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娱乐账号注册“  下的文章

华宇开户_和府捞面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CMC资本领投

0304

新芽 NewSeed 7月8日消息,国内餐饮头部品牌和府餐饮宣布完成近8亿元E轮融资,本轮融资由CMC资本领投,新股东众为资本、老股东腾讯投资、Longfor capital跟投。不到一年,和府两次连续融资近13亿元人民币,加速布局的动向引人注目。和府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深入布局全产业链体系、新品牌打造、渠道建设及数字化能力构建等方面。

创始人李学林表示:“和府将继续发挥自身的核心系统优势,对内赋能支撑和府餐饮多品牌发展,率领我们的超级团队来构建这种长趋势中应变能力,向全球餐饮巨头学习,最终实现本土品牌的超越。”

此次首次涉猎中餐连锁品牌,本轮领投方CMC资本合伙人兼首席投资官陈弦表示:“和府餐饮作为中式连锁快餐的头部企业,在创始人及核心团队的带领下,形成全产业链路的体系布局,打磨出了极强的研发及供应链能力、高效的门店运营体系、并组建了一个年轻、高效的团队。和府始终以消费者为中心,不断优化和升级产品,在餐饮零售化、连锁化的大趋势下,未来大有可为。”

领跑中式面食市场:和府做对了什么

和府餐饮是一家以面食为特色的本土餐饮连锁品牌,秉承把中国文化美食带给全世界的愿景,首家和府捞面门店于2013年开业,门店设计具有鲜明中式书香设计元素,主打“书房里的养生面”,提倡品味、慢生活的餐饮理念。历时8年,和府捞面成为中式连锁餐饮的头部品牌。

和府是最早从疫情冲击下复苏的餐饮品牌,2020年下半年起单店营业额已全面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和府捞面全国布局300多家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店铺平均营业额55万元/月,坪效4800元/月,人效5.5万/月,客单价45元,为行业头部水平。

截至2021年6月底,和府捞面全国门店总数突破340家,保持稳步快速扩张。2021年新增门店数较2020年翻番,全国约2天新开一家店,门店总数量预计达到450家。目前,和府日销售已突破15万碗面,年服务大于5000万人次。

和府捞面在高速规模品牌布局的同时,单店盈利能力稳定,连续多年营收保持50%以上增长。

对目前的成绩,和府创始人李学林很淡定:“餐饮行业从不缺乏机会,在资本市场火热的关注下,和府更应该冷静地内省:市场正在快速地变化,企业今天的系统优势和应变迭代能力决定了今后能否在长周期中屹立不倒。”

和府看终局:对标国际餐饮巨头,实现本土品牌超越

在中国风兴起,国潮成为新主流的当下,构建了头部中国面食品牌的和府,新阶段的愿景是对标国际餐饮巨头,学习好的理念和经验,最终实现本土品牌对其的全面超越。

目前,在确保主品牌高速成长的同时,和府持续孵化多个餐饮子品牌和零售品牌。2021年4月30日,和府全新品牌“小面小酒”首店正式营业,除上海首店以外,“小面小酒”计划年内布局50家。小面小酒目标人群扩展至都市年轻消费群体,通过“餐+酒”模式营业时段覆盖到一人食、社交小聚、微醺夜经济、下午茶等多元场景,强劲拉动工作日晚市及周末营业额。

和府平台另一孵化品牌“财神小排档”,攻占不同价格段市场,以拓展更广泛的消费群体。目前正在通过上海市场反复打磨验证,两家模型店在上海CBD再现长队盛况。

当前,“和府捞面”是和府餐饮平台第一业务曲线,新品牌“小面小酒为第二业务曲线”“财神小排档”作第三曲线。和府零售板块也正在蓄力,“和府到家”横向拓宽新零售消费场景,发展高品质、多元的主食及配菜小食产品。目前已经推出20余款零售化产品,包括鲜煮面、微波米饭、预制菜等,明星产品在电商平台中月销过万,突破餐饮线下渠道限制,增长空间被显著放大。

创始人李学林:长期做正确的选择

在过去二十年的几轮中式餐饮资本化浪潮中,中式餐饮因为标准化不够,往往在高速扩张后后劲不足。李学林分析,中国餐饮产业为什么这么多年没有出来巨无霸的企业?并不是说我们少品类,也不是少项目,它背后是一种体系缺失和核心能力的缺失,更多的是组织、核心人才、工具、管理理念、自动化的推动、数据化的管理。

事实上,李学林认为,战略布局要在长周期里面选择性地做正确的事,这是一个太难的事情。

和府创始团队进入餐饮领域之前从事3C消费品等领域,对数字化能力和企业流程管理的重视高于许多传统行业的创业者。2011年,在开出第一家门店之前,和府就全面部署了可支撑1000家门店的供应链和中央工厂体系。也因此,从一开始,和府始终坚持高投入构建数字化能力,形成了前中后台打通的应用架构,在保障全国数百家门店高效、可控运营的同时,更好洞察和服务消费者。

和府是行业内系统能力最强的品牌之一,和府很早就自建了包括供应链、运营、物流等在内的信息化体系,形成前中后台打通的应用架构为门店标准化运营和总部的高效运作建立坚实基础。和府的中央数据仓库,能够对全国所有门店实时精准运营管控,提高门店运营管理效率。依托大数据制定各门店的销售计划并匹配库存和物流,计划精确度可达到99%,杜绝超配或缺货情况,实施强库存管。

和府捞面从面世以来就受到了消费者的热情回应,但李学林坚持认为,“中国从来都有很多的网红的品类,但是他们最缺乏可持续性。最大的挑战就是它的可持续性,外部的变化,内部的调整。”

目前,和府团队坚持从标准化和数字化上,对中式面食行业进行改造和提升,从而为和府的多品牌体系化运作奠定基础。同时公司也期待在更长的周期内,成为一家在更大赛道、有更大体量、可持续生长的全球化本土品牌。

华宇注册开户_2平米的Manner容得下资本野心吗

0303

在这一轮咖啡投资风口中,线下咖啡连锁品牌Manner Coffee似乎坐上了C位。

全天候科技根据“烯牛数据”投资事件库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咖啡店领域相关项目融资事件数量为8起,而Manner独占其3。加上12月底Manner完成的A轮融资,在半年的时间中,这家精品咖啡品牌完成了4轮融资,估值达到了20亿美元。

有投资人透露,Manner今年将加快开店的速度,到年底门店数量将达到400-500家。

Manner会不会成为下一个瑞幸?这是当前业界关注的话题。有观点认为,资本之所以对Manner青睐,不乏其具有“极简式的门店模型”,在能够良好控制成本的同时,还可实现复制,进行规模化扩张等原因,有些许瑞幸的影子。

它成为了一个优秀的投资标的,但也因此掀起了一起VC圈的“悬案”。“风投女王”徐新与她的今日资本因为与Manner创始人韩玉龙不可调和的矛盾,在控股Manner三年后最终退场。而后美团龙珠资本与字节跳动的加入,也给这家创业6年坚持不做外卖的咖啡连锁的未来,带了更多的变量。

韩玉龙的理想,是开一家“纯粹的咖啡馆”,但2平方米大的“理想”能容得下资本的野心吗?

1理想与资本“最远的距离”

咖啡师阿堂(化名)第一次接触Manner咖啡,是在2020年底。在上海的南阳路至奉贤路,同一个街区有着4家manner的门店,“这是要下五子棋吗?”阿堂笑道。

短短472米的南阳路,或许是咖啡馆行业最为内卷的一条街,有着7家精品咖啡店,附近连锁咖啡品牌也有着星巴克和Tim Hortons。

Manner这4家门店面积都挺小,基本不提供堂食,但在早高峰、午高峰时间段,门店外总是排着长长的队伍。如果自己带杯子去“打”咖啡,还能够减5元,15元—20元,就能够喝到一杯口感不错的拿铁,这也使得Manner在行业中有了“极致性价比”的优势。

阿堂听过一种说法,星巴克附近只要新开一家Manner,星巴克的流量就会减少30%。“这个事情没有被考证过,但我入职以来待过5家Manner的门店,的确是这样,大部分人流量会过来。”

上海南阳路也是Manner咖啡创始人韩玉龙“梦想的起点”。

2015年8月,南通人韩玉龙在这里盘下了一个两平方米的小店面,彼时还被称之为全上海最小的咖啡馆。它的门面只有一个雨篷,以及一个约80厘米宽的小窗口,不提供堂食,也不提供外卖。

但在当时,它一天能够卖出两三百杯的咖啡,一个月的营收就有大约10万元。

一位早期曾经采访过韩玉龙的媒体人介绍,韩并不是一位精明的商人,反而有着一股子的天真。他对咖啡馆经营的理解很简单:“选址唯一的标准就是降低成本,够小,够便宜,这样我才能按15 块的价格做起来”;“旁边必须要有好的咖啡店”,因为这表示附近有喝咖啡的市场。

不以甜点为“噱头”,也不做“第三空间”,开一家“纯粹的咖啡馆”就是当时韩玉龙的理想。

直到如今,Manner的商业模式和运营细节,都保留着他当时的“天真”。

例如对咖啡师的培训,不同于许多同行直接挖来成熟的咖啡师,Manner花了很多精力和成本打造了一套培训体系。据阿堂介绍,新入职的咖啡师会接受5周的培训,而后进行大考,考试包括拉花、手冲、机器调试、打奶泡等3个大类,十几个小类。如果“挂科两门”就需要参加复试,若还是考不过,就可能被劝退。

而对咖啡本身,在“互联网+咖啡”概念盛行的当下,manner至今仍不提供外卖。韩玉龙对此曾解释说:咖啡是一种有机的饮品,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温度的下降会使其酸度和顺滑度发生变化,奶咖也会因为时间的推移,使得牛奶和咖啡逐渐分层,影响口感。

在其内部还有一条规定是,如果顾客线上点单超过20分钟未到店内取餐,会重新为客人制作一杯咖啡,以保证咖啡的口感和质感。不过在客流高峰期,执行这条规定相对较为困难。

在韩玉龙管理Manner的三年之中,他只开出了3家门店,并未引起资本的关注。改变Manner的实际上是“风投女王”徐新以及她的今日资本。

2018年,今日资本以8000万元投资了Manner,持股高达40%,还一度成为大股东,在2020年底持股44.75%,甚至高于创始团队。据《IPO早知道》报道,Manner的日常管理也由今日资本派去的投资经理金斌斌接手,而韩玉龙及其妻子则专注于产品研发。

也是在今日资本进入之后,Manner开启了快速规模化扩张。2019年,Manner开始走出上海,到其他城市开店。去年完成A+轮融资后,Manner宣布全国新开30家店。

截至2021年1月底,其门店数量为120家。今年6月,Manner再次宣布新开了50家门店。由此估算,当前,Manner的门店数量已达170家。

徐新还主导了Manner早期融资,在今日资本之后的两轮融资均未对外开放,而是徐新的“朋友圈”融资。

今日资本对Manner的控股型投资,还曾被业界认为是VC里最接近完成“控股产业资产”的案例,显然徐新的野心不小。她在近期接受36氪采访时表示,“我想要的是大单品”、“做到几百亿销售收入、大几十亿利润是终极格局。单品牌也做不了太大,还要搞多品牌。”

但今日资本与Manner的合作,最终并未支撑起徐新的“大单品”和“多品牌”野心。

5月26 日,公开信息显示,今日资本已从Manner的股东列表中消失。其持股由Coatue和H Capital 接盘,两家机构分别持股16.3%、17.7%。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今日资本的退出,是因为和韩玉龙的意见不统一。韩玉龙甚至表示,若今日资本不退出,他就再造一个相同定位的新品牌。

今日资本虽然能够从这次投资中拿到了约7亿美元的高额回报,但业内人士表示,Manner还在快速上升期,当前并不是一个撤离的好时机。

就在5月21日,Manner获得了美团龙珠资本独家投资的2亿美元,投后估值接近20亿美元。而后不到一个月,字节跳动也成为了Manner的战投方。上述报道还称,今年Manner的营收目标为5-10亿元,开店目标为400-500家,2023年底计划开到1000家。

而徐新最新的动态,是去到了长沙,投资了烘焙品牌“墨茉点心局”。Manner与今日资本渐行渐远。

2再造一个瑞幸?

实际上,除了在街角开出两平米小店,Manner也会进入繁华的大商场,只是开店形式依然“隐秘”。

在北京的华贸购物中心,Manner的门店隐藏在了一家男装店里。10平米不到的空间中,摆上了咖啡机、咖啡豆,以及各类包装材料。3名店员站在柜台前操作,显得十分拥挤。

据店员介绍,这家男装店是Manner的品牌合作伙伴,让渡了一些空间给Manner,目前已经营业了两三年。这样的合作,可以相互分担一些店面租金成本,对男装店而言,咖啡的香气以及吸引而来的流量,也正是他们想要的。

这种合作模式的小店在Manner中虽不常见,但据阿堂介绍,Manner80%的店面都是10平方米左右的小店。有的开在地铁口,乘客出地铁站就能够买到一杯咖啡;有的开在商场里,以其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店为例,它已经算的上是大店,可以堂食,但实际上借用的是商场的公摊面积。

韩玉龙过去勾画出来的“小”店模型,跑出了一条极致坪效的商业模式。资深品牌顾问Juju告诉全天候科技:“Manner的优势就在于通过缩减门店大小提升坪效。‘极简式的门店模型’能够良好的控制成本,可复制性极强。”

这与瑞幸有着相似之处。Juju认为,瑞幸的核心商业逻辑是以打折优惠活动快速线上拓客,在移动端完成整个购买过程,通过快取店的选址与用户建立紧密联系,同时控制成本。两者均可实现快速的规模扩张,以及标准化的经营。

而这或许也是资本瞄准Manner最重要的因素。

当陆正耀带着瑞幸咖啡冲进咖啡行业,“互联网+咖啡”的新零售故事猛烈地冲击着这个原本各自安好的领域,也带动了资本的涌入。据公开数据,仅仅是2018年,咖啡行业的融资就达到了23起。而后也因瑞幸的造假事件给行业蒙上了阴影,到了2020年,行业的投融资减少至13起。

但资本并非放弃了这个赛道,许多投资人向全天候科技透露,依然看好瑞幸的商业模式。即便是发生了财务造假事件,瑞幸依然有着4800家门店。

Manner的出现,投资人们似乎在它身上看到了更“健康”的瑞幸的影子。

一方面,Manner的财务数据十分亮眼。

小店模式节省了店面租金,人力成本上的开支也相对同行要小。据一名Manner员工介绍,其门店的人员组成大致为门店负责人,入职半年以上的老员工,以及一名新入职的员工,实现老带新。3名员工负责一个门店,是Manner最常见的店员组成模式。一些大的门店会增派人手,至4、5名店员,而2平米的创始店,一直只需要一名员工操作。

Manner咖啡师薪资水平高于行业平均薪资,新入职员工通过考核也能够达到8000元的水平,但因为门店所需店员数量少,单个店面薪资单月开支在3—4万元左右,总支出并不算高。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一位投资 Manner 未遂的投资人称,截至2021年1月底,Manner 门店单店日均销售额8000元,毛利率为50%,与星巴克接近。而Manner除去人工、店面等成本,能够保持10%以上的净利润,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星巴克。

另一方面则是Manner在消费端的口碑。

Manner的产品定价低于星巴克,在15元至25元之间。同时,许多消费者反馈Manner的咖啡口感、品质也不输给星巴克、costa等头部品牌。据阿堂介绍,Manner的咖啡之所以被许多消费者认为好喝,主要原因是因为用料足,“我们一杯咖啡会用的咖啡粉量是高于同行业的。”

花十几块钱就能买一杯有人工拉花的精品咖啡,这也让Manner吸引了一批白领铁粉。

但Manner终究不是瑞幸。到目前为止,Manner依然是实体店模式,虽然可以线上点单,但并未开启外卖业务,只能够触达门店周边的商厦、办公区,这也决定了Manner的上限。

3Manner走向何方?

韩玉龙挤走了徐新,并不意味着Manner能够回到他理想中的“小而美而精”。

他以前曾喜欢讲一个故事:一天晚上,一位大叔买了一杯拿铁,喝到最后打开盖子,借着楼道里的灯光才发现,这杯打包的咖啡竟然还有拉花。

这位消费者对他说,“我被感动到了。”而韩玉龙也曾认为,这是卖咖啡最有意思的事情。

但蜂拥而上的资本看重的却不是这样的“精神价值”,而是Manner实际能够带来的“经济价值”。

当美团龙珠资本、字节跳动入场,带着互联网基因的投资者,是否还能够容忍Manner不做外卖,以及在互联网零售上“慢节奏”?全天候科技在问询龙珠资本后,并未得到答复。

但瑞幸在前,资本显然不会放弃“互联网+咖啡”带来的巨大想象空间。

从整个咖啡行业的竞争来看,华创证券分析师王薇娜在其研报中指出,现磨咖啡在一线城市已经发展得非常充分。以星巴克、Tims为代表的咖啡店连锁店,抢占着以“第三空间”为主题的咖啡馆市场。快取为主的Manner,还要与以外卖为主的连咖啡,以及自助咖啡机为主的咖啡之翼等品牌竞争。

资本想要在这个赛道找到下一个优秀的标的并不难。在今年,Tim Hortons获得了由红杉资本领投,腾讯投资、钟鼎资本跟投的战略投资;M Stand也在1月完成A轮融资,有投资人告诉全天候科技,M Stand的新一轮融资也已经快要交割的阶段。

亦有投资机构透露,他们近期看过包括Manner、Tim、M stand等在内的多家线下咖啡连锁品牌,但都未选择参与投资,因为发现咖啡的投资逻辑和茶饮一样。

而Manner自身的经营也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目前其将经营范围已经扩张到了北京、成都等城市,但据公开报道显示,Manner七成门店依然在上海,在其他城市的扩张速度和声量还远远不足。它想要在其他城市复制上海的成功,也需要资本来推波助澜。只有跑得更快,才不会被同梯队的其他竞争对手追上。

一边是快速狂奔,一边是精致的“纯粹的咖啡馆”,鱼和熊掌,韩玉龙最终会选择谁?

华宇平台登陆_宾通智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经纬中国领投

0303

新芽 NewSeed 7月8日消息,据36氪报道,宾通智能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经纬中国领投,老股东元璟资本与清流资本持续跟投,义柏资本担任本轮融资独家财务顾问。据悉,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团队扩充、市场推广及行业拓展。

据了解,宾通智能成立于2017年,专注于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智能决策解决方案。目前,宾通智能已经形成了智能决策排产系统(刘邦)、调度类产品(韩信)和移动机器人导航控制器(愚公),业务覆盖半导体、机加工、3C、航空装备制造等多个行业。

宾通智能从智能排产角度切入。龚博认为智能排产可以优化“人、机、料、法、环”间的协同关系,并通过对厂内物流的调度实现数据采集和精确控制,打通离散生产场景的各个环节,提高整厂生产的效率。

基于此,宾通智能形成了从决策层到调度层再到执行层的完整产品体系,即实时排产产品“刘邦”(BAPS智能排程系统)、多机调度产品“韩信”(BFMS多机调度系统)、单机控制产品“愚公”(BANS单机控制系统)和通用型移动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BSLAM自主导航定位系统)。

目前,宾通智能在不同行业共服务了19家标杆客户。在电气领域,宾通智能与施耐德电气深度合作;在航空装备领域,拿下了国产知名大飞机制造商客户;在3C电子领域,为富士康科技集团等世界知名公司提供智造解决方案;在传感器领域,宾通智能服务了汉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在业务拓展方式上,宾通智能选择直客、集成商合作和SaaS三种模式,直客指和行业头部公司合作,通过项目制方式打造标杆客户,一方面使产品有更强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具有较强的行业背书作用;和渠道客户合作,即做标准化产品销售,可以进行快速复制;SaaS模式,即通过在线注册和订阅的方式,为企业提供SaaS化的产品和服务,并提供运维服务。

在落地方式上,第一次合作的行业客户,落地时间需6-9月,在完成模块沉淀和行业模型建构后,同行业客户落地时间就可以缩短至1~3个月。

华宇平台登陆_罗永浩的最新创业计划

0228

正在冲刺还债的罗永浩,近日在采访中曝光了他的未来创业方向,还是想死磕智能硬件。

其实老罗坚定地选择智能硬件有据可依,因为这个市场一直以来都足够火爆。

现今智能硬件主流包括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医疗等,几乎每一个细分领域在未来都会是千亿级别以上的市场。在全球智能硬件领域中,中国市场的地位无疑是举足轻重的。有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

虽然智能硬件领域市场足够大,机会足够多,但是其实已经玩家众多,巨头林立,创业者想要在其中杀出一条血路并非易事。

再者智能硬件赛道本身也是“坑多路险”。创业者不但要解决产品严重同质化问题,还需要具备强大的供应链能力。

在智能硬件领域打拼多年的罗永浩,踩过的坑不在少数,这些都会成为他的巨大优势。但想要再次在这个行业掀起风浪,可能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万亿市场的吸引力

前几日,罗永浩让“智能硬件”再次成为热词。起因是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如果债务还完后,他想做一个软硬结合的智能设备。这就意味着,老罗下一步创业方向为智能硬件。

智能硬件的范围其实很广。业内把通过软硬件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智能化改造后的产品,称为智能硬件。现今,智能硬件主流包括几大类,例如消费电子、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工业、智能医疗等。

消费电子和智能家居,是C端消费者最为熟知的。像三大类电子产品,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此外,智能音箱、扫地机器人等产品,也时常进入的大家视野。在更加细分的领域,教育智能硬件和智能穿戴产品,近两年也风头正盛。

罗永浩还说了一句话,他要做的是一个平台级的东西,而不是一个相对容易赚钱的生意。铅笔道观察近年来的智能硬件行业发现,赚不赚钱先不谈,但是这个行业是真的火爆。

其中智能手机基数大,在“三大类”中出货量最为平稳。据Counterpoint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3.31亿部。虽然相比2019年下降10%,但是考虑到疫情原因,业内仍旧认为其会持续增长,2021年能够开始回暖。IDC预测,从今年到2025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7%。

智能穿戴设备也在飞速增长。在智能穿戴产品中,智能手表变现最为强劲。据相关机构统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为1.1亿台,过去5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1%,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 1.7亿台。

智能家居后来居上。Strategy Analytics预测,全球消费者在智能家居产品和服务上的支出将在2021年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到2025年,智能家居市场将继续增长至1730亿美元。据Strategy Analytics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音箱销量突破1.5亿台。同时,在2019年,全球智能电视出货量渗透率已高达70%。

这些都意味着,在经历过低迷之后,全球智能硬件市场进入“爆发式发展期”。而在这场热潮中,中国无疑是举足轻重的市场。

在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超亿部的品牌中,中国品牌占四个(分别为华为、OPPO、小米、vivo)。据IDC统计,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接近1.1亿台,同比增长7.5%。其中,耳带设备出货量5078万台,同比增长41%;智能手表出货量1532万台,同比增长48%。同时,中国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扫机器人市场。

现今,如果提到智能硬件终端产品,往往不把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等传统智能设备包含在内。按照这种方式,据统计,2019年全球智能硬件出货量为37.54亿台,其中中国贡献7.70亿台。有机构预测,2020年中国智能硬件市场规模将超万亿元。其中智能家居设备占比30.6%,智能穿戴设备占比20.0%。

此外,资本频繁入局,也从侧面印证了智能硬件的火热。据前瞻经济学人统计,2019年我国智能硬件投资数量为516次,金额为789.65亿元。

这样看来,虽然罗永浩在锤子手机上已经让自己负债累累,但还是决定在未来再次进入智能硬件行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看到这个行业的前景和潮流。

智能硬件这个市场足够大,也就有讲不完的故事。

杀出一条血路

一个大家都看好的行业,竞争必然十分激烈。不知罗永浩能否凭着这份“勇气”,在未来的创业中杀出一条血路。

先看智能手机行业,已经呈现出头部角逐的态势。业内认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已日趋饱和,消费者对新设备的需求放缓。现状就是,智能手机日益成熟化,软硬件技术门槛非常之高,大厂家割据,小厂家难入局。

数据显示了企业想要在群雄之中脱颖而出的难度。据IDC数据显示,2019年的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中,前五厂商市场份额突破90%。华为、vivo、OPPO、小米和苹果占领了中国智能手机市场。而在2020年,排名前五依然未变,留个其他厂家的份额仅有4%左右。步入2021年后,格局发生变化。虽然市场份额大幅下降,但是,留给其他品牌的份额也仅有9.8%,如果提剔除荣耀,这个数据还要下降多少,也未可知。

再者,智能穿戴将更偏向于健康方向,看重生态。据IDC统计,2020年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中,耳戴式设备和腕式设备占比超过97%。小米、苹果、华为、Fitbit、三星占据市场份额约70%。如此看来,在智能设备领域,对新品牌来说或许有突破的机会。

但是有从业者向媒体透露,可穿戴设备正朝着医疗健康方向发展。如此便需要有医疗机构和资源作为支撑,门槛相应会提高。据机构预测,2025年中国医用级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将达462.6亿元。

智能家居则过于分散,格局未定。相比于成熟智能硬件市场的头部玩家集中格局,智能家居则分散得多。既有小米、华为、百度、阿里等互联网企业参与,也有海尔。美的、格力等传统家电企业,以及许多智能安防企业。

IDC 预计,2021 年中国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 2.5 亿台。在无巨头垄断情况下,给了许多小企业信心。据天眼查数据,我国智能家居相关企业,2019年新增近4万家,2020年新增3.1万家。

除了常见的智能硬件产品,小品类产品异军突起。进入2021年,不得不提的智能硬件,还有教育类智能硬件。

互联网大厂入局。在疫情后在线教育需求旺盛,热度居高不下,教育智能硬件机会来临。首先是字节跳动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两者都以智能台灯为突破点,发力智能教育硬件领域。

以教育产品起家的品牌也不落人后,网易有道推出有道词典笔,作业帮推出喵喵机。同时,小米推出“小爱老师”英语学习机,百度推出内置课程的小度在家智能屏X8。在这些产品推出后,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据机构统计,大力智能作业灯2020年出货量约为30万台,网易有道词典笔3的评论量也有数十万条。

被巨头看好,智能教育硬件市场有多大?据艾瑞咨询预测,2021年中国智能教育硬件市场规模将达453亿元,2024年增长到953亿元,3年复合增长率为28.13%。

但是,智能教育硬件并不是人人玩得起。有从业者表示,智能硬件看似是卖产品,但是背后却需要强大的教研资源和数据库支撑,做内容远比硬件的难度大。

硬件坑多多

一直以来,智能硬件赛道看似热闹非凡,但其实也充满各种变数和危机。

对于在智能硬件领域占比最大的智能家居而言,困难的是融合。行业分析师向外界媒体透露,国内智能家居平台还没有统一的标准,阵营分布明显,各自优势并不明显。

IDC 中国分析师刘云在报告中提到,智能家居的核心是服务,割裂的生态连接阻隔了智能家居市场从设备向服务化的升级,也制约了市场增长的步伐。刘云认为,中国智能家居市场需要各类玩家应积极提升软件能力、丰富应用生态,打造基于软件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智能穿戴最大的问题则是严重的同质化。观察市面上的智能穿戴产品可以发现,以智能手环为例,功能几乎没有十分明显的差别。前段时间,华为手环6与小米手环6相继发布,双方都增加了血氧检测,除了数据细微的差别外,几乎无差。

“挑来挑去挑花眼了,两个产品在功能和价格方面都差不多,还有荣耀手环,也差不多,感觉买哪个都可以。”消费者康康说道,身边朋友选智能手环,用什么手机就选什么手环,其他人都是看喜好,选智能耳机也是如此。也就意味着智能穿戴产品大多难有独特的竞争力。

做智能硬件,最重要的是需要整合产业链的能力。属于科技产品的智能硬件,其技术含量自然不能少,这就需要强大的硬件资源支撑。对于相对成熟的智能硬件产品而言,头部企业掌握了优秀的供应链资源,也就意味着它们可以以更快的和更低的价格拿到器件,而这对新入局者来说,这就是个难题。

如果是新型智能硬件,还要面临供应链不完整的难题。一扫地机器人创业者对铅笔道提到,仅仅他们的导航组件就找了有小一年,因为高质量的器件很少有人能做出来。

互联网+硬件对团队要求高。“做智能硬件,需要又懂互联网,还懂硬件。要知道生产、供应链、产品设计、品质控制,也要懂营销、品牌定位等。许多互联网团队做智能硬件失败了,大多是不懂硬件。”一位曾经的智能硬件创业者表示。

智能硬件是对企业全面的考验。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这些智能硬件行业的特性对企业产品策划,产品科技含量,生产工艺,宣传推广能力,协调合作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智能硬件市场广,但是难度也不小。如果罗永浩选择再次入局,不知是否已经做好了完全的准备。

在最近一次对罗永浩团队成员的采访中,一位跟随罗永浩多年的员工曾问起他后面还是要做电子产品的问题。罗永浩当时的回答是:“这个时机可能已经错过了。”

虽然时机可能已经错过,但已经在智能硬件领域打拼多年的罗永浩,已经踩过了几乎所有创业者踩过的坑儿,获得了创业最宝贵的经验。在未来万亿级的智能硬件市场上,说不定会再次出现罗永浩的名字。

华宇注册_苏宁易购拟参投深创投盐田港领岸港口物流仓储基金

0223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14日消息,近日,苏宁易购全资子公司江苏苏宁易达物流投资有限公司与深创投不动产基金管理(深圳)有限公司签署《深创投-盐田港领岸港口基础设施一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基金合同》,深创投-盐田港领岸港口基础设施一期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简称“领岸基金”)总份额不超过30亿元(以实际募集份额为准),江苏苏宁易达计划认缴不超过20%的基金份额

据了解,领岸基金所募集资金将通过股权投资等形式,最终投资于经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认可的物流仓储资产,江苏苏宁易达将作为物业运营管理方输出专业化运营管理服务。

苏宁易购方面表示,本次合作有利于提高公司仓储物流投资、运营、招商能力,通过整合双方优势资源,促进公司存量资产盘活,有利于提高公司行业竞争力及盈利能力。

华宇测速_海澜之家、九牧王、报喜鸟、七匹狼,国产男装到底行不行?

0221

美团王兴曾经在饭否中提到一则市场消费价值结论:少女>儿童>少妇>老人>狗>男人。长久以来,男性不爱花钱似乎是市场共识。

这一判断在当下如火如荼的新消费、新国货浪潮中再次验证。美妆、女装、内衣、宠物用品等赛道均超速发展,投资一笔接着一笔,唯独男装赛道,冷冷清清,连根基深厚的上市公司们也都愁云惨淡。根据申万指数对男装上市企业数据汇总显示,2015-2019年,中国男装行业利润总额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年为105.31亿元,2019年下降至45.33亿元,利润已然腰斩。

进一步梳理海澜之家、报喜鸟、红豆股份、九牧王、七匹狼、杉杉品牌、希努尔、雅戈尔、中国利郎等九家上市男装财报可以看出:

除了海澜之家、雅戈尔的年营收达到百亿级别,其他男装品牌的年营收规模只有数十亿;

2018-2020年期间,包括海澜之家、杉杉品牌、希努尔、红豆股份、九牧王在内的五家公司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

更有部分男装品牌“挂羊头卖狗肉”,虽然还叫“男装”,但实际上营收过半都来自房产、投资或文旅等;

不过,根据最新业绩预告,国产男装的业绩出现分化,七匹狼和报喜鸟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将同比增长201.13%-291.47%、105-135%;希努尔预计上半年归母净亏损在200万元–400万元。

国货消费正在崛起,老牌国产男装似乎并没有搭上这趟快车。

营收/利润都在跌

国产男装的颓势在财务数据上体现的明明白白。

从营收来看,国产男装和女装的业绩对比十分明显:

受疫情影响,除了报喜鸟在2020年营收增长了15.74%以外,海澜之家在2020年营收179.6亿,同比下降18.26%;红豆、九牧王、七匹狼、杉杉品牌、雅戈尔的营收同比分别下降了6.14%、6.47%、8.08%、13.2%、7.61%;与此同时,利郎营收同比下降26.7%、希努尔营收同比下降幅度达到57.44%。

但这个“锅”不该甩给「疫情」,与男装截然不同的是,多个国产女装上市企业在疫情影响下营收依然保持增长状态,如太平鸟、地素时尚、安正时尚、赢家时尚的营收在2020年分别同比增长18.41%、7.81%、47.43%、28.36%。

从盈利能力来看,形势也不容乐观。

2020年九牧王、七匹狼、利郎、雅戈尔的净利润分别下降了47.24%、57.94%、31.4%、12.44%。海澜之家、杉杉品牌、希努尔、红豆、九牧王等五家公司的净利润在2018-2020年间连续三年下滑,希努尔在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从财报体现的业务数据来看,影响国产男装盈利能力的原因之一,或是过高的库存周转天数。

库存周转天数是服装行业的重要指标,高库存会增加企业的人力、运输成本,进而影响企业运行。九家男装企业的业务数据显示,仅有红豆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6天,部分男装企业的库存周转天数高达200-300天,相比国外快时尚品牌ZARA母公司只有80多天,国产男装的库存周转天数实在太高。

国产男装转型难

国产男装大多正值“青壮年”。

20世纪80、90年代的东南沿海地带,改革开放之风正盛,国产男装品牌从国家发展的红利中分了一杯羹。然而,时尚潮流风云变幻,国产男装发展逐渐吃力,更成熟的国外品牌趁机入局瓜分了国内服装市场。这让“转型”成为国产男装面临的最重要课题。

“拓展品类”是男装企业转型中最容易的打法,因为生产线不会有太大改变,只是增加了产品种类而已。虽然这些企业大多还打着男装品牌的旗号,但实际上他们销售的产品早已扩展至全品类服装及家居产品。

例如男装头部品牌海澜之家在2017年到2018年之间先后创立了职业女装品牌OVV、快时尚品牌黑鲸,并入股童装品牌男生女生、婴幼儿服装品牌英氏。

不同品类的服装意味着产品受众更广,这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行风险,也可以对企业的业绩增长产生正面影响。

男装品牌报喜鸟在2020年疫情期间利润增长177.02%,这在因疫情导致业绩下滑的国产男装行业中显得格外突出。究其原因,报喜鸟旗下的男装品牌报喜鸟和其代理的韩国休闲服装品牌HAZZYS对于增长的贡献功不可没。2020年两个品牌的营收分别增长1.35%、22.40%,成为报喜鸟的增长双引擎。

但单纯是拓展品类显然不够,几乎每家企业都推出了很多品牌,但多数男装企业在拓展品类后业绩并没有出现显著好转,难看的财务数据就是例证。于是,很多品牌把目光转移到了线上。

在互联网、电商潮流的推动之下,以线下扩张为主的男装品牌必须考虑拓展线上渠道来占领市场。

从具体业务来看,男装品牌主要与天猫、京东、唯品会等传统电商合作,并推动直播达人带货、小程序电商的发展。特别是2020疫情期间,因线下门店销售受阻,男装品牌不得不持续发力线上销售,九家男装上市品牌的线上销售占比达到几年来的最高水平。

但是,在电商行业高度发展的今天,转型线上已经成为几乎所有消费品牌的常规操作,男装品牌的转型努力并不明显,其效果不及国产女装。2020年期间,男装品牌的线上销售占比基本都在15%左右。反观女装上市品牌,太平鸟线上收入占比达到30%,安正时尚的线上收入占比高达56.88%。

当然,国产男装企业还试图通过多样化的营销手段来打造年轻的品牌形象,从而占领年轻人的心智。

海澜之家与热度较高的综艺《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奔跑吧黄河篇》以及热播剧《三十而已》合作,旨在增加品牌和产品曝光量;

利郎放弃与担任其品牌代言人十四年的陈道明继续合作,并于去年11月官宣韩寒和李诞成为其全新品牌代言人;

报喜鸟在2020年签下了全新品牌代言人张若昀。

不过,仅仅是年轻化营销真的能吸引到年轻人吗?海澜之家的代言人从印小天、杜淳,换成陈晓、林更新、武磊,再到华语乐坛顶流周杰伦,似乎在努力向年轻人靠近。但只要看看海澜之家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就能发现,虽然一直坐在中国男装品牌头把交椅上,海澜之家利润却年年下滑,更换代言人并不能帮助其摆脱经营瓶颈。

曾有人调侃海澜之家,“换再多的代言人不如把设计师换了”。事实上,相比于投入巨大的营销费用,海澜之家在产品研发上并不上心。

2020年,海澜之家的研发费用8336万,仅占总营收的0.46%,而同为百亿营收的服装品牌,森马的研发费用达到2.9亿元。从研发模式上来看,海澜之家不会自己研发新款式,而是从供应商提供的样式中进行挑选后下单。

“轻研发”也几乎是上市男装企业的通病,从已公布的数据来看,男装品牌的研发投入在总营收占比中均不到2%。

在男装生意不好做的大背景下,“跨界”成为了一条新出路。

例如希努尔,目前其业务拓展到了文旅业务、供应链业务等,其中文旅业务在2019年占比高达72.42%。但不巧的是,2020年疫情使得希努尔的服装和文旅业务均遭受重创,使其全年亏损8491万。直到今年上半年,希努尔依旧没有扭亏为盈。

雅戈尔则将业务拓展到房产和投资领域,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炒股等投资收益为雅戈尔在22年间贡献了约400亿元的利润。不过,雅戈尔因为房产板块在2021年一季度无集中交付项目,营收同比减少24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4亿元。拓展业务的同时,雅戈尔也需承受业绩震荡。

回到开头的话题,国产男装前路不畅,真的是因为男性消费力不如“狗”吗?

在新消费品牌爆发式增长的今天,国产男装依旧尾大不掉——重线下轻线上、重营销轻研发、四处“跨界”却无法平衡好各项业务运行......长此以往,再好的品牌也只能淹没在市场的巨浪之中。

华宇注册_第三届汽车行业数字创新峰会圆满落幕!

0219

2021年,随着消费结构加速分化、造车新势力加速崛起、产业数字化转型加速覆盖,“调整、变革、优化、数字化”,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词。汽车生产模式、管理模式、业务模式、竞争格局都在发生重大变革,为车企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7月23日,第三届汽车行业数字创新峰会在苏州开幕,200+车企产业链数字化决策者参会,畅议产业发展趋势,共话数字化创新大计。

本届峰会以“持续创新,开启车企高质量发展”为题,精准聚焦数字时代,如何通过数字化创新构建智能化车企运营,实现高质量持续增长?从战略与趋势、组织与协作、运营与增长、安全与未来多个角度展开。峰会中主题分享、圆桌对话、案例展示、数字展览等特色鲜明,干货层出不穷!

峰会由奇点汽车VP赵强主持

安徽省汽车行业协会会长方锡邦为峰会致辞:汽车行业是技术、资金和人才密集的产业,是制造业的集大成者和引领者,伴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的商业模式、技术在不断突破,机遇挑战并存。希望大家能够借助本次峰会开放交流,碰撞思想火花,共同剖析汽车企业的技术战略规划,描绘汽车行业数字时代创新蓝图。

战略与趋势

开场即是“王炸”,首场圆桌论坛以“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展开。爱驰汽车首席数据官李海军、上汽乘用车数据业务负责人倪雪蕾、观致汽车IT副总监蔡石、福特数字服务总监徐鹏飞深入剖析了车企“新四化”背景下的变革方式,依托数字化转型汽车的设计、生产、销售、维保等业务模式能够产生哪些可预测变化,以及企业如何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提升产品和服务价值,利用数据驱动自身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圈科技汽车行业高级总监张达威,向与会嘉宾分享了精彩的《慧销车汽车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基于消费助力层面的需求、习惯、个性化开发的智慧营销系统,通过全面营销的理念,为客户实现了利益驱动和关系驱动的能力。为车企面向新一代的用户需求提供了相当有建设性的营销运营解决方案。

组织与协作

威马汽车作为新造车势力中的翘楚,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先进经验。规划管理部总监许瑞庭,介绍了威马大数据平台的建设和应用:通过用户价值行为分析、车辆行驶信息、开展智能化售后、故障预测跟踪等驱动业务发展。赋能数字化营销,开发出集团商务智能,提高了企业的整体协作能力和效率。

火山引擎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总监贾思杰,带来了《火山引擎助力车企玩转私域流量》的精彩分享。详述了火山引擎如何通过用户调查、体验设计、用户运营、数据链路、迭代优化5个步骤帮助车企发挥数据价值,利用更精准服务来提升客户体验。尤其是利用顶级社交APP的用户数据和车企数字化营销方式的联合创新应用,对汽车与其他数字行业的跨领域合作带来了更多的实践思路。

江淮汽车行业解决方案总监丁志海,从整车厂的发展规划角度分享了江淮汽车的智能网联发展战略和数字化转型实践。智云互联数字化转型生态系统,车联网统一平台,汽车远程诊断服务平台,混合云应用,企业级数据应用,OTA远程升级,统一APP,超级BOM管理等一些列丰富实践场景令人目不暇接。

第二场圆桌对话以“车企数字化怎么做?做什么?”为主题,领克数字运营总监沈稳杰,蔚来汽车数字发展部门应用发展总监鲁阳,淮海新能源汽车CIO裴可,爱驰汽车首席数据官李海军参加对话。几位嘉宾分享了数字化时不同部门间的规划差异、企业高层的重视不足等导致的转型雷区,借鉴意义重大。也围绕车企数字化后数据的管理能力和运用能力如何提升深入探讨,最后也畅谈了企业的转型理念和在下半年数字化目标,内容颇丰。

运营与增长

万力轮胎信息部长刘世显以合肥万力智能制造为例分享转型经验。在数字化工厂建设过程中涵盖各类流程和生产要素的信息化系统的打通至关重要,而且数字化转型的目的并非数据的呈现,要将数据真正用起来才能发挥转型的价值。

微吼数字营销总监丁慧在《如何打造汽车行业直播营销矩阵,赋能销售增长?》分享中表示,随着消费者信息获取习惯的不断变化,直播营销将成为兼具品牌价值+用户沟通+营销转化+数据资产积累于一体的数字营销新趋势。借助直播等手段构建全域的直播营销体系,响应不断更替的需求,形成良性循环的营销数字化有机生态圈能够有效提升车企的销售效益及客户体验。

沃尔沃数字化总监刘斌在《数据驱动业务》中分享了沃尔沃“敏捷、共赢、创新”的转型理念。针对主机厂头疼产品保修和客户索赔问题,以“异常识别模型助力保修索赔审计”的应用为例,介绍了沃尔沃如何通过数字化转型创新业务模式,实现降本提效。值得一提的是,针对相关人才紧缺的现状,沃尔沃成立了大数据学院,为整个汽车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人才支撑。

安全与未来

网宿科技解决方案技术专家沈磊在《安全可靠,高效互联,持续提升车企数字化体验》主题分享中提出中国汽车正在转向“智能化、电动化、网络化”,汽车功能属性由传统的出行工具向移动智能空间转型升级。网宿科技在为不同车企提供的营销网络优化、数字基础建设、生产数字化、产品数字化等实践过程中,不断优化解决方案,已形成行业领先的转型服务能力。

上汽大通总工程师张敏贤会上介绍了数据驱动下的新一代智能房车 Smart RV KIT 。基于数字孪生虚实结合的方式对整车、云、随身设备和IOT设备进行融合和数据抽象;利用AI和大数据技术,让业务/应用,都具备场景化能力。自主化场景设计,大数据智能化辅助决策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了营造社交生态圈的舒适体验。

竹云解决方案总监向韬以《链接·智能·安全智慧身份赋能,组织数字化转型》为题分享了竹云的数字化转型理念:数字化是真正实现推动整个商业模式的变革,推动产业互联的重构,推动改进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以及企业与合作伙伴之间的关系。现场演示的竹云平台终端多认证方式登录平台,和终端安全认证融合风险态势感知能力,赢得现场热烈掌声。

联合汽车电子信息安全总监赵超以“术为题向嘉宾分享了《企业信息安全防治之术》,精彩阐述从信息安全到网络安全的变化趋势,并从企业信息资产识别,数据资产分类分级,基本风险公式及其变体,不同位面风险评估,组织设置与信息资产责任等多个角度展现了企业信息安全防护的关键效用和实施路径。

最后,峰会展望未来,开启了《CDO,汽车行业CIO的下一个身份?》圆桌对话。华晨宝马数字化信息总监戚海飞主持,万力轮胎信息部长刘世显,江淮纳威司达CIO朱劲松,东风岚图数字化体验总监张侃参加对话。几位嘉宾从对CDO来说“D”究竟是什么(Date?Digital?Development?),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随后各自分享了CIO需要具备哪些更高的要求,来更好带领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如此紧密的高端分享、令人意犹未尽。晚宴间觥筹交错,嘉宾热情不减,畅快交流。

第三届汽车行业数字创新峰到此圆满结束,感谢各位朋友的莅临,我们明年再见!

华宇测速_「种子特工队」获数百万美元融资,光速中国领投

0216

投资界(ID:pedaily2012)7月29日消息,婴幼儿辅零食品牌种子特工队于近日获得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险峰长青跟投,资金主要用于团队搭建、新品研发等方面。

种子特工队创始人兼CEO赵文嘉,来自宝洁市场部、雀巢母婴,曾主导辅零食头部品牌嘉宝的线上化,仅6个月实现嘉宝天猫旗舰店冷启动到销量行业第一,在母婴赛道中深耕多年,观察到了婴幼儿零辅食市场从低渗透、低增长发展到现在的高增长趋势。其联合创始人刘畅来自雀巢、联合利华,具备12年的食品跨品类研发经验及多项配方专利。联合创始人梁乐来自永辉、宝洁,拥有专业的供应链经验以及跨品类、跨地域整合中国头部食品工厂经验。

目前种子特工队已经根据场景需求上线3种品类共20款SKU,覆盖了厨房使用场景、餐桌佐餐场景和零食场景,例如面条、巴旦木酱、冻干汤底等。赵文嘉表示,种子特工队上线3个月,即成为类目核心品牌。未来,种子特工队将保持每月上新的速度来拓展产品SKU。

谈及投资逻辑,光速中国助理合伙人赵婧表示,“我们看好婴幼儿辅零食领域的高成长性,种子特工队的创始团队兼具国际化的视野和本土化的成功实操经验,注定能让他们成为行业举足轻重的品牌。”

华宇测速地址_清科创业发布2021半年度财报:营收8262万元,同比增长107%

0206

8月5日,清科创业(1945.HK)发布2021半年度财报,截止6月底,清科创业上半年实现收入人民币8,261.8万元,较2020年同期收入3,982.9万元相比增长107%;毛利3,783.4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7%;净利润为1259.5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48%。

作为“中国股权投资服务第一股”,自2020年12月30日港交所上市以来,清科创业凭借对创投领域的赋能与助力,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不断得到稳固,公司影响力得到广泛认可。从研究数据、媒体会展、咨询服务到创投行业培训的全面业务扩展,昭示着清科创业始终聚焦整个创投生态产业链并提供全方位服务的不变初心。这个与创投行业紧密相关的综合服务机构财报状况几何?下面具体来看。

从财务层面看,财报显示清科创业2021上半年总收入8,261.8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幅107%。总收入的增幅主要是由营销服务、培训服务产生的收入增加。其中营销服务收入3,445.4万元,占比总收入的42%,为占比最大的业务板块。培训服务2021上半年收入1,959.5万元,占总收入的24%。上半年净利润1,259.5万元,和2020年相比增长上涨348%。

清科创业2021年上半年总资产60,674.3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总资产55,785.6万元增长8.8%,主要是超额募集资金用于购买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增加。2021年上半年总负债为11,149.1万元,较2020年12月31日总负债12,682.4万元下降了12.1%,主要由于应付中介费用的减少。其中,现金流由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约40,310万元减少至截至2021年6 月30日的约38,970万元。不难看出,清科创业上半年在稳中前行。

清科创业所构筑的创投服务潜力与生态价值已不言而喻,多项业务增速超预期,清科创业创投生态链平稳布局。据财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营销服务收入为3,445.4万元,同比增长约230%,该业务毛利2,102.1万元,毛利率由2020年上半年的33.7%增至2021年同期的61.0%。值得关注的是,营销服务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清科创业与中国股权投资领域众多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覆盖了大量优质的行业核心资源并且针对城市进行精准布局。上半年,清科创业举办三场大型百人规模论坛——第十五届中国基金合伙人峰会汇聚200+优质LP和万亿级可投资本在珠海成功举办;其次是2021全球创投峰会提前至6月份,再一次将创投、创新、产业、发展的各方力量相聚西安这座创投之都;以及在双循环背景下随着2021中国(武汉)创投峰会的举办,让百余位投资人看到了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在城市产业方向中的魄力与决心。

清科创业作为连接业界所有参与者的枢纽,在基金产业搭建运营等方面具备大量实践经验。今年6月清科创业负责运营的武汉基金产业基地在武汉市汉阳区正式揭牌。此次合作预示着清科创业深度战略布局基金产业生态、资本赋能产业升级,加速服务创新中国的进一步完善。清科创业一系列针对城市的精准布局,使“创投服务每一程”的服务理念落实到每座城市,为城市引入大量资本的同时自身品牌价值效应凸显,而后广告收入随之增加。

数据服务2021年上半年收入为2,441.6万元,同比增长20%,毛利1,283.7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同期毛利1,171万元增长了9.62%。清科创业上半年推出新产品“PEdata MAX”——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专业SaaS平台。而今清科创业数据服务客户更加多元化,包括有限合伙人、政府机构、VCPE投资机构、战略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为政府及机构提供专业咨询解决方案。另外,截止到2021年6月30日,清科创业的大数据服务平台“私募通”已经超过了263,500名注册用户。

培训服务2021年上半年收入1,959.5万元,较2020年同期增长427%,毛利687.6万元,毛利率由2020年上半年的-27%增长至2021年上半年的35%,由于2021年上半年新冠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线下培训课程陆续开课,培训服务迎来大幅增长。其中,清科投资研修院以LP专题培训、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信创、新消费诸多精选行业进行投资策略解读以及针对政府投资基金展开专题培训开展的如火如荼。加之投资界的黄埔军校——沙丘投研院·黄埔班特色招生课程十余场的成功举办使得用户数量不断增加,通过学员的口碑好评,培训服务迎来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咨询服务2021年上半年收入415.3万元,毛利-290万元,毛利率为-69.83%,较同期有下降。公司表示是由于咨询服务产生的收入减少以及薪酬水平提高及员工人数增加导致员工福利费用增加。

值得一提的是,清科创业持续大力投入研发成本,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为720万元,较2020年上半年390万元增长了84.6%。清科创业在已有的四大互联网产品私募通、投资界、项目工场、沙丘学堂外不断革新,四大产品用户注册数据平稳增长,并全新推出私募股权投资领域专业SaaS平台——“PEdata MAX”,集私募股权行业的多位数据于一体。透过这一布局,不仅进一步扩大了清科创业的数据覆盖面,增强了业务活跃度,形成了更强劲的助力增长的新引擎。“PEdata MAX”自上线至今已获得大量用户关注与注册,充分体现了清科创业增强研发能力的决心。

中国股权投资行业发展非常高速,未来市场规模预期将进一步增加,这里面有各个参与者不懈的努力,有像投资人和创业者的耕耘,也有像清科这样的连接者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清科创业对股权投资行业产业链的一站式链条服务,其独特的标的及服务模式让一个完整的创投生态的市场前景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间,期待清科创业获得更好的资本市场表现。

华宇测速地址_下一次见赵本山,可能在直播间

0202

距离赵本山2011年最后一次在央视春晚登台,已经过去了十年。

十年里,赵本山退居幕后,几乎消失在公众视野中。但他从未停下,指导制作了《乡村爱情变奏曲》《樱桃红》《刘老根3》等十余部影视作品,在演出、影视、电视栏目、艺术教育等方面拓展着本山传媒的商业版图。

7月19日,三亚刘老根大舞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刘洋。

据天眼查App的股权穿透图显示,该公司由辽宁民间艺术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最终受益人中出现了赵本山的名字。其经营范围除与赵本山成立的其他公司同样的影视制作类业务外,还包括了互联网直播服务(不含新闻信息服务、网络表演、网络视听节目)。

从这个举动来看,互联网新业态或将成为赵本山商业扩张的下一个方向。

女儿、徒弟均已开播

直播行业处于爆发期的2014年-2016年,赵本山就曾试水直播领域。2015年8月,赵本山旗下的本山传媒在YY直播App上成立“刘老根公会”,签约多位主播,其中包括部分本山传媒旗下艺人。

2016年1月24日,赵本山带领弟子出现在刘老根公会签约主播文静的直播间,吸引了22万观众观看。同年10月1日,赵本山应邀在一直播平台上开启自己的公益直播首秀,直播最热时观看人数达1500万人。

从晚上九点半上播到凌晨两点半下播,赵本山收获了3亿金币,折合人民币300多万元。他将此次直播获得收入全部捐给了慈善机构,帮助贫困地区建立学校。但这次直播也让他看到了互联网直播的潜力。

进军直播,首先从公司开始。2018年4月广州红金娱传媒有限公司成立,经营范围包括国内广播节目播出服务;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等,赵本山女儿赵珈萱任公司高管。

有媒体称,赵本山想让女儿进行网络直播领域布局,然而公司发展不顺,成立仅两个月后便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单,2019年执行了清算,最终于2021年2月1日被注销。

女儿公司夭折的过程中,赵本山没有原地观望,而是进一步进行着实验。2018年11月,赵本山控股80%的沈阳瑞东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经营业务新增互联网技术服务;视频制作;多媒体制作等。而今年7月,赵本山成立三亚刘老根大舞台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似乎试图向互联网直播领域进行更深的探索。

赵家班的弟子们也都看到了直播可能带来的流量与红利。据红星资本局报道,赵本山的徒弟小沈龙在去年7月22日-8月22日,30日内收益礼物超过1700万,直播时均收礼50.9万元,在快手平台稳居第一。

去年5月,同为徒弟的宋晓峰在抖音举办了庆祝自己直播打赏所得货币破亿的“破亿盛典”。按照换算规则,在未计算缴税与平台分成的前提下,平台货币破亿即人民币收入超1000万。他感叹:“有师父这棵大树靠着,我们都能出点小名。

根据平台显示资料和记者的不完全统计,包括赵本山女儿赵珈萱在内,本山传媒艺人一半以上开过直播,且开始时间集中在2020年年中和2021年年中。根据时间来看,疫情期间无法演出是赵本山徒弟进行直播的影响因素之一。

有东北的网红经济运作机构人士曾表示,“赵本山徒弟”有足够的影响力,让其在有卖货需求的客户提出商务需要时,成为考虑投放的对象。

衰落的“刘老根大舞台”

如果说春晚是赵本山的发迹之地,那么刘老根大舞台就是赵本山最赚钱的地方

2001年,赵本山在沈阳举行首届二人转大赛,选拔出最早的一批赵家班成员。这一年,赵本山又投资并导演了电视剧《刘老根》,带领自己的徒弟参演了此部电视剧。

2008年,刘老根大舞台演出超2000场次,收入近一亿元,列全国演出团体之首。2009年,已在沈阳、长春、哈尔滨、天津等地开设8家剧场的刘老根大舞台,在北京前门开设了第9家剧场,门票从180元到880元不等,供不应求,日销售额达17万元。仅北京这一家剧场,年销售额就可达6000万元。

2010年,辽宁省文化厅厅长郭兴文在会上表示,赵本山的刘老根大舞台以一年营业收入1.48亿的绝对优势再次创全国同行之首。2011年,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收入突破2.2亿元。

互联网直播还未火爆前,赵本山的产业收入主要来源于线下演出。2014年,时任本山传媒总裁刘双平透露,在本山传媒集团的四大产业——演出、影视制作、电视栏目、艺术教育中,“演出是核心主业,在所有产业的营业收入贡献中占比80%”。

但赵本山告别春晚后,个人影响力逐步减弱。从2004年福布斯中国名人榜开榜以来,赵本山连续11年登榜,最高第6名(2010和2012),最低第21名(2014),最高收入达到1.14亿元。

2014年,赵本山以副导演的身份最后一次参与春晚,同样从这一年之后,赵本山的名字没能再出现在福布斯中国名人榜上。

据网上公开资料统计,刘老根大舞台的开办数量曾达到13家。然而目前刘老根微信公众号上仅提供7家剧场的订票电话。

2015年,沈阳刘老根大舞台南京路分部“装修停演”,记者近日打电话向沈阳相关售票人员咨询时,被告知已无此剧场。2020年,深圳福田区的刘老根大舞台被曝将要关门,记者在美团上查询时,发现刘老根大舞台已更名为刘老根拿来一壶嗨晚宴剧场,并显示“暂停营业”。在北京刘老根大舞台的美团评价中,显示多位用户对节目的效果和价格不满。种种迹象表明,刘老根大舞台大概难以再回到曾经辉煌的时刻。

在哈尔滨佳木斯长大的大学生江崎印象里,小时候去看过很多刘老根大舞台的演出。看演出时,场上场下气氛火热,节目形式多样,人多到需要买站票。那时的东北人都把看刘老根大舞台作为娱乐方式,曾盛传“过了山海关,就看赵本山”一言。

但刘老根大舞台在她记忆中只火了最多5年。小学时她还需要挤入熙熙攘攘的人群去看,初中时大舞台就停业了,后来改成了影院,最后又改成了西餐厅。

在互联网娱乐发展和赵家班团队影响力减弱的影响下,刘老根大舞台正在慢慢落伍,无法吸引年轻一代的注意力。受访的年轻人都觉得二人转表演是老一辈所喜爱的,即便名气大,也不会想去看,现在的他们更喜欢德云社。

根据《2018中国演出市场年度报告》显示,包括以刘老根大舞台等场所为依托的二人转在内的演艺场馆驻场演出45.47万场,比2017年场次下降2.76%;票房收入25.28亿元,比2017年下降6.85%。

市场发展受阻的背景下,赵本山文化产业的缺点也暴露出来。在《乡村爱情》系列以后,本山传媒投资的几部影视作品都没能激起多少水花;2017年,赵本山控股40%的本山传媒(海南)有限公司因未依照条例进行公示,被认定为严重违法,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最后于2021年3月25日注销。

赵本山自己的直播,能做什么?

注意到互联网直播服务的老板,不止赵本山。

从雷军、董明珠、梁建章这样的知名企业家,到依靠做直播自己开起公司的薇娅,参与直播赛道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多。

直播是风口,也是风险。借着师父的名气与资源起来的赵家班弟子们在直播的赛道上青云直上,但其中大部分是草根出身,容易出现直播事故。

2019年,赵本山徒弟胖丫直播“卖假药”被判刑,在庭审中将“我没文化”作为辩解理由。同年,在快手直播得风生水起的小沈龙也因销售劣质商品被快手罚款19万元,2021年,他又因公开在直播间公开售卖保险,且使用“首月1元,保额600万”的话术遭质疑。

赵本山在直播这件事上一直很审慎,时刻嘱咐徒弟直播要传递正能量。宋晓峰举行“破亿”盛典连麦赵本山,赵本山批评宋晓峰:“你破亿,就肯定会有人破财”。

2016年赵本山首场公益直播中,满头白发的他抄着大勺,给身后的一众来聚会的人做大锅饭,和徒弟唱二人转,来了一段二胡独奏,直播持续至深夜,还有一百多万人观看。

虽然直播效果显著,但从这次公益直播后,赵本山没有再进行个人直播,只偶尔以师父和长辈的形象出现在徒弟或儿女的直播间中。

近年来,他尽力保持着艺人的低调。2019年8月1日,本山传媒集团核心企业本山传媒有限公司更名为辽宁民间艺术有限公司,意味着他的“本山效应”在日后公司发展中将逐渐被削弱。

对于这个辽宁文化产业支柱之一的集团来说,互联网直播是契机,也是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