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华宇平台专发展

华宇平台登陆_逸动科技获数亿B+轮融资,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

0830

投资界(ID:pedaily2012)11月30日消息,全球船艇电动化行业领导者逸动科技(ePropulsion)今日(2021年11月30日)宣布完成B+轮融资,融资金额达数亿元人民币。本轮融资由光速中国领投,老股东跟投,穆棉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本轮融资后,逸动将加大技术开发、创新研发的投入,对现有产品线进行不断完善升级的同时,研发大功率船艇电力推进系统,以满足市场快速增长的需求,并且开发自动船艇技术和船联网,为世界带来更智能的船艇体验。同时,逸动将增加营销投入以深度拓展国内外市场,在已触达市场进行深度挖掘,并快速开发新兴市场。此外,逸动还将进一步建设人才梯队,引进全球优秀人才,保证组织运营效率及战斗力。

逸动科技在2012 年成立和孵化于香港科技大学,专注于研发生产船用电力驱动系统。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旗下3 马力至 40 马力电动船外机以及配套电池和控制系统等产品在性能和品质上均做到全球最领先水平,并得到业界公认,成为电动船外机全球出货量第二大品牌。相比传统油机,逸动所专注的船艇电动推进系统具备清洁、高效、智能、免维护的显著优势,不仅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而且减少了燃油对于大气和水体的污染,极好地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与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相呼应。未来,逸动也会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船联网技术,继续推进船艇的节能排放和绿色发展。

逸动科技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陶师正表示:“在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呼声和碳中和的需求双重推动下,船艇电动市场在快速发展,并且是未来的行业趋势。逸动希望通过不断地创新研发和市场开拓,将环保、高效、智能的逸动产品应用到更多水域,给更多用户提供优质体验。”

光速中国创始合伙人宓群表示:“‘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船舶电动化成为绿色发展的新焦点。逸动科技多年积累研发的船用电力驱动系统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市场地位,对于整个行业的绿色低碳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看好逸动优秀的团队,期待逸动持续突破,为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

光速中国合伙人朱嘉表示:“船艇是全球交通运输碳排放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其动力系统的电动化对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逸动在船艇动力系统领域深耕多年,推出的低能耗、低噪音、无污染的电动船外机产品在欧美市场广受好评,业务规模呈爆发式增长,同时在国内许多的油改电项目上也具备明显的优势。公司在人工智能和船联网技术上持续创新,我们非常看好逸动成为新能源船艇动力系统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截至发稿日,逸动科技2021年在全球销量增长已经超过2020年的150%,预计2022有望再次实现超过100%增长。目前,逸动科技的业务还是以海外C端市场为主,占总营收80%以上,销售网络已覆盖欧洲、北美、澳洲及东南亚等超过60个国家和地区,旗下电动船外机产品在细分市场占显著市场份额。在政策和需求的双重推动下,逸动科技也加快了在国内B端与G端业务布局的脚步,如水库、景区、河道、公务船等应用场景,公司预期在2022年将TO B业务营收提升至40%。目前在全国各地的景区和水域都陆续有挂载逸动电力推进系统的新能源船艇投入运营,包括武汉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和雄安新区白洋淀风景区等。

籍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逸动科技也于近日公布了新的品牌愿景和使命,开启了面向未来的全新进化。“用绿色智能科技,赋能人类与水上环境的新连接”为愿景,以“引领船艇电动化和智能化的革新“为使命,逸动将继续在绿色、智能、高质量的发展道路上不遗余力继续前进。

华宇平台登陆_Z世代开始生孩子了

0830

“95后崛起+三胎政策+高消费群体”,正在让月子中心这个“冷门生意”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同时也在为整个母婴行业提供新的想象力。

转眼间,年龄最大的95后已经26岁了,年龄更大一些的95前,已经陆续步入而立之年。90后普遍面临着结婚生子——这是进行母婴类消费的时间窗口。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今年5月,我国开始实施“三胎政策”,鼓励一对夫妻生育三个子女并给予配套支持措施。此后,四川、安徽、江苏、上海等地陆续出台了相应的支持政策。这是中长期的政策基础。

据瑞士信贷报告,2011年至2021年,中国大陆净资产超过100万美元的居民人数由101 万人提升至528万人,年均增速18%。他们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此外,创富群体进一步年轻化,40岁以下高净值人群成为中坚力量,占比升至42%。这是消费端的财富保障。

和80后相比,90后受教育程度更高,生活节奏快,经济条件较好。尤其是95后群体,其父母多为70后,属于当前的社会中坚力量。若在一线城市,其家庭条件往往更加优渥,财富有余而时间不够。中高端的月子中心会成为他们的首选。

95后家庭消费水平不断提升,他们对健康与身材容貌的重视程度更高,更愿意为高品质的母婴护理支付高溢价,包括母婴用品、高端奶粉、月子中心……正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期。

01

低频高价的好生意?

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更专业和高端的服务供给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上世纪90年代初,被称为“产后护理之家”的月子出现在台湾地区。经过80年代,台湾经济快速发展,民众生活水平以及消费能力大幅提高,月子中心随之在台湾遍地开花。

台湾的产后护理机构数量持续增加,已经由2014年的187家增至2020年的956家,预计2021年最终将超过1000家。目前台湾的月子服务业渗透率已达到60%,而大陆地区还只有6%的水平。

不同于一般的服务,月子消费是一种特殊的“低频高价”的服务型消费。其试错成本极高,高达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价格导致客户做决策时会格外谨慎,对服务品质有着更高要求。

因此,用户会选择有良好口碑积累的品牌月子中心,并愿意支付高溢价,中高端化趋势明显。

据统计,2019年,北京、上海、杭州、深圳月子中心平均价格分别为6.8 万元、6.5 万元、5.6 万元、5.5万元。价格不菲,但仍旧供不应求。

95后即将成为“生育主力”,她们更愿意为省心和健康去选择高品质的服务,并支付溢价。月子中心专业的“一条龙”母婴服务不仅从产后护理、营养餐、美容保健等方面满足母亲和婴儿的需求,还承担了月子期繁琐的工作,相当于部分取代了传统的月嫂市场。

一线城市的95后家庭条件相比85-95一代更加优越,城市中高收入家庭数量的积累,为高端母婴市场的增长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高端月子中心更受到客户青睐。2016年,中高端占比为44.1%,市场规模为29.8 亿元,有券商预计到2025年,其中高端占比将上升至63.4%,市场规模可达178.2亿元。

长远来看,“三胎政策”虽然不一定真的促使年轻人生三个孩子,但相应的配套政策会减缓生孩压力。当然,对于高收入群体而言,更专业和高端的服务供给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目前,我国一年的分娩量在1500万左右,而2020年大陆月子中心仅有4128家,即使20%-30%的人选择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缺口仍旧十分庞大。供需严重倒挂,成了头部企业扩张的良机。

02

盈利魔咒

月子中心盈利的关键在于“高溢价+控成本”,品牌和规模效应显。

虽然利好不断,但八成的月子中心处于亏损状态。

除了行业第一的爱帝宫(HK:0286)月子中心业务实现盈利外,其余四家三板上市的企业还在为盈利苦苦挣扎。

目前月子中心普遍采用的有酒店服务式、独栋别墅式和医院附属式。其中,酒店服务式为市场主流,其次是独栋别墅式,最后是医院附属式。酒店服务模式前期投入较小,但环境较差,盈利受入住率影响较大。

新三板挂牌的月子中心企业有喜喜母婴、大美股份、福座母婴、喜之家四家,其中喜喜母婴、大美股份采用酒店服务式,福座母婴为社区家庭入宅式,喜之家采取医院附属式。

但四家企业均经营不善,喜喜母婴和大美股份两家企业连续亏损多年,喜之家和福座母婴已经摘牌。

低门槛、盈利难,一直是月子中心的行业通病。由于前期投入大,而人员开支、折旧摊销、房租等每月都需要投入固定成本,如果入住率低于60%,月子中心就会出现亏损。

而且,人们对月子中心的购买决策极为谨慎,同时又是低复购产品,因此月子中心前期的获客成本非常高。付出高昂的营销费用,但住率底,管理成本又居高不下,亏损是在所难免的。

因此,月子中心盈利的关键在于“高溢价+控成本”,品牌和规模效应显。优秀的管理、运营能力以及服务品质,是月子中心盈利的关键。

2020年以来,疫情加速了行业出清,中小企业的倒闭潮和头部企业的扩张潮交替。在行业供需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头部企业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期。

目前,大陆月子中心行业极为分散,前五大企业市占率不足12%。由于准入门槛低,以及天然消费半径的限制,市面上存在着大量小型、单体月子中心。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爱帝宫、巍阁、宝生、馨月汇和圣贝拉物价企业领跑行业。其中,爱帝宫(HK:0286)市场占有率为4.3%,居行业首位,其在深圳市占率高达31%。

今年7月,爱帝宫制定了未来五年房间数50%的复合增速目标,计划在长三角、珠三角、北京等区域加速布局。

11月14日,爱帝宫公告称,由于其位于北京顺义区的月子中心已处于供不应求状态,需加开新店以满足客户需求。公司计划新建92间房用于服务。纵观公司过往开店规划,今年来的步伐远胜过往。

根据其开店规划,预计今年年底,爱帝宫将拥有9个月子中心,共712间房,其中468 间位于深圳,98家位于成都,146家位于北京。房间数量将和竞争对手拉进一步拉开差距。

在开店模式选择上,爱帝宫也开始尝试轻资产的合作模式。今年4月开业的爱帝宫侨城店就首次采用了轻资产模式,即由合作方完成物业装修。该店开业3个月,入住率就达50%-60%。

一方面,新模式资本投入仅为此前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大幅缩短了开店周期。投资回报期也从此前的18-24个月,缩短至12个月。未来这种模式将加速复制。

另外,在获客渠道方面,爱帝宫60%客户靠口碑推荐,40%来源于推广,对于降低推广成本有一定的好处。由于良好的口碑积累,其在北京超越巍阁、馨月汇等企业,以84.7%的入住率排名第一。2020 年,其单房平均盈利24.9万港元。

与此同时,爱帝宫采用预付费订单模式,客户需提前3-6个月预定支付30%订金,入住当天付清全款。这可以为其开店获取部分现金流支持。

2020年爱帝宫出现减值损失,但主营月子中心的深圳爱帝宫稳中有升,营收达到5.78亿港元,由于销售、管理等开支费用下降,净利润同比增长3.4%,达到1.08亿港元,净利润率上升至18.8%。

可以看出,尽管遭受疫情影响,但爱帝宫的头部优势不减反增。在中小型对手消失的同时,爱帝宫的势头更猛了。

03

95后大市场

和80后相比,95后消费观念出现巨大转变。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95后正逐渐成为生育人群的主力军。

根据美柚和MobTech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妈妈人群中95后占比显著上升,由2020的13.9%上升至2021年16.2%。

未来5年,95后-00前人群年龄将从21-26岁,上升至26-31岁,正值孕育高峰期。95后将逐渐取代85-95的年龄段,成为母婴消费市场的重要力量。

和95前相比,95后消费观念出现巨大转变。他们更愿意为高品质买单,即便生育后,也不愿降低生活品质,更加重视自身健康与美丽。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95后妈妈在孕前孕后表现出一定的“反差”。勤俭节约型的受访95后妈妈比例相对较低,且孕育后不增反降低,孕育前该比例为12.5%,孕育后锐减至6.1%;经济实用型与追求品质型占比在孕育后有所增加。

而且,作为玩着电子产品长大的一代,95后是电商APP重度用户,95后妈妈更易被母婴社区“种草”。母婴类社区平台宝宝树(HK:1761)、融合线上线下的母婴用品新零售平台爱婴室(SH:603214)是资本市场为数不多的两家母婴电商平台。

其中爱婴室是A股稀缺的母婴新零售标的。

由于疫情反复的影响,今年以来,其线下门店收入遭受较大压力,前三季度线下收入负增长。但与此同时线上成为主要增长点,前三季度电商业务开始发力,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增加52.88%实现高增长,有望成为公司主要增长动力。

据调查显示,95后妈妈在家庭消费决策中参与度要高于95前妈妈。95后及90后全职妈妈比例更高,全职妈妈的开支最主要依赖伴侣、父母和公婆。

由于家庭消费能力更强,决策参与度更高,95后对孕婴产品及服务的高品质要求更甚,不仅要求产品质量,更看重购物体验和服务的周到细致。

从这两年母婴用品高端细分市场高增长就可以管中窥豹,高端化、品质化产品率先突出重围,整个母婴消费高端化趋势已非常明显。

最典型的一个案例便是中国飞鹤(HK:6186),依靠高端奶粉的竞争策略稳居中国婴儿奶粉市场头把交椅。今年8月,其市占率进一步上升至19.8%。

高端策略也带来了高盈利水平,今年上半年中国飞鹤实现营业收入115.44亿元,同比增长32.6%;归母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增长35.85%。其各项盈利指标都远高于澳优、合生元、贝因美等同业公司。

11月26日,飞鹤市值953亿港元,市盈率被打到了9倍左右。今年以来,消费股持续低迷,飞鹤股价持续下挫,但其业绩和市占率一直在持续增长。

04

写在最后

2020年我国孕妈人群规模为1289万,其中30岁以下的妈妈群体占比近七成,Z世代很快就将成为生娃的主力军。

进入11月份,北京、上海、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相机出台了延长产假、生育假的政策,后续将配套鼓励和支持政策。这些措施都有望在中长期逐步缓解生孩焦虑。

整体上看,对于消费意愿更强,家庭家庭条件更好的95后来说,专业的第三方产后护理机构或成刚需,高端的母婴用品和服务更受到他们青睐。

伴随着新生育主体的崛起,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投资思路,母婴行业的逻辑需要被重新审视。这之前整个行业板块凄风苦雨的局面,将有出现改观的机会。

华宇平台登陆_俞敏洪再出新招,新东方改说中国话

0829

11月26日,据媒体报道,新东方开始在美国开设中文课程,线上授课,主要教授中文。

对此新东方回应:项目是真实的。这是新东方旗下子公司北京比邻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转型的探索,该项目很早就有了。

天眼查显示,北京比邻东方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7月,经营范围含教育咨询、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等,由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疑似实际控制人为俞敏洪。

【来源:天眼查】

双减之下教培巨头普遍面临着转型的难题,而海外中文教育,不失为一个好的转型目标。

首先,海外中文教育没有脱离教培体系,巨头们切入其中不算隔行,相对于转行明显要容易一些。其次,随着汉语逐渐普及,海外中文教育市场足够大且新,提前布局发力有助于未来市场份额占领。最后,也算是呼应了教育部转型建议中的“扩大教育对外开放”。

不过,入场的选手们很难实现在海外中文教育市场的硬着陆。作为一个待大力开发的蓝海市场,选手们需要面临运营体系是否适用,以及获客、效率、技能水平标准化等难题。

千亿蓝海市场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国内流行外教线上英语教育的同时,海外汉语学习者人数也在不断增长,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人正跟随“中文外教”学习中文。

根据教育部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共有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其中70个国家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中国以外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约2500万。而“十三五”期间全球参加中文水平考试、中小学中文考试等中文水平考试的人数达到4000万人次。

另据《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15日报道,目前中国以外累计学习和使用中文的人数近2亿。

中文热离不开国家对中文和中国文化的大力推广,而“孔子学院”则是国家主要的推广形式。

2004年在韩国首尔大学挂牌第一个孔子学院距今已17年,截止2020年,中国已在162个国家建立了550所孔子学院和1172个中小学孔子课堂。

一句“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如今不再是空谈。随着中国以经济为代表的世界性影响力越来越大,懂汉语、懂中国文化已成为各国人才加强与中国沟通的重要目标。

不过,从供给角度来看,孔子学院主要是辅助成人学习中文,招生年龄限定在16-45岁,无法为16岁以下的青少年提供学习机会。但从各国针对学习中文所制定的各种政策来看,低龄及青少年又是主要对象。

比如2015年9月,美国政府宣布“百万强”计划,未来5年美国学习中文的中小学生数量将提高到100万人。再比如2017 年,澳⼤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教育标准局公布了最新的中文教学大纲。到2019年,俄罗斯又颁布法令将汉语考试纳入全国统一考试的序列,成为俄罗斯高考外语科目的第5种选考语言。

在需求不断增长的背景下,市场逐渐出现了专业且市场化的中文培训机构。

而海外在线中文教育机构LingoAce的创始人兼CEO姚辉曾预计:国际中文教育的市场规模在未来3-5年内,可能会很快达到1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赛道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

语言作为经济与文化沟通的重要纽带,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同时,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推进与对外文化融合的深化,海外中文教育市场蕴含着巨大发展潜力。

这对于国内正陷入转型麻烦的教培机构来说,自然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方向。

巨头早已入场

虽然海外中文教育市场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但相比新东方旗下8月下旬才成立的比邻,国内很多教培机构早已提前入场。

目前来看,赛道已经聚集了LingoAce、Super Chinese、考拉知道、Lingo Bus、TutorMing、悟空中文、Preply、PPtutor、T-LAB等诸多选手,此外还有不少规模较小的培训机构。

成立于2017年8月的Lingo Bus,是在线少儿英语教育品牌VIPKID旗下的在线中文学习平台。Lingo Bus面向 5-12 岁儿童,主打100%浸入式中文学习理念,每节课都基于一个主题,以学生为中心提供多样化活动,营造参与式、寓教于乐式的学习文化。

教研方面,Lingo Bus对标美国外语教学委员会和国内少儿汉语考试两大标准,自主研发课程体系,既面向一般海外儿童,也面向华裔第二、三代移民开发了华裔少儿课程,在兼具生动有趣的基础上,注重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识字能力的提高,和中国文化意识的培养。

再以2018年创立的考拉知道来说,目前已被全球最大私立教育系统AES纳入了教学体系,少儿中文在线课程已进入了全球8500所学校,据官方宣称,考拉知道上线一年,单月收入就已超百万美元。

即便早有选手就位,但像新东方之类的教培机构现在入局也并不算晚,毕竟这个赛道目前谈不上拥挤,竞争难言激烈。

以获客方面来说,选手们主要以Facebook、Google、YouTube及华人社群协会等渠道为主。获客成本较低,但运营精细化程度远不如国内。这在赛道未诞生绝对的头部品牌之前,为将要入场的选手留足了发展空间。

不过,从资本对选手们的青睐度来看,这条赛道崛起的速度可能要比想象中来得要快。

2020年11月,LingoAce获得顺为资本、红杉资本等共计1300万美元的A轮融资。青松基金、连尚网络、零一创投也对Super Chinese青睐有加,资金仍在千万级。而East Ventures、蓝象资本、Plug and Play中国、创业工场等机构则已押注T-Lab,让T-Lab在天使轮就拿到了千万级别的投资。

资本的动向必然会引来更多教培机构的目光,而早已入场的选手们也为国内的观望者们提供了样板。可以预见,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快速涌入市场。

面临难点,在线或成突破口

海外中文教育的第一步是从无到有,接下来的第二步便是如何解决各种难题,从而迎来快速发展阶段。而目前来看,海外中文教育主要面临的难题有三个。

一是本土化问题。面对不同的文化、习惯、教育理念以及政策,在国内家长和学生的考验下积累的在线教育经验,显然是不适用的。就拿教育理念来说,美国和中国有很大不同,各有优劣。

美国以激励教育、自豪教育为主,从学前教育开始,美国教育体系就强调给予学生比较充分的自由度去发展个人的兴趣爱好。比如课堂上,美国的教育更注重给学生一个启发,让学生能不断提出新问题。而国内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机构,更习惯讲解答案,与国内有明显区别。

在市场发展初期,本土化的问题需要入场的选手们不断研究调整,尤其是在教研和课程上。中外有着很大不同的思路,所以因地制宜非常关键。

二是大而散的问题。海外中文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而是全球性的。时差问题、师资布局、文化差异等等,把这个看起来很大的市场,割裂的非常零散。如何合理且有效的把分散的市场整合,是摆在选手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三是标准化的问题。虽然汉语热已持续多年,但海外并没有汉语的“雅思”和“托福”。这导致海外中文教育的教材从研发到使用,都如同盲人摸象。好在今年 7 月 1 日,教育部、国家语委发布的《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正式实施,这对于机构往后的教材编写、课程研发来说,作用非常关键。

当然,除了以上三点之外,还有人员管理、获客等其他问题。面临诸多挑战,选手们把目光聚集在了在线教育。

受疫情影响,全球各地学校停课,学生都被迫在线学习,海外家长也不得不逐步接受并习惯在线学习的方式,学生在线学习的习惯得以培养。受此利好,这让选手们有了一个市场突破口,海外中文在线教育增长迅速。

线上教育不仅能把用户需求聚合起来达成长尾效应,同时也解决了海外地域、文化、学习诉求等多方面的差异问题。

目前,包括新东方、学而思、猿辅导等巨头在内的教培企业,已经陆续针对海外的华裔少儿开设了线上课程。出于对这种需求的洞察和关注,早有多家机构也开始尝试进行线上中文教学,比如VIPKID推出的LingoBus中文在线学习平台。

以在线教育作为突破口,不但能促进国内教育机构的丰富资源向外流动,也可以加速市场整合窗口期的到来。

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选手入场,海外中文教育会迎来快速发展,成为国内教培机构及相关资本的又一落脚点。

华宇平台官网_阿里终于挖到微信金矿

0829

腾讯与阿里两大山头的“互联互通”有了新进展。

11月29日晚,微信发布公告称,即日起调整外部链接管理措施。用户在点对点聊天场景(也就是私聊窗口)中将可直接访问外链;同时将在群聊场景下,试行开放电商类外部链接直接访问功能。

此外,微信后续计划开发自主选择模式,为用户提供外链管理功能。这或许意味着,微信用户将可以自主选择是否直接打开淘宝、拼多多之类的外链。

字母榜(ID: wujicaijing)测试发现,将淘宝、天猫、抖音等APP的商品链接分享至微信私聊窗口,点击链接可以直接打开;但分享同样的链接到群聊,则显示“如需浏览,请长按网址复制后使用浏览器访问”。但据业内人士,群聊明日就可直访淘宝链接。

另一方面,京东、拼多多等与腾讯存在股权关联的电商平台,其商品链接在私聊和群聊窗口均可以小卡片的形式点击打开。

这种内外有别,反映出腾讯在向老对手阿里开放微信社交流量时,仍然有所保留。

此外,在不足300字的公告中,微信三次提到“监管部门指导”,两度强调“安全底线”,也侧面反映出政策因素对于此次调整的深刻影响。

在开放自身流量池的同时,微信反将一军,称后续“将与各大互联网平台共同推进互联互通方案,积极配合其它互联网平台共同落实互联互通,探讨在其它平台上顺畅使用微信服务的技术可能性”。

也就是说,既然我向你敞开怀抱,你自然也没有理由继续紧闭大门。

所谓“其他平台”,主要指的是阿里。目前,阿里在饿了么、优酷等较为边缘的板块向腾讯示好,不久前接入了微信支付;但在最核心的淘系电商,阿里仍然没有松动。

对于微信的最新调整,阿里方面未予回应。

尽管此次开放并不彻底,但对于渴求流量的阿里而言,这是一场盼望已久的胜利。即使只能在私聊中分享链接,淘系电商也将触碰到微信社交关系链,而这是整个中国互联网最为垂涎的一片金矿。

从2013年起,阿里和腾讯在日益升级的对抗中互相封锁,导致用户长期只能复制粘贴如同“火星文”的淘口令,艰难辗转于两大巨头的生态牢笼中。直到八年后,在打破垄断的时代风向面前,两大阵营之间的高墙才开始瓦解。

但这很难是一场两全其美的世纪握手。

从整体利益考量,腾讯未必愿意眼看着淘系电商堂而皇之地汲取微信流量,毕竟在后红利时代,每一比特的流量都自有其价值。

阿里虽然较为积极,但为了进入微信生态,势必要付出更高代价;而它手里的牌并不算多,只有支付场景具有较大吸引力,是否要与腾讯交换也需要仔细掂量。

如今,腾讯在延宕良久后,终于在监管压力面前打出第一拳。阿里如何“接化发”,将是一个极其考验战略眼光的挑战。

腾讯阿里互相开放,初始动力来自监管层。

从今年7月开始,工信部牵头启动为期半年的互联网专项整治行动,而屏蔽网址链接的行为被认定严重影响用户体验、损害用户权益、扰乱市场秩序,是此次专项治理的重点之一。

到了7月中旬,腾讯与阿里互相开放的传闻开始流传。据《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外媒报道,知情人士称,阿里腾讯正在分别制定放松限制的计划。

初步措施可能包括:阿里将微信支付引入淘宝和天猫;腾讯降低在微信中分享阿里系商品的难度,或是允许一部分阿里系服务开通微信小程序。

两大巨头有可能结束长达八年的生态隔绝,允许对方进入后花园,显然将对中国互联网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一消息迅速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

半个月后,阿里董事长兼CEO张勇在业绩电话会上表示,平台之间的大循环产生的社会价值,一定远远大过在单一平台内的小循环;平台间的互联互通,肯定会带来新的改革红利。

张勇特别提到了工信部近期的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对象包括恶意屏蔽网址链接和干扰其他企业产品或服务运行等。“我们觉得非常必要。我们将按照政府要求,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另一方面,腾讯作为互联互通中受益较小的一方,起初表现得并不积极。

在张勇喊话两周后,腾讯总裁刘炽平在8月18日的财报电话会上回应了相关传闻。他表示,腾讯生态系统是开放的,但重点是帮助小商家、中小企业取得成功,而平台之间的互通是“非常复杂的问题”。

但到了9月初,监管部门高调介入,直接现场指导互联互通,阿里腾讯“相向而行”的进度大幅加快。

据《财经》杂志报道,工信部9月9日组织了一场行政指导会,阿里、腾讯、字节、华为、百度、小米、360和网易等公司负责人悉数到场。这些公司的服务和产品几乎囊获了中国所有网民。

在这场会议上,工信部提出各平台必须按照标准,在9月17日前解除屏蔽,否则将采取相应的执法措施。

面对死命令,腾讯的动作明显加快了。

9月17日当天,微信发布“关于《微信外部链接内容管理规范》调整的声明”,宣布将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新的外链管理措施。

但在这份声明中,微信只提到允许用户在私聊中访问外部链接,并未提及最关键的电商外链问题。此外,用户在打开链接时,需要经过二次安全确认。

在今天的声明中,微信再进一步,除了允许私聊访问电商外链,还开始试行开放群聊中的电商外链。

在这些措施正式落地后,消费者将彻底告别复制粘贴的麻烦,而阿里系电商的商家也将有机会依托微信社交生态,开发出更多玩法,同时从两大互联网阵营中获取利益。

在这场互相奔赴中,阿里的潜在收益更高,表现也更加积极。它显然需要拿出富有吸引力的筹码,来和腾讯置换,被选中的关键底牌是支付

长期以来,支付宝是淘系电商的主要支付工具。在淘宝、天猫等APP的海量交易规模支撑下,支付宝占据国内移动支付市场逾50%份额,压过微信支付一头。

但在更长远的利益面前,阿里也伸出了橄榄枝。

9月18日,有用户发现,阿里旗下的社区电商“淘菜菜”在支付宝之外,新增“找好友微信代付”入口。前一天,微信刚刚宣布开放私聊链接跳转。

此前,饿了么、优酷、大麦、考拉海购、书旗等阿里系APP均已接入微信支付;另有消息称,淘特、闲鱼、盒马亦已申请接入微信支付,正在等待审核。

十天后,阿里回应称旗下应用陆续接入微信支付的消息属实,并再次强调“与其他平台一起面向未来,相向而行”。

值得玩味的是,在被媒体问及淘宝、天猫的支付问题时,淘宝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用户体验为导向,以安全为底线,分阶段、分步骤实现接入多种支付方式”,表述方式与腾讯方面高度相似。

到了10月初,淘特正式上线“微信扫码付”。淘特是目前阿里体系内增长最快的APP之一,把它放在开放矩阵中,但又不像淘菜菜、饿了么那样直接接入微信支付,展现出阿里在这场博弈中的某些策略。

阿里频频暗送秋波,腾讯却似乎有些刻意地不解风情。

除了外链,微信小程序是阿里力争的另一个焦点。今年早些时候,阿里先后申请开通淘特和闲鱼小程序,但至今仍未上线。

阿里如此渴望微信开放外链,根本原因是自身增长日益见顶。

过去几年间,国内网民数量接近天花板,拼多多又从下沉市场崛起,阿里的增长压力变大,打通微信流量的需求凸显。

截至今年第二季度末,阿里中国零售市场年活跃买家为8.28亿,环比增加1700万。相比之下,拼多多的年活跃买家为8.499亿,环比增加2600万,均高于阿里。

此外,阿里流量成本越来越高。根据财报,过去多个季度阿里的获客成本均超过1000元,为行业最高水平。

阿里要想从微信流量池中取水,最理想方式是恢复电商外链,让用户能够分享和点击跳转。阿里并不需要为之向腾讯支付费用,就能直接切入用户聊天、群聊、朋友圈等私域流量;而社交驱动下的链接转化效率也有保证。

但目前来看,腾讯对于阿里打出的支付牌兴趣寥寥,是否允许淘系电商完全融入微信生态,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腾讯的基本盘是社交和游戏。在这两条赛道,腾讯尚未遇到有力挑战:微信MAU(月活跃用户量)已经达到12.5亿;QQ也有6亿MAU;《王者荣耀》《和平精英》《英雄联盟》等游戏IP略显老化,但仍有很强的吸金能力。

在这两块业务上,阿里的商流、物流并无用武之地;淘系电商和支付宝的用户流量具有很强的购物目的性,即使开放给腾讯,也很难被引导至游戏之类的泛娱乐场景。

这也就意味着,阿里要想督促腾讯早日打开大门,除了从政策层面不断吹风外,还必须拿出更有吸引力的筹码。

腾讯还必须考虑到淘系电商进入后,对于微信现有电商生态的冲击。

过去几年间,腾讯先后做了智慧零售、小程序商店、小程序直播等,以吸引商家在微信生态里做生意。如果淘系电商进入微信,其资金和资源绝非微信平台的中小商家所能够比拟,不啻于一条巨型鲶鱼,其余商家的生存空间将被极大压缩。

此外,拼多多、京东等腾讯阵营的重要玩家,恐怕也并不欢迎淘系电商的到来。

拼多多、京东在接受投资后,纷纷向腾讯靠拢。例如,拼多多在支付环节一直把微信支付放在首位,多多钱包第二、支付宝第三;京东则是一直不支持支付宝付款。两家公司已经在腾讯系押下重注。

如果淘系电商在微信生态的存在感越来越强,无论是最直接的链接跳转,还是开通小程序、九宫格等,客观上都会分流拼多多、京东的潜在订单。

更大的问题是,假如淘系电商可以进来,那么抖音和快手电商也有可能获得同等机会。拼多多、京东作为嫡系的优待,很容易就消失于无形。如何平衡这些嫡系的利益,是腾讯在互联互通的大趋势中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这也表明,打破平台之间的壁垒,涉及众多利益交换,绝非一时之功。在重塑中国互联网面貌的过程中,这注定是一场漫长而精妙的商业博弈。

华宇注册_响向力I 2021 Ads Power 全球广告主峰会

0827

破界--传统品牌需破界推新,新品牌需破界出土。

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全面复苏的大背景下疫情貌似渐行渐远,生活中的处处可见口罩、行程码却又提示着我们疫情依然。疫情现阶段与我们已是共存状态,可后疫情的风险和机遇依然没有消失。后疫情给很多行业带来了起飞的东风,也给很多曾经辉煌的行业带来了寒冬。在与疫情共存的两年,营销逻辑和营销阵地也经历了革命性的变化。

电商直播蓬勃发展,私域流量越发重要,新锐品牌层出不穷,百年品牌在伺机而动,元宇宙又来势汹汹。面对如此瞬息万变的大环境,我们顺势提出”破界“Ads Power的主题。Ads Power不仅仅是一场营销峰会,更是一个品牌之间学习,洞察来年趋势的力场。将为您揭晓新营销时代品牌的稳胜支点,此次峰会围绕营销闭环:从公域流量到私域流量,私域流量的精细化运营,分享营销实操中的底层逻辑,加以案例剖析,句句经验,字字干货。

在Ads Power全球广告主峰会上您可以学习到:

如何让你的品牌在2022年破界爆发?

不同平台的ROI应该如何去评估?

消费者的全生命周期怎样去划分,如何把握触点进度?

新零售角度下的营销闭环如何去做?

不同阶段的私域流量的精细化运营方法论是什么?

如何打造占领消费者心智的内容策略?

来势汹汹的元宇宙会为营销界带来怎样的机遇?

如何利用公益撬动品牌枷锁?具体议程:

合作媒体:

华宇平台注册地址_邦器生物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敦行资本领投

0826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6日消息,苏州邦器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邦器生物”)宣布已完成数千万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敦行资本领投,接力基金跟投。募集资金用于产品管线扩充、医疗器械注册申报、以及项目的快速推进。值得一提的是,这是邦器生物在疫情爆发期间,迅速完成的A轮融资,这给了初创企业非常大的信心,相信优质企业定会脱颖而出。

邦器生物成立于2020年,产品覆盖自免&过敏诊断的仪器和试剂,布局了健全的产品线,组建了含研发、生产、注册&质量、供应链和销售的全产业链团队,形成了强大的核心竞争力。邦器生物产品在立足主流检测方法学的同时,邦器生物提前布局了多种方法学检测平台、上游原料开发和下游应用场景的拓展。

邦器生物通过自研仪器与诊断试剂,在自免&过敏体外诊断领域推出全定量、双阵列、全自动、高通量、超高速的诊断系统;将临床检测周期从3-7天缩短至1.5小时以内,并实现原始管上机全自动检测,通量上可同时获得5400个检测结果;邦器生物产品还建立了全程可视化信息管理系统,和多重质控功能,从样本到结果输出的全过程质控,保证了多指标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邦器生物创始人陶瑞表示:邦器生物专注于自免&过敏领域,以解决临床及患者需求为己任,不断开发出相关诊断试剂与先进仪器,通过检测周期、自动化、高通量及稳定性上的不断优化,邦器生物产品在解决临床需求的同时,通过产业化的运营,使先进的医疗技术快速、安全、稳定的从实验室走向临床,普惠患者。

敦行资本周茹表示:近几年自免&过敏市场增速极快,同时临床对快速、全自动的检测产品有强烈的需求。邦器生物的仪器与试剂不但实现了快速多联检和全自动操作,更实现了不同项目同时上机检测,并且做到了高通量和全定量检测。我们很高兴和陶总,以及公司专业高效的团队合作,期待邦器产品早日上市,给临床和患者提供更快速、更方便、更准确的优质产品。

接力基金陈韵表示:很高兴认识陶总,并参与邦器生物的本轮投资,我们相信在主流方法学上大幅提升性能来解决临床需求,将会更快速的将产品推向市场,带来产品及市场格局变革,陶总二次创业,具备优秀的组织运营和市场开拓能力,并组建了优秀的全产业链团队,希望邦器生物在自免&过敏市场快速发展,继续加深合作。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534.shtml

华宇开户_锐思智芯完成A轮近2亿元融资,融合视觉应用落地全面提速

0826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6日消息,融合视觉传感芯片公司锐思智芯近日宣布,公司已于今年初完成近2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巡星投资(OPPO旗下投资公司)和同创伟业联合领投,虹软科技、舜宇光学产业基金、耀途资本、深圳天使母基金、联想创投、清科创投跟投。锐思智芯创始人邓坚表示,本轮融资将用于IoT领域的横向布局与纵向落地,以及产品研发迭代。

相较于传统图像传感器(CIS)和单一事件传感器(EVS),锐思智芯采用目前业界最先进的创新像素结构设计,2021年9月在全球首次推出Hybrid Vision™融合视觉传感芯片ALPIX-Pilatus™,延续图像功能的同时,发挥事件功能高帧率、高动态范围、低功耗、低数据冗余的优势,帮助机器和设备“看”得更好、更智能,助力IoT、手机、安防、汽车等行业降低系统成本,拥有极强的商业前景和应用空间。

邓坚表示,凭借团队在研发、供应链产能保障领域的能力,计划2022年底前实现两款融合视觉芯片小批量产,分别瞄准移动端高端成像和IoT领域,此外还将通过IP授权、提供视觉解决方案等扩大对外服务。

巡星投资负责人乔雨婷表示,锐思智芯的Hybrid Vision视觉方案实现了CIS与 EVS 的融合互通,解决了跨模态图像的配准难题,兼具低功耗、低延迟、隐私保护等特性,是EVS技术的发展方向。巡星投资致力于支持全球的先进技术企业,希望后续双方的合作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体验。

同创伟业董事总经理胡庆平表示,EVS技术是为机器视觉而生的传感器,应用前景非常明朗。锐思智芯集结了高端芯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软硬件背景的优秀团队,产品在IoT、手机、安防及汽车领域前景可期。

舜宇产投总经理肖朝君表示,舜宇产业基金立足舜宇光学科技平台,致力于关键创新技术布局,锐思智芯核心团队作为EVS早期研究者,对电路设计、制造工艺理解深入,是推动EVS产业化的重要力量。EVS产业化之路需要与锐思智芯等上下游伙伴共建生态,推进算法、模组方案及应用研究,实现手机、VIoT、AR/VR、汽车传感领域的解决方案落地。

虹软科技表示,锐思智芯核心团队具备丰富的图像传感器和数模转换电路设计经验,研发的融合视觉技术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从硬件底层为计算机视觉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为众多需要应用机器视觉解决方案的场景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相信未来在消费电子,汽车以及机器人等领域具备非常大的应用前景。

回溯融资进程,锐思智芯曾获海康威视、舜宇中央研究院、联想创投、科大讯飞、中科创星、耀途资本、同创伟业、追远创投、全志科技等累计超亿元人民币投资。据锐思智芯COO况山透露,2022年内锐思智芯深圳、苏黎世、北京、南京四地研发团队规模将突破百人,目前针对高端成像终端打造的全新产品已进入发布倒计时。

本文来源投资界,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542.shtml

华宇注册_奶糖派完成近亿元B轮融资,中金文化消费基金领投

0826

投资界(ID:pedaily2012)6月6日消息,奶糖派正式宣布完成近亿元 B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金资本旗下中金文化消费基金领投,门牙视频和 A 轮投资方 KIP 资本跟投。奶糖派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布局线下服务网点,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新零售体系,全面提升用户体验。

奶糖派成立于2015年,是大罩杯内衣品牌,主要针对16至29岁罩杯D至K的年轻用户,提供线上科普、购物以及线下指导体验服务,对用户进行内衣穿戴指导,帮助她们恢复胸型,改善乳房健康状况和内衣穿戴体验。2020年双11奶糖派成为天猫大杯文胸品类第一,2021年GMV突破3亿元。

本文来源投资界,作者:王阿瞒,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3545.shtml

华宇注册开户_上线3个月天猫销售额破千万,「椰满满」获千万级Pre-A轮融资

0825

投资界(ID:pedaily2012)12月6日消息,据FBIF食品饮料创新报道,椰子创新品牌「椰满满」已于今年8月完成千万级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奥牛资本,本轮资金主要用于团队拓展、新品研发及品牌建设。椰满满曾于今年三月获得新进创投的天使轮投资,此次融资是其今年的第二轮融资。

椰满满成立于2020年年底,目前产品包括椰子轻蛋糕、椰子脆片、黄金椰丝球、椰子饼干等烘焙类零食,主打早餐和下午茶点心等场景。

椰满满创始人胡嘉慧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有3年会员运营及5年进口贸易创业经验,在国际供应链、全渠道运营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及资源。其他创始团队成员毕业于上海交大、复旦、浙大等高校,来自欧莱雅、洽洽、达能、王饱饱、Allbirds等业内知名公司,在消费品产品开发、市场推广、品牌打造等方面具备丰富经验。

椰满满近日主推产品为“椰子轻蛋糕”,由品牌自主研发,内含多种原料和工艺创新,采用椰子烘焙粉替代面粉制成。该原料是由斯里兰卡进口黄金椰的脱脂椰肉,经研磨、烘干得到的粉末。目前“椰子轻蛋糕”月销量达到10万盒,在全网累计销量已超200万袋。

据悉,目前椰满满的供应链网络已遍布全球6个国家、近20家专业椰子工厂,覆盖泰国、马来西亚、斯里兰卡、菲律宾、毛里求斯等世界椰子核心产区。椰满满还与3家东南亚椰子工厂签订了中国独家总代理协议,进一步提高对供应链的掌控力,在原料成本等方面占据一定优势。据此,椰满满也成为了GODIVA歌帝梵、沪上阿姨、喜茶、Seesaw等品牌的椰子原料合作伙伴。

华宇注册开户_李开复张亚勤重磅对谈,顶级AI大咖齐聚共话未来,200万网友围观

0825

“一起花光比尔盖茨的8000万美金,来不来?”

23年前,李开复跟张亚勤这样“画饼”,于是亚洲最牛的计算机研究院就此诞生!

如今,他们一个是最具影响力的VC代表,他创办的创新工场已成为很多技术创新和前沿科技企业的精准捕手,他出版的书籍,不少登上畅销书排行榜。

另一个则是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清华智能科学讲席教授,前不久他刚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加之此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澳洲国家工程院院士,成为“三院院士”。

结果在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的现场,两人时隔多年首次同台,在近两百万观众面前,揭秘相识往事,也分享了各自对于科技发展趋势的看法。

从网友反应上看,这次巅峰对话足以满足他们的期待。甚至还吸引了数十家主流媒体关注报道。

巅峰对话还有哪些亮点?以及十余位顶级AI大咖分享更多精彩内容,老样子,我们详细道来,一文看尽。

李开复张亚勤揭秘相识往事

李开复张亚勤的巅峰对话环节,主要讨论了三个方面。

首先,他们回忆起23年前回国创建微软亚洲研究院MSRA的事情。

当时李开复给张亚勤打电话,就“画了很大的饼”。他们想一同打造中国计算机的黄埔军校,以此证明给全世界看,中国人也能做最顶级的科研。

结果就在张亚勤决定回国,到北京第一天就被李开复修理了。

嗯,理发的理。

张亚勤回忆到,当时跟沈向洋一同回国,头发因为很长时间没打理,他们就被李开复带去理发了。

如今回过头看,当初说要建立个亚洲最牛、全球一流的计算机实验室这一个目标,在张亚勤看来已经实现,尤其在培养人才这方面。

而且过程中,也有让他们感到意外和大受震撼的进展。

比如李开复举例,谁能想到后来的AI四小龙的创始团队,都有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背景。

还有像现在顶尖高校、大企业CTO以及一些创业公司,都有特别多当时培养的人才。

我们感觉特别欣慰,有种桃李满天下的感觉。

接着,他们探讨了当下最流行议题和技术风向。

比如元宇宙。

李开复认为,它肯定会到来的,但五年之内不会有特别巨大的公司或应用出现。

张亚勤则补充,要用开放的心态去看待元宇宙。

一方面,如果说,元宇宙是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融合,但以真实世界为主的话。

很多公司已经在做了,目前产品形态是技术的一种拓展。

另一方面,要说元宇宙是完全的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没关系,那可能走得就太远了一点。现在也有不少炒作,技术也并不成熟,还需要不断地发展。

再比如,科学家创业的热议趋势。

两位老朋友一致认为,科学家创业需要一个企业家伙伴。

张亚勤还补充道,科学家还需要专注。如果决定创业,那就出来做这件事。他认为科学家同时上课做科研,还要管理公司是很困难的。

最后他们放眼未来,有哪些领域和赛道值得看好。

张亚勤提及了AI与生物计算和生命科学交叉、无人驾驶和智慧交通,以及IOT。

而李开复Pick的第一个与张亚勤相同,除此之外还有机器人领域,尤其在工业制造上的应用,以及自然语言理解。

尤其是自然语言理解,李开复认为它在近几年的发展跟当年CNN、DNN一样,正从感知智能迅速迈向认知智能。未来AI一旦超越人类,就能做很多辅助、取代人类的工作。

而至于自身的未来小目标,张亚勤还是继续3.0人生——把AIR做起来,李开复则是想用行动证明做高科技的投资回报要比互联网更高。

哦对,这当中还有个小插曲。

当两位被问到,如果有项超能力——可以复制对方的能力,那会如何选择。

李开复首先就说,会复制张亚勤12岁就能读大学的天才能力。

而张亚勤,最想复制李开复“吃遍美食还不胖”的能力。

此外,亚勤还说想复制他对未来的洞察,以及可以用简单的语言把复杂事物表述总结出来的能力。

李开复和张亚勤的巅峰对话,由量子位总编辑李根主持,在对话环节最后,他表示能够促成开复和亚勤的这样一次“老友对谈”,是量子位一直以来的愿望——

不仅是因为两位大咖今时今日的地位和成就,更是因为他们在23年前作出的回中国的决定,某种程度上来讲,奠定了如今智能未来的基础。

而且更关键的是,开复和亚勤,还都在继续为产业培育人才、鼓励创新,是中国智能产业领域当之无愧的两座高峰。

清华张亚勤:下个十年是AI与生物制药融合的大好时机

实际上,在巅峰对话开始前,清华大学智能科学讲席教授、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院长张亚勤,还以开场主题演讲的形式,分享了他对趋势——特别是AI+生命科学的判断。

清华智能产业研究院AIR于2020年成立,其使命是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产业推动社会进步。

清华AIR选择了三个方向作为突破点:智能交通、智慧物联、智慧医疗。张亚勤这次分享的重点是智慧医疗方向中,人工智能如何赋能生命科学。

他认为整个信息产业过去三十年最大的突破就是数字化,从开始的内容数字化、企业数字化,到现在进入物理世界的数字化和生物世界的数字化。

一方面我们的身体从大脑、器官,到细胞、蛋白质、基因、分子都在数字化,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和系统的快速进展让大量数据有了使用的场所。

以前新药研发需要超过十几年的周期,十亿美元的投入,AI正在改变这种状况。

新冠疫苗去年年底进入临床试验,今年大规模使用,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快的一次计算机科学包括人工智能加速疫苗开发的例子。

另外迁移学习用少量原始数据加上动物模型快速发现了对罕见病的药物,几何深度学习找出了广谱、稳定的新冠抗体,对变种株也有效,Swin Transformer用于测序基因里90%的未编码部分……

张亚勤总结道,AI和生命科学有很多可合作的地方,能让生物制药更快速、精准、安全,更经济、普惠。

但同时也有很多壁垒,算法的透明性、可解释性、隐私安全、伦理等挑战,以及如何把两个行业无缝连接起来。

由此研究院提出了「AI+生命科学破壁计划」作为前沿研究任务,跨越两个领域的鸿沟、打破壁垒促进AI与生命科学的深度交叉融合,构建AI+生命科学的研究和技术生态。

张亚勤看见了生物世界的数字化和AI技术的进展,相信下个十年是生物制药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大好时机,也是行业发展的最大的机遇。

百度吴甜:技术创新持续为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百度集团副总裁、深度学习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吴甜解读了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关系。

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数据,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已经达到了39.2万亿元,占GDP总值的38.6%,位居世界第二。未来这个数值的绝对值和相对比例都会持续增加,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齐头并进。

从产业发展角度,可以看到产业使用人工智能的场景广泛且分散,技术与产业的结合越来越深入、专业,未来前景会更大更广阔。

从技术发展角度,人工智能呈现出明显的融合创新趋势,包括软硬一体融合、跨模态多技术融合、知识与深度学习融合、技术与场景融合。

虽然底层技术越变越复杂,但所幸能够通过开源开放的人工智能平台降低门槛,使AI开发变得越来越容易。

如金融领域常见的智能合同解析与管理场景,传统都是靠人工方式从合同中提取三十多个维度信息,效率低,而保险的产品迭代速度又很快,相应的保险条款也在增加和变化,人工识别一份合同需要30分钟。技术工程师在开发平台上使用ERNIE训练了条款智能解析模型,并持续进行迭代优化,部署到保险业务平台中,提供智能解析能力,对合同文本实现了智能解析,达到通过智能辅助后单份合同解析时长缩短为1分钟。

像这样的变化,在各个行业当中都在发生。

吴甜总结道,一方面是产业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和广泛,另一方面技术本身也给我们带来新的想象空间,技术创新持续为产业当中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注入新的动能,注入新的活力。

IBM谢东:如何让技术创新驱动环境智能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IBM副总裁、大中华区首席技术官谢东博士为我们分享「加速科技创新,共赢可持续未来」的议题。

从全球发展状况来看,可持续发展是我们共同面对的战略议题。世界经济论坛2021年全球风险报告指出,未来十年企业面临前的三大业务风险都与环境相关。

在中国双碳目标下,可持续发展不光是我们所有企业的社会责任,更加已经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战略议题。对于企业应该如何面对这些挑战,新技术突破会给行业带来哪些转变?

谢东博士从三个维度做了梳理。

从企业治理角度,IBM非常注重可持续发展问题,早在50年前,制定了首个企业环境的政策,2000年提出二氧化碳减排目标;与全球各行业客户建立可持续发展咨询委员会。

当中还为助力中国企业实现碳中和制定四阶段战略建议,包括确保合规、优化流程及供应链、重塑业务、引领行业。

基于环境问题,IBM推出环境智能套件,涵盖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环境数据分层、混合云、物联网与区块链。

在技术平台助力环境议题和创新的维度,以IBM位于苏黎世的云上自主化学实验室RoboRXN为例,全球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访问到实验室,远程完成了从文献检索到一些科研探索,再到功能验证各个环节。

过去两年,化学实验室RoboRXN采用的免费AI模型,已经为学生、科学家和实验者完成了近100万次反应预测。

而背后能支撑这一系列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创新的底层计算技术又是怎样的?谢东博士提到了最新推出的2nm芯片技术、带有片内AI加速器的处理器Telum,以及前不久发布的突破127 量子位量子处理器。谢东博士认为,量子计算机规模化商用可能已经在不远的未来了。

小冰李笛:AI相比人类创作者,不存在瓶颈期

小冰公司首席执行官李笛认为,有时候人们会过于高估人工智能在IQ方向的进展,却低估了人工智能在EQ方面蕴藏的巨大潜力。

那些出现在人类身边、与人类共存的「AI being」都应该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领域,有自己的性格和观念,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AI反而是面目不清的。

在迪拜世博会中国馆,正在展出AI画家夏语冰的一系列水墨画作品《山水精神》。

夏语冰除了创作能力也有着自己的面容、口音和创作观念,与另一位AI画家山东大哥完全不同。

李笛指出,如果要赋予AI创造力,它对不同事情的观念要有一致性,并反映在其所创造的东西上,才能让人类不感到违和。

当人工智能习得一定创作能力的时候,和人类创作者区别是什么?

第一,人类创作到了巅峰之后便开始滑坡,人工智能没有巅峰,要么是停滞的、要么会继续向上攀登,时间周期非常久。

第二,人类在同一时间只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但人工智能是可以高并发的。

创造力只是小冰框架中的一小部分,最难的是如何赋予AI有趣的灵魂,真正和人类交流。

李笛看到人工智能在EQ方面蕴藏的巨大潜力,他相信我们这一代是与多样的人工智能生活在一起的第一代人类。

Rokid祝铭明:元宇宙更应专注虚实融合

Rokid创始人CEO祝铭明则在大会上探讨了AR智能眼镜行业的应用落地探索。

当前大家谈元宇宙,很多人谈的是创想与未来,Rokid关注的是技术落地能力,主要有5个方面:

感知——理解——协同——展现(光学技术、图形引擎)——数字资产/内容(创作、生产工具)

祝铭明介绍,Rokid是一家产品平台型公司,除了上述五种能力,还会考虑一些载体去做和大家进行交互,也根据自己思考分成了四个象限。

横轴代表以穿戴性、佩戴性为出发点去衡量,从专用场景到日常佩戴(从左到右)。

纵轴是以展现能力为一个衡量点去思考,从内容属性到工作属性(从上到下)。

第一层,感知能力,如半导体、传感器等技术。

第二层,关注在感知基础上如何理解世界,理解周边的环境、理解人、理解事。

第三层为协同,深度思考人和人、人和事物之间的协同关系,但不是创造虚拟世界,而是融合真实世界和数字世界。

第四层,视觉和感官层的展现能力,背后涉及光学、图形引擎、算法、空间引擎等技术。

最后,为数字资产(数字内容生产)。包括创作工具、生产工具、管理、安全等方面的能力。

过程中,祝铭明还强调,Rokid做人机交互有着不同的阶段,从最早指令型的人机交互,到后面图形化的所见即所得的人机交互,对人类越来越友好。

在分享的最后,他提出了自己对于元宇宙的思考。

如果元宇宙是一种发展方向,那我们觉得元宇宙不应该是局限于虚拟世界,如何将人与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做一个完整的融合,不应该割裂开,这是我们一直在主导的事情。

他看到了人机交互的巨大潜力,他相信在未来,真实世界跟数字世界将进行融合而非割裂。

亚信欧阳晔:5G有三种方式把AI投送到边缘,但还需要云网边端整体方案

亚信科技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欧阳晔带来了《5G网络助推边缘AI》的主题演讲。

以2006年AI第三次发展浪潮开始作为节点到现在的15年间,通信领域与AI相关的学术成果发表数量是之前15年的6.42倍。同时随着5G技术与业务的发展,云端智能需向边缘迁移。

通信技术作为数字化转型的基础设施,该如何利用5G通信技术把AI能力投送到千行百业的边缘触点?

欧阳晔博士介绍了5G网络投送AI能力到达边缘的三种模式:

5G网络切片,可以理解成在现有的公有网络里构建一层专用的高速隧道。

5G独立专网,企业搭建的私有网络。

5G混合专网,专网与公网共享基站的模式。

AI能力投送到边缘后并不是就能直接应用到各种to B和to C场景,而是通过第五代移动通信边缘计算平台承载多种通用目的技术(如AI,数字孪生,数据治理与AIoT等)构建云边端协同整体方案。

随后欧阳晔介绍了基于五代移动通信边缘计算平台的智慧电厂、智慧工地和智慧园区3个典型场景案例。

欧阳晔指出通信和AI两个领域的发展相关性将越来越强,他相信在未来,应用层厂家、通信基础设施厂家以及运营商合作伙伴要共同努力,共同触及通信人工智能未来十年的发展。

京东何晓冬:对话本质上是博弈与决策,语言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探索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晓冬则分享了多模态智能人机交互技术在复杂场景中的进化,以及技术落地给人类创造价值。

提到人工智能,往往会想到语音识别,图像识别、人脸识别、甚至机器翻译。

对话智能是种什么智能?某种程度上讲是一种融合性智能,前面提到单点基础技术都被融合在其中。

简单说,对话智能就是希望打造一个机器,它能够自如像人一样跟你对话交流沟通关怀,完成任务。

表现上看,它是种非常自然地交互方式;从技术上看,它需要感知智能、情感智能、认知智能、多轮对话管理。

何晓冬认为,对话即决策,本质上来说对话本质上是博弈与决策,语言只是一种表现形式。

接着,何晓冬介绍了在京东是如何迭代技术、让这项技术为更多用户所用、创造更多的价值。

简单来说,两种模式并行:打造前沿的技术能力,同时把前沿的技术推向千行百业应用落地。

刚刚过去的双十一,何晓冬团队通过智能人机对话系统打造的京东智能客服言犀,累计服务了超过7.4亿咨询量、16.5万的第三方商家,智能物流预约外呼超过了193万通电话,完成2.1亿次的质量检测,在整个京东的售前、售中、售后、物流各个环节实现了客服服务全链路的场景智能化。

大会现场何博士还给我们演示了智能人机对话系统服务成都顾客的真实案例~

而为了让机器人做得更好,京东还打造了五个维度的服务评价质量指数,来评价机器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展示京东在智能人机对话领域深刻的沉淀。

除了服务京东本身以外,他们的多模态智能人机交互技术还运用到更多行业当中去,比如政府的政务热线、金融行业的业务客服等。

展望未来五年,人工智能的三大支柱数据、算力、算法,都会得到进一步升级场景、系统、算力。

数据升级成持续运作的“活”场景数据;单点的算法进一步提升至综合性的AI系统,包括多算法互相协同、联合优化,这样才能打造真正端到端、高价值的AI系统。

商汤杨帆:AI算法下一个时代是端到端系统化整合

商汤科技联合创始人、商汤集团副总裁杨帆认为,赋能产业升级是AI的核心价值所在。

今天在各行各业都有对AI的刚需存在。

如工业检测分析的痛点是效率低、漏检率高和标准不统一、检测人员水平差异大等。城市管理分析中事故的偶发性高、分散,需要大量人力投入。

杨帆说,眼下AI企业会越来越面临一种「幸福的烦恼」。

幸福之处在于刚需大量存在,烦恼之处在于刚需碎片化、场景多样化,AI企业提供技术创新的成本,包括边际成本比较高,造成了AI产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供需匹配失调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烦恼一方面需要有通用能力的基础设施为人工智能产业创新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需要跨组织之间的联合和协作。

杨帆从在商汤做算法的经历出发,总结出算法的三个时代。

第一个时代像手工业,非常依赖个体科学家的个人水平。

第二个时代就是过去这5年,像工业化流水线,能够用更多系统把算法创造的各个环节整合打通,持续的规模化的生产技术创新。

下一个时代该是什么?杨帆认为技术创新会走向更加通用、低成本高效,就像工业流水线趋势是自动化智能化。

从底层基础设施,到硬件,再到软件和上游应用,形成端到端系统化模式,把各个环节进行更加标准化的定义以及有机组合。

端到端整合可以带来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低的网络时延,同时把算法打造成像乐高积木块一样,提供给产业内的大家共同去打造有价值的应用。

杨帆看到了行业刚需当下没有被很好的满足,他相信平台化、规模化、低成本高效率的工具体系,会让整个产业技术创新走得更快。

思谋刘枢:AI技术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生产要素

思谋科技联合创始人兼技术负责人刘枢在大会分享了思谋科技如何用AI推动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人工智能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创造虚拟劳动力,去做人类不想做、做不好、不能做的事情,同时当人工智能在很多行业落地的时候,可以拉动其上下游协同发展和创新。

因此作为两年即长成独角兽的思谋科技,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生产要素”。

埃森哲曾预测到2035年,人工智能可以将年经济增长率额外提升1.6%,人工智能作为单独技术将额外带来8千亿美金增长,而如果作为生产要素去评估,将带来6万亿美金的规模增长。

再来看制造业的发展,总共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如今智能制造蕴含着巨大发展机遇。

智能制造,关键在于智能——即让制造拥有大脑,自动化只是手臂,把决策变为现实。但实际落地过程中,思谋科技遇到了些有意思的问题,这与熟悉的自然场景有许多不同。

首先,数据极度短缺。在工业场景里面,很多时候每一种缺陷的图片数量都达不到10。

第二,工业验收要求非常高。以手机为例,如果要求手机成品良率99%,假设一台手机含200个零件,那么每个零件良率都需达到99.99%。

第三,被检形态非常多。常用器件就可能有成百上千种不同的形状。

第四,缺陷难以区分。

刘枢认为,只有当系统可以自动实现算法组合和部署,人类只需要少量定制化算法设置的时候,才有可能实现AI跨领域规模产业化。

如果没有自动实现算法组合和部署的系统,在高端制造业实现AI全面产业化会非常艰难。

以智能手机为例,零件供应商平均来讲有400个,每个供应商有五个制程,每个制程又有15条产线,如果一条产线都做一个模型,大概要做3万个模型。

再放眼全行业前五的品牌,每个品牌6款产品,则需要90万个不同的算法模型,这其中还不算第二年、第三年的软硬件升级迭代。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思谋科技研发了AI算法平台SMAP,以及沉淀了AI Know-How的DataFlow系统。

最后,刘枢还分享了智能制造的核心原则:普适性,计算为先和永不间断的学习。

当AI系统设计能够自动化,当AI部署和运营能够自动化的时候,就一定能够实现新一代智能产业的变革。

数牍科技蔡超超:隐私计算,构建下一代数据流通底层的关键设施

数牍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蔡超超分享的主题是《隐私计算构建下一代数据流通底层的关键设施》。

刚才我们提到智能驾驶场景,就和隐私计算有很大的相关性。

智能汽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大量图片、音频甚至位置数据,都涉及到用户的隐私。这些数据的高效开发利用需要在保护数据安全的情况下进行,需要用到隐私计算。

隐私计算是一种在数据不可见的前提下,让信息进行价值流通的工程和技术体系,涉及多方安全计算,联邦学习、可信执行环境、差分隐私、同态加密、区块链等多种技术。

蔡超超同时认为隐私计算体系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它其实是一个网络,一个底层平台,包含了不同的参与方。

每个参与方的主体可能是人、是车或其他设备,这些主体都会有自己的ID,比如身份证、电话号码、设备号,在数据合作之前需要有共同的语言把ID有效统一对齐起来,才能进行安全的数据协作。

基于隐私计算的ID系统可以做到匿名化、原始ID和敏感信息不可追溯、不可还原。

接下来,让多方在不交换原始数据的前提下进行安全合规的数据协作,应用于反欺诈、反洗钱、精准营销、联合风控等一系列场景。

蔡超超看到了有数据价值交换的地方就有隐私计算的需求,他相信隐私计算平台发展过程中需要注重安全可靠性、有完整的数据科学应用体系以及工业级落地能力。

智驾周圣砚:以规模化迎接智能驾驶平权时代

智驾科技创始人兼CEO周圣砚在大会上分享了智驾视角下自动驾驶产业以及今后发展是如何的。

一开场,周圣砚就举了一个小例子:如果问消费者,什么品牌汽车做的比较好,消费者能轻易列出答案。但如果问自动驾驶有哪些比较好的公司,可能大多数消费者都没办法答出。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如果回顾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就会发现它之所以能蓬勃发展,是因为覆盖了最广大用户群体。

回顾过去几年自动驾驶的发展一直非常曲折,原因在于大家一直在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上产生强烈的争议。如今这些争议依旧存在,但同时也确实感受到自动驾驶正在实现并产生社会的正向价值。

SAE把自动驾驶从工程学的角度分了L0-L5不同驾驶等级,智驾科技MAXIEYE今天从解决问题的角度重新分解自动驾驶等级。

首先,即第一个等级,需要解决的是安全问题,比如车辆的紧急制动系统。

第二个等级,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问题,比如高速公路实现的全速巡航系统。

第三个等级,解决出行效率问题。智驾科技MAXIEYE认为在结构化道路,比如城市道路和高速公路,可以实现点到点的自动驾驶功能。

第四个等级,优化交通能源的问题,比如干线无人物流。前三个等级叫做人机共驾,最后一个等级才叫做无人驾驶。

最后,他希望与行业一起迎接智能驾驶科技平权时代的到来。

从市场维度,产品全面下探最广泛的5-15万元车型,将覆盖最广大的用户群体;从消费者维度,提供消费者用得起愿意用的智能驾驶产品;从产业链维度,全行业开放共创,建立行业共识和技术协同,全产业链去共同打造智能驾驶科技平权时代。

周圣砚看到自动驾驶需要覆盖更广大用户群体,他相信未来AI将以数据驱动方式助力智能驾驶系统越用越聪明。

自动驾驶圆桌论坛:量产、安全,变局时刻

大会的最后阶段,自动驾驶行业大佬们围绕「量产」展开了激烈讨论。

先来介绍一下各位嘉宾:

腾讯交通平台部总经理、自动驾驶总经理苏奎峰。

过去一年腾讯从自动驾驶测试工具链,以及智能联网示范区、智慧高速等车路协同解决方案两个方面助力产业发展。

无人驾驶公司驭势科技联合创始人、首席系统架构师彭进展。

驭势科技开展了无人车在多个场景的商业化运营,拥有在机场、工厂等场景几百台车7×24小时、365天持续不断的运营能力。

无人卡车公司主线科技CEO张天雷。

主线科技专注于自动驾驶卡车,在几个港口物流枢纽还有京津高速、京沪高速上运行的车辆规模有150辆车左右,每天都在持续地运行。

那么开始第一个话题,2021年怎么就成了自动驾驶量产集中的一年?

首先三位嘉宾都认为政策很关键,三个团队创业之初都获得了资金支持,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另外今年从北上广深到武汉、长沙、无锡再到衡阳,无论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都开始积极推动无人驾驶落地。

张天雷提出第二个因素:场景。

张天雷觉得物流场景尤其是封闭的完全无人的,还有高速以及一些城区限定区域内的场景,从今年开始包括到明年年底很有可能有很多批量的应用出来。

彭进展的角度是技术进展,无人驾驶如果不能把安全员拿掉,就体现不出真正的价值。

只有真正把安全员拿掉,你的客户和合作伙伴才会相信这件事真的能成功。

最后苏奎峰总结发言,政策、场景和技术全都交汇在今年这一点,无人驾驶量产终于到来。

第二个话题:量产之后,大众都「看见」了自动驾驶,未来行业会面临哪些新的挑战?

虽然问题比较宽泛,不过三位的表达不约而同的集中在了安全这个点。

苏奎峰提到,只要自动驾驶的量产规模大了,原本的一些小概率事件也会变成常发事件,这不代表技术不好,但确实有许多长尾的问题需要预见和克服。

他强调:

我们在安全性、稳定性上要有敬畏心。

彭进展认为无人驾驶在安全上的优势在于实时性,实时监控反映,实时通过AI去控制。

虽然理论上可以计算出无人驾驶事故概率就是远远低于人类驾驶,但实际中还需要做进一步验证。

每天都会发生人为因素引起的交通事故,但对于大众来说并不算什么新闻。期待有一天,大众对自动驾驶出事故也有一个平常的心态。

张天雷则指出没有一个系统能够百分之百的保证总是正常运行,我们要做的是把出错的代价降到最小,核心的问题是不要有人员的伤亡。

在任何时候,自动驾驶的安全性永远排在第一位。为了系统的安全性,付出再多代价也是需要的。

圆桌讨论的最后一部分,是每人分享一件行业中最感到意外的事。

苏奎峰:

到头来是新能源加速了自动驾驶落地。

彭进展:

震撼最大的是行业真的做到把安全员拿掉了。

张天雷:

特斯拉投入巨大精力做数据驱动,造了世界上排行第五的超算机群来训练模型,这是中小型国家都做不到的。

从那时开始,大家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动驾驶是个军备竞赛。

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过去的一年,是复杂变化的一年。

但前沿科技始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蕴藏着无比的机遇。AI大模型、自动驾驶、生物计算等领域正在加速改变世界,前沿计算、新型储能等方向新探索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前沿技术的落地也愈发如火如荼。新技术、新产品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有趣。

不过一切也并非一帆风顺。

量子位创始人兼CEO孟鸿表示,前沿科技的发展总是起起伏伏,发展的范式会改变,上升的道路会改变,但前进的趋势不会改变。

今年到场的来宾,都是因为对前沿科技有一份坚定的相信,进而选择在这个方向上不断推动世界前进。

整场大会下来可以看到,他们今年交出的商业化落地答卷,在更深入现实的地方被交出。

而这也只是今年诸多技术创新案例中的一隅。

作为人工智能年度最佳落地参考,「2021人工智能年度评选」结果也已揭晓。在过去2个月时间里,共有数百家科技企业、机构和个人报名参与评选。

最终评选出50大领航企业、20大最具价值创业公司、30大创业领袖、20大技术领袖、10大最佳产品以及10大最佳解决方案等在内人工智能领域年度奖项。

这些无一不在印证本次MEET智能未来大会主题: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希望让更多人看到前沿科技的进展和落地,让更多人进一步相信前沿科技背后蕴藏的巨大价值。

那么这一年,你看见了什么?从而又相信着什么?

Ps,也许量子位最新发布的「2021人工智能年度评选」,可以给你参考,链接在此:https://mp.weixin.qq.com/s/E3wcXr3PA0uZAZ1N-lgThg。

Pps,如果想回顾精彩内容,回放链接在此!微吼:http://live.vhall.com/127740714微博:https://weibo.com/l/wblive/p/show/1022:2321324707747747987514百家号:https://live.baidu.com/m/media/multipage/liveshow/index.html?room_id=5008651533CSDN:https://live.csdn.net/room/wl5875/tVtNmdeX斗鱼:https://v.douyu.com/show/85BAvqrrERB7G4Lm?ap=1