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测速地址傅盛与机器人美梦:烧光十亿、痛手裁员

0308

水立方,猎豹移动发布了5款机器人产品。

为表明“All in 机器人”的决心,刚刚过完四十岁生日的CEO傅盛在台上演讲完,摘下话筒,穿着T恤和裤子,直奔水立方泳池边,纵身跳入。

这是精心策划的一场行为艺术。

傅盛,一个行事高调、颇具江湖气的人。他拉来了张泉灵、张颖、姚劲波、罗永浩等圈内好友站台。但是,在介绍自家产品时,口无遮拦的他犯了大忌:以一个后来者的身份,公开贬低了数家机器人友商,这在向来低调的机器人圈内引发众怒。

从一开始,傅盛就站在了行业的对立面。

四年后的今天,有圈内人向雷峰网表示,傅盛的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已经烧了近10亿元资金。2021年中,多条业务线裁掉过半的员工。更危险的是,从2021年初就洽谈的一笔数亿元的神秘背景基金投资,也一直迟迟没有下文。这给内忧的猎户星空带来很大冲击。

据雷峰网获取的内部消息显示,3月的第一周,猎户星空决定高管停发三个月薪水;中层缓发3个月、每个月缓发50%,并承诺3个月内工资补发到位。

2020年10月,北京的秋天银杏纷黄、寒气渐起,猎户星空从猎豹总部搬离。一年之后,猎豹移动也搬到了距离中国传媒大学不远处的一个文创园中。华宇测速地址现在的猎豹,员工已不足200人。与上市之日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傅盛和猎户星空,站在了悬崖边。

1 失控狂奔的猎户星空

很早,傅盛就知道移动互联网的红利已经消失。所以,在工具产品等主营业务显露颓势之前,为猎豹找到一个新故事,成为最要紧的选项。

2016年,是AI元年,创业项目拔地而起。当时,百度内部有贾磊和吴恩达两个团队的两套语音解决方案,吴恩达以"Deep Speech在内部推不动"为由迁怒贾磊,并亲自去见李彦宏让他做出二选一。最终,吴恩达所代表的“谷歌帮”获胜。

后来,贾磊离开百度,联合创办了猎户星空,他还给猎户星空带来了一个十几人的团队。2017年,傅盛和猎豹向猎户星空投资4000万美元,成为后者的第一大股东。

傅盛做机器人,当时身为猎豹董事长的雷军是不同意的。坊间有消息,雷军曾暗示其他投资人,“如果谁投了猎户,往后自己旗下的顺为资本,将不会再与他们参投同一个项目”,逼着投资人站队。

2018年3月,雷军为了准备小米的上市事宜,辞任了猎豹董事长,由CEO傅盛接棒。

到了这时,傅盛有了充分的自由,将AI事业提上日程。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人,而且是大举招人。企 查查显示,从2016年到2020年,猎户星空的参保人数分别是83、258、553、241、308人。

大量的人才储备,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消耗。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2017年,猎户星空在内部决算时,就花掉了9700多万人民币。当时,猎户星空还没有任何成型的产品。

大举扩张的脚步并没有停下。

2018年,猎户星空的员工人数直接翻了一番,完全不像是一家创业公司的配置。随着研发和生产的推进,参考前一年的决算金额,2018年猎户星空的支出破2亿已是板上钉钉。

2018年5月,也就是傅盛当上董事长后的2个月,猎户星空的研发团队从三里屯的盈科中心,转移到了猎豹总部。

这种大手大脚的行为,仅仅过了一年半,就让傅盛付出了代价。

2019年11月份,服务接待机器人豹小秘宣布量产。早在量产前,猎户星空的资金就已经出现问题。坊间有消息称,猎户星空被曝出“2018年的年终奖都发不起”,“员工原本有的三个月年终奖,只发了0.5个月”。

年终奖的问题,一直延续到了2021年仍没有得到解决。

2 傅盛的防范与掌控欲

花钱如流水,招揽人才而不善管理、没有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是创业公司的大忌,这三点,傅盛算是踩到了。

一位与贾磊共事过的高管向雷峰网表示,华宇平台官网这位前联合创始人在猎户星空的日子挺“失意”,原因在于傅盛对他有所忌惮:喜欢人才,但又怕人才的风头盖过自己。贾磊技术好、人缘好,管理能力也强。他的到来,甚至让傅盛担心自己会无事可干。

傅盛的防范之心,让贾磊心生退意。

2017年5月,贾磊从猎户星空离职,原先分管核心系统研发的蒋超一下子“被”接手了语音和机器人两大事业部。蒋超是前Google X实验室Project Tango项目负责人,曾在美国和日本工作,先后供职于摩托罗拉、英伟达等公司。

傅盛给蒋超下了一个死命令:来年的水立方发布会上,至少要发布5款机器人。至于是哪5款,没有规划,全凭蒋超发挥。

留给他的时间只有9个月。

最后,蒋超硬着头皮做出了前文提到五款产品中的四款,唯一一款不是经他手的豹小贩,来自成都的一家机器人送水公司越凡创新。鉴于四款产品没有太大的发展,蒋超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于2018年底离职。

蒋超走的时候,猎户星空的人已经近700人,而且全都是研发岗。

据雷峰网不完全统计,作为一家创业公司,猎户星空陆陆续续有过十多人的VP团队。

孙明焱(猎豹二号人物)、李婷(猎豹副总裁)、曹培利(联想系出身、分管硬件团队)、苏亮(双臂机器人)、王兵(首席战略官)、林焘(猎户星空法人)、王勇(分管GR关系)、童宁(供应链和海外)、于新山(餐厅机器人等B端业务)、李良(翻译棒等C端销售)、丁丁(原高仙机器人CMO,接棒李良)。

对于自己的手下,表达欲与主导欲旺盛的傅盛,经常会有一些“出格”的话语,高管团队不甚稳定。据说,丁丁等人在离职前后,曾与傅盛闹过非常大的不愉快。

再比如首席战略官王兵。他的经验是在芯片行业,最早的想法和追求是将语音算法固化在芯片里,但是,他的这套思路被应用在了几百块钱的智能音箱上。国内有小米、华为等大厂商在,猎豹的智能音箱根本挣不了大钱。

后来,王兵跨行去做机器人硬件就力不从心,再加上管理能力有些弱,他主动提了离职,傅盛也没有再挽留。

在此之后,曹培利接棒王兵。

曹培利出身联想,最熟悉的业务是联想的低端手机。经过多年的发展,手机行业的体系已经相当成熟。在联想边缘业务中生存多年的曹培利,有些盲目自信。

为了做送餐机器人,曹培利曾招募了一个机器人结构力学优化方面的员工,试图提升送餐机器人的稳定性。这位员工到来之后,直接指明“如果不改送餐机器人底盘,根本没办法优化”。

后来,这名直言进谏、不好指挥的员工被送到了副总裁苏亮所在的双臂机器人团队,苏亮对这名员工评价却是很高。

供应链端的缺乏规划,也拖累了猎户的现金流。

傅盛在最近的一些内部会议上非常生气:AI业务一年的营收不到1亿,但是今年1月压在库存、物料上的资金就有五六千万。他指责手下不善管理,占用了太多的资金空间。

傅盛真的看不到手下的优缺点吗?

对于傅盛选人的逻辑,一位接近他的人士分析,“猎户星空引入的几位高管,并不是他做机器人的绝佳人选,但是他喜欢栽培人,喜欢被人拥护的感觉。这种心态,在业务扩张的创业公司不可取,会看漏很多东西。”

如果仔细观察猎户星空的VP团队,会发现几个猎豹人的身影。这个细节,为后续猎豹和猎户的分割埋下伏笔。

3 涅槃行动,难稳军心

时间来到2021年7月,距离猎户星空成立已经5年。

此时的猎豹和猎户星空,仍未从“谷歌断交”的泥淖中走出来。2020年初,猎豹旗下的45款应用被谷歌全部下架,公司上百人一夜之间几乎无事可做。据财报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猎豹全职员工约150人,较2019年底减少约50%。

危急情况下,AI业务迟迟没有兑现自己的天赋。2020年四个季度和2021财年一季度,猎豹移动AI和其他业务营收分别为人民币3175.8万元、1945.1万元、2129.7万元、1424.1万元、1082.2万元,占总营收均不足8%,说“入不敷出”并不为过。

在这种窝心的局面前,傅盛在一次周会上,发起了一个名为“涅槃行动”的计划。在演讲中,他说明了猎户星空所处的“黑暗时刻”,并表态“即便再难,也会把买游艇的钱借到公司来”。

然而,“涅槃行动”并没有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第二天,机器人团队就有三个开发人员提出离职。他们不信任傅老板:“既然把买游艇的钱都拿回公司了,为什么员工的奖金还不发?”

与涅槃行动同步进行的,还有一场裁员行动——双臂机器人的研发团队直接“团灭”,只剩下副总裁苏亮和不到十人的生产团队。

即便是启动裁员,猎户花钱的速度仍然让人咋舌。一位猎户前员工向雷峰网表示,涅槃行动时,猎户的资金已经枯竭。不得已,傅盛从猎豹移动借了1.5亿。不过,到了2021年12月中旬,短短5个月之后,猎户又被传“没钱了,1.5亿又只剩下3到4千万。

砍掉双臂机器人团队,可以让傅盛起到杀鸡儆猴的效果,去敲打一下猎豹的元老。这就要说回上文提到的猎豹与猎户星空分割。

在2021年7月份裁员之前,猎户星空有近300人的语音团队,都是由猎豹二号人物孙明焱分管。作为猎豹的元老,孙明焱和李婷等人不愿意放弃上市公司的高薪待遇,转而跟猎户星空一家创业公司签合同。

所以,长期以来,他们都是猎豹、猎户双边跨。一线员工也是如此,不少人在猎豹领工资,实际却在替猎户干活。

金山系,是猎豹真正的大股东。在股价不理想的情况下,上市公司与创业公司这种交叉不明的关系,让大股东们心生不满,指责董事长傅盛“职务侵占”,用上市公司的钱和资源养着猎户星空。

股东明确要求“切割猎豹、猎户的关系”,否则将会提起诉讼。这股压力施加到了傅盛身上,为此,他还在公司的全员大会上,隐晦地发过几次牢骚。

2020年10月,猎户星空正式从猎豹总部搬离。

4 迷茫、试错、赶了晚集

回过头来看,猎户星空一系列突进与动荡不安,根源在于傅盛对做机器人的迷茫,为机器人交了太多学费。一位业内人士就向雷峰网直言,“他不知道该怎么做,不断试错。硬件创业不同于软件,前者试错成本太高。”

这也就延伸到了猎户烧钱的第二个原因,把钱烧在了生产制造上。

豹小秘,是猎户星空机器人家族中的王牌。与豹小贩、豹咖啡、豹豹龙等锚定特定场景的产品不同,豹小秘意在实现接待机器人的“泛场景化”。

所以,几年前进入猎豹园区,会看到一个震撼的场景:位于一层的工位上灯火通明,每一个测试工程师几乎人手一台豹小秘。猎户星空的员工搬走后,用了好几辆卡车来运送报废的豹小秘。

据猎豹2021年Q3财报显示,目前猎豹商场机器人覆盖41个核心城市,近1200家商场,机器人数量近12000名。

在接近猎户星空的一位业内人士看来,豹小秘整体的成本价格“不低于2万块钱”,行走功能的材料成本占到了整体价格的90%(仅是堆料的成本)。

但在实际场景中,这些功能又没有带来实际的体验。从上述数据换算,豹小秘的生产成本超过1.2亿。

傅盛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猎豹从2019年下半年选择聚焦“商超”,豹小秘被寄予了厚望。但在商超场景里,豹小秘也是一个半卖半送才能生存的产品。

一位机器人行业专家向雷峰网表示,“语音服务类机器人,是这波互联网人一厢情愿的事情,他们很少从机器伦理学的角度考虑问题。C端消费者的需求简单粗暴,而B端产品的付费者和使用者是分离的,买单的是老板,使用的是员工。”

所以,豹小秘在商场遇阻有一个啼笑皆非的原因:商场不允许豹小秘跑来跑去。因为每天都会走固定线路,它的橡胶轮子会刮脏瓷砖,导致保洁人员怨气冲天。

另一方面,豹小秘的结构设计有些奇怪。从实际观感来看,豹小秘是在扫地机器人的底盘上,加上了上层的结构:身形细长、重心过高,稳定性就会打折扣。在一个商场里,豹小秘曾经失控,从电梯口摔了下去。

后来,豹小秘的行走功能被彻底舍弃,去掉内部的激光雷达、视觉导航等,豹小秘只剩下一个空壳和一块屏幕。在雷峰网观察到的一些线下商场,豹小秘都被固定在了墙边的插座上。

有前员工坦言,猎豹做机器人依然有工具思维的影子,目前机器人营收主要靠卖硬件和技术变现,探索在机器人上投放广告变现。

后来豹小秘转变了思路,推出了豹小秘DP,产品形态相较发布会时也有了很大变动(增加了双手和大屏),用一种所谓的“注意力经济”,来沉淀顾客的互动营销数据。

但是,如果调用豹小秘后台的数据,会发现绝大部分内容是小孩逗机器人,其余则是“厕所在哪里”等导航内容。

雷峰网在石景山万达广场实地探店时,商场店员也印证了这一观点。店员表示,很少有人会去点击豹小秘的大屏。“一般大家来商场吃饭前,都会用大众点评看一下优惠券,现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也有很多团购,主动点这个机器人领券的人不多。”

据雷峰网统计,只有麦当劳、肯德基、池田寿司、云海肴、呷哺呷哺5家商家与之合作。相比于万达广场内近25家餐饮店相比,比例只有20%。

没有高价值的营销数据和合作商,广告客户也难以为此付费。

再以豹咖啡为例。首先,也是烧钱。

豹咖啡作为噱头的机械臂,出自丹麦的优傲,成本需要十几万一条,远超豹小秘。这样的机械臂在猎户星空就有40多台,成本就有500多万。

其次,豹咖啡的产品定义有问题。当时,豹咖啡厘米级地复制了美国CafeX的“机器人”咖啡店概念。所有关于咖啡的口味、运营全是全自动咖啡机定义好的,机械臂只是搬一搬杯子,进行一个噱头表演。

然而,豹咖啡反而将机械臂作为一个卖点和噱头,这就忽视了“咖啡+机器人”的需求优先级,在机器臂的基础上添加视觉研发,投入了过大的成本。

一位机器人行业人士向雷峰网表示,“豹咖啡就是工业机器人的设计理念且没有任何独创性,美国旧金山的CafeX是开创那种密闭式玻璃方盒子的鼻祖,咖啡服务类型的机器人构型解这一类型的“方盒子”并没有被证明成功过。这是产品里立意根本上的问题。”

在不少离职的员工眼中,猎户在这几年中“一直在疯狂试错”。

一位业内人士景天认为,猎户的钱,除了烧在了前期豹小秘的研发和铺货上,还烧在了最近的送餐机器人大战中。

2018年,中国送餐机器人行业投融资金额达到最大,达到318.98亿元。但是,随着资本市场逐渐趋于理性,2019年中国送餐机器人行业投融资金额仅为108.7亿元,市场陷入低谷。

一开始,傅盛对送餐机器人的评价很低,公司内部曾有人劝他看一些赛道里项目。当时,傅盛沉醉于语音机器人,连人都不想见。

但是,对送餐机器人爱答不理的傅盛,却在疫情之后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各行各业复工后,为了保障门店安全运营,打消顾客消费疑虑,帮助餐企实现“无接触”服务的送餐机器人受到了极大关注。

一直不温不火、甚至濒临倒闭的擎朗和普渡,先后完成了融资。2021年9月,擎朗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9月14日,普渡完成数亿元C2轮融资,C1和C2轮累计融资额近10亿人民币。

看到这番景象,猎户星空又赶紧推出了一款送餐机器人——招财豹。从结果来看,招财豹虽然赶了晚集,但是销售不错。

招财豹对外报价2.5万元/台,只有一款配置,在一些商户群体里也形成了一定的口碑。因此,去年分管招财豹的于新山,成为VP群里的销冠。

而相比于擎朗、普渡等“多舰群作战”的方式,招财豹与后两者最低端产品的价格相差较大,给用户的体验昂贵、选择的余地不大。并且,擎朗与普渡在融资之后,打起了一轮价格战,甚至将机器免费送给商家,这让招财豹难以跟进。

此前,青桐资本投资副总裁刘天程曾表示,“目前餐饮机器人市场马太效应还比较明显,头部品牌优势明显,擎朗、普渡的市场占有率非常可观。”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猎户)如果没有一款像普渡卖得很好的中低端神器,很难在市场里扩大自己的份额。”

最后,就是外行人指导内行、急病乱投医。

一次,猎豹品牌市场副总裁、AI新零售业务负责人韩建琦主持了一个会议,在乐视、e袋洗、欢聚时代等工作过的韩建琦并不具备AI背景,他提出在豹小秘的基础上做了一个豹小秘mini。

这个项目的起因,也是缘起以色列公司Temi机器人。猎户星空的高管从代工厂获得了一个颇具有误导性的信息:一个季度里,Temi机器人卖出了1万台。言下之意,希望猎户多下一些订单。

不过,这样的信息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颇为可笑。

因为,如果不是为了忽悠客户加大订单量,出于职业道德,这种信息是不会被供应链企业流传出来的。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豹小秘mini项目上马,对外售价2.8万元/台。

在最近的一次内部周会上,喜欢总结方法论的傅盛也坦承,“豹小秘mini的产品还不成熟,有些操之过急。

至于儿童陪伴机器人豹豹龙、小豹AI音箱等,从发布之后一直没有太大的水花:

豹豹龙定价过高(9999元的价格离谱),小豹AI音箱(竞品太多,价格499元不具备优势);

豹小递Max及豹小递Sky等,是基于扫地机器人的底盘进行组装,想在KTV、夜店等娱乐场所里用来运送瓶酒,底盘吃力,需要重新进行研发。

不过,傅盛的反复试错,也带来了一些效果。

在双臂机器人上,傅盛投入了八百多万元,落地最多的是咖啡店场景。2020年9月25日,猎户星空联合同仁堂知嘛健康共同举办了新一代机械臂咖啡机器人“智咖大师”新品发布会。

智咖大师的均价在25万,在冬奥会期间形成了一波采购潮,官方就买了6台,印尼、泰国等也有采购记录。

目前,智咖的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已经持平。

总结起来,猎户星空的机器人事业还是难以起势,各产品之间缺乏联系、难以形成生态。相比于软件,硬件创新的成本更大,而且市场需求高度定制化,如何定义和梳理需求的优先级,难度非常大。

对于一家靠工具软件起家、求速胜的公司来说,机器人业务属实过重、过慢了。

5 一个双鱼座的江西人

早些年,傅盛有一个习惯,回母校看看。

2015年,他和张泉灵一块去了自己的母校——山东工商学院,给师生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场面火爆,几千人的报告厅连过道都是听众。当时的他,刚刚带领猎豹移动成功上市。

2018年,为了做机器人,傅盛又回去办了一场招聘会。和刘强东回宿迁一样,每次回母校,他都会有衣锦返乡的风采。可以说,在40岁之前,傅盛是幸运、幸福的。

身为江西人,他喜欢毛主席的语录和革命经历,喜欢以此激励团队。他爱喝酒,经常会拉上高管们一醉方休。从这个角度看,傅盛重义气,但也就缺少对亲信杀伐果断的决心。一位业内人士就坦言,“傅盛是一个善人,是个大男孩,只是被一帮吃他喝他的兄弟姐妹拖住了。”

与此同时,出生于3月6月的傅盛,又是一个感性的双鱼座,容易掉眼泪、很在乎别人对他的评价,否则也不会有2019年酒后回怼自媒体人潘乱的戏码。

就是这样一个话题不断的互联网大佬,在过去的十多年时间里,和周鸿祎割袍断义、与金山安全合并,在没有前路可借鉴的时候开始国际化。从产品经理慢慢成为猎豹的董事长,之后带领猎豹出海,成为出海乃至中国互联网的一个标志性人物,傅盛实在有太多闪光点。

在晚点的一篇报道中,傅盛回想纽交所上市后的感受,他说,“我觉得这个世界很荒唐,我以前也没输,现在也没赢,成王败寇而已。”

“倾家荡产都要做机器人”的傅盛,会如何回看当初的那个决定?

华宇测速地址张一鸣前领导,裁员保命

0308

互联网公司裁员,连体面都不要了。

前两天,阿里的“亲儿子”盒马,关闭了5家门店,不得不裁员保命。

唱吧同样卷入了“裁员”风波,被曝出:克扣年终奖、强制裁员。

前唱吧员工称:“上周五(唱吧)裁撤整个老年大学业务线,共四十多人,没人签字,就发了单方面解约通知书,态度也很强硬。”

这里说的老年业务线,应该指的是花生大课堂。这个项目由唱吧联合创始人白帆亲自挂帅,花了3年去探索,结果问世不足3月,就沦为了“弃子”。

巅峰时期,唱吧有3亿用户,华宇平台官网碾压YY语音,估值一度接近43亿元,是当之无愧的“在线K歌之王”。

如今,唱吧进军中老年人市场失败,也搞不定年轻人了。

昔日“在线K歌之王”的3亿用户,到底被谁抢走了?

一、上线首日挤崩服务器,唱吧一夜成名

十年前,唱吧横空出世,就创下奇迹。

上线首日,注册用户就破了10万,服务器直接挂了。

唱吧的创始人陈华,北大高材生,是位技术大佬。

陈华首次创业是成立了酷讯。在2006年,酷讯被称为是“下一个百度”。

酷讯也是80后互联网老板的“黄埔军校”,今日头条的张一鸣是陈华在酷讯招的第一位工程师。

在疯狂扩张之后,陈华决定收缩战线,做旅游搜索。但这与投资方产生了分歧,最终陈华被踢出局。

陈华吸取了酷讯的失败经验,转做唱吧。前期的唱吧,一没背景,二没资金。

仅靠11人的小团队,用了两招,就搞定了3亿用户,怎么做到的?

1、从KTV手里抢人

在传统的KTV包房里,最常见的现象是——

麦霸们可以唱全场,而羞于开口的“社恐”们,选择用扣手机来缓解尴尬。

传统KTV 给人的社交压力,被线上K歌平台治愈了。

在唱吧APP里,人人可做陈奕迅。傻瓜式的操作方式,只要有手机,任谁都能唱出KTV包房的效果。

麦霸们在唱吧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而“社恐”们也能大胆开麦。

唱吧的出现,抢夺了传统KTV的用户。

干翻自己,是唱吧团队最常做的事儿。

但凡用户能想到与唱歌相关的功能,唱吧上几乎都有。比如说,唱吧自带声音滤镜和特效,能合唱,还能调节混响。

“首先防止被人打死。”陈华说,对手能做的功能,唱吧都会优先去做。

2、用游戏的机制,让人人为唱吧上瘾

唱吧不是简单的将KTV搬到手机上,而是更注重社交。

用户在唱完之后,可以发到QQ空间、新浪微博等各平台,还能给别人评论、送花。

看看自己击败了多少对手,是唱吧“陈奕迅”们最爱干的事儿。

而一首不错的翻唱,都会收获成百上千的送花和评论。

这样的奖励机制,即便是虚拟的,也能极大满足“麦霸”的虚荣心。

这种竞争和交友的氛围,中国网民开启了新一轮的唱歌热潮。

很多人都不知道,毛不易、陈粒等歌手在成名前已经在唱吧小有名气。直至今天,毛不易仍然会在唱吧偷偷潜水。

在唱吧,用户能听到来自天南海北的“好声音”,闽南话、广东话甚至维吾尔语的歌曲。

两年间,唱吧收割了1.4亿用户,碾压酷我K歌、YY语音,稳居移动K歌市场第一的宝座。

二、唱吧衰落,只因没有“干爹”?

唱吧做到越好,“眼红”的人越多。

在唱吧蹿红后的两年,也就是2014年,全民K歌上线。

自诞生之日,全名K歌就抱上了腾讯的大腿,有微信和QQ供给流量,有QQ音乐的曲库撑腰。

唱吧的版图不断被蚕食。2020年,唱吧的活跃用户数量为1373.11万人,还不到全民K歌活跃用户数量的五分之一。

“我们没干爹,它有干爹。”陈华直言不讳地说。

但唱吧的衰落,绝不仅仅是因为“没后台”那么简单。

没人疼、没人爱的唱吧,只能拼自己。从2014年开始,陈华思考最多的事情就是“用户变现”,他开始跳出唱吧,做更多的事。

唱吧自救的方式在于:从线上到线下。

2014年,陈华高调宣布涉足线下KTV,投资麦颂,甚至提出了五年内开出2000家门店的豪言壮志。

像钱柜这样的知名连锁KTV,几乎都是大店模式。一家店平均投掷几千万,投入成本极高,而回本周期又很慢。

唱吧KTV反其道而行,思考“怎样做轻”。

唱吧麦颂高级副总裁严秋朴认为:唱歌是一件大众行为的事,把它做成高档消费,是自掘坟墓。

所以,麦颂KTV主打小而精的迷你模式,一家店控制在20间包房,去掉餐食、豪华装修和豪华大包房等传统KTV的标配。

唱吧的“轻”,还体现在模式上。

做线下KTV,直营太烧钱,加盟又不好管理。唱吧走了一条兼容之道——众筹。

北京崇文门唱吧麦颂KTV是首个众筹项目。

该店拟出让46%的股份,募资300万元,其中每位投资者的众筹金额设定在5000元至50000元之间不等。

但模式再“轻”,也无法拯救江河日下的线下KTV市场。

市场萎缩,加上新冠疫情,双重打击下,线下KTV市场遭受重创。天眼查数据显示,到了2020年,麦颂KTV仅开店500家,不足计划中的1/4。

‍‍‍‍除了线下KTV,唱吧对迷你KTV寄予厚望。

2017年,唱吧战略投资咪哒,把K歌场景搬到线下玻璃屋。说是迷你KTV,可成本一点不迷你,面临着使用率低、设备故障率高、投诉率高的结果。

现下,不少迷你KTV正在二手交易平台上低价大甩卖。

唱吧诞生出众多网络红人。

与Papi酱一同爆火的Skm破音,便是唱吧的红人;唱吧超人气歌手Rita入驻唱吧三年,粉丝超过200万,还发行了新专辑。

唱吧曾表示,希望走“素人-网红-艺人-明星”的路线,来打造红人IP。

它不仅与湖南卫视的合作,还请来了《我是歌手》总导演洪涛出任唱吧艺术顾问。

在2016年超级女声海选中,唱吧以超过3万的报名人数,成为超女线上报名通道中的主力军。

唱吧是想要借红人的人气,为平台导流。

但是,唱吧的造星能力远远比不上抖音。张同学在抖音上,1个月涨粉1000万,单个视频的浏览量高达2个亿。

唱吧的变现之路似乎走得极为坎坷。

三、毛不易们,能让唱吧翻身吗?

唯一让陈华欣慰的,大概就只有硬件了。

2015年,唱吧推出第一款麦克风唱吧C1,它的灵敏度和信噪比都达到专业水准。

这两年,唱吧推出了“小巨蛋麦克风”,在各大综艺中出尽了风头。

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浪姐用小巨蛋麦克风练歌。

“小巨蛋”手柄短小、头部却很大,看起来更加搞怪逗趣,在家里也能开个人演唱会。

有网友感慨,用了小巨蛋之后,又找回了当年校园十佳歌手的自信。

智能硬件拉住了下滑的唱吧。目前,唱吧软硬件营收比例已基本持平。

但仅靠一个小小的硬件,又如何拯救唱吧的软件?

在用户规模上,唱吧拼不过全面K歌,与抖音、快手更是不在一个量级。

但在音响效果、唱歌体验等工具领域,唱吧还是拿得出手的。不少铁杆粉丝,就是为了音质才留在唱吧的。

在唱吧,还有很多像毛不易一样的音乐高手。几经“折腾”后,唱吧终于决心回归K歌,收复失地。

唱吧曾豪掷一亿的补贴,来扶持音乐人。

除了大额补贴之外,唱吧开始补短板,为创作者提供版权买断服务。

比如说,《野狼disco》是唱吧独家代理发行的,全网音乐播放器累计播放量超20亿,成为公司年会的必唱曲目。

这几年,在线K歌迎来很多后起之秀,“社交K歌神器”音遇走红网络,阿里巴巴上线K歌产品"鲸鸣"……唱吧四面楚歌。

2019年,阿里巴巴上线的唱鸭,华宇测速地址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弹唱,用户在不会任何乐器的情况下,就可以实现自弹自唱。

随后,唱吧也推出了“弹唱”功能,但打开界面,更像是直接克隆了另一个唱鸭。

唱吧过得并不轻松,裁撤中老年的业务线,甚至强制裁员,也是为了断臂求生。

结语:

过去十年,是移动互联网的红利期,大批“新物种”跑了出来。

2012年,唱吧成立,三年收割3亿用户;

同年,滴滴打车成立,用了九年时间,累计完成23轮融资,全球活跃了5亿用户;

饿了么从2018年合并成为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后,仅用一年时间就新增1亿用户……

互联网野蛮生长的背后,乱象丛生。

唱吧三次上市无疾而终,滴滴因信息安全和监管问题退市。

这两年,爱奇艺裁员、字节跳动调整业务线,互联网大厂都有精简人员、缩减开支的动作,美其名曰——优化。

互联网平台的增长红利,已经消耗殆尽。烧钱模式行不通了,“变现”成为头号问题。

活下去,才会迎来春天。

华宇测速地址「思为科技」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系房地产营销SaaS赛道最大单笔融资

0308

3月7日消息,近日,思为科技宣布完成数亿元人民币C轮融资,由招商局创投、火山石投资领投,同创伟业跟投,成为房地产营销SaaS赛道最大单笔融资。

过去十年,思为科技始终坚持以产品立身,先后推出“视觉营销”系列、“云创”系列、“营销云”系列等矩阵产品,分别从营销内容线上化、营销流程自动化、营销资产数字化等维度赋能开发商。

站在新十年的开端,思为科技推出打头阵产品——思为企客云。企客云以企业微信为基座,打造了一个串联营销增长、营销管理、客户运营的“多循环系统”,华宇测速地址用新基建驱动新生态,助力开发商提供覆盖购房者全生命周期的整合性服务。

本轮领投方,招商局创投总经理吕克俭表示:“思为科技十年如一日深耕地产营销数字化领域,为购房者提升购房体验,为开发商提升营销和管理能力。在政策调控和行业遇冷的大背景下,开发商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更加成为了行业共识和当务之急。我们看好思为科技发展和公司团队,我们将以招商局的产业为思为科技赋能,为思为科技的发展锦上添花。”

作为思为科技连续三轮融资的投资方,华宇平台官网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舒清表示:“思为科技专注于房地产数字化营销,致力于为购房者提供优质的全流程购房体验,为开发商、营销人员提供的不仅仅是数字化营销SaaS工具,更重要的是数字化营销思维转型。同创伟业坚定看好地产行业数字转型机遇,连续3次投资。双全和他的团队,为我们带来一次次惊喜,投资4年以来,收入实现10倍增长。”

对于本轮融资,思为科技创始人兼CEO彭双全表示:“思为会坚定站在行业赋能者的生态位上,稳扎稳打走好从工具创新到生态聚合的发展之路。本轮融资也将重点用于研发、服务、生态三大方向,致力于打造数字营销新基建,持续提升行业整体效率。”

华宇测速地址元宇宙生态平台「Oasis」获千万美元B轮融资

0308

3月7日消息,元宇宙互动社交平台「Oasis」已于近日完成千万级美元B轮融资,领投方为五源资本、绿洲资本、BAI资本,回音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Oasis于2018年成立,此前曾获五源资本、BAI资本、知春资本、险峰K2VC和清晗基金的投资。据SensorTower统计数据显示,Oasis在2021年Q4增长超过600万注册用户,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快的元宇宙社交产品之一。Oasis的元宇宙社交主要是由“虚拟活动”、“虚拟身份的熟人关系链”和“多样的组织形态”组成,团队正在围绕这三方面打造一个全新的虚拟经济生态。在Oasis平台上,用户可将大量的现实活动在虚拟世界中完成,包括一起看电影、看直播、唱歌、打牌、下棋、玩桌游,甚至工作、上课等。

尹桑表示,用户在Oasis中的活动很高频,华宇测速地址而且可以很自然的认识同好朋友、建立好友关系,比如用户在看球的过程中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球迷,一起玩桌游的话可以认识长期的伙伴。

从玩法和用户人群来看,Oasis不同于其他以小游戏为用户吸引点的内容生态,以现实生活中映射过来的很多虚拟活动更具用户粘性,Oasis中很多用户与友人共同完成社交活动后,会在之后不断登陆平台探索更多玩法。官方统计数据显示,Oasis用户的日均时长超过110分钟,且留存的活跃用户每日时长接近200分钟,也就是说大量用户已经将“现实活动”搬进了虚拟世界中。

本轮融资完成后,Oasis将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工作,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国际化人才,提升不同市场的产品运营和用户服务能力,而为创作者打造的虚拟经济体系有机会在年内上线。

五源资本合伙人袁野:“人们记录分享彼此的状态、华宇平台官网观点和体验是持久的需求,过往及现有的社交产品往往通过同步抽象的时间切片(140文字、一张图片或一段短视频),Oasis尝试通过新的创造力生产工具,让用户创造并分享独特的体验,在最小单元上从时间切片变为一次次的体验。而3D/avatar/VR/场景/包括AI,都是实现体验创造及分享的科技方式,未来期待在Oasis中,用户可以创造并体验数百万种不同体验,更好的理解并感受他人和世界。”

绿洲资本合伙人张津剑表示:“早在尹桑的少年时代,就曾为了喜爱的游戏而花费18个月,深读二战历史后完成了电子游戏《钢铁雄心》的汉化工作。20岁时他选择辍学创业,一路遇钢铁,依然有雄心,这样的生命力是我们最看重的。”

BAI资本合伙人汪天凡:“过去几十年不变的趋势是,数字世界(程序和协议)与物理世界(人类和机器)之间,持续地交融并结成新的网络。这不是风口,而是一个长期的走向,因此无论是“虚拟世界”,“元宇宙”,还是“全真互联网“,都只是对这个趋势的一个注解的切面而已。无论是AI还是通信,来实现随机性和开放性,这两项的边界拓展,Oasis在产品创新上都着力在这两点上,这是很有意义的。”

华宇注册小马智行完成D轮融资首次交割,估值达85亿美元

0307

3月7日消息,小马智行宣布完成D轮融资的首次交割,整体估值达85亿美元。本轮估值较上轮融资提升约65%,体现了投资方对于公司发展的认可。去年2月完成C轮融资以来,小马智行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Robotaxi)与智慧物流领域取得多个技术和商业化里程碑。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团队扩充、技术研发、Robotaxi及自动驾驶卡车(Robotruck)车队规模扩大及全球测试与运营、自动驾驶技术量产以及商业化部署等业务领域。

“很高兴宣布融资的好消息。华宇注册”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EO彭军表示,“本轮融资顺利结束,小马智行整个团队功不可没。在大家的努力下,小马智行在2021年达成了众多里程碑。对于2022年,我们同样满怀信心,将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进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我们的技术实力以及稳健的财务实力将继续推动公司各项业务:我们将进一步扩大团队规模;在全球范围内开启全新的测试运营中心;全方位推进战略合作以及扩充自动驾驶车队规模。感谢过往投资方对小马智行的一贯支持,同时也欢迎新合作伙伴的到来,共同书写小马智行的全球故事。”

“技术实力是我们得到投资者支持的关键因素。过去的两年中,我们的核心技术指标大幅提升,大多数场景中,小马智行‘虚拟司机’可以媲美甚至超越人类司机。”小马智行联合创始人兼CTO楼天城表示。“对于技术发展进程,我们信心满满,小马智行正迅速推进乘用车和商用车领域的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和量产化落地。”

“对于小马智行积极的财务进展以及估值提升,华宇测速地址我们倍感欣慰。估值增长体现了投资者对小马智行的认可,不论是过去一年的业务进展,还是我们针对2022年所制定的清晰目标。公司财务状况十分稳健,将为小马智行未来几年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直至我们开启大规模商业化的进程。”小马智行CFO劳伦斯·斯泰恩表示。

华宇注册「楚航科技」完成1亿元B轮融资,创世伙伴资本(CCV)独家领投

0307

3月4日消息,近日,国内毫米波雷达领跑企业楚航科技完成1亿元B轮创世伙伴资本融资,本轮融资由(CCV)独家领投。

据了解,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速楚航科技在国产毫米波雷达的产品布局、人才组建以及未来在上海车规级毫米波雷达智慧工厂的投产建设。

楚航科技曾在2018年5月,获得九合创投的天使投资;2019年3月,再次获得启明创投与兰璞资本A轮投资;2020年4月,楚航科技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兰璞资本领投,厦门半导体、启明创投、九合资本参与;2021年7月,楚航科技获得近亿元A++轮融资,参与方包括上市公司九号公司、上海安亭联投以及继续增持的厦门半导体。加上B轮融资,截至目前,楚航科技共完成近3亿元融资。

楚航科技是由德国海归团队组建而成的科技公司,CEO楚詠焱是德国南德认证的为数不多的拥有十余年工作经验的功能安全专家,团队其余核心成员也曾多次参与多项国际行业标准编撰,有着严谨的体系思考与严苛的技术要求,华宇注册在产品研发和性能上延续着全球化高水准的德国工业制造精神。目前,楚航科技科研团队已有百余人,核心成员均拥有近二十年的汽车零部件研发、整车研发管理经验,有着深厚的技术储备和自主知识产权,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判断力。

楚航科技总部现落户南京江北新区,并在德国慕尼黑、上海、合肥等地设立了子公司,同时在安庆建成同时具备IATF16949、ISO45001、ISO14001三大认证体系的生产基地,年产能达180万只。并与保隆汽车共同成立合资公司,深耕自动驾驶感知领域,同时还是腾讯WECITY首批加速器成员、英伟达初创加速计划成员,已成为集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楚航科技CEO楚詠焱表示:“楚航科技2022年的工作重点将落足于定点项目交付的保质保量上,把规模化量产进行到底。同时在市场渠道的拓展上,会去争取更多的自主品牌主机厂定点项目,深化楚航科技专业级车载毫米波雷达的企业形象。产品方面,会于今年年中推出楚航科技的4D雷达解决方案。同时,上海智慧工厂的建设也是楚航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它的建设标志着楚航量产实力的提升,投产后楚航雷达年产能将突破500万,我们也是希望借由CCV的本次投资,升级优化产线布局,提升产能,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市场。”

创世伙伴CCV创始合伙人周炜表示:“楚航是国内少数拥有车载毫米波雷达传感器核心研发技术、完整设计能力和经验数据积累的公司之一,华宇测速地址打破了市场上少数几家海外巨头的垄断地位,帮助国内车企和自动驾驶企业不再依赖进口。中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强势崛起,给国内车载传感器厂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楚航依托于其核心研发能力、遥遥领先的商业化进度,有望成为国产车载毫米波雷达领军者。未来自动驾驶配套产业链将会成为发展重点,链条上每个节点,从感知、运算到执行,都会成为主战场。CCV重仓智能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早期科技创业公司,在楚航科技之外,还在自动驾驶的多个垂直商业应用领域进行了布局,其配套产业链也将会成为重点。同时CCV还将通过基金的国际化优势,助力企业发展。

华宇注册「华大北斗」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国开科创、大湾区基金等投资

0307

3月7日消息,深圳华大北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大北斗”)于近日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据悉,此轮融资有国开科创、大湾区基金、研投基金等投资机构和产业方参与,启迪控股等老股东进一步追加投资。

华大北斗总经理孙中亮表示,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加大对芯片核心技术及芯片级解决方案的研发投入,布局下一代先进北斗导航芯片的同时,华宇注册基于核心芯片产品开展各类重点行业如交通、汽车、变形监测等领域芯片级解决方案及产品的设计开发。另一方面,资金还将用于对行业解决方案团队的整合,以完成华大北斗在芯片级解决方案领域的产业化布局。

据官网介绍,成立于2016年,华大北斗的前身是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CEC)旗下华大电子导航事业部,由中电光谷、上海汽车集团、北京汽车集团、华宇测速地址波导股份、劲嘉股份等企业共同投资成立,专注从事导航定位芯片、算法及产品的自主设计、研发、销售及相关业务。目标面向民用消费类电子市场和国家命脉行业、汽车领域、物联网领域等专用终端市场,提供芯片及应用解决方案。

华宇注册最冷春招击碎求职者大厂梦

0307

往年互联网大厂高薪校招抢人的盛况,在今年春招戛然而止。

近日,时代周报记者从多名应届毕业生处了解到,今年春招互联网公司招聘力度减弱,竞争激烈,投递上百份简历可能都换不来一份offer,即便211高校硕士学历,也无法为应聘带来多大优势。

“本来想离职,看到今年的就业,不敢动。”“说好的‘金三银四’,但我感觉今年真的没有。如果hr看完简历拒绝我,我都认了,但今年我发信息hr根本不理……”面对今年冷淡的春招形势,有网友发帖感慨。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相比往年,今年一些互联网企业迄今仍未发布春招信息。以腾讯为例,腾讯招聘官方公众号显示,去年1月,腾讯产业互联网相关业务部门开启了新年大扩招,在北京、成都、上海等城市开启了地区招聘,2月启动了校园春招,而今年腾讯目前仍未开启大规模招聘活动。

日前,时代周报记者联系多家互联网公司了解春招情况,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据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年春节后才市供需行情》显示,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同期用人需求量从去年的第1位跌落至今年的第4位。

“金三银四”招聘季遇冷,不少应聘者只能调整方向。他们中,华宇测速地址有人选择继续求学,希望凭借更高学历,提升竞争力;也有人放弃大厂,将目标投向了更小的科技公司。

211硕士也难拿offer

今年春招到底有多难?00后应届生井然(化名)还没离开校园,就先被现实好好上了一课。考研没能顺利“上岸”,她便抓紧时间进入“春招状态”,开始找实习、找工作。

“我投出去的很多公司都没反应,不论是全职还是实习。”2月28日,井然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参加春招以来,她已投出超过200份简历,只收到了1家公司发来的面试邀请。幸运的是,她通过面试,顺利拿到了这家公司的实习offer。

选择实习工作,井然或多或少有些无奈。除学校要求必须提交实习证明外,井然发现今年的春招难度很大,求职不易。为了有大厂经历背书,她决定先接受这份实习工作。

和井然一样感叹春招难的还有丁宇翔(化名)。为进入互联网大厂,来自长春某二本院校的他去年积极参与秋招,但收获的两份offer并不理想。

丁宇翔告诉时代周报记者,眼下互联网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我有认识的211硕士朋友,包括我自己遇到的211硕士出身的竞争对手,在应聘时也没拿到offer。”丁宇翔说,在这行,211硕士现在也不具备竞争优势。

对于春招,丁宇翔寄予了很大希望。最近,他在网上发帖寻找能一起在春招战场上并肩奋斗的战友,同时也密切关注着春招动态。

“我发现好多公司都没春招,感觉今年春招职位比往年要少一点,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裁员。”丁宇翔坦言自身学历不够出众,大四下学期又时间紧迫,严峻的就业环境更是增加了求职难度。

残酷的春招形势让不少应届生打起退堂鼓,华宇注册不少本科应届生迫于求职压力选择考研。据媒体报道,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457万,相较于上一年度的377万人增加了80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互联网企业缘何缩招

今年互联网行业冷淡的春招市场,与去年“金九银十”秋招季形成强烈反差。

谈及春招冷清的现象,3月3日,某互联网大厂员工王胜(化名)告诉时代周报机者:“疫情影响了不少人的求职进程,造成求职者积压。近来互联网行业的日子不好过,缩招也是一方面原因。”

受“双减”政策影响,一些互联网大厂缩减在线教育业务,大量在线教培人涌入招聘市场后,依然选择进入互联网行业发展,形成人才累积的局面。去年年末,互联网行业又出现“裁员潮”,多家企业相继曝出裁员事件。

“今年春招可能的确比往年求职难度要大,最核心的原因在于互联网发展问题。”3月1日,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江瀚认为,此前互联网行业处于蓬勃发展的状态,各家企业风起云涌,现在国家开始对互联网行业进行规范,整个互联网市场逐渐进入合规发展的状态。在转型发展期的互联网企业先考虑的是合规问题,自然就会控制人才需求量和工资总额。相应的,求职难度也有所增加。

面对春招难的情况,井然和丁宇翔都有了自己的打算。井然决定要再度挑战考研,既是想再冲刺一把自己喜欢的院校和专业,也是希望能提升学历,她认为以985院校硕士的身份找工作会更有优势。

丁宇翔则从个人职业规划出发,他决定无论如何都会拒绝秋招时拿到的offer。“如果春招拿不到(合适的offer),就去小公司当产品经理,大公司只能拿产品运营的offer。”丁宇翔表示。

“对求职者来说,最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是最有效的事。”江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企业还是有优秀人才的需求,真正优秀的求职者往往能够拿到好几个offer,竞争力相对偏弱的求职者则会出现较大问题。

华宇注册浪胃仙与合伙人闹掰,这次,我站MCN

0307

今天,话题#浪胃仙带团队另立门户#冲上抖音娱乐榜榜首,一场红人和MCN公司之间的撕逼大戏再次上演。

“我当过十多年的艺人经纪,也是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况”浪胃仙IP创始人游絮在声明中说道。

根据游絮的描述,浪胃仙另立门户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背叛。比如浪胃仙和小兰(原负责直播业务和直播团队的管理)带走前公司的拍摄器材和视频素材,另立门户时挖走前公司刚刚赔偿N+1,且签了竞业协议的员工。

甚至,小兰在职期间就已经成立了新公司,并把原公司合作的商业机会转移到自己的新公司里面,甚至在职期间还开展了一系列同类型的新业务,相当于在没散伙前悄悄地挖空了原公司资源。

这是继李子柒和微念事件后,又一场红人和MCN机构之间“分道扬镳”,但两者性质不同,舆论风向也不一样,李子柒账号至今没有再更新,华宇测速地址大部分网友都支持李子柒,而浪胃仙的出走,大部分网友却力挺MCN,痛骂浪胃仙“过河拆桥”。

网红、主播与MCN之间的纠纷时有发生,红人更换合伙人或者另立门户的事也很常见,但像浪胃仙这样釜底抽薪的行为确实少见。

01 旧号停更第二天,新号开张,出走预谋已久?

“不懂感恩的人不会走太长”

“人品是个好东西”

“真的浪胃仙这几个字就很讽刺”

在游絮发布三条声明前,浪胃仙抖音账号最近一条视频定格在2022年1月12日,而“真的浪胃仙”账号自2022年1月13日至今,保持着日更频率,一边是新账号的欣欣向荣,一边是原公司因为和品牌方的直播协议没有履行,一家家的找品牌方解约、道歉。两边的情景可谓是“东边太阳西边雨”。

游絮爆出很多细节,拿走原公司的拍摄器材,将公司电脑里的视频备份格式化,在职期间转移公司资源,N+1赔偿后挖走签了竞业协议的离职员工……这些扑所迷离的风波需要进一步考证。

吃播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浪胃仙IP从4个人的小团队做起,成为拥有近3500万粉丝的美食账号,团队必然经历了很多考验和坎坷。

2018年7月,游絮签约浪胃仙,这位人称浪老师的大胃王,总是顶着一头潇洒的中长卷发,架着一副黑框眼镜,在各类美食店里大块朵颐。他爱吃且能吃,曾经一顿饭吃掉20份大盘牛肉加十斤鱼、300个兔头、30份蒸饺、30大碗宽面等,最夸张的一次,他从中午12点一直吃到凌晨2点,全程吃肉,中间没有休息。

真实、实在、自然、接地气的风格和惊人的食量吸引众多用户前来围观,仅半年时间,浪胃仙就实现了粉丝量从20万到1291万的巨大跨度。

“他每天这么拼命,我也真的很心疼”,游絮对外说,一直把浪胃仙当作亲弟弟看待,没有按照行业标准去做利益分配,而是将“浪胃仙”直播项目产生的净利润的70%分给浪老师(原名李杭泽),为了做好浪胃仙IP,还放弃了签约很多艺人的机会。

浪胃仙团队很善于挖掘大众感兴趣的话题,将用户对食物的关注转移到情感上的陪伴。譬如在5月12日母亲节的视频中,浪老师讲述自己和外婆的故事,通过走心视频传递出温情态度将吃播从猎奇转为治愈,让用户看到简单不浮夸的视频背后是对美食的足够热爱和敏感,也让视频的立意更加丰满。

美食主播的核心是用长久的陪伴与粉丝建立情感联系,这是浪胃仙能够穿越监管、长远发展的基础。但浪老师另立门户后,已经败掉了路人缘,新账号何去何从?能走多久?

02 吃播被整改后,浪胃仙的转型

2020年8月,央视批评了“大胃王吃播”行为。随后,反食品浪费法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草案规定,制作“大胃王吃播”、涉嫌浪费粮食的音视频等内容,或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一系列“禁令”下,靠饭量、猎奇食物等夺人眼球的大胃王吃播视频在短时间内下架;而靠吃播走红的主播、达人,则在第一时间删掉相关视频,去掉大胃王标签,有人离职,有人被解雇,也有人开始寻求转型。

这其中,就有千万级别粉丝的美食达人“浪胃仙”。

为了转型,他开始在作品里融入了些科幻剧情,也尝试过美食教程类型的视频。比如,自己化身进入因减肥而节食的女生体中,帮助女生品尝美食,还在视频中展示自己制作红三剁。后来,浪胃仙也尝试过在便利店卖烤肠。销量还不错。但他一边卖一边吃,本质上还是吃播博主。

几轮尝试下来,总体转型结果都不太成功。没有了大胃王的名号,浪胃仙的内容影响力大不如从前,单条视频点赞量从过去几十万赞跌到几万。

后来转型线下探店、测评外卖,人气才开始慢慢回温。测评时桌面上的分量不再像之前那样摆满整张桌子,而是吃完一碗再拿下一碗,以此来弱化“分量”,显得不那么铺张浪费。

不管对于浪胃仙本人还是当时所属的MCN创始人游絮来说。吃播账号被整改这半年多时间里,算的上是两人事业中的至暗时刻。“账号陷入了史无前例的流量低谷。那时候行业十分不看好我们。”

按照游絮所说,她随后就带着团队来到陌生的城市——杭州,并开启了直播事业。

在一次采访中,浪胃仙表示,转型做直播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最难的还是自己的心理障碍,毕竟直播带货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所以,刚开始直播的时候,浪胃仙背负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最大的担心是货卖不出去怎么办。

这期间,团队给了浪胃仙很大的鼓励,不仅在他情绪不好的时候及时疏导,还在直播前期精心准备。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游絮与浪胃仙的关系从老板和员工变成了合作经营。

“初来乍到,我们团队什么都不懂,踩了不少坑,交了很多学费。还好我们扛过了艰难时刻,一起让浪胃仙这个IP跨上了新的台阶。”游絮在视频声明里表示。

03 从辛巴徒弟到自立门户,浪胃仙这次失去了舆论支持

这不是浪胃仙第一次走上风头浪尖。

也许很多人不记得,浪胃仙最早的师父其实是辛巴。从那时起,华宇注册浪胃仙的性别就成为大众热议的话题。当时有很多人觉得应该尊重浪胃仙自己的选择和风格,还有人表示,浪胃仙自己带着孩子生活,也很辛苦。但这次,舆论并没有宽容他。

“我自己也在打造IP,真的很难,能坚持了很多年更难,创业人的辛酸。”“人在做,天在看,多行不义必自毙,做人不能没有良知。”“跑路哥”“下头男”……在原账号的视频声明下方充斥着这样的评论。

即便在浪胃仙创办的新账号“真的浪胃仙”视频评论区,也充满着各种不友好的评论。“不把你骂道退网,我觉得全网民都有责任”“去新号看了,令人欣慰的是,浪胃仙已经湮没在一片唾弃声中。”

自从短视频和直播兴起以来,头部达人与MCN机构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一般情况下,一家MCN机构,只有一个顶流达人,很难再有第二个。而这些顶流达人的去留也往往决定着一家MCN的命运。

最早,由于深度绑定张大奕,在张大奕与蒋凡的事件发生之后,如涵的营业额就颇受到影响;李佳琦与美ONE之间的分成比例也是一调再调,并且,为了留住李佳琦,美ONE还给予其股份;后来,李子柒与微念之间的矛盾爆发,尽管握有李子柒这个品牌,但微念的声量大不如从前。

剁椒TMT曾经与杭州一家头部直播带货公司的高管聊天,对方表示,顶流达人一般会占据整个公司绝大部分商务资源,而且每个达人背后会配备上百人的团队,负责人从短视频拍摄、制作,到直播运营、选品、投流等一系列工作。如果公司有两个这样的顶流,不仅会给公司带来较高的人力成本,而且经常出现无法平衡资源而带来的扯皮。

此次,浪胃仙与原MCN分道扬镳,本质上与之前的矛盾类型一致。浪胃仙在游絮的公司尽管能拿到高额提成和收益,但并不持股。而在小兰新成立的公司杭州炒鸡开心文化传媒公司中,浪胃仙(李杭泽)持股10%。

如果是达人正常与MCN公司解约,可能也不会引发如此大的波澜。而这次,真的是浪胃仙做错了么?可能需要等浪胃仙新的声明才能知道答案。

华宇注册半导体周期,新能源汽车的另一个软肋

0307


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加大了车规级芯片的生产供应,国内部分芯片产品供给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预计汽车芯片供应形势将持续向好。
2021年什么东西最缺最贵?芯片一定是排名靠前的答案。

缺芯的不良后果已经反映到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电子设备涨价,手机供应不足,汽车供应不足的新闻频频登上热搜。

自2020年底开始,各大整车厂调高售价或是延长交付的事件屡见不鲜,主要原因就是车用芯片的短缺。

时隔一年多,缺芯的状况仍然没有得到缓解,依旧制约着整车厂的出货量。

2022年2月14日,长城汽车(601633.SH; 02333.HK)旗下的欧拉品牌向终端客户发出停止接单的通知:黑猫、白猫两款车型自2月15日起停止接受新的订单。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消费强烈的不满,网络上相关讨论持续发酵。有欧拉黑猫车主向媒体反映:订购了欧拉黑猫已快四个月了,原定是2月11日左右提车,但到目前为止依然无法提车。

长城和欧拉不得不已发声致歉并做出解释。

2022年2月23日,欧拉CEO董玉东在欧拉APP上发布公告,华宇注册道出了整件事情的原委。正是由于缺芯少电以及其他原材料的价格大幅上涨,致使黑猫单台亏损超万元,间接导致了黑猫车型停止接单。

同时,未交付终端客户的黑猫白猫订单超过2万台,按照预计的生产进度计算,最长的交付日期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

要知道,这两款车在2021年是欧拉品牌的主力车型,销量很好。

2021年,欧拉销售量达到13.5万辆,同比增长140%。其中,黑猫白猫的销售占比超过了60%,远超于价格更贵的好猫,明显是欧拉的“拳头产品”。

而进入2022年,情况却急转直下,刚刚过去的1月份,黑猫白猫的销售量占比下降至30%上下。

由此可见,即便是畅销车型,没有足够的芯片供应也难以为继。

不仅欧拉遇到了上述困境,行业内都饱受缺芯的影响。例如丰田,半年内已多次官宣暂停生产。其中,停产规模最大的一次涉及其在日本的14家工厂共27条生产线,而停工最长的生产线曾历时38天。罪魁祸首的原因依旧是芯片不足。

原材料的上涨和缺芯已经上升到战略地位,谁掌握足够的芯片,谁就更有可能在刺刀见红的市场杀出重围;否则,只能眼巴巴看着竞争对手蚕食自己的市场份额。

丰田汽车表示:“我们预计芯片供应短缺的状态不会很快得到解决,可能会延续到下一个财年(2022年)。”

那么一辆车里都有哪些地方用到芯片?为什么车用芯片会持续出现短缺的情况呢?

01 车用芯片

车用芯片基本可以分为4类:主控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和传感器芯片。

现阶段,汽车行业正在经历智能化改革,产业正在升级,智能化意味着功能多样化,就需要更多更复杂的电路去实现,而电路则需要芯片的控制。

简单来说,数据收集(传感器芯片)、数据存储(存储芯片)、功率转换(功率芯片)和数据处理计算与主控执行(主控芯片)都需要芯片来实现。

那么,整体车用芯片的需求量为什么会激增?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新能源车超预期的快速逆袭以及智能化的普及,车用芯片用量大增。

第二,传统汽车的硬件采购策略相对保守,华宇测速地址导致库存不足。

第三,造车新势力的囤货加剧芯片的短缺。

传统汽车的模式正在被颠覆,智能化、娱乐化的需求上升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汽车芯片就是承载诸多附加功能的执行者。

新能源汽车就是在自带电动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较于传统燃油车的发动机系统,电动化对于电路控制的需求更上一层楼。高端智能化是新能源新车型标榜的重要标签。

更多更大的屏幕、更多的摄像头、更多的雷达、更多的传感器,内饰无按钮化带来的更多线程控制,一切都指向了更多的芯片需求。

通常来说,一辆传统汽车需要的芯片个数约为500-600颗,而一辆新能源汽车则大约需要1000-2000颗芯片。

根据Canalys对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最新研究,2021年全球汽车市场总销售量增长4%。其中,全球电动汽车(EV)的销量达650万辆,同比增长109%,占全部乘用车销量的9%。

该报告还指出,若不是2021年全球受新冠疫情和芯片短缺的影响,全球的汽车销量或可达到更高水平。

让我们算个账,2020年传统燃油车销量为6633万,新能源车销量为311万;2021年传统燃油车销量为6572万,新能源车销量为650万。

假设2020年传统燃油车需要的芯片个数为500颗,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个数为1000颗;2021年传统燃油车需要的芯片个数为600颗,新能源汽车需要的芯片个数为1500颗。

2020年总共需要的芯片个数为363亿颗;2021年总共需要的芯片个数为492亿颗,同比增长35.5%。

虽然这个算式中估计的数值比较多,但是可以大致看出来车用芯片的增量确实不少。为什么车用芯片的库存会出现如此短缺的现象呢?

源于第二个原因。因为传统汽车产业已经发展的非常成熟,由丰田主导的硬件采购JIT(Just in Time,准时制)策略获得了巨大成功并广泛应用,不仅减少了不必要的库存,还可以盘活流动资金,提升整车厂的效率。

当然,这个策略在行业平稳发展或者对未来趋势预测准确的前提下,是成立的,但是汽车行业刚刚经历了低谷。

尤其是2019-2020年,整体销量下滑使得主机厂的备货更加谨慎,因此2020年主机厂的芯片库存量并不高。

有了销量下滑的预期,主机厂的备货更显得保守。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兴起,芯片使用量大大增加,且部分造车新势力为了保证产能供应,激进地提前备货,导致市场上的芯片愈发供不应求。

而此时,正是由于JIT库存策略,导致整车厂和一级供应商在出现各种芯片供应短缺时缺少可用的应急库存。

根据国内乘联会的数据,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零售量达到289.9万辆,同比增长169.1%,整体渗透率达到14.8%。

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的转型,不仅仅是驱动方式的变化,更多的是智能化的变革,更复杂更多元的电控系统也需要更多的芯片用以支持。

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和渗透率大超市场预期的同时也超越了整车厂的预期,备货不足的短板就愈发严重了。

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缺芯,直接让芯片制造厂加足马力生产不就行了吗?问题就在于,不仅汽车芯片需求大增,手机和IoT等消费电子应用的芯片需求同样强劲。

02 消费电子也缺芯

不仅汽车行业缺芯,手机行业也不能幸免。自2021年开始,手机芯片供不应求的现象也频频出现。

2021年,三星、小米纷纷表示自身的出货量会低于预期,原因是零部件的短缺,本质上就是缺芯。

缺芯的解决办法只有两个:等芯和加钱抢芯。

等芯就意味着产品是半成品,不能发货;加钱抢芯会直接推高成本,或是赔钱(不可持续),或是加价转嫁消费者,间接也会导致出货量下降。缺芯是横亘在手机厂商心中难以抉择的痛。

芯片之于手机就像是细胞之于人体,几乎各个环节都需要芯片去控制去实现特定功能。大众最容易想到的就是主SOC芯片,它好比手机的大脑,CPU和GPU都靠它实现。

如今,国产手机很多都会在同一款机型配备两种芯片的模式,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芯片短缺造成市场空缺。

例如2月24日OPPO刚刚发布新一代旗舰Find X5系列,就配备了高通骁龙8和联发科天玑两个版本,大大降低了由于芯片不足而带来的潜在风险。

提前预备了两种芯片,如果一家供应商出现问题,能立刻向另一家追加,避免潜在的损失。

不仅仅主控芯片,其他的诸如屏幕驱动芯片、电源管理芯片、CMOS图像处理芯片以及各种小型的传感器芯片都收到了全局的缺芯影响。现在智能手机的智能化越来越高,4G向5G的转化也增加了芯片的用量。

据测量,一款智能手机的芯片总数超过100颗,也就意味着,只要有一颗芯片供应不及时,这一部智能手机就是半成品,就不能发货给消费者。

叠加全球持续的5G商用化,无论生产设备端还是到消费终端,都对芯片有很强的需求。

同时,智能窗帘、智能音箱、智能床垫等智能化设备已经渗透入寻常百姓家,IoT在惠及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芯片的用量。

03 “黑天鹅”扰动

新冠疫情不断冲击着全球供应链,相关原材料涨幅巨大,这一影响一直持续到现在。

而芯片制造厂商也是“黑天鹅”频出,导致实际输出产能不及预期。

据韩国媒体《infostockdaily》近日爆料称,三星电子正计划扩大为确保产量及良率而支出的大量资金下落而做出的调查,并怀疑此前有关三星半导体代工厂的产量及良率报告存在“造假”行为。

据最新曝光的数据显示,高通已将其4nm骁龙8 Gen 1的部分订单从三星转移到台积电4nm代工,转单的主要原因是,该芯片组的良率仅为35%。

要知道35%的良率意味着剩下的65%都是废品,不仅大幅提高了成本,也造成了产能的浪费。

而高通从三星转向台积电还会有“次生灾害”,因为高通的芯片价值含量较高,而且是台积电的大客户,台积电必定会优先照顾高通的产能分配。而原先预定的产能就会受到排挤,对于行业普遍缺芯的状况无疑是雪上加霜。

04 新增产能

缺芯从2020年开始,延续至今,为什么全球性大规模缺芯仍旧在持续呢?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需求大幅提升,而产能相对还没有跟上步伐。

需求增易,而产能增难。换句话说,需求增快,而产能增慢。

新冠疫情持续在全球肆虐了2年多,对各个国家的经济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对于芯片生产来说,遇到疫情高峰就增加了减产或停产的风险,尤其是车用芯片,安全级别更高。供给的厂商集中在海外大厂,产能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能不能直接让芯片制造厂多生产车用芯片呢?

要知道,芯片制造需要提前规划,预定排片,而同时的手机、物联网等消费类芯片需求也在增长,导致既有产线满产满销,不能直接做简单转移。

老产能持续紧张,只能指望新增产能了。

但是对于芯片制造厂商而言,扩充产能是相对谨慎的。因为芯片行业也是一个周期性很强的产业,而且三年前刚刚经历了周期低点,叠加扩产的资本开支巨大,导致芯片制造厂商在没有看到确定性的情况下不会冒进。

即使决定投产,新产能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厂房建设开始,各种设备的购买和调试,人员的配备,以及最终相关产业的配套,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程,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就可以实现。

因此相较于2020年,全球芯片的新增产能远小于新增需求,导致新增需求不能被及时满足,出现了抢芯的局面。

翻看全球各大芯片制造厂商的财务报表,销售数据创新高是常态。在过去的2021年,基本上都是满产满销,业绩更是赚的盆满钵满。

台积电(TSM)在2021年四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预计2022年全年产能仍然偏紧。

中芯国际(688981.SH; 00981.HK)也表示,2021年所有指标都在向好发展,收入大幅提升,毛利率达到35%,同比增加17个百分点,同时产能利用率很高,甚至有的季度产能稼动率都超过了100%。

但是,即使在如此高效的利用率下,社会需求依然有巨大空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大局。如果缺芯问题不能解决,未来像“黑猫白猫抓不到耗子”的事情会越来越多,最终受苦的还是消费者。

为了解决缺芯的问题,各大半导体制造厂商基本都有新增扩产的计划,有的甚至将产能扩充一倍,用以缓解全球的缺芯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芯片制造厂的资本开支高达588亿美元,其中台积电预计2022年的资本开支400-440亿美元,较21年的300亿美元进一步大幅提升。

中芯国际2022年预计的资本开支为50亿美元,负责深圳,京城和上海临港新厂的建设,扩充产能,保障芯片的供应。

2022年2月28日,工信部表示,相对整车和零部件企业的需求和排产计划来看,目前汽车芯片仍然还有一定的缺口。

考虑到全球主要芯片企业已经加大了车规级芯片的生产供应,新建产能也将于今年陆续释放,国内部分芯片产品供给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预计汽车芯片供应形势还会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