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华宇测速_核酸亭,等待「再就业」

0113

有多少核酸亭待售,二手交易平台似乎*个知道。

2023年1月8日起,新冠病毒感染由“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社区居民根据需要“愿检尽检”,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核酸退场,核酸亭如何转型成了现实问题。

#核酸采样亭被挂二手平台售卖# 的话题随即登上热搜,在二手交易平台上能检索到大量打着“采样亭”标签的商品,但实际上,真正待售的闲置核酸亭远没有描述的那么多。

01、“没有二手的,接受定制”

“立马就拆了,可迅速了。”在武汉上班的王竹一告诉新周刊记者,“乙类乙管”管理办法明确后,核酸亭仿佛一夜之间,从武汉的部分街边消失。2022年12月底,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其中提到,不再开展全员核酸筛查。

在此之前,武汉的核酸亭已有逐渐减少的趋势。12月7日,《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对核酸检测进行了优化。其中明确提出,“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据王竹一回忆,大概是从12月9号开始,当地核酸亭开始陆续关停和拆除。

曾经做过一段时间防疫志愿者的她表示,这类由蓝色集装箱改造而来的核酸亭,“单从外观上判断不出来生产厂家”。

王竹一所经历的“核酸亭数量锐减”的情况,其实是防疫政策优化之下,各大城市的缩影。*财经数据显示,2022年5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核酸采样点数量最多时有3万个。12月初,四大城市还在运营的核酸检测点,已缩减至1.2万到1.6万个。

被缩减掉的核酸亭去了哪里?

有网友随即发现,二手交易平台上的“核酸采样亭”突然多了起来。在某二手平台上,各式各样的核酸亭标价待售,有不锈钢材质的,也有自带空调、转椅、医废垃圾桶的设备齐全的……价格从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贵一些的要1.75万元。

挂在二手交易市场上的核酸亭。/平台截图

他们绝大多数打上了相似物品的标签,值班室、收费室、门卫室、治安岗、移动保安亭……看似多一种用途,就多一份销量。

但据新周刊记者了解,和预期中不太相同的是,二手交易平台的卖家大多是建材厂商,他们手中并未积压大量核酸采样亭货品。

“货款结完,客户提货,我们这边是没有压货的压力的”,一位南京的建材商的卖家表示。据悉,核酸采样亭都是“乙类乙管”之前的订单,因此建材商的仓库并没有囤货。

这些帖子是为了卖集装箱,至于为啥标价为330元的,“那是(定制的)押金”,一位卖家解释说。

尽管没有核酸亭,但他们依然上传相关商品信息至二手交易平台,显然就是为了当客人上门问价时,回复一句“没有二手的,接受定制”,便开始介绍起了公司其他业务。

仓库同样没有闲置核酸亭的山西太原一位卖家表示,公司本业是各类集装箱的设计生产,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向第三方核酸检测机构承接核酸亭制作的业务。年后将继续发展制作岗亭等主营业务,“预计公司业务不会受到很大影响”。

02、换种方式,守护城市

但其中不乏一些例外——“造亭”公司帮客户售卖核酸亭。

在北京经营着一家集装箱工厂的陈陈告诉新周刊记者,她其实是帮客户在卖闲置核酸亭,“他(客户)做了三个,用了三天就停了。”据悉,这个2m×2m的核酸亭出厂价2900元,目前售价预估在2500元。

一位来自西安的集装箱工厂工作人员老张表示,之前帮客户处理过几个闲置核酸亭。买家是一位工程商客户,他们在2022年12月中恰好需要一批保安亭,他便做起了中介,以低于原价200元的单价将核酸亭出售给了他们。

这种情况属于少数,一位没有积货压力的卖家王师傅表示,“要碰巧才能买到”,因为“绝大部分核酸亭还没有成交或者甚至还没有进入二手市场”。

除了“造亭”公司没有囤积货品之外,闲置核酸亭产权不明确、转卖运费高等问题都阻碍了二手核酸亭的实际成交。

王师傅坦言,“真正要处理采样亭的,是社区和卫生部门”。

北京日报的一篇报道中提到,处置核酸亭,首先要明确这些亭子的产权方,街道、社区应积极协调产权方处理。“大规模‘撤亭’的工作,各街道需要等待区里的明确指示”。

西安的老张回复前来问价的买方*句通常是“哪里的”——绝大多数时候,他会因为运费太高拒绝非同城的订单。他和多位卖家沟通后了解到,仅同城的运费就需要200-300元。

尽管其他卖家提供了另一套解决方案——“距离近的,可以安装好成品发货,远的只能发散件材料”,但哪怕是折价后的核酸亭,加上运输成本也并不便宜。

如此计算,抱着“二手改造”想法前来咨询的买家也只能被价格劝退。据界面新闻报道,一台进价1.5万元的核酸亭,卖家以8000元的价格出售,前来问价的买方依然觉得价格昂贵。“之前的叫价买家都嫌太高了,他们都用来改造”。

在“核酸亭改造”相关话题下,不少网友建议直接改造成早餐铺、报刊亭、电话亭、工人驿站等地摊经济的网店。对此,零售业人士表示,核酸亭的改建要按照政府相关规划进行。另外,若做餐饮或零售用途,还涉及到相关营业执照、卫生条件、从业人员资质等相关审核要求。而且,采样亭体积较小,货品的储放也成问题。

核酸亭,在完成历史使命之后,当下正在转换方式,守护一座座城市的朝气。

03、核酸亭,等待新角色

核酸亭离开了历史舞台,生活回归日常。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随处可见的核酸亭为日常生活工作防疫提供便利。核酸亭本身,也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

2022年上半年,在常态化核酸检测要求下,上海、太原、北京、杭州、无锡、武汉等多个大中城市开始构建“15分钟核酸采样服务圈”。据“vb动脉网”测算,按照2000-3000人一个“采样圈”的需求,国内36个主要城市常住人口总数约为2.95亿,以此计算,国内36个主要城市对核酸亭的需求量约为9.8-14.7万个。

如何大规模处理和改造核酸亭,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可喜的是,一些城市已经提供了可参考的改造范式。

据央视新闻报道,早在2022年12月,江苏苏州将部分不再使用的核酸检测点改造为“发热诊疗站”。居民通过核酸亭的窗口能接受到病情初步诊疗,随后在后方的药房完成配药,还可以使用医保结算。

几乎同一时间,同样的改造措施应用在广州、深圳、杭州、长沙、无锡等城市。以广州花都的发热诊疗站为例,6平方米的核酸亭经过改造之后,可为居民提供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诊疗,并提供布洛芬、感冒灵、美林等基本退烧药物、清热解毒药物。

各地处在感染高峰期时,转型后的发热诊疗站构成了“分级诊疗”中重要的一环,为无基础疾病的发热患者提供对症药物的开药服务,缓解医院发热门诊的压力,也将更多医疗资源留给了真正需要的患者。

如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场所码等具有标志性的符号逐步淡出人们的日常。更多的核酸亭,摘掉各类牌子和标语后,以最初的集装箱模样停放在原处。它们急需被赋予新的使用价值,保安亭、发热诊疗站……或许,还有更多待讨论的改造方案。

(文中出现的人物均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2023开年脑洞之二:郭台铭为任正非造车?

0113

相逢在造车领域的郭台铭和任正非,不约而同来到了抉择命运的十字路口:苹果产能向东南亚转移已成既定现实之下,郭台铭该如何解救富士康国内的偌大基业?不造车的3年之约即将期满之际,任正非又该如何规划华为在汽车领域的新定位?

在富士康和华为都需要寻找新的增长引擎共同目标之下,字母榜(ID: wujicaijing)倒是有一个大胆而合理的建议——由富士康来代工华为牌汽车。

过去一年,苹果供应链去中国化进程骤然加速,一场风暴开始在“果链”企业中酝酿。其中,与苹果联系最紧密的富士康*感受到寒意。

去年12月,《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苹果要求供应商加紧在亚洲其他国家组装,并致力于减少对富士康的依赖。今年1月初,有消息称立讯精密拿到了iPhone 14 Pro Max订单,富士康高端iPhone“独供”地位不保。

在苹果减少对富士康依赖之余,郭台铭则盯上了汽车代工的新生意,希望其成为富士康新的增长点。

一度与苹果争夺高端手机市场的华为,当手机业务发展遇阻之后,也在任正非带领下开始进入造车领域掘金。

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在2023新年致辞中透露,华为2022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与2021年基本持平。徐直军称2023年是华为“在制裁常态化下正常运营的*年,也是关键之年”,华为要“有质量地活下来”。

想要有质量地活下来,风头正劲的汽车业务,正是眼下推动华为继续增长的有利武器。2020年10月,任正非签发了一份华为EMT决议,声明华为不造整车,这份文件将在今年底到期,华为深度参与的智选车模式又在去年一炮而红,为了追求更大规模的营收,华为或许到了改变想法的时刻。

一旦华为下定决心,亲自造车,成本和速度的问题难以回避。自建工厂投入大、周期长,成本和时间双重压力下,华为汽车的朋友圈里还缺一家靠谱的代工厂。而在汽车代工上,富士康虽然得到了诸如INDIEV和Lordstown Motors等公司的青睐,但仍缺少类似苹果这样的重量级客户。

对郭台铭来说,拿下华为汽车代工订单的另一重意义还在于,“果链”南迁势不可挡,届时,富士康三十年间在国内积攒下的厂房、设备、人才等宝贵资源将依托新的“汽车城”而尽可能留存下来,从而实现富士康、华为和产业链的三方共赢。

现在,就看希望与合作伙伴一起赚钱的任正非,什么时候能卖老朋友郭台铭这个面子了。

虽然苹果正在将产业链向东南亚迁移,但富士康面临的核心问题,仍旧在中国。

据富士康母公司鸿海集团2021年报,其在中国大陆固定资产为2479.52亿新台币,占全球固定资产比重达到57%;而苹果寄予厚望的东南亚,甚至未能单独成列。

安全与稳定,是苹果转移供应链的初衷,而苹果对确定性的追求,对于富士康来说恰恰意味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不论是产能向其他国家转移,还是把订单分给富士康的竞争对手,种种举措都给鸿海造成了极大压力:前者意味着成本的攀升,后者则意味着订单和营收的萎缩。

随着“果链”持续动荡,利润微薄且不稳定的苹果代工业务也难以满足郭台铭的胃口,加之消费电子行业整体下行,富士康开始积极谋求转型。

刘扬伟接过鸿海帅印后,拟定了短期、中期、长期三条路线,分别为F1.0现况优化、F2.0数位转型、F3.0转型升级,齐头并进。

其中,F3.0是这一规划的重点,计划中鸿海要涉足三大行业——电动汽车、数字医疗保健和机器人技术。而在这三大行业之中,发展迅猛的电动汽车行业,是当下鸿海发力的重点。2021年以来,富士康相继在北美、东南亚拿到订单,并在当地建立电池和电动汽车零部件供应链。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全年,鸿海在中国的固定资产总额减少38亿人民币,同比下降6.4%,占比则从65%下降至57%,下滑8个百分点。郭台铭一方面在北美、东南亚等地加大投资,希望靠汽车代工等高附加值业务实现转型和增长,一方面又把大陆现有资源以及苹果订单当做压舱石。

但郭台铭的如意算盘想要实现,还面临着一系列挑战。随着造车业务和苹果相关业务产能的推进,投入的成本将越来越大,即使是年营收万亿规模的鸿海,也要合理利用手头资源,花小钱,办大事。这一背景下,如何处理占据半壁江山的大陆产能,就成了重中之重。

此前,外界一直猜测富士康能否在汽车行业继续搭上苹果的便车,彼时外界担心的是在汽车领域经验不足的富士康难以满足苹果的要求,然而苹果汽车一再跳票,富士康反而被苹果“拖了后腿”。

除东南亚外,美国目前是富士康造车的另一个桥头堡。美国作为全球第三大新能源车市场,富士康多次“碰瓷”的特斯拉,总部也位于此。但在马斯克眼中,除了汽车,超级工厂本身也是其得意之作,特斯拉对寻找代工兴趣不大。

目前,富士康造车欠缺的,就是一个类似苹果的代工大客户,美国的苹果和特斯拉指望不上,东南亚的新能源车市场还不成熟,郭台铭能指望的,也许只剩下中国市场。

进军国内汽车代工市场,富士康不仅有着深耕中国市场30余年的地利,而且随着苹果产业链转移,郭台铭还能借汽车业务盘活国内闲置的产能资源,进而避免大规模工人下岗可能带来的社会冲击,实现富士康与代工汽车厂商和产业链的三方共赢。

目前国内汽车行业正处在产能过剩阶段。中汽协预估,2022年全年国内汽车销量2675.7万辆,同比仅增长1.7%;而据乘联会数据,2017年至2021年,乘用车产能利用率从66.55%下降至52.47%,远低于79%-83%的正常区间。

一些产能利用不足的传统车企,要么被兼并重组,要么也在寻求代工生意。而“蔚小理”等新势力早已走过代工,步入自建工厂的阶段。留给富士康的机会,反而是一些有望造车的跨界玩家,华为就是其中之一。

自2019年1月任正非表态“华为永不造车”开始,华为高管在各种场合至少9次重申华为不会造车,最近一次是在去年3月28日华为2021年报发布会上,时任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华为要“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3月,也恰好是AITO问界开始交付的时间节点。问界在3月共交付3045辆汽车,并在8月单月交付量破万,全年交付7.5万辆。问界和智选车模式的成功,或许正在让华为高管重新审视“不造车”的立场。

毕竟,智选车模式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仰赖华为的品牌号召力和规模庞大的线下渠道,有问界车主提车后便在车尾贴上华为花瓣LOGO。

但智选车模式能否无缝衔接到其他车企,并批量复制,还是个未知数。华为终端智选车业务总裁汪严旻曾对外透露,如果智选车不能成为爆款,商业模式就不能闭环。随着未来多款车型陆续涌入门店,如何承接并平衡这些车型的销售,是华为线下渠道将要面临的难题之一。

公开信息显示,赛力斯之后,华为已开始和奇瑞、江淮推进打造华为智选车,与北汽的智选车项目处在立项阶段,据车云网消息,上述智选车或都将采用AITO车标。此外,去年12月15日,宁德时代官宣与华为终端签订合作备忘录,华为终端将推荐宁德时代作为华为智选车的合作伙伴*优选电池供应商。

在智选车模式里,华为深入参与产品设计,提供智能化解决方案,同时还负责营销和终端销售,除了生产制造以外,华为几乎参与所有造车流程,和宁德时代的合作也进一步强化了其在与车企合作中的主导地位。

如今的华为汽车业务,正无限接近当年不造整车承诺的边界线,而这条边界理论上也将在今年年底到期。从利益*化的角度来看,届时,华为与其花更多精力把更多的智选车搬进华为门店,不如直接打出下场造车这张底牌,既能在产销层面上实现更低的管理成本,又能把更多利润留在自己手中。

在自己划定的不造车红线失效后,华为造车最后一个障碍便是盈利压力。去年12月8日华为内部会议上,余承东给华为汽车BU设定了2025年盈利的KPI,这意味着,华为即便亲自造车,也大概率不会走重资产模式,生产制造流程还要交给代工厂来完成。

自建工厂一来投入巨大,二来在时间上也等不起,这种情况下,寻找富士康代工华为汽车,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双方过往在PC和手机代工领域也有过丰富的合作经验。

从惠普、戴尔,到诺基亚、苹果,富士康一直靠龙头企业产品的销量和声量维持自身优势,在造车上鸿海多次碰瓷特斯拉,也表明富士康在汽车代工上依旧瞄准头部企业。

如若富士康能够把国内产能给华为汽车代工,届时富士康既是华为汽车稳定交付的后盾,华为门店中的每一辆汽车也都将成为富士康在汽车代工领域新的招牌。

华为联手富士康,还能在面临苹果共同竞争之下,争取行业先发优势。

过去十几年里,在“果链”发展中占得先机的富士康,手握大部分iPhone代工订单,吃到了*的红利。然而在汽车代工领域,富士康则有丧失这种先发优势的危险。

早在去年2月,富士康在手机代工领域的老对手立讯精密就和奇瑞集团成立合资公司,开始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燃油车时代的代工霸主麦格纳,更是早在2018年就和北汽成立合资公司,推出了北汽极狐阿尔法车型。

与富士康类似,这些企业都选择与传统车企达成战略合作的方式,各取所长。传统车企产能过剩,又有消费电子领域同行抢生意,迟来的富士康届时还能在中国市场分到多少蛋糕呢?

代工产业转型周期漫长,目前不论是富士康还是其他竞争对手,都还入局尚浅,搭上华为的车,可能是富士康*竞争对手的一次*机会。

而对于华为来说,在造车上,除了要统合公司内外的想法,自然也要关注外部同行的一举一动。据彭博社去年12月报道,苹果再次更新了造车的时间表,预计发售时间由2025年延期到2026年。

虽然发售再次跳票延期,但在造车规划中苹果做出了一定妥协,放弃了L5级别自动驾驶。向现实妥协的苹果,为了尽快量产,在技术与市场间最终选择了后者。这样的改变,虽然让外界对苹果汽车少了一些期待,但增加了确定性。以苹果的号召力,旗下汽车一旦推出,势必将给竞争对手带来新的压力。

在手机领域,华为之于苹果是后来者、追赶者;而在造车领域,单从成果上来看,已深度参与多款车型产销全流程的华为,目前暂时走在了前头。如果想要继续保持这种优势,华为也该开始制定自己的造车时间表了。

通过和车企或深或浅的合作,华为已经逐步摸清了汽车产业链全流程,在产业链上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一旦华为联手富士康,*困扰华为汽车的生产制造问题便能得到解决,产能爬坡周期将极大缩短,有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继续保持对苹果的先发优势。

不论是从两家公司本身的属性,还是从各自战略规划上来说,合作造车对彼此都是一大利好。但这场天作之合是否能达成,何时能达成,还要看华为是否有躬身入局的意愿。

距离华为不造车声明到期仅有不到一年,此刻富士康或许该展现出一些诚意,给千呼万唤的华为造车再添一把火。

参考资料:

《富士康为谁造车》字母榜

《入股奇瑞牵手华为 “宁王”为什么?》证券日报

《华为与奇瑞、北汽、江淮合作车型都将搭载“AITO”标,智选车模式扩容在即》车云网

《华为又双叒叕重申不造车了》雷达财经

《华为仍没造车,但野心藏不住了》汽车公社

《郭台铭谋变,万亿鸿海下南洋》21世纪商业评论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字母榜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注册_抓住产业新风口,西部创投 中心助力打造重庆汽车产业新一极

0112

腾讯会议截图

近日,“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智能汽车行业项目对接会”圆满结束。凌云智能、清研智行、清杉科技、禾多科技等4家企业集中进行了项目展示。重庆高新区科技产业公司与企业就所处的行业、市场、政策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对企业的落地需求、未来发展规划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据悉,参加本次项目对接会的4家企业,在所处行业位居*地位,且获得多轮融资。

智能汽车企业青睐重庆有何玄机

缘何智能创新企业青睐重庆,探索背后的原因,会给出答案。汽车产业是重庆经济的支柱之一,“西部*汽车城”的标签,既见证了这座传统汽车大市曾经的荣光,也见证了这座城市在多轮汽车行业变革和洗牌中,凤凰涅槃般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当全国几大老牌汽车城纷纷抢滩新能源汽车,重庆亦抢抓窗口期谋势而动,在新能源汽车多板块均有布局的同时,将智能网联作为全新的城市标签。

2022年,《重庆市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发展规划(2022-2030年)》(以下称《发展规划》)印发,这让重庆汽车产业进阶跃升路径愈加明晰。

在新年伊始举行的“提信心、稳增长、强主体”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上,《重庆市加力振作工业经济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加快培育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支持企业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平台、应用场景,研发全新新能源乘用车车型,支持企业研发智能车控、智能座舱等核心配套产品,相应给予300万元-800万元补助。在政策和产业的双重加持下,重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步入快车道。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跑出高新速度

在重庆各个区县纷纷布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背景下,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喜讯频传。2022年8月,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作为新型研发机构,西部智联围绕关键部件与关键技术、云控应用与大数据、智能网联汽车评测等,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核心领域科研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产业化应用转化平台,助力科学城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智造高地。

同时,由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自主孵化的西部智车(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智车”)注册成立。这是继西部车网、西部智数、西部清研之后,该中心成立的又一家产业化公司,在加速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进程上再进一步。

2022年底,西部(重庆)科学城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及智慧交通科技创新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作为科学城“项目攻坚年”收官之月开工的*重点项目,该项目投资规模达10亿元,将打造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技术研究及标准制定等一体化综合创新服务平台,助推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科学城已集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企业40余家,涵盖整车、关键零部件、充电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等,全产业链生态圈初步建成。

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清科能量

清科创新中心全面规划、运营西部创投 中心,依托清科创业(1945.HK)优势资源,助力西部创投 中心搭建全国一流的投融资对接、交流、信息、服务平台,赋能西部创投 中心打造创投服务中心、产业服务中心、对接交流中心。

产业服务中心作为精准链接招引市外科创企业的一环,依托清科创业成熟的项目筛选机制,以倒金字塔式层层筛选与重庆高匹配度的优质企业,通过项目对接,“走出去、引进来”及“线上+线下”各种对接形式,高效精准的对接优质科创企业。同时为有意向到重庆发展投资的企业提供路演平台、政策对接窗口,实现“优企入渝”。

清科创新中心将以本次项目对接会为契机,精准了解企业需求,积极推动市外优质智能汽车企业落户重庆,助推重庆打造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华宇注册开户_互联网公司年会奖品:手机、电脑、金条,还有「与董事长聊天一小时」

0112

年关将至,各公司的年会也都提上了日程。

往年这个时候,已经有不少网友开始在社交平台纷纷晒出自家公司的年会奖品。‍

今年的情况如何呢?今天,三言带大家盘点一下今年的各种年会奖品。‍‍‍‍‍‍‍

游戏公司奖品很丰厚

手机、电脑、包包、金条......

从目前搜罗到的信息来看,游戏公司的年会奖品十分丰厚。

上海叠纸科技的年会特等奖奖品为Chanel 19链条晚宴包,以及Chanel 2023春夏款手柄方胖子,中奖名额1名。

一等奖奖品为LV RANDONEE 邮差包、DIOR迷你Book Tote手袋、技嘉4090 GAMING OC 24G魔鹰、外星人 m15 R7笔记本电脑。中奖名额20名,每款奖品各5名。‍‍‍‍‍‍‍‍‍

二等奖奖品为iPhone 14 Pro Max、Return to Tiffany™系列手链、华为MateBook X Pro、LV STEAMER迷你手袋、Apple MacBook Air。中奖名额40名,每款奖品各8名。‍

三等奖奖品为Apple iPad Air、华为MateBook E Go、华为Mate 50、索尼Play Station 5、LV ESSENTIAL围巾。中奖名额80名,每款奖品各16名。‍‍‍‍‍‍‍‍‍‍‍

四等奖奖品为Apple Watch Series 8、石头扫地机器人T8 Plus、大疆手持云台、DIOR CLAIR D LUNE胸针、GUCCI GG羊毛围巾。中奖名额100名,每款奖品各20名。‍‍‍

此外,叠纸科技还设置了阳光普照奖,为投票数前四名。奖品包括Apple Watch S8、科沃斯N9+扫拖一体机、坚果G9S投影仪、戴森HD08。

库洛游戏的天选之人奖包括LV手提包、MacBook Pro、iPhone 13 Pro Max、香奈儿山茶花护肤套装、PS5、华为 Nova 9 Pro、大疆Action、iPad Mini 6、周生生手串、潘海利根肖像兽首香水、乐高积木、外星人键鼠套装、富士INSTAX SP-3照片打印机。

阳光暴晒奖包括大疆 DJI Pocket 2、大疆御Mini航拍小飞机、Apple Watch SE 智能手表、任天堂SWITCH NS、STEAM数字礼物卡、戴森V8吸尘器、戴森HD03吹风机、耳机 BOSE700、BOSE音响、SK2神仙水套装、LAMER海蓝之谜套装、TOM FORD汤姆福特中性香水套装礼盒、极米投影、华为平板M6、CPU英特尔I5-12600K、AOCU27N3C 4K显示器、OPPO RENO4 SE、荣耀X20 手机、AIRPOD PRO、扫拖一体机器人T7、小米空气净化器、科沃斯扫地机器人、意式全自动咖啡机、海尔洗碗机、松下 NH45-19T 烘干机、麦瑞克SILVER动感单车、小米米家电动滑板车、安德斯特电竞椅游戏椅、飞利浦电动牙刷成人声波震动情侣套装。

沐瞳科技的年会奖品特等奖包括LV(PASSY链条包)、LV(棋盘格登机箱20寸)、MacBook Pro+iPhone 14 Pro Max组合、外星人m15 R7、索尼Alpha 7各一个,中奖率为0.35%。

一等奖包括8台13英寸MacBook Pro和13台iPhone 14 Pro Max,中奖率1.45%。

二等奖包括iPhone 14 Pro、MacBook Air、iPad Pro、乐高星球大战豪华千年隼、大疆DJI AVATA 进阶套餐,中奖率5.87%。

三等奖包括联想笔记本电脑R7000p、iPhone 13 Pro、戴森吸尘器V15、PS5、iPhone 14、iPad Air,中奖率19.21%。‍

四等奖包括科沃斯X1扫地机器人、戴森吹风机、赫莲娜黑绷带面霜、MORRORART T2 壁画音响、Oculus Quest,中奖率22.81%。

阳光普照奖包括海蓝之谜精华面霜、SWITCH OLED、APPLE WATCH S8、AIRPODS PRO(第二代)、小米平衡车、小米电动滑板车1S、INSTA 360 X3、CHERRY键盘、HUMANSCALE桌面电脑显示器支架、乐高转角酒店、乐高蝙蝠侠战车、乐高地球仪、乐高变形金刚擎天柱、乐高梵高星月夜,中奖率50.31%。

莉莉丝游戏的年会奖品特等奖包括MacBook Air、iPhone 14 Pro Max、Apple Watch Series 8、iPad Pro、AirPods Pro 第二代,中奖率0.3%。

一等奖包括外星人34英寸显示器、Steam deck、Switch OLED+PS5,中奖率为0.8%。

二等奖为MacBook Air,中奖率2.4%;三等奖为iPad Pro,中奖率5.0% 。

四等奖为iPhone 14 Pro Max和iPhone 14 Pro,中奖率分别为8.7%和12.4%。‍

五等奖为iPhone 14 Plus和iPhone 14,中奖率分别为16.6%和20.8%。

六等奖为DJI Avata 无人机智选套装和iPad Air,中奖率分别为26.1%和31.3%。 

七等奖为iPad和Xbox Series X,中奖率分别为36.6%和41.8% 。

八等奖为Dyson吹风机和Dyson多功能造型器,中奖率分别为48.2%和54.5%。

九等奖为Apple Watch Series 8和DJI Osmo Action 3 运动相机,中奖率分别为62.4%和70.3%。

阳光普照奖包括AirPods Pro 第二代、Bose QC45头戴式蓝牙耳机、Marshall UXBRIDGE VOICE无线蓝牙音箱、FILCO 104键双模圣手二代机械键盘,中奖率100%。

此外,还有实习生成长奖,奖品为AirPods 第三代和Switch Lite,中奖率也是100%。‍‍‍

FUNPLUS的年会特等奖奖品为苹果全家桶、游戏全家桶和中国黄金三选一。

苹果全家桶包括iPad Pro 12.9英寸(512g)、Apple Pencil 二代、妙控键盘、iPhone 14 Pro Max(512g)。

游戏全家桶包括SONY 电视 XR-55X90K 55寸4K、PS5 光驱版、Choose From 3 Switch(日版)+健身环+主机基座、iPad Pro 12.9英寸(512g)。

中国黄金为中国黄金金条70g(10g*7)。

一等奖为iPhone 14 Pro Max(512g)+AirPods Pro第二代、iPad Pro 12.9 英寸(512g)、FIRST PRIZE、ALIENWARE m15-R7、SONY Alpha 7C微单、中国黄金金条 30g(10g*3)。

二等奖为iPhone 14 Plus(256g)、HUAWEI Mate50 Pro 4G(512g)、iPad Pro 11 英寸(256g)、PS5 光驱版、Dyson Supersonic吹风机+Dyson V11吸尘器。

三等奖为Apple Watch Series 8、Switch(日版)、DJI Pocket 2 口袋云台、XGIMI NEW Z6X投影仪、3000元京东卡。

一二三等奖均为5选一。‍‍

此外,FUNPLUS也设置了阳光普照奖,奖品为1000元京东卡。

蛮啾年会现场*的奖品包括ROGlike ROG太阳神定制主机、红色有角三倍速、解体匠机沙扎比、大力水手3.0、英伟达 RTX4090、好果子吃、iphone 14 pro max、G胖的阴谋、Steam Deck 64G。 

蛮啾的阳光普照奖包括Apple iPhone 14 128GB、Apple Watch Ultra智能手表、iPad Pro 128g、Miumiu缪缪女士金属徽标搭扣皮带+Miu Miu女士香氛、小米 Redmi G Pro 笔记本电脑、戴森 V10 Fluffv Extra+戴森 Supersonic 电吹风、迈博健身卡2年+英发泳衣泳镜泳帽+毛巾 泡沫轴 弹力带、itunes 5000元、嘉会国际医美部6000元抵用券、嘉会国际HPV九价疫苗、乐高星球大战帝国歼星舰、JD卡4000元、Qeelin麒麟 Xiao Q 18K 玫瑰金钻石Bo Bo手链 礼物、大疆 DJI Avata 智选套装、富士X-T30 单机身 套餐一、LOEWE ANAGRAM 羊毛和羊绒围巾三色自选+GREED银色山泉50ML+TF白麝香香水30ML、华硕 RTX3080、戴尔32英寸电竞显示器 4K FastIPS 144Hz高刷 G3223Q、真力 G1B一对、Switch oled+PS5数字版。

盛趣游戏的年会特等奖奖品为20000元。

一等奖的奖品包括Apple iPhone 14 Pro Max、华为Mate Xs 2、Apple iPad Pro 12.9英寸平板电脑、金兔年生肖金条20g 技嘉4080显卡、大疆无人机畅飞套装。

二等奖为戴森新一代吹风机、华为运动智能手表、飞天53°贵州茅台酒、兔个方便-1号楼停车位、SK-II护肤品套装、PICO 4VR一体机、索尼PS5 PlayStation5、前兔无量-培训基金。

三等奖为索尼无线蓝牙降噪耳机、哈曼卡顿音响、迪瑞克斯电竞椅、飞利浦美式咖啡机、雷蛇机械键盘、Redmi投影仪。

幸运奖为小熊电火锅、米家空气炸锅、乐歌站立电脑桌、米家破壁机、飞利浦颈椎按摩器、小米除螨仪、美的电烤箱、小熊养生壶。

此外,还有“兔年大吉”奖,奖品为京东卡100元。

大厂略显平静

与这些游戏公司相比,百度、阿里、字节、京东等大厂今年似乎有些平静。

在社交平台几乎没有大厂员工晒公司的年会奖品,各大厂官方账号也都没透露年会奖品。‍

只有京东家电官方微博发了一条“老板定的办公室年会*奖品,就这”,还加上了#年会*抽到了脏东西#的话题。‍‍

配图为迟到券一次、1420大额补贴券、和老板共进午餐一次、植发体验券一张。

有认证为OPPO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发文表示,公司的年会奖品“拉胯”,但没有说明奖品具体是什么。

有网友抽到“脏东西”

有网友抽到大满贯

值得一提的是,#年会*抽到了脏东西#这个话题,还登上了微博热搜。‍‍‍‍

众多网友纷纷晒出所谓的“脏东西”。有“与董事长聊天一小时”、“跟领导合影”、“和CEO共进晚餐1次”、“单独与老板吃顿饭”等。

屈臣氏苏打汽水官方微博晒出的年会奖品,有“年假两小时”、“和老板拍照”、“奖励屈臣氏苏打汽水一箱”。

不过,也有不少网友晒出的年会奖品是很不错的。

有网友晒出的年会奖品一等奖是30克金条。

有网友称,公司年会*,自己抽到了戴森HD15吹风机套装。

有网友称自己抽中了三等奖,报销回家车费,可以折现1500。‍‍

有网友称,公司年会团队获得1500现金奖励。

有网友称,公司年会*一等奖是Lv,二等奖、三等奖都是其他品牌的包包,四等奖ipad ,自己抽到了二等奖Gucci 1955小盒子。

还有网友称,自己抽中了华为笔记本,平板和手机,大满贯。

一般来说,年会是企业为了深化内部沟通,激发员工热情,为新一年度的工作鼓舞士气。

好的奖品,更能让员工们积极工作、争创先进。

你们公司的年会奖品是什么?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三言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谁是2022年汽车圈最惨的人?

0112

编者按:

在刚过去的2022年,汽车行业继续深层次变革:惊喜与变数,新生与湮灭,崛起与跌倒,交替上演。这一年,特斯拉神话不再,股市跌跌不休,全球新能源汽车*被夺,花落比亚迪;这一年,中国造车新势力阵营拉锯激烈,座次几经更替,头部集体冲破10万年销门槛,但乾坤未定;这一年,在电气化浪潮助攻下,自主品牌不断崛起、市占率节节攀升、出海表现抢眼,但不少合资品牌则走到了退市边缘,此消彼长。2023年大幕已启,车市又将走向何方?凡是过往,皆为序章。时代财经即日起推出车市年度盘点,细数2022年车市之变。

送别2022,迎来2023,年末岁初,正适合回顾和展望。

过去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成长堪称亮眼。据乘联会数据,2022年11月,国内狭义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64.8万辆,其中新能源车销量达59.8万辆,同比增长58.3%,渗透率高达36.2%。前11个月,新能源市场总体销量为503.0万辆,渗透率达到27.4%。

蛋糕越来越大,竞争却愈发激烈。新能源车市场,比亚迪、特斯拉销量遥遥*,造车新势力方面,头部格局被打破,多匹黑马冲出,蔚小理压力不小。

但车市就像生活,有亮面就有暗面,有人风生水起,也有人郁郁不得志。有的新造车企业销量严重下滑,有的创始人亏损创下纪录,还有的车企未能量产,沦为“PPT造车“……

2019年,蔚来李斌曾被媒体称为“最惨的人”,2022年,这一称号“花落谁家”,展望2023年,这些又给行业留下了哪些启示?

01、从*到跌出新势力*梯队,何小鹏着急上火?

2023年1月1日,造车新势力们纷纷公布2022年成绩单,排名与过去两年大相径庭。这一次,曾经的*——小鹏汽车落在了后面。

小鹏汽车一度是“蔚小理”中卖*的,2021年累计交付9.82万辆,同比增长2.6倍,彼时,其交付量和增速均居“蔚小理”首位。

2022年上半年,小鹏依然表现抢眼。一季度共交付34561台新车,同比增长159%,位居新势力*;第二季度,受到行业供应链挑战影响,交付量较*季度下降0.4%至34422辆,但仍是*。

小鹏的增长势头被逆转开始于下半年。2022年7月份交付11524辆,环比下跌24.7%,在新势力中环比降幅*;9月-11月,小鹏月销量分别为8468辆、5101辆,5811辆,同比下滑18.67%、49.7%、62.8%,销量下滑幅度逐月扩大。

以11月为例,新势力销量前五分别为广汽埃安、哪吒汽车、理想汽车、蔚来汽车、极氪汽车,销量分别为28765辆,15072辆、15034辆、14178辆、11011辆。小鹏5811辆的成绩,远远落后于蔚来、理想,甚至不及广汽埃安零头。

雪上加霜的是,被寄予厚望的新车小鹏G9也表现平平。10月和11月,小鹏G9销量分别仅为623辆和1546辆。G9发布于2022年9月,起售价超30万元,搭载激光雷达、英伟达Orin芯片、800V电压平台等多项新技术。何小鹏当时放出豪言:“G9是50万以内*SUV,将接棒保时捷成标杆,明年销量超过奥迪Q5。”

尴尬的是,G9上市后被吐槽车型命名复杂,其按续航分出570、650、702三个系列,按字母又分出G、E、X三个系列,再加上各系列中的可选配、不可选配,足足划分出20个版本,选择困难。

而且,G9宣传的5D音乐座舱、双腔空气悬架、激光雷达、XNGP全场景辅助驾驶等功能,低配版本全部欠奉,发布后不久就出现大量退订。开局惨败,何小鹏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不得不连夜调整车型配置,并“变相降价”,试图挽回口碑。

10月开始,小鹏进行全面组织架构调整,何小鹏连续多天主持公司管理层会议,对公司运营、组织架构和产品策略等关键问题进行反思和探讨。此轮大调整目的是改善组织效率,减少沟通成本,贴近用户了解真实需求。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小鹏G9上市后出现的问题是此次组织架构调整的导火索。繁杂的产品配置、脱离用户需求的产品规划以及高价低配的策略令小鹏G9受到大量批评,何小鹏希望通过本次调整,全面改善组织效率。

三季报电话会议上,面对销量下滑、股价暴跌困境,何小鹏坦言道:“将更聚焦小鹏汽车的主业,大幅减少对生态企业鹏行智能和小鹏汇天的直接参与度。”

多措并举下,2022年最后一个月,小鹏汽车打了一个翻身仗。2022年12月,小鹏汽车交付量11292台。相比前两月5000余台的销量大有起色,但相比2021年同期,交付量还是下滑了29.43%。

小鹏汽车2022年的目标是“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但最终只交付12.08万辆,完成率不足五成,销量也掉到“蔚小理”第三名。2022年已经过去,期待2023年的小鹏在G9等新车型的助力下,迎来良好的发展势头。

02、蔚来亏损很严重,李斌资产很受伤

蔚来创始人李斌,曾在2019年被称为“最惨的人”。但乘着新能源汽车的东风,2021年年初,蔚来汽车总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按美股市值计算,一度成为全球第四大车企。

但2022年,蔚来股价跌跌不休。2022年胡润百富榜显示,李斌的财富仅剩195亿元,作为参考,其2021年财富达450亿。然而,蔚来的股价似乎还远没有触底。

2022年12月27日晚间,蔚来发布公告称,由于近期疫情爆发,导致公司在交付和生产方面受到影响,再加上供应链的限制与注册程序中断的扰动,预计今年Q4蔚来新车交付量将在3.85万-3.95万辆,远低于此前给出的4.3万-4.8万辆交付指引。

受此前数据泄露事件和公告影响,当天蔚来美股跌幅达8.3%,市值仅剩168.1亿美元,较年初市值暴跌约70%。

一边是市值走低,另一边是李斌信心满满,对标豪华品牌。在NIO DAY2022活动上,李斌放话:“2023年销量超过雷克萨斯油车,我自己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事实上,11月份蔚来已经超越雷克萨斯。雷克萨斯在华销量为12642辆,蔚来14178辆。但扩大到全年来看,双方仍有差距。

2022年前11个月,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16.86万台,同比下滑16.45%。而1-11月,蔚来累计交付106671台,同比增长31.8%,年度交付首次超过10万台。雷克萨斯处于下降通道中,而李斌对于蔚来的增长势头颇为自信。

在超越雷克萨斯之后,李斌念念不忘的还是BBA。李斌说,在上海40万以上细分市场中,蔚来的份额已经超越了BBA,在江浙沪很多城市也实现了这一目标。“长期来看,我们是有信心的。”

车卖的多了,亏损却越来越大。2022年前三个季度,蔚来分别亏损了18.25亿元、27.45亿元和41.42亿元。第三季度亏损接近去年同期亏损的4倍,这也是蔚来美股上市以来,季度亏损的最高纪录。

41.1亿元分摊到90天,平均每天亏掉超过4600万元;41.1亿元分给31607辆车,平均每辆车亏损近13万元。与其对应的,是蔚来下滑的毛利率。

今年第三季度,蔚来整体毛利率为13.3%,车辆毛利率16.4%,同比均有所下降。对此,李斌表示,今年毛利率之所以有所起伏,主要是由于电池、碳酸锂的价格创下新高,四季度预计也会受到影响。

为了提升市占率和毛利率,蔚来选择向下切入,推出新品牌,以及产业链垂直整合等组合拳,但这套打法能在多大程度上见效,或许要到2023年才能看到了。

03、威马跌出销量榜,沈晖:“收着点过日子”

如果说小鹏是从*跌出*梯队,那沈晖的威马就是从“冠军”跌成了“others”,直接消失在了销量榜单中。

2015年10月,沈晖在德国收购了一家名为“WM Motor”的公司,并把公司命名“Weltmeister”,这个德语单词意思是“世界冠军”。2019年,在蔚来CEO李斌被称为当年“最惨的人”时,威马拿下造车新势力销量第二。

沈晖在这一年放出豪言:年销10万辆将是新能源汽车的生死线,威马将在未来两三年内达到这个数字。

2020年,威马拿到了一轮100亿级别的融资,上市在望。但2021年是威马掉队的开始。这一年,“蔚小理”年销量齐齐接近10万辆大关,威马的销量却不足“蔚小理”一半,仅有4.4万辆。一向自信的沈晖怎么也想不到,竞争对手迈过了生死线,威马却被卡住了。

2022年,情况变得更不乐观。在各家造车新势力争相发布月度销量数据的时候,威马却一直保持沉默,以至于我们只能从乘联会数据来一窥究竟。乘联会数据显示,在头部玩家月销量过万的当下,威马汽车10月销量仅有1117辆,11月则直接消失在了榜单中。

但在沈晖看来,销量低不是输了,反而是赢了未来。2022年11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沈晖表示,“大环境不好,收着点过日子。动物尚且有冬眠本能,对于企业而言,降薪也好,调控销量也罢,其目的都是为了降本增效、改善盈利结构等战略目标,以期稳健渡过行业寒冬,并在未来能够可持续发展。”

为了降本增效,威马还在11月被曝出降薪计划:2022年10月开始,M4及以上级别管理者主动降薪,发放50%的基本工资;其他员工发放70%的基本工资;本年度不再发放额外奖金(第13薪)、留任奖金(第14薪)及年终奖,暂停发放购车补贴。

沈晖保持淡定,同僚们却一个个离开。继陆斌之后,另一位威马联合创始人杜立刚也被曝出在去年12月离开了威马。对于联合创始人离职,威马并未进行回应。

凭借在汽车行业的辉煌履历,沈晖的威马在一级市场的吸金能力惊人。曾吸引过百度、腾讯、红杉中国等众多明星投资机构的投资,累计金额超过350亿元。但如今的威马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资本宠儿。

2021年威马科创板上市搁浅后转向港交所,自2022年6月1日交表至今未有下文,招股书已经失效。如今,威马被曝出正计划整合进Apollo出行实现借壳上市,若消息成真,这或是最后一根稻草。2023年,沈晖和威马还能继续淡定吗?

04、奇点汽车“塌缩”,李一男造车遇阻

2022年,上述企业是活得好不好的问题,奇点汽车和自游家则遇到了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

2014年12月,奇点汽车背后公司“智车优行”注册成立。奇点汽车与小鹏、蔚来同年入局,比理想还早了4个月。

在造车之前,奇点汽车创始人沈海寅担任奇虎360副总裁,曾分管360手机卫士、360云盘、360安全路由等产品。沈海寅之所以创立奇点汽车,是受到特斯拉的启发。据沈海寅回忆,2014年*次开特斯拉的时候,感觉自己“触电”了。

沈海寅向周鸿祎表示,希望能在360内部做一个造车项目。但周鸿祎认为造车与360主业相距甚远,拒绝了这个想法,于是沈海寅选择离职创业。擅长互联网打法的沈海寅,喊出的口号是:用小米的模式打造中国特斯拉。

沈海寅向外界宣称,他要创造出*辆真正属于未来的智能电动汽车,设计面对的对象主要是年轻人,要接地气,让他们买得起,开得起。沈海寅还把重点放在了汽车智能上,“别人会先造车,我们先做系统。”但后续事实证明,并不是车内装块大屏装上app就叫智能。

沈海寅将自己的汽车品牌命名为奇点。奇点,被认为是物理学大爆炸的开端,是宇宙从无到有的点,这也显示了一名理工男的野心。

2016年,奇点发布*车型iS6,早于同年成立的“蔚小理”*产品,赚足了外界眼球。在此期间,沈海寅携奇点iS6频繁亮相,随着行业热度的上升,各路资本不断涌入,奇点汽车成为早期资本非常看好的造车新势力。

安徽铜陵市也向沈海寅抛出橄榄枝,邀请奇点汽车落户。2016年11月,奇点汽车宣布在铜陵建厂,该工厂预计总投资80亿元,年产能20万辆。

从2015年到2020年,奇点汽车完成了11轮融资。包括联想之星、360、英特尔投资、Netpower、安徽铜陵市政府等。截至2019年,奇点汽车总融资额已超过170亿元。然而,百亿巨资却只换来“量产车一再跳票”的消息。

给了奇点汽车沉重一击的是老东家360公司。据“连线出行”报道,2021年,360公司曾有高层到奇点汽车进行考察,了解其技术代码、车联网架构和车机系统等。最终,360决定不再继续投资奇点汽车,转投了哪吒汽车。

即使沈海寅和周鸿祎有旧情,在奇点汽车多年未量产的事实面前,沈海寅或也彻底输了。2022年,上百名被拖欠工资的奇点汽车员工申请劳动仲裁。2022年7月,帝维汽车工程技术(上海)有限公司为了追回欠款,向法院申请奇点汽车北京分公司强制破产重组。

奇点汽车的官网最后一条新闻停在了2020年7月,时代财经多次拨打公司电话,但无人接听。打着互联网思维造车的奇点汽车,终于塌缩成一个黑洞,百亿融资去了哪里,或许只有沈海寅自己清楚。

和沈海寅造车8年未量产不一样,李一男造车是被生产资质绊倒。

2018年,李一男创办牛创新能源。2021年底,牛创与大乘汽车常州金坛基地达成合作,并对外发布新品牌自游家。

2022年10月8日,自游家汽车发布旗下*SUV车型——自游家NV,并计划于2022年12月底前完成交付。

但短短两个月,自游家NV就“折戟沉沙”。12月7日,大乘汽车发布公告称,收到2.4万名意向用户的支持,但由于自身原因导致无法交付,将在48小时内全额退款(1000元定金),并补偿车模和200元星巴克卡。

李一男的合作伙伴并不靠谱。早在国六排放标准实施后,大乘汽车产品因未能达到相关技术标准,从2020年开始就因经营困难陷入停工停产的处境。

而根据《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对于停止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24个月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恢复生产之前,工信部应当对其保持《准入审查要求》的情况进行核查。

在当初合作时,大乘汽车就处于悬崖边缘,李一男把赌注压在资质上,也让其造车之路充满迷雾。

05、近2000亿美元!马斯克身价创纪录暴跌

特斯拉销量节节攀升,但曾经的世界首富、承包年内无数热搜的马斯克,也有惨的一面。

近日,吉尼斯世界纪录官网发布消息称,由于马斯克自2021年11月以来净资产损失近2000亿美元,一举打破了历史上个人财富损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截至发稿,《福布斯》网站数据显示,马斯克的净资产已降至1401亿美元,相比2021年11月的3200亿美元峰值减少近2000亿美元。

在此之前,这一纪录由日本软银集团首席执行官孙正义保持,他的个人财富从2000年2月780亿美元的峰值下降至同年7月的194亿美元,短短几个月里其净资产蒸发近600亿美元。

图片来自福布斯官网。

马斯克身价下跌,和收购推特一事息息相关。据外媒报道,2022年4月,马斯克宣布收购推特,并为支付440亿美元收购费用抛售大量特斯拉股票,导致特斯拉股价暴跌,2022年特斯拉市值缩水约65%。

为推进推特改革,马斯克还调动旗下公司提供支援,授权SpaceX、特斯拉和Boring Company的高管来推特工作。投资者担心,马斯克收购推特可能会影响到他在特斯拉的工作,还可能会抛售更多特斯拉股票来支持推特。

2022年12月14日,特斯拉股价报收156.8美元,市值自2020年11月以来首次跌破5000亿美元大关。此后,股价仍在下跌。截至2022年12月底,特斯拉股价跌至110美元附近,创下四年以来最长连跌纪录。

马斯克创下的个人资产蒸发2000亿美元新纪录,或许在相当长时间内都难以被打破。而近期,或为了提振市场情绪,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降价迎战。

2023年1月6日,特斯拉中国官网宣布,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 万元,两款车型其余版本的降价幅度从2万到4.8万元不等,创下特斯拉中国售价历史新低。

2022年,特斯拉全年产量为136.96万辆,同比增长47%;全年交付量为131.39万辆,同比增长40%。虽然突破百万大关,但交付量距离马斯克2022年年初定下的提升50%目标仍有一定差距。

特斯拉股价能否在2023年回归高位,马斯克能否重回世界首富宝座,很大程度上或将取决于其市场表现。

06、写在最后

回顾2022,这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勇立潮头,拥抱变化的一年。

这一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蛋糕越做越大,乘联会预估,2022年国内新能源批发销量为649万辆,较2021年的331万辆同比增长96%;

这一年,中国车企越跑越快,比亚迪连续数月销量突破20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新能源全球*;

也是这一年,新造车格局生变,哪吒汽车超越“蔚小理”拔得头筹,传统车企的新品牌也增速喜人,大步向前。极氪在2022年交付71941辆,平均订单金额超33.6万元;AITO问界2022年累计交付量超7.5万辆……

无论过去一年过得如何,新的一年都已来到。市场不断变动,新的因素不断涌现,2023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场鏖战已在酝酿,新的收获正在眼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时代财经APP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注册开户_降价、圈地、被满减扼住喉咙,新茶饮加盟商的2022

0111

“之前生意是真的挺不错的,门店的收入也完全可以覆盖掉房租、员工、装修这类开支,但海珠区10月底这一波疫情过后就不行了。”加盟「茶救星球」短短一年多的店主张维向我们坦言。

2022年10月25日,一则疫情防控通告让广州海珠区按下了暂停键,而身处疫情“震中”的康鹭片区,则直接进入了封控管理。当地人开始居家隔离,所有餐饮服务单位暂停堂食,商圈园区也被限制进入。

让所有人措手不及的是,封控从开始的3天变成了5天,最后变成了近2个月。张维的店铺,也从11月5日开始暂停营业,整整25天后才等来解封。

“1天下来5单都没有,今年回本的计划看来也不行了。”周边消费人群的减少,直接让张维2022年12月的生意一落千丈。

“主要是现在街上都没什么人了。天气冷了不说,很多人都阳了在家里不出来,包括我们店员也陆陆续续阳了一轮。还有就是附近的学校都提前放假了,周边城中村的很多人也都在那一波疫情期间疏解返乡了。”

(1月3日晚,张维的「茶救星球」门店/受访者供图)

在广州,像张维这样艰难支撑的加盟商还有很多。回顾过去的2022这一年,降价、拓店、开放加盟、投资成了茶饮品牌们内卷的关键词。

而加盟商们作为新茶饮行业里的关键一角,此刻正面临着怎样的生存压力?他们又该如何突围?伯虎财经重点采访了6位新茶饮加盟商,透过他们2022年的生存实录,来试图回答:面对新茶饮品牌与外卖平台的博弈、新茶饮行业不断加剧的内卷以及增速放缓的大环境,加盟商们作为个体该如何坚守。

01

被“满减”扼住“喉咙”

“我之前做电商的时候,就有一个感受是‘开直通车找死,不开直通车等死’。现在外卖平台也是一样,没有强制我们上任何一款活动,但是不做活动就没有流量,没有流量就接不到单。我现在80个外卖订单的利润还不及20个线下订单,但是又不可能不做外卖。”

「古茗」加盟商大吴的这一番话,直接道出了加盟商们的无奈。2022年,疫情的反复激化了外卖平台与新茶饮品牌间的矛盾。

(大吴位于广州鹭江的「古茗」门店/受访者供图)

一方面,外卖的便捷促进了门店单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疫情期间堂食受限时,消费者对外卖平台的使用频次越来越高,外卖订单成了门店主要甚至*的营收渠道,订单占比一度超过70%。

可单量提升,加盟商的日子并没有好起来。

张维的门店70%的订单都来自于线上,但让他苦不堪言的是,扣除平台抽佣、满减优惠和配送费,一杯十多块钱的柠檬茶收入不过两三块,有时候甚至是贴钱给顾客做饮料。

2021年外卖平台推行费率改革后,原来的一口价佣金进一步拆分为技术服务费(佣金)和履约服务费,费率计算规则更复杂了,6%左右的佣金收费“看似降低,实则更贵”,因为“平台会从其他地方加码”。花样繁多的活动促销就为外卖平台提供了极大的操作空间,包括会员红包、平台满减、竞价排名等在内的“隐形佣金”都给商户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其中,“满减活动”直接掐住了新茶饮品牌们的“喉咙”。作为外卖平台上排名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折扣力度越大,排名靠前的可能性就越大。

「蜜雪冰城」加盟商陈贽深有感触:“蜜雪冰城本来就是薄利多销的生意,线下的订单毛利大概4成,外卖订单平台扣完毛利就只剩2成,我这家店之前也遇到过扣除满减和红包之后一单亏6毛的。”

虽然参与“满减”又累又不赚钱,但是门店想赚钱就一定要跑量,获取更大的曝光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新客进店。这也是为什么新茶饮商家此前“苦满减久矣”,却迟迟没有发作的原因之一。

疫情的反复加重了门店对平台的依赖,但也加剧了双方之间的矛盾。面对线上无利可图的尴尬局面,在内卷中缠斗不止的新茶饮品牌罕见地“结盟”了一回。

2022年11月初,喜茶带头“硬刚”外卖平台、抵制外卖满减。包括蜜雪冰城、奈雪的茶、书亦烧仙草、茶百道、古茗、益禾堂、沪上阿姨、茶颜悦色、七分甜在内的多家新茶饮品牌跟进,以往“满25减10”“满20减10”的满减活动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50减1”“70减1”,或者直接取消。

而在联合抵制外卖满减之前,整个新茶饮行业正陷入价格内卷的漩涡。

2022年年初,包括喜茶、奈雪的茶、乐乐茶在内的部分头部品牌开始了轮番降价,喜茶宣布不再推出29元以上饮品,奈雪的茶推出*9元的产品。这就给因为原材料成本上涨而提价自救的腰部品牌们来了个措手不及,10-20元价格带品牌如书亦烧仙草、古茗、沪上阿姨的市场份额均遭到正面进攻和瓜分。

为了保证单量,在茶饮售价上无力更改的加盟商们只得在外卖活动和引流推广上更下功夫。可随着门店对流量的竞争愈演愈烈,各家门店满减优惠券不断升级,外卖平台的流量也开始变得越来越贵。

为了吸引消费者,部分加盟商“流血”经营。“有的加盟商参加‘天天神券’,5块膨胀到8块,然后23元起送,基本上每单都要亏3、5块钱。”陈贽告诉我们。就这样加盟商们在营销上的支出越来越高,全行业的价格内卷也最终演化为外卖满减等营销支出的恶性循环。

这样的现象也遭到了一些加盟商的抵触。“把外卖的所有活动开到*搞‘价格战’,其实是非常不好的一个事情,就为了抢那点单量搞得大家都没有利润。而且在原材料成本较高的情况下一味去打价格战,门店能否存活下去都很成问题。”

无休止的内耗,最终无疑苦了自己、肥了外卖平台。一个多月前,头部茶饮品牌就在上海成立了“反内卷联盟”,联合抵制外卖满减活动。

02

增速放缓,内卷循环

回顾2022年,“内卷”成了新茶饮行业的关键词。圈地大战首当其冲。

伯虎财经走访下来,发现广州多地都出现了“奶茶一条街”,甚至在一些新茶饮品牌取消500米距离保护政策之后,街对面就是同品牌奶茶店,严重影响了门店的单量和营收,此举也被不少加盟商痛批为“不顾加盟商死活”。

但是如果不愿意与竞争对手毗邻而居,最终的结果可能就是自己出钱盘下店铺,而这又意味着一笔数十万的开支和数倍于此前的管理难度。

2021年下半年,「茶救星球」的招商专员就曾询问过张维是否有意在附近再开一家店,被张维拒绝了。不久后,一家全新的「茶救星球」出现在了这个并不算大的街区。

“那家店在中大正对门,他们的单量会比我们好一点,但那个地段房租会贵很多。”加上隔壁左右的其他新茶饮门店,张维的单量不可避免受到了分流。伯虎财经走访了解到,同品牌加盟店出现在周边500米范围内,一般会造成门店30%-40%的单量下滑。

实际上,圈地大战已持续数年,而2022年拓店速度开始放缓。发展至目前,全国约有新式茶饮门店45万家,市场规模超过2900亿元。为了抢占市场,平均1年就能形成一条“奶茶一条街”,100米内可能就有七八家茶饮店......

(员村街道的“奶茶一条街”/伯虎财经拍摄)

但疯狂拓店,加盟商们并没有因为规模的扩张而一荣俱荣,反而导致单店盈利水平降低,大家都没有钱赚,最后门店选址的把控能力也没跟上。

部分品牌方为了快速扩张而对选址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最终结果就是选址较差的门店也开了起来,但是存活率堪忧。2021年艾媒咨询给出的数据显示,全国活过一年的奶茶店仅占18.8%,近八成的新品牌茶饮店倒闭。

除了无休止的圈地大战,加盟商还面临着原材料成本问题。

比如在原材料上面,除了鲜奶、椰乳、糖浆这些近两年都在涨价的食材,2022年柠檬的售价更是从4-6元一斤一路飙升至25-30元一斤,还常常有价无市,加盟商的原材料成本也随之水涨船高。

张维感受颇深,“我们做茶饮常用的柠檬价格波动很是夸张,感觉跟买股票期货差不多,有的时候价格很贵,一杯饮料真的没有多少钱挣。”「茶救星球」并不强制要求加盟商通过品牌采购水果这类原材料,张维会自己去市场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水果,但也不可避免会受到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反观被称为“披着奶茶外衣的供应链公司”的「蜜雪冰城」,虽然是要求加盟商从总部进货,但因为对源头供应链的把控能力强,柠檬的价格稳定且便宜许多。

陈贽表示:“我自己在家买柠檬,都是5块钱1个,10块钱2个,但是蜜雪冰城供应的柠檬1斤不到5块钱,基本是市场上1/3的价格,而且在柠檬最紧俏的时候也能拿到货。”

这个时候,加盟商只能拼品牌实力。但背靠大品牌,加盟商的前期投入也较大。比如蜜雪冰城,门店装修、原料、设备等一切全都由公司配备。粗略计算下来,要想开一个加盟店大概需要准备40万本钱。除了这些,还有加盟费、管理费、保证金等等。

对于普通加盟商而言,是一笔高昂的费用。

既然这么卷,为什么大家还要涌进来?

「蜜雪冰城」加盟商陈贽给出了答案,“内卷是市场竞争下的一个必然结果,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新茶饮门槛不高又有利可图,‘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因此都想进来试一试。”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内卷,指的是“非理性的内部竞争”,也可理解为“消耗精力的死循环”。新茶饮赛道的内卷具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许很难定位。但“新茶饮的发展元年”却有一个特定的时间——2015年。

就是在那一年,喜茶从皇茶升级为喜茶,奈雪的茶和茶颜悦色等头部品牌先后创立,各大新茶饮品牌开始如雨后春笋一般生长起来,并在2016-2019年迎来了3年的高速成长期。

新茶饮赛道的高速增长与其预期的高额回报分不开,新茶饮的高毛利、高坪效和高复购率,则是其备受资本热捧的“三大法宝”。

深圳一位专注于消费赛道的VC投资人曾说:“吃”一天大多只能吃三顿,但“喝”一天却能喝好几杯。这反映的是新茶饮的消费频次有较大空间,叠加新茶饮自带的“成瘾性”,复购率自然不低。其次,大部分新茶饮并不需要过多场景空间,消费者即买即走,十几平米足矣,因此坪效极高。最后,新茶饮的毛利率理论上可以轻松达到40%,最高可达到80%。

但眼下,新茶饮行业正从增量时代向存量时代切换。随着行业竞争进入下半场,茶饮品牌们赚钱越来越难,行业“洗牌期”也随之加速到来。

艾媒咨询数据统计,2022-2025年新式茶饮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约为8.46%,与2016-2021年的76.06%相比下滑明显。与此同时,2022年上半年相比2021年融资金额和数量双降,整个赛道从市场到资本,均开始降温。

为求增量,除了降价下沉、开放加盟,茶饮赛道悄然间刮起了一股投资风潮。 观潮新消费根据公开数据不完全统计,2021至2022年间,新茶饮品牌对外投资事件约22起。

比如奈雪收购乐乐茶、投资中式烘焙品牌鹤所;喜茶控股苏阁鲜茶,投资少数派咖啡、WAT低度酒等一系列品牌;以及蜜雪冰城投资汇茶和鸡装箱炸鸡等。

这说明除了加码上游供应链,新茶饮品牌正开始通过投资并购将触角伸向其他茶饮品牌以及咖啡、烘焙、低度酒等其他领域,以此扩大客户群体、提升市场竞争力。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喜茶、奈雪、蜜雪冰城等头部企业利用自身的竞争优势不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未来新茶饮行业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强者愈强,而各方面实力较弱、品牌认知度不高的中小茶饮品牌及其门店则将加速出清。

在这样的行业环境下,新茶饮加盟商们又该何去何从?

03

离开的,留下的

2021年,吴晓波在他的年终秀中提到一句话,让很多人记忆深刻:“先站住,再站高;先活着,再活好。”

对于在疫情、内卷和外卖平台的夹缝中生存的加盟商来说,“活下去”已然成为了首要目标。

有人利用私域流量留住消费者,有人通过升级供应链从而降低成本,还有人借势推出新品进而拉新。

疫情封控期间,「书亦烧仙草」加盟商廖莹就充分利用微信群和团单自配送自救,及时告知消费者门店营业时间和购买配送方式,“能送一单是一单”,尽量维持单量减少损失。

据了解,2022年年初「书亦烧仙草」启动了“植物基新茶饮”产品战略,以顺应年轻人当下“健康养生”的消费趋势,其中“橙漫山茶花”卖得火爆。于廖莹而言,疫情放开后,店铺经历了疫情以来最艰难的时刻,但对于未来,她非常有信心,并且在积极筹建新店。

和廖莹一样的,还有「茶救星球」加盟商张维。面对周边茶饮同行的激烈竞争和线上订单利润低的现状,张维主动向总部申请设置微信小程序的*活动,并通过“抢红包”赢兑换机会的方式与消费者在私域微信群积极互动,促进消费者到店消费。

“这样周边的顾客就能形成一种消费习惯,成为我们的‘熟客’,因为跟我们店员有更多直接的沟通。”

(张维「茶救星球」门店的微信私域群/受访者供图)

目前,张维正在考虑将「茶救星球」门店拓展到广州周边城市的下沉市场,或者进入咖啡、快餐等新赛道。

“一方面是感觉中心城市竞争激烈,拓店意义不大,但下沉市场消费者房贷、车贷压力没那么大,可支配收入更高,而且当地门店的人工和租金成本又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就是想趁自己年轻,‘多搞点钱’。”

有趣的是,张维提到的下沉和咖啡,其实也是整个新茶饮赛道2022年的热门趋势,加盟商普遍看好的品牌力、上游供应链的管控以及差异化打法,也都是近几年备受茶饮品牌重视的核心竞争力。

除了加盟商的自救,「蜜雪冰城」「书亦烧仙草」等新茶饮品牌也通过升级供应链和冷链运输帮助降低物料成本,并接连推出扶持政策来为加盟商减负。

比如2022年年初「蜜雪冰城」的“减免加盟费”和“超50%物料降价”的扶持政策,以及「书亦烧仙草」推出的“一补五免”政策——对新加盟商补贴3万元物料费,同时免技术学习培训费、选址评估费、开业支持费、运营服务费和外卖平台管理费。

自救之外,有加盟商也从疫情放开的政策中发现了商机。

乘着“新冠特饮”的东风,LINLEE和蜜雪冰城两家店铺的柠檬茶和雪梨相关饮品近期销售火爆,其中「LINLEE」的一款“招牌手打柠檬茶”还经常卖断货。

LINLEE的加盟商阿航将这家店的幸运归功于店铺选址和品牌效应,门店的产品和价位切中了附近城中村年轻人和学校学生的需求,而阿航和他朋友的其他LINLEE加盟店生意就没有这么火爆了。

(阿航位于广州员村的「LINLEE」门店/伯虎财经拍摄)

而「蜜雪冰城」加盟商陈贽对单家门店的利润追求不算太高,他更看重的是商业模式的跑通,倾向于用规模换效益。“我可以不像其他加盟商那样全家上阵追求每月4-5万元的利润,我手中每家店每月只赚2万元,10家店也有20万元。”

对供应链的管控能力和薄利多销的模式正是吸引陈贽加盟蜜雪冰城的原因。“有了稳固的供应链根基,才能做到*的低价,让利消费者和加盟商的同时,自己还能赚供应链的钱”。

有人坚守,有人离开。

不少对未来预期悲观的加盟商就表示“心态崩了”,选择及时止损,闭店歇业,成为“洗牌期”中“被洗掉的那一批”。

据伯虎财经走访了解,新茶饮加盟商倒闭的原因大体上包括以下几种:门店受疫情冲击业绩下滑、回本周期拉长超出预期;加盟门店太多,接连亏损导致资金链断裂;经营管理能力不足或门店选址存在缺陷,门店效益不佳等。

在伯虎财经看来,在新茶饮品牌全方位竞争的当下,谁能率先回归新茶饮行业的创新天性,在产品和服务上做到新的*,持续留住消费者,谁才有机会在竞争激烈的新茶饮赛道笑到最后。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日,沉寂许久的广州终于出现了久违的热闹,路上行人明显多了起来,街边小店的烟火气也比之前更浓。「沪上阿姨」加盟商刘先生假期间的单量相比之前就好了很多,“一天营业额等于之前两天了”。

(2022年12月31日,刘先生的「沪上阿姨」门店/受访者供图)

虽然正如刘先生所言,节假日期间的营业情况并不能代表日常水平,但这依然是新茶饮市场消费向好的一大征兆。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1月4日发布的《2022新茶饮研究报告》就预计,整个新茶饮市场有望在2023年第二季度全面恢复,并有望迎来业绩整体的全面提升。

2022年的新茶饮加盟商在行业浮沉中有迷茫、有无奈、有困顿,但伯虎财经看到的更多是他们在困境中的坚守、在突围过程中得到磨练的心性,以及整体运营能力和抗风险意识的提高。

“熬”过2022年的新茶饮加盟商们,即将迎来生机勃勃的2023年,在行业复苏的助推下,坚持长期主义者必将走得更远。

(文中张维、大吴、陈贽、阿航、刘先生为化名)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伯虎财经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测速地址_又一豪华巨头败走中国:官网关停,车型停产停售,入华16年终成历史

0111

又一家合资车企退出中国市场了。

就在今天,本田旗下的高端品牌Acura讴歌的中国官网,也就是广汽讴歌官网acrua.com.cn的域名已无法打开。

来源:截图

这意味着广汽讴歌这一品牌,正式宣告成为历史

去年4月,广汽Acura官方就发布公告,确定自2023年起本,将正式退出中国市场,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和销售广汽 Acura 品牌的现有产品。

直到今天官网的关停,讴歌作为作为广汽本田子品牌在华独立发展的时代已经落下帷幕

有网友戏称,以后长安要独享车标了。

先有广汽菲克,又有广汽讴歌,下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会是谁?

01 

退华板上钉钉

这次官网的关停只是让广汽讴歌退出中国市场的这只靴子落地。

自22年年初,讴歌退出中国市场的言论就已经沸沸扬扬。当时广汽本田的说法是,正探讨对品牌资源进行整合,但在其经销商们看来,距离退出中国市场之差临门一脚。

去年开始,店里就销售的就已经是库存车,也不再向厂家预定新车,而且厂家的工厂也已经停产。

特别是在去年三月份,北京*家讴歌4S店“广汽Acura北京金港店”正式停止销售,出于北京在国内特殊的位置,让不少人认为,广汽讴歌已经彻底放弃中国市场

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个月,广汽讴歌官网就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声明中明确表示自2023年起,广汽本田将不再生产及销售广汽讴歌品牌的现有产品,广汽本田将充分整合广汽讴歌品牌资源,加入到电动化事业中来。

来源:讴歌

至于已销售的车辆后续保养维修问题,广汽本田表示,将通过已转型电动化销售服务网络的广汽讴歌特约店、广汽本田4S店等,继续为讴歌车主提供保养、维修等服务,保证车主权益不会受到影响。

随着声明发布,广汽讴歌所说的整合结果也有了定论。虽然是“广汽本田整合资源加速电动化”的声明,但是却间接给广汽讴歌在华命运,下了最后通牒。

讴歌自2006年正式进入国内市场至今已有十余年时间,在惨淡的销量面前,本田在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讴歌,或许也认清了现实。

先看一组数据。

2014年,讴歌提出“2020计划”,到2020年讴歌年销量要达到10万辆,而现实发展是,讴歌当年仅完成预计销量目标的十分之一,2020年广汽讴歌的销量为1.11万辆,同比下滑超31%。且之后再未推出新的国产化车型。

2021年,讴歌销量更是“腰斩”,仅为6554辆。作为对比,2021年讴歌美国销售新车155.74万台,同比增长14.9%,在美国豪华车市场稳占前5

而今年的成绩更是惨不忍睹,2022年1-6月,广汽讴歌累计销量为1635辆,后半年的销量甚至查无资料。

广汽讴歌出现这样局面在意料之中,自国产化之后资源投入有限产品更新迭代速度慢,创新力不足,也让其销量持续承压。

广汽讴歌在销量低迷和市场内卷激烈的处境下,其官方网站的关停,标志着讴歌在中国舞台正式落幕。

02

入华16载终退场

1986年,本田在美国创立高端品牌讴歌,这也是日系车的*个豪华品牌,同年讴歌在美国推出 Legend 和 Integra 两款车型,第二年销量就超过了BBA为主的欧洲品牌。

四年后,讴歌推出了全球首台全铝制造的跑车 "NSX",直接对标法拉利、保时捷等知名超跑,被誉为 " 史上*的跑车 "。

进入新世纪,讴歌在美国也迎来销量*,2005年全年销量达到 20.96 万辆。随后讴歌趁热打铁,打算进军中国市场。

2006年,在品牌诞生 20 周年之际,讴歌宣布正式进入中国市场,通过进口的方式引入中大型轿车TL 和中型轿车RL ,官方指导价分别为43万元、69万元。

但讴歌显然错判了中国市场,首先讴歌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并不高,加之在国内引入的两款车型售价高昂,因而讴歌初期进入中国市场的销量表现并不佳。

公开数据显示,2011-2015年,讴歌在中国市场的年销量仅5000辆左右,2012年销量甚至一度低至2300辆,这和讴歌在美国“大杀四方”的境况大相径庭。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常务执行董事仓石诚司曾直言,“讴歌是在美国进行设计研发的,所以更重视的是美国客户的喜好,他们和中国客户的喜好多少有些出入”。

所以,为了提升在华销量,讴歌在 2014年的广州车展上宣布,会推出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喜欢的产品,并将于 2016 年实现国产化,还提出 "2020年销10万辆 " 的目标。

2016年,讴歌开始在广汽本田生产,广本为此成立了全资子公司,设立北京分公司,成立讴歌品牌事业本部,负责销售讴歌国产车型和进口车型,讴歌就此正式开启国产化之路。

同年,广汽讴歌迎来了*国产车型CDX,一辆中型SUV,最新款的CDX售价22.98万-34.98万。由进口变合资国产化后,讴歌在华销量迎来爆发式增长,2016年同比增速达120%,2017年全年累计销量达1.63万辆,创下讴歌入华后的销量*。

但好景不长,谁也没想到1.63万辆竟是讴歌在华的最高销量,此后几年,直到讴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其销量也再未突破1.63万辆。

2018年讴歌在国内销量跌破万辆,仅7337辆,同比下滑 55.11%。2019年略有回升至14786辆,但自此之后讴歌就开始走下坡路,2020年和2021年的全年销量分别为 11193 辆和6554 辆。

为了能够快速打开市场,合资车企往往会率先选择旗下知名度较高的全球车型进入某一本土市场,但讴歌的*国产车型CDX是中国市场“*”,并没有为讴歌打响知名度。

一方面作为豪华品牌讴歌没有打开知名度,另一方面讴歌的产品力也一言难尽。

在推出*车型CDX 后,讴歌又推出了第二款 SUV 车型 RDX,RDX定位明显高于 CDX,且在海外知名度较高。但讴歌的进展太慢了,直到 2018 年底才将RDX国产化,错过了国内豪华 SUV 市场的红利期。

在 RDX 之前,讴歌还曾引入了一款中型轿车 TLX,并针对中国市场对车身和轴距进行了加长,推出了讴歌TLX-L,但 TLX-L在国内仅卖了两年就因销量不佳而停产。

销量惨淡,市场压力陡增,讴歌在 2020 年陆续停止进口车业务和轿车业务,仅保留 CDX 和 RDX 两款 SUV 的生产和销售。

产品车型可选择少,更新换代缓慢,缺乏竞争力,仅靠两三款车型注定难以支撑起销量,定价又偏高,讴歌就这样淡出了消费者的视野。

03 

合资品牌光芒不再

讴歌的黯然退出,只是诸多合资豪华品牌的缩影。

另一日系豪华品牌,英菲尼迪可以说是讴歌的翻版。英菲尼迪1989年诞生于北美,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2014年实现国产化。

国产后的英菲尼迪发展同样缓慢,就在讴歌在华销量达到顶峰的2017年,英菲尼迪的销量约为2.91万辆。

2021年冬天,英菲尼迪推出了全新一代QX60,初上市价格45万—66万元,后降价五万元,目前官网售价39.98万——61.98万,又经历了代言人负面事件,2022 年,英菲尼迪全年销量仅6391 辆

英菲尼迪旗下现有Q50L、QX50、全新QX55以及新一代QX60 四款在售车型,产品换代节奏缓慢,车型导入和更新速度上相比BBA和其它豪华品牌也较为滞后。

同为日系豪华品牌的老大哥雷克萨斯也是如此,作为丰田旗下高端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创立于1983 年,10年后进入中国市场。

相比讴歌和英菲尼迪,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可谓是顺风顺水,还是在讴歌销量达到*的2017年,雷克萨斯销量则在13.29万辆。且在讴歌销量持续下跌的同一时期,雷克萨斯在华销量已突破20万辆。

不过在2022 年,情况发生了一点改变,受疫情和零部件供应影响,雷克萨斯在国内上险数跌破20万,仅16.8 万辆,同比下滑 16.5%。

仅仅是销量下滑,或许还有挽救的机会,但有些车企或许再也没有机会了。因为电动化转型缓慢,市场反响低迷而退出黯然离场的远不止讴歌一家。

2022年7月18日,Stellantis集团发布了一则公告,让国内的越野*JEEP倒在历史车轮下。Stellantis表示目前广汽菲克旗下的Jeep品牌,不再推出和销售国产化产品,并且与广汽集团不再合资,广汽菲克解散。

这就意味着,广汽菲克这个曾经辉煌一时的合资车企也要与国人说再见了。

合资豪华品牌销量不佳和退场的背后,是席卷全球的电动化浪潮,去年 4 月,广汽讴歌官方曾发布公告称,为进一步促进电动化战略落地,广汽本田将充分整合广汽 Acura 品牌资源,加入到电动化事业中。

也有业内人士表示,讴歌此举是为本田的电动化让路。根据本田中国发布的电动化战略,未来5年内本田将在中国推出10款全新电动车型,2030年将在全球市场推出30款纯电动汽车,计划年产量超过200万辆。

丰田也宣布雷克萨斯品牌到2030年在中国、欧洲和北美全部销售电动车,2035年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全面电动化。英菲尼迪则计划在2030年,实现旗下大部分车型的电动化转型。

面对自主品牌向上、新势力品牌车企的崛起,如果那些合资车企们还不迅速动起来,讴歌*不会是最后一个退出中国市场的车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超电实验室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测速_户外开启新黄金十年:万亿市场等待新巨头

0111

在消费者、品牌、资本、政策四方合力下,万亿户外市场正等待新巨头的到来。

受疫情限制,“久居樊笼”成为今年的常态,长途远行的计划被搁置,城市近郊成为“复得返自然”的*选择。

户外项目也在多样化的需求下以更轻松、更休闲的方式闯入普罗大众的生活,在健身房外的城郊间,为人们提供新的运动方式。

滑雪、露营、骑行、陆冲、飞盘……2022年,户外运动的风潮从年头刮到年尾。即便没有亲身参与,也能在社交平台上隔三差五看到某项运动正在走红。

11月7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展改革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年)》。报告指出,要在2025年实现户外运动产业总规模超过3万亿元。

在消费者、品牌、资本、政策四方合力下,万亿户外市场正等待新巨头的到来。

01

户外运动,承包2022

春天的露营、夏天的飞盘、秋天的骑行和冬天的滑雪,户外运动承包了2022年的一年四季。

后疫情时代,人们更渴望接触自然,近郊的城市户外运动开始成为风潮。和登山、潜水、攀岩等专业硬核户外运动不同,城市户外更加休闲,对人体机能和装备配置要求更低,相关产业的市场空间更广阔。

按使用途径,户外运动产品可分为服装类、鞋类、背包类、装备类、配件类和器材类,其主要功能是为人体在户外运动中提供保护和装饰作用。

其中,服装类是户外用品市场的核心,根据中国纺织品商业协会户外用品分会(COCA)的数据,2021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占比*的品类是户外服装(衣、裤、袜等),占比达46%。

作为户外赛道*的子品类,服饰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今年,靠一把小黑伞起家的蕉下,冲击“城市户外*股”,招股书中,蕉下表示“防晒只是我们探索城市户外生活方式的起点。”

蕉下的产品线也从防晒延伸到了更广泛的鞋服市场。2019年-2021年,蕉下服装营收占比分别为0.8%、17.5%、29.5%,到2022年上半年,服装营收占比已超过3成,同比去年增长了156%。

相比蕉下,骆驼、迪卡侬、始祖鸟等品牌扎根户外多年,无论是品牌心智还是产品打磨都更为成熟。

以始祖鸟为例,在被安踏收购的第三年,始祖鸟赶上了户外的浪潮,其火爆程度甚至催生了“贩鸟人”的二手生意,资深“贩鸟人”甚至能月入4万,后来更有传闻始祖鸟对标爱马仕,搞起了配货模式。

从业绩来看,2022年三季度,在安踏品牌矩阵当中,包括始祖鸟、迪桑特等专业户外运动品牌在内的「其他品牌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40%-45%,当作为第二增长曲线的FILA放慢脚步后,以始祖鸟为代表的户外品牌被给予厚望。

服饰并非户外风潮的*受益品类。今年精致露营的爆发让露营装备迎来销量大增。精致露营讲究贴近城市生活,因此对设备的齐全度要求更高,又被称为“搬家式露营”。

从最基本的睡眠装备(帐篷、睡袋、防潮垫),到空间设备(天幕、折叠椅),再到照明设备(露营灯),甚至连预制菜也赶上了露营的火热。

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天猫户外咖啡壶销售额同比增长4600%,天幕产品同比增长2100%,烧烤盘增长310%,户外桌增长400%,营地车增长1400%。

精致露营更讲究仪式感和社交属性,除了基本装备外,音响、投影、桌游乃至星星灯等装饰用品都获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据艾媒咨询的数据,今年20%以上的露营消费者购买过星星灯等精致露营设备。

此外,露营本身便是户外场景,因而又衍生出“露营+飞盘”、“露营+骑行”、“露营+烧烤”、“露营+自然写生”、“露营+昆虫探秘”等个性化玩法,“露营+”模式也带动了更多关联产品的火热。

资本圈同样火热。2022年上半年,运动鞋服/装备领域融资次数高达9起,户外装备领域融资次数达到7起。国海证券分析指出,此轮“户外热”有望开启户外行业的“新黄金十年”。

从市场格局来看,根据价格户外品牌可分为高端品牌、中高端品牌、大众品牌三档,高端市场几乎被海外大牌垄断,代表品牌有始祖鸟、猛犸象等;中高端品牌有北面、北极狐、哥伦比亚、狼爪等;大众品牌多以国货为主,代表品牌有蕉下、探路者、牧高笛、骆驼等。

对比国外,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户外运动人口渗透率高达50%以上,而中国仅有9%,从消费能力来看,我国户外活动年度人均消费额不足20元,而欧美和亚洲发达国家的人均消费额均在300元-800元之间,我国户外运动的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02

户外市场何以成香饽饽?

户外市场的爆发首先得益于户外运动的风行。

多年来,所谓户外运动一直停留于登山、攀岩等专业运动范畴,概念上更偏向于“户外探险”,无论是对资金、时间还是人体机能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也让户外运动始终困守于小众圈层。

疫情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局面,长途旅行成为奢侈,但“亲近自然”的需求并未降低,于是短途出行成为平替,人们在微度假的体验中也将户外运动开发得淋漓尽致。

飞盘、钓鱼、骑行、露营……今年爆红的户外运动无疑更讲究休闲性,这也让过往强调专业的户外运动被拉下神坛,成为人人皆可参与的大众运动。

南都民调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参与户外运动的人群中,有超过48%的受访者把活动氛围和社交氛围作为最重要的参与因素,占比最高。《户外休闲风行报告》指出,兴趣社交成为影响年轻人户外休闲消费决策的重要因素。

和健身房撸铁相比,户外运动也更接近人类的原始本能。

去健身房健身多少掺杂功利因素,当健硕的二头肌或饱满的蜜桃臀出现在朋友圈时,健身党一天的健身运动才算真正结束。

Keep也在招股书中坦诚地提到,要用战略性亏损换取用户增长,背后折射的正是健身的反人性特征。

相比之下,户外运动增加了兴趣这一选项,吸引运动爱好者主动参与,人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甚至能开发更多样化的玩法。

国外一项调查研究发现,户外健身者在运动中投入的定向注意力和社交互动时间显著高于室内健身,这很有可能有助于促进长时间的坚持运动。

从供给端来看,顺应潮流的户外用品自身也在不断迭代,其中占半壁江山的户外服饰正在打破场景的限制,让以往只有在运动时能穿的服饰成为街头时尚,也让户外市场得以扩容。

过去,专业运动服饰往往受制于场景的限制,难以成为日常化的穿搭,比如潜水服只适合潜水,无法穿出街头。

与之对应的则是跑步、篮球等赛道屡出巨头,其最重要的特征是突破了场景的限制,从专业运动领域拓展到了运动休闲的穿着场景,从而有了更多可能性。

这意味着,运动服饰品牌要做大,拓展场景是不可或缺的因素。Lululemon的发展正是抓住了瑜伽运动从小众运动拓展到大众市场的时代机遇,其瑜伽裤产品在专业运动服饰的基础上拓展到日常出街的场景,成为时尚单品,在人群与场景的拓展中拉高了天花板。

在轻运动服饰品牌COCOFIT创始人袁炜看来,以飞盘、露营、滑板为代表的轻运动*的特征是“随趣而动”,方式与时间随机性催生了对于运动装备的通用性需求,同时削弱了运动装备的专用属性。

如今的运动服饰不仅需要满足吸湿排汗等功能需求,还需要在设计上实现多场景化,不能只聚焦于某个细分场景,而是要做出适应更多人与场景的产品。

另一方面,户外服饰相较于过往流行的快时尚更能对抗服饰潮流的不确定性,这也让更多的品牌乐意加入,做大蛋糕。

快时尚品牌的底层逻辑是以设计为驱动,而设计本身令人难以捉摸,快时尚也因此极不稳定,这几年ZARA、H&M等快时尚品牌的衰落便是证明。

相较之下,户外服饰的底层逻辑是从功能属性出发,实用主义的特征消解了对时尚的追求,也让户外服饰更具稳定性。

华映资本管理合伙人王维玮便曾提到,功能性服饰更能对抗fashion risk,一定程度降低了设计这一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因此更有概率将市场做大。

03

新的“消费主义陷阱”?

如果仅是被动地迎合趋势,对产品进行改造,户外品牌尚不能成为时尚风向标,相比于生产技术,精神内核往往更难复制,这也成为品牌的隐形护城河。

比如美国*户外用品公司Patagonia,创始人Chouinard本人便是户外运动爱好者,其环保主义的理念也顺理成章地植入了公司基因。

1986年,公司承诺每年将10%的利润捐赠给小型环保团体,此后这一比例逐渐提高至销售额的1%,无论公司盈利与否。据悉,从1985年起Patagonia已向环保组织捐赠了8900多万美元。

今年9月,Chouinard已将公司捐赠给一家慈善信托机构。在新的所有权结构下,任何未再投资于经营业务的利润——每年约8600万美元——都将用于应对气候变化。

在官网发布的公开信中,Chouinard坦承道:“如今,地球是我们*的股东……我们并非从自然中榨取财富,而是通过创造的财富来保护自然。”

作为一个商业组织,将社会价值置于商业价值前,这种价值排序让消费者为之倾倒,购买Patagonia产品从单纯的消费行为升级为“为信仰付费”。

作为“中产阶级收割机”的Lululemon也极力宣扬价值主张,Lululemon代表瑜伽,代表正念,主张“每个人都是赢家”。当将无形的文化理念注入有形的产品中时,产品便能获得品牌溢价,购买Lululemon俨然成为了对正念文化的买单。

但这种为理念“发烧”的行为很难说不是另一种“消费主义陷阱”。

Patagonia曾于黑色星期五在The New York Times发布一则标有“不要买这件夹克”的广告,并解释:“如果我们不鼓励客户在购买前三思而行,那么我们为环境变化作出的努力便是虚伪的……”

尽管抵制消费的初衷值得尊敬,但带来的结果却是Patagonia销售额的持续飙升,人们用消费行为践行着反消费主义理念,听上去颇有黑色幽默的味道。

Lululemon对价值主张的贯彻更为疯狂。在企业内部,Lululemon俨然将“正念”变为“强迫性正念”。此前,Lululemon还曾因种族歧视、劳工剥削以及贯穿其品牌历史的体型歧视屡屡被骂。

当以包容为底色的正念文化,遇上带有歧视色彩的排他行为,Lululemon提倡的哲学理念瞬间变成一种伪善,一切都是品牌为刺激消费制造的幻象。

除了打造精神内核,更立竿见影的办法是借助时尚圈的资源为品牌价值赋能。如Gucci曾与The North Face曾推出联名系列,始祖鸟也曾和jiL sander、BEAMS等诸多时尚品牌联名。

尽管不能将这些打着旗号、贩卖价值的户外品牌一概而论地判定为“消费主义陷阱”,但不可否认的是,消费浪潮迭起的背后,品牌方、时尚圈、渠道乃至上游面料供应链都在为户外品牌的时尚化推波助澜。

这些江湖老炮早已深谙服装之道:如今的服装早已不是当初的那块遮羞布,而是消费者表达理念、彰显自我的信息媒介。而在疫情之下,户外运动不仅代表着健康,更象征着身份。

正如元气资本所指:“数字时代,时间是短缺的……户外自由活动的时间被重新想象为一种奢侈品。”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观潮新消费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平台官网_凌晨朋友圈「开撕」:投资人 VS 罗永浩

0110

紫辉创投郑刚凌晨发文斥责罗永浩,称罗永浩对原锤子科技投资人提出,用其中3.5%股份给投了15亿人民币的投资人补偿,将联合几十位投资人坚决对其发起回购。

据悉,郑刚是罗永浩创办锤子科技时的早期投资人,天使轮投资4000万,在锤子手机饱受外界质疑之时,郑刚旗下基金并未放弃,累计追加了超过两亿的投资。郑刚还不遗余力地为罗永浩站台拉人气。2014年锤子的发布会,除了已有赠票外,郑刚还自掏腰包买黄牛票邀请朋友前去参加。

2015年-2016年锤子科技亏损8.89亿元,净资产为负2.4亿元,向阿里巴巴寻求投资未果。据其他媒体报道,郑刚曾在朋友圈愤愤不平,称锤子科技差点让阿里害死,并且为了救活锤子科技,郑刚一度把自己的房子抵押。

而锤子科技创业失败,卖身字节跳动之后,罗永浩曾多次尝试创业,从聊天宝到小野电子烟,再到“鲨鱼皮”,均未见太大成效,随后开始直播带货生涯,首秀便创下了3小时1.1亿的成绩。

2022年6月,罗永浩在接受外界采访时表示,目前自己已发生的直接债务还剩不到一个亿,罗永浩预计2022年11月前后还完债。同月罗永浩宣布开启“最后一次”创业,并将创业方向选择在了AR领域,新公司名为“Thin Red Line”(细红线)。

2022年11月23日,罗永浩AR创业公司细红线科技宣布完成约5000万美元(约合3.57亿元)的天使轮融资,投后估值约为2亿美元(约合14.28亿元)。

细红线科技成立于2022年6月,致力于打造智能手机之后的下一代个人计算设备平台。细红线科技表示,该轮融资由美团龙珠领投,蓝驰创投、联想创投、经纬创投、大疆创新、ATM Capital等投资机构,以及黎万强、吴泳铭等科技界人士跟投,并由创瓴资本担任融资顾问。

1月7日凌晨,郑刚发文斥责罗永浩,公开内容言辞激烈,不仅细数了罗永浩多次创业经历中,势利眼、两面三刀以及不开股东会、董事会,不沟通公开信息的一面,还指责罗永浩是“自己作死了锤子科技”,而非其自称的“时事不待”。

对此,罗永浩于当日上午进行了回应。他表示,锤子科技每年都有召开股东会,最后三年的股东会,分别是在2019年12月23日、2020年8月1日和2021年4月25日召开的。“由于锤子科技的核心业务已经事实上瘫痪,因此也只有偿还供应商债务相关的事务了,议程常都很短,气氛也处理得不是很好。”

另外,对于投资人回购相关的质疑,罗永浩表示,是征得投资人和合伙人同意,并且给投资过锤子科技的老股东们提供了投前5%、投后3.72%的股份。

并且他强调:“与之相关的条件和协议,都是老股东们资源选择签署或者不签署的。虽然没有为此事召开集体会议,但给锤子科技的所有老股东全都发了一模一样的邮件,并用微信一一做了确认。”

至于郑刚对于罗永浩的评价,罗永浩表示对此类“主观的、毫无事实基础的恶意揣测和评论“不予回复,交由读者自行判断。

以下是郑刚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发表的全文:

我投了100多个移动互联网项目,失败了80%,目前为止一个都没有发起回购请求。当然压力在我这里。

但是目前有一个你们耳熟能详的大创业者,我坚决、*、一定要发起回购的:罗永浩!这个人:人设做好了,但是里面一套、外面一套。没错,投资有风险,盈亏自负。但是,我一直认为,大人物必须有大担当!

你失败了,这么多投资人放了你一马,你可以说甄嬛传,真还传。但是不是只有你不把公司破产,你是要面子的,你是想东山再起的,大家配合你演戏那也罢了。

但是,你有三个方面不地道,我说说:

1、三年了不开股东会、董事会,根据公司法,你必须给大家通报下情况。你没有。我私下说,老罗,你外面要体面,你内部这些投资人,人家很多是职业经理人,人家要工作、要饭碗,你得体面地给信息;

2、我发现你特别势利眼:你做锤子手机的时候,我就告诉你,李丰张颖,人家不会投你的,你就别跪舔美元基金了,那tmd都是人精,只有我们这种傻人民币基金在帮你,那帮人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3、你这次做了VR公司,融了5000万美刀,本来是好事,应该喝彩,但是你不地道的本性起来了。你不开会、不沟通、不信息对称,直接丢过来一个协议:说,这次我估值1.9亿美刀,我拿3.5%来给你们之前投了15亿人民币的投资人补偿。

本来是好事,但是你这协议不地道:让我们说接受了你的百分之零点几的股权,就要放弃几十亿的回购?你这是不地道、不体面、不道德。我们既然投你了,就是看好你,而且你也有能力,你为什么要伤这么多投资人的心?

4、王兴兄,你上次见我说老罗咋咋咋,你没做好尽调,老罗不是你认为的那种人。他对我们这么多投资人怎样,他一定也会对你怎样的。话不多说;

5、老罗,你骗我们这么多投资人说:大部分人都签字了,就你没签字。我问?谁签了?老乔答不上来。今早我见了猿题库李勇,李勇签了。但是他也没收到任何信息。人家也认为他虽然签了,你这做事也不对。我联合了几十位投资人发起回购。你等着,罗永浩!

投他资本的,本质上罗永浩看不起你的。是的,就是这样。那种莫名其妙的,从来不懂财富和成功怎样来的,永远一副清高但有需要钱的人的心态。

本质上,这个人就是不懂得感恩:记得在新东方他自己说的故事,为了进新东方,他写了万字自荐,何等真诚,何等情真意切的,末了,离开新东方,还把恩人俞敏洪老师嘲笑了一番;

后来做锤子手机,本来定位蛮好,有差异化,可以做点毛利,突然有一天看见小米做千元机了,说他也要做,目的让更多人熟悉他的Smartisan O/S。我就说你何德何能做千元机?你融资能力强了?你有很多钱?你伤害了买你3000元机的用户,然后去做跟随策略,被人拖死。

战略有2种:一种是Low Cost Strategy,一种是Differentiation,打差异化,用品牌和逼格去竞争。你两边都不是。然后怪环境不在他这一侧,我说是你自己作死的;

还有,东方广益政府资金进来后,莫名其妙突然去做了所谓的TNT桌面计算,莫名其妙地兴奋,大半年地周游微软ceo、扎克伯格,希望人家慧眼识珠,其实看笑话。灰溜溜鸟巢开会,居然2/3讲TNT,手机几乎不提。是你作死了锤子科技,不是时事不待。

交个朋友,人设做起来了,也不错,但是干一行恨一行,哪些买他产品的估计也是私下看不起:这些xx贪小便宜的,被我忽悠了吧?其实我志在硬件,“不是挣你们几个小破钱”记得么?

在商言商,买了你的货,和投了你的资的,在你眼中都是“xxx”,记得么?脱口秀李诞,那次说生病了,投资人债权人吓死了,去问候你,说人家怕你挂了,有你这样损害帮你的投资人的人格么?我不认为投资老罗的投资人是它描述的这种人,但是你也没必要去捏造一个故事,来造谣生事让自己显得高大上。

以下附上罗永浩的回应全文:

财联社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财联社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华宇测速_在义乌,遇见什么都不是天方夜谭

0109

2022年的最后一天,我在世界小商品之都义乌寻找“异域风情”。

环球商贸给义乌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多元文化:每年,50万外商专程前来采购,1.3万名外商在此常驻,各种血统、民族的人穿梭在街头巷尾的中东餐厅、土耳其理发店、印度副食店,把“中国制造”的神话传播到千里之外……

在义乌街头偶遇的阿曼理发店和土耳其理发店。/作者摄

出发前,朋友告诉我,有一部好莱坞电影把圣诞老人设定成了中国人,因为圣诞礼物总是写着“Made in China”。这里的“China”大概可以浓缩成义乌。

在界面发布的一则洋葱新闻(虚构或真假掺半的讽刺性新闻)中曾开玩笑说,“至少有七成美国小孩认为,圣诞老人是中国人”——无论美国小孩是不是真这么想,“圣诞老人来自中国”已经成了网友的新梗。

在中文互联网上,义乌被奉为全球化的麦加、批发商的伊甸园、国际热点的气象台,自媒体的笔下,这里的销售行情足以预测世界杯和美国大选。

而这一切,都要从义乌小商品市场说起。

义乌,世界小商品之都。图为义乌国际商贸城内一家出售各种扇子的店铺。/作者摄

迷失商贸城

义乌“环球之旅”,当然要从“极繁主义”的物质世界里开始,我直奔义乌国际商贸城。

在街边一家烧烤店的门口,我看到他们的灯牌滚动显示着:“庆祝义乌市场建设40年,市场是义乌的根和魂,市场兴则义乌兴。”

1982年,时任义乌县委书记谢高华决定开放位于义乌湖清门的小商品市场,标志着义乌小商品市场的诞生,自此开始,这个小县城把街边集市逐渐发展成全球小商品之都。40年过去,市场成为义乌的烙印,也成为义乌生意人的共同信仰。 

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区南大门上方,巨大的广告牌上蓝底白字地写着:汇四海精品,交五洲朋友。/作者摄

这座“商贸城”算得上一座真正的“城”——它不是一栋建筑,而是一堆建筑,包括规模庞大的五栋大楼、连接五栋大楼的廊桥、数不清的大型停车场以及多个让汽车直接开到市场各楼层门口的高架桥……央视财经频道的一则报道中曾提到,如果每天逛8小时、每个商铺停留3分钟,那么走完整个商贸城需要1年零5个月。

换个角度说,义乌这座城市本身就是一座巨型商贸城。每座城市都有批发城,但只有在义乌,商品被拆分到*:你不仅能找到无数款式、面貌和衣着各异的洋娃娃,你还能买到它们各种大小、形状的眼珠子;别的批发城卖不同品牌和尺寸的行李箱,义乌卖的是行李箱的不同皮革、拉链、扣带、织带等各种材料。

国际商贸城内一家批发各种玩具眼珠的店铺。/作者摄

实际上,这座城市大多数重要的市场都与同一家公司有关——浙江中国小商品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公司上市。

义乌国际商贸城分为五个大区,每个大区、每层楼、每层楼里的每一个片区,分门别类地出售不同的商品。但即便如此,迷路也是常事,毕竟这座商贸城过于庞大,即使是每天进出的生意人也难以摸清其全貌。 

一家销售各种相框、画框、镜框的店铺。/作者摄

一区售卖各种意义上的饰品,小到首饰,大到几米高的假棕榈树,市面上的装饰品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商铺里,几乎都是花花绿绿的商品包裹着一个小小的人,让我想到电影《德州巴黎》里那些盲盒一样的房间。

一家卖游泳圈的店铺。/作者摄

摊主的身影,淹没在一堆假花里。/作者摄

因为新年和新冠感染潮的到来,许多外来务工者已经提前回家,商贸城里营业的店铺不多。我穿过那些过时的假葡萄、假辣椒、假玉米和假麦穗,逃离塑料和胶水令人胸闷的味道,决定去五区的进口商品馆看看——那是商贸城*允许零售的区,也是游客淘货的主要去处。

国际商贸城五区的马达加斯加馆。/作者摄

五区是游客和个人消费者最多的区域,但看店牌上的文字就足够有吸引力:

越南的沉香、意大利的皮鞋、韩国的炉釜、格鲁吉亚的红酒……一家印度和尼泊尔主题的店铺人气挺高,种类齐全的香薰、造型精巧的果盘、手工的木雕摆件、南亚风格的布艺和家居用品,一个个看起来野心勃勃,试图引诱你用进口商品消费来缓解灵魂对自由的渴望。马达加斯加馆有埃及的香精、突尼斯的手绘陶瓷杯、各种拉菲草编织物,总之出售的东西看起来和店名关系不大。

这家印度和尼泊尔主题的店铺在五区人气颇高。/作者摄

在“埃塞俄比亚店”,我模仿两个留着络腮胡子的中东男人,买了一袋咖啡豆。他们一人中文流利,另一个中英文夹杂地和店员说话。我“偷听”得知,他们都是也门人,中文好的那位已经来中国许多年,“中文马马虎虎”的这位刚来两三年。 

埃塞俄比亚店里的咖啡豆。/作者摄

店员是个年轻小伙儿,他告诉我,店里的大型木雕、工艺品和物件都是从埃塞俄比亚带回来的,而且是“老物件”,售价很高,成交很少,这家店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咖啡零售。他们的公司在埃塞俄比亚买来豆子,然后运回国烘焙、销售。“以前烘了运回来,但埃塞烘焙得很差,后来就运回来烘了。”店员说。

尽管他认为疫情对公司业务的影响不大,但他仍然期待着新的一年到来——或许到时候他会有机会去埃塞俄比亚。 

埃塞俄比亚店里的木雕和工艺品。/作者摄

味蕾的丝路之旅

在义乌旅行有两条主要线索,其中明线是商品和商贩的流动,暗线则是美食和文化的融合。把在义乌吃外国菜比喻成舌尖的“一千零一夜”,也不算什么“天方夜谭”。

国际商贸城一区附近是南亚餐厅的聚集地,疫情之下一些店铺关门歇业,剩下的米特印度餐厅口碑不错,附近还有一家尼泊尔餐厅和印度副食杂货店;三区附近有不少日料店和居酒屋;西亚的餐厅分布在三挺路夜市周围,韩国料理则集中在城市的西边。

一家关闭的印度餐厅门口,只剩下欢迎客人的招牌。/作者摄

宾王市场附近的一家韩国餐厅。/作者摄

现代化就像复制粘贴,把城市旅行变成了游戏厅里的找不同小游戏。义乌表面和其他中国城市别无二致,但只需要走进几家餐厅,开启奇遇就会变得非常简单。

我的*顿选择了在人气很高的苏坦(Sultan)土耳其餐厅,点了常规的烤羊肉饭和招牌米饭布丁。餐厅的环境清新优雅,长长一排窗户满足了采光需求。热情的中东服务员很快端来了精致的大盘小盘,烤羊肉饭的分量很足,味道*匹配我的中国胃。

2022年的最后一天,五湖四海的人坐满Mado和苏坦。/作者摄

整个餐厅里中东人最多,而中国人一看就是跟随社交媒体来打卡的年轻人,相比看菜单点菜,他们更倾向于用手机上的图片来示意服务员。我的左边邻座坐了一对东欧长相的男女,右边那桌的三个女人或许来自西亚。

服务员也同样是深深浅浅的肤色、五湖四海的面孔,来自中国云南的女服务员戴着黑色头巾、围着黑色围裙忙前忙后——此地对商品经济的信仰似乎淡化了这身打扮原本的意味——坐我旁边的东欧女人用地道但不熟练的中文招呼她给茶壶“加开水”。

不一会儿,右边的三个西亚女人吃完饭,动情地轻声合唱起来。

网红甜品店Mado和苏坦连在一起,可以算作同一家店,主打土耳其代表性的Baklava(果仁蜜饼)和山羊奶冰淇淋。我跟随网络推荐买了一支Mado的无花果冰淇淋,真材实料,甜度很足。

Mado的甜品柜。/作者摄

义乌另一家网红甜品店名叫“祖父家”(Bayt Jiddi),老板是叙利亚人,店里的墙面上印着大马士革清真寺的风景照,店名据说是受到中国餐厅“外婆家”的启发。不远处还有一家名叫“阿里亚娜”的阿富汗餐厅和一家借用波斯地名的“赫罗珊酒店”。

这些异国餐厅在义乌人气颇高,对于留在义乌的西亚人,它们算是家乡味道;而在一座中国的小城里,它们又成了社交媒体的宠儿。毕竟,阿富汗和叙利亚餐厅在国内并不多见。

祖父家的招牌甜品Special Roll。/大众点评@WANG

埃塞俄比亚商店的小哥告诉我,他和朋友们一般会去苏坦隔壁的贝迪(Beyti)餐厅。第二天,我走进了贝蒂餐厅位于路口拐角处的大门。

贝迪的一楼设有接待台,二楼、三楼是装潢华美的餐厅,二楼中央还放了一台大三角钢琴。尽管被认为是一家“地道”的土耳其餐厅,但贝蒂也出售各种三明治、西班牙海鲜饭,以及干煸四季豆。新年的*天,餐厅座无虚席,服务员忙作一团,土耳其烤饼、烤肉、扁豆汤的香味四溢。

贝迪餐厅的每一桌客人,几乎都点了这款土耳其大饼。/大众点评@Catalina_Sharon

贝迪餐厅旁边、埃及人开的雷锋果汁店远近闻名,由于出色的语言天赋,这个会说多种中国方言的小伙已经成了义乌网红。店里招牌的椰枣牛油果材料很丰富,快把果汁从液体变成了固体。所有果汁的价格都不低,看起来更多顾客是想来和雷锋聊聊天,看看这个“老外”的中国话到底有多溜、能不能听出自己从哪里来。

远道而来的新居民给义乌带来新的文化习俗,尽管这里的历史里并没有伊斯兰的传统,但阿拉伯商人的到来让新月的信仰在这个小城生根。

商业贸易为义务带来了新的建筑。/马蜂窝@义乌清真大寺

2000年前后,为了满足*批外来穆斯林、数百名伊拉克商人的精神需求,义乌特地引进了阿訇、找了一个废弃的工业厂房供他们做礼拜。此前,这里的穆斯林只有宾王路新疆民族饭店和稠州路红楼宾馆两个临时礼拜点。

商贸的繁荣带来了更多穆斯林商人,工厂渐渐不足以容纳井喷的信众,2004年9月,义乌在工厂的原址上改建成了一座清真寺,也就是现在江滨西路的义乌清真大寺。

多元化的义乌,多元化的信仰。/作者摄

“不败商人”的挑战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海外商人无法进入义乌寻货,几万商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那些以做外贸为主的商家,几乎都遭遇了收入“大跳水”——除了海外进货商的消失,他们还面临国际物流效率的下降和成本的上涨。义乌海关的数据显示,2020年一季度义乌市出口510.3亿元,下降14.7%。 

伊朗等中东国家是义乌的主要商品出口国。/作者摄

以内销业务为主的商家很快适应了各种防控政策,在非常时期找到了自己的步调,因而受影响较小。但即便如此,整个义乌的萧条也肉眼可见。

整个义乌国际商贸城中,营业的店铺只有两三成。感染了新冠的商家和工人,不少已经早早返乡过年,以至于媒体把刚过去的圣诞节称为“最冷圣诞节”。

商贸城之外,整个城市还在苏醒之中。我沿着拉链街走了几百米,几十家卖箱包配件的店铺无一营业,数百个门面中,开门接客的只有足疗店、理发店和中医诊所。社区公告栏里、防盗门上,贴满了店铺的招租信息。

拉链街的社区公告栏里贴满了房屋、门面和仓库的招租信息。/作者摄

但疫情总会过去,义乌真正的危机早有端倪。

在义乌被网友称为“宇宙中心”之前,“义乌货”已经成为低质和山寨的代名词。尽管当地商家有心洗去这个污名,让“义乌货”成为物美价廉的精品货代表,但摆脱拼凑、照搬、快速复制的惯性并不容易。 

国际商贸城五区的一家进口商店里,一款受外国公司委托、由广州工厂制造的“ck”牌洗发水。/作者摄

在国际商贸城的海量店铺里,仍大量充斥着加深人们刻板印象的商品:山寨组合而成的奥特曼和变形金刚、各种风格杂糅的炫彩装饰品,要不仍延续着20年前的风格,要不就是令人哭笑不得的“脑洞大开”。

细看游客镜头下的义乌,不难发现其中掺杂的猎奇心态。一个个自媒体博主专程前来“寻宝”,想找的恐怕不是未来,而是过去——义乌给今天小朋友们准备的礼物,和我们那些记忆中充满怪诞色彩的童年玩具一脉相承。 

三挺路夜市是义乌*的夜市,国际商贸城里的玩具在这里正以“100块6盒”的价格抛售。/大众点评@Lucas闫 

好在,过去40年,义乌人对低谷并不陌生。互联网带来的机遇难以预测,而义乌开放和进取的基因不曾变化,义乌人的反应速度也毋庸置疑。在马路边等红绿灯时,我看到广告上用中英双语写着:“我们正在寻找你们国家的代理商……”

《每日人物》在报道中将义乌商人评价为“全世界最不容易被打败的商人”。为了让海外客人能够随时找到自己,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家从不会轻易挪动商铺。过去几十年间,7万商家坚守在国际商贸城,照看着自己那小小一方领地,“几乎在这10平方米里,度过了自己的半个人生”。

义乌国际商贸城的商家从不会轻易挪动商铺,竭力在这个小小生态里维持稳定的气候。/作者摄

国际商贸城里的孩子很多,他们在五光十色的商品世界里长大。/作者摄

3年过去,*批回到义乌的海外商人会发现,如今只要在手机上下载“义乌购”等APP,就可以直接搜索想要的商品,查找其所在位置,然后电话联系商铺。与此同时,直播带货的兴起正给义乌商家带来更多的客源、更广的渠道和更丰富的可能性。

或许漫长的40年,对于义乌的全球化之路、义乌人的致富之路,也不过是一小段而已。/作者摄

可以想见,未来仍会有一班又一班货运专列,以最快的速度将义乌小商品带到世界各地;全球的数据分析师仍会时刻关注着“义乌指数”,希望借此博得市场先机;寻货商、旅行者、美食家仍会涌向义乌,像我一样,迷失在商贸城和各色餐馆里。 

参考资料

[1] 为什么美国小孩会以为圣诞老人是中国人 | 界面新闻

[2] 上千伊拉克人聚居义乌 当地政府修建清真寺 | 法制晚报

[3] 被阿拉伯人改变着的义乌 | 新闻周刊

[4] 义乌:在世界中心,批发神话、生活与梦想 | 南周知道

[5] 义乌,7万多商户的生死战 | 市界

[6] 义乌什么都知道 | 每日人物

[7] “最冷”圣诞节后,义乌能迎来春节行情吗?| 36氪财经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锐见Neweekly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