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华宇平台登陆_火锅造神大败局,幕后赢家浮出水面

0829

01、火锅店的冬天

“配合疫情,暂停营业。”

上海这波疫情来势汹汹,抖音上,上海火锅店主小牛哥的“店铺生意日常”刚更新到第三集就接到了防疫办“暂时性闭店”的指示。

为了实现将自己100多平的火锅店营业额做到800万元的目标,小牛哥一直勤勤恳恳更新着他的抖音号,试图“打造网红火锅店”。尽管粉丝只有75人,阅读量也少得可怜,但这个豪爽的东北人允诺:粉丝到店,奶茶甜品管够。

餐饮业态极丰富的上海不缺火锅店,平台流量没有因为他“80后离异餐饮创业者”的标签而倾斜,疫情也不会因为一个普通火锅店主的亏损表现出仁慈。

小牛哥望着空荡荡的火锅店,心里头有些失落。

盘下这个火锅店的2019年,他看着整个行业陷入狂热:自带流量的“网红店”经久不衰,各路明星扎堆开火锅赛道,购物中心里的门店越来越多。但他忽略了,当火锅赛道变得愈发拥挤,门店经营竞争加剧、品牌生命周期更短,而这一切早在疫情到来之前已经显现。

2015年末,包贝尔参与投资的辣庄在北京簋街开出第一家门店,华北区运营总监张思洋成为该门店负责人。在张思洋的回忆中,2017那年年末,北京的火锅市场整体增长道路变窄。

“品牌的加盟速度在减慢,新崛起的品牌也在减少。”张思洋透露,2019年疫情后,整个市场的下坡更明显。

据他粗略估计,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辣庄北京门店的营业额同比下降40%-50%,“这是簋街的普遍现象”。尽管现如今餐饮业回暖,但营业额也比疫情前下降了20%。

为落实疫情防控需求,最近两年到店消费的减少无疑刺痛众多火锅门店的那根,也是餐饮业受伤的最重要因素

小牛哥直白地告诉36氪,就算营收为零,店租也得照交,人工费也得照付,为了冷冻食物电也不能停。“通知来得突然,在不知道停业几天的情况下,一些不能放的肉菜就要付诸东流。”

火凤祥副总裁朱海峰给到36氪的数据显示,如果一家门店的每月营收达到50万元,那么锅底的营业额要占到30%。从经营成本看,锅底成本的占比大概在10%,生鲜原材料的成本在25-30%,房租成本在10%左右,人力成本大概为20%,其余则为水电煤费及相应的折旧、损耗。

资本的粗放时代过去,精细化时代已经到来。”在朱海峰的观点中,当下的火锅市场,锅底、食材、运营、营销,每个板块都需要做到最好,有一方疏漏就会导致经营不善。

而在到店消费减少的同时,疫情防控期间,原料采购与冷链物流的成本明显提高。近两年,蔬菜等生鲜产品的价格也有30%的上调。上游把成本压力一层层传导下来,但门店也不敢轻易涨价——在餐饮业,随意提价是大忌讳

这导致,在餐饮生意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一些话语权较小的门店不得不对涨价进行自我消化。

“疫情之后,具有稳定供应链的大连锁品牌存活几率更高。”因为辣庄有一定规模的门店与供应链优势,底料涨价成本不明显,成本与售价的涨幅仅在5%以内,这对消费者的影响为零。而火锅品牌想要形成供应链规模,至少要有3-5家门店才能降低成本。

在北上广深,一些连锁品牌锅底动辄售价70元或是百元,尚能为资金回转争取一些喘息时间,但在竞争激烈的火锅之都重庆,锅底基本在30元左右甚至是白送。疫情之下,低价锅底也让更多门店失去了弹性。

“渝味响火锅”炒料师易次彬向36氪介绍,不算人工成本,目前的重庆火锅,汤底的净成本就在30元左右。

从备料到炒制一锅正宗的重庆老火锅底料,即使是经验老道的厨师也需要4-5小时。易次彬估算,仅重庆市场,至少85%的火锅门店选择与上游底料商合作,这一定程度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降低了火锅底料的进货成本。

资本化带来的“降本增效”链条清晰高效,疫情的到来打破了这个节奏。在易次彬的观察中,2018年至今,整个火锅底料的成本上涨了25%-30%。

为了应对这样的局面,“只能说在保证口味的情况下,相应调整配方。比如适量减少一点白蔻的用量,但一斤底料8两牛油,牛油的用量很难降低。”

然而,这样的走势究竟还要持续多久,易次彬和他的合伙人李树东都很难说清。底料涨价之余,食材的价格也在逐渐攀升。且时至2022年,原材料价格还在“不动声色”地往上走。

前瞻产业研究院制图

李树东算了笔账,“食材方面成本差不多是45%,但我们的翻台率还可以,蔬菜上涨虽然恐怖,对我们的利润影响不大。”

但当故事主角转换到小牛哥这样时不时被动接受“0翻台率”的火锅店主身上,承压成为必然。

加速集中化的局面改变了门店的扩张速度、上游的产业模式、甚至是餐饮的底层逻辑,市场对资本过热也有过担忧,直至疫情按下暂停键后,原本潜伏的危机暴露无遗。

02、资本反噬之后

普通从业者在疫情面前感到无力,资本的泡沫同样被击碎。

毫无疑问,川渝火锅是推动行业工业化和资本化的重要因素。和现在丰富的口味不同,火锅一度和“辣”深度捆绑。有研究认为,这是因为辣椒背后的“良性自虐机制”麻痹掉了许多人在城市化过程中经历的痛感

川娃子创始人唐磊在火锅行业摸爬滚打了十余年,他很早就判断:压力社会之下,对辣上瘾将是明显趋势。2008年,唐磊在四川眉山开出了第一家串串香店,但他的梦想不至于此。

借助独特的口感,唐磊的串串加盟店在短短几年扩张至上千家。而后,他又做起了火锅底料的预包装生意,牢牢掌控住几千家加盟店的供应需求,直到通关成为“行业大Boss”海底捞的供应商。

据唐磊透露,在部分酱料与花椒等基础原材料方面,海底捞是川娃子的最大的客户。曾有业内人士告诉36氪,“海底捞的花椒用量很大,且要求标准高,很多餐厅用不上这么‘高标准’的产品。”在西南地区广泛采摘辣椒的川娃子具备了这样的优势。

牛羊在西北宰杀、辣椒在云贵养殖、底料由川渝匠人炒制,最后整合在城镇的餐桌上被消费——这是一份理想的火锅工业化地图。

但相比SKU更多、生产链条更长、有冷链物流需求的生鲜赛道,底料与蘸料的生意难度更低、也更易标准化,因此也最先被资本拥抱。

在重庆炒了21年火锅底料,易次彬给出的解释是,炒料配方基本上大同小异,所谓的“秘方”仅是对相同材料不同品种的选用、配比的些许调整以及最关键的对于火候的掌控。

作为火锅“灵魂”的底料决定着锅底是否够味,但“灵魂”早就是可以标准化贩卖的流水线产品,“火锅底料”的相关企业也早已完成了上市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1年2月,我国共有2013家火锅底料相关企业。从代表性企业来看,颐海国际、天味食品、红九九、川娃子等市占率较为靠前。而伴随海天味业的入局,已与颐海国际、天味食品形成“三国杀”的局面。

36氪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制图

脱胎于海底捞,媒体经常将“复合调味料龙头”颐海国际与海底捞之间形容为“父子关系”。实控人同为张勇,颐海国际2007年获得了永久免特许权使用费独家使用海底捞品牌,2013年颐海国际从海底捞分拆出来并于三年后先于海底捞上市。

2020年,颐海国际实现营收53.6亿元,同比增长25.2%;净利润9.83亿元,同比增长23.2%。2021年1月26日,颐海国际的股价曾达到历史最高点,报价148.60港元/股,总市值达1555.84亿港元。

科尔尼公司大中华区总裁贺晓青的观点中,火锅供应链能够发展的基础,还是在于餐饮行业2010年前后兴起的“中央厨房热”。

据科尔尼数据统计,近三年中,中国市场关于中央厨房的投资案件共发生了60余起,而中央厨房的发展也带动了冷链物流的建立。

2015年开始,火锅供应链已逐渐形成“火锅底料”与“生鲜产品”两大品类,花椒、牛油、牛肚等产品也逐渐形成了行业标准与产业规模。且伴随火锅下游门店的扩张,中、上游赛道也得以进一步集中。

36氪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制图

但也是在这一年,资本开始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造神运动”,小龙坎、大龙燚等连锁品牌爆发式增长,股明星加注火锅品牌的热度,火凤祥、贤合庄、辣斗辣都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2018年9月,海底捞在港股上市,股价屡创新高,一度带动国内餐饮企业的上市潮流。以海底捞、巴奴为代表的头部品牌也进入了门店增速最快的阶段。

然而好景不长,门店的快速增长也为海底捞埋下隐患。2019年海底捞翻台率出现下滑,从2018年的5次/日下滑到4.8次/日,2020年更是下滑达3.5次/日的最低翻台率。

业内普遍认为,海底捞的翻台率下滑与连年扩张的门店数息息相关。2021年2月,海底捞股价上升至85.8港元每股的历史高点,然而在疫情与翻台率的双重夹击下,海底捞开始被资本反噬,市值蒸发近3000亿港元。也因此,进入2021年下半年,海底捞开启了名为“啄木鸟战略”的关店潮,随即,其创始人张勇也辞任CEO的职位。

3月23日晚间,海底捞发布了2021年的业绩公告,全年亏损高达41.6亿元。这几乎是海底捞上市三年来利润的总和。对于亏损,海底捞表明,更多受疫情冲击与“关店”影响,据介绍,2021年,海底捞共关停300余家门店。

海底捞2017年-2021年财报营利情况;36氪整理制图

几乎是同时,同为港股上市公司但更便宜的呷哺呷哺也陷入巨亏。公开资料表明,呷哺呷哺2021年的预计营收同比增长约13%,达到61.5亿元,但其净亏损却预计达2.75亿元至2.95亿元。

在资本市场,伴随海底捞的股价暴跌,颐海国际也被波及。大和证券近日发布报告称,颐海国际需求疲软和竞争加剧,导致2021年下半年业绩令人失望。颐海国际下调2022/23年的收入预测14%-20%和净利润预测20%-24%,毛利率降2-2.4个百分点,来自关联方的收入增长降19%-25%,目标价由45.2港元削至22.7港元,毛利率仍面临压力。

巨舰转向不易,小船操作起却很是灵活。唐磊很早就感知到了水温的变冷,“企业增速已不似早些年那样有两位数的粗放增长”。

2015年开始,调味品牌川娃子学习“麦德龙模式”,主要服务于和府捞面、紫燕百味鸡等餐饮连锁企业。新希望草根知本入局后,在资本与资源等多重优势赋能下,川娃子开始入局辣酱领域以及预制菜等市场。

为抵抗风险,有人忙着将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也有人试图趁着房租回落市场腾退加码投入

抱着这样的心态,2020年5月,易次彬作为技术入股加盟了“渝味响火锅”。据易次彬介绍,这家品牌始终坚持手工炒制底料,不到一年的时间,响火锅就在同一条街开了两家分店,也在店与店之间建立了自己的“底料炒作坊”。

“早上7点就就开始备料,一次性炒制150斤左右,一家门店平均每天消耗底料80-100斤以内。”

合伙人李树东告诉36氪,对装修投入不多,前期投入的60-70万,4个多月就能回本。但周边其他门店就没这么幸运了,这两年,在重庆的“大坪正街”,近60%的门店在近两年“易主”,总店的左右两家门店都有易手。

而在房租更高的一线城市情况更加复杂。36氪了解到在北京经营一家火锅门店,前期投入大概都在250万元左右,以每个月10-15万的利润水平计算,回本周期大抵在1.5-2年以内。

这样的回本周期,在疫情面前显得格外漫长和难熬。

03、最难切的蛋糕

在疫情最严重的2020年,资本还是没有放弃火锅——这个拥有万亿规模的餐饮赛道,只不过这次,他们将目光聚焦在了食材本身

“从单桌消费来看,如果4人消费500元,其中锅底可能占70块,剩下的绝大部分是食材消费。”

在火凤祥朱海峰看来,火锅食材的市场规模要比底料高很多,火锅食材的SKU更多,且成熟的供应商也不仅只服务于火锅企业,尽管不宣于口,但几乎每颇具规模的企业都以成为“中国版的Sysco”为目标。

火锅产业链的本质仍偏向农副产品行业,极度分散、链条冗长、标准化程度偏低的初级阶段。商业逻辑说得通,市场集中度有限,上游能释放更多压力——总结来看,疫情反复折腾下,似乎没有比这更好的投资标的了。

前瞻产业研究院制图

以锅圈食汇为代表、聚焦家庭火锅消费场景的生鲜超市得到资本的热捧。在2020年的财报中,速冻菜肴制品上市企业安井食品也提到,得益于锅圈等新零售客户增量,特通渠道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4.78%。

在中国做火锅生鲜供应,还是离不开海底捞、呷哺呷哺等连锁品牌,比如海底捞上市后,安井食品作为“海底捞概念股”获得了更多关注。2021年2月18日,安井食品股价达到最高点,市值突破600亿元,与上市初期相比上翻24倍。

其在业绩方面,也更多伴随海底捞门店的扩张、火锅行业的发展而持续上扬。2021年前三季度,安井食品旗下菜肴制品增速迅猛,同比增长126.15%,营收约9.2亿元。

实际上,目前的速冻火锅料市场,仍处于资本竞争和品牌形成期,中小型企业较多且大都集中在福建、山东地区。安井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整个速冻火锅料行业的CR4市占率不到20%,而安井早在2017年就实现了9.4%的市占率。

安井食品之外,火锅上游生鲜赛道的主要企业有龙大肉食、新希望六和、科尔沁牛业、伊赛牛肉、和蓉汇、三全食品、海欣食品、国联水产、禾盛合、鲜美来等、千味央厨等。其中,最传统的畜牧业也在不断尝试与包装等简单加工服务。

海底捞也有自己的生鲜供应体系,第一大供应商蜀海集团也系其全资子公司。与专注于火锅底料、蘸料的颐海国际不同,蜀海更多聚焦冷链物流与生鲜半成品,为海底捞与其他餐饮企业提供定制化的产品服务。

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伴随整个火锅赛道的声量变小,更多上游供应商开始接洽其它渠道,并逐渐转向C端。2021年11月,在海底捞宣布关闭300家门店后,其最大猪肉产品供应商龙大食品表示“已做后备渠道拓展”。

在罗兰贝格高级项目经理宋柳看来,长期来看,火锅赛道的生鲜生意比底料、蘸料的改造空间更大,而生鲜生意的最终发言权还是掌握在新希望六和这样的畜牧业巨头手里,原因在于其拥有更多源头资源,同时也把握住了全产业链的机遇。

和火锅底料热闹的资本化相比,资本想要从畜牧业企业手里切生鲜供应链的蛋糕,难度更高、挑战更大。

居家的日子里,“在家火锅”概念大火,生鲜电商盒马鲜生的火锅外送变得炙手可热。趁热打铁,2021年12月,盒马在其超市内开出了首家火锅独立门店“盒马鲜火锅”。

据盒马3R商品中心采购总监张千介绍,该业务以盒马生鲜的商超供应链为依托,主打“自助”与“鲜”的理念,所用锅底皆为当日店内现熬。但张千也承认,在所有火锅品类的研发中,盒马最不敢“碰”的是重庆麻辣锅。

通过和重庆当地企业合作,麻辣锅的本味尚能最大限度还原,张千告诉36氪,“对于食材,比如猪脑、鸭血,想要打造这些‘边角料’的成熟供应链的确很难,整个市场也比较分散,为了保证口味,这些食材也必须空运。”

在新希望六和食品产业总裁刘怀伟看来,黄喉、猪脑这样的生鲜产品存在“稀缺性”。

“首先,黄喉和毛肚这些,一头猪的产量就零点几公斤,产量很少。其次,加工难度也很大,像黄猴,必须在宰杀后快速把油皮剥离,这对供应链要求是非常高的,没有养殖、屠宰厂的资源,一般的生鲜企业是做不了的。”

刘怀伟告诉36氪,在火锅赛道,新希望六和主要为包括海底捞、谭鸭血、小龙坎在内的全国80余家品牌供货,也是蜀海、颐海的上游供应商。其产品包括牦牛肉、黄喉、毛肚、鸭血等生鲜食材,以及美好食品生产的卤肥肠、小酥肉等半成品。

值得一提的是,小酥肉是美好食品专门为川渝火锅研发的主打产品。2021年全年,美好食品小酥肉的销售额达到9.8亿元,其中60-70%用于川渝火锅门店。

据刘怀伟介绍,美好食品从2019年开始瞄准火锅赛道,“那时候好像铺天盖地的都在开火锅店”。作为成都的本土企业,美好食品生产的火腿肠本身就与很多火锅门店有合作。

而对于当下的生鲜企业,刘怀伟补充,“火锅还能涮些别的什么?还有哪些食材可以标准化?”成为所有企业不断探索及思考的问题。

每天都和一线消费者打交道,响火锅的李树东的担忧更“接地气”——上海疫情的反复是否也会在重庆发生?“我们正抓紧去做门店的私域流量,同时也在筹备火锅外卖的生意,希望能在未来更好地预防疫情的加重。”

他的合伙人易次彬考虑不了太多,跟其他80万重庆炒料师一样,只要火锅店还在开着,他的时间就会被工作占满——早起去菜市场寻找最新鲜的材料,再花去四五个小时的时间,将辣椒煮熟剁碎制作糍粑辣椒,炒制一锅正宗的重庆老火锅底料。

16岁进入火锅行业,19岁开始学习炒料,50岁的易次彬从籍籍无名的帮工干到了合伙人,但他的生活还是围着炒料车间转。一切都变了,又好像一切都没变。

资本的逐利将火锅推向了工业化,链条越分越细,无数的螺丝钉镶嵌其中,扮演着让资本不断增值的角色。

易次彬的火锅店实现了正向循环,曾经的螺丝钉离开了产业底层但那些被“造神运动”蛊惑、被资本狂热余温吸引入局的其他人,又否从回本周期不确定的“魔咒”中成功逃逸

疫情以前,这是一个概率问题;现在,更像是一门玄学。

华宇登录_南京亿高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江北产投参股基金领投

0828

投资界(ID:pedaily2012)4月2日消息,南京亿高微波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京亿高”)近日宣布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次融资由江北产投集团参股的华泰国信基金领投,毅达资本、金雨茂物、见识资本跟投。

南京亿高成立于2000年,公司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生物医药谷,是一家微波治疗设备研发生产商,专注于医疗器械中的治疗、理疗领域,致力于打造光、电、波物理治疗生态链。

南京亿高建立了覆盖微波、激光、高频三大领域的专业医疗平台,公司在高频领域,拥有齐全的产品线,泌尿及耳鼻喉两款等离子、对标国际一线产品内外科专用电刀、超声刀、能量平台等多款产品多方位发力。在激光领域,已拥有四大激光产品,覆盖治疗、理疗、医美领域。

南京亿高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孙良俊先生表示:“亿高正全面拓展‘治疗、康复、家用、医美’四大领域。首次引入战略投资,就是为了联合华泰紫金等产业资源丰富且理念一致的伙伴,未来在公司发展战略制定、新领域的生态链布局、资源整合及协助并购等方面提供帮助,助力亿高早日实现‘打造光、电、波物理治疗生态链,做行业的引领者’的愿景。”

华宇开户_洛微科技获数亿元B轮融资,安芯投资领投

0828

投资界(ID:pedaily2012)4月2日消息,芯片级硅光子激光雷达研发商洛微科技(LuminWave)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安芯投资领投,哇牛资本、诺延资本、海松资本跟投,轻舟资本、华盖资本、布谷资本等老股东持续加码追投。 

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团队扩张,深化研发投入,产品量产认证、市场拓展。洛微科技(LuminWave)天使轮投资方包括中科创星、峰瑞资本,A轮投资方包括轻舟资本、华盖资本、布谷资本、财通资本。

洛微科技(LuminWave)成立于2018年,公司致力于通过硅光技术和自主研发的光电芯片,为市场提供固态芯片级激光雷达硬件、感知算法以及行业解决方案。基于硅光相控阵固态扫描、调频连续波(FMCW)相干探测 技术,自主开发了固态大视场补盲激光雷达D系列(Diversity Series)和硅光FMCW 4D长距激光雷达F系列(Foresight Series)系列。公司产品可用于从商用车到乘用车的自动驾驶及ADAS的各类场景。

公司创始团队成员都来自于国内外著名学府和相关前沿科技公司,从事硅光技术研究及其商用化超过15年,拥有硅光子芯片设计和量产经验以及成熟的基于自研硅光芯片技术的激光雷达方案。洛微核心团队有着超过10年的成功创业经历。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洛微科技开始进入一个快速增长期,公司主要由多个跨学科技术团队构成,技术研发人员占9成以上,其中硕博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超7成。

洛微科技CEO冯宁宁表示,采用固态芯片级方案的激光雷达产品的竞争壁垒在于其高性价比和可大规模量产。激光雷达属于高度集成的光电子产品,需同时涉及半导体光学和电学等多个跨学科前沿领域。以半导体为例,固态激光雷达涉及的核心光子集成芯片属于模拟芯片,其设计难度较高,芯片性能对芯片物理机构,比如形状、大小、深度等维度控制有较高要求。此外,激光雷达作为一个集成化的光电探测系统,除了核心光子芯片,其底层固件/软件系统、算法、机械结构、半导体生态都需要相关专业人士。目前研发固态路线的企业大多是国外玩家,且基本都出自斯坦福、MIT等国家的研究室项目。

安芯投资总裁王永刚表示,汽车智能化催生智能传感器巨大需求,激光雷达因3D构图精准,且可降低对软件算法的过度依赖,有望在汽车前向雷达中胜出,尤其对于L4以上自动驾驶,更是刚性需求。

王永刚表示,下游主机厂或TIER1需求迭代越来越快,加速了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升级。目前激光雷达处于发展初期,技术路径虽未定型,但趋势逐步明朗。根据2022年量产或者计划量产国内激光雷达车型配置看,多数已由机械式切换为MEMS半固态激光雷达。未来过渡到全固态雷达只是时间问题。

华宇注册_琥崧智能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中金资本战略领投

0828

投资界(ID:pedaily2012)4月2日消息,国内领先的微纳米材料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上海琥崧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琥崧智能”)完成数亿人民币C轮融资,本轮由中金资本战略领投,景林投资和云晖资本共同投资,云岫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琥崧智能一年内完成了两轮知名机构投资,本轮是继完成武岳峰资本B轮融资后的新一轮融资。

琥崧智能成立于2012年,总部位于上海,专注于为全球微纳米材料客户提供高端智能设备和智能化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并且在锂电材料、5G材料、半导体、医药等领域形成多元化布局。目前,公司在太仓建有设备制造基地,在常州建有系统制造基地。

琥崧智能核心团队平均拥有近20年智能设备研发和智能产线技术经验,研发团队由中德专家组成,汇聚了中德两国在机械设计、智能控制、物联网技术、新材料开发、环保安全等领域的顶尖院士专家。琥崧智能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科技小巨人企业,2014年即入选上海市“专精特新”企业,2016年建立了国内首家流程工业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上海市首批重点培育的150家创新型企业之一。

琥崧智能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物理法掌握50纳米以下纳米材料分散和研磨核心技术的企业,实现了纳米材料高效率高纯度低成本产业化的加工路径。琥崧智能围绕纳米材料制备的设备—工艺—配方,帮助行业客户实现了从实验室的“样品”到产业化“商品”的转化。琥崧智能专注于解决“卡脖子”材料的核心技术,通过高端设备研发制造、智能化产线解决方案及产线智能控制系统三大核心业务的组合,切入到锂电三元高镍、磷酸铁锂、硅碳负极、导电浆料、CMP抛光液、5G陶瓷粉体材料、数码墨水等关键领域微纳米粉体材料业务,未来将向材料应用环节进行业务延伸。2021年公司业绩迎来爆发拐点,有望成为全球流程工业的隐形冠军。

目前,琥崧智能已成功推出在线分散设备、纳米研磨设备、智能配料系统、粉体输送系统等多款高端设备,多款产品均为国内首次突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国际领先;同时琥崧智能引入德国工业思想,创造性提出3F(fast,flexible,future)工厂模式,让企业更适应工业4·0智能生产的趋势,提升未来竞争力。琥崧智能开发的智能控制系统i-Neuron®是国内首套应用于锂电材料的MES系统,满足德国最新的MTP工业标准。琥崧智能所拥有的核心设备和自研MES软件系统,促进了工艺流程的优化和智能化,使得品质一致性好,过程控制设备可视化、高效配方管理、快速生产转换成为现实。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投入市场拓展和产能扩建。

琥崧智能创始人兼CEO李源林表示:“未来琥崧智能将聚焦微纳米材料用户,加大研发投入,通过解决核心设备的关键技术和材料加工的工艺路径,实现新材料的国产替代,力争成为全球微纳米技术引领者。”

中金资本董事总经理钟险表示:“在‘双碳’目标驱动下,以锂电为代表的多个领域产线升级扩建需求高涨,新材料自动化产线建设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琥崧智能直击新材料行业关键设备缺失、工艺积累薄弱等行业痛点,为多家新材料行业头部企业的生产工厂赋能。此外,琥崧智能研制的纳米级研磨分散设备弥补了国内小粒径高端粉体研磨领域空白,能够进一步赋能新能源、半导体等领域客户。中金资本持续关注双碳领域,相信公司经验丰富的核心管理团队和深厚的自动化产线建设能力与关键流程设备研制能力积淀能够帮助公司带来业务的快速增长,实现从设备商到服务商的转变。”

景林投资董事总经理潘迪表示:“琥崧智能长期专注微纳米材料整体解决方案,其研发的核心设备具备国际一流水平,服务于流程工业的多个细分行业,是中国制造业的隐形冠军。锂电行业这几年的需求爆发为琥崧智能的快速成长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我们相信琥崧能够在关键设备及自动化产线等各方面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 ‘双碳’目标的实现。同时,随着微纳米材料在中国新能源、半导体等各个领域的进一步广泛应用,琥崧智能凭借持续投入的技术、长期积累的客户理解以及高质量的服务能力,未来将具备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云晖资本联合创始合伙人朱锋表示:“我国微纳米材料市场前景广阔,锂电材料等关键细分领域迎来结构性爆发增长,对复杂工艺流程下关键设备的国产化、高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需求迫切,琥崧智能围绕新材料行业核心设备进行深度布局,同时具备全方位的智能化产线设计优化能力,是国内新材料行业稀缺的设备及系统级解决方案供应商。云晖资本长期关注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制造领域,很荣幸与业内资深的公司管理团队同行,同时也将为公司未来在锂电及其他新材料领域的拓展进一步赋能,相信公司未来将持续深耕新材料行业,逐渐成长为世界级的微纳米材料技术‘隐形冠军’。”

云岫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技术官赵占祥表示:“琥崧智能是中国微纳米材料行业的‘隐形冠军’,为锂电材料、半导体材料和5G新材料等新材料行业研制了流程工业高端装备、提供智能工厂解决方案,获得头部客户认可,祝琥崧智能早日成为全球微纳米材料领导者。”

华宇开户_钙钛矿,会是光伏革命的终极答案吗

0827

新能源变革的背后,实质是材料的跃迁。

动力电池新路线钠离子电池,其实是从锂到钠元素的转变;光伏硅片从P型到N型的迭代,实质是其中掺杂的硼元素到磷元素的迁移。

作为新能源的主力军,当前光伏的商业化集中在晶硅电池,而硅的能量转化效率(PCE)是有极限的。越是从中“榨取”电能,就越能感受到晶硅电池提升空间的逼仄。

除非超越硅。

光伏产业变革的十字路口,用10年时间走完晶硅电池50年发展之路的钙钛矿横空出世,其能力转化率已经突破晶硅电池极限。

光伏即将迎来再一次颠覆。

1 吊打”晶硅电池

“PERC之后可能是异质结(HJT)或者TOPCon,而HJT和TOPCon之后的未来,一定是钙钛矿。”

随着钙钛矿电池转换效率不断突破极值,业内普遍将其看做引领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最佳人选”。

2009年,日本科学家Tsutomu Miyasaka首次用钙钛矿光伏电池发电,当时的电能转换效率仅有3.8%,仅仅在十年之后的2019年,钙钛矿电池性能便飙升至25%。

2021年11月,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研发的钙钛矿串联电池转换效率高达29.8%,创造了至今为止钙钛矿电池最高纪录。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记录超过目前效率最高的异质结、TOPCon等晶硅技术的效率极限,将同为薄膜电池的其它技术路线甩开几条街。

晶硅组件不同技术的理论极限分别为: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理论极限效率:29.43%;

普通单晶硅电池理想条件下最高效率为24.5%;

HJT电池理想条件下最高效率为27.5%;

TOPCon电池具有更加高的效率上限:28.2%-28.7%。

可以说,在能量转换效率上,钙钛矿已经吊打晶硅电池,将光伏这一新能源上升至全新高度。

从理论极限来看,钙钛电池单层电池理论效率极值可达31%,晶硅/钙钛矿双节叠层转换效率可达35%,而三节层电池理论极限可能升值至45%以上。

而如果掺杂新型材料,钙钛矿电池的转换效率最高能达到惊人的50%,是目前晶硅电池的2倍左右。

尽管这些数据目前还仅限于实验室或者理论研究层面,但钙钛矿显然已经拥有了强劲的竞争力,它的出世为光伏产业打开了全新的想象空间。

2 成本低于火电?

“降本增效”是光伏产业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光伏企业追逐的终极命题。

自光伏技术诞生起,这个行业就围绕着“效率与成本”不断掀起新的技术变革。效率方面,晶体硅光伏电池的理论极限效率是29.43%,在目前研发的光伏新技术路线中,能突破30%阈值的包括钙钛矿和GaAs(砷化镓)。其中,GaAs双结叠层电池达到了32.8%的实验室最高记录,优于钙钛矿。

但产业化绕不开成本,由于GaAs技术工艺复杂,原材料价格十分昂贵,低成本大规模量产难以满足光伏商业化要求。

因此,成本更具优势的钙钛矿/HJT叠层电池被认为是突破30%转换效率的最具性价比的技术路线。

对比来看,钙钛矿对杂质不敏感,通常90%左右纯度的钙钛矿就可以用于制造效率超20%的电池;而晶硅对杂质非常敏感,纯度必须达到99.9999%以上才能用于制造。

光伏企业投资1GW晶硅电池,需要从硅料、硅片、电池、组件合计超过9亿元;而协鑫纳米披露的数据显示,其建造的钙钛矿百兆瓦产线投资为1亿元,1GW的投资仅为5亿元。也就是说,1GW钙钛矿电池的投资强度仅为晶硅的一半。

而且,晶硅电池产业链需要硅料、硅片、电池、组件4个工厂,而钙钛矿仅需1个工厂,产业链显著缩短,且大幅降低了物流等成本。

昆山协鑫光电CEO范斌甚至认为:“钙钛矿的度电成本有望比火电还低,跟火电拉开一毛钱到一毛五的成本差异,从而实现光伏对火电的大规模替代。”

从2020年几大电力公司的度电成本来看,如果钙钛矿度电成本降低至仅有晶硅电池发电的一半,那么将明显优于火力发电,成为极具竞争力的新能源。

钙钛矿电池还有一大优势,作为一种高柔性的薄膜电池,可以使用在晶硅电池无法触达的使用场景;而且结构轻便,易于安装,更适合当前大力推广的光伏建筑一体化。

3 巨头角逐

作为第三代光伏技术,资本早已瞄上了这一技术蓝海。

此前不断刷新的世界纪录都出自实验室,问题是这些电池的尺寸很小,普遍只有1cm²-1.12cm²,寿命也非常短,不具备产业化条件。

企业要想在钙钛矿的商业化上更近一步,一方面要不断提升转化率,另一方面要着手解决尺寸和寿命的问题。

许多玩家已经下海进行产业化实践,目前国内最早实现量产的是昆山协鑫。2021年,昆山协鑫100MW钙钛矿生产线开始试生产,并且将组件面积扩大至1m×2m,光电转化效率提高至18%以上。协鑫光电目前可大规模量产的是45cm×65cm的产品,转换效率为15%。

除了协鑫光电,由三峡资本投资的纤纳光电,先后7次打破了钙钛矿光电转换效率记录。当前,其位于衢州的100MW量产线也已经破土动工。并且于今年2月,开建全球首个钙钛矿地面光伏电站。其和三峡科学院联合研发的叠层电池组件转化效率达到了26.63%。

长城汽车创始人魏建军控股的极电光能,在63.98cm²的钙钛矿光伏组件上,实现了20.5%的光电转换效率,创造了全球大面积钙钛矿电池效率的最高纪录。

极电光能更看重钙钛矿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上的应用。极电光能总裁于振瑞此前就表示,“BIPV是现阶段钙钛矿电池最好的产业化路径之一,我们会首先切入BIPV领域,开发钙钛矿幕墙产品。”

由于幕墙产品的特殊性,钙钛矿能够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避开与晶硅电池直接“拼刺刀”。幕墙产品追求外观设计,且需要透明度,这恰好是钙钛矿的优势,却是晶硅技术的短板。钙钛矿电池能够做到美观且半透明,因此BIPV极有可能成为钙钛矿商业化的前哨站。

据悉,极电光能正在建设150MV钙钛矿试制线,预计在今年可进行投产,效率将不低于18%,且该项目产品尺寸达到了1.2×0.6平方米。

相比注重转化效率的纤纳光电和极电光能,万度光能更注重成本。自创立起,万度就主攻超低成本光伏器件——“印刷钙钛矿光伏”技术的开发,基于印刷技术和廉价原材料,研发出3600c㎡的钙钛矿组件,成本方面也更胜一筹。

在湖北鄂州、宜昌政府的支持下,万度光能的“野心”更大。2021年6月,其总投资高达60亿元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正式落地,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钙钛矿电池投资项目。

该项目共分为两期,一期产能为200MW,顺利量产后,万度光能计划扩充至10GW。

海外巨头中,韩国韩华集团最为积极,这家全球光伏TOP10企业与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合作研发的钙钛矿/硅串联电池,创造了转化率高达29.8%的世界纪录。韩华集团已计划对此技术进行投资扩产,该技术也被列为韩国国家项目。

▲数据来源:索比光伏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此外,传统晶硅电池玩家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东方日升等公司均对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表现出浓厚兴趣,或已经在相关领域有所布局。

可以看出,钙钛矿的商业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不少产业资本已经跑步入局。统计来看,今年预计有2GW的钙钛矿电池产能实现量产。

光伏技术产业化主要看三大要素——成本、效率、寿命。钙钛矿在成本和效率方面远胜于晶硅电池,但其寿命短、稳定性差、天然不稳定,导致效率衰减过快,这是钙钛矿技术产业化落地的最大掣肘。

要知道,目前的光伏电池普遍寿命在25-30年。因此,在提升产品尺寸和能量效率的同时,如何将钙钛矿的寿命提升至25年,将是押注钙钛矿技术的企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提升电池寿命,背后涉及到材料体系、电池结构、封装等等环节。当前,全球光伏界正在对钙钛矿的效率衰减和稳定性进行科技攻关,新的解决方案不断涌现,也许很快就会有最佳的解决办法。

作为世界经济论坛(WEF)认定的“改变人类生活的10大新兴技术”之一,钙钛矿电池的前景已经愈发清晰,一幅宏伟的产业蓝图正徐徐展开。

华宇登录_图森们的「并购式」跑路与谎言

0826

“我们实现了真正的干线物流,开启了真正的商业化运营!” 2020年初,一位自动驾驶卡车负责人站在台上激动地险要破音。而台下来站台的传统企业代表,礼貌鼓掌,微笑恰到好处。

一切都好像是真的。

然而,直到现在,没有一辆卡车真正以全无人姿态跑过商单。物流产业也明白,商业可以互吹,但不敢胡来。

封闭的高速路端,自动打转儿的方向盘,因速度太慢被同行车辆不断超越…这些元素出现在调至3倍速以上的视频里,给人一种技术可“大隐隐于公开道路”的假象,被拿来反复自我麻痹。多年来,这些反而是L4无人车路测展示给公众的最标准化产品。

而其中,以L4卡车赛道最为离谱和荒诞。

它的“万亿市场”,表现在股票上,是所谓“自动驾驶卡车*股“图森未来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市值的七零八落;

表现在现实里,是图森未来(美国部分)在2022年4月一起道路事故后接受了联邦监管机构的调查。前者坚称这是司机的人为失误,但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员却指出这存在明显的技术问题。

表现在产业里,是至少两家国内头部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多年来至少“战略合作”了5家传统物流与卡车巨头,所谓订单超过千份;但现实里,不仅没有实质的运输订单,也压根儿没“量产”过真正的L4卡车。

就更别提“几辆车也算量产”和车队运营赚钱了。很多企业所谓的自研技术,都是上游外包做出来的。

最终,表现在资本上,是2022年后机构们的断然拒绝。

此外,上市当然无望。

2021年下旬,国内自动驾驶卡车头部企业、估值超过30亿美元的智加科技,主动暂停了SPAC赴美上市计划。对于短时间内完全看不到盈利希望的此类企业,港股上市的可能性也颇为玄妙。

这也预示着,在2020~2021年初,曾寄希望于上市而死命挤进中国自动驾驶卡车企业第N轮融资的投资机构们,几乎无计可施。

那么,寄希望于“卖身”,便是他们可预期的*结果。

图森分拆出的美国部分上市后,曾成功做过广告、二手车电商平台和网页游戏的前创始人陈默,又在代表中国地区团队“操盘”第四次图森中国部分的收购事宜。

2022年3月,外媒爆料图森想以10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中国业务,曾与包括私募博裕资本在内的几位中国投资机构接触,以寻找潜在买家。

而上周,他们又被量子位爆出吉利控股集团拟收购图森控股亚太地区业务的全部股份。虽然不清楚这是不是后者放出的烟雾弹(科技公司拓宽并购通道的惯用伎俩,举例:在商汤港股上市前,他们曾通过彭博等媒体至少4次发出上市信号),但可确定的是,图森中国股东们的退出诉求迫在眉睫

有产业人士坚持认为,这对吉利并不是一个好交易,因为“在商业化方面,这个赛道5~10年看不到未来”:

“收购或许考量的是多个方面。但到底是技术人才,对方的产品设计能力、造车能力(有什么造车能力)、相关人脉资源,还是纯粹的战略投资…我只看到了XX钱多。”

事实上,不止图森一家在寻觅买家。

早在去年,就有传言称某国内重卡巨头旗下的合资公司,可能将收购主线科技,这是一家后入局的无人卡车创业公司,在2022年初完成B轮融资;

而几个月前,也有消息人士向虎嗅爆料,干线物流平台满帮集团或将收购自动驾驶卡车企业智加科技。

很显然,2022年L4级自动驾驶行业的剧变,从卡车开始。

寻找退路

L4级自动驾驶赛道在资本已不看好的铁板钉钉下,“并购”信号由企业主动发起。这很大程度上是缺钱且无路可走的预兆之一。

有趣的是,这些自动驾驶卡车企业之间都有或明或暗的联系:上述那家合资企业,由某车企巨头与智加联合成立;而满帮集团,也曾出现在主线科技的合作伙伴一栏里。

此外,图森中国在一批人离职后,有部分力量进入了小马智行在2021年裂变出的三家自动驾驶卡车企业,延续了该赛道的“资本操盘诉求”,具有讽刺意义。

从消息可信度来看,其中,满帮收购智加或许在预料之中。

根据满帮在2021年提交的招股书,作为智加科技*的股东之一,他们在2018年领投智加时便拥有了后者30%股权,后来在引入其他资本后稀释为25%左右。

截止2020年12月,满帮持有的智加投票权为60.37%,但却表明对后者的经营与融资活动等重大决策无实际控制权。

不过,满帮至今还处于亏损状态,2021年净亏损达36.5亿元。

有业内人士分析,在整体上市无望后,智加等企业也试图效仿图森,欲分拆为中国和美国两部分,将美国部分送进纳斯达克。而为了弥补国内大股东股份继续被稀释的损失,理应给予更多股份,那么有很大可能获得中国地区团队的实际掌控权。

这种说法具备一定参考性。因为智加在美国与中国都组建有相当规模的团队,两边分开运营:国内有中国区总经理来负责相关事务;而两位主要创始人据了解,则长期居住国外。

此外,“某车企合资企业收购主线科技”的传闻从去年底就一直在坊间流传,这也被人看作是L4自动驾驶卡车赛道要发生剧变的开始。

有消息人士告诉虎嗅,后者除了在融资方面不太顺利,也在2022年开启了裁员模式,更好听一点叫做“精简瘦身”,这一现状其实在L4自动驾驶圈成为常态。

当然,目前所有自动驾驶卡车企业都不好过:早期成立的公司估值虚高、后继乏力,投资人退出无门;而后期成立的公司融资困难,几乎丧失了“长大”的可能性。

因此,它们要么傍身于国内传统制造企业,加入到竞标政府港口等项目的大军中,竞争极为激烈,而“干线物流”这个被鼓吹的概念,反而在实际应用中不再被频繁提及;

要么,继续讲可以被一眼戳穿的故事,等鱼上钩。

巨大的谎言

“高速比城市道路环境简单且封闭,落地更容易”;

“能帮物流企业降本增效,缓解因司机价格昂贵社会进入老龄化的人力成本压力”;

“帮助卡车司机解决疲劳驾驶等安全问题,降低燃油成本……”

每当在台下听着企业唾沫横飞地描述L4卡车给企业带来的愿景时,我们都有一种奇妙的虚无感:

也许这群想改变卡车物流市场的人,有时间面聊投资人,却从来都没空考察卡车买卖市场。

或许对乘用车来说,影响用户的购车因素更加多维——安全、舒适、炫酷,驾驶快感,甚至就是把它当做一个玩具或享乐工具。但是,卡车的买家无论是企业还是散户,思考维度非常简单直白:

我要靠它赚钱,它是我的生存工具。

我曾在《图样图森破》这篇招股书分析文章里指出,图森这些卡车企业商业模式存在着巨大漏洞。

除了“帮企业运营无人卡车车队”的不靠谱模式(现实情况是没有国内企业接到真正的单子:自己要么没几辆车,要么巨资买了一些车还在路测,远未到帮物流企业实现远距离运输的时机。后者的早期付费意愿极其薄弱,因为他们不需要自动驾驶公司只提供运营能力)。

更荒诞的说辞就是“跟卡车生产商一起造车、卖车”。

我们从某商用车巨头的2021年报了解到,卡车生产制造是一个毛利不算高的产业,基本维持在8~13%。而这些企业的首要目标便是“卖车”,销售为王

由于卡车制造成本80%来自于自身材料成本,如同消费级市场的做法,卡车生产商自然会期望借助“自动驾驶软件能力”来溢价,提高销售单价

但很明显,市场不买账。

业内一位已离职的前自动驾驶卡车销售向虎嗅透露,车真的很难卖:大中型物流企业都只是愿意“搞个联合研发的战略合作”,但对买溢价车没有太大兴趣;而散户,则更不可能买。

“你很难用PPT上的那些话,去说服客户耗费几十万上百万买一辆用来赚钱养家的工具,就凭有自动驾驶?就凭减少一两个司机?”

客户买卡车是要拉货做生意,那么重中之重便是“成本”。这也当下长途运力超负荷运作的原因之一。

因此,一辆重卡,保证基础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后,那些花里五哨看不见的东西,在大多数卡车买家眼里,能不要则不要。而很多国外一线品牌的卡车,本身具备的安全指数已经很高。

“很多时候,生产出来过检都是‘能省则省’,甚至有时候为了能过检测,先把一些软件和安全类配件都配好,等过了再拆。” 一位业内生产商透露这都是业内为了省成本的普遍操作。

或许,这也是国家后来颁布政策,强制在卡车上安装DMS(防疲劳预警系统,这不是自动驾驶)的原因之一。

因此,在这样的卡车产业环境里,打上“自动驾驶”的车牌logo,到底能够说服谁?

在中国,“万亿”的公路货运市场有点特殊。

60%以上运力掌握在小型车队与个体散户手中。后者也包括我们常看到的“夫妻档”——两人或租或买一辆重卡,白天黑夜轮换开车,吃住都在车上,以此为生。

换句话说,企业市场集中度不足5%,市场整体处于高度分散状态。因此,这就可以先把自动驾驶卡车公司所谓“可攻占的万亿市场”砍掉一大半

再然后,小而分散的运力体系导致服务同质化严重。货运行业车多货少,货源本就珍贵,因此竞争非常激烈。

虽然这与无人卡车公司强调的“中国司机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并不完全矛盾,但至少目前这个市场,*不缺乏为了接单子而压价的企业与散户。自动驾驶卡车的加入,某种意义上,是在跟现有存量竞争。

直白一点儿,“节省人力成本”在国内是个伪命题。

也许会有人说,卡车完全无人化可24小时运营(这一天基本10年内看不到,不是公关稿里那种)肯定比有人开车成本低。

但从人性角度,在一趟两天两夜的长途跋涉里,企业是愿意承担无人驾驶带来的“未知”风险,还是愿意由有经验的司机开车保驾护航?

作为长途运输工具,重卡高速行使危险程度极高,变故极大,无论如何都要有人在车上看货(贵重的货物都要有人看货)和看路。很多时候,司机承担着“驾驶、看货、卡口对接过检”等多重义务

而现在的无人卡车,一般都配备两人在车上做测试。企业方最多也只是保证未来会减少至一人,没有一家敢说能完全无人商业化运营(2018年说2022年,2022年说2025年)。

“电视上用来宣传的片子和车队都挺假的。”

一位产业人士透露,所有号称智能重卡的车还是司机在开,车上贴个企业的标,证明这车至少是个L3。“但其实有的只加了一两个L3的功能而已,即便是辅助,意义也不大,还不如DMS。”

这样来看,所谓节省人力成本和安全驾驶,其实丝毫不会有太多变化。甚至在前中期,无人卡车的人力成本会更高。

而现在,很多中小物流企业通常有2~3个司机负责一台车,一个司机白天,另一个夜里,第三个人休假。他们几乎能够24小时连轴开,因为企业要求*能一次性把货运完(甚至不惜超载)。

这倒是省人力省时间的最直接方式。

此外,重卡一般用来做长途运输,一跑就是好几天,很多时候都要跨市跨省运输。那么各个卡口的扣费如何进行运作?

各种处罚如何应对?

路上的各种突发的拦车或偷货状况如何避过?

不同城市与省份政府机构对无人驾驶卡车“过路”是否都持一致支持的态度?这一点,很显然比一座城市内的无人乘用车公开道路运营更具有挑战性。

最后,如果无法开拓多线路、跑长途,那么无人重卡的运营成本,也将远高于有人卡车。当然,所有无人卡车企业都还没走到这一步,还只是在几十公里内的示范道路上悠悠行进

一位重卡业内人士向虎嗅指出,物流企业最想解决的是怎么争货源,来回不空车,少付通行费和薪水;卡车生产商当然是想多卖车;而司机是想多赚钱养家,恨不得24小时不睡觉。

“除了真的能省点油,自动驾驶几乎解决不了如今卡车企业、物流企业以及司机最关心的问题。锤子和钉子严重错位。”

最后,很多人,包括很多技术专家都在强调“高速公路看起来不复杂,且封闭”,*是一个“好落地”的标志。这也是一种对产业和大众极为不负责任的谎言。

2003年的大年初三,一夜大雪后,潍坊到青岛的高速公路上,大约每隔几百米就有一辆或主动滑出,或被打滑车辆带出围栏的车辆。只要有人目睹过雨雪天高速公路行进的危险后卡车,特别是重卡的完全无人化,就不会让人有着过多期待。

“没错,现在我们雨雪天测试还有很多问题。” 一位自动驾驶卡车工程师向虎嗅指出,商用车在雨雾大雪天的事故率都很高,高速基本会在大雪天封道,这一点的确不是自动驾驶可以解决的。

“我倒认为做高速下的重卡无人驾驶更难。重卡的线控改造和车头控制比乘用车难多了,柴油车*不好改。”一位技术投资人在2018年时就多次提出质疑,

“其次,开重卡是很费劲儿的。80~120千米/小时下各种转弯急刹车,绝不是一般司机可以驾驭。这些人都是老司机中的老司机。”

“所以,说自动驾驶卡车好落地的,非蠢即坏。”

写在最后:

如果说,2017~2018年成立的L4自动驾驶卡车企业还带着些许技术理想,带着一些受到Robotaxi赛道鼓动后的技术热情;

那么2021年以后,有企业无任何实质性落地却能成功赴美上市,相关创业又开始不明就里火起来时,这个赛道,已变质为一场彻头彻尾的投机者狂欢

从2020年小马智行公开宣布做干线物流L4卡车以增加估值筹码,再到2021年迅速分裂出擎天智卡、千挂科技以及行猩科技。我们感到不理解的同时,也不得不怀疑这些企业的动机:

其中两家的创始人都有资本背景加持,资本在这场游戏中的主导浓度严重超标。

他们擅长运用自己与外行的技术理解力差异,打着国内外信息差,以概念换资本和补贴。但却对中国卡车制造与自动驾驶技术发展没有任何实质性帮助。

而最近,听说主导图森上市与收购的功臣之一陈默先生又要融资造氢能源汽车,我们只能抱以微笑。

有人曾愤怒地指出,如此多“套壳公司”,只会搅乱产业的浑水。而作为7年的观察者,我想说,L4自动驾驶赛道从来都不缺*资本操盘手,但是,却从未出现过一个合格的企业家。

而中国市场,迫切需要后者。

一边是摩天大楼里高谈阔论的资本坐庄;另一边是夜间高速上,为了争分夺秒疾驰而过的卡车司机与运营者。这两者之间,从来都没有过交集。

卖掉,是他们*的结局。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苹果官宣发「前瞻性」大招,iPhone14 来了

0826

没想到,苹果发布会也有“早产”的一天。

苹果今天宣布,将下一场秋季发布会安排在美国时间9月7日进行。具体时间为美国西部时间的早上10点开始。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大多数媒体爆料这场发布会的时间将要再晚上一周,所以不少人都笑称,没想到苹果的发布会也有早产的一天。 

发布会将在苹果位于加州Cupertino市总部的乔布斯剧院(Steve Jobs Theater)进行,同时将在苹果官网以及Apple TV对公众进行直播。

苹果针对这场发布会除了公布了具体的时间,还配上了一张卖关子的官宣图。按照苹果多年来的套路,这个官宣图的设计往往预示着发布会的内容和产品。今年的官宣图中,苹果Logo周围围绕着璀璨的星河,并搭配有文字Far Out(中国苹果网站配字超前瞻)。

这种未来感十足的设计和标语不禁让人对下周的发布会充满各种遐想和期待。不少媒体猜测除了此前大家预测的iPhone 14系列手机和新款Apple Watch之外,也许会意外出现苹果酝酿已久的One More Thing——苹果AR/VR眼镜设备。

由于苹果大多数会在9月秋季发布会更新大量硬件产品,所以这场发布会向来是硅谷科技圈中举足轻重的一场活动,也一直被全球科技迷看作是一年一度科技圈“春晚”。

根据目前的各路路透来看,这场发布会可以算得上诚意满满的全家桶式全线更新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媒体的剧透在过往来看相当准确,但到时的实际发布产品很可能也会有一些出入。

来跟着硅星人提前了解下可能出现在这场“春晚”级发布会的重磅硬件产品吧。 

iPhone 14:新芯片,刘海屏变叹号

除了可能出现的One More Thing,今年秋季发布会大家最期待的就是新款iPhone 14系列的发布。

根据目前的剧透,硅星人总结了下可能出现的新机型,以及他们的尺寸、价格和性能。 

iPhone14系列手机可能包含4个版本手机。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14很可能将不再有mini版本。可能出现的型号为iPhone 14、iPhone 14 Max、iPhone 14 Pro以及iPhone 14 Pro Max。 其中iPhone 14和iPhone 14 Pro的屏幕尺寸为6.1寸,iPhone 14 Max以及iPhone 14 Pro Max 的尺寸为6.7寸。 

更大的外观更新会是两款Pro系列手机的刘海屏可能会消失。从剧透图中可以看出,苹果手机万年被吐槽的刘海屏可能会变成叹号屏,从而让屏幕设计更加整体和美观化。屏幕材质上将使用三星M12 OLED面板,支持120赫兹的ProMotion功能。

此外,在颜色上,iPhone 14系列可能会出现前一代iPhone没有的紫色选择。 不过,相较于前一代可能会减少蓝色和绿色的选择。

除了外观变化外,iPhone 14系列最值得期待的还有其可能搭载的苹果最新A16芯片。根据目前的媒体剧透来看,两款Pro机型将搭载A16芯片。不过,iPhone 14以及iPhone 14 Max可能仅搭载A15芯片。

在拍照摄像功能上,我们可以期待新款iPhone 14 Pro Max的主摄像头有重大更新。有不少传言表示iPhone 14 Pro将配备4800万像素的主摄像头。此前,iPhone 13 Pro的主摄像头仅有1200万像素。此外,新款手机很可能支持8K视频拍摄功能。

可能会让果粉们心碎的是,按照这几年苹果产品伴随着通货膨胀悄悄涨价的势头来看,新款iPhone手机将可能全线涨价。根据每次几乎都能成功预测苹果发布会新产品的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Ming-Chi Kuo)爆料,部分机型大约会相较上一代贵上100美金左右。 不过,按照惯例,旧款iPhone13系列有望迎来一波减价折扣活动。

最后,这款产品的运行内存也将有望扩大到6GB。 电池方面可能不会有巨大更新。

Apple AR/VR头显——One More Thing 

虽然苹果并没有官宣此次海报星空设计的意图,但很多科技圈的人都将这个设计联想到了AR/VR头显的发布。

根据MacRumors的报道,苹果内部有一个大约数百人的研究部门专注于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的产品研发。苹果在过去也收购过不少AR/VR领域的创业公司。其中就包括本周刚刚被媒体Protocol爆料的对于VR创业公司Spaces的收购。可以说,苹果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领域已经做足了准备。

苹果目前正在同步进行两个AR硬件研发项目,其中就包括此次可能出现在发布会上的AR/VR头显设备,以及之后可能推出的,外观更加时尚的AR眼镜产品。今年夏天,苹果向其董事会成员展示了这款头显,并表示这款产品已经快要发布。

根据目前各媒体的爆料总结来看,这款头显的芯片将与MacBook Pro中的M1 Pro芯片性能类似。

此外,这款头显设备将搭载超过10个摄像头来跟踪手部动作,同时搭载两个8K显示器以及具有眼球追踪功能。由于其在后期测试中出现过过热反应,所以外界猜测苹果也许会在头显中安装一个冷却装置来解决这一问题。关于续航问题,这款产品也许会内置电池装置。

关于其外形设计,新款头显设备可能与Oculus类似,但会更加轻巧。不过,目前苹果仍然没有对外公开更多细节。但是,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曾经发布的模拟图也许能让你对它的外观有一些合理的想象。 

根据郭明錤透露,苹果预计将在2023年出货约150万台AR/VR头显。 他曾经表示,这款产品单个售价将超过2000美金,远比Meta的Oculus等同类型产品要贵。

郭明錤也表示,虽然一代产品相对较贵,但在2025年我们有望等来它相对价格亲民一些的二代产品。目前,二代产品已经在研发过程中。

Apple Watch将有新版本 

Apple Watch在这场发布会很可能会迎来第八代产品。从今年2月开始,媒体和各路科技博主就不断剧透第八代苹果手表的一些新的信息。 

根据目前的信息,下周的发布会上,苹果很可能会推出Apple Watch Series 8、Apple Watch SE2 以及一个全新的版本——Apple Watch Rugged。 关于最新版本,从名字来看将具有更坚硬的外壳。有不少媒体猜测这款产品将使用钛合金材质外壳,同时电池续航将更优秀。这样的设计将让日常通勤使用的苹果手表升级成为很多户外爱好者的必备品。

在外观上,第八代产品将有望加大屏幕尺寸,同时搭载S8芯片。在功能上,可以追踪使用者的活动之外,将有望在健康监测方面有更多实用功能。在年初时,一些报道猜测这款手表将加入体温监测和生育追踪功能,不过这样的说法还没有被证实。 

AirPods Pro 2以及iOS16

除了以上的一些公认猜测外,也有媒体预测下周的发布会可能会出现AirPods Pro二代无线耳机。根据CNN的爆料,苹果很可能会在下周发布会官宣最新操作系统iOS16的具体发布日期。早在今年6月的WWDC上,苹果就已经公布了iOS的多个更新。

不过,虽然剧透和猜测已经满天飞,但到底苹果会发布怎样的产品,可能还得等到下周才能揭晓。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抖音饿了么,打不过就组团

0824

继快手和美团牵手后,抖音和饿了么也宣布达成合作。

双方将通过优质的内容、丰富的商品和高效的物流配送,携手探索本地生活服务的新场景升级。

按照饿了么的说法,“双方将基于抖音开放平台,以小程序为载体,与抖音一起通过丰富的产品场景和技术能力,助力数百万商家为6亿抖音日活用户提供从内容种草、在线点单到即时配送的本地生活服务。”

通俗来讲,就是以后可以在刷抖音时点外卖,点完之后再刷会抖音,外卖也就到了。多么理想的合作。

但美团和快手尚未跑通这一模式,抖音饿了么行吗?

抖音,攻克“本地生活”

抖音剑指本地生活,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18年,抖音就盯上本地生活蛋糕,发力团购等领域。2021年,抖音曾内测“心动外卖”业务,选定成都为试点城市,并与喜茶、肯德基等餐饮品牌合作。不过,据知情人士透露,该项目最终因物流配送体系的搭建难度太大而下架。

今年7月,抖音推出“团购配送”功能,再战外卖市场。“考虑到商家和用户的实际需求,也为了更好地保障用户体验,尝试为部分需求迫切的商家开放团购商品的配送服务,目前该项目还在探索阶段”,抖音生活服务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可以看到,抖音的本地生活布局之路并不顺利,而软肋就在于配送环节。当前,在抖音做外卖的商家选择的配送方式主要有三种。

*种,店内工作人员自己配送,这对送单距离和店内人手有较高要求,一旦遇到“爆单”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种,通过闪送、跑腿等送货到家,这也是商家普遍采用的方式。不过,对于单量不够多的商家来说,配送成本十分高昂。

第三种,借助美团运力,即顾客从抖音直播间下单,从美团上输入券码核销,之后从美团上另外点餐达到起送价,再由美团骑手配送。这种操作相对繁琐,很少商家使用。

对于抖音来说,给商家引流之后,从店到家的交付环节,是一场重工程、专业活。抖音和饿了么合作,短时间内足以补齐本地交易和履约配送能力,争取时间窗口来完善和提升本地生活业务。

过去一年来,饿了么开启组织革新,有不小变化。阿里财报显示,饿了么连续三个季度订单、交易额保持高增长,单位经济效益在不断改善,亏损同步持续收窄。

“这源于饿了么正逐渐摆脱本地生活行业传统的那种低效、内卷的补贴依赖型发展,转而通过更好的商品供给和服务,增加更多非餐订单的强劲补充”,一位业内人士如是表示。

可以肯定的是,饿了么的商家资源、用户基础、本地即时电商交易服务能力、物流配送履约能力已经得到验证。有了饿了么的加持,抖音在本地生活战场上无疑有了更多筹码。最重要的是,配送不再是问题。

至于,抖音紧盯着本地生活服务,原因莫过于这底下有“矿”。

互联网营销整体市场规模迎来下滑,对于抖音这样以广告为主要收入的短视频平台来说,是在释放“亟需寻找新增长曲线”的信号。

增速可观的本地生活,看起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仅互联网本地生活服务行业市场规模就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5.1%;到2025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万亿元。 

这也是抖音耕耘不辍的主要原因。

饿了么,增加与美团较量的筹码

饿了么也有自己想要得到的东西。

外卖看似已经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实则不然。根据中国饭店协会、美团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19年及2020年上半年中国外卖产业发展报告》显示,预计到2020年,线上餐饮在整个餐饮行业中的占比刚刚超过20%。而中国电商行业的渗透率则达到37%。 

另一组数据显示,国内企业总数量为1.5亿,其中个体工商户约9000万。目前,美团每季度的活跃商家是900万。这意味着,摆在饿了么面前的,是线下900万-9000万家商铺的机会。

还未开垦的外卖市场,对于饿了么来说,就是一块诱人的肥肉。饿了么比美团更需要,但却未必有足够的筹码与其较量。

2021年,饿了么的年营收约300亿,美团约1800亿,二者差距甚远。根据马太效应,强者会更强,弱者会更弱。如果单枪匹马与美团继续争抢未来的市场,饿了么的胜算并不乐观。

在业界看来,与美团相比,饿了么最缺的是流量。一方面,饿了么所在的阿里系,流量焦虑已如影随形。老大吃不饱,小弟自然够呛。另一方面,饿了么在与美团的竞争中,已处于下风,用户规模本身就不占优势。

如今,抖音手握6亿活跃用户,与饿了么牵手联合。饿了么有望切入用户的娱乐场景获取增量,进一步扩大服务场景和受众。

这一幕,不禁让人联想到《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说的,“我的意中人是一个盖世英雄。我知道有一天他会在一个万众瞩目的情况下出现,身披金甲圣衣,脚踏七彩祥云来娶我。”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与饿了么的合作,我们只能猜到开头,却无法预知结果。

短视频外卖,尚待验证的命题

过去,与抖音合作的第三方平台并不在少数。

2019年6月有媒体报道称,抖音与淘宝签订了70亿的年度框架协议,60亿元广告,10亿元佣金,但抖音方面称数据不实。

抖音与淘宝、京东的合作,最终均不了了之,并没有带来震摄性的协同效应。如一位业内人士提到的,“之前抖音和淘宝、京东合作,对拼多多产生什么影响了么”。

在抖音与饿了么合作之前,美团与快手的组合已先一步搭建。不过,自去年12月宣布合作以来,美团和快手至今未向外界公布合作效果。伯虎财经发现,快手平台上的美团小程序,目前仅提供团购等业务,并不能点外卖。而抖音上,尚未上线饿了么的小程序。

合作的故事讲了大半年,最终还是没能在快手上点外卖。这是为什么?从美团与快手的合作进度来看,至少可以说明,外卖平台与短视频平台的“本地生活”攻坚战并没有那么容易打。合作的背后,其实潜藏着诸多风险与难题。

互联网赛道内,玩家与玩家间是敌人还是朋友,答案似乎总是动态的。

对于外界曾提及的美团与字节的“竞争”,王兴曾回应:“竞争这个词经常放在一起说,就变成思维定势了,但其实竞和争不一样,同向为竞,相向为争,所以我觉得我们是竞技。竞多于争。”

但现实是,扩充业务边界、巩固生态护城河,已成为互联网公司的大体发展逻辑。这就导致,再没有业务交集的企业,也可能走向对立面。不是不争,只是时候未到。

抖音和饿了么,也是同样的道理。如何拿捏合作权重,便成为一大学问。海豚社创始人李成东曾提到,“京东和抖音快手合作,量是非常小的。因为抖音快手想做电商业务,和京东是冲突矛盾的,所以想深度合作特别难。”饿了么会不会成为下一个“京东”?不好说。

此外,抖音与饿了么这一合作模式,到底有多大可能性,也未有定数。毕竟,*有可能给出参考答案的快手美团,选择了缄默。

而外界也提出了一些担忧。例如,要抢美团的本地生活蛋糕,势必要有充足的弹药,如价格低等优势。这种情况下,难免出现亏损,双方又该如何平衡?

再者,点外卖有极强的时效性,消费者的本能反应还是会选择打开外卖软件。正如一位业内人士提到的,“即使后期抖音给外卖专门开页面,消费者舍弃生态更完善的美团,选择刚刚起步的抖音,图什么呢?如果直接是饿了么网页植入,那么为啥不直接下载饿了么呢?”

短视频外卖,究竟能有多大的施展空间?或许接下来,抖音和饿了么会给出进一步的答案。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考验芒果TV的时候到了

0824

8月以来,“姐姐”落下帷幕,王心凌获年度总冠军,“哥哥”在19日开始披荆斩棘,两档节目试图将热度衔接起来。

虽然芒果TV暑期以来的综艺刷了一波存在感,但8月17日公布的芒果超媒2022年半年报业绩却并不理想。财报显示,上半年芒果超媒实现营业收入67.14亿元,同比下降14.5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91亿元,同比下降17.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0.95亿元,同比下降23.93%。

分业务来看,广告业务承压,实现营业收入21.63亿元,同比下降高达31.15%;会员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58亿元,同比增长6.48%;运营商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2.06亿元,同比增长19.31%。

这份业绩没能扭转一季度以来营业收入、净利润下滑颓势,是芒果TV并入上市公司以来交出的*份收入、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半年报,此前表现突出的广告业务出现大幅度下滑。但考虑到2021年《浪姐2》全程在上半年播出完结拉高了去年业绩,因此也不能仅仅因为半年报的业绩下滑就否定芒果TV的发展前景。

但排除节目排播因素之外,芒果TV或许也正面临着平台成立以来的又一次“转折点”。

1

承压:广告业务受制于大环境

纵观芒果TV的发展过程,上市以来直至2021年都处于高速增长期。对当下的长视频平台而言,“广告+会员”组成的核心业务是标配,2018年底,芒果TV的会员规模还只有1000万+,而2021年底这一数字就突破至了5000万+,连续三年分别达成70.9%、96.7%、39.5%的数量增长;而作为*收入源的广告业务表现也尤为突出,即使在同行广告收入有所下滑的2019-2021年里,其广告业务仍然实现了30%以上的年增长。

《2021 互联网广告行业报告》显示,2021年短视频广告投放量占比增长了16.2%,而其他在线视频广告则下降了3.4%。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互联网广告投放品牌数量同步下降了38.3%,互联网各平台业务不同程度被波及。

在过去三四年里,其他长视频平台面临的广告业务颓势大都要归咎于短视频平台的崛起,在用户时间争夺战中后者的流量收割能力巨大。同时2022年的大环境里广告主的预算也更加收紧,在市场总量下滑、竞争加剧的情况下,广告业务承压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同行业的广告业务下滑已经在两三年前初见端倪。但芒果TV一直偏科综艺内容,而招商创收的主力内容又一向是综艺节目,再加上湖南卫视对其招商能力的加持,所以凭借《姐姐》等头部综艺IP的市场表现,芒果TV的广告业务其实已经“逆势”增长了两三年。从内容角度来看,近几年选秀节目淡出、怀旧情怀文化屡屡造就热点传播神话,芒果TV与湖南卫视在综艺市场风潮变化时成功通过“哥哥”、“姐姐”*了新一轮综艺热点制造,也拓宽了自身综艺内容的受众年龄范围,在长视频广告大盘下跌的情况下延续了自身广告业务的增速,这是值得肯定的。

但2022年上半年广告业务遭遇31.15%的下滑,可见广告市场的整体压力“虽迟但到”。但《乘风破浪3》的播出周期有一半在下半年,《披荆斩棘》也在8月播出,芒果TV下半年的广告业务营收应该有希望回暖。所以对芒果TV而言,广告业务的短期下滑主要原因是广告市场的缩小,未来发展情况关键仍在于观众还能对“姐姐”等爆款维持多久的热度,以及在“综N代”逐渐令观众审美疲劳后如何创造新的综艺IP。

目前来看,芒果TV独播的多档综艺节目情况不一,《向往的生活6》《大侦探》等综N代口碑滑坡明显,但也有《快乐再出发》这样的新尝试获得市场认可,有塑造新综艺IP的可能。

2

隐忧:会员业务提前碰到瓶颈?

长视频平台商业模式的另一条大腿是付费会员。虽然半年报显示芒果TV会员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58亿元,同比增长了6.48%,但在读娱君看来,会员业务比业绩下滑的广告业务更值得担忧——芒果TV的会员业务本就是短板,又面临着瓶颈的提前到来。

会员业务收入是根据会员充值款在会员有效期内按天确认服务收入的。芒果TV上半年会员业务虽然实现了同比增长,但环比去年下半年却下滑了大约4%,再结合2021年报,芒果TV会员业务现阶段明显到了瓶颈期:

2021年,芒果TV会员规模从3613万增长至了5040万,同比增幅高达39.5%,但其会员收入却仅仅增长了13.3%。会员增量远高于增收,意味着2021年芒果TV是用较低的ARPU换来了会员数增长;而到了2022年,芒果TV再也没有披露最新的会员规模,随着会员业务收入出现环比倒退,芒果TV可以说已告别了“会员高增速期”。

芒果超媒在财报中描述:“长视频行业方面,流量无序扩张时代落幕,‘亏损换市场’等过往粗犷发展模式已成过去式,广告、会员领域竞争白热化,平台全面瘦身减负,回归内容本质。”

其他头部长视频平台在会员规模破亿之后也陷入停滞,整个行业目前其实都告别了“会员高增速期”,但芒果TV面临的不同情况是——在2021年用较低的ARPU达到5000万+会员后,芒果TV的会员规模仍只有行业头部平台的一半,在2022年两次涨价后继续过去的高速增长几无可能。究其原因,内容上的偏科和不足导致了芒果TV的会员规模天花板更早到来,而反过来,会员规模不足又影响了平台覆盖更多头部独播内容的能力。

当广告业务依然坚挺时,提升付费会员业务的盈利并不是紧迫事项,芒果TV可以继续像2021年那样以低价会员追求增速。可随着广告业务受阻,提升会员ARPU也成了当务之急,于是芒果TV在2022年接连两次调涨会员价格,如今其会员连续包月价格达到22元/月,这一价格已与爱奇艺和腾讯视频基本一致(后两者分别为22元、25元/月)。价格赶上了,但芒果TV在综艺之外的所有内容库存都比不上其他头部平台,因此涨价行为很可能会招致更多的用户抵触情绪。

要突破这一局面,逻辑说起来无非是加大有效投入力度,重点提升自身内容短板以覆盖更广泛的受众,同时在今后的涨价行为上更谨慎。但这需要大量的头部独播剧、综、网络电影储备,在目前招商市场有限、用户规模不足的情况下会很难覆盖成本,短期利益损失难以避免。芒果超媒目前账面有高达83.14亿的货币资金,现金流应该是足够的,所以目前的情况其实是一个战略抉择问题:

过去其他长视频平台大举投入抢占市场份额时,芒果TV通过自身特殊优势取得了稳健发展和盈利,如今大行业更偏向“收缩”,芒果TV在这个节点为了增长而加大成本投入正确吗?

3

突破市场阻力,需要定力和实力

从最新的动态来看,显然芒果TV不会满足于做一个5000万会员规模的*梯队平台,而是倾向继续“做大做强”。但同时,它也没有走互联网扩张逻辑,而是仍然把重点放在媒体深度融合上,试图将湖南卫视与芒果TV的优势资源进一步结合,在降低内容成本的同时扩大招商等收入源。

比如在芒果TV有所不足的剧集领域,湖南卫视和芒果TV在联合招商会共发布了39部剧集,不仅季风剧场的合作尝试将延续,金鹰独播剧场的大剧也不再像过去那样经常给到其他视频平台独播,包括《少年派2》《二十不惑2》《天下长河》等大剧都已落定在芒果TV上。

所以说,芒果TV能否突破当下的瓶颈,实际要看湖南广电对芒果TV的战略坚定程度和资源投入级别。而作为国有视频平台中的领头羊,芒果TV自诞生起的意义就不只局限于市场化层面,在传统媒体渠道整体式微的趋势下,把芒果TV这个珍贵的网络平台做大做强是确然的目标。

目前湖南卫视和芒果TV的领导已经实现交叉任职,体制层面的变革已经发生。如果今后完全将湖南卫视和芒果TV视为一个“真正的整体”,那么招商选择、用户规模、内容成本都要用整体的思维来计算,在当下市场中的权重也有提升的空间。湖南广电历来大胆的改革动作催生了芒果TV,如今也试图在网络新媒体格局中继续坚守传播阵地。

市场价值最终还是要看作品传播的热度,芒果TV2022年以来节目表现如何?以云合数据为例:2022年上半年电视综艺有效播放TOP20中,芒果TV有2部独播、3部多平台联播入榜,网络综艺有效播放TOP20中则有6部独播入榜,综艺内容长板仍然存在;而全网连续剧有效播放TOP20中,芒果TV无一入榜,H1上新连续剧集均30天有效播放TOP20中,同样没有入榜。

从上述数据来看,芒果TV内容竞争力仍没有实际变化,综艺热度可观,剧集落后同行。要突破会员业务增长瓶颈,后续剧综内容的市场表现仍有待观察。特别是剧集项目口碑与热度均无突破,季风剧场新剧徒有明星加持却没什么水花,芒果TV与湖南卫视在剧集领域的自制、采购剧集评估能力恐怕仍有待提高。

从下半年剧集储备来看,已经播出完毕的《少年派2》虽然豆瓣评分高开低走,但平台总播放量已经突破36亿,是今年芒果TV播放量*的剧集;17日开播、与爱奇艺联播的《二十不惑2》排在近几日猫眼、灯塔剧集热度的第三、四名左右,这两部剧表现尚可,但今年仍然没有出现像2020年《以家人之名》那样的现象级剧集。

对芒果TV而言,近两年剧集难以出圈的背后可能也暗藏着别的不利因素。行业里并不是只有湖南广电在寻求传统媒体转型和网络融合,其他几大卫视与视频平台之间更“市场化”的合作模式也催生了大量爆款,领跑了近两年的网台剧热度榜。同时因为芒果与湖南卫视自成体系,外部市场合作往往避开芒果TV而动,这或许间接形成了一种“孤立包围”,也更考验芒果TV与湖南卫视的原创能力了。

华宇测速_「跃赛生物」完成近2亿元Pre-A轮融资,由夏尔巴投资、鼎晖VGC联合领投

0822

投资界(ID:pedaily2012)3月14日消息,致力于开发多功能干细胞药物的领军企业上海跃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跃赛生物」)宣布完成近2亿元融资,本轮由夏尔巴投资、鼎晖VGC联合领投,泰福资本、昆仑资本、高瓴创投、复星医药、瑞华资本和国方资本共同投资。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多条管线的研发投入和临床级细胞产品生产厂房的建设,以及相关临床试验的启动和推进。

跃赛生物成立于2021年6月,专注于开发新一代基于人多能干细胞技术的细胞治疗药物,旨在利用人多能干细胞制备、培养、分化和基因编辑技术平台致力于干细胞治疗领域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其研发管线覆盖神经退行性疾病,罕见病及肿瘤等。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阿尔兹海默症、脑中风等发病率显著升高,严重影响了病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加重了社会和家庭的负担。跃赛生物创始人陈跃军博士表示,中脑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是帕金森病的主要病理特征。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确诊时已经丢失了近70%以上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这些神经细胞的丢失是不可逆的,现有传统小分子药物的治疗仅作为改善,治标不治本。只有通过细胞治疗补充丢失的神经元、重建其功能通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跃赛生物在神经系统疾病细胞治疗技术研发方面的先进经验尤为引人注目,位于国际领先水平,拥有并布局多项专利。自跃赛创立以来,团队上下正孜孜不倦致力于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旨在尽快推动治疗药物在临床上的应用。跃赛的领先技术和创新性研发模式也引发了神经系统疾病临床领域专家的极大关注和浓厚兴趣。跃赛正全面开展与国内顶尖神经系统疾病专家团队的紧密合作,深入广泛探索不同模式细胞治疗药物在临床的应用前景,力争共同推进细胞治疗产业的创新发展,早日解除病人痛苦。

夏尔巴投资创始合伙人蔡大庆博士表示,中国是帕金森病大国,众多帕金森病人面临着病程进展的很大挑战,迫切需要新的临床治疗方案,而基于干细胞的细胞疗法有显著缓解甚至治愈帕金森的潜力。夏尔巴认同跃赛开发细胞疗法满足临床需求的愿景,并高度认可跃赛团队在多能干细胞领域全球领先的技术能力,很高兴能助力跃赛推动产品研发和临床进程。夏尔巴长期看好基于技术进步的创新疗法在临床上的潜力,期待跃赛生物成为中国干细胞疗法的领航者。

鼎晖VGC(创新与成长基金)高级合伙人高洁亮表示,诱导多能干细胞技术(iPSC)有效解决细胞治疗供体来源、成药性和伦理等问题,近年来在神经、肿瘤及代谢等多个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处于产业转化早期。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病患者基数大,病情严重,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基于iPSC技术的细胞治疗可以替代受损的神经细胞,从根本上修复神经系统,有效解决临床未满足需求,社会价值巨大。创始人陈跃军博士及团队常年致力于神经系统疾病干细胞治疗的研究,其细胞分化、基因编辑及远程调控等研究成果国际领先,多次在顶尖学术期刊发表。我们十分看好跃赛在干细胞领域的研发和产业转化能力,未来将持续支持公司的发展,早日造福患者。

天使轮领投方泰福资本董事总经理程薇博士表示,跃赛成立短短半年以来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进展,尤其在技术转化落地、团队补充、项目推进方面成绩骄人。欢迎新投资人,泰福资本会一如既往全力支持企业发展。

昆仑资本表示,iPSC技术在转化医学和临床实践中正逐步取得验证,我们期待具有世界级研发能力的本土企业能够助推行业发展。在与跃赛共同奋斗的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高兴地看到跃赛团队所展现的深入科学认知与超强执行力,也希望能够与新股东一道加速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