2009-2019年,全球共关闭了100座晶圆代工厂,其中8寸晶圆厂24座,6寸晶圆厂42座。
此外,全球芯片制造龙头台积电通常采取较为激进的折旧策略,设备折旧完成后即对成熟制程降价以打击竞争对手。这直接导致8英寸晶圆等成熟制程利润有限,晶圆产能整体呈现出由8英寸向12英寸转移的趋势。
8寸晶圆通常对应90nm以上制程,采用这些成熟制程的芯片,多应用于通讯、摄像头、交通电气等领域。然而,新冠疫情促进了居家隔离、远程会议和在线教学,在芯片厂商扩产不足的前提下,市场需求反而迅速增长。
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在内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出现了一轮爆发性需求。晶圆厂纷纷停止了车规级芯片的流片,将产能转移给消费电子产品。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碳中和作为2021年热度最高的关键词之一,带动了新能源汽车、光伏装机量的高速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成绩亮眼。
据中国乘用车协会(CPCA)统计,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30万辆。据盖世汽车援引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销量在8105万辆左右。若平均每辆车使用500个芯片,2021年整个汽车产业链就需要405亿块芯片。
可此时,忙于生产消费电子芯片的晶圆厂商,早已无暇顾及新能源车企的订单。
2021年2月,摩根士丹利发布报告指出,车用半导体芯片多由IDM(垂直整合制造)厂自己研发、生产,外包的比重约为2~3成,主要是生产MCU(微控制器)、雷达传感器以及车用资讯娱乐系统等产品。
根据报告,台积电出货量占汽车MCU市场的70%,但在2020年的营收数据里,汽车芯片的贡献仅占比3.31%。芯片制造商本身更乐于将产能分配给利润空间更大的智能手机和5G相关领域,龙头芯片制造企业正在全力向5纳米、3纳米芯片突围,以追求更高的利润。
多数汽车芯片属于成熟制程(≥28nm),晶圆代工大厂相对成熟制程的生产线已处于高负荷运行,很难满足短时间内快速增加的汽车芯片订单需求。由于这些制程产品利润偏低,且生产线由于光刻机等原因,很难进行改造更换。此外,新建生产线投资大、建设与认证周期长,供应商在驱动力以及转产难度上都面临着很大的挑战。
面对极度“缺芯”的汽车制造商们,台积电方面在2022年一季度财报中表示,该公司预计2022年的芯片产能仍将紧张,不会下调代工价格,但将继续投资建厂以保证产能。
开工率超95%,芯片供给为何持续紧张?
在台积电断供华为之后,来自大陆的订单占台积电营收占比就越来越低。2020年Q2大陆贡献营收还占21%,但2021年Q1就断崖式下降至6%,2022年Q1才恢复稳定至11%左右。
财报显示,整个2021年,台积电来自大陆的营收为1645.52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367.28亿元),同比减少29.6%,占总营收比重降至10.3%。
当然,台积电仍然不缺大客户。但缺少了台积电的先进制程,大陆却涌现出更多半导体企业,晶圆代工厂更是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就在6月14日,证监会同意了大陆第三大晶圆代工厂晶合集成在科创板IPO。据了解,晶合集成已经实现90nm制程量产,正在进行55nm客户产品验证,预计不久就能实现55nm制程量产。
台积电作为晶圆代工的供给方,从利益出发,目前的芯片荒有利于台积电获取更大的议价权。
天风国际研报也显示,5月全球芯片平均交货周期仍维持高位,达到创纪录的27.1周(约6.3个月)。从上游环节来看,芯片交期维持高位,代工厂酝酿新一轮涨价潮;下游终端应用环节,智能手机、PC等消费类产品需求持续疲软,但工业、汽车类的芯片仍然坚挺。
同为晶圆代工企业,联华电子总裁王石在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也表示,虽然大陆的疫情封控措施对需求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对汽车芯片、工业服务器和网络细分市场的整体强劲需求抵消了智能手机、笔记本和个人电脑的需求下降,2022年满足芯片代工需求仍然是一个挑战。
影响芯片供应的各种不利消息也在持续出现。据路透社报道,近期韩国一家半导体原材料企业,一周出货量约90吨异丙醇(制造清洗硅晶圆溶剂的原料)无法出货给中国晶圆供应商,三星中国厂可能因缺乏生产原料而停工。
在芯片荒之下,任何停工都会带来连锁反应,况且晶圆代工的产线本就是一直紧绷着的。
据Gartner统计,2021年,全球晶圆代工产能利用率超过95%,收入增长31%,达到1002亿美元。超过95%的产能利用率,可谓是烈火烹油一般的繁荣。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繁荣能一直持续下去吗?另一个问题也随之而来,随着更多产线持续落地量产,产线也是满负荷运转利用率奔着100%上升,无论先进制程还是成熟制程。尽管俄乌冲突等对全球芯片供应产生不利影响,但芯片总产能是在上升的,为何还有那么多人喊“缺芯”?
繁荣当然不会一直持续下去。基于芯片荒带来的少数行业获益更多,更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有人认为,台积电等拥有更多先进制程产线的代工厂,是最希望“芯片荒”持续下去的。因为如汽车等产业的芯片紧张,其实紧张的并不是先进制程芯片,而是成熟制程的功率半导体、MCU芯片等。这些芯片原本价格不高,芯片荒之下,价格被抬高之后,反而有利于代工厂。
所有波及全行业的大事件,都不可能是由某一个大鳄就能控盘全局,这么大的产业链不是一桌赌局,不是代工厂一家所能决定。但也必然有各方合力,有小分销商想加价百倍;有主机厂想借机抬高车辆起步价;有二三线芯片代工厂想借台积电涨价之际也同步上涨价格,以缓解半导体材料、制造投入对利润的挤压,毕竟头部不涨价,自己更没有机会涨价。
甚至有观察者认为,台积电故意把一大部分“成熟”制程转去“先进”产品线,大幅度减少“成熟”产品的产出,故意制造市场的紧张,引诱客户下更多订单,促使市场自发形成囤积芯片的“反零库存”现象,这样才有机会提高代工价。
但如果更多二线代工厂同步提高价格,不排除台积电调整产线,增加成熟制程产量,从而逼迫客户砍单二线代工厂,从而打击竞争对手的可能。
诚然,众多车企大佬都在痛述,原本20块钱的芯片涨价到2000块钱还抢不到,芯片荒并不是在演戏。但这并不意味着,芯片荒涉及的产业链上下游,就没有推波助澜的成分。
在芯片产业陆续发布一季报之后的投资者交流会上,上游材料、设备、制造等芯片供给领域企业,对于芯片需求持续增长的态度几乎全都是非常乐观,并默认芯片荒的合理性;但需要给代工厂下订单的芯片设计企业,对于芯片需求是否能一直高涨下去,往往就未必那么乐观。
国际市场芯片发展受阻,中国成最大受益者?
中国工程院院士、微电子工艺技术专家吴汉明此前曾表示,现在已进入后摩尔时代,其最大特征是每年芯片性能的提升呈现出发展趋缓的态势。他认为,在2002年前,每年芯片性能的提升为52%,到后面几年变为23%,再到2018年的3.5%,由此可见发展放缓是一种趋势。
不仅如此,尽管芯片制程工艺每升级一次,其性能都会有大幅提升;但工艺的升级也同样会由于新技术的不成熟,从而导致产品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近日,多款采用4nm制程芯片的手机出现了发热量高和功耗高等问题。据报道,涉嫌功耗过热的3款顶级手机芯片,分别是高通骁龙8Gen1、三星Exynos2200、联发科天玑9000,均为目前各厂商高端芯片的代表。
而也正是因为4nm芯片存在各种弊端,三星4nm芯片在制程过程中良率提升过程出现了延迟。
由此可见,国际芯片市场已初显颓势。2021年以来,半导体市场周期便呈向下趋势,整体市场增速放缓,许多半导体企业开始面临经营压力。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全球已有126家半导体公司公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其中16家出现净利润同比下滑甚至亏损。
但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尽管目前出现了芯片制程工艺放缓、最新成品存在成熟度欠缺的情况,但对于始终在先进制程技术后面追赶的中国半导体产业而言,这无疑是一次缩小与世界先进芯片制程技术的机会。
近日,国内两大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相继发布2022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两家企业在2022年第一季度的经营情况十分良好。
中芯国际财报称,2022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收入为18.42亿美元,相较于2021年第四季度的15.8亿美元增长16.6%,相较于2021年第一季度的11.03亿美元增长66.9%。华虹半导体财报也显示,2022年第一季度销售收入再创新高,达5.946亿美元,同比上升95.1%,环比上升12.6%。
为何中国的芯片产业与国外相比会出现如此鲜明的差别呢?
首先,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营收的稳步增长依托于中国庞大的半导体市场需求。SEMI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大陆市场半导体销售额高达296.2亿美元,同比增长58%,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占世界总半导体销售额的28.9%。
而在产出方面,2020年我国集成电路产业规模达到8848亿元,2021年将突破1万亿元,8年内产业规模增长了近两倍。正是有着这样巨大需求的市场基础,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才得以持续发展。
此外在产业端,虽然半导体产业整体增速放缓,但晶圆代工市场依旧繁荣。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均属于半导体产业链中游的晶圆代工企业,受近两年芯片短缺影响,诸多企业提前预订了大批晶圆代工厂的产能。
尽管如今缺芯情况相对有所好转,且手机、PC等下游产品的出货量均在下降,但由于晶圆代工产业处于中游位置,且半导体产业链的传导周期较长,大概为6个月,因此目前晶圆代工产业暂未受到市场波动影响,仍处于上升阶段。
因此,在国际芯片市场放缓的情况下,中国芯片企业却依旧创造佳绩。并且基于市场的繁荣局面,中国芯片产业在先进制程受阻的情况下,更是积极布局成熟制程生产线。
2021年3月,中芯国际便宣布扩产12英寸28nm成熟工艺产能,投入23.5亿美元,预计2022年投产使用。同年9月,中芯国际再次决定投资88.7亿美元,在上海临港自贸区再次建设一条月产能10万片的28nm产线。
不仅如此,华虹半导体在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有一座月产能6.5万片的12英寸晶圆厂(华虹七厂),且该生产线是全球第一条12英寸功率器件代工生产线,工艺节点覆盖90nm到55nm。
由此可见,中国芯片产业正在稳步向前发展,并借助全球芯片产业受阻的“东风”,正在进一步缩短与世界一流技术的差距。
写在最后
英特尔首席执行官 Pat Gelsinger在一季度财报会上认为,2021年芯片短缺给美国造成了24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因此,世界需要更有弹性、更加地域平衡的半导体制造业,而在企业端、云端、人工智能、图像、网络等领域的下游需求还很旺盛,半导体产业现在依然处于一个长周期的开端。
芯片短缺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同样可以估算。以中国受损最大的企业华为为例,据统计2020年华为营收8914亿元,2021年降为6340亿元。而从2016到2019年,华为平均每年营收增长额都在1000亿元左右,按照这一趋势2021年若没有制裁华为营收可以达到接近万亿元的水平,比6340亿元的真实营收可以高出3600亿元左右。仅华为一家企业,中国经济损失就高达3600亿元左右。
当然,华为减少的市场份额,部分为国内其他企业替代。因此,华为的一部分损失属于“肉烂在锅里”,并不影响中国经济。但整个中国因芯片短缺造成的经济损失,肯定会大于华为的营收下降额,至少也是数千亿元的规模。
这场芯片荒,正如蝴蝶翅膀引发千万里外的暴风雨一样,参与方最初并没有想到会如此,但在芯片紧缺给少数相关方带来某些意想不到的利益之后,又有更多力量的推波助澜。
芯片荒无论何时缓解,Pat Gelsinger所认为的这场半导体长周期已经开始,而这场周期结束之时,半导体行业美国绝对主导的局面,可能也将发生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