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宇平台官网_新造车没有底特律

0526

一座城,装不下。

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劳动生产的聚集。作为生产要素中不可或缺的人力,被市场价值规律配置在一起,便自然而然诞生出城市。

城和产,是现代社会稳步向前的一体两面。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以产业价值分工和跨区域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大工业组织方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模式。全球各国城市化的进程,都按下了加速键。

汽车工业作为现代工业生产的集大成者,单个产品就拥有上万零件,涉及到的理工知识涵盖了从机械设计、空气力学,到电工电子技术、自动化、计算机科学等等,不仅在历史上铸造了多个“汽车城”的辉煌,甚至关乎到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发展的进程。

国家发改委和国家信息中心曾经统计测算:汽车工业每增值1元,会给上游产业带来0.65元的增值,给下游带来2.63元的增值,共3.28元的增值。另外,汽车工业每提供1个就业岗位,就会给上下游产业创造10-15人的就业机会。

国内的汽车工业,由于历史原因一直处于追赶地位,传统燃油车的动力技术门槛始终被西方所把持,直到这场新能源革命的到来。

11月27日,白底黑字的一纸落户协议,让北京亦庄 抓住了小米这趟新能源造车的末班车。此前与蔚来的失之交臂,总算没有让遗憾继续下去。

相比于长三角、珠三角轰轰烈烈的“新造车运动”,稍显慢半拍的京津冀,也试图再现近邻——长春汽车城昔日的辉煌。

可最能代表产城发展奇迹的美国底特律,就在几年前不得不申请政府破产,新时代的产城关系下又该如何打造“新能源之都”?需要品牌车企和地方政府共同来答题。

0汽车城的荣损之道

1896年,坐落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畔的底特律乡下一个小车间里,世界上第一辆普通民用汽车——T型车,成功下线。

这个亨利·福特一手引领创造的汽车帝国梦由此展开,可他做梦也想不到等待底特律的终局,将是破产。

然而鼎盛时期的福特红河工厂内,超过2平方英里的厂房内有多达9万工人在同时工作。福特工厂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很快也吸引了美国汽车三巨头中的另外两家——通用和克莱斯勒的总部,搬迁至底特律周边。

1930年时,底特律人口达到156.9万,已经是1900年时的5.5倍。城市建成面积也从1890年的28平方英里扩展到1925年139平方英里。

彼时的底特律,一市的汽车产量就占到美国的80%和世界的70%,属于当之无愧的“世界汽车之都”。

1929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萧条”时期,底特律受制于单一的产业结构,颓势其实已露锋芒。不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引发的巨大军用车辆需求,再次把其推向绝望前的狂欢。

据相关资料显示,底特律在战争时期生产了美国92%的军用汽车、50%的发动机、56%的坦克,被誉为“民主的兵工厂”。

巅峰之后,70年代的石油危机,造成注重能耗优化的日系车异军突起。底特律的汽车产业首度出现亏损,也彻底引爆了高速发展所掩盖的一系列社会矛盾问题。

回顾底特律的发展、衰落之道,技术革命的时代机遇、天然禀赋的地理条件,以及关键人物的重大决策,三个方面的影响一直伴随左右。

底特律因底特律河而得名,扼守五大湖流域的航运要道。在法国殖民者将其视为重镇之前,还是土著印第安人的皮毛交易中心。

五大湖周边的煤矿、铁矿、木材等用于工业生产的自然资源蕴藏丰富,这也为其之后成为美国著名的“铁锈地带”埋下伏笔。

到底是福特成就了底特律,还是底特律吸引了福特、通用一众汽车巨头的前来,这其中的因果关系无需分清。

但天时、地利、人和共同铸就的辉煌,倒塌的根基也在于三个方面各自出现了问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红利殆尽,信息时代的“底特律”注定属于加利福尼亚的硅谷;

全球化的今天,内陆航运远远不上出海口的港湾城市;

传统工业巨头虽然在生产线分工、管理上洞悉人性,但工具一般的底层工人既没有顺畅的上升通道,也产生不了技术人才的积累。

历史的结局,似乎早已写好了剧本。甚至在新能源汽车革命的大势之下,整个美国汽车工业,也只有一块名叫特斯拉的遮羞布蔽体。

02 国内新造车三分天下

特斯拉在全球的超级工厂计划相继动工、落成,其中位于上海的超级工厂,更是帮助其完成了新车企产能爬坡的关键一跃。

用只有市场价格十分之一的价格拿地,185亿元的商业贷款利率低至3.9%,上海市政府的诚意一度被舆论质疑。

但是特斯拉的对赌条件是,2023年底开始每年纳税22.3亿,五年内要在上海工厂投资达140.8亿。

这笔政企间的“交易”不能只看纸面上的数字,特斯拉“国产化”所带来的“鲶鱼效应”,对于国产新造车势力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

至少上海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全球化产业高地,在新能源造车上,不能一直被拥有比亚迪、小鹏的广东压制。这个从电池厂商转型而来的老牌国产车企,与新晋互联网造车先锋的“老少配”,无愧于改革试验区的名头。

长三角区域也并非只有上海一地在发力,长江上游流域的合肥、武汉两个省会,拱卫上海南北的江苏、浙江两省,俨然组成了国内新造车行业里的半壁江山。

蔚来的上海总部、合肥工厂遥相呼应,浙江老牌车企吉利创立新能源品牌极氪,江苏有一直处于新造车第二梯队的威马。传统燃油车时代的长三角“上汽辉煌”恐怕还会延续下去。

如果用三国争霸时期的魏、蜀、吴格局作比,长三角新造车的地位更接近曹魏一些。

珠三角的偏安一隅、闷声发财的架势,与孙吴如出一辙。过去二十年间,广汽集团的实力始终没有与上汽并驾齐驱,比亚迪的后发先至却让大湾区在新能源领域实现了弯道超车。

从一家只能为手机厂商代工的电池厂,一路发展成国产新能源造车的排头兵,比亚迪的逆袭故事算得上励志,但远远还谈不上整个珠三角的成功。

新能源造车的赌注不能只押在一家车企身上,广西的柳州凭借五菱宏光的Mini EV出圈,身为省会的广州也在不断出牌,小鹏汽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一系列具有互联网基因的造车产业链企业落地。

地方政府还围绕广汽埃安工厂在番禺打造了一座产居配套的汽车小镇;本土实力雄厚的企业宝能、恒大也成了合作对象,但进展并没有想象中顺利。

改革的先驱者本就需要承担试错的风险,今年初韩国现代集团又被广州引进,探索大型氢燃料电池系统的生产销售。在新能源领域的步伐上,珠三角显然没打算停留在锂电池这一阶段。

曹魏、孙吴之外,三国时期的刘蜀力量,因血统纯正、人才济济,在小说演绎中更受读者偏爱。京津冀的新造车势力,恰好也处于声量不大、潜力不小的局面。

北京汽车制造厂是继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之后,中国兴建的第二家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其位于全国政治中心的地理优势,在东北老工业基地衰落后,成为整个北方汽车产业的心脏。

特殊的历史地位,让京津冀在新造车这个长跑比赛中,起跑更稳更慢,但势能依然不容小觑。在小米之前,北汽新能源、北京奔驰、采埃孚、德尔福、海纳川等一系列传统高端汽车产业链已然落地。

虽然这样的优势也让其在蔚来、极星的谈判中保守失利,但北京作为百度、滴滴等对自动驾驶野心勃勃的互联网大厂聚集地,新造车的“三国杀”下半场,显然还没有正式开始。

03 电动车需要的不只一座城,以产带城的逻辑,诞生于工业经济时代。

以原材料、市场、技术、交通、劳动力、资本等要素聚集为核心价值,进而带动原料加工中心、生产制造中心、研发设计中心、物流仓储中心、商贸集散中心、渠道零售中心等产业功能区的建立。

人口不断从周边被吸引到这些功能区内后,就会催生各种生活服务、消费商业的需求产生。

新中国工业化的早期,东北的油田、武汉的钢厂,西北的煤矿,居民楼、商业街、学校、医院、电影院一应俱全就是遵循了这个发展逻辑。

但进入数字化经济时代后,依托于线上的虚拟经济并不需要把太多的人力聚集于一处,总部经济的效应更被地方政府重视。

比如阿里巴巴之于杭州,腾讯之于深圳,全国甚至全球的消费者都在其服务平台上消费,最终的税收却只落在少数几个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之中。

此外,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对于不同层次人群的吸引力,也会促进相关服务产业的发展。

传统汽车行业可以依靠一整条产业链的带动,影响一座城市的命运。但新能源汽车,诞生于全球化高度分工的今天,仅靠一座城市很难获得市场上绝对的竞争优势。

特斯拉在全球的超级工厂计划没有停歇,国内造车新势力也纷纷在美国硅谷设立办公室。

单就在国内,蔚来把研发中心设在上海,主要工厂产线与合肥的江淮共建,在广州还与广汽集团成立了合创品牌。

小鹏的代工厂海马汽车,就曾在海口、郑州两地为小鹏建立产线。在拿到发改委的“造车证”后,小鹏自建工厂,分别选在了肇庆、武汉两地。

理想汽车的总部位于北京,生产基地却收购自江苏常州的力帆,虽然下一个更大规模的产线已在北京敲定,却不妨碍其把研发中心继续放在上海。

归根结底,新能源汽车虽然在三电系统上,对比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系统简单了许多,但整个车机协同的调校、产品体验的迭代、全球供应商的统筹,都不是传统的产业集群效应能够解决的。

从地方政府一侧出发,单一产业结构发展的历史教训有目共睹,新能源造车所能产生的直接税收等经济效益,除了特斯拉这种近十年的老兵,国内新势力远谈不上表现良好。

而地方政府的助力,无非是资金、税收、土地,只能说是加速器,而非原动力。城市更多的也是把车企当做推动制造业转型、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的契机。

真正决定新造车行业未来排名的,还是各家车企自身的软硬件实力。底特律的奇迹不可复制也无需再造,新造车的未来也不只关乎一座城市。

华宇测速地址_达歌生物完成2200万美元A轮融资,幂方健康基金领投

0525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9日消息,位于上海张江的达歌生物(DegronTherapeutics)宣布,公司成功完成2200万美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幂方健康基金领投,德屹资本,BV百度风投和芯航资本跟投,种子轮股东凯风创投和元生创投继续加持。此次募集资金将用于公司创新药研发管线产品的推进,以及进一步发展公司独特的分子胶蛋白降解药物技术平台

达歌生物(DegronTherapeutics)于2021年4月在上海投入运营,是一家具有独特的分子胶(MolecularGlue)靶向蛋白降解技术平台的新药研发公司。公司由靶向蛋白降解领域的专家,专攻分子胶机制研究的上海科技大学仓勇教授和有20多年国际大小药企研发,BD,投资,战略及市场运营多方面经验的邹丽晖(LilyZou)博士共同创建,目前已组建具有国际化视野和丰富行业经验的研发和管理团队。

分子胶水类蛋白降解剂是一类通过结合E3泛素连接酶,诱导其表面发生变化,从而招募并降解新的靶点蛋白的小分子药物。与PROTAC靶向蛋白降解技术相比,分子胶具有成药性好,并有能力靶向更多不可成药靶点的优势。但由于分子胶领域比较新,所以面临很多挑战和壁垒。首先,分子胶和E3泛素连接酶及靶蛋白之间三元复合物的复杂结构导致分子胶无法像PROTAC那样用化学方法直接设计。另外,缺乏分子胶化合物文库,需要复杂的生物验证,及没有大量数据积累,给分子胶药物的发现和推进带来挑战。

达歌生物以仓勇教授实验室发现的一种新型化学骨架为起点,创建了与别的分子胶公司常用的来那度胺(Lenalidomide)和泊马度胺(Pomalidomide)衍生物不同的独特的化合物库,并通过公司的不断探索和数据积累,扩展了化合物库的数量和母核多样性,并形成专利保护。由于其化合物库的独特性,能招募到的靶点也会不同于别的分子胶公司。同时,在药物筛选层面,绝大多数药企会采用AI预测靶点的方式筛选其分子胶化合物。达歌生物采用更加客观且广泛的方式,结合了三种不同的筛选策略。除了从靶点出发找分子胶化合物的常用方法外,达歌还使用表型筛选和蛋白质组学筛选,发现更多全新的靶点。公司现已有三个管线项目进入了先导化合物优化阶段,其中包括一个First-in-Class,在多种肿瘤和免疫疾病中有重要作用的靶点。

达歌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邹丽晖博士表示:“非常感谢本轮投资人对达歌的技术平台和团队的认可与支持。小分子药物一直是疾病治疗的主流领域,但绝大多数疾病靶点是不可成药的。分子胶蛋白降解药物有望突破这个障碍,为小分子领域带来革新。达歌将利用我们独特的化合物库,及对分子胶蛋白降解科学领域的深入了解,不断发现和验证新靶点(包括以前认为不可成药的靶点)及化合物,提供源头创新的方案与路径,以新的治疗模式满足患者需求。”

作为本轮融资的领投方,幂方健康基金执行董事胡红丹表示:“达歌生物是分子胶赛道的先发者,具有过硬的核心优势,我很看好达歌生物的创立理念——通过聚焦难成药靶点去实现真正的创新。在技术层面,达歌生物通过构建独有的化合物库以及筛选体系,建立了较高的竞争壁垒;在团队层面,邹丽晖博士与仓勇教授带领的团队目标性强、信心足,具有很高的凝聚力。”

德屹资本执行负责人张莉表示:“我们很看好邹丽晖博士与仓勇教授创始团队的组合,也认可达歌生物在分子胶领域建立的技术平台和壁垒。公司已经高效地建立了第一个First in Class的管线,我们期待公司未来会有更多源头创新管线的涌现,以满足临床需求。”

BV百度风投副总裁刘强博士表示:“我们一直致力于AI对新药研发的变革,分子胶因为独特的作用机制,很难用传统的药化理论来设计化合物,达歌生物建立了严谨高效的分子胶筛选生物平台,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我们非常期待其与AI的结合能极大地推动原创分子胶药物的发现。”

芯航资本创始合伙人徐菁表示:“芯航一直密切关注突破性技术及AI对新药研发领域的变革。达歌生物分子胶蛋白降解技术,凭借独特的化合物库,降解剂发现策略与AI技术的结合,在靶点成药性和适配多样性上成为底层创新的引领者。期待这支优秀杰出的团队,早日成为全球分子胶创新药领域的领军企业。”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794.shtml

华宇平台登陆_首发|2年融5轮,「强一半导体」完成数亿元D轮融资

0525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9日消息,近日,强一半导体(苏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强一半导体”)完成了数亿元D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君海创芯、中信建投、基石资本、君桐资本、国发创投、融沛资本、海达投资、泰达科投投资。这是强一半导体2年内的第5次融资。

强一半导体是大陆第一家拥有自主设计垂直探针卡研发能力、国内第一家拥有百级洁净度FAB车间的企业,目前已经实现了MEMS探针卡的量产。丰年资本于2020年对强一半导体进行了投资,是强一半导体的首个投资人,截止目前也是企业最大的机构投资方。在丰年资本投资之后的2年时间内,强一半导体先后获得了元禾璞华、华为哈勃等多家机构的加码,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内半导体探针卡细分领域的代表性龙头企业。

探针卡是半导体晶圆测试过程中需要使用的重要零部件,相当于测试机台的“手”。作为一种高精密电子元件,主要应用在IC尚未封装前,通过将探针卡上的探针与芯片上的焊垫或凸块进行接触,从而接收芯片讯号,筛选出不良产品。探针卡是IC制造中影响极大的高精密器件,也是确保芯片良品率和成本控制的重要环节。

对于一个成熟的产品来说,当产量增长时,测试需求也会增加,而对探针卡的消耗量也将成倍增长。因此,近年来在半导体测试市场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全球探针卡行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强一半导体主要从事CX系列、VC系列、VS系列、VM系列探针卡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全球少数成熟掌握垂直探针技术、少数有能力进行RF薄膜探针卡研发的企业。目前,强一半导体已经实现了MEMS探针卡批量产业化,且产品的探针密度已达到数万针,能够完成45umpitch测量,精度能达到7um左右,在技术上占据着市场的领先地位。作为探针卡领域的引领者,强一半导体是大陆第一家拥有自主设计垂直探针卡研发能力、国内第一家拥有百级洁净度FAB车间的企业,已经实现了MEMS探针卡的量产。

公司正在积极研发3D MEMS垂直探针卡和RF MEMS垂直探针卡等产品,目前RF MEMS垂直探针卡已产生一定的收入,3D MEMS垂直探针卡已交付头部客户验证。

目前,强一半导体合作伙伴包括卓胜微、华力微、龙芯中科、全志科技、汇顶科技、利扬芯片、晶晨半导体、中芯国际、瑞芯微等。可以预见的是,基于半导体行业的良好趋势,以及更多利好政策的破竹而出,企业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

丰年资本2020年完成了对强一半导体的投资,是强一半导体的首个投资人,截止目前也是企业最大的机构投资方。在丰年资本投资之后的2年时间内,强一半导体先后获得了元禾璞华、华为哈勃等多家机构的加码,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了快速发展。如今强一半导体已长期扎根在探针卡细分领域,并已进入到小批量产品的生产和交付阶段,在自主可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成长潜力巨大。丰年资本投资之后,企业估值增长已超过5倍。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jiyun,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812.shtml

华宇测速地址_EQLZ INC. 完成逾千万美元Pre-A轮融资,日初资本独家投资

0525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9日消息,全球先锋运动科技公司EQLZ INC.(旗下拥有篮球文化品牌EQUALIZER®和新锐球鞋品牌EQLZ®),于近日完成总额逾千万美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日初资本(DAYONE CAPITAL)独家投资,由WeVest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创立于2018年,EQUALIZER®聚焦篮球文化,连续获得淘宝和得物平台“高潜运动品牌”的称号。目前,品牌拥有15-25岁的活跃用户近百万,主要分布于超一线和一线城市。2021年9月,品牌在上海前滩太古里开出全国首家社群概念店,持续引领国内篮球社群文化。

品牌创始团队成员张艺、Rocky Fan、何小康和姜轶来自阿迪达斯和安踏全球品牌和产品核心部门,并于2022年招募了前Jordan Brand创始成员和Under Amour库里品牌全球总经理David Bond,全速启动位于洛杉矶的美国子公司。

2022年6月,公司发布全新品牌EQLZ®,标志其全球市场战略正式启航。首发全系产品基于极简自然美学和可持续理念,发售伊始,便在各个社交和电商平台获得一致好评。国际权威潮流媒体HYPEBEAST评价:“EQLZ®对球鞋文化与社群的思考并不为今时今日所局限,他们在构想‘未来球鞋’。”

在刚刚全球首发的EQLZ®1系产品中,团队在EVA发泡材料中,大胆尝试了添加了与新锐咖啡品牌M STAND 合作回收的有机咖啡渣,并混合来自法国曼氏集团(MANE)为品牌独家研制的天然香氛,创造了全所未有的用户体验。不仅如此,品牌还透露正在构建自己的回收体系,未来会将彩色发泡废料重新运用在自己的新品上,制造更强 “玩感”。

从诞生的第一天起,EQLZ®就是一个全球性的品牌和社群。2022年7月,品牌将以独立站(www.eqlz.com)的方式,正式登陆北美市场。在2023年度的创新型鞋款之外,美国团队还在筹备即将发布的Web 3.0项目EQLZ® SOCIETY——全世界第一个未来球鞋共创引擎。

对于过山车般的元宇宙概念和NFT市场,团队始终保持着冷静的思考,“我们很确定的是,EQLZ® SOCIETY不会是一个数字艺术品的项目,仅供大家收藏和交易。让我们真正兴奋的,还是社群这件事。更准确地说,如何拥抱元宇宙和去中心化的哲学,构建一个前所未见的未来球鞋社群。”

日初资本合伙人缪苗表示:"近年来,伴随国民文化自信的提升,以及运动产业的快速迭代升级,中国已具备新兴运动品牌诞生的土壤。运动赛道也一直是日初资本重点关注的领域。EQLZ INC.团队对运动行业供需两端均具备深刻洞察,篮球文化品牌EQUALIZER®已形成了自有核心社群,近期全新发布的未来球鞋品牌EQLZ®则面向全球市场,锐不可当。我们期待EQLZ.INC继续以运动精神为内核,持续突破球鞋科技,成长为全球化的先锋运动科技公司。"

EQLZ INC.创始人张艺表示:"源起于篮球运动,如今在音乐、艺术、时尚和科技的交错叠加下,球鞋文化正在经历一场革命。从运动精神的传承,到元宇宙天马行空的玩法;从传统制造业,到快速智能工厂,我们希望掀起一场可以类比从燃油车向电动车迭代所需要的认知革命。感谢日初资本对我们品牌和团队的认可,我们将努力成为推动这一全球性变革的重要力量。"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819.shtml

华宇注册_生物技术创新药企业「循生医学」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0525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9日消息,近日,专注于开发肿瘤免疫相关药物的生物技术创新药企业北京循生生物医学研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循生医学”或“循生”)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此次融资由多闻资本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多闻资本”)旗下基金独家投资,融得资金将用于推进公司在TILs疗法产品人体临床试验的推进以及HPV治疗性疫苗动物试验和工艺开发方面的研究。

据了解,循生医学主要有两大核心技术平台,其一是针对实体瘤开发的TILs细胞治疗开发平台:重点解决TIL工艺难题,通过全程cGMP管理与多个关键工艺环节的优化,以及自主开发的细胞培养因子与组织处理液,使循生的TIL制备工艺不受肿瘤组织取材限制、无需滋养层细胞;同时,公司TIL产品干性细胞比例远高于同行业,保证了TIL强大的杀伤效果。针对TIL缺乏体外杀伤效果有效评价方法,进而导致回输后疗效个体差异大的问题,循生首创体外高通量类器官评价方法,为患者精准治疗提供有效评价手段。目前,通过循生TIL细胞治疗开发平台开发的首个产品已完成全部临床前研究,即将进行IND申报。其二是针对HPV感染引起的癌前病变以及宫颈癌开发的治疗性核酸疫苗开发平台。健康女性人群中,HPV感染率高达13.5%,我国达到21.69%,宫颈癌也是排名第2位的女性恶性肿瘤,预防性疫苗针对HPV感染和癌前病变人群没有治疗效果,目前还没有相关治疗产品,循生医学研究开发的HPV治疗性核酸疫苗填补了国内外产业空白。

多闻资本团队长期关注生物医药领域多年,认为循生医学是生物医药领域不可多得的创新公司,未来一定会成为相关领域的独角兽。“公司的三位创始人,无论是从科学端的学术前沿性,到产品开发注册,以及后期临床、销售、运营,都是国内难得的创始团队人才,基于三位创始人对于未满足肿瘤临床需求的深刻了解以及对肿瘤免疫的理解,循生首创了全新的肿瘤免疫治疗的解决方案,发挥体内固有免疫和适应性细胞免疫联合的作用,全方位激活体内免疫系统来共同攻克肿瘤。”

循生医学创始人刘洪川认为,循生医学研究团队多年积累的优质科研成果以及成熟工艺的开发经验是公司稳步发展的基础,多年来与临床医生的紧密沟通与合作则是循生医学能够深挖临床需求的关键,创始团队多年产业积累的经验保证循生医学能够深切洞察市场,制定出既解决临床痛点又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开发策略。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829.shtml

华宇注册_2021创交会闭幕!成果转化永不落幕

0524

上午9点,随着一声声的拍卖槌落下,意味着又一个标的被成交,拍卖会现场热火朝天;接近下午6点半,粤港澳大湾区IT应用系统开发大赛总结大会的现场依然人声鼎沸,观众聚精会神手上还不忘记上几笔;深夜了,线上创交会平台已累积默默接受了400余万次点击。

12月12日,以“赋能双循环 助力新发展”为主题的2021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下称“创交会”)在广州顺利闭幕。

虽然受疫情影响三度延期,但今年的创交会,展览面积、参展项目、参与国家、报名嘉宾与往届相比均有所增长。为期三天的展会在线下及线上展示高新技术项目超过6000项,涵盖了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能驾驶、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其中有214项新产品(成果)和174项新技术是首次亮相。据统计,国内共有160多家投资机构和金融机构,400多家企业,200多家科研机构、高校、团体参展。境外共有28个国家和地区的137家企业线上线下参展。3天展会期间,3.5万人次观众到现场参观,线上展会累计访问量超过300万人次。

据不完全统计,三天展会共计产生成交金额达3.1亿元,获得银行授信共计180亿元。其中专利技术成果拍卖会和“未来科技创新之星”科技成果拍卖会,共有3项专利包和16项专利技术成交,总成交额达5638万元,实现了“科学家”与“企业家”的双赢。中国科学院展区、九三学社社员展区、院士成果展区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展品都凝聚了科技工作者的付出和心血,得到观众和媒体的重点关注。中国(广州)风投圆桌峰会、广东科创企业IPO培育计划启动、高端装备制造创新论坛、企业科创属性强化战略高峰论坛等一系列专项活动聚焦科技成果转化,吸引资本关注,激活企业创新引擎。“广东技工”羊城行动、穗港澳台青年创新创业成果路演、体现了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协同创新,打造全球科技创新高地的决心。广州科技创新南山奖、最具投资价值科技成果、技术创新成长企业等一系列奖项的颁发,则是对积极参与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企业和科技工作者的褒奖。

今年是创交会的第七年,虽然在成为“创新创业成果的广交会”的奋斗旅程中,我们还年岁尚浅,但依然谨记初心,奋力进发。2021年对于创交会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在疫情影响下,依然受到了众多科研院所、科技工作者和科技企业的信任与支持,由此可见创交会通过七年的摸索与积累,已经逐渐成为极具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移化国际平台,我们也将带着这份宝贵的信任与支持,坚持不懈的朝着目标坚实迈进。

2021创交会虽然闭幕,但成果转化永不落幕!

华宇注册开户_“中国版ZARA”倒下后,从直播间走出了“中式快时尚”

0524

“快”一度是国产服饰品牌们决胜市场的武器,但同样是“快”,也为这些品牌们垒砌了一座冰凉的坟墓。

在中国的商业发展史上,不少国产品牌在“大限将至”时,都会迎来最后的“回光返照”,这次轮到了曾号称“中国版ZARA”的拉夏贝尔。

11月22日,国产服饰品牌拉夏贝尔被多名债权人追着申请破产,不少供应商更是愤愤不平,认为拉夏贝尔拖垮了他们原本悠闲的小康日子。截至发稿,*ST拉夏最新市值仅15.17亿元。

曾经全国门店近万家、成为一代少女时尚启蒙的拉夏贝尔,在“弥留之际”,竟被人追债至此,不免令人唏嘘。

然而这还不是故事的全部。

在近20年的国产服装史上,不乏一朝称王、最后却沦为“时代眼泪”的品牌们,例如美特斯邦威、森马、班尼路、达芙妮等。

款式老旧、库存危机、不懂新一代年轻人的喜好......在这些失败的归因之外,更要命的是在这个讲求规模和效率的新时代中,上述国产品牌始终落后了大半拍。

“快”一度是国产服饰品牌们决胜市场的武器,但同样是“快”,也为这些品牌们垒砌了一座冰凉的坟墓。

1、“中国版ZARA”倒下后

即便是破产,拉夏贝尔也靠着直播间又收获了一波热度。

在#拉夏贝尔被申请破产清算#话题冲上热搜后,很快,有大批抱着捡漏心态的消费者们涌入直播间,“60万人在直播间等待拉夏贝尔破产”的梗更让人啼笑皆非。

公开数据显示,11月24日拉夏贝尔淘宝旗舰店直播观看量为21.03万,11月25日拉夏贝尔淘宝旗舰店直播观看量更是达到40.54万,而此前多数场次观看量不超过10万。

随之而来的是拉夏贝尔淘宝直播间的折扣,凑单低至7.5折,3件8.5折等,同时还提供部分满减优惠券。

在享受打折优惠的同时,在直播间里蹲守的消费者们除了担心拉夏贝尔破产不能如期发货外,还包含着对这家公司的调侃式同情——“靠清仓赚了一波,结果不倒闭了”、“这下不用清算破产了”、“感觉回本了”......

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今年以来,一些低调的国产品牌因被误以为经营不善或是破产而重回大众视野,并引发年轻群体涌入直播间“野性消费”,例如鸿星尔克、蜂花等。

但相比这些幸运地再度“重生”的品牌,拉夏贝尔的破产命运几乎无从逆转了。

回望1998年,江湖人称“兴哥”的邢加兴一手创办了拉夏贝尔。彼时,本土服装市场还并没有潮流服饰的概念,拉夏贝尔凭借独特的风格很快成为那个年代“名媛装扮”的代名词。

此后,拉夏贝尔的成功得益于几个关键节点的大胆决策。2003年“非典”时期,当同行们收缩产能时,拉夏贝尔却反其道而行之加大马力生产。疫情之后,人们的报复性消费让拉夏贝尔尝到了一波红利。

从2007年开始,拉夏贝尔开始搭上资本的快车。2009年君联资本入局,2014年更是赴港上市,风光无两。2017年,拉夏贝尔年销售额早已突破百亿,其全国门店也接近万家,成为当之无愧的行业大佬。

因其最初模仿ZARA的生产经营模式,而被称为“中国版ZARA”。在ZARA刚进入中国市场时,其直营门店的管理和极快的供应链响应速度让国产服饰品牌们自叹不如。

自2014年港股上市后,拉夏贝尔模仿ZARA逐步确立了SPA经营模式(自有品牌专业零售商经营模式)。SPA模式指的是从商品策划、生产到零售一体化的销售形式,通过对供应链的整合与管理,有效地将顾客和生产联系起来。

在拉夏贝尔看来,ZARA可及时利用门店经营数据,反向指导生产和销售计划,这样的经营理念值得国产品牌借鉴和学习。

于是,拉夏贝尔门店在全国遍地开花,邢加兴非但不担忧,反而认为店开得越多就越好管理。“一个地方店开得越多,管理效率就越高,成本会降低。”2017年底,拉夏贝尔的门店达到了9448家。

但从当时的服装行业大环境看,能够具备管理万家门店的品牌少之又少,而快速扩张带来的库存问题也逐步显现——从2019年开始,拉夏贝尔逐步关停经营不善的门店。

与此同时,在电商平台上涌现出无数服装自有品牌,年轻消费群体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国产品牌不再吃香。

关于拉夏贝尔款式设计的吐槽也逐渐增多,“自从高中后,就再也没有买过拉夏贝尔了。”一位90后消费者对「创业最前线」说,在年轻的消费者们看来,拉夏贝尔引以为傲的名媛风几乎成为了“乡土气息”的另一种表达。

“品牌老化”已刻在拉夏贝尔的招牌上。

而另一个容易被忽略的事实是,在2017年前后,中国快时尚教父ZARA已经被更快的快时尚品牌和环保主义者们围攻——连海外快时尚巨头都开始走下坡路,像拉夏贝尔这样的中国学徒的日子也就可想而知了。

2、成也快时尚,败也快时尚

不只是拉夏贝尔,同样红极一时现如今却只能卖资产抵债的还有美特斯邦威(下称“美邦”)。

相比邢加兴,美邦创始人周成建的发家史则更有励志故事的意味。

生在浙江这个纺服大省,周成建虽然自幼学习成绩优异,却很早立志要做好服装生意,在18岁那年,他在家乡开办了自己的第一家服装厂。

第一次创业总是艰难的。租厂房、买设备、招工人、建立生产线……初出茅庐的周成建估计还没能顾及周全,这次创业尝试很快便以负债告终。

但周成建并不死心,很快他又租起门面,做起了服装代工的生意。

还记得十年前把不同图案的布料拼接在一起的潮流服饰吗?正是一次偶然,让当年的周成建发现了这个流行休闲服饰的核心密码——在一次服装打版过程中,周成建意外将一批西服的袖子尺寸缩短了一截。他灵机一动,将衣服下摆裁掉一截再补上别的布料。

谁知,这个差错竟成就了意外之喜,这种另类的拼接服饰迅速走红市场,订单络绎不绝。而此后周成建的每一步,几乎都踏在了时代的节拍上。

2003年,美邦签约周杰伦,打出“美特斯邦威,不走寻常路”的口号,瞬间成为少男少女们心中时尚的代表。2008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成为“A股休闲服饰第一股”,其市值更是在2010年攀升至372亿元。

但很快,躺赚的日子就到头了——没能抓住电商渠道,且没抵挡住海外快时尚品牌的冲击,让美邦迅速败下阵来。

从2012年开始,美邦的净利润开始下跌,2015年净利润首次出现亏损,此后更是一路下探。以至于让美邦不得不卖楼度日——2021年年初,美邦卖掉了其全资子公司上海模共实业,其中最重要的资产就是一栋达3.8万平方米的房产。

而回顾美邦危机隐现的2010年,正是海外快时尚品牌ZARA、H&M、优衣库高歌猛进的黄金时代,周成建后来也把美邦经营失策的原因总结为“没有坚持‘不走寻常路’”。

但服装行业的迭代速度和“快时尚”本身一样令人咋舌,2016年以后,曾风光无限的海外快时尚巨头们也重蹈了美邦的覆辙。

一方面,快时尚虽然用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给消费者带来性价比最高的体验,但这种上新的模式也养成了后者快速消费、快速淘汰的习惯,消费和心理上的冗余逐渐成为一种负担。

另一方面,快时尚的爆款思维也引发了越来越多追求个性化的消费者们的不满,他们更想要的是场景化购物环境氛围、稀缺的品牌联名发售和小众的个性化设计,以此来展示消费态度。

这也是导致海外快时尚巨头迅速衰落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2018年开始,快时尚品牌们不约而同萌生退意,New Look、TOPSHOP、Forever 21、Old Navy、Esprite、C&A、Superdry先后宣布彻底退出中国市场,ZARA、HM、GAP等品牌也难逃关店潮。

而至今仍在中国市场活得不错的优衣库,早从2016年就开始转型,摆脱快时尚的标签——优衣库认为,GAP不是它的对手,苹果这样的科技公司才是。

3、直播电商重新定义“快时尚”

城头变幻大王旗。当传统快时尚品牌从货品、环境到价格都不再具有竞争力时,其衰落结局几乎是被注定的。

从供给端来看,国内的服装制造业高度成熟,在反应速度上更占优势;从销售端来看,国内电商渗透率高,线上渠道比门店更全面地收集用户画像和销售数据。

那么,究竟是谁取代了这些传统快时尚品牌?

首先是迅速迭代的“超快时尚”。中国出海女装电商平台SHEIN每天上新6000款,每件商品首批生产100单,从打样到生产只需要7天。2020年SHEIN全年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0%。不过这一模式更多聚焦海外市场的消费者们。

而在国内市场,在传统快时尚大战中存活下来的品牌大多另辟蹊径,走上了国潮之路,例如太平鸟。

这家1996创立于浙江宁波的服饰品牌,在早年间做的也是70、80后群体的女装生意。随着国内时尚风向的转变,从2015年开始,太平鸟也踏上了转型之路——锁定新兴消费群体,转变为更加休闲、个性和年轻化的风格。

2018年,太平鸟首次登上纽约时装周,和李宁打响国潮文化第一枪的时间几乎吻合。其通过一系列联名、秀场活动吸引更多年轻消费者,例如,太平鸟全球品牌代言人是目前明星圈“顶流”王一博。

除了不断转型升级的国内服饰品牌,新竞争对手还来自另一个战场——电商平台上庞大规模的网红直播卖家们。

这也意味着,中低端服饰市场的竞争正在变得极度碎片化。而当消费者在电商市场的选择越多,传统快时尚想要抓住他们眼球的难度就越高。

直播间已经成为一个“团购”工厂,以“主播少量现货+大量预售”的方式聚合订单,再向上游订货生产。

当更多个性化、碎片化的需求被满足,中国电商也开始重新定义快时尚——网红经济正在成为“中式快时尚”。

在10年前,雪梨和张大奕等初代网红开始尝试通过服装预售来把握粉丝的喜好并预测销量,从而达到供应链的高速运转并控制产量减少库存。

如今,这种依托于直播和供应链形态的网红电商经济,正在赋予快时尚全新的内涵,而网红淘宝店也替代了年轻消费者购物清单上的快时尚品牌。

通过重新定义供应链,中国的直播电商正在让快时尚不止于“快”。传统的国产服饰品牌,已然站到了被洗牌的命运岔路口上,若不加快转型步伐,与时俱进,倒下的绝不止是拉夏贝尔。

华宇登录_芯片流片为什么这么贵

0524

芯片行业对于流片都不陌生。

所谓流片,就是像流水线一样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制造芯片,该环节处于芯片设计和芯片量产的中间阶段,是芯片制造的关键环节。简单来说就是将设计好的方案,交给芯片制造厂,先生产几片几十片样品,检测一下设计的芯片能不能用,然后进行优化。如果测试通过,就按照这样开始大规模生产了。所以为了测试集成电路设计是否成功,必须进行流片。这也是芯片设计企业一般都在前期需要投入很大成本的重要原因。一颗芯片从设计到量产,流片属于非常关键的环节。当芯片完全设计出来以后需要按照图纸在晶圆上进行蚀刻,采用什么样的制程工艺,多大尺寸的晶圆,芯片的复杂程度都会影响这颗芯片的流片成功率和成本,而且许多芯片都不是一次就能流片成功的,往往需要进行多次流片才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但流片是一件非常烧钱的事,多几次流片失败,可能就会把公司搞垮。2019年就曾传出小米旗下松果电子的澎拜S2系列芯片连续5次流片失败,设计团队重组的惨痛案例。有芯片大厂算过这笔账,14nm工艺芯片,流片一次需要300万美元左右,7nm工艺芯片,流片一次需要3000万美元,5nm工艺芯片,流片一次更是达到4725万美元。可见,流片对于芯片设计企业来说是一笔巨大花费,尤其是对于行业中小企业来讲,实际流片的价格比大厂又高很多,让本不富裕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

01、流片为什么这么贵?

那芯片流片的价格为什么这么贵?

这就要提到芯片的制造原理了。芯片制造要在很小的芯片里放上亿个晶体管,制造工艺已经到了纳米级,只能用光刻来完成。光刻就是用光刻出想要的图形,光刻需要用到掩膜版(又称光罩,Mask),掩膜版就是把设计好的电路图雕刻在上面,让光通过后,在晶圆上刻出图形。流片贵,一方面是因为刚开始有许多工艺需要验证,从一个电路图到一块芯片,检验每一个工艺步骤是否可行,检验电路是否具备所要的性能和功能。芯片流片过程至少持续三个月(包括原料准备、光刻、掺杂、电镀、封装测试),一般要经过1000多道工艺,生产周期较长,因此也是芯片制造中最重要最耗钱的环节。如果流片成功,就可以据此大规模地制造芯片;反之,就需要找出其中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设计。其中,芯片流片贵,主要贵在掩膜版和晶圆,这两项价格不菲且都是消耗品,其中掩膜版最贵,一套中端工艺制程的掩膜版价格大约在50万美元左右,而一片晶圆的价额也在数千美元。

掩膜贵还是晶圆贵?

掩膜版是一种由石英为材料制成的,是微电子制造过程中的图形转移工具或母版,其功能类似于传统照相机的“底片”,根据客户所需要的图形,通过光刻制版工艺,将微米级和纳米级的精细图案刻制于掩膜版基板上,是承载图形设计和工艺技术等内容的载体。然后把这种从掩膜版的图形转换到晶圆上的过程,想象成印钞机的工作流程。把光刻机想象成印钞机,晶圆相当于印钞纸,掩膜就是印版,把钞票母版的图形印到纸张上的过程,就像光刻机把掩膜版上的芯片图形印到晶圆上一样。光刻需要用到掩膜版,掩膜版就是把设计好的电路图雕刻在上面,让光通过后,在晶圆上刻出图形。

光刻工作原理

掩膜版的质量会直接影响光刻的质量,掩膜版上的制造缺陷和误差也会伴随着光刻工艺被引入到芯片制造中。因此,掩膜版是下游产品精度和质量的决定因素之一。掩膜版的价格主要取决于芯片所选用的“工艺节点”,工艺节点越高、流片价格就越贵。这是因为越先进的工艺节点,所需要使用的掩膜版层数就越多。据了解,在14nm工艺制程上,大约需要60张掩膜版,7nm可能需要80张甚至上百张掩膜版。掩膜版层数多了,不仅仅是因为掩膜板的价格贵,还因为每多出一层 “掩膜板”,就要多进行一次“光刻”,就要再多涂抹一次 “光刻胶”,就要再多一次 “曝光”,然后再来一次 “显影” ...,整个流程下来耗费的成本就大大增加了。据IBS数据显示,在16/14nm制程中,所用掩膜成本在500万美元左右,到7nm制程时,掩膜成本迅速升至1500万美元。

7nm制程中,掩膜成本大概为1500万美元(图源:IBS)

掩膜版的总体费用,包括石英,光刻胶等原材料的成本,Mask Writer和Inspection等机台的使用成本,另外还有掩膜版相关数据的生成,包括OPC、MDP等软件授权、服务器使用和人工开发成本等等。对于一款芯片,动辄几十层的掩膜版,需要如此多的步骤,设备、软件、人员缺一不可,费用自然昂贵。在流片中,Mask的费用更是占很大一块,是因为前期流片阶段就是生产5-25片作为产品验证用的,主要成本是Mask成本。对应的,正式生产时,Mask的费用只算一次,后面有大量的晶圆可以分摊成本,自然就便宜了。准确的说应该是平均到每一颗芯片上的费用便宜了,而不是总的流片费用便宜了。据业内人士透露,某晶圆代工厂(Foundry) 40nm的流片成本大概在60-90万美元。Mask占据大头,大约60-90万美元;晶圆成本每片在3000-4000美元左右。所以,如果生产10片晶圆,每片晶圆的成本是(90万+ 4000*10)/10=9.4万美元;但是如果生产10000片晶圆,那么每片晶圆的成本是(90万+4000*10000)/10000=4090美元。可见,进入量产之后,生产上万片晶圆,每片晶圆可能3000-4000美元左右,Mask的成本平摊到每片晶圆以后就很少了,这时候晶圆的成本就是主要的成本来源。所以,如果只是量小的流片阶段,那么Mask成本是主要的。反之如果量产很多,那么则是晶圆主导成本。另外,半导体制造厂的机台便宜的上百万美元,贵的上亿美元。据了解,28nm的Mask机台就超过5000万美元一台,这些仪器,机台需要七年折旧完毕。也就是说,大概使用一年就要损失14%的机台价值。晶圆代工行业设备折旧年限通常是5-7年。据报道,中芯国际2019年折旧费用超过了14亿,主要是因为先进制程的投入需要购置部分单价较高的机器设备,使得折旧费用逐年增加。台积电2021年折旧费用更是达到近千亿新台币,创史上最高。从工艺研发周期来讲,机器的成本和折旧费已然很高,但将工艺的良率及可靠性调到量产要求也是一项有挑战的工作。(据悉某厂搞28nm,机器2011/2012年就全部到位了, 可是5、6年后良率都还没调到严格的量产标准,可见有多难。同时还白白损失了多年的设备折旧费用。)其次还有人力成本,维护成本以及耗材费等,这些都是Mask成本高的原因。据etnews报道,随着当前供需状况恶化,掩膜版的价格还在上涨,交货时间也一再被推迟,即使支付额外费用,也很难及时购买到。通常需要4-7天的交期最近增至14天,部分企业的交期延长到了原来的7倍。此外,为了跟上摩尔定律,Foundry升级换代所需的设备和技术研发的投资不断增大,由于Foundry对先进生产线的投资巨大,必然会将其成本转嫁到客户的投片费用上。这也导致了制造芯片的费用在不断上涨。

02、如何降低流片成本?

上述种种因素影响下,芯片流片费用成为摆在设计企业面前的一个难题。那么,面对流片价格高的问题,有没有什么办法来降低成本?

摩尔精英资深总监王龙向笔者表示,MPW (Multi Project Wafer) 就是一种可以帮助设计企业降低成本的流片方式。MPW是指由多个项目共享某个晶圆,同一次制造流程可以承担多个IC设计的制造任务,将多个使用相同工艺的集成电路设计放在同一晶圆上流片,制造完成后,每个设计可以得到数十片芯片样品,这一数量对于原型设计阶段的实验、测试已经足够。通俗来讲就是几家公司或机构一起购买一套掩膜版,然后生产出来的同一片晶圆上会同时存在有好几款芯片,待晶圆切割后,再把各自的芯片“领回家”。而该次制造费用就由所有参加MPW的项目按照芯片面积分摊,极大地降低了产品开发风险。据王龙介绍,MPW有一定的流程,通常由晶圆代工厂或者第三方服务机构来进行组织,各种工艺在某一年之中的MPW时间点是预先设定好的,通常是越先进的工艺,安排的MPW频率越高。晶圆代工厂事先会将晶圆划好多个区域并报价,各家公司根据自己情况去预订一个或多个区域。这对参与者来说,在设计和开发方面有一定的进度压力。但是相比之下,MPW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采用多项目晶圆能够降低芯片的生产成本,为设计人员提供实践机会,并促进了芯片设计的成果转化,对IC设计人才的培训,中小设计公司的发展,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研制都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对比来看,共享Mask的好处就是省钱,但是可能要等代工厂的时间节点,需要更多的时间。对于那些不差钱或赶时间的企业当然可以自己利用一套Mask(Full- Mask,全掩膜),制造流程中的全部掩膜都为自己的设计来服务,通常用于设计定型后的量产阶段。机器一响,黄金万两。但是,在当前产能严重紧缺的情况下,代工厂面对不同客户的产品需求、竞争优势、市场前景和计划等态度是完全不同的,代工厂会综合考虑客户下单量,后续下单稳定性以及产品所面向的市场前景来做判断。实际上,对于大部分的中小企业来说,除了价格以外,在流片或量产环节还面临着包括产能、交期在内的诸多挑战:

1.对Foundry体系不了解,缺乏工艺选型的经验和Foundry打交道的经验;

2.主流Foundry准入门槛高,新兴玩家难以申请预期的工艺或支持,沟通成本高;

3.缺乏系统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尤其在量产产能爬坡阶段,对产能、交期、质量过于乐观;

4.产能紧缺情况下,缺乏备货机制,恐慌性下单或有了订单再下单导致产能跟不上市场需求。此外,交期的变化、产能的波动都会大大增加初创公司与晶圆代工厂的沟通成本,降低效率。

对此,中小芯片设计企业可以寻求有资源、有实力、有经验的第三方运营服务机构进行合作,一同来解决遇到的供应链难题。

以摩尔精英流片业务为例,可以提供完整的工艺平台,对接数十家主流晶圆代工厂,提供MPW、Full-mask及量产在内的不同工艺节点的流片服务,能够显著降低客户的商务成本和沟通成本。另一方面,凭借自建的专业流片FAE团队,不仅为合作晶圆代工厂提供长尾客户的高效支持管理,也帮助中小公司的产品快速得到支持,协助客户选择最优工艺,并保障客户的数据安全。在产能方面,利用摩尔精英的know-how协助中小客户去争取产能(包括大订单、订单量趋势、提前排队、及时跟踪产能动态等),帮助客户降低成本和缩短芯片研发周期。综合来看,无论是从技术、商务还是产能方面,选择一家靠谱的第三方机构都可以协助设计公司解决当前所遇到的供应链难点,提供最优解。总而言之,处于这些需求赛道中的公司们都可能从流片服务厂商的业务中获利。

03、写在最后

一个芯片开发项目,需要经历从产品定义、设计、验证仿真一直到最终流片的漫长过程,而作为“终极大考”的流片,此前漫长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小疏忽都可能导致流片失败,而一旦流片失败往往意味着企业将面临数千万美元起的损失和至少半年市场机遇的错失。这对于许多企业而言,流片失败是无法承受之痛。对此,芯片设计企业、制造商以及相关的行业服务平台和机构应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携手解决困扰开发者的“流片难题”。

华宇测速地址_云储新能源完成过亿元Pre-A轮融资,蓝驰创投领投

0524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9日消息,山东云储新能源近日完成了过亿元的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蓝驰创投领投,复星、险峰继续跟投。本轮所融资金将用于生产能力的持续建设和研发团队的扩充

云储新能源是一家从事软件定义数字能量管控系统的公司,核心技术是基于能量信息化技术的分布式软件定义数字能量交换系统。云储拥有一支产研融合的的核心团队,由国内外电力电子、电池管理、储能、芯片设计、软件开发等领域的专家组成,与清华大学电机系深度合作。

面对电池的不一致性,云储新能源进行了范式创新,打造了基于数字储能的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云储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接纳和管理电池的差异性,将互联网屏蔽终端差异性的技术体系引入电池储能领域,构建了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的电池应用新范式,并将传统的电池直接的硬连接变为程序控制的柔性连接。

数字储能基于数字信号处理与传输理论,实现了电池系统的本质安全性与效率的提升。云储新能源通过控制每节电池接入充放电回路的时间,在毫秒级进行电池物理连接拓扑的重构,在微秒级进行疑似故障电池的精准隔离,从根本上杜绝了热堆积和热失控,并且实现了电池容量的细粒度均衡(A*h),克服了传统电池系统“测不准”和“断不开”的难题。疑似电池故障隔离后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实现了电池的系统寿命等同于单体寿命,极大提升了储能系统的可用性,使储能系统的经济性提升30%以上。

云储新能源的数字储能技术可应用于电源侧大规模储能、共享储能、5G基站/数据中心备电等多种场景。目前,云储新能源与华电集团、三峡集团、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等龙头企业深度合作,在多个示范项目中实现了技术落地。

领投方蓝驰创投投资合伙人石建平表示:“新能源是蓝驰的重要投资方向,而储能是蓝驰最看好的赛道之一。当下,储能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均存在挑战。云储新能源创始人慈松教授在数字储能方面具有多年研发经验,他带领公司从第一性原理出发,构建了新型的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屏蔽了电池差异性并且提高电池的控制颗粒度,打造了具备极强的技术创新性的产品,并得到多个重量级客户的认可。我们非常看好云储团队,相信他们在储能赛道上能够迎来更长足的发展。”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792.shtml

华宇登录_BEYOND Expo 2023圆满落幕,再次掀起亚洲创新风暴

0523

5月12日,为期三天的第三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BEYOND Expo 2023)以“重义科技Technology Redefined”强势回归线下,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圆满落幕!

在三天会议期间,BEYONDExpo2023累计参会超过30000人次,共有超过600家企业参与展示,海外展商占比30%,邀请到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GTN, CNN, Yahoo,Bloomberg, Reuters, TechCrunch,Engadget,South China Morning Post,腾讯科技,新浪科技,凤凰科技,澳门日报,Macao News等200家来自全球的媒体参与和报道大会盛况。作为本年度澳门*规模的科技博览会,BEYOND Expo2023的在与会规模、展出面积、国际化程度上都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BEYOND Expo 2023继续围绕BEYOND三大子品牌: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消费科技,从独立展区到行业峰会,促进各个细分领域的交流!BEYOND Expo 2023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设立了近10万平米的展区,为消费科技、生命科学、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企业打造精彩纷呈的舞台,同时提供最专业的产品展示平台、品牌宣传、合作对接等解决方案。

科创领军人物齐聚澳门,畅谈“What‘s Next”展望未来科技发展

大会首日,世界级科学家、各行业*嘉宾和领导出席开幕式,推动以科技创新驱动的产业发展。BEYOND Expo联合创始人贺建东首先进行本次大会的开幕发言。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贺一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伟中在开幕式致辞。

BEYOND组委会邀请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行长兼董事会主席金立群先生;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银保监会首席顾问、香港证监会前主席、香港特首经济高质量与持续发展顾问沈联涛;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创院院长、联合国安理会前主席Kishore Mahbubani;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兼董事会执行副主席、NBA布鲁克林篮网队、WNBA纽约自由人队拥有者蔡崇信先生齐聚BEYOND Expo 2023,围绕BEYOND Expo 2023开幕式主题—“What’s Next?”,立足产业发展浪潮,探讨科技创新产业前沿,激发科技创新价值链,共同展望全球的科技创新未来!

开幕式活动最后,BEYOND Expo联合创始人贺建东邀请几位嘉宾返回舞台,以嘉宾之间相互提问的创新方式就科技与社会面临的最新挑战展开了一场圆桌论坛。整个圆桌会谈围绕“东西方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合作能产生共赢;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对人类的影响;全球经济形势未来发展和机遇”展开了讨论。整体上与会嘉宾传递出一个信息和共识——基于科技和发展的平台,共同合作是未来发展的驱动力。Kishore Mahbubani谈到的CIA新提法:China、India、ASEAN(东盟),融合了中国、印度、东盟的一个经济体;金立群先生指出,中国印度之间虽然文化上存在一些差异,也存在一些竞争,但双方都是亚太某些经济组织的成员,双方可以利用这些平台共同合作发展。谈到未来全球的经济形势,金立群认为人民币正在国际支付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沈联涛先生则表示,中国、印度、东盟有着古老的文明,西方科学技术的分享推动了经济革命的发生;Kishore Mahbubani对此表示认同,他认为加大亚洲国家之间的对话和合作也非常重要,当然也包括粤港澳大湾区和整个东盟之间的协同推进作用;蔡崇信先生谈到加强人和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应该包括多个方面,比如体育、科技和文化等,不仅仅是局限于东西方,还应该包括亚洲人之间的交流。此外嘉宾们也谈到越来越多人类可以完成的功能正在被人工智能取代,蔡崇信先生表示,复制某些人类情感和感觉是非常困难的,机器人不能取代人类,是因为机器没有人类之间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生育能力。所有嘉宾都认为,世界各国应该共同努力制定一套规则,帮助人类更好地管理和使用人工智能。

多款重磅新品云集发布,科技创新奇妙碰撞

此外新品发布专场中,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极飞科技、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讯飞听见、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为我们带来新品发布产品重头戏。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发布了三款新品:Light A、C-SMART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和海龙原创混凝土模块住宅产品。

沃飞长空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发布了AE200。该产品为一型5至6座级纯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满足城市群内/市域间零排放、低噪音、高频次商业运营的使用需求。

极飞科技带来P100 Pro农业无人飞机,该无人机由电力驱动,能够帮助农业生产者以更高效、轻松、环保的方式,完成播种、施药、撒肥等农事作业活动。

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布了克鲁维蛋白及创新替代乳制品专业应用系列。该系列产品基于生物科技创制微生物蛋白与生物合成乳蛋白,高效利用有限地球资源,实现无限营养潜能。

讯飞听见发布了讯飞听见·会写,旨在提高办公效率和创作质量。讯飞听见·会写是一款AI写作助手,可在新闻写作、公文写作、营销宣传、方案策划等场景下提供AI写作、缩写扩写、改写润色、纠错校对、文稿翻译等服务。

前沿趋势领域重量级嘉宾参与,共同探讨科技创新热点话题

今年BEYOND组委会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打造了Stage T、S、C、H、O、D六大舞台,围绕投融资、消费科技、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设立四大行业峰会,邀请全球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知名专家、企业家、国际组织机构代表齐聚一堂,聚焦当下行业热门话题,分享行业风向以及向全球参会者展示科技影响力,探寻各行业发展新思路,助推产业发展与变革!

组委会收到了联合国秘书长对大会的致辞,就“科技和创新在实现联合国可持续亚洲发展目标中的作用”主题展开,提到让我们一起在亚洲和世界范围内建设一个可持续、公正的数字未来。

5月11日上午,BEYOND组委会在Stage T举办国际投融资峰会,在深圳创客学院创始合伙人、副院长 Carol Yu的主持下,滴灌通集团创始人兼主席李小加与其就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开了一场深刻的炉边对谈。李小加表示,滴灌通澳交实际上跟港交所跟纽交所跟新交所没有本质区别,但它使用的是卖上市/IPO和卖债券这两种传统手段之后的第三种方式,拿小微企业未来的收入作为一个标的以进行融资。随后,通过9场主题谈话,来自全球范围内的多位尖投资人士与业界知名代表也为到场观众带来了对于当下资本前沿浪潮的最新探索和深度展望。就各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投资方向、把握未来投资机会等热点话题分享自身投资经验及企业投资策略,并在BEYOND Expo中寻找合作机会,共拓投资市场,赋能企业快速转型成长,助力产业发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BEYOND组委会联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建筑国际在Stage S精心打造为期三天的可持续发展峰会。*天,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大学校长Prof. Tshilidzi Marwala 为峰会开幕致辞,还邀请到IEEE主席Prof. Saifur Rahman与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探讨“后疫情时代--亚洲应对全球气候挑战的挑战和机遇”,并与中国建筑国际集团联合举办了创新建造科技新品与案例发布会,中国建筑新业集团和中建海龙等企业向公众展示了他们的创新产品。第二天,来自中国水环境集团、港华集团、华为等企业参与了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讨论。第三天,我们举办了大企业创新高峰论坛,邀请到了微软加速器、富士(中国)、金沙中国、太古地产、钢铁等大企业的高管一同探讨大企业创新发展的未来。这三天的会议为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创新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动力。

BEYOND组委会在Stage H与生命科学的*战略合作伙伴——中国太平携手,共同设立生命科学峰会。中华医学会会长赵玉沛院士在*天的生命科学峰会上发表了致辞,随后来自阿斯利康、联拓生物、雅培、爱德华、复兴医药、丽珠生物等生命科学领域的领军企业高管带来了深入的讨论和分享。第二天,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赵军宁副局长、澳门卫生局罗奕龙局长、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蔡炳祥局长、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王玲副局长以及澳门药物监督管理局吴国良副局长出席了生命科学会场举办的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创新发展论坛,并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大湾区生命健康产业的发展。最后一天,联合中华医学会举办了麻醉与生命科学研讨会。三天的峰会聚集了来自生命健康政府机构、*的生命科学企业、医院等高端人才参与,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BEYOND组委会在Stage C联合*战略合作伙伴工银澳门联手举办消费科技峰会,这三天的消费科技峰会围绕“人工智能+”展开。*天是Web3高峰论坛,Unity、CMC资本、领沨资本、阿里云、工商银行、澳门通等机构和公司的企业高管参与讨论。第二天探讨了人工智能+“智慧生活”和“新零售科技”,与Nothing、微软加速器、特赞、梅卡曼德、布尔向量等企业进行了讨论。第三天与深圳自动驾驶研究中心合作,举办了“人工智能+未来出行”活动,与未来出行企业共同探讨未来发展。

Stage O举办了为期三天的活动,涵盖了多个主题和角度,其中包括“大湾区创业者未来探索大会”、“绿色机遇 - 大湾区可持续创新、青年创业及可持续领域人才培养”和“聚焦东南亚 - ORIGIN 高峰论坛”等活动。这些活动聚焦在大湾区和东南亚,从创业、人才、可持续创新等多个角度,探索更好的未来。在这个举办期间,与会者包括了来自各行各业的专家、企业家、创业者等,共同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在STAGE D,中国建筑绿色建筑论坛探讨了绿色建筑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最新趋势。

最新科技成果及技术齐聚澳门,探索未来创新科技新方向

BEYOND Expo 2023在澳门威尼斯人金光会展中心设立近十万平的展区,围绕BEYOND三大子品牌设立独立展区,展区汇聚来自全球的世界五*、大型跨国企业、独角兽创新企业以及新型初创企业600+展商参与,海外展商占比30%。

消费科技展区吸引到来自澳门电讯有限公司、澳门通股份有限公司、阿里云、巴葡展团、华为、极米、极视角、酷哇科技、联想、民德集团、蘑菇车联、NBA、商汤科技、深圳自动驾驶智能研究中心、希迪智驾、小鹏汇天、星竞威武、亿航、中国工商银行(澳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银行澳门分行、珠海先进集成电路研究院等企业在BEYOND展区打造展位,共同推动前沿科技高质量发展,为全球参会者全面展示各公司在最前沿的技术和研究实践成果,

可持续发展展区吸引到l来自布瑞克、德勤、富士胶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极飞科技、科大讯飞、浪潮集团、蘑米生物、南光(集团)有限公司、Payboy Limited、轻舟智航、上海昌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环境集团、中国土木工程(澳门)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展,促进全球创新及各领域可持续发展。

生命科学展区有来自复星医药、广东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创新研究院、广州泰和医学科技创新中心、和睦家医疗、晶泰科技、生物医药大健康企业展、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分享在生命科学领域前沿研究与阶段性实践成果,促进科技与医疗产业融合发展。

着眼全球投融资发展,搭建创新高效对接平台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不断好转,今年的DEMO DAY更具国际化,有来自全球的创新创业者来到Lounge l现场进行创新路演,向资本展示最新的科技创新产品和创新理念。DEMO DAY汇聚了启迪之星、巴葡创新企业、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等领域的创新路演和投融资对接会。此外,还举办了可持续发展、生命科学和消费科技创新路演&投融资对接会等一系列活动,对接上百场路演及交流活动,邀请150家知名投资机构及投资人,为各领域的创新企业和投资机构提供一个交流、对接、洽谈的平台。

Lounge ll是一个融合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元素的舞台,BEYOND与来自英国、韩国、日本、泰国、印度尼西亚、巴西、葡萄牙等国家的合作伙伴一起举办活动。在三天的活动中,共同探讨各国科技创新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成功案例,促进国际化的合作和创新。

BEYOND Awards 颁奖典礼成功举办,汇聚最强科创成果

BEYOND Awards 2023,包括BEYOND Awards创新大奖和BEYOND Awards影响力大奖两部分。BEYOND Awards通过四大榜单:生命科学创新大奖、可持续发展创新大奖、消费科技创新大奖、影响力大奖 ,发现和鼓励各行业领域中拥有杰出表现和社会影响力的个人或科技公司的产品及服务,向全球各界展示科技创新和科技影响力的无限可能。经过为期数月的企业踊跃报名及组委会评选团队的专业评审,12日下午,BEYOND Awards2023于澳门威尼斯人剧院拉开了颁奖典礼的序幕,揭晓获奖榜单!

两大派对共振,科技、娱乐、社交尽情碰撞

BEYOND在威尼斯人举办了今年的*次泳池派对!音乐、鸡尾酒,享受澳门的文化,在轻松的氛围里高效社交!此外,BEYOND还携手新濠博亚娱乐、UBS特别策划“超越未来”电音派对,美轮美奂的灯光舞美,邀请“全球百大DJ”第27位Bassjackers登陆BEYOND“超越未来”电音派对!展现更年轻的音乐力量,用国际化视角呈现多元现场,燃炸现场!一起探索科技与电子音乐的创新融合!

卢刚在BEYOND Awards颁奖典礼结束后发言表示,“从*届BEYOND Expo到第三届只有一年半的时间,在过去三届里我们经历了很多的困难,我们团队在过去这么长的时间里一直都没有停过,今年终于可以跟大家说BEYOND Expo 2023跟我们最初定位的BEYOND接近了很多,*年我们希望BEYOND是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希望能够聚集来自亚洲*的创新,能够帮助中国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也帮助全球的公司能够来到亚洲的市场。今年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两场party;整个的大会的设计也相对*年做了很大改变,氛围更加国际化;今年我们邀请了很多的媒体,我们非常欢迎来自中国内地的媒体到澳门来报道创新,我们也非常希望有更多的国际的媒体能够来到澳门、来到BEYOND,来报道亚洲创新、中国的创新,我们做到了,这些都是我们在今年很大提升。今年我们有非常多的舞台,有非常多的板块,我们每一天都有不同的话题,来自全球不同的企业家、社区的*、合作伙伴都在分享不同的产业文化,不同的生态,不同的创业的经历。”

第三届BEYOND国际科技创新博览会圆满结束,我们一年以后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