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华宇注册地址“  下的文章

华宇平台官网_元宇宙买房泡沫破了?林俊杰所购地块跌八成,有平台在线人数仅50人

0817

2021年,随着Facebook 更名为Meta,也使得“元宇宙”风靡一时,大有成为新一轮风口的架势。一时间,上到互联网巨头,下到普通创业者,甚至还有国家都宣布要进军元宇宙。例如百度上线“希壤”,韩国宣布要把首尔建成“元宇宙城市”。

与此同时,“炒房”之风也开始在元宇宙世界兴风作浪。最火热时期,很多商界巨贾、明星艺人都以天价在虚拟世界中购买土地。在当时看来,“元宇宙炒房”几乎要成为流行趋势,不趁早下手,追悔莫及。

2021年11月,歌手林俊杰宣布自己在Decentraland平台上购买了三块虚拟地皮,总共花费7万余美元。即使按照今天汇率,也相当于要近50万元人民币。

今年2月,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地产大亨郑志刚耗资3200万元购买了the Sandbox中*的一块土地,这块地价格甚至可以在北上广深买一套繁华地段的豪宅。

然而,近期,根据元宇宙分析平台数据WeMeta提供的数据显示,“元宇宙房价”大幅度缩水,可能很多高位入手的人,如今恐血本无归。

“元宇宙炒房”价格走势如何?这到底是未来还是泡沫?

“虚拟炒房”的背后逻辑

虽然“元宇宙”中,一切都是数字化的虚拟之物,但其也并非完全一文不值。简而言之,元宇宙能实现很多现实中较难实现的创意、设想以及场景等。

比如可以开一间虚拟电影院,使得来自五湖四海、身处不同地区的朋友们能够随时随地一起看电影;还可以创办一个虚拟游乐园、一个虚拟展览馆、一座虚拟购物中心……

总之,可以说在元宇宙世界中,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而这些宏大的构想,要实现起来,都离不开“虚拟地皮”。无论大家要在元宇宙中做什么,首先得有“地”。

这点和现实世界中一样,得先有地,之后才去规划如何使用这块地。

玩家在元宇宙中购买地块后,就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地皮上构建任何想要的东西;创作完成后,还可以进行二次销售。

不难理解,元宇宙中参与的玩家越多,产生的潜在价值也就越高。和现实中一样,元宇宙中人气高的地方,“地块”价格也会随之上涨。

而各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定价和衡量标准,可以简单理解为在不同城市买地。

于是,有的虚拟房地产公司,会故意先购置一批虚拟地块,然后空置,等待土地升值后再转手获利;或者在地皮上建造一些元宇宙设施,用来抬高价格。

因此,这就是“元宇宙炒房”能火热并且具有投机性的底层逻辑。

林俊杰所购地块暴跌八成

然而,元宇宙中的资产本质上是否能真的“配得上”天价是一件值得商酌的事情。现实中的天价地产豪宅,依托于实体经济、锚定法定货币,并且创造很多实际价值。

但元宇宙中,甚至很难说清一块虚拟地产实际成本如何计算,难道是开发这段代码的程序员人力成本?

那元宇宙地产会是一场泡沫么?或许这个问题目前并不好回答,但如今虚拟地块交易价格相较*点已经大幅下跌,或许能够说明问题。

前面说到,林俊杰曾于2021年11月购买了3块虚拟地块,总耗资约为7万余美元。

根据WeMeta数据显示,2021年11月19日,林俊杰以22590.04美元价格购得名为NEAREST to Genesis Plaza的虚拟地皮;

2021年11月22日,以25840.82美元的价格购得名为Prime Gallery 1的虚拟地皮;同日,又以25840.82价格购得名为Prime Gallery 2的虚拟地皮。

三块地皮总耗资74271.68美元,按照现在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49.4万元。

那么,目前林俊杰购买的这三块地估值多少呢?

根据WeMeta平台提供的数据显示,上述林俊杰购买的三块虚拟地皮当前估值分别为4183.19美元、和5095.11美元,5076.02美元;分别下跌81.5%、80.1%和80.4%。

好家伙,这跌幅已经不能用“腰斩”来形容, 如果现实世界中,房价要是以这样的幅度暴跌,有多少人能承受得起呢?

除了价格暴跌外,林俊杰这三块地人气也是“门可罗雀”。根据平台提供的过去一周访问量显示,这三块地只有其中一块在8月9日迎来一名访客,其余6天无人问津。

林俊杰作为现实中拥有大量粉丝关注度的歌手,而在元宇宙中却“平凡无奇”,是否有足够代表性说明元宇宙地产泡沫要破了呢?

各大主流平台均呈下跌趋势

平均同时在线用户仅五六十人

有平台各项数据跌逾九成

实际上,过去一年以来,各个主流元宇宙平台数据全部都在下降。

先来看过去一年以来,Decentraland、The Sandbox、Voxels、SomniumSpace、NFT Worlds和Super World 这六个主流元宇宙平台的交易数据。

过去一年中,自2021年11月左右起,几大平台平均成交价格都开始不同程度上涨;但自今年5月起,各家平台平均成交价格开始一路下跌;

其中,NFT Worlds 于2022年2月21日达到*点,平均成交价格4.4万美元;Decentraland于2021年11月29日达到*点,平均成交价格3.7万美元;The Sandbox于2022年1月10日达到*点,平均成交价格3.5万美元。

但是从今年5月左右起,几家的平均成交价格就开始大幅下降。

近期,除了今年7月18日Decentraland平均交易价格超过1万美元外,六家平台平均交易价格均低于1万美元。

底价(即平台所售地块中*价格)方面,六大元宇宙平台中,NFT Worlds曾于2022年3月28日创下29960.41美元记录。在今年5月以前,Decentraland平台的底价还有几次超过1万美元。

不过,5月后,所有平台底价全部一路下跌,例如7月18日,NFT Worlds底价跌至771.32美元。

每平米售价中位数方面,几大平台于2021年11月达到高位,并且大部分平台数据在20美元至70美元之间。其中,Voxels在2021年11月29日每平米售价中位数达到74.25美元。

5月起,几大平台的每平米售价中位数开始下跌,虽然Somnium Space于今年4月该数据达到70.37美元,但未能挽回整体颓势。近期,几大平台每平米售价中位数更是没超过20美元。

过去一年平均同时在线用户数方面,今年5月以前,Decentraland平均同时在线用户数都在1200以上;NFT Worlds平台该数据也高于1000;但此后,这项数据同样大幅下降,到了今年8月8日,NFT Worlds平均同时在线用户只有59,Voxels更是只有52。

从上面几个平台数据可以看出,2021年11月左右和今年5月分别是一个分水岭。其中,去年11月起是元宇宙“炒地”热度刚开始之时,而今年5月起,热度可谓是肉眼可见的下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几项数据中,所有平台在一年前,也就是2021年8月左右的表现基本与2022年8月持平,有的甚至不如去年同期。这说明元宇宙地产一年以来的成绩几乎是回归起点。

几大平台中,NFT Worlds的相关数据最“大起大落”,更能说明问题。

平均成交价格方面,过去一年中,NFT Worlds*于2月21日达到43568.21美元,到了8月8日,该价格暴跌至1589.28美元,跌幅高达96.35%;

市值方面,NFT WORLD 今年3月21日达到高点,429077129.65美元,但到了8月8日,其市值仅有18730721.22美元,跌幅高达95.63%。

平均同时在线用户数方面,今年5月2日,这项数据NFT Worlds 为1530,而8月8日,仅有60,跌幅96.07%。

其实不止NFT World,Decentraland、The Sandbox等知名平台数据也同样不好看。

三言财经统计发现,截至8月8日,Decentraland平均成交价格相较过去一年*点下跌77.9%;The Sandbox平均成交价格相较过去一年*点下跌87.43%;

截至8月8日,Decentraland市值相较过去一年*点下跌68.9%;The Sandbox市值相较过去一年*点下跌56.3%。

截至8月8日,Decentraland平均同时在线用户相较过去一年中*点下跌68%。

显而易见,“元宇宙炒房”的热度犹如昙花一现,仅风光不足一年便原形毕露。这似乎说明目前“元宇宙”真的只是个概念,除了炒作投机外,其是否能创造实际价值还有待观察。

华宇注册开户_WOMO沃萌科技获超两千万A轮融资,投资方为边锋游戏、序言泽和慧敏投资

0815

投资界(ID:pedaily2012)8月11日消息,基于AI双向匹配的Z世代社交元宇宙平台WOMO「沃萌科技」获超两千万A轮融资,本轮投资方包括边锋游戏、序言泽、慧敏投资,募集资金将用于市场投放、产品研发、团队完善和补充流动资金

「沃萌科技」的主要产品是WOMO APP,这是一款面向拉美Z世代人群的陌生人社交软件,能够提供实时互动匹配、语聊房、虚拟社区、音视频互动等功能。

未来,「沃萌科技」将在产品和市场两个维度继续发力。软件层面,Sean表示,与抖音、快手等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不同。「沃萌科技」的推荐算法需要先基于用户的UGC内容和行为习惯进行标签化,然后在不同用户之间进行双向匹配。「沃萌科技」将持续打磨匹配算法,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同时,「沃萌科技」还计划推出3D虚拟形象系统。Sean表示,通过引进游戏引擎、实时语音识别及语音合成等技术,WOMO将逐步向元宇宙领域演进,未来用户可以在WOMO上感受到不一样的社交体验。

市场方面,「沃萌科技」目前重点投放巴西,计划未来将拓展到墨西哥、阿根廷、哥伦比亚等其他国家。

团队方面,「沃萌科技」创始人及核心成员来自国内一流的大学和互联网大厂,有丰富的电商、游戏、社交行业经验。我们非常重视本土化运营,在项目初期就开始搭建本地团队,他们主要负责当地KOL的开拓和管理,平台内容的审核,以及本地化体验测试等工作。

边锋游戏投资总监舒迷表示,“边锋一直在关注社交娱乐赛道的项目投资机会,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出海以获取更广的增量用户市场是这个行业很多创业者一个很好的选择。随着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越来越多的国内创业者的入局,竞争环境也愈发激烈,而拉美地区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大且语种相对集中的区域还有着很好的市场进入机会。Sean带领的WOMO团队本身也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且整个团队勤恳务实,在拉美地区的布局也相对较早,有产品的先发优势,看好公司未来在该领域长足发展。”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8/498040.shtml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同城是美团电商的解法吗?

0812

美团在传统实物电商领域不断尝试。

2022年4月底,美团在北京地区上线了“同城电商”栏目。6月28日,美团电商在官方微博宣布,“美团同城电商·北京站上线了。”

如今,美团北京同城电商业务已经试水三个多月,但从消费者反应和数据反馈来看,效果似乎并不尽如人意。

“不知道”——这是当燃次元问到是否知道美团在北京有同城电商业务时,多位北京消费者的回答。8月7日,燃次元对美团北京同城电商的部分商品销售情况进行了简单的统计,发现销量也一般。

根据美团北京同城电商页面显示,美团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共有热卖、食品饮料、居家生活、生鲜果蔬、宠物生活、美妆个护、鲜花蛋糕、数码家电、母婴玩具九个类别。“热卖”类别显示在前十的商品中,销量*为“安慕希原味酸奶12盒”,销量为2703件,其次则是“曾鲜森栖霞红富士苹果3斤”,销量1698件,再次为“火龙果”,销量907件。

另外八个类别中,食品饮料、居家生活、生鲜果蔬、鲜花蛋糕类别下,显示在前十位的商品销量较好,有数十或数百。而宠物生活、美妆个护、数码家电、母婴玩具这四个类别中,显示在前十位的商品不少未显示销量,也并无评价。

“美团电商,也不是说不用,而是很难特意想到去用。”北京的用户白白告诉燃次元,“虽然我是美团外卖的深度用户,点外卖几乎都是用美团外卖。但确实想不起来用美团电商。一是我已经有既有的网购习惯,二是美团电商目前的品类和价格,也没有吸引我用的理由。”

燃次元看到,美团在北京试水的同城电商,以传统实物电商方式,但连接的主要是北京的企业型商家和消费者,通过快递实现今天买、明天到。

从品类、价格、时效三个衡量维度来看,美团北京同城电商以“次日达”为标准,具有一定的时效优势,但不明显。

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次日达”领域,已有占领用户心智的京东自营、天猫超市;二是在燃次元的体验过程中发现,美团北京同城电商的“次日达”下单时间为当日15时或17时,相比于京东自营、天猫超市的当日23时前下单*日可送到,时效也明显不足。

至于品类和价格,美团北京同城电商劣势更是明显。如上所述,美团北京同城电商目前仅有九个品类。在价格方面,燃次元对比美团北京同城电商与天猫超市,发现美团北京同城电商在一些商品上具有优势。比如美团北京同城电商销量*的“安慕希原味酸奶12盒”,美团券后价为24.9元,天猫超市折后价为52.8元。

但也有商品差异不大,比如“蓝月亮手洗洗衣液”,美团北京同城电商价格为24.8元,天猫超市折后价为22.4元。

“美团目前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与美团本身业务相对契合,可能会比做传统电商业务更有优势。”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分析师曾颖向燃次元指出,但“美团核心用户多为关注同城吃喝玩乐的群体,与传统电商的用户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所以如果真的要做好,还需要强有力的推广和引流。”

在众多的互联网企业中,美团的步伐是相对稳健的。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业务,也许只是低调试水,以求跑通模式、磨合流程,所以在品类、价格方面并未花大力气营销,这也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美团同城电商业务的业绩反馈。

但无论如何,问题是存在的,美团要想跑通次日达的同城电商,品类、价格都得下功夫,更何况这个市场还有早已占据消费者心智的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次日达并不是一场好打的战斗。

同城电商无水花

根据美团2022年*季度未经审核财务业绩,截至2022年一季度,美团年交易用户数6.9亿人。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数字,手握巨大流量的美团,似乎做什么都有底气。

但美团的用户和电商消费者之间还隔着很长距离。

“我点外卖的频率很高,几乎每天都是外卖度日。但也没留意到美团这个电商业务。”北京的消费者豆豆说到,“可能因为点外卖是一个目的性比较强的举动。你打开美团看团购,或者打开美团外卖点外卖,都是抱着目的,直接去看需求的商家,而不是瞎逛这里点点那里看看。”

曾颖直言,“对于大部分美团用户来说,已经形成使用惯性了,更多聚焦的是同城生活服务。”

燃次元曾尝试在各社区平台寻找美团北京同城电商的用户,但无果。在美团电商100余人的微信社群中,也仅有美团电商助手发布相关商品优惠信息,未有其他发言。

为美团同城电商买单的消费者不多。仅限北京企业入驻的美团同城电商,能连接的商家也有限。

在商家端,目前美团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商家以北京的企业为主。燃次元在美团北京同城电商页面查看多个商家的经营执照,可以看到,商家基本上是北京同城企业。另外还有部分山东、河北等可以实现次日达的企业。

燃次元在美团电商商家管理后台看到,目前同城商家仅限“北京同城商家入驻”,同时仅限成立超过一年的企业用户入驻,不接受个体工商户、非中国大陆企业的申请。

商家的有限从某种程度来说,也限制了美团电商的品类。

另外,出人意料的是,虽然同城配送是美团的优势所在,但美团同城电商配送由传统快递完成。

此前,有消息表示“听说配送是选的顺丰快递合作”。不过经燃次元的体验,美团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业务,配送由商家决定配送方。比如“蓝月亮旗舰店”就告诉燃次元,“我们与多个快递合作,根据派件当天具体情况安排。”燃次元在三家店铺所下三单,也分别由京东快递、顺丰快递、中通快递完成。

这或许出于成本考虑,按美团2021年全年财报数据,2021年骑手每送一单外卖平均收入为7.07元。但有数据显示,“同城快递价格在4-15元每单,个人发货量小的话一般在6-8元每单,量大可以低至4元每单。”

美团电商业务的赢利点在于抽成。这并不新奇,比如一位运营人员就向燃次元直言,“每个平台都会抽点的。”

一位有赞商家告诉燃次元,“有赞现在不同品类抽点不同,但基本上都是5%至6%。”另外有淘宝商家表示,“有交易手续费大概6%。”一位抖音商家则说到,“类目不同抽点不同,大概在3%至6%。”

根据“美团电商平台入驻标准”,美团电商根据经营类目在达成每一单交易时按比例向商家收取收取技术服务费。“美团电商资费一览表”显示,该技术服务费费率从1%至10%不等,其中“母婴玩具”类目下的“亲子乐园”费率*,为1%;“服饰鞋包”类目下的“时尚饰品”“发饰”“水晶玛瑙”,以及“生鲜果蔬”类目下的“鲜花”这四类*,为10%。

另外“美团电商合作协议”显示,除技术服务费外,美团还对商家收取入驻平台技术服务费、推广技术服务费用、商品信息维护技术服务费用、营销工具技术服务费用、拍照/文描技术服务费用、降价补偿技术服务费用等费用。

但就目前美团电商的销售表现,应该难以为美团带来太多收益。

“花样百出”的电商业务

以团购、外卖等服务起家的美团,这两年不断向实物电商进发。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2020年8月上线的“团好货”,正式进攻传统实物电商。随后又有美团买菜、美团优选等业务,涉足生鲜电商、社区团购,还有美团闪购、买药等即时零售业务。

2021年9月,美团将公司战略从“Food+Platform”升级为“零售+科技”,并在2021年10月成立零售特别小组,由美团创始人王兴直接带队,美团的零售之路不断前进。

到现在,美团的零售、电商业务可谓是“全面开花”。根据中金研报的分类,面向C端,美团正在建立即时零售(美团买菜+美团闪购)、次日达(美团优选)和多日达(美团电商)的多层次零售体系。

这种“全面开花”的好处在于可以覆盖消费者的多类需求。但从某种角度来说,也让用户的认知不清晰。

在一些表达中,美团将生鲜电商的美团买菜、美团优选,即时零售的美团闪购,以及传统实物电商的美团电商都纳入电商的口径。燃次元在向消费者、业内人士及美团了解美团北京同城电商业务时,还需特意说明是北京上线的实物电商的同城电商业务,因为美团的同城电商业务,更为人知晓的是美团闪购。

不过这并不影响,业务只要能跑通就行,概念的厘清可以在后续进行。

但混乱中似乎也可见美团电商业务突围的困难。2020年8月上线团好货之后,美团电商不断变化。有梳理显示,在上线四个月之后,“团好货”就取代了美团APP底部导航栏的“发现”栏,获得美团APP的一级入口,此后又上线了独立APP。

2020年底,“团好货”从美团闪购事业部中拆出,成为独立业务部。之后2021年10月,“团好货”升级为“美团好货”,由此前的团购模式更改为综合性电商平台。到2022年初,美团电商又相继上线内容种草功能“珍箱”,并增加品牌自营店,上线“自营品牌”频道。

再之后,便是2022年4月底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业务,还有辅助“卖货”的美团直播。

美团做电商是被看好的,因为手握6.9亿交易用户,还是高频的餐饮、外卖业务,想象力自然广阔。但美团的电商之路似乎一直没有走通,从团购的团好货,再到综合电商的美团电商,业务的修修改改,似乎正印证了此路难通。

“同城”被看作是美团电商业务向正确方向迈出的一步。毕竟此前在分析美团电商业务时,多数声音都表示,美团更偏向于满足实时、紧急的消费需求,其长处也在于同城配送能力,在多日达的传统电商市场与淘宝、京东、拼多多短兵相接,并不高明。

零售电商行业专家庄帅就向燃次元表示,“美团在同城是有优势的。首先它有500万骑手,其次它在同城配送以及城市熟悉度是远高于传统电商的。”

曾颖也指出,“同城电商业务对美团来说是有优势的,这些年美团在同城业务供应链上有扎实基础,且多年来渗透了同城用户,所以同城电商与其本身业务关联性较强,形成协同效应。”

但从各种联系来看,这种同城的优势似乎更贴合美团的闪购业务,而非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业务。

同城电商,美团似乎找对了路子,但又好像差点意思。如今的美团同城电商似乎处在一个尴尬的境地,品类没有优势,时效优势也不明显,进不如美团闪购或者生鲜电商,退不如京东自营、天猫超市。

品类是必须解决的问题。“时效肯定是电商的一个优势,但前提是要有品类。目前次日达这个时效范围,京东已经做得很好了。另外在品类上,目前美团的电商业务在SKU、价格、时效上都没有明显优势。”白白表示。

另外,京东自营和天猫超市实现次日达的方式都是仓储。而美团尝试以连接区域内企业的方式实现区域内的时效,是一个取巧的方式,但这也容易成为一个弊端,因为区域内的企业是有限的,可能会限制品类。

摸索中的新增长点

从“Food+Platform”到“零售+科技”,美团发力零售已经是板上钉钉。

“外卖现在已经做到*了,再往上增长也有限了,所以美团需要新的增长动力。这也许是美团进行战略转型的一个主要驱动力。”庄帅表示。

根据美团财报,外卖是美团收入的主要来源。以2022年*季度为例,美团营收为463亿元,其中餐饮外卖收入241.57亿元,到店、酒店及旅游收入76.21亿元,新业务及其他收入144.91亿元。

但拉长时间轴,以季度来看,从2019年至今,美团餐饮外卖收入的同比增速正在降低,2019年Q1至Q4,美团餐饮外卖收入增速还维持在接近40%的高位,但最新2021年Q4和2022年Q1已经分别落到了21.3%和17.4%。

同时在毛利率这一项,2019年Q1至Q4,美团餐饮外卖的毛利率还在14%到22.3%之间。但2021年Q4及2022年Q1也已落到6.7%和6.5%。

另一营收贡献主力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虽然增速下滑并不明显,但毛利率几乎砍半。2019年Q1至Q4,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毛利率均高达88%以上,而最近五个季度,2021年Q1至2022年Q1,美团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毛利率均在40%出头。

在这样的焦虑下,美团寻找新的增长点的想法迫切,零售是一个大框架,电商则是其中“最肥的一块肉”。

电商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资料显示,2019年以来中国网上零售额持续增长,尤其在2021年线上销售增速超过10%,网上零售额突破12万亿元。2022年1-4月,网上零售额已经达到3.87万亿元,同比增长3.3%。

同时,前瞻经济学人研究指出,网上零售额中实物商品占大部分,占比超80%。2019年以来,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持续增长,2021年增速约为10.7%,零售额达到10.8万亿元。

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参照,庄帅直言,“以抖音和快手为例,这两家平台发力三四年,GMV已经达几千亿元。”燃次元看到,快手电商2021年GMV为6800亿元,同时市场猜测2021年抖音电商GMV为超8000亿元。

而即时零售打得火热,美团也明显*,但数据却没有那么好看。“美团闪购是目前即时零售市场份额*的,达千亿元,京东到家刚刚到500亿元,淘鲜达更少。”庄帅表示。

美团CFO陈少晖在2021年业绩电话会上透露,2021年美团闪购年交易用户达到2.3亿,总交易额达到了外卖的12%(约842亿元)。京东2022年一季报显示,截至2022年3月31日的12个月内,京东到家的平台总交易额为491亿元。

“即时零售供给侧不足,突破难度很大,规模增长比较慢。”庄帅直言。

高速增长的即时零售规模有限,这也可以理解美团为何难以放弃万亿电商市场。

在北京上线的同城电商,也许路走对了。“针对同城零售,目前已有以美团优选为代表的社区团购,以美团闪购为代表的即时购,以美团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生鲜电商,布局同城电商补齐最后一块同城零售业务。”曾颖表示。

而且“(同城电商业务)算在现有的基础上扩充一个业务,也不需要从0到1的去搭建,可以丰富业务体系,尝试流量互带。”曾颖补充道。

但同城电商还有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价格、品类、时效,美团凭借一个并无优势的“次日达”难以打动消费者的心。而同城电商能否带着美团走通传统电商路,也需要打一个问号。

在淘宝、京东两强格局下,拼多多凭借低价从五环外突围,抖音、快手则走出了直播电商的路子。同城是一个方向,但在这个方向下,即时零售更加清晰且更具优势。

而美团的传统电商之路,似乎道远且阻。

华宇测速_中国人,该拒绝雷克萨斯了

0805

一台落地价近200万元人民币的汽车,要具备哪些素质?

首先,品牌得是*,大路货色不够看,小众稀奇才入门。其次,底蕴务必厚重,老牌贵族不算啥,百年历史刚够格。最后,配置应该过剩,缸多座少性能强,开上陆地就称王。

按照这个标准拉清单,能上榜的大多是超级跑车、全尺寸SUV、硬派越野车、行政级轿车,基本没MPV什么事。*上榜的MPV是售价198.8万的罗伦士Lorinser VS,但严格意义上来说,罗伦士是一家高端汽车改装商,而不是汽车制造商。我们都知道,车一旦改起来,多少钱都压不住。

但,有这样一台“大面包子”,凭着一套混动、二个配置、三种颜色、四缸动力和无限加价,硬生生让自己迈过了“200万车库”俱乐部的门槛,和阿斯顿·马丁DBX、玛莎拉蒂MC20、迈凯伦GT、宾利添越这些狠角色平起平坐,共襄盛举。

从造型上看,它不优雅,不高贵;从性能上看,它不狂放,不嚣张;从智能化上看,它原始得仿佛一件中世纪古董家具。

但它却自带一个让一众超跑和超豪品牌欣羡不已的“钞能力”:让中国人心甘情愿地加价撒币,死心塌地排队提车。

它,就是诞生在美国的日本豪华品牌雷克萨斯旗下车型——LM(Luxury MPV),AKA 雷·加价神器·昂贵板车·进口守护者·日系最后的荣光·尔法。

永远被困在*排的她

在中国顺风顺水了三年多后,雷克萨斯LM最近遭遇了“大无语事件”。

7月28日,一台雷克萨斯LM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一头撞上高速公路中央护栏。多位热心中国好人伸出援手,但在救人过程中发现雷克萨斯LM车门锁死,无论从车外还是车内都无法打开,情急之下使用钢筋撬开主驾车门、击破副驾玻璃的方式施救。

直到全车焚毁前,雷克萨斯LM的双侧滑门和后备厢门均无法打开,一位女乘客被永远地困在了*排。

7月29日,广西贵港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事故情况通报:朱某某驾驶桂A号牌小型普通客车与该路段的道路中间波形护栏、限高架水泥墩发生碰撞,造成车上乘客陈某某死亡、彭某某受轻微伤,朱某某受轻微伤。当日,雷克萨斯中国通过官方微博发布声明称,“紧急对应团队已于今天下午抵达现场,与当地经销商一起,尽全力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

车头凹陷,A柱变形,气囊爆开,一人丧生。很明显,这不是一台百万豪车在一起不算非常严重的事故中,对乘员应有的安全保障能力。

而最让广大中国用户感到费解和惊心骇目的是:“史上最贵MPV”雷克萨斯LM 300h 四座御世版(官方售价146.6万)碰撞后,车门竟无法自动解锁,*能撬开的车门是驾驶侧被撞变形的那扇。

2015年1月1日发布的《GB 11551-2014汽车正面碰撞的乘员保护》中规定,车辆在碰撞过程中车门应关闭,碰撞后不锁止;2021版C-NCAP正面撞击评价规程中也有类似规定:对于带有自动落锁功能的车辆,碰撞后若车门落锁功能未解除,将扣分。

很明显,这台在中国市场大肆加价,狂割韭菜的精装丰田面包车,既没有达到国标要求,也不满足中国碰撞评价规程,可以说是不把中国富人的生命安全放在眼里,两次。

你或许会问,碰撞自解锁不是什么*功能,LM可是百万豪车,中国小面包都有的安全功能,征服了美国市场的日系匠心豪华品牌会想不到?

答案是,雷克萨斯想到了,但优先级摆错了。

查阅雷克萨斯LM官方用户手册可知,该车的“碰撞检测门锁解除系统”是出厂自带的,功能会在两种情况下起效:

*,如果SRS气囊展开,则所有车门都将解锁;

*,如果车辆遭受强烈撞击,所有车门解锁。但是,根据撞击的力度或事故的类型,该系统可能不工作。

这就意味着,在某些场景下,导致雷克萨斯LM气囊弹出的碰撞力度或事故,并未达到让车门自解锁功能起效的工况阈值。中国国标的逻辑是:碰撞后,车门解锁,优先级上解锁高于碰撞。而雷克萨斯LM的逻辑是:碰撞后,由系统判断严重程度,再由系统决定车门是否解锁。

视频中的LM气囊弹出,撞击力度显然超过雷克萨斯的设定临界标定,热心路人反复尝试使用钥匙解锁,但车门由始至终都紧闭锁死,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雷克萨斯/丰田车门解锁系统工作逻辑的重大纰漏。

无独有偶。今年3月,雷克萨斯旗下最受中国人欢迎的纯进口中级轿车ES与一台国产领克轿车03+发生正面对撞。事故发生后,领克轿车03+的驾驶员开门下车,缓过劲儿加入了对雷克萨斯ES驾驶员的营救行动中。你没看错,雷克萨斯ES的主副驾驶人员,因车门打不开无法下车,有路人多次尝试用铁棍将车门撬开,最终无功而返,只有等待消防员到场专业破拆。

有网友表示,撞了门打不开的才是纯正雷克萨斯,一如既往的匠心保证。

如果说单一交通事故变量太多,民间分析“不足采信”,一场由懂车帝在2021年1月份举行的专业高速碰撞测试,或许能说明不少问题。

在这场测试中,一汽丰田卡罗拉与一汽大众速腾以64公里/时的车速进行50%偏置碰撞。结果速腾前排驾驶员一侧车门在碰撞后自行解锁,其它车门在40牛的力度下可轻松打开。卡罗拉在碰撞后车门没有自行解锁,每个车门都要从内手动解锁后方能打开。

不同汽车厂商对车门解锁的逻辑理解不同,除丰田/雷克萨斯的这种外,还有两种:*,气囊弹出,车锁自动解除,大众系的常用做法;*,解锁一次不够,再解一次,典型代表是小鹏汽车。

无论是从硬件配备还是软件算法的角度考量,“碰撞自解锁”都称不上汽车行业中的“高精尖”:一个气囊控制模块(ACU)+一个车身控制模块(BCM),配合碰撞传感器实时监测就齐活了。

*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在《车辆碰撞解锁方案综述》论文中给出的工作原理是:车辆碰撞时,ACU输出一个碰撞信号,BCM捕捉该信号控制门锁电动机解锁。ACU输出信号的方式有两种:硬线信号和总线信号。

方案认为,为了提升碰撞后解锁的成功率,ACU应该设计为碰撞后同时输出硬线信号和总线信号,BCM检测到任何一个信号发生异常,就执行解锁命令。

事实上,多备份、多冗余是绝大多数负责任的汽车公司在安全,尤其是碰撞安全这件大事上的设计思路,来不得一点偷工减料。岚图工程师告诉虎嗅,他们在旗下MPV车型梦想家上专门为车门电机线束设置了多重保护结构,从材料、位置和排线上,都有相应考虑。“是一个很普及的功能了。”该工程师补充道。

降成本降到安全的头上,雷克萨斯其实在美国栽过好几个大跟头。

比如2018年,美国得州达拉斯法院认定雷克萨斯ES300(2002款)存在前排座椅设计缺陷。正是这个缺陷导致追尾发生后,该车型的前座因冲击力向后倒下,坐在后排儿童安全座椅上的一名3岁和一名5岁儿童严重受伤,法院判决丰田汽车赔偿受害人家属2.44亿美元。

虽然丰田嘴硬坚称“不是设计缺陷”,但最终却没有上诉,乖乖赔钱。

丰田将“拧干毛巾里最后一滴水”奉为降本增效的金科玉律无可否认,但安全“这滴水”无论何时都不该从成本的毛巾中被挤出,更何况自诩为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本就不该出现在这条毛巾上。

二流品牌+三流产品=四流智商税

如果用一个词来总结中国市场的雷克萨斯,笔者的答案是“看不懂”。一个卖着三流产品的二流品牌,怎么就成了国人*了?

雷克萨斯“看不懂”的地方有很多,主要是这三点:

*,把加价玩成行活。

2004年,雷克萨斯最畅销的SUV车型RX进入中国,拉开了此后近20年的加价大戏序幕。甚至以此诞生过这么一个荒诞可笑的经典段子:“加价80*提车吗?”“对不起,我们没有这么大的优惠!”

以此次因事故被推上风口浪尖的雷克萨斯LM为例,一共两款车型,最贵的146.6万。2019年上市初期,需要加价168万,最终花费400万才能让这台“四缸大面包”落地。即便是现在,能提车的落地价也轻松超过200万。

根据澎湃新闻的调查,雷克萨斯在中国市场的主销车型ES没有一毛钱优惠,“只有购置税减半补贴”。指导价29.47万元的ES 200 *版目前“落地32万元”。NX、RX这类热销车型要加价数万,且“订单至少排到明年”。

2019年4月,新华社记者在调查中发现,雷克萨斯LX570部分地区加价幅度在10万元至30万元不等。这些加价部分不开发票,同意开票的经销商也要客户另交税点,以服务费、装潢费、维修费、汽车配件等名目开票。2019年,雷克萨斯因存在价格垄断行为被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罚款8761.3万元。

可直到今天,雷克萨斯依然是中国加价行活玩得最厉害的汽车品牌,没有之一。

*,把简配当做习惯。

每当海外汽车品牌向中国市场投放的车型配置与欧美不同时,舆论有一种惯性,会把简配的锅往中国合资方身上甩,因为合资方想挣快钱,所以无底线缩配置。但这个套路在雷克萨斯上不成立,因为是一个正儿八经全闭环的纯进口品牌:设计、开发、验证、测试、生产。除了销售,其它和中国一点边也搭不上。

所以,雷克萨斯对中国市场的减配,是打心眼里没把全世界最重要的“中式诉求”当回事。

两个例子。在中国,雷克萨斯推出搭载2.0L自吸发动机+CVT变速箱的ES 200车型,售价29.49万起,这是一套不折不扣的中国*动力总成。在美国,ES的起步排量是2.5L,还有一部3.5 V6的ES 350可以备选,只卖39500美元,约26.7万元。

混动的ES300h就更离谱了。中国起步售价37.89万,美国起步41310美元,约27.9万元。这点钱在中国连一台ES乞丐版都买不到。

中国消费者花了不少的钱,却没买到更先进的配置。

在懂车帝进行的豪华品牌AEB主动刹车测试中,*的进口车型雷克萨斯在同价位的六款豪华品牌车型中位列倒数*名。随手摘两个对比:雷克萨斯ES欧洲版在儿童鬼探头工况下的通过速度为60公里/小时,在中国是20公里/小时;在日本JNCAP能顺利通过的AEB项目,进入中国后AEB完全不起作用。

作为全球车型,在美国市场,雷克萨斯为ES配备的是最新版本的LEXUS SAFETY SYSTEM+2.0(LSS+2.0),其它市场配备的LEXUS SAFETY SYSTEM+(LSS+)。不同国家的LSS+系统功能也有参差,比如在日本市场投放高阶版LSS+,50公里时速内完全刹停,对中国市场投放降阶版LSS+,不过是为了应付中国法规*标准。

第三,把质量抛之脑后。

在许多中国消费者心中,雷克萨斯就是质量的代名词。事实上,秉持这样观点的人应该早点打破信息茧房。

在J.D.Power公布的2022年汽车可靠性排行榜中,雷克萨斯的排名下滑到了第六位,百辆车问题数(PP100)为159个。仅仅一年前,2021年,雷克萨斯还*。去年一年,雷克萨斯全球范围内因车辆缺陷的累计召回数量是14万台。过去三年,这个数字是40万台。

在车质网上,雷克萨斯ES的用户满意度只有2.4分,2020款车型的投诉量为146个,2018款投诉量为136个,排名前三的投诉分别是:发动机、车身附件以及电器、变速箱。一位2022年2月购入全新雷克萨斯ES的用户甚至发现车内座椅下方滑轨底座,方向盘下方转向柱区域,安全带底座骨架,点烟器等部位出现严重生锈,彻底颠覆了他对纯进口丰田的既有认知。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雷克萨斯的累计上险量为8.65万台,同比下跌30%。最畅销的ES累计上险量4.44万台,同比下跌25%。

一台经过简单精装修,就忙着肆无忌惮加价的丰田,在受到中国消费者规模如此庞大,态度如此狂热,时间如此持久的追捧后,迎来了“审判时刻”。雷克萨斯靠手里这把叫“进口”的镰刀,心安理得地割着一茬又一茬中国富裕韭菜的好日子,到头了。

写在最后

雷克萨斯能在中国长期任性妄为、胡乱提价,本质上是细分市场内始终没有出现一台能打的车型,中国高端车消费客群一方面苦雷克萨斯久矣,一方面也苦于无车可买。

整体切换至电动车赛道后,大量新兴的本土造车公司开始涌现,高合、蔚来、小鹏、理想、极氪……即便是在雷克萨斯LM只手遮天的高端MPV领域,从今年开始,也有许多中国品牌的高端车型开始下饺子式入场:东风岚图梦想家,腾势D9,极氪009和红旗HQ9等,它们对成为“埃尔法平替”和加价都不感兴趣,只想踏踏实实造出适配中国用户需求的MPV。

一方是摆谱又摆烂的雷克萨斯,一方是情真又意切的中国品牌。如果还犹豫该怎么选,不妨算算不买雷克萨斯LM省下来的100多万,可以在新一线城市买一套多少平米的新房吧。

华宇登录_被饶毅炮轰「假药」的益生菌,要被团灭?

0801

7月26日,公众号“饶议科学”在文章中做出“市面上的益生菌全是假药”的论断,一下子引起轩然大波。

在文章中,也许是写嗨了,*科学家、网红科普大V饶毅拿出关于益生菌全盘否定的论断,“全中国现在推广的益生菌无一不是假药。肠道细菌研究很热门,但迄今没有拿出有效应用的药品”。

由于饶毅之前不断进行科学打假的成功经历,以及教授的身份,使得这篇公众号文章一出,便迅速在媒体圈爆红,该事件也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近年来,他因为屡次出手打假,如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等人论文造假,又因言辞犀利,被称为学术界的“打假斗士”。他本人也经常针对热点话题做严肃的科普解读。

不过,他此前举报的多是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大人物”,虽然最后都未能真正坐实举报内容,还是不免引起学术界震荡,这也使他成为很多管理者、学者、专业人士头疼的角色。

也正因此,他发表的针对益生菌的论断引来了行业和消费者广泛讨论:益生菌真的是“假药”吗?益生菌是智商税吗?在该篇文章的评论区,不少读者反馈称“自己给益生菌交了智商税”。微博上,一些消费者也提出了质疑。

“再也不买益生菌”,成为很多消费者在微博评论区主要的观点。“看完文章后,赶紧把家里之前给孩子囤的益生菌产品都扔了,怕给吃坏了。”一位宝妈如此说道。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的市场动向甚至引发相关企业股价波动。

由此,饶毅也被戏称为“益生菌”行业的公敌:一句话不仅让多家上市公司市值蒸发,也让消费者开始“抛弃”益生菌。

这已从一个学术打假变成了对于一个单独市场的打击。可真正需要解答的问题依然存在,那就是:益生菌是“假药”吗?益生菌行业有可能因此被“团灭”吗?

1

饶毅炮轰的背后

炮轰益生菌能引发如此大的关注,是因为饶毅专业背景过硬。

上世纪80年代,饶毅留学美国并在美国知名院校任职多年。2007年回国后,出任北大生命科学学院任院长,此后历任北大理学部主任、西湖大学创校校董会成员。2019年开始任首都医科大学校长。

关于他,让人津津乐道的有两件事:一件事是落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之后宣布以后不再成为候选人;另一件事就是坚持不断打假。

饶毅一直致力于中国的学术打假活动。最*的,还是他在2019年底“一箭三发”,对准国内学术圈三位大人物。

2019年,饶毅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实名举报武汉大学医学院李红良教授、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上海药物所耿美玉研究员论文造假,将“学术造假”这一话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引发了一场国内“学术界大地震”。

饶毅在举报信中称,“不造假是不可能的”、“请贵委做些好事,为中国科学界洗刷耻辱”。

然而有意思的是,2021年1月21日科技部发布了《有关论文涉嫌造假调查处理情况的通报》。根据科技部的后续复核,发现饶毅举报的三位科学家论文不存在造假嫌疑,但是部分图片引用不规范、数据处理有相应的瑕疵,对相关人员已经做了训诫、谈话、停止相应职务等处理。

就在科技部出调查结果的当晚,饶毅表示不服,又向中科院道德委发出了一封对裴钢学术不端的举报信。结果几日后中科院道德委表示,“科技部已有结论,中科院不再进行相应调查”。

当时饶毅炮轰三位知名科学家的消息,也是经媒体报道迅速放大,被广大读者熟知,并认为其是挑战学术霸权和拯救学术风气的“旗手”,但最后的结果又让所有人不知道该如何评价饶毅教授的行为。

换句话说,网友心目中那个挑战学术不公的饶毅教授,真正举报事实的认定,可能跟所有人的感知存在很大出入。

但饶毅依然没有停下打假乃至针对自己觉得不合理事件发声的频率。

某种意义上,这位科学家、大网红发声准确性并没有得到评估,哪怕之前针对学术界“大人物”的举报,最终被科技部认定不成立。但其带来的影响却无法估量,有时候甚至是对一个产业毁灭性的打击。

2

懵逼的“益生菌”

实际上,益生菌并不是一种“细菌”,而是一类细菌,也就是对人体有益的细菌。

目前全球公认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诺贝尔奖获得者俄罗斯科学家梅切尼科夫。他认为,食用含有乳酸菌的发酵乳制品,能够促进健康、延长寿命,而其作用机理,就是乳酸菌伴随食物进入肠道,抑制了有害菌。

肠道菌群相关研究认为,肠道微生物也是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有害细菌占据主导地位,就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疾病,反之如果保证益生菌的平衡则会降低获得疾病的可能性。根据相应的数据和科研论文,全球范围内认可的益生菌有400多种。

中国目前还没有法规层面上对“益生菌”的定义,但在实践中,卫生主管部门发布了《可用于食品的菌种名单》和《可用于婴幼儿食品的菌种名单》,用这种形式来规范中国食品、药品企业使用益生菌。最新版是2021年修订的,其中规定可用菌种有16种。

目前在中国市场销售的益生菌产品多达数百种。其中属于药物的很少,而且药品大部分都跟胃肠益生菌重建治疗胃肠炎有关,类似整肠生这类,剩余绝大多数益生菌产品都是保健品或者食品。

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数据,2020年国内益生菌产品的整体市场规模约为879.8亿元。而欧睿国际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益生菌消费市场规模已经超过意大利,位居全球*,并且仍以每年11%-12%的速度快速增长。

从整个益生菌产业链来看,目前国际益生菌产业上游专利申请主要由俄罗斯、日本、美国等传统的益生菌开发强国垄断,全球原料供应也被丹麦科汉森与美国杜邦等寡头垄断。产业链下游市场竞争相对充分,产品主要可分为益生菌食品、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和益生菌原料三大类,分别占比85.9%、8.6%、5.6%。

在这样的市场前景下,越来越多国际知名企业纷纷涌入,已经在益生菌市场呈现强者竞争、百花齐放的局面。

我国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特别是电商渠道,依旧被由外资品牌占领,大量外资品牌进入电商国际平台进行销售。数据显示,2017年淘宝平台销量前*为澳大利亚life space、美国swanson和日本酵素reperfe,占整体市场销量的65%。

天猫健康数据显示,作为天猫上的高增长垂直赛道,益生菌品类近3年平均增长率超过80%。2022年6月,益生菌在天猫平台的日均搜索量同比增长了6成。

最近几年,我国益生菌市场进入高速发展期,各大厂商、品牌先后发力。就当前市场格局来看,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以汤臣倍健、健合为代表的营养保健品龙头;二是以科拓生物、华大基因为代表的本土研发型企业;三是以Wonderlab、Keep、每日的菌等为代表的新消费品牌。四是以乳企为主的乳酸菌相关产品。四大类型对应的产品形态各不相同,但大致可分为乳品、食品饮料类以及膳食补充剂。

而从国内益生菌膳食补充剂或益生菌制剂来看,高端品牌如纽曼思、合生元、华大基因、中益企业、昂立一号等选多选用进口菌株。面向人群和功效来看,目前主要用于婴儿益生菌菌粉居多,功效以肠道调节为主。近年来,面向多个群体的专业益生菌企业也逐渐兴起。

另外、蒙牛、伊利、君乐宝、养乐多等乳制品企业也纷纷结合益生菌推出相应的保健食品、奶制品,早已成功打开市场;而各大保健品的企业合生元、江中药业、无限极、丽珠、汤臣倍健等近年在益生菌市场的动作也一直没停。

国际方面,最近一年内美国康萃乐Culturelle、乐力Osteoform、纽曼思Numans、法国汉臣氏High Change、瑞典拜奥Biogaia等国际巨头也纷纷加大在中国的市场投入,推出从婴幼儿到成人的益生菌保健品,开始不断抢占市场份额。

而对于乳酸菌市场,消费者的感知度会更深。如在2002年进入中国市场的养乐多,这款乳酸菌饮料在中国大陆地区的日均销售已达750万瓶。全球八强乳品企业蒙牛旗下优益C全线产品采用的都是自主研发的中国益生菌。而经过16年的研发,经过数以万计的菌株筛选和上千万人群临床试验,优益C研发团队已构建起丰富的自主研发的益生菌库。

某种意义上讲,益生菌乃至乳酸菌已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巨大的成熟赛道。很多国际大厂在产品和技术层面的研发投入也极其庞大。

因此,这样成熟赛道到今天被一位科学家“网红”全盘否定,是一件无法想象的事情。

3

影响力大的公知

作为科学家和公知、大V,饶毅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这篇讨伐益生菌的文章出来之后迅速引发行业的震动,很多消费者在微博上面留言声讨,纷纷表明不再购买益生菌、乳酸菌相关产品。受此影响,相关企业的股价应声而降,已经形成了对于行业负面的冲击波。

当天,相关上市公司的股价出现小幅下跌,如华大基因下降2.39%,科拓生物下跌2.36%,莱茵生物下降2.79%。

“这两天,整个公关部门一直在忙,我们不停地拟定各种预案,还不停地配合市场部安抚各地前来总部的经销商”,一家国际知名保健品巨头中国区的公关总监负责人这样对「子弹财观」表示,他很遗憾现在的无妄之灾。

“关键是饶毅老师的学术地位和网红大V身份杀伤力太大了,这种知名学者的发言,对消费者的引导作用非常直接有效。”他进一步介绍到:“现在已经有消费者在公司‘两微’文章下面留言要求退货,作为国际知名的保健品生产商,这种因为网红发言造成的退货,我们还是*次遇到。”

很显然,这一事件对益生菌企业来说几乎是毁灭性的,“公司投入重金研发的新产品,原本在这个季度要上市,现在相应的计划已经暂停,后续的安排可能要根据市场的变动再进行布置。”

而香港资深金融分析师林曦则认为,很多时候网红的一句话引发企业股价的波动,是企业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之一。

“我们对这一事情进行了前后的深度调查和数据搜集,发现饶毅老师这篇文章出来之后,15个小时相应平台的报道和转发,已经超过上热搜的数据值”,他解释道,这意味着这件事情已经从一个简单的学术争执上升到公众热点事件。

基于舆情数据分析,他认为,在相应报道和转发文章下面留言的绝大多数都是益生菌消费者,“出于对科学家的信任,声明不再购买益生菌的消费者不在少数。”

“这对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来说有些太过了。科学家与网红应该是两个对立群体,科学是严谨的,饶毅老师并没有拿出足够有说服力的证据,或者在医学角度上的实验来证明‘益生菌是假药’的观点,反而利用网红身份直接断然下定义,这显然也违背科学的严谨本质。”

关键,这个正在发展的行业受到影响太大,原因只是一个不严谨但非常*的“网红”论断。林曦表示:“这是科技大V影响力的体现,同时也是这个行业特别不稳定的因素。”

饶毅以公知身份所作的论断,对益生菌行业的打击非常大,也使得产品的研发以及市场的前景都蒙上了阴影。毫不夸张地说,饶毅作为公众人物,一句话让其成为了“行业公敌”。

那么,该事件后,益生菌行业未来会否因此一蹶不振,最终化为历史的尘埃,还是会克服困难继续前进?

这需要时间去证明。

*能确认的是,一个新的行业培养出来非常不容易,但被毁掉,可能就是几句话的事。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谢天谢地,Netflix这次没有爆雷

0721

*近几次财报季,在科技公司中打头阵的Netflix总是*先受伤的那一个。这两个季度不仅自身市值几乎腰斩,每次财报后都以一己之力拖垮了整个科技股。

在上个季度的财报会上,Netflix的表态可以说已经是将“摆烂”进行到底。先是表示二季度预期收益会继续下滑,公司考虑引入广告求生,接着放话称全球付费用户将减少200万。吓得投资者们纷纷出逃,股价一度狂泻回了5年前。

今天,Netflix的二季度成绩单正式揭晓。不出所料,结果并没有Netflix之前渲染的那么糟糕。值得重点关注的是,Netflix还宣布跟微软就广告业务达成了合作,这让大家都深感意外的同时,又好奇双方这场合作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深意。

|高冷Netflix,向生活低头

本季度财报显示,今年 4 月到 6 月,Netflix共流失了约 97万名订阅用户,营业收入79.7亿美元同比增长了9%,同时还估计将在第三季度恢复约100万的客户增长。

由于各项数据均好于预期,盘后Netflix的股价涨幅一度超过了10%,股价重新站上了200美元大关。

这次财报的表现也给之前惨遭血洗的Netflix了一些喘息的机会。过去半年来,Netflix的日子确实不好过。

自成立以来,Netflix的订阅用户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牢牢占据着流媒体老大的位置。在硅谷的众多科技员工的心中,Netflix也属于处于金字塔顶端的那波公司,“不差钱+标准高+高冷”的招人作风一度让大家趋之若鹜。

但如今,随着用户的持续流失,Netflix不得不走下神坛。在公司内部,Netflix目前已经进行了两波裁员,涉及人数超过450人,内部考核、降薪、砍业务也都接踵而来,搞得员工们一片人心惶惶。在用户层面,Netflix一改过去对用户密码共享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开始严打密码共享,同时还接连提高了订阅费用。

一时间,业界对于Netflix的质疑声四起。很多人认为疫情之后,Netflix的用户增长已经透支,随着亚马逊、苹果、迪士尼等巨头纷纷入局流媒体,Netflix的市场份额也正在被各方瓜分。

本季度,虽然各项指标超出了预期,但主要要归功于上个季度的“摆烂”效应,数据仍然很难看。要知道,去年同期,Netflix的用户增长了154万人,净利润增长了87.6%,而今年不仅流失了约百万的客户,净利润仅仅只增长了6.5%。

种种迹象都在说明,Netflix并没有走出颓势,它必须在困境中寻求突破。而*近,Netflix也迈出了*不得已的一步——接受广告。

在用户增长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为了恰饭,坚持了20多年高冷拒绝广告业务的Netflix开始打起了广告的主意。在财报会上,CEO Reed Hastings表示,除了常规的无广告订阅服务之外,Netflix将提供由广告支持的低价订阅服务,该项服务将于2023年年初上线。

|一桩看起来“八杆子打不着”的巨头联姻

那么,谁是这次Netflix广告业务的合作方呢?

要知道,如今Netflix 仍在全球拥有超过2.2亿的订阅用户,平均每个用户每天观看其内容的时间超过 3 小时。分析显示,引入广告每年能给Netflix至少带来30亿美元的收入,这无疑是一块广告商们都想要参与争抢的大蛋糕。

在上个季度Netflix*透露出这个打算时,很多人就在猜想这张大饼究竟会落到哪个数字广告大户头上?谷歌、Meta、Roku等成为了当时呼声*高的选手。

但上周,正式揭晓的谜底却让大家都直呼想不到:热门选手纷纷落选,Netflix*终选定的合作方居然是跟自家业务几乎毫无关系的老大哥——微软。

表面上看,微软显然不是 Netflix *理想的广告合作伙伴。从技术层面来说,广告一直都不是微软的强项,2021年其广告收入仅占总收入的6%左右,同时微软从未涉足过第三方广告技术业务,收入主要都是来源于Bing搜索、LinkedIn等。而在业务层面,除了勉强有些擦边的游戏业务之外,这么多年来微软跟电视媒体行业也基本算是绝缘。

因此,相较于已经有Youtube成熟运营经验的谷歌、或者是以卖广告为生的Meta,Netflix选择牵手微软这件事多少有点让人匪夷所思。

对于这项合作,目前Netflix和微软都没有做出过多说明,但从Netflix的官方新闻稿中,我们似乎也能找到一些Netflix选择微软的考虑。

Netfilx在官宣文案中层提到,“微软有能力支持我们所有的广告需求,我们将共同努力构建新的由广告支持产品。” 、“更重要的是,微软提供了随着时间推移在技术和销售方面进行创新的灵活性。”

从中似乎可以看出,Netflix此次想找的,可能还就是像微软这种既有一定的广告技术支持能力,但又不是流媒体广告业务“老炮儿”的合作方,因为只有这样,它才可以掌握产品构建和发展的话语权。

众所周知,从成立至今的24年里,Netflix的主要收入来源都是受内容驱动的会员订阅服务。不让广告影响用户的观影体验,是Netflix从一开始就坚持的运行准则。

当如今Netflix“放下身段”来接受广告时,他们或许并不想要以牺牲用户为前提来被广告商推着走,而是想要自己掌握引入广告的主动权。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业界内越是成熟的广告商反而越不适合Netflix。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选择微软也是Netflix走的一步险棋。毕竟疫情之后,流媒体之间的竞争已然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在Netflix之前,包括Disney+、Hulu、NBC环球公司的孔雀视频、华纳旗下的HBO Max,今年都已经推出或者在计划推出附带广告的低价订阅服务。

因此对于Netflix和微软来说,如何快速制定出产品计划,从而来跟众多同行抢夺广告客户和平台用户是他们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

|可能在为“世纪大收购”埋下伏笔

除了在广告业务层面的“自主性”考虑之外,很多人还认为Netflix选择跟微软跨界联姻的其实还暗藏玄机。

*大胆的一个猜测就是,Netflix可能在考虑未来被微软收购。

这样的猜测并非是毫无根据。对于Netflix来说,在一众能出得起上千亿美金收购价格且不受到监管约束的巨头之中,微软可能是*合适的金主。有实力谷歌的Youtube、亚马逊Prime Video都跟Netflix的业务有直接的竞争和重合关系,若考虑被他们收购可能无法跨过反垄断这一关。而微软若是收购Netflix,不仅能为Netflix源源不断的输血,甚至还能为Netflix的内容拓展提供助力。

众所周知,Netflix*近一直在琢磨着拓展自己的游戏业务。去年11月,Netflix正式推出Netflix Games,把自家的一些影视IP改成了手游。但运营了近半年,整体仍然反响平平。但如果牵手微软,有了Xbox团队的强大助力,Netflix就不必再从头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来组建研发团队,同时还将 Xbox 的一些游戏IP影视化。

对于微软来说,收购Netflix也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据Netflix的年报显示,目前公司的云计算基本都由AWS提供支持,一旦双方结成合作,微软便可以顺势将Netflix的云业务从亚马逊那“抢”过来。

另一方面,对于微软来说,Netflix也将为公司打开一个全新的流媒体领域从而吸纳更广泛、更年轻的受众群体,如《怪奇物语》、《伞学院》等Netflix的知名IP剧集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给游戏业务带来流量。

但目前,这桩收购只是还停留在传闻阶段,分析认为,鉴于微软对于动视暴雪的收购还没完成,收购Netflix可能至少还需要3-5年的时间。

对于Netflix与微软的这桩奇怪又具有想象空间的合作,目前网友们也是反应不一。

有人认为这已经明显透露出了收购信号,并对未来Xbox的游戏被影视化搬上Netflix充满期待。

但一些网友也明确表示,有了广告之后的Netflix将走下神坛,并将考虑取消订阅。毕竟,反正都要看广告,为啥一定要选Netflix。

华宇平台登陆_90后正在告别「韭零后」

0719

理财的人和钱都在大幅增长。作为90后,步入职场后小有积蓄,又比80后更加注重“搞钱”。

漫天的理财课程,唾手可买的理财产品,似乎进入了“人人皆可理财”的时代。

在知乎上,#理财#这个话题吸引了740万人的关注,#股票#、#基金#等话题的讨论度也居高不下。

白酒、半导体、新能源、医疗,加上以往的互联网、房地产等,都是被炒得沸沸扬扬的热板投资板块,“基金”一词甚至两个月内就登上了38次热搜。

理财的人和钱都在大幅增长。吴晓波也在年度演讲中提到,新中产的资产从实物资产在大规模流向金融资产。过去5年里,中国基民数实现了翻番。

作为站在冲浪最前线的90后,步入职场后小有积蓄,又比80后更加注重“搞钱”。

常规的基金、股票;后起的盲盒、潮鞋、比特币,甚至最近大火的元宇宙和NFT,90后似乎是样样不落,只不过有的谨慎、有的激进。

只是,进场的时候有多风光,赔钱的时候也会有多狼狈。

由于今年行情震荡,缺乏投资经验的年轻人面临着的风险也大大增加,社交平台上不乏#投资亏损大PK#等话题,少一点的亏个几百几千,多一点的都是以万起步,在众多寻求解决办法的帖子下,很多网友给出了“懒得安慰你,我已经麻了”的回复。

涌入投资市场的90后大军,在这波亏损潮中渐渐降低了理财热情。

从百度上看,除了9月初有个搜索小高峰,理财的搜索数自今年2月份以后波动下降,近三个月的搜索指数同比下降42%。

年轻人投资是否真的只是“一时兴起”,只能沦为“韭菜大户”?

《商业数据派》和几位年轻的投资者聊了聊,发现在经历过试错后,他们正在慢慢建立各自的投资理念,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

90后正在告别“韭零后”。

被白酒、新能源套牢

仍坚持长期主义

周越25岁 财经编辑

“嗯......年轻人还是需要有投资理财的认知。”

19年刚毕业,周越去了一家财经媒体工作,每天会接触到很多跟财经行业相关的知识。毕业半年,手里有了一些存款,加上现有的工作性质,周越就想着把这笔钱利用起来。”

也算是学以致用吧,需要培养一个理财的习惯。

在众多投资理财的种类中,周越选择了利润比银行高、风险比股票低的基金。“最早接触理财是定投,那时候定投很火,在支付宝上选择一个好的基金经理,再瞄准自己看好的一些赛道,像早期的互联网概念等,就从几千块钱开始,也不多,每款基金分散投两三百。”

后面经济相对宽裕了,周越在基金里面的投入也跟着加大,最多的时候买了两万多,总体来说还是能赚一些。

不过今年市场整体波动性很高,基金压力比较大,很多基金经理也因为各自押注的赛道而得失各异。

像周越之前挺看好的千亿顶流张坤,在二季度中,4只基金的收益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而外号“菜狗”的蔡嵩松却一洗前“耻”,趁着半导体芯片的良好态势猛赚120个亿。

“尤其是白酒,我大概在去年八、九月份买的,那时白酒其实已经涨得很厉害,买入的时候差不多都快到了最高点,然后今年就一直跌,自己也亏了不少。”

白酒亏着300多,年初又在蔡嵩松那提前下了车,周越成功错过了后期半导体的涨价潮。“所以看好的基金经理要持续跟着,不能因为短期的得失就改变心态。”

整体行情震荡,亏钱很正常,但周越觉得这也不能全怪行情。

“还是拿白酒来说,今年白酒行业的波动也算有迹可循,譬如说国家的宏观政策,企业本身存在的问题,像茅台,还有管理层调整的原因。“

就白酒这个单一产品来说,周越还是比较看好,在他看来,酒水作为中国人长期消费的刚需品,尤其是年底这个阶段,未来的回调肯定还是有的,所以不必太恐慌。”投资嘛,有收益就有风险,既然选择了投资就需要有一定的心理承担能力。“

除了白酒,今年新能源行业也有不小的波动。

周越当初很看好这个赛道,跟着基金经理去买了一些,最近也在大幅回调,亏了差不多四五百块钱。不过这同样在周越的可承受范围内,有着明确的碳中和等指向,新能源就稳定在朝阳行业里。

“基金毕竟是长期投资,看中了这个赛道,就要相信基金经理,也要相信自己的判断。”

炒过鞋和盲盒后

对NFT投资克制

李鹏26岁 程序员

花了一万块,抢了30次,李鹏终于在盲盒中抽到自己想要的玩具,此时已经是凌晨2点,他迫不及待地给女朋友打了个电话,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对方。

还在读大学时,李鹏就很喜欢这些新奇玩意儿,潮鞋、盲盒,哪样火就追哪样。

“我记得是2018年吧,潮鞋突然火了起来,我本来就喜欢研究那些量款潮鞋,自己也收集了两三双,当时是室友让把我收藏的鞋卖了,帮我在网上挂了个帖子,没想到好多人都跑来说要高价买。”

卖了几双赚了不少钱,李鹏感觉这是门不错的生意,刚好在学校也没事,所以打算好好去研究一下炒鞋这个风口。

“最开始只是想试水,用赚的那笔钱重新入手,排队抢了两双限量款的潮鞋,倒手一卖赚了4番,这就上瘾了。”

此后李鹏开始从各个渠道购买潮鞋,新鞋没有,就去二手平台上寻购;自己排队买不到,就让别人帮忙找;如果有看中的款式,他甚至会通过高价去黄牛那购买,“虽然入手的价格高,但是压一压,铁定还会再翻倍。”

2018年和2019年初,李鹏通过炒鞋赚了不少钱,后来盲盒火了,他又赶紧跳进去。

“泡泡玛特也挺赚钱,尤其是整套还有隐藏款,印象比较深的是隐藏款公仔Molly,在门店和盲盒机上都很难抽到,几率太低了,我都是直接高价买的别人抽到的隐藏款,等市场价格一涨再出手,稳赚不赔。”

潮鞋加上盲盒,赚得最多的时候“月入近百万都不夸张”。

赚了钱,李鹏对炒物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最疯狂的时候,信用卡都被他刷爆了,朋友那能借钱的都借了不少。

“课也不去上,论文也不好好写,陪女朋友的时间屈指可数,为此她闹了好几次分手。”

到了2020年,潮鞋的火突然降了下来,李鹏手上积压了好几双AJ、Yeezy 350等限量版潮鞋,本以为能买个好价钱,或者再撑一撑,实在担心“烂在手里”,最后大多亏本卖了出去。

没想到后来盲盒也开始降火,费了好大力才搞到的十几款隐藏公仔,用成本价都难以脱手。

“也有压力啊,虽然赚了不少,但赚的钱都拿去买新货了,信用卡的钱能还上,朋友的钱就不一定了。”

这两股火降下来之后,李鹏决定痛定思痛,安稳了一小段日子。等到今年年末,NFT又开始爆火,网上铺天盖地的炒作新闻,让他又有些按耐不住。

“抛开赚不赚钱来说,我就是喜欢新潮玩意儿,可能也跟年纪相关吧。”

上个月他悄悄入手了几款游戏皮肤和小众作品,想要等以后稀缺了拿出来卖。

相比之前的大手笔投入,李鹏现在显得很克制。“NFT怎么说呢,没有炒鞋和炒盲盒实在,不管网上怎么宣传,这个概念都太虚了,而且增值的过程很长,不确定性因素太多。”

“关键是,新潮是新潮,生活是生活,还是不能太沉迷。”

小步试错踏实走

李鑫泉 28岁 教培人员

从投资经验上来看,李鑫泉已经不算太“年轻”。

“2016年接触股票,刚入门的时候去报一些理财课程,看相关的专业书籍,后续就基于已有的行业认知,再结合公司业务、财报等,对股票进行客观的判断。”

炒股多年,从小资金入市摸索、亲历牛市到熊市的转变、到所选股遭遇系统性风险,李鑫泉已经有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方法论。

今年大盘震荡,整体指数涨幅不高,但李鑫泉从2020年末就选中的一款锂业股却给他创造了三倍的价值。

“选择这支股票呢,一是很看好新能源这个领域,而它在业内有一定的名气,二是去分析了它的业务,有很好的上游锂资源,三是因为当时它恰好负债,价值被市场压低了。”

在李鑫泉看来,股票背后是企业,投资前还是需要去深入分析企业的价值和潜力,不过也不能以“价值论所有”,有时也需要去进行周期性投资,对基本盘有深刻的认知。

就像去年,因为疫情影响,对行业的了解也不充足,李鑫泉把当时手中持有的唯一一支股票全部抛售,结果后面却出现了6倍的涨幅。“挺遗憾的,还是需要对公司和行业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印象比较深刻的还有2018年,他选了一支带有一点新能源基因的股票,结果在很短的时间出现了70%的回撤,连续28天跌停。

“很吓人的,真的在考验心理承受能力。”

除了以上这些投资心得,李鑫泉还特别强调“学会控制自己,小步试错”。

“现在很多人觉得股市就是金矿,炒股就是为了掘金,但对我来说,股市其实是丛林,谁也不知道前面藏着什么,所以试错和控制自己特别重要。”

尤其是试错这方面,李鑫泉做得很充足,没买入现在这支锂业股之前,他一直都有在用小资金做各种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不少的投资经验。

如今上过足够多“风险教育课”的李鑫泉算是个“专家”,炒股的收入也成了他最主要的资产来源,对于这个结果,他表示“投资要趁早,可以用小仓位去培养感觉,了解自己的风险偏好,积累专业的投资知识,即使亏也亏不了太多。”

“更重要的是,早期用小资金找感觉,后续才能有方向有目标的投入,如果觉得股市不适合自己,也可以再去找基金或者其它与自身相匹配的投资种类。相反,如果已经有家庭压力才去接触股市的话,风险其实比年轻的时候更大。”

至于对明年的投资期望,李鑫泉觉得还是有一些机会的,他看好的新能源、消费、汽车产业链相关的公司,应该会有很多结构性机会。

“整体上可能不会出现大盘风险,不过新能源估值比较高,大概率会回调,还是需要谨慎的判断。”

交了一万二的学费后

不再梦想一夜暴富

刘语涵24岁 分析师助理

语涵第一次接触基金是在2020年,那时她刚大四下期,去了一家小公司做视频剪辑的实习。

刚拿到手的实习工资一个月只有3千,除去房租、交通、饮食,每个月还需要额外透支才能承担与朋友的聚会花销。

“我就是个很普通的人,那时候就想着努力攒钱自己去买套房,只是老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还是得去理财。“

刚好大学四年多多少少都看过一些理财的建议,尤其是这两年,理财课程在百度、微博、抖音上轮番滚动,广告漫天飞,本就想理财的小姑娘自然也就动了心。

语涵是个行动派,在知乎上看到很多人都在引流一个“1元理财课”,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被某个“理财大咖”拉进了专门的社群。

刚开始每天通过网课学习一些股票、基金的知识,“让人感觉还挺靠谱”,后来网课一结束,老师便趁热给语涵推荐进阶课程,承诺说只要认真上完这些课,保证以后年化收益可以超过15%。

一边是“理财大咖”的极力保证,一边是“学员”的接连报课,本着“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的心态,语涵一咬牙给了12000元的报名费,立志要成为理财高手。

哪成想所谓的进阶课太坑,等语涵和一众学员吵着要老师退款时,这些理财大咖顿时没了影。

“群解散了,微信也拉黑了,想骂人都找不到挨骂的对象。”

不过财还是要理的,只是相比于听别人的建议,语涵现在会静下来自己摸索,从最简单的支付宝、京东金融、各类手机银行app开始,从中挑选看着比较好的产品去买。

但就算是这样的靠谱小额理财,语涵也踩了不少坑,“刚开始有很多不懂,什么买低不买高、买短不买长、定投啥的都不知道。”

“就拿某国民支付软件来说吧,去年炒得沸沸扬扬,其中有支热门债券一路飞涨,我跟风买了3千,结果卡在最高点,买完之后就看着那条线一直往下滑,想卖出又觉得还有希望,不卖又担心亏得更多,就纠结。”

除了买在高点,语涵还买了很多长期理财产品,光银行App上推的某固定收益类封闭式理财产品就买了2万,到期都是2024年了。

“总的来说,我还是很感谢踩过地那些坑,不然现在我可能现在还飘在天上,老想着投资理财可以一夜暴富,对普通上班族来说,还是谨慎一些好。”

语涵现有的积蓄留了三分之一放银行活期,其它的资金都拿去分散投资了,这些产品的风险基本控制在P1~P3之间,虽然收益不算高,但怎么都比银行定存要多一点。

“有一款基金我赚了不少,肯定比不上那些专业投资人,我也不求多,慢慢摸索嘛。”

*文章人物均为化名。

华宇测速地址_京东背后的「大佬」走了?

0718

12月23日,腾讯突发公告称,以中期派息方式,将所持有约4.6亿股京东股权发放给股东,股权由17%降至2.3%,几乎全仓“减持”京东股份,第一股东让位于创始人刘强东。

对此,腾讯表示:我们直接持有的京东股份大幅减少,但京东仍将是我们重要的战略伙伴。随后腾讯股价上涨4%,京东股价下跌7%。

京东迅速对此事作出反应。12月29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公司董事会已批准修改现有股份回购计划,将回购计划授权由20亿美元增至30亿美元,并延长至2024年3月17日。消息一出,京东盘前股价应声上涨近8%,此举并被外界解读为释放信心。

两大巨头在2021年末的这一动作,引起不少关注。遥想十年前互联网巨头们还在四处攻城略地,十年后他们却开始收缩版图,不再追求流量。

腾讯对京东的七年扶持

2012年,主打社交的腾讯瞄上了电商业务,独立拆分子业务部门,之后成立腾讯电商控股有限公司。依赖自家流量池QQ和微信,腾讯对于电商业务信心百倍,但多番尝试之下并无起色。

2014年3月10日,腾讯突发公告,宣布以2.14亿美元购入京东15%股份,并将QQ网购和物流部门并入京东,意在借助京东扩大在电商领域的影响力,发展电子服务生态。

而京东以低于市场价格接受腾讯入股,换取微信和手机QQ的一级入口以及微信支付,进而触达腾讯庞大的移动人群。之后腾讯方面曾进行过多次股份增持,持股比例一度高达21.25%。

虽位列京东第一大股东,但腾讯对京东并无掌控之意。根据京东在香港上市的招股书中显示,因为同股不同权结构,腾讯虽然持有京东 17.8% 的A类普通股,投票权仅占4.6%。创始人刘强东持有14.7%的B类特殊股拥有73.3%的投票权。京东实际控制权仍在创始人刘强东手中。

即使占股不占权,腾讯仍然选择动用自家流量池,为京东输送源源不断的用户资源。2017年,刘强东在美国CNBC“亚洲管理”节目现场坦言,“腾讯就像一个仓库,目前才开发了10%,还有90%可以挖掘。今天24%的新顾客来自于手机QQ和微信,他们可以帮助我们吸引更多新顾客。”

自2014年至2020年,在腾讯系流量的加持下,京东年活跃用户稳步增长,依次为9660万、1.55亿、2.266亿、2.925亿、3.053亿、3.62亿、4.719亿。其年营收也不断递增,1150亿、1813亿、2602亿、3623亿、4620亿、5769亿、7458亿。7年间,京东年活跃用户增长了4倍,年营收更是暴增了6倍。

如今腾讯“减持”京东股份,会对京东造成什么样的影响?

京东正在减少对腾讯的依赖

2019年,京东与腾讯续签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将于2022年5月26日到期。在此期间,微信将继续为京东提供一级和二级入口资源。

而在京东2020年财报中得知,京东需要在三年协议期内向腾讯支付流量广告,以及其他业务费用,合计超过8亿美元。在腾讯减持京东股份后,有业内人士认为腾讯对京东倾注的平台资源势必会相应减少,此项费用或将上涨。

其实早在2014年,京东在接入腾讯后,本想借助微信发掘三四线城市的下沉群体,但却被2015年入场的拼多多后来居上,以拼单式玩法拿下微信社交电商的头号交椅,在拼多多以低价、百亿补贴等疯狂席卷微信之后,京东逐步丧失掉原本属于自己的微信资源。

根据Questmobile 2021年10月数据,京东 App中 15%的用户、社区团购平台京喜93%的用户均来自于微信小程序。但在京东APP和腾讯系网页入口的选择上,有部分消费者则称,从未在微信入口买过京东的东西。电商存量时代,对于京东而言,关闭微信入口或许是失去继续高增长的可能性,而不是老用户的基本盘。

同时,京东严重依赖腾讯流量和投资的历史已成为过去式,获取用户将不再取决于线上流量入口,而是取决于与其他电商平台的差异化。在电商、物流、投资等领域上,京东利用自己的独特优势来留存用户。

在京东此前公布的第三季度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三季度净收入为218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5.5%;超过阿里的2006.9亿,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到5.5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了1.1亿。从数据中可以看出,在电商业务方面,京东自身体系早已成熟。

另外传统电商正在由拼价格转向服务质量,在其他电商平台尚为物流深陷价格战泥潭,为用户服务质量苦恼之时,京东物流已经转变为物流服务商的角色,撬动整个供应链物流服务市场,化身为京东的护城河,创造了一条新的增长曲线。

而在投资上,京东自2013年起便开始触及电子商务领域,先后投资1号店、唯品会、英国伦敦的时尚买手电商Farfetch、潮流零售生态企业KK集团等多家企业。根据IT桔子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京东投资规模已超226家企业,投资金额超70亿,涵盖医疗金融、游戏、电商、物流等多方面。

千亿帝国的京东,似乎不再需要腾讯。

腾讯减持京东背后的信号

长期以来,腾讯拥有国内首屈一指的投资团队。电商方面下注京东、拼多多,内容方面入股快手、B站、小红书,以资本和股权为纽带,进行合纵连横。除字节系和微博,在国内社交网站上,腾讯的身影似乎无处不在。

根据IT桔子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腾讯投资案例高达1332起,远超阿里的800起投资案例。但“资本”+“流量”的二元发展战略,正在加强腾讯的垄断能量。在其社交平台上,给予同盟平台流量特供权,却限制其他平台的流量。京东、拼多多等链接可以直接转发,无缝对接,抖音、淘宝页面则需手动复制粘贴,变身为火星文。

今年7月,工信部开展互联网行业专项整治,重点问题之一就是解除外链屏蔽。监管之下,腾讯做出让步,在微信一对一聊天中,允许访问外部链接。新京报曾在一文中披露,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14日,这一年市场监管总局共发布反垄断处罚案例高达118起,其中89起涉及互联网企业,占总数的75.42%。显然,互联网垄断现象已成为监管部门的重点整治对象。

2021年11月中旬,国家反垄断局正式挂牌,将前身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属局升级为副部级国家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腾讯减持京东股份后,根据天眼查平台发现,知乎主体公司北京智者天下科技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腾讯、搜狗、创新工场等股东退出股东行列。而后阿里巴巴CEO张勇辞任滴滴董事登上微博热搜。

大鳄的触角已经回缩,但一切才刚刚开始。

华宇注册_蔚来缘何没有产品主义

0716

2017年的蔚来ES8发布会上,李想是除李斌外,*一个站在舞台上的嘉宾。

之所以这样安排,李斌有感谢的意思在:“下定决心让我做7座SUV,跟李想有关系。”

在此之前,ES8到底是选择5座还是7座,李斌更倾向于前者。

因为数据看,5座车销量明显高于7座车。但显然由于李想的建议,ES8*后选了7座。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孤例,在蔚来汽车的产品管线管理中,类似情况发生过很多次。

当面对融资环境压力、突发竞争态势、新的市场机会出现时,蔚来在产品调整上,往往表现得“*为灵活”。

相比之下,理想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不管外界怎么变,一直专注家庭用车,死死拿捏住奶爸群体的需求。

也就是说,蔚来不少产品,是基于市场变化的快速反应推出,缺乏一定的定力。

这些产品管线调整,会深深影响企业的经营状态:不仅是当期销量,还有长远竞争力问题。

囿于融资压力,ET7被延期

蔚来的*轿车ET7,在今年3月开始交付。且交付以来,销量持续爬坡中,6月的销量更是进入了高端轿车销量*0。

无疑,蔚来又造就了一款明星车型。

然而,这却比原计划晚了2年。

蔚来曾在招股说明书中表示:我们计划在2020年推出*款轿车ET7。预计ET7将利用ES8和ES6的平台技术。

但2019Q1财报中,蔚来却变卦了。

不仅宣布ET系列的车型将基于后续的NP2平台推出,还新推出一款基于NP1的新车型,也就是现在大家所熟知的蔚来EC6。

那么,为什么旗舰款轿车ET7会被搁置呢?

财报显示,蔚来2019Q1时,账上的高流动性资产约75.4亿元。但当时的主营产品ES8,却基本是卖一辆亏一辆,季度净亏损25亿左右。

也就是说,蔚来当时的现金流,只能再撑3个季度。

雪上加霜的是,在资本市场上,蔚来也不再是“香饽饽”,2019年5月虽与“亦庄国投”签订了获得100亿元人民币现金出资的框架协议,可到2019Q2财报发布,也迟迟没有资金落地的消息。

现金流吃紧,融资又十分困难,这样的财务压力下,蔚来不得不优先选择低投入、高收益的产品。

而ET7,似乎不太符合条件。

我们都知道,模块化平台能通过提高零部件的通用性来降低制造成本,可以帮助整车企业缩短研发周期、控制利润。

比如ES6和ES8都是SUV车型,均基于蔚来的NP1平台开发,据《棱镜》报道,ES8和ES6的零部件通用率大概有50%。

因此,在ES6于2019年6月开始交付之后,蔚来的汽车销售毛利率有明显好转。

但ET7不同,其定位为蔚来的*轿车车型,本身与做SUV开始的NP1平台并不兼容。

蔚来总裁秦力洪在采访中就曾透露:NP1平台是从做SUV开始的,还考虑到用户的换电需求,底盘比Model S高了3厘米,要让*代平台兼容轿车,整个研发模具、投入准备耗资将非常大。

而据《棱镜》报道,ES8和ET7只有20%零部件可以通用,除了三电系统(电池、电机和电控),其他几乎都不一样。这意味着,如果NP1平台上开发ET7,将导致ET7的研发成本进一步被拉高。

相比之下,上述提到的顶替ET7的车型EC6,是ES6的Coupe车型,是一款介于SUV和轿车之间的轿跑SUV。也就是说,EC6可以基于NP1平台开发,直接利用车身结构设计基础、模具、零部件和供应链。

而2019Q4电话会议上,管理层表示:EC6和ES6的共用零部件非常多,而且上市时电池包的成本也会下降,所以不管EC6采用什么样的定价策略,都对它的毛利率非常有信心。

如此一来,也就不难理解为何ET7会被替换掉,迟到两年才交付。

惊于Model Y国产化,仓促推出EC6迎战

资料显示,EC6项目从启动到推出,仅用时18个月。

尽管目前一款新车的平均研发周期,已经有所缩短,但EC6不到两年的研发周期,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对此,2019年底的NIO day上,蔚来总裁秦力洪揭开了谜底:

蔚来此次推出EC6,一方面是进一步让ES6扩充更广的用户,另一方面是阻击特斯拉(还没交付)的Model Y

事实上,特斯拉更早推出的是 Model 3国产化车型,但那时(2019Q3电话会议)蔚来的态度是:

Model 3虽然和我们的ES6价位差不多,但产品市场不同,我们的车更有竞争力,总体上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态度转变如此大在于,蔚来当时主打的两款车型ES8和ES6是SUV,Model 3是轿车,自然影响不大;而国产化Model Y却是SUV,地盘内闯入强敌,怎么坐得住?

而受到惊吓之下,蔚来对Model Y展开了单方面的“谍战”。

EC6发布会上,一反常态没有公布售价,直言准备摸着“Model Y”过河。

“明年还会有其他同样优秀的豪华电动轿跑SUV上市,比如特斯拉的ModelY,请允许我们保持一些灵活性。”李斌在现场说道。

捂了7个月,2020年成都车展EC6的价格终于揭晓:

原本按照国际惯例,轿跑车型的定价通常高于普通车型10%,比如奔驰GLC 轿跑(47-56万)和GLC(40-48万)。

也就是说EC6价格是要比ES6贵的。实际上,如果把补贴和配置考虑在内,EC6的到手价还要比ES6便宜几千块钱。

而EC6的定价比预期低,是暗藏“心机”的。

2020年3月,Model Y车型在北美市场交付,同时特斯拉中国官网给出了Model Y长续航版48.8万的报价。

而EC6的*高定价46.8万,是低于特斯拉官网报价的,再加上其作为换电车型还能享受Model Y享受不到的近两万补贴,算下来比Model Y有吸引力多了。

用李斌的话说:我们要把价格定到位,然后肯定是 ES6+EC6 两款一起去打 Model Y。‍‍

然而“谍网”铺排了半天,被特斯拉一招击破——2021年1月,国产化 Model Y上市,起售价比官网报价下调14.81万,比EC6低了好几万。

同时,曾经“一致对外”的设想,也*终成了ES6和EC6“内部互殴”。

据汽车之家大数据,蔚来EC6的的竞品车系,位列Top 3的分别为蔚来ES6、Model Y、理想ONE。

换句话说,蔚来EC6*大的竞争对手不是Model Y,而是“同门兄弟”ES6。可以看到,各大汽车论坛上,都充斥着“蔚来EC6和ES6买哪个”的帖子。

在Model Y“降维冲击”以及自身“内讧”下,ES6和EC6的销量爬坡趋势,逐渐放缓,特别是EC6,交付3个月后即爬坡趋势不再,销量一直徘徊在2000辆左右。

相比之下,Model Y的月销量,却是节节攀升。

而新老车型销量带动效应不佳,蔚来2021下半年的日子,众所周知的不好过。

“眼红”国产宝马X5高需求,ES7发布俩月即交付

去年下半年*今,蔚来“掉队”的议论不绝于耳。但蔚来似乎并未受销量焦虑所困,其管理层在2021Q4电话会议说道:

40万以上中大型5座SUV市场容量约为20多万辆,并且细分市场需求还在不断增长,蔚来有信心在这个领域获得显著份额。

信心的由来,和市场又开的一扇窗有关。

宝马旗舰车型X5国产化落地,新车为大五座SUV,入门型价格相比进口降低了近10万元,同时在配置上也进行了升级:整车长度加长130毫米达5060毫米,轴距增加*3105毫米。

要知道,进口宝马X5起售价高达69.99万元,顶配车型超过80万元,却斩获了同价位车型里的销量榜首。

而国产化X5“加量还减价”,受欢迎程度不难预见。数据显示,今年4月交付,5月销量已涨*4863台,甚*出现车源紧缺的现象,经销商一度加价售车。

“眼红”市场需求潜力,蔚来再次调整自己的产品管线发布。

原本,按蔚来原先的产品规划节奏——即以中大型SUV进入市场,之后按序发布中型SUV、紧凑型SUV和轿车,ES8和ES6就是这个顺序。

本该是推一款紧凑车型,但推出时却是对标X5的中大型SUV ES7,且推出得十分仓促。

今年2月,秦力洪才初次对外透露:这款车为ES7,是中大型五座纯电SUV,车辆起售价或在40万以上。

紧接着6月的发布会上,就公布了具体交付时间——8月28日。用户只需等2个月即可提车,无疑创下了*快交付记录。

与此同时,蔚来不断为这款新车卖力营销:低于国产宝马X5的定价,而且性能还很优秀。

按李斌的话:不管油车还是电车,40-50万的价位区间,ES7是5座中大型SUV的天花板。

如此准备下,管理层对ES7的销量预期再次乐观:销量方面可以参考X5。

但事实上,蔚来当下*畅销的车型ES6,12个月内(21年7月-22年6月)的总销量4.7万,尚不及进口X5在2021年的销量,ES7的销量目标真能轻易达到?

虽然是国内智能电动车“*人”,但蔚来的产品规划中,却很少看到对“目标用户需求”的体现。

其不少产品的推出都是基于市场情况的快速调整,如资金压力,明星车型ET7晚了2年才交付;慌于Model Y国产化可能的销量压制,仓促推出EC6迎战;看到国产宝马X5刺激的市场需求空间,迅速交付对标新车ES7。

一句话,蔚来汽车的产品管线,经常随着大环境变化而改变,呈现短期化调整倾向,自身缺乏战略定力。

华宇测速_地产人被裁之后:迷茫、创业、做小红书博主

0712

裁员、失业,成为地产人的关键词。

12月27日,燃财经以“地产 失业”为关键词在小红书里搜索,有1400篇以上的相关笔记;以“地产 裁员”为关键词也有超过900篇笔记。虽然相比于数百万的地产从业人员,900篇、1400篇的笔记微不足道。但也足以显露房地产寒冬、从业人员被裁的冰山一角。

“我是12月14日接到通知被裁的。”就职于某TOP20房企的李雪告诉燃财经。对于被裁,李雪并不意外,“11月公司就开始了第一批裁员,有部分同事接到裁员通知。我是第二批,年底还会有第三批。”

裁员的原因无需多言。市场并不景气,监管越来越严,曾经动不动就是千亿销售额的巨头房企,2021年都或多或少陷入困境——今年,恒大、阳光城、佳兆业、蓝光、宝能、富力、奥园的债务危机都曾暴露在水面之上,其中部分公司,员工已经数月领不到工资,裁员也获得不了赔偿。

没有暴雷的房企,在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之下,也出现现金流吃紧现象,拿不了更多地,没那么多项目,卖不了那么多房子,便纷纷进行区域合并、部门精简、人员裁撤。多位地产人告诉燃财经,大部分房企的裁员情况在30%以上,中小公司则裁员超过50%。

对于他人来说,“裁员”只是轻飘飘两个字。而被裁的人,却要面对更加现实的问题,即如何继续生活。“我还有8岁的女儿和年迈的母亲,她们都只靠我一个人。”单亲妈妈李雪直言。

大多数35岁+的被裁地产人下一步是创业。李雪表示:“我身边有很多创业的朋友,每次见面聊天都会去了解不同行业的资讯,甚至还一起去考察过具体的项目。”阿添也在从恒大房车宝相关平台离职后再度开始了创业,目前已经拿到第一笔融资。

奔哥则凭借2019年和朋友一起做的小红书账号,因缘际会成为了穿搭博主,“目前账号差不多有2万+粉丝。现在保持更新,也能接到广告,虽然收入大不如前,也能糊口。”

但也有不少人进退维谷。阿添就表示,“身边一些40多岁的房企区域总经理,他们在江西、贵州等地的四线城市,一待就是十多年,从项目销售经理做到项目营销总监,再到片区营销负责人。但现在集团不拿地了,他们就做不下去了。”而这些区域总经理过惯了好日子,如今要转行很困难,阿添继续说道,“有些人跑去搞电商、搞直播。但适应不了,做不了多久,又不做了。”

房地产还是个好行业吗?在阿添看来,答案是肯定的,“无论从衣食住行的需求来看,或从对于国民经济的重要性来看,房地产行业肯定还会是好的。”而且,“我没有觉得这个行业很惨,房地产的金额跟利润的基数就摆在那,看看所有行业在职人员的收入,地产人的收入还是比其他行业要高的。”

“只是这个行业不可能一直高速发展,房价也不可能一直上涨。地产人叫苦,也是因为习惯了过去的高增长,一时无法接受‘钱收不回来’的事实。”阿添指出。

无论行业未来走向何方,对于被裁员的地产人,最实际的还是摆在眼前的家庭生计。如何调整心态、重新出发,才是这些普通人迫在眉睫的问题。

01 奔哥:6年地产人,被裁后做小红书博主“糊口”

“我是今年10月份被裁的。”奔哥告诉燃财经。

奔哥今年28岁,大学学的是园林专业,这个专业毕业后多去向园林公司、设计院、地产等行业。她进入地产,也算是专业对口。“六年职业生涯,经历了国企、私企,并在一年多前跳槽到最近这家公司。一直都在房地产行业里。”

在最近这家公司,奔哥担任的是招标采购的岗位,她将其称之为“来广州后最稳定的一段时间”,“只要按时完成工作内容,也不用经常加班,并没有互联网公司那么‘卷’。”她还怀念着这段时光,“通勤时间不到半小时,我很喜欢每天从地铁口走到公司的那段路,也很喜欢我的同事们、公司食堂的饭菜和不定时提供的下午茶。”

生活似乎可以沿着既有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只可惜房地产寒冬骤然给这种美好按下了休止符。

变化在今年发生。先是大环境改变,房企减少或停止拿地,业务部门工作减少,于是一些部门就面临裁撤或合并。国家统计局12月15日发布的“2021年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数据也显示,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购置面积18287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1.2%。

“拿地少、回款慢,业务部门的工作也随之减少。”奔哥回忆道,“公司觉得人尽其用了,这个部门没有存在的必要,就将我们整个部门合并到其他部门去,也就不用那么多人了。”

接着,是被安排做一些与本职无关的事情。“因为没有业务可做,我们部门还被安排去发掘新的合作单位、新的资源,甚至还得去工地考察。”奔哥说,“有点开‘口头支票’的感觉,就说纳入公司资源库,其实就是领导觉得我们没事做,给我们找事做。”

最后的裁员在所有人意料之中,却也让奔哥措手不及。“一下子失业,还是有点焦虑。毕竟原来工作充实,收入较高。”奔哥表示,“现在每天有大把时间可以休息,但我还是想着赶紧回到工作状态,不敢有一点懈怠。”

被波及的也不只是奔哥这样的基层员工,“部门领导是公司元老级别的人物,做了十几年了,临近退休,这次部门裁撤,他也被安排回本部,但不可避免被降级,从总监降为普通工程师。”奔哥说道,“他估计也就是待到退休,养老了。而我们这些基层员工,要么转岗,要么拿赔偿金走人,我就选择离开。”

失业之后,奔哥尝试过找工作。但两个月都一无所获,“有参加两场面试,但都觉得不太合适。”

最后,2019年和朋友一起做的小红书成为了奔哥的依靠,“当时有朋友在做小红书账号,觉得机会不错,我也适合做穿搭博主,于是就开始做了。目前这个号有2万+粉丝。保持更新,也能接到广告。虽然收入大不如前,也能糊口。”

未来,奔哥仍想回到房地产行业。因为转行需要“从零做起”,竞争不过应届毕业生,而且薪资也不可能有房地产行业那么高,“房地产行业就是跌到谷底了,但可能还会转型的。所以我还会继续找相关工作,不会轻易放弃,毕竟地产的薪资待遇,还是算比较高的。”

做小红书账号的经历也为她打开了新媒体的窗,“也有一些品牌找上门,提供一些新媒体相关的工作机会。”奔哥正在思考和比较,“如果薪资合适,说不定也可以转行做新媒体。”

12月的广州,下午四五点还有和煦的阳光,奔哥就会出去走走,带小狗出去溜溜,回家再给她洗个澡。“在没找到合适的工作的这段时间,我还是选择和自己和解。为什么不呢?和自己较劲只会让我更难堪。”

终于,她有时间去看在收藏夹里很久的书籍和电影,正如电影《悠长假期》所说:“也不必每时每刻都要冲刺,低沉时就当是给自己放一个悠长假期。”

02 阿添:离开恒大进行创业,已拿到第一笔融资

阿添离开房地产的时间更早,新事业也开始有了起色。

今年6月底,阿添在广州番禺租了一个办公室,可以看到落日和“小蛮腰”(广州塔)。36岁的他感慨道,“也是有自己办公室的人了,不用再打工。”

工作十余年,阿添数度出入房地产行业,最近一次,是2021年4月从恒大房车宝相关平台离职。离开房车宝相关平台之后,阿添不想再入房地产行业,6月就开始了创业之旅,9月已经拿到第一笔融资。阿添也更愿意称自己为互联网人,而非地产人。

阿添与地产的缘分起于广告公司。十几年前,阿添读大三的时候,就在广告公司兼职做策划文案,做的项目都是楼盘,毕业之后也自然而然在广告公司做地产营销策划,服务过华南地区诸多房企,如万科、保利、恒大、雅居乐、合生创展、时代、新世界等。

“我对房地产行业最美好的回忆,是在毕业后的第二年,与公司一起参与万科万汇楼项目的品牌推广。”万汇楼是王石的一个试验,公益性的廉租房项目,希望给城市低收人群以不高于500元的月租享受优质居住体验。阿添回忆道,“我到现在还清晰记得客家土楼与现代设计理念结合带来的视觉冲击,当时我还住在广州一个杂乱的城中村,对住得更好、事业更好有无比的渴望。”

毕业三年之后,阿添升职为策划经理,但升职后不久,他就提了辞职,“压力太大了,还天天加班到半夜。”2010年,他离开广告公司,先后去了唯品会、美丽说和以纯电商,“搞互联网去了。”

在互联网闯荡了7年,2017年碧桂园踩着P2P的尾巴,也想搭建一个类似恒大金服的P2P平台,阿添被“忽悠”回地产行业,到碧桂园从事地产项目金融化、进行融资的工作。但就在阿添入职三个月之际,政策变动,项目被砍掉了,阿添转做地产金融等“地产+互联网”的项目。

“后面我主要做地产金融、地产营销,比如智慧认筹、贷款分期等,就是通过科技、金融的手段来帮助营销的链条。”阿添介绍道,当时就在碧桂园创投平台的一个资本管理公司,两年里,他负责(公司)全国的金融产品,涉及金额一年都是几十亿元。

转眼到了2018年,遭遇P2P监管政策变化的阿添迎面撞上房地产行业形势变化。“当时我们都知道,房地产的(黄金)时代过去了,不再仅仅是周期性调整了,行业要变革了。”那个时候,他参加碧桂园的高管会,杨国强说道,“地产这个行业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了,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一个悲观的阶段”。

2018年底,碧桂园开始裁员,导致“珠三角上空都是碧桂园员工的简历”。阿添指出,当时他在职的时候碧桂园有12万人,而现在仅剩下9万多员工。

在碧桂园做了2年,阿添主动提出离职。“碧桂园一直没有拿金融牌照,虽然我们都是通过法务、四大行审查的,业务是合规的,但对于个人职业发展来说,还是不利。”

离开碧桂园之后,阿添自己做了一些互联网项目,但并不顺利。2020年,他入职了东莞朋友的房地产分销公司,作为公司副总经理,负责互联网事业部,包括APP、小程序开发,线上获客等。

然而,2020年底,恒大房车宝开始大举收购152家中介机构,恰好阿添所在公司就是其一。“我不是很喜欢恒大,我身边的人对恒大的评价也不是很好,但老板无所谓,毕竟恒大出钱。”恒大入场是导火索,今年4月份,他从公司离职,回到广州。

“老板不理解,为什么给我股份和管理平台后,我还是坚持要走。老实说,这个决定对于一个有家庭负担的中年男人来说并不明智。但我一心想辞掉不是这个工作,而是地产这个行业。”阿添坦诚地说,自己确实不愿意融入房地产这个大染缸。

辞职之后,阿添也试过再找工作,还是有一些房地产互联网平台的机会,但他不想再去上班了,即使是去公司担任管理者,在广州的薪资也不太高,“做一个总监,我觉得也不比创业轻松。我想创业,但也并非想干什么大业,就是找点事情做。”

多年工作经验,阿添积累了很多互联网圈子的人脉和资源。6月23日,他决定着手创业,搞“摄影基地”,随后两天跑遍了整个番禺,租下一个600平方厂房。接着开始联系客户,7月中旬便确定第一个客户,花4天定下方案,月底即开始执行,成果也令客户满意。

在创业计划上,阿添也有更多想法,比如做知识领域的IP运营,如职业规划、理财规划等,也不排斥做地产项目,只要是新媒体范畴的东西。当然,目前还是初步的想法,“现在还是谁给钱就做谁的项目,初期还不能赚多少钱,但基本收入还是可以的。”

在阿添看来,在流量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时代,内容服务还是有前景的,而且投入不多,不急着回报,就开心地、慢慢做就好。

03 李雪:该来的总会来,我只想多争取一点赔偿金

李雪是刚被辞的那一个。

12月14日下午,设计总监发微信给李雪,让她去一下他办公室,“我就知道,轮到我了。”

谈判全程,李雪非常淡定,“该来的总会来”,而李雪更迫切的,是争取多一些赔偿金,以养家糊口。设计总监则比李雪更为紧张,“看着他紧张的表情,听着他卡壳的陈述,我都替他捏把汗,他应该也不擅长谈这种事吧。”

在2021年的地产行业,被裁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半年前我就有预感了。”李雪说道,“房地产整个行业都在大规模调整,我们公司也不可能避免,”作为一家TOP20房企,去年末公司就已经有一些区域合并动作。进入2021年,长沙分公司就被合并到李雪所在的武汉分公司。

区域合并、部门精简,毋庸置疑地开始裁员。“11月公司开始第一批裁员,有部分同事接到裁员通知。没想到第二批裁员来得如此之快,12月15日就开始,我也是其中之一。年底还有第三批。”李雪表示。最后,李雪和公司达成协议,“待到月底,拿‘N+1’赔偿款走人。”

2019年,李雪为了实现更高的职业抱负而进入这家TOP20民营房企,但没想到,比起实现职业抱负先来到的是被裁员。

“我在地产行业已经做了12年了。”李雪说道,“2010年,我以校招生的身份进入一家房地产央企。我学的是设计专业,当时房地产很火,处于上升趋势,比起去设计院,进房地产公司更能赚到钱,我就去了。”

李雪在这家央企待了7年,任职过开发报建岗、建筑设计岗。“房地产行业非常辛苦,这个行业大部分都是男性,女性其实不多。”她的工作,需要跟设计院、建筑公司、政府部门等多方合作,同时配合房企“高周转”的一系列要求,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李雪担下了这些压力,也获得了相应的回报。刚毕业的时候,李雪每个月工资5000元,到2017年,她终于实现月薪过万元,“在武汉这个城市,这已经是非常好的收入了。”但她奋斗的目标也不仅仅只是更高的薪酬,“央企的薪酬并不高,但我还是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我不仅是为了薪酬,也想获得职位晋升,想尝试成为管理层,做出一番理想的事业。”

这也是李雪跳槽的原因之一。“我一直很天真地认为,我不休年假、努力工作,领导能看得见,其实并不是这样。”在李雪努力达到专业岗位最高级,下一步就是管理级别的时候,她被裁员了。

去年底,武汉分公司拿到新地块,年前年后,李雪没日没夜的赶报建,同时兼顾一个项目的交付,非常劳累。年后,前任总监离职,办公室鸡飞狗跳,尔后区域合并,工作重新分配,李雪也被边缘化了。

职业的成就感也逐渐被疲惫代替。李雪明显感到,随着政策调控,房企危机涌现,内卷越来越严重,“各种复盘、整改、降标、处理投诉,没完没了的形式主义,额外做一些本不属于我们的工作。”而且在她看来,设计岗位本应输出好的作品,而在激烈的行业竞争里,他们最终做出来的产品不过是差强人意,“房企只关心盈利,老板只关心钱从哪来,钱到哪去……”

最终,在2021年结束之际,李雪做好手里四个项目,也到了“卷铺盖走人的时候”。

庆幸的是,对于下一步,李雪早有打算。“我很清楚,房地产是一个年轻化的行业,人才非常多。到了35岁以上就是高龄,很难往上升职,因为总有年轻人来代替我。所以,我早就开始找出路,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项目,现在也没有那么焦虑。”

原来,李雪身边有很多创业的朋友,每次见面聊天的时候,都会去了解不同行业的资讯,甚至一起去考察过具体的项目。“在我的观念里,创业,不是说要成为董小姐那样的企业家,而是能做好你自己。”如今,她正在渐渐摸索,开始创业。

年关之际,李雪也想好好休息休息,这么多年来确确实实累坏了。提及是否回到地产行业,李雪否定了,一来她不想再继续“打工”,二来她也不再看好这个行业。

“我其实很感谢过去12年在地产的经历,虽然压力很大,很累,结局也不那么好,但在这个过程中我真的收获很多,我也很感谢我自己,对自己一直严格要求、没有放松过。凭借我现在的能力,再闯出一片天地来,我非常有信心。”

作为单亲妈妈,李雪的生活压力不小,除了照顾母亲、女儿,还有房贷要还。但现在来说,她只想对过去说一句“没有遗憾”,然后继续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