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华宇平台登陆_别让苹果跑了!

1213

12月3日下午,华尔街日报甩出一则重磅消息:

苹果计划将部分生产线转移到亚洲其他地区来生产苹果产品,尤其是印度和越南。

与此同时,印度塔塔集团正加速回归本国,计划投入900亿美元在国内发展制造业。

时间刚好,意味深长。

摩根大通预计,苹果将从今年底开始,将5%的 iPhone14 生产转移到印度,到 2025 年将在印度生产四分之一的 iPhone。

这一重大的战略转变,透露出苹果已经着手在全球寻求更多元化供应链的意图。

其实类似苹果这样动作,近两年来也有不少海外巨头公司做着同样的事,由此也让“产业链转移”的话题讨论一直都很热,并且越来越热。

苹果这些国际巨头们的变心,背后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反思和警惕的地方。

苹果的订单确实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多有价值的东西,除了经济产值、创汇和提供就业外,还有如电子消费升级、产品竞争带来的技术升级、高端产业集群升级等很多难以量化的推动作用。

但从某方面来看,苹果之于我国为之服务的无数供应链企业,更像是一个随时可以拿走的饭碗,或者随用随弃的赚钱工具。

现在苹果的供应链转移更是告诫了我们,中国制造还是必须要扶持其自己的品牌,必须有自己的先进技术,必须要在价值更高的高端制造上争夺下话语权和议价权。

01 苹果的背刺

和硅谷其他科技公司一样,苹果很早就开始了生产外包。

早在70年代,苹果就把半导体芯片封装工艺,转移到了劳动力成本低下的亚洲。尤其是蒂姆·库克的上任,彻底把苹果的全球制造供应链体系建设的掌控推升至了一个*高度。

这种掌控带来的效益之强大,足以让全球所有*商业巨头都顶礼膜拜,有人称之为——苹果的帝王之术。

以全球最庞大的订单为利器,苹果把全球范围内的零配件供应商和组装商拿捏得死死的。

尤其是中国的无数零配件供应商和代工组装的富士康。2021年,苹果供应链工厂中,中国大陆的工厂就有383个,占了48%。

在苹果最辉煌的时候,苹果的代工厂也即被称为最强流水线血汗工厂的富士康在中国一度拥有超过100万工人源源不断为其加班加点生产手机和其他产品。

2021年,苹果从中国市场赚取了684亿美元收入,中国市场成为它的第三大收入来源市场,而且这两年中国市场的增速显著超越其他大区市场。

但在另一方面,在一部苹果手机的利润分配中,苹果拿走了近6成,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无数原材料供应商的利润只有2成出头,而为苹果日夜加班组装手机的中国大陆劳工成本甚至仅有1.8%,他们绝大部分来自富士康工厂。

而富士康本身,为苹果生产手机的利润也仅有2%。

然而即使如此,苹果依然对这些供应商及代工厂的命运生杀予夺,随时根据利益的平衡分配让他们*服从,还培养扶植一些产业链上的替代者,让他们时刻担忧订单被抢而处于价格竞争内耗状态,由此苹果收获最牢固的供应链生产线,和不断压榨出最多的利润。

这就是业内臭名昭著的“2+1”政策。

当然,为了掌控着产业链的*话语权,苹果也有很多其他企业做不到的手段。

翻看苹果财报,每年都有百亿美元的资本支出,其中75%以上是用于精密设备和软件购买,全是给供应链企业准备的。

比如,在富士康工厂iPhone产线上,接近一半的设备和软件都由苹果公司提供,不论是权限还是年末清查资产,都与代工厂无关。

同时,EPM(工程专案经理)、GSM(全球供应链经理)以及SQE(供应商质量工程师)等重要岗位,也由苹果派遣人员担任,从零部件供应商、组装厂到销售渠道的全部数据,他们都能通过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进行实时监控。

也就是说,代工厂的生产模式、关键设备甚至技术都在苹果掌握之中。

在产业链上的*掌控力,让代工企业相互之间无限内卷,是苹果能够*程度获取超额利润的法宝。

这一招在中国屡试不爽。

然而,作为一家庞大的跨国企业,苹果的野望远不止于此。

随着中国制造业成本的上升,部分附加值低、成本敏感的低端制造,正在向印度、东南亚转移,这也是时代大势。

当前的计划是,把约20%的中国产能转移到印度。同时,还正在与组装伙伴合作,将iPad和MacBook的部分生产转移到越南。

即便印度和越南的供应链极不完善,当地的消费市场也与中国无法比较,存在这样那样各种问题,苹果仍然坚定地进行产能转移。

这背后,在越发复杂的宏观环境下,已不仅是为了成本端的考虑。

而对于我国来说,近些年确实也还有不少其他海外巨头的离场,伊然成为一种趋势。

02 高端制造,必须迈过的坎

2006年,世界银行在总结东亚经济报告中,提出来一个概念:

中等收入陷阱。

经济体在发展过程中,依靠后发优势轻松完成初步工业化。

而随着人均收入提高,廉价劳动力优势丧失,却没能完成产业升级,从低利润端爬到高利润端,从劳动密集转向技术、资本密集。

此时,向下没有贫穷国家的成本优势,向上比不过发达国家的科技优势,尴尬地卡在中间,陷入困境。

简而言之,产业升级是一道坎。

这道坎,有些国家跨过去了,比如韩国、日本、以色列。但大部分都被绊倒,比如阿根廷、巴西等拉美国家。

当然,更多的,连坎都够不着。

产业转移是个漫长的过程。80年代,中国大陆从日本和四小龙手中接过的,主要是五金、塑胶、服装、玩具等低端制造。90年代,电子零配件也转移过来,而后就是汽车、船舶、机床这类要求一定技术含量的产业。

然而,再强大的产能,也无法得到定价权,我们长期处于“1亿条牛仔裤换一架波音飞机”的窘境中。

即便到现在,中国生产了全球近一半的终端产品零部件,但从整体产业链来看,行业70%以上的市值,仍在美国科技公司手中。

同时,目前在亚洲,中国大陆的人工成本,仅次于韩国、日本、新加坡,红利期即将消退。除了部分护城河极深的产业,低端制造业正加速向南亚、东南亚转移。

低端制造业虽已不适合当前的中国国情,但第二产业始终是一个国家的核心支柱,是第三产业兴盛的基础。

通过技术升级,占领高端产业,扩大产品的附加值,复制发达国家的发展路线,是中国制造业必须要做的事情。

也就是最近常说的高端制造。

事实证明,现有的高端制造,想从先发国家手中拿过来非常困难。

尤其是在先进国家开始对后进国家实施打压的时候,比如通信、芯片、高端机床设备、工业软件、先进材料等等。

这些年,在这些方面,我们遭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际各种千方百计的遏制甚至打压,几乎就没有停止过。

在技术要素*决定一切,而西方发达国家技术积累*我国很远的科技时代,我国想要突破他们的技术封锁,实现科技自主自强,实现高端制造的转型升级,难度无疑是巨大的。

但再大的难度,也必须硬着头皮走推动制造业升级,而且还要迎头赶上,甚至逐渐局部超越。

所幸的是,这些年来,在一些新兴或者正在新兴的领域,我们逐渐走在了前面,开始掌握到了一些话语权。比如5G、消费电子、新能源发电、高铁、智能汽车等等。

这些领域,都有很多共同的特征,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都是通过海量的资本浇筑和政策扶持,逐渐沉淀出大量的产业技术专利,并形成足够强大的自主产业集群,最终可以较大程度地掌握到了宝贵的自主权和定价权。

虽然其中还有一些地方仍不是世界最*,但在很多地方也足够成为世界*,甚至正在弯道超车,并且能够走出海外,吃到了更多的利润。

它们是中国制造业摆脱低端劳动密集型的流水线工厂命运的*榜样,它们的饭碗,再也不会被海外巨头端走。

但目前,这样的领域还是太少了,三百六十行,我国必须要掌握定价权的产业还远远不够。

03 尾声

客观来讲,全球产业转移是一个无可避免的潮流和规律,过去几十年来也至少出现了3次大转移,以后肯定也会继续出现。

而一些产业转移出去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非都是坏处,当一个国家能从此前承接全球产业链制造中不断升级迭代,完成自身技术和经济的升级,也没有什么必要还守住那些低效率低价值的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产业。

只是当前的国际格局生变,导致新的转移再次集中大规模出现,这在当前复杂环境下,给我们增加更多的压力。而苹果们的意图,也更让我们觉得时间的紧迫性。

但我相信,虽然目前我们仍处在全球制造业梯队中低端位置,但中国的未来是必须要在高端制造上争夺话语权的。

这个过程中,阵痛虽有,但希望更在前方。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格隆汇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开户_0行代码拿210万年薪,ChatGPT催生新型「程序员」岗:工作纯靠和AI聊天

1211

靠玩ChatGPT,还能找到新工作?

没错,Riley Goodside(后面叫他好面哥)4月份开始在网上发布玩GPT-3的心得。

最近ChatGPT一波爆火,他不光粉丝涨了一万多,还收到新offer

估值73亿美元的硅谷独角兽公司Scale AI,正式聘请他为“提示工程师”(Prompt Engineer)。

他的新老板、Scale AI创始人兼CEO发文欢迎他的加入,并称提示工程师这个岗位还是业内首次开设,引发大量关注。

为啥要新设这样一个岗位?

这位CEO认为,AI大模型可以看成一种新型计算机,所以需要一种新型程序员去给它编程。

虽说是新型程序员,但是这份工作自己基本不用自己写代码

毕竟只要讲几句人话,AI自己就能把代码生成好了。

关于薪酬双方都没有透露,不过可以查到的是这家公司平均年薪13.7万美元(约95万人民币)。

比去年美国机器学习工程师的整体平均年薪11.2万美元还要高出22%。

对于好面哥找到的全新工作,网友纷纷刷起“恭喜”、“羡慕了”,以及“见证历史”。

有人觉得,这个新工种甚至能让没有技术背景的人也能参与到科技行业来。

不过,还有不少人心存疑惑:

提示工程师,到底干啥的?

先简单介绍一下提示(Prompt),最早是对预训练模型做微调的一种新兴方法,提示学习曾被誉为“NLP的第四范式”。

这种方法能以很小的代价让AI完成新的、在训练过程中没学过的任务

传统的微调方法需要更新模型的参数,到了1750亿参数的GPT-3这种大模型,成本就太高了。

提示学习的新方法完全不需要改动模型参数,只需把新任务写成提示模版给AI描述一下,再给AI看几个示例(不给也可以)。

来自GPT-3论文

这种方法不光节省成本,还能让训练好的AI大模型完成越来越多的新任务,后来逐渐流行起来。

那么,提示工程(Prompt Engineering)又是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找出合适的提示词,让AI发挥出*潜力

去年7月,AI画画效果一般也还没出圈的时候,有人发现只要在提示词中加上“虚幻引擎”画质就瞬间飙升,开启了*波热潮。

现在回头看过去,这可能就是最早的提示工程实践了。

这样的技巧在纯语言模型中也适用,比如只要加一句“让我们一步一步地思考”,AI做题的正确率就从17%暴涨到78.7%。

后来大家发现,像这样的技巧可不光AI研究者能用,不就是换着方式说话么,对于普通用户来说也不难。

后来大家在玩AI绘画和ChatGPT时,不断修改提示词让AI给出满意的结果,本质上就是在做提示工程了。

而好面哥就是这方面的佼佼者。

提示词大师,怎么练成的?

好面哥玩起GPT-3来,可不光是随便给AI出个题那么简单。

他会从论文中找方法,加上自己总结的技巧组合起来使用,让AI完成复杂的任务。

比如让热播电视剧《Bachelor in Paradise》里的女主根据一系列条件判断男主是不是自己的菜……

他甚至发现了GPT-3的“提示注入攻击”方法,无论怎么提醒AI后面有陷阱,都能让AI无视之前的命,把本来应该翻译成法语的句子改成“哈哈,被耍了”。

目前为止他最火的一个作品是让ChatGPT扮演推特员工,在面对马斯克审查时写一份周报。

经过好面哥一轮一轮的提示,最终AI不仅给出了工作内容总结还把代码也配好了,获得大量转评赞。

随着他的名气在圈子里逐渐打响,开始收到很多风险投资人的联系。

到10月29日这天,他直接把正式工作给辞了(在一个约会App做数据工程师),打算把全部时间用到GPT-3的提示工程上。

从给一些AI初创公司当顾问开始。

在这个过程中,好面哥和Scale AI公司相互看对了眼。

Scale AI主营为AI训练提供数据服务,已经是数据标注领域估值最高的公司

最近针对语言模型潮推出一项新业务Spellbook(魔法书),可以存储、管理、自动推荐合适的提示词,比较同一提示词在不同模型下的效果,并结合其他服务快速上线部署AI应用。

虽然双方都没有透露详情,但可以猜到这就是好面哥参与负责的项目了。

别人都是玩玩,怎么就他获得了新工作?

有网友开始好奇好面哥的教育背景。

好面哥表示自己只是计算机本科学历,毕业自一个没人听说过的学校。

不过他的父母都是计算机教授,父亲在80年代就研究过AI,所以从小就接触计算机,10岁开始学C++编程。

对于自己在提示工程上的成功经历,好面哥也给出几点回顾总结。

在别人都抢着玩AI绘画的时候,坚持研究GPT-3

花大量时间在arXiv上看论文

在推特上关注学者、AI工程师并参与专业讨论

不要只发好玩的东西,把他们做成实用或者学术上有价值的演示……

然后会有投资人叫你去各地参加活动,答应他们。

写提示,一种很新的程序员?

对于提示工程师成为一种正式职业,有人看好,也有人非常不屑一顾。

AI行业风险投资人、历年剑桥AI全景报告的作者Nathan Benaich就发声称“提示工程师根本不能算工程师”。

支持这个观点的人也不少,有人认为传统工程师要学历和证书,软件工程师得学一门编程语言,提示工程师有手会打字都能干。

也有人预测这可能会是个短命的职业,因为微调大模型的成本最终会降下来,将来也很可能被自动产生提示的AI模型给取代。

又或者,一旦与AI交互方式的文档完善起来,整个流程变得标准化,这个工种也就不被需要了。

另一方则支持Scale AI老板的看法,认为提示工程师确实可以算作一种专门用自然语言和AI沟通的新型程序员

编程就是用特定的文本序列让计算机做特定的事,写提示也是用文本序列让AI做特定的事。

如果编程是一种工程,那写提示也应该是。

看来一时半会的也争不出个头绪,有网友觉得不如收藏了这个讨论,让机器人18个月之后再提醒自己来看。

另外一边的讨论里,还有人尝试给这个岗位起些更合适的名字,热门的有AI Handler(AI操作员)或者Model Whisper(模型耳语者)。

特斯拉前AI总监也来凑这个热闹,他比较倾向于“语言模型心理学家”。

Scale AI的老板最后把决定权交给好面哥自己,想叫什么头衔你自己选吧。

不管名字叫什么,ChatGPT带来的这股热潮,确实让写提示词这项技能抢手了起来。

a16z支持的创业社区Launch House也开始招聘:底薪30万美元(约210万人民币),玩ChatGPT截图被刷屏还有提成。

要求只有三条:文学学位,读过《雪崩》,喜欢与机器人聊天。

参考链接:

[1]https://twitter.com/alexandr_wang/status/1599971348717051904

[2]https://twitter.com/nathanbenaich/status/1599974172721311744

[3]https://twitter.com/launchhouse/status/1599880513690701824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量子位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B站裁员,并不意外

1210

11月29日的B站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透露了一个消息:会优化组织结构“去肥增瘦”,这部分的调整在今年内会完成,效果在明年的*季度能看到。

话音落下不久,12月6日,B站传出裁员消息,并在微博登上热搜。微博职场大V王落北整理此次B站裁员情况称,B站主站、漫画、直播等部门都在裁员范围内,裁员赔偿为N+2以及年假2倍。

B站对此回应经济观察网记者说,近期有部分业务调整,因此伴随人员调整,但并无大规模裁员。

B站裁员这件事,并不令人意外。去年年底,B站提出在2024年实现盈亏平衡的目标。今年Q3财报电话会上,陈睿再次提到这个目标,并强调说,减亏已经成为了公司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裁员,往往是大多数公司减亏、降本的*选择。

01、面临减亏压力

职场社交平台脉脉热榜上,B站人员变动排在第四位。一位认证为B站员工的人士称,突然被HR谈话,让他12月16日走。他是B站司龄较短的员工,刚刚过了试用期。也有同样认证B站员工的人补充说,这次调整,司龄短的员工是重点。

这是脉脉B站话题下最热的一个帖子。与以往互联网公司传出裁员消息后,评论区一片义愤填膺的状况不同,这次评论区大部分人劝说,赶快拿着裁员大礼包走人吧,这个时候没有对与错了。

今年年初,各家互联网公司开启裁员潮,当时裁员还是新鲜事。到了年底,没有裁过员的互联网公司反而成为屈指可数的异类。不过,B站裁员依旧引起了关注,毕竟,这不是B站*次裁员,今年上半年,B站已经进行过一轮裁员。

“年底裁员,通常是有些业务真的做不下去了。”艾媒咨询CEO张毅告诉记者,B站过去几年商业化做了很多尝试,有些没有取得效果,选择裁员也是必然。他认为,减亏是B站目前面临的比较大的压力。

根据B站三季报,净亏损17.2亿元,同比收窄36%。不过,对比同类视频公司,B站亏损额度仍然比较显眼。

长视频平台中,爱奇艺已经连续三个季度盈利,芒果超媒连续多年保持盈利。目前亏损较多的是短视频公司,快手Q3净亏损27.1亿元,同比缩窄61%,不过,快手国内业务已经连续两季度盈利。

与快手相比,B站在收入规模上仍有差距,三季度快手收入231亿元,B站收入57.9亿元。当收入规模不及友商时,市场会对B站的盈利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02、比裁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今年上半年裁员后,B站三季度业绩有所好转,收入同比增长11%,亏损同比减少36%。不过,B站目前在商业化层面仍有不足。

陈睿自己也不避讳当前存在的问题。比如曾经是B站*收入来源的游戏业务,Q3收入占比仅为26%。B站今年11月对游戏团队进行了大调整,之前的负责人离开,陈睿上阵接管。

“我们在游戏自研方面走了一些弯路。浅尝辄止,贪多,但是无果。”陈睿这样说。

张毅认为,B站在过去几年变现策略上出现了摇摆,导致了现在的结果。

早期B站收入以游戏为主,被质疑为一家披着游戏皮的视频公司。之后B站刻意压缩了游戏业务,现在又发现,游戏做不好对收入影响很大。

陈睿现在对B站游戏的定义是:视频和游戏是B站的主业。他说,所谓主业,那就是一家公司里面最核心的业务。

B站今年11月重新发力游戏,并做了人事调整,具体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检验。

B站另一项重点投入的业务是竖版短视频。此前两次财报电话会上,陈睿都用大段时间讲了这项业务的发展。按照陈睿的说法,Story—Mode(即B站的竖版短视频业务)对低活跃用户有很好的促活作用,对低UP主的涨粉也起到作用。

浙商传媒互联网分析师谢晨说,他更看好B站的Story—Mode,认为B站会有财务改善。

两年前,B站进行破圈,从二次元小众社区变成大众平台,用户从几千万人扩大到了3.3亿,但商业化能力没有同步跟上。2022年,B站重心放在减亏以及实现2024年盈利的目标上。张毅告诉记者,参照爱奇艺的经验,当一家视频公司下定决心要盈利时,还是可以做到的。不过,这不仅仅是裁员就能解决的事情,还需要这家公司在增效领域做出更大努力。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经济观察报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登陆_麻六记背后的代工厂:年营收超10亿,还给李子柒、三只松鼠代工

1207

这几天,麻六记直播热度已经逐步消退。

据蝉妈妈显示,今年11月张兰直播间观看人次超过3600万,直播间销量达到50万至75万;而12月初这几天,张兰直播间目前观看人次最高为1480万,销量为10万至25万。

麻六记直播间也同样如此,11月直播间观看人次峰值超过450万,销量10万至25万;到了12月,目前观看人次最高为144万,销量为5万至7.5万。

这一阵麻六记旗下一款酸辣粉方便食品销量很高,目前麻六记官方旗舰店已下架该产品,客服表示暂时缺货。

汪小菲和张兰不止一次的在直播间推荐麻六记的酸辣粉,但这款酸辣粉并非麻六记直接制造生产,是由四川一家名为“阿宽食品”的代工厂生产。

对此,11月30日张兰曾回应称,因为建造工厂成本非常高,所以“大公司都是租流水线”。虽然麻六记酸辣粉是租的流水线,但是“材料、配方以及流水线上的工人都是麻六记自己的人”。

给麻六记代工生产酸辣粉的阿宽食品,其实也是很多网红品牌代工厂,目前正在冲刺上市,因此,可以通过其招股书了解一下这家代工厂运营情况。

阿宽食品:主营方便食品

获高瓴、茅台等资本关注

阿宽食品全称“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成立于2016年,法定代表人陈朝晖,注册资本9582.2万元。

阿宽食品主营方便食品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类型包括方便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以及自热食品等。

根据阿宽食品官网信息,公司旗下目前有“阿宽”和“白家陈记”两个子品牌,其中阿宽主营方便面、煮面、方便粉丝、方便米线和自热食品五大产品;而白家陈记则主营方便粉丝。

阿宽食品吸引了很多*资本注意,2020年,阿宽食品完成了4轮融资,投资成员包括高瓴资本、茅台建信基金、同创伟业、前海母基金、彬复资本等投行。

据招股书披露的2019年至2021年3年运营业绩显示,2021年阿宽食品营收12.1亿元,2020年营收11.1亿元,2019年营收6.3亿元。

2021年,阿宽食品净利润5584万元;2020年净利润7608万元;而2019年公司净利润2364万元。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阿宽食品在职员工总数为1805人。招股书披露,公司为全体员工依法缴纳五险一金。其中,2019年至2021年三年社会保险(五险)缴纳覆盖率分别为92.92%、95.5%和95.84%;公积金缴纳覆盖率分别为7.08%、95.57%和96.12%。

阿宽食品销售模式分为经销模式和直销模式,其中经销模式是指公司借助其国内外线上线下经销商渠道,将产品销售给下游销售终端, 最终由下游销售终端再销售给消费者;

而直销模式又分为电商自营、定制销售和直供销售。电商自营即公司在天猫、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开设直营店铺,并将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定制销售则是指公司为不同客户提供的贴牌和代工服务;而直供销售则是公司将产品直供给传统线下商超连锁以及线上电商平台销售产品。

2021年,报告期期末经销商家数1086家,期中相比2020年增加573家,减少490家。

不过,阿宽食品并未披露其为麻六记代工生产酸辣粉的具体业务数据。

2021年,阿宽食品主要为三只松鼠、李子柒以及百草味等代工生产食品。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1年公司直销模式下前五大客户分别为三只松鼠(无为)有限责任公司,销售金额为5047.42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3%;杭州微念品牌管理有限公司,销售金额4359.8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3.71%;北京京东世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销售金额2719.66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2.32%;浙江天猫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金额2326.51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98%;还有杭州郝姆斯食品有限公司,销售金额1505.55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28%。

此外,招股书还披露了2021年直销模式收入为5.2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43.92%;其中,定制销售收入1.4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12.08%。

代工贴牌生产并非阿宽食品的主要收入来源,其占比收入不足2成。同时,对于麻六记未出现在招股书中的原因,阿宽食品董秘张琨回应称,麻六记还不是公司代工贴牌的前十大客户,并未达到披露标准。另外,在招股书中,阿宽食品并未提及存在将流水线租给客户的业务模式。

食品加工厂正在走向台前

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食品加工厂企业开始选择登陆资本市场。

比如2019年,小猪佩奇、猫和老鼠类卡通IP零食的代工厂广东展翠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开始IPO。招股书显示,2016年至2018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4.08亿元、4.31亿元和5.4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815.19万元、5211.91万元和9003.78万元。

展翠食品主要采用代工贴牌经营模式,代加工品牌包括Hello Kitty、小猪佩奇、小黄人、冰雪奇缘、米奇、正义联盟、猫和老鼠等。

目前,展翠食品已完成上市辅导,正在IPO路上冲刺。

还有被称作“每日坚果鼻祖”的青岛沃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也于今年完成IPO辅导,拟登陆上交所主板。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沃隆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65亿、8.89亿和11.08亿元;2019年至2021年,沃隆净利润分别为1.31亿、0.89亿和1.20亿元。

除了展翠、沃隆外,以“夫妻肺片”出名的紫燕食品也于9月26日正式上市,成为“佐餐卤味*股”。

代工贴牌生产是一种很成熟的工业模式,但是随着竞争激烈,食品加工厂已经不满足于单纯贴牌代工。而且如今互联网电商发展迅速,也使得代工厂铺设销售渠道的门槛降低了不少。

其实,从阿宽食品的财务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公司来自贴牌代工收入非常少,要想进一步增加营收,走到台前是必须的。

另外,对于选择代工模式生产的食品品牌来说,成本控制上不如工厂直销。比如以代工贴牌为主的三只松鼠,其财报显示2021年毛利率为29.38%,而以自建工厂直销为主的沃隆食品2021年毛利率达到38.01%。沃隆在招股书中表示,毛利率优势主要来自原材料采购价格下降。

这说明选择代工厂贴牌生产,在成本控制上弱于厂家直营;同时,对于消费者端来说,能以更实惠的价格通过食品加工厂直接购买到同样的食品。因此,相信越来越多食品加工厂会更加主动的抢占市场。

不过,无论是厂家直销还是贴牌代工,食品生产制造都涉及食安问题。像这次因麻六记走进大众视野的阿宽食品,曾于今年6月28日被成都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2年二季度重点经营者消费投诉信息公示》点名。

《公示》指出,阿宽食品投诉较为集中,投诉量达到165条,主要问题为“所售部分方便食品存在黑点黑斑、异物”等。

另外,今年2月,还有网友曝光称在阿宽红油面皮塑封膜内发现疑似老鼠肉。不过阿宽食品方面回应称因消费者未保留产品外包装、生产批次等信息,无法确定涉事面饼为公司产品。不过,阿宽已要求对方将问题产品保存好,并派专员将面饼送检。如果鉴定属实,阿宽将对消费者做出赔偿。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议程揭晓,亮点荟萃 | 2022医疗科技世界峰会震撼来袭!

1207

动脉网VB100、蛋壳研究院、苏州高新区管委会主办的2022医疗科技世界峰会将于12月14-15日在苏州隆重召开。届时将汇集来自*科研机构的学者、大型跨国医疗公司及前沿技术创新企业领军人物参会,大会以科技赋能医疗为核心,围绕前沿医疗科技与成果转化,生物技术、数字化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智能制造技术三大硬科技在医疗场景下的创新应用,开展峰会论坛、医疗科技生态展、政企闭门会、2022年度*创新性医疗科技产品TP100颁奖等系列活动,覆盖新药研发、创新药出海、IVD、数字化器械、机器人和细胞与治疗等领域,这将是集“前沿技术分享平台、产业创新交流平台、应用成果展示平台“为一体的国际学术和产品盛会,更是资本与项目融合的*舞台。

有关MedTech World Summit 2022的进一步信息,请点击官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ycJKBrolYSUDDfjvsD2zg,我们诚挚邀请您参加本次盛会,期待与您相聚苏州!

前瞻视野:庄松林院士领衔,重磅嘉宾鼎力助阵

在科技交叉发展越来越频繁的当下,各领域的技术交叉融合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创新突破,传统的医疗大健康赛道在生物技术、数字化信息技术、新材料与智能制造技术三大硬核技术的推动下迎来新的拐点,中国医疗产业正在开启“医疗+X”的创新增长范式,展望新时代的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大会邀请到涵盖庄松林院士、蒋田仔院士、励建安院士以及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监管司司长王宝亭、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所长唐玉国等嘉宾带来分享。

科技赋能:明德生物、微软中国等医疗科技巨头倾情分享

三大硬科技下涵盖的细胞与基因治疗、IVD创新、AI制药、数字疗法与数字化服务、医疗机器人、植介入医用新材料是目前较为突出的细分赛道,面对各领域的难题,国内创新企业各显身手,科技不断赋能,企业在模式方面有哪些创新?后疫情时代如何负重前行?创新产品市场渗透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有哪些?大会将探讨各细分领域的行业痛点,邀请相关企业代表进行实践分享,与此同时,”VB-Find Award:2022年度*创新性医疗科技产品TOP100“也将在主论坛发布。

产业生态:清华大学、安贞医院等科研项目齐话新发展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多方的交流与合作,通过链接医疗科技行业里的产、学、医、投核心资源,为科学家、创投家、企业家搭建“三界融合”的交流平台,挖掘优质项目,共谋医疗科技未来蓝图。大会邀请行业专家、投资人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硬核科技下未来医疗的价值路径,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的*模式,更有医院科技成果转化100强榜(T100榜单)现场发布。

大会时间:2022年12月14日-15日

大会地点:江苏·苏州狮山国际会议中心(中国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金山东路78号)

主办单位:动脉网VB100、蛋壳研究院、苏州高新区管委会

联合主办:苏州予路乾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思科(中国)有限公司

大会规模:500人

华宇测速_天不亡我许家印

1206

上周五(12月2日)中午,许家印跳楼的传闻一时间疯传开来,上了好几个热搜。有自媒体统计,这则传闻。

虽然不知道这则谣言是有人故意整许家印,还是许家印自导自演的苦肉计,总归虚惊一场。

许家印式辟谣粉墨登场。先是当日下午1点多,一份许家印在恒大集团高管群的50秒语音截图被刻意放出来。许家印在高管群中表示:“各地区公司董事长要让品牌销售部门加大工程建设的轰轰烈烈的场景的宣传工作,宣传和推广,要加大交楼场景的宣传推广工作,交楼和工程建设是我们销售的关键,所以说的话,加大销售和交楼的宣传推广,是销售工作的重要基础,请各地公司高度重视这个工程建设和交楼场景的宣传推广工作。”

紧接着晚上7点,许家印现身恒大集团保交楼工作专题会议的报道和视频流出,许家印再次强调保交楼是恒大的重中之重,在有明显摆拍痕迹、为时1分钟的视频中,许家印说:“今年1至11月,恒大集团实现交楼25.6万套,2022年全年要力争完成30万套的交楼,12月份必须保质保量完成交楼4.4万套。这个月还剩29天,时间紧、任务重,恒大全体员工要坚定不移地履行我们的主体责任,永不放弃地努力拼搏,确保完成全年交楼任务。”

许家印知道,保交楼是他目前*政治正确的“救命稻草”

与许家印相关传闻一起出现的另一则传言是,为降低成本,恒大汽车集团总部将解散,总部人员架构调整,大部分人面临裁员,小部分人下沉到工厂。后据中证报从接近恒大汽车的知情人士处获悉,该消息不属实。

生死之间,关于许家印和恒大的相关传闻,适逢一个非常微妙的时刻。自11月以来,几个部委连发三支箭、房地产金融16条等利好房地产的政策,从救项目到开始救房企,尤其一些优质房企最近拿授信拿到手软。但这些政策似乎都与恒大无关。作为负债最多的房企,躺在ICU里已经一年多的恒大似乎被锁进了一个真空里,成了中国房地产救市政策的局外人,而它*的出路就是,一边穷尽所能变(贱)卖资产,一边高喊万众一心保交楼。

在证监会于11月底发出第三支箭后,道:“要说今天最委屈的人,应该莫过于许家印了。证监会终于放开了被叫停十年的A股房企股权融资,而恒大却已与之失之交臂。否则,恒大借壳深深房回A即刻实施,许家印又可以真诚满满地说‘恒大和我许家印的一切都是党给的’,然后再继续加杠杆把恒大地产的负债干到4万亿的,然后各地的土地财政又可以继续增收,楼市继续火热了。”

这边救市、输血的政策一个接一个,另一边厢,恒大的新闻则是另一番光景。

11月30日下午,恒大财富公告称,将对2021年12月31日发布的兑付方案进行调整,将现行每人每月兑付8000元调整为每人每月兑付2000元。显然在债务压顶之下,孤立无援的恒大资金链愈发紧张。

11月26日,双11当天被摆上货架的恒大深圳湾超级总部地块成功转让,由深圳市安和一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底价约75.4亿元竞得。据媒体层层剥茧,接手方背后有万科的影子,因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郁亮援手许家印。其实早在去年秋天就有传闻万科在跟恒大接触,但在去年10月份的媒体沟通会上,被问及万科会否出手救恒大时,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则含糊其辞:“冬天来的时候,谁都冷。都冷的情况下,首先要解决自己如何过冬的问题,先保证自己的安全,才能救人。自己都不安全怎么救人呢?自己冬天都过不去的话,去帮别人可能是纯粹添乱。”

而这次出售的恒大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地块与万科新总部毗邻而居。这次收购后,购买方不知要怎么利用这块原本要被许家印用来重塑深圳天际线的土地。

很多人都在猜测许家印和恒大最终的结局,虎嗅曾多次写过,陈峰和海航可能是许家印和恒大的参照系。

许家印、陈峰等老一代企业家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点:赌性更坚强。不过许家印身上有一些不同。这位从河南豫东最贫穷的一个村子里赤脚走出来,从一个掏粪工一路成长为中国首富,又一夜之间变成“首负”的企业家,对生存有着极度的渴望,并且有着强大的毅力和精神力,轻易不会做想不开的事情。

在恒大的成长史上,它遭遇过几次重大的危机,最终都化险为夷。比如,恒大于2012年6月遭到美国做空机构香橼的做空,后者在一份报告里称恒大地产已资不抵债。许家印一边让恒大用财务数据回应做空,一边带着高管赶赴香港,寻求盟友。随后包括恒大在香港上市的保荐人美银美林在内的8家投行发布公告看好恒大。次日,恒大的全面澄清报告发布。最终恒大在惊心动魄的48小时内就消除了这场危机。

最严重的一次当属恒大2008年首次IPO失败。2008年恒大为了上市在全国各地疯狂拿地,土地储备高达4578万平方米,成为当年土储最多的房地产商。不过命运不济的是赶上了美国次贷危机,许家印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2008年4月恒大上市受阻,恒大在7月必须交付41亿元款项,还必须面对相继到期的各大银行贷款。当时许家印在全国37个项目中只有4个达到了开盘的条件,恒大资金缺口高达120亿,许家印为此跑到香港求援。在杨受成的引荐下,许家印见到了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前董事会主席郑裕彤,为了拿到救命钱,许家印陪着郑裕彤打了3个月的锄大D,最终获得了5亿美元的驰援,解了燃眉之急,还成了大D会的成员之一。

同时,在2008年10月,许家印决定让恒大地产再次启用屡试不爽的降价促销“魔法”,在全国18个城市的楼盘以全线七五折的价格销售。恒大当时拿出了近2万套住房,采用超低价销售策略,同时还有200多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让利于消费者,回笼了50亿元资金。这一招在去年初也被许家印再次祭出来回笼资金,当时各个App的开屏广告基本上都是恒大的卖房促销活动。

2009年10月,许家印宣布,恒大地产再次启动在香港联交所首次公开募股。在恒大地产首日路演午餐会上,84岁的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董事会主席郑裕彤力挺恒大地产。在香港拥有巨大影响力的郑裕彤的公开表态,让恒大地产顺利地完成了香港首次公开募股的路演,并获得了国际配售11倍超级认购,公开发售部分超额46倍。

2009年11月5日,恒大地产终于实现了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交易。在恒大地产上市挂牌仪式和上市庆祝仪式上,香港新世界集团董事会主席郑裕彤、新世界发展集团总经理郑家纯、华人置业集团董事会主席刘銮雄、中渝置地董事会主席张松桥等社会名流到场祝贺,给足了许家印的面子。而在恒大上市当日,许家印则以422亿元的身家,超过当天公布的福布斯富豪榜的首富王传福,首次*中国内地的首富宝座,从此开启了许家印疯狂的扩张和加杠杆之路。

只是当去年恒大暴雷时,许家印的那些富豪朋友们,去世的去世,抛售(恒大股票)的抛售,再难重现当年的兄弟情。

64岁的许家印这次能再次化险为夷吗?

华宇登录_AI绘画开始抢画师「饭碗」

1206

近期,“AI绘画”火遍各大社交媒体,年轻人都在用这项新技术“创作”自己的画作。这表明,AIGC(AI Generated Content,即人工智能生产内容)赛道开始受到关注,AI绘画(AI Art)成为跑步出圈的*匹黑马。

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文生图”的AI绘画,仿佛一款小游戏,图个一时新鲜,玩过后可能就放在一边。但对于相关从业者,这项技术的出现,影响或是久远的,并且是革命性的。

早在4月份,这项技术的出现,已经引起画手、插画师、平面设计师等圈内从业者的关注。

“我当时很崩溃,可以说挺绝望的。”90后小林如今在一家大型公司的设计部门做插画师,从业时间超过5年,“努力学画画十几年,AI一出现,几秒钟就搞定了。”她对燃次元说道。

当时,小林还写了一篇日记,她得出结论,“目前为止,基本上可以判定国内大部分的的商业需求,AI绘画都可以满足,只需要能力比较强、审美比较好的设计师或者是插画师,做一点修改。”

小林此番“推测”,并非空穴来风。短短几个月之间,AI绘画已经开始落地,应用到实际产业中

11月底,桌游品牌“一刻馆”推出*AI设计桌游《那年那谁那事》,超200张卡牌图像,即是由AI绘画平台Midjourney生成。一刻馆插画师小王告诉燃次元,以前她都是自己手绘插图,而在这个项目中,AI生成图片后,她只需要进行后期微调,如亮度、构图等,“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燃次元获悉,诞生于美国旧金山的Midjourney,于8月份开放测试,是一个通过大量图像数据训练的大型人工智能模型,键入文字提示,就能快速生成图片。搭载于知名社交平台Discord上,其频道已有粉丝近500万人。

2021年10月,开源AI绘画平台Disco diffusion上线,到今年的DALL-E2、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国外的AI绘画独角兽公司在不断涌现。其中,DALL-E2的开发公司Open AI已实现千万美元量级的收入;Stable Diffusion背后的Stability AI获得1.01亿美元投资,估值达10亿美元。

国内AIGC发展相对缓慢。AI绘画公司中,成立于2021年的TIAMAT,于2022年10月获得DCM中国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投资。此外,近期流行的还有盗梦师、YUAN初、意间AI绘画等具有AI绘画功能的微信小程序,此类小程序可日增近百万粉丝。

互联网大厂方面,百度于今年8月上线了“文心一格”,定位是AI艺术和创意辅助平台。百度相关人员告诉燃次元,文心一格通过大模型技术、知识增强等方法,不断在提升AI绘画的可控性、复杂构图和细节刻画能力。

“AI绘画本身,可能会形成一种新的艺术流派。”上述百度相关人员认为。

事实上,各大时尚杂志也正在主动应用AI绘画工具。9月份,《时尚芭莎》36周年纪念刊邀约了几位AI画手,绘制将传统东方文化与超现实元素相融合的画作。

10月份,《GQ art》创刊*期中,青年新媒体艺术家刘佳玉创作了作品《这一端的另一面》,主体形象是一个、虚拟物“Yuu”。刘佳玉告诉燃次元,作品场景中所有内容都由AI生成,如用参数、建模生成无数根形状不一的竹子。

图/作品《这一端的另一面》节选

来源/刘佳玉工作室

目前,在国内社交平台上,网友对AI绘画存在不少讨论。一般人玩一玩,发现“AI作画不够智能”,成图效果差强人意;而大部分画手担忧,AI绘画平台的版权问题,更对AI创作的“原创性”表示质疑。

但随着资本注入与技术进步,AI绘画将快速进化。国泰君安分析师陈筱此前预测,未来五年,AI绘画在图像内容生成领域的渗透率将达到10-30%,相应或将有6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AI绘画是AIGC发展的突破口,一旦AI绘画等AIGC应用落地,很多产业链将迎来效率和质量的飞跃。

*AI设计桌游

10月25日,一刻馆在*网站上线了桌游项目《那年那谁那事》,“来自AI的自白”等一系列酷炫的图文介绍,吸引了关注。到11月22日,超额“*成功”,近百人提前购买了这款产品。

11月30日下午,一刻馆项目经理谭飞告诉燃次元,有抖音主播在带货这款桌游,直播间一下子进了四五千人,而据他观察,该直播间早上的实时人数只有200人,“现在只是预售,但抖音也帮忙推流了,说明抖音看到AI作图的潜力、热度。”

事实上,国内外都开始追捧AI绘画赛道,谁抢先做出产品,谁就能获得一定的市场红利。

成立于北京的一刻馆,于2020年完成近千万元Pre-A轮融资,主打从儿童到青年的全年龄段产品。出身清华美院设计专业的CEO周歆,率先关注到Midjourney,在其上线一个月后,9月初,公司就开始实验AI作画,制作国内*“AI设计”桌游。

谭飞介绍道,以前开发一款桌游,产品部门都要先去网上找合适的概念图,同时将想法、创意形成配套文字,交给美术组去完成创作。如今有了AI作画技术,产品部门可以直接跟AI“沟通”,通过输入文字,去测试出比较好的概念图,这直接省略掉一部分工作,提高了整体效率。

对于美术组的小王来说,工作效率也提高了。AI庞大的数据库,输入关键词,就能生成相关图片,她可以直接从中获得灵感,而不需要再去网上搜索几百张图片素材来参考,设计时间大大减少。

根据一刻馆游戏设计师George介绍,公司开通了Midjourney的包月会员,包括20小时高算力模式,并可以无限次作画,“基本上40秒就可以出4张质量还算不错的图,效率上很明显有优势。”

整个制作过程中,在完全没有AI作画开发经验的情况下,他们大量实验,生成的图片估计1000-1500张,最终呈现了200多张AI“创作”的画作。

“之前可能大多数时间都花在和人进行沟通,而现在主要的工作,变成跟AI进行沟通。我们不断测试什么样的指令能让它更好识别,其实是在大量‘训练’,AI训练我们,我们也训练它。到最后,我们发现能跟AI达到一个共生点,它能够作出更符合我们预期的画。”谭飞说道。

实际上,整个项目的周期被压缩了,谭飞透露,他们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制作完成。而此前,他们开发一款叫《西游记》的桌游时,前后历时超过一年,他解释道,“之所以花了这么长时间,就是期间美术不断推翻重来。项目是一边研发一边画图的,人类画师有自己的创意,有时候前期画的一张图,到后期发现跟需求不符,只能重新画,导致出品很慢。”

除了减少人际沟通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工作进度之外,AI作画成果也令谭飞满意。他指出,此前他们有一些桌游产品,因为面向儿童受众,风格偏向童稚化,而这一次产生了重要突破,“一下子转变成小孩子能接受、成年人也觉得美的风格,增加了普适性。”他认为这很重要,因为最终为产品买单的还是成年人。

更重要的是,谭飞觉得AI作画效果并不亚于人类,首先AI“很大胆”,不局限于单一风格,其次从普通人的审美出发,已经很难判断出AI和人类的画作孰优孰劣,“有人会认为人类画的更有灵魂、有创意,但反正以我为例,我是看不出来的。”

George指出,AI作画也有缺憾,比如AI很难处理人体结构,其次素材库里没有的东西,或者说人类没有画过的东西,AI无从学习,也呈现不出来。但是,对于桌游行业来说,没必要花极大的人力财力在美术上,注重的是游戏的互动体验,“我们不是卖画册,不用尽善尽美。”

在谭飞看来,AI作画技术的出现,可以促进桌游行业高速发展。很多有创意的内容创作者,苦于没有资源去聘请优秀的美术老师,而有了AI作画之后,更多天马行空的桌游设计,将能付诸实施。

00后用AI 造“虚拟服装”

今年10月,3D虚拟厂牌AVAR正式上线了AI绘画虚拟服装,在虚拟时尚玩家内部引发“一阵轰动”。至今,AVAR已经积累了上万的付费用户和百万元GMV。

“在手机输入一句话,10秒内就能收获一张*的‘AI贴图’(即用AI绘画技术产出个性图案,并通过web 3D实时渲染到虚拟服装上),搭配AR相机,你能看到穿上虚拟服装的自己。可以身穿战甲,也可以仙气飘飘,在虚拟世界里,你可以是想成为的任何人......”谈起基于AI技术和web 3D技术的“虚拟服装”,AVAR创始人胡雅婷压抑不住兴奋。

事实上,就在一年之前,2021年10月,胡雅婷刚刚完成了谷歌、阿里等大厂的算法工程师实习,和在大学、大厂实习遇到的小伙伴们一拍即合,“毕业即创业”。

00后的胡雅婷主业计算机系,亦涉猎过绘画和设计领域,“在大厂实习的时候,我意识到传统互联网已经没有太多增量空间了,未来虚拟世界将成为主流。”胡雅婷告诉燃次元,随着人们在虚拟世界的停留时间增长,就像玩游戏总忍不住买装备、皮肤,“用户对数字潮玩、数字服装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今年4月,AVAR尝试发售了*批虚拟服装,“很多00后玩家兴奋得告诉我,现实中他们只能穿常规的衣服,在虚拟世界里能尝试现实中没有的东西。”这让玩家们感觉“成为了一个全新的更有创造力的自己”。

这也让AVAR迅速积聚起一批00后的虚拟服装爱好者。虽然现在AVAR的AI贴图虚拟服装还在测试阶段,但胡雅婷已经无数次收到玩家的“催更”。

图/AVAR产品Aiuni中AI生成的数字商品

来源/胡雅婷提供

不过,胡雅婷并不满足。

胡雅婷告诉燃次元,“原来设计一款虚拟服装,小到衣服上的一片图案、花纹这样的贴图也需要设计师手动绘制、反复改稿。”如果想要生产多种花样的图案,“不是需要增加设计师,就是现有设计师工作产出要指数增加。”

而无论是LV、Gucci、Puma等高奢品牌推出的动辄上万元的虚拟服装,还是AVAR的*批虚拟服装,“市面上之前的虚拟服装图案都是固定的。”玩家购买的虚拟服装仍然不够“独特”。

作为崇尚个性的00后,胡雅婷从学生时代就热衷于物品改造,“拿到一个新书包,也总想着改造后变得与众不同。”胡雅婷告诉燃次元,她希望AVAR的虚拟服装,既能让玩家通过穿上虚拟服装进行“自我表达”,还能实现“个性定制”,真正保证每款服装都“*”。

从*批虚拟服装面世后,胡雅婷就开始试验引入AI绘画技术。她发现,如果用上AI绘画技术,任意一个玩家,都能通过AI创作“无限种可能”图案和花色的虚拟服装,哪怕玩家丝毫没有绘画和设计能力。有了AI,每个人都能定义自己想要的图案,“人人都能参与到设计里,玩起来。”

而为了提升设计效率,胡雅婷带领技术团队“训练”AIGC贴图网络,“不断输入不同的指令,直到AI能够对任意图案花色的描述做出反馈。”通过大量的重复试验,不管是“二次元、暗黑系还是异世界风”的贴图,AI都能仅仅根据“一句话的描述”赋予服装以符合的材质,并且时间缩短到了数秒。

胡雅婷介绍到,这样让她可以*限度地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通过AI技术,玩家直接输入自己想要的图案、风格,就能拥有自定义的“*”的虚拟服装。

除此之外,胡雅婷也费尽心思想让AI贴图虚拟服装真的能“穿起来”。

她首先在展示效果上下功夫,“AI绘画既然能生产出无数种可能的个性图案、花色,那么如果产生的AI贴图可以附在3D建模上,CG渲染后,用AR相机就能体验虚拟服饰上身的效果。”

而除了让AI贴图和3D模型结合,让“虚拟服装'穿'在玩家虚拟形象上”,胡雅婷还用3D打印和柔性定制,让玩家穿上限定款实物。

现在,AVAR将目光更多投在了AI+3D的数字内容生产上,AVAR的AI虚拟服装也登上了时尚芭莎杂志、《奔跑吧兄弟》综艺节目等等。

“目前我们想要拓展应用场景,和一些传统的泛娱乐APP、电商、游戏合作。”在胡雅婷的设想里,“玩家可以在传统APP里,通过AI结合虚拟形象定义更丰富的自己。”此外,AVAR还和361度、特步、安踏等运动品牌联名推出了虚拟服装。

而如今,胡雅婷创立的AVAR刚刚成立一年,已经连续完成了第3次融资。根据36氪消息,截止2022年7月,AVAR连续完成两轮数百万美元的融资。今年11月,AVAR又获得了天使+轮融资。

不过,胡雅婷亦指出,“当前AI绘画等APP生成图像的技术往往是开源的,很难形成技术壁垒,主要看内容商业化的应用场景。”

在胡雅婷看来,用AIGC技术生成视频和3D模型才是差异化的赛道,AVAR如今还试图训练用NeRF实现“一句话生成3D模型”,除此之外,在丰富AI虚拟服装风格,让虚拟服装穿搭“有理念、有故事感”上,“还有很多空间值得探索。”

而根据英国时尚购物搜索平台Lyst与数字时装公司TheFabricant合作发布的《2021数字时尚报告》显示,全球约有35亿人是数字时尚客户,在总购买力中占比超过55%。在虚拟时尚这个千亿赛道,胡雅婷和AVAR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AI创作的艺术家

今年以来,AI作画的流行,也引起许多著名画手的争论。他们普遍担忧AI绘画的版权问题,开源平台的素材库可能会对原创者的作品造成侵权,同时他们也认为,AI作画难以定义为“原创”,有“抄袭”之嫌。

无论如何反对,技术的发展势不可挡,新事物如同浪潮涌来。作为人类创作者,必须开始思考如何适应新技术,与机器共存,并发挥人类的创造力。

刘佳玉是用AI技术进行艺术创作的先行者之一。作为英国*艺术学院“信息体验设计”专业的*届毕业生,她从2012年就开始尝试以数据可视化、AI等技术进行艺术创作。

2022年第59届威尼斯双年展上,刘佳玉参展作品《虚极静笃》,以AI描绘地形的方式重塑了中华地貌。一年时间里,刘佳玉带领其团队成员从贺兰山脉出发,获取中国大陆山脉的真实数据信息,结合中国历代水墨画,让AI进行深度学习训练,最终生成“既虚拟又真实”、展线覆盖约30米的“山脉雕塑”,于中国馆展出。

图/《虚极静笃》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出现场

来源/刘佳玉工作室

10年间,刘佳玉在“新媒体艺术”这个尚未被大众认知、接受的领域探索。相对于传统画家用画笔蘸取颜料进行创作,她一贯使用技术作为媒介去创作,用各类硬件、软件来表达脑中的创意、想象。

2018年,刘佳玉完成*件AI作品《谷边》(The side valley),该作品近期于UCCA edge与抖音艺术联合举办的大展“集光片羽”上展览。她回忆道,当时去瑞士汝山谷采风,下午5点的自然景象打动了她。雾蒙蒙之间,从山顶俯瞰,有老人在吹奏阿尔卑斯号角,旁边是牛群,牛脖子上挂的铃铛随风叮当作响,她想分享当时的感受。

图/AI作画过程

来源/刘佳玉工作室

半个月中,技术人员在山顶记录天空,一共拍摄6400张照片,尔后交给机器学习,AI通过算法建模,生成独特的天空画像。

“现实世界中,每一秒的天空是未知的,而AI做出来的天空也是未知的,AI生成图像的未知性,成为作品的内涵。”刘佳玉分析道,AI不是作品的“卖点”,用技术表达未知性,才是创作的理念。

实际上,2018年,国内鲜有从业者探讨AI艺术。2019年开始,AIGC的内容才开始从艺术圈火起来,刘佳玉认为,当代艺术圈真正认可这种“新媒体艺术”创作方式,可能还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但一切也在往正向的趋势发展中。

2014年毕业后回国,刘佳玉曾在天津美院、中央美院、清华美院等高校教学,期间会短暂往返伦敦创作、参展等。2021年,她从跟UCCA lab合作开始,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并于去年国庆节在北京成立了工作室。

燃次元获悉,凭借前沿的创作理念,刘佳玉受邀参与各大时尚杂志的创作委托项目,如《VOGUE》《FIGARO》《GQ》《芭莎艺术》《嘉人》等。同时,她也跟各大品牌合作,将创作应用到商业品牌上,如Burberry、Aqua di parma 、 Lancôme、The North Face、浪琴表、万宝龙等。今年,她还开始了数字藏品系列作品《光纪元》的创作发行,目前发售至第二篇章。

“很多人以为用AI创作,应该很简单。但实际上,AI毕竟是机器、程序、模型,创作者要和AI去磨合。”刘佳玉对燃次元表示,用AI创作完成度较高的作品,也需要人的主观意志、创作思维

“AI并不是完全自由的,人类输入素材、资料给它,它才能生成东西出来;而在它的学习过程中,人类也要去掌控它,比如学习的速度、程度。如果结果不是创作者想要的,也需要人为调整模型、参数等,以达到创作者的预期。”刘佳玉认为,AI是技术和介质,“世界上不缺会写程序的人,创作概念与艺术语言才是不可复制的。”

早年,刘佳玉也会经常反思,用技术去创作,最终作品出来后,似乎没多少是自己“上手”做的。“这样的问题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创作作品越来越多,我逐渐明白,艺术家的创作语言是无法被替代的,人们不是为技术买单,正如不是为画作的颜料买单。”

刘佳玉认为,AI等新技术给艺术创作带来更多未知性、可能性,艺术家尝试之后,随着开源的AI作画平台出现,这种技术也将越来越成熟,并普及到公众之中。

“艺术创作可能不受影响,但商业领域如设计行业会受到很大影响。但是我觉得,时代是在向前的,一个领域可能落寞了,一个新的领域也会诞生。”刘佳玉对燃次元说道。

华宇测速地址_367万的梅西卡,是门什么生意?

1204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什么东西最值钱?

不要羡慕中东富豪,你身边拥有一张张足球球星卡的卡迷,或许就是隐形的富豪。

“一张纸片,上面画着人,但最贵的签名卡竟然能值好几百万美元”,脱口秀演员呼兰说的正是球星卡。

这届世界杯期间,不同类型的C罗球星卡在国内交易平台卡淘上,卖出了15万-32万的高价;今年最贵的梅西球星卡,是一张2014年发行的世界杯Prizm系列,成交价52.2万美元(约合367万人民币)。

在球星卡世界里,并不是球员名气越大,球星卡的价值就越高。最近,“绝代双骄”C罗、梅西的球星卡,在卡淘上就有不少几十块几百块的成交记录。

球星卡更不是只有“有钱人”才能玩。球星卡刚进入中国市场不到30年、真正发展也就近两年,但卡店已经从北京、上海,扩散到了新一线城市;百度“球星卡吧”有6万多人关注;卡迷上到70后、下到中学生,覆盖了体育迷、其他卡迷、收藏爱好者,还有嗅觉最灵敏的投资客。

他们有些人喜欢“拆盲盒”,如果拆到价值不菲的HIT卡,相当于盲盒里的“隐藏款”,就算“起飞”了;有些人热衷“收人”,收集喜欢球员所有系列的卡,签字卡、实物卡(球衣卡、球鞋卡等)、新秀卡……有些人如同“买股票”,“投资”自己看好的“新秀”日后能成为新星,低买高卖。

有交易平台负责人告诉深燃,以往足球卡的交易活跃度和交易量不如篮球卡,但本届世界杯期间,足球卡的交易量和交易额都在上涨。鉴于不少卡迷都有过头脑发热的阶段,不妨先了解球星卡世界的运行规则:

1、一张球星卡的价值,是什么决定的?

2、球星卡分类过于复杂,玩家到底该怎么“玩”、如何“赚”?

3、产业链上的哪些商家从中分成,玩家该怎么避“坑”?

4、哪些平台维持着球星卡市场的运转?

01、一张球星卡:价值千万OR一文不值

不少圈外人对球星卡的*的好奇是,一张画着球员的纸片,凭什么能卖出几万乃至千万的价格?为什么C罗、梅西的球星卡,价值可以从几百元到几百万元不等?

球星卡也叫集换式卡牌(Trading Cards),稀缺度决定了卡牌价值。那么,在球星卡的游戏规则里,什么决定了卡牌的稀缺度?

其一是发行时间。年代久远的老卡,自带稀缺度。

都说2022年世界杯是“诸神的黄昏”,球迷都渴望拥有C罗、梅西这些老将最后一次征战世界杯的卡牌,非常有纪念意义。

上海“电胖”卡社创始人老邱介绍,帕尼尼(Panini)发行商四年一出的世界杯球星卡Prizm系列*(一个标准盒的价格在4-5千元波动,里面有12个卡包,每个卡包有12张球星卡)。比如,一张新出的梅西球星卡,拍卖价在1.5万元。

老邱的C罗、梅西2022年世界杯球星卡

受访者供图

但老邱更看好长期回报。如果梅西在本届世界杯上表现亮眼,这张卡牌的价格会继续涨,而且年代越久远,就越稀缺、越值钱。他回忆道,八年前,2014年*次出的世界杯Prizm系列,里面的梅西、C罗的普卡(普通卡),后来价格翻了百倍之多。

其次是球员名气。*球星不缺拥趸,卡牌自然供不应求。

“天价”球星卡,往往出现在乔丹、科比、詹姆斯这些*球星身上,都是卡圈所说的“好人(没名气的就是‘路人’)”。

2020年NBA传奇球星科比陨落,李小白在这之前入坑球星卡,眼见科比所有的签字卡价值陡升,“拯救”了2018年以来的卡市低谷。

其三是品相。品相*的球星卡,本身就是稀缺的。

球星卡的品相包括卡牌的印刷、磨损程度,球员签字墨迹的连贯性、清晰度。由主流的卡牌评级商PSA、BGS给球星卡评分,并进行封盒保护,相当于装上了“价签”。

只有少数品相好、保存完好的,才能拿到*分数,当然,对年代久远的卡要求会较低。所以同样一张卡,PSA满分10分,能比9分的贵出几倍。

其四是发行商人为营造出的稀缺感。

发行商通过在卡牌上加球员签字、嵌球员球衣、球鞋的切割片、给球星卡编号等手段,向卡迷展示稀缺性。球星卡被划分成了四大等级。

1.普卡(base卡),最基础、数量最多的卡。普卡中还包含平行和折射,平行卡按照不同编数分为不带编卡和带编卡,几编就代表限量多少张,仅限量一张的就叫“一编一”。

2.实物切割卡,从球员的球衣、球鞋切割下来的切片,嵌入卡中,被分为球衣卡、球鞋卡、球皮卡、地板卡等,每个分支内部又按照切片的大小、单双色,继续被分级。

3.签字卡,分为印签、贴签和卡签。卡签,因是球员亲签,最受追捧。

4.新秀卡(Rookie Card),一般是在球员初登赛场的*年发售,尤为珍贵。

2021NBA选秀状元爱德华兹

新秀(RC)+亲签+衣料+带编+评级9分签字10分

小九供图

一言以蔽之,发行时间早、发行量小、卡牌品相*、球星名气*,是这些因素让一张球星卡价值千万。就像是游戏里的BUFF(增强能力的技能或魔法),叠加得越多价值越高。

去年7月,库里的1编国宝RLA(Rookie Logoman Autograph)以590万美元(约合4100多万人民币)的天价,创下当时的球星卡交易历史新高。一张“好人”+Logoman+1编+亲签+新秀卡,直接“起飞”。

今年8月,史上最贵球星卡的成交记录,被一张发行自1952年的球星卡改写。一张棒球巨星米奇·曼托的球星卡(1952 Topps Mickey Mantle,评分9.5),在拍卖会上以1260万美元(含佣金,约合8877万元人民币)的天价成交,净成交价1050万美元。

02、玩家:球星卡怎么“玩”?

四年一届的世界杯如火如荼,那球星卡到底该怎么玩?

一句话总结:既可以作为收藏品珍藏,也可以当作投资品卖出,可以从一级市场中拆卡,也可以从二级市场收卡。

在关注球星卡领域三年的牛中牛卡社负责人牛牛看来,两类卡友最多。一类是专收某一个球员或一支球队的卡,其他卡一概不收。另一类是投资潜力球星的卡牌。

收藏偶像的各式球星卡,是球迷“追星”的一种方式。老邱这样形容“追星”的感觉:“拥有一张卡,上面有偶像的亲笔签字、镶着他穿过球衣的衣料,和偶像之间就建立了一种羁绊感。”

云南昆明的“猫小九卡社”负责人老猫很喜欢C罗,也是AC米兰的球迷,“他们的卡,我全部留着,现在至少有上千张了”。

作为投资品,新秀卡是卡迷眼中*的博弈机会。若是押注成功,低买高卖、回报颇丰。不过,如果判断失误,卡牌跌到几块钱甚至几毛钱的情况也是有的。

原本玩篮球卡的李小白,在这届世界杯开赛前也做起了足球卡的功课。他把所有参赛队伍的前锋和中场的年龄、联赛、进球数等数据总结出来,以判断谁会是“黑马”,再对照交易市场上的卡价,推测入手谁的球星卡有机会赚一笔。

加维登上本届世界杯最年轻进球者榜单榜首

老猫此前开出的加维新秀卡

受访者供图

卡龄超过十年的阿ken表示,自己账面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卡,是NBA“字母哥(扬尼斯·阿德托昆博)”早年的一张球星卡,“我2013年花几十美金*拆出来的,当时主播都不太确定他是谁,2020年卡市最疯狂的时候,我在ebay上看到一张同款卡,有评级高分加持,标价15万美金的价格”。

阿ken从艾弗森职业生涯末期开始玩卡,

后遇到了字母哥新秀卡

受访者供图

紧接着的问题是,怎么入手球星卡。“集换”特质的球星卡,在销售环节延伸出了一、二级市场,也就是首次交易和二次交易。

所有卡牌都是先以盒装的形式流入市场的。所谓一级市场,一般是自己“端盒”,或与其他卡迷组队开卡。

前者类似于“开盲盒”,很过瘾,开出的卡都归自己,“但门槛太高、大概率赔钱,便宜的卡盒要几千块,贵的几十万”,李小白说。

后者是“*”开箱,按照一定规则(比如随机球队、随机球员、随机卡密等)分卡,平均成本*,用几十块钱就能“组队”,拆价值几万的卡盒,但说白了,是在用更少的钱去搏最稀有的卡,风险是可能什么都得不到。

李小白的两张姚明折射卡,

单张价格超6位数人民币

受访者供图

这两种方式都可以在发行商的官方渠道、球星卡卡社、*平台、直播间等渠道完成。

“在一级市场玩的卡迷,除了不差钱的,就是以小博大、追求拆卡刺激感的。”体育解说员张学洋认为,玩到一定级别的卡迷,多数情况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平台专收卡牌。eBay是全球卡迷最看重的球星卡交易平台,国内则主要在卡淘。

老邱的合伙人是梅西死忠粉,本届世界杯期间就专门收了价值十多万的梅西球星卡。张学洋是韩国球员孙兴慜的球迷,本届世界杯前特地收了四张孙兴慜的签字卡。

球星卡是个不停流转的市场,是收藏还是交易,是从一级市场拆卡还是二级市场买卡,全看卡迷的个人喜好和资金实力。

03、商家:如何靠球星卡赚钱?

球星卡卡盒在国内市场的销售路径是,发行商-代理商/经销商-卡店/直播间/*平台-卡迷。在卡迷“赚”之前,“中间商”们要先“赚”上一波。

本质上,赚的都是进货和卖货的差价,但随着时间演进、卡迷增多,各有各的生意经和风险。

2020年以来,“*”上组成为主流,直播间拆卡风靡一时,不过,资历最老的,还是线下卡店。

对于卡店在国内的发展,李小白说,球星卡产业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市场,彼时就出现了线下卡店,发展至今,集中分布在北上广和一些新一线城市。

这相当于卡迷们交流、交换、交易球星卡的自由市场,但投入很重。开一家实体卡店,至少是七位数的投入。

不过,卡店能赚钱的地方也很多,“在售卖卡盒中赚差价、从卡牌交易中收佣金,以及在代评级中收取一定费用”,老猫说,只不过,不同卡店的业务和卡种重心不同。

据老邱介绍,一般卡社主做篮球、足球两大卡种,也涉猎UFC(*格斗冠军赛)、F1(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这些大众接受度较高的体育赛事的球星卡。

其中卖卡盒的收益最高,风险也*。在世界杯开赛前,老猫的卡社进了世界杯系列40大箱的货,进货成本两百多万,开赛一周时间,卖出了十多箱。不过,如果进货的卡盒滞销或是后期降价,风险自行承担。

看起来最热闹的地方,恐怕就是拆卡直播间了。在24小时不间断的直播间,用户随时都能“上车(组队拆卡)”,由主播代为拆卡。

昆明的渠道商小九在2019年-2021年做过直播间拆卡,他观察到,目前大多数直播间是三种销售模式并行,直播间买盒拆卡、社群里或*平台上组队完成,都是靠售卖卡盒赚差价。

做直播间拆卡,不但“大小通吃”,而且门槛低、利润高。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抖音直播间组队拆卡的*梯队,月利润都在10万以上。

但凡有钱赚的地方,都难逃“内卷”。小九回忆,“2019年我刚直播时,抖音平台上也就十几二十家同行,那时候不用宣传,把卡盒一放,自然会有人来玩”,2020年以来涌入大批商家,2021年拆卡直播间达到顶峰,'内卷'到变形,狂打价格战甚至“弄虚作假”。

老猫透露,直播间里一度非常流行的“肿包(HIT卡被抽走后的卡包,再进行二次销售)”、“福包(商家自主配比后的组装盒)”,都是用非原装盒形式销售。

在球星卡的交易产业链里,最“闷声发财”的商家,非*平台莫属。

小九的说法是,目前销售占比*的是*平台,其次才是卡店以及直播间的零售。“*平台按照组队总价的3%-5%收取佣金。”

在主流*平台Hobby stock、卡世界上组队,是国内近两年刚流行起来的玩法。这些平台在销售卡盒的同时,还起到担保的作用。因此,现在卡店和直播间的线上“组队”,基本都要通过*平台。“相比2020年之前,卡迷们在贴吧、QQ群或者线下卡店组队拆卡,更有保障,能减少不必要的纠纷。”老猫说。

最“隐形”、但体量很大的商家,是从国外市场拿货,再向国内终端销售供货的渠道商。

作为收藏品,拿货价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卡牌要保真。在中国市场*的代理商是睿卡潮玩,“货供不应求”,小九看到商机后,联系到了国外的一级经销商,从今年年初开始向卡社和直播间供货。本届世界杯期间,他先争取到了一批100箱世界杯主题的货,后续还计划拿货。

渠道商赚的是进货和卖货的差价,但风险非常大。小九每个月要一次性拿两三百万的货,同时“配货”一定比例的滞销产品,一般只能亏本卖或积压在库房里,资金周转压力一直较大。而睿卡潮玩这样的代理商也难逃“配货”。

04、平台:怎样维持球星卡的运转?

玩家在末端,商家是中间商,那到底是谁在维持球星卡市场的持续运转?

首先是手握官方授权的发行商。

NBA、世界杯、F1、UFC这些关注度最高赛事的球星卡版权,集中在帕尼尼、Topps和UpperDeck这三大巨头发行商手中。国内的范斯猫(FansMall)、DAKA文化也上探到了发行环节。

还是以获得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球星卡授权的帕尼尼为例来看,发行商是怎么打造出一套精密的等级系统,并掌控球星卡世界的规则的。

单张卡牌有一套复杂的等级体系,装卡牌的卡盒,在“出厂”发行时也按照产品线划定了低中高不同等级。有最基础的HOOPS,中端的Prizm,高端的IMMACULATE(简称IMM)、Flawless(手提箱)、国宝(National Treasure)等。越贵的卡盒开出好卡的可能性越大。

越是稀缺的球星卡,越让卡迷疯狂,就越有“炒”的空间。支付天价版权费、拥有了IP垄断权的发行商,就可以调控卡牌的稀缺度和溢价杠杆,并以此获利。“但如果发行商竭泽而渔,发行的球星卡就可能跌破发行价。”老邱说道。

要维持这套等级系统的稳定运转,还需要第三方“裁判”。

一般卡迷难以用肉眼分辨卡牌的真伪,买卖双方又不易在品相上达成一致。所以第三方卡牌评级商PSA、BGS出现了,负责给“古董”掌眼,鉴定球星卡的真伪、品相。

评级需要费用,一张卡的评级费用一般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具体和评级速度、卡牌的市场价有关。

最后,给球星卡市场添柴加火、让它持续“炒”下去的,是交易平台。

在阿ken的观察里,学生党和初入坑的卡迷,在经济条件不够成熟时,一般会先在能接受的范围内买一些小卡,通过交易平台换回一些资金,继续投入,逐步置换更高端的卡。

卡牌的流通度越高,让更多卡迷挣到钱,“活水”不断,才证明市场是繁荣的。根据eBay的数据,2019年—2020年,中国地区的球星卡销量涨幅为205%,增幅仅次于美国,位列全球第二。eBay之外,国内卡迷主要在卡淘、范斯猫、卡藏、领藏等平台交易。其中的领藏是*一个有权限接通个人上拍eBay的平台。

当然,也要防止无序乱“炒”。国内主流的交易平台应该建立起一套更严密的监管系统,防止恶意顶价。

国内市场不缺交易平台,但现阶段,“卡迷增长量和球星卡成交量依然不成正比,而且,国内平台基本走的是“内循环’,还需要让国外卡迷看到,大量好卡在中国,国内的好卡也能流通到海外市场”,领藏运营负责人说道。

05、结语

“我11岁的儿子,终于在开赛前集齐了本次卡塔尔世界杯所有参赛队伍的Panini球星卡。”一位在瑞士的中国卡迷对深燃讲述,在瑞士,男女老少都玩球星卡,六七岁的孩子尤其是男孩基本人手一本球星卡收集册。

说到底,球星卡在中国市场还是小众,绝大多数卡迷刚入坑两三年;球星卡市场的波动基本以eBay为准,根植于体育的球星卡产业,在中国的发展、完善还需要时间。

但一系列变化证明,球星卡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大有潜力。

从帕尼尼手中截胡了NBA、NFL的版权的体育电商平台Fanatics表示,可以在国内建立一个数十亿美元的业务。而随着国内公司加快对球星卡产业的布局,专注投资体育领域的北辰星资本合伙人胡顺强对深燃表示,中国本土资本主导的公司更有机会实现这个目标。

当商业跑在文化前面,多位资深卡迷提醒想入场的卡友们:时机非常关键,心态也很重要。

“靠球星卡挣大钱的,过去很少,未来也不见得会多,因为有太多急功近利的参与者。”阿ken见过有卡迷拥有一抽屉乔丹、科比、詹姆斯的球星卡,那是一位十几二十年前就开始玩的老卡迷,彼时卡价不高,当下的卡价指数级翻倍,这是长线收藏的红利。

球星卡被传播最多的玩法是烧钱氪金,但它实际是一个普通人也可以涉猎的爱好。张学洋说,“收藏一张自己喜欢球员的签字卡,十几二十块的都有。它的市场价值可能不高,但对于我来说是无价之宝。”

华宇注册开户_速食第 一大省,占领打工人的厨房

1202

时下,最当红的方便食品,除了螺蛳粉,就是酸辣粉了。

深夜,一碗热气腾腾的酸辣粉或许就能抚慰打工人的胃。

人们知道酸辣粉的故事开始起源于川渝,但却很少猜到故事的结局——酸辣粉在河南发展壮大,目前市面大约80%的速食酸辣粉都产自河南。

其实除了酸辣粉,我们日常生活中购买的大部分方便食品,例如方便面、火腿肠、速冻水饺、汤圆等也都是河南生产的。

也就是说,河南几乎承包了中国人家里的厨房和零食柜。

河南到底是如何从人们印象中的“中原粮仓”逐步转变成“国人厨房”的,它的优势到底是什么?

中原粮仓的底气

河南能够成为食品生产和加工强省,首要原因就是吃的管够。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全省平原和盆地面积约9.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省总面积的55.7%。气候方面,河南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夏季日照充足,降雨丰沛,全年无霜期为189~240天,适宜粮食作物生长。

这样的地理优势将河南推向了小麦生产*大省,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四分之一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22年河南夏粮总产量3813.1万吨,播种面积5683.8千公顷。河南夏粮总产量、播种面积数据均居*。

这么庞大数量的粮食不仅养活了河南近亿的常驻人口,每年还向省外调出原粮及制成品600多亿斤,可以说河南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粮仓”。

在河南的土地上,北方生长着玉米、花生、大豆,东边种着红薯、水稻和芝麻,一到秋天,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有了原料,就有了一系列的产业链。在河南,一粒粒麦子、一颗颗红薯、一穗穗玉米,经过不同的工艺流程,变成了面粉、面条、粉丝等走入了千家万户的餐桌。

丰富的农业资源为发展食品工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大大降低了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成本。

“就以酸辣粉为例,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红薯种植历史悠久,产量也非常高。除此之外,酸辣粉所需要的辣椒在河南的种植面积超过300万亩,产量在全国排*。这些原材料为河南酸辣粉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供应。”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剑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

勤劳的河南人用中国十六分之一的耕地,种出了中国年粮产量的十分之一。如今,他们又靠着智慧和巧手,把这些粮食变成了花样繁多的速食,送到了全国人的家里。

种类丰富到吃不过来

螺蛳粉、酸辣粉、自热小火锅等一系列速食食品逐渐走上了国人的餐桌。在疫情横行的当下,各类速食再一次成为了百姓们囤货的*。

河南作为我国的食品工业大省,各类方便粉面、速冻商品十分丰富。

除了产品本身,河南也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品牌培育,比如拒绝日资低调公益的白象方便面,在大众视野中的曝光率逐渐增长,甚至在超市、网上卖断货。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河南是白象方便面的老家。

“河南本土方便面的种类是非常多的,像白象、老北京、天方、豫竹等等,但在原来,外地人知道的比较少。后来上大学的时候,嗨吃家、食族人这些方便食品在自媒体的助推下慢慢火起来,人们才知道原来这么多牌子的速食其实都是河南生产的。”河南人方欣(化名)对时代周报记者说。

除了方便面,经常出现在国人饭桌上的思念水饺、三全汤圆等一些冷冻速食食品也大都来自于河南,作为速食大省,河南的食物几乎充斥在超市的各个角落。

尤其是最近几年让全球年轻人上头的辣条,河南也是这个产业中的元老级制造者。

尽管如此,这些常规速食也只是河南速食万花从中的一朵。老方城烩面、方中山胡辣汤、宛禾米线、宽嫂太和板面,河南人简直要把本地和全国的各类粉面小吃都加工成速食,让无数游子尝到家的味道。

“上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实在是太想念家乡的食物了,就在网上买了一箱河南烩面,我吃*口的时候都惊呆了,感觉跟在家里吃的现煮的差距不大,吃的眼泪都要流出来了,后来我还跟朋友感叹,原来河南的速食都能达到这个水平了,太强了。”方欣说。

河南食品工业到底有多强?

一位河南省的相关负责人曾这样举例说明河南的食品工业。“河南生产了全国二分之一的火腿肠、三分之一的方便面、四分之一的馒头、五分之三的汤圆、十分之七的水饺,河南每年向全国输出原粮和加工制成品600亿斤以上。”

早在2004年,河南方便面产量就占全国年产量的25%,是全国*的方便面生产加工基地。在当时,全国每销售3.5包方便面就有一包产自河南。

除了方便面,河南更是中国*的速冻食品生产基地,拥有思念、科迪、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18年,河南省速冻食品行业就实现了408.84亿元的销售收入,占当年整个速冻食品行业1286亿元营收的31.8%。

河南食品工业不只是在某一个点爆发,更是在全产业链开花结果。

比如,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仅仅拥有原料和加工技术不足以走向全国,在产业链上,发展冷链物流技术,更新速冻水平,研发新型口味,任何环节都不可或缺。

不过,河南虽是我国的食品大省,但是也存在结构层次偏低、行业品牌影响力较弱、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集群集聚水平较低等问题,距离建设食品工业强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食品工业基地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简单叙述,便是产品单价较低。

面对这样的问题,河南省制定了一系列行动计划。

在未来,河南食品产业将扩大有效供给,打造优势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三大优势产业链,完善原料基地、冷链物流、质量安全等关键环节,打造万亿级中高端食品制造基地,重点建设漯河、周口、郑州、驻马店、信阳等食品产业集群。

河南熟,天下足。不论是中原粮仓还是国人厨房,河南为无数打工人的冰箱提供了坚实的后盾。河南用速食将自身和打工人紧密相连,用热气腾腾的饺子和筋道爽滑的面,抚慰了无数饥饿的胃与疲惫的心灵。

华宇开户_预制菜虚火太旺,或重蹈人造肉覆辙

1201

近来,预制菜赛道十分火热,各路资本蜂拥而至,上市公司也纷纷“下海”以抢占先机,其中龙大肉食(002726.SZ)、安井食品(603345.SH)等上市公司也正在试图以预制菜为切入点开辟“第二增长曲线”。该赛道如火如荼背后,万亿市场空间几乎已成为行业共识。

然而广阔的市场空间,在行业人士看来仅是“表面繁荣”,仍有诸多的行业问题待解。中国食品饮料分析师朱丹蓬就对钛媒体APP坦言:“(预制菜)政策端很迫切,资本端很踊跃,产业端很火爆,但是消费者端接受度不高。”

行业人士及专家就告诉钛媒体APP,冷冻食品、罐头产品等预制菜之外,目前行业“零添加”“零防腐”以及冷链运输成本较高等都是行业面临的瓶颈,目前过多企业挤入该赛道,行业将迎来洗牌,不具备资金优势、成本优势以及技术优势的预制菜企业或将面临淘汰,预制菜或是在重蹈当年“人造肉”之路。

资本蜂拥而至,似“当年人造肉”

据钛媒体APP梳理,近年来,包括筷百味、品珍科技、优野蔬菜以及花花食界等多个预制菜品牌厂商获得融资,融资数额从数百万元至数亿元不等。此外,龙大肉食等多个头部上市公司均在加码布局。

近一年预制菜投融资事件梳理

来源于烯牛数据、国元证券

“预制菜进入‘风口期’,众多企业纷纷拥入。但从近期态势看是几家欢喜多家愁,业绩良好的不到三分之一,效益突岀的更少。也许是新手还在练兵,但过多企业挤进这一热门赛道可能是主要原因之一。全国预制菜及其相关企业已超过7万家,仅山东就有8000多家,而目前市场似乎供大于求,难以满足众多企业需求。”成都大学四川肉类产业技术研究院、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预制川菜研究院院长王卫告诉钛媒体APP。      

在一位行业人士看来,目前的预制菜甚至有点像当年的人造肉,“当年资本纷纷踏入,用大量资金建厂,最后市场需求较小,亏的一塌糊涂。”据钛媒体APP了解,2019年下半年在强调环保背景下,通过植物蛋白加工等技术的人造肉概念大火,人造肉*股Byond Meat Inc(BYND)也在当年上市,上市后公司股价短期内接连大涨。

人造肉*股Byond Meat Inc股价走势

来源于东方财富

然而,“消费者不买账”的消息很快满天飞,Byond Meat业绩也连续亏损。2022财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6亿美元,同比下跌0.43%;归属母公司普通股东净利润为-1.98亿美元,同比大幅下滑321.14%;第三季度营收同比下降22.5%,亏损超出预期。且该公司近期宣布裁员,股价也一落千丈。此外,国内投资人造肉的企业也多处于亏损状态。

“目前预制菜概念炒的太猛太爆了,导致这个赛道过于拥挤,接下来很多工厂都可能面临倒闭。”一位行业人士表示,尤其对于新入局食品赛道的企业而言更为艰难,于本就做食品类的企业而言相对好一点,后者拥有销售渠道、技术优势等的积累。

增量市场不容乐观,C端市场空间存争议

据德勤研究机构数据,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约5500亿元,未来5年的复合增速有望达到13%,到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达到1万亿。据艾媒咨询数据,2021年预制菜(出厂口径)市场规模达3459亿元,同比增长19.8%,预计到2026年市场规模达1.072万亿元,5年复合增速达25.4%。

不同机构间数据有较大出入,主要是预制菜定义以及分类模糊,统计口径不一所致,不过未来5年万亿市场空间几乎是行业共识。“以前的预制菜主要针对餐馆等B端市场,目前行业预估的增量是体现在零售端,未来市场空间的预估,更多的是对C端销售场景增量的预估。”一位预制菜行业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钛媒体APP注意到,上述研究机构等在分析未来增长空间时,也是基于C端渗透率较低等展开。

各类预制菜占比,来源于国元证券、德勤数据

中国食品饮料分析师朱丹蓬对钛媒体APP坦言,目前C端看起来增量大,实则是基数较小,所以成倍的增长,主要增量仍来自B端。王卫教授也对钛媒体表示:“C端由于疫情宅家消费需求比较大,但是未来不会持续激增的;需求主要还是来自B端,于B端而言确实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对技工的需求,降低成本,提升‘出菜’效率。”

从布局预制菜的上市公司来看,确实预制菜增长情况不容乐观。据半年报数据,龙大肉食今年上半年预制菜实现营收5.08亿元,同比下滑12.41%。“专业预制菜*股”预制菜味知香利润增势也不容乐观,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7.63%,第三季度净利润4003.83万元,同比下滑2.71%。

红餐网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市场B端和C端比例约8:2,餐馆等商家仍旧占据预制菜的消费大头。近期针对C端市场的预制菜品牌“趣店”从线上高调营销到“销声匿迹”、“舌尖英雄”在北京、郑州等多个城市的加盟店被曝关闭、经营异常等,也一定程度上证明了C端市场的不易。

“口味还原度”是关键

零防腐、冷链成本高等问题待解

C端消费者接受度不高,有研究机构认为尚需市场培育,待市场培育期过后对应市场规模将会释放。不过,一位预制菜厂商告诉钛媒体APP,个人认为市场教育不需要投入太多成本,消费者大多都知道预制菜,核心还是在于预制菜的口味还原度问题。

“中国消费者崇尚新鲜,如何让消费者主动拥抱预制菜,个人认为口感还原度,防腐剂等添加剂的减少等都是行业急需解决的。”朱丹蓬对钛媒体APP分析认为。据悉,也正是因为口味还原度问题,目前已上市的预制菜品类也有局限性。

据了解,目前已上市的预制菜品肉类偏多,多为鱼类、酥肉类等,由于蔬菜易变质等,市面上的预制菜蔬菜含量均较少。在一位预制菜厂商看来,关键还是行业技术的提高。他表示:“行业需要更好的杀菌技术、炒制技术以及保鲜技术等,也是行业目前面临的挑战。”

在相关的技术中,目前“零防腐”仍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钛媒体APP从一位预制菜厂商处获悉,目前每个预制菜单品要做到“零防腐”或将增加至少10元的成本,该成本超出了多数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也使得对应产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此外,“零防腐”技术也是问题。

要做到零防腐,冷链运输也是关键,目前我国冷链运输成本较高成为难点之一。 “我们的预制菜冷链贮运流通成本可占到生产总成本的30%以上,远远高于欧美,需通过技术和设备进步,以及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的构建予以解决。”王卫表示。据悉,预制菜订单小且分散也是运输成本较高的原因之一,行业亟需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来看,并非所有预制菜产品都添加了防腐剂。“比如罐头、冷冻食品类的预制产品,是没有添加防腐剂,相关产品的保质期也较短。”一位预制菜相关人士对钛媒体APP表示。

“即配”预制菜或是未来C端方向

据介绍,目前预制菜主要分为即热、即烹以及即配几大类,即热包括自热米饭、自热火锅等加热即可食用;即烹包括超市的净菜等;即配则指“现买现切现配”等。

“个人认为,预制菜未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即热类的产品,但是口味还原度的问题,需要技术进一步来解决,另一个方向就是即配产品,目前钱大妈等社区菜市已经很成熟了,未来可能现场切好提供调配方案,消费者回去只需简单炒一炒就可食用。”一位预制菜厂商表示。

德勤研究机构方面也表示,即配赛道具有较大增长潜力,2021至2026年两大赛道CAGR分别达到20%,远高于即热赛道。不过,即配赛道目前也是占比*的,基数较小,德勤数据显示,即配、即烹、即热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47%和51%。

值得注意的是,在预制菜监管方面,一位行业专家表示:“目前的预制菜标准正在按照‘一菜一品一标’实施,比如酱牛肉、酱猪肉以及酱火锅等,均属于酱卤肉这个品类,对应都有国家相应的标准监管。此外,还有团体标准等,截至目前已有超900个预制菜团体标准,虽权威性较差,但对促进行业标准化发展是好事情。”

《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来源于广东省人民政府官网

今年3月份,广东发布了全国*省级预制菜产业政策《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4月,全国公益性预制菜行业自律组织——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正式成立;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也表示未来将研究明确预制菜的概念、推动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研究和制定、强化对产业链中各环节的监管,以规范经营、监管体系的完善等,促进行业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